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手卫生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把控好院感防控关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把控好院感防控关医院感染是最近以来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
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不仅是对患者健康的一个威胁,也影响了医院的治疗质量,甚至对医患关系造成影响。
为解决这个问题,院感防控成为了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环节,于此同时,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也成为了重点关心的问题所在,这不仅是医务人员自身的健康考虑,也是对患者的一个保障。
一、医院感染的途径在医院感染中,空气传播、血液传播、消化道传播都是有可能的。
其中空气传播主要依靠飞沫、飞沫核、尘埃进行传播;血液主要为乙肝、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通过消化道传播则较为少见。
感染途径中,最为常见的便是接触传播了。
直接接触病原体、医疗设施、患者之间接触等途径,都极有可能引起感染。
而医务人员手上所携带的病原菌是造成医院感染接触传播中的主要病菌之一。
在研究中发现,若是手卫生的防范不到位,在感染中占28%-40%,这个比例是较大的。
但一些医务工作者对此了解不够深入,在一些方面上会有疏漏。
在大多数医务工作者的认识里,没有接触到患者的分泌物、血液、体液的,手就算是清洁的。
因此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的规范是解决医院感染的一大要素。
做好手卫生的防范工作,则可大幅度的预防医院感染。
由此可见,执行手卫生规范是对院感防控尤为重要的一环。
二、手卫生的重要性手在生活中有着很大的作用,所接触的东西也是很多的。
因此手的清洁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医院里,接触的细菌病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不管是门把手、电梯按钮、水龙头还是开关,都有非常多的病菌存在。
如若不及时清洁,手就成为了传播媒介,病菌便会通过接触不断的传播下去,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在不注意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引发疾病。
在医务人员中,工作量繁忙时,手上的病菌会成倍的增加,就意味着感染病菌的几率也会增加。
因此手卫生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是保护自己,更是保护患者,避免交叉感染,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三、手卫生的规范和防范(一)提高手卫生的宣传医院对手卫生的管理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开展手卫生的宣传和教育,使医务人员充分了解到手卫生的重要性。
手卫生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手卫生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医院感染是在医疗机构内发生的一种可预防的感染。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每年全球约有8,759,000例的医院感染发生,导致143,000人死亡。
而手是传播医院感染最常见的途径之一。
因此,保持良好的手卫生对于预防医院感染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手卫生的重要性以及实施手卫生的几个重要措施。
一、手卫生的重要性手卫生是指清洁双手以减少病原体传播的一系列措施。
正确实施手卫生能够有效地阻止病原体在医疗机构中的传播,减少感染的风险。
手卫生的重要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预防交叉感染: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就是通过患者、医护人员及器械之间的接触。
正确洗手可以有效减少病原体在医疗环境中的传播,从而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
2. 保护病人安全:医疗机构中往往有大量的病人,其中包括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正确实施手卫生可以降低医护人员传染病原体给病人的风险,保护病人的健康和安全。
3. 提高医护人员素质:医护人员是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源之一。
通过教育和培训,加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和技能,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工作素质和责任意识。
二、实施手卫生的重要措施实施有效的手卫生需要采取一系列正确的步骤和措施,下面介绍几个重要的手卫生措施:1. 充分清洗双手:充分清洗双手是正确实施手卫生的基础。
首先,将双手蘸湿,取适量的肥皂或洗手液搓揉至起泡沫,将泡沫涂抹全程伸展至手背、指间、指甲缝及手腕等部位,揉搓至少20秒。
最后,用流水冲洗干净,用纸巾或干净的棉毛巾擦干双手。
2. 使用免洗洗手液:在无法使用水和肥皂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进行手卫生。
取适量的免洗洗手液涂抹全程伸展至手背、指间、指甲缝及手腕等部位,揉搓至少20秒,直至干燥即可。
3. 注意洗手的时机:医护人员在特定的时刻需要注意洗手,包括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接触体液后、接触病区环境后等。
同时,也应当遵循医院的相关规定,在规定的时刻进行洗手。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之手卫生

洗手前先取下手 表、戒指等饰物
手心对手背,沿 指缝相互揉搓
指尖在另一手掌 心旋转揉搓
用清水湿润双手, 涂抹洗手液或肥
皂
按照七步洗手法 进行洗手:
掌心相对,双手 交叉,相互揉搓
弯曲手指,使关 节在另一手掌心
旋转揉搓
手腕在另一手掌 心旋转揉搓
用清水冲洗双手, 用干净的毛巾或
纸巾擦干双手
掌心相对,手指 并拢,相互揉搓
05
培训考核: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培训和考核,确保手卫生执行到位
持续改进
01
定期评估培训效 果,调整培训内
容和方法
02
建立监督机制, 确保手卫生规范
得到有效执行
03
收集反馈意见, 持续改进手卫生 培训和监督工作
04
鼓励员工参与持 续改进,提高手 卫生意识和技能
谢谢
洗手液的 选择和使 用
洗手设施 的维护和 管理
手卫生的 监督和检 查
手卫生的 持续改进 和优化
监督方式
01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情况
02
随机抽查:随机抽查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情况
03
视频监控:通过视频监控系统监督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情况
04
患者反馈:收集患者对手卫生执行情况的反馈意见
源浪费
2
手卫生的规范
洗手时机
接触患者前后
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 物、排泄物等之后 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 如听诊器、血压计等 接触患者使用过的医疗器械 后,如注射器、手术器械等 接触患者家属、探视者后
