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合集下载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猜猜猜1.1 猜猜看教学要点:初步尝试猜想与假设,了解科学家猜想的途径。

教学目标:1、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与想象。

2、能说出自己猜想的依据,初步了解科学家猜想的有效途径,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

3、培养学生敢于猜想和想象的思维能力,积极参与头脑风暴活动。

教学过程1、大胆猜想同学们,在生活中充满着神奇的科学奥秘,人们总喜欢问个为什么,并力求寻找到正确的答案。

现在老师这有一些有趣的问题,你们想猜猜看吗?(想)课件出示问题与画面,学生猜想。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我们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一组提问题,另一组则对这些问题进行猜想。

我们看一看哪一组做的最棒。

(游戏活动)2、讨论猜想的依据在猜想与假设的过程中,无论是对问题起因的猜想,还是对问题结果的猜想,以及对过程的猜想,人们都是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不同程度的说明和解释。

通过刚才的猜想,同学们从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并说一说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

3、阅读科学家猜想的途径阅读《海洋变成了高山》。

全班交流科学家猜想的途径以及自己的收获。

1.2猜对了吗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第2课。

教学目标:1、利用实验验证的方法,明白猜想只是一种可能的答案,它和事实并不总是一致。

2、学会使用酒精灯加热的技能,了解材料传热的性能。

3、培养重视实验和证明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猜想、假设和事实的区别。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重视实验和证明的科学态度。

实验器材:酒精灯、铁架台、纸杯、火柴、水槽、烧杯、镊子、铁棒、纸团、纸条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几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看谁最聪明。

(课件出示谜语)1、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个黑葡萄。

生:眼睛。

2、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

生:花生。

3、身体生来瘦又长,五彩衣裳黑心肠,嘴儿尖尖说黑话,只见短来不见长。

生:铅笔。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情况记录文本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情况记录文本

记录人:张发洋
记录人:张发洋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情况记录
记录人:张发洋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情况记录
记录人:张发洋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情况记录
记录人:张发洋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情况记录
记录人:张发洋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情况记录
记录人:张发洋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情况记录
记录人:张发洋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情况记录
记录人:张发洋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情况记录
记录人:张发洋。

(完整版)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完整版)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小马达、小喇叭、耳塞、话筒都能吸引回形针。
实验结论
证明小马达、小喇叭、耳塞、话筒中都含有磁铁。
实验名称
把盐“藏起来”
实验材料
烧杯、玻璃棒、盐(大粒) 、盐(小粒) 、水
实 验 方 法 和 过 程
1、取等质量两份颗粒大小相同的食盐同时加入两份 等量水中,给一份加热水,另一份加冷水,都不搅 拌。
2、取等质量两份颗粒大小相同的食盐同时加入两份 等量水中,搅拌其中一份,另一份不搅拌。
5、两人一组,轮流演示同一位置的昼夜变化。
实验现象
地球仪逆时针转动时小纸人投向地球仪表面影子的 位置和变化过程与一天中我们实际观察到的现象一 致。
实验结论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逆时针方向) ,昼夜变 化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
实验现象
风杯转的快,说明风力大。风杯转的慢,说明风力 小。
风向标箭头的指向,就是风的方向,也就是所谓的 风向。
实验结论
证明风有力量和方向。
实验名称
制作“魔力”小针
实验材料
水槽、磁铁(条形、U形)、钢针、泡沫板、指南针
实 验 方 法 和 过 程
1、把缝衣针放在桌面上, 用磁力较强的磁铁慢慢从 缝衣针的一端划向另一端,至少划20次。
2、面对地球仪, 使它自西向东旋转 (逆时针方向) , 在中国郑州的位置贴上小纸人;
3、在正对地球仪的地方打开手电筒, 调整电筒的远 近,以地球仪上清晰地出现明暗两部分为宜;确定 地球仪上的白天部分和黑夜部分;
4、慢慢转动地球仪, 观察小纸人投向地球仪表面影 子的位置和变化过程与一天中我们实际观察到的现 象是否一致,从而确定地球旋转的方向。
1、烧杯里加少量水,往里面加盐,搅拌。
2、把盐水倒入蒸发皿, 用酒精灯进行加热, 直到水 分蒸发完。

