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镇西《给教师的36条建议》有感
读《给教师的36条建议》有感
读《给教师的36条建议》有感龙慧芳最近读了特级教师李镇西老师所著的《给教师的36条建议》一书,该书以“回答他人来信所提问题”的方式进行分析、解答。
36条建议条条实用,深入我心,尤其是班主任工作中,这些建议就象是一本字典,为我解决日常工作中的问题提供了方向。
一.学生是我们的教育者的一面镜子我们常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其实,有什么样的老师也会影响出什么样的学生。
如果学生遇到一位讲课的时候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的老师,那这个学生会慢慢爱上学习并不断收获学习的喜悦;如果学生遇到一位不是照搬教参人云亦云的老师,那这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随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可能有什么样的学生,教师的言行举止势必会在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通过自身的好形象来对学生产生熏陶。
与此同时,我们教师应该时时以学生为鉴,要经常自我反省,“揽镜自照”看到自己的“瑕疵”,以展现自己更多的“靓点”。
教师要学会常照镜子,经常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自己教学的各种意见和建议,便于在以后的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保护好学生的羞耻心当源告诉我宇偷了他的钢笔时,我并没有在班里大肆批评,而是先调查然后确认事实后找了他们过来聊天。
宇的家庭条件很好,偷钢笔纯粹是因为钢笔的样式好看便据为己有,最终还是被源发现了。
宇进办公室时知道缘由,一个劲地说自己错了,今后不敢了,请老师原谅。
看着他泪如段线的样子,害怕和后悔的眼神,我依然严肃地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然后、勉励他:老师相信你是一时犯糊涂,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改。
千万不要有歪念。
最后,我当着宇的面嘱咐源,今天这件事到此结束,不能再向任何人提起,我给了宇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
宇听后泪眼模糊地向我保证:老师,谢谢您,我以后一定不会再犯。
我的“包庇”保护了他的羞耻心,让他更加信任我的教育。
三.班级管理中以“和”为贵“和”是什么“和”就是班主任对学生的亲和力,对学生的包容心,也是与学生的情感沟通。
读李镇西《给教师的36条建议》有感
读李镇西《给教师的36条建议》有感读李镇西《给教师的36条建议》有感2015年3月2日8:27至4月16日16:50,我读完了李镇西老师的《给教师的36条建议》一书,收获很多,现将书中我理解的关于李老师的一些观点简要摘录、概括如下,以此作为我读此书之记录,也希望能对从事基础教育的同行们有帮助。
关于教育家李镇西老师认为,相比20世纪上半叶,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是呼唤教育家的时代,这种呼唤一直延续到现在。
其实,人们呼唤教育家,是呼唤更多具有教育家品质的人。
在李镇西老师看来,要成为教育家,除了一些基本的素质之外,还至少要具备以下四个基本品质:拥有超越世俗的高远追求,拥有富有创见的教育思想,拥有百科全书式的学识素养,拥有长期的第一线教育实践。
把教师当做职业还是事业,是教育家与一般教育者最根本的区别。
我认为,在当前我国对教育投入不足导致教师权利和义务不对等的形势下,很难吸引到最优秀的人才从教,就少了一些能把教育当做事业的教师,少了一些有思想的教师,导致我国现在的中青年教育者普遍存在着知识结构和文化底蕴先天不足的弱点。
所以,教育家苗子的先天不足导致拥有教育家品质的教师很难产生。
当然,如果苗子不好,但是土壤肥沃,照样可以成长成为一株较为健壮的植株。
思想自由,是教育家产生的第一社会土壤。
只要给教育者尽可能的思想自由,中国的教育家应该自然是源源不断,层出不穷。
当然,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我们教师不得不戴着“镣铐”跳舞,但良知和智慧,能够使我们戴着“镣铐”的舞步尽可能优雅一些。
无数相同教育体制下但却很优秀的老师证明,这是能够做到的。
关于教育教学和教师成长(一)为什么要减少“刻意教育”?李老师认为:教育的意图掩蔽得越好,教育的效果就越佳。
不动声色、不知不觉、了无痕迹、天衣无缝、自然润物、潜移默化……这些都是教育的艺术,也是教育的境界。
不用刻意去追求外在的“教育意义”,因为大自然本来就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
如果不让学生在童年和少年时代便打开这本书阅读,这不但是我们教育的缺失,也是学生们人生的遗憾。
《给教师的36条建议》读书笔记(精选3篇)
《给教师的36条建议》读书笔记(精选3篇)我拜读了李镇西老师所著的《给教师的36条建议》,读后掩卷而思,感慨万端。
有惭愧与反思,也有智慧与力量。
李镇西老师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在书中谈到了有关于智慧教师的养成,如何成为最好的自己,教育技术的巧妙运用,对待“特殊学生”的方式,以及对于现在比较热门的“教师尊严”等问题都有涉略。
另外,书中还对“如何对待自己的教育失误、如何有效的与孩子谈心、如何对学生进行真是教育”等比较难把握的问题做了细致的分析,这对处在教学一线的我们将起到很好地参考作用,而对于我们自身的发展也有着非常实际的意义。
一、对学生进行真实的教育书中李老师肯定了对学生进行“真实教育”的必要性,并讲述了李金川和宁晓燕两人的悲惨遭遇,虽然此二人的事件属个别案例,但同样值得我们深思。
书中李老师也真诚的向我们讲述了他是如何应付检查配合学校认认真真造假的,事后又是如何向学生们吐露心声的。
