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单位年鉴稿应注意的一些问答
年鉴编写注意问题
年鉴,编年史的一种,是系统汇集某 年度重要的文献信息,多为逐年编纂连续 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它具有存史、资政、 信息交流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在高校年 鉴的编写过程中,除了要充分认识年鉴的 概念和功能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的问题。
一、 资料的准确性。
资料的翔实系统、准确可靠是树立年 鉴权威性的基础。年鉴中所涉及的各种资 料和数据都是由学校各部门年度内产生的 第一手材料,并需要各部门主要领导审核。 因此,数据的形成部门要本着严谨的精神, 认真核实数据,减少失误,从而提高年鉴 总体质量。
四、 出版的及时性。
年鉴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要反映及时, 这样才能发挥年鉴信高年鉴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年鉴信息密 集,但如果出版不及时,势必降低年鉴的 利用价值,也部分丧失年鉴的功能。
二、 语言的规范性。
要开门见山,直述其事,用朴实的 语言将事实交代清楚,不需要用修饰性 的文字,也不要场景描述或妄下评语; 叙述要言而有据,不能一味地用“影响 深远”、“意义重大”等笼统性语言来 概括;要反映实质性的内容,切忌空乏 议论或老生常谈。
三、 立目的科学性。
写好条目是年鉴的关键,条目质量的高低,是评价年 鉴质量的主要标准。根据条目内容的不同,年鉴条目可分 为综合性条目和单独性条目。综合性条目一般使用“综 述”、“概述”、“概况”等词,放在各分条目之前,意 在对各部门年度工作作总体性的概括说明。综合性条目, 要求将基本情况、基本数据交代清楚,以保持资料的连续 性;其条目文字不长,但内容上有相当的深度,要有对本 部门工作有一个全局性把握,不能仅停留在学习各种文件 及会议精神上而忽略实质性内容的概括。单独性条目立目 原则是“大事不漏、小事不凑”;要选择年度工作中起重 大变化的大事、要事、可供借鉴之事立目。
浅谈年鉴编纂出版中的常见问题
/张昊越年鉴出版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成书于14世纪40年代的《宋史·艺文志》中有“年鉴”卷。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年鉴出版始于新中国成立前后,但之后的近30年,相关工作未得到重视。
20世纪80年代后,伴随着两轮修志工作的开展,年鉴的编纂出版取得了空前的成绩,其品种日益多样,规模不断扩大。
而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地区明确要求年鉴必须公开出版,年鉴的编纂出版工作必将迎来新热潮。
需要正视的是,随着年鉴编纂出版工作日益得到重视,一系列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主要体现在条目设置、行文质量、内容准确性、体量篇幅等方面。
针对年鉴编纂出版中的常见问题,本文将着重从出版编辑的视角做分析。
一、年鉴编纂的基本原则所谓年鉴,是系统汇辑上一年度的重要信息,并逐年编纂出版的资料性文献,其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资料性文献、逐年编纂并连续出版、系统汇辑上一年度的重要文件信息。
而根据2006年《地方志工作条例》,年鉴“是指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
两相比较,前者泛指所有类型的年鉴,而后者特指地方综合年鉴。
作为一种逐年出版的资料性文献,年鉴的编纂需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资料权威。
年鉴通常由包括各级各类政府部门在内的官方机构编写,内容涵盖所载对象上一年度的方方面面,能提供各种重要的信息及其他线索。
为确保年鉴的资政存史价值,资料权威性需格外重视。
年鉴编纂单位应采用官方披露的资料,若对资料有疑问,还需仔细核实。
反映及时。
年鉴以年为周期,旨在提供实时动态信息,因此需要注重其时效性。
一般来说,上一年度的年鉴,建议在当年结束前编纂出版为宜。
只有及时编纂出版,才能确保年鉴的内容具有较高的时效性,便于及时为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读者提供资料参考。
连续出版。
年鉴是对上一年度所载对象各方面信息的定期反映,能提供逐年可比的信息。
只有确保连续出版,才能使各年度年鉴中的内容串联到一起,便于读者清晰回溯各种信息,把握历史线索,总结发展规律。
浅谈年鉴撰稿人如何编写优质年鉴稿件
浅谈年鉴撰稿人如何编写优质年鉴稿件年鉴撰稿是年鉴编纂的基础性工作,高质量的年鉴稿件,对年鉴编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决定了年鉴的信息量是否丰富、信息是否详实。
所以,如何让撰稿人员撰写出高质量的稿件也是每个编辑部亟待解决的事情。
现结合工作实际,就撰稿人如何编写好高质量的年鉴稿件,谈谈一些体会,供年鉴同仁在与撰稿人员交流时借鉴与参考。
一、学习篇目内容和相关资料,做好沟通联系年鉴撰稿人员在撰写年鉴稿件之初,首先要学习年鉴篇目内容和相关的资料,这是撰稿前的必备准备工作。
一是要学习篇目大纲的框架设计,明确本区域、本行业在框架中所涉及的内容有哪些,了解年鉴的基本情况与上年度有何变化和调整,把握框架大纲中对一些内容所注明的的提示。
二是要学习本行业、本区域的年度工作要点,主要领导在重要会议上的讲话资料、经验汇报材料等资料,根据年鉴框架设计的要求和任务分配方案,对本单位、本行业的一年全貌与重点、特色工作做到心中有数。
三是学习年鉴通知文件和示例,学习编辑部提供的年鉴示例,了解年鉴条目撰写的基本概貌和一些基本要素结构。
四是与本区域、本行业所属部门进行沟通联系,把本单位的撰写内容告之所属单位人员;与编辑部保持沟通联系,把年鉴大纲中所设计的内容与本行业不相符合的,及时反馈年鉴编辑部,让编辑部工作人员对相关的内容及时调整;与编辑部人员保持联系,由编辑部人员做好年鉴撰稿的相关辅导。
