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散文的语言
学会多维角度品味散文语言美点
![学会多维角度品味散文语言美点](https://img.taocdn.com/s3/m/fc998a18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2d.png)
学会多维角度品味散文语言美点一、赏析文章段落语言之美,一般我们可从以下10个角度进行思考分析:1.结构层次(总分、分总、总分总)2.写作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3.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4.描写角度(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等。
)5.描写方法(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等)6.修辞手法(拟人、比喻、夸张、对偶、反复、排比等)7.语言句式(长句、短句、设问句、反问句、排比句,对偶句等)8.抒情方式(直接、间接)9.词语运用等(叠词、形容词,动词、副词拟声词等)10.表现手法(铺垫、渲染、联想、想象、象征、衬托、烘托、对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先抑后扬等)二、关于写作顺序时间顺序(要找出时间点)空间顺序可结合方位和观察角度进行思考1.方位:由上到下、从高到低、由远到近、从左到右、由前到后......2.观察角度:仰视、俯视、平视事情发展顺序(要理清事情的发展过程)三、修辞方法表达效果指导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夸张:鲜明,形象地表现事物……特点或……情感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增强文章表现力对偶:句式工整、增强表现力、增加节奏感反复:加强语气,增强表现力或……情感反问:加强语气,强调了……意思对比:突出事物的……特点四、感官角度思考指导感官一般有五种: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作用是: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景物,丰富细腻地描写事物的特点。
例段指导:“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赏析:“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是绝妙的比喻和拟人句,把“春风”比喻为“母亲的手”;“抚摸”一词运用拟人手法,把“春风”赋予人的动作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的温暖柔和的触感。
散文语言的特点
![散文语言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7d534b8c0740be1e650e9ae5.png)
一、要点梳理(一)赏析散文的语言特色1.用词角度散文写作时,作者会选用很多极富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叠词等来加强表达效果。
例如《荷塘月色》中,文章运用了许多叠词,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形成一种舒缓的音韵美。
如“脉脉”的流水、“静静”的月光、“薄薄”的青雾……既加强了语意,产生了鲜明的实观效应,又使文气舒展,音节和谐,富有韵味,同时也与文章朦胧淡雅的意境相吻合。
文章用词准确生动。
如,一个“泻”字与修饰语“静静地”,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又绝无声响的特点,创造出幽静朦胧的意境。
2.遣词造句:整句和散句整句是指一对或一组结构相同或相近的句子,形式整齐,声音和谐,节奏鲜明,具有加强语势、强调语义的作用,适于表达丰富的感情,给人以深刻、强烈的印象。
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等都属于整句。
散句是指结构相异、长短不一、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散句的特点是自由活泼,富于变化。
整句、散句各有长处,散句适于叙述说明,整句长于抒情。
整散结合,句式灵活,使感情的抒写徐缓激越,张弛有致。
例如《回忆鲁迅先生》作者通过文字和句式的参差错落,长短交错,排比、对偶等修辞的合理运用,使得文字张弛有度,缓急更迭,大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再如《老王》一文中作者用语平淡有味,多用短句,但字里行间处处渗透着感情。
如:“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3.各种修辞方法的综合运用例如:《荷塘月色》中多出运用比喻、比拟和通感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荷塘月色。
抓住事物的特征作比:将“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的荷花,比作“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用通感写荷花的清香,用“渺茫的歌声”作比;比拟手法的运用不仅使描绘对象更加形象生动,而且起到化静为动的神奇效果。
如“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将荷花仪态万千娇羞不已的情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4.语言风格优秀的散文语言都能做到精练准确、朴素自然、清新明快、亲切感人。
赏析现代散文的语言特点
![赏析现代散文的语言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c5318581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16.png)
赏析现代散文的语言特点现代散文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独特的语言特点。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分析和赏析现代散文的语言特点,分别为多样性的语言风格、生动的描写手法、抒情性的表达方式以及对话的运用。
一、多样性的语言风格现代散文以多样性的语言风格为主要特点之一。
散文来自于生活,倾向于表达个人的感受和思想,因此使用的语言风格也各异。
有些散文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以短小精悍的句子和朴素的词语表达作者对生活、自然、人物的感受。
这种风格给人以简洁明了、易读易懂的感受,例如《草地之歌》中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美好感受。
另外一些现代散文则运用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以期达到独特的效果。
这种风格有时候更加充满了诗意和质感,例如余秋雨的散文《自在独行》中,他以“一个战士,用一片坚硬的铁,磨砺出锋锐的刃来,我是用言语雕琢出我的武器,那是一支巍然不动的利剑”,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写作的理解和追求。
