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文化方面比较香港与内地文化
不可分割的银幕源流_祖国内地与香港的电影渊源及互动关系
文化史镜: 迎接香港回归祖国不可分割的银幕源流!!!祖国内地与香港的电影渊源及互动关系∀中#∃谭春发%%∀3#上海影人与香港电影在全面了解了上海的文化背景、上海影人入港的社会背景及入港影人的性质之后,我们就逐渐接近了香港电影与上海电影的关系了。
上海这一大批勇士,特别是左翼人,他们大多数具有创新的精神、好较好的思想素质和较好的创作经验,在内地各种政治势力压迫和影响下南移香港,团结一致,通力合作,利用电影进行抗日宣传等进步活动。
开始时在港英当局被日本迷惑,不言抗战的情况下,一下子便把香港变成一个看不见硝烟的特殊的战斗阵地,把内地自五四以来崛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特别是日本大举侵略中国而激起全国人民奋起抗战的反侵略精神带进香港社会,使之勃兴着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同时也把香港电影界整个地改变了,气象一新,影坛大振!下面着重讨论后者(至于前者,需要由另一篇专论去完成)。
随着上海影人入港,香港新的制片机构兴起。
抗战期间,最初建立起来的是大地影业公司。
接下来的是新生影业公司。
抗战胜利后,则是 大光明 、 南群 、 大江 、 民生 、 南国 、 良友 、 建华 等。
其中大多数倾向进步,尤其是 南国 ,被电影界视为左派的阵地。
同样随着上海影人入港,香港各大、中、小制片机构的编、导、演的电影创作,迅速由上海影人所占有。
在30年代末期到40年代末期存在的香港国语制片机构里,我无法举出一个例子,说那里没有上海影人担任过编、导、演的工作。
在此期间香港摄制的国语片中,我也无法举出一个例子,说哪部片子里没有上海影人(即使50年代的粤语片,也有三分之一由上海影人执导)。
又是同样随着上海影人入港,香港影评从而勃兴。
最初由蔡楚生开其端,他创办了&大地影讯∋(1937年),发表了&我们需要同情∋。
此后的影评中,最值得提到的是两个集体的影评:一个是由梓甫(夏衍)、逸君(叶以群)、达之(周钢鸣)、肖然(孟超)、慕云(瞿白音)、蔚夫(洪遒)、逵君(韩北屏)组成的 七人影评 ,以&华商报∋、&电影论坛∋等报刊为阵地,发表了不少影评文章,如&我们这样看(国魂)∋、&推荐(万家灯火)∋、&美国电影和鬼∋等;另一个是在 七人影评 带动下涌现的由以陈残云为首10余人组成的 粤片集评 。
《2024年近二十年两岸三地华语片文化状态比较》范文
《近二十年两岸三地华语片文化状态比较》篇一一、引言华语片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两岸三地(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的华语片文化一直备受关注。
近二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两岸三地华语片文化状态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本文旨在比较近二十年来两岸三地华语片文化的状态,分析其异同,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
二、两岸三地华语片文化的发展概况1. 中国大陆华语片文化近二十年来,中国大陆华语片文化发展迅速。
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大陆电影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电影类型多样,包括主旋律电影、商业大片、文艺片等。
同时,大陆电影也积极吸纳国际元素,与世界电影市场接轨。
2. 台湾华语片文化台湾华语片文化在近二十年中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台湾电影在保持本土特色的同时,也积极引进外来元素,如好莱坞的拍摄技术和韩国、日本等地的电影风格。
此外,台湾电影在文艺片、爱情片等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
3. 香港华语片文化香港华语片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亚洲电影的代表之一。
近二十年来,香港电影在保持其独特风格的同时,也积极与内地合作,共同打造更多优秀的华语片作品。
同时,香港电影也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三、两岸三地华语片文化的比较分析1. 题材与风格近二十年来,两岸三地华语片的题材和风格各有特色。
中国大陆的电影题材广泛,涵盖了历史、战争、爱情、喜剧等多种类型。
台湾电影则更注重人文关怀和情感表达,尤其在文艺片和爱情片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香港电影则以其独特的喜剧风格和动作片风格著称。
2. 制作水平与拍摄技术在制作水平和拍摄技术方面,两岸三地的华语片都在不断提高。
中国大陆的电影制作水平在近年来得到了显著提升,许多大片在特效、音效、画面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水平。
台湾和香港的电影制作也具有较高的水平,尤其在剪辑、音效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3. 票房与市场影响力在票房和市场影响力方面,中国大陆的电影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许多大陆电影在国内外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百年香港电影与中国文化传统
百年香港电影与中国文化传统百年香港电影与中国文化传统引言:香港电影产业自从诞生以来,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与中国文化传统息息相关。
香港电影不仅独具特色,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本文将探讨百年香港电影如何与中国文化传统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并对其影响进行分析。
第一部分:香港电影的崛起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一、香港电影的起源香港电影起源于上世纪初,最初是在马戏馆放映中国及海外电影,而后又引进外国电影,开启了香港电影的发展之路。
在这个过程中,香港人民通过欣赏电影接触到不同文化,而中国文化也开始在电影中得到体现。
二、香港电影的发展与中国文化的传统1. 香港电影与武侠片的关系在上世纪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香港电影以武侠片为主要题材,武侠片成为了香港电影的代表。
