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吞咽困难的中医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中医康复疗法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中医康复疗法研究进展卢永保;李彦杰【摘要】This article uses the \"rehabili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 e medicine\", \"swallowing disorder\", \"poststroke\", \"deglutition disorders\", \"rehabilitation\" and \"dysphagia\" as keywords for China's knowledge, such as pubmed database retrieval, summarized th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nearly five yearsto review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swallowing disorder after stroke, and found that acupuncture, oral administration and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usage, acupuncture point massage, acupuncture point injection therapy with TCM characteristics method in the treatment of swallowing disorders after stroke through different mechanisms to improve the increase swallowing muscle movement, improve the excitability of nerve muscles related to deglutition function,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damaged nerve function, improve the strength, endurance and coordination of deglutition muscle, alleviate the waste muscle atrophy, improve its function and pharyngeal blood flow, and achieve the recovery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reflex arc of deglutition, thus improving the swallowing feeding ability. It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a new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dysphagia after stroke.%本文采用\"中医康复\"\"吞咽障碍\"\"脑卒中后\"\"deglutitiondisorders\"\"dysphagia\"\"rehabilitation\"等关键词对中国知网、 pubmed等数据库进行检索,总结了近5年来中医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发现针灸治疗、中药内服、中药外用法、穴位按摩、穴位注射等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中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改善了吞咽肌群的运动,提高与吞咽功能相关的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吞咽肌肉的力量、耐力和协调性,缓解废用性肌萎缩,改善其功能及咽部血流,实现吞咽反射弧的恢复与重建,从而提高吞咽摄食能力,为临床中医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新方法.【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9(017)008【总页数】5页(P115-119)【关键词】中医疗法;吞咽障碍;康复;中风;综述【作者】卢永保;李彦杰【作者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河南郑州 450002;河南省中医院康复科,河南郑州 450002【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随着脑卒中发病率上升并趋于年轻化,51%~78%的患者会出现吞咽障碍[1]。
中风后吞咽困难的中医研究进展
中风后吞咽困难的中医研究进展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1]。
中医对中风后吞咽困难还没有统一的命名,多将其归属于“中风”、“喑痱”、“喉痹”等范畴,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也多从中风病的角度阐述,气血衰少为本,风、火、痰、气、瘀为发病之标。
目前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无特效疗法,中医通过辨证论治,采用针灸、中药以及针药结合等方法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近年来中医对中风后吞咽困难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认识1.1古代文献研究《内经·脉解》云”内夺而厥,则为喑俳,此肾虚也”,《圣济总录》言“喑俳之状,舌喑不能语,足废不为用,蓋肾脉侠舌本,肾气内夺,气厥不至舌本,故不能语而为喑,肾脉循阴股循内联踝,入足下,肾气不顺,故足废而为俳”,提示了中风病及中风后吞咽困难的病本在于肾虚。
明·戴思恭《证治要诀》云:“肝受风,则筋缓不荣,或缓或急,所以有?斜、瘫痪、不遂、舌强、语涩等证,治之宜调气为先。
”《丹溪治法心要》云:“口眼歪斜,语言不正,口角流涎,此皆因元气平日虚弱,而受外邪,兼酒色之过所致。
”均阐述了本病本虚标实的病理实质。
总结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本病的病位虽在脑窍,但与肝肾密切相关,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为致病之本,风、火、痰、气、瘀为发病之标。
1.2近代研究房晓宇等[2]认为,虽然从中风病范畴上看,本病的主要病机为风火痰瘀阻络,气血不畅、舌脉失养所致,但肾主生髓,髓充脑海,肾经气血又循经上达舌本、喉咙,因此中风后吞咽困难主要责之于肾。
葛俊领等[3]通过多年临床观察总结,痰瘀是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发生的重要因素,贯穿于疾病的各个阶段。
杨孝芳等[4]采用文献整理及专家调查问卷的方法对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的病因病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外受风寒之邪、纵酒淫逸、痰瘀阻络等为本病常见的致病或诱发因素;肾阳虚衰、心脾两虚是本病的病理基础;风、痰、火、瘀是本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病理因素。