二、生动的描写手法现代散文以生动的描写手法为特色。
散文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要表达作者对生活中人、事、物的观察和感受,因此描写是散文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现代散文通过形象化、具体化的描写,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这种描写手法常常以感官的刺激为主,使读者能够通过文字感受到文字背后的事物。
如丰子恺的散文《炊烟》中,他运用了细腻而形象的描写,如“烟袅袅地从厨房的竹窗里悠悠涌出”、“漫天纷飞的筷子,像蝴蝶,像叶片,像白云,像蒲公英”等,使读者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炊烟的柔软和漫天飞舞的场景。
三、抒情性的表达方式现代散文以抒情性的表达方式为特点。
散文作品往往是作者情感的抒发和内心世界的表达,因此抒情性是现代散文的一大特色。
散文中通常会借助书写人物、叙述事件或描述景物等方式,表达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例如巴金的散文《秋天的童话》中,他通过描写一个小女孩和秋天的交往,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
散文语言赏析
![散文语言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b0e8d2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ea.png)
例如: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朱自清《春》)
“偷偷地”和“钻”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破土 而出的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 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 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通过“攀”“缩”“倾”等动词准确地刻画 出父亲过铁道给“我”买橘子的动作,表现了父 亲爱子的深情,使父亲的“背影”深深的印在了 我们的脑海中,也使父亲的关爱深深地刻进了我 们的心里。
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 ——《松堂游记》
本句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给我们展 现了月亮掩映于云中,忽明忽暗,时隐时现的情景。
5、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别的东西延伸得更快, 柏油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 一排一排挨过来。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 被连根拔起。
品味散文语言的角度
➢动人的抒情韵味 情感真挚深厚,动人心魄 ➢深邃的哲理意蕴 富有哲理、引发思考 ➢优美精当的词语 用词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
和感染力
➢巧妙精彩的修辞 排比、反问、设问、拟人、 比喻、对偶、夸张、反复
原则: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
切忌“断章取义”。联系上下文,推知其语境义。
第二: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同。 陈述句:语气平稳,不温不火。 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 设问句:提醒注意,引发思考;如果出现在篇首
或段尾,则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反问句:加强语气。 感叹句:抒情强烈。 排比句:层层深入,增强语势(气势磅礴)。
品味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就能更好地体会理 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4、每当缠绵的细雨裹住这个城市的时候,这种思念就如 同四处弥漫的细雨一样,无边无际。
赏析散文优美语言的方法
![赏析散文优美语言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0b0907acfc789eb162dc805.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赏析散文优美语言的方法篇一:散文语言特点的分析散文语言特点的分析散文的语言特点分析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一)看“字”用词精炼准确、鲜明生动。
步骤:哪些字用得好。
这些字的意义。
用这些字的作用:突出描写主体的——特点表情达意(一)看“词”1.看是叠词、拟声词作用:突出描写主体的——特点形成语言的音乐美(音节和谐)2.看是否用了仿词、双关、移就等3.看用词是否富有色彩颜色、方言、褒贬、反语、口语。
(二)看“句子”1.从整句、散句,长段句的角度看2.从修辞的角度看(四)看语言的风格常见散文的语言风格:平实、清新、华丽、幽默、辛辣、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寓庄于谐、口语化、生动形象、有地方色彩、富有情趣、符合人物身份考卷试题举例:1.舒婷的《我们在十七岁时干些什么》:以文章中加点两处语句为例,简要说明这篇散文的语言特点。
(6分)本文语言特点是幽默诙谐。
“横看成岭侧成峰”借用古人诗句诙谐而又形象地写出了儿子脸上青春痘之多、之大;“见缝插针频频跟电视机接吻”则以夸张的手法描写儿子由于近视而不得不凑得很近去看电视的情景,让人忍俊不禁。
显出幽默诙谐的智慧。
2.李存葆的《雪野里的精灵》:请赏析“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这句话。
(4分)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小生命顽强的生命力。
用鲜活生动的语言,写出了“我”见到这些小生命时的惊喜与感动之情。
3.张锐锋的《被时间决定的讲述》:以③④段为例,简要分析本文语言的两个主要特点。
(4分)①形象生动。
如“她撒一把米,鸡们怀着感激之情扑动翅膀,争夺地上的米粒”,在精致的细节描写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鲜明生动。
②优美抒情。
如“古老的笨重石磨转动起来,金黄的玉米被缓缓磨成面粉”,运用多个抒情性意象,给人诗情画意之感。
③含蓄蕴藉。
如“这一点儿也没有损害劳作中的默契,仿佛一出戏剧的出演,已经经过了预先的排练”,语言含意丰富,从而具有了多重思想情感。
《散文语言赏析》课件
![《散文语言赏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e39a5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6b.png)
04
散文语言的文化内涵
语言中的文化积淀
01
02
03
文化传承
