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隶社会建筑[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奴隶社会建筑[1]
殿堂内柱列整齐,
前后左右对应,开 间统一,木构技术 有了较大的进步。 这座宫殿遗址是至 今发现的我国最早 的规模较大的木架 夯土建筑和庭院的 实例。
遗址中没有发现
瓦件,构筑方式应 当是“茅茨土阶” 形态。这个宫殿开 创了中国宫殿的先 河。表明了华夏文 明初始阶段大型建 筑采用的是“茅茨 土阶”的构筑方式;
奴隶社会建筑[1]
半瓦当,全瓦当,板瓦,筒瓦 –砖 – 高台建筑 – 色彩装饰
奴隶社会建筑[1]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16.11.2020
奴隶社会建筑[1]
• 三、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
– 在严格的宗法制度下形成了许多大小 不等的城市,由不同等级的奴隶主统 治,但随奴隶制的急剧崩溃,代之以 战国时期大量新兴城市。
奴隶社会建筑[1]
奴隶社会建筑[1]
“匠人营国,方九 里,旁三门,国 中九经九纬,经 涂九轨。面朝后 市,左祖右社, 市朝一夫。”— —战国《考工 记》,最早的关 于城市规划的记 叙
单体殿屋内部已经 可能出现“前堂后 室”的空间划分。
奴隶社会建筑[1]
河南偃师二里头 二号宫殿遗址:
面积比一号小, 同样也是门、堂、 回廊的布局,说 明庭院布局在夏 到早商已经是大 型建筑的常规布 局方式,中国传 统院落式建筑组 合开始走向定型 化。
• 二、商(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
– 统治中心在河南中部黄河两岸地区,商 是奴隶社会大发展时期。开始出现一甲 骨文为载体的文字记载,有灿烂的青铜 工艺,手工业分工已经非常明显,大量 奴隶集中劳动,这些都促进了建筑技术 水平的进步。
奴隶社会建筑[1]
• 一、夏(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
– 夏王朝的统治中心在现在的河南西部一带
奴隶社会建筑[1]
河南偃师二里头 一号宫殿遗址: 夯土台残高约 80CM,东西约 108米,南北约 100米。台上有 8开间殿堂一座, 周围有回廊环绕, 南面有门的遗址, 反映了我国早期 封闭院落的面貌 (廊院)。
改进了屋顶 的防水性能, 延长了屋顶 的使用寿命, 并由于加重 了屋顶的荷 载从而成为 构架发展的 一种推力。
• 四、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 青铜时代进而演进为铁器时代。生 产力水平有很大提高,贵族的私有 田大量出现,努力社会的井田制日 益崩解,封建生产关系开始出现。
– 建筑上的主要成就是瓦的普遍使用 和作为诸侯宫室用的高台建筑(台 榭)的出现。
奴隶社会建筑(公元前2070
年~前476年)
Biblioteka Baidu奴隶社会建筑[1]
• 主要成就:
– 中国木构架建筑体系的奠定期。夯土技术已 达到成熟阶段;木构榫卯十分精巧;梁柱构 架已经在柱间使用阑额,柱上用斗,开启了 运用斗拱的滥觞;组群空间的庭院布局以及 功能形成,既有体现“门堂之制”的廊院, 也出现了纵深串联的合院。中国木构建筑体 系的许多特点,都已经初见端倪。
奴隶社会建筑[1]
湖北黄阪宫殿遗 址中商时期一个 诸侯国的宫殿遗 址。建筑周边檐 柱内有四间木骨 泥墙的居室。
奴隶社会建筑[1]
奴隶社会建筑[1]
小屯殷墟宫殿 遗址:未发现瓦, 应当仍然采用 “茅茨土阶”的 构筑方式。遗址 中有“铜踬”出 土,显示木柱已 经从栽柱演进为 露明柱的迹象, 表明上部木构的 稳定性有了进步。
奴隶社会建筑[1]
陕西岐山凤雏村早周 遗址:
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建筑, 由两进院落组成。中轴 线上依次排列着影壁、 大门、前堂、后室。前 堂与后室之间用廊子连 接。门、堂、室两侧为 通长的厢房,将院围成 封闭空间。院落四周有 檐廊环绕。屋顶已经采 用瓦。整个建筑南北长 45米,东西长32米, 规模并不大,但是是我 国已知的最早、最严整 的四合院实例。
瓦的发明是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使西周 建筑从“茅茨土阶”的简陋状态进入了比较高级 的阶段。但这时在建筑上使用的 瓦的数量比较少。
奴隶社会建筑[1]
西周中晚期,扶凤召陈遗址中发现的瓦的数量就比较 多了,瓦的质量也有较大的提高,并且出现了半瓦当。
奴隶社会建筑[1]
奴隶社会建筑[1]
召陈建筑遗 址中出土的 瓦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