武侠片深受中国古代武侠小说的影响,通过对武侠文化的展现,传递了中华文化中崇尚侠义精神、人情世故的价值观。
2. 香港电影与家庭题材的关系香港电影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开始转向更注重家庭题材的影片创作。
这些电影关注家庭中的情感纠葛、亲情关系,深入探讨亲情、爱情、友情等主题,体现了中国文化中重视家庭价值观的传统。
3. 香港电影的喜剧元素与中国文化的影响香港电影中的喜剧元素起初受到西方电影的影响,如卓别林的喜剧片等。
然而,香港电影工作者通过运用中国传统戏剧元素,如粤剧和评剧,赋予了喜剧元素更多的中国特色。
这种创新不仅使香港电影在全球范围内独具一格,也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第二部分:香港电影的国际影响力及其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一、香港电影的国际影响力由于其独特的创新和世界级的制作水平,香港电影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香港电影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成为亚洲电影的代表,其轰动影响的背后,既有其与中国文化传统的相辅相成,也与其自身的创新实力密不可分。
二、香港电影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推广1. 香港电影的艺术成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香港电影在技术与艺术方面的不断创新,推动了中国电影行业的进步。
内地贺岁片和香港贺岁片的差异
内地贺岁片和香港贺岁片的差异
自从有了“贺岁片”这个概念,每逢年关将至,内地电影市场就一派繁忙的景象。
贺岁片与春节文化的喜庆氛围契台,通过影片的情感宣泄,使观众获得满足感。
观看贺岁片,成为广大观众期待的一种新年习俗。
贺岁片带给内地电影市场一股空前的活力,为内地电影产业化进程做出重要的贡献。
内地贺岁片和香港贺岁片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有着各自的特色。
通过对两地贺岁片的比较和分析,吸取各自的长处,对两地的贺岁片发展都有促进
作用。
同时,内地电影市场可以借鉴香港的档期划分和营销策略,加快内地电影产
业化进程。
贺岁片在两地影坛的地位和影响,决定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本文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和学术研究,探究贺岁片的文化渊源并对其进行历史梳理,比较两地贺岁片的在历史发展、档期和类型、营销传播和未来趋势等方面的异同。
《2024年近二十年两岸三地华语片文化状态比较》范文
《近二十年两岸三地华语片文化状态比较》篇一一、引言近二十年来,两岸三地(大陆、台湾、香港)的华语片文化发展迅猛,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本文将针对这二十年间两岸三地华语片的文化状态进行比较,从题材、导演、演员、票房等角度展开分析,探讨其异同及发展趋势。
二、题材比较1. 大陆华语片:近二十年来,大陆华语片的题材日益丰富多样。
从早期的历史题材、战争题材,逐渐发展到现实题材、科幻题材等。
特别是近年来,以社会热点、现实问题为背景的影片越来越多,如《芳华》、《我不是药神》等。
2. 台湾华语片:台湾华语片以文艺片和青春片为主,如《小时代》、《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等。
同时,台湾的本土文化元素也被大量融入影片中,如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反思。
3. 香港华语片:香港华语片在题材上较为广泛,涵盖了警匪、动作、喜剧等多种类型。
其中,警匪片与动作片尤为突出,如《无间道》、《扫毒》等。
此外,香港电影也善于将东西方文化元素融合,形成独特的风格。
三、导演与演员比较1. 导演:两岸三地的导演各具特色。
大陆导演以张艺谋、陈凯歌、贾樟柯等为代表,他们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和民族特色。
台湾导演如侯孝贤、蔡明亮等,擅长将本土文化元素融入影片中。
香港导演如杜琪峰、刘伟强等,善于将警匪、动作等类型片拍出独特风格。
2. 演员:两岸三地的演员阵容强大。
大陆演员如周冬雨、邓超、吴京等,凭借出色的演技和形象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台湾演员如林依晨、陈妍希等,以清新自然的形象受到观众的喜爱。
香港演员如刘德华、周星驰等,凭借多年的演技积累和丰富的表演经验成为华语影坛的巨星。
四、票房与影响力比较1. 票房:近二十年来,大陆的票房市场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台湾和香港的票房市场相对较小,但也有不少优秀影片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
2. 影响力:两岸三地的华语片在亚洲乃至全球范围内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大陆的华语片以宏大的叙事和强烈的民族情感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台湾的华语片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文化元素吸引了观众;香港的华语片则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彩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同一部电影大陆,台湾,香港三地译名,看看谁更有文化底蕴
在台湾,基努·里维斯“捍卫”到底:《生死时速》被译成《捍卫战警》,《非常任务》被译成 《捍卫机密》,《连锁反应》也就成了《捍卫追缉令》;威尔·史密斯可能要当一辈子的“战警”,莎 朗·斯通貌似天生就有“第六感”,杯具的哈里森·福特一直收到台湾的“追缉令”!
翻译过多部进口影片的毕成功不吝对台湾文化的批评,“日本文化的影响、网络语言的盛行等使 得文化崩溃边缘上的台湾很少有韵味十足的译名。”如此说来,《蜡笔小新》在台湾被冠作《一个智障儿 的故事》不足为奇。别说外片,《雏菊》在台湾被改名为《无间爱》,气得导演不愿去做宣传。
香港的经典也包括一个笑话,《刺激1995》。当年,提名影片《肖申克的救赎》在奥斯卡典礼上 完败给了《阿甘正传》,片商一直认为此片没前景,而其出人意料的结局与1973年罗伯特·雷德福和保罗·纽 曼主演、票房口碑都不错的电影《刺激》(《The Sting》)非常的一致,搭上“刺激”的顺风车也是顺理成章, 上映那年为1995年,惊世骇俗的《刺激1995》就诞生了!
