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的概念、定义与基本属性
旅游的概念与属性
黄山
神 奇 的 九 寨
什么是旅游? 往往人们会想起旅游不就是游山逛水 吗?
• • • • • • •
词义辩解:看下面的对话 对话一 甲:暑假期间你干什么了? 乙:我跟几个同学去阳朔旅游了。 对话二 甲: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乙:我是搞旅游的。 对话三 甲:你是学什么专业的? 乙:我是学旅游的。,并在异地 进行诸如游览、参观、消遣娱乐等活动。 同时,揭示旅游的本质——寻求精神上愉快 感受的特殊经历。 其次,扩大旅游概念的包容性(外延性)
旅游的属性
• • • • 消费属性 社会属性 休闲属性 文化属性
作业:旅游的定义
• 在以上三组对话中,分别都使用了旅游这 个词。根据每一组对话的语境或对话内容, 大家都会明白其中旅游一词的含义所指。 第一组对话中的旅游显然指的是旅游活动; 第二组对话中的旅游指的则是旅游行业或 旅游业;至于第三组对话中的旅游,则是 指旅游专业。
旅游的定义
• 旅游的定义:旅游是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 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游览中 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第二章旅游的概念、性质及特点
18
在惯常环境进行观 光、娱乐、体育、 影视、戏曲等活动
休闲旅游
在异地进行商务、
公务、宗教、修 学或其它非休闲 性活动(探险、 考察等)过程中 所进行的游憩体 验活动
休闲 旅游
在异地进行观 光、娱乐、体育、 影视、戏曲等活动
19
4、旅游与游憩(Recreation)
10
Webster's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tour” ‘A journey at which one returns to the starting point;
a circular trip usually for business, pleasure or education during which various places are visited and for which an itinerary is usually planned'.
在旅游目的地方面,当地的气候条件对来访 旅游的季节性具有重大的影响;
在旅游客源地方面,影响人们外出旅游的因 素包括该地带薪假期的放假时间;
(3)出游活动的传统习惯
34
旅游活动的季节性一直是困扰众多目的地 旅游业的重大问题。因此,认识现代旅游活动 的这一特点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 义。这些意义主要表现在: (1) 有助于认清季节性危害旅游业经营的严重 性; (2)有必要建设和宣传适合全年来访的旅游目 的地; (3)有必要注重旅游产品线路的策划与开发, 尤其是策划和开发具有卖点的淡季产品
31
32
人们外出旅游活动在时间分布上的这 种不均衡特点称之为旅游活动的季节性 (seasonality)。
旅游的概念、定义与基本属性
.页脚旅游的概念、定义与基本属性-----------------------作者:-----------------------日期:绪论1 旅游活动(现象)的发生,主要来自于和的结果。
2 流放活动现象在古代就已产生。
()第一节旅游与旅游业1 大众旅游时代的出现是在()A 一战前B 二战前C 一战后D 二战后2 旅游供给体系在近代才开始形成。
()3 自古至今的旅游都离不开社会的供给。
()4 英国人托马斯.库克于19世纪40年代开创了旅游业的先河。
()5 旅游素有“民间外交”之誉,是因为旅游者都是来自平民百姓。
()6 旅游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人类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
()7 旅游发生在先,旅游业形成在后,但二者都是在战后才得到迅速发展的。
()8 旅游是人类各种活动形式中最具的一种活动。
9 自古至今的旅游活动都离不开。
到近代,由于和,导致的发生,这正标志者的形成。
10 世纪年代,英国人开创旅游业的先河。
页脚11 年,全世界的国际、国旅游总收入已超过老牌的石油、钢铁、汽车工业,一跃成为世界第大产业。
12 和、一起成为国际贸易的三大支柱。
13 从经济学的观点看,旅游活动必须建立在之上。
14 大众性的旅游活动必须有强大的做后盾。
15 由于先进的和的不断更新,使跨国和洲际旅游成为可能。
16 带来的至今持久不衰的旅游热,说明人类的旅游活动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17 旅游与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影响有哪些?第二节旅游学与旅游概论1 旅游学2 由于旅游是的一种社会活动,所以,人们一直把旅游作为来研究。
3 旅游是一种的社会活动,与之相对应的旅游业必然是一项的产业。
4 旅游学的产生有其曲折的孕育过程,即对、、。
它是研究人类认识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5 及同一种文化属下的各具特色的是最具吸引魅力的旅游资源。
6 旅游活动的综合性所决定的旅游业运营模式也具有高度的和的特征。
7 旅游是人类和而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
旅游概论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概念性定义:从理论抽象出发而下的定义2.技术性定义:出于实际特别是统计工作需要,根据人们外出旅行距离、活动范围、访问目的、目的地停留时间和其它可能标准而对旅游做出比较具体定义3.艾斯特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总和,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从事任何赚钱的活动4.旅游的定义:旅游活动是人们出于移民就业之外的目的,暂时离开自己的惯常环境,前往他乡开展旅行和逗留访问活动5.人均停留天数:某地访问期间的平均停留天数6.旅游人数:实为来访人次,来访游客接待量7.现代旅游: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8.国际旅游者:到一个不是自己惯常居住国家做短期访问,并在该国至少停留24小时9.国际游客:(凡纳入旅游统计中来访人员)除了移民和就业目的外,基于任何一个其他原因到一个不是自己惯常居住国家访问的人10.国内旅游者:我国大陆居民离开惯常居住地11.收入弹性系数:对某个部门产品或某一产品需求随着人均收入增长而增长的比率12.可支配收入: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全部应缴所得税之后剩余部分13.可随意支配收入: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税、社保消费、日常生活必需消费部分后的收入部分14.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比重15.旅游资源: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自然、文化、社会、其它任何客观事物,皆可构成旅游资源16.生命周期理论:市场寿命经历弱而渐兴,继而由盛转衰的演进过程17.旅游开发:发挥改善提高吸引力而致力于从事开拓、建设活动18.基础设施:主要使用者是当地居民,但也必须向来访旅游者提供或外来旅游者也会依赖、使用的社会服务设施19.上层设施:可供居民使用,主要是供外来旅游者实用的旅游服务设施20、旅游业:以旅游消费者为服务对象,为旅游活动开展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所需商品服务的综合性产业21、旅行社:从事招徕、组织接待旅游者等活动,为旅游者提供相关旅游服务,开展国内旅游业务、入境旅游业务或出境旅游业务的企业法人22、旅游零售商:某一特定区域内代办委托方向旅游消费者零售产品23、集中率:该行业中一批大型企业在市场供给总量中所占份额24、连锁酒店:某一个公司品牌为纽带,若干成员统一于旗下,实行集团化连号经营紧密型饭店集团25、合作酒店:若干独立饭店联合集体行动所能带来规模经济,而自愿组合建立起来的饭店合作组织26、旅游产品:一目的地停留期间访问为核心,构成一次完整旅游经历的各有形、无形因素集成的总称27、国家旅游组织:一个国家为国家政府承认、负责管理全国旅游行政事务组织28、旅游行业组织:有关社团组员、企事业单位在平等自愿基础上组织成立各种行业协会29、旅游产品:旅游市场需求市场或旅游购买者市场,即旅游产品经常与潜在购买者30、细分市场:将整体市场根据消费者特点分解、划分为不同消费者群过程31、出国旅游:中国公民自己支付费用,在具备出境经营权旅行社组织下,以旅行团形式,前往经中国政府批准的外国目的地开展国际旅游活动32.