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涵与途径

合集下载

信息化建设与高职院校建设融合的思考

信息化建设与高职院校建设融合的思考

信息化建设与高职院校建设融合的思考摘要:信息化建设是学校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高职院校基础建设为契机,将研究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内涵,探索高质量数字化校园的建设途径融合与学校建设的全局中,这是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一个迫切任务,同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融合高职院校建设中图分类号:f22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信息化建设是学院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学院各项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我院正全力推进学校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以学校基础基础建设为契机,发挥信息化建设对学院各个方面建设的促进作用,是我院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一个迫切任务,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内涵,促进学校核心竞争力形成,对争创一流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把信息化建设内涵与途径融合与学校发展的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信息化建设的定位融合与学校建设的总体思路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①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中也指出:“加强信息化建设,用2年时间完成学校的基础信息和应用平台建设,用5年时间建设成较为完整的数字化校园系统。

”,②学校十二五的发展规划,对建设学校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是我校信息化建设研究的目标。

1,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与价值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更多地要考虑如何较好地将其应用于教育。

可以说,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应用”,不是科技攻关,不是信息技术的原创和研发。

如果说有创新也是在技术应用上的创新,即将现有成熟的信息技术很好地与职业教育的实际需要相结合,通过创新的方式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职业教育培训之中,发挥技术与教育结合的优势,开发、整合和共享优质职业教育信息资源,增添学习者的学习乐趣、增大信息量,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与普通高等学校重视信息化的科研攻关相区别,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应该是应用,即要投放主要精力考虑建设成熟的信息技术与设施,研究应用理念、应用策略、应用能力,以及如何促进信息技术走进校园,进入课堂,融入教材,促进信息技术的应用渗透到职业教育、教学、培训、实习、实训等各个环节。

教育信息化简介

教育信息化简介

世界各国纷纷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提高 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通过制定相 关政策、加大投入力度等方式推动教 育信息化的发展。
重要性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 的重要途径,能够提高教育质 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
教育信息化能够促进教育资源 的优化配置和共享,缩小城乡 和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实现 教育公平。
教育信息化能够推动教育教学 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 高人才培养质量。
02
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01
02
03
多媒体教学
利用计算机、投影仪等设 备,将文本、图像、声音 、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融 合,提高教学效果。
网络教学
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教育 ,打破地域限制,提供更 多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信息化简介
汇报人: 2024-01-09
目录
• 教育信息化的定义与背景 • 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 教育信息化的实施方式 • 教育信息化的挑战与对来自 • 教育信息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01
教育信息化的定义与背景
定义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满足信息社会所需要的创新人才的系统工程。
虚拟现实技术
利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 技术,模拟真实场景,增 强学习体验。
教育信息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将信息技术与教育内容、方法、手段、管理、 评价以及各学科进行融合,实现教育现代化。
教育信息化不仅包括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还包括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 决策、评价等方面的应用。
发展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 化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
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 ,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教育 信息化快速发展。

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内涵与优化策略

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内涵与优化策略

1 信 息化 教 学 内涵和 意 义
1 . 1 信 息化 教 学 内涵 信 息化 教 学 是指 教 师 在 进 行 教 学 的过 程中, 以学 生 为 中心 , 对 教学 的各 个 环 节运 用系 统 方法 , 充 分合 理 地 利 用现 代化 信息 和 技术, 促 进 教 学 系统 的 设 置 , 以 更 好地 提 高 学 生 的 学 习兴 趣 , 促进学习效果, 优化 各种 资源的分 配的过程 。 信 息 化 教 学 可 以 为 教 师 和 学 生 提 供 足 够 的 交 互性 , 建 立 形 象 直
Q :
创 新 教 育
Sc i e nce an d Tech no l ogy l nn ova t i on He r al d
高职 院校 信 息化 教 学 内涵 与优 化 策 略
( 冀 中职业学院
臧少丽 河北定州 0 7 3 0 0 0 )
摘 要 : 随着我 国的快速 发展 , 信息化技 术越 来越普及 , 信息化 技术给 高职院校的改革带来了巨大方便 , 随 着改革 的深入 , 信息化教学成为改 革的在动力。 该文针对高职院校信息化教 学的内涵及其现状和存在 问题 进行 阐述, 为信息化教 学提 出建议 , 提供优化策略。 关键词 : 高职院校 信息化教 学内涵 优化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 4 3 4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1 6 7 4 - 0 9 8 X ( 2 0 1 4 ) O 1 ( b ) - 0 1 4 5 - O 1
当今 世 界 是 一 个信 息化 社 会 , 信 息化 在 社会 发 展 中占据 非常 着 重要 的 地位 , 高 职 院 校的教 育承 担着 为社 会培 养人才 的重任, 为了 更好 地 完 成 高职 院 校 现 在 化 教 育, 进 行 教育 改革 , 必 须 依 靠信息化 的发 展 。 信 息化 教 学作 为 现 代信 息 技 术 与教 学 实 践 的 完 美结 合, 不 仅 可 以改 变 传 统 教学 方 式 方法 , 还 可以 促 进 教 学 质量 。 使 教 学 逐 步实 现 信息化 、 现 代化 。 高 职 院 校 的主 要 任务 是 开 展 、 落 实 好 信息化 教学, 提 高 学 生 的信 息 素 质和 对 社会 的 适应 性, 培养 出当今 社会 急需 的信 息化 人才。

