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全部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八下历史知识点归纳
6、高举伟大的旗帜:1997年十五大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旗帜。
3、失误的原因: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4、共同特点: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1、时间:1966—1976
2、发动: 开始标志:1966年5月,《五一六通知》
毛泽东《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矛头指向刘少奇、邓小平。
十年内乱3、经过: 红卫兵运动----造反派夺权到武斗
最大冤案:刘少奇案。
1、时间:1956.9
第八届人大2、主要贡献: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3、遗憾:被中断,没有坚持。
1、探索时期的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重大失误2、失误的表现: 大跃进:特点是盲目求快-----大炼钢铁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是一大二公。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进行---包产到户(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发展。
2、对外开放: 经济特区(广东、福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0年)、海南省(1985年);
、沿海开放城市:大连、秦皇岛、青岛、烟台、连云港、天津(大秦青烟连天);湛江、北海、上海、南通(江海通南北);广州、温州、福州(宁波三州)
3、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上海浦东新区。
科技1、1973年袁隆平发明籼型杂交水稻(东方魔稻);
2、1986年3月“八六三计划”《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
3、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
1、战略思想:科教兴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高等教育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总复习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总复习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制定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内容: 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把北平改名为北京,作为首都。
采用公元纪年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1.国内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2.国际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北京谈判西藏和平解放:时间:1951年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第2课最可爱的人1.导火线: 1950年6月。
朝鲜内战爆发2.参战原因:美军打着联合国的旗号侵略朝鲜。
美军越过“三八线”,把战火一直烧到鸭绿江江边,峡,严重威胁了我国安全。
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3.经过: 1950年6月,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五战五捷将美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朝鲜战争结束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第3课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发展,农民受尽剥削,迫切要求获得土地时间:1950年内容: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实施:分批进行,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农民,地主也有份地结果: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农民获得解放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本单元内容是上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下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段历史。
这一时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期间有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探索经验。
比如“八大”一次会议前后一年多的探索和全面调整国民经济的探索,在“文革‘中仍起作用,使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苏教版历史世界史八下世界古代史部分考点
•考点1:雅典(全希腊的学校)的民主政治
•(1)形成于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2)极盛于伯利克利时代(公职人员除十将军委员会均抽签产生,参与公职活动发放津贴)
•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
•常设机构:500人会议
•军事机构:十将军委员会
•司法机构:陪审法庭
•(3)评价:
•进步性(P96在专制盛行的古代社会开创民主政治的典范……遗产)
•局限性(范围:奴隶、妇女、儿童、外邦人排除在外;性质:原始的直接民主;结果:权力存在滥用和误用)
•考点3:大化改新
•背景:(1)六七世纪时,日本统治危机严重(2)受中国隋唐时期先进制度的影响。
•改革者:孝德天皇;时间:646年
•内容:经济(1)班田收授法(2)租庸调制;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中央二官八省制,地方国、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
•意义:正文第三段;补: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性质:地主阶级封建性质的改革。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全部知识点汇总
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背景: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2、政协会召开的历史条件⑴人民解放战争节节胜利;⑵国统区爱国主义运动空前高涨;⑶中共积极筹备政协会议的召开,为建立新中国进行重要的准备工作。
3、中共为什么召开新政协会议?为争取新民主主义的胜利,为建立新中国进行重要的准备工作。
4、时间:1949年9月21日—30日5、政协会议的主要内容(决议)(贡献):⑴政协会议通过了具有国家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⑵会议决定新中国的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⑶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⑷采用公元纪年;⑸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⑹五星红旗为国旗;⑺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⑻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等为副主席。
6、参加者:出席第一届政协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的代表,共662人。
7、性质:简称新政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8、意义: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的召开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奠定了基础。
9、《共同纲领》展示了一幅宏伟的建设蓝图,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
