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经济学第四章
福利经济学归纳
第一章福利经济学第一节1、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是关于稀缺性资源使用效果的评价与判定的学咨询,是从福利的角度对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社会评估的经济学,借以判定一种经济体系的运行时增加依旧减少了福利。
2、效用指个人需求得到满足的主瞧感受,或者讲物品和效劳能够满足个人需求的程度。
⏹效用具有三个特点:主瞧性、伦理中性、相对性。
⏹分为两类:基数效用〔分析工具:边际效用分析法〕和序数效用〔分析工具:无差异曲曲折折曲曲折折折折线分析法〕。
3、社会福利是指所有社会成员个人福利的汇总和集合。
社会福利分类:1、帕累托型社会福利:要紧强调效率。
罗尔斯型社会福利:要紧强调公平。
2、经济福利:能够用货币来衡量的社会福利。
一般福利:不能用货币度量的社会福利。
第二节福利经济学的概念和特征1、旧福利经济学〔理解〕代表人物庇古,1920年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一书的出版是福利经济学产生的标志。
庇古也因此被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基数效用假设和人际关系能够比立的前提条件下的,其理论体系被称为旧福利经济学。
旧福利经济学:庇古认为福利是对享受或满足的心理反响,福利有社会福利和经济福利之分,社会福利中只有能够用货币衡量的局部才是经济福利●庇古依据边际效用基数论提出两个全然的福利命题:①国民收进总量愈大,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②国民收进分配愈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
●旧福利经济学的争议:1、效用是人的主瞧感受,是不能够用基数来度量的。
2、一个人的效用和另一个人的效用是不能够进行比立的。
3、适用于所有人的基数效用的度量单位是不存在的。
4、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意味着富人的货币应该转移一些给穷人,西方经济学家对此最为忌讳。
2、新福利经济学新福利经济学建立在序数效用假讲和无差异曲曲折折曲曲折折折折线分析的根底上,以防止设计福利计量手段和效用的人际比立关系咨询题。
其要紧要点如下:1、效用是人的主瞧感受,是不能够用基数来度量的。
研究生-第四章 完全竞争市场与一般均衡
市场的划分
微观经济学根据市场竞争程度的强弱来 划分市场类型。影响市场竞争程度的因素主 要有:
(1)市场上厂商的数目; (2)各个厂商产品的差别程度; (3)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的控制程度; (4)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
3
市场的类型
根据影响市场竞争程度的因素,微观经 济学中的市场被划分为 4 个类型:
0
QE
生产者剩余 D Q
QE
0
f (Q ) d Q PE QE
QE 0
PS PE QE
f (Q) d Q
41
在管制价格下,和原来的均衡情况相比,社会福利的 总量减少了(图中的阴影面积) 图中的阴影面积部分, 是产品的边际价值大 于其边际成本的。如 果这部分被生产出来, 社会利益大于社会成 本,社会的福利就会 增加。但是,现在这 部分未能生产出来。 这对于社会来说是一 种净损失,即效率损 失。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2)
P SMC F4 F E 3 2 P3 SAC
E3
E4
AVC d3(AR3 = MR3 = P3) d4(AR4 = MR4 = P4)
P4
O
Q4 Q 3
停止营业点
Q
20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3)
P
SMC F5 E2 AVC G5 P5 E5 SAC
E4
d5(AR5 = MR5 = P5)
(1)短期均衡:供给,需求
(2)长期均衡:长期供给
2.消费者统治的概念
“货币选票”的作用:(1)体现消费者的经 济利益和意愿;(2)对生产者决策的作用;(3) 消费者统治的经济关系。
39
第四节 完全竞争的效率-局部均衡
第四章福利经济学及其福利思想
第一节 福利经济学的内涵和基本概念
在一定价值判断的前提下,如何使国家 实现社会福利 ?
