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4394-93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参考Word)

GBT14394-93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参考Word)
GBT14394-93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参考Word)

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软件在其生存周期内如何选择适当的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要素,并指导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大纲的制定和实施。

本标准适用于软件产品生存周期的各个阶段。

2引用标准

GB 6992 可靠性与维修性管理

GB 8566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GB/T 11457 软件工程术语

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将采用GB/T 11457中术语和定义。此外强调给出下列术语和定义。

3.1软件可靠性 software reliability

a.在规定环境下,在规定时间内软件不引起系统失效的概率。

b.在规定的时间周期内所述条件下程序执行所要求的功能的能力。

3.2软件可维护性 software maintainability

与进行规定的修改难易程序有关的一组属性。

3.3软件生存周期 software life cycle

软件产品从形成概念开始,经过开发、使用和维护,直到最后不再使用的整个过程。

3.4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大纲(以下简称大纲)softwarereliabilityandmaintainability

program

为保证软件满足规定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要求制订的一套管理文件。

4软件生存周期

4.1软件生存周期各阶段对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要求

本标准按GB 8566划分软件生存周期。强调各个阶段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要求。

4.1.1可行性研究与计划阶段——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制订初步项目开发计划,提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目标、要求及经费,并列入合同(或研制任务书,下同)。

4.1.2需求分析阶段——将合同的技术内容细化为具体产品需求。分析和确定软件可靠性和维护性的目标,制定大纲及其实施计划。

4.1.3概要设计阶段——进行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目标分配,进行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概要

设计,并明确对详细设计的具体要求。

4.1.4详细设计阶段——进行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详细设计,编写相应的设计说明,明确对实阶段的具体要求。

4.1.5实现阶段——进行单元测试,分析和验证有关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的部分要求。4.1.6组装测试阶段——进行组装测试,并进一步分析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4.1.7确认测试阶段——确认软件产品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

4.1.8使用和维护阶段——采集数据,定期评价,加强维护管理,以确保软件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增长。

4.2软件生存周期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度量方法

在软件生存周期的各个阶段,应进行与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有关的度量,度量方法通常分定性的估计、定量的预测和测量等等。具体方法的选择应视软件所处的阶段和其活动而定,其目的是保证在软件生存周期的特定阶段的关键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

5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大纲

根据合同或协议书中对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的要求编制大纲,大纲的制定和修改应按质量保证的关标准规定的程序进行评审和审批,大纲的实施应由主管机构和软件开发项目各层次负责人分工负责。同时纳入软件开发计划,并与系统管理相结合,充分考虑技术及成本因素实施综合管理。

5.1制定大纲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编制大纲,应考虑如下因素:

a.所处生存周期阶段;

b.规定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目标;

c.每项活动的主要任务;

d.拟采用的开发技术和类似软件的历史状况;

e.时间进度、经费与其他资源,存储空间与运行时间,程序设计语言,软件运行的软、硬件环境等各种限制条件。

5.2大纲应包括的主要活动项目

以下条款给出了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大纲要素,并对这些要素的应用及任务进行了描述。

5.2.1在需求分析阶段,应该建立软件产品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大纲计划。大纲计划由一系列的与每项大纲要素有关的任务组成,应明确每项任务的责任,并提供一个任务实施初步日

程表,当情况变化或出现偏差时计划应根据需要加以修改。

大纲计划应定量和定性地建立目标,并说明验证所需的判据和条件。

a.大纲制定和实施所需的组织机构和职责;

b.定量、定性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目标(如:可靠度R(T)、失效发生率DROCOF,等等);

c.各项任务实施进度表;

d.可行性和可维护性估计及验证所用的判据;

e.软件版本控制及标准化要求;

f.评审计划;

g.文件编制要求;

h.培训及支持保证计划;

i.测试计划。

5.2.2分析运行环境

在可行性研究与计划及需求分析阶段应分析运行环境,并在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阶段进行必要的修改,同时要注意运行环境的变化会对软件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的影响。

下列运行环境和最终使用条件应该分析:

a.运行的系统及体系结构;

b.运行和维护方式;

c.负载;

d.运行和维护环境(如电磁辐射和感应);

e.运输和安装条件;

f.操作和维护人员要求;

g.新版本的发行和升级;

h.恢复的规程和要求;

i.终端和通信媒体类型。

5.2.3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要求的可行性论证

在可行性研究与计划阶段,应对软件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要求进行可行性论证,对于合同中提出的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要求应根据软件符合规定标准和规范的能力进行评审和论证。这个论证是整个产品研究的一部分,其目的的是:

a.确定设计工作的起点。

b.估计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特性对技术选择,设计配置以及产品性能满足市场需求能力的影响。

c.估计弥补现有产品与新一代产品原理上的差距所带来的成本影响和承担的风险。

应该考虑:

a.软件的功能需求;

b.新软件的市场潜力;

c.现有软件的技术状况;

d.生存周期费用;

e.开发新软件与改造现有软件所付出的劳动的比较。

5.2.4选定或制定规范和准则

在需求分析阶段,应选择适当的软件规范和准则。若没有适当的软件规范和准则可遵循,则应自行制定。其内容包括:

a.确保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所必须的软件工程规范;

b.制定软件开发必须遵循的技术准则;

c.制定软件的支持和维护要求;

d.必要时制定处购、转承开发和重用原有软件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控制规范。

5.2.5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分析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各个阶段进行有关的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分析并编写分析报告应考虑:

a.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目标分配;

b.软件使用需求量过载情况;

c.程序设计中的实施情况;

d.可靠性和可维护性预测;

e.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度分析;

f.根源分析;

g.关键模块分析;

h.故障定位和隔离技术的应用;

i.测试环境、测试系统、测试用例和测试覆盖情况;

j.维护实施简易性。

5.2.6评审

在软件开发各阶段都要求进行评审,评审管理要求按GB 8566进行,其中与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有关的具体评审要求如下:

5.2.

6.1需求分析评审

a.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目标;

b.大纲及其实施计划;

c.操作顺序和不可;

d.功能降低使用方式下,软件产品最低功能保证的规格说明;

e.选用或制定的规范和准则。

5.2.