二、收集资料,抓住重点和特色撰稿人员在编写年鉴稿件之前,收集资料十分重要,很多撰稿人员容易忽略这个环节,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的撰稿人员多是各行各业的文秘人员,这些人员手上其他日常事务杂多,处理和拟定的文案也比较多,容易把年鉴稿件的撰写当成一个简单的任务来做,有的甚至为了应付交差,直接把一些本单位的总结、汇报、简讯等资料当成年鉴稿件进行报送,也就容易造成一个行业全年工作当成了一个单位的基本情况。
撰稿人员如何收集资料,主要收集哪些方面的资料?一是根据本级年鉴的框架篇目内容,收集所涉及本单位、本行业的在年鉴框架篇目所限定时间内的资料,包括年度工作要点、领导讲话稿、情况汇报、会议纪要、工作简报、经验材料、先进典型等资料,所涉及内容的图片资料。
关于年鉴撰稿中的几点要求
关于年鉴撰稿中的几点要求年鉴撰稿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记录了一个特定时间段内的重要事件和成就。
为了确保年鉴的质量和准确性,以下是几点年鉴撰稿的要求:一、全面收集资料撰写一本年鉴需要搜集大量的资料,并确保这些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这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体育等各个方面的信息。
可以通过查阅报纸、杂志、互联网、采访相关人士等方式来收集资料。
二、信息整理与分类收集到的资料需要进行整理和分类,以便后续撰稿使用。
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或者主题进行分类,确保撰写时能够清晰地呈现各种事件的发展脉络。
三、精心组织结构在撰写年鉴时,需要将所收集到的信息有机地组织起来。
可以按照年份或者主题将其分成不同的章节或篇章。
每个章节应该有一个简明扼要的标题,以便读者可以迅速找到感兴趣的信息。
四、准确表达观点年鉴撰稿的目的是客观地记录和呈现历史事实。
在书写年鉴时,应避免主观色彩和个人偏见的表达,要力求客观、准确地描述事件的发展和影响。
五、语言通顺流畅年鉴撰稿的语言应该通顺流畅,易于理解。
应避免使用复杂的句子结构和过多的专业术语,确保读者能够轻松阅读并理解年鉴内容。
六、图文并茂,排版美观年鉴中的文字应与图片相得益彰,以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
在插入图片时,要注意图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确保图像能够清晰地展示。
同时,还需要注意版面的排版美观,使得读者在阅读年鉴时感到舒适。
七、审校与修改在撰写完年鉴后,需要对全文进行审校和修改。
检查是否有错别字、语法错误、逻辑不严谨等问题,并对其进行修正,确保年鉴的质量。
综上所述,年鉴撰稿需要全面收集资料、整理分类、组织结构、准确表达观点、语言流畅、图文并茂、美观排版,以及审校与修改等要求。
通过遵循这些要求,可以撰写出一本内容丰富、质量优良的年鉴。
撰写《江西科技年鉴》几个要注意的问题
附件2:撰写《江西科技年鉴》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年鉴撰写质量,针对《江西科技年鉴》在编辑中所发现的一些问题,特就此作出几点说明,提供各位撰稿人借鉴,共同做好《江西科技年鉴》。
1.提供稿件的数据要以源头为准,即省里的数据以省统计局为准,厅里的数据以厅办公室或厅计划处为准,厅各处室专业工作稿件以处里工作统计为准,数据之间应相互不矛盾。
2.撰稿人员在撰写稿件前,必须认真阅读《江西科技年鉴》组织编写的通知,按编写大纲栏目的条目为题作答,并标清代码,规范文稿中的字、词、句,尽量用短句,文句要精炼通顺。
3.年鉴是记载整个一年的重大事项与活动等的年度资料性文献,以客观事实和统计数据说话,反映本年度整体情况轨迹,所以数据要是全年完整的,记载的工作内容是本年度全年的,不要把本年度之外发生的事(如“去年”、“明年”的事)编入本年度年鉴,就是说不追溯历史,不展望预测未来。
年鉴应直接确定某某年时间,文中不要出现“今年”等字眼。
4.除特殊稿(如专文、特稿,科技综述、文献法规等)外,名类目一律使用第三人称。
在地域上不使用“我国”、“我省”、“我市”等称谓,而应用“中国”、“江西”、“南昌市”等称谓。
涉及组织机构时也不用“我厅”、“我局”、“我委”、“我院”,而应用组织机构全称(首次出现时)或约定俗成的规范简称。
5.按照省地方志办公室编写的《江西年鉴》的要求,今后《江西科技年鉴》文稿中度量衡单位统一用中文,不用外文。
一些过时的度量衡单位不要再用。
如“公里”要改为“千米”,“公斤”要改用“千克”,“亩”要换算为“公顷”。
6.年鉴不是总结,更不是计划,《江西科技年鉴》是记载本年度(某某年)全省科技发展重大事项与活动,刊载某年度发布的相关文件、政策法规及重要科技统计数据等信息资料,一年一鉴,它要求采用记述文体和说明文体,直陈其事,用事实讲述,述而不论,用数据反映,戒除总结式、汇报式;同时做到小事不收、大事不漏、言必有据、数据准确、实事求是。
关于年鉴撰稿中的几点要求
关于年鉴撰稿中的几点要求在进行年鉴撰稿时,我们需要注意几个方面的要求,以确保撰写出准确、全面且有条理的内容。
本文将从内容选择、撰写风格、结构安排、配图选用以及校对细节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内容选择要求年鉴作为一种资料性出版物,其内容应当详实、准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重要时事回顾:回顾本年度的重大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事件,突出其影响和意义。
2. 行业动态分析:根据行业特点,深入分析本年度在该行业内发生的重要变化、趋势和突破。
3. 统计数据统计:收集整理本年度各项统计数据,并进行相应的解读和分析,以便读者了解行业发展状况。
4. 重要人物专访:对本年度在相关行业或领域有重要贡献的人物进行专访,探讨其成就和心得体会。
二、撰写风格要求在年鉴的撰写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的风格要求:1.客观中立:年鉴撰稿应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回避主观色彩和个人情感,以提供准确的信息。
2.简明扼要:在保持完整性的前提下,我们应尽量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避免冗长和啰嗦的描述,提高读者阅读的效率。
