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和密度教案.doc
初中质量和密度教案
初中质量和密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质量、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能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质量、密度的概念,密度的计算公式,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密度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密度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质量、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利用实验、实例等生动有趣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密度知识。
3.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1. 质量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小学学过的质量知识,介绍质量的单位、测量方法等。
2. 密度的概念: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密度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单位。
3. 密度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推导密度的计算公式,讲解公式中各量的物理意义。
4. 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密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鉴别伪劣产品、设计容器等。
5. 密度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解: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密度在工程、科研等领域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质量、密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质量和密度的计算题和应用题,检验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团队合作意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通过以上教案,教师可以有效地传授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物理教案:质量和密度
2. 教学难点:密度的计算公式的运用;质量与密度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和密度的概念及其应用。
2. 利用实验、演示、讲解等方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质量和密度的原理。
3. 运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物理教案:质量和密度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质量的概念,掌握质量的测量工具和计量单位。
2. 让学生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和应用。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质量的概念、测量工具和计量单位
2. 密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应用
3. 质量与密度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6.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质量和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7.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活动设计
1.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质量和密度相关的例子,讨论其原理。
2.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质量测量实验,使用天平等工具进行实践操作。
3. 密度实验:安排学生进行密度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密度变化,探究其规律。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质量与密度相关的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对本章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为下一章节的教学做好准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
本文档为您提供了一整套关于质量和密度的物理教案,包括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过程、评价、资源、拓展和反思等各个方面。其中,教学目标是明确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教学内容涵盖了质量、密度的概念、测量、计算和应用;教学方法采用了问题驱动、实验演示和案例分析等多样化手段;教学过程设计了导入、讲解、演示、练习和总结等环节;教学评价通过课堂问答、实验报告和课后作业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资源包括实验器材、课件和参考书籍等;教学拓展介绍了质量、密度的国际单位制、应用领域和最新研究成果;教学反思则关注教学方法、内容和评价的改进。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1节 质量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1节质量课题质量授课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质量的概念及其单位.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3.理解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知道物质的质量与物质的位置、形状、状态无关.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物理量.2.通过用天平测量常见的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通过使用天平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重难点重点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难点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质质量、理解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室用托盘天平、烧杯、小勺、白糖、剪刀、塑料瓶、学生身边的小物品(铅笔、橡皮)、水等.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如图6-1-1是宇航员处于正在飞行的飞船内的情景,飞船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则他们一起升空的宇航服的质量改变了吗?问题引入,激发兴趣.情境导入图6-1-1活动一:探究新知学点1:质量【引入】如果分析一下铁锤和铁钉这两个物体,你也许会发现,虽然它们都是由铁制成的,但它们各自的含铁量却不大相同.物理学中如何来表示这种区别呢?如果想知道它们到底含有多少铁,该怎样精确地测量呢?【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108“质量”相关内容,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什么是物体的质量?用什么符号表示?答: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作质量,用符号m表示.问题2:质量的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答: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质量常用的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 t=103kg,1 g=10-3 kg,1 mg=10-3 g=10-6 kg.问题3:阅读教材P109小资料回答:新生儿、成人的质量分别大约是多少千克?苹果、一元硬币的质量分别大约是多少克?大头针、细菌的质量分别大约是多少毫克?大象、地球的质量分别大约是多少吨?答:新生儿、成人的质量分别是2~5 kg、40~×10-1kg=150 g、6×10-3 kg=6 g;大头针、细菌的质量分别大约是8×10-5 kg=8×10-2 g=80 mg、10-11kg=10-5 mg;大象、地球的质量分别大约是6×103 kg=6 t、6×1024 kg=6×1021 t.学点2:质量的测量通过自学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活动一:探究新知【议一议】生活中我们常用哪些工具测量物体的质量?答:生活中常用各种秤,例如台秤、体重计、案秤、电子秤、杆枰等(图6-2-1所示).【课件展示】各种秤台秤体重计案秤电子秤杆秤图6-1-2师:实验室经常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让我们先来了解天平的构造.【课件展示】托盘天平的构造(图6-1-3所示)图6-1-3教师介绍天平主要部分的作用:指针和分度盘:判断天平是否水平平衡(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央或指针在分度盘中央两边摆动幅度相同).熟悉常用的测量工具,丰富学生课外知识.后,糖水的质量与水和白糖的总质量相等吗?实验说明了什么?生:塑料瓶在剪碎前后的质量不变;白糖溶于水后,糖水与水和白糖的总质量相等.师:通过大量的事实,我们可以证明,质量是物体本身一种属性,不随它的形状、物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活动二:运用举例类型一:质量例1.为了避免人体肩部受到伤害,专家建议人肩承受的书包总质量不要超过人体质量的15%,根据建议,你估计中学生肩部承受的书包总质量通常不要超过(B).A.9 t B.9 kg C.9 g D.9 mg【解析】中学生的质量一般不超过60 kg,所以中学生肩部承受的书包总质量通常不能超过60 kg×15%=9 kg.故选B.类型二:天平和质量的测量例2.小明用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再将游码调到“0”刻线处,发现指针停在如图6-1-4甲所示的位置,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调好天平后,他进行了正确的操作,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6-1-4乙所示,矿石的质量为g.图6-1-4【解析】在用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水平.由图甲可知,分度盘上的指针偏右,说明天平左盘偏高,通过例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所学,突破重点.。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质量与密度教案