香港:语不惊人死不休 香港地区的译名在表述上带有区域性语言的特点,常常使用一些诸如“终极”“雷霆”“魔鬼”“战 警”“情陷”“疯狂”“激情”等吸引人眼球的字眼。香港译者通常不会采取直译的方式,具有较强的创作 性,常常对原作进行必要的再加工和再创作。例如The Lord of the Ring被译作《魔戒》;Mr. and Mrs. Smith加 工成《史密夫决战史密妻》;Moulin Rouge则译作带有爱情色彩的《情陷红磨坊》。
近二十年两岸三地华语片文化状态比较
近二十年两岸三地华语片文化状态比较近二十年来,两岸三地的华语片在文化状态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和变化。
在观影市场、类型偏好、创作风格以及受众评价等方面,两岸三地的华语片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首先,在观影市场上,两岸三地的华语片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香港作为华语片的重要制片地,近年来受到了大陆市场的强大竞争,香港电影在内地市场的份额逐渐下降。
相比之下,大陆电影市场的崛起则给大陆电影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大量的院线建设以及扩大的观影人群使得大陆的华语片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台湾电影市场则相对较小,但台湾导演的多元创作和新潮题材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为台湾电影赢得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其次,在类型偏好上,两岸三地的观众对于华语片有着不同的喜好。
大陆观众较为喜欢商业片,喜剧、爱情、动作片等类型常常能获得较高的票房成绩。
香港市场则更注重商业片和动作片,这也是香港影片一直以来的优势。
相比之下,台湾的观众更倾向于文艺片和剧情片,这也与台湾导演们对现实主义和人性关怀的表现有关。
不同的类型偏好也反映了两岸三地观众的审美习惯和文化背景的差异。
第三,在创作风格上,两岸三地的华语片也存在明显差异。
大陆电影在近二十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更多元、多样化的创作风格。
从王家卫的《花样年华》到贾樟柯的《还是太阳》再到新生代导演的作品,大陆电影的创作风格日趋成熟和多元化,表现出对社会现实和人性命运的探索。
香港电影则承袭了一贯的黑帮片、喜剧片的风格,但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对社会问题进行关注的作品。
台湾电影则尤为注重个人情感的描写、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以及对文化记忆的关照。
最后,受众评价方面也有所不同。
大陆的观影人群数量庞大,因此观众评价相对分散,观众对电影的喜好也有较大差异。
香港的评价相对更为集中,同时又有着很高的要求和期待,观众更加欣赏和追求高水准的电影。
台湾观众对于是否表达出对社会现实的关切,以及对电影艺术性的追求较为关注。
总体来说,近二十年来,两岸三地的华语片在观影市场、类型偏好、创作风格以及受众评价等方面呈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和变化。
香港与内地的文化比较
香港与内地的文化比较——从流行音乐和电影的发展历程谈起谈及对香港的印象,也许对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来说,感触最深的莫过于香港的流行音乐和电影行业了。
中国大陆,特别是桂粤地区,与港澳文化一衣带水,相互浸淫,早年文艺事业单薄的时期,尤其受到来自香港的各种强烈文化冲击。
虽然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程,但是论及流行音乐和电影事业,却没有太长的历史。
由于长时间的战争和内部的曲折探索历史,中国现代的通途流行音乐和电影事业的发展在建国后才真正意义上起步,却又在文化大革命其间受到了巨大的不良影响,在很长的时间内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的迹象。
所幸在“文革”后,中国内地积极吸收外界特长加之自身的不断提升,文化事业发展迅速发展,也达到了一个里程碑式的高度。
由于香港得天独厚的深水港地理优势,于1898年被英国强行“租借”为殖民地,1997年才回归中国。
在此长达99年的殖民统治历史中,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加之本身存在的中国文化和香港本地文化的长期融合,久而久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Make in HongKong”品牌,在某种程度上引领了世界的音乐和电影潮流。
流行音乐:中国内地音乐,除去古典音乐等,起步较晚。
八十年代之前的歌曲主要以直接抒发简单的情感为主。
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在经历了漫长的黑暗时期之后,流行音乐得以重见天日,开始了多方的尝试,校园歌曲在这一时期成为主流的音乐,预示着复苏的开始。
进入九十年代,港台歌手的作品逐渐大量传入内地并广为传唱,对内地流行音乐界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施加压力的同时迫使其不断地从模仿开始的自我改进;流行音乐的商业性质化已经开始付诸尝试,并初见成效。
新世纪又是一个里程碑,内地音乐选秀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欧美歌曲的普及,刺激了大批新生代歌手,由此可以预见内地音乐质量在近十年内会有较大的飞跃。
香港音乐博采众长,发展至今天的高度不是一蹴而就,其间也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
最初是广州地区粤语歌曲的基垫,五十年代中国大陆(上海)歌曲传入的影响,之后欧美风格歌曲的冲击,造就了香港独具一格的音乐。
港版影片是否与内地版有差异?
港版影片是否与内地版有差异?一、发展历程:1. 港式电影的起源香港电影产业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其舞台相对独立,为电影艺术注入了新鲜的元素。
2. 内地电影的崛起内地电影近年来蓬勃发展,逐渐崭露头角,形成独特的国产电影风格。
二、题材风格差异:1. 港片的多元题材港片的题材涵盖了喜剧、动作、爱情、武侠等多个领域,深受观众喜爱。
2. 内地片的社会意义内地片倾向于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深入挖掘社会问题,触动观众的心弦。
三、审查制度差异:1. 港片的自由表达港片监管较为宽松,创作者有更大的自由度,可以更加直接地表达观点。
2. 内地片的审查限制内地片在审查方面更为严格,需要符合政策法规,剧本和内容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四、市场表现差异:1. 港片的国际影响力香港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多次获得国际电影奖项,是亚洲电影的代表之一。
