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题材小说:老赵

农村题材小说:老赵
农村题材小说:老赵

老赵

文/百无一用

老赵左手持着葫芦瓢,右手拎着猪食桶,吃力地走到猪栏跟前。圈里养着两大一小三头猪,许是圈没砌好的缘故吧,总不大肯长。放下手中的家什,老赵从猪栏上抽下和食板,扒拉出食槽里的残叶剩渣,然后把猪食一股脑儿倾进了槽里。年前喂了两只羊,也老爱翻圈,偷啃了自家地里的又吃别个的,害得自己赔了粮食不说,偌大年纪,还挨了人家婆娘指桑骂槐的几顿饱咒。最后叫老幺一气之下给宰了,可镇子上的人嫌羊肉膻腥,不好弄,就没卖脱,全犒劳了自家人,剩下只羊腿到今日个还吊在炕楼上。老赵摇了摇头,把瓢里的玉米渣洒在食槽里,一边轰着猪,一边拿板子搅拌均匀。养了几窝兔子长得倒欢势,可好景不长,没过几个月便个个闹上痢疾,相继伸腿瞪眼了,老伴儿给气得几天咽不下饭,把多年的老病根胃痛又带发了,常常疼得额上直冒冷汗,天天守着药罐子也不启效。瞅着掀掀拱拱不安份吃食的猪猡们,老赵不禁苦笑着撇了撇嘴。

撂下猪食桶,老赵倒剪两手,彳彳亍亍地登上了屋后的山径,望着自留地里那片蔫头耷脑的包谷林,眉心顿时挽起老大个疙瘩结。

接连十多天没落一丝儿雨,正挂须的包谷眼看就要泡汤。浇进地里的几担水不仅没派什么用场,反倒把包谷蒸得更加蔫头耷脑了。老赵叹了口气,就在石板台阶上蹲了下来。

年前送走了参军的大小子,正月里老幺也打工去了外地。前些天老幺寄回来两百块钱,信里还夹着一张两寸的登记照,说是办暂住证

剩下的,又说一时半会儿不打算回来。照片儿上老幺穿的还是走时的那身衣裳,头发老长了也没理,那幅又黑又瘦的神情儿叫老伴儿看了心疼得背地里抹了好几回眼泪。

报纸上说如今农村就只剩下了386199(即妇女、儿童和老人)“庄稼”部队,真是一点儿不假。小伙子们都像豆荚似的,成熟一个蹦跶一个。——也难怪如今的年青人都不作兴种田,这样一年四季困在地里,到头来还得望天收。这老天爷和人各操一半胜券的农业可是谁也不敢打包票,谁也说不准呐。——唉,走就走吧,好歹家里的地也不多,两三亩旱田,几分菜园子,还有几棵茶树连根拔起来都不够送到茶场加工两锅的。再往坡上爬一截,更高处的农民地倒是不缺,可广种薄收,产量不高,一种几大山“野鸡啄”(注①)的包谷,累死累活,也只够填饱肚子外带喂几头牲口的,平日里还得多攒些柴禾和干粮,一到冬天搅起泠来大雪封山,几个月光景就全倚靠它们来度命了,都说现在农民腰包鼓了,可又有几多是单靠种田发的财?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到咱这山沟沟里连搁都搁不稳,挖田还种靠祖辈手上传下来的羊角锄。嗨,看来最“遭孽”命苦的还得数咱山区的农民了,一辈子生活在穷山沟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省吃俭用,能竖起栋土墙屋就算是给后代积下的最大的功德了。日子越见栖惶了,不知情的还以为是懒了的……

索性改蹲为坐,老赵取下别在腰际的烟袋锅,衔在嘴里,从烟荷包里抖出一张纸片来,然后漫不经心地卷起了旱烟棒。农特税得交,肥料得买,油盐得置备,还得给老伴抓药,老赵盘算着,到哪儿去弄

这些个活钱呢?现出满脸一筹莫展的愁苦来。老幺的寄回来的钱先不慌动,早商量好得攒着给他将来娶媳妇用,老两口不吃不喝,也不能叫儿子打一辈子光棍啊。

望着邻家屋后的一畦菜地,老赵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前两天不是听隔壁二丫头说,她在市场里卖菜一天轻轻松松净落十多块钱呢,这连天干旱,本地的蔬菜早就供应不上,要是进城贩一批菜回来到镇上一定好销!老赵顿觉眼前一亮,一拍脑门,对,我明早就去进菜,娃他妈身体不好,就让她去摆摊吧,地里的活有我呢,就用不着她来操心了。老赵欠了欠身子,吧嗒着旱烟,继续寻思着,嗯,至于本钱嘛,拿老幺的钱先垫着,回头赚了再给补上!

主意打定,老赵磕了磕烟灰,站起身来,突然想起了什么,他摁了摁口袋,觉得不对劲儿,又翻过来查找一番,仍是一无所获,正急得团团转,目光不觉触及到自己适才磕过烟灰的青石板,那卷着烟末燃了多半截的百元大钞还泛着袅袅余烟……

(注①野鸡啄:一种高山玉米品种,茎矮抗风能力强但产量极低,常为野鸡啄食,故名。)