关于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探讨

关于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探讨

. .. .... ... .. ..
Ch n i n e an c i a sc e c d Te hn l gy R e e oO vi w
关 于高职 教育信 息化建设 的探讨
戴海龙
( 东水 利 电力 职业 技术 学 院 广 东 广 广州 50 3 ) 16 5 [ 要] 摘 教育 信 息化 的主要 特 点是在 教 学过 程 中广泛 应 用 以电脑 多媒 体和 网络通 信为 基础 的现 代化 信 息技 术其 表现 为教 材 多媒 体化 、 资源全 球化 、教 学 个 性 化 、学 习 自主 化 、活 动 合作 化 、 管理 自动 化 、环 境虚 拟 化 。教 育 信 息化 的 目的是 实现 创 新人 才 的 培养 是 实现 教 育 现 代化 。本 文从 教 育 信 息化 的现 状 为 出发 点提 出 了高职 院 校教 育 信息 化 建 设的 相 关建 议 。 [ 词] 关键 高职 教育 信 息化 问题分 析 中图 分类 号 :7 61 .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99 4 2 0) () 0 3— 1 10— 1x(09 6 a一 15 0 高 职教 育 信息 化 建 设 目前 存在 的 问囊 分 析 ( 1)资 源 信 息 化 建 设滞 后 由于高 职高 专人才 培养 水平评 估指 标 中对生 均计 算机拥 有量 、应 用现 代 教学 技术和 手段 及校 园 网信 息 畅通度 等方 面有 具体详 细 的考核 指标 各高 职 院 校为迎 接评 估 需要在 硬件方 面投 入持 续增 强 。但 在教 育信息 资源 开发 方面 投 入较 少出现 了有 “ ”无 “ ” 路 车 、有 “ ”无 “ ”的 失衡现 象 。 车 货 ( ) 管理信 息系统 建设 进展 缓慢 2 据 了解我 国多数 高等 职业 院校 除部分 学校 校园建 有一 卡通 系统和 数字 图 书馆 管理系 统 以外其他 多数 应用 尚处 于单机 运行 状态 不能 实现校 园 网上运 行 更 谈 不 上 统 一 身 份 认 证 、 统 一信 息标 准 。 ( 3)教师 信 息素质 不 高与 其 在教 育信 息 化 中 的主 导 地 位不 对称 目前大 多数 高职 院校 教师整 体 的信 息化 技术 水平和 应用 能力 偏低信 息 技 术 在教 学中 的应用 效果 不 明显教师 对利 用信 息技术 整合 教学 资源 、开发 现代 教 学课 程的积 极性 和主 动性 不高不 能在 教育 信息化 过程 中起 到主 导地位 从 而 影 响 学 生信 息 素 质 、 自主 学 习 能力 和 创 新 能 力 的培 养 。 ( 4)信 息化 管 理机 构 有待 于 理顺 和 加 强 信息化 管理 有别于 一般 的行政 管理 更多 的是技 术管 理和协 调 管理 因此需 要 正确 定位管 理机 构。现 在多数 高职 院校 的信 息 网络 管理 机构 定位 存在 偏差 有 的学校 将机构 挂靠 在 院办 、教务处 、科研 处或 图 书馆 因为机 构无 法定位 造 成机 构 的性质和 职 能无法 得到认 可人 员 的专业 技术职 称 也无法 解决 人才 留不 住 减 弱 了横 向交 流 的力 度 。 =、 高等 职 业教 膏信 息 化 建设 的 几点 建 议 高职 院校要 实现 教育 信息 化应 长期 做好 以下 工作 : ( ) 以学 院领 导 为主帅 建 立 保障 有力 的 组织 体 系 1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摘要]教育信息化是高职院校实行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文章通过分析目前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和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一、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高职院校信息化是指高职院校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构建数字化校园,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强化教学质量、促进科研教研、提升服务水平、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对于以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高职院校来说,信息化是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因此,目前众多高职院校都把校园信息化建设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力争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化环境。

但是由于对信息化的认识错位、推广不力和规划欠缺长远思路等原因,高职院校的信息化进程不尽如人意,信息化资源并没有得到最充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未能在学校的总体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信息化意识两极分化。

一方面,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特别是领导对信息工作的作用认识不足,因此在学校信息化过程中往往带有一定的偏见和盲目性。

有些院校因为学校领导的信息意识淡薄,长期忽视校园信息化工作,校园网建设和应用严重滞后。

也有的院校将校园网建设作为“门面工程”或教学评估工程,只求拥有,不求发展和利用,将“有无校园网”当做评价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简单标准,把校园网建设当做目的。

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产品的快速发展和更新,善于接受新事物的年轻教师和学生对信息化的需求远远超前于多数学校现有的信息化水平,尤其是职业院校的学生越来越喜欢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学习,也更喜欢学习形象直观并包含大量信息的多媒体课程。

2.信息化建设仍然重视硬建设、忽视软建设。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重硬件轻软件的思想长期存在。

目前很多院校的信息化建设都将精力和重点放在有形的硬件建设上,而对与之相适应的“无形”的应用方案和应用软件考虑较少,或者因一时看不到校园网的作用和效益就把进一步的投入看做额外的负担,以至于耗费几百万甚至几千万投入建成的校园网络只用来进行简单的文件传输和共享。

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作者:孙晓波来源:《科教导刊》2012年第30期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需要。

为此,高职院校必须走信息化之路,运用新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建立更科学的教学管理模式。

本文首先简述了教学管理信息化,并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作了分析,最后对如何加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几点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高职院校是以中等教育为基础,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与高中同等学历的学生,在专科阶段进行培养具有大学理论知识,从而又具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职业教育,通常学制为三年。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实用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根本。

当前,我国公司、企业等都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高职院校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刚好是弥补这一缺口的关键所在。

1 教学管理信息化(1)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概念。

教学管理信息化是指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结合现代教育的思想,运用信息管理理论与信息管理方法,把教学信息资源充分地组织和应用起来,通过信息化教学管理活动,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教学管理信息化是以教学管理为基础,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实现教学管理活动中的信息共享和有效利用。

(2)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内容。

教学管理信息化包括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行政管理、教学设备管理、学科建设、专业技能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

(3)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手段。

教学管理信息化通过电子计算机技术、远程终端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在教学管理活动中实现知识和信息的最大共享。

智能化、信息化使得教学管理更加高效地运行。

2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1)教学管理信息化是高职院校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信息化网络的建设

高职院校信息化网络的建设

高职院校信息化网络的建设Ξ宿宏毅(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 摘 要:所谓信息化校园,简单的说就是指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学习和研究的网络平台,本文针对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信息化;校园网;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TP 399∶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0)21—0040—021 高职院校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111 校园信息化发展的现状目前各类高职院校大都建立了各自的校园网,校园网的应用也不同程度的深入到教学、科研和日常事物管理等各个领域,日益成为学院师生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学习交流的重要渠道。