人全国人民制定宪法前还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遵守的大宪章。
开国大典1、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⑴时间:1949年10月1日下午2点;⑵地点:中南海;⑶内容:①国家领导人宣布;②会议决定接受《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③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④毛泽东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⑤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2、开国大典的过程:1949年10月1日下午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是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它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内外压迫对中国的统治和国家战乱频仍、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八年级苏教版下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梳理
八年级苏教版下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梳理八年级下册历史主要学习什么内容?同学们需要掌握哪些重点知识?教师应该在考试之前给同学们指导一下。
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八年级苏教版下册历史复习提纲,希望对您有用。
八年级苏教版下册历史复习提纲一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
会议的主要内容: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大会还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
2、1949年10月1日下午,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斗争。
4、1951年,阿沛·阿旺晋美同中央人民政府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1951年9月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第2课最可爱的人1、原因:①美国派兵侵略朝鲜。
②美军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安全。
朝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2、美国哪些侵略活动威胁到中国的安全?①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鸭绿江边;②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 ③美军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3、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4、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5、司令:彭德怀6、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重要战役:上甘岭战役7、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历史--中国世界古代史(苏教版八下)
世界史①原始社会(1)起源:人类起源于猿;非洲大草原的南方古猿是人类的始祖;现代意义上的人---晚期智人出现于三四万年前。
(2)母系社会:母系氏族是人类早期出现的社会组织,随着农业的出现母系氏族社会开始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
②奴隶社会:(一)亚非文明古国(大河文明或农业文明)(1)文明起源:尼罗河流域(2) 时间:公元前3100年(统一)埃及:(3)地点:尼罗河两岸(4)金字塔:法老的陵墓金字塔(1)最早文明:公元前3500年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古巴比伦:(2)起源:两河流域(古代西亚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间的苏美尔地区)(3)建立:公元前1894年叙利亚草原上阿摩利人建立古巴比伦王国1、地位: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4)《汉谟拉比法典》 2、内容:由序言、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3、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1)最早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哈巴拉文化(公元前2350---前1750年之间的青铜文化)(2)种姓制度(等级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贱民)(3)佛教:创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地点----印度;人物---乔达摩•悉达多(后称“释迦牟尼”)印度:教义:反对分为等级的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
人生一切皆苦,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佛教的任务是教导人们消除欲望避免苦的因果。
分布:东亚、东南亚传入中国:汉朝。
(二)欧洲文明古国(海洋文明或商业文明)希腊: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罗马是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希腊与罗马文明构成了地中海文明。
特征:海外贸易频繁;政治上实行民主政治(议会制);侵略成性。
雅典(全希腊的学校):(一)鼎盛时期:伯利克里时代(二)民主政治的由来: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及经梭伦改革。
(三)民主政治的表现: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以抽签的方式产生;公民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构;每个公民都有机会成为陪审员、五百人会议的议员、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国家为担任公职、参与政事的公民发放津贴。
2023历史苏教版最新版八年级下复习要点
2023历史苏教版最新版八年级下复习要点一、古代中国的大一统- 始皇统一六国成立秦朝,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 秦朝建立了长城以保卫边疆,修筑了兵马俑以陪葬始皇。
- 汉朝兴起后继承了秦朝的文化和制度,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取得了较大发展。
二、丝绸之路的开创和繁荣- 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东方和西方的贸易和文化交流通道。
- 汉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
- 隋唐时期,丝绸之路达到了繁荣的顶点,中外贸易频繁,并传播了和等文化。
三、隋唐文化的繁荣与变迁-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高峰时期。
- 唐朝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文人墨客如杜甫、李白等。
- 隋朝倡导科举制度,唐朝完善科举制度,加强了官员选拔制度。
四、宋元明清的政治和文化- 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演变的时期,提出了新的农田水利政策,推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多民族国家,实行宗法制度,推行汉人外迁,实行汉人和蒙古人分治的制度。
- 明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繁荣的朝代,进行了海外航海活动,成就了郑和下西洋的航海事业。
-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实行封建农奴制度,严重剥削压迫劳动人民。
