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化与内地的差异

合集下载

香港回归日香港特别行政区与内地之间的文化交流

香港回归日香港特别行政区与内地之间的文化交流

香港回归日香港特别行政区与内地之间的文化交流1997年7月1日,香港正式回归中国,成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

自那时起,香港特别行政区与内地之间的文化交流逐渐增加,互相影响和借鉴,推动了两地文化的融合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香港回归日以来香港与内地之间的文化交流情况,并分析其对双方文化的影响。

一、文化交流的机制与平台自香港回归日以来,不同层面的机制和平台被建立起来以促进香港与内地的文化交流。

其中,香港特区政府与中央政府共同成立了文化交流机构,以扶持和支持香港的文化艺术事业。

同时,内地的文化机构也积极与香港合作,共同举办文化交流活动。

此外,大量的文化交流平台也在香港和内地搭建起来。

例如,双方的艺术节、文化展览、文化论坛等定期举办,为文化工作者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

这些机制和平台为香港与内地的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保障。

二、语言与教育交流语言是文化交流的基础和媒介,香港与内地之间的语言交流尤为重要。

回归后,香港特别行政区积极推动普及普通话,加强与内地的语言交流。

同时,作为英文教育体系的一个特色,香港的英语教育也深受内地的影响。

内地的教师和学者常常来香港进行讲座和培训,为香港学生提供国内外知识和经验的交流平台。

此外,教育交流也是香港与内地文化交流的重要方面。

内地的高等教育机构与香港的大学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和教师间的交流合作增加了互相了解和学习的机会。

这种教育交流不仅加强了两地的文化联系,也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升。

三、文化产业与艺术交流香港作为亚洲的文化中心,其文化产业和艺术交流在回归后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和发展。

内地的文化产业也借鉴了香港的经验和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双方在文化创意产业、电影制作、音乐艺术和舞台表演等领域积极开展合作,共同探索创新和发展的路径。

艺术交流也是香港与内地文化交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香港艺术家和内地艺术家常常合作进行联合展览、舞台演出和音乐制作,相互启发和激发创造力。

这种跨界合作水平的提升,不仅丰富了两地的文化资源,也为双方的艺术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港版的时尚与内地版有何不同?

港版的时尚与内地版有何不同?

港版的时尚与内地版有何不同?随着香港的独特地位和国际化的影响,港版时尚与内地版之间存在着一些显著差异。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些不同之处。

一、设计风格与审美观念的差异1. 提倡个性与多元- 港版时尚注重个性化设计和多元文化的融合。

设计师们鼓励人们展现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个性,追求独特、创新的时尚态度。

此外,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师和品牌,因此文化融合也使得港版时尚具备了更多样化的视角。

2. 强调实用与高质量- 港版时尚更注重实用性和高品质。

设计师们注重细节处理和剪裁,追求舒适、实用的穿着感受。

这一特点使得港版时尚更适合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方式和需求。

二、流行趋势上的差异1. 着装形象的不同- 港版时尚注重自由随性和潮流感。

不同于内地版时尚对于着装的严谨要求,港版时尚更倾向于非正式、休闲的风格。

例如,街头文化和运动休闲风格在香港非常流行,而内地时尚则更注重传统与庄重。

2. 色彩和面料的运用- 港版时尚偏好明亮、鲜艳的色彩,以及轻薄、透气的面料。

这与香港炎热潮湿的气候和多元文化的影响有关。

内地时尚则更注重中性色彩和厚实的面料,以适应不同的季节和气候条件。

三、购物体验与品牌选择1. 地理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港版时尚的发展受到了香港独特的地理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作为国际贸易和旅游中心,香港拥有众多的购物中心和奢侈品牌店,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

而内地时尚相对更受限于地域和市场发展的因素。

2. 品牌定位的差异- 港版时尚更注重国际高端品牌和小众设计师品牌。

由于香港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更紧密,这些品牌在香港更容易获得曝光和认可。

而内地时尚更注重本土品牌和国际知名品牌的大众化运营。

综上所述,港版的时尚与内地版在设计风格与审美观念、流行趋势以及购物体验与品牌选择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

这些差异体现了港版时尚作为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国际化的产物,与内地时尚在发展路径和特点上的差异。

无论是港版还是内地版,时尚是一门艺术,每一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欣赏和体验各种不同的时尚文化。

香港文化与内地的差异

香港文化与内地的差异

梁文道:有一次在北大演讲,有读者问我台湾、香港和大陆在文化上的差别。

当时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很详细地回答他。

今天我想具体谈谈这个问题。

台湾是温情脉脉的我(梁文道)觉得台湾给人的感觉是温情脉脉,不管是那里的人也好,还是那里出的唱片、CD也好。

以前台湾的CD封套里面会有写着歌词的小册子,很奇怪的是那个小册子你可以拿出来,但却塞不回去。

为什么呢?因为歌手会把他录制这首歌时的心情写下来,连同歌词一起印在小册子上,所以就会比较厚,拿出来以后很难再塞进去。

大陆人有信心、热情而大陆给我的感觉是,年轻人都器宇轩昂,充满大志,让你联想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些话。

我曾经接到过一张名片,上面印着“京城五大才子之一”。

当时我就特别想问他,另外那四大才子是谁,当然最后我没有问。

我常常在大陆的论坛里看到很多人随便什么事都能写首诗,我每个星期都收到很多很厚的书,有一些我不知道的作者寄来书稿让我看,看完之后让我写评语或者在节目里进行推荐,甚至告诉我说这是百年难得一遇的结构,不看后悔。

