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城市书写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城市书写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城市书写

【摘要】“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虽然小说都是以农村作为描写的场景,但许多小说还隐藏着对城市的文学想象,其中城市在不同阶级的人眼里幻化成充满矛盾的景象。本文以柳青的《创业史》为例,介绍小说创作的社会文化背景,分析《创业史》中的城市形象及其隐含的价值判断,探究其城市书写的意义。

【关键词】创业史;城市书写

1950至1970年代的农村题材小说表面上看是在单纯地书写中国农村政治经济改革和广大农民的日常生活,但在其背后若隐若现地透露出些许城市讯息。“十七年”期间极少有作家创作真正的城市小说,取而代之的是书写城市工业发展的“工业小说’,因此农村题材小说隐藏的某些观念便成了解读城市的绝佳路径。本文将以柳青的代表作《创业史》为例,分析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中的城市叙述。

一、社会文化背景

“十七年’’时期的新中国在进行着一系列轰轰烈烈的经济改革。为保证城市工业的发展及城市居民生活的稳定,1950年代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旨在防止农民流入城市的农村人口的就地消化、户籍及粮油供给制度的城乡分离制度。城市居民仅凭拥有的城市户籍就能享受到许多“特权”,与之相比,农民则是另一等公民,城乡生活差距不断拉大。农村在为城市和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农副产品的同时,却难以得到城市的资金、技术等支持,发展极其缓慢。悬殊的城乡差别极大地影响着农民,他们渴望着能够进入城市与城市居民一样过上相对“优越”的生活,农民对城市的想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假如说,国家经济政策对作家创作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外部环境的话,那么,文艺政策对作家创作而言则是一个更为重要的内部环境。建国初一大批作家在国家政策的感召下“下乡”了,即许多来自农村而生活在城市的作家以及本身就生活在城市的作家,如赵树理、柳青、周立波、秦兆阳等都纷纷深入基层或扎根农村,去体验生活,浓墨重彩大写特书农村和农民。尽管“十七年”城市小说创作明显减少,但描写国家工业化建设如同农村的新人、新事一样成为这一时期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一些作家重新回到农村,虽然身处乡村,却他们始终关注着国家的建设,书写着国家的工业化建设成为作家的重要使命;城市工业建设、先进工人形象等也成为小说的重要内容。

二、《创业史》中的城市形象

几千年来,中国都是以农业为重心,如何在这个农业大国迈开工业化建设的脚步,推进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呢?为此许多作家都在其农村小说中注入对城市生活的丰富想象。《创业史》让我们感悟到作家们正是通过文学想象的形式,勾勒出这些小说中独特的城市风貌以及城市所具有的独特内涵。

1、正面形象――城市天堂

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1953年进入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成为我国工业化的起点。《创业史》中柳青的这段描述也充分展现了一个作家对国家工业化建设充满了豪情和期盼:一九五三年春天,是祖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一个春天。大地解冻以后,有多少基本建设工地破工了呢?有多少铁路工程进入施工阶段了呢?有多少地质勘探队出发了呢?被外国资本和国民党政府无情地掠夺了多少年的国家啊,现在终于开始有计划的建设了!

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工业建设为核心,改变了我国工业残缺不全的状况,增加了基础工业实力,增强了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最初的徐改霞对城市的印象还只是一片空白,她对城市的认知仅限于阅览室里的《人民画报》和同学口中的城市生活。后来在郭振山的影响之下,改霞才决定进城当工人。土改后,随着地主阶层的消灭,郭振山成为蛤蟆滩新的权

力体系中的核心人物,在他的帮助下,改霞才得以解除婚约,改霞“崇拜’他。他关注国家工业化建设,常常‘锬论大城市里国家工业化的问题’。他了解城里工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更知道“工人比农民挣得多”,一直规劝徐改霞进城当工人。在郭振山的鼓动下,改霞内心也特别希望能够参加国家工业化建设,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改霞自问:‘你是不是情愿离开美丽的蛤蟆滩,到大城市里去参加国家工业化吗?她心里想去呀!对于她,一个土改中出现的知识分子,一个向往着社会主义幸福美景的青年团员,没有比参加工业化更理想的了。”这一段话反映出当时农村青年渴望进城的一种心态,而徐改霞仅仅是他们中的一个。

徐改霞来到县城准备投考国棉三厂时,渭原县城是这样的一幅景象:

县城南关,漉河左岸的渭原面粉厂,漉河右岸的渭原轧花厂,都用冒着黑煤烟的高烟囱和隆隆震耳的机器声,迎接这个来自终南山麓稻地草棚屋的乡村闺女。县城北关,陇海路的流河铁桥,用它宏伟的钢板混凝土结构,渭原车站的机车用它的汽笛声,迎接这个一心投身城市劳动的乡村闺女。

“十七年”小说中,工厂、烟囱、机器、汽车等事物成了这一时期城市的象征物,尽管在农村小说中并没有刻意去安排,但仍然能够寻觅到这些风景。用冒着黑煤烟的高烟囱、隆隆震耳的机器声以及机车的汽笛声这样简短的描写,写出了陇海线上渭原这个县城工业化建设的情景,这也正契合了徐改霞怀着对祖国工业化事业向往的心境。用“工厂”、“烟囱”、“机器声”、“汽笛声”来烘托了新中国开展的工业化建设的热潮。建国后,全国的各大城市在加快建设工业化的同时,都在兴建厂房、马路等基础设施:

一九五三年春天,西安市郊到处是新建筑的工地,被铁丝网或板篱笆圈了起来,竞赛红旗在工地上迎风飘扬。衰老的古都,在一九五三年的春天,要开始恢复青春。马路在加宽。同时兴建地下水道和铺混凝土路面。城里城外,拉钢筋、洋灰、木料、沙子和碎石的各种类型的车辆,堵塞了通濡桥的、通咸阳古渡的和通樊川的一切长安古道。

总结而言,《创业史》对城市的正面书写大致有四个方面:一、对城市面貌的描写:黄昏下的郭县车站、黄堡镇前街、西安市郊新建筑工地等等。二、对城市商品经济的描写:烟酒门市部、百货商店。三、对国家工业化建设的侧面描写:郭永茂写给改霞的信、郭振山谈论国家工业化问题、改霞进城当工人、工厂门前三千农村闺女应聘的热闹场面。四、改霞眼中的城市景观:改霞听到下堡小学大龄女生谈论城市人的吃喝住行、改霞对城市生活的想象等等。另外,改霞解除婚约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自由的城市婚恋观。

2、负面形象――城市地狱

前面提到,“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大多通过农民视角或者农民想象来建构城市的形象,确认自己的价值选择。在乡下人的眼中,一方面城市是物质丰裕的享乐空间,是人间天堂;另一方面又隐藏着严峻的阶级矛盾和冲突,如地狱一般可怕。由此,面对城市的诱惑,乡村群众的价值选择便显得极为重要。

