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知识归纳

合集下载

世界的自然地理特征知识点总结

世界的自然地理特征知识点总结

世界的自然地理特征知识点总结一、大陆与海洋地球表面由大陆和海洋组成。

大陆是陆地的一部分,通常由岩石和山脉组成。

海洋是与大陆相接的广阔水域,包括大洋和海洋。

1. 大陆特征- 高山:大陆上存在许多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等。

- 平原:大陆上通常有广阔的平原,如北美大平原、欧洲大平原等。

- 河流:众多的河流穿越大陆,形成河谷和河口,如尼罗河、亚马逊河等。

- 湖泊:大陆上有许多湖泊,如五大湖等。

2. 海洋特征- 洋脊:海洋底部存在许多洋脊,是地壳板块分裂和海底喷发形成的地质现象。

- 海沟:海洋深处的狭长沟槽,如马里亚纳海沟、秘鲁海沟等。

- 海岸线:大陆与海洋相接处形成海岸线,有很多海湾、半岛和海角。

二、气候与气象气候是指一定时期(通常是30年或更长)内的天气状况的统计平均。

气象则涉及到短期(几小时到几天)内的天气变化。

1. 气候带与气候类型- 热带气候:位于赤道附近,温暖湿润,年降水量较多,有季风气候。

- 温带气候:位于热带和寒带之间,四季分明,降水均匀。

- 寒带气候:位于高纬度地区,寒冷干燥,气温较低。

- 地中海气候:位于地中海沿岸,冬暖夏热,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

2. 天气要素- 气温:指大气中温度的高低。

- 湿度:指大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多少。

- 降水量:指一定时间内降水的数量。

- 风速和风向:指风的强弱和吹向的方向。

三、地质与地貌地质是研究地球构造、物质组成和变化的科学,地貌则是指地球表面形成的各种地形特征。

1. 地质特征- 地壳板块:地球表面的大块状构造,包括大陆板块和海洋板块。

- 地震活动:地壳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引起的震动现象。

- 火山喷发:地球内部的岩浆喷发到地表,形成火山。

- 地震带:地震集中发生的区域,如环太平洋地震带等。

2. 地貌特征- 山地:由山脉和山系组成的地形。

- 平原:地面相对平坦的地区。

- 高原:相对平坦但海拔较高的地区。

- 河谷和峡谷:由河流侵蚀形成的地形。

四、水文与水循环水文是研究水资源、水文过程和水环境的学科,水循环是水在地球上不断循环的过程。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的一门科学,它包括了地球的构造、地理环境、地理过程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对自然地理学中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学科。

一、地球的构造地球是一个由地壳、地幔和地核构成的大型行星。

地壳是地球外部最薄的一层,包括了陆地和海洋,它由岩石和土壤组成。

地壳的厚度在陆地和海洋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陆地的地壳较厚,海洋的地壳较薄。

地幔位于地壳之下,是地球中最大的层次,主要由固态岩石组成。

地幔的温度高于地壳,同时也是地壳的主要来源之一。

地核是地球的内部最内层,它由液态铁合金组成,温度非常高。

二、板块构造理论板块构造理论是指地球上的地壳被分割成若干个板块,这些板块相互移动并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各种地质现象。

板块构造理论是解释地壳运动的重要理论基础。

目前,有7个主要板块和数个次要板块,它们包括了大陆板块和海洋板块。

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有三种形式:板块的聚合、板块的分离以及板块的滑移。

三、地球的气候地球的气候是指地球上一定地理范围内长期的天气状况,它受到降水、温度、湿度、风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气候常常通过气候要素来描述,其中包括了降水量、温度、湿度、风速等。

地球的气候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三个主要区域,不同气候区域的特点和气候现象有很大的差异。

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科学家们通过气象观测和气候模型等手段来研究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原因。

四、地球的水循环地球的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的不断循环与再生过程。

水循环包括了蒸发、凝结、降水、融化等多个环节,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地球上的水资源。

在水循环中,太阳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使得地球上的水蒸发并升华为水蒸汽,然后再凝结为云或雾,最终以降水的形式返回地球表面。

地球上的水循环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关键之一,它影响着降水分布、水资源的分布以及地球气候的变化等。

高三自然地理知识重点总结

高三自然地理知识重点总结

高三自然地理知识重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1 地球形状、结构及运动•地球形状:略呈扁球体,赤道略鼓,两极稍扁。

•地球结构:地壳、地幔、地核。

•地球运动:自转、公转。

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公转产生四季更替、五带划分。

1.2 地图阅读与制作•地图类型: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

•地图阅读:掌握比例尺、经纬网、图例、注记等要素。

•地图制作:学会用画图软件或手工制作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等。

二、自然地理要素2.1 气候•气候类型: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温带海洋、寒带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气候因素:纬度、海陆、地形、洋流、人类活动。

•气候现象:全球气压带、风带、气候带。

2.2 地形•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山脉阻挡冷空气和暖空气,形成地形雨;高原山地气候高寒。