这种信心、这种热情是台湾和香港都没有的。

香港文人没有圈子至于香港,相比较起来,它给人的感觉比较冷。

香港的作家多数很低调,甚至可以说是自卑。

他们不会把自己称为作家,而是说文字工作者,艺术家就自称为艺术工作者。

把自己放到这样的位置以后,他们会感到安然、舒适。

大陆的评论家在评论作品的时候经常会用到这样的字眼,比如某某某的作品达到了怎样的精神高度。

这些话是我们不太敢讲的。

在大陆,作家和艺术家会有自己的圈子,大家在一起交流,但是香港没有。

这些人是混迹在三教九流之中的。

香港有一些没落的老工业区,比如大角咀,那里有一些茶餐厅,环境很脏、很吵,很市井的样子,里面有人围在电视机前看赌马的节目,有人低头吃一份盖浇饭,有人大声喧哗。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会有一些人在写稿或者读书,丝毫不受打扰。

西西在马桶上写作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我到大陆的一些作家朋友家里去做客。

香港与内地的文化比较

香港与内地的文化比较

香港与内地的文化比较——从流行音乐和电影的发展历程谈起谈及对香港的印象,也许对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来说,感触最深的莫过于香港的流行音乐和电影行业了。

中国大陆,特别是桂粤地区,与港澳文化一衣带水,相互浸淫,早年文艺事业单薄的时期,尤其受到来自香港的各种强烈文化冲击。

虽然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程,但是论及流行音乐和电影事业,却没有太长的历史。

由于长时间的战争和内部的曲折探索历史,中国现代的通途流行音乐和电影事业的发展在建国后才真正意义上起步,却又在文化大革命其间受到了巨大的不良影响,在很长的时间内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的迹象。

所幸在“文革”后,中国内地积极吸收外界特长加之自身的不断提升,文化事业发展迅速发展,也达到了一个里程碑式的高度。

由于香港得天独厚的深水港地理优势,于1898年被英国强行“租借”为殖民地,1997年才回归中国。

在此长达99年的殖民统治历史中,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加之本身存在的中国文化和香港本地文化的长期融合,久而久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Make in HongKong”品牌,在某种程度上引领了世界的音乐和电影潮流。

流行音乐:中国内地音乐,除去古典音乐等,起步较晚。

八十年代之前的歌曲主要以直接抒发简单的情感为主。

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在经历了漫长的黑暗时期之后,流行音乐得以重见天日,开始了多方的尝试,校园歌曲在这一时期成为主流的音乐,预示着复苏的开始。

进入九十年代,港台歌手的作品逐渐大量传入内地并广为传唱,对内地流行音乐界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施加压力的同时迫使其不断地从模仿开始的自我改进;流行音乐的商业性质化已经开始付诸尝试,并初见成效。

新世纪又是一个里程碑,内地音乐选秀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欧美歌曲的普及,刺激了大批新生代歌手,由此可以预见内地音乐质量在近十年内会有较大的飞跃。

香港音乐博采众长,发展至今天的高度不是一蹴而就,其间也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

最初是广州地区粤语歌曲的基垫,五十年代中国大陆(上海)歌曲传入的影响,之后欧美风格歌曲的冲击,造就了香港独具一格的音乐。

内地与香港学校性教育比较研究

内地与香港学校性教育比较研究

内地与香港学校性教育比较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性教育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话题。

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学校也开始逐步加强对性教育的普及和教育。

本文将对内地和香港两地的性教育进行比较研究。

社会和文化环境内地和香港在社会和文化环境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也决定了两地的性教育存在较大的差异。

内地在传统文化中强调节俭和稳重,现代化后也继续保持这种传统。

这也反映在性教育上,内地许多地区的性教育受到家庭和社会的阻碍,学校也有一定的顾虑。

因此,内地的性教育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社会环境的影响,学生受到的性教育也较为局限。

相比之下,香港的社会与文化更加时尚和开放,学生和家长在性教育上更加积极,对性教育的需求和接受程度也更高,为学校开展全面性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政策和法规在政策和法规方面,内地和香港也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

内地的性教育管理主要由政府和教育部门负责,实行统一指导和管理。

在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中小学生健康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

标准中强调要把性健康教育列入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教育内容包括生理、心理、道德、法律等方面。

但由于社会和文化的因素,内地的很多地区对性教育的普及和推广并不积极。

相比之下,香港的性教育法规相对更加完善。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于2009年公布了《香港中小学性教育指引》(以下简称《指引》),针对中小学的性健康教育进行明确规定。

指引中指出,性教育应该包含生理、性别角色、人际关系、情感健康等多个方面,具有工具性和实践性。

另外,《指引》也强调要以孩子为本,尊重家长和学生的需求和观点,推动全社会对性教育的接受度。

教育内容在教育内容方面,内地和香港的性教育有较大的区别。

内地的性教育认为传递正确的道德观念是最重要的。

因此,教师主要关注如何向学生传授正确的性道德、规则和态度,课程中强调的重点是为学生提供防范性侵犯和怀孕的知识、性卫生知识以及性道德规范等。

但由于缺乏全面的教育内容,学生的性教育只是通过片面的知识和口头解释来提高学生的性知识。

香港有多大相当于国内

香港有多大相当于国内

香港有多大相当于国内香港特别行政区(下称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位于中国南部珠江口东岸,面积约为1,104平方千米。

虽然香港在地理上不算很大,但是在经济、文化和地位方面却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

本文将探讨香港在国内的地位,并探讨它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首先,香港在经济上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金融中心,香港在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香港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开放的经济政策,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和企业家;作为亚洲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香港有着强大的金融市场,吸引了许多国内外金融机构的业务拓展。

此外,香港还是一个自由贸易区,拥有低税率和简便的进出口手续,使其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枢纽之一。

香港的经济对于国内来说具有重要的对外开放窗口作用。

其次,香港在政治上也有着独特的地位。

根据中英联合声明和香港基本法,香港享有高度自治权,拥有独立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力,与中国内地保持着较大的区隔。

香港的政治制度和法治体系比国内更加开放和民主,香港人民拥有言论自由和集会示威的权利。

香港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实施也有较大的自主权,可以独立沟通和与国际社会进行交往。