进行无菌操作前后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如接 触患者床单、被褥等 接触患者伤口、创面后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预防控制医院感染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管理是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对医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机构保障临床医疗质量安全的重要基础,已成为评价医院管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1]。
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的重要措施,如果管理与控制工作不到位,就有可能造成传染病的传播与流行,甚至发生严重感染,直接影响就医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健康和生命,所造成的精神和经济损失颇为惊人,已成为全球性的重要健康问题,引起了卫生管理部门和各大医院的关注,因此,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已刻不容缓,必须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并强化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质量安全,规避医疗风险[2]。
1加强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前提[3]。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领导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并将医院感染管理、预防控制纳入卫生局综合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之中。
按照卫生部的规定,加强组织领导,首先成立以分管副局长为组长的防治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各医院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业务院长担任主任,成员由院感科科长、医务科长、护理部主任、总务科长、药剂科长、各临床科主任、供应室护士长、医院感染专职人员等组成。
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其职责是负责研究医院感染控制目标,审批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该项经济支出,并对突发或暴发流行事件进行调查研究,策划控制工作。
二是设立院感科,负责制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管理程序、考评标准,并组织实施和检查、督促工作。
三是成立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由科主任任组长, 责制订本科室感染控制措施,并检查、督促落实;针对本科室随时发现的问题,随时召开会议,采取强有力的控制措施,充分发挥管理职能;以及培训提高本科人员的控制医院感染知识和专业技术。
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医院感染护士长和二名骨干(一名医生、一名护士)为组员;负监控三级网络,明确了其各自在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的职能,使医院防治感染的各项制度、控制措施落实到位率高,见效快。
手卫生与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具体推广活动安排介绍
手卫生知识讲座
邀请医院感染控制专家或医护人员,为患者及家属举办手卫生知 识讲座,介绍手卫生的重要性和正确的洗手方法。
手卫生宣传资料发放
制作手卫生宣传资料,如海报、折页、宣传册等,发放给患者及家 属,供他们随时学习和参考。
手卫生实践操作指导
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让患者及家属亲自体验和实践正确的洗手方法 ,加深对手卫生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汇报范围
01
手卫生相关概念及现状
介绍手卫生的定义、洗手与卫生手消毒的区别、手卫生的现状等。
02
手卫生与医院感染的关系
阐述手卫生与医院感染之间的联系,以及手卫生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中的重要作用。
03
手卫生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价
介绍医疗机构为加强手卫生所采取的措施,如制定手卫生制度、提供手
卫生用品、开展手卫生宣传和培训等,以及这些措施实施后的效果评价
手卫生与医院感染预防与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控制
• 引言 • 手卫生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 手卫生设施与用品配置要求 •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操作流程 • 监督检查与持续改进策略 • 患者及家属参与手卫生推广活动设计 • 总结与展望
目录
CONTENTS
消毒剂等。
消毒剂浓度
根据消毒剂的种类和用途,选择合 适的浓度,确保消毒效果。
消毒剂使用方法
取适量消毒剂于掌心,双手相互揉 搓至干燥,注意消毒剂覆盖双手所 有部位,包括指缝、指尖等。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04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操作流程
洗手时机和指征掌握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手卫生实操演练

02
提高医疗质量
手卫生是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正确的手卫生操作能够减少医疗过
程中的交叉感染,提高治疗效果,从而提升医疗质量。
03
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
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不仅对患者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医务人员的职业健
康起到保护作用。通过手卫生,可以降低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接触和
传播病菌的风险。
02 手卫生的基本知识
程度。
完善手卫生设施
合理配置手卫生设施,包括洗 手液、干手纸巾、洗手池等, 确保数量充足、分布合理。
制定手卫生操作规范
制定详细的手卫生操作规范和 流程,加强监督和考核,确保 医护人员规范执行手卫生操作 。
建立手卫生监测机制
定期对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执行 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发现问
题及时整改。
05 案例分享
手卫生的定义
手卫生是指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 在执行医疗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洗手 、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卫生手消毒是指使用含有至少60%酒 精的洗手液,用流动水清洗双手的过 程。
洗手是指使用肥皂、洗手液等清洁剂 ,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双手的过程。