大象版制作潜望镜实验报告单

大象版制作潜望镜实验报告单

大象版制作潜望镜实验报告单
实验准备(工具/原料):
纸盒
剪刀
热胶枪
胶带
实验方法/步骤:
1、准备需要的材料。

下面“你需要准备”部分已详细列出。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使用牛奶盒做潜望镜的话,一定要彻底清洗干净牛奶残迹,否则会产生异味。

2、用剪子把纸盒多余的边剪掉。

3、在盒子相对的两个面上,一上一下,沿着镜子的边画出轮廓。

沿着画好的轮廓剪开其中三个边,靠近盒子顶部和底部的边不要剪,这样就做好了两个可视孔。

4、将两面镜子以一定的角度放在纸盒中,并使之平行。

把镜子黏到刚才剪下三个边的纸板上,但不要黏太紧,这样你还可以稍作调整。

一般情况下,会将镜子按45度角摆放。

5、调整镜子的角度。

一边调整镜子的角度,一边从底部的视孔观看,是否能看到潜望镜外的风景。

6、用胶枪固定镜子的位置。

在镜子的边缘喷上胶水,将其固定在纸盒中。

7、盖上纸盒的盖子。

用胶带把纸盒密封,如果愿意的话还可以用彩笔或材质装饰一下。

简易潜望镜大功告成!。

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引言:在三年级下学期科学课程中,我们进行了多次实验课程,其中包括了有趣的物理实验、有趣的化学实验等。

在每次实验中,我们都非常认真地记录实验数据,如实填写实验报告单。

现在,我们将介绍一份新版的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内容:一、实验名称在实验报告单的第一项,我们需要填写实验名称。

实验名称应该简单明了、准确反映实验内容。

例如,“磁铁吸引力的实验”。

二、实验目的以及假设在实验报告单的第二项,我们需要填写实验的目的以及假设。

实验目的应该明确、准确;而假设则需要客观、科学。

例如,“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观测不同大小的磁铁间的相互作用力;我们的假设是,磁铁的吸引力与磁铁的大小有关。

”三、实验步骤在实验报告单的第三项,我们需要详细描述实验的步骤。

步骤应该按照实验的时间顺序进行描述,同时需要保证每个步骤的清晰、详细。

例如,“首先,准备两个不同大小的磁铁;然后,将它们放置在平面上,并测量它们之间的距离;最后,观测磁铁的相互作用力,并记录数据。

”四、实验结果在实验报告单的第四项,我们需要列出实验结果。

结果可以以数字、图表或者文字的形式呈现。

例如,“当两个磁铁间的距离为5厘米时,两个磁铁间的相互作用力为4牛。

”五、结论与总结在实验报告单的第五项,我们需要进行结论总结。

结论应该简明扼要,并且要基于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例如,“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磁铁的吸引力与磁铁的大小有关。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不同大小的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结语:在完成科学实验后,准确地填写实验报告单是非常重要的。

本篇文章介绍了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的组成要素以及填写的注意事项。

希望能够对大家在撰写实验报告中有所帮助。

2023新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

2023新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实验指导老师:组长:记录员:(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年级班第组时间2023年月日共人星期午第节实验名称点亮小灯泡实验器材电池盒电池导线小灯泡灯座实验方法和过程1.猜想连接电路的方法;2.按照自己的猜想连接电路;3.在点亮小灯泡的猜想电路上给灯泡画出“光芒”。

实验现象当用导线将电池的正、负极分别与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连接起来时,小灯泡。

当用导线直接将电池正、负极连接在一起时,导线,此时,电路发生了路,小灯泡。

实验结论在电池正、负极和小灯泡之间形成了一个 ,这个闭合回路中就有了电流。

电流通过小灯泡时,小灯泡就发光了。

这种由电源、导线、灯泡组成的闭合回路就叫。

实验指导老师:组长:记录员:(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年级班第组时间2023年月日共人星期午第节实验名称控制小灯泡实验器材开关电池盒电池导线小灯泡灯座实验方法和过程1.设计电路:用铅笔连接自己设计的电路。

2.先让开关处在断开状态,再根据自己的设计的电路连接电路。

3.反复闭合和断开开关,观察并解释它是怎样控制电路的。

实验现象当开关时,小灯泡发光,当开关时,小灯泡熄灭。

实验结论电源、、和是构成电路的必要元件。

闭合回路是控制电路的一种常用方法实验指导老师:组长:记录员:(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实验指导老师:组长:记录员:(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实验指导老师:组长:记录员:(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年级班第组时间2023年月日共人星期午第节实验名称不同土壤的渗水性实验器材塑料瓶各种土壤量杯纱布支架等实验方法和过程1.把三个同样大小的去底塑料瓶用纱布扎好瓶口做成三个漏斗,倒放在支架上,在塑料瓶内分别加入同样多的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2.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