他当时的一段话让我感到由衷的佩服,佩服他的敢于说真话,敢于向学生承认错误。
我觉得对学生们进行社会现实教育是必要的,没有什么是十全十美的,这个世界这个社会的大部分是美好的善良的,但也有许多的丑恶的不好的现象客观的存在着。
尽量不做假,这是我们所能做的,如果实在躲不过,那么就应该坦率的告诉学生,我们正在做着不该做的事;而且告诉学生以后如果有机会有能力尽量杜绝弄虚作假。
这才是我们真实的教育,真实的社会,真实的中国。
我们要教给他们正确的辨别方法,正确的看待认识我们这个社会。
看到这个世界的美好善良并努力去维护和促进这种美好和善良,同时也要学会警惕社会上的丑恶现象,远离它们,正确的分析他们,从中找出有利于自己的积极因素,而这需要我们的老师正确的引导。
二、走进学生心灵,真诚的和学生谈心李老师在书中说:“成功的谈心,第一,要发自内心的尊重学生,千万不要居高临下;第二,语言要有亲和力;第三,要善于铺垫,善于不知不觉的走进学生心灵。
”李老师给我们举个了他的例子,我体会到和孩子们谈心是一门技巧,如果你掌握了这个技巧你就能和学生有效的沟通,但我们往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老是以居高临下的角度来看待学生,使得他们感觉不到被尊重,而且喜欢以偏概全,犯点小错误就抹杀了孩子的所有优点。
读《给教师的36条建议》有感
读《给教师的36条建议》有感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读《给教师的36条建议》有感龙慧芳最近读了特级教师李镇西老师所著的《给教师的36条建议》一书,该书以“回答他人来信所提问题”的方式进行分析、解答。
36条建议条条实用,深入我心,尤其是班主任工作中,这些建议就象是一本字典,为我解决日常工作中的问题提供了方向。
一.学生是我们的教育者的一面镜子我们常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其实,有什么样的老师也会影响出什么样的学生。
如果学生遇到一位讲课的时候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的老师,那这个学生会慢慢爱上学习并不断收获学习的喜悦;如果学生遇到一位不是照搬教参人云亦云的老师,那这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随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可能有什么样的学生,教师的言行举止势必会在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通过自身的好形象来对学生产生熏陶。
与此同时,我们教师应该时时以学生为鉴,要经常自我反省,“揽镜自照”看到自己的“瑕疵”,以展现自己更多的“靓点”。
教师要学会常照镜子,经常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自己教学的各种意见和建议,便于在以后的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保护好学生的羞耻心当源告诉我宇偷了他的钢笔时,我并没有在班里大肆批评,而是先调查然后确认事实后找了他们过来聊天。
宇的家庭条件很好,偷钢笔纯粹是因为钢笔的样式好看便据为己有,最终还是被源发现了。
宇进办公室时知道缘由,一个劲地说自己错了,今后不敢了,请老师原谅。
看着他泪如段线的样子,害怕和后悔的眼神,我依然严肃地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然后、勉励他:老师相信你是一时犯糊涂,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改。
千万不要有歪念。
最后,我当着宇的面嘱咐源,今天这件事到此结束,不能再向任何人提起,我给了宇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
宇听后泪眼模糊地向我保证:老师,谢谢您,我以后一定不会再犯。
《给教师的36条建议》读书心得
《给教师的36条建议》读书心得《给教师的36条建议》读书心得1最近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给教师的36条建议》,从这本书中使我收获很多,其中的一条“在如何把握好教育过程中的‘宽’与‘严’”给我感触最深。
书中谈到:教育,对未成年的孩子来说,“刚”是相对的,“柔”是绝对的;“法”是相对的,“情”是绝对的;严厉是相对的,宽容是绝对的;“疾风暴雨”是相对的,“和风细雨”是绝对的;“三下五除二”是相对的,“润物细无声”是绝对的;“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必要的”。
作为教师在管理学生中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教不严,师之惰”,道出了“严”的重要性。
教师首先要严于律已,“言教不如身教”,教师不仅要严格要求学生,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
教育是人学,是对人类灵魂的引导和塑造。
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就应该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人格力量所施加的影响。
所谓“已不正焉能正人”,惟有如此,学生才能敬其师,信其道。
严要解决的问题是班级最基本或当前最主要的问题,为了保证所有力量都集中于此,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在管理中针对学生特点制定严明的班级纪律,按学校的规章制度从行为习惯、课堂纪律、寝室纪律以及卫生等方面规范学生,使之形成班规并以此约束学生、严格要求学生。
同时选拔品学兼优的学生组成班委会,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进行了量化管理,奖优罚劣,使学生自觉地规范约束自己,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违反校纪班规的学生要严肃处理,进行批评教育,并给予适当的惩罚。