3.专业术语:在年鉴中可以使用相关行业的专业术语来准确表达,但需要注意对相关术语进行解释和注释,以方便读者的理解。
4.互补角度:在撰写年鉴过程中,可以从不同角度综合分析问题,突出重点和亮点,使得年鉴更具分析性和深度。
三、结构安排要求年鉴的结构安排是撰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种合适的结构安排建议:1.封面和目录:年鉴的封面需要简洁大方,并标明年份。
目录应清晰明了,方便读者查找所需信息。
2.引言:简要概括本年度的重大事件和背景,引起读者的兴趣。
3.主体内容:根据内容选择要求中的几个方面,逐一进行全面的论述,并根据需要进行分章节的划分。
4.图片和图表:为了增加年鉴的可读性,可以适当插入一些与内容相关的图片和图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信息。
5.后记和致谢:总结本年度的撰稿工作,感谢所有为年鉴撰写做出贡献的人员。
《年鉴》供稿注意事项
附件2《年鉴》供稿注意事项一、2007年《年鉴》所选内容发生时间为200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涉及跨年度的工作,应重点表述本年度部分。
因供稿时间与《年鉴》所选内容发生时间存在时间差,各单位如有发生于年底的重大活动应及时补报材料。
二、2007年《年鉴》主要内容分为:(一)党和国家领导同志有关科协和学会工作的指示、讲话、批示、题辞等;(二)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及常务委员会工作;(三)重要文件;(四)综合性工作和活动;(五)组织体系及机构;(六)表彰奖励;(七)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含受委托管理的学会)情况;(八)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情况;(九)直属单位情况;(十)大事记;(十一)附录。
三、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中国科协机关各部门、各直属单位,负责本单位、本部门相关内容文稿、照片的提供,具体内容及要求见附件3。
四、文稿要求文字精炼、内容翔实、文风朴素。
既要准确、全面地反映本单位、本部门的整体工作情况,又要体现工作重点和特色。
中国科协机关各部门应注意反映科协系统相关工作情况。
重大活动请注明日期,并反映活动效果及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各级党政领导关心、支持和参加情况。
各单位、各部门提供文稿的同时,请提供反映重大活动的5至7吋照片5张以上,照片要求图像清晰,内容要反映各级科协和学会2005年的重点工作。
为保证图片印刷质量,请尽量提供纸质照片原件,如提供电子照片,则分辨率不应低于1024×768。
每帧照片应有简要文字说明。
五、各单位、各部门所报送的文稿和照片,需经本单位、部门领导审定并加盖公章,文责自负。
请在信封左下角注明“年鉴供稿”。
六、所有文字资料一律通过电子邮件或磁盘发送至中国科协《年鉴》编辑部。
同时提供与电子信息一致的纸质文稿一份备查。
照片直接寄送,不收底片,用后不退还。
请在文稿中注明联系人、通信地址、电子信箱及联系电话。
七、《年鉴》属公开出版物,凡涉及保密的内容请勿列入。
志书年鉴编纂过程中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志书、年鉴编纂过程中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一、规范用语:1.建国以来,解放以来等,改为“新中国成立以后”;2.“截止”一般而言,用“截至”。
3.“西红柿”改为“番茄”;土豆、洋芋改为马铃薯。
包谷改为玉米等。
4.“在县委张副书记的亲自过问下,”类似的词语一定要规范。
同时,除非必须介绍的人名之外,一般不随便写姓名。
5.用全称。
如哈萨克语,不能够用“哈语”;6.民族姓名要用父名,这一点强调很多,但是,关键的时候老是出问题;7.法律要用全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不能用农业法,《农业法》;8.“同志”一般不用。
村里的“三老”全部改为“四老”(2010年以后)。
9.我们、我县、我局、目前、当年、于当年、预计等不规范用语要剔除掉。
简史可以用“了”,但是,年鉴和县志之类的问题尽量不用。
10.“两居”工程建设按照“三个集中”原则是哪“三个集中”?1乡镇周边向乡镇集中,2 乡镇向县城集中3 总体向阿魏灌区集中(特载)11.破折号要与一字线分清。
有文件号的要统一用六角括号比如:青政办发﹝2012﹞5号。
不能少写,我们的年鉴出现“﹝90﹞36号”。
12.不该用的简称要用全称。
如“面心实活动开展情况”,“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
“‘面、心、实’活动开展情况”二、注意起止时间。
如二轮修志起止时间为1996年至2010年。
可以适当上溯,但是,不允许超过这个时间。
如果是重大事件,可以单独成文,但不能够写入所写稿件中。
三、避免原则性的错误:如:第七次党代会上选举产生了青河县第六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
注意词语的逻辑关系。
如“中亚、中东等穆斯林地区‘清真’市场为主。
”清真衬衣、清真面粉……四、用语严谨。
如“2010年3月,公司去文莱参加国际林果业产品展示会,文莱国王通过翻译了解公司的展品并品尝了沙棘茶。
几个月后,文莱国王派人辗转通过中国大使馆找到了公司买沙棘茶,听说国王喝了茶之后,心脏病有所好转。
”其中,应该介绍一些证据,但是,由于牵涉到个人隐私,不宜写清楚。
年鉴出版:年鉴公开出版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年鉴出版:年鉴公开出版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年鉴出版是出版中涉及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年鉴公开出版的时候有哪些专业问题需要注意的呢?从而使出版能避免出版社的考量,顺利通过并出版。
一、内容1.与港澳台有关的内容●原则:一个中国的原则。
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并非国家,不能与国际上其他国家并列,应称“中国香港、澳门地区、台湾地区”。