旅游出口:通过接待入境旅游而实现创汇效应二、简答1.观光旅游特点(1)知名度高,吸引力大的目的地成为热点(2)观赏游览为主,流动性大,逗留时间短,重游率较低(3)消费水平低,价格敏感,自由度大(4)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淡旺季明显(5)是基本类型和主体方式,所占比例最大2.度假旅游(1)景色优美,气候宜人,设施完善,交通便利,服务优质(2)地点固定,活动范围小(3)强调休息、消遣(4)逗留时间长,重游率高(5)不要导游,自由安排(6)住宿设施要求高,体育娱乐餐饮设施3.文化旅游(1)深厚文化内涵,鲜明文化特色(2)了解、考察为主,较高文化修养、求知欲望,扩大视野,丰富知识(3)具有专业知识,特殊兴趣,参与性强(4)高层次,需要高素质导游,周密安排(5)电视节目带火了各大博物馆4.宗教旅游(1)环境优雅,高历史艺术价值(2)宗教活动为主,具有强烈动机(3)逗留时间长,重游率高(4)有一定周期性,规律性(5)满足精神需要为首要目的,尊重教义,有归宿感5.原始社会旅游:(1)旅游活动发展同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直接关系(2)非经济目的旅行活动有新发展,商旅占主导地位(3)经济人口特征、农业劳动、生活方式影响使乡村居民缺乏对外旅行要求(4)非经济目的旅行活动参加者多为统治阶级和其附庸,不具有普遍社会意义6.近代社会旅游:(1)性质:有意识地商业性活动(2)内容:涵盖了所有基本业务(3)目的:纯为观光消遣(4)行程:在外过夜多日游(5)第一本旅游指南《利物浦之行》(6)世界上最早的地方导游:托马斯库克(7)其他:代金券、环球游7.现代旅游影响因素推动(1)世界人口迅速增加(2)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家庭收入提高,支付能力提高(3)交通运输工具进步(4)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带薪休假(5)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环境压力对社会心理影响(6)教育事业发展,文化水平提高,知识增多拉动(1)国家政府对旅游业支持鼓励(2)目的地在景点开放、旅游设施建设方面努力投入(3)团体包价旅游发展推广8.决定个人旅游需求因素主观因素是驱使个人参加旅游活动的根本动因客观因素是个人旅游需求得以实现的支持条件客观:(1)足够的支付能力(首要物质条件)(2)足够的闲暇时间:全部时间--法定工作-必要附加工作-满足生理需要-必要社会活动(3)正:收入、学历、职业、带薪休假负:年龄、生命周期种族(有色<白人)、性别(男>女)主观(1)旅游动机和个人需要:马洛斯需要层次理论探新猎奇的需要、解脱压力的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挑战自我受人承认的需要(2)影响因素内在:依赖型、冒险型、中间型外在:文化知识(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社会阶级、微社会环境时代:社会历史条件、环境条件9.旅游资源的价值决定(1)重要性:是旅游业赖以存在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2)客观标准:吸引游客来访的数量(3)主要决定因素:本身固有质量品位、市场了解认知程度、所处坐落地点(可进入性、距离客源市场远近)10.旅游资源价值评价(1)目的:为了分析判定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确定开发后吸引方向及开发规模、建设档次(2)标准美学价值:有利于宣传、多为主观社会或历史价值:较客观,无法确定吸引力市场价值:侧重评价吸引客源、吸引程度、吸引规模(3)评价方法定性:三三六(三价值三效益六条件)、资源及环境综合评价法定量:多选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因子权重、获得评估值、得综合结果)11.旅游资源开发主要内容(1)解决、改善旅游资源所在地可进入性(2)建设、完善基础设施(3)建设、完善上层设施(4)景点景区开发建设、管理开辟新景点,更新继发性开发已有景点封闭式建造,开放式开辟、完善硬件开发建设,主题路线策划、服务等软件内容开发更新(5)培训能胜任专业水平旅游服务工作人员12.旅游资源开发原则(1)根本性原则:市场导向与资源基础的辩证关系遗产性:注重保护,供给选择需求可再生:完全彻底的游客导向(2)一般性原则:突出独特性、讲求经济性、注意保护环境13.旅游资源保护原则: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自然:技术防护、问题治理游客:承载力、规划、高峰、价格、管理、维护当地社会:提高环保意识宣传、完善法治行为约束、健全管理与责任落实14.旅游业与产业区别(1)由意义上同类企业构成,各有关产业的主营业务或产品不尽相同(2)投入与产出难以清晰测算确定(3)绝大部分企业实际上隶属于某一传统标准产业15.旅游业作用(1)供给作用:五项基本要素(自然旅游资源、基础设施、上层设施、交通运输、文化资源)(2)沟通作用:组织、桥梁作用(3)催化剂作用:住宿、出行16.旅游业性质与特点性质:经济性产业,根本目的是经济创收,营利为目的的需要独立核算,国民经济组成部分特点:(1)综合型产业各利益相关者相互依赖性,各企业不存在自动协调,但协调有利于旅游者购买旅游经历满意所以有实行全行业管理必要性(2)劳动密集型产业:职工人数、投资数额、工资在营业成本中所占百分比(3)政治、政策性强产业(4)脆弱性产业17.旅行社作用:旅游供应商的产品分销渠道、旅游业的前哨、大众型旅游活动组织者18.旅游交通作用:是完成旅游活动的先决技术条件(需求),是目的地旅游业命脉(供给),是旅游创收重要来源-19.饭店等级评定目的:(1)控制本国、地区旅游产品质量,维护本国或本地区作为目的地市场形象(2)保护消费者利益,便于在选择时用作参考内容:设施设备档次、健全程度,服务健全与质量水准,顾客满意度,社会形象原则:一年以上营业史,不受规模大小限制,根据实际表现等级可升降20.旅游产品特点服务产品一般特点(1)无形性(2)不可转移性(3)不可储存性(不耐久性)(4)生产消费同步性(不可分割性)独特特点:综合性、重要性(市场竞争力)标准:外部满足期望(终极标准),内部符合满足服务工作要求规范(殷勤工作程度、工作能力、善解人意)21.旅游发展干预的必要性(1)刺激经济增长,发达国家吸引投资,发展中国家增加外汇(2)提供就业机会,完成基本职责(3)应对市场失灵:纵向整合强,横向协调弱,经营者代价>利益22.旅游干预手段(1)需求目的地宣传促销,刺激或抑制来访旅游需求为到访游客提供信息服务控制价格控制进入量(2)供给控制土地用途建筑物行使管制市场专制实行特别征税投资鼓励政策23.旅游组织职能(1)组织政策实施(2)海外促销,设立办事处(3)开发地区,项目审批,开发工作监督与控制(4)与其它部门协调(5)旅游调研统计,分析预测未来需求(6)外交事务代表政府(7)支持参与人力资源开发24.国家旅游局(1)统筹协调(2)制定市场开发战略(3)旅游资源规划开发保护(4)市场秩序监督保护(5)推动交流合作、承办事务(6)制定政策设施(7)人才培养规划(8)承办国务院其他事项25.细分市场意义(1)选择确定理想的目标客源市场(2)针对性开发产品(3)针对性开展营销26.全球状况(1)市场规模上升(2)地理分布格局(3)旅游客流规律反应流向、流量变化、发展基本法则(总体范围由远及近、客流原子经济发展水平高地区)(4)发展趋势:超大型城市形成重要中心,亚太地位提升,全球远程国旅增长速度高于区内国际旅游27.我国旅游问题(1)地理位置距欧美较远,费用昂贵,时间距离障碍,履行手续问题,易遭受经济危机和世界油价上涨影响(2)周边地区竞争:国际客源市场共性,旅游业发展起步早,旅游业成熟(3)开发质量存在问题(4)对外宣传、海外营销:经费不足,营销技术需要改进28.中国市场基本特点(1)市场规模大,发展潜力足(2)短程旅游所占比重大(3)活动形式以散客为主(4)消费增长速度快,人均消费水平低29.