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板块运动

合集下载

地球的板块运动

地球的板块运动

地球的板块运动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是一个充满了奥秘和壮丽景色的行星。

而地球的板块运动是地球表面发生的一系列巨大运动的总称。

这些运动不仅影响着地貌的变化,也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地球的板块运动是由地壳上的大块构造板块的运动引起的。

构造板块是指地壳上由岩石构成的大块,它们与地壳下面的岩石流层相互作用,导致地球表面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地质现象,如地震、火山活动和山脉的形成。

地球上的板块被分为主要的七个大板块和一些小板块。

这些大板块包括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板块。

这些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导致了地质现象的发生。

地球板块的运动是以板块边界为基础的,主要有三种类型:边界分离、边界碰撞和边界滑移。

边界分离是指两个板块之间的断裂,使得岩石上下移动。

边界碰撞是指两个板块之间的压缩,使得岩石向上移动形成山脉或火山。

边界滑移是指两个板块之间的水平移动,导致地震的发生。

板块运动对地球的地貌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山脉的形成是由板块碰撞引起的,例如喜马拉雅山脉就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形成的。

火山的喷发也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当岩石在板块碰撞过程中被融化时,就会喷发成火山。

此外,地震也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当板块在边界上发生滑移时,能量会释放出来,形成地震。

板块运动还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由于板块运动的存在,地球上出现了许多珍贵的资源,如石油、煤炭和金属矿物等。

这些资源是人类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我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

板块运动还造就了各种自然环境,例如河流、湖泊和海洋等。

这些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食物和能源等。

尽管板块运动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它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地震和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是板块运动的直接结果,在过去的历史中,这些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和损失。

此外,板块运动也会导致地壳的移动和变形,给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带来威胁。

地理知识点板块运动

地理知识点板块运动

地理知识点板块运动导读1968年,法国地质学家勒⽪顺把地球的岩⽯圈层划分为六个⼤板块,所有这些板块,都漂浮在具有流动性的地幔软流层之上。

随着软流层的运动,各个板块也会发⽣相应的⽔平运动。

板块构造理论及其应⽤是⾼考的重要考点。

在复习时应抓住以下⼏点:熟悉板块分布的位置及名称;能运⽤理论知识说明某些重要的地质事件的成因。

⼩编在此把这些知识作了⼀个梳理。

1全球六⼤板块及分布⾼中教材中要求⼤家掌握的是六⼤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洲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乎全部由海洋组成。

印度洋板块包括: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利亚⼤陆和印度洋的⼀部份。

▲其实六⼤板块还可以继续划分,如图所⽰▲其实六⼤板块还可以继续划分,如图所⽰由于⾼中教材只要求我们掌握住其中的六个板块就⾏了,所以更加详细的划分仅仅作为参考。

同时我们还应该知道⾚道经过六⼤板块,从0度经线开始⾃西向东依次为:⾮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

⼏个需要注意的地⽅1、马来群岛位于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三⼤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带;2、红海位于⾮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长边界处;3、⼤西洋西部整体属于美洲板块,东南部属于⾮洲板块,东北部属于亚欧板块;4、印度洋的西南部属于⾮洲板块,南部南极洲板块,北部和东部则属于印度洋板块;5、北冰洋分别属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6、科迪勒拉⼭系的落基⼭脉是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成,⽽安第斯⼭脉则是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成。

2板块构造及板块运动⼀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板块边界处地壳⽐较活跃,多⽕⼭、地震。

板块的相对运动引起的彼此的碰撞和张裂形成了地球的基本⾯貌。

▲教材资料中也有这样的板块分布图⽣长边界⼤多是由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边界,那⾥易形成裂⾕或海洋、海岭等,⽐如东⾮⼤裂⾕、红海、⼤西洋等。

消亡边界⼤多由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边界,如果是⼤陆板块之间碰撞⼤多易形成⾼原和巨⼤的⼭脉,⽐如喜玛拉雅⼭脉、阿尔卑斯⼭脉等;⽽⼤陆板块与⼤洋板块碰撞⼤多易形成海沟(⼤洋板块俯冲)、岛弧或海岸⼭脉(⼤陆板块受挤隆起),⽐如马⾥亚纳海沟、太平洋西部岛弧、台湾⼭脉、落基⼭脉等。

地球科学中的板块运动

地球科学中的板块运动

地球科学中的板块运动地球科学是一门关注地球上的各种现象的学科,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就是板块运动。