6.2概要设计评审

a.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目标分配;

b.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设计方案;

c.设计分析,关键成分的时序,估计的运行时间,错误恢复及相关性能要求;

d.测试原理、要求、文件和工具。

5.2.

6.3详细设计评审

a.各单元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目标;

b.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设计(如:容错);

c.测试文件;

d.软件开发工具。

5.2.

6.4软件验证与确认计划评审

a.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验证和确认的方法;

b.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测试(计划、规程、用例和设施);

c.验证与确认时使用的其它准则。

5.2.7文件和数据

根据合同要求和数据管理目标,确定文件和数据要求的范围。

大纲应建立一个报告事件及结果的系统。该系统应提供数据可追溯性,并建立相应文件,文件应写明具体数据的采集条件、所作的设想,并注明对数据应用的限制。为保证关键事件

得到明确认识,该系统应提供充分的数据,并且系统的输出应适合接受者的需要和分发的要求。

应监视以下关键事项:

a.大纲目标的建立;

b.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目标分配;

c.模块一览表的制定;

d.测试;

e.故障发生;

f.缺陷和错误的检查;

g.维护活动;

h.恢复活动;

i.数据分析;

j.采取的纠正措施和结果。

5.2.8培训

要求及时制定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应与软件开发计划、维护要求、运行支持策略协调一致。培训对象包括软件开发人员、维护人员、质量控制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针对不同对象进行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培训。培训内容如下:

a.一般知识或专门技术;

b.软件的复杂性;

c.操作要求;

d.需用的时间和资源;

e.需用的设备和工具。

5.2.9维护保障要求

对维护保障要求应进行说明并指定计划,需考虑下列因素:

a.维护和后勤保障策略;

b.技术保障功能;

c.维护保障任务;

d.配置管理;

e.操作和修改规程;

f.突发事件和分析;

g.数据采集和现场跟踪;

h.文件。

5.3示例

表1说明了大纲的各项活动同软件生存周期各阶段的基本关系,它为适当地选择相关大纲任务提供一个示例。

5.4剪裁

大纲内容可根据软件类别、规模和关键程序作适当剪裁。剪裁原则是:所制定大纲能使软件开发以最佳费用效益实现规定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要求。

表1 软件生存周期阶段与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大纲要素对应关系

注:“√”表示该阶段所需考虑的有关任务条款。

(注:文件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东北电网电力可靠性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2021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东北电网电力可靠性管理暂行办 法实施细则(2021版)

东北电网电力可靠性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 (2021版) 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东北电网可靠性管理,适应电力体制改革需要,提高东北电网安全、可靠供电水平,根据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颁发的《电力可靠性管理暂行办法》以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可靠性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的要求,结合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购售电合同(示范文本)》以及东北电网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东北电网系统内各层次企业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细则中东北电网系统内各企业是指东北电网公司及其辽宁、吉林、黑龙江省电力公司所属的发电厂、超高压局、电业局(供电公司)等承担发、输、供电任务的企业; 第四条东北电网电力可靠性管理实行东北电网有限公司统一领导

供电可靠性管理办法

供电可靠性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一、供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管理及统计分析工作,是我们农电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评价指标从不同侧面反映出我公司供电系统的供电能力和运行、维护水平,是我公司供电系统设备及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为进一步加强我公司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公司具体情况,重新修订了该管理制度。 二、制定本制度的目的 1、在全公司范围内建立供电可靠性管理体系; 2、明确供电可靠性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 3、统一供电可靠性的统计方法、标准及报表规定; 4、明确供电可靠性指标管理任务; 5、明确计划停电审批手续。 第二章管理体系 一、组织领导 1、成立右中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可靠性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由企业经理担任,副组长由主管生产的经理和主管营销的经理担任,领导小组成员由生技部、营销部、工程部、调度所、安监部、计量所和浩达公司的部门负责人、专工及各供电所所长组成。 2、生技部设供电可靠性管理专责工程师(以下简称公司专责人),在公司供电可靠性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全公司的供电可靠性技术管理工作。

3、各供电所指派一到两名有生产经验的人兼职供电可靠性管理专责人员(以下简称专责人),负责本单位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原则上,没有特殊情况此人不得随意调换。 二、单位及人员职责分工 1、生技部 负责全公司供电可靠性工作的协调指导,指标分配,按期对下属单位的可靠性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1)负责所管辖66千伏送变电线路及变电站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统计及管理工作; (2)负责所管辖10千伏配电线路(包括专线)限电的统计工作。 2、各供电所 负责10千伏用户及配电变压器的可靠性指标统计及管理工作。 3、各级人员职责 各单位必须明确负责供电可靠性工作的归口专业管理,确定专职或兼职的专责人,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 (1)主管供电可靠性工作的各级领导应对供电可靠性予以高度重视,统筹安排各种停电作业,做到准备充分、组织合理,减少停电时间和次数,并协调各部门做好相互间的配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研究解决。 (2)公司可靠性专责人职责: ①贯彻执行国家及上级管理部门颁发的各项供电可靠性管理规定,制定健全本公司的供电可靠性管理制度和体系;

可靠性管理制度

可靠性管理制度

黑泉水力发电厂设备可靠性管理制度 1、总则 1.1本标准规定了黑泉水力发电厂发电设备可靠性管理的管理职能、管理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 1.2本标准适用于黑泉水力发电厂发电设备可靠性的管理。 2、管理职能 生产科是电厂发电设备可靠性管理的归口部门,负责电厂发电设备可靠性管理的统计和分析。检修科、运行部门负责本部门所管辖设备的可靠性管理工作。 3、管理内容与要求 3.1 组织机构 3.1.1 电厂可靠性管理网络由可靠性管理领导小组和可靠性管理网络人员组成。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生产副厂长担任,领导小组成员由生产科、检修科、运行部门等组成。 3.1.2可靠性管理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金晨杰 副组长:王宁克 成员:陈顺沛鲍占民马海民陈海英李刚刘芳何雪珂。 3.1.3可靠性管理领导小组的任务,确保电厂发电可靠,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可靠性指标,保证发电设备可靠性原始数据的正确、完整、及时,定期进行可靠性分析,提出改进设备可靠性的措施。