教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质量与密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质量与密度的概念、特性以及测量方法。
具体包括:1. 质量的定义和测量方法;2. 密度的定义和测量方法;3. 质量与密度的关系;4. 密度公式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质量的概念,掌握质量的测量方法;2. 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的测量方法;3. 掌握质量与密度的关系,能够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密度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质量与密度的关系;2. 教学重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子秤、量筒、水、物体;2. 学具:笔记本、尺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拿一个物体,用电子秤测量其质量,用量筒测量其体积,引导学生思考质量和密度之间的关系;2. 讲解质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电子秤进行测量;3. 讲解密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用量筒和水进行测量;4. 讲解质量与密度的关系:质量与密度成正比,质量越大,密度也越大;5. 讲解密度公式的应用:密度 = 质量 / 体积,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电子秤进行测量。
密度: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用量筒和水进行测量。
质量与密度关系:质量越大,密度也越大。
密度公式:密度 = 质量 / 体积七、作业设计1. 请用电子秤测量一个苹果的质量,并用量筒测量苹果的体积,计算苹果的密度;2. 请思考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用质量与密度来解释?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质量和密度的概念,通过讲解和例题,让学生掌握了质量与密度的关系以及密度公式的应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其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研究不同物质的质量和密度之间的关系,或者尝试用其他方法测量密度,如使用沙子代替水进行测量。
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教案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
2.了解天平的构造,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3.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4.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会用天平和量筒简单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6.了解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7.会用密度公式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质量和密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后面的压强、浮力、功等几章的计算中都将用到它。
对密度这一表示物质特征的物理量的理解,对以后学习比热容也有帮助。
本章学习两个反映物质属性的物理量——质量和密度。
在基本测量方面,学习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使用量筒直接测量液体的体积或间接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的体积,进而测量物质的密度。
在实际应用方面,利用质量和密度的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章在中考中占有重要地位,重点有质量的理解和测量,密度的理解、测量和计算。
难点是对密度的理解和相关知识的应用。
本章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新课标要求学生能灵活地分析和解决密度的实际问题,对密度的测量,不仅要懂得实验原理和测量方法,而且能根据实验原理设计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得出实验结果。
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学生并不陌生,比较容易接受;由于小学学过体积,对于密度知识的学习,也没什么障碍。
但学生对”质量和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很难理解;在单位换算中,数字大也给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另外,学生缺乏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应用密度知识产生障碍,讲解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多举例分析,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1.在引入质量、密度等概念时,教师应重视实例,重视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为了增加学生对千克和克的感性认识,可让学生了解”小数据“中列举的物质的质量的大小,并练习用天平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身边物质的质量,从而学会了天平的正确使用,又学会了估测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
3.对于测量工具——天平的学习,可让学生结合前几章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出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最后亲自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熟悉天平的使用方法。
中考物理复习教案 质量和密度
1、判断是什么物质,实、空心
2、质量计算
3、体积计算
四、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基础练习
1.物质存在有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中分子间距最大的是。
2. 银河系只是我们人类观测到的宇宙中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但也异常巨大,要表示银河系的大小使用长度单位最方便.
3.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大还是变小?你能举出两种现象支持你的说法吗?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与 V成正比;即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⑵使用方法:
“看”:单位:毫升(ml)=厘米3( cm3)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⑶体积的测量方法:A:对于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外形的固体,可按照其几何模型的体积公式测出有关量求出其体积。B:对于没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可设法把物体完全浸入某种液体中,得出其体积变化,则该体积变化就是该物体的体积。(排水法求体积,指不溶于液体或不发生化学反应,注意处理气泡、物体孔隙、化学反应、溶解等现象的问题)ρ物≥ρ液可完全浸入;ρ物<ρ液漂浮.(悬锤法、针压法);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 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八年级物理:质量和密度(教案)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教材物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物理教案 / 初中物理 / 八年级物理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质量和密度(教案)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可以让学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事物的理解认识也会有一定的帮助,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八年级物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密度(一)教学目的1. 掌握密度的概念。
2. 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3. 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二)教具演示实验用具:1分米3的木块1个,小黑板1块(画有课本上的实验表格),体积相同的长方铁块、铝块、木块(4厘米×3厘米×1厘米)各1个,体积相同的长方铁块、松木块(4厘米×3厘米×2厘米)各1个,托盘天平(最大秤量值200克)和砝码1套,刻度尺1只。