散文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 文化信息,反映了民族的 历史、传统、习俗等,是 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文化价值观
散文语言体现了作者的文 化价值观,通过语言可以 理解作者对人生、社会的 态度和看法。
文化交流
散文语言在不同文化间架 起桥梁,使读者能够领略 不同文化的魅力,促进文 化交流。
语言的音乐性
总结词
音乐性是散文语言的一种高层次特征, 它通过语言的节奏、音韵、语调等要素 的综合运用,创造出一种类似于音乐的 美感和艺术效果。
VS
详细描述
在散文中,作者通过精心构思和巧妙运用 语言的各种要素,使作品在节奏、音韵、 语调等方面都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形成 一种类似于音乐的艺术表现形式。这种音 乐性能够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更加深 刻、丰富的审美体验和感受。
借代与夸张
借代
借代是用一个事物的某一特征来代替该事物的修辞手法。例如,“那个穿红衣服 的女孩在人群中特别显眼。”这里用“红衣服”来借代那个女孩。
夸张
夸张则是通过夸大或缩小事物的特征来强调其某一方面的修辞手法。例如,“他 的歌声如天籁之音,让所有人都为之陶醉。”这里用“天籁之音”来夸张地形容 他的歌声。
语言中的地域特色
方言表达
风土人情
散文中常常出现具有地域特色的方言 表达,这些表达方式具有浓郁的地方 色彩,使作品更具有生活气息。
散文中描述的风土人情也具有地域特 色,反映了不同地区的民俗习惯和社 会风貌。
自然景观
散文语言中的自然景观描绘常常与地 域特色紧密相连,通过语言展现出各 地的独特风光。
语言中的时代印记
余秋雨散文语言艺术赏析
![余秋雨散文语言艺术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576e8c9fad6195f302ba653.png)
余秋雨散文语言艺术赏析余秋雨的散文语言有其独特魅力,本文试从四个方面剖析。
一、恣肆雄浑、大气磅礴1.先看《五城记·开封》它背靠一条黄河,脚踏一个年代,像一位已不显赫的贵族,眉眼间仍气宇非凡。
(《文化苦旅》)这里,对开封的地理位置、形象气质都作了高度的概括,虽只短短一句,但非凡的气势已使开封像一座巍然耸立的雕塑,神韵气派毕现。
2.《五城记·南京》也有这样的精彩语言:六朝金粉足能使他名垂千古,何况它还有明、清两代的政治大潮,还有近代和现代的殷殷血火。
(《文化苦旅》)南京作为历史名城,经历过洗礼,饱受过苦难,创造过辉煌。
从古到今,多少墨客骚人,为文赋诗,尽情讴歌。
作家余秋雨用如椽之笔高度浓缩了南京一千多年的历史,把它作为开头第一节,这就显得大气、霸气、帅气,也给读者强烈的震撼、深刻的思考和无尽的遐想,为后文寻找南京的奇崛怪异和抒写南京的气势恢弘打下基础。
3.再看《中国牛的眼神》一边是碧绿的峭壁,一边是浩荡的急流,层峦叠嶂全是世界屋脊的余笔,一撇一捺都气势夺人。
(《千年一叹》)在去释迦牟尼诞生地的路上,作家看到了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的余脉美景。
峭壁碧绿,急流浩荡,山路两旁的山脉被作家比作是造物主大手挥就的一撇一捺。
寥寥数言,勾勒出一幅动人心魄的优美风景画。
二、新颖生动、鲜活奇特4.《哀希腊》的开头:飞机追着夜色走,只怕被黎明赶上,于是十几个小时全是黑夜,等到不想飞了,一停,黎明和雅典一起来到。
(《千年一叹》)可以看出,作者是想说飞机在夜里飞行了十几个小时于黎明时分到达了雅典,但这样说无疑是一杯淡而无味的白开水,而用拟人手法,生动脱俗、新颖大方。
作家驾驭语言的功底可见一斑。
5.《罗马假日》的开头。
世上有很多美好的词汇,可以分配给欧洲各个城市,例如精致、浑朴、繁丽、畅达、古典、新锐、宁谧、舒适、奇崛、神秘、壮观、肃穆……其中不少城市还会因为风格交叉而不愿意固守一词,产生争逐。
(《行者无疆》)一开始,作家就抛弃了常规的说法,不说哪个城市应有怎样的风格,“分配”一词,貌似朴素平常,实则简洁奇特。
散文赏析要点
![散文赏析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c2c3a92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2e.png)
散文赏析要点
散文是一种富有个人情感和思想表达的文学形式,通过独特的叙述
方式和艺术手法,展现出作者的观点、感受和体验。
下面将从散文的
情感表达、意象、结构和语言等要点来赏析散文作品。
一、情感表达
散文作品通常借助独特的情感表达,使读者与作者建立起共鸣和情
感连接。
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交融,将自己内心世界中的感受
传递给读者。
情感表达的准确和真实是散文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二、意象
散文作品中常用的意象可以是自然景色、人物形象、物品等,这些
意象被作者用来传递某种情感或思想。
通过意象的运用,散文可以更
加生动地展示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三、结构
散文的结构通常较为自由,没有明确的章节划分,但是也需要有一
定的逻辑和连贯性。
作者可以通过回忆、描写、对比、转折等手法来
组织散文的结构,使文章内容层次清晰,情节有条不紊地推进。
四、语言
散文的语言应该贴近生活、贴近读者,使读者能够亲身感受到作者
的思绪和情感。
同时,语言应该优美流畅,富有节奏感,让读者在阅
读过程中能够产生共鸣和共情。
综上所述,散文赏析要点主要包括情感表达、意象、结构和语言等
方面。
通过散文作品的赏析,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独特的情感和思想,共同体验其中所蕴含的美。
散文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成
为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散文复习: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句子
![散文复习: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9e125d62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5a.png)
寓情于景与情景交融
05
散文的语言风格
总结词
平实语言风格强调简洁明了,不做过多的修辞和修饰;华丽语言风格则注重文采,使用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法来表达思想。
详细描述
在平实语言风格的散文中,作者通常使用简单直白的语言,不做过多的修辞和修饰,力求准确传达思想,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这种风格的语言质朴自然,不矫揉造作,给人以亲切感。相比之下,华丽语言风格的散文则注重文采,使用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法来表达思想,语言富有感染力和艺术美感。这种风格的散文常常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散文复习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句子
CATALOGUE
目录
散文的语言特点 散文的修辞手法 散文的句式与节奏 散文的意境与意象 散文的语言风格
01
散文的语言特点
语言的质朴与自然
总结词:质朴自然的语言风格是散文的重要特点之一,它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真实情感和心境,使作品更加贴近生活。