如果我们对学生的错误不闻不问,不及时批评指正的话,会使学生丧失真善美、假恶丑的标准。
学生从老师的批评声中,如果能领悟出严中有爱,批评自己是为自己好,他也就从中得到了前进的信心和能力。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宽容,其实也是一种严格,一种特殊的严格。
当然,要使宽容这一教育方法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也得注意分寸,掌握尺度,灵活而辨证地使用它。
关于《给教师的36条建议》读书心得
关于《给教师的36条建议》读书心得第1篇:关于《给教师的36条建议》读书心得这些年来教育界流行这么一个说法:“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
”李镇西在3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对教学及学生的研究有其独到的见解。
在上一学期学校开展的师徒结对活动中,我的师傅王锐送给我了一本李镇西的《给教师的36条建议》。
李镇西老师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在书中谈到教师在教育中常遇到的一些问题他是怎么解决的,写得通俗易懂,方便*作,给我的教学工作特别是班主任工作带来很大启迪。
下面我谈谈最有心得的报喜单:李老师每周末都要在全班举行一次“全民公投”,也就是让全班同学无记名投票,评选出当周进步最大的同学,凡是获得票数最多的前十名,他征求科任老师的看法,给家长发报喜单。
报喜单是他提前印好的,需要的时候直接填有关学生的姓名就可以了。
报喜单是这样写的:×××同学的家长:你好!您的孩子×××,本周在校表现良好,进步突出,特此通知,请予以鼓励,并建议给孩子以适当的物质奖励。
感谢您的配合教育,我们期待着孩子继续进步!班主任:李镇西李老师要求获得报喜单的孩子必须拿回家让家长签字,周一返校将家长签字后的报喜单回交给他,由李老师自己保存,到期末由李老师做统计,根据报喜单数量的多少,分别给有关同学按一二三等奖发奖品。
看到李老师的着种做法,我觉得这不仅能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还对转化后进生有帮助,并且物质奖励还不用自己掏钱,我也立刻打印了报喜单,准备按李老师的方法来试一试。
我为了将表扬转化为集体表扬,给学生更大的激励,我每组安排了一名同学准备**的卡片,在投票前提前给自己组每人发三张,这就是同学们的选票,填写选票,我提了要求,按这样的方式来写:×××同学:你(写优点,进步最大的方面。
)我希望你(写自己的希望,今后可以改进的方面。
)×××日期我告诉孩子们你在选票上写下的内容是对对方的肯定和鼓励,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金钱都买不到的,对方一定会把这张选票珍藏,要是我来写我一定会认认真真写下每一个字,送上我最真诚的祝福。
《给教师的36条建议》读后感
《给教师的36条建议》读后感每阅读一次教育书籍,都是在给自己进行培训和自我教育。
坚持一书一得,将其牢记于心并运用于心,那本次阅读就是有成功的,开卷有益。
通过阅读李镇西老师的《给教师的36条建议》,使我学习了一条教育教学的智慧之路,也让我从中获得了更多的理解与思考。
一、老师之间如何相处呢?李老师回答了我们,作为青年教师我们要学会欣赏和尊重,欣赏每位老师的优点,以开阔的胸襟和善良的眼光对待周围的同事,人际关系自然越来越好了。
二、老师和家长如何相处?对于家长送礼的情况我们又如何处理呢?第一,老师跟家长都是为学生服务的,我们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帮助者和引导者。
正因如此,老师和家长要合作,共同为孩子量身定做一个适合他的教育方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
作为青年教师,我不仅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而且要善于向家长们取经。
每一位同学的家长都是孩子生活中的教育家,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他们有自己的教育智慧,老师应当抱着学习的心态与家长平等沟通交流,要无条件尊重每一位家长。
第二,家长送礼可能也是受社会“潜规则”的影响,并非故意“侮辱”老师的人格。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一定要坚守住自己内心的那道防线,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要保持一颗朴素的教育心。
对于家长送礼,我们可以学习李老师的做法。
李镇西老师是这样对家长说的:“你们孩子对我的尊敬,你们对我的尊重,就是给我最厚重的礼物。
”三、关于教师成长。
所有的成长都是在困境与夹缝中完成的。
思考也好,学习也好,都是一种习惯,而不是一项需要“专门时间”完成的任务。
我相信从来没有专门的时间用来给教师成长,只有在夹缝和困境中奋力成长,我相信人的成长就是在平凡的每一天当中一点点壮大的。
厚实的学问、儒雅的修养、执着的理想、赤诚的爱心、纯洁的童真、丰富的智慧、宽阔的胸襟、凌云的气节、伟岸的风骨、朴素的良知、自由的精神……构成了高贵心灵的全部内涵。
四、关于爱与教育。
教育之爱决不止于情感,它还包含着责任与能力。
读李镇西老师的《给教师的36条建议》
读李镇西老师的《给教师的36条建议》读李镇西老师的《给教师的36条建议》郭跃辉一天时间,我读完了李镇西老师的《给教师的36条建议》,掩卷沉思,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想。
有后悔与反思,有希望与憧憬,有经验与教训,也有智慧与力量。
对于一些教育难题,李老师能够巧妙化解;对于一些人事关系,李老师能够娓娓道来;对于一些不正之风,李老师能够一阵见血;对于教育本身,李老师充满了睿智与胸襟。
《给教师的36条建议》并不是专门写给班主任的,而是面向全体教师的。