学生实验用具:每2人1个1厘米3的木块。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小学学过的体积单位提问:小学数学在表示物体体积时常用哪些单位?学生答:米3、分米3、厘米3。
教师出示1分米3的实物并让每位学生观察课桌上1厘米3的实物。
指出1分米3=1升,1厘米3=1毫升。
提问:谁能记得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板书:体积的单位:米3、分米3(升)、厘米3(毫升),1米3=103分米3=106厘米3 教师出示上节课所用的体积相同的长方铁块、铝块、木块,告诉学生它们的体积都是12厘米3。
提问:这三个物体哪个质量最大?哪个质量最小?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由此可见,不同的物体体积相同时,质量不相等。
这是什么原因?教师接着出示体积分别为12厘米3和24厘米3的铁。
提问:由生活经验知道哪个质量大?学生答:体积较大的铁块质量大。
讲述并引入课题:同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增大,它的质量也增大;它的质量跟体积又有什么关系呢?学了“密度”后我们就能知道这些问题。
质量和密度教案范文
质量和密度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能够区分质量的单位。
2. 让学生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单位,能够计算密度。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质量的概念、单位及计算。
2. 密度的概念、单位及计算。
3. 质量与密度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1. 质量的概念、单位及计算。
2. 密度的概念、单位及计算。
四、教学难点1. 质量与密度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质量与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观察和体验质量与密度的变化规律。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如:什么是物体的质量?质量的单位是什么?二、新课讲解(20分钟)1. 教师讲解质量的概念、单位及计算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质量的含义。
2. 教师讲解密度的概念、单位及计算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密度的含义。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质量与密度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演示(15分钟)1. 教师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体验质量与密度的变化规律。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六、作业布置1.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质量与密度的知识。
2. 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教师进行批改和反馈。
七、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2.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找出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八、拓展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质量与密度的实际应用,如:如何判断一个物体的质量是否合格?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经验。
九、教学评价1.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质量与密度方面的掌握程度。
第6章《质量和密度》复习课教案设计(含答案)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复习课【复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2.从比较质量多少的方法中领悟质量单位的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千克”的由来,熟悉常用的质量单位及其之间的换算,培养学生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能力;3.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会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或液体的质量,会看产品说明书;4.会正确使用量筒和量杯;5.建立密度的概念,认识密度公式和单位;6.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记住纯水的密度;7.会从密度表中查物质的密度;8.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估测物体的体积,估测物体的质量;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能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建立质量的概念。
2.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要素;3.学习“比值”的方法定义物理量;4.掌握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质量这一基本属性,树立唯物辩证法思想;2.养成学生细心、耐心、认真和爱护仪器的良好品质;3.通过亲身参与一系列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活动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能实事求是地记录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提出自己的见解,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魅力和威力。
【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1. 质量、密度概念的建立;2. 托盘天平和量筒两种基本工具的使用;3. 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建立密度的概念。
难点:密度概念的建立和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学具准备】天平、小磁酒杯、量筒、细线、大小木块、大小铝块等等及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复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教师拿出一些器材:天平、小瓷酒杯、量筒、细线、大小木块、大小铝块等,提出问题:利用这些器材我们可以设计哪些实验?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回答,从而引出复习的内容:质量和密度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在实验设计中,回顾质量和密度这一单元的几个重要实验,后面的几个专题复习就是围绕这些实验而展开的,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和热情。
质量和密度教案范文
质量和密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 让学生掌握密度的定义,了解密度是单位体积的物质的质量。
3. 让学生学会用天平和量筒进行实验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物体的密度。
4.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质量的概念及其测量。
2. 密度的定义及其计算。
3. 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密度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2.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质量和密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采用实验法进行物体质量和密度的测量。
3. 采用讨论法分析实验结果,解决问题。
五、教学准备:1. 天平、量筒、砝码、液体等实验器材。
2. 实验记录表格。
3. 教学课件。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如:“什么是力?”,“力的大小如何测量?”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质量和密度这两个物理量。
”二、质量的概念及其测量(10分钟)1. 教师讲解质量的定义,强调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并引导学生注意天平的使用方法。
3.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并将数据记录在实验记录表格中。
三、密度的定义及其计算(10分钟)1. 教师讲解密度的定义,介绍密度是单位体积的物质的质量。
2.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并引导学生注意量筒的使用方法。
3. 教师讲解如何根据质量和体积计算密度,并给出计算公式。
四、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2. 学生根据测量数据计算物体的密度,并将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表格中。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五、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平均值,减小误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全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全章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是学生在学习了力学基础知识后的进一步拓展。