——1996年10月23日于香溪河畔

1950年代长篇小说的创作

1950年代长篇小说的创作 在题材的处理上,当代长篇小说侧重于表现“历史”,表现“逝去的日子”,这一时期的小说的创作,题材分布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革命历史题材”和“农村题材”等方面。这既指作品的数量,也指达到的艺术水平。这种分布状况的形成,一方面是因为它们的“重要性”:它们是受到提倡的类别。另一方面与作家的经验和文学“传统”有关。新文学已提供了描述农村生活的许多经验;当代作家的许多人与农村有密切的联系;一批参加革命的知识分子在战争结束后,热衷于写出他们的有关“革命”的“记忆”;……有的题材领域,文学界的决策者虽也很重视并极力提倡,如所谓“工业题材”,却并未产生预期的成果。 对长篇和短篇的重视,各有其“功能”上的根据。对于长篇,把握生活素材的规模和容量,是受到重视的一个主要因素。对许多怀有“反映这个伟大时代”、写作“史诗式”作品的情结的作家来说,长篇小说是实现这种勃勃雄心的合适的形式。至于短篇小说,当代对它的重视,则是认为它能迅速、敏捷地反映生活。而对现实反应的快捷,对社会政治配合的及时,正是这个时期要求文学应具有的品格。自然,从50年代开始,文学刊物的大量增加,对短篇创作在当代的发展,也起到推动的作用。 赵树理的《三里湾》(1955年),高云览的《小城春秋》(1956),曲波的《林海雪原》(1957),李六如的《六十年的变迁》(第1卷1957,第2卷1961),梁斌的《红旗谱》(1957),周立波的《山乡巨变》(上篇1958,下篇1960),杨沫的《青春之歌》(1958),冯德英的《苦菜花》(1958),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第1部1958,第2部1962),吴强的《红日》(1958),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1958),冯志的《敌后武工队》(1958),刘流的《烈火金钢》(1958),欧阳山的《三家巷》(1959)、《苦斗》(1962),草明的《乘风破浪》(1959),柳青的《创业史》(第1部,1960),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1961),姚雪垠的《李自成》(第1卷,1963),浩然的《艳阳天》(第1部1964,第2、3部1966)等。 一、农村小说 在五六十年代,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创作,无论是作家人数,还是作品数量,在小说创作中都居首位。这种情况,既是“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小说传统的延续,更与当时文学界对表现农村生活的重要性的强调有关。五六十年代农村小说艺术形态的两个发展趋势:一是对表现“现实斗争”的强调,即要求作家关注那些显示中国社会面貌“深刻的变化”的斗争,而这通常上指的是当时开展的政治运动,在农村进行的政治运动和中心事件,如农业合作化、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农村的两条道路斗争等,成为表现的重心。乡村的日常生活、社会风习、人伦关系等,则在很大程度上退出作家的视野,或仅被作为对“现实斗争”的补充和印证。二是为了达到描写上的“深入核心”,作家在立场、观点、情感上,要与自己的表现对象(农民)相一致。作家和表现对象(农民)在视点、情感、反应上的“同一”的这种设计,是“创作上的群众观点”,据此,“人民大众的立场和现实主义的方法才能真正结合起来”。这种要求,其目的是推动作家迅速进入有关农村的叙述的“规范”。而它在艺术效果上,则既限制了取材的范围,也窄化了作家体验、描述的“视点”。 在当代的农村小说中,存在着两个有影响、艺术倾向却有所不同的创作“群体”:一是赵树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现实主义成就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现实主义成就 (2009-03-23 23:14:14) 转载 分类:学术论文 标签: 文化 ————论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深刻反映建国初期中国的社会现实 摘要: 十七年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特色就是其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和创作手法。十七年文学处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包括其特殊的政治背景以及文化背景。决定了它在某些程度上有其局限性,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成为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滋生的土壤,也就是说十七年农村题材的小说有其现实主义的基础,进而我们又不可忽视其现实主义成就。十七年农村题材的小说深刻反映了建国初期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首先是这一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描绘了当时农村农民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状况,同时在这个特殊的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农民面对国家种种变化以及政策的变动,心理也是非常矛盾的,不知所从。这一阶段的小说同样反映了当时农民的精神世界。再者它也深刻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现实,与当时的历史状况相联系,如农业合作化运动,大跃进运动。至于今,十七年农村题材的小说对于现在的文坛仍然有非常深远的现实和借鉴意义。 关键字: 十七年文学农村题材小说建国初期现实主义成就 正文:

十七年文学史上最浓重的一笔就是政治性凌驾在文学性之上,政治运动造成了文学的盲从特征。面对那时的作品,我们几乎能真切的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政治气息和那个时代人们的某些精神特征,作品被强行要求放进一个形势认可的政治思想和流行的政治倾向。当高昂的革命热情替代了文学的现实创造和诗意境界,自然而然也就产生与这些要求相适应的文学规范。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与创作手法。一是反映革命的现实,二是对大众的影响教育。文学的现实功用被摆在艺术追求之上。在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结合过程中,可以看出文学在“情节化”与“宗教化”上的深层次结合。情节是反映现实的,在世俗意义上宣传政策吸引读者。因此十七年农村题材的小说深刻反映了建国初期的社会现实。 一.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现实主义基础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现实主义基础植根于当时中国国情以及当时中国特殊的社会现状。当时处于建国初期,全国人民对于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共的领袖怀有十分崇拜的心里,国人的思想都是十分的激进,在此期间的文学作品必然反映的是当时的社会现实,歌颂当时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以及在建国时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们。这一时期的国人思想十分单纯,这也不同程度的反映在了文学作品中,此时的文学作品主要的题材大约有三个:歌颂、回忆、斗争。歌颂党、领袖、社会主义、人民;回忆战争岁月,回忆苦难年代,回忆过去生活;和帝国主义、资本主义、旧思想、旧观念作斗争。所以这个时候的少数作品艺术性是不高的,作品也主要体现文以载道的思想,作品的风格往往失之于简单,人物也呈现一些程式化的倾向。建国初期,农村的生产关系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当时中国的社会阶层还是比较复杂的,由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时期对于农民采取的是不同的政策,在解放战争时期对于地主和富农的政策在建国后肯定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由于政策的改变在农村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在此特殊的十七年里,这必然是会引起许多作家的眼球,而深刻的反映这些社会的状况。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专题综合练习题3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专题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所谓“十七年”文学,是指1949年至1966 年的文学。P1 2.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柳青的《创业史》(第一部)、浩然的《艳阳天》,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对准了当时农村的合作化运动。P2 3.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马烽的《一架弹花机》、孙犁的《村歌》、周立波的《山那边人家》、李準的《李双双小传》都表现出一种轻松欢快的“农村新生活的情调”。P3 4.1953年,李凖发表的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率先在农村题材创作中引入了“两条道路”斗争的观念,被称作“当代小说中第一篇触及农村两条道路斗争的作品”。P3 5.以赵树理、孙犁、周立波为代表的“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和“茶子花派”等都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点。P5 6.“山药蛋派”又称“山西派”和“火花派”。P5 7.1962年8月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座谈会”,史称“大连会议”。P10 8.《三里湾》从马有翼、范灵芝和王玉梅在扫盲班的微妙关系开始,以三对新人结婚作为结束。P8 9.《铁木前传》从第6章开始,一个叫小满儿的姑娘出现后,便悄悄地取代了铁匠和木匠,甚至取代他们的后代六儿和九儿,成为了故事的主角。P15 10.在“十七年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家中,周立波既是最具传统文人意味的,也是受西方文学影响最深的,其英文程度也是最高的。P16 11.《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是周立波最为人称道的两部作品,表现了中国农村两次巨大变革。前者表现的是东北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后者表现的是湖南山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P17 12.《创业史》的最大成就,不是塑造了梁生宝这个崭新的青年农民英雄形象,而是最突出地表现在落后人物梁三老汉形象的塑造上。P23 13.“十七年时期”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作品有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周立波的《山乡巨变》,还是稍晚出现的柳青的《创业史》(第一部)、浩然的《艳阳天》等。P2 14.“十七年文学”中那些讲述革命历史的“红色经典”主要有梁斌的《红旗谱》、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曲波的《林海雪原》等。 15.记录现代革命历史的小说主要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知侠的《铁道游击队》、杨沫的《青春之歌》、曲波的《林海雪原》、孙犁的《风云初记》、欧阳山的《三家巷》等。P12 二、单项选择题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三里湾》中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的代表是( C )。P4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评论资料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评论资料 一、贺仲明:简述中国新文学乡村题材小说的渊源 二、董之林:周立波小说的唯美倾向 三、王福湘:《山乡巨变》:左右为难中的艺术创造 简述中国新文学乡村题材小说的渊源 贺仲明 一 对于中国新文学的语言成就和发展方向,对于新文学语言于何时成熟以及是否成熟等问题,研究界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我以为,评价新文学语言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本土化的实现。因为众所周知,新文学是从传统古典文学和西方文学脱胎而来,它的语言更是受到文言文和翻译文体的强烈影响,要走向自立,不可避免地要经过从外在到内在,从传统到现代的本土化转换过程。 文学语言的本土化,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涵:一是生活化。也就是语言的鲜活自然,是现实生活的直接产物。因为文学的主要反映对象是现实生活,它的语言就应该以现实人们的语言为基础,通过语言可以折射到现实人们的真实生活。二是民族性。语言是民族文化的典型体现,本土化的语言应该具有民族文化的精神底蕴,透过语言可以体会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三是美学化。语言本土化不是完全回归口语,而应该是对生活语言的提高和净化。它应该立足于生活,又比生活更美、更凝炼、更生动。真正成熟的新文学语言,应该是汲取了传统文言文的精粹,又借鉴翻译语的优长,同时又建立在现实大众口语的基础上,是本土生活与现代文化的结合。具备了这三点,就可以说实现了文学语言的本土化,也才可以说是实现了文学语言的成熟。 本土化是一个基本要求,具体到语言风格和语言方向则可以是多元和丰富的。也就是说,随文学体裁和创作题材的变化,语言可以表现出明显的特征差异,更可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特征。像知识分子题材,就应该符合知识分子的生活话语,可以书面化一些,文气一些;乡村题材就要符合农民的生活,要尽量避免采用单一的知识分子话语,尤其在直接传达农民口语时更应该如此。此外,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不同文学体裁对语言的要求不一样,语言的表现内涵也会有所差异。 新文学语言的本土化需要现实生活的滋养,在这当中,有一个绕不过去的路程,那就是对农民语言的吸收和借鉴。因为农民是中国人数最多、历史最悠久的阶层,它与中华民族大地的联系也最直接最深切,农民的语言也以其丰富和生动性成为最有创造力的语言。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几乎每一时期文学体裁的成熟和发展都离不开对农民语言的借鉴,以“人的文学”为宗旨的新文学自然不能例外。 但新文学与农民语言最初的关系却并不和谐,而是相当的隔膜和冲突。由于农民一直处在社会和文化地位的最底层,五四新文学又是主张以启蒙的俯视姿态来看待农民阶层,因此,尽管新文学作家绝大部分都来自农村,但他们很少有人从农民自身角度来看待和书写乡村,在文学语言上,也很少有人运用农民的语言来进行创作(最初有刘半农等人尝试以地方方言人诗,但成效不佳,也很快偃旗息鼓)。这使新文学对农民语言的吸纳一直比较缓慢,甚至说比较陌生。尤其是在乡村生活题材作品中,作家们往往遭遇到严重的尴尬和艰难,影响到其创作成就。 比如新文学乡村题材创作最有影响的作家鲁迅,他的《阿Q正传》、《故乡》、《祝福》等作品,表现出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超的叙述技巧,但它们的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都基本上是以知识分子叙述为主,影响了乡村生活表现的自然和真切。以至于鲁迅有这样的感慨:“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在中国实在算一件难事,因为,已经说过,我们究竟还