《创业史》(第一部)中对农村乡镇粮食市场的描写:

看吧!黄堡桥头这约莫五十步长的粮食市场上,现在,到处在议价了……总之,照熙攘攘,市声冲天。但所有这一切都是必要的?这里的一切活动都是欺编和罪恶啊!损人利己、损公利私的行为,在这里都被商业术语,改装成“高尚的”事业了。字里行间明显表现出对城市的恐惧和批判。城市成为了一个藏污纳垢的场所,在社会主义改造之前充满了“欺骗和罪恶”,会引起人的堕落和沉沦。对城市的批判已经转变为对城市资本主义的批判,同时还包含着更为严峻的意识形态焦虑。小说将城市看作‘个人发家’的地方,一切行为都以个人利益为前提,从这个角度来看,一切以利益为中心的商业活动都具有欺骗的罪恶本质,物欲横流的城市成为了资本主义的代名词,城里人的品性也就沾染上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恶习。郭世富来到城里卖粮,他以次充好欺骗粮客就是一个例子。正是这种对市场、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恐惧,在某种意义上导致了对城市的终极恐惧。对于国家意识形态来说,城市的资

本主义性质是急需被改良的对象;对于老实巴交的农民来说,商品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衍生的这些罪恶可能会严重威胁到他们承袭多年的传统乡村伦理。

城市还是农村?柳青的选择通过徐改霞的职业选择鲜明地体现了出来。在自己所爱慕的梁生宝和向往的城市生活之间,改霞最终选择了进城做工。虽然选择了城市,但在选择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作者的矛盾心态所在。从改霞的性格变化和梁生宝对改霞的态度变化可以看出作者隐含的矛盾心态。一方面,改霞进城支援国家工业发展是被作者肯定的,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城乡经济政策的导向,在当时的社会形成了极为根深蒂固的偏见:农民进城谋生就是不务正业。因此从梁生宝对改霞进城的反对中也能看出作者的某种反对:梁生宝是作者着力刻画的“高大全式”主人公形象,梁生宝对待城市的态度一定程度上也隐藏了作者的态度。

三、城市书写的意义

十七年农村小说内容和视闽在城市书写视角的透视下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尽管十七年农村小说中对城市书写的文本资源显得不太丰富,但也呈现出十七年时期城市的多个侧面。同时也体现出作者在叙述中的艰难选择。

1、解读农村小说的新视角

十七年小说对城市的书写其实具有特殊意义。相对农村小说而言,十七年时期城市小说作品相对较少,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研究者的研究视野,因此十七年农村小说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概括城市形象的文本资源,也成为观照城市的一个独特的视角,但是种视角是单一不全面的。在十七年农村小说文本中,就连普通农民也知道国家正在进行工业化建设,城市便成了“工厂”的代名词,但不能否认的是,十七年农村小说的确从一个视角反映出建国后城市工业化的独特景致。

80年代以后对十七年农村小说的研究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从城市书写这一视角来研究十七年农村小说,让我们体会到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突然打开了另一扇天窗,为农村小说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学术空间。“在城中,写乡土。这大概是一百多年来中国文学的一种创作传统。”那么,“在乡村,写城市”也应当成为文学创作的一种追求。

2、作家现代意识的凸显

十七年农村小说在宏大的意识形态叙事当中,作家们表现出普遍存在着对规范的自觉服从。然而,作家在服务政治的同时,也有自我内在的要求。城市的正面形象已经得到作者在相当程度上的肯定,这种肯定,在对商品经济的批判声中显得尤为珍贵。如《创业史》中,作者在反映农村历史面貌的同时,还常常将自己的笔触从广阔的农村大地伸向了城市的一角,字里行间并未流露出对徐改霞的批评之意。从这位农村姑娘的性格中多少能看出其个性化发展的现代意识和支持城市建设的正面形象。

柳青从城乡差异中关注农民对城市生活的渴求,表现农民生活的不易,同时也对商品经济的萌芽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批判,看到城市化进程的某些污点。当然,这种现代性意识虽然只处于一种萌芽状态,但它很好地传达出作家的一种价值取向和精神指归,更体现出作家的一种责任和良知。城市书写的研究让我们重新感受到十七年农村小说在今天仍然具有它的价值和可读性。

1950年代长篇小说的创作

1950年代长篇小说的创作 在题材的处理上,当代长篇小说侧重于表现“历史”,表现“逝去的日子”,这一时期的小说的创作,题材分布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革命历史题材”和“农村题材”等方面。这既指作品的数量,也指达到的艺术水平。这种分布状况的形成,一方面是因为它们的“重要性”:它们是受到提倡的类别。另一方面与作家的经验和文学“传统”有关。新文学已提供了描述农村生活的许多经验;当代作家的许多人与农村有密切的联系;一批参加革命的知识分子在战争结束后,热衷于写出他们的有关“革命”的“记忆”;……有的题材领域,文学界的决策者虽也很重视并极力提倡,如所谓“工业题材”,却并未产生预期的成果。 对长篇和短篇的重视,各有其“功能”上的根据。对于长篇,把握生活素材的规模和容量,是受到重视的一个主要因素。对许多怀有“反映这个伟大时代”、写作“史诗式”作品的情结的作家来说,长篇小说是实现这种勃勃雄心的合适的形式。至于短篇小说,当代对它的重视,则是认为它能迅速、敏捷地反映生活。而对现实反应的快捷,对社会政治配合的及时,正是这个时期要求文学应具有的品格。自然,从50年代开始,文学刊物的大量增加,对短篇创作在当代的发展,也起到推动的作用。 赵树理的《三里湾》(1955年),高云览的《小城春秋》(1956),曲波的《林海雪原》(1957),李六如的《六十年的变迁》(第1卷1957,第2卷1961),梁斌的《红旗谱》(1957),周立波的《山乡巨变》(上篇1958,下篇1960),杨沫的《青春之歌》(1958),冯德英的《苦菜花》(1958),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第1部1958,第2部1962),吴强的《红日》(1958),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1958),冯志的《敌后武工队》(1958),刘流的《烈火金钢》(1958),欧阳山的《三家巷》(1959)、《苦斗》(1962),草明的《乘风破浪》(1959),柳青的《创业史》(第1部,1960),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1961),姚雪垠的《李自成》(第1卷,1963),浩然的《艳阳天》(第1部1964,第2、3部1966)等。 一、农村小说 在五六十年代,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创作,无论是作家人数,还是作品数量,在小说创作中都居首位。这种情况,既是“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小说传统的延续,更与当时文学界对表现农村生活的重要性的强调有关。五六十年代农村小说艺术形态的两个发展趋势:一是对表现“现实斗争”的强调,即要求作家关注那些显示中国社会面貌“深刻的变化”的斗争,而这通常上指的是当时开展的政治运动,在农村进行的政治运动和中心事件,如农业合作化、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农村的两条道路斗争等,成为表现的重心。乡村的日常生活、社会风习、人伦关系等,则在很大程度上退出作家的视野,或仅被作为对“现实斗争”的补充和印证。二是为了达到描写上的“深入核心”,作家在立场、观点、情感上,要与自己的表现对象(农民)相一致。作家和表现对象(农民)在视点、情感、反应上的“同一”的这种设计,是“创作上的群众观点”,据此,“人民大众的立场和现实主义的方法才能真正结合起来”。这种要求,其目的是推动作家迅速进入有关农村的叙述的“规范”。而它在艺术效果上,则既限制了取材的范围,也窄化了作家体验、描述的“视点”。 在当代的农村小说中,存在着两个有影响、艺术倾向却有所不同的创作“群体”:一是赵树