3.2 组长职责 3.2.1 在厂长的领导下,指挥、督促职能部门开展发电设备可靠性管理工作,保证完成上级下达的可靠性指标和本电厂提出的可靠性目标。 3.2.2 贯彻执行上级下达的关于可靠性管理的各项规定,经常检查电厂可靠性管理工作,定期听取汇报,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3.2.3 掌握电厂发电设备健康状况及存在问题、隐患,对可能构成影响机组可靠性指标的问题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3.2.4 掌握电厂可靠性指标的完成情况,对不能完成的预定指标要组织电厂有关部门进行分析,确定处理方案并督促落实。 3.3 生产科职责 3.3.1 生产科负责全厂可靠性管理工作。 3.3.2 随时掌握各部门可靠性指标的状况,如发现不能完成指标,应及时采取措施,制订可行方案,经批准后贯彻执行。 3.3.3 抓好全厂可靠性管理人员的理论和实践培训和技术演练工作,提高可靠性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3.4 各部门职责 3.4.1 各科室负责本部门发电设备的可靠性管理工作。 3.4.2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及系统内各项关于发电设备可靠

电网公司电力可靠性管理办法 - 制度大全

电网公司电力可靠性管理办法-制度大全 电网公司电力可靠性管理办法之相关制度和职责,华中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网公司)负责经营管理电网和本区域内保留的电力企业。为加强和促进华中电网电力可靠性管理,提高网公司的现代化管理水平,确保电网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根据中国电力... 华中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网公司)负责经营管理电网和本区域内保留的电力企业。为加强和促进华中电网电力可靠性管理,提高网公司的现代化管理水平,确保电网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颁发的《〈电力可靠性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及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华中电网的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可靠性管理目标:建立完善的可靠性管理网络和科学的评价、分析、预测体系,提高华中电网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水平。 第二条可靠性管理基本任务:指导和监督各企业建立、健全可靠性管理体系,评价和分析本企业电力设备及系统可靠性,研究和制订本企业电力设备、系统最佳可靠性目标,拟订改进方案并加以实施。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网公司本部、公司所属各电力企业及受委托管理的电力企业。 第二章可靠性管理体系 第四条建立和完善网公司系统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可靠性管理工作体系。 第五条组建网公司可靠性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网公司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担任,可靠性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网公司生产运营部,由生产运营部负责归口开展网公司可靠性管理的各项日常工作。 第六条网公司可靠性管理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一) 贯彻国家、电力行业有关可靠性管理的法规、制度及标准,制定适合华中电网实际的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接受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可靠性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可靠性管理中心)的指导,并开展有关工作。 (二) 建立健全华中电网可靠性管理体系,定期采集各企业的发电、供电和输变电可靠性数据,建立华中电网可靠性信息库,按规定和要求审核所有数据、整理并上报可靠性管理中心。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三) 检查、监督、指导系统各企业建立可靠性管理组织机构及可靠性管理信息网络,开展可靠性有关工作。 (四) 定期分析设备、机组和电网的运行可靠性状况,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全网发电设备、输变电设施的年度检修计划。 (五) 推行电力可靠性的目标管理,对有关企业下达可靠性考核指标,并把可靠性指标作为评价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内容。 (六) 与有关方面签定生产运营合同、购售电合同、并网调度协议、安全管理协议等文件中,对设备、机组和电网的可靠性水平提出具体要求。 (七) 组织有关可靠性应用课题研究和技术进步活动,开展国内外可靠性管理先进技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华中电网和系统各企业可靠性管理水平。 (八) 每年召开一次电力可靠性指标发布会,全面评价规划设计、设备制造、施工安装、运行管理、检修质量等因素对设备可靠性的影响,并制定年度可靠性管理目标。

武器装备可靠性和维修管理规定

武器装备可靠性与维修性管理规定 [1993]计基字第231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武器装备可靠性与维修性管理,提高研制生产武器装备的可靠性与维修性水平,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可靠性与维修性工作的目标是提高武器装备的战备完好性和任务成功性,减少维修人力和保障费用。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类武器装备的可靠性与维修性管理。其基本原则和要求也适用于武器装备安全性、保障性等质量特性的管理。 第二章基本政策和原则 第四条可靠性与维修性是构成武器装备作战效能,并影响其寿命周期费用的重要因素,是重要的战术技术指标。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武器装备研制行政指挥系统、设计师系统及质量保证组织负责人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 第五条武器装备可靠性与维修性管理是系统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靠性与维修性工作必须统一纳入武器装备研制、生产、试验、使用等计划,与其它各项工作密切协调地进行。 第六条可靠性与维修性工作必须贯彻有关法规,实施有关标准,制定和实施可靠性与维修性保证大纲(以下称可靠性与维修性大纲),通过规范化的工程和管理途径,达到预定的目标。 第七条应当对武器装备性能、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保障性等质量特性进行系统综合和同步设计。从武器装备论证开始,就应当进行质量、进度、费用之间的综合权衡,以取得武器装备最佳的效

能和寿命周期费用。 第八条可靠性与维修性工作必须遵循预防为主、早期投入的方针,将预防、发现和纠正可靠性与维修性设计及元器件、材料和工艺等方面的缺陷作为重点,采用成熟的设计和行之有效的可靠性与维修性分析、试验技术,以保证和提高武器装备的固有可靠性与维修性。 第九条必须加强武器装备可靠性与维修性工作的监督和控制,按照武器装备研制程序进行可靠性与维修性评审,评审结论是转阶段决策的重要依据。 第十条必须加强外购器材的可靠性与维修性管理,按规定要求对供应单位的可靠性与维修性工作进行监督和控制,对外购器材进行严格验收。 第十一条可靠性与维修性工作应当遵循不断改进、闭环管理的原则,必须重视和加强可靠性与维修性信息工作。应当建立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充分有效地利用信息来评价和改进设计,实现可靠性与维修性持续增长。 第十二条武器装备研制、生产、试验、使用等各部门应当密切配合,大力协同,共同促进可靠性与维修性工作的全面发展。 第三章各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和要求 第十三条论证阶段应当提出武器装备可靠性与维修性定量、定性要求。 一、使用部门负责组织武器装备战术技术指标论证时,应当提出可靠性与维修性定量、定性要求,并纳入武器装备《战术技术指标》。 二、武器装备战术技术指标论证报告应当包括:可靠性与维修性指标依据及科学性、可行性分析;国内外同类武器装备可靠性与维修性水平分析;武器装备寿命剖面、任务剖面及其它约束条件;可靠性与维修性指标考核方案设想;可靠性与维修性经费需求分析。