总结词
形象生动的语言能够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概念或情感具象化,使读者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
对偶
将两个结构相似、意义相对的句子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表达效果。例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借代与夸张
用某一事物的部分或特征来代替该事物本身,使语言更加简洁、形象。例如,“那个戴眼镜的人是我的老师。”
借代
通过夸大或缩小事物的尺寸、数量、程度等来强调表达的情感和效果。例如,“他的歌声响彻云霄。”
详细描述
总结词
庄重语言风格强调严肃、端庄,表现出对事物的尊重;典雅语言风格则使用古雅的词汇和修辞手法,展现出高雅的文化底蕴。
要点一
要点二
散文的语言特点
![散文的语言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8b25a1d5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1b.png)
散文的语言特点散文是一种以散漫的笔触表达思想与感情的文学形式,它的语言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自由随性:散文的语言风格通常比较自由随性,不拘泥于传统的诗歌韵律和格律,也不受限于严格的逻辑结构。
散文的语言可以更加随意地流畅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维,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2. 生动形象:散文的语言追求生动形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景象和情感。
散文中经常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3. 情感倾诉:散文是作者倾诉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方式,因此语言中常常带有较多的主观色彩和情感色彩。
散文的语言可以更加贴近作者的内心世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情感,使读者能够共鸣和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4. 抒情抒怀:散文的语言常常具有抒情抒怀的特点,通过真实、直接的表达方式表达作者的感受和思考。
散文的语言可以更加直接地传达作者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
5. 文字游戏:散文中常常运用一些文字游戏,如谐音、反语、夸张等,以增加语言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这些文字游戏可以使散文的语言更加生动活泼,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
6. 叙述性强:散文的语言通常较为叙述性强,以叙述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散文的语言可以更加详细地描述事物的细节和变化,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散文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7. 反思思辨:散文的语言通常带有一定的思辨性,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作者对现实、人生、人性等问题的思考和反思。
散文的语言可以更加深入地探讨问题的本质和内涵,引发读者对问题的思考和反思。
散文的语言特点主要体现在自由随性、生动形象、情感倾诉、抒情抒怀、文字游戏、叙述性强、反思思辨等方面。
这些特点使得散文的语言更加自由灵活、真实生动,并能够深入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散文一 修辞手法、关键词角度赏析语言
![散文一 修辞手法、关键词角度赏析语言](https://img.taocdn.com/s3/m/b572d3a1f705cc1754270904.png)
散文一修辞手法、关键词角度赏析语言抒情散文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出发点,以空灵飘逸见长,着力点在于准确表达感情色彩的语言运用上。
最大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
往往借助具象,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情感。
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抒情的依托,作者往往将所要抒发的情感具象化,运用比兴、象征、拟人等手法,或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或托物咏志,有所寄托,以达到抒情的目的。
阅读策略:一、散文的特点1.抒情散文是作者激情的鲜明表现,换句话说,就是"文中有我,重在抒情"。
哲理散文是讲哲理,论道理的散文,即以散文的形式讲哲理,启迪人生的文章。
分为:经典哲理散文,爱情哲理散文,生活哲理散文,友谊哲理散文。
2.诗情画意,"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3.立意清新,精心结构。
4.抒情语言表达方式的运用,具体地说,即: ①托物抒情; ②因事(人)抒情; ③借景抒情。
5.语言有准确、简练、形象、生动、音律优美的特色,是诗一样的语言。
二、散文分类大致可分为借景抒情、因物抒情和以事抒情三类三、散文的语言品鉴散文的语言以优美、灵动见长,品鉴散文的语言可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鉴,还可以从表现手法、关键字角度品鉴,本讲主要讲修辞手法和关键词角度如何做好句子赏析。
(一)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明喻、暗喻、借喻)、借代、比拟(拟人、拟物)、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对比、反复、反语、用典。
修辞手法的作用: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5.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6.设问:有问有答,明知故问。
7.对比: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某个主题。
8.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赏析散文的句子赏析
![赏析散文的句子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ed2a21b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b3.png)
赏析散文的句子赏析