什么是板块运动呢?简单来说,它是指地球上不同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导致地球表面产生的各种现象。

这个研究方向涉及到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等多个学科,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一. 板块运动的概念我们所说的板块指的是地壳的大块状构造,一般包括地壳和上部的岩石圈。

地球上有七大陆板块和数十个海洋板块。

而板块运动则是指这些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其速度一般是几公分到几十公分每年不等。

板块之间有三种主要的相对运动形式:1. 拉近或远离;2. 滑移;3. 重叠。

这些运动形式分别会引起地震、火山爆发、海啸、山脉和海底山脊等地表现象。

板块运动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地球的演化历程,还能够帮助我们预测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

二. 板块运动的机制我们知道,板块实际上是由岩石圈、上部地幔和可能的下部地幔组成的硬壳。

岩石圈下面是热流体的地幔,其内部的对流形成了板块运动的动力机制。

热流体上升并在地球表面形成岩石圈,然后沿着地球表面向外扩散,又再次下沉到地幔深处。

这个循环就形成了板块运动的机制,因为板块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往往是与地幔某些对流细节密切相关的。

三. 板块运动的影响板块运动所引起的现象,成为了我们现在认识到的许多地球现象,比如地震、火山活动和造山带的形成等。

例如,地震常常发生在板块相互碰撞和分离的地区,尤其是边缘地带。

当板块运动导致岩石弯曲或拉伸时,就会产生地震。

火山活动也是板块运动的产物之一。

比如在日本,本州岛就位于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交界处,正是因为这种汇聚及产生压力效应,火山喷发才成了那里的常态。

四. 板块运动的探测方法由于板块运动的地质过程相当缓慢,因此,要了解板块运动需要一种持久稳定的、可靠的、高精度的地震测定网。

卫星定位技术的发展和自动化测量技术的应用使得测量精度越来越高。

利用现代精密仪器配合数值模拟和GIS技术,可以重新构建一个全世界的大地测量网,从而实现地球三维构造模型的建立。

全球板块运动动画演示

全球板块运动动画演示

31
32
33
许多学者认为蛇绿岩代表洋壳和地幔的物质成分, 形成于洋中脊,通过海底扩张,侧向水平到海沟俯冲下 去,部分溶剂,部分通过挤压—剪切出露。所以现今大 陆上出露的蛇绿岩套被认为是古洋壳变动后留下来的残 片。
34
二:双变质带
定义:指区域分布上大体平行、地质时代相近、性 质不同成对出现的高压形和低压形两条变质带
1:高压变质带——高P/T
主要是冷洋壳板块的俯冲
2:低压变质带——低P/T
主要是火山岛屿区板块俯冲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是识别古板块离散的重要标 志
45
46
不同的气候有不同的物质表现。若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气候遗迹 和现代地理位置不相适应,说明该地区在地质历史时期并不处 于现在位置,而是以后漂移来的。
48
4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0
由上图可以明显看出地震活动带沿板块边缘分布, 故由此可以划分板块。
2020/7/5
slide 51
2020/7/5
slide 52
谢谢观赏!
2020/7/5
slide 53
无论海相或陆相生物的 生态都和当时的地理环 境有密切关系,若见有 反常现象,就有可能是 古板块活动造成的。故 研究特定古生物的演化, 有利于古板块的重建。
47
在两个大陆碰撞之前,应具有不同的磁极游移路 线,碰撞对接之后,两个大陆块的游移路线也就 互相接近或重合了,因而古地磁极的测定,对于 确定古板块相对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小组成员:李毅 曾棒 谢子潇
一:全球板块的划分
二:古板块划分的依据

