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人们对于规则的意识越来越重视。
对于学生而言,学校是其主要的生活和学习场所,要让学生养成规则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介绍三个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策略。
一、以身作则任何人都知道,一个人的行为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示范。
学校老师是学生的榜样,他们的行为和言语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老师在学校执行的规定和制度应得到严格遵守。
同时,学生也应该参与进来。
让学生参与学校制定的规定和制度,使其更加清晰地了解学校的管理体制,加强对规则的理解和遵守。
在实际生活中,老师要秉承原则,学生也要互相约束,严格遵守规矩,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
二、教育宣传教育宣传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学生中也不例外。
通过组织、宣传及教育活动,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各种规则的重要性,了解这些规则与自己的关系,增强规则意识。
学校应该定期开展一些有关规则的宣传活动,给学生传授基本法律知识和公民道德,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不合法的行为,什么是该做的、不该做的。
此外,学校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了解自己对社会的影响和责任,从而强化规则意识。
三、制定褒奖制度学校应该建立良好的规则褒奖制度。
当学生遵守规则、善待他人时,应该受到表扬和奖励。
表扬并不一定是物质奖励,可以是一份认可、一声赞扬,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了解、理解和遵守规则。
同时,对于那些不遵守规则、不守纪律者,也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强制其纠正错误,推动其完善自己的规则意识。
这样可以强调法治,提高学生的守法意识,避免不良行为和违规行为的发生。
总之,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
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规则意识可以不断提高,形成良好的学校文化和社会文化。
如何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规则意识逐渐成为了人们必须拥有的素质之一,它涉及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也需要逐渐培养规则意识,这样才能够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呢?一、了解规则的重要性首先,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规则的重要性。
让他们意识到规则对于自己以及其他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让人类有序地生活和工作,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
同时,规则也是保障个人权益和安全的重要手段,能够帮助我们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危险。
二、严格规则教育其次,对于不懂规则或者无意识违规的学生,我们需要进行严格的规则教育。
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何为规则,应该如何遵守规则,如何理解规则的意义等,让学生从中望而生畏,也可以通过给予一些小惩罚进行教育。
但是需要及时纠正学生不良的行为,让他们及时反思、改正,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遵守规则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规则激励此外,可以通过规则激励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我们可以设置各项规则,并通过一定的评定机制来得到学生良好的情况,而在升学和日常生活中完全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奖励学生的良好表现,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规则和与规则的关系,并刺激他们般得更好的结果。
四、教育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最后,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教育案例去思考规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可以通过各个方面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到规则的实际意义,让他们对于规则需要的重视和遵守都有更为深入的认识。
这种方式是非常有效的,因为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理解规则,更有助于学生真正的明白规则的意义。
总结:如何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需要全方位的教育,让学生真正的明白什么是规则,规则对于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规则的不可违抗性正在不断强化,我们的社会离不开规则。
规则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才能培养出一个有良好规则意识的学生。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近年来,学生规则意识的缺失越来越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问题,教育局、学校和家长也纷纷在寻找有效的策略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本文将介绍三个有效的策略,以帮助教育者和家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第一、建立明确的规则制度明确的规则制度是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基础,学校和家庭都可以建立自己的规则制度。
规则制度应当明确、简明扼要、易于理解,并告诉学生制度的缘由和作用。
此外,建议规则制度可以有奖励和惩罚机制,鼓励学生在规则制度的范围内行事,同时对于违反规则的学生,也要及时给予相应的惩罚。
例如,在学校中,学校应当制定各个班级的规则制度,明确学生在教室、操场、图书馆等不同场所的行为准则;家长也可以制定家庭规则,用以规范孩子在家庭中的行为。
制度一旦建立,学校和家长都要对规则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识别和纠正学生在执行规则时的偏差和错误,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制度。
第二、营造宽松的环境氛围建立明确的规则制度同样十分重要,学生的情绪和受众意识对于规则的了解和遵守也至关重要。
为了形成良好的氛围,建议学校和家长一方面重视和宽容学生的感情,同时对于违反规则的学生,也要理性分析学生的行为动机并提供适当的引导。
例如,如果学生制度中规定,不得在教室内食用零食,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突然感到饥饿,可以给他(她)一些水果或者饼干,给予一些积极鼓励和之后的引导,避免过度的压力使得学生想方设法去违反规定。
学生需要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将会对其他人、职业、家庭和社交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意味着学生不可以任意地违反规则。
为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学校和家长可以一起开展一些实践性的活动,例如学生管理、家庭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
例如,在学校中可以开设学生自治委员会,让学生承担起一定的管理责任,从而形成自我约束的意识。
另外,家庭中也可以让孩子承担一定的责任,例如帮助家务、照顾年长者等,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同时使孩子更加愿意尊重规则制度。