●篇目设置:建议尽量将港澳台事务从“外事”和“对外经济贸易”中分出单列。
●用语:正确使用涉港澳台用语。
2.关于侨务●区分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等易混淆概念●注意招商、投资及捐赠问题3.民主党派的排序4.涉及社会秩序稳定及人权方面的问题●信访工作:要注意信访工作对社会稳定的重要影响。
●计划生育:记述当地计划生育的总体成效。
5.保密问题注意军事方面,公检法方面,新的科技发明、特殊产品的工艺及生产流程等,重要战略物资、人防面积、内参中的内容以及不宜公开的其他数据和内容的保密问题。
6.名称的规范机构名称应准确,可参阅国发〔2008〕11号、12号等文件及地方相关文件。
机构名简称,可参阅国办秘函〔2008〕26号文件及地方相关文件。
7.关于法治原则●“法治”与“法制”法制:有国家和法律就有法制。
(静态概念)法治:是近代以来的产物,它与民主、自由和人权相联系,与人治相对立。
(动态概念)●法律、文件名称法律、文件名称要严格核对,一字不能错。
法律法规使用全称时加书名号,使用简称时不加书名号。
8.地方人大和人大常委会地方人大和人大常委会性质不同,要加以区分。
人大常委会主任误为“人大主任”。
人大常委会主任误为“主任委员”。
9.民族、宗教的记述原则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民间习俗,应突出民族平等、互相团结、共同繁荣的内容,把民族团结作为一条主线。
对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应给予实事求是的记述。
10.简称和缩略语一般有三种处理方式:11. 数字在审稿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有:•分项之和与总数不符。
年鉴编纂经验分享材料
年鉴编纂经验分享材料年鉴编纂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需要合理的筹划和高效的执行。
以下是我在年鉴编纂方面的一些经验分享:1. 计划和组织- 在开始编纂年鉴之前,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时间表。
明确每个阶段的任务和截止日期,确保整个编纂过程有序进行。
- 确定一个项目负责人,建立一个紧密合作的团队。
分配任务,明确责任,并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2. 收集和整理信息- 对于编纂年鉴而言,信息收集是至关重要的步骤。
收集各个领域的信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以确保年鉴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 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删除重复、不准确或不相关的内容。
确保每条信息都经过了核实和确认。
3. 选择和编辑内容- 根据年鉴的主题和目标读者,选择重要和有代表性的内容。
确保年鉴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能够满足读者的需求。
- 进行内容的逻辑排序和编排。
使用明确的标题和子标题,使阅读更加清晰和易懂。
确保信息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 对编写好的内容进行审校和审查。
检查语法、拼写和文体的准确性。
确保无误后才进行排版。
4. 设计和排版- 考虑年鉴的整体风格和布局。
选择合适的字体、颜色和排版格式,使年鉴具有吸引力和易读性。
- 确定图表、表格和插图的使用方式。
使用清晰和具有信息性的图表和插图,以增强读者的理解和兴趣。
- 进行最终的校对和修改。
确保排版的准确性和整体的一致性。
以上是我在年鉴编纂方面的一些经验分享。
希望对你的工作有所帮助!。
年鉴编纂经验交流
年鉴编纂经验交流
关于年鉴编纂经验交流的话题,我想说几句。
首先,年鉴编纂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多方面的技能和经验支持。
在这个过程中,有了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任务,更好地保持
记录并保存数据。
相信大家都认同,年鉴编纂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对
于学校、地方以及国家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大家应该更加注
重经验的积累和交流。
在年鉴编纂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建立一个合理的计划,包括时间、流程和责任。
确保按照计划进行
工作,保持高效和质量。
2. 强调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掌握正确的获取和处理方法,避
免因为错误数据造成的影响。
3. 关注事实和历史,对于一些问题和事件应该进行严谨的分析和解释。
这对于读者的理解和理解历史意义至关重要。
4. 使用适当的语言和风格,同时还应确保排版和设计符合要求。
这样
可以提高读者的体验,并增加可读性。
在编纂年鉴的过程中,经验交流也很重要。
经验交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的工作模式、技能和方法,从而提供改进方案,优化工作流程和技术,以提高年鉴的质量。
此外,经验交流还可以增进团队合作和沟通,建立良好的团队文化和氛围。
除了年鉴编纂之外,我们还可以从其他领域的经验交流中获益。
可以参加会议、论坛、研讨会等活动,向其他行业的专家和同行学习经验和技能,从而提高我们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总之,年鉴编纂需要多方面的技能和经验,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积累,并且需要不断地进行经验交流。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年鉴的质量,为学校、地方和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提高企业年鉴编辑质量的几个问题
THANKS.
