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学鉴赏——中外戏剧剖析共40页文档
中西文化课件系列之中外戏剧
![中西文化课件系列之中外戏剧](https://img.taocdn.com/s3/m/5c5f552ce2bd960590c677b1.png)
悲剧
《哈姆雷特》、《奥赛罗》、 《李尔王》、《麦克白》、 《罗密欧与朱丽叶》、《泰 特斯· 安德洛尼克斯》。其 中以《哈姆雷特》最受欢迎, 问世以来一直长演不衰。 “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 西毁灭给人看。” ——鲁迅 坏人被杀不叫悲剧
悲喜剧
《冬天的故事》、《暴风雨》等。
小结:莎翁代表作品
社会的先知先觉者 自我怀疑的宿命论者
从王子到作为战士的哈姆雷特
坚强果敢的行动者 难于重振乾坤的失败 者
际上是文艺 复兴末期人文主义理想与社会现实所发生的心 理冲突。 从戏剧中心情节上看,哈姆雷特把为父复仇和改 造社会联系起来,是人文主义的观念。 从戏剧结局上看,哈姆雷特的悲剧是文艺复兴一 代人文主义者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
俄狄普斯情结
底比斯王的新生儿(也就是俄狄浦斯),有一天将会 杀死他的父亲而与他的母亲结婚。底比斯王对 这个预言感到震惊万分,于是下令把婴儿丢弃 在山上。但是有个牧羊人发现了他,把他送给 邻国的国王当儿子。 俄狄浦斯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父母是谁。长 大后他做了许多英雄事迹,赢得伊俄卡斯忒女 王为妻。后来国家瘟疫流行,他才知道,多年 前他杀掉的一个旅行者是他的父亲,而现在和 自己同床共枕的是自己的亲母亲。俄狄浦斯王 羞怒不已,他弄瞎了双眼,离开底比斯,独自 流浪去了。
2、角色分行:旦、末、净、杂 旦:剧中女性,主角为正旦,还有副旦、贴旦、外旦、老旦、 大旦、小旦等。 末:剧中男性,主角为正末,还有副末、冲末、大末、二末 等。 净:刚强狞恶者,多半为男性,偶有女性,有净、副净、二 净等。 杂:三类以外者,有孛老(老汉)、孛儿(老妇)、驾(皇 帝)、孤(官员)、洁(和尚)、邦老(强盗)、都子(乞 丐)、禾(农人)、俫(儿童)等。
威廉· 莎士比亚
中外戏剧鉴赏
![中外戏剧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a79ef87f02768e9951e7389a.png)
《牡丹亭》选段【作品分析】此选段为《牡丹亭》第十出《惊梦》。
从结构上看,这出戏它可分为“游园”和“惊梦”两部分;就内容而言,主要写女主人公杜丽娘的青春觉醒,梦里钟情,是她反抗和追求的叛逆之路的开始,文采飞扬,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惊梦》是牡丹亭最精采的一出。
丽娘对生活的热爱之心,丽娘对爱的渴望之情,都借助那“姹紫嫣红开遍”的满园春色而荡漾在字里行间。
同时,丽娘的被压抑的情怀,被埋没的青春也让那“成对的莺燕”唱了出来。
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随着春风中的“晴丝”,袅袅娜娜,飘飘拂拂,在花园中缠绕,,在读者心中萦纡,及其富有艺术感染力。
以下是对几个著名的唱段的分析。
【绕池游】,抒发自己清晨醒来百无聊赖的情绪。
“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里小庭深院”,春天的早晨,莺啼婉转唤醒梦中人,梦中醒来感受到春光撩人的烦乱。
“遍”,到处都是。
“人立小庭深院”用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意味,刻画了一个被帘幕阻隔在闺房深处中孤独寂寞的女性形象。
春香不谙情事,春天的生机让她由衷的感到欢欣。
看到杜丽娘郁郁寡欢,就怂恿她趁着大好春光梳着应景的发型去赏春。
“宜春髻子”,相传立春那天,妇女剪彩作燕子状,戴在头上,上贴“宜春”而字。
杜丽娘心里却没有一丝快慰,感叹自己的心情“翦不断,理还乱,闷无端”。
杜丽娘在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心情的情绪下游园,奠定了整折戏的忧怨感伤的基调,正因有了如此微妙复杂的心理基础,才引出了下文“伤春”。