本章主要介绍了质量、密度、以及它们与物体体积、形状的关系。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质量与密度的概念,掌握计算质量与密度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质量与密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八年级之前,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本概念,对物体运动、力的作用等有一定的理解。
但质量与密度作为两个新的物理量,需要学生通过实例去感受、理解它们的含义。
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如何通过实验测量物体的质量与密度,以及如何运用质量与密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质量、密度的概念及其特性;学会用公式计算物体的质量与密度;能够运用质量与密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思考、交流等方法,探究质量与密度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现象的欲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质量、密度的概念及其特性;质量与密度的计算方法;质量与密度在实际中的应用。
2.难点:质量与密度公式的推导;质量与密度在复杂情境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质量与密度的本质。
2.运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身体验、观察质量与密度的变化规律。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实验器材(如天平、砝码、体积测量工具等)、PPT、教学课件。
2.学具:笔记本、笔、实验记录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为什么冰块漂浮在水面?”引发学生对质量与密度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介绍质量与密度的概念,通过PPT展示质量与密度的定义、特性。
同时,讲解质量与密度的计算方法,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质量和密度》物理教案
《质量和密度》物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质量的概念,掌握质量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2. 让学生了解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的计算公式和应用。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质量的概念、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2. 密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应用。
3. 质量与密度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质量的概念、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密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应用。
2. 教学难点:密度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质量与密度的关系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认识质量和密度。
2.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实验过程和现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感受质量和密度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质量的教学:讲解质量的概念,介绍质量的测量工具(天平、电子秤等)和测量方法,进行实验演示。
3. 密度的教学:讲解密度的概念,介绍密度的计算公式(密度= 质量/ 体积),进行实验演示。
4. 质量与密度的关系:讲解质量与密度的关系,进行实验演示。
5.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质量和密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质量和密度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练习和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对质量和密度概念的理解。
2. 通过课后作业和综合练习,评价学生对质量和密度计算方法的掌握。
3.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天平、电子秤、测量容器、测量尺等。
2. 多媒体教学资源:PPT、实验视频、图片等。
3. 练习题库:相关质量和密度的练习题和测试题。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质量和密度的概念介绍,实验演示。
初中质量与密度复习教案
教学过程一、复习预习1.质量的定义?单位?2.天平的使用方法?3.密度的公式?4.量筒的读数与使用方法?5.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二、知识讲解课程引入:经过前面四次课,我们已经将质量与密度章节全部学习完毕,总的概括来说我们学习了两个物理量——质量和密度,两个仪器——天平和量筒,可能有的同学当时学的比较晕,今天我们一块儿来总结复习相关知识点。
考点/易错点1、质量1. 质量的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通常用字母m来表示。
2. 质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kg)。
常用的质量单位:吨(t)、克(g)、毫克(mg)。
换算: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4. 质量的性质: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质量不随物质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5. 天平的使用步骤:① 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② 调: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
③ 称: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④ 记: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把被测物体的质量记录下来。
⑤ 归:称完后把砝码放回盒内,不许遗漏。
考点/易错点2、密度1. 密度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它的体积的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 密度的公式:由密度的定义可知:密度=质量/体积字母表达式:ρ=m/V(密度用符号ρ表示,质量用符号m表示,体积用符号V表示)3. 密度的单位:密度的单位是由质量的单位和体积的单位组合而成,常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kg),体积单位是立方米(m3),则密度的单位就是千克每立方米,用符号表示为kg/m3,这种单位就是组合单位。
实验室常用克每立方厘米作密度的单位,用符号表示为g/cm3。
单位换算:1g/cm3=1×103kg/m3。
质量和密度教案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2.从比较质量多少的方法中领悟质量单位的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千克”的由来,熟悉常用的质量单位及其之间的换算,培养学生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能力;3.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会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或液体的质量,会看产品说明书;4.会正确使用量筒和量杯;5.建立密度的概念,认识密度公式和单位;6.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记住纯水的密度;7.会从密度表中查物质的密度;8.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估测物体的体积,估测物体的质量;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能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建立质量的概念。
2.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要素;3.学习“比值”的方法定义物理量;4.掌握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质量这一基本属性,树立唯物辩证法思想;2.养成学生细心、耐心、认真和爱护仪器的良好品质;3.通过亲身参与一系列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活动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能实事求是地记录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提出自己的见解,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魅力和威力。
【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1. 质量、密度概念的建立;2. 托盘天平和量筒两种基本工具的使用;3. 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建立密度的概念。