书中谈到了教师的尊严、教育与惩罚、新教育实验、教师成长的因素、如何阅读理论著作、如何处理与同事的关系、如何对待教育失误等等,这些都是所有教师遇到的教育难题,所以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感觉李老师的建议对我“用莫大焉”。
我又想起了吴非即王栋生老师的《致青年教师》和《不跪着教书》,他们对教育的思考、对年轻人的期望、对同事的真诚,读来确实让人感动。
而这本书又谈了大量的与班主任工作有关的话题,例如对待“后进生”的问题、确立班委、安排座位、主题班会、班级活动、学生的周记、班级意外事件处理等等问题,这些都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甚至可以直接使用。
每个老师都是有故事的人,如何编织、演绎自己的精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
对于教育路上的珍珠,李老师能够用彩线将其缀成一串串精美的项链。
读李镇西老师的书,感觉李老师几十年的教育经历就是一部书,一部厚重的教育著作,这里面有对教育的真切感知,有无数教育素材的积累。
每个老师都可以有这样一部书,可是当自己老去,回望自己一生的教育经历,有哪些东西永远记忆犹新,有哪些东西可以永久保存,大浪淘沙,剩下的难道是一片苍白的回忆?从这一点上讲,李老师绝对值得我们所有的老师尊敬、学习甚至膜拜。
我们也在从事教育,我们也在上课,也在当班主任,也有很多经历,有很多故事,如果故事只有自己或者少数亲朋好友知道,这个故事是淡薄的。
如果我们能够拿起笔,将教育征途上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我们的故事就是厚重的,我们也可以成为有故事的人。
《给教师的36条建议》读书笔记范文
《给教师的36条建议》读书笔记范文《给教师的36条建议》读书笔记范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书笔记了。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书笔记头疼,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给教师的36条建议》读书笔记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1我拜读了李镇西老师所著的《给教师的36条建议》,读后掩卷而思,感慨万端。
有惭愧与反思,也有智慧与力量。
李镇西老师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在书中谈到了有关于智慧教师的养成,如何成为最好的自己,教育技术的巧妙运用,对待“特殊学生”的方式,以及对于现在比较热门的“教师尊严”等问题都有涉略。
另外,书中还对“如何对待自己的教育失误、如何有效的与孩子谈心、如何对学生进行真是教育”等比较难把握的问题做了细致的分析,这对处在教学一线的我们将起到很好地参考作用,而对于我们自身的发展也有着非常实际的意义。
一、对学生进行真实的教育书中李老师肯定了对学生进行“真实教育”的必要性,并讲述了李金川和宁晓燕两人的悲惨遭遇,虽然此二人的事件属个别案例,但同样值得我们深思。
书中李老师也真诚的向我们讲述了他是如何应付检查配合学校认认真真造假的,事后又是如何向学生们吐露心声的。
他当时的一段话让我感到由衷的佩服,佩服他的敢于说真话,敢于向学生承认错误。
我觉得对学生们进行社会现实教育是必要的,没有什么是十全十美的,这个世界这个社会的大部分是美好的善良的,但也有许多的丑恶的不好的现象客观的存在着。
尽量不做假,这是我们所能做的,如果实在躲不过,那么就应该坦率的告诉学生,我们正在做着不该做的事;而且告诉学生以后如果有机会有能力尽量杜绝弄虚作假。
这才是我们真实的教育,真实的社会,真实的中国。
我们要教给他们正确的辨别方法,正确的看待认识我们这个社会。
看到这个世界的美好善良并努力去维护和促进这种美好和善良,同时也要学会警惕社会上的丑恶现象,远离它们,正确的分析他们,从中找出有利于自己的积极因素,而这需要我们的老师正确的引导。
《给教师的36条建议》读书心得
《给教师的36条建议》读书心得教师是平凡的,工作是琐碎的,时代赋予的责任是重大的,但我们追求平凡、拒绝平庸。
下面我们来看看《给教师的36条建议》读书心得,欢迎阅读借鉴。
《给教师的36条建议》读书心得1 最近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给教师的36条建议》,从这本书中使我收获很多,其中的一条“在如何把握好教育过程中的‘宽’与‘严’”给我感触最深。
书中谈到:教育,对未成年的孩子来说,“刚”是相对的,“柔”是绝对的;“法”是相对的,“情”是绝对的;严厉是相对的,宽容是绝对的;“疾风暴雨”是相对的,“和风细雨”是绝对的;“三下五除二”是相对的,“润物细无声”是绝对的;“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必要的”。
作为教师在管理学生中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教不严,师之惰”,道出了“严”的重要性。
教师首先要严于律已,“言教不如身教”,教师不仅要严格要求学生,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
教育是人学,是对人类灵魂的引导和塑造。
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就应该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人格力量所施加的影响。
所谓“已不正焉能正人”,惟有如此,学生才能敬其师,信其道。
严要解决的问题是班级最基本或当前最主要的问题,为了保证所有力量都集中于此,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在管理中针对学生特点制定严明的班级纪律,按学校的规章制度从行为习惯、课堂纪律、寝室纪律以及卫生等方面规范学生,使之形成班规并以此约束学生、严格要求学生。
同时选拔品学兼优的学生组成班委会,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进行了量化管理,奖优罚劣,使学生自觉地规范约束自己,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违反校纪班规的学生要严肃处理,进行批评教育,并给予适当的惩罚。
