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
城市社会治理的参与与协同机制
城市社会治理的参与与协同机制引言:城市社会治理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为了建设和谐、安全、有序的城市社会,必须建立起有效的参与和协同机制,实现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的互动与合作。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城市社会治理的参与与协同机制。
一、政府参与与协同机制政府在城市社会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参与与协同机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顶层设计:政府应该制定和完善城市社会治理的政策法规,明确各方责任和权利,为参与与协同机制提供制度保障。
2. 横向协同:政府各部门之间应加强协调与沟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共同制定社会治理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
3. 纵向协同:政府应与地方政府形成有机衔接,建立跨区域的社会治理协调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
二、社会组织参与与协同机制社会组织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在城市社会治理中的参与与协同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服务:社会组织通过开展公益慈善、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为城市社会提供各种支持和帮助,形成了一种全社会的参与与协同机制。
2. 社会监督:社会组织可以提供有效的监督机制,监督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3. 社会参与:社会组织可以组织和引导公民的参与,通过开展培训、教育等活动,提高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度。
三、公民参与与协同机制公民的参与与协同机制是城市社会治理的基础和关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信息共享:政府应加强与公民的信息沟通,通过建设信息平台、发布公告等方式,向公民提供相关的社会治理信息。
2. 意见反馈:公民可以通过网络投诉、举报电话等渠道向政府反映问题和提出建议,实现公民与政府的互动。
3. 基层自治:公民可以通过居民委员会、志愿者组织等方式,参与社区的自治和社会治理,提高社区内部的协同机制。
结论:城市社会治理的参与与协同机制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共同参与和合作。
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横向和纵向协同机制;社会组织要积极发挥作用,提供社会服务、监督和引导社会参与;公民要通过信息共享、意见反馈和基层自治等方式参与城市社会治理。
区域协调发展工作推进方案
区域协调发展工作推进方案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
为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产业的协同发展以及社会的公平共享,特制定以下工作推进方案。
一、明确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和原则(一)目标通过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提高区域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和转型升级,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原则1、统筹规划,因地制宜。
充分考虑各区域的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和特色优势,制定差异化的发展策略。
2、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
3、协同推进,互利共赢。
鼓励区域之间开展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4、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优先位置,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加强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交通基础设施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交通网络的建设和完善,构建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加强区域间交通枢纽的衔接和配套,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二)能源基础设施推进能源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优化能源供应结构,加强电力、油气等能源输送通道的建设,提高能源保障能力。
(三)信息基础设施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网络带宽和覆盖范围,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区域间的广泛应用,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流通。
三、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一)优化产业布局根据各区域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引导产业合理布局。
鼓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适宜的产业,促进产业梯度转移和承接。
(二)加强产业合作建立产业合作机制,推动区域之间在产业链上下游、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开展合作。
支持企业跨区域组建产业联盟,共同开展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和市场推广。
(三)培育新兴产业加大对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支持力度,鼓励区域之间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领域开展合作,共同打造产业创新高地。
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实施方案
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乡发展差距的增大,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发展目标。
其中,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主导、多极支撑、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成为了首要目标之一。
从2016年至今,我国一直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建立。
二、问题分析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较为完善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财政体制不完善。
地方政府不具备独立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权,导致政府间横向合作和纵向协调能力不强,资源配置不够合理。
2.产业结构单一。
一些地区依赖单一产业,导致经济发展缺乏多元性与韧性,区域发展不均衡。
3.城乡发展不平衡。
城市化进程过快,导致第三产业过度扩张,农村地区发展滞后,城乡差距拉大。
4.地理区位条件差异大。
不同地区地理环境和资源条件差异很大,难以实现资源协调和优化配置。
以上问题阻碍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三、实施方案1.加快财政体制改革。
推进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与支出权的改革,实施中央和地方财政合力扶持地方经济发展。
2.多元化产业结构。
鼓励本地区优势资源与现有产业深度结合,发展多元化经济。
3.城乡发展统筹。
加强城乡规划能力,优化城乡发展布局,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4.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由地方政府牵头的区域合作机制,实现跨地区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
4.1推进跨地区基础设施联通和信息通信技术建设,实现跨区域优势资源共享。
4.2完善飞地经济体制,优化资源配置。
5.建立区域发展评价机制。
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对区域发展进行定期评估与监测。
6.建立区域协调治理机制。
加强政府部门协调合作,建立区域协调治理机制,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四、结论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需要一个更加有效的机制来确保其顺利进行。
通过财政体制改革、多元化产业结构、城乡发展统筹、资源优化配置、建立区域发展评价机制和建立区域协调治理机制等措施,可以逐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目标,构建多极支撑、以中心城市为主导的新发展格局。
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机制
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机制城市发展是一个具有动态性、系统性和复杂性的过程,包括土地使用、资金支持、技术支持等多个方面。
而城市规划则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城市建设,保障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和高质量。
在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之间,建立协调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一、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综合发展的总体规划,主要目的是合理利用土地,实现各项建设目标,促进城市的发展。
