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疼痛诊疗指南
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发布慢性盆腔疼痛治疗指南
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发布慢性盆腔疼痛治疗指南该文章来自NEJM期刊荟萃(NEJM Journal Watch)ACOG Issues Guidance on Chronic Pelvic Pain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发布慢性盆腔疼痛治疗指南Andrew M. Kaunitz, MD慢性盆腔疼痛的治疗建议涉及多学科方法。
主办机构: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ACOG)。
背景慢性盆腔疼痛(定义为源自盆腔器官或结构并持续6个月以上的疼痛)通常与提示妇科、下尿路和肠道疾病以及盆底功能障碍的症状相关,并且通常对行为、性生活和情绪产生负面影响。
慢性盆腔疼痛患者可能在受到无痛刺激后感到疼痛,并且在受到疼痛刺激后产生更大反应。
慢性盆腔疼痛的估计患病率为6%~27%。
在慢性盆腔疼痛患者中,非妇科疾病(最常见的是肠易激综合征、膀胱疼痛综合征[包括间质性膀胱炎]、盆底触痛和情绪障碍)的患病率为20%~60%。
ACOG新制定的指南未涉及周期性疼痛(如痛经、排卵痛)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平滑肌瘤、附件疾病和外阴疾病。
要点•临床医师应采集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其中重点检查腹部和盆部神经肌肉骨骼(包括盆底)。
•某些情况下可能应将患者转诊接受盆底物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和性治疗,尤其是在慢性盆腔疼痛伴有性交困难的情况下。
•应将有尿路、胃肠道疾病和情绪障碍的患者转诊到相关的专科医师处。
•建议给神经性慢性盆腔疼痛患者使用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不建议使用阿片类药物。
•不建议通过常规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治疗慢性盆腔疼痛。
评论慢性盆腔疼痛和性交困难在曾受虐待、患精神疾病、没有他人提供充分支持以及有社交和人际关系问题的女性中尤为普遍。
尽管精神健康问题会降低慢性盆腔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我们关注的重点不应该是情绪问题和慢性盆腔疼痛究竟何为因何为果,而应该在治疗时同等重视这两方面的问题。
(完整版)盆腔炎诊疗方案
(完整版)盆腔炎诊疗方案盆腔炎诊疗方案、分析、总结、评估及优化方案(2013年)一、概述:盆腔炎指女性生殖器官及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等处发生的炎症。
可分为急性、慢性两种。
急性盆腔炎继续发展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感染性休克,严重者危及生命。
若在急性期未能得到彻底治愈,可转为慢性盆腔炎。
中医的热入血室、带下症亦属于该病范畴。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7版(张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本病临床症状包括下腹疼痛,腰骶部酸胀疼痛,常在劳累、性交、经期加重,可伴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低热,疲乏,或不孕。
根据盆腔慢性炎症体征,结合B超检查、血常规、血沉,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断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妇产科学》(第7版,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1)症状:下腹疼痛,腰骶部酸胀疼痛,常在劳累、性交、经期加重,可伴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低热,疲乏,或不孕。
(2)体征: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子宫肌炎时,子宫可有压痛;若为输卵管炎,则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及条索状增粗输卵管,并有压痛;若为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则在盆腔一侧或两侧触及囊性肿物,活动多受限,可有压痛;若为盆腔结缔组织炎时,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或有子宫骶韧带增粗、变硬、触痛。
上述体征至少需同时具备下列2项:子宫活动受限(粘连固定)或压痛;一侧附件区压痛。
(3)实验室检查①妇科超声检查:可探及附件炎性包块、输卵管积液或增粗,或子宫直肠凹陷积液。
②血常规、血沉检查:可有白细胞总数增高,或中性粒细胞增高,或血沉加快。
③阴道分泌物检查:可有阴道清洁度异常。
④宫颈管分泌物检测:可发现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等病原菌。
(二)证候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 (1)湿热瘀结证主症:①下腹胀痛或刺痛,痛处固定:②腰骶胀痛;③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气臭。
慢性盆腔疼痛诊疗指南
慢性盆腔疼痛诊疗指南
实践指南是在美国Fred Howard博士的帮忙下,由美国妇产科学会创建和进展起来的,目的是帮忙临床医师在妇产科诊疗进程中作出适合的决策。
但应当声明应用指南时,不该该排斥其它的医治方案,同时在医治进程中,应依照患者个体需要、就医环境和操作方式的不同而灵活转变。
慢性盆腔疼痛诊疗指南
慢性盆腔疼痛是妇女常见的一种疾病,但因为它难于充分医治和完全治愈,因此在诊断上它常致使为难局面的产生。
临床常针对引发慢性盆腔疼痛的特异性病因进行医治,但有时这些病因也不很清楚,因此,医治慢性盆腔疼痛仍然要立足于减缓临床病症。
这篇指南的目的就在于为慢性盆腔疼痛的辨别诊断提供资料,同时综述目前的一些医治观点和临床证据。
背景:
疼痛是指与实际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联,或能够用组织损伤描述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体验。
因此,疼痛常常是主观的。
在无组织损伤或类似病例生理缘故的情形下,许多患者也主诉疼痛,这种情形下的疼痛可能有心理基础。