如果我们对学生的错误不闻不问,不及时批评指正的话,会使学生丧失真善美、假恶丑的标准。
学生从老师的批评声中,如果能领悟出严中有爱,批评自己是为自己好,他也就从中得到了前进的信心和能力。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做智慧的教师 做最好的自己——读《给教师的36条建议》有感
师 最基本 的任 务 。上课容 易 ,但 上 好课 却很 困难 。
排 与体 验 ,孩子 真 的能体 会到 父母 的不容 易吗 ?我
在 书 中,有的教 师 向李老 师请教 :如何 才能把课 文 想我们谁都 不敢说答案是肯 定的。 讲得 有厚 度? 李老 师这样 回答他 :教 师应该 有 着开 “ 随风 潜入 夜 ,润物 细无 声” ,我 想这 才是教 阔的人 文视 野 ,要 有丰 富的 思想 资源 ,要 有尽 可能 育要达 到 的最 高境界 。这 也就 对我们 教 师提 出 了更 深入 的 思考能 力 。 同时 ,要站 在作 者 的高度 去 审视 高的要 求 ,做 一 名有 智 慧的教 师 ,尽 量减 少 “ 刻 意
育活 动” 等等 。而且 一 定要 组 织有 序 ,纪律 严 明。 老 师 让 学 生做 什 么 ,学 生 就做 什 么 , 不许 脱 离集
体 ,不许 不听话 。 结果 ,我们教 育 培养 出来的孩子
长 ,不 可谓 不 “ 松 ” 。正 如 李老 师 在 书 中所 说 : 教 育 ,对 未成 年 的孩 子 来说 , “ 刚 ”是 相 对 的 , “ 柔 ”是 绝对 的 ; “ 法”是 相 对的 , “ 情 ”是 绝 对
一
名 有 智慧的教 师 ,感 受颇 多。有人 说 :我们 的教 和 领 导 的 指
示进 行 工作 ,不敢 越 雷池 一步 。我 们 该不该 反 思反
思 :这 样 的教 育结 果 真 是 好 的吗 ? 我 们 不 能 否认 ,恰 当 的 “ 刻 意 教 育 ” 是 必 要
育 需要 好 的老 师 。那 么,什 么样 的教 师 才可 以称得
点 :减 少 “ 刻意教 育”。什 么是 “ 刻意教 育 ”呢? 简单地说 就是 与 “ 自然的教 育 ”背道 而驰 的 。大张
2023年读《给教师的36条建议》有感
读(给教师的36条建议)有感(给教师的36条建议)是一本非常好的书,有用性很强。
通过这本书能感受到李老师满满的真心实意,对读者的真心,为人的正直和真实,敢于说真话,这种纯真在当代难能可贵——这是我看到的对李镇西老师这本书的评价,因此我在暑假马上拜读了李老师的这本(给教师的36条建议),收获颇丰。
李镇西老师的这本书,给教师的36条建议中,处处透着教育方法的同时,也涵盖了李老师个人对教育的独特见解。
整本书中他的文辞是缜密的,他的思考是客观的,往往能发人深省;他的认识是清醒的,对人对己毫不盲目。
在这本书中,我学到很多有用的教学方法,也对如何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博学,修养,善良等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探究。
在这本书中,李老师不是一味的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去给其他教师指导,而是以自身真实的案例分享去给人以启迪。
这些案例中,有成功的,有失误的,让我透过这些文字感受到一个真实的教师成长之路。
我从教也刚满三年,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增长的是年龄和教龄,个人的学识、素养等方面增长感到还是甚微。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遇到过书中很多李老师遇到的那些问题。
如性格上的不强势,治理班级没有威信;不会抓住意外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课堂上有趣但学生学习效果不佳等等,认真阅读了这本书,书中提到的很多建议都非常适用。
比方李老师阐释了教师面对应试教育与素养教育时的一个认知误区,素养教育与成绩好并不冲突,不同的是方法,素养教育要求教师能够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愉快学习,享受猎取知识本身的美好。
所以奉行素养教育的教师也要让学生考出好成绩。
对于后进生转化问题,书中还有很多珍贵的案例参考。
包含班级失窃问题的处理,班干部的选举等等都是常见的一些现实问题,对于我来说真的是很有援助。
可以看出,李老师是理论与实践的实干家,真心真意地爱教育,做教育。
很喜欢他的一些观点:“如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还有“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李镇西《给教师的36条建议》有感
读李镇西《给教师的36条建议》有感我今天分享的书是李镇西老师的《给教师的36条建议》,书中是以教师平时会遇到的各种问题为小标题,从李老师自身的做法来提出建议,比如,谈到教师的智慧与技巧、教师成长的因素、如何阅读理论著作、如何处理与同事的关系、何对待教育失误、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等等,读完后,我确实有很多的收获和感动。
李镇西老师作为成都教育改革的领头人,享有“中国苏霍姆林斯基”之称,他几十年如一日地扎根课堂,真实而又生动的观察,用直白而又浅显的语言,道出教师所面临的困惑和存在的问题,并且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方法。
对老师们遇到的一些教育难题有非常实际的参考作用,对老师的自身发展有了切实的指导意义。
下面我来谈一下,几个我感悟比较深刻的地方。
关于教育教学和教师成长(一)教师成长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8个重要因素李老师认为:机遇、实践、阅读、写作、思考、个性、心态、童心。
这8个因素最为重要。
印象很深的是“实践”和“童心”这两个关键词。
所谓“实践”,就是不停地做。