十七年文学

四五十年代之交,中国的社会发生重大变化;与社会政治关联紧密的文学,也因此产 生剧烈的错动,而出现了被称之为“转折”的情形,使中国现代文学进入了“当代文学”形态的阶段。“转折”在这里主要并不是指一种全“新”的东西的生成和“旧”的文学成分的消失,主要是指原来文学格局中各种倾向、流派、力量的地位、关系在新的条件下的重组。 一、文学的转折 40 年代后期中国的文学界,存在着多种不同思想艺术倾向的作家、作家群。有与国 民党有着直接的结盟关系的作家;有被称为“自由主义作家”的一群(如沈从文、朱光潜、萧乾等);有“广泛的中间阶层作家”(或称“进步作家”,如老舍、叶圣陶、巴金、曹禺、朱自清等);有活动于解放区和国统区的左翼革命作家。有着明确政治、文学目标,并且有力量左右文学走向,对文学状况加以“规范”的,是左翼文学力量。左翼文学力量通过积极传播毛泽东文艺思想和延安文艺整风所确立的文艺方向,通过对不同作家、文学派别进行的“类型”划分,以确立团结、争取、打击的对象,而达到文学“一体化”的实现。这样,在进入50 年代之后到70 年代,左翼革命文学凭籍其理论和创作的影响,也凭籍政治权力的支持,而成为中国大陆唯一合法存在的文学事实。 二、文学“新方向”的确立 召开于1949 年7 月的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第一次文代会),通 常被看作是“当代文学”的开端。大会在总结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成绩、总结检讨40 年代国统区革命文学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来确立“当代文学”的性质,规定文学创作、理论批评、文艺运动的方针政策和展开方式。并确定了毛泽东1942 年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简称《讲话》)是文艺界的“共同纲领”。周扬在大会报告(《新的人民的文艺》)中指出,毛泽东的《讲话》“规定了新中国的文艺的方向”,“除此之外再没有第二个方向了,如果有,那就是错误的方向”。这一方向,规定了“当代文学”对于革命政治的服务和配合;以“民族的、阶级斗争与劳动生产”作为创作的体裁;工农兵及其英雄人物是作品的主人公;作品应以歌颂和表达乐观情绪作为基调;采取为广大读者明白易懂的艺术形式;作家的写作,以及文学作品出版、流通和阅读(批评),应高度组织化;……这构成这一时期当代文学的基本特征。 三、“十七年文学”的作家 与40 年代相比,五六十年代作家格局发生“结构性”变化,即出现作家的大规模更替, 和他们在文学界地位的转移。40 年代许多重要作家迅速“边缘化”,或基本停止创作。造成这种情况有多种因素:或者其写作“权利”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或者意识到自己的文学观念、生活体验、艺术方法与文学“新方向”的现存规范之间,存在难以克服的距离和矛盾;或者在50 年代几次文学(政治)运动中受到批判。有的作家虽然努力呼应“时代”,企望在创作上跨上新的台阶。但大多数并没有成功。 十七年文学的“中心作家”的构成,一是来自解放区的作家,另一是四五十年代之交 开始写作的青年作家;他们自然也经历五十年代政治、文学运动的筛选。这一时期“中心作家”的“文化性格”特征,可以从出身(生活经历)、文学观念、文化素养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四、矛盾冲突和文学运动 这一时期文学界充满复杂矛盾,并演化为若干次大规模的批判运动。如1950-1951 年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1954-1955 年对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和胡适的批判,1955 年对胡风集团的批判,1957 年的文艺界反右派运动和对丁玲、冯雪峰“反党集团”的批判,“文革”前夕在文学理论、创作上展开的大规模批判运动等等。其间,最重要的有发生于1955年的反对“胡风集团”的运动,和出现于1956-1957 年的文学“百花时代”。仅从文学主张方面来看,尖锐冲突涉及到“现代文学”中各种文学力量、派别(特别是左翼文学内部存在

农村题材小说:老赵

老赵 文/百无一用 老赵左手持着葫芦瓢,右手拎着猪食桶,吃力地走到猪栏跟前。圈里养着两大一小三头猪,许是圈没砌好的缘故吧,总不大肯长。放下手中的家什,老赵从猪栏上抽下和食板,扒拉出食槽里的残叶剩渣,然后把猪食一股脑儿倾进了槽里。年前喂了两只羊,也老爱翻圈,偷啃了自家地里的又吃别个的,害得自己赔了粮食不说,偌大年纪,还挨了人家婆娘指桑骂槐的几顿饱咒。最后叫老幺一气之下给宰了,可镇子上的人嫌羊肉膻腥,不好弄,就没卖脱,全犒劳了自家人,剩下只羊腿到今日个还吊在炕楼上。老赵摇了摇头,把瓢里的玉米渣洒在食槽里,一边轰着猪,一边拿板子搅拌均匀。养了几窝兔子长得倒欢势,可好景不长,没过几个月便个个闹上痢疾,相继伸腿瞪眼了,老伴儿给气得几天咽不下饭,把多年的老病根胃痛又带发了,常常疼得额上直冒冷汗,天天守着药罐子也不启效。瞅着掀掀拱拱不安份吃食的猪猡们,老赵不禁苦笑着撇了撇嘴。 撂下猪食桶,老赵倒剪两手,彳彳亍亍地登上了屋后的山径,望着自留地里那片蔫头耷脑的包谷林,眉心顿时挽起老大个疙瘩结。 接连十多天没落一丝儿雨,正挂须的包谷眼看就要泡汤。浇进地里的几担水不仅没派什么用场,反倒把包谷蒸得更加蔫头耷脑了。老赵叹了口气,就在石板台阶上蹲了下来。 年前送走了参军的大小子,正月里老幺也打工去了外地。前些天老幺寄回来两百块钱,信里还夹着一张两寸的登记照,说是办暂住证

剩下的,又说一时半会儿不打算回来。照片儿上老幺穿的还是走时的那身衣裳,头发老长了也没理,那幅又黑又瘦的神情儿叫老伴儿看了心疼得背地里抹了好几回眼泪。 报纸上说如今农村就只剩下了386199(即妇女、儿童和老人)“庄稼”部队,真是一点儿不假。小伙子们都像豆荚似的,成熟一个蹦跶一个。——也难怪如今的年青人都不作兴种田,这样一年四季困在地里,到头来还得望天收。这老天爷和人各操一半胜券的农业可是谁也不敢打包票,谁也说不准呐。——唉,走就走吧,好歹家里的地也不多,两三亩旱田,几分菜园子,还有几棵茶树连根拔起来都不够送到茶场加工两锅的。再往坡上爬一截,更高处的农民地倒是不缺,可广种薄收,产量不高,一种几大山“野鸡啄”(注①)的包谷,累死累活,也只够填饱肚子外带喂几头牲口的,平日里还得多攒些柴禾和干粮,一到冬天搅起泠来大雪封山,几个月光景就全倚靠它们来度命了,都说现在农民腰包鼓了,可又有几多是单靠种田发的财?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到咱这山沟沟里连搁都搁不稳,挖田还种靠祖辈手上传下来的羊角锄。嗨,看来最“遭孽”命苦的还得数咱山区的农民了,一辈子生活在穷山沟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省吃俭用,能竖起栋土墙屋就算是给后代积下的最大的功德了。日子越见栖惶了,不知情的还以为是懒了的…… 索性改蹲为坐,老赵取下别在腰际的烟袋锅,衔在嘴里,从烟荷包里抖出一张纸片来,然后漫不经心地卷起了旱烟棒。农特税得交,肥料得买,油盐得置备,还得给老伴抓药,老赵盘算着,到哪儿去弄

