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美术难忘的中国童话故事形象
第1课 难忘的中国童话故事形象-赣美2011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1课难忘的中国童话故事形象-赣美2011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中国童话故事的基本情节;2.能够感受和表达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场景;3.能够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达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二、教学内容1.中国童话故事的基本情节;2.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场景;3.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达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重点1.故事中人物形象和场景的感受;2.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达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四、教学难点1.如何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达故事中的人物形象;2.如何让学生深入感受并表达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场景。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1.老师以“你知道中国有哪些童话故事吗?”的问题为切入点,与学生们进行“童话故事常识问答”环节,了解学生的之前已有的一些基础了解和印象,为之后的教学打下基础。
2.讲授(20分钟)1.老师通过多媒体讲解赣美2011版二年级美术上册第1课的教学内容,详细讲解故事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和场景,并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和理解。
3.练习(30分钟)1.学生仿照教师的示例,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达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场景,鼓励学生们自由发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
4.总结(5分钟)1.教师让学生之间交流,分享彼此的作品,并且针对其中较好的作品进行点评,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认识和反思;5.作业(无限制)1.让学生布置一个简单的作业,让他们在家里继续完成练习,加强对新知识的巩固。
六、教学评价1.通过刚刚的教学,学生们对于中国童话故事有了更好的了解,特别是对于故事中人物的形象、场景有了更深层次的感受和体验;2.通过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发现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的表现都比较不错,基本符合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其中部分学生和作品在教师的指导下表现成长尤为明显;七、教学反思1.教学反思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方面:教师掌握了赣美2011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的基本知识点,对于教材的应用更加自信;二是学生方面,学生们的表现也比较不错,很多学生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完成的作品都很有特色。
二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难忘的童话故事形象-赣美版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童话故事中各种形象的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动手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法,培养学生对童话故事形象的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童话故事,珍惜美好时光的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课内容为赣美版二年级上册《难忘的童话故事形象》。
教学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童话故事中各种形象的特征;二是如何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表现童话故事形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童话故事中各种形象的特征,学会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表现童话故事形象。
难点:如何把握童话故事形象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以及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童话故事图片、绘画和手工制作材料。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系列童话故事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童话故事,激发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喜爱。
2. 新课教学(15分钟)(1)讲解童话故事中各种形象的特征,如善良、勇敢、聪明、可爱等。
(2)示范如何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表现童话故事形象,引导学生观察、讨论。
3. 实践操作(1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对童话故事的理解,选择一个形象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童话故事形象特征:善良、勇敢、聪明、可爱等表现手法:绘画、手工制作七、作业设计学生回家后,选择一个喜欢的童话故事,绘制一幅故事画面,或制作一个故事角色。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兴趣,激发学生对童话故事和美术学习的热爱。
一、导入(5分钟)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动机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年级上册美术难忘的中国童话故事形象赣美版课件
第三个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插画
小蝌蚪找妈妈
一群可爱的小蝌蚪出世了,但是,“谁是 我们的妈妈呢?”于是,一场有趣而感人 的寻亲之旅开始了。在把大眼睛的金鱼、 白肚皮的螃蟹、四条腿的乌龟都误认为妈 妈后,小蝌蚪们终于找到了它们的亲妈 妈——青蛙。故事讲述了“有志者事竟成” 的道理,也教育孩子们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你 们知道哪些童话故事呢?
在《难忘的童话故事形象》这一课当中, 让我们一起去认识宝莲灯、哪吒闹海、小 蝌蚪找妈妈、牧童、狐狸打猎人、捞月亮 的猴子、三个和尚和钓鱼的小猫这些故事, 它们是多么的生动有趣,令人难忘啊!