若是患者以为她的经历是疼痛,并像蒙受组织损伤一样描述这种感觉,这时这种感觉就应被以为是疼痛。
以上疼痛的概念尽力幸免将疼痛和刺激联系在一路。
慢性盆腔痛的心理和药物治疗
中国医药指南2008年7月第6卷第13期G ui de of ch i na M edi ci n e,Jul y2008,V b6,N o.13穿刺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争取一针见血,从而减轻对于血管损伤的次数。
根据血管选择穿刺方法,如血管直且管径粗进针时针尖与皮肤的角度要大一些,进针要快准,由皮直接进入血管这样可以给患者减轻疼痛。
但对于血管细且弹性不好的,进针时应先进皮后再向前沿血管走形进入血管,这样给患者带来痛苦相对较大。
4液体外渗的处理液体外渗应先冷敷不易热敷,冷敷可以促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局部水肿和药物扩散,从而减轻局部组织损伤。
5拔针方法154迅速拔针迅速按压穿刺点,动作要连贯迅速,按压范围要大一些,棉签顺着血管方向按压,不留空隙,以防出血,因为穿刺时进皮点和进血管点不一定在一起,所以按压皮肤进针点不应是进血管点。
这样较先按压后拔针对血管的损伤较小,因为先按压后拔针。
针尖的马蹄对血管壁可以造成损伤,给患者增加疼痛感,再加上静脉穿刺对血管的损伤.血管内壁变得粗糙,易形成局部血小板聚集,造成血栓性静脉炎。
拔针后不要揉局部,以有效的防止针眼部位淤血。
另外也可以通过抬高穿刺侧肢体来减轻穿刺部位淤血。
方法是穿刺点高过心脏,通过重力作用减少局部淤血,拔针后按压针眼时间一般不少于3m i n。
慢性盆腔痛的心理和药物治疗赵玉华中图分类号:R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一8194(20∞)13—154—02慢性盆腔痛(C PP)用一般药物治疗疗效不佳,并且CPP常伴有一些生理功能障碍及精神症状。
一般的C P P患者在行腹腔镜检查时未发现病变原因有:①病变存在,但尚未被发现②疼痛可能与病变有关,但无客观证据。
,⑦疼痛可能由其他系统,如胃肠道、泌尿道或骨骼神经系统疾病引起,而非由妇科疾病引起,④精神问题引起的疼痛。
慢性盆腔痛的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神经损毁治疗3个方面。
1药物治疗C PP的药物治疗主要为镇痛药物,包括外周止痛药物和中枢性镇痛药,前者如阿司匹林、非甾体类抗炎药和对乙酰氨基酚,后者如阿片类药物。
慢性盆腔痛的诊疗方法
病 ,可 以直接导致 多种 器官功能的障碍 ,并 引起 患者社会行为及 家庭 生活的障碍 。
关键词 :慢性盆腔痛 ;诊 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 :R 7 1 3 文献标识码 :B DO1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3 . 0 5 . 3 5 3 骨 上 痛 ,易误 诊 为 尿路 感 染 。行 膀 胱 尿道 镜 检查 ,部分 患 者 可诊 断为 慢性 尿道 炎 ,若 无 异常 发现 ,而 症状 又较 明显 , 可考 虑为尿路 痉挛 。
1 . 1 - 3 盆腔粘连 盆 腔 粘 连常 由盆 腹 腔 手 术后 及 其 炎 症 引起 ,一 般 术后 数周 可形 成粘 连 ,2 ~3个 月后 ,粘 连带 增粗 收缩 ,并 可有 神经 支配 ,引起 疼痛 不适 。疼 痛一 般 至少要 到手 术后 2~ 3 个 月 才 出现 。粘 连部 位与 疼痛 有 直接 关 系 ,如 右侧 肠粘 连 ,
则 左 侧 卧 位 可诱 发 疼 痛 。体 格检 查 时 粘 连 的程 度 和类 型难 以肯 定 ,有 时 检 查 者感 觉 有 增 厚 的感 觉 ,或 盆 腔 器官 活 动 度 欠佳 。 1 . 1 . 4 退 化性 子 宫肌瘤 、遗 留 /残余 卵巢 综合征 、子 宫脱垂 等亦是导致 C P P的妇科原 因之一。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 0 1 3 年第 1 3 卷第 5 期
・
4 5 3
临床医护 ・
慢性盆腔痛 的诊疗方法
( 黑龙江省 大兴 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人 民医院 ,黑龙江 大兴安岭 1 6 5 0 0 0)
马 艳 丽
摘要 : 目的 探 讨慢性盆腔 痛的诊 疗方法。方法 根据 个人 临床 经验 以及文献记载 ,对慢性 盆腔 痛的诊 疗方法进行具体 的分析 。结论 慢性盆腔 痛是 涉及生殖 系统 、泌尿 系统 、消化 系统 、肌 肉骨骼 系统 以及心理疾 患等 多学科 的一种常见疾
慢性盆腔痛的诊断和治疗
三、分类
2、根据发病机制: 炎症引起的疼痛 血管病变引起的疼痛 免疫性疾病引起的疼痛 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疼痛 代谢性疾病引起的疼痛 神经功能异常引起的疼痛 心因性疾病引起的疼痛
三、分类
• 3、根据表现形式: • 局限性疼痛 • 放射性疼痛 • 牵扯性疼痛
四、流行病学
六、慢性盆腔痛的诊断
• 一般查体: • 患者一般情况,活动情况,体位; • 脊柱情况:有无脊柱侧弯,骶尾部疼痛,疼痛触
发点及盆腔对称情况;
• 腹部:皮肤有无瘢痕或高度敏感,是否有腹部各 区域疼痛触发点;
• 外阴:以棉签检查外阴感觉,寻找疼痛区域,注 意前庭部位的疼痛和压痛。
六、慢性盆腔痛的诊断
• 妇科检查 • 用单手指行阴道检查,尿道和膀胱是否有压
• 国内有关慢性盆腔痛的研究报道较少。 • 国外报道慢性盆腔痛在妇科门诊患者中约占2%~
10%,美国圣地亚哥海军医院妇科新门诊有一年 收治1479名患者,其中主诉慢性盆腔痛者143例 占9.7%。
四、流行病学
• 在美国,腹腔镜手术中大约10%~35%是为了慢 性盆腔痛诊断,患者通过腹腔镜检查发现盆腔有 明显病变者占9%~80%。
• 影像学检查 • 超声波检查 • MRI • CT • X线检查
六、慢性盆腔痛的诊断
• 内镜检查 • 腹腔镜检查 • 宫腔镜 • 膀胱镜检查 • 肠镜检查
六、慢性盆腔痛的诊断
• 电生理指标的筛查 • 肌电检测 • 压力检测 • 张力检测
七、临床分类
• 有明确病因的慢性盆腔痛; • 有病理改变但意义不明确的慢性盆腔痛; • 没有明确病理改变的慢性盆腔痛。
• 爱荷华州的医院及诊所在连续两年共计756例的腹 腔镜手术中,适应证为慢性盆腔痛者259例占34%, 其中91例(35%) 未见明显盆腔病变。另外,子 宫切除术中10%~12%的适应证是慢性盆腔痛。
慢性盆腔痛诊疗原则
慢性盆腔痛诊疗原则慢性盆腔痛是一种常见、症状明显且治疗繁琐的疾病,严重影响着女性的生殖健康及生活质量。
但是,由于关于慢性盆腔痛诊治的证据有限,目前尚无公认的标准,其诊治多需参考其他部位慢性疼痛的建议。
慢性盆腔痛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
最近的证据支持中枢敏化在永久性慢性疼痛综合征中的重要性。
即当周围疼痛引起中枢神经元的过度反应时,就会出现中枢敏化,这会加剧疼痛感。
临床考虑及建议1. 慢性盆腔疼痛患者的初始评估是什么?建议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尤其是腹部和盆腔神经肌肉骨骼的检查,以评估慢性盆腔疼痛。