【步步娇】写杜丽娘怀着难以名状的烦闷和自我欣赏的心情开始梳妆打扮。
袅晴丝,一般有两种解释,一则说太阳穿过灰尘照进院子,一条若有若无的光线照进来,人的情思也如同这晃晃荡荡的光线无法平静。
一则直接把“晴”同“情”,写人的情思起伏不定。
在思绪万千的心情下,杜丽娘戴上亮晶晶的花钿,穿上华丽的锦裙,并从镜中欣赏自己的美丽。
如花美丽的少女从镜子里面审视自己的容貌、身段、神态,不禁沉醉。
【醉扶归】是杜丽娘自怜的集中表现,当春香从外在的衣物饰品上赞美她“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时,杜丽娘却表白道“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抛开外在装饰的陪衬,直接指向对自己不加任何雕饰的天生丽质美的欣赏,她认为自己的天然之美可使鱼沉雁落鸟惊喧,花羞月闭花愁颤,极写杜丽娘自己内心深处对自己美丽的欣赏爱怜。
中外戏剧的鉴赏
![中外戏剧的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fbd44f28bd64783e09122b72.png)
一、中外戏剧的异同戏剧是一种舞台表演的综合艺术,它借助于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
在西方,戏剧即指话剧。
戏剧多由古代的宗教礼仪、巫术扮演、歌舞、伎艺演变而来,后逐渐发展为由文学、表演、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成分有机组成的综合艺术。
戏剧按作品类型可分为悲剧、喜剧、悲喜剧、正剧等;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情节剧、哲理剧、寓言剧、童话剧等。
中国传统戏曲在理论上并没有悲剧与喜剧的分类,但为世人熟知的戏曲中仍不乏接近于西方悲剧与喜剧特性的优秀作品。
在西方戏剧史上,一般认为悲剧主要表现主人公所从事的事业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恶势力的迫害及本身的过错而致失败,甚至个人毁灭,但其精神却在失败和毁灭中获得了肯定。
古希腊悲剧发源于祭祀酒神仪式,大多取材于神话、传说和史诗;英国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以充分的激情表达了人文主义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愿望;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的悲剧大多直接描写当时社会的现实生活,着重宣扬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并打破悲剧、喜剧的严格界限;19世纪产生了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精神的社会悲剧。
悲喜剧兼有悲剧和喜剧成分,通常具有喜剧的圆满结局。
喜剧一般以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及对喜剧性格的刻画,引人发出不同含义的笑,来嘲笑丑恶、滑稽的现象,肯定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
喜剧冲突的解决一般比较轻快,往往以代表进步力量的主人公获得胜利或如愿以偿为结局。
由于描写的对象和手法的差别,一般分为讽刺喜剧、抒情喜剧、荒诞喜剧、闹剧等样式。
欧洲最早的喜剧是古希腊喜剧;19世纪俄国的果戈理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等人的喜剧作品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精神;现代西方有些作家在创作喜剧作品时则常把世界、人生、历史、自我作为嘲弄对象,刻意表现整体性的荒诞和滑稽。
正剧的特征是不受古典主义创作原则的束缚,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兼有悲、喜剧因素,能更真实、更直接地表现普通的社会生活形态。
中外戏剧名著鉴赏