全球构造演化历史

全球构造演化历史

南美板块演化史图—早古生代
奥陶纪-458百万年前:古海洋分隔开了各个大陆 在奥陶纪的时期,古海洋把劳伦西亚(Laurentia)、波罗地(Baltica)、西伯利亚(Siberia)和刚瓦那(Gondwana)这几个古大陆分 隔了开来。到了奥陶纪结束时,气候进入了地球上最寒冷的时期之一,冰雪覆盖了整个刚瓦那大陆的南半部。 在奥陶纪时,许多张裂的海盆使得古大陆劳伦西亚、波罗地、西伯利亚和冈瓦那大陆分离开来,包括巨神海(Iapetus Ocean) 隔开了波罗地和西伯利亚大陆,后来巨神海闭合时,形成了加里东山脉(Caledonide Mts.)以及北阿帕拉契山脉(Appalachian Mts.)。还有古地中海(Paleo-Teyhys Ocean)把冈瓦那大陆从波罗地和西伯利亚大陆分隔了开来,而巨大的古大洋 (Panthalassic Ocean)则覆盖了当时大部分的北半球。 在奥陶纪"冰室"世界的末期,进入了一个大冰期。冰原的厚度可以达到3 km,覆盖了大半非洲(Africa)的北部与中部以及部 分的南美洲(Amazonia,亚玛逊盆地)。从冰帽中流出冰冷的融冰水,冻结了世界各大洋,导致生活在赤道附近暖水种的生物
3
南美板块演化史图—早古生代
志留纪-425百万年前:当古生代的海洋闭合,各大陆开始互相碰撞 劳伦西亚(Laurentia)与波罗地大陆(Baltica)的碰撞,使得巨神海(Iapetus Ocean)的北面分支被关闭,并形成了「老红砂岩(Old Red Sandstone)大陆。珊瑚礁四处扩张,陆生植物则开始往荒芜的大陆「移民」。 在古生代的中叶(大约四亿年前),巨神海的闭合使得劳伦西亚与波罗地大陆碰撞一起。这次的大陆碰撞中,许多地方都出现了大陆 边缘岛弧的上覆运动,导致了斯堪地那维亚半岛(Scandinavia)上的加里东山脉(Caledonide Mts.)形成,以及英(Great Britain)北部、 格陵兰(Greenland)和北美(North America)东部海岸的北阿帕拉契山脉(Appalachian Mts.)都在同时形成。 同样在古生代中叶,非常类似的情况出现在北中国陆块(North China)与南中国陆块(South China)自冈瓦那大陆(Gondwana)的「印 度-澳洲」(India-Australia)边缘漂移开来,往北移动并穿越了古地中海(Paleo-tethys Ocean)。从整个古生代的早期到中叶,范围 宽广的古大洋(Panthalassic Ocean)就覆盖了大部分的北半球,同时在海的周围还环绕落隐没带,像极了今日太平洋周围的「火环」 4 (ring-of-fire)。

统整笔记-板块运动

统整笔记-板块运动
(A)海底平原 (B)海底珊瑚礁 (C)中洋脊 (D)大陆棚
3. 下列何图为正确的地函热对流?
(A)
(B)
(C)
(D)
4. 关于地球内部分层构造,下列叙述何者正确?
(A)岩石圈包括地壳与全部的地函 (B)岩石圈是由七个大板块及数个小板块所
组成 (C)地函皆呈熔融状态 (D)软流圈位于地壳中
5. 下列关于全球板块分布的叙述,何者的说法 正确? 甲:「板块边界和火山带、地震带大致吻合, 可以利用火山带及地震带的分布来界定板块 边界」。 乙:「有火山的地方一定是板块交界处」。
2.台湾与安地斯山 圣安德鲁
地点 2. 东非大裂 脉
斯断层

(海洋与大陆)
3.日本、印尼
(海洋与海洋)
边界类型 张裂性
变质作用 不强烈 火山活动 有
地 火成岩 玄武岩
质 造山运动 无
活 动
褶皱断层
以_正__断层 为主
聚合性
强烈 有 安山岩 有 以_逆__断层 和褶皱为主
错动性
中间 有 无 无
_平__移__ 断层
地震
多,以浅源 地震为主
多, 浅、中、深 源皆有

示意 图
▲三种板块边界构造图
6-2 板块运动
1. 大陆漂移学说不能说明哪一问题因而失败?
(A)全球陆地可以拼成一个完整的大陆 (B)印度大陆的古地层有冰川遗迹 (C)南极大陆发现煤层 (D)大陆漂移的动力来自何处
2. 声纳探测发现下列哪一种海底地形之后,建 立了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
(A)甲对,乙不对 (B)乙对,甲不对 (C)两人讲得都对 (D)两人讲得都不对甲
6. 下列哪一种地质活动不会在聚合性板块交界 地带发生?