体格检查时如果盆底肌肉压痛和腹壁压痛能够再现患者的疼痛,则增加了神经肌肉骨骼造成慢性盆腔痛的可能性。
2. 如果怀疑有非妇科病因,应进行哪些评估?对导致慢性盆腔疼痛的常见非生殖疾病的评估筛查应包括间质性膀胱炎或疼痛性膀胱综合症、肠易激综合症、憩室炎和合并的情绪障碍(抑郁、焦虑)。
3. 盆底物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和性治疗在治疗慢性盆腔痛中的作用?慢性盆腔疼痛和相关的性交困难通常源自于肌筋膜和社会心理原因的综合作用,这两种情况都应在治疗计划中加以解决。
建议单独或联合进行盆底物理治疗、性治疗或认知行为治疗,以治疗肌筋膜和社会心理病因以及其导致的慢性盆腔疼痛和相关性交困难。
4. 神经性药物在治疗慢性盆腔痛中起什么作用?基于它们对其他神经性疼痛综合征的有效性,建议对患有神经性慢性盆腔痛的患者使用 5- 羟色胺 - 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
5. 阿片类镇痛药在治疗慢性盆腔痛中起什么作用?尽管阿片类药物在急性疼痛的治疗中有作用,但对于慢性盆腔痛,应首选非药物和非阿片类药物治疗。
因为阿片类药物治疗会导致对潜在的病因的忽略,增加药物不良反应、耐受性或药物过量的风险,并可能导致阿片类药物的依赖性。
6. 什么时候适合让疼痛专家参与治疗或转诊进行慢性盆腔痛的多学科护理?转诊给疼痛医学专家是女性慢性盆腔痛多学科治疗的一部分。
妇女慢性盆腔疼痛辨治
能遇到对无器质性病变的处理问题,其中有关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占很大比例,同时约一半有消化不良症状的病人病因不明,他们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胃排空延迟,并伴有胃肠运动减弱,因此研制改善胃肠运动功能低下的药物很有必要。
近年来,国内外对胃肠动力学药物的研究不断深入,先后推出了吗丁啉、西沙必利等促胃肠动力性药物,在治疗多种消化道疾病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但目前对中药做胃肠动力学研究者较少,国内大多医生仍沿用传统的经典方及剂型治疗一些胃肠道疾病,比如木香顺气丸等丸剂、散剂、冲剂,由于这些剂型作用效果大多缓慢,且服药量大,多数患者对上述剂型不能乐意接受,因而中成药的剂型急待我们去改进发展。
我们将从枳实为主的数种具有行气、消积、导滞功效的中药研制成胃肠动力胶囊,用于治疗多种胃肠道疾病,经临床应用其疗效确切。
此药不但服药方便,同时也使促胃肠动力学药物增加了一个中药新品种。
本研究通过现代药理学实验的方法,证明胃肠动力胶囊具有显著的促胃肠蠕动作用,作用类似西沙必利,从而肯定了该药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同时所做的胃肠动力胶囊急性毒性试验,显示该药毒性极低,临床应用较为安全。
参考文献1 徐叔云1药理实验方法学,第2版1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100~13692 萧树东.开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讨.中华消化杂志,1994;14(5):249(收稿日期:1999102110)妇女慢性盆腔疼痛辨治肖东红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 (510515) 关键词:妇科/盆腔痛 发生于女性盆腔部位与妇科有关的疼痛证称“盆腔疼痛证”。
慢性盆腔疼痛是以反复发作的下腹或腰痛,合并不正常出血及白带多,是妇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估计约有1/3的普通妇科病会伴有某种形式的慢性或复发性疼痛为主要症状。
临床上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子宫后倾、子宫脱垂、卵巢囊肿、妇科腹部术后、慢性子宫颈炎以及不明原因的慢性盆腔疼痛等妇科疾病可伴有慢性盆腔疼痛,严重地影响了妇女的身心健康。
盆腔炎诊治指南
盆腔炎诊治指南1. 背景知识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是以阴道乳杆菌减少或消失,相关微生物增多为特征的临床症候群。
BV与盆腔炎、不孕、不育、流产、妇科和产科手术后感染、早产、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和产褥感染等的发生有关。
与BV发病相关的微生物包括阴道加德纳菌、普雷沃菌属、动弯杆菌、拟杆菌、消化链球菌、阴道阿托普菌和人型支原体等。
1.1症状1、急性盆腔炎症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重,可出现下腹疼痛、发烧、寒战、头痛、食欲不振。
检查时发现病人呈急性病容,体温高,心率快,下腹部有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
盆腔检查:阴道有大量的脓性分泌物,穹窿有明显触痛,子宫及双附件有压痛、反跳痛,或一侧附件增厚。
慢性盆腔炎的症状特点是:起病慢,病程长。
全身症状多不明显,可有低热,易感疲乏,伴下腹坠腰痛等。
检查时发现,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
急性慢性盆腔炎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可以作出诊断。
但是一定要做好鉴别诊断。
急性盆腔炎的主要鉴别诊断有:急性阑尾炎、异位妊娠、卵巢囊肿蒂扭转等;慢性盆腔炎的主要鉴别诊断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卵巢癌。
2、慢性盆腔炎全身症状为有时低热,易感疲劳,部分病人由于病程长而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如失眠、精神不振、周身不适等。
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月经前后加剧。
由于慢性炎症而导致盆腔淤血、月经过多,卵巢功能损害时会出现月经失调,输卵管黏连阻塞时会导致不孕症。
2. PID的诊断PID的临床表现各异,因此其诊断通常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
在性活跃期女性及STI患者,如满足以下条件又无其他病因,应开始按PID治疗。
2.1 最低诊断标准(1)子宫压痛;(2)附件压痛;(3)宫颈举痛。
下腹压痛同时伴有下生殖道感染征象的患者,诊断 PID的可能性明显增加。
2.2 支持PID诊断的附加条件(1)口腔温度≥38.3℃;(2)宫颈或阴道脓性分泌物;(3)阴道分泌物显微镜检发现白细胞增多;(4)红细胞沉降率加快;(5)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6)实验室检查证实有宫颈淋病奈瑟菌或沙眼衣原体感染存在。
解读_EAU慢性盆腔疼痛指南_2012年版_
, 。 , 、
。
,
。
,
。
。
.