在综合信息服务方面,各所高职院校纷纷建立了W eb 服务器、F tp 服务器,BB S 论坛等多种综合服务,在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开发网络课程,并且广泛用于远程教育的范围,并逐渐实现教育的开放化,在多媒体教学方面,为开展信息化教学也建立了许多多媒体教室,也就是说已经具备了信息化校园的硬件环境,从总体上来看,高职院校已经进入应用发展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校园信息化。

2 信息化网络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各公司以及各高职院校的校园网解决方案发现,现有系统应用效率和水平不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在教育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各种管理软件对信息进行独立分析,独立开发,造成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性差,信息通信存在“鸿沟”,信息交流不便。

②在教育教学资源开发方面,各种教学资源存储模式多样化,互操作性差,各相关资源的相互引用性差,很多网站处于通知公告、网页浏览和教学演示的初级应用阶段,离真正的信息化教学还有差距。

③由于信息化校园系统软件应用培训支水平井,很可能有一部分水平段并没有参与生产,同时水平段越长,钻完井的成本就越高,完井的技术难度就越大、风险就越高。

所以要在特定的油藏条件下确定分支水平井的合理长度,必须综合考虑产能、技术能力和经济效益三方面的因素。

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与对策

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与对策
i g r Vo ato l n Hi he c i na Co l g s le e
Jig Yan n i S n n u Ya
A b t a t T e p p ra ay e h u rn s n e sa dn i te c n tu t n a d e eo me t fe u ain lifr t n l— s r c : h a e nl zs te c re tmiu d rtn ig n h o sr ci n d v lp n o d c t a nomai al o o o
21 年 1 00 2月
电 脑 学 习

第6 期
高职 院校教 育信 息化发展 研 究与对 策
景亚 妮 孙 焱
摘 要 : 本文分析 了目 张家口市高职院校教育信 息化建设和发展中存在 的误 区. 前 并提出 了解决问题 的相应策略。 关 键 词 : 高职院校 : 教育信息化 :误 区:策略
中狠抓 投资力度 , 尤其是在 硬件建设 上 , 取得 了不少成 就 ,
尽管如此 , 职院校教育信 息化建设在具 体的实施环节 中, 高 还 是 存 在 着 多 方 面 的 问题 。 高 职 院 校 中 , 育 信 息 化 具 体 在 教 体 现 了 在 学 院管 理 信 息 化 和 课 程 教 学信 息 化 ,在 这 两 个 大 的 环 节 中 又 包 括 了很 多 细 小 的 环 : 而 课 程 教 学 是 学 校 实 , 现 培 养 目标 的主 渠 道 , 是 学 生 获 取 信 息 能 力 的 有 效 渠 道 。 也 只 有 客 观 分 析 面 临 的 问 题 ,才 能发 现 和 找 到 解 决 问 题 的 对
1 高职 院校 教 育信 息化 建设 的现 状 与 问题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自动排考次数及时间分配 、 自动排课 中时间地点 冲突等 2 0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8—1 3
基金项 目: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2 0 1 0年教改项 目( Z Z Y 2 0 1 0 0 5 ) 作者简介 : 徐镇辉( 1 9 7 9一) , 男, 福建漳浦人 , 讲师, 工程师 , 硕士 , 主要从事 高教管理研究。 3 8
供 了 良好 的条 件 。
但是 ,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 建设是一 项系统而 复杂 的
工程 , 它投入大 、 更新 快 、 涉及 面广 条 件及师 资状况等都 存在较 大 差异 。例如 , 同样课程在 不同学校 或专业 , 其 教学 内容 、 教 学安排 、 考核方式也有所 不同 , 因此 出现学生分组 教学 、 教
管理实际情况 , 曾多次联 系软件 开发 商 , 针对学 生学 籍 卡
高 职 院校教 学 管 理信 息 化 建设 中存 在 的
主要 问题
I . 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应用范围还 比较有限 目前 , 大部分高职院校基 本具备 了教 学管理信 息化 的
格式 、 各系排课排考权 限控制方式 、 学号及课 程代码 长度 、
多项缺陷进行 修订 、 升级, 且 每次修 订按 照 软件 公 司的业
率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 文结合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管理信息化建 设实践过 程及高 职教 学运行 规律 , 针 对高职 院校 教 学管理信息化建 设 中存在 的问题 , 分析 了人员、 技术 、 资金及 管理机制等方面 的影响 因素, 并提 出具体的改进 措施。
关键词 : 高职院校 ; 教 学管理 ; 信息化; 问题 ; 措施
元用 于校 园信息化平 台的软硬件建 设 , 增加 了 3台 I B M小 型机作为高性能服务器 , 6台服务器组成集 群服务系统 , 6 T

信息化建设在高职院校的应用及对策研究

信息化建设在高职院校的应用及对策研究

3 职 教新 干线在 高职 院校 的应 用及取 得成 效
目前 , 湖南省 已建成省级机构空间“ 职教新干线 ”建设 高职 , 学院机构空间 6 、 5个 国家级重点和省级示范性 中职学校机构 空 间9 2个 、 职业 院校师生个 人学 习空 间 3 万 个 , O 另外 , 近 4 0 有 0
4 提 高 建 筑 业 的机 械 化 水 平 。因 现 有 的 建 筑 业 成 本 中人 工 )
税改征增值税试点 , 仅是扩 大增值税征收范围改革的一部分 。 增
值税扩 围 “ 刚刚拉开序幕 ”也 只是 “ , 万里长 征迈 开 了第一 步” ,
真正的重点 、 难点还在 后头。 此次试 点还没有将建筑业列入试点 范围 , 使施工企业有机会 、 时间充分准备 , 有 及时 了解试点行 业 和情况 ,参 照试点行业和企业遇到的问题及 时调整企 业现有的 管理模式 , 以迎接全面的增值税扩 围。
费 占很大 的比例 , 而这 部分却是不能抵扣 的。征收增值税后 , 购
入 的机械设备 的进项税额是可以抵扣的 ,提高机械化水平后就
能合理地降低税负率 , 还可能会提高产品质量 。 5 在情况允许 的情况下 , ) 控制购买 固定 资产 ( 机械设备 等 )
的时 间。 当企业购买 固定资产时 , 必须合理选择 固定资产 的购进 时机 , 以便 充分享 受进项税抵扣 。一般来说 , 企业在出现大量增
2 职教 新干 线特 点
职教新干线是 国家教育部 、科技部共 同组织建设 的网络学 习互动平台。该平 台体现 了“ 以资源共建共享为核心 , 以教 育实 际应用为带动” 借助 w b . , e20和云计算 等先 进技 术 , 通过租 借云
扣时才开 出给业主 , 免由于抵扣不足造成税款超缴 , 避 税款超缴 后 申请退还是件非常麻烦和耗时的事情。