因此,香港在政治上具有相对独立性,被视为中国内地与外部世界之间的桥梁。

此外,香港在文化领域也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香港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和多元化社会结构。

不仅是中西文化的交汇点,香港也是华人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香港是一个国际化的城市,拥有世界级的艺术、音乐、电影和娱乐产业。

香港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内和国际上享有盛誉,并为香港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

香港的文化影响力也进一步促进了国内的文化发展,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然而,香港与中国内地在某些方面也存在差异。

首先,香港的人口相对较少,约为720万人,即使与邻近的深圳市相比,也只占到其约四分之一。

其次,香港的土地资源相对有限,与内地无法相提并论。

在国内的整体面积而言,香港只是一个小小的地方。

香港与内地文化之比较——从传媒谈起

香港与内地文化之比较——从传媒谈起

香港与内地文化之比较——香港与内地媒体文化对比近年来,香港与内地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香港电影、流行音乐以及文学作品在内地都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由此也带来香港文化在内地的风靡,而这一切在一定程度上都不得不归功于香港媒体的强大的影响力以及港媒与内地媒体越来越频繁的交流与合作。

发展状况:作为亚太区的资讯中心之一,香港传媒业的发达令人称奇。

拥有60多种报纸,平均每4人每天购买1份报;有600多种期刊,每万人阅读1种;有2家广播公司,94%的港人仍保留收听广播的习惯,人均每天收听时间达2小时12分;有5家电视台,人均每日收看电视时间不少于3.7小时。

香港的文字传媒和电子传媒几近与欧美同步发展,如今在诸多方面已赶超欧美,走在世界前列。

因此香港媒体对海外辐射能力很强。

一些重要报纸如《明报》、《文汇报》、《大公报》在北美、欧洲或者东南亚华人地区发行海外版,以凤凰卫视、TVB为代表的香港电视台也制作了大量的专题和方艺节目销往港外。

内地传媒产业近年来的发展也可谓是风声水起,360多家地面频道,出版期刊9549种,报纸数量接近2000种。

但媒体节目、报道的质量还亟需加强,媒体的群众影响力也有待提高。

新兴传媒还始终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以后还需要大力发展。

报道风格:港媒报道时多以社会新闻作头条,报道多夸张渲染,语言风格犀利。

如今年温州动车事故发生后,香港某报纸头版便以“他妈的”表最严厉抗议。

以斗大“他妈的”三大字,作为头版标题,配以巨幅照片,质疑和谐号出事后,相关单位态度的草率、轻蔑,体现了港媒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香港作为一个受到西方文化长期浸染的地区,香港人对香港以外的新闻的关注正在衰减。

除非有重大国际新闻波及香港人的生活,香港报纸上清一色“港闻”占统治地位的现象很难改变。

香港的记者大多年轻,出道时间不长,但“港记”的敬业精神令人称道,无论什么场合,他们都会追逐官员和名人,他们都会提当下最热点的问题,哪怕提问对象与问题“八杆子打不着”,比如,分管医疗的官员会被追问如何看待“三三四”教育改革。

港剧与内地剧的区别论文

港剧与内地剧的区别论文

摘要:港剧与内地剧作为华语电视剧的两大重要分支,在艺术风格、制作理念、文化背景及市场表现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深入探讨这些区别,旨在揭示两者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特色。

一、引言港剧与内地剧作为华语电视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自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两者之间的差异与融合成为学术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艺术风格、制作理念、文化背景及市场表现等方面,全面剖析港剧与内地剧的区别。

二、艺术风格的区别1.娱乐性与艺术性:港剧往往将重点放在娱乐性和大众化上,故事情节紧凑、节奏明快,注重观众的即时感受1。

相比之下,内地剧则可能更注重艺术性和思想性,倾向于探讨社会问题,展现人性的复杂与多样1。

2.情感表达:港剧在处理人物感情变化时,更倾向于通过一系列小节奏来慢慢升温,情感表现丰富细腻,但不如内地剧描写得细致2。

内地剧则往往通过深刻的情节描绘和场景煽情演绎,快速将观众带入剧情。

三、制作理念的区别1.商业化与艺术性:港剧制作以商业化为导向,注重市场效应和观众需求,TVB 作为港剧的代表,其剧集往往以娱乐大众为目标1。

而内地剧在制作过程中,虽然也考虑市场因素,但更加注重艺术性和创新性,希望通过电视剧表达更深层次的思想和情感1。

2.成本与制作周期:港剧制作成本相对较低,制作周期较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剧集的质量和深度3。

内地剧则往往投入更多资源,制作周期较长,追求更高的艺术水准和制作质量3。

四、文化背景的区别1.地域特色与文化根基: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化的都市,其文化更加开放、多元,港剧也因此在情节设置、人物塑造等方面更具国际视野1。

内地则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域特色,这些都在内地剧中得到了充分体现1。

2.价值观与审美取向:港剧往往更加贴近世俗社会大众生活的需求,以娱乐性为主,不追求过高的艺术性5。

而内地剧则可能更注重价值观的传递和审美取向的引导,希望通过电视剧影响观众的思想和行为1。

港台与内地的中秋节 异地习俗的异同比较

 港台与内地的中秋节 异地习俗的异同比较

港台与内地的中秋节异地习俗的异同比较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

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地区都有庆祝中秋节的习俗,但是因为历史和文化的差异,两地的中秋节习俗存在着一些异同点。

一、节日起源和历史背景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祭月的仪式,宋朝文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就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句,传达了古人祭拜月亮的情思。

中秋节又与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相关,象征着秋天丰收的象征。

在中国大陆,中秋节也是向嫦娥仙子祈求好的象征,以及家庭团圆的象征。

而在港台地区,中秋节也被赋予了丰富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二、庆祝方式和习俗1. 赏月:在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中秋节的主要习俗之一就是赏月。