中学生规则意识培养方案

中学生规则意识培养方案【前言】中学生规则意识培养方案是培养学生遵守规则、自律自强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提出一套针对中学生的规则意识培养方案,旨在帮助学生明确规则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第一部分:生活规则的引入】1.了解规则的意义与作用:首先,我们应该向学生明确规则的意义和作用。
规则不仅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也是人类共同进步的基础。
通过深入讨论,学生能够理解规则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2.培养遵守生活规则的习惯:学校可以通过制定各种生活规则,如准时上课、保持环境整洁、拒绝校园暴力等,引导学生遵守规则。
同时,应加强规则执行力度,对违反规定的学生进行适当的纪律处分,以建立起学生遵守规则的习惯。
【第二部分:学习规则的培养】3.明确学习规则的重要性:学生应该了解规则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规则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塑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学习规则,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提升自己的学业成绩。
4.制定学习规则并强化执行:学校可以制定学习规则,如带齐课本、完成作业、按时交作业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教师应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不遵守规则的学生进行相应的纠正和辅导。
【第三部分:行为规范的建立】5.培养良好的社交习惯:学校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社交习惯。
如教导学生注重礼貌、谦虚、友善等。
通过模拟情境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社交场合下的适度行为。
6.建立道德行为准则:学生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自己的道德底线。
学校可以通过讨论道德典范和行为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并反思不良行为的后果。
【第四部分:规则意识的日常实践】7.师生共同制定校规校纪:学校可以利用师生座谈的方式,共同制定校规校纪。
通过让学生参与制定规则,可以增强学生对规则的理解和认同,提高他们主动遵守规则的意愿。
8.规则意识贯穿教育全过程:规则意识应该贯穿教育全过程。
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还应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规则意识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更是营造良好班级氛围、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石。
那么,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呢?一、强调遵守规则的重要性首先,我们要让学生深刻理解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规则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平公正的基石。
在班级中,规则同样重要。
只有每个学生都遵守班级规则,才能确保班级秩序井然,为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我们可以通过班会等形式,引导学生讨论并认识到遵守规则对于个人和集体的益处,从而增强他们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和动力。
二、班主任示范作用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力量,其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班主任要时刻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学校和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为学生树立榜样。
例如,班主任要按时到岗、认真备课、严格要求学生等,这些行为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他们逐渐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三、制定明确规章制度制定符合学生特点且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班级规章制度是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关键。
在制定规章制度时,班主任要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参与规则的制定过程。
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对规则的认同感,还能使规则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同时,规章制度要明确具体、易于执行,避免过于笼统或难以操作。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1.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课文内容、组织课堂讨论等方式,潜移默化地渗透规则意识。
例如,在讲解《论语》中的“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时,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言行一致、恪守承诺的重要性。
2.课间活动的引导:在课间活动中,班主任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及时纠正违反规则的行为。
同时,可以通过组织有趣的集体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合作与遵守规则。
3.团队活动的锻炼:在团队活动中,班主任可以设置一些需要团队协作才能完成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遵守规则、尊重他人、承担责任。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规则意识已成为重要的素养之一。
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规则意识是我们必须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提出三个策略,旨在帮助学校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一、倡导规则意识,强调规则价值第一步是让学生了解规则的原理和价值。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规则的讨论,让学生明白规则对于学校和社会的正常运作有多么重要。
同时,鼓励学生尊重规则,理解规则,遵守规则,这些都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基础。
其次,学校和教师要通过榜样来带动学生。
教师和行为良好的同学可以成为学生的榜样,让学生看到,遵守规则的人可以获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访谈、沙龙等活动,邀请企业及社会领袖来分享他们在生活中遵守规则的经验,鼓励学生从小培养规则意识。
二、规则知识的教育除了倡导规则意识,学校还可以通过教育学生具体的规则知识,提高学生对规则的理解和意识。
在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规则知识培训,如专题讲座,辅导员工作推进会议等等。
这些讲座和会议可以让学生了解最新的规则法律,防止违法犯罪等不良行为,建立健康的行为理念。
学校还应当注重课程教学,将一些与规则相关的知识融入到语文、数学、体育等课程中,注重以实际案例为主,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形成观察问题、提出解决策略的能力,也可以为他们后续的生活增加帮助。