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途径探析

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途径探析

法》 《 等 教 育 法 》《 业 教 育 法》 法 律 法 规 的要 求 , 、高 、职 等 结 合 学 校 的 实 际 情 况 ,建 立 健 全 校 内 制 度 法 规 体 系 和 全 面 质量 管 理 体 系 , 且在 执 行 的 过程 中严格 遵 守 。 并 二 、 强 专 业建 设 。 行 制度 改 革 和 创 新 , 面 提 升 加 进 全
夫教费 0年月 下 刊 料295号 旬 0
高 等 职 业 院 校 内 涵 建 设 的 途 径 探 析
杨 英芸 杨 坤 张 娜
0 10) 7 o 0
( 定 职业 技 术 学 院 机 电 系 , 北 保定 保 河 摘 要 :当 前 , 国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的 发 展 , 渐 由 规 中 逐
能力 。要 以就 业 为 导 向 , 培 养 应 用 能力 为 主 线 , 产学 以 以
于 从 农 业 国 家 向 工 业 化 国 家 、从 工 业 化 向 信 息 化 的 过 渡 时期 。 业 发 展变 化 大 , 业 发 展 变 化快 。这 种 变 化趋 势 产 职
建设 . 职 院校 还 应该 杜 绝 这 些 现象 的发 生 ,学 校 各 项 规 章 制 度 的 建 设 ,各 种 管 理 措 施 的 出 台 , 才 培 养过 程 的监控 等 , 要在 法 定 范 围 内约束 管 理 人 既
者 的行 为 , 要 尊 重 被管 理 者 的 合法 权 益 。 要按 照 《 育 又 教
教 育质 量 。
对 于 高 职 教 育 的 实 践 主 体 — — 高 职 院 校 来 说 ,专 业 建 设 、 程 建 设 、 资 建 设 等 方 面 都 是 内涵 建 设 的 基 本 切 入 点 。 课 师
1专 业 的 设 置 既 应 该 符 合 市 场 需 求 , 应 该 超 前 于 . 更

高职教育专业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及路径研究①

高职教育专业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及路径研究①

高职教育专业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及路径研究①张军,荆舒煬,卢宁(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珠海519090)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并将其确定为国家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和数字中国建设,多次强调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在数字化技术迅猛发展背景下,教育与信息化融合进入全方位数字化变革快车道。

比起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更加贴近产业需求,与数字经济发展联系更为紧密,目前正处于关键的规模向内涵转型发展阶段。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职业教育更具有时代性和应用性意义。

数字化转型不仅是职业教育应对当前时代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职业教育体系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重要过程,推动职业院校教学治理与改革的重要力量。

职业教育专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把握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内涵和行动方向,利用数字技术为专业建设数字化改革赋能,落实到对数字化人才培养、课堂建设等转型,助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职业教育专业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意蕴目前,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发展迅猛,引发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促进了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出现,使得数字化人才需求进一步激增,由此催生“数字”标签新职业。

社会数字化转型带来的生产生活变革,包含对教育行业提供的更多数字化解决方案。

《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旨在加快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互联网+教育”发展。

这些措施旨在加强需求导向,深化整合、创新赋能和应用驱动,期望加速教育体制的改革,推动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以适应数字时代的挑战。

(一)政策引领,促进职业教育专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科技革命,引领了一场产业变革,是塑造国际竞争力新优势的重要力量[1]。

党的十八大将数字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了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重要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2]。

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路径与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路径与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路径与机制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职教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作为教育部高职高专评估专家、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研究课题组成员、中国高职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来自沈阳工程学院的于雷教授提出,应以内涵式发展为切入点,来探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径与机制,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与服务能力。

于雷,1951年生,辽宁省鞍山市人,现任沈阳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

他长期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多次参加教育部文件、规划的编制和起草工作,并主持编写教育部的《中国高职改革发展报告》(每年一册)。

他公开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著作、教材15部以上,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6项。

曾获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辽宁省社会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级精品课1门,省级教学团队带头人之一;并曾获得辽宁省优秀教师、团中央系统优秀教师称号,多次被评为政协沈阳市东陵区最佳委员。

目前他还受聘担任福建泉州理工职业学院副院长。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赋予我们的新使命,也是努力建设有国际影响、中国特色的高水平高等职业教育的新任务。

国家示范(骨干)建设学校,在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推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始于1998年,当年招生43万人,到1999年招生达到107万人,经过十几年的大力发展和规模扩张,到2012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1276所,招生325万人。

但是由于适龄人口的减少,生源出现了萎缩的趋势,这既给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

从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是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主动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国家发展战略,适应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战略,更好地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地方产业结构升级、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道路探索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道路探索

等 )资源 ( 公 文 、 书 、 义 、 件 等 )到活 动 ( 括 孤 岛 , 、 如 图 讲 课 、 包 为信息 化 的进 一步 实施提 供基础 数据平 台。 该平 教 、 、 理、 学 管 服务 、 公等 ) 办 的全部 数字 化 。为实 现“ 网 台将 全 校有共 享需求 的 数据统 一标 准 ,确定 唯一 的数
21 0 1年第 1 期 1
福 建 电