地球的板块运动

地球的板块运动

地球的板块运动在讨论板块的球面运动时,通常认为板块是刚性或近于刚性的,并认为地球表面积保持不变,这样就有可能用数学方法来描绘板块运动了。

板块相对运动及其几何学板块运动一般是指地球表面一个板块对于另一个板块的相对运动。

举例来说,大西洋中脊两侧的欧亚板块和北美板块正在相互分离,但这并不能断定大西洋中脊相对于地理极是静止的,也无法确定两个板块之中哪一个是静止不动的,我们只能假定其中一个板块静止不动,然后去分析另一板块相对于它的运动。

由此可知,欧亚板块相对于北美板块是向东运动,而北美板块相对于欧亚板块则是向西运动。

欧亚板块相对于太平洋板块是向西运动,相对于印度洋板块则是向南运动。

举例说来,大西洋四周各大陆间的距离,在过去2亿年的时间内,至少移动了数千千米,而利用现代空间技术所观测到的现代板块间的相对运动,则可以达到每年几个厘米的量级(图5.27)。

刚体板块沿地球表面的运动,应遵循球面运动原理,即必定是环绕通过球心(地心)轴的旋转运动(图5.28)。

在球面上,任何一点的移动都不是沿着直线而是沿着弧线的运动。

平行于赤道(离旋转极90°的大圆)的一系列同轴圆弧(欧拉纬线)标明了板块旋转运动的方向,同轴圆弧的垂线(大圆)相交于旋转极。

正因为板块运动是一种旋转运动,所以,板块上不同位置的线速度随远离旋转极而增大,至旋转赤道线速度最大。

板块的旋转运动由旋转极(欧拉极、扩张极)的地理坐标(γ、)和旋转角速度(ω)确定。

界上一些点的相对速度和方向,也可反演两板块间相对运动的欧拉矢量。

由于转换断层的走向平行于相邻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方向,也就是说,相邻板块在球面上的运动轨迹就是转换断层(图5.29),故采用求转换断层为界的各对板块之间相对运动的旋转极(ρ),例如,采用作图法对大西洋中脊不同转换断层分别作垂直于它们的球面大圆,结果都相交于球面上一个很小的范围内,理解为一个极点,即旋转极,实际位置在58°E及38°W附近。

全球构造演化历史

全球构造演化历史
10
南美板块演化史图—中生代
晚侏罗纪-152百万年前:盘古大陆开始分裂 盘古大陆(Pangea)在侏罗纪中期开始分裂,到了侏罗纪晚期,中央大西洋(Central Atlantic Ocean)已经张裂成一狭窄的海洋, 把北美与北美东部分隔开来。东冈瓦那(Gondwana)也同时与西冈瓦那开始分裂***。
宽广的古大洋(Panthalassic Ocean)就覆盖了大部分的北半球,同时在海的周围还环绕落隐没带,像极了今日太平洋周围的「火环」
(ring-of-fire)。
4
南美板块演化史图—晚古生代
泥盆纪-390百万年前:泥盆纪-属于鱼的世代 古生代早期的海洋在泥盆纪时期闭合,形成「盘古」(Pangea)大陆的前身。淡水鱼类开始自南半球的陆地迁徙到北美(North America)和欧洲(Europe)。森林则是首次出现在赤道地区的古加拿大(Canada,今天的北极附近)。 泥盆纪时期是属于「鱼类的世界」,在泥盆纪早期演化出的有颔鱼类到了泥盆纪晚期成为最顶尖的掠食者。植物此时也开始 大量出现在陆地上,同时最早形成于热带沼泽地区的「煤」,则是覆盖了大半今天加拿大极区附近的岛屿、北格陵兰 (Greenland)以及斯堪地那维亚(Scandinavia)等地。
3
南美板块演化史图—早古生代
志留纪-425百万年前:当古生代的海洋闭合,各大陆开始互相碰撞
劳伦西亚(Laurentia)与波罗地大陆(Baltica)的碰撞,使得巨神海(Iapetus Ocean)的北面分支被关闭,并形成了「老红砂岩(Old
Red Sandstone)大陆。珊瑚礁四处扩张,陆生植物则开始往荒芜的大陆「移民」。
火成活动,将北美向西北方推移了开来。在南美与北美互相远离的同时,墨西哥湾(Gulf of Mexico)开始形成。就在同一个时刻,

板块运动形成的地貌_板块运动知识

板块运动形成的地貌_板块运动知识

板块运动形成的地貌_板块运动知识地球的陆地板块是相连接在⼀起,随着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的,逐渐形成现在的形态,适时的抛出如果继续运动下去,造成地球表⾯的地形也在不断变化。

下⾯店铺给你分享⼀下板块运动形成的地貌_板块运动知识吧。

⽬录板块运动形成的地貌⼤洋板块因位置较低,密度较⼤,俯冲到⼤陆板块之下,这⾥往往形成海沟;⼤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形成岛弧或海岸⼭脉。