•地形对河流的影响:坡度、流向、水能。

2.3 水文•地表水:河流、湖泊、冰川。

•地下水:地下径流、地下水位、地下水质。

•水文过程:降水、蒸发、径流。

2.4 生物•生物群落:森林、草原、湿地、沙漠。

•生物因素:光照、水分、温度、土壤、人类活动。

•生物多样性:物种丰富度、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2.5 土壤•土壤类型:黑土、黄土、红土、紫色土等。

•土壤形成:母质、气候、生物、地形。

•土壤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性质。

三、人文地理要素3.1 人口•人口增长:自然增长、机械增长。

•人口分布:纬度、海陆、地形、经济、交通。

•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人口负担。

3.2 城市与城市化•城市类型: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交通枢纽。

•城市化进程:起步、发展、成熟。

•城市化问题:城市病、城乡差距。

3.3 农业•农业类型: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

•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技术。

•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节水农业、有机农业。

3.4 工业•工业类型:重工业、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

自然地理学重点知识点

自然地理学重点知识点

自然地理学重点知识点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的学科。

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气候、地貌、土壤、植被、水文等。

以下是一些重点知识点:一、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与其他天体的关系是理解地球环境的基础。

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地球处于一个相对稳定和适宜的位置,这为生命的诞生和演化提供了条件。

太阳辐射是地球表层能量的主要来源。

太阳活动如黑子、耀斑等会对地球的磁场、气候和无线电通讯产生影响。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也具有重要意义。

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产生了地转偏向力,影响大气环流和洋流的方向。

公转则形成了四季更替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二、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壳运动地球内部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薄壳,分为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

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核则分为外核和内核。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断裂构造带分割成许多单元,称为板块。

板块在软流圈上漂移运动,相互碰撞、挤压或分离,从而导致了地震、火山活动和山脉的形成。

褶皱和断层是地壳运动的常见表现形式。

褶皱是岩层在水平挤压作用下发生弯曲变形,而断层则是岩层断裂并发生位移。

三、大气圈与气候系统大气的组成包括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

大气的垂直分层从下往上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对流层是大气最底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气流平稳,适合飞机飞行。

大气环流是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包括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

三圈环流形成了低纬、中纬和高纬的环流圈,而季风环流则与海陆热力差异和行星风系的季节移动有关。

气候类型多种多样,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

气候的形成因素包括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

自然地理的知识点归纳

自然地理的知识点归纳

自然地理的知识点归纳自然地理的知识11、岩石分三大类:①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②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③变质岩(变质作用)。

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造成地表高低不平。

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

(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

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

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

流水侵蚀地貌(V 型谷)、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

3、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

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

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

4、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

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

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

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5、全球近地面有7 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 个风带。

(1)低纬度环流: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

自然、地理知识

自然、地理知识

自然、地理知识1.七大洲: 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四大洋:北冰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2.世界十大河流尼罗河(非洲) 亚马孙河(南美洲) 长江(亚洲) 密西西比河(北美洲) 黄河(亚洲) 刚果河(非洲)勒拿河(亚洲) 黑龙江(亚洲) 额尔齐斯河(亚洲) 湄公河(亚洲)3.世界十大高峰珠穆朗玛峰(亚洲) 乔戈里峰(亚洲) 干城章嘉峰(亚洲)洛子峰(亚洲) 马卡鲁峰(亚洲) 卓奥友峰(亚洲) 道拉吉利峰(亚洲) 马纳斯卢峰(亚洲) 南迦帕尔巴特峰(亚洲) 安纳普尔纳峰(亚洲)4.世界著名的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珊瑚海濑户内海波罗的海北海黑海地中海加勒比海红海5.世界地理之最世界面积最大的洲——亚洲世界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能浓明世界陆地最低的地方——死海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世界最深的湖——贝加尔湖世界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最大的内陆盆地——塔里木盆地世界降水最多的地区——印度的乞拉朋齐世界最低的盆地吐鲁番——盆地世界最大的沙岛——中国的崇明岛世界最高的淡水湖——玛旁雍错湖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世界流城面积最广的河流——亚马孙河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世界最大的裂谷——东非大裂谷世界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6,世界著名运河苏伊士运河(埃及) 巴拿马运河(巴拿马)。