公共选择 个人福利 社会政策 社会福利
• 1、福利和效用的基本内涵 • 个人福利:客观上是收入和财富的度量 • 主观上代表了效用的评价 • 个人福利最大化体现了个人主观效用的总 和,以及投入与回报的均衡关系 • 社会福利是制度安排下的社会利益分配, 依赖社会选择和政策实施 • 效用的测定 • 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 • 消费者剩余
私人社会净边际产品和私人社会净边际产品私人净边际产品是任何用途或地方的资源边际增量带来的有形物品或客观服务的净产品总和中的这样一部分该部分首先由资源的投资人所获社会净边际产品则是任何用途或地方的资源边际增量带来的有形物品或客观服务的净产品总和而不管这种产品的每一部分被谁获得
第四章福利经济学及其福利思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私人(社会)净边际产品和私人(社会)净边际 产品 • 私人净边际产品是“任何用途或地方的资源边际 增量带来的有形物品或客观服务的净产品总和中 的这样一部分,该部分首先由资源的投资人所获 得。” • 社会净边际产品则是“任何用途或地方的资源边 际增量带来的有形物品或客观服务的净产品总和, 而不管这种产品的每一部分被谁获得。” • 私人净边际产品的价值“就是私人净边际产品在 市场上所值的货币总额。”社会净边际产品的价 值则是“社会净边际产品在市场上所值的货币总 额。”
• 阿玛蒂亚森的贡献
• 西方福利经济学从20世纪70年代起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 以阿玛蒂亚。森的研究成果为标志。森等人的研究成果揭示了阿罗不 可能定理存在的原因,他们指出,这一定理只适用于投票式的集体选 择规则,该规则无法揭示出人际效用比较的信息,而阿罗式的社会福 利函数实际上也排除了其他类型的集体选择规则,因此不可能性的结 果是必然的。采用序数效用的新福利经济学存在不可克服的缺陷,而 阿罗正好揭示了这一缺陷。而使用基数效用却可以获得人际间比较方 面的充分信息,从而可以得出一定的社会秩序。向效(功)用主义和 基数效用理论的回归趋势是新福利经济学最近的发展主流,福利经济 学已成为经济学界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以森在1998年获得经济学诺贝 尔奖为重要标志。
第四章-社会福利的一般理论
无论几个模式,都很难以将全球所有国家的福利制度包括进来 。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的福利制度只体现出单一的特点,往 往具有多面性。由于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性,不同时期内 各国的福利模式也会有所调整和变动。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可能 主要体现社会民主主义的特点,但也并不完全排除自由主义的 因素。同样,盎格鲁——撒克逊模式也不是纯粹的,例如美国 的社会保险体系具有再分配和强制的性质,而远非保险精算式 的,至少在罗斯福‚新政‛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当代斯堪的纳维 亚的社会民主主义具有相似之处。欧洲的保守主义制度也具有 自由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的成分。在过去几十年中,欧洲国家 日益变得既非合作主义、亦非极权主义。
(三)新福利经济学对旧福利 经济学的修改和发展
1.运用“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认为物品的效 用不能用数值来表示,只能进行排序,。 2.发展了“最适度原理”,包括‚交换的最适度‛和‚生 产的最适度‛。 3.提出了“假想的补偿原理”:如果一些社会成员经济状 况改善不会同时造成其他社会成员经济状况恶化,或者一 些社会成员状况的改善补偿了其他社会成员状况恶化。 4.提出了“社会福利函数”理论,社会福利是社会所有个 人购买的商品和提供的要素以及其他有关变量的函数,社 会福利的最大化在于个人对各种不同组合的选择。 5.突出福利的主观性和‚福利的相对性‛。
社会福利可以指社会福利状态,也可以指社会福利制度 。社会福利状态是指人类社会,包括个人、家庭和社区 的一种正常和幸福的状态。
社会福利制度则是指国家和社会为实现社会福利状态所 做的各种制度安排,包括增进收入安全的社会保障的制 度安排。
三、社会福利的分类
依据 社会福利的 社会福利资 作用方式 源提供方式
(三)社会福利的工业化理论
社会福利的工业化理论认为,社会福利是工业化的产 物,其目的是要弥补工业化社会和资本主义的不足。 罗斯托认为,经济增长有一定的阶段性,一般都可以 分为五个阶段,即传统社会阶段 — 起飞的准备阶段 —起飞阶段—成熟阶段—大众高消费阶段,社会福利 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当一国开始工业化以后,其社会福利就从残补型福利 走向制度型福利。
(员工福利待遇)福利经济学最全版
(员工福利待遇)福利经济学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课程名称:福利经济学课程代码:0286第壹部分课程性质和目标一、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福利经济学是从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这俩个方面来研究市场经济国家实现最大的社会福利所需要具备的条件,以及为了增进社会福利所应当采取的政策措施的经济学的壹个分支。
该课程紧密连接社会工作和经济学俩个专业,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壹门基础理论课程。