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状形成了太平洋西部的岛弧,海沟,海岸⼭脉。

板块运动的含义板块运动⼀般是指地球表⾯⼀个板块对于另⼀个板块的相对运动。

1968年,法国地质学家勒⽪顺把地球的岩⽯层划分为六个⼤板块,所有这些板块,都漂浮在具有流动性的地幔软流层之上。

随着软流层的运动,各个板块也会发⽣相应的⽔平运动。

板块运动变化(1)板块运动地球坚硬的地壳位于地表以下70-100公⾥厚的岩⽯层也不像蛋壳那样完整。

⽆论是在⼤洋底下或⼤陆底下的岩层,原来都是由⼀块块⼤板块构成的。

在这些⼤板块之间不是⼤洋中脊的裂⼝,就是⼏千⽶深的海沟或者是巨⼤的断层。

全球六⼤板块即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其中,除了太平洋板块全部侵没在海洋底部外,其他五个板块上,既有⼤陆也有海洋。

随着研究的深⼊,有⼈在这些⼤板块中⼜分出⼀些较⼩的板块,例如,把美洲板块分为北美洲板块和南美洲板块;从太平洋板块中分出东太平洋板块;从亚欧板块中分出以中国⼤陆为主体的东亚板块等等。

还有据⼀些科学家们说(1)印度洋板块和⾮洲板块发⽣张裂,红海不断扩张(2)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发⽣挤压碰撞,地⾯隆起,喜马拉雅⼭不断升⾼(3)地中海会消失,南极⼤陆向北漂……板块运动相关学说板块学说认为,由岩⽯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块,⽽是由板块拼合⽽成。

全球⼤致分为六⼤板块,各⼤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较活跃。

据地质学家估计,⼤板块每年可以移动1-6厘⽶距离。

地球的板块运动

地球的板块运动
movement
板块运动的三大学说
• 大陆漂移说 (continental drift theory)
• 海底扩张说(seabed outspread theory)
• 板块构造学说(the plate tectonics theory)
1910年有人第一次 提出了这种疑问:位于 大西洋两岸的南美大陆 和非洲大陆的海岸线, 为何如此相似?这个人 就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 气象学家阿尔弗莱德·魏 格纳,这个念头成为他 提出“大陆漂移说”的 契机。
1965年,科学家运用计算机使地球各个 大陆以现有的形状恰好拼合在一起。再 者,海地地形、地震位置、火山等活跃 部位都连接成为带状,于是“板块构造 学说”这一革命性的见解应运而生。
圣母峰的波状岩石层理
魏格纳
50年代伊始,在第二 次世界大战中开发的 新技术被广泛用于海 洋观测,比如采用声 纳装置观测海底地形, 利用海洋磁场仪探测 海底磁场异常情况等。 通过这些探测,科学 家终于搞清全球海底 被称为“海岭”的巨 大海底山脉是彼此相 连的。
板块运动的驱动力: 地幔物质的对流作用
1968年深海钻探第三次在南大西洋的钻 探结果证实了海底扩张说

全球板块的运动趋势是

全球板块的运动趋势是

全球板块的运动趋势是全球板块的运动趋势是由地壳构造和地球内部热循环所驱动的。

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被划分成若干个大型板块,它们以不同的速度和方向相对移动。

这种板块运动导致了地质灾害如地震和火山喷发的发生,也塑造了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貌。

板块的运动主要有三种类型:边界的发散(分裂)、边界的汇聚(聚合)和边界的滑移(横向走滑),这三种类型的板块运动使得地壳板块在地球表面上不断地演化和变化。

具体来说,在板块运动中,边界的发散是指两个板块分离扩张的过程。

当两个板块之间产生拉力作用时,热能从地下岩浆带中传递给地壳板块,使得岩浆从地下涌出,填充分离的缝隙,新的地壳物质因此形成。

该过程形成了海洋地壳和海脊系统。

一个例子是大西洋中脊。

边界的汇聚是指两个板块相互靠近并发生碰撞的过程。

当两个板块之间发生挤压作用时,地壳板块会形成厚重的山脉和抬升的地形。

在两个板块碰撞的地点,形成弧状的地壳隆起。

一个例子是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的形成。

边界的滑移是指两个板块在水平方向上相互滑动的过程,没有形成新的地壳物质也没有消耗地壳物质。

这种滑动在板块边界上常常会产生强烈的震动,从而引发地震。

著名的例子是旧金山的圣安德烈亚斯断层。

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对板块运动的观测和监测,可以发现以下趋势:1. 大陆板块的碰撞和抬升:在一些地区,比如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板块之间的汇聚和碰撞导致了大陆板块的抬升和山脉的形成。