难点:密度概念的建立和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学具准备】天平、小磁酒杯、量筒、细线、大小木块、大小铝块等等及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复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教师拿出一些器材:天平、小瓷酒杯、量筒、细线、大小木块、大小铝块等,提出问题:利用这些器材我们可以设计哪些实验?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回答,从而引出复习的内容:质量和密度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在实验设计中,回顾质量和密度这一单元的几个重要实验,后面的几个专题复习就是围绕这些实验而展开的,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和热情。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质量教案新版教科版
6.1 质量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
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3.能对质量单位形成感性认识,会粗略估计常见物体的质量。
4.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际操作天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使用天平,学会测量固体的质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阅读产品说明书和上网查阅资料的兴趣,养成他们在多种渠道中,用多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的习惯。
2.通过介绍我国古代的天平,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质量的概念与单位,以及利用天平测量质量。
【教学难点】“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的探究与天平的使用。
课前准备课件、托盘天平、砝码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当菜站的售货员用秤给你称了1千克的西红杮时,你可曾想过,这“1千克”说的是西红柿的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注意归纳学生的不同答案,可做如下说明:“1千克”指的是西红柿的质量。
若说是西红柿的重量也可以,因为质量和重量在生活、贸易中是同义词。
2.提高服务质量的含义是什么?这里所说的质量与西红柿的质量,含义是否相同?那么,物理学里所说的质量,指的是什么?(学生讨论这两个质量的意义。
)明确两个概念:物体和物质。
物体:我们常见的一个个具体的实物都是物体;物质:则是指组成这些物体的材料。
例如:一把椅子和一张桌子。
1.椅子是一个物体,桌子也是一个物体,它们都是由木材组成的。
2.椅子、桌子都叫做物体,木材就是组成它们的物质。
二、新课教学(一)物体的质量1.质量的概念通过图片展示至少3组物体,每组都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每组的两个物体含有的物质多少明显不同。
比较:(1)两个物体都是由同种物质组成,有什么不同?(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2)再将3组物体综合起来,能得到什么结论?(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通过教材三个物理事实说明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质量和密度》物理教案
《质量和密度》物理教案第一章:质量的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质量的定义和特性能够运用质量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1.2 教学内容质量的定义和单位质量的特性:不变性、守恒定律质量的测量工具:天平、秤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实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利用实物和模型进行质量的直观展示1.4 教学活动引入质量的概念,讲解质量的定义和特性演示质量的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进行质量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质量的变化讨论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制作物品等1.5 教学评价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质量概念的理解程度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评估学生运用质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章:密度的概念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密度的定义和特性能够运用密度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2.2 教学内容密度的定义和单位密度的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密度与温度和压力的关系密度的测量工具:密度计、秤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实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利用实物和模型进行密度的直观展示2.4 教学活动引入密度的概念,讲解密度的定义和特性演示密度的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进行密度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密度的变化讨论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制作物品、鉴别物质等2.5 教学评价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密度概念的理解程度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评估学生运用密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章:质量和密度的关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质量和密度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质量和密度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3.2 教学内容质量和密度的关系公式:质量= 密度×体积质量和密度的单位换算关系质量和密度的应用:测量物体的质量和密度、鉴别物质等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实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利用实物和模型进行质量和密度的关系的直观展示3.4 教学活动讲解质量和密度之间的关系公式和单位换算关系进行质量和密度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质量和密度的变化关系讨论质量和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测量物体、鉴别物质等3.5 教学评价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质量和密度关系的理解程度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评估学生运用质量和密度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章:质量和密度的实验探究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进行质量和密度的实验探究能够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4.2 教学内容质量和密度的实验方法:比较法、转换法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的分析和结论的得出4.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观察、分析、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利用实物和模型进行质量和密度的实验探究的直观展示4.4 教学活动讲解质量和密度的实验方法和步骤进行质量和密度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4.5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学生对质量和密度实验探究的过程和结果的理解程度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评估学生运用实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五章:质量和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质量和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够运用质量和密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5.2 教学内容质量和密度在制作物品、购物、鉴别物质等方面的应用质量和密度的测量工具和仪器在实际中的应用5.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实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利用实物和模型进行质量和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直观展示5.4 教学活动讲解质量和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演示质量和密度的测量工具和仪器在实际中的应用进行实际应用案例的分析讨论,让学生亲身体验质量和密度第六章:质量的测量6.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质量的测量方法能够正确使用测量工具进行质量的测量6.2 教学内容质量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天平、电子秤、台秤等质量的测量误差和精确度质量测量的实际操作技巧6.