第一个故事: 宝莲灯 插图
《宝莲灯》
《宝莲灯》,又名《劈山救母》,是中国 古代神话传说之一,并有多个戏剧改编而 成的版本。神话讲述的是圣母与刘彦昌成 婚,生下沉香。圣母之兄二郎神竟盗走宝 莲灯将圣母压在华山之下。十五年后沉香 学得武艺劈山救母,宝莲灯重放光明。
第二个故事《哪吒闹海》 插图
哪吒闹海
陈塘关总兵李靖的夫人怀胎三年零六个月后,生下一个肉球。忽然光 芒四射,从中跳出一个男孩。李靖闷闷不乐,一位名叫太乙真人的道 长却来贺喜,为孩儿取名哪吒,收为徒弟,当场赠他两件宝物:乾坤 圈和浑天绫。哪吒七岁,天旱地裂,东海龙王滴水不降,还命夜叉去 海边强抢童男童女。
第个四故事:牧童 插画
牧童
牧童一画,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 晚归休憩图。我们看到了牧童生活的恬静 与闲适。透过画,我们也看到了广阔的原 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 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 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断时续,随 风飘扬。
在《狐狸打猎人》和《猴子捞月》的故事形 象中,运用了传统民间剪纸技法,塑造出造 型简炼、色彩鲜艳、具有浓郁装饰感的生动 形象。
二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第1课 难忘的中国童话故事形象丨赣美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第1课难忘的中国童话故事形象丨赣美版一、课程背景童话故事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故事类型之一,经常涉及到各种形象,比如巨人、小人、魔法师、动物等等。
这些形象能够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故事。
在这门美术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如何用画面来表现童话故事中的形象,并提高我们的观察和绘画技巧。
二、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童话故事中的常见形象。
•学习如何观察形象并将其表现在纸上。
•提高绘画技巧和创意思维。
三、教学内容1.通过观看一些中国童话故事的插图,让孩子们了解不同形象的特征和特点。
2.让孩子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童话故事形象,观察其特征和特点,并用素描技法画出来。
3.鼓励孩子们发挥创意,用彩色粉笔或彩色铅笔为形象上色。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介绍教学目标老师通过简单的口头介绍,让学生了解本次课程的目标。
步骤二:观察童话故事插图老师出示一些童话故事的插图,比如《三只小猪》中的大野狼,让学生观察插图,并找出其中的特点和特征。
老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比如问学生大野狼的耳朵长什么样,鼻子是什么形状等等。
步骤三:画素描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童话故事形象,用铅笔或炭笔画出其素描。
老师可以在一旁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和绘画。
在画画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构图和形象的比例关系。
步骤四:上色让学生用彩色铅笔或彩色粉笔为其选择的童话故事形象上色。
在画画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用色的搭配和色彩的质感表现。
步骤五:反思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学,让同学评论并提出意见。
老师可以指出作品中的优点和不足,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
五、教学效果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评价本次教学的效果:1.观察学生参与课程的热情和积极程度。
2.查看学生的成果,评估其对童话故事形象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3.评估学生在课程中表现出的创意和想象力以及他们对彩色粉笔和彩色铅笔的运用。
六、学习心得这门课程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童话故事的世界,并且通过画画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创意。
二年级美术难忘的中国童话故事形象ppt课件
ppt课件.
26
转眼间,秋天到了,刘彦昌要进京考试。 这时三圣母已经怀孕了,刘彦昌临走的时 候,把一块祖传的沉香玉交给三圣母,叮 嘱说生了孩子就叫沉香。
刘彦昌走了没多久,小沉香就出世了 。他胖胖的脸蛋,红红的小嘴,黑黑的头 发,惹人喜爱。三圣母的姐妹们都吵着要 给沉香办满月酒,一下来了很多人,雪映 宫里热闹极了。
34
“娘!”沉香终于看到了自己的母亲。
“娘子!”刘彦昌终于等到了三圣母 。他们一家人团聚了,从此以后欢欢乐乐 地生活在一起,再也没有分开过。
ppt课件.
35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ppt课件.
28
可二郎神哪里肯听,坚决要带三圣母去见 玉帝。没办法,三圣母只好拿出宝莲灯来 护身。
二郎神战败后,派啸天犬悄悄偷走了 宝莲灯,再次来到华山,这才捉住了三圣 母,把她压在了华山下。
狠心的二郎神还想把沉香扔到山谷里摔 死,幸好霹雳大仙路过山谷,救了沉香。 霹雳大仙把沉香带回自己住的仙人峰,教 他本领。
ppt课件.