人们会在月圆之夜,登高望月,边品尝月饼,边赏月。

港台地区,人们也习惯搭建赏月亭,增添节日氛围。

2. 吃月饼:中秋节的必备美食就是月饼。

在中国大陆,有各种口味的月饼,如传统的五仁、莲蓉、豆沙等。

港台地区则有特色的冰皮月饼和蛋黄酥等。

除了月饼,还有一些地方会有特色的食品,如大闸蟹、柚子等。

3. 剪纸和灯笼:剪纸和灯笼是中秋节的传统装饰品。

在中国大陆,人们会在窗户上贴上剪纸,或在庭院里悬挂各式各样的灯笼,以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

在港台地区,人们也会制作精美的灯笼,供人们欣赏。

4. 撞钟和走秧:这是台湾地区特有的中秋节习俗。

据说撞钟可以驱邪避灾,走秧则是传统农民的表演节目,代表了庆丰收和祈福的意义。

三、节庆活动除了以上的习俗之外,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还有许多特色的节庆活动。

在中国大陆,一些城市会举办热闹的灯会和花车巡游,组织合唱、舞蹈表演等文艺活动。

而在港台地区,除了花灯展览之外,还会有烟花表演、龙舟竞渡等庆祝活动。

四、异同比较尽管港台地区与中国大陆在中秋节的庆祝方式上存在一些差异,但两地对于中秋节的热情和重视程度基本相同。

无论是赏月、吃月饼还是其他仪式,都能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和家庭团聚的重要性。

从香港文化的发展历程看香港文化与内地文化的关系

从香港文化的发展历程看香港文化与内地文化的关系

广东社会科学 1997年第2期 从香港文化的发展历程看香港文化与内地文化的关系周毅之 100多年来,香港文化的发展,有过几次较大的起落。

在中国近代史上人民斗争高涨期间,香港文化会加快现代化的步伐,成为进步思潮的中心;但是,过后又常出现较大的反复。

从香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消长、溶合的曲折历程中可以看到香港文化与内地文化的深层关系。

一、香港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从香港考古发掘出土的石器、陶器和青铜器的形制、用料等方面考察,这些文物与中国东南沿海出土古物有很多相同的特征,属于同一类型的文化。

香港地区原为古代越族聚居之地,战国时期并于楚国。

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派兵南下五岭,香港地区正式归入中国统一王朝的版图。

从秦代到清代2000多年中,在中央王朝的管辖下,香港地区越族土著文化受到中原文化很深的影响。

1841年英军侵占香港岛时,岛上只有几千居民。

后来英国殖民主义者又陆续占领九龙半岛和强迫租借新界地区,这些地区的居民多是祖籍东莞、新安等县的本地人和来自岭南各地的移民,他们的文化主要是广东文化。

这些情况表明,香港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中国近代革新思想家,多出于沿海地区。

他们在海外或香港接受西方教育,并以香港为基地宣传革新思想或从事爱国活动,反过来又促进香港爱国文化的发展。

例如,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发源地是香港,最初同他一起鼓吹革命、组织香港兴中会的同志,包括“四大寇”(孙中山、陈少白、尤列、杨鹤龄)和“辅仁文社”成员杨衢云、谢缵泰等,都是香港知识分子,他们的民族革命思想都在香港形成,他们在香港从事革命活动,使香港成为当时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文化的重要中心。

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部分回到内地,不再以香港为活动基地,香港就变成许多清室孤臣隐退唱和之所;在内地已属落伍的遗老心态,在香港却备受尊崇,香港文化发展出现一次重大反复。

鲁迅、胡适先后于1927年和1933年访问香港,其时,香港仍在这个“隐逸派的怀古时期”之中;前一时期的革命文化基本上荡然无存。

香港文化与内地文化

香港文化与内地文化

香港的文化, 过去曾被一些人贬为“沙漠”。

虽然这个绰号未必为所有人认同, 却一定程度上映了殖民当局对文化方面的专制和奴化管制的影响, 也体现了人们对某些浅薄畸形、不健康文化现象的愤懑和忧虑。

历史上, 香港文化是东西方两种文化在这里互相碰撞、渗透、交融。

近代,一个自由开放、融合中西、商业都市型的多元混合文化体系开始成形。

香港的文化是植根于中华文化的。

香港地区原为古代越族聚居之地,战国时期并于楚国。

在两千多年的历程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香港植根很深, 它主要是由儒家思想、东方宗教文化,和民间风化习俗三方面交错融合而成。

下面我们从宗教方面一窥香港与内地文化的差异。

世界各大宗教在香港几乎都有人信奉。

华人主要信仰佛教、道教。

1991年,香港天主教徒约有25.8万人。

天主教会在香港办有学校、医院和社会服务中心。

基督教1841年传入香港,现已有50多个宗派,信徒28.5 万人。

它在香港也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服务中心等机构。

其他宗教还有:伊斯兰教,印度教,少数锡克教和犹太教徒。

这一点和内地的状况十分相似,据不完全统计,内地现有各种宗教信徒一亿多人,宗教活动场所8.5万余处,宗教教职人员约30万人,宗教团体3000多个。

宗教团体还办有培养宗教教职人员的宗教院校70所。

然而,在阅读作家长江的纪实文学《晚来香港一百年》时,我看到了香港社会关于宗教方面有趣的情景——“打小人”。

中国传统的“打小人”最早盛行于唐代,当时被称为“厌诅”或“厌胜”,每年的农历二月以及每个月的“收日”、“除日”、“破日”都是“打小人”的旺日。

香港“打小人”最火爆的日子要属“惊蛰”,因为“惊蛰”以后,冬眠的动物不论好坏都会苏醒,白虎开始觅食,小人也常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出口伤人,因此为了避免遭到“小人”的迫害或者来年遇上什么灾难,惊蛰之日“祭白虎、打小人”,已成为传统,到了这一天香港许多人都会争着涌到鹅颈桥下。