旅游效应(经济)积极(1)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2)有助于货币回笼(3)带动相关行业发展(4)增加政府税收(5)平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地域差异(6)有助于拉动内需(7)增加就业机会消极(1)引起物价上升(2)影响产业结构发生不利变化(农产品需求大,农业衰落)(3)影响国民经济稳定(主要部分为消遣度假旅游季节性强,受主客观影响大敏感性强)30.旅游效应(社会文化)积极(1)提高民族素质(2)增进国际间了解,促进世界和平(3)促进民族文化弘扬保护(4)推动科学技术交流发展(5)促进生活条件改善消极(1)不良示范效应(2)对来访者观察,产生思想行为消极(3)受西方影响,传统观念受到冲击(4)崇洋媚外思想泛滥(5)地方文化独特性消失(6)当地文化过度商品化(7)干扰目的地居民生活31.旅游效应(环境)积极(1)保护自然景区、历史古迹(2)改善基础服务设施(3)提高绿化比例、环境质量消极(1)三废、布局不当(2)大量涌入游客带来拥挤混乱(3)人的破坏性行为对环境造成破坏(4)游人践踏导致土壤变化(5)超负荷生产、生活资料消耗、能源使用(6)大气噪音视觉污染三、选择填空判断1.对旅游定义共识:异地性、暂时性、综合性2.旅游的基本属性:消费属性、休闲属性、社交属性、审美属性3.港澳台旅游=出入境不等于国际旅游4.国内国际旅游根本区别:是否跨越国界5.旅游人数统计方式:边防入境、旅馆登记;旅游收入统计:抽样调查6.早期人类迁移特点:被迫性、求生性;性质:逃荒、避难、非自觉主动行为7.古埃及:世界上第一次为了和平游览的目的进行的旅行8.古罗马衰败原因:贸易量偏小商人减少,道路损坏,盗匪猖獗,安全条件不在9.改革开放前旅游:政治性接待而非经济性接待10.旅游者是主体,旅游资源是客体,11.旅游者的分类:消遣性、因公差旅、因私事务12.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多样性、吸引力定向性、垄断性/特定环境依赖性、非消耗性、可创新性13.旅游业三大支柱:旅行社、饭店业、交通运输业;五大部门:住宿接待、游览场所经营、交通运输部分、旅行业务组织部门、东道地旅游组织14.旅行社基本业务:包价旅游、散客旅游(委托代办、散客成团)15.连锁酒店类型:完全成员、租赁成员、管理合同、特许经营成员16.合作酒店类型:营销合作集团、采购合作集团、员工培训合作集团、预订系统合作组织17.旅游产品构成(4A)旅游景点,交通运输、接待生活服务、相关服务社会氛围四、英文1.旅游活动tourism 旅游业务tourism activities 旅行travel2.国内旅游domestic tourism 人均停留天数length of stay3.国际旅游者foreign tourist4.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income 可随意支配收入discretionary income5.收入弹性系数elasticity coefficient of income 动机motiration6.依赖性dependable 冒险性venturers 中间性centrics7.层次分析法AHP8.直接旅游企业:direct tourist firms 间接旅游企业indirect tourist firms9.综合性产业diverse industry 劳动密集型产业labour intensive industry10.政治、政策性强产业industry with political 脆弱性产业vulnerable industry11.旅行代理商travel agent 连锁hotel chains 合作hotel consortium12.旅游景点attractions 交通运输access 接待生活服务amenities 相关服务ancillary services 社会氛围attitude 开发规划署UNDP13.国家旅游组织NTO/NTA 世界旅游组织WTO/UNWTO 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PATA14.细分市场segment。
旅游学概论教案-旅游的本质和基本属性
第一节旅游的本质和基本属性一、旅游的本质(一)旅游的本质是由旅游的目的规定的,旅游的本质在于追求愉悦。
旅游愉悦:1.旅游审美愉悦:是与自然的亲近,是对文化的追寻,是心灵的历险2.旅游世俗愉悦秀美的自然风光——自然美、艺术美浓郁的民族风情——生活美人们乐于去旅游,因为旅游过程中充满了自然、艺术、人文的美。
人们通过美的陶冶和欣赏,丰富了精神世界,达到欢娱、自由畅快的目的,提高生活的质量和自身的修养。
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是追求自由、畅快的精神享受(审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人们生活中的基本生活内容。
人们常常对旅游的描述是“让心情放飞”、“回归自然”、“梦幻旅程”、“浪漫时光”等等,说明人们对旅游的向往在于心情的舒畅,精神的畅快,审美的感受——点点滴滴可追忆。
二、旅游的基本属性(一)旅游的基本消费属性旅游六要素:食、宿、行、游、购、娱,每一要素的发生,显然都是一种典型的消费行为。
旅游消费和日常消费存在差异:从时间维度上:间歇性消费/连续性消费从行为方式上:井喷式消费/溪流式消费从实际效益上:重心理体验、精神欢愉/购买行为井喷:大多发生在石油天然气现场,是一种地层中流体喷出地面或流入井内其他底层的现象,用在旅游术语中,至旅游旺季的到来所产生的一些现象。
旅游的消费属性是由社会的经济状况、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所决定的。
恩格尔系数: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的一个规律: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100%衣服、住房、日用必需品等的支出,众所周之,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在食物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的中心才向用转移。
一个国家(地区)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指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恩格尔系数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
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教师资格证试讲 旅游概述教案(中职)
精心整理旅游学习目的:掌握旅游的定义、特征、本质及属性;熟悉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了解不同类型旅游活动的特点和划分方法重点:旅游的定义、构成、旅游的分类难点:旅游的本质与属性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节旅游的基本概念一、旅游概念的形成在中国古代,“旅”和“游”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概念。
旅,即系。
该定义具有以下特点:反映了旅游内涵的综合性;指出了旅游的两个最突出的外部特征——异地性和暂时性;强调了旅游目的的非经济性(非就业性)。
2.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简称WTO)1991年6月加拿大渥太华会议对旅游的定义: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他们惯常环境,到某些地方停留在那里,但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主要论着:《基础旅游学》。
按照李天元、谢彦君的定义,今天数量众多商务、公务、会议及事务性外出访问旅游都没有包括在内,而现代旅游实践和旅游统计中却是包含了上述活动的。
备注:旅游一词作为一般日常用语,其含义不包括以商务为代表的事务性外出活动。