要求版式设计美观、插图质量高,提高整体阅读体验。
采用现代化的编辑工具和技术
1 2
推广数字化编辑工具
使用现代化的编辑软件和工具,提高编辑工作的 效率和准确性。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编辑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文本进行智能分析,辅助编 辑进行校对和修改。
3
探索虚拟现实技术增强互动性
利用虚拟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技术为读者提供更丰富的互动体验 ,增强年鉴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编辑工作的主要任
02
务
筛选与整理稿件
筛选
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 确保稿件质量。
整理
对筛选出的内容进行分类、分块、分 页,确保逻辑清晰、易于阅读。
校对与修改稿件
校对
核对原文,纠正错别字、错误数据等,确保准确无误。
修改
对文稿进行润色、删减、增补等,提高表达效果。
统一与规范格式
统一
保持全篇风格统一,避免视觉混乱。
反映企业状况和特点的信息。
如何提高编辑工作效率
要点一
总结词
制定详细的编辑计划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制定详细的编辑计划是提高编辑工作效率的关键。在计划 中,应明确每个阶段的任务和时间节点,合理分配时间和 资源,同时注重与团队成员的沟通和协作,确保编辑工作 顺利进行。
如何保持年鉴的时效性和新鲜感
总结词
及时更新内容,注重数据和趋势分析
自动化
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企业年鉴编辑的生产效 率和质量,如自动化排版、自动化校对等技 术可以帮助编辑更加快速地完成编辑工作。
企业年鉴编辑工作
05
的挑战与对策
如何应对信息过载问题
总结词
志书年鉴编纂过程中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志书、年鉴编纂过程中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一、规范用语:1.建国以来,解放以来等,改为“新中国成立以后”;2.“截止”一般而言,用“截至”。
3.“西红柿”改为“番茄”;土豆、洋芋改为马铃薯。
包谷改为玉米等。
4.“在县委张副书记的亲自过问下,”类似的词语一定要规范。
同时,除非必须介绍的人名之外,一般不随便写姓名。
5.用全称。
如哈萨克语,不能够用“哈语”;6.民族姓名要用父名,这一点强调很多,但是,关键的时候老是出问题;7.法律要用全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不能用农业法,《农业法》;8.“同志”一般不用。
村里的“三老”全部改为“四老”(2010年以后)。
9.我们、我县、我局、目前、当年、于当年、预计等不规范用语要剔除掉。
简史可以用“了”,但是,年鉴和县志之类的问题尽量不用。
10.“两居”工程建设按照“三个集中”原则是哪“三个集中”?1乡镇周边向乡镇集中,2 乡镇向县城集中3 总体向阿魏灌区集中(特载)11.破折号要与一字线分清。
有文件号的要统一用六角括号比如:青政办发﹝2012﹞5号。
不能少写,我们的年鉴出现“﹝90﹞36号”。
12.不该用的简称要用全称。
如“面心实活动开展情况”,“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
“‘面、心、实’活动开展情况”二、注意起止时间。
如二轮修志起止时间为1996年至2010年。
可以适当上溯,但是,不允许超过这个时间。
如果是重大事件,可以单独成文,但不能够写入所写稿件中。
三、避免原则性的错误:如:第七次党代会上选举产生了青河县第六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
注意词语的逻辑关系。
如“中亚、中东等穆斯林地区‘清真’市场为主。
”清真衬衣、清真面粉……四、用语严谨。
如“2010年3月,公司去文莱参加国际林果业产品展示会,文莱国王通过翻译了解公司的展品并品尝了沙棘茶。
几个月后,文莱国王派人辗转通过中国大使馆找到了公司买沙棘茶,听说国王喝了茶之后,心脏病有所好转。
”其中,应该介绍一些证据,但是,由于牵涉到个人隐私,不宜写清楚。
《年鉴》撰写中常见问题及统一标准
《年鉴》撰写中常见问题及统一标准编辑部在历年《年鉴》的编纂过程中,搜集并整理了部分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并依据《年鉴》编纂要求作了统一标准,具体如下:1.引号不滥用可以用引号的情况:①有歧义。
②引用的话。
③知名度不高的简称。
④特殊含义、特别强调、特定称谓。
⑤报告题目、讲座名、专题名、课程名。
⑥比赛或者活动的冠名为特定称谓。
不用引号的情况:①五四、985、211、慕课等知名度高,没有歧义的词语。
②无冠名的比赛名称。
③各类奖项、荣誉名称。
2.连接号的形式有短横线“-”、一字线“―”和浪纹线“~”三种。
标示表格、插图的编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年月日,复合名词中起连接作用等均用短横线。
标示相关项目(如时间、地域等)的起止,标示数值范围的起止,一般用一字线,有时也可用浪纹线。
3.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
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4.网站名不用标点符号。
5.标点符号一律用全角。
6.统计类优先用阿拉伯数字,其次为汉字。
7.人员量词运用优先考虑“人”,其次为“名”,不用“位”。
8.不用或者尽量少用“共”“为”“了”“对”“已”“等”,忌用“一是”“二是”“总之”等总结性语句。
9.不用“我校”,涉及到外单位的事件描述统一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校内发生的事件视情况用“学校”或者“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具体来讲,如无歧义可直接用“学校”,如有歧义,需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10.统一用“教师”“学生”,不用“老师”“同学”。
11.统一用“专任教师”,不用“专职教师”“专业教师”。
12.全部列举不用“等”,不完全列举需用“等”。
如:“有英语和商务英语2个本科专业”,不写作“有英语和商务英语等2个本科专业”。
13.各单位名称在各分目中首次出现时用全称,并标注:(以下简称“xxx”),第二次出现时用简称。
如“学院”“编辑部”等。
撰写单位年鉴稿应注意的一些问答