、
,
。
,
,
。
,
。
,
估 尿 频 症 状 可 以应 用 膀肤镜检 查 以 便排除膀 耽 出 口 部和 尿 道 的病 理 ; 或 者 如 果 发 现 血 尿 或 感 染 可 以 排 除膀肤 内病 理 4 治疗 针 对 主要 症状 且 考 虑并 发症 很 多 患 者 接 受 了综 合 治 疗 过 去 十年 里 随机
和 社 会 工 作 者 是 否 需 要 治 疗 需 要基 于 患 者 的本 人 的建议 限 制 了 指 南 中 的建议
,
,
。
小结 前 列 腺 癌 是 一 个 复杂 的 疾病 在诊 断检 查 很 多 疾 病 本 事 的 因 素和 患 者 的 因 素
,
。
、
治 疗 和 随 访 过 程 中都 要 仔 细考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
.
。
.
。
,
。
.
,
一
。
一
一
.
,
。
一
,
,
。.ຫໍສະໝຸດ 一,一,
,
。
,
:
、
、
,
。
,
,
,
,
。
。
,
可 靠 有 效 的症 状 和 生 活 质 量 指标 是 N IH 慢性前 列 腺 炎症状指 数 国 际 前 列 腺 症 状评 分 3 P PS 诊 断 : 前列腺 疼痛 综 合 征 是 临床 诊 断 作 出 诊 断 的依 据 是 在过 去 6 个 月 中 至 少 有 3 个 月 存 在前 列 腺 区 域 疼 痛 的病 史 并 且 无其 他 下 尿 路 病 理 改 变 这 提 示 某些 : 疾 病 不 属 于 前 列 腺 疼痛 综 合 征 诸 如 由细 菌 感 染所致 特 殊 的 盆 腔 疼 痛 泌 尿 生 殖系肿瘤 泌尿 系 统 疾病 尿 路 狭 窄 膀 肤神 经 疾病 目前还 没 有 PP S 的金 标 准诊 断 问卷 所 以 诊断 程 序 主 要 目 的 是 鉴 别 和 排 除 与 盆 腔 疼痛 有 关 的特 殊疾 病 和 描述临床症状 3 1 体格检 查 应 该 进行包 括 直 肠 指 诊在 内 的体格检 查 在骨 盆 底 部 有肌 肉压 痛 和 触痛 点 通 过 超 声 检 测 残 余尿 能 够 排 除排 尿 不 全 前 列 腺特 异性抗 原检 测 对 于 P P S 的诊 断 没 有 作 用 但 是 能 够 排 除 患者 前 列 腺 癌 的 风 险 3 2 实验 室 检 查
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诊疗指南
(二)中医治疗
4、推拿疗法:推拿疗法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症状。 常用的推拿手法包括揉法、捏法、按法等。
(二)中医治疗
5、饮食调理: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 物,多食用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活习惯,避免长时间坐 立,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游泳等,以增强体质,促进疾病康复。同时, 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诊断标准
3、实验室检查结果:前列腺液(EPS)检查可能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卵磷 脂小体减少。尿液分析可能发现尿路感染。
诊断标准
4、影像学检查:盆腔超声、盆腔MRI等影像学检查可能有助于排除其他病因, 如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泌尿系结石等。
4、影像学检查:盆腔超声、盆 腔MRI等影像学检查可能有助于 排除其他病因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CP/CPPS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详细的病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影像学 检查。
1、病史:患者通常有超过6个月的盆腔区域疼痛病史,且症状反复发作。疼 痛可能放射至腰部、大腿根部、会阴部及直肠等部位。
诊断标准
2、临床症状:患者可能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尿道不适、排便不适等症状。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
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 综合征诊疗指南
内容摘要
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hronic Prostatitis Chronic Pelvic Pn Syndrome,CP/CPPS)是一种常见的男性生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 盆腔区域长期、反复的疼痛和排尿不适。该疾病的发病率为5%-20%,对患者的生 活质量和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本次演示将介绍CP/CPPS的诊断标准、诊疗指 南、案例分析、预防与注意事项以及总结。
如何进行妇科慢性盆腔疼痛治疗
如何进行妇科慢性盆腔疼痛治疗刘立清(四川省攀枝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四川攀枝花617066)一、什么是妇科慢性盆腔疼痛慢性盆腔疼痛,指的是非周期性且持续时间长达六个月以上的躯体疾病,而且会反复出现,这一疾病是妇女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盆腔位于腹腔最低的位置,由于这种疼痛感主要表现在下腹部,所以临床上又将盆腔痛称为下腹痛。
