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岳麓版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1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情境导入
右图为穿越大戏《步步惊心》剧照。剧中 女主人公张晓(若曦)穿越到了清朝康熙雍 正年间,与雍正帝演绎了一场轰轰烈烈的 爱情故事。雍正时期介于康熙与乾隆之间, 是清朝历史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其中在政治上最重要的建树是创立了军机 处,把中国的君主专制政体发展到顶峰。 军机处有何职能?其设立有什么影响?
大事的商讨,内阁制雍正度正式确立;此后阁臣 权力越来越大,
内阁有了“___________”之权。 2.清朝 (1)军机处的设立:________年间,为处理
西北紧专制急皇军权务,设立军机处。
(2)职权:军机大臣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 8
• [易错提醒] 推恩令并不等于废除分封制, 它只是分割了封国的领地,从而削弱地方势 力,以加强中央集权。
• A.增加财税
B.多安
置官吏
• C.给予地方更多权力
D.加强
对地方的控制
• 解析:郡县制下郡县地方长官由皇帝任命
不得世袭,有力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
20
二、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特点及影
响
1.特点
(1)即有继承又有发展。既继承了前朝的一些 制度和做法,又在此基础上实行了新的举 措。
(2)内容详尽而全面。其制度和措施涉及政治、 经济、军事、监察、司法、思想文化和暴 力手段等各个方面。
• 提示:①此题可先指导学生分析朱元璋废 除丞相的原因。朱元璋认为秦朝设丞相导
致秦朝速亡,汉唐设丞相导致专权乱政;
废丞相,设五府、六部等,军政大事均由
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故要废丞相。实质
是加强皇权,巩固统治。②对于是否同意
朱元璋的看法,肯定有两种观点:同意或
不同意。教师可组织分持两种观点的同学 28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斗争中,皇帝“笑到了
最后”。它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12
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的斗争
• 史料一 汉初之兴,海内新定……惩戒亡 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 爵……
• 史料二 (晁错)说上曰:“昔高帝初定天下, 昆弟少,诸子
• 弱,大封同姓。……今削之亦反,不削亦 反。削之,其反亟,祸少;不削,反迟,祸 大。”
1.一是随着中央集权的逐步加强,中央对 地方的控制愈益严密;二是中央对地方实 行多层次、多渠道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 加强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
2.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从分封制到郡县
18
• 1.宋代地方各路同设转运司、提刑司、安
抚司等,明代行省同设布政司、按察司、
都指挥使司,清朝各省设巡抚、提
后,唐代宗封安史降将和带兵平叛的将领 为节度使,他们割据自立,独霸一方。
(2)藩镇割据的延续——五代十国。其间政权 更迭频繁,人民生活困苦陈。桥兵变
3.北宋 (1)背景:960年,赵匡胤发动三__衙_________,
建枢立密宋院朝。
(2)措施
5
②削实权:削弱或剥夺了地方节度使、州郡
长官和武将的权力。所有州郡直属中央, 派文臣通出判任州郡长官,州郡长官之下设 ___________。
• 三、自我测评 (教材P18) • 1.导致汉初“七国之乱”和唐末五代十国
割据混战的原因是什么? • 提示:汉朝初年之所以出现“七国之乱”,
主要是由于诸侯王国势力的膨胀和反叛中 央造成的;唐末五代十国割据混 • 战,主要是由于地方藩镇割据和中央权威 缺失而造成的。其共同原因是地方的分权 势力膨胀。
态度:汉哀帝认为丞相十分重要,能辅助
皇帝治理天下;唐太宗认为国家政事要百
29
• ②对于“各朝统治者对丞相的态度有无本 质区别”这一问
• 题,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有 本质区别,一种认为无本质区别。教师应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交流、争辩 中认识理解到各朝统治者对丞相的态度虽 有变化,但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他们都是 从维护自己的统治出发,把相权作为统治 工具,不断调整皇权与相权的矛盾。③ “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这一问 题,学生应该基本上能够总结出来。总的 30
(3)程度空前强化。主要体现在废除丞相、军
机处的设置和密折奏事等方面。
21
2.影响
(1)积极影响
①有利于防止割据,抵御外来侵略,维护了 国家统一。
②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促进民族
融合起了积极作用,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
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2
(2)消极影响
①绝对的君主专制,难免出现失误;助长了 官场因循守旧之风,同时导致官僚主义、 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 督、A布政司、按察司等。这说明朝廷对地
方设官的指导思想
• 是( )
• A.分割权力,相互制约
B.分工
合作,提高效率
• C.专业分割,各为其主
D.分割
相权,强化专制
19
• 2.中国古代对县级行政区的划分设置有个
现象,即原有的县域经济富裕、人口密集
了就再分出区域D ,增设县治。此做法最主
要的考虑是( )
• [名师点睛] 宋代有很多看似矛盾的地方, 一方面,宋代经济发达,税收大大增加,但 是,财政却非常困难;另一方面,军队众多、 武器先进,但是,在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 9
[图解历史]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10
• [名师点睛] 中国古代加强专制集权的最 主要措施是分化事权,使其相互牵制,最 终集权于中央或者皇帝,但是“分化事权” 也造成了官僚队伍的异常庞大,从而使财 政负担过
(2)目的:明太祖朱元璋吸中取书元省朝权贵专权、 内乱频繁的教训.