4
宝 莲 灯 的 故 事
ppt课件.
5
ppt课件.
6
ppt课件.
7
ppt课件.
8
ppt课件.
9
ppt课件.
10
ppt课件.
11
ppt课件.
12
ppt课件.
13
ppt课件.
14
ppt课件.
15
ppt课件.
16
ppt课件.
17
ppt课件.
Hale Waihona Puke 18ppt课件.19
ppt课件.
赣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课 难忘的中国童话故事形象》教案1
赣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课难忘的中国童话故事形象》教案1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赣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的第一课,主题是“难忘的中国童话故事形象”。
教材以中国的童话故事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学习童话故事中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文字,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童话故事中的美。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但是,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童话故事中的美,并通过引导和激励,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国童话故事中的形象,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童话故事中的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中国童话故事形象作品。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国童话故事中的形象,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童话故事中的美。
2.难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中国童话故事形象作品。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发现童话故事中的美。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展示创作过程,引导学生学习和模仿。
3.激励法:教师通过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图片、范作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发现童话故事中的美。
例如:“你们听说过哪些中国童话故事?这些故事中有哪些形象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图片和文字,让学生仔细观察和欣赏。
同时,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分析童话故事中的形象特点,引导学生发现童话故事中的美。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创作过程,引导学生学习和模仿。
二年级美术 1难忘的童话形象
年级二年级学科美术
课程名称
1、难忘的童话故事形象
课时
1
主备教师
李姣
参备教师
二年级组美术教师
知识技能目标
1、通过欣赏,了解童话故事中多个形象的特征、创作形式和方法,能用适合自己的表述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
2、在欣赏评价的基础上学会发散思维,尝试塑造出自己喜爱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欣赏书上的童话形象,并说说自己喜欢那个形象。
学生交流猫头鹰是什么样子?
猫头鹰与庄稼有什么联系?
学生大胆想象猫头鹰形象
学生创作
学生上台说说自己的创意
学生互评
作业设计
画一画你喜欢的童话形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个性教案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在《难忘的童话故事形象》这一课当中,我们认识了钓鱼的小猫、聪明善良的九色鹿、捞月亮的猴子、找妈妈的小蝌蚪这些形象,它们是多么的生动有趣,令人难忘啊!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一位森林小卫士,让我们来猜猜它是谁。全班念儿歌:圆圆月亮挂天边,勇敢卫士睁大眼。警惕四周捉田鼠,保卫森林立大功。
指导绘画步骤。
1、观察猫头鹰的身体大概是一个什么形状,把复杂的形象看成简单的图形。
2、要依照头、翅膀、腹、足、尾巴、背景的顺序来绘画,抓住特征,眼睛很大。
3、可以想像猫头鹰正在干什么,正在巡视森林或已经抓住了田鼠,还可以把猫头鹰当成人来画,给它穿上衣服,戴上帽子等,展开你们的想像吧。
4、涂色顺序和绘画顺序一样,应从上到下,背景要涂满,可以安排星星,月亮。要安排好颜色,为了突出主体,可用红黄等色涂猫头鹰,用蓝紫等色上背景。
先欣赏书中童话形象,教师再启发引导学生创造一个新的童话形象。
美术,赣美版,小学,二年级,上册,全册PPT课件,江西美术出版社
每个人都有生日,每个人的生日都过得不同,同学们最有 印象的应该是生日蛋糕吧,生日同样是母难日,假如同学们在 生日这天能够想到母亲在这一天的艰辛,帮妈妈做一件有意义 的事情,妈妈就会觉得非常幸福。
实验学校美术二年级上册 ——第10课 今天我当家
爸爸妈妈每天不但要工作,还要做 家务,作为家中的一份子,我也为家贡 献一份力。今天,我当家!