非阿片类的药物对于慢性盆腔疼痛的治疗无法产生疗效。
慢性盆腔痛是一个非特指的名词,既包括了可通过腹腔镜检查发现的妇科疾病,例如盆腔炎性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以及盆腔粘连等;又包括了一些隐匿性的躯体性疾病,例如肠道激惹综合征;也包括了非躯体性疾病。
女性在出现慢性盆腔疼痛之后,一般没有疗效特别好的药物可以将这一疾病完全治愈,通常情况下都只能够服用一些中药来进行身体调理,从而有效缓解盆腔疼痛的症状,但是在停药之后,病痛的症状很有可能会反复发作。
二、引起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原因造成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病因比较复杂,对于有些患者来说,即便是做了开腹探查与腹腔镜检查也无法找到确切的致病因素,且患者的病变程度与疼痛的程度无密切联系。
1、慢性盆腔炎通常情况下,慢性盆腔疼痛都是由于慢性盆腔炎而引起的,慢性盆腔炎一般是由于自身免疫出现了问题,从而使盆腔部位受到感染,针对这一情况应该使用与之相对应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2、器质性病变盆腔疼痛还有可能是由于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一般表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或者是盆腔粘连的症状,除此之外,子宫疾病、输卵管疾病等都极其容易引起盆腔疼痛。
3、妇科炎症有不少女性患者是因为患有妇科炎症,而致使慢性盆腔疼痛的出现,这一疾病容易引发身体的各个部位出现疼痛感。
尤其是生产后或者流产后的女性,极其容易患妇科炎症,因为生产后的女性身体极其虚弱,宫颈口没有及时关闭,时常有恶露留出来,所以极易发生感染。
如若产后过早地进行性生活,也很容易致使病原体侵入宫腔内部,从而引发妇科炎症出现,造成慢性盆腔疼痛。
中医妇科盆腔炎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盆腔炎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炎症。
多因经期卫生不良或不禁房事,处理分娩、流产、阴道或宫腔手术时消毒不严,以及阑尾炎、腹膜炎的蔓延等原因所造成,临床所见有急、慢性两种。
在中医学中,相当于“瘢痼”、“痛经”、“带下”等病范畴。
发病多由正气不足,病邪乘虚而入,导致湿热瘀毒,潴留下焦而为病;日久则气血瘀滞,络脉失和,甚则结成瘀块。
【诊断】1.主要症状为下腹部持续性疼痛,以及阴道分泌物增多。
2 .急性期伴有怕冷、发热、头痛等症状。
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增多。
3 .慢性期时有低热,易感疲乏,下腹部坠胀,有腰舐部酸痛、月经不调、痛经或不孕等症状。
4 .妇科检查下腹部有压痛;子宫体有压痛,附件增厚或有包块形成,伴明显压痛。
急性期下腹部可有反跳痛,子宫颈有触痛。
5 .急性盆腔炎需与阑尾炎及异位妊娠相鉴别。
阑尾炎:先有脐周围或上腹部疼痛,后转右下腹痛,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墨菲试验阳性。
异位妊娠:有闭经史及早孕反应,尿妊娠试验阳性,阴道不规则少量流血,一侧下腹剧烈疼痛(撕裂样),可蔓延至全腹痛,常伴有休克症状。
【治疗】一、辨证论治急性盆腔炎的主要病理为下焦湿热瘀毒,当以清利湿热、解毒化瘀为治疗大法;慢性盆腔炎则为气郁瘀滞,湿热未除,治疗需以行气活血为主,清热利湿为佐。
如有脓肿或包块形成,经药物治疗不能消失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1.急性盆腔炎微恶寒,发热,有汗,下腹部及少腹两侧疼痛拒按,带下色黄如脓,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化瘀。
方药举例:大黄牡丹皮汤合红藤煎加减。
败酱草30g,红藤30g,紫花地丁30g,金银花15g,连翘15g,大黄10g,坟仁15g,牡丹皮10g,赤芍Iog,桃仁IOg0加减:湿热甚,见口渴不欲饮,胸闷、恶心、尿黄、苔黄腻等症状的,酌力口苍术5g,黄柏10g,车前草IOg,猪苓10g,泽泻10g。
有包块,酌加土鳖虫5g,三棱10g,载术10g。
慢性盆腔疼痛
病因
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粘连等器质性病变可引起疼痛,但也有许多病人仅有轻微 的病理变化或无器质性改变。粘连及子宫内膜异位症所导致的盆腔脏器扭曲并不一定会引起疼痛,即使引起疼痛, 其部位及程度不一定与病变的部位及严重程度有相关性。可与创伤性性经历有关,与婚姻不幸及性功能障碍有关。
临床表现
慢性盆腔疼痛包括腹腔镜检查容易发现的妇科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性疾病、盆腔粘连和盆腔静 脉淤血综合征等,也包括一些隐匿性的躯体疾病(通常是妇科以外疾病),如肠激惹综合征,还包括非躯体性 (精神源性)疾病。
1.症状、体征
(1)下腹部疼痛或后背部疼痛可以是整个下腹部,也可以是双侧或单侧髂窝处,或是无明显定位,常伴有阴 道不适,为持续性或间断性钝痛或隐痛;患者说不清疼痛加重和缓解与何种因素有关。
(2)抑郁疼痛由性交引起或加重,但不影响性生活。患者抑郁症状显著,如无食欲、疲倦、失眠、性欲丧失 或对任何事物不感兴趣,或易冲动、自我控制能力差。
(3)异常疾病行为有一种躯体偏见,深信自己患有疾病,医生尽全力进行治疗,但仍有疼痛。