第四章十七年小说概述

第五章十七年小说概述 本章概述: 十七年小说的创作虽然受到错误政治指导思想的干扰,但是整体上还是发展良好,并且新中国一大批影响广泛的小说名著都出现在这一时期,比如《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里湾》、《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旗谱》、《红日》、《红岩》、《保卫延安》等等。了解这段时期小说创作的得失以及其在思想、创作上的艺术特征,是非常必要的。 教学内容: 十七年小说的基本情况、主要特征、主要创作发展过程、当代评价,以及十七年小说要注意的主要问题;重点难点是十七年小说的主要特征。 一、十七年小说的基本情况; 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新文学开始进入当代文学的新阶段。会议明确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通过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在这个背景下,十七年的小说创作,长、短篇均有可观的数量和较高的质量。长篇小说尤以写革命历史题材的佳作较多,如《红旗谱》、《红日》、《红岩》、《保卫延安》等。 短篇小说创作的题材和风格日趋多样化,其中,茹志鹃、峻青、王愿坚、马烽、王蒙等人的创作成就更为突出。 二、十七年小说的主要特征; 十七年小说总体上来说,无论在艺术上还是思想上,都追求史诗性的价值与效果为目的,这是其基本特征,在创作题材上,反映历次中国革命与战争以及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创作占据首位。就具体艺术特征来说,主要有以下四点:1、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作品与时代同步,人物贴近生活;2、对民族化大众化的执着追求;3、语言通俗、平易、简洁流畅,运用方言而不生僻;4、作品的格调质朴、明朗、富有幽默感,充满喜剧色彩。 三、十七年小说的主要创作发展过程; 1、建国初期(1950—1953年)的现实主义小说; a.革命战争题材的小说创作的高涨,代表作有《铜墙铁壁》、《风云初记》等等; b.农村题材的小说创作也层出不穷,主要有赵树理及山西诸作家(马烽、西戎、孙谦、 朱为、胡正、韩文洲)的早期作品;c.此外出现《我们夫妇之间》、《洼地上的“战役”》等另一形态的现实主义小说; 2、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提出后(1953.9—1957年)的小说创作; a.反映农村合作化的小说,如李准的《不能走那条路》、康濯的《春种秋收》,赵 树理的《三里湾》及其他小说,孙犁的《铁木前传》及“荷花淀派”;b.军事题材小说的新收获,如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峻青、王愿坚的短篇小说;c.《在和平的日子里》、《百炼成钢》等工业题材的小说;d.五十年代中期“干预生活”、触及灵魂的现实主义小说,如王蒙等人“干预生活”的小说,宗璞、邓友梅、陆文夫等描写爱情、婚姻的小说; 3、“两结合”创作口号的提出与确立后(1957—1966年)的小说创作; a.五十年代后期至六十年代初期小说创作的繁荣:第一次长篇小说创作浪潮,长篇 佳作涌现,如《红旗谱》、《红岩》、《红日》、《青春之歌》、《山乡巨变》、《创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现实主义成就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现实主义成就 (2009-03-23 23:14:14) 转载 分类:学术论文 标签: 文化 ————论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深刻反映建国初期中国的社会现实 摘要: 十七年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特色就是其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和创作手法。十七年文学处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包括其特殊的政治背景以及文化背景。决定了它在某些程度上有其局限性,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成为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滋生的土壤,也就是说十七年农村题材的小说有其现实主义的基础,进而我们又不可忽视其现实主义成就。十七年农村题材的小说深刻反映了建国初期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首先是这一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描绘了当时农村农民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状况,同时在这个特殊的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农民面对国家种种变化以及政策的变动,心理也是非常矛盾的,不知所从。这一阶段的小说同样反映了当时农民的精神世界。再者它也深刻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现实,与当时的历史状况相联系,如农业合作化运动,大跃进运动。至于今,十七年农村题材的小说对于现在的文坛仍然有非常深远的现实和借鉴意义。 关键字: 十七年文学农村题材小说建国初期现实主义成就 正文:

十七年文学史上最浓重的一笔就是政治性凌驾在文学性之上,政治运动造成了文学的盲从特征。面对那时的作品,我们几乎能真切的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政治气息和那个时代人们的某些精神特征,作品被强行要求放进一个形势认可的政治思想和流行的政治倾向。当高昂的革命热情替代了文学的现实创造和诗意境界,自然而然也就产生与这些要求相适应的文学规范。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与创作手法。一是反映革命的现实,二是对大众的影响教育。文学的现实功用被摆在艺术追求之上。在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结合过程中,可以看出文学在“情节化”与“宗教化”上的深层次结合。情节是反映现实的,在世俗意义上宣传政策吸引读者。因此十七年农村题材的小说深刻反映了建国初期的社会现实。 一.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现实主义基础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现实主义基础植根于当时中国国情以及当时中国特殊的社会现状。当时处于建国初期,全国人民对于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共的领袖怀有十分崇拜的心里,国人的思想都是十分的激进,在此期间的文学作品必然反映的是当时的社会现实,歌颂当时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以及在建国时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们。这一时期的国人思想十分单纯,这也不同程度的反映在了文学作品中,此时的文学作品主要的题材大约有三个:歌颂、回忆、斗争。歌颂党、领袖、社会主义、人民;回忆战争岁月,回忆苦难年代,回忆过去生活;和帝国主义、资本主义、旧思想、旧观念作斗争。所以这个时候的少数作品艺术性是不高的,作品也主要体现文以载道的思想,作品的风格往往失之于简单,人物也呈现一些程式化的倾向。建国初期,农村的生产关系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当时中国的社会阶层还是比较复杂的,由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时期对于农民采取的是不同的政策,在解放战争时期对于地主和富农的政策在建国后肯定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由于政策的改变在农村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在此特殊的十七年里,这必然是会引起许多作家的眼球,而深刻的反映这些社会的状况。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专题综合练习题3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专题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所谓“十七年”文学,是指1949年至1966 年的文学。P1 2.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柳青的《创业史》(第一部)、浩然的《艳阳天》,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对准了当时农村的合作化运动。P2 3.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马烽的《一架弹花机》、孙犁的《村歌》、周立波的《山那边人家》、李準的《李双双小传》都表现出一种轻松欢快的“农村新生活的情调”。P3 4.1953年,李凖发表的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率先在农村题材创作中引入了“两条道路”斗争的观念,被称作“当代小说中第一篇触及农村两条道路斗争的作品”。P3 5.以赵树理、孙犁、周立波为代表的“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和“茶子花派”等都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点。P5 6.“山药蛋派”又称“山西派”和“火花派”。P5 7.1962年8月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座谈会”,史称“大连会议”。P10 8.《三里湾》从马有翼、范灵芝和王玉梅在扫盲班的微妙关系开始,以三对新人结婚作为结束。P8 9.《铁木前传》从第6章开始,一个叫小满儿的姑娘出现后,便悄悄地取代了铁匠和木匠,甚至取代他们的后代六儿和九儿,成为了故事的主角。P15 10.在“十七年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家中,周立波既是最具传统文人意味的,也是受西方文学影响最深的,其英文程度也是最高的。P16 11.《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是周立波最为人称道的两部作品,表现了中国农村两次巨大变革。前者表现的是东北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后者表现的是湖南山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P17 12.《创业史》的最大成就,不是塑造了梁生宝这个崭新的青年农民英雄形象,而是最突出地表现在落后人物梁三老汉形象的塑造上。P23 13.“十七年时期”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作品有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周立波的《山乡巨变》,还是稍晚出现的柳青的《创业史》(第一部)、浩然的《艳阳天》等。P2 14.“十七年文学”中那些讲述革命历史的“红色经典”主要有梁斌的《红旗谱》、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曲波的《林海雪原》等。 15.记录现代革命历史的小说主要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知侠的《铁道游击队》、杨沫的《青春之歌》、曲波的《林海雪原》、孙犁的《风云初记》、欧阳山的《三家巷》等。P12 二、单项选择题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三里湾》中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的代表是( C )。P4

