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PPT.ppt

合集下载

张保红文学翻译PPT课件

张保红文学翻译PPT课件
轻轻地,柔和地,轻轻地,柔和地, 西方吹来海风; 轻轻地,柔和地吹拂, 西方吹来海风! 西边吹来,月色朦胧, 吹过波涛汹涌; 吹得他回家呵, 亲亲睡着的宝宝,可爱的宝贝。
9
• 重译: • 西海的风啊, • 你轻轻地吹,轻轻地唱 • 西海的风啊, • 你轻轻地,轻轻地吹呀唱, • 越过波涛翻滚的海洋, • 掠过明月西沉的夜空,吹呀 • 再把他吹到我的身旁; • 我的小宝宝,我的乖宝宝,睡呀睡得香。
2 A Call on the Recluse Who Is Just Out
3
--- tr. Sun Dayu
3 A Hermit Visited but not Encountered
4
--- tr. Wan Changsheng & Wang Jianzhong
4 Looking for a Recluse but Failing to Find Him
11
• 译文: 一个刚从学校回来的年轻女士正 在解释。“拿一个鸡蛋,”她说, “在底部打一个孔,在顶点上打 一个相应的孔。然后把嘴唇放在 孔上,用力吸气,蛋壳里的东西 就会完全抽空了。”一个听她讲 的老妇人惊叫道:“如今的人做 事真奇怪,我作小孩的时候,他 们一头打个洞,就吸干了。”
12
• 译文: 一位刚从学校回家的女学生正在解 释:“取一枚鸡蛋,”她说,“在 蛋的底部打一个小孔,再在蛋的顶 点上打一个对应的小孔。然后将嘴 唇置于该孔之上并用力吸气,壳内 之物则尽释无遗。”一位听她讲话 的老太太嚷了起来:“如今的人做 事真叫人摸不着头脑,我作姑娘的 那阵儿,人们把蛋一头磕一个洞, 嘶溜儿一嘬就吃了。”
3 真实指涉性(真值性)VS 虚假指涉性(虚指性)
6
1. 文学语言的自指性:

文学翻译之小说翻译

文学翻译之小说翻译
译文:Around this time of year, pillars and willows began to sprout, and new buds to appear on the early mountain peaches, forming a picture with the sky decorated by the kites the kids flew, a picture that gave you feel of the warmth of spring.
译文:At that tim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was not yet fully implemented. As an ordinary citizen, how could I get permission to go to Hong Kong merely for an exhibition?! Who should I approach for approval? Where should I go to put in the application? By the time I had managed to get through the tedious procedures, the exhibition would have long been over. I immediately sent Mr. Huang a telegram of congratulations, and that was the best I could do in answer to his invitation.
分析:原文中出现了四个“第一”,前两个 “第一”所讲意义一致,其余的则各不相同。 因此前两个同意译为“top”,将“倒数第一” 译成“brought up the rear”,而“顽皮第一” 译成动词“topped”,这样一来,第一个“第 一”与后两个“第一”分别形成反义与同义的

文学翻译理论

文学翻译理论
*罗国林在《风格与译风》中认为译者应适
当抑制表现欲望,“时刻小心翼翼地忠实于 原著…使自己的个性服从于原著的风格。”
*举例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译一:If she but turned her head and
smiled ,there were cast a hundred spells, And the power and paint of the six palaces faded into nothing.
许渊冲译 I tremble (in my heart) as I draw near home, And dare not ask what news you bring.
translated by Giles
*四、文学翻译中的风格性
*福楼拜说:“风格不但就是其人,而且还是
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
Along each empty path no footprint seen.
In his lone skiff his bamboo garments screen
An aged fisher from the snowstorm chill.
Fletcher
_____Translated by
*风格是“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
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风格体现在文艺作 品内容和形式的各要素中。”
*译者风格与作者风格的关系
第一种境界 第二种境界 第三种境界 第四种境界 第五种境界
作者风格+零
作者风格+译者风格
作者风格+译者风格