(3)措施
①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裁撤__________, 废除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规定此后 各代不得再立丞相。明朝废除了在中国历史 7
②演变:明太祖设殿__阁_大_学__士_________,其品 秩较低,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不参与决 策。明成祖设票立拟 内阁,阁臣参与军国
明清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 史料一 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 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 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 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 驳使再拟,再不符意,则谯让(责问)随之 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 ——《皇明大政记》
• 史料二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 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 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 16
3
wk.baidu.com
一、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
1.西汉
郡县制
(1)原因:西汉初年,刘邦在推行
___________的同时,又分封同姓清诸君侧侯王,
导致中央和封国间矛盾激化。
(2)经过: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借推口恩令 “___________”,串通其他六国诸侯王, 发动“七国之乱”。最后被平定。
4
2.唐朝与五代十国 (1)藩镇割据的形成:安“史_之_乱________”平定
31
• 2.汉武帝和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 措施有何异同?
• 提示:相同之处:目的上,都是为了加强 中央集权和皇权专制;内容上,都曾经用 分权的办法来削弱相权,都用较平和的方 式解决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
• 不同之处:汉武帝用“推恩令”和酎金夺 爵措施解除了王国对中央集权的威胁,同 时用划分州郡和设置刺史的方法加强了对 地方官员的监督。与宋太祖相比,汉武帝 加强中央集权带来的负面影响略小。宋太 祖严格控制军权,解决了唐末以来藩镇割 32
③制钱谷: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
外,其余运往京师开封或其他指定地点,
由中央掌握冗兵,从而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
物质基础。
皇权与相权
(3)影响: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
裂局面;造成“冗官”、
“___________”、“冗费”的财政危机。 6
二、皇权的不断加强
1.明朝
(1)背景:明朝建国之初,沿袭元制,丞相位 高权重。
• 3.根据本课的内容,简要概括秦至清前期 中枢权力机构演变的特点。
• 提示:皇权和相权的长期斗争,相权不断 削弱,皇权不断加强。自秦至清,皇权始 终是至高无上的。但是,自秦统一到隋唐 以前,宰相的权力很大,也比较集中,对 皇权形成了一定的威胁。隋唐至宋朝,以
33
• 四、活动建议(教材P18) • 查找资料,议一议,明清专制皇权高度发
• [探究问题] • 1.根据史料一分析明朝实际上行使相权的
机构是什么?为什么行使这一职权的阁臣
“无不惴惴惧者”? • 2.根据史料二概括军机大臣的主要职责是
什么? • 提示:1.机构:内阁。 • 原因:阁臣拟旨,皇帝亲自批改,唯恐不
符合帝意。 • 2.传达皇帝旨意,不能决策,完全听命于 17
一、从汉到元地方制度的发展特点
正确答案。
26
• 一、课中思考题 • 1.请思考:和历代开国之初“狡兔死,良
狗烹”相比,宋太祖的举措高明在什么地 方? (教材P15) • 提示:宋太祖用怀柔的政策解除了朝中大 将的兵权,既避免了历代开国君主用杀戮 的手段对待功臣所造成的社会动荡和矛盾 27
• 2.阅读这一段文字,分析朱元璋为什么要 废除丞相制度。你同意他的看法吗? (教 材P16)
②导致地方人浮于事,没有相应的自主权, 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
③实行文化专制主义,钳制了思想,摧残了 文化。
④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束缚了社会 生产力,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
23
• 3.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 实D质上反映了
•( ) • ①封建专制进一步加强 ②皇权更加巩固
③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④实权完全掌握在
残。……康乾盛世充B其量是一种发达的农业 文明,但当遭遇
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冲击时,显然是不堪一 击的。”材料说
明明清君主专制强化( )
25
•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运用。
“监阁之争以及宦官专权”对应①,“搜
刮社会”对应②,“遭遇西方” “不堪一
击”对应④,而“小农经济和工商业又备
受摧残”与③相违背,故不选③,故B项为
展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 提示:可展开小组讨论,在此基础上再通 过网络、书籍、资料来进一步加深认识,
34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 重,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 [特别提醒] 明朝以前,宰相被赋予决策
11
• [思维启迪] 如何解读下面的三幅图片?