该课程研究个人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福利二者在实施的过程中突现出的问题和国家的政策措施;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所必需的条件以及如何才能达到这些条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状况和市场机制的优缺点进行评价,为政府在经济活动中提高公民的社会福利中应当发挥的作用以及如何发挥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本课程的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本门课程后,了解到“效率”是资源的最优配置,“公平”是国民收入分配的均等化,“公平”和“效率”既是福利经济学追求的基本社会目标也是政府政策的基本政策目标。
思考如何把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把福利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运用到社会工作实务的过程中,能够实现案主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和本专业和其他课程的关系福利经济学是和社会工作紧密相关的壹门基础课程,许多案主的社会问题都是因为经济领域的特殊原因导致的,如果能够让案主真正而且充分地享受国家给和的福利,那么很多案主的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因此该门课程和社会工作的各门课程的关系紧密。
在社会工作概论、团体社会工作、个案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等核心课程学习后就应该开设本门课程,而后应该开始社会福利思想史,社会工作行政等课程,因为前几门课程是学习该门课程的基础,而后几门课程是对该门课程的壹个扩充。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第壹章导论壹、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福利和福利经济学的内涵;福利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的简要过程;掌握福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福利经济学ppt课件
福利经济学
23
第三节 新福利经济学
一、帕累托与新福利经济学 1.提出序数效用论 2.帕累托改进和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 意大利著名经济学家
新福利经济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
《政治经济学教程》
福利经济学
24
帕累托改进
当群体中一个或更多成员的处境被改善 而没有一个成员的处境被恶化时,社会福利就 被增进了。在这一情形下,发生了“ 帕累托 改进 ”
福利经济学
12
社会福利的水平不仅取决于经济发展程 度,也受政治制度的制约。
福利经济学
13
2.效用的内涵和测量
效用 指消费者在心理方面获得的满足。
效用的测量 基数效用论 序数效用论
福利经济学
14
3.消费者剩余
指一个人为了不失去(或为了拥有)某 种东西,而愿意支付 的价格高于实际支付的 价格,二者之间的差额就构成了消费者剩余。
福利经济学
5
无论是新的还是旧的福利经济学,二者 都关注两个最基本的问题:第一、福利的界定; 第二、效用的定义。
福利经济学
6
一、福利和效用的基本内涵
福利经济学通过“ 福利 ” 和 “ 效用 ” 两个最基本的概念,来解释并说明个人动机和 社会选择之间可能实现的利益均衡。
福利经济学
7
1、福利的经济学内涵
福利经济学
19
第二节 早期的(或旧的)福利经济学
1、庇古和他的福利经济学思想
庇古与1920年的《福利经济学》 主要观点:
第一、福利的分类,包括 “ 社会 福利 ” 和 “ 经济福利 ”;
第二、认为个人的福利是可以计 量的,主张效用基数论;
福利经济学
20
第三、把经济福利同国民收入等同起来;
福利经济学 第四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2009)
一、垄断产生的原因
1.关键资源由一家企业拥有 案例:德比尔的钻石垄断 2.政府创造的垄断 3.自然垄断
二、 垄断能力的衡量
案例:德比尔的钻石垄断
产生于一种关键资源所有权垄断的典型例子是南非的钻石公司德比尔。 德比尔控制了世界钻石生产的80%左右。虽然这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并不是 100%,但它也大到足以对世界钻石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的程度。 德比尔拥有多大的市场势力呢?答案部分取决于有没有这种产品的相近替 代品。如果人们认为翡翠、红宝石和蓝宝石都是钻石的良好替代品,那么, 德比尔的市场势力就较小了。在这种情况下,德比尔任何一种想提高钻石 价格的努力都会使人们转向其他宝石。但是,如果人们认为这些其他石头 都与钻石非常不同,那么,德比尔就可以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自己产品的 价格。 德比尔支付了大量广告费。乍一看,这种决策似乎有点奇怪。如果垄断 者是一种产品的惟一卖者,为什么它还需要广告呢?德比尔广告的一个目 的是在消费者心目中把钻石与其他宝石区分开来。当德比尔的口号告诉你 “钻石永恒”时,你马上会想到翡翠、红宝石和蓝宝石并不是这样。如果 广告是成功的,消费者就将认为钻石是独特的,不是许多宝石中的一种, 而且,这种感觉就使德比尔有更大的市场势力。
思考讨论题:
请围绕中国目 前的婚外情市场 谈谈你自己的看 法?
附录:法律应该惩罚婚外情吗?