三、规则执行的监管校规是学校的“稳定器”,规则意识要落实到行动中,就必须遵守校规。
学校和教师应从课堂教育、体育活动到校园生活方方面面,要求学生遵守各项规定和纪律,对于违反校规的行为,给予适当的处罚和教育。
此外,学校应结合年龄特点,适当开展学生自律行为培养活动,并采取习惯养成类的教育活动,鼓励学生自觉接受教育,抵制各种违法乱纪的行为。
总结:要培养学生规则意识,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倡导规则意识,让学生明白规则对于学校和社会的重要性;其次,要注重规则知识的教育,使学生更加理性地看待规则和法律;最后,要坚决执行和监管校规,为学生教育行动起到强有力的保障作用。
培养小学生的规则意识 遵守规则 维护秩序

培养小学生的规则意识遵守规则维护秩序在当今社会中,规则和秩序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孩子们遵守规则和维护秩序的关键时期。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规则意识,以及重要性和方法。
一、规则意识的重要性遵守规则和维护秩序不仅仅是小学生在校园中的重要任务,更是他们未来生活和职业中必备的基本素养。
小学生时期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能够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培养自律和合作精神。
此外,规则意识还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促进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维护良好的班级和社区秩序。
二、培养小学生规则意识的方法1.树立榜样教师和家长在培养小学生规则意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孩子们的榜样,自己首先遵守规则,做到言行一致。
通过身教的方式,小学生能够学到正确的行为模式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2.制定明确的规则学校和班级应该制定明确的规则和纪律条例,并告知学生。
这些规则应该涵盖学生在校园中的各个方面,如课堂纪律、校园安全、饮食卫生等。
规则的内容和条例应当简明扼要,容易被小学生理解和接受。
3.教育与引导学校和家庭应该通过教育和引导的方式帮助小学生理解规则的意义和重要性。
教师和家长可以采用讲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将规则融入到生活中,并引导孩子们从中体会到规则的积极作用。
4.奖惩机制建立奖惩机制是培养小学生规则意识的有效手段之一。
学校和家长可以根据孩子们的表现给予奖励或惩罚,使他们深刻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并受到相应的激励或警示。
5.集体活动组织集体活动是培养小学生规则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参与集体活动,孩子们能够学习到在集体中遵守规则的重要性,体验到团队协作和相互支持的力量。
同时,通过集体活动,孩子们也能够培养自己的责任心和规则意识。
三、规则意识的培养需要持久的努力培养小学生的规则意识是一个需要持久努力的过程。
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为小学生提供一个规范且秩序良好的成长环境。
只有通过良好的教育和引导,才能使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成为遵守规则、维护秩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者和践行者。
规则意识 培养小学生的规则意识和纪律精神

规则意识培养小学生的规则意识和纪律精神规则意识培养小学生的规则意识和纪律精神规则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我们的行为和交往提供了指导和基础。
对于小学生而言,培养良好的规则意识和纪律精神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规则意识和纪律精神进行探讨。
一、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是培养小学生规则意识和纪律精神的基础。
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孩子受教育的主要场所。
学校应该制定明确的校规校纪,并向学生解释其重要性。
家庭要给孩子树立好榜样,教育他们遵守规则。
社会也需要提供一个公平正义的环境,引导孩子正确行为。
二、规则教育的方法1. 灵活的教学方式小学生年龄较小,接受能力有限。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互动游戏等方式,将规则教育融入到生活中。
例如,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合作和守时。
2. 激发兴趣、增加互动规则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可以通过设置小组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理解规则。
3. 层级教育、渐进式培养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规则教育可以分为不同层次和阶段。
例如,从简单的课堂规则开始,逐渐扩展到校园规则、社会规则等。
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规则的教育。
三、规则教育的内容1. 礼貌与道德规则礼貌和道德是规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应该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并且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
例如,不说粗口、不欺负同学等。
2. 安全与保护规则小学生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学生应该学会遵守交通规则、消防安全规则以及校园安全规定。
同时,学生还应该学会保护自己、保护环境。
3. 学习与训练规则学习规则对于培养小学生的纪律精神尤为重要。
学生应该学会按时上课、做作业、复习等。
同时,也要学会尊重老师,乐于与同学分享和合作。
四、规则教育的效果规则教育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自律和自觉,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
同时,规则教育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五、规则教育的注意事项1. 灵活性与个体差异规则教育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和个体差异进行灵活调整。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七步法”
总结起来,帮学生树立规则意识,有七种方法可以帮助到老师:
1、提前设定规则
跟学生先说好,按时、认真完成作业,遵守规则可以奖励,不遵守规则会有惩罚。
2、停止错误行为
有的学生一生气就上手打人,老师应该去制止,而不是说打人是不对的。
学生玩耍的时间到了,可以立马停止,而不是唠叨。
3、促使学生倾听并回应你
和学生说话时,让学生盯着你的眼睛看。
“老师跟你讲话时,你看着老师的眼睛,老师觉得你特别开心,老师觉得你尊重我。
”老师可以和学生在课余时间练习互相对视,提高学生专注力和自信心。
4、正向语言引导
不要总是说学生不能,不允许,多正向鼓励。
当学生在自习课上坚持了五分钟没有说话,你可以在班里表扬“xxx,我觉得你是一个特别遵守约定的学生,你今天坚持了五分钟,我觉得你进步特别大。
我相信你还记得我们的约定,继续加油”
5、有限制的选择
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做数学练习题时,“同学们,我们先做计算题,还是先做画图题,这个权利给你们。
”其实先做什么题目无所谓,因为都需要做,但是学生会觉得老师是让我们来选择的,尊重我们的。
6、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
比如,当学生不小心把老师的水杯打翻了,应该让学生自己把地擦干,重新给老师倒一杯水。
7、彼此再沟通一次
当学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后,老师不要忘记和学生沟通,“今天不让你玩,不是老师讨厌你,也不是老师不喜欢你,而是我们要花更多地时间为自己行为负责。