沙质土黏质土壤土3.观察在相同的时间内,装什么土质的漏斗下方的量杯水量最多,装什么土质的漏斗下方的量杯水量最少。

实验现象装土质的漏斗下方的量杯水量最多,装土质的漏斗下方的量杯水量最少。

完整版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完整版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磁铁的妙用
实验材料
磁铁实验盒
实验方法和过程
1、每小组发一包已准备好的材料(小马达、小喇叭、回形针、耳塞、话筒)。2、提示学生设法检验其中是否有磁铁、检验方法由学生设计。3、活动完毕,请学生说出自己所用的方法。启发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出还有哪些家电用了磁铁。
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加热水的先溶解完全,搅拌的先溶解完全,小粒的先溶解完全。
实验结论
食盐能够溶于水。加热、搅拌、粉碎能加快溶解。
:记录人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水落“盐”出
实验材料
酒精灯、铁架台、烧杯、玻璃棒、火柴、蒸发皿、盐


方法和过程
1、烧杯里加少量水,往里面加盐,搅拌。
2、把盐水倒入蒸发皿,用酒精灯进行加热,直到水分蒸发完。
纸杯烧水
实验材料
酒精灯、铁架台、纸杯
实验方法和过程
1、把猜想填入表格,指明说说自己猜想的根据。2、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怎样安全使用酒精灯。生在小组内互说,指明说一说怎样安全使用酒精灯。3、示范安全使用酒精灯。4、小组讨论所用实验材料。
5、小组组长到材料超市选取实验材料,分组实验,填写实验报告单。
实验现象
蒸发皿里只剩下盐粒。
实验结论
蒸发溶剂使溶液过饱和,可让溶质析出。
:记录人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水的“三态”变化
实验材料
电冰箱、酒精灯、烧杯、火柴、金属杯、勺子、温度计

验方法和过程
1、把水放入冰箱冷冻室,观察现象。
2、用酒精灯把烧杯里的冰块加热,观察现象。3、用酒精灯加热烧杯里的水和冰块,观察现象。

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大象的奥秘教学目标:1. 了解大象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掌握大象的基本生理结构。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大象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大象的基本生理结构。

教学准备:1. 大象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2. 班级分组工具。

3. 学生实验记录表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呈现一张大象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大象的特征。

2. 引发学生对大象的好奇心,提问:“你们知道大象有哪些特点和生活习性吗?”二、探究大象的特征(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份大象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2. 学生观察素材,讨论并记录大象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3. 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并进行全班讨论。

三、了解大象的生理结构(2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大象的身体结构,提问:“大象是怎样移动的?它们有哪些特殊的身体部位?”2.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探究大象的生理结构。

3. 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研究结果,并进行全班讨论。

四、实验探究大象的鼻子(20分钟)1. 展示大象鼻子的图片或视频素材,并引导学生思考大象鼻子的功能和特点。

2.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予一张纸和一根吸管。

3. 学生利用吸管模拟大象的鼻子,进行一系列实验,如吸水、吹气等。

4.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全班分享和讨论。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大象的特征、生活习性和生理结构。

2. 提出问题:“你们还想了解大象的哪些方面?”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分享。

3. 布置学生的自主研究任务,例如撰写一篇关于大象的小研究报告。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观动物园或观赏大象的纪录片,进一步了解大象的生活和保护。

2. 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科学实验,如探究大象的听力、触觉等感官能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实验中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2. 收集学生的实验记录表格,评估他们对大象鼻子功能的理解程度。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材料单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材料单
4、将针插入一小块泡沫板,放在水面上,静止后观察针鼻指南或者是针尖指南。
实验现象
放在水面上,静止后针鼻指南。
实验结论
磁化后的钢针可以自方向,指向南方的一端是南极。
记录人: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有趣的磁铁游戏
实验材料
磁铁(条形、U形)、铁钉、大头针、木块、泡沫塑料、铝片、硬币、塑料尺