+译者风格

+零
*译者要善于抑制自己的风格,以再现作者

文学的翻译

文学的翻译
文学的翻译
散文翻译 Essay translation
概念
文学翻译,顾名思义,文学翻译就是对文学作品进行的翻译。 广义的文学翻译包括对所有涉及文学语言的广泛翻译。 文学翻译除了说明要传达出‚思维内容‛外,还着重强调了 ‚风格特色‛——因为这正是文学作品不可缺少的关键之一。 没有风格的作品必然显得苍白无血,毫无生气,正如人缺少了 他的个性一样。而作品有了风格,人物的音容笑貌便会跃然纸 上,机趣横生。因此,作为文学翻译,它必然也要力求传达出 原著的这种精神风貌,否则这种翻译是毫无意义的。 另一方面,文学翻译还强调了‚忠实、准确‛——这可是 文学翻译的要害,也是基难点所在。翻译毕竟不是创作,其性 质决定了它必须忠实准确地传达出原著的精神风貌,而不得随 心所欲,自由发挥。但是由于两种语言特点不同,规律不同, 一层不变地进行翻译是产生不了应有效果的。因此就需要进行 调整,在保持‚神韵‛的准则下语言上作些变通——这便是文 学翻译的‚再创作‛。不如此,翻译出来的东西看似忠实,实 则成了死译、硬译,违背了原作的精神风貌。
2、过左的译文 这一类译文的特点是译者自由发挥太大,主观随意性太大,违背了忠实于原作的翻译原则。最突出 的例子莫过于林纾的‚翻译‛——那实际上已不是翻译而是‚编译‛或‚译写‛了。由于林纾有深厚的 文学造诣,其‚译品‛固然有其不可否认的文学价值,但那不是文学翻译的艺术,而是‚译写‛的艺术 了。 《文汇读书周报》最近对《红与黑》的翻译讨论十分热烈,我想在此谈谈个人的拙见。我认为许渊 冲先生的某些观点、译文就带有过左的倾向。不错,文学翻译是要避免‚翻译腔‛。(见1995.5.6《文 汇读书周报》许渊冲先生《从<红与黑>谈起》一文)——即笔者前面说的‚过右的表现‛,但绝不能因 此而‚从心所欲‛,进行‚辉煌的发挥‛。我完全赞同许钧先生的观点,‚翻译家的再创作,有别于作 家的创造,作家创造可以‘从心所欲’,但翻译家的再创造则要‘不逾矩’。‛(见1995.5.6《文汇读 书周报》许钧致许渊冲《关于<红与黑>汉译的通信》)把翻译说成‚戴着镣铐跳舞‛是再准确形象不过 的了,跳舞即再创作,我们绝不能‚挣脱镣铐跳舞‛,那样就不成其为翻译了。 下面看几个实际的例子。许渊冲先生把‚belle‛(漂亮)译为‚山青水秀,小巧玲珑‛,把 ‚mourir‛(死)译为‚魂归离恨天‛,从翻译的角度讲是难以让人接受的,许先生的译文原作者完全 可以用法文表达出来,而司汤达之所以不如此,总是有其理由,或可看作是其创作风格使然。既然是翻 译总要‚亦步亦趋‛才是。(从该报民意测验结果看出,读者并不太喜欢过左的译文,还是喜欢带点 ‚洋味‛的译文。) 需要说明的是,并非所有许渊冲先生的译文都像上述两个例子那样,事实上,他的不少译文是很出 色的,‚戴着镣铐跳舞‛是跳得很好的。我曾读过他的汉诗英译,认为确实译得不错,并没有像上面那 样‚从心所欲‛,很好地把握了‚度‛的艺术。