十七年文学时期

十七年文学时期 (一)、十七年文学时期的小说 1、十七年时期小说创作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 ○1在十七年时期,左倾思潮还没有发展演变到极致,它还没有像文革那样给文艺造成全面的破坏性伤害,这样就使得五四新文学的一些传统和精神还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2从现实的原因来看,小说和其他体裁比较,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它的创作需要长期的体验、构思和思考,因此受政治的干扰要比其他体裁少。 2、十七年时期小说创作的两个繁荣时期 在体裁上,十七年时期的小说创作最兴盛的是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相对而言发展得比较薄弱。○150年代初期,以短篇小说的丰收为标志。○2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初,以长篇小说的丰收为标志。 3、十七年时期小说创作的艺术成就 (1)从题材上看,选取革命斗争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题材,广阔而深刻地反映出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革命道路和建设历程。○1历史题材:a解放战争: 长篇代表作:杜鹏程《保卫延安》、吴强《红日》、曲波《林海雪原》、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短篇代表作:峻青《黎明的河边》、茹志鹃《百合花》 b抗日战争和二三十年代的革命斗争:长篇代表作:孙犁《风云初记》、杨沫《青春之歌》、梁斌《红旗谱》、欧阳山《三家巷》;短篇代表作:王愿坚《七根火柴》、《党费》,孙犁《山地回忆》c抗美援朝战争:长篇代表作:杨朔《三千里江山》、陆柱国《上甘岭》;短篇代表作:路翎《洼地上的“战役”》 ○2现实题材:a.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长篇代表作:赵树理《三里湾》、周立波《山乡巨变》,柳青《创业史》;短篇代表作: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茹志鹃《静静的产院》、赵树理《实干家潘永福》、西戎《赖大嫂》b.反映工业建设的作品:长篇小说:周立波《铁水奔流》、周而复《上海的早晨》、草明《乘风破浪》;中篇小说: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c.干预现实,揭露生活中的阴暗面,触及人的灵魂的作品。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李国文《改选》、李准《灰色的帆蓬》d敢于突破禁区的作品: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邓友梅《在悬崖上》、宗璞《红豆》、陆文夫《小巷深处》、高缨《达吉和她的父亲》。 (2)从人物塑造上看,为当代文学的人物画廊增添了一批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3)大胆地试验和开拓,从多方面探索文学表现的新领域,呈现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和风格。 4、十七年时期小说发展的教训 ○1十七年时期,文学受政治的干扰比较大,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批判了一批不该批判的作家、作品。文学在主题、人物塑造、艺术手段等方面制定了一些不应有的公式。○2十七年时期,文学界中篇小说的文体意识上还不强,作家和理论界对于中篇小说艺术技巧、文体形式上的研究和探索都不够充分。这些都影响了中篇小说艺术上的发展,也限制了本时期中篇小说创作的艺术成就。○3就题材而言,范围狭窄,呈现出畸形的发展态势。革命历史题材和农村现实题材得到特别的发展,其他题材则极度萧条。○4在表现方法上,本时期的中短篇小说创作呈现出单一狭隘的特点。这自然严重影响了本时期小说创作艺术表现的丰富性,也限制了作家们对于生活的深层思考。○5普遍充斥着廉价的乐观主义气息。 5、建国初期军事题材小说的特点 ○1作家不再以知识分子的启蒙主义立场和视角去描写战争,而是全心全意地赞美

十七年文学

十七年文学(1949—1966) (一)概述 一、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第一次文代会) 1、建国前夕在北平召开 2、内容:成立了“文联”(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确定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文艺工作的总方针,为 工农兵服务为总任务 3、意义:是来自解放区和国统区两支文艺队伍胜利会师的盛会。标志着在经历 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文艺工作即将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当代文学由此开端。 4、不足:对新形势和环境估计不足,简单照搬解放区的经验和做法,产生了简 单化的趋向;对毛泽东《讲话》作了教条式的理解;对国统区的文艺成就评价欠公正,造成两种文艺的裂痕。 二、50年代前中期,文艺领域一系列思想批判运动 1、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开始了政治过多干预文学的局面) 2、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俞平伯) 3、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斗争 三、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1956年毛泽东提出 2、内容:不同的形式风格可以自由发展,不同的流派可以自由讨论 3、以发展马克思主义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为目的,是人民内部的自由在文艺工 作和科研部门工作领域的表现 4、为文艺界解放思想、繁荣创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在其影响下,一批敢 于揭露社会阴暗面或真实描写人性、人情的作品冲破“禁区”应运而生;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也摆脱教条,产生了秦兆阳《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钟惦棐《电影的锣鼓》等有一定独立见解的文章。 四、第二次文代会 1、1953年在北京召开 2、“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被确定为文艺创作和理论批评的最高准则