2. 内地片的票房表现近年来,内地电影的票房收入不断攀升,市场规模扩大,成为全球电影市场的重要一员。
五、文化特色差异:1. 港片的文化认同港片融合了西方和东方文化元素,以独特的方式呈现,更容易被全球观众接受。
2. 内地片的民族自豪感内地片在表达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上更为强调,弘扬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在总结中,港版影片与内地版在发展历程、题材风格、审查制度、市场表现和文化特色等方面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使得两个地区的影片在视觉效果、剧情表达等方面呈现出独特的风格,满足了不同观众的需求。
无论是享受自由表达的港片,还是关注社会现实的内地片,都在丰富了中国电影的多样性和发展。
香港电影和大陆电影文化对比
香港电影和大陆电影文化对比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XX — 20XX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论文论文题目香港电影和大陆电影对比课程代码及课序号 HUM237课程名称香港发展史学号 20XX38006姓名衡凯鸿学院保险学院专业员工福利与社会保障考试时间 20XX年11月香港电影和大陆电影文化对比凡事都要辨证地去看待,我认为在香港和大陆的电影对比上这个问题更是这样。
首先在电影的内涵方面,香港电影可以上升到文化的高度的几乎没有,文化品位、层次大多不高,在这方面大陆电影胜于香港电影。
这主要是普遍的香港电影从业者与大陆电影从业者在文化教育修养上的差异而形成的。
从细微上讲,香港演员与美国及西方的演员在电影中的言行举止气质上都明显的层次不如欧美演员,这是文化教育的修养形成的,教育层次的差距,在人的精神气质言行上都会有明显的差距,这是怎么表演都无法达到的,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人,他的言行都会透发着他的文化思想、精神气质,即使他一言不发,其精神气质面貌也不是没有那个文化教育底蕴熏陶的人能够透发出来的。
梁朝伟、葛优,之所以能够比较成功,是因为他们在电影里及在媒体面前都沉默少言(沉默少言就会显得高深,浅薄、错误就会少,不过仍然能看出他们的思想文化底子、层次与西方演员还是有明显差距)。
香港电影与平民百姓观影的情感心理期待,距离不如大陆的电影靠的近,与平民百姓的生活靠的也不够近。
对情感的细腻表现、真挚的情感表现、人们向往的真善美,表现的少、不足、不深、不够,假、恶、丑的东西则表现太多——这点是香港电影失去观众的最重要、主要的原因。
任何外在的、感官的新鲜刺激都会产生人们感官上的疲倦,只有真善美、真挚的情感、美好的心里向往这些是电影永远不会让人疲倦、厌恶的永恒。
表现情感人性的艺术都如此。
当然大陆电影与香港电影一样,几千年的封建糟粕思想还在电影里大行其道(老少配、老少淫乐、女性基本上还是个玩物等等),此些文化甚至成为三地电影人文化共通的认同点。
香港与内地文化之比较——从传媒谈起
香港与内地文化之比较——香港与内地媒体文化对比近年来,香港与内地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香港电影、流行音乐以及文学作品在内地都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由此也带来香港文化在内地的风靡,而这一切在一定程度上都不得不归功于香港媒体的强大的影响力以及港媒与内地媒体越来越频繁的交流与合作。
发展状况:作为亚太区的资讯中心之一,香港传媒业的发达令人称奇。
拥有60多种报纸,平均每4人每天购买1份报;有600多种期刊,每万人阅读1种;有2家广播公司,94%的港人仍保留收听广播的习惯,人均每天收听时间达2小时12分;有5家电视台,人均每日收看电视时间不少于3.7小时。
香港的文字传媒和电子传媒几近与欧美同步发展,如今在诸多方面已赶超欧美,走在世界前列。
因此香港媒体对海外辐射能力很强。
一些重要报纸如《明报》、《文汇报》、《大公报》在北美、欧洲或者东南亚华人地区发行海外版,以凤凰卫视、TVB为代表的香港电视台也制作了大量的专题和方艺节目销往港外。
内地传媒产业近年来的发展也可谓是风声水起,360多家地面频道,出版期刊9549种,报纸数量接近2000种。
但媒体节目、报道的质量还亟需加强,媒体的群众影响力也有待提高。
新兴传媒还始终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以后还需要大力发展。
报道风格:港媒报道时多以社会新闻作头条,报道多夸张渲染,语言风格犀利。
如今年温州动车事故发生后,香港某报纸头版便以“他妈的”表最严厉抗议。
以斗大“他妈的”三大字,作为头版标题,配以巨幅照片,质疑和谐号出事后,相关单位态度的草率、轻蔑,体现了港媒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香港作为一个受到西方文化长期浸染的地区,香港人对香港以外的新闻的关注正在衰减。
除非有重大国际新闻波及香港人的生活,香港报纸上清一色“港闻”占统治地位的现象很难改变。
香港的记者大多年轻,出道时间不长,但“港记”的敬业精神令人称道,无论什么场合,他们都会追逐官员和名人,他们都会提当下最热点的问题,哪怕提问对象与问题“八杆子打不着”,比如,分管医疗的官员会被追问如何看待“三三四”教育改革。
亚洲电影的文化差异与融合研究
亚洲电影的文化差异与融合研究一、引言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正逐步发挥着影响和传播文化的重要作用。
而在亚洲地区,电影文化在不断地进行着差异性和融合性的发展。
本文将围绕亚洲电影的文化差异与融合开展研究。
二、亚洲电影的文化差异亚洲地区的电影文化在地域、语言、宗教、风俗等多个方面存在着差异。
以下几个方面是比较明显的文化差异:1.地域差异亚洲地域辽阔,各个国家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地域差异。
从电影角度来看,不同地域所表现的题材、故事情节,以及拍摄手法和特色,都各不相同。
例如,中国电影文化在中国故事、中国美学、中国哲学等方面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日本电影则有日式美学、日式戏剧、日式动漫等特点;韩国电影则有对崔洪万、金基德等导演的垄断等特点。
每个地区因其本身文化背景的不同,都有自身的情感、理念以及审美。
2.语言差异亚洲地区语言各不相同、方言丰富,电影的创作和表达也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语言的影响。
语言的差异也会反映在电影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上,例如,香港电影和台湾电影比较注重电影语言的独特性和韵律性,而中国内地电影则更注重情节和主题的传达。
3.宗教、风俗习惯的差异在不同的亚洲地区,不同的宗教和风俗文化在电影的影响力和创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泰国电影多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强调“功德行善”等价值观,其电影创作表现为注重道德教育和正能量的向上热血电影。