赏析散文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散文的深层含义和文学价值。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赏析散文中的句子,感受其中所包含的美。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这句话出自明代徐渭的《九老十友图》,是以小见大、引申抽象的典型语言艺术手法。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这是唐代杜甫在《登高》中的名句,用简洁的词语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叹,和对人生的寄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这是唐代李白的名句,反映了李白豁达乐观的性格。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这是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名句,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离别之情。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这是唐代白居易的名句,在短暂的几个字中传达了深刻的社会哲学。
“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了。
”这是金庸在小说《天龙八部》中的名句,反映了勇者开创未来的坚定信念。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是唐代王勃的名句,表达了对山水自然景观的赞叹。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这是唐代陆游的名句,
描绘了一幅恬静自然的画面。
“梅花香自苦寒来,不见兔丝降玉台。
”这是元代王冕的名句,含蓄而典雅的表达了梅花雪中开放的美。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华正茂。
”这是唐代杨炯《临江仙·滕王阁序》的名句,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追溯和崇敬。
以上这些名言都表达了非凡和深邃的意义。
那么,当我们阅读散文的时候,也要注意句子中的内涵和情感。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赏析好一篇文章,从中领悟到自己的心境。
散文的语言特点(赏析)
![散文的语言特点(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81c814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34.png)
语言的音韵美感
散文语言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 排比、对仗、反复等,使语言富有音 韵美感。这些修辞手法能够增强语言 的节奏感和音乐性,使语言更加优美、 动听。
音韵美感的追求是散文语言的重要特 点之一,它能够使散文更加具有文学 性和艺术性,提高读者的审美体验。
06
散文语言的创新性
突破传统语言规范
谛。
对自然和出作者对大自然 和宇宙奥秘的敬畏和探索。
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通过对康桥景色的描绘 ,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宇宙奥秘的探索, 让读者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之道。
05
散文语言的音乐性
平仄和韵律的运用
平仄
散文中运用平仄的规律,使语言抑扬顿挫,悦耳动听。平声悠扬,仄声短促,交替出现, 形成一种节奏感。
散文语言善于运用视觉、听觉、 嗅觉、味觉和触觉等多种感官体 验,使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感受 场景的氛围。
情感渲染
在描绘场景时,散文作者常常融 入自己的情感,通过寓情于景的 方式,使场景更加富有情感色彩。
刻画具体的人物形象
01
02
03
外貌特征
通过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 行描绘,使人物形象更加 具体可感。
行为举止
佳的表达效果。
语言与内容相得益彰
在赏析散文时,应注意体会语言的质朴自然与作品内容之间的 相互关系。优秀的散文作品往往能够通过语言的巧妙运用,更
好地表现作品的主题和意境。
04
散文语言的哲理性
蕴含深刻的道理
散文中常常蕴含着作者对人生、社会、自然等方面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使读者在欣赏文 字美的同时,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哲理。
语言风格与主题内容相得益彰
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及语言风格-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精讲速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及语言风格-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精讲速练(全国通用)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ce674e1c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9d.png)
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及语言风格“学会品味散文的语言,走进散文语言的审美世界,才是真正走进了散文。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赏析散文语言的重要性。
赏析散文语言,自然涉及散文的艺术手法及语言风格,这也是在读懂散文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的更高层次的审美活动。
“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是对此的明确要求,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及语言风格也就成为散文阅读考查的热点。
答题思路①记牢知识,明确具体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构思技巧及其作用,具体内容如下:③重点分析鉴赏在表达情感、主题等方面的效果(作用)。
④组织答案,注意条理性,分点阐述。
常见语言风格平实自然形象生动含蓄委婉清新明快洗练简洁绚丽飘逸婉约细腻旷达豪放华丽典雅幽默讽刺整散结合音韵和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一个字的故乡故乡是一篇干脆的散文。
故乡里最长最长的一个字是等,最深最深的一个字也是等。
等太阳爬上树梢,等月亮落到水里。
等油菜开了花,等稻子抽了穗。
等黑发染成白发,等背脊弯成弓犁。
你看,八太婆不还在村口那棵树下等吗?一棵小小的桃树等成枝繁叶茂的一棵老树。
八太婆被抓了“壮丁”的崽还没有回来。
有人劝她,不要等了。
她说:“等!等着等着就回来了。
我常常看见村口的路尽头,有木娃欢蹦乱跳的身影……”有人替八太婆伤心,要是真等不着呢?八太婆先是一怔,继而喃喃自语:“等,就一定等得到!等过了,也算等到了。