五、近代中国的新变化与新期望- 近代中国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一系列变革和革命。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代,实行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改造。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成为世界重要的经济大国。
以上是2023历史苏教版最新版八年级下复习要点的简要内容介绍。
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考教材和课堂笔记。
苏教版八年级历史下知识点
苏教版八年级历史下知识点历史作为一门学科,记录了人类文明的演变和发展。
在八年级历史下,苏教版主要讲解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经济发展以及中外历史的交流等方面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苏教版八年级历史下重要的知识点进行简单介绍。
1.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经历了许多不同的阶段。
从夏、商、周时期的封建制度,到秦朝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及后来的汉朝封建制度,全都表明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多样性。
在八年级历史下,主要讲解了秦朝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强调了秦始皇的权力集中和中央官制以及辖区划分等。
2.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起源于先秦时期。
在八年级历史下,道家思想成为一种独立的思想体系进行学习。
主要讲解了老子和庄子的思想,以及道家哲学中的道、无为、自然等关键概念。
3.唐朝的繁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政治制度稳定,社会经济文化繁荣。
在八年级历史下,主要讲解了唐朝的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繁荣。
强调了唐朝独特的文化传承和文学典藏,以及对世界古代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4.西方文化的传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外交流始终都是一个不可避免和重要的话题。
在八年级历史下,重点介绍了唐朝的丝绸之路和明清时期的海禁等内容。
西方文化的传入主要包括了传教士的传教、西方科技的影响以及西方文学艺术的传承。
强调了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文化变革的重要作用。
5.市井文化市井文化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文化形态,是从民间生活中孕育而生的。
在八年级历史下,重点讲解了唐宋时期的市井文化,特别是“酒文化”和“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强调了市井文化的民间基础和文化创造性,对中国文化的历史演变产生着深远影响。
以上就是苏教版八年级历史下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对于学习历史的同学们来说,掌握这些知识点是很重要的。
希望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通过课外阅读和实践活动,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中国近代化的起步1.洋务运动o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o目的:维护清朝统治o代表人物: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o内容: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建立新式海军,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o结果与影响:未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戊戌变法o背景: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o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o内容: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o结果:失败(百日维新)o影响: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3.辛亥革命o背景: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o领导者:孙中山o革命团体与政党:兴中会、同盟会o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o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o结果: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o影响: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第二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五四运动o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o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o性质: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o影响: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o背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o时间:1921年7月o地点:上海(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o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3.北伐战争o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o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o结果: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的主力o影响: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第三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九一八事变与局部抗战的开始o时间:1931年9月18日o影响: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人民局部抗战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2.西安事变o时间:1936年12月12日o人物:张学良、杨虎城o结果:和平解决o意义: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3.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的开始o时间:1937年7月7日o影响: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4.南京大屠杀o时间:1937年12月o暴行:屠杀中国军民三十万人以上o影响:揭露了日本法西斯的残暴罪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5.抗日战争的胜利o时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o意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o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形势复杂o结果: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双十协定)o意义:表明国民党方面承认了各党会议召开的协定和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2.内战爆发与三大战役o内战爆发:1946年6月o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o结果: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3.渡江战役与南京解放o时间:1949年4月o结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政权覆灭4.新中国的成立o时间:1949年10月1日o意义:标志着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这个汇总覆盖了八年级下册历史的主要知识点,但请注意,具体的教学内容可能会因教材版本和教师教学安排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苏教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苏教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概述历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过去和现在,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