19 5
相 互协 调 。 相互 理解 , 同时要 充分 发挥 学 院 办公 室的 协 相 似性 ,根据 调查 我们 对 此类 院校 的具体 实施 战 略提
调 纽带 作用 。初 始 阶段 以院办 和信息 化 部 门带 动业 务 出如下 建议 : 部 门. 逐渐 过渡 到业 务部 门主动 向信 息化 部 门提 需 求 。 ( ) 良好 的网络 基础 设 施是 校 园信息 化建 设 的 一 、 新兴 院校 要抓 住一 切从零 开始 的有利 契机 , 做好 在 整 个信息 化 实施过 程 中 ,相应 信息 系 统 的主 体还 是 基 础 。
【 关键词 】 校 园信 息化 , : 新兴 , 高职 院校 , 基础 网络 , 数据 平 台
校 园 信息 化是 以网络 为基 础 。利 用先 进 的信 息化 十分 重要 的现 实意义 。 手段 和工 具 , 实现从学 校环 境 ( 括实验 室 、 包 教室 、 设备 建立 学 院统 一数 据管 理平 台 ,消 除系 统 间 的数据
中去 , 以了解 技 术 , 精通 业 务 为培 养 目标 , 强 对业 务 办公 模式 的改 变逐 渐完 善各子 系统 。 加 细节 的 沟通 了解 。这 为后 续 的对使 用部 门 的技 术 培训 ( )校 园信 息化 建设 , 三 、 始终要 以“ 务全 体师 生 ” 服 和 系统上 线后 的正常运 转 提供 人员 保 障 。 同时注 重 自 为宗 旨。作为 高职类 院校 在数字 化校 园建 设过 程 中 , 以收 集学校 各 项数据 为 中心 , 以提供 服 务 身 的信 息技 术 和管理 技术 的培 训 ,以适 应 学 校数 字化 校 一把 手” 程 工

浅析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出现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浅析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出现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浅析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出现的问题和发展方向摘要:随着互联网应用的逐步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各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也逐渐被提上日程并成为院校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这也符合时下社会的整体发展趋势,对于学校综合实力的提升有着科学化的实质性作用,在努力构建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加强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无疑对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尝试对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剖析,并对未来发展方向做出科学阐述。

关键词: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问题和方向1绪论信息化建设的概念是利用现代科技提升管理水平的手段和过程,而现阶段各大高职院校也逐渐意识到,对于院校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最有帮助的无非就是信息化建设,这在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教科研改革、学生管理和提高创新思维等方面都能起到积极进步的意义。

所以各高职院校开始加大在信息化建设上的投资力度,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对信息化建设方面积累的经验不足,基础设施的改进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问题,导致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

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就是高职院校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全面导致,并造成信息化建设进程中问题不断、效果不佳的现状发生。

2高职院资源有效利用率过低现在一部分高职院校对于信息化建设的认识还有有一定偏差,各类各项评估工作也主要把基础设施的投入作为看点,以“我校有多少多媒体教室、有多少计算机、有多少宽带资源”作为招生或评估的宣传指标。

其实在信息化建设中,硬件固然重要,而与之匹配的软件投入才是重中之重,还有就是对于这些基础设施的应用规划。

一些高职院校的信息化资源有不错的基础,但是却缺乏一个长远的战略规划,在信息化建设中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网络体系,而是各部门科室各自按需自建,直接形成资源区域化特性,不能达到信息的有效交换,给院校的整体管理带来更多限制。

因此,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硬件是重点而软件投入和战略规划也缺一不可。

3缺乏高精尖的师资体系支持信息化建设不是简单的网络汲取信息的过程,而是一个把信息交互过程稳定的从人人传输转型到计算机与计算机的传输,也就是把传统教学模式发展成现代化的网络数字教学,这就需要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那就是教师把自己的传统教案与教学课件制作成符合校园网需求的电子文档,并要学会使用虚拟教育、远程教育等信息化教学手段。

创新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内涵与发展战略

创新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内涵与发展战略


高校教 学信息化建设 的现状 与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 的现状 , 笔者于 2 1 年调研 了江苏省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 00 的 情 况 ,深入 了解 了 6 所 高 校 ( 中本 科 院 校 2 2 其 5 所 ,高职高专院校 3 所 ,成人类高校 1 ,民办高 0 所 校 6 ,所选样本方式为随机抽样 )的教育教学信 所 息化建设的状况。通过调查分析 ,笔者发现高校教
( 苏 南 京 2 09 ) 江 10 7 。
《 家 中 长 期 教 育 改 革 和 发 展 规 划 纲 要 国 (0 0 22 )》 明确指 出 “ 2 1— 0 0 信息技术 对教育发展 具有革命性的影 响 ,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并且要 求 “ 把教 育 信 息化 纳 人 国家 信息 化 发展 整 体 战 略 ”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 ,“ 。教学是高等学校的 核心使命之一 , 学信息化建设 是高等教育信息化 教 发 展 的重 点 ,其建 设水 平 已成 为衡 量 高校 整体 办学 水 平 、形 象和 地位 的重 要 标志 。伴 随着 信 息技 术 的 飞 速发 展及 其 在教 学 中 的广泛 应用 ,通 过 计算 机 、 网络等 信息 技 术手 段不 断 提升 教学 内涵 ,创 新 教学 模式 ,促进教学资源有效利用 ,扩大教育覆盖面 , 提 高教 学 质量 ,是 新 时期 高校 教学 信 息化 发展 的必 然趋势 ,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战略举措。加快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 ,对提高人才 培养质量和效率 、落实 “ 高等教育质量工程” 、加快 教 育现代化 建设进程 具有重 大的战 略意义和价值 。
【 学术 置 空 】 新 校 学 息 建 内 与 展 略 F 创高教信化设涵发战 r

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管理的对策与思路

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管理的对策与思路

随着信息技术在我 国高职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 , 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 已经把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应
用 作 为 建设 现代 化 职 业 院校 的重 要 内 容 和衡 量 职 业教 育 教 学 发 展 的指 标 。 目前 , 职业 教 育 信 息化 建 设 中 , 在 大多 数 院 校 十分 重 视 网 络基 础 设 施 的投 入 和 教 育 信 息技 术 的应 用 , 忽 视 了教 育 信 息化 管 理 方 面 的研 究 , 却 从 而 造 成 先行 的教 育 信 息 化技 术 与 滞后 的教 育 信 息 化管 理 的矛盾 , 响 并 制约 了教 育 信息 化 的发 展 。 影
孙 淳
( 津轻工 职业 技 术 学院 , 津 3 0 5 ) 天 天 0 3 0
摘 要 : 通 过 对 目前 我 国 高 职 院 校 教 育 信 息 化 管理 问题 的 分 析 , 理 论 层 面探 讨 了 高 职 院校 教 育 信 息 化 管理 从
所 涉 及 的 核 心 问题 , 从 领 导教 育信 息 化 管 理 观 念 和 信 息 化 领 导 力 , 息 化 人 才 队 伍 的 建 设 、 用和 行 为 控 制 , 范 并 信 使 规