但在旅游研究中,差旅事务性活动应纳入旅游概念的范畴,因为:●差旅期间几乎都伴有参观或游览活动●旅游接待国或地区都把因事来访者的消费纳入旅游一、旅游的基本属性旅游的消费属性旅游的休闲属性旅游的文化属性旅游的经济属性旅游的社会属性(一)消费属性1.旅游是一种消费行为而非生产行为例子:旅游活动与超市购物(二)休闲属性●旅游活动是一种休闲体验从主观上来讲,人们外出旅游旨在借助各种休闲活动来●旅游活动中的审美活动具有社会性,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四)经济属性●扩大国家外汇收入●拓宽货币回笼渠道,货币回笼的数额、结构、速度和水平,反映一国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市场商品劳务的供应状况、居民消费趋向的变化。
为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不间断的动态信息。
游者的目的。
旅游的本质是追求审美和愉悦。
(二)本质属性(学术界有争议)●旅游属于社会文化活动。
旅游是人类在基本生存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追求活动,本质属性是文化属性。
旅游的概念与性质和特点
(3)旅游者带有明显的年龄和身份构成;即:
疗养旅游者一般以中老年为主,并且一般收入较高; 体育旅游者一般以中青年为主。
(4)旅游者对旅游地的设施有较高的选择; 既:很注意旅游地是否有相关的 健身、疗养、运动场所和设备;
(5)旅游者在旅游地逗留的时间较长,同 时,重游率较高, 消费水平一般较低,属经济型旅游者。
一般在旅游地逗留的 时间较长
2、主 要特点
会议旅游的计划性强, 所需的床位、餐桌位、 交通工具、活动日程 等可先作出安排
一般要求接待服务单 位具备良好的活动场 所、设施、通讯、交 通条件
(五)娱乐消遣型旅游 1、涵义:以松弛精神、享受临时变换环境所带来的 欢愉为主要目的的旅游。 2、主要特点 (1)对旅游产品的质量、价格等比较敏感; (2)旅游的季节性强。表现在:第一,几乎 都选择在旅游地最好的季节;第二,在职人员几乎 都利用带薪假期; (3)在旅游地停留的时间一般较长。
注意:这个定义強調的是:旅游活动中必将产生经 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即强调了旅游的综合性内涵。
目的定义
50年代,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 旅游研究所对旅游的定义:“旅游可以 理解为是暂时在异地的人的空余时间的 活动,主要是出于修养;其次是出于受 教育、扩大知识和交际的原因的旅行; 再是参加这样或那样的组织活动,以及 改变有关的关系和作用。 注意:这个定义强调的是:旅游的基本 目的是:消遣和增长知识。
1、海岸带旅游 2、温泉旅游 3、森林旅游 4、名山旅游 5、农村旅游 6、民族风情旅游 7、江河旅游 8、美食旅游
1、徒步旅游 2、汽车旅游 3、自行车旅游 4、飞机旅游 5、骑马旅游
旅游活动
(五)按照旅游活动所使用的交通工具划分
旅游活动
旅游学概论 第2章 旅游
五、英国学者对旅游的定义 1972年,英国萨里大学的伯卡特和梅特利克认为: “旅游发生于人们前往和逗留各种旅游地的流动,是人 们离开他平时居住和工作的地方,短期暂时前往一个旅 游目的地运动和逗留在该地的各种活动。”这一定义指 出了旅游最本质的特征——人的流动,一切运动都包含 着流动,但并非一切流动都是旅游。 六、美国学者对旅游的定义 1979年,美国通用大西洋集团有限公司马丁· 普雷博 士到中国讲学时说:“旅游是为消遣而进行旅行,在某 一国家逗留的时间至少超过24小时。”1980年,美国密 执安大学罗伯特· 麦金托什和夏希肯特· 格波特两位教授 在《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一书中指出: “旅游可定义为在吸引和接待旅游及其访问者的过程中, 由于游客、旅游企业、东道国政府及东道国各地区的居 民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旅游者外出品尝菜肴,不仅讲究菜点本身的色美、 味美、形美、技术美、意趣美,而且讲究伙食器具的 造型美、质地美和饮食环境的优美.包括环境布置美、 餐桌摆设美、宴席配乐美、服务美等。旅游活动中的 一切,有的表现为静态美,有的表现为动态美,总之 都审美化了。旅游者在欣赏自然风光之美、文化艺术 之美和社会生活之美中,感受到万物存在与运动的意 蕴,从而物我融合,景我融合,最终心灵得到慰藉。
综合人们对旅游定义的不同表述,我们可以看到人 们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已经取得共识:其一,旅游是人 们离开自己的定居地,去异国他乡访问的活动。这一点 反映了旅游活动的异地性。其二,旅游是人们前往旅游 目的地,并在那里作短暂停留的访问活动。这种短期停 留有别于移民性的永久居留,这一点反映了旅游活动的 暂时性。其三,旅游是人们的旅行和暂时居住而引起的 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它不仅包括旅游者的活动,而 且包括这些活动在客观上所产生的一切现象和关系,这 一点反映了旅游现象的综合性。 鉴于以上分析,依据现代旅游发展的客观实际,可 以对旅游作出以下定义:旅游是人们出于主观审美、娱 乐和社会交往等非就业性目的,暂时离开自己的常住地 到目的地作短暂停留所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旅游学概论第3章 旅游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旅游的 概念、本质及属性;熟悉旅游活动的特点; 了解不同类型旅游活动的特点和划分方法。 关键词汇 旅游的概念、本质、属性、特点、分类
3.1
3.1.1 旅游的概念
旅游的概念
概念性定义 技术性定义
本书对于旅游的定义
“艾斯特”定义——概念性定义
艾斯特”定义(1942年瑞士圣加仑大学教授亨泽 克尔和伯尔尼大学教授克雷夫两位学者提出,70 年代被“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采用,该组 织英文缩写为AIEST):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 和暂时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 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会牵涉任何赚钱的活 动。
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技术性定义
3.3.8.1 消遣旅游
观光旅游 度假旅游 生态旅游
3.3.8.2 事务旅游
商务旅游 公务旅游 会议旅游
3.3.8.3 个人和家庭事务旅游
探亲旅游 修学旅游
3.3.5 按享受程度划分
豪华旅游 标准旅游 经济旅游
3.3.6 按计价方式划分
全包价旅游 半包价旅游 小包价旅游 零包价旅游
3.3.7 按旅游者的需求特点划分
一般兴趣旅游 特殊兴趣旅游
3.3.8 按旅游目的划分
3.3.8.1 消遣旅游 3.3.8.2 事务旅游 3.3.8.3 个人和家庭事务旅游
3.3.1.3 两者的区别
两者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旅游者的行程是否跨越国界。除此 之外,两者还有以下一些具体的差别: 第一,从消费程度方面看,国内旅游消费一般较低;而国 际旅游消费通常较高。 第二,从逗留时间方面看,国内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逗留 的时间一般较短;而国际旅游者在旅游接待国逗留的时间 通常比前者长。 第三,从便利程度上看,国际旅游比国内旅游手续复杂。 第四,从经济作用方面看,国内旅游消费只是促使国内财 富在地区间的重新分配,其总量并不增加(假定不考虑这 些消费对有关生产部门的刺激);而国际旅游则是国际旅 游者将其在本国的所得收入用于在旅游接待国消费,所以 造成国家之间的财富转移。
旅游概论 第二章 第一、二节 旅游需要与本质,基本属性
基本 属性
旅游价值观具有 社会的进步性。
第二章 旅游的本质、属性与特征 第二节 旅游的基本属性
由于旅游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等 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一种具有 消费性、享受性的综合性社会活动方式。 因此,旅游具有社会属性、文化属性、经 济属性和消费属性。
旅游主体具有社 会的文明性。
社会属性 文化属性 经济属性 消费属性
旅游客体具有社 会发展的变化性。
二、 旅游的高度自由选择性和综合功能 为人们的不同需要的满足提供了条件。 • 旅游为何能够满足这种需要呢?