约塔运河(瑞典) 基尔运河(德国)伊利运河(美国) 京杭运河(中国)莫斯科运河(俄罗斯) 曼彻斯特运河(英国)7.世界著名建筑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卢浮宫(法国) 京都清水寺(日本) 万里长城(中国) 复活节岛巨像(智利)比萨斜塔、古罗马斗兽场(意大利) 佩特拉城(约旦)双塔(马来西亚) 悉尼歌剧院(澳大利亚) 圣巴西利亚大教堂(俄罗斯) 自由女神像(美国)雪梨大剧院(澳大利亚) 塔桥、石围圈(英国) 科隆大教堂、黑天鹅堡(德国) 克里姆林宫(俄罗斯) 泰姬陵(印度) 吴哥窟神庙(柬埔寨)玛雅遗址(墨西哥) 救世主耶稣雕像(巴西) 索菲亚大教堂(土耳其)8.世界七大奇观古埃及金字塔(埃及)古巴比伦空中花园(伊拉克)阿提密斯神殿(土耳其)奥林匹亚宙斯巨像(希腊)地中海罗德岛上阿波罗巨像(希腊)亚历山大灯塔(埃及)哈利卡纳苏(小亚细亚)的摩索拉斯基(加里亚国王)陵墓(土耳其)9.我国盆地之最:最高的盆地——柴达木盆地最深的盆地——吐鲁番盆地最大的盆地一一塔里木盆地最富饶的盆地——四川盆地10. 我国五岳:东岳泰山(山东) 西岳华山(陕西) 南岳衡山(湖南) 北岳恒山(山西) 中岳嵩山(河南)11. 我国四大油田::胜利油田(山东) 大庆油田(黑龙江)玉门油田(甘肃) 克拉玛依油田(新疆)12. 我国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13.我国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14.我国三大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15. 我国四大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西藏牧区16.我国“天下第一”的风景名胜天下第一奇山一一黄山天下第一秀——峨眉山天下第一古刹一嵩山少林寺天下第一奇观——云南省石林天下第一险——华山天下第一寺——白马寺天下第一奇石——福建省风动石天下第一佛——四川省乐山大佛天下第一瀑——浙江省雁荡山大龙湫天下第一碑——陕西省华山铭残字碑天下第一福地——陕西省终南山楼观台天下第一松——安徽省九华山凤凰松17.中国四大名塔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山西应县释迦塔、云南大理千寻塔、山西洪洞飞虹塔18.中国五大名泉中冷泉(镇江)、惠山泉(无锡)、虎跑泉(杭州) 、观音泉( 苏州)、趵突泉(济南)19.中国两大咸水湖青海湖(青海)、罗布泊湖(新疆)20. 中国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江西省)、洪泽湖(江苏省) 、洞庭湖(湖南省) 、太湖(江苏省) 、巢湖(安徽省)21. 四大佛教名山峨眉山(四川省)、九华山(安徽省) 、五台山(山西省) 、普陀山(浙江省)22. 中国四大古镇景德镇(江西省)、佛山镇(广东省)、汉口镇(湖北省) 、朱仙镇(河南省)23. 中国四大佛寺白马寺(河南省)、灵隐寺(浙江省) 、大慈恩寺(陕西省)、少林寺(河南省)24.中国四大名楼岳阳楼(湖南省)、滕王阁(江西省)、黄鹤楼(湖北省)、蓬莱阁(山东省)25.中国四大名窟敦煌莫高窟(甘肃)、云冈石窟(山西)、龙门石窟(洛田)、麦积山石窟(甘肃)26. 中国四大名桥赵州桥(河北赵县)、洛阳桥(福建泉州)、宝带桥(江苏苏州)灞桥(陕西西安)27. 面积十大国家俄罗斯(欧洲)、加拿大(北美洲) 、中国(亚洲)美国(北美洲)、巴西(南美洲)、澳大利亚(大洋洲)印度(亚洲)、阿根廷(南美洲)、哈萨克斯坦(亚洲)、苏丹(非洲) 28.面积十小国家梵蒂冈(欧洲)、摩纳哥(欧洲) 、瑞鲁(大洋洲) 、图瓦卢(大洋洲) 、圣马力诺(欧洲)、列支教士登(欧洲)、马绍尔群岛(大洋洲)、圣基茨和尼维斯(北美洲)、马尔代夫(亚洲) 、马耳他(欧洲)29.世界著名运河京杭运河(中国)、约塔运河(瑞典)、基尔运河(德国)、伊利运河(美国)、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莫斯科运河(俄罗斯)、曼彻斯特运河(英国)、苏伊士运河(埃及)30.世界部分国家名称的含义曼谷——低湿之地缅甸——佛塔之国巴西——咖啡之国保加利亚——玫瑰之国芬兰一万湖之国新加坡——花园之国斯里兰卡——红茶之国冰岛——渔业之国智利——寒冷之国尼泊尔——山之国厄瓜多尔——赤道之国荷兰——低地之国萨尔瓦多——火山之国印度——电影之国布隆迪——千山之国加拿大——枫叶之国牙买加——泉水之国卢旺达——千丘之国沙特阿拉伯——沙漠之国科威特一无水之国苏里南一森林之国新西兰一绵羊之国印度尼西亚——千岛之国31.世界名城美称花城(法国·巴黎) 雾城(英国·伦敦)水城(意大利·威尼斯)电影城(法国·戛纳)科学城(日本·筑波) 酒城(德国·慕尼黑)赌城(摩纳哥·蒙特卡罗) 万塔之城(老挝·万象)狮城(新加坡·新加坡) 大学城(英国·牛津)戏剧城(爱尔兰·都柏林) 圣城(以色列·耶路撒冷)铜城(赞比亚·卢萨卡) 热城(苏丹·喀士穆)玫瑰城(泰国·清迈) 塔城(缅甸·蒲甘)千塔城(埃及·开罗) 壁画城(墨西哥·墨西哥城) 旱城(智利·伊基克) 茉莉花城(希腊·雅典)钟城(瑞士·伯尔尼) 立体都市(日本·东京)石头城(约旦·佩特拉) 佛教之都(泰国·曼谷)无雨城(秘鲁·利马) 对称古都(中国·北京)风城(新西兰·惠灵顿) 音乐城(奥地利·维也纳)欧洲门户(荷兰.·鹿特丹) 棋城(法国·什捷别克)歌咏城(爱沙尼亚·塔林) 绿色都市(俄罗斯·莫斯科) 32.部分国家国花中国(牡丹)、日本(樱花)、英国(玫瑰花)、荷兰(郁金香)、德国(矢车菊)、泰国(睡莲)、印度(荷花)、法国(鸢尾花)、芬兰(肃珠菊)、菲律宾(毛茉莉)、印尼(朱鼎兰)、意大利(雏菊)、伊朗(郁金香) 、巴基斯坦(茉莉)、朝鲜(金达莱)、希腊(卡特兰)、巴西(毛蟹爪莲)、奥地利(雪绒花)、俄罗斯(向日葵)、波兰(三色堇)、澳大利亚(金合欢)、古巴(姜花)、秘鲁(向日葵)、新加坡(万代兰)、美国(山楂花)、罗马尼亚(白蔷薇)、埃及(荷花) 、韩国(木槿花)、墨西哥(仙人掌)、利比亚(龙葵)、加拿大(糖槭树花)、老挝(鸡蛋花)、西班牙(石榴花)。