城市规划不仅需要考虑到住宅、商业、工业等不同功能要素的均衡分布,而且还需要考虑到城市的交通、环境保护、文化等要素的统筹协调。
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未来城市发展的蓝图,决定了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发展方向。
只有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才能使城市发展不断壮大,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二、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是互相依存、互动共生的关系。
城市发展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和前提,城市规划则是城市发展的方向和保障。
城市规划需要在城市发展的基础上,考虑到城市空间的分布、城市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城市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等因素,预测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和需求,对城市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以适应城市的持续发展。
城市发展需要依靠城市规划的指导和支持,调整和改变城市现有的结构、布局等问题,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
城市发展应该向城市规划的目标和规划方向看齐,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和建议。
三、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协调机制,是建立在充分沟通、信息共享和资源合理使用的基础上实现的,是促进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良性互动的必要条件之一。
1、信息共享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机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信息共享。
只有在充分了解城市各项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建设,才能更好地实现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的协调。
2、沟通交流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协调机制的重要环节。
在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应及时与城市发展的主要利益相关人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和尊重他们的利益与意见,使城市规划更具现实可行性。
城市发展规划中的区域协调与整合
城市发展规划中的区域协调与整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发展规划成为了一个日益重要的课题。
而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区域协调与整合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本文将探讨城市发展规划中区域协调与整合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一、区域协调与整合的重要性城市发展规划中的区域协调与整合是指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不同区域之间的协调与整合。
这是因为城市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区域,而是需要整个城市的协同发展。
如果各个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就会导致城市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协调。
首先,区域协调与整合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
不同区域拥有不同的资源,通过协调与整合,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例如,某个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另一个区域拥有较好的人力资源,通过协调与整合,可以实现资源的互补,促进经济的发展。
其次,区域协调与整合有助于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一个城市的竞争力不仅仅取决于一个区域的发展,而是整个城市的竞争力。
通过区域协调与整合,可以实现城市各个区域的优势互补,提升整个城市的竞争力。
例如,某个区域拥有发达的产业,而另一个区域拥有良好的教育资源,通过协调与整合,可以实现产业与教育的结合,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
最后,区域协调与整合有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通过区域协调与整合,可以实现城市各个区域的均衡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二、区域协调与整合面临的挑战然而,在实践中,区域协调与整合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
每个区域都希望争取更多的资源和发展机会,但是资源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区域的协调与整合是一个难题。
其次,区域协调与整合需要跨部门、跨行业的合作。
城市发展涉及到多个部门和行业,如城市规划、交通、环境保护等,如何实现各个部门和行业的协同发展是一个挑战。
最后,区域协调与整合需要有一个有效的机制和平台。
中共山西 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
中共山西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山西省委办公厅•【公布日期】2019.06.24•【字号】•【施行日期】2019.06.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市、县委,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委各部委,省直各委、办、厅、局,各人民团体: 省委、省政府同意山西省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2019年6月24日山西省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实施方案为适应新时代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需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中发〔2018〕43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三大目标,围绕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的目标,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服务大局与主动作为相结合、区别对待与公平竞争相结合、继承完善与改革创新相结合、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的原则,坚决破除省际间和区际间利益藩篱和政策壁垒,加快形成统筹有力、竞争有序、绿色协调、共享共赢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到2022年,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两山”与平川、城市与乡村、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区域合作发展机制基本建立,产业联动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解决,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到2035年,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决定性进展.经济发展水平、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升,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得到有效解决,人民生活更为宽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全面形成.与全国同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二、落实区域战略统筹机制(一)推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融合发展稳定开行中欧(亚)班列、至沿海港口铁海联运班列.开通和优化至北美、欧洲航线,推动太原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推动省内国际产业合作示范区和海外园区建设.加大外贸主体、国际自主品牌培育,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利用好国家及我省现有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国际友城平台,深化对外交流合作.将太原市、大同市打造成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节点城市.深入推进口岸建设,提升开放和服务水平.(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负责)落实国家支持山西与京津冀加强协作实现联动发展的意见,完善合作机制,增强协同创新能力,形成山西省与京津冀协同联动发展、互惠互利共赢新格局.(省发改委、省投资促进局负责)落实省政府与长江经济带地区相关省市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类招商引资活动、展会、论坛等,提升与长江经济带地区在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合作水平.(省投资促进局负责)落实省政府与深圳市政府签署的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在政务、创新、重点产业等领域的合作,加快推进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省发改委、省投资促进局负责)落实国务院批复的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及我省贯彻落实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协调晋城市、长治市、运城市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高效互联的基础设施网络,增强城际互联互通能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三个市的区域竞争力和影响力.