1、取等质量两份颗粒大小相同的食盐同时加入两份等量水中,给一份加热水,另一份加冷水,都不搅拌。
2、取等质量两份颗粒大小相同的食盐同时加入两份等量水中,搅拌其中一份,另一份不搅拌。
3、取等质量两份食盐(一份大粒,另一份小粒)同时加入两份等量水中,都不搅拌,保持两者温度相同。
实验现象
加热水的先溶解完全,搅拌的先溶解完全,小粒的先溶解完全。
记录人: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沉与浮
实验材料
水槽、泡沫塑料、木块、铜块、铁块、测力计、钩码







1、水槽中加入水,分别把泡沫塑料、木块、铜块、铁块放入水中。
2、把钩码挂在测力计上,提起,记下读数。
3、再把其放入水中,测量,记下读数。
实验现象
泡沫塑料、木块浮在水面上,铜块、铁块沉到水底。下沉的钩码,提起时所用的力比在空气中的小了。
实验现象
纸杯里的水被烧开,而纸杯并没有漏水。
实验结论
纸杯没有烧着是因为杯子里的水吸收了热量,纸杯达不到着火点。
记录人: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做纸风车

大象版下册实验报告

大象版下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大象版下册中涉及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提高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实验原理大象版下册中的实验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学科领域,以下列举部分实验原理:1. 惯性实验:研究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的变化。

2. 压强实验:探究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

3. 电流实验:研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4. 光学实验:探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光学现象。

5. 生物实验:观察细胞结构、生长、繁殖等生物学现象。

三、实验内容1. 惯性实验(1)实验步骤:①将大象版下册中的小车固定在实验台上;②将小车上的小球放在一定位置;③用手推动小车,观察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的运动状态;④改变小车的运动速度,重复上述步骤。

(2)实验现象:当小车运动时,小球受到惯性作用,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当小车速度改变时,小球运动状态也随之改变。

2. 压强实验(1)实验步骤:①将大象版下册中的U形管固定在实验台上;②将一定质量的水倒入U形管中,观察液面高度;③改变水的质量,重复上述步骤。

(2)实验现象:随着水的质量增加,U形管液面高度升高,说明压强与压力成正比;改变受力面积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

3. 电流实验(1)实验步骤:①将大象版下册中的电路连接好;②观察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的变化;③改变电阻值,重复上述步骤。

(2)实验现象:随着电阻值的增加,电流减小,电压降低;当电阻值为零时,电流达到最大值。

4. 光学实验(1)实验步骤:①将大象版下册中的光学实验器材准备好;②观察光在空气、水、玻璃等介质中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③改变实验条件,重复上述步骤。

(2)实验现象:光在空气、水、玻璃等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光在界面发生反射、折射现象。

5. 生物实验(1)实验步骤:①将大象版下册中的生物实验器材准备好;②观察细胞结构、生长、繁殖等生物学现象;③改变实验条件,重复上述步骤。

(2)实验现象: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细胞生长、繁殖过程中,形态、功能发生改变。

大象版科学实验报告

大象版科学实验报告

大象版科学实验报告大象版科学实验报告篇一: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篇二: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篇三: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大象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大象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篇四: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目录(大象版) 篇五: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六年级科学100分冲刺训练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一、填空。

1 、我们的祖先生活在(森林)里,靠(打猎)获取食物,古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古人类为了有效地防御敌害,选择了(群居)生活,我国有(女娲造人)的传说,西方国家则有(上帝造人)的传说。

2、科学研究的方法一般有(查阅资料)、(参观)、(采访)和(调查)等。

3、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在中国北京( 周口店 )猿人遗址发现了早期猿人用火的遗迹;(龙骨山)被誉为人类历史最神圣的朝圣地之一,早期猿人发现,闪电有时会把灌木丛点燃,于是他们开始摸索并逐渐学会用(火)烤熟食物;大约30万——5 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已经从用天然火过渡到(人工取火)。

4、中国古生物学家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了(中华曙猿化石),由此可以推测人类祖先更可能起源于( 中国 )。

5、中国古生物学家( 贾兰波 )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接连发现三具(北京人)的头盖骨,被称为(连中三元)的奇迹。

6、从世界人种分布图上我们发现,黑种人主要居住在(非洲),那里靠近赤道,干燥而火热;白种人主要居在(欧洲),那里光照较少;黄种人主要居住在(亚洲东部),那里光照适中。