基本建设管理实施细则

基本建设管理实施细则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基本建设管理实施细则 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经济的高速发展,满足社会各界的需求,搞好基本建设,不断提高投资效益,为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下,加强基本建设管理,理顺与各部门的关系,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基本建设管理是指在基本建设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综合管理工作,具体包括基建规划、计划、财务物资、设计、施工、工程竣工、移交等。 第三条基本建设是指利用贷款、自筹资金和其他专项资金进行的以扩大生产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新建、扩建、改建等项工程的经济活动。 第四条基本建设必须贯彻执行有关方针政策,以及有关基本建设的各项规定。必须以提高投资效益为中心,形成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坚决贯彻艰苦奋斗、勤俭为企业的方针,以量力而行为原则,使工程建设真正做到"少投入,高产出,早产出"。 第五条基本建设必须严格按基本建设的程序办理,以避免前后工序脱节,影响工程进展和投资效益。 第六条基本建设程序是经过多年实践证明的科学总结,是基本建设工作必须严格遵循的客观规律。主要包括:中长期规划、项目建议书(或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任务书、初步设计、年度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生产准备、工程施工、竣工验收、投产使用等。 工程决算 第四十五条施工单位在工程竣工前应将竣工资料与工程决算资料一并报至工程部相关管理人员,工程决算同属工程验收范围,工程管理人员、室领导应对工程决算认真审查,核对工程量,劳力预算和材料消耗及工余料、拆旧料等情况并办理签字手续。在审查过程中,应坚持实事求是,严格按施工合同和相关规定办理,不得无故增加开支。

第四十六条审计部在收到工程决算10天内应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的规定,结合公司的规章及结算方式进行审查,发现问题及时与工程部门联系,做到基建开支合理、准确。审查后的工程决算应及时返回工程部,办理与施工单位结算事宜。 第四十七条固定资产的转移工作由公司财务部负责在一个月内尽早办理。 工程勘查设计 第十条设计是整个工程建设的灵魂,设计文件是安排建设项目和组织施工的重要依据。要认真贯彻勤俭办企业和努力提高投资效益的方针,要站在公证的立场上,坚持设计的科学性、经济性和合理性,要切实处理好需要与可能、长期与近期、全局与局部、主体与辅助、技术及效益的关系。 第十一条土建工程、主局交换设备安装工程、电力及较大规模的线路工程可分为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模块局的交换工程、传输、小型电力及一般的管线工程可采用一阶段设计。对于有些技术复杂的工程项目可增加技术设计阶段。 第十二条设计的规范和内容要根据下达的设计任务书进行,如有变更,需经过下达设计任务书的部门批准。 在编制设计文件之前,应先进行工程勘查,注重深入细致的实际调查,真正的把机与线,主干与配线配套情况摸清楚,收集必要的资料和业务预测数据,对重大方案应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论证,进行各方案比较,优化方案,做出经济评价。 第十三条勘查设计应严格按《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和审批办法》及相关的设计规范、技术标准、各类定额,并结合公司根据实际情况而制定的"管线工程八五设计原则"执行。真正做到科学性、经济性和合理性,指导工程施工,设计中未经鉴定或正在试验以及尚待开发的产品,技术尚未过关的产品一律不得使用。其质量责任应按《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办法》执行。 第十四条设计概预算应具有一定的准确性,真正起到控制投资的作用,做到固定资产相对准确,设计时严格执行部颁的劳力预算定额标准、费率标准及相关材料价格。设计概预算中应包括各类技术人员、车辆、仪器、仪表、培训费、开办费,工程竣工后应向维护部门移交。 第十五条承担工程设计的单位必须具有部、省或市建设局颁发的设计等级证书,设计人员应持有国家或部颁发的设计概预算编制或审核证书,并在设计文

什么是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综述 ?摘?要:随着RCM在国际上的推广和应用,其理论和方法的研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 RCM的定义和基本思路出发,概述了其发展过程,并从七个方面介绍了RCM的发展动态。最后介绍了RCM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并就RCM的下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RCM;故障后果;综述 1引言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译自英文“ReliabilityCenteredMaintenance”,简称“RCM”。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 维修大纲的首选方法。按国家军用标准定 防性维修要求的过程或方法”。 (RCM)维修改革,使其装备保持了较高的完 1999年轰炸科索沃的战斗中得到了回报。据统计, 天空袭,每天出动飞机2600架次,飞机的完好率保持在85% 77天空袭,参战飞机1200余架,先后共出动38000多架次。英国、日本等国家通过应用RCM分析技术为其设备制定维修策略,避免了“多维修、多保养、多多益善”和“故障后再维修”的传统维修思想的影响,使维修工作更具科学性。实践证明:如果RCM 被正确运用到现行的维修系统中,在保证生产安全性和资产可靠性的条件下,可将日常维修工作量降低40%至70%,大大提高了资产的使用效率。 由此可见,RCM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它表现出来的特点已引起各国对它的重视,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和应用方面。本文通过对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的发展过程分析,结合97年版的《RCM Ⅱ》,从理论和应用的角度综述了RCM的发展动态。 1)只有损耗性故障才与时间有关,而随机性故障是 与时间无关的,再多的定期维修也无济于事,而可靠性是 设备设计后所具有的固有特性; (2)复杂设备和系统(除某些主导性损耗故障外)多