(省发改委负责)(二)加强与发达地区联动发展有计划地推进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干部双向挂职锻炼.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邀请发达地区选派合适干部人才到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等国家级开发区挂职.(省委组织部负责)依托发达地区知名高校的智库及学科优势资源,开展山西省重大战略政策研究.联合发达地区知名高校加快山西高校的学科建设,鼓励省内外专家学者联合申报国家级教科研项目、联合发表高级别论文、共建实验实训基地,促进山西高校的学科建设上位进阶.(省教育厅负责)与发达地区加强合作,提升山西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水平.加大承接发达地区技术转移力度,鼓励国内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在山西设立分支机构,完善山西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平台系统各项功能,鼓励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加强与省内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推动山西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省科技厅负责)围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十二大制造业重点领域,引导各市以特色产业集群为依托,深化区域合作,提高产业转移承接力,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省工信厅负责)推动与发达地区人社部门核发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互认.(省人社厅负责)落实山西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参与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转、治、减、控、降”五管齐下,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省生态环境厅负责)完善高速公路路网结构,推进国家高速公路待贯通路段、出省口和省内重要连接线建设.加快国省干线公路交通繁忙路段扩容改造和低等级路段升级改造.推进以三大板块旅游公路为重点的“四好农村路”建设.争取中央资金支持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创新交通投融资模式.(省交通厅负责)搭建合作交流平台,组织开发区根据主导产业,筛选确定与京津冀、东部地区合作的目标开发区,加强交流对接.(省商务厅负责)加强与发达地区的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积极参加文旅部组织的系列主题推广活动和知名文化旅游会展,打造跨区域精品文化旅游线路,扩大山西文化旅游影响力.(省文旅厅负责)实施“136”兴医工程,引进京津冀地区高层次临床和科研专家,建设院士工作站、卓越医学团队及卓越医师工作站.与京津冀地区电子健康卡系统对接,推进区域内就医“一卡通”.引进前沿医疗技术,提供优质便民诊疗服务.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医养结合机构与京津冀地区开展合作,发展连锁产业,共建具有康养一体化功能的医疗机构.(省卫健委负责)建立健全区域现代金融业体系,探索优化区域现代金融业服务,提升区域现代金融业开放水平,促进与发达地区在现代金融业领域的合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负责)三、健全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三)促进城乡区域间要素自由流动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8年版),建立健全相关推进机制,实施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消除歧视性、隐蔽性的区域市场准入限制.(省发改委负责)落实我省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意见,减少对微观经济的行政干预.按照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暂行)进行公平竞争审查.查处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及时纠正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省市场监管局负责)以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为目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广太原市人才户口迁入的做法和经验,进一步放宽落户政策,拓宽落户通道.(省公安厅负责) 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市场,完善人才流动机制,畅通人才流动渠道.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支持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实施更加开放的区域间人才交流合作.(省人社厅负责)深化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稳慎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省自然资源厅负责) 做好修订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的有关工作,巩固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加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建立健全市场交易规则及运行机制;鼓励与其他部门和机构合作,拓展服务内容;建立交易和管理信息网络平台,完善服务功能和手段.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设,及时化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省农业农村厅负责)实施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组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开展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认定工作.加强省级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团队等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和人才团队建设,认定一批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挥奖励引导作用,组织开展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省科技厅负责)(四)完善区域交易平台和制度建立完善水权改革配套制度,加快推进全省水权分配与交易平台建设.在全省范围内选取试点县,推进初始水权分配.逐步确定各行业用水水权,作为水权交易基础.(省水利厅负责)修订完善排污权交易管理办法,制定相关法规制度,全面开展排污权初始核定工作,完善排污权交易平台体系建设.(省生态环境厅负责)开展山西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报告与核查及监测计划制定工作.开展发电行业碳配额分配及对山西经济发展的影响课题研究,制定山西碳配额分配方案.开展山西发电行业参加全国碳排放配额模拟交易.完成山西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和核查信息平台验收工作及碳交易数据平台续建工作.(省生态环境厅负责) 认真执行国家有关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市场化配置、集体所有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政策制度,健全全省自然资源市场交易规则和交易平台,组织开展自然资源市场调控和动态监测.(省自然资源厅负责)根据国务院向我省下达的“十三五”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任务,向各市分解能源消费总量预算指标,监测预算执行进度,控制用能总量增长.(省能源局负责)加快推动符合山西省产业政策的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和新三板上市挂牌.推动上市公司跨区域并购重组,引导企业积极对接省外优质产业项目和优质资产.积极引进省外知名投资机构和基金公司.支持山西股权交易中心与省外其他区域股权市场的合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负责)四、深化区域合作机制(五)推动区域合作互动引导、帮助异地山西商(协)会发展.推动省外驻晋商(协)会扩大企业再投资.搭建晋商回乡投资合作平台.创新商会工作服务机制.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构筑平等对话平台,引导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省工商联、省投资促进局负责)鼓励企业组建跨地区跨行业产业、技术、创新、人才等合作平台.(省工信厅、省科技厅、省人社厅、省国资委、省工商联负责)在编制省级国土空间规划、跨市级行政区重点区域规划工作中,明确城镇空间结构体系和城镇等级、职能,充分考虑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紧密合作,为推动城市间产业分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治理等协调联动提供合理的自然资源空间结构和布局,助推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省自然资源厅、省发改委负责)(六)加强省际交界地区合作推进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加快形成外联内畅、衔接紧密、便捷高效的公路、铁路、航空综合网络.实施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将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协调推进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区域合作向深层次、多领域、高水平、务实型一体化迈进.(省发改委、省投资促进局负责)(七)积极开展国际区域合作推动我省企业积极稳妥“走出去”,鼓励企业以并购、新设、参股等多种形式开展跨国经营.