”。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学生必须尊重学校规则,并且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学校中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也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成为有规则意识和责任感的公民。
学校需要采取一些策略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下面将讨论三个策略来培养学生规则意识。
第一个策略是以身作则。
学校的管理人员和老师必须成为学生的榜样。
他们必须遵守学校规则,并向学生展示规则的重要性。
如果学生看到老师和管理人员不遵守规则,他们就会认为规则是可以灵活解释和忽略的。
学校管理人员和老师必须严格遵守规则,不仅是为了自己的行为,还有学校规章制度的实施。
第二个策略是通过教育和训练来培养学生规则意识。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活动和课程来教育学生什么是规则,为什么需要规则以及如何遵守规则。
这些活动和课程可以包括规则宣讲、角色扮演、案例讨论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并且学会如何遵守规则。
学校也可以通过规则考核等方式来监测学生的规则意识,及时发现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
第三个策略是加强与家庭的合作。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家长对学生的规则意识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需要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让家长了解学校的规则和政策,并让他们成为学校规则的强力支持者。
学校还可以组织家校合作的活动,如家长会、家访等,向家长宣传学校的规则,并让他们参与学校规则的制定和执行过程。
这样能够让家长更好地引导和监督孩子,从而加强学生的规则意识。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规则是维护学校秩序和学生权益的重要依据,是促进学校管理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不仅可以有效预防不良行为和事件的发生,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为进一步发展素养奠定基础。
以下是三个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策略:一、规则知识宣传教育“知法而愈严,为治而愈明”,宣传教育可以让学生明确校园的规则和要求,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法治观念和规则意识。
可采用以下措施:1、开展法制教育:通过讲座、专题班会、教育活动等形式介绍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使学生对规章制度有更清晰的认识。
2、借助大型活动的机会展示规则意义:学校可以在大型的文化活动、体育比赛中展示校园规则的意义,营造良好的校园法制氛围。
3、制作形式多样的规则宣传资料:比如一些生动的宣传画、口号、壁纸等物品制作,宣传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使学生随时得到接触。
二、规则家校联动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家庭与学校的联动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
可采用以下措施:1、开展亲子教育活动:大家互帮互助,家长们可以结对子女,引导子女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2、家长端学生随身维护:在学生端中添加部分规则说明或者详细落实学生的规则操作,尤其是在一些特殊时期,这种操作会更有效地维护学生的行为规范。
3、建立规则实施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学校与家长间应建立规则实施管理情况的交流平台,家长可随时关注孩子是否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学校也可及时通报学生不遵守规章制度的情况。
使规则教育变得可捉摸,可实时化。
三、规则执法强化规则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强有力的执法措施,对于一些不遵守规则的学生必须下定决心处理。
可采用以下措施:1、建立违反规则的处理制度:对于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影响校园秩序的行为,学校要建立强有力的处理制度,并及时宣传执行力度的强弱。
2、组建规则执法的力量:规则执法者的组建可以让他们在学校监管的时候有更强的可行性,加强学生对规则施行的信心。
3、实施情景教育:学校要注重情景化教育,针对具体的问题情况进行教育提醒,增强学生对于规则细节和执行效果的教育效果,让学生感受到违反规则的后果。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规则意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有助于他们遵守学校规定和社会法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
本文将介绍三个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策略。
第一个策略是通过制定明确的学校规则和制度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学校应该制定一套明确的规则和制度,并向所有学生宣传和教育。
规则和制度应该涵盖课堂纪律、校园安全、人际交往等方面。
学校可以开展校规宣传教育周活动,邀请校外专家进行讲座,组织学生参观法庭或相关机构,让学生了解法律法规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学校还应建立规则执行机制,对违反规定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惩罚,以树立规则的权威和尊严。
第二个策略是通过教育引导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教育引导的方式,启发学生对规则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生动有趣的案例,让学生从中了解到违反规则的后果和影响。
教师还可以通过讨论和辩论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规则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通过这样的教育引导,可以增强学生对规则的认同感和遵守规则的意愿。
第三个策略是通过家庭与社会的共同努力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家庭和社会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对于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庭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示范正确的行为榜样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家长可以积极参与学校的规则宣传和教育活动,与学校形成紧密合作。
社会方面,可以通过加强社会教育,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对违法行为的普遍谴责和抵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完整)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问题名称学生参与班规制定,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现象描述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有些学生规则意识淡薄,行为举止随心所欲,不守规矩,如:上课大声喧哗,随便吃东西,离开座位,不按时交作业,乱扔垃圾,不讲礼貌,在楼道里乱跑,不遵守交通规则等等。
学生的违规违纪行为,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养成了许多不文明的习惯。
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产生原因导致学生规则意识不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1、家庭因素:如今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几代人围着一个“小皇帝"转,事事让着、宠着、惯着,长期的娇生惯养,使其逐渐形成了以我为中心,遇事我为先的心理定势.造成了在现代家庭结构条件下,家庭对子女行为规则教育的缺失。