(完整版)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办法

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加强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提高电力系统和电力设备可靠性水平,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电力监管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可靠性定义)本办法所称电力可靠性管理,是指确定和满足电力系统和电力设备可靠运行、电能可靠供应要求所进行的一系列组织、计划、规划、控制、协调、监督、决策等活动和功能的管理。 第三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电力企业开展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以及国家能源局及其派出机构、国家能源局电

力可靠性管理和工程质量监督中心(以下简称“可靠性中心”)对电力可靠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本办法所指电力企业,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发电、输电、供配电、电力建设为主营业务并取得相关业务许可或按规定豁免电力业务许可的电力企业。 第四条(工作原则)电力可靠性管理应当坚持科学、规范、客观、真实的原则,建立“行业统一标准、企业具体负责、政府监督管理、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第五条(纲领条款)电力可靠性管理应以保障电力安全生产和电力可靠供应为目标,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推动电力安全生产可持续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提升装备制造与工程质量,提升电力企业管理水平。 第六条(监管职责)国家能源局负责全国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可靠性中心负责全国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的日常工作,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以下简称“派出机构”)负责辖区内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 第二章电力企业的可靠性管理职责

第七条(主体责任)电力企业是电力可靠性管理的责任主体,按照本办法、相关规范性文件和标准规程,开展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 第八条(管理职责)电力企业应当履行下列电力可靠性管理基本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行业有关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的规定、制度和标准,制定本企业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制度; (二)建立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体系,落实电力可靠性管理岗位责任; (三)按照国家颁布的电力可靠性评价标准,组织开展电力可靠性分析、评价工作; (四)准确、及时、完整地向可靠性中心报送电力可靠性信息; (五)对重大非计划停运、停电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及时上报可靠性分析报告,并落实整改防范措施; (六)开展电力可靠性管理创新及成果应用,提高电力系统和设施可靠性水平;

可靠性设计技术工作规范

可靠性设计技术工作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可靠性设计大纲、工作计划编制的相关要求。 本规范规定了可靠性设计准则、原则与方法的相关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JB450A-2004 装备可靠性工作通用要求 GJB841-1990 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 GJB899A-2009 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 GB/T7826-20012 系统可靠性分析技术――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程序 3. 术语和定义 3.1 可靠性 可靠性(Reliability)指产品(包括零件和元器件、整机设备、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可靠性指标主要反映产品或设备的可靠性(Reliability),可靠性是部件(Part)、元件(Component)、产品(Product)或系统(System)的完整性的最佳数量的度量。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又称平均无故障时间(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MTBF)指可修复产品两次相邻故障之间的平均时间,是衡量一个产品的可靠性指标。 3.2 可靠性设计 可靠性设计(Reliability Design),即根据可靠性理论与方法确定产品零部件以及整机的结构方案和有关参数的过程。设计水平是保证产品可靠性的基础。 可靠性设计,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为消除产品的潜在缺陷和薄弱环节,防止故障发生,以确保满足规定的固有可靠性要求所采取的技术活动。可靠性设计是可靠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产品固有可靠性要求的最关键的环节,是在可靠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和贯彻可靠性设计准则来实现的。 4. 可靠性设计大纲 为了保证产品满足规定的可靠性要求而制定的一套文件,包括可靠性设计组织机构及其职责,要求按进度实施的工作项目、工作程序和需要的资源等。

电力可靠性管理规定

中石化天津分公司电力可靠性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促进公司电力可靠性管理,提高公司电力设备安全运行水平,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总部设备管理制度,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电力可靠性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建立科学完善的可靠性管理网络和评价、指导、分析、预测系统,努力提到电力设备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水平。 第三条电力可靠性统计评价工作执行以下标准标准: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DL/T 793-2001 《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评价规程》,DL/T 837-2003 《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DL/T 836-2003 《新建发电机组启动试运阶段可靠性评价办法》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天津石化公司所属各二级单位。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能 第五条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公司成立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公司设备管理部是天津石化可靠性管理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外协调工作。 第六条可靠性数据和信息的统计及上报工作,应严格执行有关规程的规定,维护可靠性指标的公正性、准确性与权威性。禁止任何单位、个人以任何形式对可靠性数据进行不正当的干预。 第七条,公司设备管理部负责电力可靠性归口管理,主要职责为: (一)贯彻执行中国石化有关电力可靠性管理规定,制定适合于本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的电力可靠性管理实施细则和奖惩制度等。

(二) 分解落实集团公司下达的电力可靠性指标,并实施监督和考核。将可靠性指标作为考评电力生产单位的一个重要依据。 (三)按照电力可靠性管理有关规程及规章制度,统计、分析本企业各类可靠性数据和信息,并按规定上报。 (四)运用可靠性管理方法安排设备检修计划,并将可靠性指标的变化情况作为评估检修质量及技术改造效果的主要依据。 (五)运用可靠性分析评价理论,定期对本企业设备可靠性水平进行评价,提出改善本企业电力设备可靠性的具体措施并组织实施。 (六)定期召开本企业电力可靠性分析会,全面评价设备制造、施工安装、运行检修等因素对设备可靠性的影响,并制订年度可靠性管理的目标和措施; (七)定期进行可靠性业务培训,确保一线人员能准确判断设备可靠性状况,正确填写可靠性记录。 第三章可靠性统计、分析和评价 第七条电力可靠性的设备状态、术语和评价指标的定义按《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评价规程》、《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的规定执行。 (一)发电设备 1、在使用:指机组处于要进行统计评价的状态。 2、可用:指机组处于能运行的状态,不论其是否在运行,也不论其能够提供多少容量。可用状态还分为运行和备用两种状态。 3、不可用:指机组因故不能运行的状态,不论其由什么原因造成。不可用状态还可分为计划停运和非计划停运两种状态。 4、停用机组:指机组经企业批准封存停用或长期改造停用者。处于该状态的机组不参加统计评价。

个人信息管理系统终极版

目录 1问题描述 (2) 1.1 设计任务及要求 (2) 1.2 问题理解和分析 (2) 1.3开发环境 (5) 1.4系统可行性分析 (7) 2题目设计及实现 (9) 2.1 总体设计 (9) 2.2数据库设计 (10) 2.3详细设计 (13) 7系统测试 (20) 7.1用户登录测试 (20) 7.2用户注册测试 (21) 7.3用户操作界面测试 (22) 8结论 (23) 9参考文献 (25)