极具宗教特色的印度宝莱坞也通过电影载体来展现它的文化魅力和特色。
三、亚洲电影的文化融合虽然亚洲地区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但其电影文化也是在不断发生着差异性与融合性的交互影响。
以下几个方面是比较显著的文化融合:1.风格融合亚洲各个国家的电影在风格上也取得了一定的融合性,如日式美学以及韩式爆炸式动作片等不但在本国火爆热卖,甚至在亚洲地区其他国家也很受欢迎。
中国电影也在裸眼3D等技术上学习了出色的好莱坞技术,并且在历史、动作、武侠等方面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具备了中国电影的独特风格。
近二十年两岸三地华语片文化状态比较
近二十年两岸三地华语片文化状态比较近二十年来,两岸三地的华语片在文化状态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1990年代初的香港风靡全球的武侠片到今天大陆电影市场的快速崛起,华语片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本文将分析近二十年来两岸三地华语片的文化状态,并比较其差异。
首先,观众口味的变化是导致华语片文化状态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世纪90年代,港台片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题材吸引了大量观众,例如周星驰的喜剧片、李安的文艺片等。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年轻一代观众的兴起,观众对电影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大陆观众偏好更加现实主义和贴近生活的故事,这导致大陆电影市场的兴起,并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相比之下,香港和台湾的电影产业逐渐落后于大陆市场。
其次,在制片水平上,大陆电影在近二十年来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大陆电影制作精良,投资巨额,并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导演和制片人的加盟。
例如,张艺谋的《红高粱》、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和贾樟柯的《山河故人》等作品,不仅在大陆赢得了口碑和票房双丰收,也获得了国际电影节的认可。
相比之下,香港和台湾的电影产业由于投资有限,导致在技术上和制片水平上相对滞后。
第三,政策环境在近二十年的华语片文化状态上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大陆政府在电影产业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鼓励,例如提供资金和减少审查限制等。
这为大陆电影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与此同时,香港和台湾的电影产业虽然也获得了政府的一定支持,但受制于地域和市场的限制,发展相对受限。
第四,文化认同与多样性也是影响华语片文化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陆电影制片人开始关注自身历史和文化,倾向于讲述具有民族特色和中国元素的故事。
例如《大红灯笼高高挂》和《卧虎藏龙》等作品,成功地把中国文化推向了世界。
而香港和台湾电影则更加开放多元,创作出更具国际影响力的作品。
在总体上,近二十年来,两岸三地的华语片文化状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大陆电影市场的兴起,制片水平的提高,政策环境的影响以及文化认同的多样性等因素,共同塑造了华语片的独特风格和发展方向。
香港文化与内地的差异
➢关键词文化产业、电影、文学、城市文化➢摘要本文将通过论述香港文化产业的发展演变以及同内地的比较,阐述香港文化和内地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主要论点涉及电影事业、文学艺术以及民俗文化。
笔者将从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文化产业●内地文化产业在电影文化方面,由于某些历史因素,内地电影的起源和发展还是没能赶上香港电影的进程,尚存在一定的差距。
中国内地电影起步于二十世纪初,《定军山》应为中国人自主摄制的第一部电影。
早期的内地电影多与外国电影公司或导演合作,多为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叙事型影片,尚处于稚嫩的萌芽时期。
抗战胜利后,内地电影事业迎来了一个发展小高潮,《松花江上》、《小城之春》等耳熟能详的电影都诞生于这个时期,当时电影大部分渲染谋杀、间谍、侦探、心理变态或描写所谓家庭爱情纠葛等,虽不是积极向上为主,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逐渐打开了思路,为之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林则徐》、《林家铺子》、《五朵金花》等一批思想上高度统一的影片接连面世,与那个时代的主流宣传思想相符,但在体裁上没有太大的进步。
文化大革命是文化的黑洞,期间严重限制了内地电影事业的发展,致使内地电影界万马齐喑,停滞不前。
政治环境逐渐好转后,电影界也开始复苏,除了红色电影之外,一批青年导演也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尝试,也颇有收获。
时至今日,中国的电影到达了一定的高度,但从特定角度来看也陷入了一个窘境,主流导演张艺谋、冯小刚等人对电影的诠释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出现“叫好不叫座”和“叫座不叫好”的两种极端。
究其原因,个人认为是导演们过于注重情节的表现,而忽视了电影的灵魂——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没有核心思想的电影只能是空壳,视觉效果永远比不上思想冲击恒久。
想要走出这种尴尬境地,可以参考欧美等国以及香港电影的成功经验,走出禁锢思想的怪圈。
●香港文化产业东方有个好莱坞,她的名字叫香港。
由于长期的殖民原因,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香港的文化产业也存在很多的特殊性,不仅仅收到外来文化、中西文化的影响,还和内地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香港电影特点
香港武侠电影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摘要】:武侠电影作为中国独有的和影响巨大的类型片种,在中国电影发展演变的历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武侠片把香港电影推向国际化、品牌化和明星化的时代,形成了中国整体文化结构中一道独具魅力的景观。