中风吞咽困难中医术语
中风吞咽困难中医术语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也被称为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突然发生破裂或堵塞,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引发脑组织损伤的疾病。
中风后,患者常常出现吞咽困难的症状,这是由于脑部的神经损伤导致咽喉肌肉功能受损造成的。
根据中医的观点,中风吞咽困难的症状可以通过中医的方法来调理和治疗。
中医将中风吞咽困难的症状归为“失音”范畴。
失音是指声音的产生和发声器官的功能受到影响,表现为声音嘶哑、发音不清或无法发出声音等症状。
中风吞咽困难患者的失音症状与咽喉肌肉功能的受损有关。
中医认为,中风吞咽困难的发生与气血运行不畅有关。
气血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气血的运行和充足对于人体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中风导致脑血管病变,血液供应不足,使得气血运行受阻,从而影响咽喉肌肉的正常运动。
此外,中风还会导致气机不畅,使得患者的喉咙处于紧张状态,影响吞咽动作的完成。
针对中风吞咽困难的症状,中医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
首先,需要调理气血,促进气血的运行。
中医药可以通过调节脾胃功能、活血化瘀、补益气血等方法来改善气血不畅的情况。
常用的药物有党参、黄芪、当归等,可以通过药物煎煮或者煮汤的方式进行服用。
中医强调调理气机,舒缓喉咙的紧张状态。
可以通过按摩喉咙周围的穴位,促进气机的流通,缓解喉咙的紧张感。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合谷等,可以用手指轻轻按摩或者用艾灸的方式进行刺激。
中医还注重饮食调理。
中风吞咽困难患者应该选择易于咀嚼和吞咽的食物,避免过硬或过粘的食物,以免加重吞咽困难的症状。
建议多食用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糊状食物、软熟的蔬菜和水果等。
同时,中医还推荐适量饮用粥类食物,可以增加水分的摄入,有助于缓解咽喉干燥的症状。
除了药物治疗和饮食调理,中医还强调运动康复的重要性。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咽喉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有助于改善吞咽困难的症状。
常见的运动包括舌头运动、咀嚼运动、吞咽运动等。
这些运动可以通过专业的康复指导进行练习。
中药冷热刺激配合电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
1 . 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 2 0 1 1 年 1月 一 2 0 1 1年 1 2月间
1 . 2 . 1 两组均接受药 物和 电针治疗 ( 1 ) 药 物治疗 以基 础治疗为主 , 采用抗血小 板聚集 、 降压 、 降糖 、 调脂 , 对症处 理; ( 2 ) 电针取 穴 : 风池、 翳 风、 完骨 、 三 阴交 、 内关 、 人 中。
1 . 2 病例纳入标准 : ( 1 ) 经 临床确诊 或 c T和 ( 或) M R / 确 诊为中风患者 ; ( 2 ) 符 合吞 咽困难诊断标 准者 ; ( 3 ) 意识 清 楚、 生命体征平稳 ; ( 4 ) 能够坐立者不存在显著误吸者 ; ( 5 )
能理解和执行指令。排除有认知 障碍 、 不能配合检查 和治
( 3 ): 4 9— 5 O . 。
中 药冷 热刺 激 配合 电针 治疗 中风 后吞 咽 障碍 的 临床 观察
何 璨
( 桂林市 中医医院, 广西桂林
5 4 1 0 0 2 )
摘要 : 目的 : 观察 中药冷热刺激配合电针治疗 中风后吞咽 障碍 的康 复效果。方法 : 将6 7例 患者分为对照组 3 5例 和干 预组 3 2例 。两组均接 受药物和 电针治疗 。 其 中治疗组配合 中药冷热刺激 , 2个疗程后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组吞咽 功能优
本研究采用窄谱 中波紫外 线 ( N B—U V B ) 联 合 中药治 疗, 其 中中药 药方 中 的熟 地与 生地有 着 滋 阴补 肾的效果 , 而 白术 、 苍术 及茯 苓等有 祛湿 、 健脾 等效果 , 而金银 花、 白 藓皮 、 连翘等具有抗过 敏与清热解 毒 的效果 。采用 中药溶 液浸泡之后 , 皮损表 面 的痂屑 与脓 液等 被清理 干净 , 这 样 有利于光疗的疗效 。窄谱 中波紫外线 ( N B—U V B) 具有 以 下 四个方面 的功能 : ( 1 ) 杀 菌作用 : 不仅 可 以直接杀 菌 , 而 且还能利用光化学 性皮炎 发动组 织防御 功能 ; ( 2 ) 增加 色
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m n s i l f l t e i nv ri C i s dcn , e i 0 0 0 C ia e p t Af i e t B Un U iesy o hn e Ho a i a d o g t f e Me i e B in 1 0 7 , hn i jg A sr c: al sre iga ditre t no ot t k y p a i P D) s e otn i s o et a n . h blaint i- b t a t E r ce nn n ev ni np s s o e sh ga( S i v r i r t n t k e t tRe a i t o an y n o —r d y mp a r r me it r
i g a d a u u cu ea e t eman t e a i s n P D. mp e e sv n n i iu l e e t e t n e l ・ icp i a n g me t n n c p n t r r i r p e S Co r h n i ea d i d v d ai dt am n d r h h o z r u mu t d s i l r ma a e n d i ny mo —
率 和 死 亡 率 增 加 。 因此 ,对 P D 患者 早 期 筛 查 、及 时 诊 治 , S
针 刺 治疗 本 病 疗 效 确 切 ,且 方 法 多样 ,有 不 同 的针 法 和 取 穴方 法 。 临床 常将 多种 针 刺 方 法 相 结 合 ,并 联 合 康 复 、药 物 或 高压 氧 等其 他 方 法 治 疗 P D。 S
・
综述 ・
卒 中后 吞 咽 困难 的 中西 医治 疗 进 展
阚保 红 ,常静玲 ,高颖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中医疗法研究进展
实, 本虚以气虚为主 , 标 实 以血 瘀 、 风、 痰为主 , 治疗上 多以补虚、 祛瘀 、 熄风 、 化 痰 等立 法 。 在 已有 文 献 中 , 吞 咽 障 碍 的 中 医 辨 证 分 型与 治 疗 并 没 有 统 一 标 准 , 其 治 疗 常 用方 药依 据病 机 立 法 , 大 致 从 以 下几 方 面 概括 : ①补虚 : 如 补 肾解 语 汤 、 培土益髓汤、 地 黄 解 语饮 、 化裁地黄饮子 ; ②祛瘀 : 补 阳还五汤 、 通窍活 血汤 、 加 味 会厌 逐瘀 汤; ③ 熄风 化痰 : 羚羊 钩藤汤 、 黄 连温胆 汤 、 半 夏 厚 朴 汤、 菖 蒲 郁 金 汤 等 。加 减 时 多 选 用 虫 甲类 搜 风剔 络 、 解 痉 开 窍 之 品, 如僵蚕 、 全蝎 、 蝉蜕 、 地龙 、 穿 山 甲 等 ] 。
可 能有 效 。