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实验、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熟悉质量测量工具的使用6.4 教学活动讲解不同质量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演示质量测量工具的操作过程学生分组进行质量测量实验,练习使用测量工具讨论质量测量结果的误差和精确度问题6.5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和练习评价学生对质量测量工具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通过测量实验评价学生进行质量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第七章:密度的测量让学生掌握密度的测量方法能够正确使用测量工具进行密度的测量7.2 教学内容密度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密度计、阿基米德原理等密度的测量误差和精确度密度测量的实际操作技巧7.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实验、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熟悉密度测量工具的使用7.4 教学活动讲解不同密度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演示密度测量工具的操作过程学生分组进行密度测量实验,练习使用测量工具讨论密度测量结果的误差和精确度问题7.5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和练习评价学生对密度测量工具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通过测量实验评价学生进行密度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第八章:质量和密度实验设计8.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设计质量和密度的实验能够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质量和密度实验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实验结果的分析和结论的得出8.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实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熟悉实验设计的过程8.4 教学活动讲解质量和密度实验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演示实验设计和操作过程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设计,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8.5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学生对质量和密度实验设计的过程和结果的理解程度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评估学生运用实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九章:质量和密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质量和密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能够运用质量和密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9.2 教学内容质量和密度在工程、环境、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实例质量和密度测量工具和仪器在实际中的应用采用讲解、演示、实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质量和密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9.4 教学活动讲解质量和密度在工程、环境、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实例演示质量和密度测量工具和仪器在实际中的应用分析讨论质量和密度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9.5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学生对质量和密度在不同领域应用的理解程度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评估学生运用质量和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十章:质量和密度综合练习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巩固质量和密度的知识能够运用质量和密度的知识解决综合问题10.2 教学内容质量和密度的综合练习题质量和密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0.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练习、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质量和密度的知识进行解决10.4 教学活动讲解质量和密度的综合练习题学生进行练习,解决实际问题讨论解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10.5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和练习评价学生对质量和密度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讨论评价学生运用质量和密度知识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第一章:质量的概念1.1 教学目标理解质量的定义和特性。
初中化学质量密度教案
初中化学质量密度教案
主题:质量密度
年级:初中
课时:1节课
教学目标:
1. 了解质量密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掌握质量密度的计算公式。
3. 能够通过实例计算物质的质量密度。
教学重点:
1. 质量密度的概念。
2. 质量密度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1. 质量密度计算的实例题目。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实验道具和实验材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入质量密度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平时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质量密度较大或较小。
二、讲解(10分钟)
1. 讲解什么是质量密度,质量密度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2. 介绍质量密度的计算方法。
三、实验演示(15分钟)
教师进行一个实验演示,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及体积来计算出它们的质量密度,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四、练习(15分钟)
让学生尝试计算给定物质的质量密度,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质量密度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加观察和实践。
六、作业(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寻找一个物体,测量它的质量和体积,并计算出它的质量密度。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掌握质量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在实际操作中
运用所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让他们能够将所学
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质量与密度》单元复习 物理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质量与密度》单元复习物理优秀教学设计(教案)在这一章节中,我们研究了什么?首先是质量。
你们还记得质量的定义吗?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是“kg”,我们也研究了常用的质量单位及其之间的换算。
同时,我们也要培养学生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能力。
现在,我将展示一些物体,请你们估测一下它们的质量。
专题二】密度:师:接下来,我们来复密度。
你们还记得密度的定义吗?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通常用“ρ”表示。
我们研究了如何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或液体的质量,也研究了如何正确使用量筒和量杯,并且正确读数。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常见物质的密度,要记住纯水的密度。
最后,我们学会了如何从密度表中查物质的密度,并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探究中都有很重要的应用。
三、实验探究:师:现在,我们将进行一些实验探究,来巩固我们所学的知识。
首先,我们来测量一下这个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然后计算它的密度。
接下来,我们再来测量一下水和热水的密度,并比较它们的密度差异。
最后,我们将测量一些被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密度,来探究它们的性质。
通过这些实验探究,学生们可以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要素,同时也能够掌握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的方法。
同时,通过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学生们也能够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惯。
冰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密度的概念和重要性。
老师询问同学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让同学们独立完成“知识点梳理”第一项,通过翻阅课本和导学稿提示来完成任务。