![中外戏剧名著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f1ac8c05f78a6529647d5363.png)
我眼中的相声剧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电视上看了赖声川导演的相声剧《那一夜,我们说相声》,该剧是由李立群和冯翊纲主演。
故事发生在一个歌舞厅内,两个主持人,介绍说有一位很久没上台的相声大师将重返舞台,但二人却找不到大师,结果只好自己冒充。
那是我第一次接触相声剧,该部剧笑点多,在带来娱乐的同时,又让人不得不深思其中蕴含的含义。
说起相声,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在中国,地不分东南西北,人无分男女老幼,没有不知道相声,不喜欢相声的。
然而说起相声剧,了解的人也许就不多了。
那么什么是相声剧呢?所谓的相声剧的普遍定义就是:一种新兴的艺术表演形式,它是在相声和戏剧的基础上产生的,打破了传统相声的表现方式和表演方法,以戏剧的形式把相声的精华展示出来。
相声剧是一种有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甚至舞台道具背景的相声表演。
我眼中的相声剧与中国传统的相声有很大的不同。
我们平日都说去“听”相声,那么对于相声剧,我觉得更加侧重于“看”。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就以《东厂仅一位》为例来谈谈我对相声剧的认识。
在《中外戏剧名著鉴赏》课上我看了一部由冯翊纲、宋少卿、黄士伟演出的相声剧《东厂仅一位》。
冯翊纲声音浑厚,中气十足,宋少卿的妆化得像个老儒生,肢体语言却十分丰富,搞怪而又舒展自然。
黄士伟表演鲜活跳跃,收放自如,三人的语言功底和历史知识甚为了得,英文很棒,说学逗唱等传统相声技巧也不逊色。
《东厂仅一位》整部剧很耐人寻味,我觉得这已经不是单纯的传统相声,倒更像是一部舞台剧。
相声剧打破了传统相声的表演形式,除了说之外,更多的是表演。
这样的相声,我们更加乐意去看。
《东厂仅一位》整出剧目分为上下两场,以“反清复明”为引线,台词句句经典,内涵丰富。
由黄士伟扮演厂公,冯翊纲和宋少卿扮演厂公身旁的锦衣卫,上下两场紧密结合。
首先这部剧的舞台和服装与传统相声在某些地方存在着不同。
我们通常见的相声演出服多为大褂、中山装和唐装,现在也会看到西装。
在这部相声剧中演出者的服装是宽袍大袖的明清服装,舞台暗红色的基调悬挂着漂亮的书法大条幅,一切组合起来都是非常舒服,不会显得那么一板一眼。
中外戏剧单元解读
![中外戏剧单元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a325476825c52cc58bd6be5f.png)
处理三篇课文所选的戏剧片断,也依循 这一思路来设计阅读的“切入点”,设 计问题,也许是引导学生迅速把握作品 本质的准确门径。
中国传统戏曲别样的风格
中国传统戏曲,在发生学上与宋、金说 唱文学有重要的渊源,比如宋代的“说 话”,宋金两代的“诸宫调”。“诸宫 调者,小说之支流,而被以乐曲者也。 是叙事体,而非代言体。”(王国维 《宋元戏曲考》)所以,“元杂剧由一 种脚色主唱,有不少地方还带有叙述体 残留痕迹。”(顾学颉《元人杂剧选》 前言)
中外戏剧单元解读
刘 耘
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
第四单元
《雷雨》 (第二幕部分) 《茶馆》 (第二幕) 《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五幕第三场) 《三块钱国币》
单元教学要求:
阅读剧本,要品位个性化和富有动作性 的人物语言,把握尖锐集中的戏剧冲突, 认识剧中人物的命运,了解人物性格是 怎样在矛盾冲突的发展、变化中得到展 现的。
总论:进入中西戏剧堂奥的途径
依据不同的结构特点,寻找不同的解读 不同的解读 路径,进入中西两种戏剧的深层去鉴赏、 路径 发现。这样,我们就为两个戏剧单元找 到了不同的鉴赏主题和重点。
西式话剧的内部构造法则
西方戏剧,起源于古希腊悲剧。它的定 义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 的行动的摹仿 行动的摹仿。(亚里士多德《诗学》) 行动的摹仿
谢 谢!