作为中学阶段的学习内容,历史知识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介绍八年级历史下册的苏教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历史。
一、古代印度古代印度是世界文明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历史时期,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古代印度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印度地理环境:印度地处南亚次大陆,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有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印度半岛等。
这些地理环境对印度人民的生产生活和文化传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 古代印度社会:古印度的社会结构非常复杂,有四种阶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此外,印度还有种姓制度、选婚制度等。
3. 古代印度宗教文化:古印度的宗教文化非常丰富,主要有佛教、印度教等。
佛教是公元前6世纪由释迦牟尼创立的,强调放弃世俗欲望;印度教则是印度本土的宗教体系,有诸多神祇和行为规范。
二、中世纪欧洲中世纪欧洲是指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崩溃到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之间的时期。
这个时期对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世纪欧洲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封建制度: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有君主、领主、庄园、农民等组成。
这种制度在欧洲历史上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对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 宗教:中世纪欧洲的宗教信仰非常重要,基督教和天主教成为欧洲的主要宗教。
教会在政治和社会方面也有很大的权力。
3. 文化:中世纪欧洲的文化以石堆建筑、歌谣、骑士精神、民间艺术等为主要特点。
同时,由于文盲率很高,文化也比较封闭。
三、近代中国近代中国是指清朝灭亡以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这段时期。
这段时期是中国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重要时期。
近代中国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西方列强的侵略: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遭受了一系列的侵略和压迫。
su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su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在八年级下册历史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很多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我们了解和认识世界历史的基础。
下面我对这些历史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天下大势在本学期学习中,我们首先了解到了“天下大势”,这是指中国以及世界历史的大背景。
这个知识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了解了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事件和人物。
我们在学习时需要注意不单单学习事实,而是看问题背后的道理和历史文化背景。
二、中国的封建社会了解了天下大势后,我们来到了中国的封建社会。
这个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兴盛和发展时期。
在学习它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几点:1. 封建等级制度:学习各个等级的具体特点和相互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认识到“士大夫”阶层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地位。
2. 科举制度:这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制度,是官员选拔的方式,从而改变官员的来源和官员的职业性质。
3. 社会结构和文化:学习了解封建社会的思想、儒家文化和它们的影响。
三、中国的对外关系了解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我们来看中国的对外关系。
这个知识点需要我们了解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对外政策、国际形势以及一些具体事件。
需要我们掌握的知识点有以下几点:1. “帝国主义列强”:这个概念指代的是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的以英、法、德、俄、日等大国为代表的强国。
我们需要学习这些强国的背景、对中国的进攻和影响。
2. 中日战争:这个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我们需要学习它的历史背景、发生的原因、战争的过程和结果。
四、近代中国的发展最后一个知识点是近代中国的发展。
这个时期是中国从封建社会到现代国家的变革时期,我们需要学习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1. 五四运动:这是一个转折点,使中国开始了一盘“百年大棋局”的新游戏,我们需要学习这个时期的文化和思想。
2. 农民革命:了解农民革命的内容和意义,这个运动是中国农民反抗封建地主阶级的一次群众性斗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3. 新民主主义革命: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了解阶级斗争逻辑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进程。
苏教八年级下册历史考点
以下是八年级下册历史的考点:
1. 中国早期历史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社会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和战争
-秦统一中国和秦朝的政治制度
-汉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社会发展
2. 中世纪的欧洲
-西欧的封建制度和城市兴起
-教会的权威和宗教改革
-十字军东征和欧洲的经济发展
-中世纪的农业和工业
-中世纪的文化和思想
3. 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
-中国古代科技的发明和创造
-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和思想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和建筑
4. 现代的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体制
-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5. 中国的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的重大事件和影响
-中国近代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变革
-中国近代的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主革命
