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最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设计全册

最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设计全册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小小科学家》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家所做的工作2.认识到科学就在身边【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识科学家所做的工作难点:通过滚小球实验,认识我们可以做科学【教学准备】两个大小一样颜色不一的小球,绒面布一块、用带凹槽的塑料板。

【教学过程】一、集中话题:导入新课谈话: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接触一门新的课程——科学。

当你听到科学这两个字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发表自己对科学的理解。

教师提供一组不同的科学家在进行不同研究的图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这些人在做什么?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家就是研究大自然奥秘的人。

学生讨论,回答。

小结:科学家是什么样的人(板书:科学家观察实验)二、学习新课讲述:科学家真了不起,大家想当当科学家吗?(出示滚小球图片)你们有过滚小球的经历吗?(学生有,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教师出示实验器材,教师演示实验注意控制实验变量。

实验一(演示实验):在斜坡上,选择不同的位置放置小球,让小球滚至水平面的位置,看看哪种情况下滚得远。

实验前先让学生猜测哪个小球滚得远,说说理由请学生配合完成演示实验(实验3次),将实验结果记录在黑板上小结:有什么发现?实验二(学生分组实验):把小球放在不同坡度的斜坡上,哪种情况下小球滚得远。

尝试让学生模仿实验一自主设计实验,请学生说一说这个实验怎么做,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实验前先预测。

小组实验(实验重复3次),完成实验记录。

小结:有什么结果?讲述:刚刚我们做过的滚小球实验,在400多年前有个大科学家—伽利略,也做过类似的实验,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播放视频追问:把我们的滚小球实验与伽利略的实验比一比,你们有什么新发现?小结:科学家做科学的过程其实和我们是一样的,都包括:观察、实验、记录和发现几个部分,所以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每个人都是小小科学家(板书:小小科学家记录发现)。

三、解释与总结:讲述:伽利略发现滚小球的秘密在当时已经很厉害了,然而现代的科学家们更是不得了,找到了更多问题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闪电、树木生长)。

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教学内容:小小工程师教学目标:1、了解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认识到小学生也能参与科技创新。

3、掌握一些基本的科技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介绍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小学生也能参与科技创新。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科技知识。

教具、学具准备:科技产品的图片、模型等。

教学过程:导入:活动一:科技产品展示师:同学们,你们都使用过哪些科技产品呢?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科技产品的图片和模型。

(展示科技产品的图片和模型)师:这些科技产品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那么,你们知道这些科技产品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吗?是谁发明了这些科技产品呢?活动二:科技创新师:科技产品的发明离不开科技创新。

那么,小学生也可以参与科技创新吗?当然可以!我们可以从小做起,了解一些基本的科技知识,开发一些小型的科技产品。

师:比如,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了解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展示电路模型)师:还可以尝试制作一些简单的机械模型,了解机械原理。

(展示机械模型)师:这些都是科技创新的一部分,我们也可以成为小小工程师,参与到科技创新中来。

活动三:科技发展历程师:科技产品的发明和科技创新离不开科技发展的历程。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科技发展的历程吧。

师:最早的计算工具是算盘,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明了更加先进的计算工具,比如计算器和电脑。

(展示计算工具的图片)师:交通工具也是科技发展的产物,我们从马车到汽车,再到高铁,交通工具的发展让我们的出行更加便捷。

(展示交通工具的图片)师:此外,我们还发明了很多家用电器,比如电视、洗衣机、冰箱等,这些家用电器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

(展示家用电器的图片)小结阶段:师:通过今天的研究,我们了解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认识到小学生也能参与科技创新,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科技知识。

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关注科技的发展,为科技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学生分享自己是否曾经有滚小球的经历,并预测哪个位置的球会滚得更远。

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从猜想到验证》教学设计

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从猜想到验证》教学设计

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从猜想到验证》教学设计课题:《从猜想到验证》科目:小学科学年级:一年级上册版本:苏教版(2024)课时安排:1课时一、教材分析1. 教学内容本课教学的是新教材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用大脑思考》中的《从猜想到验证》。