”等到了,是一种胜利和满足;等过了,是一种踏实和美丽。
等,不单单是等一个人,不仅仅是等一种结果,更重要的是用整个心在等。
心与心的等待,超越时空,超越语言,比什么都重要。
故乡里最美最美的一个字是怀,最暖最暖的一个字也是怀。
高兴了,汉子们就开怀大笑,在火塘边,大碗大碗地喝着苞谷烧,咬着猪头肉。
嫌不过瘾,干脆伸出手去抓,肉肥汪着哩,也把手弄肥滑了,晶亮晶亮地流着油,脑门上的汗一线一线地,从满脸的黑土地上流下来。
火塘里的火,旺旺地,开怀地呼呼呼地笑。
就是有个鸡零狗碎的事,乡里乡亲谁也不放在心上,袒露胸怀,总是检讨自家的不是。
散文的语言特点归纳
![散文的语言特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12a1c16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96.png)
散文的语言特点归纳散文是一种以故事或观点为基础的文学形式,它使用了许多独特的语言特点来吸引读者并传达作者的意图。
以下是散文的一些常见语言特点的归纳:1. 抒情性:散文经常使用抒情语言,通过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感受来打动读者。
作者通过使用感情丰富的词汇、描写细腻的句子和音乐般的节奏,使散文充满情感色彩。
抒情性:散文经常使用抒情语言,通过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感受来打动读者。
作者通过使用感情丰富的词汇、描写细腻的句子和音乐般的节奏,使散文充满情感色彩。
2. 随笔性:散文通常以随笔的形式呈现,不受限于特定的结构或格式。
作者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倾诉自己的感受,这使得散文显得自然而真实。
随笔性:散文通常以随笔的形式呈现,不受限于特定的结构或格式。
作者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倾诉自己的感受,这使得散文显得自然而真实。
3. 寓意性:散文经常包含着深层寓意和象征意义。
作者通过隐喻、比喻和符号等修辞手法,将故事或观点与更广泛的主题联系起来,给读者以思考和启示。
寓意性:散文经常包含着深层寓意和象征意义。
作者通过隐喻、比喻和符号等修辞手法,将故事或观点与更广泛的主题联系起来,给读者以思考和启示。
4. 描写性:散文注重描写细节,通过生动的语言,给读者带来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上的体验。
作者往往以生动的方式描绘场景、人物和事件,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
描写性:散文注重描写细节,通过生动的语言,给读者带来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上的体验。
作者往往以生动的方式描绘场景、人物和事件,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
5. 语言优美:散文追求语言的美感和流畅性。
作者通过选择精确、优美的词汇和句子结构,以及恰到好处的修辞表达,使散文具有艺术性和感染力。
语言优美:散文追求语言的美感和流畅性。
作者通过选择精确、优美的词汇和句子结构,以及恰到好处的修辞表达,使散文具有艺术性和感染力。
总之,散文通过其抒情性、随笔性、寓意性、描写性和语言优美等特点,为读者带来了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
散文的语言特点及鉴赏价值
![散文的语言特点及鉴赏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d02d056e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69.png)
散文的语言特点及鉴赏价值
散文的语言特点:散中见整,清新自然。
散文的语言具有朴素、自然、流畅、简净等特点。
至于它的鉴赏价值无论是散文,或叙事,或抒情、或说理。
它通过对某个人物某件事清的叙述,对某种风物的描绘,来抒发某种感情,表达某种思想,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启迪,使之在思想上产生强烈的共鸣,或感情上激起激烈的震荡。
有的思想比较集中,情感比咬明显,有的则比较隐讳,这就要抓住中心、抓住立意。
所以我们在鉴赏作品时,必须清理作品品的材料。
诸如生活画面、场景、人物、事件、风物等,分析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作者感受不断深化的脉络,进而揣摩作品的立意和主旨。
6 高考任务四 赏析散文的语言——形散神聚,语淡情浓
![6 高考任务四 赏析散文的语言——形散神聚,语淡情浓](https://img.taocdn.com/s3/m/9bb3c9867e21af45b207a8e6.png)
高考任务四赏析散文的语言——形散神聚,语淡情浓“赏析散文的语言”属于“鉴赏评价”中“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一个考点,可分为三种题型:理解(赏析)重要词语含义,理解(赏析)重要句子含意,品味散文语言特色。
其中品味散文语言特色与品味小说的语言特色类似,不再赘述。
任务点一理解或赏析重要词语文章中的“重要词语”,通常指的是那些或含义深刻(关涉主旨意蕴),或有特定义(关涉语境临时之义),或有指代义的词语;同时要注意词语的特殊性,即运用了该词语的比喻义(要明确其比喻的对象,即本体)、双关义(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象征义(象征的对象是什么)、反语义(强调、讽刺了什么)、色彩义(褒贬互换)等。
这些词语的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中所解释的普通含义,而是在具体语境中的特殊含义。
对于文中的重要词语的考查,往往有两个命题角度:一是理解文中重要词语,二是赏析文中重要词语。
【扣教材——找“原点”】1.《荷塘月色》一文中第五段的“酣眠”“小睡”各指什么?2.《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这几句话中很多动词的使用都十分有意境,请赏析。
答案要点答案启示1.“酣眠”比喻朗照,“小睡”比喻月理解词语含义需要结合词语的本义与1.(2017·全国卷Ⅱ)阅读《窗子以外》(文本见高考任务三任务点二),完成后面题目。
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
[解题思维][试写答案][参考答案]①指具体的窗子,如铁纱窗、玻璃窗,分隔了不同的生活场景;②指“无形的窗子”,即心态与观念的限制,造成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隔膜。
2.(2018·浙江卷)阅读《汴京的星河》(文本见高考任务三任务点四),完成后面题目。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连用10个“一”,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解题思维][试写答案][参考答案]①连用10个“一”将“东京梦华”定格于一个特定的现实场景,使得作品有开有合。
鉴赏散文的语言
![鉴赏散文的语言](https://img.taocdn.com/s3/m/d453f8367f1922791788e83d.png)
鉴赏散文的语言文章是语言的艺术。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是现代散文创作的物质手段。
学生的鉴赏能力,主要应通过文学作品尤其是散文的教学来培养。