• 提示:封建社会初期,官员可以与皇帝
“坐而论道”(图一);但随着中央集权制度
的不断完善,官员只能站着和皇帝商讨
• 国是(图二);而当皇帝自认为“无所不能” 的时候,百官只能跪着与皇帝对君话主专了制(图三)。
2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课程 标准
学习 导航
课标导航
1.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 2.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 响。
1.掌握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和清军机处设置的史 实,认识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了 顶峰。 2.通过对明清中央机构设置的掌握,深刻理解明 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 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了中国社 会的进步。 3.通过纵横比较认识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衰落。
• 二、解析与探究 (教材P17~P18) • 材料中各朝统治者对丞相的态度是怎样的?
有无本质的区
• 别?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统治者态度的 转变,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 提示:①此题提供了三段材料,部分学生 对这三段材料的理解可能有一定的困难,
教师应首先帮助学生大致了解这三段材料
的内容,从而明确各朝代统治者对丞相的
皇帝一人手中
• A.①②④
B.①③④
•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解析:明代内阁与清代军机处是君主专制
强化的体现,而君主专制强化并达到顶峰, 24
4.“明朝帝王废除宰相后又不得不寻求体 制外的力量,于是造成了监阁之争以及宦 官专权。这些体制外的力量又加紧搜
刮社会,从而使得本来就脆弱的小农经济和 工商业又备受摧
13
• 史料三 (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 城数十,地方千里……以法割削之,则逆 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愿陛下令诸 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 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 矣。”
14
• [探究问题] • 1.史料一、二认为汉初分封诸侯的原因是
什么?这一局面的出现使西汉政治体制与秦 相比出现什么变化?后来为何又要解决王国 问题? • 2.史料二、三所提出的解决王国问题的方 案在实施的手段上和产生的结果上有什么不 同? • 提示:1.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初定天下,昆 弟少,诸子弱。实行郡国并行制。王国势力 膨胀,严重威胁中央。 • 2.手段:前者采取强制削夺的办法,而后15者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1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情境导入
右图为穿越大戏《步步惊心》剧照。剧中 女主人公张晓(若曦)穿越到了清朝康熙雍 正年间,与雍正帝演绎了一场轰轰烈烈的 爱情故事。雍正时期介于康熙与乾隆之间, 是清朝历史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其中在政治上最重要的建树是创立了军机 处,把中国的君主专制政体发展到顶峰。 军机处有何职能?其设立有什么影响?
大事的商讨,内阁制雍正度正式确立;此后阁臣 权力越来越大,
内阁有了“___________”之权。 2.清朝 (1)军机处的设立:________年间,为处理
西北紧专制急皇军权务,设立军机处。
(2)职权:军机大臣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 8
• [易错提醒] 推恩令并不等于废除分封制, 它只是分割了封国的领地,从而削弱地方势 力,以加强中央集权。
• A.增加财税
B.多安
置官吏
• C.给予地方更多权力
D.加强
对地方的控制
• 解析:郡县制下郡县地方长官由皇帝任命
不得世袭,有力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
20
二、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特点及影
响
1.特点
(1)即有继承又有发展。既继承了前朝的一些 制度和做法,又在此基础上实行了新的举 措。
(2)内容详尽而全面。其制度和措施涉及政治、 经济、军事、监察、司法、思想文化和暴 力手段等各个方面。
• 提示:①此题可先指导学生分析朱元璋废 除丞相的原因。朱元璋认为秦朝设丞相导
致秦朝速亡,汉唐设丞相导致专权乱政;
废丞相,设五府、六部等,军政大事均由
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故要废丞相。实质
是加强皇权,巩固统治。②对于是否同意
朱元璋的看法,肯定有两种观点:同意或
不同意。教师可组织分持两种观点的同学 28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斗争中,皇帝“笑到了
最后”。它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12
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的斗争
• 史料一 汉初之兴,海内新定……惩戒亡 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 爵……
• 史料二 (晁错)说上曰:“昔高帝初定天下, 昆弟少,诸子
• 弱,大封同姓。……今削之亦反,不削亦 反。削之,其反亟,祸少;不削,反迟,祸 大。”