戊四唑是 G AB A受 体拮抗 剂 , 主要 通 过影 响与 G AB A 相 关 的氯离子通道 的活性 , 使 中枢 抑 制 功 能 减 弱 , 神 经 元 过 度 兴 奋, 引起癫痫发作 。一般认 为能 明显对抗 ME T 的 药 物 可 以 治 疗 人 类 的 癫 痫 小 发 作 J 。本 实 验 结 果 显 示 , 天南 星超 临界 C O。
关键 词 : 脑卒 中; 吞 咽 障碍 ; 中 医疗 法 中图分类号 : R 7 4 3 . 3 R 2 5 5 . 2 文 献标识 码 : A d o i : l o . 3 9 6 9 / j . i s s r L 1 6 7 2 —1 3 4 9 . 2 0 1 3 . 0 6 . 0 5 0 文章 编号 : 1 6 7 2 —1 3 4 9 ( 2 0 1 3 ) 0 6 —0 7 3 8 — 0 3
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30例临床观察
【 关键 词】针 刺 治疗 ; 中风 后吞 咽 困难 ;临床 观 察 中图分 类号 :R 2 5 5 . 2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 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0 2 — 0 5 8 2 — 0 2
中风后吞 咽困难是常见病较为高发的合 并症 ,也是脑梗死常见的临 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进 食及饮水 中出现呛咳 ,重者 常张开 口 流涎 ,甚
规 治疗 基础上加用体针 ,取 穴 :风池 、翳风 、丰降、通 、三阴文 、 合谷 , 针3 0 m i n ,每 日1 次 ,1 0 d 为1 疗程 。两组患者均 是连续治疗2
针刺治疗 中风后吞 咽困难3 0 例临床观察
孙 赫 楠
( 辽宁 中医药大学 附属 医院,辽宁 沈阳 1 1 0 0 3 2 )
【 摘 要 】 目的 探 讨针 刺 治疗 中风 后吞 咽 困难 的临床 疗 效 。方 法 将 2 0 0 9 年l 0只至 2 0 1 1 年1 2月在我 院进 行诊 治 的 中风 后吞 咽 困难 的 患者
治疗后所有患者均采用洼 田氏饮水试验 ,让患者坐下喝4 0 m L 温开 水,观察患者全部饮完所需的时间及呛咳状 况。对患者的治疗情况分为
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个等级 ,总有效率= ( 治愈数+ 显效数+ 有效 数)× 1 0 0 %。治愈者 的表现为治疗后吞咽困难消失 ,在饮水试验中能顺 利的一次咽 下;显效者的表现为吞咽困难有明前的改善 ,但在饮水中分2
5 8 2 ・中医中药 ・
服 中药 汤剂 。结果 显示 两组患 者均有 一定 好转 ,但观 察组 具有起 效
中风后吞咽困难的针灸治疗概况
Wa gHog n n yu Ab t a t Ps u o b l p r l ssi h i e t rm e u l b o g t s l c i g i i i n e i h to e g t i k t e c mmo e i u o l a s r c : e d a l a a y i s t e man c n e d l o l n a a i a k n n vg l c ,s t e s r k e ssc h o a a n s ro sc mp i — c
舌三针和项三针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研究
中风后吞咽困难的治疗方法
中风后吞咽困难的治疗方法(原创版3篇)目录(篇1)I.中风后吞咽困难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2.物理治疗3.手术治疗4.针灸治疗5.心理治疗II.中风后吞咽困难的治疗原理1.药物治疗原理2.物理治疗原理3.手术治疗原理4.针灸治疗原理5.心理治疗原理正文(篇1)中风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会导致患者吞咽困难,影响进食和饮水,进而导致营养不良、脱水、电解质失衡等并发症。
为了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患者需要采取多种治疗方法。
下面将分别介绍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针灸治疗和心理治疗。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中风后吞咽困难的一种常用方法。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剂、抗凝剂、神经保护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保护神经元,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
例如,抗血小板聚集剂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减少血栓形成,从而改善吞咽困难。
抗凝剂肝素可以降低血液的凝固性,预防血栓形成,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
神经保护剂如胞磷胆碱钠、脑蛋白水解物等可以保护神经细胞,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中风后吞咽困难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物理治疗包括口腔功能训练、颈部运动、电刺激等。
口腔功能训练可以通过口腔肌肉的锻炼来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
颈部运动可以通过肌肉的收缩来促进颈部肌肉的协调运动,从而改善吞咽功能。
电刺激可以通过刺激神经元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3.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中风后吞咽困难的一种治疗方法。
常见的手术包括球囊扩张术和胃造口术等。
球囊扩张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在患者的口腔或食管放置一个球囊,扩张食管管腔,改善吞咽困难。
胃造口术是一种通过在患者的腹部建立一个永久性的胃管,为患者提供营养和水分的一种手术。
4.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是一种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的治疗方法。
目录(篇2)I.中风后吞咽困难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2.物理治疗3.手术治疗4.针灸治疗5.心理治疗II.中风后吞咽困难的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1.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2.物理治疗的研究进展3.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4.针灸治疗的研究进展5.心理治疗的研究进展正文(篇2)中风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常常导致患者吞咽困难,影响其进食和营养摄入。
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中医诊疗方案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是指中风患者由于脑血管损伤导致的吞咽困难或无法正常吞咽食物或液体。