武侠电影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与其中反映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密切相关,电影中“侠”的英雄好汉形象和英雄表现出来的精神深深吸引了观众,所以武侠电影主要是从心理上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同。
【关键词】:香港武侠电影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凡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人在看武侠”,这一点也不夸张,武侠电影作为中国独有的和影响巨大的类型片种,在中国电影发展演变的历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早在1928年推出的《火烧红莲寺》造成轰动效应以后,武侠电影渐臻成为中国电影图式中一个独具文化内涵的传统电影类型。
20世纪60年代以来,武侠电影成为香港影坛的中心,至70年代达到鼎盛,80年代和90年代的香港武侠片又与多种类型片结合,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武侠片把香港电影推向国际化、品牌化和明星化的时代,形成了中国整体文化结构中一道独具魅力的景观。
香港武侠影片的产品至今早已超过千部,作为香港社会精神圈最好的展示,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些武侠影片在视听的层面上支撑起了特定时期的香港文化。
武侠电影之所以如此受欢迎,除了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紧张暴力的画面,帅气潇洒的演员,更重要的原因是武侠电影它所反映出来的精神,一种“侠”的形象,深深感动了观众。
金庸在《神雕侠侣》中借郭靖之口说出了他对“侠”的理解:“侠之小者,锄强扶弱,匡扶正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鞠躬尽瘁。
”金庸的小说侧重于一个“侠”字,其笔下几个脍炙人口的主角,往往都是从乱世之中成就侠名的英雄,萧峰、郭靖、杨过、张无忌、袁承志等等,突破了旧武侠小说中传统侠客的作用,即不仅限于行侠仗义,更是要进一步为国家与民族而出生入死,退一步为了天下苍生而奋不顾身,这也是儒教伦理所规定的侠之大者素有的风范。
香港内地武侠片文化背景比较
Ma y . 2 0 1 3 V0 1 . 1 0 N o . 5
第1 0卷 第 5 期
香港内地武侠片文化背景比较
陈 希
( 山西 大学 商 务 学 院 文 化传 播 系 , 山西 太 原 0 3 0 0 0 3 1 )
摘 要: 电视 剧 在 拍摄 过 程 中 。 会 受到 诸 如 文化 、 经济 、 受众、 环境 等 因素 的 影 响 。 因此 。 不 同地 域 环境 与历 史文
结 合 高 度 商业 化 制 作 和 传 播 机 制 的 同 时 ,又 兼 具传 奇 浪 漫 的
的 时代 背 景结 合 , 充满 了 通 俗化 娱 乐 化 。2 O 0 0年 新 加 坡 也开 始对 《 笑傲 江 湖 》 进 行 电视 剧 改 编 , 此 次 改 编 受 到 徐 克夸 张化 改编手法的影响 , 对 小 说 内容 进行 了 大 量 更 改 。 让观众难 以 认 同 。2 0 0 1 年, 中 央 电视 台 首 次对 金 庸 武 侠 小 说 进 行 改 编 , 本版《 笑 傲 江湖 》 终 结 了天 马 行 空 的 改 编 风 格 , 回归 到 相 对 忠 实 于 小说 内容 的改 编 。
一
基本要素 。 成 为通 俗 电 视 剧 中 的典 范 。观 众可 以在茶 余 饭后 享 受 轻 松愉 快 的剧 情 , 而 不 需要 费神 去 思 考故 事 内容 的 深刻 。
在 武侠 电视 剧 制 作 过 程 中 ,通 俗 性 表现 在 对 叙事 节 奏 的
、
香 港武 侠 电 视剧 文 化 背 景
律 化 的文 化 背景 , 这 与观 众 所 期待 的娱 乐性 武侠 电视剧 形成 矛 盾 。 形 成 商 品性 : 笑傲 江湖
在 现代 社 会 多 元化 的价 值 取 向下 。 武 侠 电视 剧 的 拍 摄 自 由度 在 文 化的 转 型 中逐 步 扩 大 , 但仍 然要 面对 多 种 文 化 的 纠 葛和 影 像 阐释 的 困境 。 它 始 终 处 于 高 端 的精 英 文 化 与通 俗 的 大众 文化 , 民 间 意识 取 向 与 官 方 意 识 导 向 , 时 代 精 神 的 人 文 关怀 与 艺术 的真 实 性 遵 守 , 忠 实 与 背 叛 等 多重 矛 盾 之 中 。改 编 自金 庸 小说 的武 侠 电视 剧 虽 然 运 用 相 同的 文 本 。 表 现 力 却 大不 相 同 。 以《 笑 傲 江 湖》 为例, 1 9 8 4年香 港 无 线 电 视 台首 次
喜福会电影中的文化差异观后感
喜福会电影中的文化差异观后感《喜福会》是一部由中国大陆和香港共同拍摄的喜剧片,通过一家香港企业在内地开设的分公司的故事,展示了中港两地文化差异的种种笑话和冲突。
观看这部电影,我深深感受到了中港两地文化差异的巨大,以及这种差异带来的喜剧效果。
在电影中,香港人和内地人之间的文化差异呈现得十分鲜明。
例如,在用餐习惯上,香港人习惯于吃饭把盘子吃得干干净净,而内地人则习惯留一些剩菜。
这个细节在电影中被夸大地展示出来,从而产生了很多爆笑的效果。
另外,在交流方式上,香港人以英语为主,而内地人大多使用普通话。
正是因为这种语言的差异,香港人和内地人之间经常发生沟通上的误解和笑话。
这些场景使观众感受到了中港两地文化差异的巨大。
除了中港文化差异,电影中还展示了中西文化的碰撞。
电影情节中,当香港主管在内地的分公司提议给员工发放红包以示庆祝时,却遭到了内地员工的拒绝。
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给红包是在特定的节日或特殊场合才会发生的事情,而且款额也有讲究。
这样的情节使我想起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商业文化之间的冲突,尤其是在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文化的碰撞和超越。
同时,在这部电影中,还展现了港式幽默和内地幽默之间的差异。
香港电影一直以来都以幽默滑稽的方式迎合观众,而内地电影则更注重剧情和哲理的塑造。
在《喜福会》中,香港电影的幽默手法得以充分展现。
例如,为了赢得内地员工的心,香港主管练习内地方言和打麻将的场景,不仅让人捧腹大笑,又把港式幽默带入了内地观众的视线。
这种幽默方式的差异使得电影更加趣味十足。
通过观看《喜福会》,我深刻体验到了中港两地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碰撞所带来的喜剧效果。
这部电影以幽默的方式展示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误解,让观众在欢笑中思考和思索。
文化差异是全球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通过这部电影,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接纳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探索文化融合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光影流传——从电影看香港文化与内地文化之比较