撰写单位年鉴稿应注意的一些问答年鉴稿撰写注意事项2013年《景东年鉴》(创刊号)已经正式出版,今后将一年一卷,逐年出版。
纵观今年各单位、各部门提交的年鉴稿,撰稿人基本能按照要求认真撰写稿件,我们在编辑过程从一些单位的稿件中学到了不少好经验,同时,也发现一些稿件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年鉴”认知不足,还没有搞清楚“年鉴”是怎么回事。
部分单位领导重视不够,安排的撰稿人员文字功底不高,审核也不仔细,未能及时发现错、漏,就盖章交稿;二是部分撰稿人对本部门情况不熟悉、文字组织能力较弱,且对年鉴的文体文风不了解,随意性较大,稿子质量低。
初学撰写单位年鉴稿,开好头,起好步尤为重要,而要形成漂亮开局就要在提高认识、突出特点、撰写规范上下功夫。
一、关于年鉴的定义“年鉴”是现代意义上的一种工具书。
对年鉴,比较一致的定义是:年鉴是系统汇集上一年度重要文献信息,逐年编纂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
年鉴所刊载的是资料,是各种重要信息,年鉴有特殊的资政、存史、研究价值。
每部年鉴刊载的是上一年度的全年性的资料。
二、编辑出版年鉴的重要意义对编辑出版年鉴的意义,一般概括为资政、存史和研究宣传作用。
一是为领导决策服务。
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案头有一部年鉴这样的系统、权威的资料性工具书,一部刊载区域、部门全面情况的百科全书,遇到不熟悉、不清楚的问题时,可以及时查阅,指导工作。
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每到一地视察指导工作,都十分重视了解当地的历史和现状,都要调阅那里的地方志书。
现在有了年鉴,很多领导新到一地工作,首先调阅的也是地方综合年鉴和地方志书。
二是为区域发展服务。
年鉴是全面、系统、权威的信息资料书。
很多地方领导人,都把本地区的年鉴作为珍贵礼品馈赠内外宾客,作为自我宣传的一种手段。
我们编辑出版年鉴,有利于招商引资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宣传区域优势,扩大区域影响。
三是为研究现实和历史提供借鉴。
年鉴是现实性很强的信息载体,记述了各个方面和领域的功过是非、成败得失、经验教训,可以为人们总结经验、分析现状、深化认识、提炼理论提供资料借鉴。
关于县区年鉴编纂中常见的突出问题
关于县区年鉴编纂中常见的突出问题许家康一、总体设计方面的突出问题(一)综合情况篇幅太小,内容不够全面1.年鉴内容整体构成的4个部分及其合理比例年鉴的内容依照年鉴的具体作用为标准,可分为4个部分:一是综合情况,如概况、概貌,或者总述、综述;二是动态信息,就是分门别类记述年度大事要闻,如综合年鉴中的政治、法制、经济、产业、文化等,专业或行业年鉴中的生产经营、基本建设、综合管理等;三是附属资料,包括领导讲话、工作报告、统计资料、法规文件、大事记、书目文摘、附录等便览性、参考性的资料;四是检索系统,一般由书前的分类目录和书后的主题索引构成。
综合情况、动态信息、附属资料是年鉴的主体内容,在年鉴中不可或缺。
上述四个部分是年鉴内容的四大支柱,缺一不可。
其构成比例,不同的年鉴有不同的方案。
对国内外较有影响的30种年鉴统计分析得出,这四个部分的平均值是综合情况7%,动态信息56%,附属资料29%,检索系统8%,这样的结构比例比较合理。
很多年鉴的编纂者对结构比例不重视,导致这四大支柱并不牢靠。
2.综合情况篇幅过小的原因分析根据一些广东市县区年鉴的粗略统计,综合情况,也就是概况、概貌平均篇幅只有2.37万字,大约占总篇幅的3.64%。
其中篇幅最大的是4.2万字,占总篇幅的4.3%;篇幅最小的只有3600多字,仅占总篇幅的0.79%。
总体来看,综合情况栏目不多,有的只有两个分目,综合性不强,内容比较单薄,承担不了全面反映一个地方基本情况的内容。
综合情况的内容被压缩,分析其原因有2个,一是不知道如何界定,或者说如何把握地方综合年鉴综合情况的内涵;二是担心综合情况同动态信息的内容交叉重复。
关于综合情况的内涵,地方综合性年鉴的名称有两个关键词,地名和年鉴,比如广州,年鉴。
年鉴的综合情况不论称为概况或是概貌、总述或是综述都应该对应这两个关键词,也就是说不单是某个地方的概况、总述,同时也是地方年度情况的概况、总述,因此既要提供地方位置、面积、人口、自然资源、行政区划等基础信息,同时也要概括地反映这个地方年度的基本情况。
年鉴编写所需专业知识
年鉴编写所需专业知识嘿,朋友!说起年鉴编写,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它就像精心烹制一道大菜,需要各种专业知识来调味。
咱先说说资料收集吧,这就好比是准备食材。
你得有一双火眼金睛,能从各种各样的渠道,像是官方文件、新闻报道、统计数据等等里面,找出那些有用的、新鲜的“食材”。
这可不是随便翻翻就能搞定的,得下功夫!你想想,如果找的资料不全、不准,那不就像做菜少了关键的调料,味道能好吗?再讲讲框架设计,这相当于给咱们的“大菜”搭个好架子。
得有清晰的条理,合理的分类,让内容能各归其位。
比如说,经济、文化、社会,每个部分都得安排得妥妥当当。
这就跟盖房子一样,框架不稳,房子能结实吗?还有语言表达,这可是年鉴的“外衣”。
得简洁明了,准确无误,别啰嗦,别含糊。
要让读者一看就懂,没有歧义。
不然,就像一件衣服,皱皱巴巴还不合身,谁会喜欢?数据处理也是个重头戏!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可不能马虎。
得认真核对,科学分析,用图表或者简洁的文字呈现出来。
这就像把一堆乱麻理清楚,可不容易!编写年鉴还得了解行业动态和政策法规。
这就像航海得知道风向和航线,不然不就迷失方向了吗?对最新的政策法规不熟悉,编写出来的年鉴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吗?另外,校对审核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这就像是给做好的菜挑挑毛病,看看有没有错别字,逻辑通不通,内容全不全。
可别小看这一步,一个小错误都可能影响年鉴的质量。
总之,年鉴编写可不是闹着玩的,需要方方面面的专业知识和细心耐心。
只有把每一个环节都做好,才能编出一本有价值、让人称赞的年鉴!朋友,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最新]关于年鉴稿写作
关于年鉴稿的撰写一、“年鉴”的概念“年鉴”也就是“志”,是一种历史记录,因为这种资料的内容只记录了上年度一年的情况,供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作为参考、借鉴,所以称之为“年鉴”。
其主要内容是记录一个地区、部门单位或社会团体上年度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及自然变化情况。
二、年鉴常用体例年鉴一般包括述、记、志、表、录等几种体例。
述。
指概述,对年度各方面的情况作扼要概括,反映大概情况。