大学汉英翻译教程第九章 文学翻译之诗歌翻译PPT资料59页

大学汉英翻译教程第九章   文学翻译之诗歌翻译PPT资料59页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All birds have flown away, so high;
A lonely cloud drifts on, so free, We are not tired, the Peak and I,
Nor I of him, nor he of me. (英译文押abab韵) ——许渊冲译
(3)三重韵(triple rhyme) 指的是在最末三个音节上押韵,且第二三音节弱读: Touch her not scornfully, Think of her mournfully. 碰她时别轻蔑, 想她时要悲切。 本句中就是有三个音节押韵的,但是就主体严肃的诗歌而言,押韵很少超过 两个音节。
1. 根据押韵的位置,可以分为三种形式:
(1)押尾韵(end rhyme/rime) 这是最常见的押韵,出现在每行诗的末尾。如: Up from the meadow rich with corn, Clear in the cool September morn. 在生产玉米的草原附近, 在九月的一个凉爽的早晨。 (2)押头韵(head rhyme/rime) 即每行诗的第一音节押韵。这与押尾韵恰好相反。如: Mad from life’s history; Glad to death’s mystery. 人生的遭遇使她发了狂, 她乐于追求死的神秘。 (3)押中间韵(internal rhyme/rime) 这个也称押腰韵,指同一行诗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押韵。如: I bring fresh showers for the thirsty flowers From the seas and streams 我为焦渴的鲜花,从河川,从海洋, 带来清新的甘霖。

文学翻译课PPT(翻译与社会的关系)

文学翻译课PPT(翻译与社会的关系)

cater to
reading habit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backwar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intain the rule of the Qing Dynasty study western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nce & Tech translation has reached a new climax
introduce foreign literature introduce new ideas
Different stages of social development
Before the Renaissance
dark cultural environment in the middle Ages
to absorb Western culture and awaken more scholar-officials through the translation of Western books.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appreciated the quaint style and took antiquity as one of the criteria
a shift in the balance between different societies
Past :
cultural input
Now:
passing our own culture to the world
Thank you
The Progress of Society

儿童文学翻译PPT

儿童文学翻译PPT
儿童文学翻译 Translating for Children
主讲:2117寝室 蒋婉芳、王有婷、熊美琪、郭 倩
Translating for Children
context:
1、儿童文学的概念及特征 2、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 3、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 4、儿童文学翻译策略
Translating for Children
Translating for Children
4、儿童文学翻译策略
4.4跨文化转移
As timid as a rabbit 胆小如鼠
The apple of one’s eye 掌上明珠 Red 中国代表喜庆,西方代表暴力 Cowboy 中国代表悠闲,西方代表冒险 Dog 中国代表鄙视,西方代表同情
Translating for Children
2、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
2.1转型期: 上个世纪 八九十年代。这一时期翻译的理念开始转向“ 儿童本位”, 译者努力使用 贴近儿童的现实生存与生活状况 , 贴近儿童的审美意识与 阅读接受心理的语言把国外优秀 的儿童文学作品介绍到中 国, 使儿童文学真正走向儿童。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詹美妮 将之称为“儿童文学回归大地” 。 2.2现今: 仍不断有众多 的、优秀的各国儿童文学作品被译成中文 介绍给中国的儿童读者,同时中国许多儿童文学著作也被 一位各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随 着时代的发展, 昔日的 一些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也在 “与 时俱进”不断地被重 译, 这足以证明儿童文学翻译的重要 性和必要性。。
2、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
2.1萌芽期: 晚清时期, 那时洋务运动使中国敞开国门, 自此中 国开 始引进国外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如《伊索寓言》、《金 银岛》等 170多种儿童文学作品), 丰富了中国儿童读者的 精神。 2.2高潮期: 五四前后是中国翻译史上西学翻译的高潮期, 同时 也 催生了儿童文学翻译的热潮。不但儿童 从中汲取到了丰 富的精神营养, 而且译者和创作者也从中 获得了儿童文学 翻译和创作的典范和艺术灵感。 因而儿童 文学在“五四” 新文学运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一讲:文学翻译:导论