甚至有些素质低下的家长,还带头做一些违背社会规则的事,给孩子起了很坏的示范作用,成为学生效仿的“活教材”。
2、学校因素:我校学生来源较复杂,有外地进城务工子女,有城区农村学生,有附近小区学生。
其中,还有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
由于从小所受家庭教育和影响的不同,学生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
班级管理中,大多是由教师制定学生的行为规则,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甚至有些教师在某项活动之前不向学生提出任何要求,当发现出了问题时,怒气冲冲责责备学生。
3、社会因素:由于社会上存在个别的违规违法行为,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谴责和制止,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甚至造成误导。
如:在公共场所随便大声喧哗,乘车时不给老人和小孩让座,不遵守交通遵守则等。
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经历不同,导致了行为举止不守规矩,规则意识淡薄的状况。
校师困惑虽然导致学生规则意识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学校和教师有责任教育和引导学生遵纪守法,使之成为有规则意识的合格公民.怎样才能使规则教育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让学生逐步树立起规则意识,尤其是防止社会上违反规则的不良现象,对学校教育造成的抵销,成为长期困惑学校和教师的问题。
家校生三方对策虽然学生的规则意识淡薄是由多方面原因导致的,但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培养学生规则意识方面,有着重要责任和义务.1、家庭方面:学生的规则意识培养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作为孩子规则意识的启蒙教育,家长肩负着从小对孩子进行规则教育的重任,从小就要告诉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及时纠正其不良行为,引导按照规则做事。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学生规则意识是指学生对学校规章制度的认同和遵守程度。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对于学校的管理和学生的成长都至关重要,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并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本文将介绍三个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策略,帮助学生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策略一:规则教育与引导第一,建立明确的规则体系。
学校应制定明确、具体的校规校纪,明确规定学生在校园中的行为准则和违纪后的处理措施,以便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第二,加强规则的宣传和解释。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规则讲座、班会、集会等形式,向学生宣传和解释校规校纪,引导学生理解和认同规则的重要性,以及规则对于校园秩序和学生自身发展的意义。
建立奖惩机制。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遵守规则情况,设立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机制,激励学生主动遵守规则,以及增强学生对于规则的重视和意识。
策略二:榜样示范与引导第一,树立榜样。
学校可以选拔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榜样,树立起学生们可以学习和追随的榜样形象。
这些榜样学生在学习、行为习惯、遵守校规等方面做出了好的表现,通过他们的示范和引领,能够激励其他学生的行为改变,并树立起正确的规则意识。
第二,开展班级规范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班级规范活动,引导学生一起制定班级规则,让学生参与规则的制定过程,增强他们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感。
学校可以通过班级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和遵守规则,并通过榜样学生来检验和评价规则的执行情况。
注重家校合作。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培养规则意识的重要力量。
学校可以与家长共同制定家校规章制度,促使家校形成统一的规范要求,并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两个环境中形成一致的行为习惯和规范意识。
策略三:实施阶梯化管理第一,加强对学生的规则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法治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形式,向学生传授校规校纪知识,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等。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
在现代社会,礼仪规则被赋予了极高的重视。
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能力,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以下是三个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策略:
一、以身作则,示范规则意识
老师和家长都应该成为学生规则意识的榜样。
老师应该时刻尊重所有学生,在行为表现方面要做到言传身教,尊重学校、社会的规则。
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遵守社会、学校的规则,做到积极向上的表率。
如果老师和家长都能做到,孩子自然也会慢慢去模仿。
二、制定合理的规则,并及时反馈
老师和家长应该制定一些合理的规则,如时间管理、行为规范等。
接下来需要及时反馈学生的表现。
正反馈是非常重要的,鼓励孩子去听从规则,给予奖励,让孩子明确规则的好处。
负反馈也同样不可少,当孩子不听规则、没有遵守规则的时候,老师应该及时给予处罚,让孩子意识到违反规则的后果。
尽量让孩子在违反规则小的情况下就受到相应的惩罚,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以后更大程度的违规行为发生。
三、培养孩子自我感知能力
孩子从小就应该学会自我分辨,了解自己的行为对别人和自己的影响。
老师和家长可以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指导孩子去思考他们的行为。
为孩子提供某件事情的事实,并引导孩子去思考这个行为究竟对本人和别人的影响。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形成自我检测自我认定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自我约束和遵守规则。
综上所述,以上三个策略都是非常重要的,每个策略都需要重视和具体落实。
借助这些策略,可以逐步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培养学生规则意识是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涉及到学生遵守学校和班级的各种规章制度,培养学生自律、守纪律的意识和能力。
下面将介绍三个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策略。
建立良好的规则沟通机制。
学校和班级应明确各项规章制度,并将其公示在明显的地方,如班级公告栏、学校网站等。
给予学生充分的解释和理解规则的机会,通过班会、主题教育等形式,向学生详细介绍规则的内容和意义,让学生明白遵守规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是一种社会责任。
可以建立学生、家长和学校之间的规则沟通渠道,让学生和家长了解学校制定规则的背景和原因,提供建议和意见。
加强规则执行和监督。