中医认为,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是由于中风引起的气血失调,导致脏腑功能受损所致。
因此,针对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中医可以提供一系列诊疗方案。
1.中医诊断:中医诊断是中医治疗的首要步骤。
中医师通过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和症状,对舌质、舌苔、脉象等病征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
更为重要的是,中医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中药治疗:中药是中医治疗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核心方法之一、中药可以通过调理气血、滋养脏腑、促进消化等作用,恢复患者正常的吞咽功能。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连、柴胡、天麻、生姜等,它们可以通过清热解毒、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作用改善患者的症状。
3.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治疗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刺特定的穴位可以刺激经络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从而改善吞咽困难。
常用的穴位包括曲池、关元、内关等,针刺时间和次数一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
4.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治疗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的辅助手段之一、通过按摩头部、颈部、胸腹部等相关部位,可以促进脏腑功能的恢复,增加咀嚼和吞咽肌肉的灵活性,提高患者的吞咽能力。
5.饮食调理:饮食调理是中医治疗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的重要环节之一、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
一般来说,混合流质食物和软食,切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葱、生姜等,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吞咽困难。
总之,中医诊疗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方案以中药治疗为主,并辅以针灸、推拿按摩和饮食调理等手段。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中医治疗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进行长期的治疗和康复训练。
此外,对于中风患者来说,综合治疗是最为有效的方法,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加强康复锻炼,提高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
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临床研究概况
包 氏 取解 语穴 ( 下颌角直 下 0 5寸) . 治疗假性延髓麻痹 吞 咽困难, 效较好 。 氏 根据 翳风 可驱 风、调理三焦气机, 疗 周 并且翳风下部有耳大神经 、耳颞神经 、面神 经、迷走神经 、舌 下 神经和舌 咽神经, 直刺双侧翳风, 以低频 电针, 配 治疗脑卒 中
局 部取穴 多集 中在 头颈部穴位 , 用舌针及 耳针等, 采 其主 要根据经络理论 “ 腧穴所在, 主治所及 ” 。
宋 氏等 “用 头 针 治 疗 假 性 延 髓 麻 痹 所 致 吞 咽 困难 3 例 , 0 取 额 中线 , 有 效 率 为 9 % 王 氏等 以头 针 治 疗 中风 后 球 麻 痹 所 总 0。 致 吞 咽 困 难 , 穴 相 当 于 延 髓 在 体 表 的投 影 , 枕 外 粗 隆 画 一 取 平
寸 ) 其 中痊 愈 1 例 , 效 1 例 , 转 1 例 , 效 4 。 氏 等, 2 显 6 好 3 无 例 张 在 舌 下 系 带 旁 用 针 刺 向舌 根 部深 度 约 15 寸 , 留针 , . 不 并用 三 棱 针 点 刺 金 津 、玉 液 放 血 , 治疗 脑 卒 中假 性 球 麻 痹 3 0例 , 以吞
吞咽障碍者 6 0例 , 得 较 好 疗 效 。 氏等 采 用 咽 三 针 治 疗 中 取 刘 风 吞 咽 困 难 7 例 , 疗 组 取 主 穴 咽 三 针 ( 泉 及 其 左 右 旁 开 6 治 廉 1 2寸 下 0 5寸 的 2个 穴 位 ) . . 、风 池 ;对 照 组 取 主 穴廉 泉 , 通 配
维普资讯
・
1 6・ O
C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e e o n o I f m hi s J ur a1 f n or ati n n C o o T M
吞咽障碍国内外研究进展
(1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办公室 130021;2长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130117)
【中图分类号】R7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7-0335-0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吞咽功能障碍在中风患者中发生率达30%~45%,可造成误吸、肺炎、营养不良和脱水等并发症,独立影响病死率。吞咽障碍是我们亟
喜笑;若脾经不语,则人事明白,或唇缓,口角流涎,语言謇涩;若肾经不语,则腰足痰痹,或耳聋遗尿,以此为辨”。
(2)现代研究进展
①归属范围
绝大多数学者将其归属于中医学“中风”范畴,也有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蒋戈利[1]等认为与“邪入于脏”、“喑痒”和“喉痹”等相似。
张存生等[2]认为包含中医症状学的多种病症,相当于“中风”、“类噎膈”,系中风病病理多元化的反映。
泉、合谷、太冲、列缺、照海等,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32例,取得较好疗效。按经络辩证取穴,董静仪[9]根据曲鬓是足少阳胆经腧穴、
廉泉、列缺、照海,总有效率为92.16%。根据神经和血管分布取穴,丁纪兰[10]认为,针刺风池、翳风、翳明等腧穴可改善椎-基底动脉供
血。
1.2 现代医学的认识
(1)生理病理机制
[5]任家训,多发性脑梗塞并假性球麻痹治验,湖北中医杂志,1992;(2);41
[6] 何迎春,杨聘,张如富.培土益髓开窍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辽宁中医杂志;2010,37(5);858-859.
[7]刘占兵.针药配合吞咽语言治疗仪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 46 例,中外医疗, 2010,2;107-109.
参考文献
[1]蒋戈利.针刺治疗假性延髓麻痹临床研究概况,中医药信息,1989,6(26):30.