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将优势产能向有市场需求的重点区域和国家转移,带动设备、技术、标准“走出去”.持续推进我省企业开展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开拓承包工程海外市场.推动晋非经贸合作区建设,引导企业赴合作区投资兴业.(省商务厅、省工信厅负责)五、优化区域互助机制(八)深入开展对口支援提高对口援疆工作质量,拓宽援助领域,深化援助层次,提升援助水平.按照山西省对口支援新疆项目管理办法山西省对口支援新疆建设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推进援疆项目建设.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年度绩效综合评价工作,定期对援疆项目进行督促指导.(省发改委负责)(九)创新开展对口帮扶推进省内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干部交流,完善干部“育选管用”机制.继续推动省直机关、省属企业选派干部到对口帮扶贫困县参与脱贫攻坚工作.鼓励和支持贫困县选派干部到对口帮扶单位进行挂职锻炼.(省委组织部负责)加快建立和完善市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对口帮扶本市贫困地区的工作机制,深化“六个帮扶”责任制.(省扶贫办负责)六、健全区际利益补偿机制(十)建立跨省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协调机制积极与相邻省份开展沟通对话,在唐河、沙河流域推动建立跨省水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协调机制.(省生态环境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水利厅负责) (十一)健全资源输出地与输入地之间利益补偿机制完善有利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积极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有序放开除公益性以外的发售电价格,由市场形成交易电价.(省发改委负责)引导省属企业积极参与周边地区地下储气库等大型储气设施建设;支持省内管输企业与周边省市合作成立跨省管道输配公司.以现有 LNG 生产集群为基础,鼓励省内外投资主体在煤层气资源地加快应急储备和调峰基地建设.(省能源局负责)七、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十二)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财政保障能力加大省对市县基本财力保障、均衡性转移支付等财力性转移支付力度,调整完善转移支付测算分配方案,对存在标准收支缺口的市县予以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着力加大对脱贫攻坚事业的扶持力度,2020年年底前,关于省对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奖补资金、均衡性转移支付等财力性转移支付,要重点加大对贫困县特别是深度贫困县的倾斜力度,确保省财政对贫困县财力性转移支付增幅高于对县级平均增幅,省财政对深度贫困县财力性转移支付增幅高于对贫困县平均增幅.(省财政厅负责)(十三)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统筹层次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做好中央调剂金的缴拨工作.完善山西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从2020年起,实行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省人社厅负责)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政策措施,逐步缩小统筹地区间的待遇差距,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省级统筹.(省医保局负责)稳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扎实做好重大疾病防控工作.(省卫健委负责)推动城镇优质教育资源向乡村学校辐射,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重点从保障学位供给、配置教师资源、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四个方面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省教育厅负责)推动公共就业服务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城、便捷高效.拓宽就业服务渠道,规范服务流程.提高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落实简化就业失业登记手续有关政策.在全省实行就业创业证和社会保障卡“证卡合一”制度,全面推行就业创业证电子证书,推进网上自助服务平台建设.(省人社厅负责)(十四)推动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衔接加快建立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跨城乡跨区域流转衔接制度,研究完善跨制度跨统筹地区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具体办法,确保参保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关系顺畅接续.(省卫健委、省医保局负责)八、创新区域政策调控机制(十五)实行差别化的区域政策统筹安排跨市域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项目的用地规模与布局,充分保障项目用地需求.年度用地计划对国定贫困县实行指标单列、应保尽保,对省级贫困县优先保障.对跨市域重点工程项目优先安排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省自然资源厅负责)依据各市生态功能定位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实施分市环境管控.(省生态环境厅负责)出台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实施意见,支持他们到基层创新创业.鼓励各市制定出台符合当地高质量发展需求的人才政策.(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负责)(十六)建立健全区域金融政策联动机制加强跨区域金融信息交流与合作,促进区域间各类金融机构、分支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优势互补.综合制定融资方案,提供多元化综合金融服务,加大对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的支持力度.稳妥处置非法集资风险等各类金融领域风险,做好重大跨省金融类案件查处工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负责)九、健全区域发展保障机制(十七)规范区域规划编制管理完善区域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工作程序.根据国家及我省重大战略和重大布局需要,适时编制实施新的区域规划.(省发改委、省自然资源厅负责)(十八)建立区域发展监测评估预警体系探索建立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照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年度目标任务,加强对各市经济运行的监测,按季度通报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省发改委、省统计局负责)十、切实加强组织实施(十九)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和加强党对区域协调发展工作的领导,强化主体责任.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研究具体政策措施,对接国家部委,及时落实有关新机制新政策,协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二十)强化协调指导省发改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协调指导,重大问题要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报告.。
推进长三角跨区域共建共享、有序推动产业转移承接建议
推进长三角跨区域共建共享、有序推动产业转移承接建议1.引言1.1 概述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提速,长三角地区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和创新高地。
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三个省份,拥有集聚了大量人才和创新资源的城市群,形成了区域合作的新模式。
然而,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发展对资源环境的依赖性的增加,长三角地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其中之一就是产业发展的城市间差距和不平衡。
为了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发展和优化产业结构,跨区域共建共享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种模式既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又能够解决城市间分工不明确和产业不平衡的问题。
同时,有序推动产业转移承接也是推进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将产业转移的机遇转化为实际行动,不仅能够实现产业链的完整和优化,还能够推动地区间的经济协调发展。
本文旨在提出一些建议,以推进长三角地区跨区域共建共享和有序推动产业转移承接。
通过深入分析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经验,提出一些可行的措施和建议,以期为长三角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在下文中,我们将首先分析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推进跨区域共建共享的策略和措施,以及推动产业转移承接的建议。
最后,总结全文内容并给出具体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撰写,我们希望能够引起相关部门和决策者的重视,为推进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思路和方向。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和分析。