课文主要引导学生经历从猜想到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了解猜想需要通过实验等方法进行验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教材通过一些简单的例子和活动,展示了如何提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验证以及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2. 学情分析一年级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抽象的科学概念和方法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和实例,帮助他们逐步建立科学思维。

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喜欢提出各种猜想。

但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验证自己的猜想,缺乏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意识。

二、教学设计理念1. 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提出猜想,并积极参与验证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知识和方法。

2. 强调体验式学习,让学生亲身经历从猜想到验证的全过程。

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3. 注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联系生活实际,将科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

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从猜想到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

知道猜想需要通过实验等方法进行验证。

2. 能力目标能够提出合理的猜想。

学会设计简单的实验进行验证。

提高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增强对科学的兴趣。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小小科学家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小小科学家

1.1 小小科学家一、教学目标1.做滚小球实验,并能有所发现;2.熟悉到不仅科学家能做科学研究,小学生也能做科学;3.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熟悉科学家的工作,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难点:通过滚小球实验,熟悉到咱们也能做科学。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钢珠、斜坡板、绒布四、教学进程(一)师生讨论:科学家是做什么的?介绍科学家的工作。

(二)师生实验:做滚小球的实验,带学生体验实验的进程。

(三)小组交流:拓展一:做实验时要注意什么?(四)视频实验:拓展二:三个生活小实验视频:吹乒乓球、电线圈、干冰。

(五)教师讲述:科学家已经找到了许多问题的答案,比如大树是怎么长高的?(这与组成大树的细胞有关,细胞割裂和细胞生长带来了大树的不断成长)闪电是怎么发生的?(六)教师讲述:还有很多问题还没完全找到答案,比如地球里面有什么等等。

(七)课堂小结五、教学反思参考资料:闪电闪电是云与云之间、云与地之间或云体内各部位之间的强烈放电现象(一般发生在中)。

一般是暴风云(积雨云)产生,底层为阴电,顶层为阳电,而且还在地面产生阳电荷,如影随形地随着云移动。

正电荷和负电荷彼此相吸,但空气却不是良好的传导体。

正电荷奔向树木、山丘、高大建筑物的顶端乃至人体之上,企图和带有负电的云层相遇;负电荷枝状的触角则向下伸展,越向下伸越接近地面。

最后正负电荷终于克服空气的阻障而连接上。

庞大的电流沿着一条传导气道从地面直向云涌去,产生出一道敞亮夺目的闪光。

一道闪电的长度可能只有数百米(最短的为100米),但最长可达数千米。

闪电的温度,从摄氏一万七千度至二万八千度不等,也就是等于太阳表面温度的3~5倍。

闪电的极度高热使沿途空气猛烈膨胀。

空气移动迅速,因此形成波浪并发作声音。

珍妮·古道尔珍·古道尔(英国),活着界上拥有极高的声誉的动物学家,致力于野生动物的研究、教育和保护。

她二十多岁时前去非洲的原始丛林,为了观察黑猩猩,度过了三十八年的野外生涯。

小学科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小学科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小学科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走进科学1.小小科学家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科学》中的第一课,是整个小学阶段科学课程研究的开端。

本课是对于科学本体的认识。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科学这个概念非常抽象,直接对儿童从理性的角度讲“什么是科学”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教材以“小小科学家”为题,从“科学家做什么”这样的具体问题出发,通过对科学家所做工作的感知与儿童已有经验的回顾,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感性地体验什么是科学,打破科学的神秘感,让学生感到自己也能做科学,激励学生从小开始,努力成为小小科学家。

教材的设计意图是通过提供一组不同的科学家正在进行不同研究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家就是研究大自然奥秘的人,从认识科学入手去获得什么是科学的初步感知;通过像科学家一样做滚小球实验,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有所发现,从而让学生觉得科学并不那么神秘,我们就是在做小小科学家的事情。