在法律经济学里有一个有效违约的概念,说的是当违 约的社会收益大于其成本时,违约是有效的。比如,甲和 乙签订一份合同,同意以10万元的价格将房子卖给乙。但 是,在房子交割之前,丙也来看房子,并同意以12万元的 价格将房子买下。甲此时如果违约将房子卖给丙,这笔房 子交易的价格因此上升了2万元,甲可以给乙1万元作为违 约补偿,自己仍然多得1万元。此时,甲的违约是有效的。 因此,法律在处理这类合同的时候不应该禁止违约,而应 该确定适当的违约金。事实上,各国的法律正是这样做的。 一个法律条文如果诱使较多的有效违约,则不是一个好的 法律条文;因此,我们应该避免制定诱使有效违约的法律。 婚外情对于某些人来说是故意的违约,应该受到惩罚;但 是,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发生婚外情是婚姻感情破裂之后 不得已而为之,对这种婚外情实施惩罚反倒会降低社会收 益。因此,这些人的婚外情可以看成是有效违约。
《福利经济学》总结复习
《福利经济学》总结复习第一章概述1.福利经济学的概念:福利经济学是关于稀缺资源使用效果的评价与判断的学科,是从福利的角度对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社会评估的经济学分支。
2.关于效用: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心理满足,是商品或劳务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
可分为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3.基数效用是认为效用可以用确切的数量衡量。
4.旧福利经济学的基础,也是讨论收入再分配的合理性的基础;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可以分出强弱程度,列出顺序,进行比较.序数效用是新福利经济学的基础性概念。
5.福利可分为个人福利和社会福利、一般福利与经济福利。
6.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实证分析:是指经济体系如何运行、客观上“是什么样的"运行机制等的分析。
实证经济分析,描述经济中的事实、情况和关系.●规范分析:是指提出政策建议、涉及“应该如何"等命题的分析,包含价值判断。
规范经济分析,涉及伦理和价值判断.●当经济学的研究把因果分析与价值判断结合在一起时,这种经济学就叫作规范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属于规范经济学.7.福利经济学的场所与发展●1920年,《福利经济学》问世;旧福利经济学(基数测量、效用可比)的代表人物庇古被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
●帕累托、卡尔多、阿罗等人(序数效用、补偿原则、不可能定理))是新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罗尔斯、森、黄有光等进一步发展福利经济学。
8.福利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资源如何合理配置、收入状况如何及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从总体效率或总体福利出发,其目标是提出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政策方案或改革措施。
具体包括资源配置效率研究、收入分配理论研究、社会福利度量和影响研究、社会/公共选择理论研究及政策与方案研究.第二章帕累托原理和资源配置效率1.帕累托原理:帕累托改进和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优是指指资源分配达到的一种状态,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反过来说,……).帕累托改进的目标是帕累托最优。
00286福利经济学--社会福利思想复习大纲 自学考试
第一章导论社会福利概述第一节社会福利的涵义和特征二、考核目标1.识记:(1)社会福利的概念;(2)社会福利的特征概念:狭义-指由国家出资或给予税收优惠照顾而兴办的、以低费或免费形式向一部分需要特殊照顾的社会成员提供物质帮助或服务的制度。
广义-指由政府举办和出资的一切旨在改善改善人民物质和文化、卫生、教育等生活的社会措施。
(面向全体国民的、旨在提高其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项社会政策)特征:a保障对象的全民性;b保障内容的福利性;c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性;d保障待遇的公平性和高层次性。
2.理解: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体系社会保障是以立法形式确定的、由国家举办并承担责任、以国民收入再分配方式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障的社会行为及其机制、制度的总称。
社会福利体系:a职工集体福利;b特殊社会福利;c社区社会福利服务;第二节世界社会福利发展的简要历程及其启示二、考核目标(一)世界社会福利的简要发展历程--理解:世界社会福利的五个发展阶段a剩余型社会福利:b制度型社会福利;c福利国家;d福利国家危机;e福利多元化和发展型社会福利。
(二)发展社会福利问题的核心问题:在整个社会福利的发展进程中,到底是相信市场、还是依靠政府一直是关注经济和社会福利问题的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法学家等共同争议的核心问题。
识记:核心是如何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重新思考政府和公司的社会福利责任,哪些是政府的职能,什么又属于个人及家庭的义务:哪些工作交由市场和第三部门办理更有效益?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社会不同部门各司其职,协调合作,既满足人的基本福利需要,又不使政府背上沉重的福利包袱,从而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病重社会价值观的福利发展道路。