1.一是随着中央集权的逐步加强,中央对 地方的控制愈益严密;二是中央对地方实 行多层次、多渠道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 加强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
2.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从分封制到郡县
18
• 1.宋代地方各路同设转运司、提刑司、安
抚司等,明代行省同设布政司、按察司、
都指挥使司,清朝各省设巡抚、提
后,唐代宗封安史降将和带兵平叛的将领 为节度使,他们割据自立,独霸一方。
(2)藩镇割据的延续——五代十国。其间政权 更迭频繁,人民生活困苦陈。桥兵变
3.北宋 (1)背景:960年,赵匡胤发动三__衙_________,
建枢立密宋院朝。
(2)措施
5
②削实权:削弱或剥夺了地方节度使、州郡
长官和武将的权力。所有州郡直属中央, 派文臣通出判任州郡长官,州郡长官之下设 ___________。
• 三、自我测评 (教材P18) • 1.导致汉初“七国之乱”和唐末五代十国
割据混战的原因是什么? • 提示:汉朝初年之所以出现“七国之乱”,
主要是由于诸侯王国势力的膨胀和反叛中 央造成的;唐末五代十国割据混 • 战,主要是由于地方藩镇割据和中央权威 缺失而造成的。其共同原因是地方的分权 势力膨胀。
态度:汉哀帝认为丞相十分重要,能辅助
皇帝治理天下;唐太宗认为国家政事要百
29
• ②对于“各朝统治者对丞相的态度有无本 质区别”这一问
• 题,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有 本质区别,一种认为无本质区别。教师应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交流、争辩 中认识理解到各朝统治者对丞相的态度虽 有变化,但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他们都是 从维护自己的统治出发,把相权作为统治 工具,不断调整皇权与相权的矛盾。③ “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这一问 题,学生应该基本上能够总结出来。总的 30
(3)程度空前强化。主要体现在废除丞相、军
机处的设置和密折奏事等方面。
21
2.影响
(1)积极影响
①有利于防止割据,抵御外来侵略,维护了 国家统一。
②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促进民族
融合起了积极作用,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
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2
(2)消极影响
①绝对的君主专制,难免出现失误;助长了 官场因循守旧之风,同时导致官僚主义、 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 督、A布政司、按察司等。这说明朝廷对地
方设官的指导思想
• 是( )
• A.分割权力,相互制约
B.分工
合作,提高效率
• C.专业分割,各为其主
D.分割
相权,强化专制
19
• 2.中国古代对县级行政区的划分设置有个
现象,即原有的县域经济富裕、人口密集
了就再分出区域D ,增设县治。此做法最主
要的考虑是( )
• [名师点睛] 宋代有很多看似矛盾的地方, 一方面,宋代经济发达,税收大大增加,但 是,财政却非常困难;另一方面,军队众多、 武器先进,但是,在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 9
[图解历史]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10
• [名师点睛] 中国古代加强专制集权的最 主要措施是分化事权,使其相互牵制,最 终集权于中央或者皇帝,但是“分化事权” 也造成了官僚队伍的异常庞大,从而使财 政负担过
(2)目的:明太祖朱元璋吸中取书元省朝权贵专权、 内乱频繁的教训.
(3)措施
①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裁撤__________, 废除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规定此后 各代不得再立丞相。明朝废除了在中国历史 7
②演变:明太祖设殿__阁_大_学__士_________,其品 秩较低,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不参与决 策。明成祖设票立拟 内阁,阁臣参与军国
明清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 史料一 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 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 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 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 驳使再拟,再不符意,则谯让(责问)随之 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 ——《皇明大政记》
• 史料二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 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 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 16
3
wk.baidu.com
一、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
1.西汉
郡县制
(1)原因:西汉初年,刘邦在推行
___________的同时,又分封同姓清诸君侧侯王,
导致中央和封国间矛盾激化。
(2)经过: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借推口恩令 “___________”,串通其他六国诸侯王, 发动“七国之乱”。最后被平定。
4
2.唐朝与五代十国 (1)藩镇割据的形成:安“史_之_乱________”平定
31
• 2.汉武帝和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 措施有何异同?