教育首先是做出来的,不只是“说”出来或“写”出来的。
所以,一名真正的教育者,一刻也不应该脱离学校,脱离学生。
应该一直在一线实践,并且一直不重复自己,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不断超越自己。
李老师是一个具有激情的人,始终坚持在教育一线的他,每天都在创造,每天都在实践,每天都在探索。
就像他说的一样,“有人在学校工作了一辈子,但实际上只当了一天老师,因为他每一天都是一样的,都是昨天简单的重复。
有人做了三年教育,却实实在在当了1000天老师,因为他每一天都充满创造。
对照自己,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入职一年以来,一直努力为自己的本职尽职尽责,日常工作也基本了然于心,但是,对照李老师的文字,我找到了自己欠缺的激情,李老师三十年如一日一直在实践,并且一直不重复自己,在实践中完成“自身潜力的不断挖掘和自我价值的不断实现”,这正是我今后需要不断学习的地方!“童心”这个关键词,我认为就是把孩子放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真诚地爱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真善美充实做教师的人生,这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吧!(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李老师总结了“五个一工程”,即上好一堂课,找一个学生谈心,思考一个教育问题,读一万字的书,写一则教育随笔。
读李镇西的《给教师的36条建议》有感(一) - 副本
读《给教师的36条建议》有感(一)郑东新区众意路小学张晓丽读一本好书,就犹如在与一位智者面对面的交谈。
李镇西老师所著的《给教师的36条建议》作为这个寒假我校全体教师的共读书目,无疑成为了众意人的假期加油站。
关于“教育”这个庞大而冗杂的话题,在书中李镇西老师以回答问题的方式,摘取36个或典型、或棘手的教育问题,有理有据的做了真诚而详实的回答,有些做法甚至拿来就能用,对我们的一些教育问题有着切合实际的指导意义。
读完这本书以后,思绪是复杂的。
有敬佩,对李镇西老师教育精神的敬佩;有自责,对自己不善于总结的自责;有信心,有新学期上好课、带好班的信心……一、做一个智慧的老师李镇西老师就是一位充满智慧的教师,在这本书中,他告诉了我们如何处理教育难题,比如“对待和转化后进生”、“班里有了小偷怎么办”等;也教会了我们如何与学校的领导、同事相处;还诠释了什么是“完美教室”以及“如何把课文讲得有厚度”……读完这本书,掩卷而思,自己是否也应该像李老师一样做一位智慧的老师,哪怕不及其百分之、千分之一,但是满怀着对李老师的敬佩,决定朝着智慧老师去努力,总归是一个好的开始吧!二、做一个善于总结的老师李镇西老师一生的教育经历演绎了如何从一位普通教师关注自身成长不断进步从而成为一代名师的教育传奇。
读此书时,时时会有共鸣。
哦,这样的事情我也经历过;咦,我的做法和李老师的差不多呢!可是此刻,李老师是作者,我们只是读者之一,为什么呢?当然,我们和李老师的差距不止一二,但其中最致命的差距是我们没有如李镇西老师那样做一位善于总结的老师。
我们总是沉溺于抱怨之中,为什么教案总也写不完?为什么作业总也改不完?为什么学生问题总也解决不完?于是,我们日复一日的重复和蹉跎着岁月。
上班不到三五年,当初的教育热情已经荡然无存,宁愿堕落的选择顺其自然。
读完这本书,掩卷而思,自己是否也应该如李镇西老师那样做一位善于总结的老师?面对着每天看似差不多实则大不同的教育做一个有心人!多思、多写!教师工作是具有重复性,也有着创造性的。
《给教师的36条建议》读书体会
(给教师的36条建议)读书体会上学期读了李镇西老师写的(给教师的36条建议),读了四分之三,还剩一局部没读,所以趁着假期时间充裕进行了阅读学习。
我将书中我感觉好的内容以及我自己的感想做出了记录。
李老师说:学习吧!养成读书的习惯,坚持几年,肯定会成为学识渊博、思想充实、精神饱满、心灵飞翔的真正知识分子!我要学习,坚持读书学习。
李老师说:你在实践中遇到什么难题,便把这难题当课题来研究,并结合相关的理论学习,这就是最好的专业成长。
我要注意平常的课题研究,并强化理论学习,本学期我就注意做(九年级分层教学研究)的课题,注意平常的素材累积,将课题做实。
并且想方设法将分层教学工作做好。
将出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好留存与记录。
李老师说:“我认为班主任最应该想的是,此刻,我的学生在想什么?〞这个问题我很少想过,“我的学生在想什么?〞了解学生内心地想法,再实施教育会更好。
李老师说:“多研究学生的心理,多和他们聊天,了解他们在想什么,这才能对症下药。
否则,一味高压,只会让学生更加反感。
其它,不妨适当组织点活动,让学生的精力有所释放,也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组织活动,活动育人。
一个老师问青年教师应在什么方面多加努力?李老师说:“对于青年教师,把课上好,把班带好,同时让学生的成绩好。
如果再高一点要求,那就是结合实践进行思考、阅读和写作。
〞上好课,班带好,成绩好,仍旧是我努力的方向。
结合实践进行思考、阅读和写作是我近几年需要坚持努力要做到的。
寒假读书体会〔2〕——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李老师说:“他给孩子们推举过的格言是——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朴素的教育说:“我班的班风应该说还是不错的,各项常规几乎每周都能得到流动红旗,但是我班的学习成绩在年级排名靠后,我很焦急。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地爱上学习?〞李老师说:“想方设法让学习变成学生自己的内在需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不断地在学习上有成绩感。