散文在概括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上,在叙事的真实性和细腻方面,在刻划众多人物形象和通过人物形象所表达的情感的丰富性方面,较之其它文学样式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其广泛的题材,精悍的内容,短小的篇幅,“形散神聚”的结构,简洁自然、优美生动、活泼清新且极富艺术表现力的语言,足以让学生全方位训练读写基本功。
学生籍以开阔视野,了解社会,发展思维,培养选材、构思的作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而陶冶情操,加强人生观,学会审美。
散文的语言优美凝炼,感情色彩浓厚,委婉含蓄,富于文采,表现力强。
在分析时,要特别注意它在语言环境中的特定含义,要结合上下文,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文章的语言风格,甚至修辞,才能既理解词语的表层意义,又理解其深层含义。
散文语言鉴赏题是阅读中难度最高的题目,需要同学们细细咀嚼,从而深化对课文思想感情的认识和体会。
品味语言在阅读测试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考点,下面就以必修第二册第一单元为例来探讨一下应如何来鉴赏散文的语言。
一、品味遣词造句的准确和精当;现代散文语言要求准确、生动、形象、通俗。
赏析现代散文的语言,要力求做到根据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咀嚼词句,洞悉其是如何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乃至何以描写景物、场面、渲染气氛的。
这一点,在《荷塘月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梦。
”为什么说“泻”“浮”二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呢可否用“照”替代“泻”,用“升”替代“浮”。
一个“泻”字,月辉照耀一泻无余之景,顿时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
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析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语言散文文体知识一、散文概念散文,常用来抒写作者的见闻和感受。
它通过短小的篇幅,自由、灵活的手法,表达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感受或发现。
叙事、抒情、议论常常自然融合在一起,读起来,像走进作者敞开的心扉,听他倾诉衷肠。
二、散文的特点1、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
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
(真)形式上(行散):(1)表达方式多样: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2)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3)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托物言志等;(4)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5)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神聚:主题集中鲜明综合以上两点: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2、意境深邃,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叫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
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
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
常见题型根据语境,写出某某词的含义。
某某词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某某词具体指(代指)什么?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得好,好在哪里?把“某某词”换成“某某词”表达效果会有什么不同?请品味某某词的妙处。
二、方法指导1、词语的语境义在《气候灾难,世界正在承受》阅读中有一道题: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美国发生的灾难只是去年热浪肆虐全球的缩影。
全球变暖还是引发飓风的“添加剂”。
【解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解释词语的题目。
一般的方法是,要先解释出这个词语本来的含义,然后在根据文意推测其在文中的意思即可。
第(1)题中的“缩影,比喻能代表同一类型特征的具体而微的人或事物。
例如,这个小山村就是中国农村的缩影。
那么,“缩影”这一词语在文中是指什么,我们说明确就可以了。
第(2)题“添加剂”,作为一种附加成分添加到产品主要原料当中,从而改善产品性能,主要在印染、食品、饲料等行业应用。
这里的“添加剂”用的是比喻意,我们把比喻意说出,并指出其作用即可。
代词的指代作用方法:采用代入法代词有:这,这些,那,那些,之,此,它,如此及具体一些内容的指代.代词一般代人,事,物寻找方法:通常到前文去找,偶尔也在后文,有近及远。
代词指代内容原文都有,一般可以抄原句,但有时要筛选概括。
提示:得出结果后采用替换法(代入法)看是否符合文意.3、分析词语可否省略,调换,不矛盾分析步骤:1.判断:一般情况都是不能省略,调换,不矛盾2.分析词语含义分析用原词时句子的意思,省略或换词时句子会变成什么意思,不符合实际。
结论:因此,原词搭配恰当,不能省略,调换,不矛盾。
例: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溪十八涧绿得闲。
问:句中“幽”,“野”,“闲”三个字能否调换,为什么?答:不能调换。
因为幽是幽深的意思,与洞相搭配;野是不受拘束的意思,与山相搭配;闲是悠闲的意思,,与溪水相搭配。
因此原词搭配恰当,不能调换。
分析动词,形容词的作用分析步骤::1.分析动词、形容词本身的作用:生动,形象,准确地描写了??分析句子的表层意思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联系语段,联系全文).语言上可用如下句式表示:生动、形象、准确地描写了+句子表义+句子深意(表现了??,突出了??).例:联系上下文,说出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含义.声音攀上楼来,钻进窗内,搅得我睡意全消。
形象生动写出了楼下摩托车声的难以阻挡及对“我”的影响,突出了“我”心里的难受、烦躁。
分析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谓思想感情,是指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好恶,褒贬之情.具体而言有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它包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通常的思想感情有:喜悦、欢快、高兴、兴奋、激动、自豪、热爱、爱戴、崇敬、思念、依恋、怜惜、关爱、体贴、赞美、怀念、感激、意外、忧虑、痛苦、失望、愤恨、仇恨、讽刺等等。