这些是八年级下册历史的重点考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苏教版八下历史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八下历史知识点总结历史知识学习的最好方法是对知识点的总结,那么,同学们对历史知识总结了吗?下面由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八下历史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苏教版八下历史知识点总结一1、1949年9月21日;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是:(1)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2)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3)确定了新中国的国旗、国歌和首都。
(4)决定采用公元纪年。
(5)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国歌的原名叫《义勇军进行曲》。
这首歌曲创作于1935年3、祖国大陆的统一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1)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1概况: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2意义: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苏教版八下历史知识点总结二土地改革(1950;1952年)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强烈要求获得土地。
目的: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内容:1950底,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意义:①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②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③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苏教版新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
⽆忧考为⼤家整理的苏教版新⼋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的⽂章,供⼤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得天独厚的⼤河⽂明 1、⼈类进⼊⽂明时代的标志? 2、四⼤⽂明古国是哪四⼤? 3、四⼤⽂明古国与哪些河流有关?说明什么? 4、古代埃及什么时候统⼀? 5、古代巴⽐伦统⼀的时间、统⼀者、都城分别是什么? 6、古代印度是最早栽培什么的国家?由谁统⼀?统⼀时间? 7、最早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建⽴起⼀些⼩国家的什么⼈? 8、在中国是最早栽培什么的国家?分别在什么流域? 9、良诸⽂化、红⼭⽂化、龙⼭⽂化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10、被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明最精致之作”是什么? 11、夏朝建⽴的时间、⼈物分别是什么? 12、早期⼈类⽂明都发源于⼤河流域的原因是什么?⼆、早期国家的形成1、国家形成的原因?国家的出现是什么的标志? 2、⽐较四⼤⽂明古国的异同?(城市、王权、社会等级、刑法) 3、埃及国王⼜称什么?它⾃认为是什么之⼦?拥有⾄⾼⽆上的权威。
4、汉谟拉⽐⾃称什么和什么? 5、谁划定“九州”?铸造什么作为权⼒的象征? 6、在中国谁建⽴军队、制订刑法、设置监狱,从此王位什么制代替什么制? 7、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分哪四个等级?地位怎样? 8、在中国的商朝统治者以什么来区分尊卑等级? 9、《汉谟拉⽐法典》的历史地位怎样?其实质是什么?为什么?三、告别野蛮 1、四⼤⽂明古国有哪些成果对今天有直接影响?请⾄少列出4条 2、真正的⽂字从什么发展⽽来? 3、在西亚⼴泛传播的⽂字是什么? 4、什么是甲⾻⽂?它记录和反映什么情况?我国有⽂字可考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 5、古代埃及、西亚、中国的⽂字分别叫什么?书写的材料分别是什么? 6、的⾦字塔是什么?哈佛拉⾦字塔旁有什么?7、古巴⽐伦被称为世界七⼤奇迹之⼀的是什么? 8、中国的什么朝青铜器品种繁多、⼯艺精湛。
的青铜器和精品分别是什么? 9、⼈类第⼀部历法是什么(我们今天通⽤的公历源于这种历法)?我们今天七天⼀星期制度和所使⽤的计时法源于什么地⽅的先民? 10、古代埃及在医学上的成就表现为什么? 11、包括零在内的⼗个数字符号是谁发明的?后来为什么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12、佛教创⽴的时间、地点、创始⼈分别是什么?佛教在什么时候传⼊到中国? 13、⼈和⾃然关系怎样?这篇关于苏教版新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是精品学习特地为⼤家整理的,希望对⼤家有所帮助!⼀、得天独厚的⼤河⽂明1、⼈类进⼊⽂明时代的标志?2、四⼤⽂明古国是哪四⼤?3、四⼤⽂明古国与哪些河流有关?说明什么?4、古代埃及什么时候统⼀?5、古代巴⽐伦统⼀的时间、统⼀者、都城分别是什么?6、古代印度是最早栽培什么的国家?由谁统⼀?统⼀时间?7、最早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建⽴起⼀些⼩国家的什么⼈?8、在中国是最早栽培什么的国家?分别在什么流域?9、良诸⽂化、红⼭⽂化、龙⼭⽂化的代表作品是什么?10、被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明最精致之作”是什么?11、夏朝建⽴的时间、⼈物分别是什么?12、早期⼈类⽂明都发源于⼤河流域的原因是什么?⼆、早期国家的形成1、国家形成的原因?国家的出现是什么的标志?2、⽐较四⼤⽂明古国的异同?(城市、王权、社会等级、刑法)3、埃及国王⼜称什么?它⾃认为是什么之⼦?拥有⾄⾼⽆上的权威。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基础知识讲解
班级: 姓名:八年级下册(中国现代史)一、知识体系:二、历史特征:新中国建立后,我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长达20年的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也出现了重大失误。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走上了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初步实现了繁荣富强。
三、历史结论: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要从国情出发,走本国特色的道路。
3.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4.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坚定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四、基础知识复习要点:走向社会主义之路(过渡时期1949-1956) P3图片)北平召开,大会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确定新中国的国旗、代国歌、首都、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隆重举行。
毛泽东宣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54门礼炮齐响28响。
(五四运动和1921—1949)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已经取得伟大胜利,B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
C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D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4.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标志西藏和平解放。
(意义)大陆基本统一,民族大团结,西藏走向了光明。
P9、P10、P12图片)、稳定物价和西藏和平解放。
1.土地改革(实质: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时间:1950年,中央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土改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苏教版八下历史(史上最完整)
苏教版八下历史(史上最完整)第11课心中要有杆“秤”1、公平的含义:公平是人类不懈追求。