接着,老师展示了FLASH天平仿真实验,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和总结来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和读数。
随后,老师抽取一份练让学生们进行“找茬”游戏,调动学生的思考欲望和研究积极性。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唤醒学生们潜在的记忆,提高课堂效率。
接下来,老师打出PPT“2.实验室测量工具:天平”,让学生们对照填写内容是否正确。
《质量和密度》教案
《质量和密度》教案质量和密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质量和密度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
2. 掌握测量物体质量和密度的方法,并学会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3. 培养学生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锻炼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质量和密度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
2. 掌握测量物体质量和密度的方法,并学会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密度的概念并学会在实验中测量。
2. 理解密度的应用及其实际意义。
四、教学内容1. 质量的概念(1)引入活动:通过让学生手拿不同重量的物品来感受物品质量的轻重差别,引发学生对质量的认识。
(2)讲解概念:给出物质质量定义,让学生理解质量的概念和基本单位。
(3)应用实践:利用天平测量不同物品的质量,并让学生完成一些实际问题的计算。
2. 密度的概念(1)实验活动: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发现密度的概念并理解密度的计算公式。
(2)理论知识讲解:通过图例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密度的概念、基本单位及计算公式。
(3)应用实践:教师布置一些应用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计算并分析得出结论。
3. 应用实例通过介绍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应用实例,如建筑工程实践、船舶浮力、汽车美容鉴定等,巩固学生对质量和密度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方法1. 活动教学法2. 实验教学法3. 情境教学法4. 问题教育法六、教学效果评估1. 实验报告:学生进行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
2. 组内互评:组内互相评价实验报告,提出改进建议。
3. 课堂作业:出示案例让学生分析计算并完成作业。
七、教学资源实验性用具:刻度尺、扁平板、直尺、密度试剂等多媒体课件:示意图、实验图表等八、教学反思本次教学对于学生的掌握质量和密度的概念以及计算方法均有一定的提升。
但是,由于时间有限,部分学生掌握了质量和密度的基本概念,但是对于复杂实际应用仍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下一步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强化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
同时,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更具互动性和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并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质量和密度教案
质量和密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质量和密度的概念和定义;2.掌握质量和密度的计算方法;3.理解质量和密度对物体性质的影响;4.能够应用质量和密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质量的概念和定义–质量是物体所固有的性质,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
2.质量的计算方法–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天平所示的数字即为物体的质量。
3.密度的概念和定义–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表示物体的紧密程度。
–计算公式:密度 = 质量 / 体积–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立方米(kg/m³)。
4.密度的计算方法–已知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将质量与体积进行除法运算即可得到密度值。
5.质量和密度的关系–密度是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所以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相同质量下,密度越大表示物体越紧密,密度越小表示物体越稀疏。
–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可以用密度来区分物质的种类。
1.导入–制作一个实验演示,用两个相同大小但质量不同的物体,观察它们在水中下沉或浮出水面的情况,引发学生对质量和密度的思考。
2.理论讲解–对质量和密度的概念和定义进行详细解释,并介绍计算方法。
3.实例分析–通过一些实际例子,如水银和铁的密度比较,解释质量和密度对物体性质的影响,并帮助学生理解质量和密度的关系。
4.计算练习–设计一些质量和密度的计算题目,供学生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应用–引导学生思考质量和密度对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等,并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
6.总结归纳–总结质量和密度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7.练习检测–布置一些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质量和密度的掌握情况。
四、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随堂测验:通过课堂练习和问题回答来考察学生对质量和密度的理解情况。
3.作业评价:评阅和评分学生布置的作业,检查学生对质量和密度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和密度教案(一)质量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含有物质多的,我们说这个物体的质量大,含有物质少的,我们说它的质量小。
质量用字母m表示。
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为kg,常用单位还有吨、克、毫克。
吨比千克大,符号为t,克和毫克比千克小,符号分别是g、mg。
这些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为:1 t=103 kg=106 g=109 mg。
3.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辨析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改变而改变。
你玩过橡皮泥吧,一块橡皮泥不论被捏成什么形状,它的质量是不会改变的。
冰化成水,虽然由固态变成了液态,状态改变了,其质量也是不变的。
把一本书由北京带到上海,虽然书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但其质量是不改变的。
因此,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
4.质量的测量工具质量是一个可以直接测量的物理量。
在实验室中,是用天平来测物体的质量的。
生活中测量质量的工具有案秤、台秤、电子秤、杆秤等。
图2—7—15.天平的使用(1)天平的调节。
首先,把天平放到水平台上,其次,要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
每台天平都有平衡螺母,调节前指针在分度盘的位置偏左,或者你观察到的是左盘低右盘高,平衡螺母向右调;如果指针在分度盘的位置偏右,或者你观察到的是是右盘低左盘高,这时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左调;当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上或是指针左右摆动的幅度相同时,天平就平衡了。
你就可以放物体进行测量了。
(2)称量过程。
在左盘中放上物体后,估测物体质量,按先大后小的顺序,用镊子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如果砝码添加后不能恰好使横梁平衡,再用镊子调节标尺上的游码,直到横梁平衡。
这时你就可以知道物体的质量了。
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所处位置的刻度值之和。
砝码上都标有质量数,读出相加即可。
读游码在标尺上的刻度值时,需要你首先弄清标尺的分度值,读数时,应读游码最左边所对的刻度。
游码的示数也要加入物体的总质量中。
易混点平衡螺母和游码都可用来调节横梁平衡,但它们使用的时机不同,平衡螺母在天平调节时使用,游码在称量时使用,切不可混淆使用。
(二)密度 1.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其计算式是p=m/v。
2.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米3 (kg/m3),常用单位有克/厘米3(g/cm3)。
这两个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为lg/cm3=103 kg/m3。
3.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在讲质量时,我们说质量是物质的属性,而密度我们称之为物质的特性,为什么这样说呢? 比较特性是指某种物质所特有的,能够与其他物质相互区别的性质、形态、颜色、软硬等。
物质的属性可以相同,但是特性一般不相同。
质量是物质的属性,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同种物质的质量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但密度一定相同;例如,桃木桌子和桃木椅子的质量不同,但密度都是桃木的密度,是相同的。
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密度一般不同,我们可以用密度来辨别各是什么物质。