自然地理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自然地理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自然地理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自然地理是高考地理科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自然地理知识点对于高考考生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在这篇文章中,将对自然地理常见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备考。

第一部分:地球与地球运动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形的球体,赤道略大于两极,直径约为12756.274km。

2.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上各种自然现象发生的基础。

自转产生昼夜变化,公转引起季节变化。

3. 地球的倾斜与地区气候地球赤道与黄道面之间的倾角引起不同地区之间的气候差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是其表现形式。

第二部分:大气圈与天气1. 大气的组成大气主要由氮气、氧气和其他气体组成,其中氮气占比最大。

2. 大气层大气层主要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等,各层之间具有不同的温度和气压特点。

3. 大气运动大气的水平运动表现为风,垂直运动表现为对流和垂直气旋。

4. 天气与天气变化天气是指地球上一定时期内的气候状态,其变化受到热带气旋、锋面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第三部分:水资源与水循环1. 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等因素有关,合理利用水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 水的循环过程水的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水、下渗等过程,通过这些过程,水在不同形态循环流动。

3. 水循环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地理环境会影响水循环的过程,湿润气候条件下水资源丰富,干旱气候条件下水资源匮乏。

第四部分:地表水与地下水1. 地表水的形成与分布地表水主要来自降水和地下水补给,其分布受地形、降水和地下水位等因素影响。

2. 地表水的利用与污染地表水的利用包括饮用水、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等,然而,过度开发和污染对地表水造成威胁。

3. 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地下水主要来自降水的入渗和地表水的补给,地下水的分布具有多样性。

4. 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地下水被广泛用于饮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灌溉,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是非常重要的。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完整)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完整)

自然地理学知识要点绪论1.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P3-P4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研究对象包括天然和人为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一定组分和结构,分布于地球表层并构成一个地理圈。

2.自然地理环境的圈层结构 P3地球表层或地理圈是由大气圈、岩石圈的一部分、水圈、生物圈和土壤层组成。

地球外部覆罩着大气圈,大气圈之下是由海洋和陆地水构成的水圈以及疏松的土被层;地球固体部分的外壳称为地壳,地壳以下为地幔和地核;生物的总体及其分布范围称为生物圈。

这些圈层的组合分布具有两种特点:一是高空和地球内部的圈层呈独立环状分布,二是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层相互渗透。

第一章1.天文单位 P9长度单位,地球和太阳的平均距离14960×104km,即为一个天文单位。

2.光年 P9长度单位,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94605×1012km,即为一个光年。

3.宇宙的组成 P9现代人类理解的宇宙,是大约发生于100亿年前的大爆炸所形成的,范围相当于130亿光年的巨大空间。

宇宙中的天体分为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云等类。

恒星质量很大且能发光;行星不能发光,质量也远较恒星小,绕恒星运动;卫星质量比行星更小,绕行星运动,并随行星绕恒星运动;流星质量更小,也不发光;彗星是很小的,但具有特殊外表和轨道的天体;星云是一种云雾状的天体;河外星云是恒星系统;银河星云是极端稀薄和高度电离的氢和氮的混合物。

4.八大行星的基本特征 P11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体积小而平均密度大,自转速度慢,卫星数少,称为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体积大,平均密度小,自转速度快,卫星数多,称为类木行星。

共同特征:1)所有行星的轨道偏心率都很小,几乎都接近圆形。

2)各行星轨道面都近似地位于一个平面上,对地球轨道面即黄道面的倾斜也都不大。

3)所有行星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除金星和天王星外,其余行星自转方向也自西向东,即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相同。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完整)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完整)

自然地理学知识要点绪论1.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P3-P4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研究对象包括天然和人为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一定组分和结构,分布于地球表层并构成一个地理圈。