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
2、追求公平的意义?对社会而言,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社会成员,这个社会才会变得更加和谐。
对个人而言,公正、平等地对待周围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与尊重;3、追求公平要注意什么?(1)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①公平是相对的,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
②一方面要努力追求公平,为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而尽我们所能。
③另一方面要学会接受,学会宽容,学会泰然处之。
(2)公平是相互的,我们在要求别人对我们公平的同时,我们也要公平地对待别人。
4、正义的基本要求:一不要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二是面对不良现象,要勇敢的加以制止。
5、为什么要维护正义?①人们只有维护正义,才可能驱除内心的贪婪、自私和恐惧,敢于同不良的社会现象作坚决的斗争。
②人们只有维护正义,才能使邪恶无处藏身。
③维护正义就是维护社会的规则和秩序,是每个社会成员的道德义务。
6、怎样维护正义?维护正义就是维护社会的规则和秩序,是每个社会成员的道德义务。
①要有一颗同情心,心怀正义。
②要敢于同不良的社会现象作斗争。
③作为未成年人在维护正义的时候,要注意保护好自己,既做到见义勇为,又做到见义智为。
如:拨打110、在安全的时候大声呼救、向有关部门检举揭发等。
③不能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
④.明辨是非,为人正直7、学生是非不分的危害?①(个人)影响着学校的学风和形象,妨碍着自身的健康成长,发展下去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②(社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破坏社会风气,危害社会秩序。
8、怎样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1)辨别是非的依据:法律和道德的要求(2)在现实生活中,一般情况下,要分清是非不难,难的是能不能在“随大流”的时候,保持一份清醒和独立;在面对“权势”的时候,能够不委曲求全;在有利益冲突的时候,勇于主持公道,维护正义。
9、正直的人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1)一个为人正直的人,也是诚实的人;(2)一个正直的人不会因为一己之利而丢掉做人的尊严;(3)一个正直的人能够以国家、民族的大义为重。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1949—1956年,过渡时期)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1949年9月,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①制定《共同纲领》:规定国名、国家的性质。
《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②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③确定新中国国旗、代国歌、首都;④采用公元纪年。
决定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举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确定《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3)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 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2.简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①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②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过去。
③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社会的主人。
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篇章。
3.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1)目的:消灭国民党残余军队,建立起人民政权,实现祖国统一。
(2)过程:①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②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西藏和平解放。
(3)意义:实现了大陆领土的基本解放,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1)史实: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标志着土地改革在全国农村展开。
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2)意义:①彻底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②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③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恢复和发展。
2.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1)事迹:①黄继光: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苏教版2020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苏教版2020第一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时间:1949年9月2、地点:北平3、主要内容: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实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大会决定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历史新纪元。
1、时间: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是新中国成立的标志。
2、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西藏和平解放1、时间: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
2、意义: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民族实现了大团结。
第二课1、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背景),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目的),1950年10月(时间)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2、英雄人物:舍身堵枪眼——黄继光、烈火中永生——邱少云。
3、因为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不怕牺牲,以热情、乐观、勇敢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所以人们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
第三课1、时间: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
到1952年底,全国的土地改革运动基本完成。
2、重要文件: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3、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有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了;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了土地的主人。
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了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苏教版
请关注我谢谢你
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苏教版
1、1948年至1982年,阿以双方进行了五次战争。