更新 高职 院 校教 育 信 息化 管 理 的 观 念
高 职 院校 教 育 信 息化 既不 是 硬件 建 设 , 不 是 推 广 教 育 信 息 化 技 术 , 是 一 种 管 理 理 念 , 通 过 统 一 也 而 是 的标 准把 教 学 、 研 、 科 管理 和生 活 服务 等 信 息 资 源 在 一 个 信 息 平 台上 进 行 的整 合 与 集 成 , 而 实 现 教 育 过 从 程 的全 面信 息化 , 到提 高 教 育 教 学 管 理 水 平 和 运行 效 率 的 目的 。这 需 要 信 息 化管 理理 念 、 段 和 意 识 的 达 手 转 变 。 高 职 院校 教 育信 息 化建 设 的难 题 不 是 技 术 , 是 更 新 观 念 。更 新 观 念 体 现 在 高 职 院 校 的 领 导 层 面 , 而 要 求 主 管教 育信 息 化 工作 的 领 导 , 够 主 动 适应 职 业 教 育 信 息 化 发 展 的 需 要 , 立 信 息 主 导 、 理 先 行 、 能 确 管 整 合 资源、 发共享 、 开 改革 创 新 等 与 职业 教 育 改革 要 求 相 适 应 的 新 观 念 , 断 提 高 认 识 , 于 创 新 , 视 培 养 不 勇 重 教 育 信 息 化 的管 理 人 才 , 时努 力 提 高 自身 素养 , 断 开 创 教 育 信 息 化 管 理 工 作 的 新 局 面 。 形 成 这 种 管 理 同 不 观念 也 是 高 职 院 校 全 体 教 职 工 的 共 同 任 务 。职 业 教 育 信 息 化 技 术 的 飞 速 发 展 , 求 高 职 院校 必 须 建 立 一 要 支与 之 相 适 应 的信 息 化 人 才 队伍 , 括 信 息化 教 师 队伍 、 息 化 管 理 队伍 和 信 息化 技术 支 持 队 伍 。全 新 的 包 信 职业 教 育 信 息化 管 理 观念 , 这 支 队伍 最 重要 的 素 养 。有 了 这 样 的 素 养 , 能 充分 发挥 这 支 队 伍 的 主 观 能 是 就 动作 用 , 他 们 能够 客 观 面 对信 息 技 术 的 发 展 与 要 求 , 确 处 理 技 术 与 管 理 两 者 之 间 的 关 系 , 断 解 决 教 使 正 不 育信 息 化 建 设 与 发 展 中存 在 的 问 题 , 领 导 与 教 职 工 都 能 在 信 息 化 建 设 中充 分 发 挥 各 自不 同的 作 用 。 使 高职 院校 信 息 化 的领 导 既是 教 育信 息 化 管 理 工 作 的 组 织 者 , 是 领 导 者 , 所 具 备 的 信 息 化 意 识 、 又 他 思 想 , 院校 教 育 信 息 化 管 理 理念 的形 成 、 育信 息 化 的 发 展 与 深 层 次 应 用 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作 用 。领 导 具 有 对 教 正确 的 教 育 信 息 化 管 理 观 念 和 良好 的 信 息 化 领 导 力 , 能 以积 极 的心 态 面 对 教 育 信 息 化 的 挑 战 , 采 取 正 就 并 确 的行 动 , 学 院 的信 息 化 建 设 落 到 实处 。因此 , 院 信 息 化 的 主管 领 导 , 了 应 具 备 一 般 教 师 的 信 息 能 使 学 除 力 之 外 , 需 具 有 身 为领 导 者应 具 备 的计 划 管 理 能 力— — 组 织 制 定 学 院 教 育 信 息 化 发 展 的 整 体 战 略规 划 ; 还 组 织 管 理 能 力— — 组 织 实 施 学 院 信 息 化 项 目; 制 管 理 能 力— — 组 织 开 展 学 院教 育 信 息 化 评 价 。学 院领 控 导应 能 够对 学 院 的 教 育 信 息 化建 设进 行 整 体 设 计 , 注 重 通 过 各 种 方 法 , 集 、 析 、 价 与 高 职 教 育 信 息 并 收 分 评 化 发 展 有关 的各 种 信 息 以 及 高 职 教 育 信 息 发 展 的 趋 势 , 调 解 决 利 用 各 种 社 会 、 共 设 施 , 快 信 息 化 建 协 公 加 设 的 问 题 。在 高 职 院 校 教 育 信 息 化 管 理 的 过 程 中 , 导 的 另 一 项 重 要 任 务 是 要 为 信 息 化 建 设 创 建 一 套 激 领

浅谈高职教育的信息化建设

浅谈高职教育的信息化建设

浅谈高职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摘要]教育信息化建设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教育信息化概念不清,致使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偏颇。

本文从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出发,总结了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并提出了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育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许多高职院校抓住有利时机,投入大量资金,建起了以校园网为核心、其他设施配套齐全的信息化平台。

这对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起到了促进作用。

但在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也存在认识不清、方向不明、措施不利等问题,我们需要正视这些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保证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真正成为职业教育的助推器,使高职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教育信息化概念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

1993年9月,美国克林顿政府正式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俗称“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计划,其核心是发展以Internet为核心的综合化服务体系和推进信息技术(简称IT)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把IT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

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以电脑多媒体和网络通信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其表现为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实现教育现代化。

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不仅仅是一种信息机器引入教育的过程,更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变革的过程,是一种基于创新教育的思想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

二、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由于需要广泛地应用各种机器、设备,人们往往容易以技术论、机器论的思想来认识信息化,认为教育信息化是以计算机代替教师讲课,以计算机来呈现教学内容,以计算机来存储教学信息,并以省力性、替代性、便利性、效率性的尺度来评价教育信息化,认识上的偏颇造成高职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产生了诸多问题。

高职信息化教育的建设及管理措施

高职信息化教育的建设及管理措施

刍议高职信息化教育的建设及管理措施摘要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发展,不仅我国众多本科院校已实现了信息化教育,而且高职院校信息化教育建设与管理成了世人议论和关注的焦点、热点。