中药加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
中药加 针 刺 治疗 中风后 吞 咽 障碍 的 临床 研究
朱 涛 河南开封 市 中医院 ( 开封 4 5 0 ) 7 0 1 摘要: 目的 对中药加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研究。从而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本研究对 10 2例
中风后吞咽困难患者进行临床观察, 随机分为西药组、 中药组、 针刺组与中药加针刺组进行治疗。治疗 1d后, 5 西药组、 中药组、 针 刺组、 中药加针刺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1.%, .% , .%, .%, 34 2 4 2 7 5 0 其中以中药加针刺组总有效率最高。治疗3 3 6 0 Od后, 西药组、 中药组、 针刺组、 中药加针刺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4%,33 7%,8 其中仍以中药加针刺组有效率最高。结论 中药加针 0 7.%, 0 9%,
可补 益肝 肾 , 阴缓 急 。足 阳明 胃经 为多气 多血之 经 , 滋
[ ] D idrD, i r V ro ,l 1 ster t nt /xtzn 2 eRd e Moe l A, el yJ e a.I h o —yei o e o oe r
i p r n i coae - r 0 r s sn mm s J . e rs re , m ot t nmi v su l mpe i y d e [ ] a r ac sn N u oug r y
杂 志 ,0 3 2 ( 0) 3 .5 2 0 ,2 1 :43 .
( 文校对 : 本 崔松 园 收 稿 日期 :0 0—0 21 5—0 ) 2
正祛 邪 , 标本兼 治 的作 用 。治 疗 本病 应 局部 配 合 远 部 取穴 , 局部不 宜强 刺激 , 勿用 电针 。 留针时 间 宜 长 , 本
愈 的关键 。
张玉莲教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经验介绍
要 求 针 感 抵 达 舌 咽部 。 刺廉 泉 穴 以行 针 可 见 舌 体 运 动 为 度 ; 针 金 津、 液。 玉 以三 棱 针 点 刺 放 血 , 周 2次 ; 旁 、 旁 向 舌 根 部 进 每 津 液
针约 1 . 深 , 据病情轻重虚 实行九六提插补泻法 , 留 . 1 2 5寸 亦 不 针 。 关直刺 1 内 . , 门直 刺 02 03寸 , 谷 向 后溪 方 向进 针 2寸 神 .~ - 合 1 . 。 2寸
喉 窍 通 畅则 吞 咽 困难 自除 ,针 刺 以上 穴 位 可 以在 改 善 患 者 的 吞 咽 功 能 和 加 快 吞 咽运 动 协 调 性 的恢 复 , 种 作 用 即 是 “ 咽 ” 这 益
。
2 手 法介 绍 九 六 提 插 补 泻 法 。是 根 据 《 易》 论 , 奇 数 . 5 周 理 以 为 阳 , 数 为 阴 , 九 六 两 数 与提 插 、 转 相结 合 , 人体 天 、 、 偶 选 捻 在 地 人 三部 行 针 的一 种 补 泻 方 法 。 古人 认 为 阳数 奇 属 天 为 补 。 阴数 偶 属 地 为 泻 , 补 法 用 九数 , 法 用 六数 , “ ” “ ” 数 , 有 故 泻 而 六 和 九 之 又
在 治 疗 上 强调 调 理 神 机 与 疏 通 经 络 治 法 的运 用 ,与 此 同时 根 据 患 者 病 情 气血 虚 实 轻 重 施 以 九 六 提 插补 泻 手 法 。 2 “ 神 益 咽 ” 刺 方 法 调 针 21 选 穴 . 头 部 取 B o a区 、 rc 百会 ; 部取 聚 泉 、 津 、 舌 金 玉液 、 津
中 图分 类 号 : 2 9 文 献 标 志 码 : 文 章 编 号 :0 4 7 5 2 1 ) 5 0 1 — 2 R 4. 8 A 1 0 — 4 X(0 2 0 — 7 7 0
脑卒中后吞咽困难进展论文
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516-02【关键词】脑卒中;吞咽困难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50%吞咽困难的患者为中风引起的,其严重程度与中风的严重程度有关。
据文献报道,脑卒中急性期吞咽障碍发生率为41%,慢性期为16%,脑干卒中吞咽障碍发生率为51%。
由于吞咽困难易于导致不良预后,如吸入性肺炎、脱水、营养不良等各种并发症,甚至可造成生命危险,影响脑卒中康复,因此强调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早期诊断、早期评定、早期治疗,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评估吞咽困难所有卒中患者在给予饮食前均应确定有无吞咽困难或误吸的危险。
一般在入院24h内应由医护人员通过床旁检查(如吞咽水试验)筛查患者吞咽功能。
未通过初筛试验患者,应进一步利用电视透视、纤维内窥镜等检查来评估吞咽功能[1]。
在入院48h内,对存在吞咽困难的患者应进行营养状况的评估[2]。
吞咽困难的治疗1.康复治疗1.1 功能恢复训练(1)面颊、唇等吞咽相关肌群的功能训练:颌运动可促进咀嚼所需要的转动运动,唇运动可以改善食物或水从口中漏出。
(2)促进舌的运动:让患者舌作水平、后缩及侧方主动运动和舌背抬高运动,并用勺子或压舌板给予阻力。
(3)感觉刺激:常用的有冷刺激、触觉和压力刺激。
(4)吞咽反射调节:以憋气反射调节和吸反射调节较常用。
(5)咽收缩训练:该训练的目的在于改善咽闭合功能,提高咽的清理能力。
(6)空吞咽:每次治疗之后都要做吞咽动作,有吸入危险的病人则做空吞咽动作。
(7)呼吸道的训练:呼吸训练:深吸气一憋气一咳出;咳嗽训练:努力咳嗽建立排出气管异物的各种防御反射。
1.2 进食调节(1)进食的体位:不能坐者取仰卧位,躯干上抬30°,头颈前屈,偏瘫侧以枕垫起,该体位误吸少,且程度轻,还可减少向鼻腔逆流的危险;患者取坐位,颈部稍向前屈曲,使舌骨肌的张力增高,喉上抬,使食物容易进入食道;身体向健侧倾45°左右,使健侧咽部扩大便于食物进入。
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
致吞咽 困难 的治疗 作 用 , 9 将 4例患 者 随机分 为针 刺组 4 8 例和对照组 4 6例 , 针刺组 选取人 迎 、 廉泉 、 池等 , 风 头针取 双侧头部运 动 区中 、 2 5 人 迎 穴直 刺 , 泉 穴行 “ 下 /, 廉 合谷
刺 ”, 运 动 区 中 、 2 5处 斜 刺 , 照组 采 用 常规 舌 肌 功 能 于 下 / 对 训 练 法 进 行 训 练 , 洼 田 氏饮 水 试 验 评 价 两 组 治 疗 前 后 吞 用
1 体 针治 疗
刘志顺等 针刺风府 、 人迎 、 廉泉 、 劳等穴 , 百 并随机设 立康复对照组 , 结果 , 床边 吞咽功 能评 价量表 评定 显示 , 针 刺组治愈率 3 . % , 17 有效率 6 . % , 16 总有效率 为 9 . % , 3 3 疗 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 P<0叭 ) 其 中假 性球 麻痹 疗效优 于 . , 真性 球 麻 痹 , 按 改 良吞 钡 试 验 评 定 , 而 针刺 组 治 愈 率 为 2 .% , 5 O 有效率 6 . % , 0 0 总有效 率为 8 . % , 5 0 疗效 明显 优 于 对照组 ( 0 0 ) P< .5 。蔡文 根 据患 者头 颅 c T确诊为脑 出
3 电针 治疗
刘香华 在急性 期 取风 池 、 骨 、 一C 完 C 夹 脊 等穴 , 恢复期及 后遗症期 加心俞 、 肝俞 、 。 肾俞穴 , 阻气 道致 呼吸 痰
困难者 取 C T 一 夹脊 穴 , 电针 治疗 2 0次后 , 有效率 吞 咽