原因一:旅游拓展了人们的生活领域,产 生了与日常生活的疏离。
原因二:旅游的综合功能丰富了旅游者愉 悦身心的内容和形式。
三、旅游本质的规定
综上分析,可以明确,旅游在本质 上是以获得人身的自由感、精神上的解 放感和特定需要的满足感——身心愉悦 感受为目的的一种特殊生活经历。自由 感、解放感和满足感——人生中的一种 完美感,反映了旅游的特殊品质和最高 价值。
人为什么会有旅游需要呢?
旅游需要的产生,是由于人有许多不 自由(被局限)但又渴望自由(超越局限 )之间的矛盾存在。
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自 然 属 性
社会属性
一、旅游需要源于人的不自由(被局 限)与渴望自由(超越局限)之间的矛盾 性。 • 人类的不自由和种种被局限的客观存在, 是人类旅游需要产生的前提(即有不足之 感),而追求个性价值实现的文化意识, 是个人旅游需要产生的不可或缺的基本条 件(即有追求满足之感)。这就是旅游需 要产生的原理。(齐读三遍)
第二章 旅游的本质、属性与特征二:
如何理解“旅 游是从旅行中 孕育又从旅行 中分离出来 的”?
旅游的定义是 什么?
基础旅游
• 二、旅游的基本属性
1、休闲属性
2、经济属性
3、消费属性
4、文化属性
5、社会属性
三、旅游的构成要素
1、三要素论:旅游者 (主题) 旅游资源(客体) 旅游业 (媒介) 旅游业三大支柱产业: 旅游饭店 旅行社 旅游交通
• 2、六要素论:吃、住、行、游、购、娱
判断一下哪些活动属于旅游,哪些不是 A、小明去外婆家玩 B、小明的爸爸被派到外地出差一周 C、小明的妈妈去外地参加为期一周的同学聚会 D、小明的姐姐到外地上大学
第二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
一、按地域范围划分:
1、国际旅游:出境旅游、入境旅游 2、国内旅游:地方性旅游、区域性旅游、全国性旅游 3、洲际旅游 4、环球旅游
二、按旅游目的划分:观光旅游、文化旅游
度假旅游、探险旅游 宗教旅游、科技旅游 保健型旅游
三、按旅游距离划分:远程旅游
进程旅游
四、按组织形式划分:散客旅游
旅游的概念
• 第一节 旅游的概念 • 第二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 • 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特点
第一节 旅游的概念
• 一、旅游的概念
1、艾斯特.AIEST( 1981):由人们向既非永久定 居地又非工作地旅行并在该地逗留所引起的相互关 系和现象的总和。 2、WTO定义(1993):旅游是人们出自获取报酬 以外的任何目的而向其日常环境以外的地方旅行并 在该地停留不超过一年所产生的活动。 3、四川省旅游局: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规定, 旅游是指人们为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环 境到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 动。
团体旅游
思考:黑色旅游
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特点
一、普及性 二、持续性
三、地理集中性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景点 丽江 三亚 黄山 九寨沟 桂林山水 鼓浪屿 长城 张家界 布达拉宫 西湖
旅游的基本含义
一、旅游的定义
(一)国外较权威的定义
1.艾斯特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 不会永久居留,并且不从事任何赚钱的活动。 优点:强调了旅游的暂时性、综合性特点 不足:没有包含商务旅游 2.奥地利经济学家赫尔曼:旅游是外国或外地人口进入非定居地并在其中逗留和移动 所引起的经济活动的总和。 不足:只把旅游当成一种经济活动,而忽略了旅游的休闲审美、愉悦体验等重要内涵
四、旅游和旅行的区别
1.旅行的目的、范围更广泛 2.旅行的时间可长பைடு நூலகம்短,旅游具有暂时性特点 3.旅游不以经济活动为主 4.旅游的文化内涵较多 5.旅游主要是以人类游览、审美为主的社会活动
感谢观看
(三)定义的共同点
1.反映了旅游活动的异地性 2.反映了旅游活动的暂时性 3.反映了旅游活动的综合性
二、旅游活动的基本特点
1.审美性 2.异地性 3.流动性 4.暂时性
5.休闲娱乐性 6.文化享受性 7.综合性 8.经济性
三、旅游的本质属性
1.旅游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2.旅游活动是人类一种以审美愉悦为特征的休闲活动 3.旅游活动是人类的一种高层次额消费活动 4.旅游活动是人类一种积极而健康的社会交往活动
3.法国学者让梅特森:旅游是一种休闲的活动, 它包括旅行或在离定居地较远的地方逗留,其目 的在于消遣休闲或为了丰富人们的经历和文化教 育。 不足:同样没有包含商务旅游,而且否定了旅游 含有经济活动的成分。
4.世界旅游组织(WTO):旅游是指人们为休闲、 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访问, 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二)国内学者较权威的定义
1.于光远:旅游是现代社会中居民的一种短期的特殊生活方 式,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是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
旅游学概论 讲稿 第一章第一节 旅游概述
第一章旅游的性质与特征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明确旅游的基本概念;掌握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以及媒体;熟悉旅游活动的六个基本要素;了解各种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标准;对旅游活动的基本属性和主要特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思考1.为什么选择旅游管理专业?2.你对旅游管理了解多少?3.你高中毕业之前出门旅游过吗?谈谈你以前距离最远一次的旅行经历。
4.在各类旅游相关职业领域里,你希望毕业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学习旅游专业,毕业以后有哪些职业机会?旅游直接相关部门(如旅游城市、旅游区、旅行代理、接待酒店、旅游电子商务、目的地营销、旅游教育)旅游专业毕业生的职业机会(据Pearce,2005,有修改)我国提出2015年旅游就业规模增至1亿人左右2008年8月27日来源:新华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到2015年,我国要形成就业与产业协调发展的机制,旅游就业规模从目前的6000万人增加到1亿人左右。
《意见》提出发展旅游业促进就业的六项主要任务包括: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扩大旅游就业规模;拓展旅游产业链条,优化旅游就业结构;培育规范旅游市场,挖掘旅游就业潜力;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旅游就业能力;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改善旅游就业环境;实施就业行动计划,开展旅游就业试点。
第一节旅游概述现今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上发展势头最为强劲而且持久不衰的产业。
同时旅游业的发展缓解了就业压力,据调查,全世界每10名就业人员中就有一名服务于旅游业,那么旅游业作为这样一个新兴并能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行业是如何产生的呢?判断下列活动哪些是旅游?1.学生异地读书2.民异地打工3.学者外地参加学术会议4.三峡大移民5.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回大陆定居6 外籍教师来教育学院任教7 留学生到外国留学8 到某国担任外交人员9 外国高层政府代表团来华访问10 日常上下班的往返交通过程一、旅游概念的形成人类早期旅行主要是出于经商、贸易以及政治的需要,旅行的目的和内容较为单一,旅行的规范和范围有限,社会影响也较小,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旅行”一词只作为一个日常用语,没有明确的科学概念和界定。