五、1958年,毛泽东提出“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六、小说创作流派 1、“山药蛋派” 以赵树理为代表,由马锋、西戎、孙谦、胡正、李束为等作家组成的山西作家创作群落。他们长期为农民文化所浸润,恪守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作品质朴无华、幽默活泼,极富山西农村的乡土气息。 2、“荷花淀派” 以孙犁为代表,包括刘绍棠、从维熙、林斤澜等作家。他们的小说善于以轻盈的散文笔调描摹时代风云,以简驭繁,白描传神,笔下常出现冀中平原和北方水乡的风景画、风情画。 七、十七年文学特点 1、题材:普遍重视重大题材。文学服务于政治,产生了一批图解政治概念的作品; 2、人物:塑造英雄人物,理想化、类型化; 3、风格:出现了一些独具风格的作家作品,但由于创作观念和方法的统一和一律,影响了作家个性的发挥和探索的可能性。 (二)十七年小说(以“革命现实主义”为主潮) 一、历史题材(以反映民主革命斗争的小说数量最多、成就最大) “三红一创”:《红日》,《红岩》,《红旗谱》,《创业史》 “保林青山”:《保卫延安》,《林海雪原》,《青春之歌》,《山乡巨变》 1、解放战争 (1)长篇:杜鹏程《保卫延安》,吴强《红日》,曲波《林海雪原》,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2)短篇:峻青《黎明的河边》、茹志鹃《百合花》 2、抗日战争和二三十年代革命斗争 (1)长篇:孙犁《风云初记》,知侠《铁道游击队》,冯志《敌后武工队》,冯德英《苦菜花》,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高云览《小城春秋》,杨沫《青春之歌》,欧阳山《三家巷》,梁斌《红旗谱》(中国农民革命运动的史诗) (2)短篇:孙犁《铁木前传》和《山地回忆》,王愿坚《七根火柴》和《党费》

农村题材小说:老赵

老赵 文/百无一用 老赵左手持着葫芦瓢,右手拎着猪食桶,吃力地走到猪栏跟前。圈里养着两大一小三头猪,许是圈没砌好的缘故吧,总不大肯长。放下手中的家什,老赵从猪栏上抽下和食板,扒拉出食槽里的残叶剩渣,然后把猪食一股脑儿倾进了槽里。年前喂了两只羊,也老爱翻圈,偷啃了自家地里的又吃别个的,害得自己赔了粮食不说,偌大年纪,还挨了人家婆娘指桑骂槐的几顿饱咒。最后叫老幺一气之下给宰了,可镇子上的人嫌羊肉膻腥,不好弄,就没卖脱,全犒劳了自家人,剩下只羊腿到今日个还吊在炕楼上。老赵摇了摇头,把瓢里的玉米渣洒在食槽里,一边轰着猪,一边拿板子搅拌均匀。养了几窝兔子长得倒欢势,可好景不长,没过几个月便个个闹上痢疾,相继伸腿瞪眼了,老伴儿给气得几天咽不下饭,把多年的老病根胃痛又带发了,常常疼得额上直冒冷汗,天天守着药罐子也不启效。瞅着掀掀拱拱不安份吃食的猪猡们,老赵不禁苦笑着撇了撇嘴。 撂下猪食桶,老赵倒剪两手,彳彳亍亍地登上了屋后的山径,望着自留地里那片蔫头耷脑的包谷林,眉心顿时挽起老大个疙瘩结。 接连十多天没落一丝儿雨,正挂须的包谷眼看就要泡汤。浇进地里的几担水不仅没派什么用场,反倒把包谷蒸得更加蔫头耷脑了。老赵叹了口气,就在石板台阶上蹲了下来。 年前送走了参军的大小子,正月里老幺也打工去了外地。前些天老幺寄回来两百块钱,信里还夹着一张两寸的登记照,说是办暂住证

剩下的,又说一时半会儿不打算回来。照片儿上老幺穿的还是走时的那身衣裳,头发老长了也没理,那幅又黑又瘦的神情儿叫老伴儿看了心疼得背地里抹了好几回眼泪。 报纸上说如今农村就只剩下了386199(即妇女、儿童和老人)“庄稼”部队,真是一点儿不假。小伙子们都像豆荚似的,成熟一个蹦跶一个。——也难怪如今的年青人都不作兴种田,这样一年四季困在地里,到头来还得望天收。这老天爷和人各操一半胜券的农业可是谁也不敢打包票,谁也说不准呐。——唉,走就走吧,好歹家里的地也不多,两三亩旱田,几分菜园子,还有几棵茶树连根拔起来都不够送到茶场加工两锅的。再往坡上爬一截,更高处的农民地倒是不缺,可广种薄收,产量不高,一种几大山“野鸡啄”(注①)的包谷,累死累活,也只够填饱肚子外带喂几头牲口的,平日里还得多攒些柴禾和干粮,一到冬天搅起泠来大雪封山,几个月光景就全倚靠它们来度命了,都说现在农民腰包鼓了,可又有几多是单靠种田发的财?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到咱这山沟沟里连搁都搁不稳,挖田还种靠祖辈手上传下来的羊角锄。嗨,看来最“遭孽”命苦的还得数咱山区的农民了,一辈子生活在穷山沟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省吃俭用,能竖起栋土墙屋就算是给后代积下的最大的功德了。日子越见栖惶了,不知情的还以为是懒了的…… 索性改蹲为坐,老赵取下别在腰际的烟袋锅,衔在嘴里,从烟荷包里抖出一张纸片来,然后漫不经心地卷起了旱烟棒。农特税得交,肥料得买,油盐得置备,还得给老伴抓药,老赵盘算着,到哪儿去弄

中国当代文学史 农村题材文学

当代文学教案 章节:第二章农村题材文学 教学目的及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当代文学的基本情况,梳理当代文学的定义及概念,明晰学习此门课程的作用及意义。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 教学内容提要 1、“乡村文学”与“农村题材文学”的区分 2、农村题材文学的发展及现状 第二章农村题材文学 一、农村题材文学概况 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乡村中国一直是最重要的叙述对象。因此,对乡村中国的文学叙述,形成了百年来中国的主流文学。这个主流文学的形成,一方面与中国社会在本质上是“乡土中国”有关,20世纪以来的中国作家几乎全部来自乡村,或有过乡村生活经验。乡村记忆,是中国作家最重要的文化记忆。另一方面,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依靠的力量是农民,新政权的获得如果没有广大农民的参与是不能想象的。因此,对乡村中国的文学叙述,不仅有中国本土的文化依据,而且有政治依据。或者说,它既有合理性又有合法性。但是,这个主流文学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左右下,出现了两次转折:一次是乡土文学向“农村题材”的转移,发生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一次是“农村题材”向“新乡土文学”的转移,发生于80年代初期。 现代中国文学最初对乡村的叙事是分裂的:一方面,贫困的农民因愚昧、麻木甚至病态而被当作启蒙或拯救对象,他们是阿Q、华老栓、祥林嫂;另一方面,乡村平静的田园又是一个诗意的所在,它是《故乡》、《边城》、《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因此,那个时代对乡村的想象和叙述是矛盾的。乡村叙事整体性的出现,与中国共产党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目标密切相关。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动员这个阶级参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进程,是被后来历史证明的必由之路。于是,自延安时代起,特别是反映或表达土改运动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等的发表,中国乡村生活的整体性叙事与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紧密