要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宣讲规则的层面,还需要进行有效的执行和监督。
学校和班级应当制定相应的制度,明确规定学生违反规则的处罚措施,例如警告、批评、罚款等。
对于违反规则的行为要做到及时处理,保证规则执行的公正性和严肃性。
可以通过宣传树立典型案例、开展规则意识教育活动等方式来加强规则执行和监督,使学生深刻理解违反规则带来的后果,并且形成“违反规则必受惩罚”的观念。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要关注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的性格、兴趣和经历都不相同,因此在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可以通过情境引导、个案辅导等方式,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规则意识培养。
要注重舆论引导,引导学生关注一些优秀人物和榜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规则意识。
也要注重家庭教育对规则意识的培养,家长要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一起共同教育孩子遵守规则。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需要建立良好的规则沟通机制,加强规则执行和监督以及关注个体差异。
通过这三个策略的综合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规则意识,自觉遵守学校和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律和守纪律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习惯的方法在这次的课题研究中,我们课题组的老师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规则习惯,想出了很多办法,也得到了不少成功的经验,通过对资料中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我们对学生遵守习惯的培养有了较深的认识,并得出了我校实践课题的新思路。
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来论证课题研究得出的结论。
一、根据习惯养成的规律和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总结出一套培养学生遵守规则习惯的方法(一)重习惯,明是非重习惯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前提。
我们通过讲故事、分析案例等各种方式,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习惯的重要性。
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又来自于对行为的正确认识,所以我们还要让学生明白,哪些行为是好的习惯及为什么,哪些是坏的习惯及为什么。
很多时候,学生可能认识不到自身的一些不良习惯,这样,坏习惯就无从改正,好习惯就无从培养了。
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关心和参与这个活动,我们还在学校中广泛聘请了“红领巾监督员”。
以学生的角度去发掘校园最新的善正行为,为栏目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内容。
开播以来,《校园常规镜》成为了学生当中的热点话题,凡是校园常规镜当中出现的善正行为,学生的是非判别能力也明显增强了。
(二)立规范,严要求《论语》说,“不学礼,无以立”。
俗语也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规、班规、校规就是礼,就是规矩。
学生的行为准则,行动指南,都是养成习惯的依据。
但是制定规范要注意全体性原则,不要搞一言堂,搞强迫,那样效果不好。
应该发动大家,一起讨论制定,让学生、老师、家长都参与。
使学生的遵守规则和家长的配合督促从被动的“要我做”,转化为主动的“我要做”。
当然良好行为习惯的建立仅有良好的主观愿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严格的要求督导。
既要学生自己努力,还要有同学老师家长的监督与指导,内因外因共同作用。
老师要注意及时评估学生的行为,做得好的、有进步的就要予以表扬,做得不好的就要批评引导,甚至要有一定的惩罚。
实验证明严格的教育干预有会助于出现预想的成果。
(三)勤训练,不间断培养良好习惯一定要有持久性的针对性训练。
如何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是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规则意识是指学生对学校、班级和社会中各种规则的认知及遵守的意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规则意识有助于他们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遵守社会规范,并学会在各种场合下做出正确的决策。
以下是一些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方法:1.建立积极共同的规则:教师可以与学生们一起制定学生行为规范,以增强学生自己参与其中的意识和责任感。
规则应该简明扼要地说明期望的行为,并通过示例和讨论来解释规则的意义及其重要性。
2.规则的明确化:规则必须具体明确,以便学生能够理解和遵守。
教师应该对每条规则进行详细解释,并在必要的时候提供具体的示范。
例如,如果规定不要大声喧哗,教师可以示范一下什么样的音量是合适和什么样的音量是不合适的。
3.规则的正当性:教师需要向学生解释规则的正当性和必要性。
他们应该清楚地了解规则背后的理由和意义,以使他们明白为什么这些规则是必须遵守的。
这将使学生更愿意遵守规则,并理解规则对他们以及整个班级和学校的重要性。
4.规则的后果:教师应该明确告知学生,如果他们违反规则将会面临哪些后果。
这些后果可以包括惩罚措施,例如批评、罚站等,以及与同学和家长的交流。
学生应该明白不遵守规则的后果是不可取的,并且违反规则可能会伤害到自己和他人。
5.规则的强化和奖励:教师可以通过强化学生遵守规则的行为并进行肯定和奖励来增强他们的规则意识。
这可以包括口头表扬、奖励早到的学生或者其他积极的行为,以及在教室或学校中设立“规则之星”或类似的称号。
6.规则的实践: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和学校生活中不断为学生提供实践规则的机会。
通过模拟和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体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并与他们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
7.规则的不同情境:教师要教导学生不同场合下的不同规则和行为准则。
例如,在图书馆要保持安静,而在体育课上可以大声喊叫。
学生应该学会在不同情境下判断何种行为是合适和何种行为是不合适的。
8.规则的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和讨论真实的例子,例如新闻报道或学生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规则的意义。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规则意识不仅是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基本素养,也是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基础。
学校和家长需要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策略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三个策略。
一、明确规则和制度要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就需要明确校园规则和制度。
学校应该制定一套完善的校规和纪律,明确规定学生在校园内的行为规范和表现要求。
这些规则和制度应该与学校的教育理念相契合,既能够保障学生的健康和安全,又能够促进他们的良好发展。
学校还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向学生宣传这些规则和制度,让他们明白在校园内应该如何行为举止,以及违反规定所带来的后果。