功 能为 9 . % 、 7 2 咯痰 功能 为 7 . % 、 水功 能为 9 . % , 50 饮 72 经 三维颅多普勒 检查显示 , 针刺 对大脑 中动 脉 、 基底 动脉 、 颈 内动脉 的高血 流速度有 降低流速作 用 , 低流速型有 提 对 高流速 作用 , 可见针刺 对脑血管 的收缩与舒 张有双 向调 节
吞咽困难的研究进展
吞咽困难包括产生吞咽动作困难(口咽部吞咽困难)和食物或液体在到达胃的过程中的一种被阻滞感(食管吞咽困难)。
所以,吞咽困难是指对吞咽物正常通过的一种阻碍[1]。
吞咽过程是有为与髓质的吞咽中枢以及重远段食管壁中的肠神经系统共同协调产生的,主要由自主性反射控制。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50%吞咽困难的患者为中风引起的,其严重程度似乎与中风的严重程度有关,多数患者伴有构音障碍和摄食困难,难以实现语言交流。
据文献报道,脑卒中急性期吞咽障碍发生率为41%,慢性期为16%[2],脑干卒中吞咽障碍发生率为51%[3]。
早期脑血管意外导致的轻度偏瘫引起吞咽动作困难,称“高位”吞咽困难。
由于吞咽困难易于导致不良预后,如吸入性肺炎、脱水、营养不良等各种并发症,甚至可造成生命危险,影响脑卒中康复,因此强调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早期诊断、早期评定、早期治疗,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1 评估吞咽困难卒中患者吞咽困难治疗的目的是预防吸入性肺炎,并避免因饮食摄入不足导致的液体缺失和营养不良,以及重建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独立进食能力[4]。
所有卒中患者在给予饮食前均应确定有无吞咽困难或误吸的危险。
一般在入院24h内应由医护人员通过床旁检查(如吞咽水试验)筛查患者吞咽功能。
未通过初筛试验患者,应进一步利用电视透视、纤维内窥镜等检查来评估吞咽功能[5]。
在入院48h 内,对存在吞咽困难的患者应进行营养状况的评估[6]。
2 吞咽困难的治疗对于存在吞咽困难的卒中患者,必须确定能否维持经口进食,是否需要替代进食途径:这需要综合营养状况、发生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的危险程度以及插鼻胃管带来的不适等多种因素进行诊断。
对于尚能维持经口进食的患者,主要采取行为治疗,包括对饮食的调节,采用特定的体位等。
疲劳有可能增加误吸的危险,进食前应注意休息。
为便于吞咽,食物通常做成“中药丸”大小,并置于舌根部。
吞咽困难的患者不应使用吸管饮水,因为用吸管饮水需要较复杂的口腔肌肉功能,易导致误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风后吞咽困难的中医研究进展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1]。
中医对中风后吞咽困难还没有统一的命名,多将其归属于“中风”、“喑痱”、“喉痹”等范畴,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也多从中风病的角度阐述,气血衰少为本,风、火、痰、气、瘀为发病之标。
目前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无特效疗法,中医通过辨证论治,采用针灸、中药以及针药结合等方法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近年来中医对中风后吞咽困难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认识1.1古代文献研究《内经·脉解》云”内夺而厥,则为喑俳,此肾虚也”,《圣济总录》言“喑俳之状,舌喑不能语,足废不为用,蓋肾脉侠舌本,肾气内夺,气厥不至舌本,故不能语而为喑,肾脉循阴股循内联踝,入足下,肾气不顺,故足废而为俳”,提示了中风病及中风后吞咽困难的病本在于肾虚。
明·戴思恭《证治要诀》云:“肝受风,则筋缓不荣,或缓或急,所以有?斜、瘫痪、不遂、舌强、语涩等证,治之宜调气为先。
”《丹溪治法心要》云:“口眼歪斜,语言不正,口角流涎,此皆因元气平日虚弱,而受外邪,兼酒色之过所致。
”均阐述了本病本虚标实的病理实质。
总结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本病的病位虽在脑窍,但与肝肾密切相关,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为致病之本,风、火、痰、气、瘀为发病之标。
1.2近代研究房晓宇等[2]认为,虽然从中风病范畴上看,本病的主要病机为风火痰瘀阻络,气血不畅、舌脉失养所致,但肾主生髓,髓充脑海,肾经气血又循经上达舌本、喉咙,因此中风后吞咽困难主要责之于肾。
葛俊领等[3]通过多年临床观察总结,痰瘀是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发生的重要因素,贯穿于疾病的各个阶段。
杨孝芳等[4]采用文献整理及专家调查问卷的方法对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的病因病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外受风寒之邪、纵酒淫逸、痰瘀阻络等为本病常见的致病或诱发因素;肾阳虚衰、心脾两虚是本病的病理基础;风、痰、火、瘀是本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病理因素。
可见,现代对本病的研究认识与历代医家的观点相一致。
2 中医治疗进展2.1针灸治疗裴烈娟[5]采用头部运动区配合颈项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39例,取穴为头部运动区的中下2/3、风池、翳明、廉泉、外金津、玉液、供血、吞咽、治呛、百会,与西医常规药物治疗组相对照。
结果显示,针灸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9%有效率(P<0.05)。
解越等[6]采用体针、头皮针加电针交替方法治疗卒中急性期吞咽困难70例,体针取患侧风池、完骨、翳风、廉泉、金津、玉液,头皮针围刺或齐刺,当体针或头皮针取得针感后通电治疗,对照组为康复训练组。
结果显示,针刺组的洼田吞咽能力痊愈人数高于康复组(P<0.05),洼田饮水试验恢复正常的人数也高于康复组(P<0.05)。
杜国英[7]运用变通后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50例,取双侧风池、完骨、天柱、金津、玉液,外加廉泉穴,对照组仅应用常规治疗。
结果,针刺组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龚晓强等[8]以倒马针法联合针刺人迎、三阴交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空白组行常规治疗,对照组选取常规针灸穴位治疗。
倒马针法主穴为健侧灵骨、大白,辅穴包括人迎、风池、三阴交、合谷,再根据不同的症状选取不同的配穴;对照组主穴为人迎、三阴交,辅穴为风池、合谷,同样配以相应配穴。
结果表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5%,优于对照组及空白组(P<0.01);治疗后针刺组的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和Frenchay 构音障碍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及空白组(P<0.01)。
提示倒马针法在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的疗效上可能优于常规针刺法。
齐明等[9]运用体针、电针、点刺放血的针灸综合治疗方案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41例,对照组仅给予吞咽康复训练。