这种趋势导致了大规模的地形变化和地震活动。

2. 海洋地壳的扩张:海洋地壳主要形成于大洋中脊系统,当两个板块分离时,岩浆从地下涌出填充缝隙,形成新的海洋地壳。

这种扩张的过程使得海洋地壳的面积逐渐增加。

3. 地震和火山活动:板块运动是地震和火山活动的主要原因。

当板块发生滑动或碰撞时,会产生强大的应力,当应力超过岩石的强度时,就会引发地震。

而火山则主要是由于板块的边界汇聚或分离引起的。

4. 板块的相对速度和方向:板块的相对速度和方向会随时间发生变化。

全球板块分布及板块运动示意图练习

全球板块分布及板块运动示意图练习

板块构造学说是二十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关于地壳运动的全新学说。

|=|= 生长边界(海岭、断层) -------- 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全球板块分布及板块运动示意图1 .下列关于板块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B.大陆板块年龄较为年轻,而海洋板块则较古老C.板块作用的驱动力是地幔物质的对流D.澳大利亚大陆地壳相对比较稳定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原因是A.处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带B.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带C.处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带D.处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带板块示慧图3 .意大利中部拉奎拉市当地时间2009年4月6日凌晨3时22分发生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①地震发生时拉奎拉震中区的居民觉察到先 ____________________ ,后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地震发生时,意大利首都罗马震感强烈,罗马与拉奎拉相比(C.烈度相同,罗马震③亚欧板块 A C 消亡 环太平洋 ③B ④C D .拉奎拉震级较大,烈度较小 其处于 ________________ 与非洲板块交界处,这两个 板块在图中的字母代号分别是 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 ,该边界类型为 ________________ 边界。

4. 2009年12月10日,印度尼西亚西部亚齐地区附近海域发生里氏5. 9级地震,震源深度约35千米。

① 此次地震震中位于海底,地震后最容易引发的次生灾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印度尼西亚附近海域近年来多次发生地震, 从板块构造学说分析,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恰巧位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震带上,另一个地震带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震带。

③ 地幔物质的对流是板块运动的动力所在,图中可能出现海底扩张的地区是() A . A 与C 交界处B . B 与C 交界处 C. C 与D 交界处 D . B 与D 交界处④ 板块相互运动产生了不同的地貌景观。

《板块运动》教案

《板块运动》教案

板块构造知识点:1、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3、各大板块内部比较稳定,交界地带比较活跃导入:同学们,先前咱们一起学习了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同学们是否会有疑问,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呢?科学家们为这个问题开展了许多研究。

其中最著名的一个研究结论是,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并提出了板块运动理论。

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学习板块运动理论。

【板书】板块运动请同学们看图,地球表层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

全球大致分为六个板块,分别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

【板书】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块诶,这跟咱们之前学的大洋大洲的名字有一些相似。

那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回答几个问题。

1、这六大板块哪个板块基本上是海洋?太平洋板块2、澳大利亚位于哪个版块?印度洋板块3、结合地形图,说一说亚州南部的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属于哪个板块?印度洋板块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经过以上学习,这六大板块中并不存在大洋洲板块,位于亚洲南部的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不属于亚欧板块,而是属于印度洋板块,这个细节同学们需要注意一下。

【板书】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实际上,板块是在不停地运动之中。

大家观察板块运动的方向有什么特点?提示:它们的运动方向主要有两组,它们有的做的是相对的挤压运动,有的做的是相背的张裂运动,这就是板块运动的两种基本运动方式,挤压运动和扩张运动。

什么是挤压运动呢?就好比,两个板块关系非常好,两个就越挤越紧。

两板块张裂分离叫生长边界什么是扩张运动呢?就好比,两个板块关系相当冷淡,谁也不理谁,分得越来越开。

两板块相撞挤压叫消亡边界;这两种运动对地表形态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这就是咱们本节课的重点。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PPT展示的两张图,上面是全球主要地震带和山系图,下图是全球板块图,大家有什么发现?地震和山系主要分布在两个板块之间挤压的生长边界上挤压形成山脉,岛弧,海沟,举例:喜马拉雅山(海洋生物化石)张裂形成裂谷和海洋,举例: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板书】板块内部比较稳定,交界地带比较活跃结尾:板块的这种挤压和扩张运动塑造了地表千变万化的形态,我们将这种称之为沧海桑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极为缓慢的,要经过亿万年的时间。