树叶上凹凸的肌理纹样便印在 纸上了。
拓印树叶
方法: 把白纸紧压在树叶上,先 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 在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 使突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树叶作品欣赏
作业:
• 发挥你的想象,请用拓印和压印或者树叶粘贴的方法印一印,玩 一玩。
3、注意色彩搭配,与背景拉开距离
4、先印大面积的色块,再印细小的地 方
实验学校美术二年级上册
——第4课 水中倒影
美丽的大自然总是让我们惊叹。 平静的湖水下面,似乎还有另外一 个一摸一样的世界。
二年级美术上册
——第5课 吹吹画画
大家都喜欢吹泡泡吧,很有趣对吧,假 如把颜料用吹的方法吹出美丽的图案,是 不是也很有趣啊。
第15课 会漂浮的玩具
想一想 什么东西才能漂浮?
浮在水面上的东 西质量必须密度 小于水的密度,除 了我们制作或者 创造物体之外,比 如油也能浮在水面 上,但油不能承载 物体,所以我们就 设计里面装空气的 东西就可以浮在水
面上。
怎么才能让 物体漂浮在水上面?
实验学校美术二年级上册
——第二课树叶印画
秋天了,树叶从树上落下,并未马 上变干,还留有树妈妈的美丽。我们把 这样美的树叶带来,看看它能给我们变 什么魔法。
实验学校二年级美术上册
——第三课 我的手印画
赣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课 难忘的中国童话故事形象》教学设计2
赣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课难忘的中国童话故事形象》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赣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的第一课,主题是“难忘的中国童话故事形象”。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对中国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色彩、线条等基本元素有所了解。
他们对童话故事充满兴趣,喜欢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人物形象的描绘较为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特点。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并进行创意描绘。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展示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童话故事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受。
3.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人物形象的创意描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和教学图片。
2.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3.与本课相关的中国童话故事书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例如,展示《白雪公主》、《小红帽》等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人物的特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与本课相关的中国童话故事,如《孙悟空》、《猪八戒》等,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关注人物形象的特点。
听完故事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故事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受。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绘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人物形象的创意描绘。
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人物,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的形象特点。
赣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课难忘的中国童话故事形象》说课稿1
赣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课难忘的中国童话故事形象》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第1课难忘的中国童话故事形象》是赣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对中国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欣赏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包含了多个经典的中国童话故事,如《白雪公主》、《小红帽》等,每个故事都附有精美的插图,直观地展现了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此外,教材还提供了相关的绘画技巧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创作。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于童话故事通常都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然而,由于年龄较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此外,学生对于绘画技巧的掌握程度不一,教师需要因材施教,给予不同水平的学生适当的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中国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特点,并能够运用绘画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的童话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欣赏、讨论和创作,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对童话故事人物的欣赏和创作,培养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中国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特点。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绘画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的童话人物形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欣赏、讨论和创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教材中的童话故事插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提供绘画技巧的指导,帮助学生进行创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经典的中国童话故事插图,引导学生回顾童话故事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童话人物的兴趣。