2.自然地理环境的圈层结构 P3地球表层或地理圈是由大气圈、岩石圈的一部分、水圈、生物圈和土壤层组成。

地球外部覆罩着大气圈,大气圈之下是由海洋和陆地水构成的水圈以及疏松的土被层;地球固体部分的外壳称为地壳,地壳以下为地幔和地核;生物的总体及其分布范围称为生物圈。

这些圈层的组合分布具有两种特点:一是高空和地球内部的圈层呈独立环状分布,二是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层相互渗透。

第一章1.天文单位 P9长度单位,地球和太阳的平均距离14960×104km,即为一个天文单位。

2.光年 P9长度单位,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94605×1012km,即为一个光年。

3.宇宙的组成 P9现代人类理解的宇宙,是大约发生于100亿年前的大爆炸所形成的,范围相当于130亿光年的巨大空间。

宇宙中的天体分为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云等类。

恒星质量很大且能发光;行星不能发光,质量也远较恒星小,绕恒星运动;卫星质量比行星更小,绕行星运动,并随行星绕恒星运动;流星质量更小,也不发光;彗星是很小的,但具有特殊外表和轨道的天体;星云是一种云雾状的天体;河外星云是恒星系统;银河星云是极端稀薄和高度电离的氢和氮的混合物。

4.八大行星的基本特征 P11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体积小而平均密度大,自转速度慢,卫星数少,称为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体积大,平均密度小,自转速度快,卫星数多,称为类木行星。

共同特征:1)所有行星的轨道偏心率都很小,几乎都接近圆形。

2)各行星轨道面都近似地位于一个平面上,对地球轨道面即黄道面的倾斜也都不大。

3)所有行星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除金星和天王星外,其余行星自转方向也自西向东,即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相同。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地球基本概念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是我们生存的家园。

其表面大部分是水,陆地面积比例较小。

地球是由内核、地幔、地壳组成的。

内核是最内部的部分,由固态铁镍合金组成。

地幔是介于地核与地壳之间的部分,主要由硅酸盐岩石组成。

地壳是最外部的部分,分为大陆地壳和洋壳。

大陆地壳主要有花岗岩和沉积岩组成,洋壳主要是玄武岩。

地球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具有自行调节的能力,并且平衡循环。

二、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主要包括自转和公转。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即一天,每天地球自转一周的运动使得地球的各地区交替出现白天和夜晚。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沿着椭圆轨道绕太阳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即一年。

地球公转使得地球的四季变化。

此外,地球还有章动、岁差和进动等运动。

三、地理环境要素1. 大气圈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主要包括对流层、平流层、跃层和吸收层。

大气层的温度、湿度、气压等参数对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大气圈的主要现象包括大气运动,如风、雨等。

大气圈中的臭氧层可以保护地球不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

2. 水圈水圈是地球上水的总体称谓,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地下水、水汽等。

水圈是地球上极其丰富的资源,也是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

水圈的运动主要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地下水运动等。

3. 地球表层地球表层主要包括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大陆地壳主要由花岗岩和沉积岩组成。

大陆地壳地势高,山地居多。

海洋地壳主要是玄武岩组成,地势低,海水深广。

地球表层的地形和地势对气候和生态环境也有重要影响。

四、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1.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地球表层的物貌形态,是地表地理环境受到大地构造、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影响所形成的地形面貌。

地形地貌的类型包括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台地等。

2. 气候气候是地壳与大气所共同形成的微气候长期统计特点的总和。

主要包括降水、气温、气压、湿度等。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

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自然地理的知识点

自然地理的知识点

自然地理的知识点自然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地貌、气候、植被、土壤、水资源、动物分布等的学科。

它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物理特征,包括陆地、海洋、大气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一些常见的自然地理知识点,帮助读者对地球的自然环境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陆地形态1. 山脉和山地:山脉是地壳板块运动或地壳抬升形成的地质构造,是高而陡峭的地形特征。

山地则是指山脉周围的地区,通常包含山谷、峡谷和高原等。

2. 高原:高原是指相对平坦但海拔较高的地区,通常由砾石、沙土和岩石构成。

高原的形成通常与地壳的隆起或侵蚀作用有关。

3. 平原和盆地:平原是指广阔且平坦的地区,主要由沉积物和河流冲积物构成。

盆地则是由周围的山脉或高地环绕而成的低洼地区。

二、水系和水资源1. 河流:河流是地球上各大洲均存在的水系统,由源头、支流和出口组成。

河流对于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 湖泊:湖泊是由降水、地下水或河流水堆积而成的水体,通常较为平静。

它们是许多动植物的栖息地,也是重要的水资源储备地。

3. 海洋:海洋占地球表面的绝大部分,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体。

海洋对于气候调节、食物链的生态平衡以及全球经济都有重要影响。

三、气候与气候带1. 气候: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时间的天气状况统计特征,包括温度、降水、风速、湿度和日照等因素。

2. 气候带:气候带是根据不同纬度和地形特征划分出的地球表面不同气候类型的区域。

常见的气候带有热带、温带和寒带。

四、生物地理和生态系统1. 生物地理:生物地理学研究生物的分布和演化,包括动植物种类及其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规律。

2.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在特定地理区域内生物群落、非生物要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形成的自然系统。

森林、草原和河流等都是重要的生态系统。

五、地质构造和板块运动1.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地球因板块运动而形成的地壳形态和构造特征,包括地震、火山和地堑等。