谈谈我对十七年长篇小说的认识

谈谈我对十七年长篇小说的认识 十七年长篇小说定义:十七年小说专指1949年到1966年里出版的中国大陆的长篇小说。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期有多种分期。最常见的就是三分法,按照政治来分期1949-1966(文革前)为十七年文学时期,1966-1976是文革文学时期,1978-?是新时期文学。 十七年文学时代风格 政治色彩浓烈。服务于政治,服从于政治。十七年文学的说法本来就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它的划分是以政治分期为标准的。当时,中国的革命事业刚刚胜利。毛泽东曾经总结革命胜利的经验时说过,革命的胜利靠的是“枪杆子”和“笔杆子”。新中国成立后,关于文学在社会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起什么作用,被提到了政治的高度,中央十分重视文艺的发展方向。毛泽东文艺思想《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1949年后逐渐成为指导全国文学艺术工作的唯一正确的文艺思想。这时期的文艺路线是:文学为政治服务,文学为工农兵服务。文学别无选择的充当了生活教科书的任务。 十七年长篇小说的类型 一方面出于对中国革命胜利的喜悦,更重要一方面出于要符合当时的文艺路线,把政治与艺术统一。此时的长篇小说的类型是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统一的“两结合”型文学。一方面从革命现实出发,但是另一方面在革命现实中展现的是美好胜利的明天。所以此时一切批判、暴露社会黑暗,存在消极思想的文学一律没有生存的空间。此时的文学体现的就是歌颂革命胜利,歌颂社会主义建设,将这种美好的革命理想反应在作品中,让人们对美好的胜利的明天充满信心。所以十七年的长篇小说从题材的摄取,形象的塑造,情节的安排,细节的细节,直至创作的全过程,用革命理想来指导对现实发展的描写,以此来激励人们前进。在十七年的长篇小说中,作品成就高,称作文学界用八个字来概括了这八个优秀经典长篇“三红一创,青山保林”。“三红一创”即《红日》(1957)、《红岩》(1961)、《红旗谱》(1957)、《创业史》(1960),“青山保林”即《青春之歌》(1958)、《山乡巨变》(1958)、《保卫延安》(1964)、《林海雪原》(1957)。 长篇小说题材 题材在十七年小说创作中具有异乎寻常的重要性,甚至决定小说的性质。50年代至70年代的小说一般分为两类,即革命历史题材和农村现实题材。两大题材占有绝对地位。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不同于一般历史小说 革命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讲述革命如何起源,如何经历曲折后走向胜利。为新的国家的合法性做出证明,为转折期的人民提供新道路选择方向,和思想上应作的准备是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主要内容和任务。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保卫延安》、《铁道游击队》、《红日》、《林海雪原》、《红旗谱》、《青春之歌》、《野火春风斗古城》、《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苦菜花》、《三家巷》、《红岩》等都是这类写作题材。杨沫的《青春之歌》和梁斌的《红旗谱》以个人成长故事为主体叙事,《青春之歌》讲述的是知识分子,《红旗谱》讲述的是农民在战争环境中,成长成为坚强革命战士的历程。《红旗谱》中朱老忠等人的“成长”充分揭示了“中国农民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战胜阶级敌人,才能摧毁旧中国创建新中国”的深刻意旨,为新中国的合法性做出证明,同时向每位展示在中国共关党领导下的光明美好前途。《青春之歌》通过林道静的“成长”来指出知识分子的唯一出路:要在共产党领导下,将人本生命投入到以工农大众为主体的革命中,这样的生命才有价值。 农村现实题材小说:不同于一般乡土小说 与现代乡土小说的不同,十七年文学时期,作家立场被要求与农民的完全一致,作品中强调政治运动和斗争,描述 "农业合作化运动"等乡村变革,描绘各类农民生活。以"互助组"到"人民公社""大跃进运动"、"四清运动"等为题材。比如柳青的《创业史》写互助合作“带

第三章:五六十年代的长篇小说

第三章:五六十年代的长篇小说 第一节:概述 革命历史题材 军事战争类:杜鹏程《保卫延安》吴强《红日》 描写农村革命:梁斌《红旗谱》孙犁《风云初记》 冯德英《苦菜花》 传奇类小说:曲波《林海雪原》知侠《铁道游击队》冯志《敌后武工队》刘流《烈火金刚》(五六十年代流行的红色经典都具有一定传奇色彩,这类传奇性更加强烈,政治化色彩被小说的娱乐性稀释了) 表现知识分子成长:杨沫《青春之歌》 反映旧民主主义革命历史:李劫人《大波》李六如《六十年变迁》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高云览《小城春秋》 欧阳山《三家巷》(《一代风流》的第一部,第二部《苦斗》) 姚雪垠《李自成》 现实题材: 反映农村社会主义合作化运动:赵树理《三里湾》

柳青《创业史》周立波《山乡巨变》 城市社会主义改造: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工业题材:周立波《铁水奔流》艾芜《百炼成钢》 萧军《五月的矿山》草明《火车头》 第二节:《青春之歌》 自1958年1月出版以来,除了个别文章外,绝大部分文章给予充分的肯定。为什么? 格的《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 一小说是一个那个时代标准的革命战士的成长叙事:主人公的出身、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种种蒙蔽、困境,脱胎换骨,终成正果,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讲述话语的年代”有关英雄成长的规范——血海深仇、离家出走,在共产党人引导下追求革命,克服自己的种种局限、不足,被捕入狱经受严峻的政治考验,最后成为共产党员。这无疑是一个典型的“民族寓言”,一部20世纪现代革命背景下的“天路的历程”。二知识分子改造叙事(主题):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如何不仅反抗封建家庭、同时也背弃个性解放、个人主义的思想,自我改造,与工农相结合,走向革命的过程。被看成是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知识分子改造手册”),这是对传统革命历史题材的补充与丰富,并事实上构成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一种新的类型——这是当代文学