2.欣赏与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教材中的童话故事插图,注意人物的形象特点,如外貌、表情、动作等,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感受。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难忘的中国童话故事形象 赣美版
第1课难忘的中国童话故事形象教学目标1、欣赏、了解童话故事中多个形象的特征、创作形式和方法,能用适合自己的表述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2、在欣赏评价的基础上学会发散思维,尝试塑造出自己喜爱的新形象。
3、从积极的情感体验出发,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审美意识。
2学情分析《难忘的童话故事形象》这是一节欣赏评述课。
这一主题也是学生最喜欢的话题,一旦打开了他们的话匣子,那课堂上将是一番热闹的景象。
所以这节课最关键的就是要激起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大胆的表达出他们想说的话。
我用引导提问的方式来打开他们的思路,如:“你最难忘的童话故事人物是谁?它为什么那么令你难忘呢?”在问题的引导下,他们热烈的讨论起来。
其后的欣赏部分我利用多媒体动画的片断让学生猜猜看他们都是谁?里面有你喜爱的形象吗?然后我用简笔画的方式配上故事情节讲给学生听,他们都听得非常认真。
“我相信你们也可以用你们手中的神笔画出自己喜爱的童话形象”,接着让他们开始细致的画出自己喜欢的童话形象。
我觉得故事导入对于低年级的孩子非常有效。
3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对童话故事形象的认识,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感受、分析、评价审美素质。
难点:让学生动手创作自己心目中最可爱的童话故事形象,培养创新意识,使学生的思想感情能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出来。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难忘的童话故事形象》一、导入阶段,激发兴趣,情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是不是都喜欢看童话故事和动画片呀?看过哪些呢?生:1、“小红帽”、“白雪公主”......师:1、是的,你们告诉我的可都是外国童话故事,比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
(出示课件:《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插画)2、那有谁看过中国的童话故事吗?你们认为哪些是中国的童话故事呢?生:《黑猫警长》《熊出没》......(学生概念模糊,分不清哪些是中国的童话故事,师引导学生想法)师:哎呀,大家可能还不太清楚哪些是中国的童话故事,没关系,这节课老师就来和你们一起了解一下哪些是中国的童话故事吧。
江西版-二年级上-第1课 难忘的童话故事形象 “衡水杯”一等奖
《难忘的童话故事形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1.欣赏、了解童话故事中多个形象的特征、创作形式和方法,能用适合自己的表述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2.在欣赏评价的基础上学会发散思维,尝试塑造出自己喜爱的新形象;3.从积极的情感体验出发,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究、学习能力力难点:通过揉、捏和堆塑等方法进行简单的造型,提高动手能三、教具准备教师用具:教师用具:课件、范画学生用具:学生用具:美术本油画棒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二)教授新课1.启发谈话:画笔是小朋友的好伙伴,我们常常用它描画心中的梦想。
今天我们就请小朋友说说,自己难忘的童话故事形象板书课题《难忘的童话故事形象》2.今天老师看大家表现的真好,老师要奖励个故事给大家,《白雪公主》的故事。
3.这个童话故事是老师最喜欢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类可以保护自然,甚至可以把自然管理得井井有条,白雪公主就是一个榜样,那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自己最喜欢的童话故事呢?如果有的话,举起你的右手站起来讲给其他的同学们听听,哇,这么多同学都讲了自己最喜欢的童话故事,讲的真好。
大家现在同学们是不是已经都有了自己最喜欢的童话形象?其实今天我们不仅仅是要把这些故事讲出来,大家知道美术课最重要的是能拿出笔把这些童话形象给画出来。
那到底该怎么画呢?周老师想先请同学们说一说,如果让你画一个童话故事形象,你最大的困难会在哪?老师已经记住了同学们画这些童话形象的困难,我们先带着这些疑惑来看老师找的这些童话故事的图片,老师来帮大家分析分析它们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4.同学之间交流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
第二课时(一)欣赏画作1.让学生欣赏《皇帝的新衣》、《猴子捞月》等童话故事形象。
让它们来说这些故事形象有哪些特点。
2.出示范画(二)自己作画(三)巡回辅导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完成本课作业。
帮助一些有困难的学生。
(四)进行小结表扬画的好的学生,把他们的作品给全班同学欣赏。
二年级上册美术课件-1.难忘的中国童话故事形象|赣美版 (共35张PPT)
“放弃吧,孩子。”看守神斧的天神 说。
“不,我一定要救母亲出来,绝不放弃! ”沉香坚持说。
沉香的孝道感动了冰神、权神和死神三 位天神,而且他们也抵挡不住宝莲灯的威 力,就只好让沉香取走了神斧。
沉香扛着神斧来到华山,举起神斧就向华 山山峰砍去,就听“轰隆隆”一声,山峰 一下子就从中间被劈开了,三圣母从山下 飞了出来。
就在墙上写了一首诗,骂三圣母是
骗子,然后便挥袖下山了。
三圣母赴宴归来,看见墙上的诗,非 常生气。她召来雷公电母,下起大雨,把 刘彦昌淋成落汤鸡,为自己出了一口气。
刘彦昌冒着大雨,又扭伤了脚,急火 攻心,昏倒在雨中。善良的三圣母不忍心 了,她赶紧变出一所房子,让丫环灵芝把 刘彦昌扶到房里休息,让他住下来养伤。 刘彦昌英俊的相貌,出众的文采深深吸引 了三圣母。三圣母不知不觉就喜欢上了刘 彦昌。不久,三圣母和刘彦昌在丫环灵芝
三圣母在雪映宫住了下来,她为人
们驱除瘴雾,求签问卜。华山脚下的百姓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去雪映宫求签解 忧。雪映宫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多人专程 从很远的地方赶来求签问卜。
这天,雪映宫里来了一名叫刘彦昌的 书生,他进京赶考路过此地,听说雪映宫 里求签灵验,便想来问问自己的前程。正 巧这天三圣母出去赴宴了,所以刘彦昌连 求三支签,都是空签。刘彦昌一气之下,
2.了解卡通形象的夸张与拟人等艺术的特点。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 有一些人物,一直陪着我们长大,但他 们不是现实中的人物,而是人创造出来 的童话故事形象。
• 说一说 : 在马路上、杂志里、书本上、电视里
你都见到过哪些中国童话故事形象?