众所周知,高校教育的信息化建设不只是高等教育实现信息化的关键环节,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深化的重要步骤,也有助于高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至此,为提升高职学校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及社会效益,增强其竞争力,作为给社会培养众多、急需的高端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的高职学校,信息化教育至关重要,则合理建设、管理高职信息化教育迫在眉睫,这也是高职学校信息化研究的中心任务。

至此,笔者依据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此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期有利于高职信息化教育的建设与管理。

关键词高职信息化教育建设管理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发展,不仅我国众多本科院校已实现了信息化教育,而且高职院校信息化教育建设与管理成了世人议论和关注的焦点、热点。

众所周知,高校教育的信息化建设不只是高等教育实现信息化的关键环节,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深化的重要步骤,也有助于高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至此,为提升高职学校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及社会效益,增强其竞争力,作为给社会培养众多、急需的高端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的高职学校,信息化教育至关重要,则合理建设、管理高职信息化教育迫在眉睫,这也是高职学校信息化研究的中心任务。

一、高职学校急需进行信息化教育高校信息化即高校科学运用先进的计算机、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实现高校管理日益科学化、校园日渐网络化、信息资源日趋数字化,最终实现教学、科研的逐步现代化。

作为现代化教育主要内容之一的信息化教育是当前高校现代化教育的关键步骤,没有信息化教育就不会有现代化的高等教育。

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背景下的高等信息化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结果,这也会加快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步伐。

知识经济、信息技术占主导地位的时代,谁掌握了大量的高端信息技术,谁就会在世界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高职信息化建设

高职信息化建设

高职信息化建设高职信息化建设是指在高职教育领域中运用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的现代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逐渐意识到信息化建设对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教学、管理和服务三个方面探讨高职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和实践。

一、教学信息化建设教学信息化建设是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与现代化技术相结合,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和教学内容的多样化。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课堂平台,为学生提供在线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料。

学生可以通过电子书籍、在线视频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同时,教学信息化建设还可以实现在线作业、在线考试等功能,提高教学效率和评估准确性。

二、管理信息化建设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实现规范化管理、高效运营的基础。

通过建立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教职工管理信息系统和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等,实现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共享。

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可以记录学生的学籍信息、课程安排、成绩记录等,方便学生查询和管理。

教职工管理信息系统可以记录教师的教学经历、科研成果等,方便院校管理部门进行绩效考核和人事管理。

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可以记录和管理学校的固定资产和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维护效率。

三、服务信息化建设服务信息化建设是高职院校提升服务质量和学生满意度的关键。

通过建立学生服务平台、就业信息发布平台和校园一卡通系统等,提供便捷的服务和信息查询渠道。

学生服务平台可以提供学生生活服务、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多种服务,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提升能力。

就业信息发布平台可以提供就业信息和招聘信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校园一卡通系统可以实现学生的一卡通功能,方便学生在校园内的消费和管理。

高职信息化建设在教学、管理和服务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规范化管理和提供便捷的学生服务。

然而,高职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如网络安全、师资力量和设备投入等方面的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结题材料项目名称: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内涵与途径的研究项目类型: 学院重点课题项目批准文号: 郑铁学院教[2011]55号项目负责人: 柯志敏所在单位: 网络管理中心2011年6月目录1.课题结题报告 (2)2.学院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规划方案 (22)3.学院国家骨干院校建设信息化项目方案 (34)4.浅析校园网建设(已发表论文) (49)5.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调研报告 (54)6.学院校园一卡通调研报告 (63)7.高职院校校园一卡通系统(未发表论文) (74)8.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未发表论文) (81)课题材料一《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内涵与途径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组成员:柯志敏、黄保中、张鹏、袁泳、谢巍敏2011.6.29目录前言1 国外教育信息化的特色2 中国教育信息化现状3 我校信息化建设现状4 职业教育背景及信息化的核心问题5 职业院校的信息化资源建设6 如何做好职业教育信息化的规划7 我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8 我校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结论前言随着学院十二五建设工作的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迫在眉睫,如何做好与职业教育院校办学特色相适应的信息化建设,构建一个满足职业教育需求的信息化教学与管理环境,是《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内涵与途径研究》课题研究的首要任务。

课题通过对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的研究,在充分了解与掌握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完成了对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情况、共享型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校园一卡通建设等方面的调研工作。

课题组通过学习国家政策、研究分析调研资料,结合学院教育教学需求及学院的实际办学情况,邀请信息化建设方面有经验的专业人士就学院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针对性研究,提出了“学院信息化建设三年规划方案”、“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方案”两个具有可实施性的信息化建设建议。

同时,课题组成员结合课题研究的内容,分别撰写了《校园网建设浅析》、《高等职业院校校园一卡通系统浅析》、《共享型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等理论性研究文章。

通过《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内涵与途径研究》课题的研究,课题组成员以期达到促进学院信息化建设进程,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为学院信息化建设提供建设性意见,为国家级骨干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作出贡献的目标。

1 国外教育信息化的特色近几十年来,世界发达国家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高校教育的影响和作用,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1990 年,美国的“信息化校园计划”拉开了国外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序幕。

就欧美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来讲,他们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各有不同的特色。

1.1 美国的教育信息化特色美国在信息技术发展方面始终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学校网络普及率高、设备先进、应用广泛。

越来越多的学校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开展旨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深层次思考能力等方面的实验,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美国再教育信息化建设上,已经形成了多元化与标准化相统一的格局。

就多元化而言,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美国教育行政实行地区分权,各州、行政区、学区、学校都有教育自主权,教育的目标、内容、课程、教科书等因地区(学校)而异,信息技术教育也呈现多元化格局,水平参差不齐。

为了克服多元化所造成的地区差异与学生学习差异,美国十分重视国家统一标准的研制工作。

美国全国图书馆协会和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制定了学生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全体教师的教育技术标准》和《全体学生的教育技术标准》则详细规范了师生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的基本构成和要求,对美国信息技术教育和教育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一体化促进作用。

美国建立了高速主干服务网络,极大地改善了科学研究的环境条件,特别是为在教学和研究中采用多媒体技术提供了方便。

该服务网络系统还与国防部、能源部和国家航空航天局等联邦政府部门的超级计算中心连接,实现资源共享。

美国还建立了教育资源门户网站(http://),该网站中没有放置任何教育资源本体,主要是一个教育资源元数据描述的记录数据库加一个搜索引擎,把各类教育资源联系到了一起,为美国乃至全世界的教师、家长、学生提供大量的教育资源信息。