作者在惊蛰那天亲眼见证了“打小人”的火爆场面,不由咂舌。

香港原因个人工作总结

香港原因个人工作总结

一、前言近年来,香港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作为一名关注香港局势的公民,我积极参与了相关讨论和研究,并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思考。

以下是我对香港问题原因的分析以及个人工作总结。

二、香港问题原因分析1. 深层次矛盾:香港问题根源于香港与内地的深层次矛盾,包括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文化差异等方面。

长期以来,香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保持独特地位,但在实践中,一些政策、法规和制度安排与内地存在较大差异,导致矛盾日益突出。

2. 外部干预:香港问题受到外部势力的干预,一些国家和组织借机挑拨离间,试图破坏香港的繁荣稳定。

这种外部干预加剧了香港的矛盾,使得问题更加复杂。

3. 民意分歧:香港社会内部存在较大的民意分歧,不同群体对香港未来的发展方向持有不同看法。

这种分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动荡。

4. 暴力行为:极少数激进分子采取暴力手段表达诉求,破坏了香港的社会秩序和法治环境,使得问题更加严重。

三、个人工作总结1. 理论学习:我深入学习了香港问题相关的理论,包括“一国两制”原则、香港基本法等,提高了自己的理论素养。

2. 宣传普及:我积极参与了香港问题相关的宣传活动,通过撰写文章、参与论坛等方式,向公众普及香港问题的背景和原因。

3. 社会调研:我关注香港社会动态,通过实地调研,了解香港民众的生活状况和诉求,为分析问题提供依据。

4. 反思与改进:在参与工作的过程中,我认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如对香港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入、宣传方式有待改进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反思和改进。

四、结语香港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关注香港问题,发挥自己的作用,为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

同时,我也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解决香港问题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香港上研究生注意事项

香港上研究生注意事项

在香港上研究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语言能力:香港的大学主要以英语为教学语言,因此需要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

如果你的母语不是英语,建议提前准备托福或雅思考试。

2. 学术要求:香港的研究生项目对学术成绩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具备较好的本科成绩和研究能力。

在申请研究生项目时,需要提供详细的学术成绩单和研究计划。

3. 文化差异:香港的文化与内地有一定的差异,需要适应当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

在香港上研究生期间,可以参加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了解当地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4. 费用问题:香港的生活成本较高,需要考虑住宿、交通、饮食等方面的费用。

同时,研究生项目的学费也较高,需要提前做好财务规划。

5. 安全问题:在香港上研究生期间,需要注意个人安全和财物安全。

避免在人多拥挤的地方携带贵重物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总之,在香港上研究生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语言能力、学术要求、文化差异、费用问题和安全问题等方面。

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更好地适应香港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我国内地与香港的文化差异及其信仰渊源

我国内地与香港的文化差异及其信仰渊源

我国内地与香港的文化差异及其信仰渊源我国内地和香港被社会各界广泛地认为属于文化上的同根同源,长期以来学术界和媒体对这种认同鲜有质疑,对两地之间的文化差异也少有探讨。

基于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对在某跨国企业工作的内地和香港员工,以及香港社会人士进行了问卷调查。

通过对有效问卷的统计运算发现,内地与香港员工之间在权力差距和不确定性规避两个维度上存在较大差距。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两地主流社会的宗教信仰和思想信仰不同造成的。

标签:内地与香港文化差异;权力差距;不确定性规避一、研究背景香港历来是一个以华人为主体的社会,和内地的文化一脉相承。

然而,文化是多层面的,也是可以变迁的。

100多年以来,内地的政治、经济虽然经历了无数次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一直都是中国人自己在管理自己的国家。

而香港在1997年回归之前,一直是英国人在主导着社会各层面的运转。

在如此不同的政治、经济环境下,两地的文化有没有发生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两地经济往来的剧增,内地的学术界开始关注这些问题。

从发表的文章来看,人们似乎达成了两项共识:一)中华文化是香港文化的根(或底蕴);二)香港文化的特点是中西合璧或中西交融。

此后,虽然仍有不少文章探讨两地文化差异,但是其结论与上述两项共识大同小异。

两地文化的比较研究在深度上似乎陷入了停滞,鲜有研究进一步向纵深处挖掘:中华文化价值观的哪一部分在港人身上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是怎样形成的?多数学者从政治、经济等直观层面解释了香港文化变迁的原因,但是较少有研究从两地人们思想的深处来解释这些变迁。

有的学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一)缺乏田野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二)文化研究理论也显陈旧。

对于此种看法,本文作者深表赞同,并进一步认为,一些研究不是理论陈旧与否的问题,而是根本有没有理论的问题。

鉴于此,本文以霍夫斯泰德的民族文化维度理论为基础,运用采自某跨国企业以及香港社会的一线数据,分析内地与香港在权力差距和不确定性规避两个维度上的差异,并从中西文化内核的深处——儒教、道教、佛教以及基督教来探讨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喜福会电影中的文化差异观后感

喜福会电影中的文化差异观后感

喜福会电影中的文化差异观后感《喜福会》是一部由中国大陆和香港共同拍摄的喜剧片,通过一家香港企业在内地开设的分公司的故事,展示了中港两地文化差异的种种笑话和冲突。

观看这部电影,我深深感受到了中港两地文化差异的巨大,以及这种差异带来的喜剧效果。

在电影中,香港人和内地人之间的文化差异呈现得十分鲜明。

例如,在用餐习惯上,香港人习惯于吃饭把盘子吃得干干净净,而内地人则习惯留一些剩菜。

这个细节在电影中被夸大地展示出来,从而产生了很多爆笑的效果。

另外,在交流方式上,香港人以英语为主,而内地人大多使用普通话。

正是因为这种语言的差异,香港人和内地人之间经常发生沟通上的误解和笑话。

这些场景使观众感受到了中港两地文化差异的巨大。

除了中港文化差异,电影中还展示了中西文化的碰撞。

电影情节中,当香港主管在内地的分公司提议给员工发放红包以示庆祝时,却遭到了内地员工的拒绝。

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给红包是在特定的节日或特殊场合才会发生的事情,而且款额也有讲究。