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薛文雄等[10]采用生理盐水与甲钴胺混合液注射双侧风池穴,向喉结方向刺入,1次/d,5次为一个疗程,对照组与治疗组均给予常规输液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痊愈34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痊愈11例,总有效率为45%,提示穴位注射具有很好的疗效。
童吉力等[11]观察了耳三针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治疗组、对照组均给予吞咽康复训练和脑卒中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耳三针(舌、咽喉及食道)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的饮水试验评分均显著下降,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均显著上升,但治疗组两项指标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
表明耳三针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障碍。
针灸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具有明确的疗效,已在临床上广泛运用,随着研究的深入,探索出了多样性地针灸取穴及治疗方法,如体针、头针、项针、耳针、眼针、穴位注射等方法。
针灸治疗不仅直接刺激咽喉部肌群,加强局部血液循环,同时还可以激活上行脑干网状结构系统,促进中枢神经苏醒及功能的重建,恢复吞咽反射弧,使吞咽动作得以协调地完成。
从文献复习中可以看出,风池、翳风、廉泉、金津、玉液等头项局部穴位是治疗吞咽困难的最常用穴位,临床多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2.3中药治疗李可法[12]采用辨证选方治疗吞咽困难160例,与康复训练组做对照。
风痰阻络证选用化痰熄风愈延汤加减,痰热腑实证选用蒌星愈延汤加减,气虚血瘀证采用补气活血愈延汤加减,肝阳暴亢证采用平肝熄风愈延汤加减,阴虚风动采用滋阴熄风愈延汤加减,主药均为制马前子、半夏、胆星、天竺黄、菖蒲、郁金。
结果显示,治疗组不仅起效时间快,而且痊愈率、总有效率、5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刘健红等[13]自拟顺咽方(黄芪、当归、川芎、地龙、水蛭、半夏、制胆南星、石菖蒲、赤芍、白术、郁金、天麻、陈皮、茯苓)治疗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采用石氏评分、洼田氏饮水试验两种方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两种方法的有效率均为92.1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地意义。
何迎春等[14]给予吞咽障碍患者培土益髓开窍方(人参、白术、益智仁等)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结果治疗组的吞咽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程秀兰[15]收治吞咽困难患者100例,给予自组经验方人参散(人参、川贝、三七粉)治疗1个月,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吞咽能力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许玉皎[16]观察化裁地黄饮子(地黄饮子去附子、桂枝)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肾精亏虚型患者的疗效,对照组予西药基础治疗,观察组在西药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化裁地黄饮子,1个月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63.3%),P<0.05。
表明在西医基础治疗上加用化载地黄饮子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冯学功等[17]将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喷雾剂口咽部用药,对照组加用安慰剂口咽部外用,治疗28d后,根据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等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1.7%(43/60),对照组总有效率46.7%(28/6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中风后吞咽困难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血不足为主,标示以风、火、痰、瘀为主,尤其痰瘀最甚,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各医家多从祛瘀化痰立法组方,总结常用药物为半夏、胆南星、菖蒲、郁金。
无论是根据不同的证型选方,还是针对病机自拟方药,只要对证皆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2.4中药与针灸穴位联合疗法赵海涛等[18]将中药离子穴位透入法用于治疗吞咽困难,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治疗组穴位透入主穴选取廉泉、天突、风府、风池、翳风、合谷等,辨证选取配穴,药膜内主要含有有麝香、冰片等药物,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及康复训练。
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5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28.57%),提示辅以电流脉冲中药离子穴位透入治疗吞咽困难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阙建兰[19]将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冰棉棒进行穴位刺激,取地龙、红花、桃仁、路路通的浓煎剂,浸湿棉棒后放入冰箱冰冻,每日分4~6次用冰棉棒按揉软腭、金津、玉液穴,再涂擦廉泉、翳风、合谷穴。
20d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达86.95%,明显地优于对照组的77.78%(P<0.05)。
朱晓林等[20]采用自拟醒脑通窍开结汤(石菖蒲、益智仁、胆南星、天竺黄、天麻、莲子心、枳实、橘红、薄荷)加复式针刺法(头针、舌针、体针、水针)治疗假性球麻痹96例,对照组90例仅给予对症治疗和康复训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4%,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提示中西医联合多种方法治疗吞咽困难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唐学敏等[21]自拟通窍汤(白僵蚕、全蝎、制白附子、石菖蒲、郁金、蝉蜕、制南星、桔梗、川芎)配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98例,对照组仅采用西药治疗,治疗3个疗程(60d)后评价饮水试验积分,结果治疗组积分由治疗前的(4.51±0.5)分下降到(1.78±1.09)分,优于对照组(4.57±0.49/3.98±0.91)(P<0.01)。