例:1.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小珍珠鸟)居然落在我肩上.……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文中划线的“居然”,“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我”对小珍珠鸟的亲近,信赖感到喜出望外.江南瓦①瓦是江南的帽,楚楚然,如片片暗玉点缀屋上。
一层一层盖在屋顶,似鱼鳞,又像梯田,晴时挡烈日,雨天淌雨。
偏偏不碍风游过,上瓦与下瓦之间有缝,沟瓦与扣瓦之留有隙,这小小的缝隙里,清风流淌,皓月流银。
江南屋有风,当数瓦上功。
住在这样的青砖瓦屋里,冬暖夏凉,气韵悠扬。
瓦是风雨之中最玄妙的乐器。
风在瓦缝中穿行,声如短笛,拖着长长的尾音,是底气充足的美声。
雨点落下,清越激昂,雨越来越大,击瓦之声,与飞流的雨声汇聚成一曲浑厚的交响。
最美要数檐下滴雨了。
像是有一根无形的线,把那雨珠串起来,上连着屋檐最边沿的沟瓦,下系在地上一洼清亮的雨水里。
(于是,人们创造出了一个词: a)②风吹来,雨珠飘来荡去,像个顽皮的孩子,尽情地撒欢,恣意地嬉戏。
雨珠稀稀落落,那是小雨;雨珠变得密密挤挤,那是雨势明显增大之故。
当檐下雨珠落成一条雨线时,雨就大了,很大,很大。
江南风暖瓦生烟。
炎夏的阳光,火一般普照,屋瓦之间,施施然,飘飘然,升腾一缕炊烟。
如烟如梦,亦似花。
烟,其实是光影的折射,却给瓦平添动感。
日影飘然,烟瓦舞动,那是瓦在跳一支奇妙的日光舞。
江南少雪。
真的落了雪,瓦就有最柔美的银白曲线,融雪,是从水声开始的。
屋瓦上的积雪化了,一滴一滴、一线一线的雪水,便从瓦上飞落下来,屋檐下淅淅沥沥滴水,其声势,可堪一场中雨。
岁月催人老,亦使江南瓦落尘泛黑。
(于是,人们描绘江南的屋子常用一个词:b)天长日久,沙土落在瓦上,叶片烂在瓦间,一层一层,积累着厚厚的光阴故事。
偶尔,有种子在风卷下摇落在瓦中,抑或从鸟嘴里飘落瓦上,便会长出一丛碧绿的“瓦上草”来,瓦上草是几十年上百年的古屋的标志之一。
比草更能为江南瓦披绿装的是苔藓,特别是背阴的北边瓦,浓妆淡抹,深浅不一。
长苔的江南瓦,神似一块暗玉,墨绿,深绿,暗绿,远远地看上去,绿意摇曳,这种绿,透着深蓝,于是,人们创造出了一个新词:瓦蓝。
透着这种绿,这份深蓝,每个人都会感受到江南那份独特的色彩,感受到江南那份浓浓的乡情!江南瓦,没有北方琉璃瓦那种贵族气息,卑微如草芥;更没有琉璃瓦那种流光溢彩,粗砺如土坷,但却是人们容身之需、安居之宝。
只是钢筋水泥,一步一步,把江南瓦逼进历史的暗角。
真担心不久的将来,人们会用狐疑的神情去探寻:什么是瓦,什么叫瓦蓝?(选自《散文》2008年第10期)有删改陈志宏)首先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设问。
再心系这些问题,迅速阅读文本,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争取在短时间内寻找到有效的答题区域。
确定区域,圈点勾画。
最后针对不同题型采取不同解题策略:①、整体感知:(解题策略:通读全文,圈、点、勾、划)②、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解题策略: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切忌“断章取义”。
)③、理解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解题策略:一般应三方面去分析:内容上,应从句子表现的句意和与主题的关系上分析考虑;结构上,应从总领全文、承上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点题、总结上文等作用的角度去分析;方法上,辨析句子所运用的修辞及作用:比喻-生动、形象。
拟人-人格化、生动化、形象化。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
反问-加强语气。
反复-强调。
对比-突出其中一个。
对偶-句式整齐结构统一。
夸张-极力的表现。
)④、感悟、拓展、探究题(解题策略:启示应从原文中引出来;评价应表明态度及说明支撑的理由;特别注意是否让举例或结合实际,把题目中所要求的全部答出来。
)根据归纳的方法,阅读《江南瓦》,回答文后问题。
1.请你筛选文中描写江南瓦的有关信息,填入下面的方框中。
外观与功能→()→() →(瓦上日光烟影)→()→瓦上草和苔藓2. “长苔的江南瓦,神似一块暗玉,……于是,人们创造出了一个新词:瓦蓝。
”根据以上表达,填空:a处b处3.请任选一句,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瓦是江南的帽,楚楚然,如片片暗玉点缀屋上。
②风吹来,雨珠飘来荡去,像个顽皮的孩子,尽情地撒欢,恣意地嬉戏。
4.由划波浪线的句子,人们会不由得想起哪一位著名诗人的哪个名句?5.本文倒数第二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联系具体内容及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分析它有什么作用?6.文末作者含蓄地表达了对什么样的社会现象的忧思?你是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担忧的?为什么?7. “以小见大”是散文常用的表现方法,就是通过常见的、具体的一些人、事、物,却表达了广泛而深刻的自然、社会、人生等重大问题。
你认为《江南瓦》是怎样使用“以小见大”的方法的,请你联系文章具体内容作一些分析。
答案:1.屋瓦风雨声檐下滴雨瓦上日光烟影屋瓦积雪消融2. a、雨幕(雨帘)b、粉墙黛瓦3.①用叠词,音韵和谐,语言别致,雅俗共赏。
用比喻,生动形象,突出屋瓦的功效。
感情毕现,奠定了全文抒情基调。
②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檐下滴雨因风而动的美感,表现了作者对檐下滴雨的喜爱。
4.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5.对比。
将江南瓦与琉璃瓦对比,突出江南瓦“卑微”“粗糙”的特点,反衬它“卑微”中的崇高,“粗糙”中的伟大强调它是人们“容身之需,安居之宝”,更深入地揭示作者对江南瓦钟情的原因。
6.①含蓄地表达了对在以“钢筋水泥”等为标记的现代城市文明的逼迫下,“瓦”“瓦蓝”等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自然朴素的生活方式)日渐消亡的忧思。
②示例:这种担忧没有必要。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是现代化进程的一种必然。
示例二:这种担忧有必要。
传统文化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不能以牺牲它为代价来发展现代文明,应该加以大力保护,使其与现代文明和谐并存,共同发展。
7.一片小小的江南瓦,传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一丝浅浅的忧思,却提出了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怎样对待文化继承。
五、一些应试技巧:(1).树立“赋分”意识:根据试题的分数来合理的分配答题时间,确定答案文字的长度,甚至大胆推断答案大体上可分为几点来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