2.体格检查
(1)在指导患者放松腹部、大腿和阴道口肌肉以减轻检查时不适的同时,可了解患者控制肌肉紧张的程度。 肛诊触及肛提肌和梨状肌引起疼痛,提示有盆底肌紧张痛,不适的感觉通常表现为盆腔受压感和向骶部的放射痛 接近肛提肌的附着点。
治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用药原则 单一用药往往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多采用联合用药。应特别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经常检查药物的反应,尽 量减少药物的种类和剂量,以减少副反应和费用。 2.常用的药物 (1)止痛药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SAIDs),NSAIDs和作用较温和的麻醉剂的复合剂以及纯麻醉剂。 (2)抗抑郁药抗抑郁药不仅可对抗抑郁情绪,还有机制未明的镇痛作用。抗抑郁药用于慢性疼痛的疗效并不 十分可靠,但由于可作为麻醉药的替代品且不易被滥用、依赖性低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 (3)器官特异性药物治疗CPP的过程中,可针对胃肠症状,膀胱刺激症状和骨骼肌肉痛等。 (4)其他药物如醋酸甲羟孕酮(安宫黄体酮)可通过抑制卵巢功能减少盆腔充血,以缓解相关疼痛。GnRHa已被建议用于鉴别妇科原因和非妇科原因的疼痛。 3.腹腔镜治疗 慢性盆腔痛的腹腔镜手术治疗应根据其具体情况来定。
慢性盆腔痛的诊疗
慢性盆腔痛的诊疗女性的盆腔痛是临床非常常见的一个症状,而盆腔痛又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盆腔痛均因盆腔脏器病变或损伤所致,起病急,临床表现典型,一般诊断和治疗都不困难,但慢性盆腔痛病因就复杂得多,往往有一大部分人让很多有经验的临床医生明显感到经验不足,束手无策,甚至医患双方均失去信心,患者也就会不断的更换就诊的医生,重复一些无谓的治疗,我在门诊工作中也遇到很多这样的患者,对此深有感触,想就此谈点体会,希望和我一样的工作在基层的医生共勉,以便我们尽最大努力,解除患者的痛苦。
慢性盆腔痛指非周期性,持续达6个月以上(也有认为达3个月以上)对非阿片类药物治疗无效的盆腔疼痛[1]。
慢性盆腔痛是一个非特指的名词,它包括了腹腔镜检查容易发现的妇科疾病,也包括了一些隐匿性的躯体疾病。
慢性盆腔痛的病因很复杂,导致的疾病多,有的患者即使做了腹腔镜和开腹探查,也找不到明显的原因,疼痛的程度和病变的程度也不一定成正比[2],在我们国家还不能做到一些发达国家那样,在门诊就可以做腹腔镜探查,对于我们一些基层医院来说,诊疗设备更是有限,所以对于患者来说,我们医生的知识面和责任心就显得尤其重要。
本文就一些不易发现的慢性盆腔痛如心理性的盆腔痛,盆腔淤血综合征和几种易被医生忽视的疾病做简单的经验阐述。
1 盆腔淤血综合征所致的盆腔疼痛1.1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主要病理变化是盆腔静脉淤血,主要病因机制在于女性的盆腔解剖因素,女性盆腔静脉数量多于动脉,而且盆腔静脉较身体其他部位的静脉壁薄,缺乏由筋膜组成的外鞘,缺乏弹性,易扩张形成弯曲静脉丛,盆腔中小静脉都没有瓣膜,而且盆腔各脏器之间静脉相通,膀胱、生殖器官、直肠间静脉相通,缺少瓣膜。
其中一个出了问题,就会牵扯到其他,再加上患者的体质因素、平时站立体位等一些因素,就加重盆腔淤血。
1.2本病的主要临床特点为“三痛两多一少”,即盆腔坠痛、低位腰痛、性交痛;月经多、白带多;妇科检查阳性体征少。
1.3诊断:近30年来,临床实践证明,多数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可根据临床症状及妇科检查作出正确诊断,不再行盆腔静脉造影辅助诊断,但有些还是需要静脉造影,阴道超声,螺旋CT,甚至开腹或腹腔镜检查才能明确。
慢性盆腔痛诊断详述
慢性盆腔痛诊断详述*导读:慢性盆腔痛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1)慢性炎症:慢性盆腔炎症是引起盆腔疼痛最常见的原因。
大多数慢性炎症都有急性炎症史。
多因感染较重,体质较弱,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而拖延变成慢性。
常发生于产后,流产或人工流产,不洁性生活等后的感染,继而由子宫、输卵管内膜的局部炎症扩散,经肌层而致使周围结缔组织或盆腔腹膜发生炎症。
急性期后,因盆腔引流不杨,腔隙较多,使炎症渗出物潴积流溢,漫延至周围组织,形成粘连,裹夹慢性病灶,待机复发;或穿出至邻近器官形成肿漏。
有时漏孔极小,时闭时开,致使炎症长期反复发作,形成瘢痕,有的形成小脓肿和溃疡,经久不愈。
瘢痕粘连常致器官变位,如子宫后屈、固定,卵巢下垂又加重盆腔疼痛。
由于血液循环障碍,盆内淤血,刺激盆腔神经而长期反复发生不同程度和性质的盆腔疼痛。
此外,急、慢性宫颈炎所致的宫颈水肿,肥大,重度糜烂,宫颈外翻及多发性潴留性囊肿,亦是压迫刺激盆腔神经丛,导致下腹坠痛和白带过多的常见原因。
(2)盆腔创伤后:盆腔生殖器官手术或创伤后.分娩,尤其阴道难产后,发生的组织创伤,器官切除,器官变位等均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血液循环重新调整,创面修复,瘢痕软化。
当血液循环调整后,机体得以逐渐适应,症状乃渐消失而发生盆腔疼痛及坠胀。
如子宫全切除,保留卵巢的病人,因卵巢固定后周围组织发生轻度炎症浸润,使卵巢包膜增厚或纤维化,致排卵困难发生排卵期下腹剧痛,亦有因子宫韧带缩短或固定而术后性交痛。
(3)盆腔瘀血:盆腔腹膜外满布静脉丛,以阔韧带内与盆底最集中。
盆腔位于腹腔最下部,最易受挤压与坠积。
因此静脉瘀血机会较多,尤其妇女经孕产后,盆内组织松弛,更增加瘀血可能性。