2. 板块运动:板块运动是大陆地壳的运动方式,包括地壳板块的推动、碰撞和分裂等。

高中自然地理知识点汇总

高中自然地理知识点汇总

高中自然地理知识点汇总1.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由内到外分为地核、地幔、地壳、大气圈和水圈。

解释:地球的内部结构决定了地球的物理性质和运动过程。

地核是地球的最内层,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具有极高的温度和压力。

地幔位于地核之上,由硅、镁和氧等元素组成的岩石构成。

地壳是地球的最外层,也是人类居住的区域。

大气圈和水圈则环绕在地球表面,对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方式,包括自转和公转。

解释: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旋转,周期为24小时,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太阳旋转,周期为365天,形成了四季的变化。

这两种运动方式共同决定了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如日夜交替、四季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等。

3. 昼夜交替:由于地球自转造成昼夜交替的现象。

解释:当地球自转时,不同地区的朝向太阳或背对太阳,形成白天和夜晚。

由于地球的自转是连续的,因此白天和夜晚的交替也是连续的。

这个现象不仅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还影响着地球上的许多其他生物的活动节律。

4. 四季变化:由于地球公转造成的不同季节的温度变化。

解释:由于地球的公转,太阳的直射点在赤道两侧的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当太阳直射点在某一地区时,该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最大,温度也最高,反之则温度最低。

这种温度的周期性变化就形成了四季。

5. 地貌形成:各种自然力量共同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

解释:地貌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自然力量,如风、水、冰、重力等。

这些力量通过侵蚀、搬运和沉积等过程,塑造了各种地貌形态,如山脉、河流、峡谷、平原和沙漠等。

6. 气候的形成:气候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解释:气候的形成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纬度、地形、洋流、大气环流和地表状况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某一地区的气候特征,如温度、降水量、风速等。

了解气候的形成有助于更好地预测和应对气候变化。

7. 水循环:水通过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过程不断循环的过程。

自然地理知识点

自然地理知识点

自然地理知识点
1. 地球构造:地球由内向外可以分为核、地幔、地壳三层。

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海洋分布不均,地球表面形成了七大洲和五大洋。

2. 气候: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统计下来的天气状况的总体表现。

气候受近地表气氛,地球自转、公转、地形、海洋等因素的影响。

3. 植被:不同的地域由于不同的气候、土壤、地形等因素,植被也不同。

根据生长周期,可以将植被分为一年生植物、多年生植物和永久性植物。

根据叶片特征,可以将植被分为常绿植物、落叶植物等。

4. 地理景观:地球上的各种地理形态,包括山脉、丘陵、平原、沙漠、湖泊、河流和海洋等。

5. 地球物理学:研究地球内部和地表的物理特性、结构和过程。

6. 地貌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地貌演化以及形成演变的原因和机制。

7. 大气物理学:研究大气层内的物理过程及其变化态势,如空气质量、气压、湿度、温度等。

8. 海洋学:研究海洋的组成、结构、循环,以及海洋的生态、资源、环境等问题。

9. 水文学:研究地表水、地下水的循环、水文地质、水文气象等问题。

10. 地理信息系统:通过计算机软件技术,将相关的地理信息组织、存储、管理和分析起来,以支持地理研究和应用。

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

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

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形状,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岩石层,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地幔是位于地壳之下的岩石层,占据了地球的大部分体积。

外核是液态的铁和镍组成的层,内核则是由固态的铁和镍组成。

二、板块构造和地震活动地球的地壳由众多的板块组成,这些板块不断地在地幔上移动,造成了板块构造。

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引发了地震活动。

地震是地壳板块在相互碰撞、滑动或分离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所引起的地球震动。

三、地球的大气层和气候地球的大气层是由不同气体组成的,其中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大气层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

气候是指长期的天气状况,受到地球自转、公转、地形、海洋等因素的影响。

四、地球的水资源地球的水资源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和地下水等。

其中,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的绝大部分,是地球上最大的水资源。

地下水是指地下岩石裂隙或孔隙中的水,是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的重要水源。

五、地球的地貌和地形地球的地貌和地形是由地壳构造、水力作用、风力作用、冰川作用等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地貌可以分为高山、平原、丘陵、盆地、峡谷、河流以及各种类型的地形地貌。

六、自然灾害地球上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洪水、干旱、台风、暴雨等。

这些自然灾害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因此对于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减灾非常重要。

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包括动植物、微生物等各种生物种类。

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生物种群和非生物环境组成,是地球上生物生存和繁衍的基础。

八、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的生活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理环境决定了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质量、水资源等条件,对于农业、工业、城市规划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九、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地球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包括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物灭绝等。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完整)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完整)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完整)自然地理学知识点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环境的学科,旨在揭示地球表面现象的形成和演化规律。

下面将介绍一些自然地理学的重要知识点。

1. 地球的结构地球由内到外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个部分。

地核是地球最内部的部分,由外核和内核组成,温度和压力极高。

地幔位于地核和地壳之间,主要由固态岩石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包括陆地壳和海洋壳。