最后通知阅读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让学生意识到科学家也不是万能的,有些问题他们已经找到了答案,还有许多问题并没有找到答案,同时隐含有科学知识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本质论的思想。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滚小球实验是孩子们在小学阶段做的第一次对比实验,实验前教师先好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实验时做好示范,变量的控制由教师掌握,学生按要求完成实验,并在活动手册上做好记录,提醒学生实验后收拾好材料,养成良好的实验惯从第一节课开始。

教学目标】1.做滚小球实验,并能有所发现。

2.认识到不仅科学家能做科学研究,小学生也能做科学。

3.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

教学重点】认识科学家的工作,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

教学难点】通过滚小球实验,认识到我们也能做科学。

教学准备】教师]PPT。

学生]每组斜坡1个.钢珠1个.绒布1块.红蓝水彩笔各1支,记录单每人1份。

1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要上什么课?(科学)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你们想到了什么?2.(出示图片)有的想到了科学家,有的想到了科学发明,有的想到了科学实验。

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的教学计划

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的教学计划

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的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对科学这门课程充满了新鲜感和兴趣。

然而,他们缺乏系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需要通过直观、生动、有趣的方式来进行。

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限,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和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二、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包括《走进科学》《用感官观察》《用大脑思考》《用双手创造》四个单元。

教材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线索,以自然科学的知识体系为框架,将科学知识、探究能力、科学态度和情感价值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教材注重通过观察、实验、游戏等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教材也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现象和科学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3. 帮助学生认识周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4. 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5.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的意识,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合作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1. 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引导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2. 难点让学生理解一些较为抽象的科学概念。

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

培养学生在科学探究中保持耐心和细心的态度。

五、教学措施1. 采用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如故事、游戏、实验、演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结合生活实际,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科学知识。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小学科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小学科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小学科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课《身体的变化》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的变化,包括生长和变老两个方面。

2. 能够简单描述人体的变化过程。

二、教学准备1. 教材《小学科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2. PPT或黑板、粉笔3. 实物或图片:婴儿照片、成人照片、老年人照片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婴儿照片、成人照片和老年人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人会变化?我们从小变大有哪些变化?2. 导出教师简单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引导他们从自己的经验来总结“人体的变化”。

3. 学习a. 通过呈现教材中的图示和文字,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生长和变老两个过程,并帮助他们理解这个过程是渐进的。

b.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我们是如何从小变大的?以及为什么人会变老?c.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共同思考并回答这些问题。

d.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整理并展示他们的观点。

4. 拓展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思考人体的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例如身高的增加可以触碰到更高的东西,年龄的增长可以参加更复杂的活动等。

5. 总结通过讨论和展示,总结出人体的变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从小变大是因为身体不断生长,而变老是因为身体的机能逐渐退化。

6. 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观察自己身体的变化,找出自己身体变化的例子,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四、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回答和小组合作的结果,考察他们对人体变化的了解程度。

2.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检查他们是否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身体的变化。

参考教案适用于小学一年级上册《小学科学》苏教版。

教案设计的主题是“身体的变化”,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体的生长和变老两个过程,并能描述人体的变化过程。

教案采用了导入、导出、学习、拓展、总结和作业等教学步骤,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促使他们积极参与。

同时,教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加深他们对人体变化的理解。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本教案为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的全册教案,共包含以下内容:
第一单元:物体的大小
- 第一课物体的大小
- 第二课量度物体的大小
第二单元:物体的形状
- 第一课物体的形状
- 第二课画物体的形状
第三单元:物体的颜色
- 第一课物体的颜色
- 第二课发现物体的颜色
第四单元:物体的重量
- 第一课物体的轻重
- 第二课用手感受物体的重量
第五单元:物体的材质
- 第一课物体的材质
- 第二课发现物体的材质
第六单元:物体的状态
- 第一课物体的状态
- 第二课比物体状态的高低
每个单元都包含两节课,旨在通过生动形象的实例引导学生了
解物体的各种属性和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案中还包含了各种教学活动和课堂上的教学组织方式,方便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