要求抓大节、抓综合方面、抓主要的基本情况去写,概括全貌,特别提出的是要数据真实,要与上年的口径一致,并有一定的连续性;千万不可以“摸脑壳出数据”。
记。
指大事记,以编年体记事方式,用简要的语言将对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自然等方面有较大影响的事件作记录。
虽然篇幅短少,但要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况(起因、经过、发展变化情况、结果及主要影响、意义)要素齐全,让读者对所记事件有全面清楚的了解,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志。
指对事物情况的记录。
这是我们每个单位撰写年鉴稿时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和乡镇、部门单位的年鉴稿主体文字部分一般包括概况和条目两大栏目。
“概况”是以概况性的语言将本部门单位或地区年度内各方面发展变化情况和工作情况作简要记录。
让读者对年度情况有个总的印象,能看到点和面,看到前后变化。
部门单位概况内容一般包括:机构人员、所属行业、战线的全县发展变化情况、主要工作及成效等;乡镇概况内容一般包括:本乡镇的年度基本情况(区划人口、经济发展大概情况、社会事业建设情况、政府机关基本情况及主要工作成效等)。
“条目”是将概况中的重要内容,进行展开,将事物各方面的情况作较为详细的记录,让读者对事物有较全面、详细的了解。
通常要选择突出单位、部门或一个地区的工作特色、年度发展变化情况和有重要影响的事物单列条目。
这就要求我们在撰稿时,严格按照“年鉴拨撰稿要求”认真撰稿。
做到:要素完整,层次清楚,表达准确,语言朴素、通顺流畅。
要让读者知道“某个事件或某件事物或现象的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某件事从头至尾是怎么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鉴稿撰写注意事项2013年《景东年鉴》(创刊号)已经正式出版,今后将一年一卷,逐年出版。
纵观今年各单位、各部门提交的年鉴稿,撰稿人基本能按照要求认真撰写稿件,我们在编辑过程从一些单位的稿件中学到了不少好经验,同时,也发现一些稿件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年鉴”认知不足,还没有搞清楚“年鉴”是怎么回事。
部分单位领导重视不够,安排的撰稿人员文字功底不高,审核也不仔细,未能及时发现错、漏,就盖章交稿;二是部分撰稿人对本部门情况不熟悉、文字组织能力较弱,且对年鉴的文体文风不了解,随意性较大,稿子质量低。
初学撰写单位年鉴稿,开好头,起好步尤为重要,而要形成漂亮开局就要在提高认识、突出特点、撰写规范上下功夫。
一、关于年鉴的定义“年鉴”是现代意义上的一种工具书。
对年鉴,比较一致的定义是:年鉴是系统汇集上一年度重要文献信息,逐年编纂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
年鉴所刊载的是资料,是各种重要信息,年鉴有特殊的资政、存史、研究价值。
每部年鉴刊载的是上一年度的全年性的资料。
二、编辑出版年鉴的重要意义对编辑出版年鉴的意义,一般概括为资政、存史和研究宣传作用。
一是为领导决策服务。
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案头有一部年鉴这样的系统、权威的资料性工具书,一部刊载区域、部门全面情况的百科全书,遇到不熟悉、不清楚的问题时,可以及时查阅,指导工作。
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每到一地视察指导工作,都十分重视了解当地的历史和现状,都要调阅那里的地方志书。
现在有了年鉴,很多领导新到一地工作,首先调阅的也是地方综合年鉴和地方志书。
二是为区域发展服务。
年鉴是全面、系统、权威的信息资料书。
很多地方领导人,都把本地区的年鉴作为珍贵礼品馈赠内外宾客,作为自我宣传的一种手段。
我们编辑出版年鉴,有利于招商引资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宣传区域优势,扩大区域影响。
三是为研究现实和历史提供借鉴。
年鉴是现实性很强的信息载体,记述了各个方面和领域的功过是非、成败得失、经验教训,可以为人们总结经验、分析现状、深化认识、提炼理论提供资料借鉴。
年鉴作为一种具有系统性、连续性的权威资料,还是编史修志的基础材料。
三、撰写单位年鉴稿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年鉴撰写应坚持五字方针:一是“全”。
在本部门、行业内,记载内容要全面系统。
基本情况和基本的举措、成果、经验、大事、要事,都要收录,不可或缺。
记载内容要完整,时间、地点、主体、过程、结果、主要数据等要素齐全,不可丢三落四、残缺不全。
要大事、要事不漏,凡是重要工作、重要成果、重要举措、重要事件,一定要予以记载。
二是“新”。
内容要新鲜,与时俱进。
全面反映各个方面年度发展情况的同时,着力反映年度发生的新事物、新问题、新举措、新进展、新成果、新经验,充分体现时代特点。
对一些重要事件、重点工程、重要成果、重大改革措施,要单独列条目,给予及时地、充分地反映。
三是“特”。
着力突出本部门、行业的特色,包括经济社会发展中比较独特的方面,有突出成绩的方面,有明显优势的方面,有较大影响的方面,要重点记载,比较详细具体的记载。
四是“实”。
所有记载内容都必须实事求是,是对客观存在事物的忠实记载,不得有任何的虚假或虚构。
这是年鉴的灵魂、生命和价值所在。
事实记载要完整准确,必须是已经发生的、客观存在的事实。
列入规划、计划或写进报告的,但没有变成现实的事物,不应记载。
所有数据要准确无误,或来自统计部门,或经统计部门核对,或来自主管部门。
定性要准确科学,经得起推敲,不自我吹嘘、自戴高帽,也不自我贬低、埋没成就。
五是“精”。
内容要精,在浩如烟海的材料中,选取综合性强、代表性强的材料,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
表述要精,用尽量简练准确的语言来表述,去掉一切可有可无的字词、语句以至段落。
工作要精,精益求精,撰写、校对认真负责,确保不出现政治性、原则性、常识性错误。
年鉴撰写采用的两种基本文体。
一种是记事、记物、记人的记述文体;一种是对事实和有关情况作介绍和解释的说明文体。
按照这两种文体的要求,在年鉴的撰写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开门见山,直叙其事。
开篇就直接叙述时间、主体(单位或个人)、地点、事件事物发生发展过程、结果等具体内容。
不要像写总结那样,“穿鞋戴帽”、铺垫文字。
比如,“在……领导下”,“在……指导下”等。
不要像新闻报道那样,加“导语”、加“评说”,宣传色彩浓厚。
不要像起草讲话稿那样,讲意义、谈作用、提要求。
不要像广告那样,渲染溢美。