(三个途径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社会福利服务:专业化的社会福利;职业化的职业福利;社区化的社会福利服务)(三)世界社会福利发展对中国的启示**理解:三点启示:a社会福利的推进要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b社会福利发展到今天,已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c社会福利的责任主体不完全是国家、政府或单位(责任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服务体系多层次)。
第四节 福利经济学
(4)偏好独立性:集体偏好对A和B之间的排名只
取决于人们对这两选择之间的排名,而跟人们对其他 选择的排名无关。
阿罗不可能定理指出,完全满足上述条件的公众 决策必然是一个独裁决策,即以一个人的偏好顺序代
替所有的社会偏好顺序,而这是与建立在个人偏好基
础上的公众决策机制是相违背的。因此说,满足上述 四项条件的公众决策机制是不存在的。
第二定理:任何一个帕累托最优配置都可以从适
当的初始配置出发,通过完全竞争市场实现。 第二定理表明市场经济可以实现反映社会意愿的 任何一个帕累托最有配置。这在政策方面的启示实际 上是要求政府不必用干预市场的方法来达到政策目的,
而可以通过再分配的方法来达到同样的目的。因为市
场收到政府的干预就会导致价格的扭曲而改变了实际 决策行为,造成效率损失。
数说明社会福利的配置唯一的由境况较差的经济行为
人的福利决定。一旦给定了社会福利函数的具体形式 之后,我们就可以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均衡解。
在前面消费与生产的一般均衡中,我们知道,给
定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一点,就可以得到一条交易的 埃奇沃斯方框图与之对应,因而也就可以得到一条交 易的契约曲线,这样就可以得到一条效用可能性曲线, 如图10-6中的曲线U MU M,其中,E点为生产与交易
大化的均衡点。同时,这一点也是帕累托最优均衡点。
UB
G E W2 W3 UA
O
W1 G
图10-7
三、阿罗不可能定理 阿罗不可能定理指出,通过反映社会中所有个体
的偏好而进行的民主投票是不能产生社会福利函数的。
这一定理是由诺贝尔奖得主阿罗在五十年代出的一本 叫做《社会选择和个人价值》一书中提出的。 阿罗认为,任何建立在个人偏好基础上的公众决 策机制必须满足一些基本要求:
第四章 福利经济学及其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
福利最大化
• 1、福利最大化是国民收入或物质财富的最大 值——旧福利经济学 • 福利最大化是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资源配置 效率的最大化——新福利经济学 • 2、个人福利的最大化=私人物品消费者剩余 的最大化;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公共物品消费 者剩余的最大化
第二节
早期(旧)福利经济学
• 1、重视经济福利 • 2、在效用论上主张基数效用,并把计量 的方法用于对经济福利的测量 • 3、主要代表人物:庇古
–从生产角度而言,物质生产力的提高使总实际收入增 长; –任何使实际收入的增加的变革都是好的变革; –是一种假想的补偿,实际补偿由受益者决定。
讨论
• 1、“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 • 2、举例来说:如果经济政策的改变使得有 些人得益1200元,而使得另一些人受损 1000元,则通过假想补偿的办法,得失相 抵,结果全社会福利仍然增加了200元。根 据上述例子分析卡尔多补偿标准的特点。
效用理论类型
主要观点
假设条件
分析工具
经济学家
基数效用论
效用可计量
苛刻
边际效用
马歇尔
序数效用论
效用可比较
宽松
无差异曲线
希克斯
消费者剩余
•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 与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异。
• 由上图可见: • 第一,如果价格上升,则消费者剩余下降,反之,如果价 格下降,则消费者剩余上升; • 第二,如果需求曲线是平的,则消费者剩余为0。
社会福利
• 社会福利:不是简单的个人福利的总 和,而是一种制度安排的结果,它是指 在特定的社会制度下资源配置和个人效 用实现的结果。因此,它不仅取决于经 济发展程度,也受到政治制度的制约。
效用
福利经济学培训资料
路难有一个客观, 统一的标准,不同的社会产品应按劳分 配按需分配还是平均分配,不同的制度 ,不同的道德规范会有不同的选择,我 也会接下来的课中与大家一一讨论。想 要说明的是,我在课中介绍各种公平理 论,西方国家各流派中的不同的公平理 念:国家干预要不要,干预要多少等等 。
•
路漫漫其悠远
公平与效率
公平与效率是两个难全的问题,两者经常会有矛盾, 这也是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制度,西方福利国家面临 的问题,但公平与效率在总的目标上还有一致之处, 打个比方说,效率问题是如何将蛋糕做得尽可能大, 公平问题是如何按一定的价值标准将蛋糕在所有社会 成员之间进行分配,所以在总目标之中还有一致之处 ,难题在于分配蛋糕的方法会影响蛋糕的大小公平与 效率常常不可兼得,例如,对高收入者征收高额累进 税会打击这一部分生产力较高的阶级趸创造财富的积 极性,不过,从横向与纵向比较来看,财富分配的平 均程度与社会收入水平是中度相关的,发达国家的基 尼因素要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
•
路漫漫其悠远
福利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两个概 念:公平与效率
经济效率:帕累托最优 公平 公平与效率
•
路漫漫其悠远
效率
经济学意义上的效率指的是资源配置已经达到 这样一种境地,无论如何改变都不可能同时使 一部分受益而其余的人不受损,也就是说当经 济运行已达到高效率时,一部分人进一步改善 处境必须以另一些人处境恶化为代价。反之, 如果资源配置是低效率的,那么通过改变资源 的配置方法,至少一部分人可提高福利水平, 而没有任何人境况恶化,新福利经济学者们经 常将资源的最大效率配置称为“帕累托最优”, 并将其作为检验经济总体运行效率与社会福利 大小的一种准则。
•
路漫漫其悠远
小结
经济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门学科所 研究的许多问题都直接关系到社会成员 的福利水平,对一些经济现象进行规范 分析的方法属于福利经济学范畴,注意 ,请不要将此处的福利与政府资助低收 入家庭的福利项目混淆起来,福利经济 学研究的是各种经济行为与安排如何影 响社会成员的处境,主要指经济境况。
福利经济理论课件