十七年文学作品书目汇总

十七年文学作品书目汇总 1、《红日》吴强1957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2、《红岩》罗广斌、杨益言1961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3、《红旗谱》梁斌1957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4、《创业史》柳青1960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5、《保卫延安》杜鹏程著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6、《林海雪原》曲波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7、《青春之歌》杨沫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8、《山乡巨变》周立波1958年作家出版社 9、《黎明的河边》俊青1956年新文艺出版社 10、《百合花》茹志鹃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1、《风云初记》孙犁195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2、《敌后武工队》冯志1958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13、《苦菜花》冯德英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4、《野火春风斗古城》李英儒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5、《小城春秋》高云览1956年作家出版社 16、《三家巷》欧阳山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7、《山地回忆》孙犁写成于1949年 18、《铁木前传》孙犁写成于1956年 19、《三千里江山》杨朔1953年人文出版社 20、《上甘岭》陆柱国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21、《六十年的变迁》李六如1957年作家出版社 22、《大波》李劼人1958年作家出版社 23、《李自成》(第一卷)姚雪垠1963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24、《一架弹花机》马锋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25、《三年早知道》马锋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26、《登记》赵树理1953年工人出版社 27、《三里湾》赵树理1955年通俗文艺出版社出版 28、《不能走那条路》李凖1954年通俗读物出版社出版 29、《农村散记》秦兆阳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30、《春种秋收》康濯1955年作家出版社 31、《宋老大进城》西戎 32、《新结识的伙伴》王汶石1959年文字改革出版社 33、《静静的产院》茹志鹃1963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34、《艳阳天》浩然第一卷作家出版社1964年9月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3月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5月 35、《风雷》陈登科1964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36、《铁水奔流》周立波1955年作家出版社 37、《春天来到了鸭绿江》雷加1963年作家出版社 38、《百炼成钢》艾芜1959年作家出版社 39、《上海的早晨》周而复1958年5月版(第1部)、1962年12月版(第2部)作家出版社 40、《乘风破浪》草明1959年作家出版社

近五年公安题材长篇小说综述

近五年公安题材长篇小说综述 篇一:80年代小说综述 80年代小说综述 新时期文学(1977—1989)是经历了一场浩劫——“文化大革命”之后重新崛起的文学,也是处于改革开放中不断变革的文学,期间,中国作家被压抑的创作生命力迅速喷发,使得80年代小说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单一走向了多元。 整个80年代是20世纪末期中国小说家热情最为高涨、探索最为积极、所取得的实绩极为可观的10年。并且,80年代小说显示出潮流的特征,先后或同时涌现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 一、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是新时期出现的第一个全新的文学思潮。社会主义新时期是以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为历史起点的,而伤痕文学是文革后清算文革的思想解放运动的最直接反映,当时政治上、思想上拨乱反正在文学中的影射。那一场历经十年的浩劫对灵魂的摧残尤其容易造成惨痛的心灵创伤,但这只有在挣脱了精神枷锁、真正思想解放之后,人们才能意识到这“伤痕”有多重、多深。这是伤痕文学喷发的历史根源。 伤痕小说作为1977—1980年间的一个重要文学现象,以四川作家刘心武的《班主任》为发端。小说一经在《人民文学》发表,立即引起轰动。当时评论界认为这一短篇的主要价值是揭露了“文革”对“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的灵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的内伤”,有的认为该篇发出的“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呼声,与当年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发出的救救被封建礼教毒害的孩子的呼声遥相呼应,使小说产生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充满了一种强烈的启蒙精神。 然而“伤痕文学”的名称,则源自卢新华刊登于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的短篇小说《伤痕》。小说揭示了文革悲剧,展示文革给人们造成的生活苦难和精神创伤,控诉“四人帮”极左毒害的小说创作潮流。它在“反映人们思想内伤的严重性”和“呼吁疗治创伤”的意义上,得到当时推动文学新变的人们的首肯。随后,揭露“文革”历史创伤的小说纷纷涌现。在当时,产生较大社会反响的伤痕文学代表作,还有张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王蒙《最宝贵的》、王亚平《神圣的使命》、陈国凯《我该怎么办?》、孔捷生《在小河那边》、韩少功《月兰》、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和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作为刚刚摆脱的文革僵死的创作模式的文学先声,“伤痕文学”的局限又是十分明显的。首先,“伤痕文学”对文革的否定不够深刻。它只是从政治、社会、人际关系的角度考察浩劫产生的原因,而缺少对传统文化心理、封建意识的分析;其次,“伤痕文学”显得十分幼稚,许多小说中的语言明显带有文革左倾的印痕,并且作者对作品的情感表露趋于肤浅;第三,“伤痕文学”作品中虽然出现了悲剧意识,但其悲剧精神却具有表层性的弱点,只是停留在悲剧的第一个层次上,作品一味注重悲惨故事的叙述而忽视了对人格的刻划;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伤痕文学”模式化的喜剧结尾。由于当时的政治形式和思想环境尚未明朗,文艺界仍然存在着“写暴露”、“写悲剧”的禁忌。同时大多数作者仍然难以摆脱以往“左”的创作观念的惯性影响,因而往往在结尾加入一个“前途光明”的机械性预言或大团圆式的喜剧性结局,以至淡化了悲剧效果,影响了作品的深刻性。——《蹉跎岁月》(叶辛) 但伤痕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仍然具有不可或缺的开拓性意义,是文学冲破极左思潮全面复苏的信号,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现实社会问题,在美学风格上张扬和确立了丰富的悲剧意识,是社会主义当代文学第一批悲剧文学,具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文学的性质。是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强化。 二、反思文学 还在伤痕文学兴盛之时,一批敢于思考、富有人生阅历的作家,尤其是一批因为我们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章节题库( 农村题材小说)【圣才出品】

第7章农村题材小说 一、选择题 1.下列人物形象属于“中间人物”的是()。(北京大学2010年研) A.梁生宝 B.萧长春 C.王金生 D.梁三老汉 【答案】D 【解析】中间人物论认为,先进的、落后的群众数量始终是少数,中间群众占大多数。创作文艺作品时要更多地反映大多数中间人物。60年代文坛在对于柳青《创业史》中“中间人物”梁三老汉形象的讨论中,邵荃麟提出“写中间人物”的见解。他强调描写英雄人物是应该的,但两头小,中间大;中间人物是大多数,而反映中间状态人物的作品比较少。 2.下列不是“山药蛋派”代表作家的是()。 A.马烽 B.西戎 C.柳青 D.孙谦 【答案】C 【解析】“山药蛋派”是中国现代小说流派之一,形成于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以赵

树理为代表,主要作家还有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等。他们都是山西农村土生土长的作家,有比较深厚的农村生活基础,并且有意识地以赵树理为中心,培养、形成风格相近的流派。 二、简答题 1.“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特点。(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研) 答:“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以赵树理的小说创作为代表。赵树理小说在艺术的民族化、大众化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这主要表现在人物描写、结构安排、语言运用等方面。 (1)在斗争的发展中来展现人物形象 在人物描写上,赵树理不是在静止的状态上消极地描写人物,而是在斗争的发展中来展现人物的性格。比如《李有才板话》中的老杨的性格,就是在阎家山两个阶级激烈搏战的斗争环境中得到充分表现的。 (2)善于通过人物言行显示人物的性格 赵树理总是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语言来显示他们的性格,表现他们的思想情绪。对二诸葛、三仙姑这两位“神仙”性格的刻画,就是采用这种方法最成功的例证。 (3)结构上继承与创新并举 在结构上,赵树理小说继承古典小说、评话说书的结构方法,大多采用单线发展的写法,但又适应时代要求,摈弃了传统的章回体形式,接受了五四以来新小说的形式,并且融汇贯通,进行艺术冶炼,使小说的结构形成了鲜明而新颖的民族特色即故事完整,有头有尾;情节连贯,曲折多变;疏密相间,脉络清晰。 (4)小说语言颇具民族特色 赵树理小说运用的语言完全是活在人民群众口头上的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形象