旅游概论-旅游的基本概念
纳入旅游者的统计范畴
第一节 旅游的基本概念
谢彦君:旅游的定义,把以往“习惯上”被认定为 旅游的大量现象(如探亲访友、商务旅行、会议旅行、 体育比赛旅行,等等,不一而足)都拒之门外了。
人类历史上曾有过的典型的人口流动现象归纳起来 主要就是这三种:迁徙、旅行和旅游;它们分别产 生于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并出于不同的目的而发生
一项以不同地域间的人员流动为特征,涉及经济和政治等 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
第二节 旅游的本质与基本属性
二、旅游的基本属性
旅游的消费属性 旅游的休闲属性 旅游的文化属性 旅游涉及经济和 政治关系等诸多领域
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
一、旅游类型的划分标准
标准
具体类型
地理范围 国内旅游、国际旅游、洲际旅游、环球旅游
旅行与旅游在出行目的这一核心点上是不同的,由 此决定了旅行与旅游的关系是统属关系
旅游的根本目的在于寻求愉悦体验,这是旅游本质 的规定性,是所有旅游都具备的统一内核
第二节 旅游的本质与基本属性
一、旅游的本质
旅游活动是涉及众多层面的多种现象的综合体现。但 旅游活动毕竟是旅游者的活动,其根本属性应该取决于 旅游者的目的。尽管对这个目的也有不同的表述,但它 显然既不会是政治的,也不会是经济的,而终归属于社 会文化的范畴。因此,旅游活动的本质可以概括为:
第一节 旅游的基本概念
冯乃康:“旅游是以去异地寻求审美享受为主要内容 的一种短期生活方式。” 王会昌:“旅游是一种人们以体验异域他乡文化风情、 丰富阅历、满足精神享受为目的而暂时离开定居地的特 殊生活方式。” 以上定义把旅游看作旅游者的活动,注重旅游的目的, 强调旅游的文化内涵和休闲特征。
旅游的概念与范畴
Medlik
时前往某地的旅行和在该地逗留期间的各种活动。
3 美国 罗伯特•麦金 旅游可定义为在吸引和接待旅游及其访问者的过程
供 给 角 度 定 义
托什McIntosh
中,由游客、旅游企业、东道政府及东道地居民的
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
4 联合国的“官方旅 旅游是指到一个国家访问,停留超过24小时的短期
动从访问地获取报酬。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的概念与范畴
•二、对定义的总结和对旅游的界定 •(一)对定义的总结
•以往定义在以下四个方面达到的共识:
•旅
异地性
游
的
暂时性
基
本
特
非就业性
征
综合性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的概念与范畴
•(二)对旅游的界定
• 从概念性和统计技术性角度、从需求和供给角度两 个方面出发,本课程将“旅游”的定义作如下描述: • 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 离开自己的长住地前往到某地以及在该地停留不超过一年 的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
区进行的旅游活动。
•过夜旅游
•国内旅游
•不过夜的一日游
•思考:各国驻华的使馆人员在我国境内所进行的旅游 活动,是属于国际旅游,还是属于国内旅游?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的概念与范畴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 按照世界旅游组织(WTO)的解释,并不属于所在国居民的长驻 外国人在所在国境内进行的旅游活动亦属国内旅游。这里所谓的长 驻,是指该外国人在所在国的连续驻留时间已达一年或更久。
成为国外大型旅游公司奖励旅游推荐时的经典案例。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管理学第一课
引言概述:旅游管理学是一门涵盖旅游业各个方面的综合学科。
在这门课中,学生将学习有关旅游业的各个方面,包括旅游的概念和定义、旅游市场的特点、旅游产品与服务的开发和运营等等。
通过学习旅游管理学,学生将了解到如何有效地管理和运营旅游业,同时也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本文将以引言概述-正文内容的结构来详细探讨旅游管理学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1. 旅游的概念和定义:- 旅游的概念: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日常生活环境,前往其他地方进行休闲、娱乐、观光或商务活动的行为。
- 旅游的定义:旅游可以分为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两大类,国内旅游是指人们在自己的国家内进行的旅游活动,而国际旅游则是指人们出国或者到其他国家进行的旅游活动。
2. 旅游市场的特点:- 旅游市场的需求:旅游市场的需求因素较为复杂,包括了人们对新奇、刺激和休闲的需求,同时也受到经济状况、政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 旅游市场的供给:旅游业的供给包括了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提供以及旅游企业的运营和管理,供给端需要灵活适应需求端的变化。
3. 旅游产品与服务的开发和运营:- 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产品的开发需要考虑目标市场的需求和特点,同时也需要与供应商、景区、酒店等多个合作单位进行合作,从而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 旅游服务的运营:旅游服务的运营包括了行程安排、导游服务、餐饮安排等方面,其中关键是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4. 旅游管理的重要性和挑战:- 旅游管理的重要性:旅游是一个庞大的行业,旅游管理对于旅游企业和目的地的发展至关重要,它可以提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质量。
- 旅游管理的挑战:旅游管理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需求多样化、政策环境变化等挑战,管理者需要具备灵活应对的能力。
5. 旅游管理的发展趋势:- 创新科技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旅游管理将会借助创新科技实现更高效的管理和服务,如智能导览系统、在线预订平台等。
旅游学概论重点
第一章旅游与旅游学一、迁徙、旅行、旅游的区别。
二、旅游定义:是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三、旅游的本质:追求审美愉悦,或者说追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
四、旅游的基本属性:消费属性;休闲属性;社会属性。
五、1979年9月,世界旅游组织第三次代表大会正式将9月27日定为世界旅游日。
六、旅游的构成六要素:食、宿、行、游、购、娱,每一要素的发生,显然都是一种典型的消费行为。
三要素: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业是旅游活动的媒体。
七、旅游的分类(一)按旅游目的划分1. 消遣旅游(休闲旅游):以娱乐休闲为主要目的的旅游。
包括观光旅游(最普遍)、度假旅游、生态旅游2. 事务旅游: 包括商务旅游、公务旅游、会议旅游等。
3.个人或家庭事务旅游:探亲旅游、修学旅游。
(二)按地理范围划分在一个特定的国家内,通可分为:国际旅游、国内旅游1.国际旅游: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去进行的旅游活动。
包括国际出境旅游(出国旅游)和国际入境旅游。
出境旅游:①一般指本国公民到他国的旅游活动。
②特殊情况:大陆居民前往港澳台地区的旅游活动。