外科手消毒是指在进行手术或接触患 者伤口、黏膜等医疗操作前,使用清 洁剂和流动水清洗双手的过程。
04
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和不足之处,为今后改 进手卫生工作提供了依 据和方向。
展望
进一步加强手卫生宣传教育,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和技
能水平。
完善手卫生设施和用品,为医 务人员提供更好的手卫生条件
。
定期开展手卫生实操演练,巩 固和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 能力。
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交流 与合作,引进先进的手卫生技 术和经验,不断提高医院感染 预防与控制水平。
医院感染的预防及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的预防及控制措施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就诊期间或住院期间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新发病例的感染。
为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医院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医院感染的预防及控制措施。
1.严格执行手卫生措施。
医务人员和患者应经常进行手卫生,特别是在进入病房、进行手术或接触患者体液之前。
使用洗手液、肥皂和水或酒精消毒剂进行手部清洁。
2.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时应佩戴医用口罩、手套、防护服等,以减少接触病原体的风险。
患者也应使用合适的防护装备,如面罩、手套。
3.保持医疗设备和环境的清洁。
医院应定期对设备和病房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避免细菌和病毒的滋生和传播。
医务人员也应定期清洁和消毒自己使用的工具。
4.控制患者和访客的传染源。
患者或访客若患有传染性疾病,应佩戴口罩并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传播给其他患者。
患者之间应分配适当的距离,以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5.严格控制使用抗生素。
医生应根据病情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以避免药物耐药性的产生。
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对药物产生抵抗力,从而增加医院感染的风险。
6.鼓励预防性接种。
医院应定期开展疫苗接种活动,鼓励医务人员和患者接种适当的疫苗,以预防疾病的传播。
7.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
医院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感染控制的意识和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感染预防措施、手卫生、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等。
8.加强监测和报告制度。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报告感染病例,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监测包括病原体的分离、耐药性监测和感染风险评估等。
9.提供清洁和安全的环境。
医院应保持良好的清洁和安全环境,包括提供适当的病房和设施,提供高效的排水和垃圾处理系统等,以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和传播。
10.加强医疗活动的管理。
医院应建立规范的医疗活动管理制度,包括科学合理的排班、分工和隔离措施。
合理分配人员和资源,减少医疗事故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加强基层医务人员手卫生预防医院感染论文

加强基层医务人员手卫生预防医院感染【摘要】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质量的服务重要保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手卫生管理是关键,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占有重要位置。
【关键词】医务人员;手卫生;医院感染随着医疗质量管理不断深入,医学技术发展和医学模式转变,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质量的服务重要保障。
它与整个医院护理和医院的工作有密切关系。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手卫生管理是关键,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占有重要位置。
1全员培训我院从2009年12月依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等。
院领导非常重要重视制定“全院职工不同岗位进行相应教育,培训与监督计划,采取多样化培训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1培训主要对全院职工不同岗位分层次培训。
1.2培训方法及宣教主要有消毒隔离基本知识。
消毒剂选用,手卫生知识等,具体措施:是在科室的诊室和病区的洗水池中张贴手卫生宣传画和六步洗手步骤演示图,逐步养成促进手卫生习惯。
其方法是:①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
②取适量皂液,均匀涂在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③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中,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中,具体揉搓步骤为:a、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b、手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c、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d、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e、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f、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
交换进行。
g、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双手,用无菌巾或者是纸巾彻底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必要时洗双手腕部,搓手不少于10秒。
注意:①在洗手前应先摘除手部饰物,并修剪指甲,长度应不超过指尖。
②取适量的清洁剂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清洗双手时,应注意清洗指甲下的污垢和手部皮肤的皱褶处。
2完善手卫生设施,改进洗手环境及设备,洗手用具带来污染在临床上也很重要手卫生设施配置的合格,合格是手卫生执行前提和保证。
手卫生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重要性

手卫生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重要性为了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医院管理的关键方面。