7、人类皮肤的多样性是由于(环境变化)时自然选择所造成的。

8、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9、科学家的研究结论(不一定)总是正确,但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值得人们学习。

10、科学家研究发现,地球上的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

11、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认为,一切生物,包括人类都是由(单细胞)生物长期发展来的,他还写出科学巨著《物种起源》。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精编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精编版
3、将针插入一小块泡沫板,放在水面上,静止后观察针鼻指南或者是针尖指南。
实验现象
放在水面上,静止后针鼻指南。
实验结论
磁化后的钢针可以指方向,指向南方的一端是南极。
记录人: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有趣的磁铁游戏
实验材料
磁铁(条形、U形)、铁钉、大头针、木块、泡沫塑料、铝片、硬币、塑料尺
实验结论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昼夜变化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
记录人:







1、磁铁分别靠近以上物体,观察能不能吸引。
2、把磁铁隔着纸、木板、塑料等物体吸铁,观察能不能吸住。
3、用磁铁的两端与中间分别吸引图钉或铁圈。
4、把一块磁铁水平悬挂起来,用手转一转,等到它静止下来,观察它的指向。
5、用一块磁铁的两端分别去靠近另一块磁铁的两端。
实验现象
磁铁可以吸引铁钉、大头针,不能吸引其他物体。发现两端吸引的数量多,中间吸引的数量少。磁铁水平悬挂起来,它静止下来,指向南北方向。不同磁铁的两端有时会相互吸引,有时又会相互排斥。
实验结论
证明风有力量和方向。
记录人: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制作“魔力”小针
实验材料
水槽、磁铁(条形、U形)、钢针、泡沫板、指南针



放在桌面上,用磁力较强的磁铁慢慢从缝衣针的一端划向另一端,至少划20次。
2、用针鼻或者针尖接近指南针的一端,观察是吸引或者是排斥。
实验结论
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记录人: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完整版大象版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完整版大象版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现象
放在水面上,静止后针鼻指南。
实验结论
磁化后的钢针可以指方向,指向南方的一端是南极。
4
实验名称
水落“盐”出
实验材料
酒精灯、铁架台、烧杯、玻璃棒、火柴、蒸发皿、盐
实验方法和
过程
1、烧杯里加少量水,往里面加盐,搅拌。直到水用酒精灯进行加热,把盐水倒入蒸发皿,2、分蒸发完。
实验现象
蒸发皿里只剩下盐粒。
实验现象
重新达到杠杆的平衡状态,杠杆处于匀速转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静止时的位置不一定是在水平位置。
实验结论
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11
实验名称
研究杠杆
实验材料
钩码、杠杆尺、铁架台
实验方法和过程
、将杠杆尺、铁架台组装在一起。1、若不平衡,可以调节两端螺母。2、在杠杆尺两端不同的位置分别挂适当数量的钩3码,使其重新平衡,重复多次。、将上述多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4、通过记录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5
实验结论
,而不是14:00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大约出现在下午。中午12:00
1
实验名称
自转旋翼
实验材料
秒表、皮尺
实验方法和过程
、做几个翅膀长度不同而其他都相同的自转旋翼。1、测量并记录翅膀的长度。2米高处下落的时间。、再分别测量并记录它们东23、分析这些数据,得出结论。4
实验现象
最后结果第二次第三次第一次翅膀长度
秒11秒秒1秒1 2厘米秒秒1.5 1.5 1.5秒秒1.5厘米4
2 2秒秒2秒2厘米6秒
实验结论
纸张相同、曲别针数量相同的自转旋翼,翅膀的长度越长,下降速度越慢。
2
实验名称
纸杯烧水
实验材料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年(班)级实验者
时间实验名称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
实验器材:条形磁铁一个、回形针若干
我的猜测:磁铁的两端磁性最强。

实验步骤:
1.把磁铁分成四段,标上A/B/C/D/E。

2.用磁铁的各部分去吸回形针并记录各部分吸引回形针的个数。

观察到的现象:磁铁两端吸的回形针最多,中间为0.
实验结论:磁铁两端磁性最强。

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称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年(班)级实验者
时间实验名称磁铁两极的研究
实验器材:条形磁铁两根
我的猜测:两块磁铁靠近吸引。

实验步骤:
1.把两块磁铁的两端分别标上A/B/C/D,再将它们相互接近,观察结果。

2.用符号“→←”表示相互吸引的情况,用符号“←→”表示相互排斥的情况,把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