这样的情节使我想起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商业文化之间的冲突,尤其是在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文化的碰撞和超越。

同时,在这部电影中,还展现了港式幽默和内地幽默之间的差异。

香港电影一直以来都以幽默滑稽的方式迎合观众,而内地电影则更注重剧情和哲理的塑造。

在《喜福会》中,香港电影的幽默手法得以充分展现。

例如,为了赢得内地员工的心,香港主管练习内地方言和打麻将的场景,不仅让人捧腹大笑,又把港式幽默带入了内地观众的视线。

这种幽默方式的差异使得电影更加趣味十足。

通过观看《喜福会》,我深刻体验到了中港两地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碰撞所带来的喜剧效果。

这部电影以幽默的方式展示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误解,让观众在欢笑中思考和思索。

文化差异是全球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通过这部电影,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接纳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探索文化融合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内地公司与香港公司合作框架注意事项

内地公司与香港公司合作框架注意事项

内地公司与香港公司合作框架注意事项随着内地与香港之间经济交流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内地公司与香港公司开始展开合作。

然而,由于两地的法律、制度、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合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为此,在内地公司与香港公司合作的框架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一、法律合规在内地公司与香港公司合作中,双方都需要遵守各自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

双方应明确合作的具体内容,并制定符合双方法律法规的合作方案。

同时,要注意合同的签署和履行,确保双方权益得到保障。

二、文化差异内地与香港的文化差异较大,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应尊重对方的文化习惯和价值观念。

合作双方应加强沟通,增加了解,以便更好地协调合作关系。

在决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双方文化背景,避免文化冲突对合作产生不利影响。

三、语言沟通内地公司与香港公司合作,双方需要面对不同的语言环境。

作为内地公司,要注意与香港公司的沟通方式和语言表达习惯。

双方应尽量使用准确的中文进行交流,避免使用方言或口头语,以免产生误解。

四、财务合作在财务合作方面,应加强风险控制和信息披露。

双方应共同制定财务合作的具体规则和流程,明确资金的使用和监管方式。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确保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

五、人员管理合作过程中,涉及到人员的派遣和管理。

双方应明确人员的职责和权责,加强人员管理和培训,确保合作过程中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知识产权保护在合作过程中,双方可能会共享技术、商业机密等知识产权。

双方应签署相关协议,明确知识产权的归属和保护方式。

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

七、风险防范合作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

双方应制定应对措施,加强风险识别和预防,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要加强合作信息的共享,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避免风险扩大化。

内地公司与香港公司合作需要注意法律合规、文化差异、语言沟通、财务合作、人员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和风险防范等方面的问题。

香港台湾的中小学教育与大陆有些不同

香港台湾的中小学教育与大陆有些不同

香港台湾的中小学教育与大陆有些不同
是的,香港、台湾和大陆的中小学教育在一些方面存在差异。

下面是一些主要区别:
1. 教育体制:香港和台湾具有独立的教育体系,分别遵循自己的教育法规。

台湾实行12年义务教育,而香港则采用以中学为基础的6-3-3教育模式。

2. 语言环境:在大陆,中文(普通话)是主要的教学语言。

而在香港,中文(粤语)和英文并列,同时进行教学。

台湾则以中文(国语)为主要教学语言。

3. 考试制度:大陆普遍采用国家统一的考试制度,例如高考。

而在香港和台湾,存在不同的评估和升学考试体系。

4. 教材和内容:香港和台湾的教材通常会更加注重本地文化和历史,同时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强调英语教学。

在大陆,教材更加侧重于通用的国家标准和课程。

5. 教育目标和重点:在教育目标方面,大陆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和应试能力。

而在香港和台湾,教育更加倾向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6. 校园文化:香港和台湾的学校注重学生自治,重视学生参与和发展。

在大陆,学校管理更加集中,注重纪律和规范。

需要指出的是,这仅仅是一些常见的差异,实际上还有更多细微的差别存在。

同时,这些差异并不表示哪种教育系统更好或更优越,每个教育系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中港用词差异

中港用词差异

中港用词差异中港地区词汇的差异香港的语言文字是建立在汉语标准语和汉字书写系统之上的。

内地是汉语使用的主体地区,香港是汉语使用的局部地区,彼此之间“书同文”。

但是,长期的历史阻隔以及香港所执行社会制度,使香港人的意识形态不同于大陆,其词汇更是与普通话出现了较大的差异。

(一)外来词的吸收有人说,香港话是最洋化的方言,说得很贴切。

洋化的主要表现是大量英文词汇的吸收。

香港被英国人长期统治,英国人的影响所及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人们的观念意识当中,而中国人传统的“崇洋”心里也使得大量的英语借词涌入香港人的语言当中。

并且,它们大都是以方便、快捷的音译词形式出现。

但是,在大陆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前没有与英语发生大规模、长期地接触,因此,外语借词的数量相对少了许多,即使有一些,也都趋向于采用意译的形式。

(二)对同一事物的命名由于社会历史条件和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内地和香港地区各按自己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给事物命名。

命名时各自受到不同的社会文化因素的的影响,各行其是。

对同一事物的不同。

(三)对古语词和方言词的使用古代一些单音词在普通话中早已不用了,但是却仍保存在粤方言里。

“香港同胞说话和福建、广东人一样,单音词较多,其中有些单音词就是较老的古语词”。

如:衫(衣服)、颈(脖子)、睇(看)、企(站立)等等。

此外,香港人在说话写文章时喜欢夹杂文言词、方言词。

然而,在中国大陆,多年来一直提倡使用正宗标准的普通话,这些现象均很少出现。

尽管两地的词汇由构成到运用存在着许多的差异,但毕竟我们同属于华夏炎黄子孙,我们的语言文字都是建立在同一个系统之上的,而且随着改革开放,两地的交往日见频繁,香港词汇与普通话之间的融合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光影流传——从电影看香港文化与内地文化之比较