国内旅游: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本国境内其他地方所进行的旅游活动。
不属于居民地长住性外国人在所在国境内进行的旅游活动亦属于国内旅游。
第二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一、古代旅行活动指19世纪以前的旅行活动;近代旅行活动指工业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现代旅游活动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旅游发展时期。
二、商人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三、工业革命对旅游发展的影响:1 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2 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性质;3 带来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4 科技的进步,蒸汽技术在交通工具运输中应用。
四、托马斯·库克对旅游业的贡献:1.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通过包租火车,组织了一次规模很大的禁酒大会;2.1845年,托马斯·库克决定开办商业性的旅行社业务,并于当年夏天首次组织团体消遣旅游;3.1855年,第一次包价出国游;4.1865年,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成立,是当时英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旅游企业;5.1872年,组织了首次环球旅游。
旅游学概论第二章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PPT课件
旅游的基本属性
空间移动性
旅游涉及从常住地到目的地之间的空间移动,这是 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
暂时性
旅游者在目的地停留一段时间,不同于日常居住和 工作状态。
体验性
旅游不仅是观光,更是一种体验,包括休闲、娱乐 、学习等。
旅游的经济属性
80%
消费性
旅游者在目的地消费,为当地经 济带来直接收益。
100%
产业关联性
旅游学研究对象
01
02
03
04
旅游现象
研究旅游活动的产生、发展、 变化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 互关系。
旅游者
研究旅游者的行为特征、需求 偏好、决策过程等。
旅游业
研究旅游业的构成要素、组织 结构、经营管理和政策法规等 。
旅游影响
研究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 经济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的 影响。
02
旅游性质
导游陪同和住宿餐饮安排。
自助游
个人或小团体自行安排行程、 住宿和交通,自由度较高,需 要自行策划和安排。
定制游
根据个人或团体的需求和喜好 ,量身定制行程和活动,提供 个性化的服务。
主题游
以特定主题或兴趣为主要目的 的旅游,如摄影游、美食游等
。
按旅游组织形式分类
01
02
03
包团旅游
旅行社组织,按照预定的 行程和标准进行旅游活动, 包括住宿、交通和导游服 务。
自驾游
个人或小团体自行驾驶交 通工具进行旅游活动,自 由度较高,需要自行策划 和安排。
拼团旅游
多个散客组合成一个团队 进行旅游活动,共同分担 住宿、交通等费用,以降 低成本。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旅游业的发展与其他产业密切相 关,如交通、住宿、餐饮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1 旅游活动(现象)的发生,主要来自于和的结果。
2 流放活动现象在古代就已产生。
()第一节旅游与旅游业1 大众旅游时代的出现是在()A 一战前B 二战前C 一战后D 二战后2 旅游供给体系在近代才开始形成。
()3 自古至今的旅游都离不开社会的供给。
()4 英国人托马斯.库克于19世纪40年代开创了旅游业的先河。
()5 旅游素有“民间外交”之誉,是因为旅游者都是来自平民百姓。
()6 旅游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人类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
()7 旅游发生在先,旅游业形成在后,但二者都是在战后才得到迅速发展的。
()8 旅游是人类各种活动形式中最具的一种活动。
9 自古至今的旅游活动都离不开。
到近代,由于和,导致的发生,这正标志者的形成。
10 世纪年代,英国人开创旅游业的先河。
11 年,全世界的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已超过老牌的石油、钢铁、汽车工业,一跃成为世界第大产业。
12 和、一起成为国际贸易的三大支柱。
13 从经济学的观点看,旅游活动必须建立在之上。
14 大众性的旅游活动必须有强大的做后盾。
15 由于先进的和的不断更新,使跨国和洲际旅游成为可能。
16 带来的至今持久不衰的旅游热,说明人类的旅游活动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17 旅游与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影响有哪些?第二节旅游学与旅游概论1 旅游学2 由于旅游是的一种社会活动,所以,人们一直把旅游作为来研究。
3 旅游是一种的社会活动,与之相对应的旅游业必然是一项的产业。
4 旅游学的产生有其曲折的孕育过程,即对、、。
它是研究人类认识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5 及同一种文化属下的各具特色的是最具吸引魅力的旅游资源。
6 旅游活动的综合性所决定的旅游业运营模式也具有高度的和的特征。
7 旅游是人类和而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
8 观察和研究旅游问题必须在上着眼。
9 旅游学定义中“”,旨在标志着旅游是一个世界性的概念。
10 旅游学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学科,是整个旅游科学理论体系中的核心部分。
11 旅游概论是旅游学的,并以为研究领域,以为主要研究对象的。
12 与是旅游概论的主要研究对象,与前二者相比较作为旅游概论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是处于从属地位的。
13 是旅游的主体,是旅游的客体,二者对立统一。
14 旅游的基本属性包括、、和。
15 和之间的矛盾,是旅游活动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16 当和普遍存在时,就自然地形成了,标志着旅游业的诞生。
17 旅游业的直接影响到旅游活动的整体质量。
18 在现代旅游业对旅游活动所提供的全方位全过程的供给服务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或。
19 实质上,旅游业的兴衰是由的消长决定的。
20 学习旅游概论既要重视,又要注意,既要善于吸收,又要重视。
21 人们将具备作为旅游主体条件的人称为,将具备作为旅游客体的、具体因素称作。
22 从旅游实践活动来讲,人人都可以成为旅游的主体。
()23 旅游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不需要了解其他学科的学习内容()24 旅游业决定了旅游活动的一切。
()25 旅游者与旅游资源和旅游业相比较是处于从属地位的。
()26 旅游学定义中的“全球性”、“综合性”有何含义?27简述旅游概论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章旅游的产生及其科学概念第一节旅游产生的基础和条件1 享乐旅行2 旅游活动经历了一个从、、而日趋成熟的过程。
3 旅游是从中孕育又从中分离出来的。
4 旅行导源于的活动。
5 我们把处在采猎时期的人类称为。
6 采猎生产活动的最大特征就是。
7 开创了旅游的先河。