首先,在引言部分概述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接下来,正文部分将围绕两个主题展开讨论。
第一个主题是推进长三角跨区域共建共享,我们将探讨长三角地区不同省市间如何加强合作与资源共享,以实现共同发展。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分析已经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关解决方案和推进措施。
第二个主题是有序推动产业转移承接,我们将讨论长三角地区如何吸引和承接其他地区的产业转移,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应急预案的跨区域合作与协调机制探讨
应急预案的跨区域合作与协调机制探讨一、背景介绍二、重要性和必要性三、合作与协调机制的建立1. 信息共享与沟通2.资源调配与配备3.培训与演练四、跨区域合作与协调机制的实施难点1. 管理体制不统一2.地域差异的挑战3.意识形态差异的影响五、成功案例分享六、总结和展望一、背景介绍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的频发给各国带来了挑战。
应对这些突发事件,特别是跨区域性灾害的挑战不再是单一地域或国家的任务,而是需要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紧密合作和有效协调。
二、重要性和必要性跨区域合作与协调机制对于应对突发事件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跨区域合作可以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资源和专业知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合作和协调可以消除地域之间的障碍,加强信息共享、沟通和协作,提高整体应对能力。
最后,建立跨区域合作与协调机制可以实现互利共赢,促进区域间的共同发展和稳定。
三、合作与协调机制的建立1. 信息共享与沟通为了实现跨区域合作与协调,信息共享与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各地区和国家应建立联络机制,及时交流和共享灾害信息、卫生情报、应急预案等重要信息。
同时,通过建立常态化沟通渠道,以确保有效的信息传递和沟通的高效性。
2.资源调配与配备资源调配和配备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环节。
各地区应建立资源共享与调度机制,确保迅速的资源配置和响应能力。
例如,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和分配中心,统一调度仓库和分发网络,以便快速响应并补充急需的物资。
3.培训与演练培训与演练对于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协调合作能力至关重要。
各地区应定期组织跨区域培训与演练活动,例如模拟灾害演练、应急救护培训等,以提高各地区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协调合作能力。
四、跨区域合作与协调机制的实施难点1. 管理体制不统一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管理体制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协调合作的难度。
各地区应加强政策沟通和磋商,寻求共同的管理机制和合作方案,以确保跨区域合作与协调机制有效实施。
工程施工跨区域协调(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跨区域工程项目日益增多,工程施工跨区域协调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跨区域工程施工涉及到多个地区、多个部门,需要各相关方紧密协作,共同推进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工程施工跨区域协调的重要性、挑战及对策。
一、工程施工跨区域协调的重要性1. 提高工程进度:跨区域工程施工涉及到多个地区、多个部门,通过协调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提高工程进度,确保工程按期完工。
2. 优化资源配置:跨区域工程施工可以充分利用各地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效益。
3.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跨区域工程施工有助于推动区域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赢。
4. 提升工程质量:跨区域工程施工涉及多个部门、多个企业,通过协调合作,可以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确保工程质量。
二、工程施工跨区域协调的挑战1. 政策法规差异:不同地区政策法规存在差异,给跨区域工程施工带来一定困难。
2. 人力资源配置:跨区域工程施工需要调动不同地区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配置难度较大。
3. 施工环境复杂:跨区域工程施工涉及多种地形、地貌,施工环境复杂,给工程实施带来挑战。
4. 信息沟通不畅:跨区域工程施工涉及多个部门、多个企业,信息沟通不畅,容易导致误解和矛盾。
三、工程施工跨区域协调的对策1. 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建立健全跨区域工程施工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各企业的职责,确保协调工作有序进行。
2. 加强政策法规衔接:加强跨区域政策法规衔接,消除政策法规差异带来的障碍,为工程施工创造良好环境。
3.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根据工程需求,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
4. 改善施工环境:针对复杂施工环境,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5. 加强信息沟通: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加强跨区域信息沟通,提高工作效率。
6. 建立监督机制:建立健全跨区域工程施工监督机制,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得到有效保障。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粤府〔2015〕56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正文:----------------------------------------------------------------------------------------------------------------------------------------------------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粤府〔2015〕56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进一步完善我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运行效率和城市发展质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遵循城市发展规律,结合本地区自然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系统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先规划、后建设,规划编制与规划实施并重;坚持先地下、后地上,正确处理城市“面子”与“里子”的关系;坚持重安全、保民生,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平战结合、军地融合,增强城市减灾防灾能力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坚持绿色低碳、集约智能,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坚持机制创新,采取多元化投融资方式建设和运营城市基础设施;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提高城市基础设施运行效率。
二、科学编制和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一)科学编制专项规划。
各地级以上市要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科学编制城市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并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各类规划的衔接。
到2016年6月底,各地级以上市要完成城市综合交通、公共交通、地下管线、排水防涝、供水、供电、燃气、垃圾、污水、绿地系统、防洪、通信等城市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的编制(修编)和审批工作,并将各专项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及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各县(市)要根据本地实际完成相关专项规划的编制(修编)和审批工作。
行政管理中的跨部门协同与合作
行政管理中的跨部门协同与合作在现代社会中,行政管理在各个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行政管理中,跨部门协同与合作则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机制。
本文将从跨部门协同与合作的意义、实施的挑战以及成功案例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跨部门协同与合作在行政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与合作可以促进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城市规划部门、环保部门、交通部门等多个部门需要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城市发展规划,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又如,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公安部门、卫生部门、救援部门等需要紧密协同,共同制定应急预案和行动方案,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保护公众安全。
因此,跨部门协同与合作是行政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然而,实施跨部门协同与合作并不容易。
首先,不同部门之间存在着权力分散和利益冲突的问题。