故盆腔静脉瘀血多见于多次孕产,肿瘤压迫,生殖器官下垂等。
但尚有先天性静脉发育不良所致盆腔瘀血,故初产妇亦可发生,盆腔静脉曲张并不都有盆腔痛。
临床上常于妇科剖腹手术中发现阔韧带,卵巢周围有较大的静脉曲张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盆腔疼痛诊疗指南实践指南是在美国Fred Howard博士的帮助下,由美国妇产科学会创立和发展起来的,目的是帮助临床医师在妇产科诊疗过程中作出合适的决策。
但应当声明应用指南时,不应该排斥其它的治疗方案,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个体需要、就医环境和操作方式的不同而灵活变化。
慢性盆腔疼痛诊疗指南慢性盆腔疼痛是妇女常见的一种疾病,但因为它难于充分治疗和彻底治愈,所以在诊断上它常导致尴尬局面的产生。
临床常针对引起慢性盆腔疼痛的特异性病因进行治疗,但有时这些病因也不很清楚,所以,治疗慢性盆腔疼痛仍然要立足于缓解临床症状。
这篇指南的目的就在于为慢性盆腔疼痛的鉴别诊断提供资料,同时综述目前的一些治疗观点和临床证据。
背景:疼痛是指与实际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联,或者可以用组织损伤描述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体验。
因此,疼痛常常是主观的。
在无组织损伤或类似病例生理原因的情况下,许多患者也主诉疼痛,这种情况下的疼痛可能有心理基础。
如果患者认为她的经历是疼痛,并像遭受组织损伤一样描述这种感觉,这时这种感觉就应被认为是疼痛。
以上疼痛的定义尽力避免将疼痛和刺激联系在一起。
慢性疼痛目前尚无一个公认的定义。
在妇产科文献中,尽管不是全部,但绝大多数文献都定义6月以上试慢性疼痛。
如果仅仅从疼痛的持续时间来定义,会导致模糊概念产生,最终导至一些研究中的入选人群的差异。
所以,可以被接受的慢性疼痛定义应该界定疼痛的暂时特点、定位、严重程度这些特性。
疼痛的暂时特点包括:周期性、间歇性、非周期性。
很多学者倾向用非周期性疼痛定义慢性疼痛,因为她们认为导致非周期性疼痛的潜在病因与痛经、性交痛这些周期性疼痛的病因不同;疼痛定位。
常认为盆腔足够定位疼痛是足够的,但是,内脏痛常在脐部,感觉模糊,而躯体性慢性盆腔疼痛常常可以精确定位在骶尾关节、后臀部等这样一些更为细致的部位。
另外,慢性外阴疼痛可能属于、也可能不属于慢性盆腔疼痛,具体取决于疼痛的定位。
所以在综述研究慢性盆腔疼痛的文献时,有必要明确慢性盆腔疼痛是采用哪种定义。
有一种定义认为,非周期性的、持续6月以上的、定位于解剖盆腔的前腹壁、脐部、后腰骶部、臀部的,在程度上足以引起机体功能而需要治疗的这种疼痛,才是慢性盆腔疼痛。
同时强调,理学检查未见异常并不能否认患者主观的疼痛感,常规检查未见异常并也不能排除盆腔病变。
虽然普通人群中慢性盆腔疼痛的发生率无确切数字,但目前资料显示,在18~50岁人群中,近15~20%者有1年以上慢性盆腔疼痛的历史。
一、慢性盆腔疼痛的流行病学潜在的慢性盆腔疼痛包括两种:源于内脏的和源于躯体的。
源于内脏的具体有生殖系统、泌尿系统、胃肠道系统来源的;源于躯体的有:骨盆、韧带、肌肉、筋膜;慢性盆腔疼痛也可分中枢性和外周性的心理或神经疾病;也可按就诊科室将慢性盆腔疼痛分为妇产科和非妇产科原因性;显然,妇产科医生应具有诊断和治疗非非妇产科原因性引起的慢性盆腔疼痛的能力传统的流行病学方法证明,有一些疾病与致慢性盆腔疼痛有因果关系,所以虽然不是所有的、但有一些疾病被认为能导致慢性盆腔疼痛。
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妇女几种常见的疾病与慢性盆腔疼痛有因果关系,例如子宫内膜异位症、间质性膀胱炎、肠易激惹综合征。
常见慢性盆腔疼痛的妇科和非妇科原因按证据等级分类。
排列如下表。
疾病与慢性盆腔疼痛有因果关系的证据分级依据:A级:有很好的、相关性证据证实这些疾病与慢性盆腔疼痛有因果关系B级:有有限的、不太相关性证据证实这些疾病与慢性盆腔疼痛有因果关系C级:基于专家的意见,认为这些疾病与慢性盆腔疼痛有因果关系排列如下表:慢性盆腔疼痛的常见妇科原因证据分级疾病名称A 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恶性肿瘤(特别是晚期)残留卵巢综合征和卵巢残留综合症(residual ovary syndrome,ovarian remnant syndrome)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盆腔炎结节性输卵管炎B 粘连良性囊性间皮瘤术后腹膜囊肿C 子宫腺肌症不典型痛经和排卵痛附件囊肿(除外巧克力囊肿)宫颈管狭窄陈旧性宫外孕陈旧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宫内节育器排卵痛残留附件(residual accessory ovary)有症状的盆腔器官脱垂慢性盆腔疼痛的常见非妇科原因疾病名称证据分级泌尿系统胃肠道系统肌肉骨骼系统其它A 膀胱恶性肿瘤间质性膀胱炎放射性膀胱炎尿路综合征结肠癌便秘炎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和克隆氏病)肠易激惹综合征腹部肌上皮疼痛(触发点疼痛)慢性尾骨痛(后背痛)不良姿势纤维性肌肉痛髂下腹神经痛、生殖股神经痛盆底肌肉痛(梨状肌、肛提肌痛) 腹部皮神经受手术后瘢痕牵拉或挤压抑郁症躯体症状(somatization disorder)B 不可抑制性膀胱收缩(逼尿肌协调障碍) 下背痛(low back pain)脊髓或骶神经病变腹腔疾病神经系统失调卟碄病带状疱疹睡眠障碍C 慢性尿路感染复发性、急性膀胱炎复发性、急性尿道炎尿石病尿道肉阜结肠炎慢性不全性肠梗阻憩室性疾病腰椎受压关节退行性病变疝:腹股沟疝、股疝肌肉紧张或扭伤脊椎关节强直腹型癫痫腹型偏头痛双向人格障碍家族性地中海发热以上很多疾病被认为与慢性盆腔疼痛有关,虽然有些疾病与慢性盆腔疼痛的关系并未最终确定,但临床的现状是:一旦患者被诊断为慢性盆腔疼痛,医生就作了相应的处理,这种治疗的模糊性使对慢性盆腔疼痛原因和影响的解释遇到了很大困难。