第一讲:文学翻译:导论
第一讲:文学翻译:导论
文学文本的结构特点
❖ 1 中国古代文本结构论 ❖ 中国古代有过两种文本结构论:一种是“言象意”
论,另一种是“粗精”论。《周易•系辞上》中记载 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和“圣人立象以尽意, 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的观点,初步 涉及到文本的言、象、意三要素。庄子在《外物》 中提出了“得意忘言”的观点:“言者所以在意,得 意而忘言。”三国时的王弼在《周易略例》中将前 人的“言意”论做了进一步的扩展与阐发:“夫象者, 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 莫若言。言出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先于意, 故可寻象已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 在王 弼看来,“言”、“象”、“意”构成了表情达意逐层深 入的层次结构。
❖ 在西方,“文学”(literature)一词是在十四 世纪从拉丁文litteratura和 litteralis引进的, 意思是“著作”或者“书本知识”,是与政治、历 史、哲学、伦理学、神学等一样的文化产品, 并无特殊的或专有的性质。直到十八世纪, 文学才从作为一般的文化产品中独立出来, 用以特指具有美的形式和能产生情感作用的 文学作品。
The Eagle (Alfred Tennyson ) ❖ He clasps the crag with crooked
hands; ❖ Close to the sun in lonely lands, ❖ Ringed with the azure world, he
stands. ❖ The wrinkled sea beneath him crawls; ❖ He watches from his mountain walls, ❖ And like a thunderbolt he falls.

文学翻译

文学翻译

二、 散文的翻译
(一) 本小节所讨论的散文是指狭义的散文,即那些记事、记人、抒发情感、发表议论的文章。 它与小说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的非虚构性质。散文语言与小说中的叙事和议事语言十分相
似,但更为清新自然、活泼灵秀、洗炼畅达,能带给人更多的美感。 (二) 散文的翻译
翻译散文,首先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内容与风格,因为内容与风格是统一的。譬如英国 早期的散文多为说明性文字、教育用文字和劝谕性文字,用古英语写成,以简洁朴实 见长,且有明显的口语化倾向。另外要认真体会散文的时代风格与作家风格,如培根 的散文多用排比并列句式,形式工整,而这同时也是英国十七世纪散文的一大修辞特 点。十八世纪的散文,初中期口语化盛行,代表作家是艾迪生(Joseph Addison)和斯梯 尔(Richard Steele),但到了末期却又转向典雅华丽。到了十九世纪,虽然一部分作家仍 坚持散文朴实无华的特点,但在整个文学艺术界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浪漫派散文 似乎一直占据上风,作家常直抒胸臆,表现自己鲜明独特的个性。这类散文句式灵活、 语言新颖,富有极强的感染力。其生动的比喻、强烈的节奏感、飞扬的文采形成了散 文的时代特色。但进入二十世纪后,英国散文的主流又回到了以正规口语为基础的朴 实自然语言。
婴儿的睡眠,最为优美;疲劳的人在户外睡眠,最为酣畅;水手在艰苦航程之后 的睡眠,最为圆满;为某种意念所苦的人,对睡眠最为欢迎;哭泣后的母亲的睡 眠,最动人心弦;一个顽皮小孩的睡眠,最为轻松;一个深受爱慕的新娘的睡眠, 最为骄傲。
三、诗歌的翻译 (一) 英语诗歌的特点
1) 语言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押韵是是诗体与其它文体的最大区别之一。英诗常用的韵有①头韵(alliteration),即词首音 素的连续重复(如Thomas Gray 的 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中的The plowman homeward plods his weary way一句,plowman与plods, weary 与way都形成头韵);②谐元 音/腹韵(assonance),即词中重读元音的重复(如sweet与sleep, cradle与grave);③尾韵 (rhyme),即词尾相同音素的重复。诗歌除了音韵美外,其有规律的轻重抑扬变化连同韵 式的变化,一同构成了诗的节奏美。英语格律诗分为诗节(stanza),诗节又分为诗行, 每一诗行又分为几个音步(foot)。音步是由一个重读音节和一个或数个非重读音节有规律 地排列构成,常见的有抑扬格五音步,扬抑格四音步,抑扬格七音步以及扬抑抑格两音步、 抑抑扬格三音步等。无韵诗(blank verse)虽然不讲究押韵,但传统的无韵诗仍十分讲究节 奏,一般是以抑扬格五音步为一行,如莎土比亚的诗剧。至于当代诗人写的一些无韵自由 诗(free verse)则完全不受韵式和音步的限制,完全听凭思想的自然流露和语言自然节奏的 流动。

文学翻译课件

文学翻译课件
详细描述
从古代的佛经翻译到近代的欧洲文学翻译,再到现当代各种语言的文学作品的互译,文 学翻译始终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学翻译的规模 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为世界各地读者带来更多的文化体验和心灵触动。同时,随着翻译
技术的进步,文学翻译的效率和准确性也得到了提高。
02
文学翻译的核心技巧