2003年5月
《桃花扇》
哀江南
“课后练习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知识联想题, 建议扩充成:欣赏下边这首诗,看看它与课文 的主题、抒情手法有什么异同?跟这首 “哀江 南” 有着相似的主题的怀古伤今的诗篇,我们 还学过不少,你能举出哪些?
《诗经 杜甫 李白 刘禹锡 姜夔 辛弃疾
黍离》 《春望》 《岳中览古》 《石头城》 《扬州慢》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中外戏剧作品分析
![中外戏剧作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ad320e2551810a6f52486e3.png)
《俄狄浦斯王》取材于希腊神话传说,展示了富有典型意义的希腊悲剧——人跟命运的冲突剧作家无法摆脱当时浓重的命运观念,使俄狄浦斯逃脱不了体现命运的太阳神“神示”的罗网。
但他对命运抱有强烈的不满情绪,认为俄狄浦斯并不是有意杀父娶母,本人非但没有罪,反而是一个为民除害的英雄、受人爱戴的英雄。
俄狄浦斯智慧超群,热爱邦国,大公无私。
在命运面前,他不是俯首帖耳或苦苦哀求,而是奋起抗争,设法逃离“神示”的预言。
最后,为了解救人民的瘟疫灾难,他不顾一切地追查杀害前王的凶手,一旦真相大白,又勇于承担责任,主动请求将他放逐。
对于这样一个为人民、为国家做了无数好事的英雄所遭受的厄运,剧作家深感愤慨,发出了对神的正义性的怀疑,控诉命运的不公和残酷,赞扬主人公在跟命运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强意志和英雄行为。
因此,尽管结局是悲惨的,但这种明知“神示”不可违而违之的精神,正是对个人自主精神的肯定,也是雅典奴隶主民主派先进思想意识的反应。
《老妇还乡》可以说是迪伦马特最有光彩的剧作之一。
创作于1956 年。
剧本揭露了金钱万能的现象,在艺术上采用了作者擅长的“悲喜剧”手法,戏剧效果强烈。
轰动了世界各国的剧坛,奠定了作者在当代戏剧史上的地位。
克莱安在居伦城尚未准备好欢迎仪式时提前到达。
她已不再是伊尔心中那个红发飘拂、光着脚在树林里走路的苗条女郎了,如今她珠光宝气、带着新任丈夫和一群随从,谁都没有想到这个历尽沧桑、身上安着假肢的富有女人早已经心如槁木,她回来的唯一目的就是报复。
克莱安对全市的人说,她准备捐献给居伦城10个亿,条件是必须为自己买得公道。
45年前,克莱安与伊尔热恋并怀孕,但伊尔抛弃了她。
还制造伪证,克莱安被迫离开家乡,沦为娼妓。
后来她嫁给一个石油大王,现在如果谁杀死伊尔,居伦城就能得到这10亿巨款。
市长代表市民拒绝接受这祥的捐款,但随之而来,居伦城人们的生活大为改变,人们纷纷到伊尔的店里赊帐买最好最贵的东西,所有的人都用赊帐的办法来改善生活。
中外戏剧名作欣赏 概论
![中外戏剧名作欣赏 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9addcd0c6edb6f1afe001f0b.png)
一、中国戏曲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它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 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 有独特的位置,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 为世界三大古剧。
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但形 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成熟 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 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如今 有360多个剧种。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 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 清传奇、清代地方戏及近、现代戏曲等四种基本 形式。
中国戏曲为世人所知是在1755 年,这一年法国作家伏尔泰 (1694—1778)把纪君祥的元杂 剧《赵氏孤儿》改编成了《中国 孤儿》,把《赵氏孤儿》的“搜 孤救孤”的情节,放进了法国古 典主义悲剧的理智与感情的戏剧 性冲突的框架之中。
下面请欣赏丁良生演唱的《赵氏 孤儿》选段