女性慢性盆腔疼痛发生率不明,针对其特殊的检查方法也尚未统一,英国一项大的调查发现,女性慢性盆腔疼痛中,与泌尿、胃肠道相关的多于妇科,泌尿占30.8%,胃肠道占37.7%,妇科疾病仅占20.2%,进一步研究表明,慢性盆腔疼痛就诊者中25~50%有1种以上的疾病与之相关,最常见的引起慢性盆腔疼痛的疾病有:内膜异位症粘连、肠易激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
如果有1个以上的系统或器官受累,常比单一系统或器官受累引起的疼痛更剧烈。
例如,43%的胃肠道或泌尿系统单一症状的慢性盆腔疼痛患者有中度至重度疼痛,而在同时合并胃肠道和泌尿症状者,该数据为71%;慢性盆腔疼痛患者的痛经、性交痛比例高,81%有痛经,41%为性交痛,而普通人群中痛经、性交痛的比例仅分别为58%、14%;合并胃肠道,泌尿症状患者,其疼痛的性质和程度在更为剧烈。
慢性盆腔疼痛的人群高危因素大面积人口学调查显示:慢性盆腔疼痛与无慢性盆腔疼痛患者在年龄、种族、信仰、教育、社会经济地位和职业上并无差异,但离异的,生育年龄妇女更倾向于发生慢性盆腔疼痛。
注意:年龄本身并不是一个特异的高危因素,在不同年龄段,尽管为大众接受的慢痛诊断标准有所差别,不同的年龄段均可发生慢性盆腔疼痛。
身体原因和性滥交目前绝大多数文献提示:身体因素和性滥交与各种慢性盆腔疼痛有显著相关性,40~50%慢性盆腔疼痛者有性滥交史,但是否性滥交会导致慢性盆腔疼痛尚不肯定。
有性滥交史和高躯体评分者,更易发生非躯体性慢性盆腔疼痛,提示性滥交和慢性盆腔疼痛间的联系可能是心理或神经因素的。
证据显示:性滥交可能导致生物体的物理变化,例如,一项研究显示,在控制了精神病历史干扰的因素后,成人存活者的疼痛阈值降低,也有研究显示性滥交或损伤刺激(特别是腹部、盆腔危险因素)能提高疼痛敏感性,导致持续性疼痛。
所以,在慢性盆腔疼痛者中,如果获悉患者曾有滥交史,确认该患者目前有无滥交或类似行为是非常重要的。
盆腔炎性疾病18~35%盆腔炎患者会发展为慢性盆腔疼痛,但具体机制不明,也并非所有的盆腔炎,生殖器官损伤都会发展为慢性盆腔疼痛,盆腔炎是在门诊治疗还是住院治疗,并不影响以后发展成为慢性疼痛的概率(分别为34%和30%)。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可能是慢性盆腔疼痛的直接原因,同时它也能间接使慢性盆腔疼痛发生的危险性增加,例如,证据显示,Ems能提高并发尿结石时阴道疼痛的发生率和疼痛程度。
这种内脏间的交叉反应在慢性盆腔疼痛中有重要作用。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Ems妇女在Ems病灶去除后疼痛仍持续存在。
对慢性盆腔疼痛患者行腹腔镜检查,发现33%有Ems,24%为粘连性疾病,35%未见明显病变,虽然盆腔检查异常与腹腔镜检查异常结果的符合率有70—90%,但有近半数腹腔镜异常患者的术前盆腔检查却为正常。
间质性膀胱炎间质性膀胱炎者有发生慢性盆腔疼痛的高危倾向,它是膀胱的一种慢性炎症,临床上以排尿激惹症状,尿频、尿急,但检查并无能引起以上症状的客观病变。
据报道,70%为特征以上患者有慢性盆腔疼痛,因慢性盆腔疼痛就诊妇科的妇女,38—85%有间质性膀胱炎。
肠易激惹综合征肠易激惹综合征是常见的肠道疾病,病因不明,特点是慢性,腹痛和慢性盆腔疼痛伴便秘、腹泻等肠功能紊乱,它是引起慢性盆腔疼痛的最常见疾病之一,慢性盆腔疼痛在肠易激惹综合征中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
肠易激惹综合征的诊断标准(RomeⅡ标准)一年12月中时间上至少12周有腹部不适或疼痛,症状有下列3条特点中的2条:1、排便后疼痛减轻;2、疼痛出现伴随大便频率变化;3、疼痛出现伴随大便形状,外观变化。
以下症状不是诊断肠易激惹综合征,推荐治疗方案是必需的,但它们是可提高诊断效率的亚标准。
1、排便频率异常(≥3次/天或≤3次/周);2、大便性状变化(波浪状,过硬或过软,水样便),粪便中25%以上有;3、排便异常(≥25%情况下有排便急迫感,便后不尽感);4、25%粪便中有粘液;5、一日中25%以上时间感胀气或腹部胀满。
产科历史妊娠和分娩可导致骨盆、肌肉、骨骼系统损伤,引发慢性盆腔疼痛,虽然目前无研究证实妊娠、分娩与慢性盆腔疼痛两者相关性,但发现妊娠时与慢性盆腔疼痛的危险因素有:①脊柱前凸;②生产巨大儿;③肌肉薄弱;④难产;⑤产钳;⑥使用妇科床镫。
未妊娠妇女可能患有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盆腔粘连等而导致慢性盆腔疼痛。
既往手术史既往有盆腔、腹壁手术史与慢性盆腔疼痛相关,有些情况下,这种关系会更明显,例如行胆囊切除术时未被发现的胆汁溢出和结石,或是行MMK术或后耻骨炎和骨髓炎。
既往手术可至宫颈管狭窄,造成EMs。
另外,无慢性盆腔痛者3~9%在子宫切除术后可发展为慢性盆腔疼痛,剖宫产也是慢性盆腔疼痛的促发因素(危险比3.7)。
肌肉、骨骼系统的异常在妇科文献中,肌肉骨骼病变导致慢痛不是常常被提到,与妊娠同时发生或产后立即发生的疼痛可能提示围生期盆腔疼痛综合征,后者被认为是由于韧带紧张和内分泌变化,盆腔韧带损伤,肌肉薄弱因子宫和胎儿的重量而引起的脊柱位置偏低引起的。
不良姿势特别是产后腰椎前凸,胸椎后凸(称为典型的盆腔疼痛姿势),这个姿势是75%慢性盆腔痛的原因,不良姿势同时促使拮抗肌无力,导致盆腔触发点形成的不平衡,盆腔高张力,最终导致盆腔疼痛。
一些其它的肌骨疾病可导致或加重盆腔疼痛,这些疾病包括:触发点、纤维肌痛、腰椎病、盆底Myaly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