社会学:第8章 社会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1、理解社会制度的类型和构成

2、从社会学角度理解政治制度,经济制度

3、理解克尔曼报告对中国的启示

4、了解我国的教育制度

教学重点:社会制度的含义、构成,克尔曼报告的启示

教学难点:制度化,教育社会学观点

教学内容:

§8 社会制度

导言:

电影《孩子王》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一所简陋的山区学校师资奇缺。于是,队长就把一个在这里插队的知青安排到学校做教师。由于没有教材,知青便按照自己的一套方法教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成了“孩子王”。他和学生以字典为赌注打赌,并在打赌过程中给学生讲述做人、做事的道理,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给学生讲述“从前有座山”的故事,使得朗诵该故事的声音从一个教室传到另一个教室……他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激起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但这些做法却违反了当时的教学内容和条例,最终他被退回队里。临走时,他把自己唯一的一本字典留了和他打赌的学生,并在上题了字……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按规矩办事往往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孩子王”就是没有按规矩行事,而丢了“饭碗”。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在我们的身边充斥着各种规矩。上街→交通法规;学校→校规、守则;超市→店规;企业、工厂→厂规……从小到大我们也一直被灌输“遵纪守法、守规矩”的观念。

其实,在社会学视野中,规矩便是所谓的社会制度。

§8.1社会制度概述

在社会中,会受各种社会制度的管理和约束。而社会如果没有了社会制度,就会处于一生混乱之中。因此,社会学也关注对社会制度的研究。

在我国古代,就有比较完备的社会制度。我们所说的“礼”,就是古代社会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周礼》、《礼记》就是记录和阐述我国古代社会制度的著作。在《礼记·曲礼》中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政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这里的“礼”就是社会制度,规定了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和行为模式。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就有丰富的记载。而现代的许多社会科学,对社会制度也非常重视。

社会制度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定的社会关系及其模式和规则,是社会行为的规范体系,它们规定了社会关系网络中每个特定角色的权利、义务及行为方式。

而在中国,社会制度具有三层含义:①宏观意义上的社会经济形态,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②中观意义上的社会某一具体领域里的社会规范体系,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教育制度;③微观层面上某一组织结构内部的规范规则,考勤制度,值班制度,学生守则,医生职责。社会学主要研究的是中观层面的制度。

社会制度的核心是价值标准,组织规范体系和物质设备是制度的外在形式。根据这一认识,我们把社会制度定义为:基于一定的价值标准而设立和形成的一套相对稳定的、模式化的、被人们习惯和自觉遵守的规范体系。

(社会制度是指各种社会系统内,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会规范与系统内社会成员的共同行为模式的总和。)

一、社会制度的特征

1、普遍性(一切社会中)

2、相对稳定性如果一个制度朝令夕改,会使人无所适从

3、复合性

4、变异性不同时代不同性质,不同社会有不同表现形态

5、强制性强制性有强有弱,分成不同层次:

6、阶段性阶级打上阶级烙印

二、社会制度的历史演变

首先要说一下社会制度的起源。社会制度为什么会产生?从理论的角度来划分,大体分为人类基本需要起源论和社会需要起源论。

人类基本需要论的人认为,制度起源于人类的四种基本需要——饥饿、爱情、虚荣和恐惧。饥饿产生社会自存制度,如工业组织、商业组织;爱情产生社会自续制度,婚姻、家庭;虚荣产生社会自足制度,如礼仪、娱乐等;恐惧产生宗教制度。台湾学者龙冠海也持这种观点:“人有营生的需要,便有经济制度;有性的需求,便有婚姻制度;有生殖育种的需要,便有家庭制度;有和平相处的需要,便有政治法律制度;有抵御敌人的需要,便有军事制度;有传达思想的需要,便有语言、文字、交通制度;有解释和对付自然力量的需要,以求精神上的安慰,便有宗教制度。这些制度都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而每

一个制度,都有一种基本需要为其依据。”

而社会需要起源论的人认为社会制度是满足人类需要的手段和途径,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社会制度的形成有两种途径。一是自发形成,由民俗升格为民德,再由民德发展为制度;二是立法产生,通过立法的形成制度。

三、社会制度形成的关键阶段:制度化

制度化是指群体和组织的社会生活从特殊的、不固定的方式向被普遍认可的固定化模式的转化过程。

具体过程:

1、确定共同的价值观念

2、制定规范

3、建立机构

四、社会制度的类型和构成

1、类型

本源制度:经济制度、婚姻家庭制度(满足生存和延续的需要)

派生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文化制度(满足人类发展和社会秩的需要)

2、构成

(1)基本观念与基础理论

基本观念是制度的灵魂,体现社会的普遍价值。而观念系统不是专门设定的,而是体现在一系列的理论或思想中。如学校的教育背后总有一整套文化观念作为支持,包括培养目的、校训、教师的敬业精神等,折射出一个制度的灵魂。张艺谋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不能让任何一个孩子辍学就是那一所山村小学得以存在的精神核心,没有这一观念的维系,那个学校早就维持不下去了。

(2)规范体系

社会制度都包含着一套规范体系,规范了人们之间相互关系(地位与角色、权利与义务等)以及行为模式。规范体系包括风俗、习惯、传统、惯例、道德、伦理等(不成文的)和准则、章程、条例、法律、纪律等(成文的)社会中通常的规范形式包括习俗、规则、道德与宗教、法律等。

(3)组织系统

这是制度的实体部分,涉及职能的分工和人员的分配,用以检查和推动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