其它,多组织一些与学习有关的竞赛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李镇西《给教师的36条建议》有感2015年3月2日8:27至4月16日16:50,我读完了李镇西老师的《给教师的36条建议》一书,收获很多,现将书中我理解的关于李老师的一些观点简要摘录、概括如下,以此作为我读此书之记录,也希望能对从事基础教育的同行们有帮助。
关于教育家李镇西老师认为,相比20世纪上半叶,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是呼唤教育家的时代,这种呼唤一直延续到现在。
其实,人们呼唤教育家,是呼唤更多具有教育家品质的人。
在李镇西老师看来,要成为教育家,除了一些基本的素质之外,还至少要具备以下四个基本品质:拥有超越世俗的高远追求,拥有富有创见的教育思想,拥有百科全书式的学识素养,拥有长期的第一线教育实践。
把教师当做职业还是事业,是教育家与一般教育者最根本的区别。
我认为,在当前我国对教育投入不足导致教师权利和义务不对等的形势下,很难吸引到最优秀的人才从教,就少了一些能把教育当做事业的教师,少了一些有思想的教师,导致我国现在的中青年教育者普遍存在着知识结构和文化底蕴先天不足的弱点。
所以,教育家苗子的先天不足导致拥有教育家品质的教师很难产生。
当然,如果苗子不好,但是土壤肥沃,照样可以成长成为一株较为健壮的植株。
思想自由,是教育家产生的第一社会土壤。
只要给教育者尽可能的思想自由,中国的教育家应该自然是源源不断,层出不穷。
当然,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我们教师不得不戴着“镣铐”跳舞,但良知和智慧,能够使我们戴着“镣铐”的舞步尽可能优雅一些。
无数相同教育体制下但却很优秀的老师证明,这是能够做到的。
关于教育教学和教师成长(一)为什么要减少“刻意教育”?李老师认为:教育的意图掩蔽得越好,教育的效果就越佳。
不动声色、不知不觉、了无痕迹、天衣无缝、自然润物、潜移默化……这些都是教育的艺术,也是教育的境界。
不用刻意去追求外在的“教育意义”,因为大自然本来就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
如果不让学生在童年和少年时代便打开这本书阅读,这不但是我们教育的缺失,也是学生们人生的遗憾。
(二)如何把握好教育过程中的“宽”与“严”?李老师认为:教育,对于未成年的学生来说,“刚”是相对的,“柔”是绝对的;“法”是相对的,“情”是绝对的;“严厉”是相对的,“宽容”是绝对的;“疾风暴雨”是相对的,“和风细雨”是绝对的;“三下五除二”是相对的,“润物细无声”是绝对的;“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必要的”(马卡林柯语)是相对的,“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陶行知语)是绝对的……(三)面对复杂的社会,如何对学生进行真实的教育?李老师认为:我们有责任告诉学生,这个世界有它黑暗的一面。
我们更有责任引导我们的学生当为了配合学校“迎接上级”不得不教学生作假时,一定要明确告诉学生:“这是不对的,是我们无可奈何的行为。
这就是目前真实的中国!以后大家长大了,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力所能及减少这种自欺欺人。
”(四)如何把课文讲得有厚度?李老师认为:教师应该有着开阔的人文视野,要有丰富的思想资源,要有尽可能深入的思考能力。
同时要站在作者的高度去审视课文,审视教学。
(五)如何理解并缔造“完美教室”?李老师认为:所谓“完美教室”,就是师生共同度过的一段快乐时光,一起走过的有诗意的日子。
它的核心理念是“幸福”。
完美,是一种朝向;幸福,才是目的。
因此,“完美教室”也可以叫做“幸福班级”。
(六)如何与学校的同事处理好人际关系?李老师认为:与同事搞好关系,不是一种技巧,更不是一种圆滑,而是我们发自内心地对周围老师的尊重与欣赏。
以开阔的胸襟和善良的眼光对待周围的同事,人际关系自然越来越好了。
(七)如何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李老师认为:作为一个基层的教育者,要打碎“镣铐”是不可能的,这也不是我们的任务和使命;既然“镣铐”不能打碎,那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在“镣铐”的束缚之下把舞跳得相对自如一些甚至优雅一些。
(八)如何与“不支持自己”的校长相处?李老师认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说到最后就是人格的距离,其中胸襟便决定了我们人格境界的高下。
斤斤计较于一些不平事,耿耿于怀于一些“整”过自己的人,在事业上无论如何是走不远的。
作为教育者,更需要的是一种平和的心态,是一种宽阔的胸襟。
(九)怎样才能成为“名师”?李老师认为:当我们怀着浮躁的心去计较每一次得失,过于在乎自己是不是名师,到头来可能什么都不是。
相反,什么都别去想,守住自己朴素的教育心,善待每一个日子,呵护每一个学生,岁月总会给我们以丰厚的馈赠。
在李老师看来,教师大体可以分为普通教师、优秀教师和名师。
优秀教师的标准很多,但在李老师看来,至少必须具备这样三个条件:第一,课要上得特别棒,棒得让学生每天都盼着上他的课;第二,所教学生的成绩也非常好,特别是中考或高考成绩;第三,班主任也当得非常好,能够带出一个蓬勃向上的班集体。
如果具备以上三点,就可以叫“优秀教师”了,他的优秀都已经写在了学生及其家长的心理,这样的优秀教师可以说每个学校都有。
如果我们想让自己优秀,请先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
名师肯定是优秀教师,而优秀教师却不一定是名师。
名师应该是有比优秀教师更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往往辐射到一个省乃至全国。
而“能说会写”的能力让优秀教师有这种影响力使其更上一层楼成为了名师。
这里的“会写”,指的是写作能力强,能够把自己的教育案例教育感悟教育反思等写下来,通过发表文章出版著作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
一个名师,往往通过报纸、杂志或出版社,让自己产生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而这,正是名师区别于一般优秀教师的地方。