中国当代文学史 农村题材文学

当代文学教案 章节:第二章农村题材文学 教学目的及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当代文学的基本情况,梳理当代文学的定义及概念,明晰学习此门课程的作用及意义。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 教学内容提要 1、“乡村文学”与“农村题材文学”的区分 2、农村题材文学的发展及现状 第二章农村题材文学 一、农村题材文学概况 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乡村中国一直是最重要的叙述对象。因此,对乡村中国的文学叙述,形成了百年来中国的主流文学。这个主流文学的形成,一方面与中国社会在本质上是“乡土中国”有关,20世纪以来的中国作家几乎全部来自乡村,或有过乡村生活经验。乡村记忆,是中国作家最重要的文化记忆。另一方面,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依靠的力量是农民,新政权的获得如果没有广大农民的参与是不能想象的。因此,对乡村中国的文学叙述,不仅有中国本土的文化依据,而且有政治依据。或者说,它既有合理性又有合法性。但是,这个主流文学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左右下,出现了两次转折:一次是乡土文学向“农村题材”的转移,发生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一次是“农村题材”向“新乡土文学”的转移,发生于80年代初期。 现代中国文学最初对乡村的叙事是分裂的:一方面,贫困的农民因愚昧、麻木甚至病态而被当作启蒙或拯救对象,他们是阿Q、华老栓、祥林嫂;另一方面,乡村平静的田园又是一个诗意的所在,它是《故乡》、《边城》、《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因此,那个时代对乡村的想象和叙述是矛盾的。乡村叙事整体性的出现,与中国共产党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目标密切相关。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动员这个阶级参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进程,是被后来历史证明的必由之路。于是,自延安时代起,特别是反映或表达土改运动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等的发表,中国乡村生活的整体性叙事与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紧密

第三章:五六十年代的长篇小说

第三章:五六十年代的长篇小说 第一节:概述 革命历史题材 军事战争类:杜鹏程《保卫延安》吴强《红日》 描写农村革命:梁斌《红旗谱》孙犁《风云初记》 冯德英《苦菜花》 传奇类小说:曲波《林海雪原》知侠《铁道游击队》冯志《敌后武工队》刘流《烈火金刚》(五六十年代流行的红色经典都具有一定传奇色彩,这类传奇性更加强烈,政治化色彩被小说的娱乐性稀释了) 表现知识分子成长:杨沫《青春之歌》 反映旧民主主义革命历史:李劫人《大波》李六如《六十年变迁》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高云览《小城春秋》 欧阳山《三家巷》(《一代风流》的第一部,第二部《苦斗》) 姚雪垠《李自成》 现实题材: 反映农村社会主义合作化运动:赵树理《三里湾》

柳青《创业史》周立波《山乡巨变》 城市社会主义改造: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工业题材:周立波《铁水奔流》艾芜《百炼成钢》 萧军《五月的矿山》草明《火车头》 第二节:《青春之歌》 自1958年1月出版以来,除了个别文章外,绝大部分文章给予充分的肯定。为什么? 格的《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 一小说是一个那个时代标准的革命战士的成长叙事:主人公的出身、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种种蒙蔽、困境,脱胎换骨,终成正果,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讲述话语的年代”有关英雄成长的规范——血海深仇、离家出走,在共产党人引导下追求革命,克服自己的种种局限、不足,被捕入狱经受严峻的政治考验,最后成为共产党员。这无疑是一个典型的“民族寓言”,一部20世纪现代革命背景下的“天路的历程”。二知识分子改造叙事(主题):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如何不仅反抗封建家庭、同时也背弃个性解放、个人主义的思想,自我改造,与工农相结合,走向革命的过程。被看成是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知识分子改造手册”),这是对传统革命历史题材的补充与丰富,并事实上构成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一种新的类型——这是当代文学

近五年公安题材长篇小说综述

近五年公安题材长篇小说综述 篇一:80年代小说综述 80年代小说综述 新时期文学(1977—1989)是经历了一场浩劫——“文化大革命”之后重新崛起的文学,也是处于改革开放中不断变革的文学,期间,中国作家被压抑的创作生命力迅速喷发,使得80年代小说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单一走向了多元。 整个80年代是20世纪末期中国小说家热情最为高涨、探索最为积极、所取得的实绩极为可观的10年。并且,80年代小说显示出潮流的特征,先后或同时涌现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 一、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是新时期出现的第一个全新的文学思潮。社会主义新时期是以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为历史起点的,而伤痕文学是文革后清算文革的思想解放运动的最直接反映,当时政治上、思想上拨乱反正在文学中的影射。那一场历经十年的浩劫对灵魂的摧残尤其容易造成惨痛的心灵创伤,但这只有在挣脱了精神枷锁、真正思想解放之后,人们才能意识到这“伤痕”有多重、多深。这是伤痕文学喷发的历史根源。 伤痕小说作为1977—1980年间的一个重要文学现象,以四川作家刘心武的《班主任》为发端。小说一经在《人民文学》发表,立即引起轰动。当时评论界认为这一短篇的主要价值是揭露了“文革”对“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的灵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的内伤”,有的认为该篇发出的“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呼声,与当年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发出的救救被封建礼教毒害的孩子的呼声遥相呼应,使小说产生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充满了一种强烈的启蒙精神。 然而“伤痕文学”的名称,则源自卢新华刊登于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的短篇小说《伤痕》。小说揭示了文革悲剧,展示文革给人们造成的生活苦难和精神创伤,控诉“四人帮”极左毒害的小说创作潮流。它在“反映人们思想内伤的严重性”和“呼吁疗治创伤”的意义上,得到当时推动文学新变的人们的首肯。随后,揭露“文革”历史创伤的小说纷纷涌现。在当时,产生较大社会反响的伤痕文学代表作,还有张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王蒙《最宝贵的》、王亚平《神圣的使命》、陈国凯《我该怎么办?》、孔捷生《在小河那边》、韩少功《月兰》、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和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作为刚刚摆脱的文革僵死的创作模式的文学先声,“伤痕文学”的局限又是十分明显的。首先,“伤痕文学”对文革的否定不够深刻。它只是从政治、社会、人际关系的角度考察浩劫产生的原因,而缺少对传统文化心理、封建意识的分析;其次,“伤痕文学”显得十分幼稚,许多小说中的语言明显带有文革左倾的印痕,并且作者对作品的情感表露趋于肤浅;第三,“伤痕文学”作品中虽然出现了悲剧意识,但其悲剧精神却具有表层性的弱点,只是停留在悲剧的第一个层次上,作品一味注重悲惨故事的叙述而忽视了对人格的刻划;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伤痕文学”模式化的喜剧结尾。由于当时的政治形式和思想环境尚未明朗,文艺界仍然存在着“写暴露”、“写悲剧”的禁忌。同时大多数作者仍然难以摆脱以往“左”的创作观念的惯性影响,因而往往在结尾加入一个“前途光明”的机械性预言或大团圆式的喜剧性结局,以至淡化了悲剧效果,影响了作品的深刻性。——《蹉跎岁月》(叶辛) 但伤痕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仍然具有不可或缺的开拓性意义,是文学冲破极左思潮全面复苏的信号,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现实社会问题,在美学风格上张扬和确立了丰富的悲剧意识,是社会主义当代文学第一批悲剧文学,具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文学的性质。是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强化。 二、反思文学 还在伤痕文学兴盛之时,一批敢于思考、富有人生阅历的作家,尤其是一批因为我们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章节题库( 农村题材小说)【圣才出品】