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橱窗展板、班会课等形式向学生宣传校规,让他们时刻牢记规则并自觉遵守。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也应该和学校形成一致的声音,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校规,教育孩子尊重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家长还可以在家中制定一些家规,让孩子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从而扩展他们的规则意识。
二、激发学生遵守规则的内在动力要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就需要激发他们遵守规则的内在动力。
传统的约束方式往往只能让学生表面上遵守规则,一旦消除了外部约束,他们就可能会违反规定。
学校和家长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价值观,让他们真正明白遵守规则的意义和价值,形成内在的行为约束力。
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来激发学生遵守规则的内在动力。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类文明礼仪月活动、道德模范评选等方式,弘扬尊重规则、遵纪守法的正能量,提高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
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规则教育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制定有趣、富有创意的规则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理解规则的意义和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主动遵守规则的愿望。
家长也需要在家庭教育中激发孩子遵守规则的内在动力。
可以通过家庭故事、亲身示范等方式,让孩子明白遵守规则的好处,从而自觉遵守家规、学校规则。
三、建立规则约束和激励机制要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还需要建立规则约束和激励机制。
培养规则意识的小妙招教案

培养规则意识的小妙招教案在我们的生活中,规则无处不在。
无论是在家庭、学校、工作场所还是社会上,都有各种各样的规则需要我们遵守。
遵守规则不仅可以维护社会秩序,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融入到集体中。
因此,培养规则意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如何培养规则意识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小妙招教案,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从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1. 以身作则。
孩子们是模仿的天才,他们会模仿大人的一举一动。
因此,作为家长和老师,首先要以身作则,做一个遵守规则的榜样。
只有我们自己能够做到遵守规则,孩子们才会愿意去模仿我们。
2. 游戏中学习。
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游戏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
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来教育孩子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比如,可以玩一些团队游戏,让孩子们学会尊重他人、遵守规则、团结合作。
3. 清晰明确的规则。
在家庭和学校中,需要给孩子们制定一些清晰明确的规则,并且告诉他们规则的重要性和遵守规则的好处。
同时,也要告诉他们违反规则会带来的后果。
二、在工作中培养规则意识。
1. 建立规章制度。
在工作场所,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规章制度可以包括工作流程、行为规范、安全措施等内容,帮助员工们更好地遵守规则。
2. 培养团队意识。
在团队工作中,遵守规则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所有人都严格遵守规则,团队才能更好地协作,完成工作任务。
因此,需要通过团队建设活动来培养员工们的团队意识和规则意识。
3. 奖惩分明。
在工作中,对于遵守规则的员工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对于违反规则的员工则需要给予相应的惩罚。
这样可以激励员工们更好地遵守规则,同时也能够维护良好的工作秩序。
三、在社会中培养规则意识。
1. 守法守规。
在社会中,每个人都需要守法守规。
只有每个人都遵守规则,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稳定。
因此,需要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活动,让大家认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2. 公共场所秩序。
在公共场所,比如车站、商场、公园等地方,都有各种各样的规则需要遵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整)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的全部内容。
问题名称学生参与班规制定,培养学生规则意识
现象描述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有些学生规则意识淡薄,行为举止随心所欲,不守规矩,如:上课大声喧哗,随便吃东西,离开座位,不按时交作业,乱扔垃圾,不讲礼貌,在楼道里乱跑,不遵守交通规则等等。
学生的违规违纪行为,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养成了许多不文明的习惯。
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产生原因
导致学生规则意识不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
1、家庭因素:如今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几代人围
着一个“小皇帝”转,事事让着、宠着、惯着,长期的娇生惯养,
使其逐渐形成了以我为中心,遇事我为先的心理定势。
造成了在
现代家庭结构条件下,家庭对子女行为规则教育的缺失.甚至有些
素质低下的家长,还带头做一些违背社会规则的事,给孩子起了很
坏的示范作用,成为学生效仿的“活教材”.
2、学校因素:我校学生来源较复杂,有外地进城务工子女,
有城区农村学生,有附近小区学生。
其中,还有相当数量的留守
儿童。
由于从小所受家庭教育和影响的不同,学生身上或多或少
存在着一些问题。
班级管理中,大多是由教师制定学生的行为规
则,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
甚至有些教师在某项活动之前不向学
生提出任何要求,当发现出了问题时,怒气冲冲责责备学生。
3、社会因素:由于社会上存在个别的违规违法行为,没有得
到及时有效的谴责和制止,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甚至造成误导。
如:在公共场所随便大声喧哗,乘车时不给老人和小孩让座,不遵
守交通遵守则等。
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经历不同,导致了行为举止不守规矩,
规则意识淡薄的状况.
校师困惑
虽然导致学生规则意识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学校和教
师有责任教育和引导学生遵纪守法,使之成为有规则意识的合格
公民.怎样才能使规则教育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让学生逐步树立起规则意识,尤其是防止社会上违反规则的不良现象,对学校教育造成的抵销,成为长期困惑学校和教师的问题。
家校生三方对策
虽然学生的规则意识淡薄是由多方面原因导致的,但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培养学生规则意识方面,有着重要责任和义务。
1、家庭方面:学生的规则意识培养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作为孩子规则意识的启蒙教育,家长肩负着从小对孩子进行规则教育的重任,从小就要告诉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及时纠正其不良行为,引导按照规则做事.同时,还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遵纪守法的榜样.