2. 地球的内部运动地球内部存在着构造运动和物质循环。

构造运动包括地壳的隆起和下沉、板块运动等。

物质循环主要指地球的岩石循环、水循环和物质循环。

3. 大气层地球表面被包围着一层气体,即大气层。

大气层分为五个不同层次: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对流层最接近地表,对气候和生物活动有重要影响。

4. 地表水资源地球表面的水分布广泛,包括海洋、淡水湖泊、河流和冰川等。

地表水资源对于人类生产和生活起着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污染和短缺等问题。

5. 气候和气象气候指某一地区长期变化的天气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等。

气象是研究短期天气现象和过程的学科。

气候和气象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自然环境都有深远影响。

6. 土壤资源土壤是地球表面由岩石和有机质经过一定过程形成的薄层物质。

土壤资源对于农业、生态系统和土地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7. 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研究生物在地球上的分布、演化和互动关系。

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生物群落和生物适应性都受到生物地理学的关注。

8. 自然地理灾害自然地理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洪水、飓风等自然力量造成的灾害。

了解自然地理灾害的原因和发展规律,能够有效应对和减轻灾害的影响。

9. 地球资源和环境保护地球资源包括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生物资源等。

合理利用和保护地球资源对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环境保护是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

总结:自然地理学涵盖了地球的结构、内部运动、大气层、地表水资源、气候和气象、土壤资源、生物地理学、自然地理灾害以及地球资源和环境保护等知识点。

自然地理知识点归纳

自然地理知识点归纳

自然地理知识点归纳2、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3、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4、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5、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6、日地平均距离: 1.496亿千米。

7、太阳系九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冥。

8、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冥)。

9、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10、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11、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

12、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3、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14、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5、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6、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1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18、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19、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20、星期的由来:朔望两弦四相。

21、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22、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23、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1970年“东方红”一号、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

24、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25、保护宇宙环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26、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27、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28、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的线。

每1个纬度为111.1千米;0-30、30-60、60-90。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知识点归纳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知识点归纳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知识点归纳一、地球的宇宙环境1.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不断扩大,天体观测已成为当今国际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宇宙探索者的行列。

二、天体系统的层次1. 从半透明(银河系)的天体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由粗到细依次为行星、矮行星(冥王星)、卫星、小行星、彗星、星际物质等。

2. 太阳系九大行星分为两类,一类是地热能源自核心的热量,如水星和金星;另一类是靠外部天体长期作用而形成,如地球和火星。

三、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 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了光和热,其光照使得生物从吸收的辐射能量中得到活力,没有太阳能,地球将到处是冰天雪地。

四、气压带和风带1. 大气运动盛行风决定于水平气压梯度力。

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其季节移动是形成不同气压中心和风向的决定因素。

五、常见的天气系统1. 低气压和气旋:当某个地方的气流上升为低气压后,气流由四周流向中心。

随着气旋不断加强,中心的气压会增高,气流被迫上升,常伴随着阴雨天气。

气旋也是低压槽,水平气流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垂直运动是由四周流向中心。

在低压槽部,常常产生阴沉多雨的天气。

六、水循环1.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或蒸腾)、降水、水汽输送、地下水、地表径流等。

其中蒸发是水循环的动力,它使地表水不断得到补充。

而降水和径流则是水循环的标志。

七、地球上的水资源1. 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类型。

其中陆地水又分为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和大气水等。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如白令海一带)和浅层地下水。

我们应该积极提倡节水的各种方法:改变用水浇洒的方式为悬吊喷灌或是滴灌等方法来节约水资源;还有就是工厂用水应该合理循环利用水资源。

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节水家庭”,多使用节约型家用设备;公共场所用水应该分类使用和处置回收利用型水资源等等方式来节约水资源。

节水小贴士:淘米水洗菜,洗菜水浇花;洗衣服水拖地板;养鱼的水浇花;洗车水冲厕所等等方式也是很好的节水方法。

自然地理知识点汇总

自然地理知识点汇总

自然地理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层(即自然地理环境)的科学。

就是用系统的、综合的、区域联系的观点与方法,去审视与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区域分异特征、形成与变化规律,从而对其进行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的学科。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学是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为研究对象的。

可以说自然地理学是以地球表层自然系统为研究对象的。

地动的运动及其环境效应:①地球自转的环境效应: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地球自转产生了地方时;地球自转产生了地转偏向力②地球公转的环境效应:地球的公转导致季节的变化;地球的公转导致昼夜长短的变化;地球运动对地球表面温度调节、生命孕育有重要意义。

地球表层系统的结构特征:垂直分层,水平分异,立体交叉,多级嵌套。

岩石圈1、岩石圈:地球圈层之一,包括整个地壳和地幔软流层以上部分。

2、岩石圈的组成:化学元素组成,矿物组成(石英,云母)岩石组成(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