• 提示:相同之处:目的上,都是为了加强 中央集权和皇权专制;内容上,都曾经用 分权的办法来削弱相权,都用较平和的方 式解决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
• 不同之处:汉武帝用“推恩令”和酎金夺 爵措施解除了王国对中央集权的威胁,同 时用划分州郡和设置刺史的方法加强了对 地方官员的监督。与宋太祖相比,汉武帝 加强中央集权带来的负面影响略小。宋太 祖严格控制军权,解决了唐末以来藩镇割 32
③制钱谷: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
外,其余运往京师开封或其他指定地点,
由中央掌握冗兵,从而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
物质基础。
皇权与相权
(3)影响: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
裂局面;造成“冗官”、
“___________”、“冗费”的财政危机。 6
二、皇权的不断加强
1.明朝
(1)背景:明朝建国之初,沿袭元制,丞相位 高权重。
• 3.根据本课的内容,简要概括秦至清前期 中枢权力机构演变的特点。
• 提示:皇权和相权的长期斗争,相权不断 削弱,皇权不断加强。自秦至清,皇权始 终是至高无上的。但是,自秦统一到隋唐 以前,宰相的权力很大,也比较集中,对 皇权形成了一定的威胁。隋唐至宋朝,以
33
• 四、活动建议(教材P18) • 查找资料,议一议,明清专制皇权高度发
• [探究问题] • 1.根据史料一分析明朝实际上行使相权的
机构是什么?为什么行使这一职权的阁臣
“无不惴惴惧者”? • 2.根据史料二概括军机大臣的主要职责是
什么? • 提示:1.机构:内阁。 • 原因:阁臣拟旨,皇帝亲自批改,唯恐不
符合帝意。 • 2.传达皇帝旨意,不能决策,完全听命于 17
一、从汉到元地方制度的发展特点
正确答案。
26
• 一、课中思考题 • 1.请思考:和历代开国之初“狡兔死,良
狗烹”相比,宋太祖的举措高明在什么地 方? (教材P15) • 提示:宋太祖用怀柔的政策解除了朝中大 将的兵权,既避免了历代开国君主用杀戮 的手段对待功臣所造成的社会动荡和矛盾 27
• 2.阅读这一段文字,分析朱元璋为什么要 废除丞相制度。你同意他的看法吗? (教 材P16)
②导致地方人浮于事,没有相应的自主权, 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
③实行文化专制主义,钳制了思想,摧残了 文化。
④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束缚了社会 生产力,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
23
• 3.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 实D质上反映了
•( ) • ①封建专制进一步加强 ②皇权更加巩固
③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④实权完全掌握在
残。……康乾盛世充B其量是一种发达的农业 文明,但当遭遇
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冲击时,显然是不堪一 击的。”材料说
明明清君主专制强化( )
25
•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运用。
“监阁之争以及宦官专权”对应①,“搜
刮社会”对应②,“遭遇西方” “不堪一
击”对应④,而“小农经济和工商业又备
受摧残”与③相违背,故不选③,故B项为
展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 提示:可展开小组讨论,在此基础上再通 过网络、书籍、资料来进一步加深认识,
34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 重,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 [特别提醒] 明朝以前,宰相被赋予决策
11
• [思维启迪] 如何解读下面的三幅图片?
• 提示:封建社会初期,官员可以与皇帝
“坐而论道”(图一);但随着中央集权制度
的不断完善,官员只能站着和皇帝商讨
• 国是(图二);而当皇帝自认为“无所不能” 的时候,百官只能跪着与皇帝对君话主专了制(图三)。
2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课程 标准
学习 导航
课标导航
1.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 2.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 响。
1.掌握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和清军机处设置的史 实,认识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了 顶峰。 2.通过对明清中央机构设置的掌握,深刻理解明 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 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了中国社 会的进步。 3.通过纵横比较认识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衰落。
• 二、解析与探究 (教材P17~P18) • 材料中各朝统治者对丞相的态度是怎样的?
有无本质的区
• 别?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统治者态度的 转变,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 提示:①此题提供了三段材料,部分学生 对这三段材料的理解可能有一定的困难,
教师应首先帮助学生大致了解这三段材料
的内容,从而明确各朝代统治者对丞相的
皇帝一人手中
• A.①②④
B.①③④
•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解析:明代内阁与清代军机处是君主专制
强化的体现,而君主专制强化并达到顶峰, 24
4.“明朝帝王废除宰相后又不得不寻求体 制外的力量,于是造成了监阁之争以及宦 官专权。这些体制外的力量又加紧搜
刮社会,从而使得本来就脆弱的小农经济和 工商业又备受摧
13
• 史料三 (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 城数十,地方千里……以法割削之,则逆 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愿陛下令诸 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 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 矣。”
14
• [探究问题] • 1.史料一、二认为汉初分封诸侯的原因是
什么?这一局面的出现使西汉政治体制与秦 相比出现什么变化?后来为何又要解决王国 问题? • 2.史料二、三所提出的解决王国问题的方 案在实施的手段上和产生的结果上有什么不 同? • 提示:1.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初定天下,昆 弟少,诸子弱。实行郡国并行制。王国势力 膨胀,严重威胁中央。 • 2.手段:前者采取强制削夺的办法,而后15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