第7章农村题材小说 一、选择题 1.下列人物形象属于“中间人物”的是()。(北京大学2010年研) A.梁生宝 B.萧长春 C.王金生 D.梁三老汉 【答案】D 【解析】中间人物论认为,先进的、落后的群众数量始终是少数,中间群众占大多数。创作文艺作品时要更多地反映大多数中间人物。60年代文坛在对于柳青《创业史》中“中间人物”梁三老汉形象的讨论中,邵荃麟提出“写中间人物”的见解。他强调描写英雄人物是应该的,但两头小,中间大;中间人物是大多数,而反映中间状态人物的作品比较少。 2.下列不是“山药蛋派”代表作家的是()。 A.马烽 B.西戎 C.柳青 D.孙谦 【答案】C 【解析】“山药蛋派”是中国现代小说流派之一,形成于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以赵

树理为代表,主要作家还有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等。他们都是山西农村土生土长的作家,有比较深厚的农村生活基础,并且有意识地以赵树理为中心,培养、形成风格相近的流派。 二、简答题 1.“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特点。(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研) 答:“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以赵树理的小说创作为代表。赵树理小说在艺术的民族化、大众化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这主要表现在人物描写、结构安排、语言运用等方面。 (1)在斗争的发展中来展现人物形象 在人物描写上,赵树理不是在静止的状态上消极地描写人物,而是在斗争的发展中来展现人物的性格。比如《李有才板话》中的老杨的性格,就是在阎家山两个阶级激烈搏战的斗争环境中得到充分表现的。 (2)善于通过人物言行显示人物的性格 赵树理总是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语言来显示他们的性格,表现他们的思想情绪。对二诸葛、三仙姑这两位“神仙”性格的刻画,就是采用这种方法最成功的例证。 (3)结构上继承与创新并举 在结构上,赵树理小说继承古典小说、评话说书的结构方法,大多采用单线发展的写法,但又适应时代要求,摈弃了传统的章回体形式,接受了五四以来新小说的形式,并且融汇贯通,进行艺术冶炼,使小说的结构形成了鲜明而新颖的民族特色即故事完整,有头有尾;情节连贯,曲折多变;疏密相间,脉络清晰。 (4)小说语言颇具民族特色 赵树理小说运用的语言完全是活在人民群众口头上的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形象

中国乡村题材的小说排行

中国乡村题材的小说排行 1、红高粱家族 豆瓣|8.4 《红高粱》是一部表现高密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顽强生命力和充满血性与民族精神的经典之作。 在小说中,莫言一种狂欢式的语言、天马行空式的笔触,塑造了一个在伦理道德边缘的红高粱世界,一种土匪式英雄,他们做尽坏事但也报效国家,他们缱绻相爱、英勇搏杀,充满着又离经叛道又拥有无限生气的时代气息。 |一句书摘| 高粱红成洸洋的血海 高粱高密辉煌 高粱凄婉可人 高粱爱情激荡 2、白鹿原 豆瓣|8.6 《白鹿原》以白嘉轩为叙事核心,白鹿两家矛盾纠葛组织情节,以反映白嘉轩所代表的宗法家族制度及儒家伦理道德,在时代变迁与政治运动中的坚守与颓败为叙事线索,讲述了白鹿原村里两大家族白家和鹿家之间的故事。 |一句书摘| 人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说嘛......要想在咱原上活人,心上就得插得住刀。

3、废都 豆瓣|7.1 小说写的是80年代我国西北一个大城市里一群知识分子的生活 故事。小说主人公叫庄之蝶,是西京城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也是四 大名人中最有能耐的一个,属“西京文坛上数一数二的顶尖人物”。小说中有大量的“性”描写,故而引起较多的争议。小说还较多地 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是该小说值得注意的一个艺术特点。 该书由于大量的性描写在国内遭禁16年,却在外国赢得声誉,1997年贾平凹凭《废都》获得法国费米娜文学奖。被禁16年之后,《废都》2009年再度出版,并与《浮躁》、《秦腔》组成《贾平凹 三部》。 |一句书摘| 牛坚信的是当这个世界在混沌的时候,地球上生存的都是野兽,人也是野兽的一种。 兄弟 豆瓣|8.6 《兄弟》分上、下两部,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重新组合成的家庭在文革劫难中的崩溃过程。这是两个时代相遇以 后出生的小说。 前一个是文革中的故事,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更甚于欧洲的中世纪.后一个是故事,那是一个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时代,更甚于今天的欧洲。一个西方人活四 百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 经历了。四百年间的动荡万变浓缩在了四十年之中,这是弥足珍贵 的经历。连接这两个时代的纽带就是这兄弟两人,他们的生活在裂 变中裂变,他们的悲喜在爆发中爆发,他们的命运和这两个时代一 样地天翻地覆,最终他们必须恩怨交集地自食其果。 |一句书摘|