宝 莲 灯 的 故 事
赣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课难忘的中国童话故事形象》
赣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课难忘的中国童话故事形象》一. 教材分析《第1课难忘的中国童话故事形象》是赣美版二年级上册的美术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中国童话故事形象,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白雪公主》、《小红帽》等经典的中国童话故事形象,以及与之相关的绘画技巧和创作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和绘画技巧,对于童话故事也有一定的了解和喜爱。
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能对于如何表现童话故事形象和运用绘画技巧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童话故事形象的特点,以及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形象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童话故事形象的魅力,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技巧创作童话故事形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童话故事形象的特点,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技巧创作形象的能力。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童话故事形象的特点,以及如何培养学生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独特风格的作品。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展示和分析经典的中国童话故事形象,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童话故事的魅力。
2.演示法:教师通过示范绘画技巧和创作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绘画的基本技能。
3.练习法:学生通过自主练习和合作创作,提高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4.评价法:学生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画纸、画笔等教学材料。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个人作品展示的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经典的中国童话故事形象,如《白雪公主》、《小红帽》等,引导学生对童话故事形象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童话故事形象的特点和绘画技巧,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童话故事形象的外貌、表情、动作等特征,以及运用的绘画技巧。
赣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课 难忘的中国童话故事形象》(教学设计)
赣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课难忘的中国童话故事形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课难忘的中国童话故事形象》是赣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中国童话故事中的形象,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教材中包含了《白雪公主》、《小红帽》等经典的中国童话故事形象,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些形象,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童话故事具有浓厚的兴趣,对绘画和手工制作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学生对童话故事中的形象的理解和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感受故事中的形象特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童话故事中的形象,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2.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童话故事中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感受故事中的形象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童话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故事中的形象。
2.示范法:教师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等方式,展示童话故事形象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互动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创作。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赣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课难忘的中国童话故事形象》。
2.教具:投影仪、幻灯片、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3.素材:童话故事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童话故事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熟悉的童话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或讲述,向学生呈现教材中的童话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故事中的形象。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
第1课 难忘的中国童话故事形象(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第1课难忘的中国童话故事形象(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本节课是美术二年级上册的第一课,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堂美术课,也是美术教育的起点,对学生的美育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以中国童话故事为主题,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学生们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童话故事2.理解故事中人物形象的意义3.练习绘画技巧,表达学习内容4.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5.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三、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3.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中国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3.2 活动设计3.2.1 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简要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童话故事。