中国戏剧
戏曲 话剧
中国戏剧主要包括戏曲和话剧:戏曲是中国 固有的传统戏剧,话剧则是20世纪引进的西方戏 剧形式。
二十世纪是中国戏剧舞台大转型的世纪。在 这一百年里,传统而古老的中国戏曲,由于受到 社会求变革的新思潮冲击,以及西方戏剧的影响, 发生了深刻的裂变,其舞台展现方式已经从循规 蹈矩的一桌二椅式,变为对于装备有高科技声光 设备的现代剧场的完全依赖,九十年代新创作的 剧目,其时空处理方式、内在节奏、舞台面貌都 已与传统截然不同。
这个定义至少有如下几层含义: (一)戏剧是“对于行动的模仿”,或者说 的再明确一些,是“对于人的行动的模仿”。 (二)戏剧的媒介工具是语言,由语言写成 的脚本是它的一个基本形态,戏剧属于诗(即文 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戏剧的模仿方式不采用由剧作者自主 叙述的方法。后来高尔基在《论剧本》一文里把 这层意思说得更加明晰:“戏剧(悲剧和喜剧) 是最难运用的一种文学形式,其所以难,是因为 剧本要求每个剧中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表 现自己的特征,而不用作者提示。” (四)戏剧可以陶冶人的情感,对社会道德 教化起积极影响,就是观众在读剧或观剧过程中 求得情感陶冶的同时,也得到审美快感。
中外戏曲鉴赏
![中外戏曲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075d601df18583d049645973.png)
1、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莎士比亚剧中吝啬鬼的形象:夏洛克2、《茶馆》——老舍《日出》——曹禺3、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是:老舍填空题25*2分论述1*50分一、填空、选择、判断1、(必考)戏剧把文学、音乐、绘画、雕塑、表演等多种艺术综合2、戏剧文学的特征:1)运用语言塑造形象;2)人物语言特征(4种):口语化、动作化、个性化、文学化;3)赋予潜台词。
3、剧本情节结构一般分为(4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4、戏剧篇幅规模为:独幕剧、多幕剧、小品(3种)艺术形式分为:话剧、歌剧、舞剧、诗剧、戏曲(5种)5、内容性质(3种):悲剧、喜剧、正剧。
6、题材涉及(10种):现代剧、神话剧、历史剧、传奇剧、市民剧、社会剧、家庭剧、科学幻想剧、儿童剧、童话剧。
7、中国戏剧种类(10种):京剧、评剧、黄梅戏、秦腔、粤剧、川剧、河北梆子、昆曲、豫剧、越剧。
8、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
9、中国古代戏曲:宋元南戏、元杂剧和明清传奇剧10、关汉卿代表作品:《窦娥冤》、《救风尘》11、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12、作品及相应作者:1)《茶馆》——老舍2)《白毛女》——贺敬之3)《陈毅市长》——丁毅4)《牡丹亭》——汤显祖5)《西厢记》——王实甫6)《北京人》——曹禺7)《恋爱的犀牛》——缪一梅论《雷雨》的戏剧艺术《雷雨》是曹禺的代表作,是影响中国现代文化的经典著作,也是中国现代戏剧成熟的标志。
《雷雨》写于1933年,1934年发表于《文学季刊》,1935年在天津和日本东京公演,引起轰动,郭沫若称之为“一篇难得的优秀的力作”。
(1)《雷雨》是四幕悲剧,它通过周、鲁两个家庭,8个人物,前后30年间复杂的纠葛,写出旧家庭与旧社会的悲剧与罪恶。
曹禺以极端的雷雨般狂飙恣肆的方式,以扣人心弦的情节、各具特色的人物、极为丰富的潜台词和简练含蓄的语言,以及话剧中的诗意特征,如刀刃一般在读者的心弦上缓缓滑过,那抖颤而出的余音,至今未息。
中外经典戏剧解读
![中外经典戏剧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c9a945d576a20029bd642d2a.png)
二