阿以冲突是中东地区长期动荡的根源之一。
2、海湾战争:1991年,在安理会支持下,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发动了海湾战争。
3、非接触性战争(科索沃战争):1999年,美国轰炸南联盟。
4、北约停止轰炸南联盟说明:①北约的这次行动没有得到安理会的授权,破坏了不干涉内政的国际原则,受到了世界舆论的广泛批评。
②显示了俄罗斯、中国等国在阻止美国的霸权行为上的积极有效的作用。
5、伊拉克战争:2003年,美国在未得到联合国许可之下,联合英国对伊拉克宣战。
分类精心精选精品文档,欢迎下载,所有文档经过整理后分类挑选加工,下载后可重新编辑,正文所有带XX或是空格类下载后可自行代入字词。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背景: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2、政协会召开的历史条件⑴人民解放战争节节胜利;⑵国统区爱国主义运动空前高涨;⑶中共积极筹备政协会议的召开,为建立新中国进行重要的准备工作。
3、中共为什么召开新政协会议?为争取新民主主义的胜利,为建立新中国进行重要的准备工作。
4、时间:1949年9月21日—30日5、政协会议的主要内容(决议)(贡献):⑴政协会议通过了具有国家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⑵会议决定新中国的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⑶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⑷采用公元纪年;⑸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⑹五星红旗为国旗;⑺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⑻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等为副主席。
6、参加者:出席第一届政协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的代表,共662人。
7、性质:简称新政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8、意义: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的召开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奠定了基础。
9、《共同纲领》展示了一幅宏伟的建设蓝图,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
人全国人民制定宪法前还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遵守的大宪章。
开国大典1、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⑴时间:1949年10月1日下午2点;⑵地点:中南海;⑶内容:①国家领导人宣布;②会议决定接受《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③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④毛泽东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⑤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2、开国大典的过程:1949年10月1日下午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是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它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内外压迫对中国的统治和国家战乱频仍、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从此,中华民族将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的纪元。
西藏和平解放1、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继续追击盘踞在华南、西南、西北和东南沿海的国民党残余军队,很快就扫清了各地歼敌。
2、西藏和平解放的经过:1950年10月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
同时中央人民政府通知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到北京谈判。
1951年5月经过谈判,西藏和平解放。
3、时间:1951年5月4、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至此,除台湾和少数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获得解放。
(人版: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5、西藏获得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第二课人民政权的巩固整顿经济秩序1、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生的人民政权经受了军事、政治、外交、经济等多方面的严峻考验。
特别是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对处理全国性、特别是大城市中的经济问题还缺乏经验,如何迅速制止市场物价混乱,整顿经济秩序,进而为恢复国民经济创造条件,是一项既复杂艰难又十分紧迫的任务。
2、措施:⑴采取果断的行政措施,严厉打击银元投机。
⑵在全国范围大规模调运基本生活、生产物资到城市,敞开供应,平抑物价。
⑶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物资调度和现金管理。
3、结果(成效):几个月后,迅速收到成效,社会秩序稳定,人民欢欣鼓舞。
4、意义:毛泽东称这一经济上的胜利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
5、影响:几个月后,迅速收到成效,社会秩序稳定,人民欢欣鼓舞。
事实证明,人民政权完全有能力在经济上管理好自己的国家。
毛泽东称这一经济上的胜利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
稳定经济秩序之后,为全国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向工业化目标奋进,奠定了基础。
抗美援朝1、抗美援朝的原因: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帜武装干涉朝鲜,并公然入侵台湾海峡,把战火延烧到中国的东北边境。
在美国无视中国政府严正警告、国家面临外部侵略严重威胁的紧急情况下,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同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承担起保卫和平的历史重任。
2、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3、参加部队:中国人民志愿军4、抗美援朝的目的:保家卫国5、指挥者:彭德怀6、著名的战役:上甘岭战役7、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被誉为最可爱的人?在敌强我弱、导常残酷的战争中,志愿军指战员为维护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舍生忘死,慷慨奉献,发扬了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被人们誉为“最可爱的人”。
8、精神及英雄人物:精神: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的精神。
英雄人物:邱少云、黄继光等。
9、战争结果:从1951年7月起,到1953年7月,美军在战场上严重受挫,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朝鲜战争结束。
10、影响(意义):抗美援朝是巩固年轻的人民共和国的又一胜利。
它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也使新中国的国际声望得到空前提高,为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土地改革1、时间:1950年6月—1952年底基本完成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3、主要内容:宣布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4、土地改革的过程:1950年6月到1952年底,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完成了土地改革。