光影流传——从电影看香港文化与内地文化之比较

光影流传——从电影看香港文化与内地文化差异学号姓名学院专业时间年月日光影流传———从电影看香港文化与内地文化差异电影一直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文化差异的点点滴滴。

香港在这100多年来文化的发展,是与香港的历史分不开的。

从电影这个生活的小小视窗中,我们可以看到香港的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此消彼长,以及在文化融合的曲折历程中香港文化与内地文化的深层关系。

先从香港电影说起,一谈起香港电影,我第一个想到的是香港的第一部电影《偷烧鸭》,这部电影其实是由美国人开设的电影公司拍摄,严格意义上来不是一部真正的香港电影。

故事讲述一个小偷想偷烧鸭,却被警察捉住了,结构上颇接近卓别林的喜剧片。

这部电影也成为香港电影的鼻祖。

而香港电影真正繁荣,是从二战之后。

尤其是1949年后大批中国内地的电影工作者纷纷南下,在香港设电影厂,跟本地影人合作拍摄电影,使香港成为南中国唯一的也是最大的电影中心。

再加上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加坡、马来西亚电影势力过渡到香港,以及香港原有被美、日、欧电影文化所带来的冲击,遂令香港电影迈向成熟的雏型。

而我们这一代所熟知的香港电影,则是从香港电影最黄金的时代二十世纪70年代开始的电影。

从那时开始香港电影才真正的影响到了全世界。

李小龙让外国人第一次真正的认识到中国功夫和香港电影。

由此,香港电影产生了全球性的影响力。

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香港电影也遇到了瓶颈,只好靠卖座保证“双周一成”(周润发、周星驰及成龙)来保证票房,香港电影人开始纷纷向国际其他方向发展,此时涌现出一大批国际知名影星——张曼玉、萧芳芳、王家卫、周润发、成龙、李连杰及杨紫琼等至今仍活跃在国际影坛,熠熠生辉。

再来谈谈内地电影,新中国成立之后内地电影由于一些政治原因和文化原因等电影风格一直走的是“红色路线”,例如:《定军山》、《狂流》、《姊妹花》等。

而香港电影当时作为一种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讯息,一直无法进入大陆市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文化产业、电影、文学、城市文化
➢摘要本文将通过论述香港文化产业的发展演变以及同内地的比较,阐述香港文化和内地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主要论点涉及电影事业、文学艺术以及民俗文化。

笔者将从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文化产业
●内地文化产业
在电影文化方面,由于某些历史因素,内地电影的起源和发展还是没能赶上香港电影的进程,尚存在一定的差距。

中国内地电影起步于二十世纪初,《定军山》应为中国人自主摄制的第一部电影。

早期的内地电影多与外国电影公司或导演合作,多为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叙事型影片,尚处于稚嫩的萌芽时期。

抗战胜利后,内地电影事业迎来了一个发展小高潮,《松花江上》、《小城之春》等耳熟能详的电影都诞生于这个时期,当时电影大部分渲染谋杀、间谍、侦探、心理变态或描写所谓家庭爱情纠葛等,虽不是积极向上为主,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逐渐打开了思路,为之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林则徐》、《林家铺子》、《五朵金花》等一批思想上高度统一的影片接连面世,与那个时代的主流宣传思想相符,但在体裁上没有太大的进步。

文化大革命是文化的黑洞,期间严重限制了内地电影事业的发展,致使内地电影界万马齐喑,停滞不前。

政治环境逐渐好转后,电影界也开始复苏,除了红色电影之外,一批青年导演也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尝试,也颇有收获。

时至今日,中国的电影到达了一定的高度,但从特定角度来看也陷入了一个窘境,主流导演张艺谋、冯小刚等人对电影的诠释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出现“叫好不叫座”和“叫座不叫好”的两种极端。

究其原因,个人认为是导演们过于注重情节的表现,而忽视了电影的灵魂——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没有核心思想的电影只能是空壳,视觉效果永远比不上思想冲击恒久。

想要走出这种尴尬境地,可以参考欧美等国以及香港电影的成功经验,走出禁锢思想的怪圈。

●香港文化产业
东方有个好莱坞,她的名字叫香港。

由于长期的殖民原因,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香港的文化产业也存在很多的特殊性,不仅仅收到外来文化、中西文化的影响,还和内地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娱乐一直是香港最大的文化产业,电影,流行曲、时装、广告、粤剧等等均是商品。

近百年来,这个城市的文化标签,注定与娱乐如影随行。

凡有华人处,必有港片迷,香港电影的兴衰是香港文化产业回归十年的最好注脚。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这块仅仅几百万人的弹丸之地,却坐拥全球数一数二的娱乐王国。

在亚洲,商业电影一度只有唯一的标签:香港制造;粤语歌曲在东南亚华人地区处处一呼百应,红馆朝朝爆满;无线剧集成为华人观众最大的娱乐……“不管你是否是影迷,你都会为港片的基本吸引力打动。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香港文化普及的重要转折点,在各种文化的冲击下香港电影朝着多元化和特色化的方向飞速前进,并随着电视的普及化扩大了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当时最具代表性的电影明星莫过于李小龙,《精武门》以及《猛龙过江》将李小龙乃至香港电影带进了国际影坛,一度创造了武打片的神话。

但终究这个成功的偶然性太大,随着李小龙的猝死,香港的武打片跌入了一个低谷之中,可喜的是成龙和洪金宝用另一种方式的诠释,将喜剧元素加入武打片中,为其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八十年代的香港电影也是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武打片、喜剧片、恐怖片、警匪片都有所涉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期间录制的《警察故事》和《奇迹》则被称为成龙的巅峰之作,成为了一个承上启下的里程碑。

香港回归以后,同内地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而港片对国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近年来香港的年票房大致相当于内地总票房的三分之一,内地市场日益重。