8 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9 追溯历史,在我国文献中出现与旅游一词意义相通的“观光”一词是在时期;而直称“旅游”则是在时代;在国外,旅游一词直至年才在《牛津词典》上出现。
10 旅游的产生源于的发展,的提高和的成熟。
11 孕育着旅游的因子。
12 是旅行观念产生的社会基础。
13 旅游是人类超出而具有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社会活动方式。
14 人类具有自觉意识的旅行萌芽于。
15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指、的分离;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指从中分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指从、和中分离。
16 早期人类主要依靠、、等集体劳动生产活动直接从大自然中获取生存资料。
17 人类的逐渐转化为商品,也到了应运而生的历史阶段。
18 旅游自古有之,就是有了人类就有了旅游。
()19 旅游是人类自身的进化和在社会发展历程中产生的。
()20 人类在具备“旅游观念”后开始了“旅游”实践。
()21 旅游是超出生存需要具有享受性的一种长期的生活方式。
()22 迁徙是早期人类为了生存而被动地适应自然环境的自然行为。
()23 经商旅行或为其他功利目的的旅行已经孕育着旅游的因子。
()24 享乐旅行就是具有现代旅游本质特征的古代旅游,所以也可直称为旅游。
()25 旅游孕育于功利性的旅行之中,但必须脱胎于功利性的旅行之外。
()26 从迁徙到旅行直到旅游的演变发展过程,其核心就是人类意识和精神需求的发展与经济条件的成熟。
()27 人们的任何活动或者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条件,在这些历史条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文化条件。
()28 旅游产生的基础和条件是什么?29 迁徙与旅行、旅游有何联系与区别?第二节旅游的概念及定义1 旅游(“艾斯特”定义)2 旅游3 西方语言中,“旅游”一词的英语原文是,即有的意思。
4 工业革命后,西方语言中普遍使用的旅游一词是,最早见于年英国出版的《牛津词典》,其词义是。
5 在我国的古代,与旅游活动有关的词汇除了一词外,更多作用的是具有各自独立概念的“”字和“”字。
6 “”可认为是我国最早关于“旅游”的定义。
7 “游”字的本字为“”,作解,其古老的含义与有关。
8 “旅游”一词,中国最早见于朝梁代诗人的一诗。
9 西方最具权威性的对旅游的定义首推的和在他们合著的《》中所下的定义。
10 艾斯特定义的优点在于指出了旅游的某些基本特性,如、、、。
11 艾斯特定义的缺点在于把和排除在外,而且难于把一般的和具有消遣性的加以区别。
12 “旅游”就是,这是2002年修订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所作的解释。
13 是旅游所凭借的手段或前提,是旅游的目的和内容。
14 中国古代诸多有关“游”的词汇中,隐含了中国古人注重和的价值取向。
15 旅游是一个概念,是属于全人类的。
16 中外对旅游概念表述的不同倾向反映了东西方的差异。
西方倾向于表达的关系;而中国更倾向于表达的关系。
17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是提出的近游的旅游观。
18 既可以常住地进行,也可以在异地开展。
19 旅游的定义必须具有、、、以及活动的等内涵的规定性。
20 旅游活动之所以局限在少数权贵和富闲人士之中,主要在于古人普遍缺少追求个性价值实现的文化意识。
()21 在中国古代就开始形成对旅行,游览,旅游这三者的不同概念。
()22 既然有“商务旅游”之称,那么,凡是外出经商活动都属于商务旅游的范畴。
()23 长期侨居国外的中国血统的人士仍有“游子”之感,正体现了重视血缘亲情的中国人文特征。
()24 来自五湖四海的北大在校学生,利用节假日到北京故宫参观的行为属于旅游。
()25连线:巡游帝王及其宫妃出游游幸帝王出游游宦僧人出游游方游玩宴乐过度游燕以谋求官职而出游游学为修学而进行旅行26 旅游与旅行、游览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27 旅游的定义必须符合哪三个条件?28旅游是非功利性的,为何又有“商务旅游”、“会议旅游”等称呼?其根据的标准是什么?第二章旅游的本质、属性和特征第一节旅游需要与旅游本质1 旅游需要2 是人们的旅游行为和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3 与之间的矛盾正是旅游需要产生的前提。
4 旅游者所要满足的是选择旅游资源和旅游目的地的主要依据。
5 人类的,是人类旅游需要产生的前提,而追求是旅游需要产生的基本条件,这就是产生的原理。
6 旅游的和为人们的不同需要的满足提供了条件。
7 旅游拓展了人们的,产生了与日常生活的。
前者指,后者指。
8 旅游是以为主,集、、、、、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
9 旅游的综合功能丰富了旅游者的内容和形式。
10 反映了旅游的特殊品质和最高价值;是旅游最高价值的标志。
11 旅游在本质上是以获得、和——身心愉快感受为目的的一种特殊生活经历。
12 旅游本质作为旅游最高价值的标志,对于所有旅游者来说是“人人平等”的。
()13 获得自由感、解放感,就获得人生中的完美感。
()14 人的不自由和渴望自由之间的矛盾也是旅游的基本矛盾发生的依据。
()15 现代的旅游者更重视的已不是吃的“形式”,而是吃的“内容”了。
()16 为什么旅游能满足人们的旅游需要?17 何为旅游需要产生的原理?18 旅游的本质是如何规定的?为什么说自由感、解放感和满足感反映了旅游的最高价值?第二节旅游的基本属性1 旅游的基本属性是、、、。
2 现代旅游在旅游动机、目的和方式上越来越趋于、和。
3 一个完整旅游活动的运作过程,既是的过程,又是的过程,即始终蕴含在旅游活动过程中。
可见,是旅游的灵魂。
4 旅游行为是,而非。
5 旅游是一种超出的高级。
6 根据人类的需要分为、和三个方面的理论,说明旅游是人类生活需要层次提高的表现。
7 所谓高级消费,主要是就和而言。
8 一般来说,旅游消费结构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包括、、、等的实物结构;另一类是,主要指、以及在旅游过程中所享受到的具胡无形效用的劳务性消费价值结构。
9 一个人能否成为旅游者,首先要有和;其次是,必须有外出旅游的。
前者是,后者是。
10 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文化背景包括,也包括。
11 是旅游的吸引力因素,是旅游者参观游览的对象,包括和两大类型。
12 人类各种形式的旅游活动,归结起来,不外是有关和两大类型。
13 “文以地生辉,山以文益秀”,说明旅游资源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化身。
()14 旅游者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指的就是旅游者本人的文化意识。
()15 经济因素对旅游的制约作用将以主导地位降为从属地位。
()16 自然旅游资源是纯自然的,不具有文化内涵。
()17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设施和管理服务也具有异族文化的特色。
()18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19 为什么说旅游拥有社会属性?20 为什么说旅游拥有文化属性?21 简述旅游的经济属性?22简述旅游的消费属性?第三节旅游的特征及类型1 异地性2 季节性3 国内旅游4 地方性旅游5 区域性旅游6 全国性旅游7 国际旅游8 观光旅游9 公务旅游10 宗教旅游11 特种旅游12 农业旅游13 通常把旅游的特点概括为、、、、和。
其中,、、是旅游的本质特征。
14 从旅游美学的本质上说,旅游是一种、的活动。
现代旅游就是的事业。
15 旅游的异地性决定了旅游的。
其中,是基本特征。
16 旅游中的“静”指的是,实质上旅游就是一种和或者说是和相结合的活动。
17 现代旅游一般可以按和来划分。
18 旅游活动按旅游区域划分,可分为和两个基本类型,是的先导,而是发展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