• 人类历史上的三大古典戏剧──古希腊戏剧、印度梵语戏剧和中国古典戏剧, 都是在各自的民族文化土壤上生成的,因此也带有各自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征。 • 中外戏剧发展的基本轮廓、中外戏剧发展的基本轮廓与古希腊戏剧和古典梵 语戏剧相比,中国古典戏剧更具有世俗的内容。同样是反抗暴虐的悲剧主人 公,埃斯库罗斯的普罗米修斯是个神话人物,而关汉卿笔下的窦娥是个普通 民女。而且可以想像,关汉卿写出的这样一部感天动地的大悲剧,可能有现 实的生活依据,而通过戏剧的形式把对天地间不公的怨恨之情尽情地发泄了 出来。他笔下的窦娥在戏的结尾含冤赴刑时,唱出了在那个时代可以听到的 反抗与控诉的最强音:“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 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 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一书中对《窦娥冤》和 《赵氏孤儿》有很高的评价,称“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 “悲剧”按古希腊文原意是“山羊之歌”。一说这是因为在戏剧节的头一天 要杀一只山羊给酒神当祭品;一说是当时表演悲剧的时候,歌队队员们都身 披山羊皮作羊人打扮。不管哪一种说法,都说明这人类最古老的戏剧演出是 和祭祀礼仪密切相关的。 • 古希腊戏剧的全盛时期在公元前五世纪。有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称的埃斯 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公元前496—公元前406)和欧里庇得斯(公元前485— 公元前406)都是在这个世纪里展现了他们的戏剧才华,他们的以希腊神话、 英雄史诗为素材的戏剧名作直到今天还吸引着观众。 • 古代希腊为什么有如此灿烂的戏剧文明?现代学者大都肯定古代希腊戏剧的 繁荣与雅典的民主政治有关。在公元前五世纪的希腊,尽管还存在奴隶制度 (奴隶是战俘以及被占领区的居民),尽管还存在财富不均的社会现象,但 平民,特别是成年男子已经享受了相当的平等政治权利。这种雅典式民主政 治制度,有利于人民群众用集体方式来表达与交流自己的思想与情绪,这给 需要群体观点参与的大规模的戏剧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条件。保留至今的可容 万人的古希腊露天剧场遗址,还能让今人想像到当年戏剧演出的盛况。
语文教参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教材分析
![语文教参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aff39c7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4d.png)
语文教参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教材分析《中外戏剧名作欣赏》教材分析(一)戏剧艺术是诸种艺术门类中历史悠久、成就显著的一个门类。
两千多年来,人类在小小的舞台上展现了变幻无定、异彩纷呈的社会与人生。
整个一部戏剧史就是人类的精神史、情感史和文明史。
戏剧的发展始终同整个文学的发展密不可分,与小说、诗歌、散文的潮流相激相荡、相汇相融。
到了二十世纪,戏剧又把自己的宝贵经验延伸到电影、电视剧和广播剧中,成为这些新兴艺术门类的生命和血脉。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戏剧因素是无所不在的。
只要有人在活动,哪怕是最普通、最平凡不过的生活里,都有戏剧的因素存在于其中。
恰恰是在这些“戏剧性因素”中闪烁着人生的况味和社会的深层秘密。
帮助中学生了解一些戏剧文学的初步知识,学会从戏剧经典中洞察社会与人生,对于提高他们对于生活的敏感性,加强他们的思想与艺术修养无疑是必要的和有益的。
本教材的编写,遇到一个如何对待戏剧的专门知识的问题。
戏剧是一门高度成熟的艺术,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严整而丰富的理论和技巧体系。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现在的一般戏剧观众大都停留在“看热闹”的水平。
如果想引导学生“看出门道”,就不能停留在对戏剧作品只作诸如“主题思想”、“人物性格”、“语言技巧”等一般文学分析上,必需掌握一定的戏剧理论武器。
戏剧理论说起来深奥,其实,它就寄寓于每一部戏剧经典之中。
结合具体作品领会一些戏剧知识和技巧是一条很便当的途径。
因此,《中外戏剧名作导读》教材采取“一条红线串若干珍珠”的结构。
全书由概论和对于九个经典剧本(片断)的导读构成。
每一个导读单元都分成四个栏目:“相关链接”、“剧作选读”、“赏析指导”和“探究与实践”。
因为戏剧大都带有结构紧凑、动作连贯的特点。
这给所选片断的导读会带来困难。