本教案是一份全面、详细的教学指导,对于教师教学具有一定
的参考意义。

同时,对于家长了解孩子所学的内容,也有一定帮助。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小学科学《上好科学课》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小学科学《上好科学课》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小学科学《上好科学课》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1单元走进科学第3课《上好科学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科学教室和实验室的特点,以及科学实验的必要性。

本课采用了参观科学教室和实验室、小组合作做试验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科学的神奇和实验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究的欲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科学教室和实验室的特点,能够说出与普通教室的不同之处。

2. 通过小组合作做试验,初步感知试验的必要性,能够明白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科学教室和实验室的特点,以及通过试验初步感知试验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科学的神奇和实验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究的欲望。

四、学情分析:学生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对科学的认知和了解比较有限。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采用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科学的神奇和实验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究的欲望。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1. 老师带领学生参观科学教室和实验室,让学生观察、感受科学教室和实验室的不同之处。

(老师带着学生参观了科学教室和实验室,让学生看到了实验室里面有很多仪器和设备,还有专门的实验台,墙上贴有安全注意事项等。

学生们都很好奇,纷纷伸着脖子看,有的还指着仪器问老师这是什么。

)2.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与普通教室相比,科学教室和实验室有哪些不同之处,为什么要有这些不同之处。

(老师问学生,你们觉得科学教室和实验室与普通教室有什么不同呢?学生们积极举手回答,有的说实验室里面有很多仪器和设备,有的说实验室里面有专门的实验台,还有的说实验室里面有安全注意事项。

老师再解释一遍,为什么要有这些不同之处。

)第二环节:讲解新课1. 老师讲解科学教室和实验室的特点,如:实验室里有各种仪器和设备、有专门的实验台、墙上贴有安全注意事项等。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优质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优质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优质教案第一单元走进科学教学目标做滚小球实验,并能有所发现。

认识到不仅科学家能做科学研究,小学生也能做科学。

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

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做一位小科学家。

教学重点认识科学家的工作,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

教学难点通过滚小球实验,认识到我们也能做科学。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材料:带有凹槽的可调节坡度大小的轨道、钢珠(或玻璃球)、绒布。

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科学》。

2.什么是科学呢?研究科学的的人被称作什么?有哪些人呢?他们是怎么做科学的?怎样学好科学呢?3.这节课呀,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科学。

二、看图观察1.多媒体出示教材中科学家的图片,说说这些科学家正在做什么。

2.学生完成活动手册中把科学家和他的工作连线。

3.老师播放袁隆平、珍妮两位科学家的研究视频,让学生说说他们主要从事什么研究。

4.学生讲一讲搜集到的有关科学家的故事,教师相机补充完善。

5.小结:刚刚我们一起看了很多科学家的工作视频和图片,请你说说科学家是做什么的人。

(科学家做研究工作,实践活动,如观察、实验、收集记录数据、得到发现等)。

【评析】现代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小学生的理想是长大了做一名科学家,课的一开始老师紧紧围绕科学家展开教学,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根据低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爱听故事,容易感染的特点,开始上课时,通过图片视频讲述关于袁隆平、珍妮等科学家的小故事。

以丰富形象的图画,栩栩如生的故事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很快地融入到教学情境之中。