3.2.2 学习活动(35分钟)1.播放童话故事视频,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2.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并分组设计人物造型图3.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用绘画工具进行绘画3.2.3 展示答疑环节(5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绘画内容进行互相展示,老师进行点评,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2.4 总结评价环节(5分钟)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讲解正确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方式,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水平。
四、教学重难点4.1 教学重点1.了解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2.掌握绘画技巧,表达绘画内容4.2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理解人物形象的意义五、教学评价方式通过观察学生的绘画作品及听取学生的讨论打分,最终综合评价学生的美术水平、想象力及创造力以及细节处理能力等。
六、教学反思与改进1.在教学活动设计时,需要更加细化任务,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保证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通过反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提出的意见及建议,对今后的教学保持敏感,并不断优化课程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美术《难忘的童话故事形象》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难忘的童话故事形象》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了解童话故事中多个形象的特征、创作形式和方法,能用适合自己的表述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
2、在欣赏评价的基础上学会发散思维,尝试塑造出自己喜爱的形象。
3、从积极的情感体验出发,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感受美,分析、评价美的素质,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大胆塑造出来。
教学准备:猫头鹰图片、纸、铅笔、彩色颜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在《难忘的童话故事形象》这一课当中,我们认识了钓鱼的小猫、聪明善良的九色鹿、捞月亮的猴子、找妈妈的小蝌蚪这些形象,它们是多么的生动有趣,令人难忘啊!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一位森林小卫士,让我们来猜猜它是谁。
全班念儿歌:圆圆月亮挂天边,勇敢卫士睁大眼。
警惕四周捉田鼠,保卫森林立大功。
二、回忆脑中固有形象,唤起记忆。
你们见过猫头鹰吗?在动物园里,在电视上,在书中。
谁来说说猫头鹰什么样子?出示猫头鹰图片。
告知猫头鹰是一种鸟,白天睡觉,晚上出来觅食,常常站在树枝上睁着圆圆的眼睛,警惕森林中的田鼠的动静。
三、引导启发想象力,探究方法。
今天,我们就根据你见过猫头鹰的形象,创作一幅猫头鹰的形象。
指导绘画步骤。
1、观察猫头鹰的身体大概是一个什么形状,把复杂的形象看成简单的图形。
2、要依照头、翅膀、腹、足、尾巴、背景的顺序来绘画,抓住特征,眼睛很大。
3、可以想像猫头鹰正在干什么,正在巡视森林或已经抓住了田鼠,还可以把猫头鹰当成人来画,给它穿上衣服,戴上帽子等,展开你们的想像吧。
4、涂色顺序和绘画顺序一样,应从上到下,背景要涂满,可以安排星星,月亮。
要安排好颜色,为了突出主体,可用红黄等色涂猫头鹰,用蓝紫等色上背景。
四、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交流,评议欣赏。
展示多幅学生作品,说一说构图、上色、画的意趣。
表扬构图好,上色好、有创意的作品,鼓励有想法,爱动脑筋的学生,并启发其它学生。
二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第1课 难忘的中国童话故事形象 赣美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第1课难忘的中国童话故事形象赣美版一、课程目标本节课程主要围绕“难忘的中国童话故事形象”展开,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知,同时提升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能力。
通过本节课程,学生应能够达到如下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童话故事及其特点;2.学习童话人物形象的基本绘画技法;3.提升对色彩运用、线条表现、造型塑造等方面的认识与技巧;4.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创造力,激发其艺术天赋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童话人物形象的基本绘画技法;2.培养对色彩运用、线条表现、造型塑造等方面的认识与技巧;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童话故事中人物形象的内涵;2.如何通过绘画表现出人物形象中的奇幻、神秘和感人之处;3.如何综合运用线条、色彩、造型等元素,创作出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童话人物形象。
四、教学准备1.教师备课资料、PPT等;2.丙烯颜料、画笔、画板、素描纸等绘画用具;3.精心挑选的中国经典童话故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PPT、描绘引人入胜的情境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到本节课程的主题,激发其对童话故事的思考和想象。
2. 教学内容(60分钟)2.1 讲解童话故事的特点及人物形象的表现方式(20分钟)通过PPT展示、教师讲解等方式,介绍童话故事的基本特点,特别是奇幻、想象、情感的元素,并围绕童话人物的线、色、形等方面展开分析和讲解。
2.2 示范绘制童话人物形象(20分钟)教师通过现场演示、PPT展示等方式,向学生展示童话人物形象的基本绘制技法,包括线条、造型、色彩等方面,同时提示学生注重表现人物形象的情感、性格和人物特点等方面。
2.3 学生自主创作(20分钟)学生结合自己心中所想的童话情节和人物,利用教师所提供的素材和绘画用具,进行自主创作,并借助教师的指导和点评,逐步完善作品。
3. 总结和意义(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程的内容、难点、重点进行总结和梳理,并重点介绍本节课程对学生艺术相关能力的培养和价值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鹰
小结:
今天我们又为童话王国添了一位新成员, 同学们画的猫头鹰个个精神饱满,肯定都 是捉田鼠的高手。希望你们创作更多美好 的童话形象,说不定哪天你就会成为中国 的动画大师。为世界各国的小朋友创造新 的美妙的动画。
难忘的中国童话故事形象
二年级美术第一课,授课教师——王婷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你 们知道哪些童话故事呢?