中国乡村题材的小说排行.doc

中国乡村题材的小说排行 乡村题材的小说很多是关于封建礼俗、文化革命等诸多敏感话题的,你知道有哪些好看的小说吗?下面我就来为大家推荐的中国乡村题材的小说,欢迎参阅! 中国乡村题材的小说 1、红高粱家族 豆瓣|8.4 推荐指数 ❤❤❤❤ 《红高粱》是一部表现高密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顽强生命力和充满血性与民族精神的经典之作。 在小说中,莫言一种狂欢式的语言、天马行空式的笔触,塑造了一个在伦理道德边缘的红高粱世界,一种土匪式英雄,他们做尽坏事但也报效国家,他们缱绻相爱、英勇搏杀,充满着又离经叛道又拥有无限生气的时代气息。 |一句书摘| 高粱红成洸洋的血海 高粱高密辉煌 高粱凄婉可人 高粱爱情激荡 2、白鹿原 豆瓣|8.6

推荐指数 ❤❤❤❤❤ 《白鹿原》以白嘉轩为叙事核心,白鹿两家矛盾纠葛组织情节,以反映白嘉轩所代表的宗法家族制度及儒家伦理道德,在时代变迁与政治运动中的坚守与颓败为叙事线索,讲述了白鹿原村里两大家族白家和鹿家之间的故事。 |一句书摘| 人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说嘛......要想在咱原上活人,心上就得插得住刀。 3、废都 豆瓣|7.1 推荐指数 ❤❤❤❤ 小说写的是80年代我国西北一个大城市里一群知识分子的生活故事。小说主人公叫庄之蝶,是西京城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也是四大名人中最有能耐的一个,属"西京文坛上数一数二的顶尖人物"。小说中有大量的"性"描写,故而引起较多的争议。小说还较多地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是该小说值得注意的一个艺术特点。 该书由于大量的性描写在国内遭禁20xx年,却在外国赢得声誉,1997年贾平凹凭《废都》获得法国费米娜文学奖。被禁20xx年之后,《废都》20xx年再度出版,并与《浮躁》、《秦腔》组成《贾平凹三部》。 |一句书摘| 牛坚信的是当这个世界在混沌的时候,地球上生存的都是野兽,人也是野兽的一种。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城市书写

【摘要】“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虽然小说都是以农村作为描写的场景,但许多小说还隐藏着对城市的文学想象,其中城市在不同阶级的人眼里幻化成充满矛盾的景象。本文以柳青的《创业史》为例,介绍小说创作的社会文化背景,分析《创业史》中的城市形象及其隐含的价值判断,探究其城市书写的意义。 【关键词】创业史;城市书写 1950至1970年代的农村题材小说表面上看是在单纯地书写中国农村政治经济改革和广大农民的日常生活,但在其背后若隐若现地透露出些许城市讯息。“十七年”期间极少有作家创作真正的城市小说,取而代之的是书写城市工业发展的“工业小说’,因此农村题材小说隐藏的某些观念便成了解读城市的绝佳路径。本文将以柳青的代表作《创业史》为例,分析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中的城市叙述。 一、社会文化背景 “十七年’’时期的新中国在进行着一系列轰轰烈烈的经济改革。为保证城市工业的发展及城市居民生活的稳定,1950年代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旨在防止农民流入城市的农村人口的就地消化、户籍及粮油供给制度的城乡分离制度。城市居民仅凭拥有的城市户籍就能享受到许多“特权”,与之相比,农民则是另一等公民,城乡生活差距不断拉大。农村在为城市和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农副产品的同时,却难以得到城市的资金、技术等支持,发展极其缓慢。悬殊的城乡差别极大地影响着农民,他们渴望着能够进入城市与城市居民一样过上相对“优越”的生活,农民对城市的想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假如说,国家经济政策对作家创作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外部环境的话,那么,文艺政策对作家创作而言则是一个更为重要的内部环境。建国初一大批作家在国家政策的感召下“下乡”了,即许多来自农村而生活在城市的作家以及本身就生活在城市的作家,如赵树理、柳青、周立波、秦兆阳等都纷纷深入基层或扎根农村,去体验生活,浓墨重彩大写特书农村和农民。尽管“十七年”城市小说创作明显减少,但描写国家工业化建设如同农村的新人、新事一样成为这一时期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一些作家重新回到农村,虽然身处乡村,却他们始终关注着国家的建设,书写着国家的工业化建设成为作家的重要使命;城市工业建设、先进工人形象等也成为小说的重要内容。 二、《创业史》中的城市形象 几千年来,中国都是以农业为重心,如何在这个农业大国迈开工业化建设的脚步,推进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呢?为此许多作家都在其农村小说中注入对城市生活的丰富想象。《创业史》让我们感悟到作家们正是通过文学想象的形式,勾勒出这些小说中独特的城市风貌以及城市所具有的独特内涵。 1、正面形象――城市天堂 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1953年进入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成为我国工业化的起点。《创业史》中柳青的这段描述也充分展现了一个作家对国家工业化建设充满了豪情和期盼:一九五三年春天,是祖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一个春天。大地解冻以后,有多少基本建设工地破工了呢?有多少铁路工程进入施工阶段了呢?有多少地质勘探队出发了呢?被外国资本和国民党政府无情地掠夺了多少年的国家啊,现在终于开始有计划的建设了! 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工业建设为核心,改变了我国工业残缺不全的状况,增加了基础工业实力,增强了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最初的徐改霞对城市的印象还只是一片空白,她对城市的认知仅限于阅览室里的《人民画报》和同学口中的城市生活。后来在郭振山的影响之下,改霞才决定进城当工人。土改后,随着地主阶层的消灭,郭振山成为蛤蟆滩新的权