三、动手实践1.出示一颗玻璃球,问学生:平时生活中,你们有没有玩过小球,你是怎么做的?2.学生交流平时怎么玩小球的。

3.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滚小球。

出示实验装置,师进行介绍,让学生猜一猜:(实验前)在哪个位置的球会滚得远一些?4.学生交流。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各课实验指导单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各课实验指导单
实验步骤: 1.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在他们的生活中有没有滚小球的经历。 2.在桌上铺一块有刻度标记的绒布(桌面要尽可能的平整,最好为接缝,可选择平坦的地面),将斜坡(建 议老师为学生组装好斜坡)架在绒布的一端(注意提醒学生不能拥挤,以防碰倒斜坡)。出示斜坡上的红绿点, 实验前让学生猜一猜在哪个位置的小球会滚得远一些。 3.先将小球从斜坡上标有绿色标志的地方滚下,记下在绒布上停止时的位置;再将 小球从斜坡上标有红色 标记的地方滚下,也记下在绒布上停止时的位置,比较它们的远近。 4.改变斜坡的高度,再次进行上面的实验,比较它们的远近。师生归纳总结:小球从红色位置滚下要比从 绿色位置滚下滚得远。小球离桌面越高,滚得越远。 5.可适当拓展用塑料球滚一滚,比较不同质量的球滚得远近。 6.观看视频,了解大科学家伽利略是如何滚小球的,将自己做的实验与大科学家做的实验进行比较,并说 出自己的发现。学生能用“小球越滚越快”描述就行。 注意事项:这是孩子们在小学阶段的第一次对比实验,实验时教师要做好示范,变量由教师控制,学生按要 求实验即可。同时提醒学生别忘了及时记录以及收拾好材料,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实验名称:通过图片,了解从古至今,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实验目的:通过讨论与交流,说出古代人与现代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实验器材:衣食住行卡片。 实验步骤: 1.借助卡片,引导学生了解从古至今,人们的生活发生的变化: 穿着方面:原始人身穿兽皮,后来的人身穿长袍马褂,现代人穿漂亮的衣裙。 灶具方面:原始人直接把木头加起来烧,后来的人用土灶、煤炭炉,现代人用天然气。 住房方面:原始人住的是草木搭建的窝棚,后来的人住上砖木结构的房子,现代人住的是高楼大厦。 交通方面:古代人乘坐人力车或马车等,后来的人乘坐蒸汽火车,现代人乘坐动车或高铁。 2.也可以结合《清明上河图》《韩熙载夜宴图》等古画,从古画上了解中国古代人的衣食住行情况;观看《舌 尖上的中国》《巴黎时装周》等视频,了解现代人的衣食住行情况。 注意事项:本活动的目的不是排序,而是借助排序让学生了解从古到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 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小学科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教师备课参考(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具准备实践活动)

小学科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教师备课参考(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具准备实践活动)
重点:依据观察到事实,作出猜想。难点:将观察到的事实与已有的生活经验建立合理联系
1.教师材料:PPT
2. 学生分组材料:五球碰碰球(碰碰球又名牛顿摆、能量守恒摆球)。
1.玩碰碰球。
8.暗箱里的秘密
1
1.通过猜想兔子在土山中的逃跑路线,认识什么是暗箱。2.通过阅读,了解生活中更多的暗箱。3.猜想暗盒里的情况,知道一些解暗箱的方法。4.在解暗箱的过程中,如果意见不一致,需要交流、磋商、重新取证。
重点:知道使用简单工具可以观察到事物的更多细节。难点:会正确使用放大镜、简易显微镜等观察事物。
1.教师材料:PPT。2.学生分组材料:放大镜两个、简易显微镜两个。
1.用三种方法观察大拇指的指纹。
2.用听诊器听心跳。
9-12
第三单元
用大脑思考
7.做个小侦探
1
1.通过读图,针对具体情境中的问题有依据地说出自己的猜想,体会到猜想与事实不是一回事。2.在玩碰碰球的科学游戏中,认识到猜想不一定正确;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正确,需要进行验证。3.通过阅读资料,知道猜想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思考活动。
重点:对树叶变黄的渐进过程进行合理猜想。难点:收集落叶进行排序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1.教师材料:PPT。
2.学生分组材料:绿叶、没有全黄的树叶。
1.给银杏叶排序。
13—16
第四单元
用双手创造
10.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
1
1.读图和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出一些自然物和人造物的名称,并且能够根据自然物或人造物的特征将它们分类。2.通过归类活动,知道自然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自然物组成的,人工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人造物组成的,认识到人工世界是由人创造出来的。
重点:知道利用感官观察,可以获得关于事物的很多信息。难点:能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优质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优质教案(全册)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20 ~20 学年度第一学期)科目科学班级一年级教师学校学年度上学期一年级科学教学进度表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1.《我们知道的植物》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植物和塑料花的对比观察,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