在《难忘的童话故事形象》这一课当中, 让我们一起去认识宝莲灯、哪吒闹海、小 蝌蚪找妈妈、牧童、狐狸打猎人、捞月亮 的猴子、三个和尚和钓鱼的小猫这些故事, 它们是多么的生动有趣,令人难忘啊!
听一听 看一看 唱一唱
今天,我们就根据你见过猫头鹰的形象,创作一幅猫头鹰 的形象。 指导绘画步骤。
1、观察猫头鹰的身体大概是一个什么形状,把复杂的形 象看成简单的图形。
2、要依照头、翅膀、腹、足、尾巴、背景的顺序来绘画, 抓住特征,眼睛很大。
3、可以想像猫头鹰正在干什么,正在巡视森林或已经抓 住了田鼠,还可以把猫头鹰当成人来画,给它穿上衣服, 戴上帽子等,展开你们的想像吧。
陈塘关总兵李靖的夫人怀胎三年零六个月后,生下一个肉球。忽然光 芒四射,从中跳出一个男孩。李靖闷闷不乐,一位名叫太乙真人的道 长却来贺喜,为孩儿取名哪吒,收为徒弟,当场赠他两件宝物:乾坤 圈和浑天绫。哪吒七岁,天旱地裂,东海龙王滴水不降,还命夜叉去 海边强抢童男童女。
哪吒见义勇为,用乾坤圈打伤夜叉,又杀了前来增援的龙王之子
1 2 3 4 5
白雪公主
灰姑娘
小红帽
敖丙。龙王去天宫告状,途中又被哪吒打得半死。于是,东海龙王请
来三位兄弟,共商报复之计。第二天,四海龙王带领水兵水将兴风作
浪,水淹陈塘关,要李靖交出哪吒才肯收兵。哪吒想要反击,遭到李
靖的阻拦,并收去哪吒的两件法宝。哪吒为了全城百姓的安危,挺身
而出,悲愤自刎。
第三个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插画
小蝌蚪找妈妈
一群可爱的小蝌蚪出世了,但是,“谁是 我们的妈妈呢?”于是,一场有趣而感人 的寻亲之旅开始了。在把大眼睛的金鱼、 白肚皮的螃蟹、四条腿的乌龟都误认为妈 妈后,小蝌蚪们终于找到了它们的亲妈 妈——青蛙。故事讲述了“有志者事竟成” 的道理,也教育孩子们要全面的看问题, 不能片面化 。
第个四故事:牧童 插画
第一个故事: 宝莲灯 插图
《宝莲灯》
《宝莲灯》,又名《劈山救母》,是中国 古代神话传说之一,并有多个戏剧改编而 成的版本。神话讲述的是圣母与刘彦昌成 婚,生下沉香。圣母之兄二郎神竟盗走宝 莲灯将圣母压在华山之下。十五年后沉香 学得武艺劈山救母,宝莲灯重放光明。
第二个故事《哪吒闹海》 插图
哪吒闹海
牧童
牧童一画,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 晚归休憩图。我们看到了牧童生活的恬静 与闲适。透过画,我们也看到了广阔的原 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 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 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断时续,随 风飘扬。
在《狐狸打猎人》和《猴子捞月》的故事形 象中,运用了传统民间剪纸技法,塑造出造 型简炼、色彩鲜艳、具有浓郁装饰感的生动 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