如果学生对整出戏剧缺乏全般的了解,面对所选的片断就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因此每一章的“相关链接”是进门时不得不迈过的“门槛”;“剧作选读”是课堂讲授和实践的主要部分;“赏析指导”是一个单元的“核心唱段”,一般不采取分析主题、人物、情节、语言的套路,而是抓住选段的几个“华采之点”对剧本的思想精萃、技巧特色和相关的戏剧知识作出阐述;所提示的教学要求最好能在朗读、表演与讨论的过程中“水到渠成”地达到,而不是单靠教师的讲解。
中外戏剧作品分析
![中外戏剧作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ad320e2551810a6f52486e3.png)
《俄狄浦斯王》取材于希腊神话传说,展示了富有典型意义的希腊悲剧——人跟命运的冲突剧作家无法摆脱当时浓重的命运观念,使俄狄浦斯逃脱不了体现命运的太阳神“神示”的罗网。
但他对命运抱有强烈的不满情绪,认为俄狄浦斯并不是有意杀父娶母,本人非但没有罪,反而是一个为民除害的英雄、受人爱戴的英雄。
俄狄浦斯智慧超群,热爱邦国,大公无私。
在命运面前,他不是俯首帖耳或苦苦哀求,而是奋起抗争,设法逃离“神示”的预言。
最后,为了解救人民的瘟疫灾难,他不顾一切地追查杀害前王的凶手,一旦真相大白,又勇于承担责任,主动请求将他放逐。
对于这样一个为人民、为国家做了无数好事的英雄所遭受的厄运,剧作家深感愤慨,发出了对神的正义性的怀疑,控诉命运的不公和残酷,赞扬主人公在跟命运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强意志和英雄行为。
因此,尽管结局是悲惨的,但这种明知“神示”不可违而违之的精神,正是对个人自主精神的肯定,也是雅典奴隶主民主派先进思想意识的反应。
《老妇还乡》可以说是迪伦马特最有光彩的剧作之一。
创作于1956 年。
剧本揭露了金钱万能的现象,在艺术上采用了作者擅长的“悲喜剧”手法,戏剧效果强烈。
轰动了世界各国的剧坛,奠定了作者在当代戏剧史上的地位。
克莱安在居伦城尚未准备好欢迎仪式时提前到达。
她已不再是伊尔心中那个红发飘拂、光着脚在树林里走路的苗条女郎了,如今她珠光宝气、带着新任丈夫和一群随从,谁都没有想到这个历尽沧桑、身上安着假肢的富有女人早已经心如槁木,她回来的唯一目的就是报复。
克莱安对全市的人说,她准备捐献给居伦城10个亿,条件是必须为自己买得公道。
45年前,克莱安与伊尔热恋并怀孕,但伊尔抛弃了她。
还制造伪证,克莱安被迫离开家乡,沦为娼妓。
后来她嫁给一个石油大王,现在如果谁杀死伊尔,居伦城就能得到这10亿巨款。
市长代表市民拒绝接受这祥的捐款,但随之而来,居伦城人们的生活大为改变,人们纷纷到伊尔的店里赊帐买最好最贵的东西,所有的人都用赊帐的办法来改善生活。
中西方戏剧赏析
![中西方戏剧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5ba1ae5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8b.png)
中西方戏剧赏析戏剧是世界各个文化中最重要、最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其历史已经追溯到几千年前。
中西方戏剧在形式、内容、表演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但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展现了人类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中西戏剧的区别中戏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生活和社会状况的感知和思考。
中戏早在汉唐时期已经形成,有大量的传统剧种,如京剧、豫剧、评剧等。
它们是通过多种元素的结合来传达情感,比如音乐、唱词、舞蹈、戏曲道具、脸谱等。
中戏的主题和题材多样,有历史事件、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传统节日等,同时在表现方面分为悲剧、喜剧、曲剧、散曲等类型。
西戏则是以古希腊戏剧为源头,从文艺复兴时期至今不断发展。
它以戏剧角色的内心感受和情感为核心,表现方式注重理性、独立和自我意识的表达。
西方戏剧采用叙事和对话的方式讲述故事,并通过舞台设计、演员表演、音乐和灯光来增强情绪效果。
中西方戏剧的相似之处虽然中西戏剧在形式和内容上有很大的区别,但它们在创作上都注重表现情感和人物的内心。
中西方戏剧都是通过艺术形式来诠释人类的生活经验,并且尝试解决生活中存在的社会问题,这也使得中西方戏剧具有深刻的人文主义思想。