戏剧翻译案例
《哈姆雷特》的英译本分析,探讨 如何准确传达戏剧的思想和情感, 保持原作的舞台效果。
戏剧翻译技巧
口语化、舞台化等技巧在戏剧翻译 中的应用,如何处理戏剧的语言特 征和表演要求。
04
文学翻译的挑战与解决方 案
挑战
文化差异是文学翻译中最大的挑战之一,不同文化 背景下,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表达方式可能存在巨 大差异。
03
文学翻译实践案例分析
小说翻译案例分析
01
02
03
小说翻译的要点
忠实于原文,保持原作风 格,传达原作情感,符合 目标语表达习惯。
小说翻译案例
《红楼梦》的英译本分析 ,探讨如何准确传达原文 的丰富内涵和文化特色。
小说翻译技巧
增译、减译、改译等技巧 在小说翻译中的应用,如 何处理文化差异和语言特 色。
诗歌翻译案例分析
诗歌翻译的难点
保持诗歌的韵律、节奏和 意象,传达诗歌的意境和 美感。
诗歌翻译案例
唐诗的英译本分析,探讨 如何将诗歌的意境和美感 传达给目标语读者。
诗歌翻译技巧
直译、意译、音译等技巧 在诗歌翻译中的应用,如 何处理诗歌的语言特征和 文化内涵。
戏剧翻译案例分析
戏剧翻译的要求
保持戏剧的对白、舞台指示和人 物性格,传达戏剧的思想和情感
解决方案

_文学翻译-第一讲

_文学翻译-第一讲

Translator
A musician / an actor
Traduttori-traditori (Translators are traitors.)
文学翻译
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 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 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 和美的享受。 —— 茅盾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源语)
的文字材料替换成另一种语言 (目标语)的对等(equivalence)的文字材料。
• 奈达Nida: 所谓翻译,是指在译语中用最切 近而又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 先在语义上,其次是文体上。
– Translation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 鲁迅:信和顺 “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 其易解,一则保存原作的风姿。” 宁信而毋顺 vs 赵景深:Milky Way=牛奶路 我的翻译向来是用直译法……我现在还是相信 直译法,因为我觉得没有更好的办法。 保留一定的洋腔洋调
• 英国 泰特勒 Tytler --《论翻译的原则》 翻译中的三项基本原则: 一、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相当于 “信”) 二、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 (相当于“雅”) 三、译文应和原作同样流畅(相当于“达”)
• 傅雷:传神论/神似说 • Transference of soul or spirit “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 不在形似而在神似。” 译文同原文在内容上一致,这叫“意似”, 是翻译的最低标准。译文同原文如果能在 形式上和精神上同时一致起来,或称“形 似”和“神似”,这是翻译的高标准。 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

文学翻译

文学翻译

而文学翻译虽然也有忠实、准确的要求,但由于文学作品 表达上的暧昧性、模糊性、不确定性的特点,忠实和准确 没有确定的标准,由于翻译家对原文的不同理解,常常出 现不同的译文。 而且文学作品本来就是虚构性的东西,即使有的文学作品 译文存在明显的错译、漏译,也不为读者所知,也不妨长 期阅读欣赏,更谈不上严重的后果。反过来说,一本文学 作品译得字正句对,十分忠实,十分精确,那未必是好的 译作。文字上的这种精确,未必带来风格的毕肖。有理论 家提出,对文学翻译而言,“精确非精彩之谓”。
例1:1889年,意大利和埃塞俄比亚签订了一个乌查里条约,这个条 约的第17条有这样一句话: “埃塞俄比亚万王之王陛下在其他列强或政府所发生的一切交涉中, 可以借助于意大利国王陛下的政府。” 这句话的意思是很明确的,当埃塞俄比亚一旦与外国发生纠纷,他们 可以请意大利帮忙,自然也可以不请。这个决定权在埃塞俄比亚国王 那里。 但是这个条文的意大利文中,意大利有意把17条中的“可以”改为“ 必须”,这样,这句话的意思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当时,埃塞俄 比亚忽略了两个文中的一词之差,只是在条约签字生效以后,意大利 便得意洋洋地宣布埃塞俄比亚为它的保护国。后来意大利的阴谋被揭 穿了,埃塞俄比亚断然宣布废除乌查里条约,于是两国发生了战争。 最后在埃塞俄比亚人民的迎头痛击下,迫使意大利于1896年重新签订 条约,承认埃塞俄比亚的独立。这可以说是语言使用中一词产生的一 个惊心动魄的事件。
从词句的翻译上看,科学和学术著作等非文学翻 译,难在对其概念、术语和范畴体系的理解和把 握,并找出对应的译词。
而文学作品的翻译,难在诗意的词藻、方言俗语 、典故、隐喻、双关语等隐含着独特的民族文化 信息的东西。这些语言的特征在其艺术意味,而 不在科学的精确性。有些词语带有强烈的民族文 化印记,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表征。因此翻译时必 须考虑如何尊重该词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不能 满足于找出译语中正确的对应词了事。