光影流传——从电影看香港文化与内地文化差异学号姓名学院专业时间年月日光影流传———从电影看香港文化与内地文化差异电影一直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文化差异的点点滴滴。
香港在这100多年来文化的发展,是与香港的历史分不开的。
从电影这个生活的小小视窗中,我们可以看到香港的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此消彼长,以及在文化融合的曲折历程中香港文化与内地文化的深层关系。
先从香港电影说起,一谈起香港电影,我第一个想到的是香港的第一部电影《偷烧鸭》,这部电影其实是由美国人开设的电影公司拍摄,严格意义上来不是一部真正的香港电影。
故事讲述一个小偷想偷烧鸭,却被警察捉住了,结构上颇接近卓别林的喜剧片。
这部电影也成为香港电影的鼻祖。
而香港电影真正繁荣,是从二战之后。
尤其是1949年后大批中国内地的电影工作者纷纷南下,在香港设电影厂,跟本地影人合作拍摄电影,使香港成为南中国唯一的也是最大的电影中心。
再加上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加坡、马来西亚电影势力过渡到香港,以及香港原有被美、日、欧电影文化所带来的冲击,遂令香港电影迈向成熟的雏型。
而我们这一代所熟知的香港电影,则是从香港电影最黄金的时代二十世纪70年代开始的电影。
从那时开始香港电影才真正的影响到了全世界。
李小龙让外国人第一次真正的认识到中国功夫和香港电影。
由此,香港电影产生了全球性的影响力。
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香港电影也遇到了瓶颈,只好靠卖座保证“双周一成”(周润发、周星驰及成龙)来保证票房,香港电影人开始纷纷向国际其他方向发展,此时涌现出一大批国际知名影星——张曼玉、萧芳芳、王家卫、周润发、成龙、李连杰及杨紫琼等至今仍活跃在国际影坛,熠熠生辉。
再来谈谈内地电影,新中国成立之后内地电影由于一些政治原因和文化原因等电影风格一直走的是“红色路线”,例如:《定军山》、《狂流》、《姊妹花》等。
而香港电影当时作为一种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讯息,一直无法进入大陆市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港与内地文化之比较——从电影文化方面谈起电影文化是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电影诞生于西方城市化进程如火如荼的时代,它本身就是一项机械发明,是城市工业发展的产物。
可以说,城市是电影生存的土壤,同时它也是电影注视的对象。
城市与电影,一个层次丰富、色彩斑斓的空间,一个捕捉光影、具有穿透力的视听媒介,在一个多世纪中,彼此依靠,互为镜像。
在光影流动之中,电影犹如镜子,映照出想像之城,讲述着城内的故事。
同时,电影构成的文化之域又成为都市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都市文化的风貌与进程。
香港和内地尽管政治经济境况差异巨大,但由于同处于中国灿烂五千年文明的文化背景下,都吸收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同之处,文化上相互交织,难分彼此。
但由于历史因素,香港文化和内地文化在某些方面又各具特色,差异巨大。
这种差异在电影文化方面变现得尤为明显。
下面分别详谈内地电影和香港电影的特色。
内地电影内地早期的电影大都通过影片故事对作者人生态度的主观表现和对社会的教化作用。
郑正秋的“戏剧者,社会教育之实验场,优伶者,社会教育之良师”的主张,洪深的要求影戏“以普及教育表示国风为主旨”的声明,在当时是最有代表性的。
其次,影戏理论注重对电影情节──剧作水平的研究,认为“电影的剧本是电影的灵魂”。
人们在这一前提下,对电影剧作的选材、结构、冲突、高潮、语言等不同方面进行了理论探索,要求剧情曲折有趣、耐人寻味,要求保证叙事的“调和”、“流畅”。
代表影片是1923年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孤儿救祖记》,该影片严肃地涉及了当时的社会实际,表现手法具有较浓的生活气息,演技自然、亲切、朴素。
到了中国近代,内地电影从革命的功利目的出发,成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舆论工具。
这时的内地电影超越了抽象的“为人生”和“教化社会”,而进入到更广阔、更严峻的社会现实中,奠定了中国电影理论进步的现实主义思想传统的基础。
代表影片是《保卫我们的土地》、《八百壮士》、《胜利进行曲》、《青年中国》、《塞上风云》、《还我故乡》、《警魂歌》等表现军民英勇抗战的影片。
1949年后,内地电影贯彻了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总方针。
在这中间,曾产生过不重视艺术规律、过分强调电影直接为当时政治运动服务的偏向。
代表影片是《南征北战》、《智取华山》、《渡江侦察记》、《鸡毛信》、《董存瑞》、《祝福》、《李时珍》、《神笔》(美术片)、《淡水养鱼》(科教片)等。
60年代初,内地电影开始向民族传统学习,主要是向传统的姐妹艺术学习,如传统的叙事艺术(特别是说唱艺术)、传统美术和画论。
代表影片是《甲午风云》、《革命家庭》、《红旗谱》、《舞台姐妹》、《小兵张嘎》、《英雄儿女》、《农奴》、《白求恩大夫》、《早春二月》、《杨门女将》等优秀影片,以及优秀美术片《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等。
文化大革命期间,内地电影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致使内地电影界万马齐喑,停滞不前。
“文化大革命”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内地电影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1、坚持和发展革命的现实主义道路,坚决执行双百方针,题材广泛,反映生活中各类矛盾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如《天云山传奇》、《喜盈门》、《人到中年》、《高山下的花环》、《血,总是热的》、《伤逝》、《骆驼祥子》等影片。
2、尊重艺术的客观规律,创造出各种真实生动的银幕形象,塑造了各类不同的典型性格。
如《南昌起义》、《西安事变》、《廖仲恺》等影片对革命领导人进行了多角度的刻画,对蒋介石等历史人物能实事求是地按照历史本来面目表现。
3、在风格与样式上趋于多样化。
由于题材领域的扩展,使艺术家们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探索自己最适宜的风格、样式,表现最完美的内容。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批中青年编导拍摄了一批有一定实验意义的探索性影片,如《黄土地》、《青春祭》、《良家妇女》、《黑炮事件》、《猎场札撒》、《老井》、《红高粱》、《秋菊打官司》、《香魂女》、《霸王别姬》等。
内地电影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质量,开拓新的题材和体裁,继承和发扬内地电影的优秀传统,借鉴外国影片的经验,创作出既有中国特色、民族风格又有国际水平的影片。