3、沉积岩:是由地表的松散堆积物经压实固结而形成的岩石4、沉积岩的分类:1)碎屑岩类:由碎屑物经胶结而成。

按成因可分为火山碎屑岩和正常碎屑岩两种。

火山碎屑岩是介于火山岩与普通沉积岩之间的过渡岩类。

正常碎屑岩是指母岩机械风化的碎屑经胶结物胶结而成的岩石。

2)黏土岩类:由大量黏土矿物和其他细微物质组成.泥质结构,是介于碎屑岩与生物化学岩之间的过渡类型。

3)生物化学岩类:绝大多数的生物化学岩是在海相或湖相环境中由化学或生物化学过程形成的物质组成的,具化学结构和生物结构成分较为单一,种类繁多。

5、褶皱:岩层的弯曲现象6、地震:大地发生突然的震动7、局地构造地貌:在大地构造格局与区域构造背景下,主要由于局地构造作用的,影响而形成的地貌。

8、局地构造地貌分为:①褶曲地貌:单斜地貌、背斜谷和向斜谷、背斜谷和向斜山、顺向河与次成河、穹窿地貌②断层地貌③火山地貌大气圈1、大气的成分:氮、氧、氩、二氧化碳、臭氧、甲烷等2、大气圈的结构:(1)垂直分层(2)水平分异和季节变化3、大气的运动(1)水平气压梯度力:只要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产生了促使大气中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的力。

中国自然地理基础知识整理

中国自然地理基础知识整理

中国自然地理考点搜索〖中国的地形〗地形的总体特征。

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中国的气候〗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气候的主要特征。

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中国的河流、湖泊和海洋〗外流区和内流区。

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湖泊的分布。

主要湖泊。

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

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京杭运河概况。

知识要点第一节中国的地形在学习中国主要地形时,应结合中国空白政区图,先将山脉画到图上,并写上名称,然后再填写出其两侧相应的地形区名称。

⒈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阶梯界线主要地形海拔一昆、祁、横高原、盆地4000米以上二↓三大高原、三大盆地1000-2000米三雪、巫、太、大三大平原、三大丘陵500米以下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

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

⒉ 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

[补充]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水电站主要有:黄河的龙羊峡、刘家峡、李家峡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龚嘴、二滩等;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黄河的小浪底等,长江上的三峡、葛洲坝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龙滩、岩滩等。

⒊ 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7.小气候: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
98.海平面等压线与风力大小低压中心,高压中心。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99.大气环流的意义调整全球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100.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东北信风、副高、中纬西风、副极地低压、极地东风、极地高压
29.经线和经度连接南北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30.东西两半球的划分: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31.南北两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32.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23°26′和66°34′纬线
33.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71.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72.五带的名称和范围: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7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
74.大气圈对地球的重要意义保护生物生存,影响地球自然环境,维持生命活动
75.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
1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
18.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19.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
20.星期的由来:朔望两弦四相。
21.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22.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76.干洁空气的组成:氮和氧,二氧化碳和臭氧
77.氧、氮、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和尘埃的作用生命活动;构成生物体;吸收紫外线;光合、保温作用;成云致雨
78.大气污染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氟氯烃破坏臭氧层
79.大气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高层大气(电离层)
80.对流层的主要特征:上冷下热,对流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49.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
50.区时的计算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
51.北京时间以东八区(120°E地方时)为标准时间。
52.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
53.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理论上),不通过陆地(实际)。
5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不同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81.平流层的主要特征:臭氧吸收紫外线。平流,对高空飞行有利,
82.大气上界离地面约2000-3000千米。
83.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太阳高度角
8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作用。
85.辐射定律物质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
86.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39.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
40.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时15°),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41.地球公转的轨道椭圆轨道。一月初(近日点),七月初(远日点)。
42.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43.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
55.太阳直射点的判断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地方时为12点。
56.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57.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58.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59.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87.大气逆辐射夜间有云较温暖,夜间晴朗较寒冷。
88.大气的保温效应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能力很强。
89.全球的热量平衡地球多年平均收入的热量与支出的热量是相等的。
90.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各纬度间的冷热不均。
9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92.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3.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1970年“东方红”一号、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
24.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25.保护宇宙环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26.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27.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
28.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的线。每1个纬度为111.1千米;0-30.30-60.60-90。
34.南北方向的判断有限方向,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
35.东西方向的判断无限方向,沿着自转方向为向东,逆着自转方向为向西。
36.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37.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38.地球自转的方向21日至9月23日
61.冬半年的概念:9月23日至3月21日
62.地球侧视图的判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63.地球俯视图的判读逆时针自转,中心为北极;顺时针自转,中心为南极。
64.昼夜长短的计算:以昼弧长度为依据,每15度为1小时。
65.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根据昼长以标准日出(6时)和标准日落(18时)前后推算。
12.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3.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14.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5.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6.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44.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
45.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
46.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47.晨昏线的判断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
48.地方时的计算每往东1°,时刻增大4分钟。
6.日地平均距离:1.496亿千米。
7.太阳系九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冥。
8.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冥)。
9.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10.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11.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
93.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和大小高压垂直指向低压。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越大,风力越大。
94.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95.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由于受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并不平行,而是有个交角。
96.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的步骤①高压垂直指向低压②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③画出合力
自然地理知识归纳
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2.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3.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4.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5.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66.昼夜长短的判断:夏半年,越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南白昼越长。
67.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68.天文四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是夏季。
69.我国传统四季:以立春(2月4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来划分四季。
70.欧美传统四季: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起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