专题5_板块运动_知识点

专题5_板块运动_知识点

专题5 板块运动
①亚欧板块
②非洲板块
⒈全球(岩石圈)可划分为六大板块③美洲板块
④印度洋板块
⑤南极洲板块
一、板块构造学说⑥太平洋板块
①板块交界处是地壳运动的活跃地带,板块内部相对较稳定
②板块张裂:形成裂谷(如东非大裂谷)或海洋(如大西洋)
Ⅰ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形成岛弧、海岸山脉和海沟(如太平洋西部边缘的深海沟—岛弧链)
⒉板块在软流层上运动③板块碰撞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喜马拉雅山脉
Ⅱ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形成巨大的山脉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阿尔卑斯山脉
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安第斯山脉
Ⅱ震中:震源到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位置
①要素Ⅲ震源深度: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
Ⅳ震中距:地面上任意一点与震中间的距离
⒈地震
Ⅵ地震烈度:地震的破坏程度
二、地震与火山②分布Ⅰ环太平洋地震带
Ⅱ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Ⅰ环太平洋火山带
⒉火山:①分布Ⅱ红海沿岸和东非火山带
Ⅲ地中海—喜马拉雅—印度尼西亚火山带
Ⅳ洋底火山带高二(1)班江彩霞、李仲麟、戴佳睿、侯博轩。

板块运动学说

板块运动学说

阿尔卑 斯—喜 喜 马拉雅 山地震 带
环太平洋 地震带
你们还记得2008年5月12日,中国发生了什么事吗? 年 月 日 中国发生了什么事吗? 你们还记得
日本
板块运动学说的主要内容: 板块运动学说的主要内容:
1、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板块 、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不是一个整体, 拼合而成的。 拼合而成的。 2、全球大致分为六个板块,各个板块处于不断的变化 、全球大致分为六个板块, 之中。 之中。 3、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 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 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分布在板 块的交界处。 块的交界处。
勒皮顺(法国) 勒皮顺(法国)
板块运动学说——第三支畅想曲 第三支畅想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板块运动学说
火山: 火山:指地下岩浆喷发出地表之后形成的一些小的山体 根据其性质,可分为: 根据其性质,可分为: 活火山: 活火山: 具有活动能力的火山 死火山: 死火山: 没有活动能力, 没有活动能力,但保存 有火山特有的形态。 有火山特有的形态。 休眠火山: 休眠火山: 长期没有喷发, 长期没有喷发,但将来 会喷发的火山。 会喷发的火山。
依据: 依据:
1、南美洲和非洲的轮廓线 、 相吻合 2、2亿年前的陆地分布与 、 亿年前的陆地分布与 现在不同 3、南美洲和非洲的生物相 、 同
魏格纳(德国) 魏格纳(德国)
大陆漂移学说——第一支畅想曲 第一支畅想曲 大陆漂移学说
赫斯、迪茨(美国) 海底扩张说——第二乐章 赫斯、迪茨(美国) 海底扩张说 第二乐章
大陆板块的张裂运动地表裂谷带产生大陆解体新的海洋体出现通过以上的演示和分析使我们认识到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不是一个整体所有的板块也在不断的运动之中当地壳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会使地表发生断裂形成裂谷海洋如东非大裂谷

七年级地理板块运动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板块运动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板块运动知识点一、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

1. 板块的概念。

- 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断裂构造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叫做板块。

2. 板块的划分。

- 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二、板块运动的形式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1. 板块运动的形式。

- 板块运动有两种基本形式:相对运动(碰撞挤压)和相离运动(张裂拉伸)。

2. 板块碰撞挤压产生的地理现象。

- 山脉形成。

- 当两个大陆板块碰撞挤压时,常形成巨大的山脉。

例如,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了世界上最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

- 海洋面积缩小或消失。

- 在板块碰撞挤压的地区,如果是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碰撞,海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会使海洋面积缩小。

如太平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使得日本海沟附近的太平洋面积不断缩小。

3. 板块张裂拉伸产生的地理现象。

- 裂谷和海洋形成。

- 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产生裂谷或海洋。

例如,东非大裂谷就是非洲板块内部张裂形成的;大西洋是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张裂形成的。