如,使用“最高”、“最多”、“最佳”,“率先”、“首创”,“国际一流”、“世界一流”等词语时,要慎重,坚持实事求是,恰当评价,不要言过其实。
二是平铺直叙,用事实说话。
寓理于事实之中,客观、准确地把事实叙述清楚。
就事叙事,用事实体现主题,让读者从事实中领悟观点,自己下结论。
事实要真实可靠,叙述要朴实无华。
不要空泛议论,也不要夹叙夹议,更不要粉饰夸张。
比如,对领导人要谨慎使用“亲自”、“指示”、“深入”、“重要批示”、“重要讲话”等强调性词语。
三是文字简练,条理清楚。
按照事物发展逻辑和正常叙述规律来记述事物事件,不要搞倒叙、插叙。
在不影响内容完整准确表述的前提下,文字要尽量简洁、简练。
要惜墨如金,尽量压缩文字,去掉一切可有可无的字、词、句以至段落,努力做到没有一个多余的字,没有一个多余的词,没有一句多余的话,以朴实、简练、准确、严谨的语言提供高度浓缩的信息。
只要认真分析就会发现,年鉴条目中的很多“的”、“了”、“已”、“共”等字,都是多余的字、没有意义的字,应该不用、少用。
四是文字规范,修辞正确。
行文要使用规范的现代汉语,不要用文言、方言、土语。
语句要完整,语法要正确,词语搭配要适当,努力避免病句。
比如,“通过……,使……”,“由于……,使……”,“最好水平”,“最好之一”等等,都是病句,表述不科学,应该避免。
同时,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使用标点符号。
四、稿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文字表述不直言,有修饰、浮夸、溢美成分。
年鉴的文风体例要求直言、实话实说,例如叙述生产发展只要客观地说明生产发展情况就行,不要轻易地说什么“极大发展”、“跨跃式发展”;取得的某项成果,在没有经过权威机关论证认可之前,不能随便定性为“国内首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前提,必须有明确的依据,即权威机关认可并颁发的证书等);叙述产品质量好,直接说明其质量特点就行,不要自卖自夸什么“质量上乘”、“国内第一”、“世界一流”等。
类似提法,在广告或企业宣传材料中出现不足为怪,但在年鉴材料中,一定要避免。
(二)文字措词有夸张成分。
年鉴的文字措词要尽量用平正词语,其他文章体例如文学作品提倡有起有伏,而年鉴的体例要求是一般不用形容词之类的渲染附加成分,忌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词语。
在这个问题上,不少稿件存在问题,例如,得了某项奖励,直接说“获得××奖励”就行,但有的却被说成“荣获××奖励”、“获××殊荣”;某种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直说“进入”、“进口”即可,却要渲染为“一举打入国际市场”或“产品占领了国际市场”;抓某项工作,直接说“抓住”、“抓好”即可,却往往说成“狠抓”等等;加强对某种工作的领导,实说“加强”就可以,却往往要说成“强化”等等,调整产品结构,直说就行,却往往泛用“优化”;有些普通的增产措施及正常开展的业务工作,也硬往改革开放上靠;另外,部分单位的稿件用了一些空洞或一厢情愿的主观评语,如“获得好评”、“反映强烈”、“受到群众欢迎”、“得到全体称赞”等等,都是不符合年鉴文风、体例要求,没有做到“直言”,应当引起注意并予以纠正。
(三)文字表述选词不准确。
年鉴稿件中常常出现以下情况: 1.“这也许是近年来的最好成绩”,可能因为拿不准,所以用了“也许”,但是,不管拿准拿不准,都不能用“也许”,拿得准,直截了当说“是”,拿不准则客观地列出指标就行了,至于“是不是最好成绩”则让事实去评判;另外,句中的“近年来”也不确切,应明确提出哪一年或哪几年以来;2.“年度任务基本完成”、“工程质量基本上达到阶段标准”,“基本”、“基本上”含义不清,不确切,年鉴稿件不用;3.“违章现象有所减少”、“全镇××产量有所增长”,“有所”在此无实际意义,应去掉;4.“××工程于最近竣工”,“最近”含义不确切;5.“××工作即将结束”,“即将”含义也不确切;五、部分撰写要求1.行业内通用的简称、某些简约的用词,应在首次使用时加括号具体说明。
如开展争创“两个一流”(建一流队伍,创一流工作)活动。
评选“三学”(学知识、学科学、学技术)状元等。
文句要符合语法、修辞和逻辑要求;2.名称表述。
除专文、引文外,条目行文统一使用第三人称的称谓,一律不用第一人称或第一人称代词。
如不用“本市”、“我党”、“我军”、“本公司”等称谓。
应直书市名、党名、军名、单位名,如“中国共产党”(可简称“中共”)、“中国人民解放军”(可简称“解放军”)、“××公司”等。
凡人名一律直书其名,不用“同志”、“先生”等称谓。
需要说明职务、职称、学衔的,可将职务等加在姓名之前。
如“云南省长×××”、“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云南大学教授×××”、“医学博士×××”等;3.时间表述。
时间一律具体书写,不用“今年”、“前年”、“本月”、“目前”、“现在”等时间代名词;不用“近几年”、“最近”、“目前”、“几年来”、“不久以前”等模糊时间概念;不用时间简称,如“1990年”不能写成“90年”。
公历年月日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农历年月日一律用汉字表示,并不得混用。
如“1998年10月1日”不得写成“1998年十月一日”。
凡人物生卒年月、年龄、年份等也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纪年统一用公元纪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纪年,历史纪年之后括注公元纪年。
历史纪年中的数字,民国之前的用汉字书写,民国时期的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如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民国24年(1935年)。
人们熟知的历史上著名事件、日期的写法,一般不加引号,中间也不用间隔号圆点,如五四运动、五一国际劳动节、八一三事变,不必写成“五•四”运动、“五•一”国际劳动节、“八•一三”事变等。
但涉及一月、十一月、十二月的,应用间隔号圆点将表示月和日的数字隔开,如“一•二八”事变,“一二•九”运动等;4.数字使用。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不得与汉字混用,如“20世纪90年代”、“1998年5月6日”、“14时12分36秒”等,不能写成“20世纪九十年代”或“二十世纪90年代”。
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数值在表示数值的范围时,使用连接号“—”,两个连用的数值之间不能省略单位名称,如“150千米—300千米”、“10℃—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