张杰[22]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王清任的会厌逐瘀汤化裁方(由桃仁、红花、甘草、桔梗、生地、当归、玄参、柴胡、枳壳、赤芍等组成)配合通咽利喉、豁痰开窍针刺法(取风府穴、人迎穴、廉泉穴、百劳穴)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对照组只做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82.60%)。
关争艳[23]将中风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颈四针(廉泉、人迎、水突、天突)加补中益气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风池、翳风、完骨、廉泉、旁廉泉)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优于对照组的74%。
针药并用是目前治疗吞咽困难运用最普遍的一种中医综合疗法。
针灸方法多样、起效快、不良反应少,费用低,中药针对病机辨证论治、多种给药途径、综合调理,两种方法相辅相成,互相补充,在治疗中风及中风后吞咽困难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3 小结近年来国内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治疗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普遍认识到单纯的西医治疗效果比较局限,而针灸和中药的介入,使得中西医多种疗法相互渗参,相辅相成,取得了显著地疗效。
相信在今后,对本病的治疗将取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1]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04-306.[2]房晓宇,唐勇,王中铎,等.针刺太溪穴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2):75-76.[3]葛俊领,沈凤梅,佟玉涛,等.缺血性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从痰瘀论治[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3):410-411.[4]杨孝芳,徐莹,崔瑾,等.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中医病因病机研究思路初探[J].内蒙古中医,2012,8.[5]裴烈娟.针灸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7):87-88.[6]解越,李志亮,刘泓,等.针灸治疗卒中急性期吞咽困难的随机对照研究[J].北京中医药,2011,30(3):168-170.[7]杜国英.针灸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100例[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40-41.[8]龚晓强,任毅,李振,等.倒马针法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9):1510-1511.[9]齐明,张根明.针灸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研究[J].北京中医药,2013,32(7):512-514.[10]薛文雄,吴秋义,汤文达.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1):37-38.[11]童吉力,周琦,罗贤良,等.耳三针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40例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11,31(9):880-881.[12]李可法.辨证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160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19(2):112-114.[13]刘健红,黄德弘,黄坚红.顺咽方治疗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38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09,41(12):38-39.[14]何迎春,杨聘,张如富.培土益髓开窍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5):858-859.[15]程秀蘭.人参散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100例[J].陕西中医,2010,31(6):657-658.[16]许玉皎.化裁地黄饮子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30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1,43(1):26-27.[17]FENG Xue-gong,HAO Wen-jie,DING Zhou,et al.Clinical Study on Tongyan Spray for Post-Stroke Dysphagia Patien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Chin J Integr Med,2012,18(5):345-349.[18]赵海涛,苑司臣,刘青蕊.电流脉冲中药离子穴位透入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3):28-30.[19]阙建兰.中药冰棉棒穴位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1,46(2):142.[20]朱晓林,缪伟忠,梁月琨,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引发假性球麻痹的临床对比观察[J].河北医学,2011,17(11):1509-1512.[21]唐学敏,石景洋,魏小萌,等.通窍汤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梗死并假性球麻痹[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9):282-283.[22]张杰.会厌逐瘀汤配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46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3):3240-3241.[23]关争艳.针刺颈四针配合补中益气汤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随机对照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3,5(13):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