1问题描述 1.1 设计任务及要求 本系统主要是在对个人基本信息的分析上进行设计的,根据需要,本系统主要具备了以下特点和功能:(1)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2)具有较好的权限管理;(3)方便查询和修改数据;(4)数据稳定性;(5)实用性;要具有管理中心,如好友基本信息管理、事务备忘对各种事情的管理、密码备忘对各种密码辅助记忆等相关个人的多种常用功能。 个人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管理方法:在管理中心里面,我们可以对自己的常联系的好友的基本信息进行操作,具体的操作有:添加好友及好友基本信息、删除好友基本信息、修改基本信息、还可以查询好友的信息;在事务帮手中,我们可以对平常要做的事情做一个备忘,例如要做事情的时间、地点等等,还可以对这些事务进行查询、添加、删除、修改等等一系列的操作,对已完成的事情自动转入历史记录;最后是在密码备忘中,可以对个人常用的密码进行备忘,例如对所设置的手机密码,银行卡密码,邮箱密码等进行备忘,具体的操作还是有查询、添加、删除、修改等等。 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如下: (1)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应用系统的开发,掌握软件设计流程。 (2)通过课程设计,学会Java高级语言、SQL语言等开发应用系 统,掌握基本的编程方法。 (3)通过课程设计掌握数据库的连接方法,及对数据的查询、修改、插入、删除等操作 1.2 问题理解和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就在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生活压力,要做的事情太多,在这种环境下有些事情顾及不到是在所难免的。信息化的发展帮助人们解决了这个难题,信息管理使生活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个人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管理的信息化,它记录着个人每日的重要信息,能记录、提示用户有关信息。人信息管理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信息,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

可靠性维修为中心(RCM)管理

设备主动性维修、预先维修与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管理 1 引言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译自英文“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简称“RCM”,它是国内外维修行业已经非常熟悉的一个用词,是受到世界各国普遍承认的科学的维修理论。在发达国家,RCM的推广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并且还在继续扩展。 主动性维修或主动维修,源于Proactive Maintenance (缩写为Promaint或PaM,也可译为“预先维修”),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西方国家逐渐发展和应用。2002年欧洲维修联盟(EFNMS)第16次会议曾将Promaint 作为会议主题。但是“主动性维修”到底是什么,各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存在不同的理解,就是在Promaint发源地,对其概念、原理和具体技术也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本文将在分析有代表性的两种主动性维修观点的基础上,研究如何应用主动性维修,丰富和完善现有的RCM理论和方法。 2 两种不同的“主动性维修”(PaM) 2.1 狭义的“主动性维修” 1992年美国资深的液压系统设计专家E.C.Fitch,在其著作《Proactive Maintenance for Mechanical Systems》[1]中详细论述了Proactive Maintenance的概念、原理和技术。这种维修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其重要的意义,它提出了“故障根源”(Boot Causes of Failure)的概念,给出了故障根源的种类(材料变形、超常液体污染、液体泄漏、液体化学不稳定、液体物理不稳定、液体气蚀、液体温度不稳定、严重的磨损状况等),认为通过对可能引起设备产生故障的“故障根源”进行系统化的识别,在系统的性能和材料退化之前采取措施进行维修,可以有效地减少系统的整体维修需求,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Fitch的“主动性维修”认为,在实际的维修工作中不但要重视零部件的损伤,还应重视相关介质(如油液等)的“条件性故障”。Fitch的“主动性维修”实际是狭义的主动性维修。 2.2 广义的“主动性维修” 1997年,国际著名的RCM专家J.Moubray在其名著《RCMⅡ》第二版[3]中提出了主动性(Proactive )维修和非主动性(Reactive)维修的概念,并进行了解释。他认为主动性维修工作是为了防止产品达到故障状态,而在故障前所采取的工作。他把原来的三类预防性维修工作(视情(即预测性)维修、定期修复和定期报废)都归属于主动性维修,认为这些工作均是在故障发生前进行的主动工作。当不可能选择有效的主动性工作时,应根据故障后果选择非主动性维修,非主动性维修包括修复性维修、故障检查和改进设计。这里的主动性维修实际上是广义的主动性维修,该主动性维修不仅预防故障本身,更重要的是避免故障后果。 2.3 两种主动性维修的比较 为了进一步对两种主动性维修进行比较,这里分析二者与其他维修策略之间的关系, 非主动性维修 John Moubray 主动性维修(广义的):预测性维修(视情维修)和预防性维修(定期恢复、定期报废) 故障检查、故障后修理(修复性维修)和改进设计 E.C.Fitch 主动性维修(狭义的) 预测性维修、预防性维修、修复性维修

电力设备可靠性管理规定

凌源小城子光伏电站管理制度电力设备可靠性管理规定

凌源小城子光伏电站电力设备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凌源小城子光伏电站(以下简称“电站”)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使电力设备可靠性管理进一步实现规范化和科学化,根据国家经贸委《电力可靠性管理暂行办法》以及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的电力设备可靠性管理制度规定,结合本电站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凌源小城子光伏电站各部门以及电力设备可靠性管理和统计工作。 第二章电厂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第三条坚决贯彻可靠性准则和统计评价规程,使可靠性管理理念被电厂职工所认知。依据可靠性准则和统计评价规程,对电站范围内的电力设备进行可靠性数据的采集、统计。 第四条用可靠性指标对电站电力设备的运行、检修、维护以及设备改造等工作进行指导。为电站提供设备大小修、临检、运行、维护、消缺以及技改等各个环节的可靠性数据。 第五条用可靠性指标分析和评价电力生产过程的可靠性水平。并为上级提供电站可靠性管理的各类报表、总结。 第六条结合电站情况,拟订和实施可靠性目标管理。 第七条建立符合电站特点的可靠性效益评价系统,开展项目的事前论证和事后评价,并积极摸索综合效益最佳的可靠性目标,目的旨在完成提高电力设备的运行可靠性、经济性的职能。 第三章管理结构 第八条为加强电力设备可靠性的全方位全过程管理,电站设立可靠性管理工作小组直接受电站技术监督领导小组管理,全面负责电站可靠性管理工作的一切事务,并在上级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下进行工作。 第九条可靠性管理工作小组设置,由项目公司运维主管担任组长,管理成员主要包括电站运维