论乡土小说与农村题材小说的不同

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都习惯于把描写乡村生活的小说笼统地称之为“农村题材小说”。其实这种说法的出现是相当晚近的现象,它所指称的本来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文学样式。在我看来,并不是凡以乡村生活为描写对象的作品都可纳入这一范畴的。比如说,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在鲁迅影响下出现的以文学研究会一些成员为主创作的乡土小说,与九十年代再度兴起的乡土小说,就与一般的“农村题材小说”有着本质的区别。 乡土小说发源于五四时期。当时正值启蒙的时代、思考的时代。在西方的科学、民主观念影响下,渴望走向现代化的时代潮流已涤荡了整个中国社会和思想界,它所引发的文化、思想革命,使传统的伦理教条、风俗习惯以及社会和政治制度都受到猛烈的抨击。在知识分子中,“提倡学习西洋文明,并希望能依科学和民主观点来对中国传统重新估价,以建设一个新中国”⑴的热情普遍蔓延,彻底改造中国社会的呼声也日益高涨。面对思想观念上的陈规陋习和诸多社会的、人生的问题,一批文学青年有无数的“为什么”要寻求表达。他们在忧患中饱含着探索的热情,并希望在这些问题的哲理探索过程中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在《新青年》和文学研究会倡导的“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影响下,“问题小说”一时蔚为风气,反映出此一时期知识青年、文艺青年现代意识的觉醒。鲁迅、罗家伦、叶绍钧、汪敬熙、杨振声、冰心、胡适、王统照、庐隐、许地山等,都写过此类小说。如鲁迅的名篇《狂人日记》和《药》,就提出了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及“改造国民性”、启发人民觉悟的重大问题。但作为“新文学运动初年的产物,它看重思想,较多地从思想观念出发,除了少数优秀的作品外,多数作品存在着‘思想大于形象’这一类毛病,尚未摆脱实践‘为人生’的主张时那种幼稚而有点蒙昧的状态,多少带有梁启超把小说当作工具的味道”。⑵因此,随着“五四”潮的消退,“问题小说”也很快失去了轰动效应。本来,这批有志于改造中国社会的青年作家中就有不少人是从乡村中走出来的,那里有他们难以割舍的故土之情,孕育了他们生活感情的根。现在漂泊于大城市,他们既受到了先进文化之风的熏陶,开阔了精神视野,也经历了情感的失落和理想的幻灭,心头难免弥漫着一种感伤的怀乡情绪。当他们从理性的狂热中降温,重新回到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对现实的客观描写上来后,就更加清晰地意识到,中国社会最广大、最基础的部分正是乡村,那里才是他们真正了解和熟悉的地方,有着深厚的情感积累、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于是,“乡土小说”就很自然地诞生了。 一、乡土小说与农村题材小说的不同表现为地理距离和心理距离的远与近 鲁迅作为乡土小说的倡导者和开先河的作家,写了如《风波》、《阿Q正传》、《社戏》、《故乡》等一系列乡土小说。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很多作家写自己的故乡,写故乡的农村生活,形成了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一个引人注目的小说群。 鲁迅也是最早点明乡土小说特性的人。他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⑶中,转引蹇先艾在其小说集《朝雾》中的自我介绍文字:“我……从老远的贵州跑到北京来,灰沙之中彷徨了也快七年,时间不能说不长……”,“每一回忆,终不免有点凄寥撞击心头”;是在有所失落的心境和“空虚与寂寞”中写作,“借以纪念从此阔别的可爱的童年……”鲁迅说蹇先艾的作品里能读出“他心曲的哀愁”。并进而指出:“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

农村小说怎么写

农村小说怎么写? ——在湖北省作家协会农民作家培训班上的演讲 https://www.360docs.net/doc/2611996235.html,/s/blog_4f94c62d0100df5h.html 农村小说怎么写,是一个问题,而不是一个经验的传授。农村题材各有各的写法,我的经验并不能代表你的经验,你也未必赞同我的经验。我今天是来跟大家一起探讨农村小说怎么写,不是我来传授农村小说怎么写。我是昨天刚从犁耙水响的荆州乡下回来的,看见你们很亲切,我也算个农村题材小说作家吧,算半个农民吧。应该说我们有共同的追求,共同的兴趣,共同的话题来进行共同的探讨。 农村题材的优势 农村题材这四个字是否准确,有很多争论。是否应叫乡村题材?乡土题材?大地题材?自然题材?有人说你是不是写农村题材的?我说我是写山区的,神农架山区,叫山区题材作家,也有这种说法,还说我是乡土作家。但更多的是说我是底层文学、底层叙事、打工文学什么的,还有环保作家,生态作家,这都是可以的,但它有一个总的指向,是在写农村。我

们姑且把它称为农村题材。这是理论界的一个问题,我们不必要太较真,不要管它。农村题材是相对于城市题材而言的。农村题材的小说是有传统的,古今中外出了数不清的优秀作家和作品。这些作品当然也不全是写农村乡村,但至少有农村生活的场景,有农耕时代的影子。比方说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托尔斯泰的《复活》、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还有福克纳的一系列小说,也是写农场,写小镇,写狩猎的。特别是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基本上是写山区农村的荒凉、混乱、贫瘠的生活,比如胡安·鲁尔福、阿斯图里亚斯、马尔克斯、略萨等。还有法国自然主义小说,如吉奥诺的《庞神三部曲》、《人世之歌》,还有他的学生卡里埃尔写的《马鄂的雀鹰》,都是非常优秀的小说。还有获诺贝尔奖的赛珍珠写中国安徽农村的小说《大地》、杜拉斯的《阻挡太平洋的堤坝》、西班牙的伊巴涅斯——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写乡村的小说家,如他的《茅屋》、《五月花》、《芦苇与泥塘》等等,这些作家我大多受过他们的影响。因为有这么多优秀的作品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所以说这种小说是有它的优势的,具体表现在: 一.它是有传统可以继承的一种写作。城市题材难一些。农村题材的书写经验是非常丰富的,作品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前面我说了外国的作家,在国内,几乎南北大地都有大家存在,北方有萧红、浩然、刘绍棠、柳青、赵树理、孙犁、莫言、张炜等,南方则有鲁迅、茅盾、叶圣陶、沈从文、周立波——他曾经用湖南方言写过《山乡巨变》、丁玲、汪曾祺等。城市的书写经验几乎为零,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在现代文学中值得一提的就是一个张爱玲,当代的就一个王安忆,这是公认的。王安忆继承了张爱玲的书写经验。当然,据说王安忆否定过张爱玲,这是另一回事。而写农村题材的作家在方方面面进行了探索,关于人物怎么样塑造,它的语言怎么样使用,怎么样使用北方的语言、南方的语言,它的结构,它的故事的框架,怎么样开头,怎么样结尾,都是比较清楚的,可以拿来我用。只要多读,你就能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