香港本土文化近年来逐渐泛起复兴气象。

活跃二十多年的黄耀明为首的人山人海组合以及进念.二十面体等文化社团代表文化精英的不同的存在方式,他们从小众品味也发展到兼顾市场,至今仍旧引导流行文化;港澳台于大陆出版联系日益紧密,出现“华文出版市场一体化”,麦麸、麦兜、老夫子等形象在内地已经家喻户晓;粤语音乐的复兴暗流日益滋生,在几大奖台各领风骚;TVB剧集在内地网吧仍旧是最受欢迎的影视节目。

“香港是个天生聪明的城市,但是它没有被教养成一个”有智慧”的孩子”,还是林奕华道出天机。

不可否认,人才青黄不接正是香港文化产业内部目前最大的压力,此外争取资本回流,提升产业内在自身实力,发力外埠市场也是香港文化业将来的努力方向。

以电影为例,合拍片年代的港片是否能保持香港特色成为近年最大的争议,内地人或惑,港人或忧。

对于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想想来自越南的徐克,来自泰国的陈可辛,来自南非刘国昌,以及来自澳大利亚的杜可风,或许答案不言自明。

总括来说,20世纪90年代的香港电影虽然较诸于80年代有所失色,但似乎在创作意念及电影制作方面则有过之而无不及。

周星驰、刘德华、梁朝伟、张国荣则是这个时代最好的代名词,而张曼玉、周润发、李连杰、成龙更是成为了世界知名的影星,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香港电影非常成功。

但无论如何改变,香港电影很多时候的大团圆的结局,其实也是香港人的那种乐观自信的精神的一种体现,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都心存希望,明天会更好。

这就是香港人的精神,也是香港电影中所贯穿的,希望,即使遭遇再多的失望,希望还是隐隐若若的浮现着。

只要香港人的价值观一天不变质,香港电影就不会变得空洞苍白。

➢文学艺术
在中国大陆,年轻人都器宇轩昂,充满大志,让你联想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些话。

大陆人有信心有热情,对于文学艺术是一种激情,不管在任何时候,都能把它当成一种乐趣,很多人随便什么事情都能写首诗,而且喜欢和大家一起分享,这种信心,是香港没有的。

香港文人没有圈子。

至于香港,相比较起来,它给人的感觉比较冷。

香港的作家多数很低调,甚至可以说是自卑。

他们不会把自己称为作家,而是说文字工作者,艺术家就自称为艺术工作者。

把自己放到这样的位置以后,他们会感到安然、舒适。

大陆的评论家在评论作品的时候经常会用到这样的字眼,比如某某某的作品达到了怎样的精神高度。

在大陆,作家和艺术家会有自己的圈子,大家在一起交流,但是香港没有。

这些人是混迹在三教九流之中的。

香港有一些没落的老工业区,比如大角咀,那里有一些茶餐厅,环境很脏、很吵,很市井的样子,里面有人围在电视机前看赌马的节目,有人低头吃一份盖浇饭,有人大声喧哗。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会有一些人在写稿或者读书,丝毫不受打扰。

香港有很多书店,但是这些书店都开在很高的楼层,因为地面租金很贵。

于是,你会看到一个很奇怪的场景,那就是在一些理发店、小吃店或者KTV之中,有一些跟周围环境看似格格不入的书店。

正是因为这样的文化环境,香港作家很少能写长篇,像骆以军这样写40万字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们熟悉的作家,像金庸、倪匡、古龙、张小娴,他们的作品有很多长篇,但是这些长篇是怎么来的呢?它们大多是在报纸的专栏上连载,然后集结成书。

王安忆、余华这些作家,他们有丰富的经验。

大陆很多作家在二十几岁的时候来到农村下乡插队,那时正是他们最敏感、最感性的时候,生活要他们去做一个人类学的观察家。

而香港文人没有这样的经历。

所谓文学就是用独特的语言去描述日常生活中的事。

你如果在一个公交车上看到一个非常漂亮的小姑娘,你如果跑去跟她讲嫁给我吧,她马上就会倒掉。

但是如果你跟她讲你是我尚未失去童贞的新娘,她听不懂什么,但是却成功了。

在香港,文人们喜欢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展现社会百态,让生活富有色彩。

➢城市文化
初到香港,感觉这个城市很沉稳,没有浮躁之气。

弥敦道,重庆大厦,加利佛尼亚咖啡馆,梳士巴利道,中环银行区,维多利亚湾,浅水湾……内地人对于香港地标的熟悉层度令香港人吃惊,而这些大多启蒙于八十年代的港片狂潮;而八十年代以来的不同方向的移民潮,则无意间改写了香港文化的诸多历史。

白天的香港,显得气宇轩昂,就象一位彬彬有礼的绅士,他的一举一动都是那样优雅;而夜晚的香港,则显得风情万种,像一位浑身散发着珠光宝气的贵妇,让初来乍到的异地客免不了一阵眼晕。

香港的街景很有意思,无论是招牌,还是店铺,排档。

虽然看上去不够亮丽,也不够大气(以俗人标准),但却很和谐。

如果在内地用这样的招牌,在繁华地段开这样的小店,会让人笑话的。

内地的临街的广告、招牌,其实这也是一种文化,只是这种文化大都已形成爆发户模式:巨大、艳丽、奢侈,粗俗不堪。

其实,它已对人们的视觉形成了污染。

如果再与内地城市相比。

香港虽有点遗老的气息但依然生机勃勃,内地许多城市就象穿着名牌却满嘴吧粗言秽语的暴发户。

无可否认,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与文化积淀,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独特之处,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魅力。

而香港,能跻身世界三大名城之列,则在于它的包容:对不同文化、文明的包容。

➢结论
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尽管香港和内地文化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差异,但是依然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香港和内地本一家,一脉相承,相得益彰,在东方文化中发出璀璨的光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