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职责和利益,因此在合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意见分歧和协调困难。
其次,跨部门协同与合作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协调机制。
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需要建立起相应的渠道和平台,以便及时传递信息和协调工作。
此外,还需要建立起相应的制度和规范,以确保协同与合作的顺利进行。
为了解决实施跨部门协同与合作的挑战,一些成功的案例值得借鉴。
例如,某地政府在城市规划中设立了跨部门协调小组,由各个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组成。
该小组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和解决城市规划中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协调机制,各个部门能够及时协商和解决问题,提高了城市规划的质量和效率。
又如,某地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中成立了应急指挥中心,由公安部门、卫生部门、救援部门等多个部门的代表组成。
该指挥中心通过共享信息和协调行动,能够快速响应和应对突发事件,保障了公众的安全和利益。
总结起来,跨部门协同与合作在行政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实施跨部门协同与合作存在一定的挑战,但通过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协调机制,可以克服这些挑战。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促进城市发展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促进城市发展引言城市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人们居住和生活的重要空间。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区际联系和区域协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区际联系和区域协调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
区际联系的意义区际联系指的是不同城市、地区之间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进行互动和合作的过程。
区际联系能够促进资源共享、技术交流和产业合作,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广阔的机遇和空间。
通过区际联系,城市可以借鉴他地的成功经验,吸取他地的优势资源,从而推动自身的发展。
区际联系的方式区际联系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城市间的友好交流、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等。
例如,城市间可以建立友好关系,促进政府间合作,推动共同发展。
同时,城市间也可以开展经济合作,建立产业联盟,共同打造优势产业链。
通过多种方式的区际联系,城市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共赢。
区域协调的重要性区域协调是指同一区域内不同城市、地区之间在规划、资源配置、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协调和合作的过程。
在城市群发展中,区域协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合理的区域协调可以避免资源过度集中或过度分散,保障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协调的实践实现区域协调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有序协作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
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制定明确的区域规划、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推动跨区域合作等方式来实现区域协调。
例如,可以建立跨区域环保联盟,共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也可以推动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协同发展。
促进城市发展的总结区际联系和区域协调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加强城市间的联系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城市群的共同发展。
同时,在同一区域内各城市之间进行协调和合作,可以实现区域内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城市群的协同发展。
只有加强区际联系和实施区域协调,城市发展才能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前行。
本文探讨了区际联系和区域协调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希望能为城市管理者和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启发和参考,共同推动城市发展进程的更加健康和稳定。
区域协同发展的治理创新
区域协同发展的治理创新在当今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时代背景下,区域协同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
然而,要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并非易事,其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在治理理念、治理模式和治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以突破传统行政区划的束缚,促进区域之间的深度合作与协同发展。
区域协同发展面临的挑战首先体现在利益协调的复杂性上。
不同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其在区域协同发展中的利益诉求各不相同。
一些发达地区可能更关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而欠发达地区则更侧重于承接产业转移和基础设施建设。
如何平衡这些不同的利益诉求,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是区域协同发展治理面临的首要难题。
其次,行政分割是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障碍。
由于行政区划的存在,各地政府在制定政策和规划时往往以本地利益为出发点,缺乏对区域整体发展的统筹考虑。
这就容易导致重复建设、产业同构、市场分割等问题,影响区域协同发展的效率和质量。
再者,区域协同发展还面临着体制机制不健全的问题。
例如,在跨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和合作平台,导致资源难以整合,合作难以深入开展。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实现区域协同发展,治理创新势在必行。
在治理理念方面,要树立“区域一盘棋”的思想,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来谋划发展。
这就要求各地政府摒弃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观念,增强大局意识和合作意识,以开放的心态参与区域协同发展。
在治理模式上,可以探索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治理模式。
除了政府部门外,还应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公众等各方力量参与到区域协同发展的治理中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元治理格局。
例如,企业可以通过跨区域的投资合作、产业链整合等方式,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社会组织可以发挥其在协调各方利益、促进社会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公众则可以通过参与决策咨询、监督评估等活动,为区域协同发展建言献策。
十八届三中全会工作报告: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十八届三中全会工作报告: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六、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
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允许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
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
赋予农民财产权利。
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
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
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
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维护农民生产要素权益,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保障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
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允许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
开启城市管理领域三大里程碑
开启城市管理领域三大里程碑作者:宋洁尘来源:《城市管理与科技》2013年第06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将开启城市管理领域三大里程碑。
一是开启城市建设管理多元投融资和事权与财权平衡的里程碑。
城市管理属于地方政府的职责。
但长期以来地方财政投入赶不上城市建设管理支出快速增长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尤其是北京作为首都,其承担的城市建设管理职责具有服务市民和服务中央的双重属性,难度之大、投入之巨不言而喻。