十七年文学

四五十年代之交,中国的社会发生重大变化;与社会政治关联紧密的文学,也因此产 生剧烈的错动,而出现了被称之为“转折”的情形,使中国现代文学进入了“当代文学”形态的阶段。“转折”在这里主要并不是指一种全“新”的东西的生成和“旧”的文学成分的消失,主要是指原来文学格局中各种倾向、流派、力量的地位、关系在新的条件下的重组。 一、文学的转折 40 年代后期中国的文学界,存在着多种不同思想艺术倾向的作家、作家群。有与国 民党有着直接的结盟关系的作家;有被称为“自由主义作家”的一群(如沈从文、朱光潜、萧乾等);有“广泛的中间阶层作家”(或称“进步作家”,如老舍、叶圣陶、巴金、曹禺、朱自清等);有活动于解放区和国统区的左翼革命作家。有着明确政治、文学目标,并且有力量左右文学走向,对文学状况加以“规范”的,是左翼文学力量。左翼文学力量通过积极传播毛泽东文艺思想和延安文艺整风所确立的文艺方向,通过对不同作家、文学派别进行的“类型”划分,以确立团结、争取、打击的对象,而达到文学“一体化”的实现。这样,在进入50 年代之后到70 年代,左翼革命文学凭籍其理论和创作的影响,也凭籍政治权力的支持,而成为中国大陆唯一合法存在的文学事实。 二、文学“新方向”的确立 召开于1949 年7 月的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第一次文代会),通 常被看作是“当代文学”的开端。大会在总结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成绩、总结检讨40 年代国统区革命文学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来确立“当代文学”的性质,规定文学创作、理论批评、文艺运动的方针政策和展开方式。并确定了毛泽东1942 年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简称《讲话》)是文艺界的“共同纲领”。周扬在大会报告(《新的人民的文艺》)中指出,毛泽东的《讲话》“规定了新中国的文艺的方向”,“除此之外再没有第二个方向了,如果有,那就是错误的方向”。这一方向,规定了“当代文学”对于革命政治的服务和配合;以“民族的、阶级斗争与劳动生产”作为创作的体裁;工农兵及其英雄人物是作品的主人公;作品应以歌颂和表达乐观情绪作为基调;采取为广大读者明白易懂的艺术形式;作家的写作,以及文学作品出版、流通和阅读(批评),应高度组织化;……这构成这一时期当代文学的基本特征。 三、“十七年文学”的作家 与40 年代相比,五六十年代作家格局发生“结构性”变化,即出现作家的大规模更替, 和他们在文学界地位的转移。40 年代许多重要作家迅速“边缘化”,或基本停止创作。造成这种情况有多种因素:或者其写作“权利”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或者意识到自己的文学观念、生活体验、艺术方法与文学“新方向”的现存规范之间,存在难以克服的距离和矛盾;或者在50 年代几次文学(政治)运动中受到批判。有的作家虽然努力呼应“时代”,企望在创作上跨上新的台阶。但大多数并没有成功。 十七年文学的“中心作家”的构成,一是来自解放区的作家,另一是四五十年代之交 开始写作的青年作家;他们自然也经历五十年代政治、文学运动的筛选。这一时期“中心作家”的“文化性格”特征,可以从出身(生活经历)、文学观念、文化素养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四、矛盾冲突和文学运动 这一时期文学界充满复杂矛盾,并演化为若干次大规模的批判运动。如1950-1951 年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1954-1955 年对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和胡适的批判,1955 年对胡风集团的批判,1957 年的文艺界反右派运动和对丁玲、冯雪峰“反党集团”的批判,“文革”前夕在文学理论、创作上展开的大规模批判运动等等。其间,最重要的有发生于1955年的反对“胡风集团”的运动,和出现于1956-1957 年的文学“百花时代”。仅从文学主张方面来看,尖锐冲突涉及到“现代文学”中各种文学力量、派别(特别是左翼文学内部存在

中国乡村题材的小说排行

中国乡村题材的小说排行 1、红高粱家族 豆瓣|8.4 《红高粱》是一部表现高密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顽强生命力和充满血性与民族精神的经典之作。 在小说中,莫言一种狂欢式的语言、天马行空式的笔触,塑造了一个在伦理道德边缘的红高粱世界,一种土匪式英雄,他们做尽坏事但也报效国家,他们缱绻相爱、英勇搏杀,充满着又离经叛道又拥有无限生气的时代气息。 |一句书摘| 高粱红成洸洋的血海 高粱高密辉煌 高粱凄婉可人 高粱爱情激荡 2、白鹿原 豆瓣|8.6 《白鹿原》以白嘉轩为叙事核心,白鹿两家矛盾纠葛组织情节,以反映白嘉轩所代表的宗法家族制度及儒家伦理道德,在时代变迁与政治运动中的坚守与颓败为叙事线索,讲述了白鹿原村里两大家族白家和鹿家之间的故事。 |一句书摘| 人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说嘛......要想在咱原上活人,心上就得插得住刀。

3、废都 豆瓣|7.1 小说写的是80年代我国西北一个大城市里一群知识分子的生活 故事。小说主人公叫庄之蝶,是西京城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也是四 大名人中最有能耐的一个,属“西京文坛上数一数二的顶尖人物”。小说中有大量的“性”描写,故而引起较多的争议。小说还较多地 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是该小说值得注意的一个艺术特点。 该书由于大量的性描写在国内遭禁16年,却在外国赢得声誉,1997年贾平凹凭《废都》获得法国费米娜文学奖。被禁16年之后,《废都》2009年再度出版,并与《浮躁》、《秦腔》组成《贾平凹 三部》。 |一句书摘| 牛坚信的是当这个世界在混沌的时候,地球上生存的都是野兽,人也是野兽的一种。 兄弟 豆瓣|8.6 《兄弟》分上、下两部,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重新组合成的家庭在文革劫难中的崩溃过程。这是两个时代相遇以 后出生的小说。 前一个是文革中的故事,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更甚于欧洲的中世纪.后一个是故事,那是一个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时代,更甚于今天的欧洲。一个西方人活四 百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 经历了。四百年间的动荡万变浓缩在了四十年之中,这是弥足珍贵 的经历。连接这两个时代的纽带就是这兄弟两人,他们的生活在裂 变中裂变,他们的悲喜在爆发中爆发,他们的命运和这两个时代一 样地天翻地覆,最终他们必须恩怨交集地自食其果。 |一句书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