2.尝试种植一棵植物,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1.意识到植物具有生命体的特征,产生认识植物的浓厚兴趣。

2.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知道植物可以美化环境,能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

教学重点: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植物和塑料花的对比观察,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 塑料花、植物、种子、花盆、泥土、小铲子、小葱、大蒜、胡萝卜、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植物、课件。

板书设计:1.我们知道的植物绿色、有叶子、能生长、开会、结果有生命、需要水、阳光……水培土培2.《观察一棵植物》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植物具有根、茎、叶等结构。

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一棵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2.在教师引导下,尝试用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的信息;3.能画一棵植物的简图。

科学态度目标1.对常见植物的外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认真观察、认真记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体会植物是有生命的,要爱护植物。

教学重点:植物具有根、茎、叶等结构。

教学难点:能画一棵植物的简图。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植物、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植物、课件。

板书设计:2.观察一棵植物根、茎、叶3.《观察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叶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征;2.知道植物的叶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

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感官观察叶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2.通过观察、比较各种各样的叶,认识到植物的叶具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走进科学1.小小科学家【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科学》中的第一课,是整个小学阶段科学课程学习的开端。

本课是对于科学本体的认识。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科学这个概念非常抽象,直接对儿童从理性的角度讲“什么是科学”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教材以“小小科学家”为题,从“科学家做什么”这样的具体问题出发,通过对科学家所做工作的感知与儿童已有经验的回顾,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感性地体验什么是科学,打破科学的神秘感,让学生感到自己也能做科学,激励学生从小开始,努力成为小小科学家。

教材的设计意图是通过提供一组不同的科学家正在进行不同研究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家就是研究大自然奥秘的人,从认识科学入手去获得什么是科学的初步感知;通过像科学家一样做滚小球实验,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有所发现,从而让学生觉得科学并不那么神秘,我们就是在做小小科学家的事情。

最后通知阅读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让学生意识到科学家也不是万能的,有些问题他们已经找到了答案,还有许多问题并没有找到答案,同时隐含有科学知识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本质论的思想。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滚小球实验是孩子们在小学阶段做的第一次对比实验,实验前教师先好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实验时做好示范,变量的控制由教师掌握,学生按要求完成实验,并在活动手册上做好记录,提醒学生实验后收拾好材料,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从第一节课开始。

【教学目标】1.做滚小球实验,并能有所发现。

2.认识到不仅科学家能做科学研究,小学生也能做科学。

3.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

【教学重点】认识科学家的工作,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

【教学难点】通过滚小球实验,认识到我们也能做科学。

【教学准备】[教师]PPT。

[学生]每组斜坡1个.钢珠1个.绒布1块.红蓝水彩笔各1支,记录单每人1份。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要上什么课?(科学)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你们想到了什么?2.(出示图片)有的想到了科学家,有的想到了科学发明,有的想到了科学实验。

[设计意图:科学一直在伴随学生的成长,在他们心中科学已经种下了神奇的种子,怎样让这枚神奇的种子生根发芽却是我们科学教育面临的责任与挑战。

]二.创设活动,自己动手做滚小球实验1.(出示科学家图片)那么这些人在干什么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科学家)(板书:科学家)2.仔细观察,这些科学家在干什么?(实验.观察)再仔细观察,他们还在干嘛?(记录)记录什么?出示科学的过程:观察.实验.记录.发现(板书:观察.实验.记录.发现)3.那我们可不可以做科学?那我们做科学时需要注意什么呢?那你们认为自己会不会做实验呢?4.出示滚小球。