英汉翻译讲义-第五章PPT课件

英汉翻译讲义-第五章PPT课件

03
翻译技巧
选词技巧
确定词义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确定每个 英文单词的准确含义,特别是
那些具有多重含义的单词。
选择合适的词汇
根据上下文和语境选择最合适 的词汇进行翻译,确保译文准 确传达原文的意思。
注意词义的褒贬色彩
在翻译时需要注意英文单词的 褒贬色彩,确保译文的情感色 彩与原文一致。
考虑文化因素
在选词时需要考虑文化因素, 选择符合目标语言文化的词汇 ,避免产生文化冲突或误解。
翻译的过程
理解阶段
在翻译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原文 进行深入理解,包括语义、语境、
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理解。
表达阶段
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译者需要运 用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将原文的意 义、情感和风格传达出来。
校对阶段
完成初步翻译后,译者需要进行校 对工作,检查译文中的错别字、语 法错误、表达不流畅等问题,并进 行修正。
英汉翻译讲义-第五章
目 录
• 第五章导言 • 翻译理论 • 翻译技巧 • 实践与案例分析 • 总结与思考
01
第五章导言
章节概述
01
介绍英汉翻译的基本原 则和技巧,包括直译、 意译、音译等。
02
探讨英汉两种语言在词 汇、语法、句法等方面 的差异。
03
分析英汉翻译中的常见 问题,如词义选择、句 子结构调整等。
下章预告
• 第六章:翻译中的修辞手法与风格处理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翻译可以分为 多种类型,如文学翻译、科技翻译、 商务翻译等。
翻译的标准
01
02
03
忠实于原文
译文应忠实于原文,准确 传达原文的意义、情感和 风格,不得随意改动或曲 解。

《文学翻译》PPT课件

《文学翻译》PPT课件

.
5
When they entered, they found hanging upon the wall a splendid portrait of their master as they had last seen him, in all the wonder of his exquisite youth and beauty. Lying on the floor was a dead man, in evening dress, with a knife in his heart. He was withered, wrinkled, and loathsome of visage. It was not till they had examined the rings that they recognized who it was.
.
6
三、隐喻的象征性 文学作品中大量采用象征的手法,而对象征手法的理
解往往牵涉到对文化背景和作者本人的了解。有的象 征是处于同一文化、乃至不同文化中的人们所共同使 用的,如红玫瑰代表爱情,过去西方文化中的象征, 现在则被许多东方的文化接受了。象征蕴藉隽永,能 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韵味无穷的感 觉。高尔基说:“在象征的下面,可以巧妙地把讽刺 和大胆的语言掩盖起来,在象征中可以注入丰富的内 容。”如茅盾的《白杨礼赞》运用象征手法,以白杨 树的伟岸、正直、力争上游、倔强挺立,来象征北方 抗日军民的坚强不屈、力争上游的精神和意志,能给 人以战斗的鼓舞。
.
7
四、意合的模糊性
就语篇的衔接而言,如果词与词、句与句之间使用语言形式手
段连接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就是所谓的形合;如果不用语
言形式手段而借助词语或句子所含意义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