而美国各院校资源建设通常采用设计与开发分开的原则,由学校教师做好资源的教学设计,媒体公司负责制作,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1.2 英国的教育信息化特色英国在信息化教育领域具有战略上的远见卓识和策略上的求新务实。

多年来,英国利用雄厚的综合国力,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大力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挥信息化教育的人才优势,努力开发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大大促进了整个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全面提升,英国的全国学习网络已经成为欧洲最大的教育门户网站,而且具备强大的搜索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在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建构学习化社会方面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2000年英国“产业大学”的运作,就是政府借助信息技术使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它通过现代化的网络和通信技术,把学习者的需求和各类教育资源的供给及时而有效地连接起来。

产业大学的学习网是由遍布全国、分布合理的各个学习中心构成的,各类工作场所、学院、大学、图书馆、住宅区、购物中心、足球俱乐部、休闲中心等都被纳入其中,它是一个面向所有人,帮助个人和组织认识自己的学习需要并向学习者提供最适当学习资源的新型组织,产业大学的运作和发展已使英国的终身学习化社会构建迈入了一个新阶段。

1.3 澳大利亚的教育信息化特色覆盖澳大利亚全国的澳大利亚教育网不仅包括全部高等院校,而且还覆盖全澳大利亚所有的中小学,它帮助各级教学部门师生共享澳大利亚全国和全世界的信息。

通过强大的教育网络,澳大利亚政府对接收外国留学生的学校进行严格的课程和教学质量控制,并用立法的形式对课程进行管理和评估。

如果某学校在评估或检查中不合格,就会被勒令整改甚至被取消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资格。

这种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澳大利亚在教育网络方面的投入,这确保了其教育的品质,使其在国际上享有良好的声誉。

2 中国教育信息化的现状我国高等学校大规模的信息化建设大多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比发达国家起步晚了10~20 年。

但发展速度非常快,尤其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特别强调了要利用信息技术来推进教育改革。

2.1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初步完成,但仍不能满足需求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及以卫星视频系统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已初步形成。

中国教育电视台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已建成,并且实现了与CERNET网和教育卫星网的高速连接,初步形成了具有交互功能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平台。

但由于目前网络传输速度太慢,宽带网等远程教学信息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有待提高,上网费用过于昂贵等原因,仍不能满足需要。

2.2 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速度加快,但应用滞后环境建设表现为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校园网、城域教育网、地区资源中心、小区宽带教育网等硬件和相关应用软件的建设。

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2006年高等学校科技工作会议上的数据显示:我国逾90%的高校、35%的中等职业学校、38 000多所中小学基本建成校园网。

可以说硬件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网络已连接到校内的主要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和图书馆,许多高校还实现了与教师住宅和学生宿舍的连接,建立了网络中心和多媒体教室;同时一些高校的校园网上还开展了远程教学、数字图书馆、办公自动化、教学教务管理、后勤管理、网络课程和教学资源开发等应用项目,开始向数字化校园方向发展。

但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还处于粗放型阶段,硬件环境大投入与应用效果的低产出是当代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主要矛盾。

已建成的校园网中,相当一部分还处在一种闲置、没有充分利用的状态,真正用得好的、能应用硬件开展与信息技术相整合的课程还很少,大多数停留在初步探索的层面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一种演示工具而存在,对教育的影响远未达到预期目标。

2.3 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有所推进,但优质资源匮乏教育信息资源包括电子音像教材、媒体素材、课件、案例、文献资料、题库、教学工具等多种类型。

但目前我国的教育应用软件往往从单一学科、单一功能角度进行设计,各学科各功能之间不能相互结合,造成了操作困难和资源互不兼容的问题。

同时因为没有有效的管理机制,大量的优质课件、资源和素材都分散在各个学校的各位教师手中,造成极大浪费。

2.4 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速度加快,但数量及质量不高教师信息化的专业准备不足,新课程培训与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仍然是两张皮。

有人尖锐地指出这是”有思想没有技术“和”有技术没有思想“的并存,相当部分的应用培训仍停留在演示型的课件制作上,或者是机械地套用国外的某一种课程设计模式,真正把信息技术应用融入教与学全过程中的培训甚少,培训在质的方面没有创新,应用仍在初级层次徘徊。

3 我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学院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始于2002年。

到目前为止,学院已累计投入4000多万元资金,建成了包括:校园网主干网络系统、应用服务器系统、网络安全及管理系统、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多媒体制作、计算机教室、校园安全监视系统、教室双向视频点播系统、有线闭路电视网络系统等在内的网络基础设施,为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空间。

近三年来,在学院领导积极主导下,学院加快了信息化建设工作,信息化建设已经上一台阶。

学院校园网络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以及信息应用设备资源等方面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积累了建设经验。

学院在信息化建设中所取得的主要成绩体现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应用建设、网络安全建设和信息资源建设等方面。

3.1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学院校园网主干网络系统已覆盖学院幸福路、康复前街、永安街和铁英街四个校区,为各校区共计17栋办公及教学楼宇提供网络服务,校区、楼宇之间实现千兆光纤互联,并同时实现百兆交换到桌面。

校园网主干网络配备华为8512和思科4006核心交换机设备各一台,接入层交换机100余台,接入用户超过2700个,网络信息点多达3000余个。

校园网主干网络实现与教育科研网络的1000M带宽的高速接入,实现与联通计算机公共网络的100M带宽的高速接入。

构成了运行平稳、流畅,覆盖面广,服务功能较为齐全,信息点资源较为丰富的校园网络系统。

为保障学院现有网络资源的运行,学院配备有各类应用服务器38台,主要分布在校园网络机房、图书馆、实验实训中心、财务处等部门,其中,配备在学院校园网络机房应用及管理的各种应用服务器20台,同时配置有总存储容量10T的数据存储设备6台。

这些网络应用服务器设备分别为校园网提供WWW、DNS、办公系统、教务管理系统、超星电子图书等应用性服务。

学院在加强校园网主干网、应用服务器系统建设的同时,加大对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精品课程录播系统等其它网络基础设施装备的投资力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