滚过没有?(出示一块绒布,绒布均匀分成4块)这里有一块布,观察一下,科学家也需要观察。

(布上有线)我们把布铺在桌面上。

5.出示一块木板,观察一下,这块木板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有凹槽)我们给它垫一个木块,这样子就做成了什么?(滑梯)6.接下来我们要(滚小球),怎么滚?看到老师的两个点吗?我们可以先放在红色的点上面,再放在蓝色的点上面,你觉得会怎样?你认为哪个远?为什么?7.那究竟哪个小球滚得远了?待会让我们去看看。

还记得科学家做实验吗?除了观察.实验,还有(记录),那怎么记录呢?8.出示记录单并示范,引导学生利用红线记录。

9.发放器材,学生分组组装器材。

10.每人要做几次实验?每个小组能不能控制好实验次序了?11.学生按次序实验并记录。

12.有记录吗?有发现吗?谁愿意把记录分享给我。

13.学生分享自己的记录与发现。

(哪个滚得远)(当我们的小科学家在发布他的发现时,我们要注意听噢)你能解释一下吗?14.回顾刚才做的实验,如果你真的会做实验,那么(出示图片)这个实验你会做吗?(斜坡的高度不同)怎样将斜坡变高了?(积木横摆)那小球摆哪儿了?(红色的点)15.学生每个人做两次,并记录。

16.学生汇报并尝试解释自己的发现。

17.其实我们做的这个实验在400多年前曾有一个大科学家:伽利略,也曾经做好,那么伽利略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8.伽利略做这个实验,还有什么发现?(有外力才能让它停下来)[设计意图:实验是科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怎么做实验是学生上好科学课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引导学生有序实验,让他们在实验中发现,体验快乐是我们的科学教育必须关注的。

]三.回顾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家的工作1.今天我们认识了科学家,知道了科学家做实验的时候需要经历哪些过程:观察.实验.记录.发现;那再回顾一下,我们小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有没有经历这些过程,有没有观察?你观察了什么?有没有做实验?有没有记录?有没有发现?那我们能不能叫大科学家?那我们叫什么?(小科学家)还要再小一点(板书:小小)2.其实,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很多问题的答案。

你知道大树是怎么长高的呢?闪电又是怎么发生的?3.但是科学家也不是万能,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完全找到答案。

比如说地球里面有什么?有没有外星人?但到现在为止,没有人实实在在的看到外星人,也没有任何物品能证明外星人的存在。

4.虽然很多问题还没有找到答案,但今天找不到答案,不代表明天找不到答案,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科学是永无止境的,它是一个永恒之谜。

5.今天我们是小小科学家,也许等你长大了,我可以把小小两字擦掉,老师对你们充满了期待,希望你们好好上好科学课。

[设计意图:学生是天生的科学家,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与勇敢无畏的探究,呵护他们的童心,引导他们的行动,让他们真正地成为大科学家!]【教学后记】2.小小工程师【教材分析】《小小工程师》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苏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走近科学》单元的第2课。

教材从一年级小朋友们的认知水平出发,安排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先了解工程师,观察工程师在做什么;第二个活动,就是引导学生认识工程师的杰作.作品。

第三个活动就是让学生去学做工程师:做一个铅笔加长器,这就意味着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设计,运用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最后形成一个产品,同时还要让他们对产品进行展示.比较,并且和成熟的产品做比较,这样可以初步让学生对工程设计有一个朦朦胧胧的思想,以及意识到技术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对于“工程师”是如何工作的,怎样区别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工作这些问题,科学老师也不一定清楚。

因此本课重在将学生引进科学之门,对未知科学引发无限的遐想和探究兴趣,为后续学习科学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能够利用简易材料自制一个铅笔加长器,并对设计制作的产品不断改进,力争做得更好。