一方面,《决定》明确提出要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债等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研究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
上述改革新举措既有利于减轻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设管理等方面的投资压力,又有利于拓宽社会资本投资渠道,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另一方面《决定》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中也明确提出中央和地方按照事权划分相应承担和分担支出责任。
中央可通过安排转移支付将部分事权支出责任委托地方承担。
对于跨区域且对其他地区影响较大的公共服务,中央通过转移支付承担一部分地方事权支出责任。
对照上述改革部署,具体到北京的城市管理、大气环境治理等显然离不开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也离不开中央的转移支付。
只有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真正从治理跨界环境污染入手,构筑起区域联动、财政联投、合力推进的新格局。
二是开启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城市管理的里程碑。
《决定》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就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在城市管理领域,政府应该做的是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加强城市管理的监管。
一方面,《决定》明确提出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
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
另一方面,《决定》指出要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
区域协调发展中的跨区域合作机制构建
区域协调发展中的跨区域合作机制构建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战略选择。
而跨区域合作机制的构建,则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
跨区域合作能够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整合区域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区域之间的协同发展。
本文将深入探讨区域协调发展中跨区域合作机制的构建。
一、跨区域合作机制构建的必要性1、优化资源配置不同区域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金和技术等方面存在差异。
通过跨区域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例如,东部沿海地区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资金,而中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
通过跨区域合作,东部地区可以将技术和资金优势与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相结合,实现共同发展。
2、拓展市场空间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存在差异。
跨区域合作可以帮助企业突破本地市场的限制,拓展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企业可以通过合作,将产品和服务推广到其他区域,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同时,跨区域合作也有助于促进区域之间的贸易往来,加强经济联系。
3、促进产业升级不同区域的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不同。
跨区域合作可以促进产业转移和承接,推动产业升级。
发达地区可以将一些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集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欠发达地区则可以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工业化进程,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4、加强区域创新能力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跨区域合作可以促进知识、技术和人才的交流与共享,加强区域创新能力。
不同区域在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方面存在差异,通过合作可以整合创新资源,形成创新合力,提高区域的整体创新水平。
二、跨区域合作机制构建面临的挑战1、行政壁垒行政区划的存在导致区域之间存在一定的行政壁垒,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跨区域合作的开展。
不同地区在政策制定、规划编制和项目审批等方面存在差异,协调难度较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公布日期】2018.11.18•【文号】•【施行日期】2018.11.18•【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区域经济开发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2018年11月18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围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与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在建立健全区域合作机制、区域互助机制、区际利益补偿机制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
同时要看到,我国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区域分化现象逐渐显现,无序开发与恶性竞争仍然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区域发展机制还不完善,难以适应新时代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需要。
为全面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各项任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现就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围绕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的目标,深化改革开放,坚决破除地区之间利益藩篱和政策壁垒,加快形成统筹有力、竞争有序、绿色协调、共享共赢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
充分发挥市场在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引导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有效有序运行。
2024年城市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建立
4
城市发展统筹协调机制的完 善和发展
完善统筹协调的法律法规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 规,明确城市发律法规的实施和 监督,确保城市发展统 筹协调机制的有效运行
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 不断完善和优化城市发 展统筹协调机制的法律
法规体系
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 教育,提高公众对城市 发展统筹协调机制的认
环境和生活质量
2
城市发展统筹协调机制的 内容
统筹协调的领域
城市规划:包括土地利用、 交通布局、环境治理等方 面
经济发展:包括产业发展、 投资促进、就业创业等方 面
社会事业:包括教育、医 疗、文化、体育等方面
环境保护:包括污染防治、 生态保护、绿色低碳发展 等方面
公共安全:包括治安管理、 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方 面
优势互补
统筹协调的主体和客体
主体: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
客体: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 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主体负责制 定和实施政策,客体是政策实施 的对象和效果体现
主体与客体的互动:主体根据客 体的需求和变化调整政策,客体 根据政策的引导和约束进行发展
3
城市发展统筹协调机制的 实践
加强宣传教育,提 高公众对城市发展 统筹协调工作的认 识和了解
5
城市发展统筹协调机制的前 景展望
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和挑战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需要加强环境 保护和治理
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功能区划分更加明 确
城市经济发展面临挑战,需要调整产业 结构,提高创新能力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交通、通信、 能源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识和理解
加强统筹协调的组织建设
建立统一的协调机构,明确职责 和权限
城市公共交通业的跨区域合作与协调机制
城市公共交通业的跨区域合作与协调机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公共交通业的跨区域合作与协调机制变得愈发重要。
在这个信息时代,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公共交通作为城市间人员流动的重要交通方式,其合作与协调机制的建立就显得尤为关键。
首先,跨区域合作与协调机制在提供便利的交通服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建立跨区域的公共交通系统,人们可以实现便捷的出行,无需转车换乘,减少了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例如,在某个城市内只要购买了该地区公共交通一卡通,就可以无缝衔接地使用其他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从而实现方便快捷的跨区域出行。