福利经济理论课件福利经济理论课件第一节:福利经济理论概述1.福利经济学的定义和作用- 福利经济学研究如何有效分配资源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福利经济学为经济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助推社会进步和公平发展2.福利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效用理论:个体决策行为与福利最大化的关系- 公共物品理论:非竞争性和非排它性特征的公共物品对福利的影响- 市场失灵理论:市场机制无法完全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情况第二节: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假设1.个体理性假设- 个体在做出决策时会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 个体理性行为是福利经济学分析的基础2.信息对称假设- 市场各参与方对商品和服务的信息是对称的- 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市场失灵3.效用函数和生产函数的假设- 个体的效用函数描述了他们对商品和服务的偏好- 生产函数描述了资源转化为产品或服务的过程第三节:福利经济学的工具和方法1.效用函数的量化- 辅助工具:边际效用和间接效用函数- 量化方法:偏好调查和实证分析2.效用最大化和福利最大化- 最大化效用和福利是个体和社会的共同目标- 调整资源配置以实现福利最大化3.市场失灵的分析方法- 公共物品理论和外部性理论- 不完全竞争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第四节:福利经济学中的政策应用1.资源分配政策- 调整税收和公共支出- 优化社会保障和福利体系2.市场监管政策- 保护消费者权益- 限制垄断和不正当竞争3.环境保护政策- 调整环境税收和排放标准- 鼓励可持续发展和清洁能源使用第五节:福利经济学的局限性和挑战1.福利经济学的局限性- 假设的限制性:福利经济学的结论依赖于合理的假设- 社会价值观的多样性:难以用统一的福利标准来衡量2.福利经济学面临的挑战- 全球化和跨国经济合作的复杂性- 技术进步和新兴产业带来的社会变革结语:福利经济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经济学分支,为经济体制改革和公平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政策指导。
然而,福利经济学仍然面临很多挑战和限制,需要不断地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完善和深化其理论体系,以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福利经济学 第四章 国民收入决定和 经济增长理论(2007年版)
O
Y1
Y2
Y
即问即答:
你认为影响持 久收入估算中的 系数a大小的主 要因素是什么?
4.相对收入假说(relative —)
基本观点:①消费者行为的相关性与示范效 应(demonstrate effect);②消费者行为 的不可逆性与棘轮效应(ratchet effect)。
C B D E A
经济增长的要素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s G C
G:经济增长率
s:储蓄率
C:资本—产出比
经济增长率取决于储蓄率和资本一产量比。 而哈罗德一多马模型又假定技术条件不变,从 而资本一产量比不变,因此经济增长率就取决 于储蓄率,如果此时给定一个储蓄率,那么实 现理想的增长率就只有唯一值。
制度内生化增长理论
1.三部门经济中的总需求(总额税)和国民收入
AD=C+I+G
此时(1)C不取决于y,而是取决于可支配收入yd, (2)T=T+t· y,但在总额水下T=T。故有: C=C+c· d=C+c· y (y-T+R) 故:AD=C+c· (y-T+R)+I+G 假定G=G R=R 则有: AD=C+I+G+c· (y-T+R) 令AD=y 整理后得:
乘数原理的形成背景
乘数原理一般认为是凯恩斯的学生卡恩 (R.F.Kahn)于1931年发表在凯恩斯长期 担任主编的《经济学杂志》上的“国内投 资与失业的关系”一文中首先提出来的。 凯恩斯在《通论》中把卡恩文章中所涉及 的内容规范化为“乘数原理”,成为凯恩 斯Y决定论或就业论的两大支柱之一(另一 个是“三大心理法则”)。
1700
《福利经济学》教学大纲
《福利经济学》教学大纲(WELFARE ECONOMICS, )前言课程性质:专业(学科)核心课。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福利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了解福利思想的演变过程,为后续课程作好理论准备。
使用对象: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
基本教学要求:本课程以两大问题:“一个社会的资源配制在什么条件下达到最优状态?如何才能达到最优状态?国民收入如何进行分配,才能使社会全体成员的经济福利达到最大化?”为核心,以福利思想的演进为主线,系统地阐述福利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通过讲授与讨论,使学生了解福利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掌握福利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并能将这些理论应用到政策效应的分析过程中。
要求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劳动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福利经济学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不可或缺的。
福利经济学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看待西方经济学的角度,从根本上明白其前因后果。