5、意义:⑴(经济上)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⑵(政治上)依靠在土改中形成产有组织的阶级队伍,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对旧乡村的改造,为以后在农村社会中推行党的各项政策奠定了基础。
第三课向社会主义过渡第一个五年计划1、过渡时期总路线:1949年—1956年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⑴目的: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完成后,如何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⑵时间:1953年—1957年底⑶内容: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第一个五年计划⑴指导思想:过渡时期总路线。
⑵基本目的:为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奠定厚实的物质基础。
⑶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其他各项事业,为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奠定厚实的物质基础。
⑷时间:1953—1957⑸巨大成就(结果):到1957年底,各项主要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巨大成就。
钢铁、煤、电力、机器制造、交通运输以及水利建设等各个方面捷报频传,不仅工业基础得到极大改善,也初步改变了工业分布偏于沿海的不合理布局。
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步伐在扎扎实实的向前迈进。
3、一五计划的巨大成就具体事件:⑴至1957年,全国钢年产量已上升到535万吨。
⑵1953年7月,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在吉林长春兴建。
⑶到1957年底前,川藏、新藏公路也都先后改建或建成,全线通车。
⑷1954年,南昌飞机厂制造的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
1956年,新型喷气式飞机在沈阳试制成功。
⑸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三大改造”1、时间:1953年2、内容:“一化三改”,即社会主义工业化(简称“一化”)以及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三改”)3、实质:对生产资料私有制实行变革,使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的优势地位,为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经济基础。
4、历史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社会变革,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评价: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总体上看是成功的。
但在改造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和偏差。
这主要表现在1955年夏以后,对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时间内遗留了一些问题。
但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完全正确的。
6、途径:⑴农业:引导农业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走合作化道路,将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⑵手工业:引导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走合作化道路。
⑶资本主义工商业:也就是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国家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通过有步骤地和平赎买的办法,将它们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使资本家私有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制定目的:为了适应向社会主义过渡新形势的需要,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2、时间:1954年9月3、制定者: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性质(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5、主要内容: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基本政治制度和各项政策,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并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把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的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总目标确定了下来。
6、历史意义: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⑵宪法的颁布,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了根本大法的保障。
第四课“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⑴提出的背景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没有历史先例和足够准备②当时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③国内反“右派”斗争的展开,导致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时期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做了过于严重的估计④战胜资本主义的“赶超”战略滋长了急于求成的情绪,以致脱离客观实际⑵推出的时间及内容①时间:1958年②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⑶结果:“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全民“大炼钢铁”⑷评价:这条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要求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求富求强的强烈渴望,但由于过分强调“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忽视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助长了浮夸蛮干的风气。
2、“大跃进”⑴时间:1958年;⑵核心内容:全民“大炼钢铁”;⑶结果:生产造成严重破坏,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⑷特点:以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高指标、高速度,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首先在农业上发动起来,而后扩展到工业领域。
人民公社1、时间:1958年2、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掀起:1958年根据“工农商学兵相互结合、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原则,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将农业生产合作社迅速转变为人民公社。
3、评价人民公社化运动:虽然刮“共产风”的时间较短,人民公社的管理体制也几度调整,但对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经营方式和所有制形态的探索,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4、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后果:大半人民公社超出了当时的生产和群众觉悟水平,搞平均主义实际上损害了群众利益,最终造成生产混乱,生产力下降。
5、人民公社的特点:一大二公国民经济的调整1、历史背景:从1959年起,特别是1960年夏以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严重后果逐渐显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