此外,中西方戏剧都是通过演出来表现剧本,它们都需要舞台效果来激发观众对演出的情感反应。
中西方戏剧也都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它们需要演员和观众都具备深度文化素养才能更好地展现。
结语中西方戏剧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
虽然中西方戏剧在形式和内容上存在很大的区别,但是它们都反映了人类对生活的感知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具有深厚的人文主义思想。
欣赏不同风格和文化的戏剧表演有助于我们拓宽视野、了解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也有助于丰富我们的人生经验。
中外文学鉴赏——中外戏剧剖析PPT文档42页
![中外文学鉴赏——中外戏剧剖析PPT文档42页](https://img.taocdn.com/s3/m/0fbbe506856a561253d36f8e.png)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中外戏剧名著选读》内容评析
![《中外戏剧名著选读》内容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5965c5c3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de.png)
《中外戏剧名著选读》内容评析戏剧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它以表演艺术为中心并集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的其它艺术门类,它通过演员表演故事来反映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冲突,完成预想的叙事目标。
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戏剧在世界文学舞台上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艺术瑰宝。
在西方,有严谨庄重、大气磅礴的古希腊悲剧,有幽默风趣、寓庄于谐的古希腊喜剧,有机智深刻、妙语连珠的莎士比亚戏剧,有茫然若失、勇于突破的现代派戏剧,等等。
在我国,近代之前虽然没有西方意义上的戏剧(主要指话剧),但宋代的南戏、元代的杂剧、明代的昆曲以及清代的“花派”地方戏等,亦能够大放异彩、名噪一时。
可以毫不夸饰地说,戏剧文学的殿堂是斑斓多彩的,徜徉其中,我们尽可以获得最快乐的体验和最丰盈的人生。
然而,在当代的中国,戏剧却被无情地边缘化甚至异化了。
人们不再为戏剧而痴迷疯狂,人们宁愿看那无休止的肥皂剧、武侠剧、偶像剧,看那大投资、大制作、大阵容的好莱坞电影,也不愿花钱买票去看场朴实无华、本色纯真的戏剧。
于是,戏剧的剧本少了,舞台演出少了,仅存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剧团也因为庞大的演出经费而时刻想着另谋出路。
也正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中外戏剧名著选读》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时编辑并出版。
可以说,这门课的开设不仅能拓展和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更有着裨补阙漏的重大历史意义。
《中外戏剧名著选读》于2022年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它“以戏剧的基本元素为主线,选择中外戏剧的经典作品,构成七个学习单元,铺设不断深入和拓展的学习序列。
”通过对它的学习,学生一方面要养成阅读古今中外各类戏剧作品的兴趣,获得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另一方面也要了解戏剧的一些基本知识,学习鉴赏戏剧的基本方法,学写戏剧评论,尝试表演剧本的精彩片段,尝试研究甚至创作剧本。
为了更好地达成这样的学习目标,本文将重点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评析,以具体的选文为载体,理论结合实际,探讨专题的设计初衷,梳理各专题的知识结构和重点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