第九讲 文学翻译入门

第九讲 文学翻译入门
理好作品当中的修辞手法,翻译出原文 的修辞效果 2、充分理解文学作品中语句的多重含义,尽 量译出其字面意思的同时,注意不丢失其隐 含的意义 3、不仅要准确翻译出原作的内容,还要注意 保留原作者的风格
二、经典作品翻译赏析
(一)《红楼梦》英译片段 例1:话说周瑞家的送走了刘姥姥去后,便上来回王夫 人话,谁知王夫人不在上房,问丫鬟们,方知往薛 姨妈那边说话儿去了。周瑞家的听说便出东角门, 过东院,往梨香院来。 译文1: After seeing off Granny Liu, Mrs. Chou went to report to Lady Wang. On being told by her maids that their mistress had gone to chat with Aunt Hsueh, she made her way through the east side gate and the east courtyard to Pear Fragrance Court. (Translated by Yang Hsien-yi and Gladys Yang)


(一)用词生动、优美,修辞丰富 文学作品的用词大多生动、优美。

某些文学作品中的有些部分由于纪实的特点 和揭示现实的目的,语言文字不能算得上优 美,但也称得上生动。

丰富的修辞手法的运用正是文学作品达到语 言优美、生动的一个重要手段。
例1:最好的月色我也看过。那时在福州的乡下,地当 闽江一折的那个角上。某夜,靠着楼栏直望。闽江正 在上潮,受着月光,成为水银的洪流。江岸诸山略微 笼罩着雾气,好像不是平日看惯的那几座山了。月亮 高高停在天空,非常舒泰的样子。(叶圣陶《看月》) The moonlight I once enjoyed watching in the suburbs of Fuzhou, round a bend of the Min River, was the best I have ever seen. Over there, one night as I leaned on an upstairs railing and gazed into the distance, it was amazed to see the surging tidal water in the river sparkling like silver in the moonlight. The mountains along the river banks, enveloped in a thin mist, appeared quite different from what we had been accustomed to see. The moon was hanging leisurely high up in the sky.(张培基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翻译界中存在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的争论, 但是,文学翻译却永远是一门艺术。因为真 正的艺术永远是艺术。既然文学是艺术,文 学翻译也就不能不是艺术。不仅如此,文学 翻译还是艺术的高级形式,当代翻译大师许 渊冲说过:“文学翻译家要像画家一样使人 如历其境,像音乐家一样使人如闻其声,像 演员一样使观众如见其人。” 可见文学翻译 对译者要求之高。
11.1.1 难译 ? 译事难,难于上青天。“译一本书比自己写一本书要难得多。” ? “事实上,作者在‘灵感'与‘冲动'的诱导下写出一篇作品,
恐怕他自己对他当时的感受也很难说出一个具体的轮廓。文学和 艺术作品毕竟不是科学,而是触及‘灵魂'的东西,这里面有 ‘朦胧' 和‘似与不似之间'(齐白石关于绘画的见解)的成分, 要用像数学那样的精确的形式表达出来是不可能的。” ? 布朗宁(Robert Browning )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我在写这首 诗的时候,只有两个人知道我的意思,即我和上帝。至于现在呢, 那只有上帝知道了” 。 ? 王克非将译事之难归结为“翻译之难在于传达原文的‘意'和 ‘味'” 。
1. 树立信心 翻译伊始,不要害怕出错,人非圣贤,孰能无“错”?别说新手,“连
荷马也有打盹的时候”
俄国大诗人莱蒙托夫在翻译拜伦的长诗《阿比多斯的新娘》的一句题词 时,就曾把 Had we never loved so kindly 一句中的kindly一字,和德文的 das kind一字混淆起来,结果把这个句子翻译成“假如我们不是孩子们”; 鲁迅翻译《死魂灵》加注时,误将《一千零一夜》中讲故事的女主人公谢赫 拉扎台的名字解释为一座城市名称。
2. 练笔有方 我认为文学翻译有两种搞法,一种是“游击战”式的,即不固定翻译某
一作家的作品,碰上谁的翻谁的;另一种是“阵地战”式的,即经过逐渐摸 索,逐渐确定一位作家的作品来译。