香港电影1、喜剧片浓缩的市井文化。
回首香港电影史,无论以何种方式来划分,在任何阶段的重要类型片中,始终都有喜剧的一席。
在香港,喜剧从来就是电影的重要表现形式。
透过喜剧的笑声,生活带来的压力、战争风云带来的担忧,都在淡化。
众多的粤语喜剧,有以滑稽表演为主的,有以讽刺社会现实为主的,有以表现爱情为主的,也有以纯粹轻松解闷为主的,但无论哪一种表现方式都是围绕着草根阶层的艰辛生活而展开各种趣事。
2、黑帮警匪片讲述的乱世之都。
从电影上人们了解到的香港社会是个鱼龙混杂之地,犯案和查案是经常能在街上看到的事,黑帮纷争,甚至警匪勾结;而现实中,众所周知香港是个法制、文明的社会,那些惊险场面只是影片中的虚构场景。
然而这样的虚构并非是编剧们无中生有的灵光闪现。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香港人口迅速膨胀,社会经济发展也处于转型起步时期,贫乏的社会资源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生活需求,背井离乡的难民以及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不仅要忍受贫穷,还要忍受那些来自权贵的歧视和压榨。
警察不是保护市民的卫士,而是财富的“保镖”、权力的“打手”。
因此各种表现枭雄传记、帮派之争和警匪较量的影片应运而生了。
3、功夫片隐藏的中国情结。
香港的人口有很大一部分是近现代时期由于国内的种种战争和自然灾害或经营生意需要而迁入的大陆人,再加上香港几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在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没有进行过国民身份教育的现代文明地区,所以在香港的生活和文化中,保留并继承了很多中国传统。
流浪的岁月孤独且脆弱,光鲜华丽的外表下包裹着失落与不安,只有找到一种实实在在依靠与寄托,才能排解这种围绕着港人的担忧。
电影正是给人们提供精神慰藉的文化产品,借着电影在香港的自由发展与广泛传播,浓浓中国韵味的功夫片使港人找到了心理寄托,即使漂泊在外,也可以传承发扬中国独特的武文化,因为武术的根在中国。
20世纪70年代,因李小龙而火热开来的功夫片,使中国功夫彻底扬名于世界。
70年代初期,香港社会整体乌烟瘴气,泛滥的罪恶不可遏制,黑社会的地下规则横行于世。
香港乃至整个华语地区在国际上的地位都比较低,而影片中的中国武术成了正义的化身、执法的代言,承载了惩治恶势力的希望,也振奋了低沉的民族士气。
李小龙的风靡,带给港人的不只是影片销售的利润,更是一种来自母国的荣誉和骄傲。
一直处于被动地位的香港,因为李小龙,因为“嘉禾制造”(也就是“香港制造”),可以自信的宣称自己拥有中国最传统的文化概念(武文化)和文化精神(刚正不阿、勇往直前、势如破竹)。
香港电影相比内地电影来说,更注重商业特性,除了少数导演之外,绝大多数港片导演拍片还是为了给所在的电影公司赚钱。
所以,港片那种极端露骨的商业特性,我们大可只用一个字便可以概括,那就是:俗!这也是港片在1995年后开始迅速沉沦的重要原因。
殖民地的历史是香港19世纪以来不可挥抹的痕迹,它虽然给香港带来了不少的伤痛,但是,不能否认这种殖民统治给香港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尤其是20世纪60-70年代香港经济的腾飞,这使得乐观自信成为港人的一个重要精神面貌。
虽然香港电影是以娱乐为主的商业电影模式,但是,在娱乐的内核,却散发着社会阅读的模式,而使得香港电影在影像中或多或少地对社会现实获得一点的认识与了解(更何况,寓教于乐是中华文化中的优良传统,而香港电影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跟内地电影几乎是相互融贯的)。
如香港多年以来的住房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的李晓导演的《危楼春晓》,到60年代的秦剑的《难兄难弟》,再到70年代楚原的《七十二家房客》、方育平的《狮子山下》系列,甚至是80年代成龙的《警察故事》、90年代张之亮的《笼民》等,都多多少少地反射出香港社会住房紧张的问题;又如香港的治安与黑社会问题的严重,也在不少的电影中出现,甚至警匪动作片成为香港电影的主流之一,如《英雄本色》、《黑社会》等。
香港电影是香港社会现实的某种反射,因而也贯穿了香港人的重要精神面貌:乐观自信。
即使是在回归以后有了祖国这个“母亲”这个“大家庭”,即使是面临困境与挫折,这种在港人的日常生活中所凝结的香港精神也被融入于影片之中,无论回归之前,或者回归后的作品中。
香港电影很多时候的大团圆结局,其实也是香港人的那种乐观自信的精神的一种体现,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都心存希望,明天会更好。
如果比较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主流动作电影,这种乐观自信的现代港人精神更加的明显。
张彻曾经在他的回忆录中谈到60年代的内地的文化大革命与香港天星轮提价所引发的港人暴乱对他的武侠片的影响,而在他的作品中往往都是以主角的死亡为终结,如《报仇》、《刺马》等;但到了吴宇森(他深受张彻的影响),孩子这个未来的希望的象征则被一而再的再现于影像中,无论是《英雄本色2》还是充满暴力隐喻的《喋血街头》,甚至《辣手神探》的高潮戏中穿插了救助婴儿的场景;而到了刘伟强导演的“古惑仔”系列,黑帮英雄得以更加的年轻化的处理,且散发着自信的因素。
而即使是在一些悲剧性的作品当中,也不乏这种乐观自信的因素,如张婉婷的《玻璃之城》,父辈的爱情在车祸中走向终结,但儿女一代却在不断的误会与消解中逐渐走到了一起;《狗咬狗》是香港电影中少见的一部暴力、灰色的CULT作品,但最后出生的婴儿则给这个灰色的故事带来了最后的一丝希望与亮色;杜琪峰在《枪火》中让五兄弟之一死里逃生,尽管整部影片散发着浓浓的死亡的气息,而到了《放逐》虽然是让五兄弟逐一的断命天涯,但离开的妻子孩子则成为影片中明天的希望;即使是非常黑色非常悲剧的《非常突然》,影片最后六个警察与两名匪徒在枪战中同归于尽,但黄浩然所扮演的警察却因为之前的一次枪伤而逃过此劫--老子的祸福转化思想,成为影片的非常突然的死亡中的最后的希望。
这就是香港人的精神,也是香港电影中所贯穿的——希望,即使遭遇再多的失望,希望还是隐隐若若的浮现着。
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全球化潮流已经深刻改变了中国电影的传统格局,中国电影开始进入一个跨区化的、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整合、互相竞争的新阶段。
早在80年代,香港和内地电影就有许多成功的合作,如轰动一时的《少林寺》,《火烧圆明园》等。
1997年香港回归,2001年内地加入WTO,香港和内地的电影更进入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阶段。
在此期间,香港电影产业把内地市场视为其重点开发领域,提出了“北上”的口号,以电影为代表的香港通俗文化在内地得到强势呈现。
总之,香港文化和内地文化虽然各具特色,但却相互交织,难分彼此。
在香港和内地文化的关系上,我们不能设想没有内地文化,香港文化会怎样发展;同样,我们也难以设想,没有香港文化,内地文化今天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