名师不是教育行政部门或什么机构评选出来的,而是靠自己。
名师是一种自然而然瓜熟蒂落的成果,并不是对功利“孜孜以求”的结果。
(十)教师成长有哪些关键因素?李老师认为:机遇、实践、阅读、写作、思考、个性、心态、童心,是教师成长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八个重要因素。
机遇。
一个普通的人在大时代面前,真的是微不足道。
但如果能顺应潮流,加之有“贵人”相助,一个普通的人也能成为时代的英雄。
实践。
所谓“实践”,就是不停地做。
教育首先是做出来的,不只是“说”出来或“写”出来的。
所以,一名真正的教育者,一刻也不应该脱离学校,脱离学生。
我们应该一直在一线实践,并且一直不重复自己,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不断超越自己。
阅读。
阅读,能够让心灵飞翔,对教育者的作用极其巨大。
李镇西老师比较注重对四类书籍的阅读:读教育报刊,这是为了了解同行在思考什么;读人文书籍,这是为了拓展自己的人文视野;读有关中学生的书,这是为了从另外一个角度走进学生的心灵;读教育经典,这是为了直接聆听真正经典的永恒声音。
作为教师,一定要把阅读当作自己的习惯,甚至当作自己的生活方式之一。
写作。
写作,就是记录生命的流淌。
写作对于教育的意义不言而喻。
写作不仅仅是单纯的写作,它必然伴随着实践、阅读与思考。
它与实践相随,与阅读同行,与思考为伴。
实践是它的源泉,阅读是它的基础,思考是它的灵魂。
教师的写作,就是教育思考很重要的途径。
写作的过程,就是我们反思、审视、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的过程。
思考。
思考,就是任思想燃烧。
教育,是关于精神的事业。
很难设想,作为精神引领者的教师,会没有思考的习惯。
不断地实践,伴随着不断地思考,在李老师看来这是一名合格教师起码的素养。
思考,只需要良知和常识。
有良知的教师,应该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只需要常识,就可以判断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个性。
所谓“保持个性”,就是保持纯净的自我,保持崇尚率真、远离城府、保持本色、抛弃面具、追求单纯、拒绝成熟、忠于心灵、执着理想的个性。
心态。
如果对教师职业不满意,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改变职业,要么改变职业心态。
李老师也提出来了一个作为教师应该想得通的简单问题:我是为自己工作,为自己的幸福工作。
这和校长无关,和名利无关,只和幸福有关。
教育,就是追寻或者说创造幸福的人生。
而幸福源于心态。
放眼这个社会,更多的人比我们更苦更累。
这不是自我麻痹的的阿Q精神,而是一种理智豁达的胸襟。
童心。
所谓“童心”,就是永葆纯真,拒绝“成熟”。
(十一)如何对待自己的教育失误?李老师认为:真正的教育者,也不是没有失误,只是他总会从失误中汲取新的前进力量。
善于把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这是任何一个教育者从普通教师走向教育专家乃至教育家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十二)读不懂一些教育理论著作怎么办?李老师认为:读不懂就不要读。
一本经典的书,应该让每一位读者都读懂,倘若读不懂,它就不是真正的经典,应当适时放下。
我们读书的目的,更多的是汲取思想、精神、原则,并同自己的实际相联系,获得启迪,产生新的属于你自己的智慧。
如何看待浮躁?李老师认为:“教育是农业。
”农业者,春风化雨顺其自然也。
教育本来是很实在很朴素的事,作为老师应当时刻提醒自己,要守住一颗朴素的教育心。
(十四)决定人生高度与事业境界的究竟是什么?李老师认为:技术、人文、思想、信仰、人格这五大要素应该是同时追求,最好是同时具备。
如果一定要说什么是首要的,那还是人格。
技术。
一个上课精彩而应试成绩也很突出的老师,理应扬眉吐气。
人文。
课堂的人文气息源于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
大家的分数都不错,但你的分数里面蕴含素质;大家带班都不错,但你的班主任工作充满人性,那你就比单纯有技术的同行更优秀。
思想。
应试教育也好,素质教育也好,教师一定要有思想。
所谓“思想”并不抽象,也不高深,说白了,就是我们在做每一天的工作时,在做每一件事的时候,有没有想想: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对不对?我将把学生引向怎样的未来?我的教育人生究竟追求什么?我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信仰。
所谓“信仰”,解决的是这样一个问题:每天从事的工作是为别人做,还是为自己做?是别人对自己的要求,还是自己内在的需要?教育技巧、教育素养、教育思想,都比不上教育信仰更能让人持久地坚守自己的教育阵地,只有教育信仰能够使人保持教育良知,守住教育阵地,能让教育之旅无限地延伸。
人格。
归真返璞,洗尽铅华,最后剩下的是朴素人格的的较量——善良、宽容、豁达、坚毅、淡泊……(十五)我该不该继续攻读学位?李老师认为:不要神化也不要迷信博士硕士。
关键是自己养成读书的习惯,尽量增加自己的真才实学。
(十六)“新教育实验”对一个普通老师有什么意义?李老师认为:今天所进行的“新教育实验”,是让教育回到起点,将过去无数教育家所憧憬的教育理想变成现实。
(十七)教育是艺术还是技术?李老师认为:不要抽象地谈论教育是“艺术”还是“技术”。
针对当前的教育现状和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我们应该对绝大多数老师说,教育首先是一门技术。
(十八)第一天面对学生该做些什么?李老师认为:开学第一天,面对新生,作为老师要善于敏锐地发现学生中点点滴滴的闪光点,然后及时予以表扬。
这是一种集体自我教育的有效方式。
日常人际关系中的“第一印象”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