“原作者所读过的书,译者也应该读过。原作者所知道的,译者也应该 知道。否则译时只能照猫画虎。” 一个翻译工作者要提高业务水平,必须 加强文学修养。修养主要靠的是平时坚持不懈地阅读,不能靠临时抱佛脚。 在这前提下,当一个人翻译某一外国文学作品时,为了掌握原作风格,倒也 不妨读一些本国有关的作品,临时抱抱佛脚。
3.悟性
叶廷芳深知文学翻译的艰难与奥秘。他说过, 文学翻译是所有翻译中难度最大的一种,搞文学 翻译的至少要过四道关:外语关(文学语言比其 他语言更活、更难)、知识关(文学涉及天文地 理的各种学问)、母语关(译文文学性的强弱就 看你的母语功底)、悟性关(文学中存在非理还要求译者要有文人内在的 气质。
风格乃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艺术特 色和创作个性,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立场观点、 艺术修养、个性特征各不相同,他们在处理题材、 驾驭体裁、描述形象等方面也各不相同。这种写 作和艺术风格,常常比表达的意义本身还重要。
三、了解双语的社会文化背景
文学作为社会上层建筑,必然有反映社会文化的 一面。因此,文学翻译就不能不对原作中包含的 社会生活映象进行认识和反映,或者说对原作中 反映的社会生活进行再认识和再反映。而译者如 果没有对源语的社会文化背景深刻的理解,就不 可能具有敏锐的美学和社会学眼光,自然对文学 作品的理解和再创作也就不能进行到一个比较深 的层次了。
11.1.4 理论与实践
? 要使翻译出来的小说像原作一样具有文学价值, 译者至少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深刻理解原作
译者想要传神地译出文学作品,首先要对它有深 刻透彻的理解。这是翻译的基础。译者只有自己 先理解了原文,才能用另一种语言对作品再创造, 才能进一步去传达作品的风格和思想。
二、把握原文的风格
风格是什么?布封说:“风格即其人。”福楼拜 说:“风格不但就是其人,而且还是一个具体的、 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
另外,除了源语的社会文化背景,译者同样也要 了解目标语的社会文化背景。这会帮助译者选择 翻译策略,甚至影响到译者翻译的语言表达。
四、要有良好的母语素养
一位翻译界的教授曾将翻译中的语言表达比喻为 足球比赛中临门的一脚:一位译者可能学了许多 翻译理论,又花费了许多时间,终于理解了原作, 搞懂了相关的背景知识,就像球员们好不容易将 球带入对方禁区了。万事俱备,只需提笔翻译。 可是这临门一脚却不争气,拙劣的汉语表达使译 文不堪入目,美感全无。
? 按照传统划分法,文学翻译大致可分为散文翻译、 小说翻译、诗歌翻译和戏剧翻译四类。目前又有 人提出影视翻译也应囊括其中。本单元中,我们 将初步探讨文学翻译中的小说翻译、散文翻译和 诗歌翻译。但文学翻译浩如烟海、深不可测,要 想真正做好文学翻译,还有待大家长期的训练和 积累。
11.1 文学翻译——明知不可而为之的艺术
常用文体翻译
(文学翻译 )
什么是文学翻译
? 何谓文学翻译?一些翻译理论家给它作出了定义: ? 茅盾说:“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
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一 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 。
? 苏联翻译理论家加切奇拉泽说:“文艺翻译是把用一种 语言写成的作品用另一种语言再创造出来。”
11.1.2 可译
? 然而,并不是说文学作品就是“高山仰止,景行 行止”不能至了:国内外很多成功译例无疑是年 轻译者漫漫翻译路上的启明灯。
? 钱钟书曾说:“我这一次发现自己宁可读林纾的 译文,不乐意读哈葛德的原文。理由很简单,林 纾的文笔比哈葛德的英文文笔高明得多。”
11.1.3 如何走上漫漫译途? ? 信心 + 练笔 + 悟性
? 张今和张宁教授根据前人的定义总结道:“文学翻译是 文学领域内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 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或)文 化进步,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中包含的一定社会生活的 映象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
? 这些定义都是正确的,它告诉我们在翻译文 学作品时要考虑到的因素,概括之,审美因 素,社会因素和交际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