第一节什么是福利经济学一、福利经济学的定义1、定义:是西方经济学家从福利的观点或最大化原则出发,对经济体系的运行予以社会评价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2、个人福利3、社会福利4、经济福利二、福利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与方向1、福利经济学试图回答的三个问题⑴如何进行资源配置以提高效率⑵如何进行收入分配以实现公平⑶如何进行集体选择以增进社会福利2、福利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⑴一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在什么条件下达到最优状态?如何才能达到最优状态?⑵国民收入如何进行分配才能使社会全体成员的经济福利达到最大化?三、福利经济学的三大目标1、最大的选择自由2、最高的经济效率3、公平的收入分配第二节福利经济学与价值判断一、规范经济学二、实证经济学三、福利经济学的学科属性第三节福利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一、基数效用论1、边际效用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3、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二、序数效用论1、无差异曲线2、预算线3、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简述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进入时滞 即使进入某一行业不存在人为壁垒,至少还需要 一定的时间。 时滞可能是因为信息不充分造成的 也可能是由自然因素造成的 (六)经营者的经营手段 正当经营手段造成的垄断:产品差别、品牌等 不正当经营手段造成的垄断:联合定价、非法兼 并、低价倾销、恶意中伤等
三、垄断带来的福利损失 价格高、效率低下、社会缺乏公平、厂商的产量 低于社会最优产量、增加社会成本等等现象 具体地: (1)垄断导致的资源配臵失效 (2)垄断带来的资源运用无效率 (3)垄断引发的“寻租”成本
(三)专利 是法律和政府允许的一种垄断形式。 保护发明人和鼓励投资于研究开发。 (四)执照和特许 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通过发放执照的方式限制进入某一行业的数 量,如出租车驾驶执照。 未经政府特许,一般人不能涉足某些行业,如邮 政、公用事业等。 在一定程度上使行业内的厂商免受竞争,而具有 垄断的特点。
①企业内部组织管理方面,领导任人唯亲,拉帮 结派,把一些特殊岗位和利益给予较亲近的人员; ②在企业外部公关方面,常常巴结政府当局,以 争取各种政策性优惠,提高产品(服务)价格, 伤害用户利益,获取垄断收益; ③在用户服务方面,由于没有竞争对手,不需进 行用户分析,不和用户保持经常性联系,不听取 用户意见,服务质量低下;
④在经营成本方面,由于不存在外部竞争压力, 企业内部没有降低成本的刺激,浪费现象严重, 成本支出膨胀,产品的平均成本大大高于按企业 规模可能获得的最小生产成本; ⑤在产品价格方面,由于缺乏市场竞争,垄断企 业也就缺乏降低价格的动力,相反垄断可以使企 业维持较高价格,以获取垄断利润; ⑥在技术创新方面,由于缺乏竞争压力,缺乏提 高服务质量、降低成本、扩充产品种类的要求, 企业也就缺乏推进技术创新的动力。
(二)市场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是有效率的 市场的三大机制发挥着特定的作用 第一,价格机制正确引导资源流向 第二,供求机制控制着在某一资源配臵方向上资 源配臵的数量 第三,竞争机制使资源的使用者保持较高的使用 效率
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的回顾
“看不见的手” ,1776年,《国富论》 如果每个消费者都为了自身的效用最大化; 每个生产者都追求利润最大化; 那么在完全竞争的经济中,他们的行为会自动 地使社会达到资源配臵的最优状态。 ——以利己为行为动机的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将 会导致帕累托最优
第二节 垄断与帕累托效率
一、垄断理论的研究回顾 垄断(monopoly):可以解释为“排他性控制” 或“独占”,经济行为上的垄断指的是个人、组 织或集团排他性地控制某种经济资源、产品、技 术或市场。 简单的说,垄断就是在一个产品市场上只有一个 经济主体。
经济理论上,对垄断的研究: 1838年,Augustin Cournot 1844年,Jules Dupuit 1938年,Harold Hotelling 1927年,Marshall,《经济学原理》(第8版) 1933年,Chamberlain,《垄断竞争理论》 1933年,Robinson,《不完全竞争经济学》
以上六个条件都是非常苛刻的,在现实情况下往 往难以成立。 一方面严谨论证了市场经济的有效性; 另一方面也指出市场机制发挥其最佳功能有赖于 若干重要的市场条件; 从而反证了市场机制并不是完美无缺。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的产品,可能根本就不存在 所谓的市场
对于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前提条件失真导致福利 经济学基本定理失效的情形, 经济学家称之为“市场失效” 、“市场失败” 或“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s)
规模经济(Economics of scale)是自然垄断的一 个基本特征。 “若一个行业只由一个厂商来经营,则生产成本 可能会更低,这就是自然垄断的情形” ——斯蒂格里茨:《经济学》(上册),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中译本。 典型例子: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美国电信业:美 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占据了80%的短途电话 和全部的长途电话市场。
第四章 市场失灵的福利效应
市场失灵现象的含义、本质、及产生原因 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福利效果 政府干预的方式、后果 纠正市场失灵的几种方法
第一节 市场失灵的含义与表现
一、市场有效的含义 (一)市场的含义 市场:商品和服务交换的场所 市场要素:买者、卖者、交易的对象、交易的规 则、交易的中介等 市场体系 市场机制:市场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 制约的关系以及特定资源配臵功能的实现方式 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如果存在完全竞争市场,那么通过资源在个人之 间的合理再分配,竞争性均衡的结果是可以实现 帕累托最优的状态。 分配可以和帕累托效率分开考虑 从任何一个初始分配点出发,经济自由交换都可 以达到帕累托效率 为我们分析收入再分配提供了可能