其次,跨区域合作与协调机制有助于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通过建立跨区域的交通规划和协调机制,可以避免城市间交通流量的集中,减少交通拥堵现象的发生。
同时,合理规划公共交通线路,提供高效快速的交通服务,鼓励人们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可以有效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从而减少尾气排放和环境污染。
此外,跨区域合作与协调机制对于经济发展和资源优化利用也具有积极作用。
不同城市之间的合作可以促进经济交流与合作,开展共同的交通规划和建设项目,提高城市间的互联互通水平。
同时,在资源利用方面,通过共享公共交通系统,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然而,要实现城市公共交通业的跨区域合作与协调机制,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难题。
首先,不同城市之间的行政边界和政策差异会给合作带来一定的阻碍。
例如,某个城市系统采用的公共交通支付方式与其他城市不一致,就会给跨区域出行带来不便。
其次,公共交通线路的规划和协调也需要各个城市的政府部门进行有效沟通与协商,确保各项规划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最后,投资和资金来源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如何平衡各个城市之间的投资份额,如何保证资金的稳定来源,都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解决。
为了建立有效的跨区域合作与协调机制,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首先,加强城市间的政策协调,制定统一的公共交通规范和标准,使得各个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具有互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借助各类经济区作为平台,跨区域城市合作逐步深入,城市互动发展也呈现一些新特征。一是产业转移与空间集聚同步进行。传统优势制造业逐步向周边地区扩散,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逐渐向中心城市集聚,区域蜂巢型"中心-外围"产业格局正在形成。二是合作重点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随着中央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以及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推进,中西部地区取代东部地区成为新的跨区域合作热点,以重庆、湖北、河南、广西、陕西等为主体的一批跨区域合作板块逐步活跃。三是跨区域发展仍处于"极"牵引状态。目前各个跨区域板块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区域合作主要依赖于武汉、长沙、成都、西安、郑州等一批区域中心城市的带动,"以点带面"的区域增长极模式特征显著。
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的意义
为适应新的形势变化和要求,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极为重要而又十分迫切。
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任何一个城市或区域的发展都与周边城市或区域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由于受"行政区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各个城市在与周边地区的协作和经济联系中,往往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缺乏协同意识和整体观念,造成城市间的协调发展难以有效进行,导致城市发展质量和区域整体效益的降低。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的协调机制,调和跨区域城市协同发展的利益关系,引导跨区域城市的分工合作和协调发展。这既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使然,也是城市科学发展的含义所在。
建立完善市场开放机制。促进跨区域城市协调发展,要建立健全市场开放机制,着力打破市场分割,清除市场壁垒,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要着力优化市场准入机制,建立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和有序竞争,营造市场准入、交易、竞争、消费的良好环境。要改革区域市场监管体系,实行统一的区域市场监管制度,清理和废除妨碍区域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着力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进程。
建立完善法律保障机制。国外城市协调发展之所以能有效推进和实施,关键在于有一系列的法律作保障。新时期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首要的是建立健全法律保障机制,加快推进跨区域城市协调发展的立法进程,加快制定促进城市跨区域协调发展的法律法规,逐步解决城市协调发展和合作中缺乏法律保障的问题,着力形成促进城市协调发展的法律法规框架。同时,要加强城市跨区域协调发展的法治管理,明确协调发展对缔约各方的约束力和执行力,以法律法规来引导跨区域城市的协调发展。
建立完善利益协调机制。跨区域城市协调发展,最重要的是正确处理城市间的利益关系,找到城市间的利益平衡点。当前,一方面要探索建立跨区域城市协调发展的利益分享机制,对于跨区域的项目建设、产业转移、投资活动等,通过采取联合共建、股份化运作等方式和途径,进行利益分成和利益共享;另一方面要探索建立跨区域城市协调发展的利益补偿机制,通过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城市间补偿制度和城市协调发展专项资金等方式,对周边城市在协调发展过程中的利益损失予以补偿。
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进行了部署,强调要"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我们要充分认识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的必要性,不断深化对跨区域城市发展特点和规律的认识,在深化改革中开创跨区域城市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在跨区域城市协调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一是跨区域合作城市功能定位不够明晰,产业同构现象严重。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工业研究中心数据显示,1993年至2006年,浙江与江苏的制造业同构率为95.1%,江苏与上海为84.2%,浙江与上海为74.5%,区域内产业结构同构率明显偏高。二是非均衡发展态势突出,经济中心与经济腹地两极分化格局显著。以京津冀经济圈为例,2012年北京、天津两市人均GDP均超过1.3万美元,两市经济总量占整个地区的50%以上,作为经济腹地的河北省,除唐山市达到1.2万美元,其余地区人均GDP均在7000美元以下,与中心城市相比经济腹地发展明显落后。三是行政区划束缚严重,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屡屡诱发"非合作博弈"。在当前行政区管辖体制下,跨区域合作往往遭遇行政区划与市场跨界配置资源的矛盾,一些地区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竭力保证辖区利益不"外溢",最终导致在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中行政壁垒森严、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市场分割现象严重。四是跨区域合作机制建设滞后,制度保障存在缺失。当前合作机制主要以对话式协调为主,缺乏制度化、法律化,合作开展中普遍存在机制不稳定、组织形式不系统、战略规划不统一的现象,跨区域合作还缺乏完善的区域竞合体制、严密的组织结构以及坚实的微观基础。
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坚持走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性任务。走好这条道路的关键在于能否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格局,核心在于能否构建有效的跨区域城市发展的协调机制。如果不能有效地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的协调机制,新一轮的城市竞争、重复建设、产业大战等将会再次上演,跨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也将难以进行,将会严重影响和制约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因此,通过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既是促进我国城市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跨区域城市协调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新工业革命的兴起以及全球产业格局新一轮的重塑,各地区加强经济合作、联合应对国内外竞争的要求日益迫切。在这种形势下,我国跨区域城市协调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跨区域经济网络先后建立,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增长极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等一批新的区域增长极也在加快形成。
在深化改革中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建立完善协调共进机制。在全国层面建立国家跨区域城市协调发展管理机构,专职负责全国跨区域城市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定、法律法规出台等工作;对于跨省域的城市协调发展,在各省级层面建立协调机构,负责跨省域城市协调发展问题;对于省域范围内的城市协调发展,在省级层面建立协调机构。同时,探索建立跨区域城市间的沟通协调、规划对接、技术支撑、产业分工协作等相关机制,促进城市间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发展、产业分工协作、社会保障、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展开务实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