2.通过交流工程师的杰作,意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程师的发明制造。

3.知道工程师是设计.发明.制造产品的人。

【教学重点】知道工程师是做什么的,经历制作一件物品的过程。

【教学难点】认识工程师的工作与科学家的工作是有区别的,工程师重在设计.发明.制造。

【教学准备】[教师]PPT。

[学生]每人小铅笔头1个.吸管1根.剪刀1把.胶带纸1卷.橡皮筋若干.报纸若干.冰棍棒若干,每组铅笔加长器3个。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活动一:认识工程师的工作1.师:小朋友好,还记得老师上节课给大家介绍的一种什么样的职业?2.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观,小朋友请看大屏(画设计图.制作模型.维修机器.调试产品),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4副图片,请小朋友看一看,说一说他们是怎么工作的?结合图片.视频学生交流,汇报想法。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优化教学,为科学教学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学习情境,有效地激发孩子联想,唤起孩子以往的生活积累。

]3.师:这些天上飞的飞机,地上跑的汽车,甚至于小朋友们住的房子等等,都离不开他们,他们就是工程师。

(板书:工程师)4.师:在我们周围认识的人当中,有没有工程师,他们是怎么工作的?5.讨论工程师的工作和科学家的工作,有什么不一样?6.小结:工程师通常是对某一物体进行简单的设计,运用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最后形成一个产品,这样的产品比之前的更好用。

7.你们是愿意做一个工程师呢,还是做一个科学家呢?[设计意图:“工程师”是如何工作的,老师们也不一定清楚。

这样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工程师更加侧重于设计.制造类型的活动,科学家更加侧重于观察.发现这些活动。

]二.活动二:认识工程师的杰作1.师:我们生活中很多产品是工程师的杰作,工程师的杰作有哪些?(结合活动手册,辩一辩神舟系列宇宙飞船.电脑.跨江大桥.高铁,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等),2.师: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学生汇报,教师归类:家电:电视.洗衣机;通讯:手机.卫星;建筑:高楼大厦,园林;交通:游轮.飞机;机械:吊车.精密仪器。

[设计意图:鼓励孩子大胆描绘,并通过想一想,说一说的形式,增强孩子的兴趣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工程师的概念。

]3.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有没有做“工程师”的经历。

如,搭积木.造房子.堆沙堡.拼装模型.测试赛车等活动……4.学生汇报5.小结:我们拼装模型.测试赛车,虽然那些是玩,但这些活动其实就是小小工程师所做的事情。

工程师制造的产品不仅体现在高科技的宇宙飞船,高铁电脑高楼桥梁方面洗衣机,电饭煲灯日常用品,也是工程师发明的。

工程师的性质是以制造产品为目的的;而科学家的性质是什么?是发现自然的秘密。

这两个显然是不一样的。

三.活动三:学做小小工程师1.创设一个情景:出示一直短的铅笔不好写了怎么办?2.学生汇报交流3.师:老师这儿有一些材料:吸管.小木棒.一次性筷子.废旧纸张.剪刀.胶带……,小朋友们能不能来做一个铅笔加长器?[设计意图:做这个活动的时候有几点要特别注意的:第一个就是给小朋友们的铅笔头要足够的短,因为只有足够的短,在设计的时候才能体现出铅笔加长器的公用性。

]4.学生汇报,师讲解铅笔加长器的做法:可以直接用纸卷成纸筒包在铅笔的一端再用胶带粘牢。

也可以选择合适的管管径的粗细管或塑料管直接套在铅笔的一端。

还可以利用一次性筷子或小木棒古城铅笔周围形成加长笔筒。

5.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6.请小朋友交流自己做得铅笔加长器7.观察自己做的铅笔加长器和同学哪个好?老师这里有买来的现成的铅笔加长器,同学们你们看看,与你们自己做的有什么不同?他们好在哪里?[设计意图:比较的时候不是一味的说买来得好,如果是那样的话,就失去了制作和设计的那个意义了。

让学生知道买来的那个铅笔加长器一般都是非常漂亮的.结实的.耐用的,自己做的铅笔加长器不花钱,更环保。

]四.全课总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工程师主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他们会画设计图.发明制造新产品,甚至还能维修机器,他们的工作与科学家们一样重要,我们班的小小科学家和小小工程师们,老师希望你们能好好学习,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成为像他们一样有用的人才!【教学后记】3.上好科学课【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科学》的第3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