人员及其它相关负责人 第十条可靠性管理工作实行电站、部门和班组三级网络管理,并建立电站可靠性三级管理网络。电站可靠性管理网络成员由电站可靠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以电站文件形式签发确定。 第四章工作职能 第十一条电站可靠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职能 (一)负责贯彻上级方针政策、执行原电力部及网省局颁布的各项可靠性管理规定和落实下达可靠性管理的文件、规定、通知、细则等,制定电站可靠性管理规定、实施细则。 (二)负责电站可靠性管理的目标控制,并通过承包合同形式分解到相关部门,各相关部门保证完成所实施的必要细则、考核惩奖条例。 (三)负责主、辅设备可靠性数据报表的审批,以保证上报数据的准确性。 (四)负责电站可靠性管理设备检修三年滚动计划、进度与当年度大小修计划的审批工作。 (五)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可靠性管理工作,定期检查网络的活动情况,对可靠性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帮助,提出提高可靠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六)负责可靠性指标的目标管理,以可靠性指标指导全电站检修和运行工作,确保电站全年可靠性指标的完成。 (七)负责对电站可靠性指标计划的分解、下达及检查考核工作。 (八)对采集的各项数据,进行定期分析主辅设备可靠性指标的完成状况,制定提高设备可靠性的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定期组织可靠性网络活动,并进行专题分析。 (九)重大技措项目的立项、重要设备的更新改造等用可靠性指标进行评估和论证。对电站的重大技改项目进行可靠性管理的论证和目标管理,以便提高设备的可靠运行水平。 第十二条电站可靠性专职职能 (一)在电站可靠性管理小组组长领导下,电站可靠性管理小组成员做好可靠性管理的日常工作。 (二)负责电站可靠性指标的统计及上报广核集团、省公司工作。负责采集统计、保送各项可靠性数据和信息,并做到及时、准确、完整。 (三)负责组织参加网、省局开展的可靠性管理工作专业竞赛报表的报送。 (四)负责电站的主、辅设备检修的三年滚动计划、进度与当年度大小修计划汇总编制工作,并

可靠性管理工作规范

可靠性管理工作规范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公司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工作,根据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下发的《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办法》,特制定《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光伏电站。 第二条公司分管生产副总负责各风场电力可靠性的监督管理;生产技术部负责各风场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的日常工作,各风场负责开展本风场的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 第三条公司分管生产副总可靠性管理的主要职责为: (一)贯彻执行有关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的国家规定、技术标准,制定本企业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规范; (二)建立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体系,明确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责任部门,设置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岗位; (三)建立电力可靠性信息管理系统,采集、统计、审核、分析、报送电力可靠性信息,保证电力可靠性信息的准确、及时、完整;(四)编制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报告和技术分析报告,评价分析电力设备、设施及电网的运行可靠性状况,制定提高电力可靠性水平的具体措施并组织实施; (五)加强电力可靠性管理与安全生产管理的结合,全面提高电力可靠性信息的应用水平; (六)定期开展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自查; (七)开展电力可靠性技术与管理项目的研究与应用。

第四条生产技术部的主要职责为: (一)认真贯彻执行有关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的国家规定、技术标准和公司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规范; (二)监督各光伏电站认真做好可靠性管理的数据统计和填报工作,审核各风场数据的填报情况; (三)及时对风场的可靠性管理数据进行审核并上报至公司; (四)组织各光伏电站定期开展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自查;(五)监督各光伏电站认真落实提高电力可靠性水平的具体措施。 第五条光伏电站的主要职责为: (一)认真贯彻执行有关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的国家规定、技术标准和公司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规范; (二)组织现场人员认真开展可靠性管理的数据统计和填报工作,确保数据的真实性; (三)定期开展本风场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自查; (四)认真落实生产技术部下发的提高电力可靠性水平的具体措施。第六条开展电力可靠性统计评价工作执行国家统一的标准,并使用与之相配套的电力可靠性信息管理系统和管理代码。 (一)电力可靠性统计评价工作应当执行的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 1.《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DL/T 793-2001,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 2.《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评价规程》,DL/T 837-2003,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

设备可靠性管理实施细则

设备可靠性管理实施细则 1. 目的 为加强福建晋江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生产设备的可靠性管理工作,建立科学完善的可靠性管理网络和评价、分析、预测系统,提高公司设备安全、经济、可靠运行的水平,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2. 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福建晋江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计划经营部、发电部、检修部的可靠性管理工作。 3. 引用标准 3.1引用标准 3.1.1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经贸电力[2000]970号“电力可靠性管理暂行办法” 3.1.2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联电可[2003]81号“关于印发《电力可靠性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 3.1.3《燃气轮机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2004年9月试行 3.1.4《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评价规程》(DL/T837-2003) 3.1.5《电力可靠性管理代码》(2003年) 3.1.6《电力可靠性基本名词术语》(DL/T861-2004) 4.专用术语 4.1发电设备可靠性:是指设备在规定条件下、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4.2可靠性管理是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对设备的可靠性进行控制,即对设备全寿命周期中各项可靠性工程技术活动进行规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以实现确定的可靠性目标,使设备全寿命周期费用最低。 4.3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统计分析范围包括燃气轮机、余热锅炉、蒸汽轮机、发电机和主变压器及其相应的附属、辅助系统,公用系统和设施。 4.4辅机设备统计分析范围包括启动锅炉、柴油发电机组、空压机组、调压站设备、循环水系统、闭式水泵、凝结水泵、高、中、低压给水泵、综合泵房设备、工业废水设备、化学制水区域设备、生产污水设备等。 4.5输变电设施统计分析范围包括高压备用变压器、全封闭组合电器、架空线路、避雷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等。 5. 执行程序 5.1可靠性年度目标的制定 根据年度检修计划的安排,结合机组特性状况及历年可靠性指标完成值,参照同类