2、学校方面:学生的规则意识培养是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不断
深化和完善的。
学校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就要从学生参与班级规
则的制定开始。
首先,生活观察。
进行规则意识的自我教育;其次,现象调查.找出班级内的违规现象;再次,措施征集。
提出约束违
规行为的办法;最后,表决通过。
形成共同遵守的班级规则。
3、学生方面:相互监督,创造好的守规则班级氛围。
班规制
定出来,需要执行、监督,教师不是时时刻刻和学生在一起,有
些不良行为不能及时发现,因此需要每一位学生去监督身边的每一
位同学,互相监督,出现不良行为及时去制止,督促其改正,互相
促进。
相互监督落实班规,这是规则民主化的延伸.规则是学生参
与制定的,是民主化的产物.不但让学生参与班规的制定,对班规
的执行过程,也要发扬民主,相互监督.另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自
觉性,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养成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逐渐达到
“慎独"的境界。
常见误区
1、学校教育和家庭影响的“正、负”抵消。
有些家庭对学生的规则教育和学校的规则教育相悖。
老师对学生的规则意识教育和行为规则培养,却在回家后受到家长规则意识差的不良影响,导致学校的正面教育和家长的反面影响相抵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能形成合力。
2、理解的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
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大多都是由教师制定学生的行为规则,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和遵守。
甚至有些教师在某项活动之前不向学生提出任何要求,当发现出了问题时,怒气冲冲责责备学生,其实这样对学生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们事先并不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
我们只有在活动前,让学生讨论制定约束自己行为的规则,学生才有可能在活动中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规则是为学生制定的,教师要提供民主化的环境,让学生参与制定班规的制定.
典型案例
“学生参与班规制定”主题班会
一、问题导入:
师: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时时处处都需要有规则,那么在我们班级中又应该遵守哪些规则?作为班级的一员,你能不能提出有利于班级管理的规则呢?下面就请同学们为我们班讨论制定班规。
二、制定过程:
第一步:生活观察,进行规则意识的自我教育.
师:在参与班规的制定之前,先请同学们说说你所见到现实生
活中,不遵守规则的实例,并谈谈不遵守规则带来的危害性.
生1: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经常出现交通事故,给家庭带来
了不幸.
生2:外出旅游时不遵守游客规定,带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生3:在超市购物时不遵守超市规定,带来的麻烦和尴尬.
……
师:同学们列举了生活中所见到的不遵守规则的实例,使我们
感受到了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那么,在我们班级内又有哪些常见
的违规现象呢?
(设计意图:要让学生树立起规则意识,只靠老师的口头说叫,无法触动学生的灵魂深处.只有生动鲜活的生活实例,才能使
学生感受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第二步:现象调查,找出班级内的违规现象。
生1:教室内的图书有同学乱拿乱放。
生2:有些同学逃避干值日生。
生3:个别同学经常不完成作业。
……
师:违规现象给班级工作带来秩序的混乱,给同学们学习造成了麻烦。
所以,遵守班级规则是必要的。
(设计意图:调查的过程也是学生受教育的过程,看到违规
现象给班级工作带来的秩序混乱,给同学们学习造成的麻烦,就
会感受到遵守班级规则的必要性,唤起内心深处对遵守班规的渴求.)
第三步:措施征集,提出约束违规行为的办法。
师:针对同学们调查整理出的问题,请同学们提出解决问题
的具体建议.以小组为单位,广泛征求每一位学生的意见,共同讨
论制定行为规则.
小组讨论:根据班级内的违规现象逐一提出规则要求。
交流汇总: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教师归纳: ……
(设计意图:参与制定班级规则的过程,也是学生熟悉班级
规则的过程,这比死记硬背老师制定的条条框框效果要好得多。
熟悉班规是自觉执行班规的前提.)
第四步:表决通过,形成共同遵守的班级规则。
班主任对学生制定的规则内容进行审核,提出合理化的修改
意见,征得同学们同意后,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完善。
最后提交全
体同学表决通过.
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好的共同遵守的规则,下面逐项进行表决,少数负从多数。
生:……(逐项表决通过)
(设计意图:表决通过的程序,是学生认可规则的过程。
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制定的规则的合理性,从心眼里承认规则,从而
自觉地遵守规则。
)
第五步:相互监督,创造好的守规则班级氛围。
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制订了可行的班级规则,下
一步的工作就是认真落实执行,希望每一位同学自觉执行班规,
并监督身边的每一位同学,发现不良行为及时去制止,督促其改正.
(设计意图:相互监督落实班规,这是规则民主化的延伸。
规则是学生参与制定的,是民主化的产物。
不但让学生参与班规
的制定,对班规的执行过程,也要发扬民主,相互监督.)
三、总结:
师:同学们讨论制定出了很好的班级规则,“言必信,行必果”,希望同学们说到做到,认真遵守,成为行为有规则的人。
(把制定规则权交给学生,培养了规则意识,调动了主动性,激发了热情。
通过主动制定规则的实践,亲身体验生活中的规则,深入理解规则。
遵守规则的行为,逐步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动.)
山东省临朐县龙泉小学徐景智邮编 262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