观察到的现象:B和C排斥,B和D相吸,A和C相吸,A和D排斥。

实验结论:磁铁同极相互排斥,异级相互吸引。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大象版科学实验报告

大象版科学实验报告

大象版科学实验报告大象版科学实验报告引言:科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探索真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大象作为实验对象,探索其智力、感知和行为等方面的特点。

通过观察和记录,我们希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大象这一神奇生物。

实验一:大象的智力测试我们首先进行了一系列的智力测试,以评估大象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简单的益智游戏,例如将食物放置在一个容器中,然后观察大象是如何利用其长鼻和巨大的力量来取出食物的。

结果显示,大象展现出了惊人的智力。

它们能够迅速理解游戏规则,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趣的是,我们还观察到大象在解决问题时会使用不同的策略,有些会直接将容器倒翻,而有些则会用长鼻巧妙地取出食物。

这表明大象具有灵活的思维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能力。

实验二:大象的感知能力为了进一步了解大象的感知能力,我们进行了一项观察实验。

在实验中,我们让大象观察不同形状、颜色和大小的物体,并记录它们的反应。

我们发现,大象对于不同的物体具有高度敏感性,并能够准确地辨别它们的差异。

此外,我们还测试了大象的视觉和听觉能力。

结果显示,大象拥有出色的视力和听力,能够迅速察觉到周围环境的变化。

这种高度敏锐的感知能力是大象在野外生存中的重要优势之一。

实验三:大象的社会行为大象是群居动物,它们以复杂的社会结构和高度合作的行为而闻名。

为了研究大象的社会行为,我们观察了一群野生大象的互动过程。

我们发现,大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和合作。

它们会相互帮助,分享食物和水源,并且在面临外界威胁时会形成紧密的防御队形。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大象之间会进行各种各样的社交行为,例如触摸、摩擦和咆哮等,这些行为有助于维持群体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大象的智力、感知和社会行为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大象作为地球上最大的陆地动物,拥有令人惊叹的智慧和适应能力。

这些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大象的认识,也为我们更好地保护和研究这一珍贵物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结论
证明风有力量和方向。
记录人: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制作“魔力”小针
实验材料
水槽、磁铁(条形、U形)、钢针、泡沫板、指南针







1、把缝衣针放在桌面上,用磁力较强的磁铁慢慢从缝衣针的一端划向另一端,至少划20次。
2、用针鼻或者针尖接近指南针的一端,观察是吸引或者是排斥。
3、活动完毕,请学生说出自己所用的方法。启发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出还有哪些家电用了磁铁。
实验现象
小马达、小喇叭、耳塞、话筒都能吸引回形针。
实验结论
证明小马达、小喇叭、耳塞、话筒中都含有磁铁。
记录人: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把盐“藏起来”
实验材料
烧杯、玻璃棒、盐(大粒)、盐(小粒)、水
纸杯烧水
实验材料
酒精灯、铁架台、纸杯实验方来自法和过

1、把猜想填入表格,指明说说自己猜想的根据。
2、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怎样安全使用酒精灯。生在小组内互说,指明说一说怎样安全使用酒精灯。
3、示范安全使用酒精灯。
4、小组讨论所用实验材料。
5、小组组长到材料超市选取实验材料,分组实验,填写实验报告单。
6、汇报实验结果。
实验现象
纸杯里的水被烧开,而纸杯并没有漏水。
实验结论
纸杯没有烧着是因为杯子里的水吸收了热量,纸杯达不到着火点。
记录人: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做纸风车
实验材料
剪刀、硬彩纸







1、尽情发挥创造力,做出与众不同的纸风车来。
2、你的纸风车转得快吗?解释一下原因。
3、纸风车还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
实验现象
向纸风车吹气或者推动纸风车,纸风车就会转起来。
实验结论
风具有力量,风车可以证明风的存在。
记录人: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观察风力风向
实验材料
风向标、风力计、风扇







1、打开包装,把立柱和底座组装起来,成为支架。
2、把组装好的风向标插入支架里,然后再把风杯架以同样的方法插入支架里。这样风向组合器材就完成了。
实验结论
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记录人: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4、将针插入一小块泡沫板,放在水面上,静止后观察针鼻指南或者是针尖指南。
实验现象
放在水面上,静止后针鼻指南。
实验结论
磁化后的钢针可以自方向,指向南方的一端是南极。
记录人: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有趣的磁铁游戏
实验材料
磁铁(条形、U形)、铁钉、大头针、木块、泡沫塑料、铝片、硬币、塑料尺