供电可靠性管理考核办法

附件1: 供电可靠性管理考核办法 为认真贯彻落实公司两会会议精神,提高我公司供电可靠性管理水平,向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结合省、市公司有关文件的规定、同业对标体系相关要求和公司《可靠性指标计划分解表》,特制定本考核办法。 一、各部门职责 1、安全监察质量部 1.1 安全监察质量部是我公司供电可靠性管理归口部门,设供电可靠性管理专工。 1.2负责贯彻执行上级颁发的供电可靠性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制定****区供电公司的可靠性管理办法和考核措施。 1.3负责制定分解公司及各相关单位的供电可靠率指标,并下达供电可靠率指标。 1.4负责我公司供电可靠性的管理工作,校对各种报表数据、记录和资料,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基础资料,掌握我公司设备供电可靠性指标完成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1.5抓好可靠性管理网络的各种活动,对兼职可靠性人员进行培训,对中、低压用户基础数据、运行数据和10kV及以下开

关、变压器、线路等配电设施基础数据、运行数据进行采集及统计。 1.6负责审核临时检修申请单,工作单位应在工作日前一天提报临时检修申请单,经供电可靠性专工、相关部门主任、分管经理分别签字后执行。 1.7负责公司用户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以及公司供电可靠性管理的统计、分析、考核、报表等工作。 1.8监督、检查有关单位供电可靠性指标完成情况和上报供电可靠性基础资料及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并进行考核。 2、运维检修部 2.1负责县域未集约至市公司的35千伏及以下电网设备运维检修、故障抢修和技术改造管理,对所辖围设备的停运及检修质量负管理责任。 2.2负责电网实物资产管理、全过程技术监督管理、电网设备技改大修管理和电网设备运检业务外包管理。 2.3掌握设备运行状况,负责编制运检计划(包括春、秋季检修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运检绩效管理,减少电网设备的计划外检修。 2.4合理安排停电检修计划,组织有关单位进行线路及设备的检修工作,确保检修质量并尽量缩短停电检修时间,努力提高

2020年设备可靠性管理考核细则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0年设备可靠性管理考核细 则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2020年设备可靠性管理考核细则 一、考核指标 1、列入主设备考核的设备 #1、#2机组汽机、锅炉、发电机、主变压器及所有影响机组启动、满出力运行(备用)的辅助设备。 2、列入辅助设备考核的设备(见附表) 汽机111台,锅炉308台,电气335台,热工394台,化检34台。 二、指标统计 1、统计时间的确定 (1)统计期限自月初1日零时至当月月末24时止。 (2)设备非计划停运小时数以设备停运(或退出备用)至修后投运(或转入备用)期间为实际统计时间。 (3)运行机组设备在备用期间发生非计划检修,当不影响机组

启动运行时,不可用统计时间按实际检修时间的一半计算;备用机组设备在不影响机组备用的情况下进行检修不考核,由值长负责把关。 (4)设备低谷消缺(双休日属低谷消缺),当不影响机组出力时,不可用统计时间按实际检修时间的一半计算。 (5)设备检修时,因我厂无力解决,需由他人协助解决造成工期延长,对该延长工期不予考核。 (6)设备检修期间因无非常规备件等原因造成检修延误,等备件期间不予考核。 (7)设备查找事件原因而进行试验此期间不考核。 (8)停运(或退出备用)、投运(或转入备用)时间及降出力均以值长记录及工作票为统计依据。 2、指标统计 (1)值长设《可靠性管理考核记录》一本,作为统计指标的原始记录。 (2)主设备及辅助设备计划检修时间由生产部根据设备实际情

可靠性--可靠性管理

3.可靠性管理 Ppt 3.1 概述 可靠性管理概述 近年来,工业及民生用产品的贸易行为逐渐趋向国际化与自由化,根据关贸总协(GATT)及世界贸易组织(WTO) 各会员国所签订之技术性贸易障碍协议(Agreement on Technical Barrier on Trades, TBT)所达成的共识,确立了技术法规(technical regulations) 与标准(standards)的重要性,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与国际电工委员(IEC)两个国际组织在整合与调和国际标准的地位,对于产品质量的要求已建立世界村的理念,符合ISO 9000 质量系统的要求已成为产业永续经营的标竿。企业团体对于质量系统的制度化及质量保证技术能量的建立与应用已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可靠度为产品重要的时间效能特性之一,特别强调产品在顾客手中之后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掌握与控制。如何在产品交货之前替产品做好生涯规划,亦即如何在产品的研发与生产过程中导入生命周期管理的概念与技术,是所有要挤身先进产业行业不可忽视重点。对大部份产品而言,产品的时间效能特性包括要用时有多少机会可以顺利开机使用(可用度)、开机后可以使用多久(可靠度)、当产品的功能逐渐退化时如何发现掌握这种趋势(测试度)、发生失效时需要花费多少维修工时才能使产品恢复可以正常使用(维护度)、维修时需要花费多少待料支持工时(支持度)、以及产品在操作使用时对于操作当事者及第三者的安全考虑(安全度),这些可以让顾客对产品能够有恃无恐的特性,在目前的ISO 9000 质量保证体系中称为可恃度,事实上就是广义的可靠度,将问题的焦点由单纯的任务使用阶段扩充至整个生命周期。 可靠度技术(reliability technology) 一般可分为工程(engineering) 技术和管理(management) 技术,两者对于产业技术的发展有着极密切的关系,然而其影响情形则很难在短期间以定量的方式予以叙述,通常需要经历长时间的评估,才能看出其效益。因此,有必要对于可靠度管理技术的发展进程做进一步了解,灵活运用各种规划与管制手法与程序,以便有效的推动各项可靠度工作,达到符合顾客需求的目的。首先探讨可靠度技术之发展与应用概况;接着叙述在ISO 9000 质量系统架构下质量与可靠度之定义,以及有关国际可靠度管理标准的最新发展现况;然后就可靠度工作与可靠度管理的内涵加以讨论,简单叙述可靠度管理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