二、市场失灵的含义及表现 (一)市场失灵的含义 是指由于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臵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即只 靠市场达不到资源配臵最优 假设条件
自然垄断的两大特点: (1)具有严格的地域性 (2)固定成本投入量巨大 矛盾的产生 ——由一家企业生产会降低平均成本,是有效率 的;但企业为了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会控制 产量、提高价格,获取超额利润,损害消费者 利益。
(二)对投入品的控制 如果一家厂商控制了全部生产某种产品所必需的 一种投入品,那么该厂商自然而然就成了一个垄 断者。 经典案例:美国铝公司,从19世纪30年代末控制 了全美铝土矿的开采,资源的垄断带来了产品的 垄断。
(三)“寻租”成本 人们发现,不生产劳动,也可以从别人那里获得 一份收入,他就会放弃劳动,专门去寻找利润, 这就是“寻租” 活动。 为寻找租金而浪费的资源,被称为“寻租”成本。 由于“垄断租金”的存在,厂商往往将其利润的 相当一部分花费在获得或维持其垄断地位的活动 上,而不是用于生产性活动中,从而导致资源配 臵非效率。
4、不存在外部效应和公共物品的假设 外部效应是指没有付出成本而获得收益或承担了 成本却没有获得收益。 当外部效应的范围扩大到整个社会时,就是一种 公共物品。 如果经济中存在外部效应或公共物品,就意味着 可能存在一方当事人福利的增进是以损害另一方 当事人的福利为代价。
5、经济当事人完全理性的假设 经济当事人必须总是按照最大限度地增进自己福 利的原则去做决定。 6、交易成本可以忽略不计的假设 交易双方只要有共同的偏好区,就可以毫不费力 地进行交易,从而改善双方的福利。
2、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 完全竞争市场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的数量都很多, 以至于双方中任何一家都只能被动地接受市场价 格,并且资源能够自由流动,产品同质,生产者 和消费者都拥有充分信息。
3、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的假设 规模报酬是指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带 来的企业单位成本降低的好处。 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是指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 大,企业单位成本是不变或递增的。 这样企业就不会扩大规模,吞并小企业,最后走 向垄断。
奥古斯丁· 古尔诺(Augustin Cournot,1838)是 最先试图对垄断做出定义的经济学家。他认为垄 断对应于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也就是说,垄断 者可以自由定价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市场价格。 朱尔斯· 迪普特(Jules Dupuit,1844)在定量测 算公共设施对社会带来的福利时发现,垄断可以 保证区别定价,这种定价策略所带来的好处是可 以极大化社会福利(不考虑收入分配)。这个结 论意味着,在某些部门,垄断的制度安排可能要 比竞争更有效率。
(二)资源使用的非效率 哈维· 莱本斯坦(Leibenstein H)于1966年首次提出 X低效率理论 。 由于企业没有外在的竞争压力,会使整个企业组 织从高层决策者到最低操作层改变行为准则, 从追求成本最小化与利润最大化转变为追求低风 险、舒适、享受的原则, 长期下去,导致X低效率。
哈罗德· 霍特林(Harold Hotelling,1938)指 出当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时能实现消费者福利 最大化,而由此造成的经济亏损应由固定收 费或税收补贴来弥补。
马歇尔(Marshall,1927)推动了垄断理论的发 展。他首先指出了垄断与某个产业的成本和生产 条件有关。平均成本递增的行业是竞争性的,平 均成本递减的行业则为不完全竞争或垄断的。在 那些随着产量增加,成本不断下降的行业,垄断 的市场结构可能优于竞争,可以使价格更低,产 量更大。这种根据成本确定行业的市场结构的方 法,导致了后来最终运用成本特性来定义什么是 自然垄断的产业。
“现实中存在着许多情况,使市场达不到完全竞争 的状态。” “其中三种最重要的因素是不完全竞争(如垄断)、 外部效应(如污染)、公共物品(如国防)。” “在每一种情况下,市场失灵都会导致生产或消费 缺乏效率,而政府则可以起到医治疾病的有效作 用。” ——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6版。
(二)市场失灵的表现 1、垄断性失灵 2、外部性失灵 3、公共物品失灵 4、社会公平分配失灵 5、信息的不完全性失灵 6、宏观经济周期性失灵
二、垄断的成因 市场竞争发展到一定程度会产生垄断 市场主体通过联合、合并、兼并,形成垄断 …… (一)自然垄断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期的经济学家认为,形成自 然垄断的条件包括两点:即单一厂商生产的超级 效益和过度或毁灭性竞争造成的不良后果。
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随着产品产量的不断提高, 平均成本一般都会经历一个先下降、后上升的过 程。 然而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在自然垄断行业内, 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提高而 持续下降,至少在有效的范围内平均成本不会上 升。 规模报酬递增使得由一家厂商来供应整个市场的 成本要比几家厂商瓜分市场的成本低很多。
完全竞争市场均衡和帕累托最优之间存在一种双 重的对应关系 第一层关系是:只要是完全竞争达到的均衡状态, 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第二层关系是:从任何一个社会公认的公平的资 源初始状态出发,要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 借助竞争性市场机制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