1、磁铁分别靠近以上物体,观察能不能吸引。
2、把磁铁隔着纸、木板、塑料等物体吸铁,观察能不能吸住。
3、用磁铁的两端与中间分别吸引图钉或铁圈。
4、把一块磁铁水平悬挂起来,用手转一转,等到它静止下来,观察它的指向。
5、用一块磁铁的两端分别去靠近另一块磁铁的两端。
实验现象
磁铁可以吸引铁钉、大头针,不能吸引其他物体。发现两端吸引的数量多,中间吸引的数量少。磁铁水平悬挂起来,它静止下来,指向南北方向。不同磁铁的两端有时会相互吸引,有时又会相互排斥。
4、金属杯子里放一些冰块,插入温度计,加盐搅拌,观察温度变化和杯子外壁。
实验现象
水受冷温度降到0℃时会开始结冰。冰在受热的情况下直接变成水蒸气。冰受热温度升到0℃时开始变成水,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温度降到0℃以下,水蒸气受冷变成霜。
实验结论
水在大自然中有三种状态:液态、固态和气态。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实验结论
食盐能够溶于水。加热、搅拌、粉碎能加快溶解。
记录人: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水落“盐”出
实验材料
酒精灯、铁架台、烧杯、玻璃棒、火柴、蒸发皿、盐







1、烧杯里加少量水,往里面加盐,搅拌。
2、把盐水倒入蒸发皿,用酒精灯进行加热,直到水分蒸发完。
实验现象
蒸发皿里只剩下盐粒。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猜猜看
实验材料
玻璃杯、水槽、纸团、水、酒精灯、铁架台、纸杯







1、水槽中盛大半槽水。
2、将一纸团塞入杯底。
3、杯子竖直扣入水底,观察纸湿不湿。
实验现象
纸没有湿。
实验结论
杯子里的空气具有压力,水不会上升。
记录人: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实验结论
蒸发溶剂使溶液过饱和,可让溶质析出。
记录人: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水的“三态”变化
实验材料
电冰箱、酒精灯、烧杯、火柴、金属杯、勺子、温度计







1、把水放入冰箱冷冻室,观察现象。
2、用酒精灯把烧杯里的冰块加热,观察现象。
3、用酒精灯加热烧杯里的水和冰块,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
磁铁可以吸引铁的东西。磁铁的两端磁性强,中间磁性弱。磁铁可以指示方向。磁铁的同极相互吸引,异极相互排斥。
记录人: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磁铁的妙用
实验材料
磁铁实验盒







1、每小组发一包已准备好的材料(小马达、小喇叭、回形针、耳塞、话筒)。
2、提示学生设法检验其中是否有磁铁、检验方法由学生设计。







1、取等质量两份颗粒大小相同的食盐同时加入两份等量水中,给一份加热水,另一份加冷水,都不搅拌。
2、取等质量两份颗粒大小相同的食盐同时加入两份等量水中,搅拌其中一份,另一份不搅拌。
3、取等质量两份食盐(一份大粒,另一份小粒)同时加入两份等量水中,都不搅拌,保持两者温度相同。
实验现象
加热水的先溶解完全,搅拌的先溶解完全,小粒的先溶解完全。
记录人: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沉与浮
实验材料
水槽、泡沫塑料、木块、铜块、铁块、测力计、钩码







1、水槽中加入水,分别把泡沫塑料、木块、铜块、铁块放入水中。
2、把钩码挂在测力计上,提起,记下读数。
3、再把其放入水中,测量,记下读数。
实验现象
泡沫塑料、木块浮在水面上,铜块、铁块沉到水底。下沉的钩码,提起时所用的力比在空气中的小了。
3、用台式风扇吹动风力,用此风力吹动风向组合器材,风杯转动的快慢,就是风力的大小。
3、观察风向标箭头的指向,就是风的方向,也就是所谓的风向。(观察风向的时候,风扇的风力最好开大些,以免风力太小,吹不动风向标,影响实验效果)
实验现象
风杯转的快,说明风力大。风杯转的慢,说明风力小。
风向标箭头的指向,就是风的方向,也就是所谓的风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