342017-05-13(一)质量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含有物质多的,我们说这个物体的质量大,含有物质少的,我们说它的质量小。
质量用字母m表示。
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为kg,常用单位还有吨、克、毫克。
吨比千克大,符号为t,克和毫克比千克小,符号分别是g、mg。
这些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为:1 t=103 kg=106 g=109 mg。
3.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辨析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改变而改变。
你玩过橡皮泥吧,一块橡皮泥不论被捏成什么形状,它的质量是不会改变的。
冰化成水,虽然由固态变成了液态,状态改变了,其质量也是不变的。
把一本书由北京带到上海,虽然书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但其质量是不改变的。
因此,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
4.质量的测量工具质量是一个可以直接测量的物理量。
在实验室中,是用天平来测物体的质量的。
生活中测量质量的工具有案秤、台秤、电子秤、杆秤等。
图2—7—15.天平的使用(1)天平的调节。
首先,把天平放到水平台上,其次,要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
每台天平都有平衡螺母,调节前指针在分度盘的位置偏左,或者你观察到的是左盘低右盘高,平衡螺母向右调;如果指针在分度盘的位置偏右,或者你观察到的是是右盘低左盘高,这时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左调;当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上或是指针左右摆动的幅度相同时,天平就平衡了。
你就可以放物体进行测量了。
(2)称量过程。
在左盘中放上物体后,估测物体质量,按先大后小的顺序,用镊子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如果砝码添加后不能恰好使横梁平衡,再用镊子调节标尺上的游码,直到横梁平衡。
这时你就可以知道物体的质量了。
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所处位置的刻度值之和。
砝码上都标有质量数,读出相加即可。
读游码在标尺上的刻度值时,需要你首先弄清标尺的分度值,读数时,应读游码最左边所对的刻度。
游码的示数也要加入物体的总质量中。
易混点平衡螺母和游码都可用来调节横梁平衡,但它们使用的时机不同,平衡螺母在天平调节时使用,游码在称量时使用,切不可混淆使用。
(二)密度 1.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其计算式是p=m/v。
2.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米3 (kg/m3),常用单位有克/厘米3(g/cm3)。
这两个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为lg/cm3=103 kg/m3。
3.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在讲质量时,我们说质量是物质的属性,而密度我们称之为物质的特性,为什么这样说呢? 比较特性是指某种物质所特有的,能够与其他物质相互区别的性质、形态、颜色、软硬等。
物质的属性可以相同,但是特性一般不相同。
质量是物质的属性,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同种物质的质量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但密度一定相同;例如,桃木桌子和桃木椅子的质量不同,但密度都是桃木的密度,是相同的。
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密度一般不同,我们可以用密度来辨别各是什么物质。
342017-05-13(一)质量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含有物质多的,我们说这个物体的质量大,含有物质少的,我们说它的质量小。
质量用字母m表示。
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为kg,常用单位还有吨、克、毫克。
吨比千克大,符号为t,克和毫克比千克小,符号分别是g、mg。
这些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为:1 t=103 kg=106 g=109 mg。
3.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辨析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改变而改变。
你玩过橡皮泥吧,一块橡皮泥不论被捏成什么形状,它的质量是不会改变的。
冰化成水,虽然由固态变成了液态,状态改变了,其质量也是不变的。
把一本书由北京带到上海,虽然书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但其质量是不改变的。
因此,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
4.质量的测量工具质量是一个可以直接测量的物理量。
在实验室中,是用天平来测物体的质量的。
生活中测量质量的工具有案秤、台秤、电子秤、杆秤等。
图2—7—15.天平的使用(1)天平的调节。
首先,把天平放到水平台上,其次,要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
每台天平都有平衡螺母,调节前指针在分度盘的位置偏左,或者你观察到的是左盘低右盘高,平衡螺母向右调;如果指针在分度盘的位置偏右,或者你观察到的是是右盘低左盘高,这时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左调;当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上或是指针左右摆动的幅度相同时,天平就平衡了。
你就可以放物体进行测量了。
(2)称量过程。
在左盘中放上物体后,估测物体质量,按先大后小的顺序,用镊子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如果砝码添加后不能恰好使横梁平衡,再用镊子调节标尺上的游码,直到横梁平衡。
这时你就可以知道物体的质量了。
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所处位置的刻度值之和。
砝码上都标有质量数,读出相加即可。
读游码在标尺上的刻度值时,需要你首先弄清标尺的分度值,读数时,应读游码最左边所对的刻度。
游码的示数也要加入物体的总质量中。
易混点平衡螺母和游码都可用来调节横梁平衡,但它们使用的时机不同,平衡螺母在天平调节时使用,游码在称量时使用,切不可混淆使用。
(二)密度 1.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其计算式是p=m/v。
2.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米3 (kg/m3),常用单位有克/厘米3(g/cm3)。
这两个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为lg/cm3=103 kg/m3。
3.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在讲质量时,我们说质量是物质的属性,而密度我们称之为物质的特性,为什么这样说呢? 比较特性是指某种物质所特有的,能够与其他物质相互区别的性质、形态、颜色、软硬等。
物质的属性可以相同,但是特性一般不相同。
质量是物质的属性,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同种物质的质量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但密度一定相同;例如,桃木桌子和桃木椅子的质量不同,但密度都是桃木的密度,是相同的。
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密度一般不同,我们可以用密度来辨别各是什么物质。
342017-05-13(一)质量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含有物质多的,我们说这个物体的质量大,含有物质少的,我们说它的质量小。
质量用字母m表示。
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为kg,常用单位还有吨、克、毫克。
吨比千克大,符号为t,克和毫克比千克小,符号分别是g、mg。
这些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为:1 t=103 kg=106 g=109 mg。
3.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辨析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改变而改变。
你玩过橡皮泥吧,一块橡皮泥不论被捏成什么形状,它的质量是不会改变的。
冰化成水,虽然由固态变成了液态,状态改变了,其质量也是不变的。
把一本书由北京带到上海,虽然书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但其质量是不改变的。
因此,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
4.质量的测量工具质量是一个可以直接测量的物理量。
在实验室中,是用天平来测物体的质量的。
生活中测量质量的工具有案秤、台秤、电子秤、杆秤等。
图2—7—15.天平的使用(1)天平的调节。
首先,把天平放到水平台上,其次,要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
每台天平都有平衡螺母,调节前指针在分度盘的位置偏左,或者你观察到的是左盘低右盘高,平衡螺母向右调;如果指针在分度盘的位置偏右,或者你观察到的是是右盘低左盘高,这时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左调;当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上或是指针左右摆动的幅度相同时,天平就平衡了。
你就可以放物体进行测量了。
(2)称量过程。
在左盘中放上物体后,估测物体质量,按先大后小的顺序,用镊子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如果砝码添加后不能恰好使横梁平衡,再用镊子调节标尺上的游码,直到横梁平衡。
这时你就可以知道物体的质量了。
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所处位置的刻度值之和。
砝码上都标有质量数,读出相加即可。
读游码在标尺上的刻度值时,需要你首先弄清标尺的分度值,读数时,应读游码最左边所对的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