三、板块运动与火山、地震分布的关系。

1. 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 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主要有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 - 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2. 板块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 在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板块之间相互碰撞或张裂,使得地壳运动剧烈,容易引发火山喷发和地震。

例如,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由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地震频繁,火山活动也较为活跃。

小学科学课堂认识地球的板块运动

小学科学课堂认识地球的板块运动

通过研究板块运动,可 以深入了解地球的演化 历史和地球生命的起源, 促进地球科学和生命科 学的发展。
感谢 您的观看
汇报人:
地震的分布和成因
地震分布:地震带是板块运动的重要证据,全球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边界
地震成因:板块运动导致地壳应力变化,当应力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地震
板块运动与地震的关系:地震是板块运动的结果之一,通过研究地震可以了解板块运动 的规律
地震对板块运动的影响:地震可以改变地壳的应力分布,从而影响板块运动
减轻地震灾害的措施:加强地震预警系统建设、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加强地震应急救援能力等。
火山喷发的成因和影响
成因:板块运动引起的地壳应力变化,导致岩浆上涌形成火山 影响:火山喷发会释放大量气体和灰烬,影响气候和环境 实例:印度尼西亚的喀拉喀托火山喷发,引发海啸和全球气候变化 结论:板块运动对地球的影响深远,需要深入研究并合理应对
板块运动的影响
添加项标题
影响地形地貌:板块运动导致地壳的抬升和下沉,形成山脉、 河流、湖泊等不同地形地貌。
添加项标题
影响地震活动:板块运动过程中,地壳的应力会不断积累,当 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地震。
添加项标题
影响火山活动:板块运动过程中,地壳的裂缝和薄弱地带容易 形成火山,火山喷发也会影响地球的气候和生态平衡。
添加项标题
影响资源分布:板块运动导致地壳的变动,使得一些矿产资源 的形成和分布受到影响,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等。
PART THREE
板块运动的证据
地壳地貌的特征
地形地貌:板块运动导致地壳的抬升和沉降,形成不同的地形地貌。 海底扩张:通过海底岩石的年龄和磁性研究,发现海底正在不断扩张。 大陆漂移:科学家发现大陆的边缘与海底的形态一致,表明大陆曾经发生过漂移。 地震带分布:地震带与板块边界的分布密切相关,是板块运动的重要证据之一。

板块运动的发现者

板块运动的发现者

板块运动的发现者板块构造学说是1968年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雄与麦肯齐、摩根等人提出的一种新的大陆漂移说(旧的大陆漂移说由德国天文学家和气象学家魏格纳提出),它是海底扩张说的具体引伸。

附:板块构造,又叫全球大地构造。

所谓板块指的是岩石圈板块,包括整个地壳和莫霍面以下的上地幔顶部,也就是说地壳和软流圈以上的地幔顶部。

新全球构造理论认为,不论大陆壳或大洋壳都曾发生并还在继续发生大规模水平运动。

但这种水平运动并不象大陆漂移说所设想的,发生在硅铝层和硅镁层之间,而是岩石圈板块整个地幔软流层上像传送带那样移动着,大陆只是传送带上的“乘客”。

据physorg网站2007年11月21日报道,太阳系外发现的巨大类地行星被命名为“超级地球”。

“超级地球”引发科学家们研究他们在哪些方面可能像地球的浓厚兴趣。

最近,哈佛大学科学家们指出,这些类地行星也适用于地球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是指构成地球固态外壳的巨大板块的运动学说。

板块运动常导致地震、火山和其它大地质事件。

从本质上来讲,板块决定了地球的地质历史。

地球是我们所知道的唯一一个适合板块构造学说的行星。

地球板块运动被认为是生命进化的必要条件。

然而,哈佛行星科学家黛安娜。

巴伦西亚和她的同事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预测,“超级地球”(其质量是地球的一倍至十倍大)同样也会通过板块构造来提供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之一。

该论文的作者巴伦西亚告诉本网站称,“这些超级地球中的一些可能在他们的太阳系中也处于‘可居住区域’,这就是说他们离他们的母恒星的距离恰好合适,有液态水存在,因此会有生命。

尽管最终只有这些行星的热和化学进化能够决定是否他们适合居住,但是这些热和化学特性却极其依赖于板块构造学说。

”通过全面模拟这些具有大片陆地的超级地球的内部结构,巴伦西亚和他的研究小组发现“超级地球”的质量与其板块与板块应力值之间的存在的联系。

这些应力值,部分是很慢的,慢慢地改变着地球的地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