在这方面,手卫生是最基本且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本文将探讨手卫生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重要性。
一、手卫生:医院感染的首要防护措施当今社会,各种细菌和病毒随处可见,医院作为疾病集聚地,感染的风险更加突出。
研究表明,大多数医院感染都由手部传播。
手卫生是指通过正确的洗手和/或使用手消毒剂来清除手部表面的病原体。
正确的手卫生不仅有助于预防医院感染的传播,还有助于防止手自身成为感染传播的途径。
二、手卫生对医务人员的重要性1. 保护医务人员自身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接触病患和污染环境的机会较多,容易受到感染的威胁。
正确的手卫生可以有效清洁双手,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播,从而保护医务人员自身的健康。
2. 防止交叉感染医务人员在接触不同患者时,可能会携带细菌和病毒传播给其他患者,导致交叉感染的发生。
通过正确的手卫生实践,医务人员可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三、手卫生对患者的重要性1. 防止医院感染在医院环境中,患者往往免疫系统较弱,容易受到感染。
医务人员的手部是患者感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保证医务人员执行正确的手卫生措施,对预防医院感染至关重要。
2. 保护患者健康患者接受医疗治疗期间,依赖医务人员的护理。
医务人员的手部清洁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康复。
通过正确的手卫生操作,减少细菌和病毒在患者间的传播,可以有效保护患者的健康。
四、手卫生的正确操作方法1. 洗手洗手是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手卫生方法之一。
下面是正确洗手的步骤:- 用流水将双手湿润。
- 取适量肥皂,搓揉至产生泡沫,包括指缝、指关节和手背。
- 按摩手指、手掌、手背、指关节等部位,至少持续20秒。
- 冲洗干净,确保肥皂和污垢洗净。
- 用干净的纸巾或风干。
2. 使用手消毒剂当没有条件进行洗手时,手消毒剂是一个便利且高效的替代方法。
下面是正确使用手消毒剂的步骤:- 取适量手消毒剂于手掌上。
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

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就诊或住院期间,由于医疗机构环境、医护人员操作、医疗器械器材等因素引起的感染。
预防医院感染,既关乎患者的健康安全,也是医护人员的责任和使命。
本文将探讨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
首先,加强手卫生。
医护人员在给患者进行护理前后,应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包括正确洗手、使用洗手液或免洗洗手液,确保双手清洁。
此外,医护人员还应避免长时间佩戴手套,定时更换手套,并在医疗操作后及时更换洗手液,保持手部干燥清洁。
其次,保持医疗器械器材的清洁。
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就是通过污染的医疗器械器材传播。
医护人员在使用医疗器械器材前应认真检查清洁消毒情况,并在使用后及时清洁消毒,避免受污染的器械继续使用。
对于一次性使用的器械,应及时弃用,避免交叉感染。
再次,环境清洁消毒。
医院的环境清洁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医护人员应保持医疗区域的整洁干净,确保空气新鲜流通,消毒地面、墙面、床单等接触表面,减少细菌病毒的传播。
此外,加强患者的个人卫生防护。
医护人员在给患者进行护理时,应引导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定期更换衣物、清洗身体、勤洗手等,避免细菌病毒通过皮肤黏膜进入体内引起感染。
最后,加强医护人员的健康管理。
医护人员本身也是医院感染的传播者之一,应严格遵守健康管理制度,如接种疫苗、佩戴口罩、避免食用生食等,确保自身健康安全,避免感染传播给患者。
综上所述,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包括加强手卫生、保持医疗器械器材的清洁、环境清洁消毒、加强患者的个人卫生防护和医护人员的健康管理。
只有全面落实以上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希望广大医护人员密切关注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共同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医疗服务。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相关知识和建议:
1. 手卫生: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基础。
医护人员和患者应经常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剂,并在适当的时机洗手,如接触患者前后、处理污染物品后等。
2. 个人防护装备:医护人员应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等,以避免直接接触病菌和体液。
3. 环境清洁与消毒:医院应保持良好的环境清洁,定期对各种表面、设备和床铺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4. 感染控制策略:医院应制定和执行有效的感染控制策略,包括隔离措施、正确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医疗器械等,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5. 教育与培训:医护人员应接受相关的感染控制教育和培训,了解感染防控的知识和操作规范,提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6. 患者管理:医院应采取措施对病人进行有效的感染控制管理,包括筛查感染风险、合理安排床位、减少患者之间的接触等,以避免感染在患者之间传播。
7. 监测与报告:医院应建立有效的感染监测和报告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感染病例,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方法和建议。
医院和相关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应的规范和指南,确保医疗环境的安全,并保护患者、医护人员和访客的健康。
供应室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供应室人员手卫生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供应室全体工作人员。
三、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3.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四、手卫生要求1. 供应室人员进入工作区域前必须进行手卫生,包括洗手和手消毒。
2. 洗手应使用流动水,按六步洗手法进行,确保彻底清洁双手。
3. 手消毒应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手消毒剂,按产品说明书进行操作。
4. 手卫生设施应配备充足,包括洗手池、肥皂、手消毒剂、干手物品等。
5. 供应室人员应定期更换手消毒剂,确保其有效性。
五、手卫生实施规范1. 供应室人员进入工作区域前,必须先进行手卫生,确保双手清洁。
2. 接触污染物品或设备后,必须立即进行手卫生。
3. 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必须进行手卫生。
4. 进入污染区或离开工作区域前,必须进行手卫生。
5. 遇有手部破损、出血等情况,必须佩戴一次性手套,并尽快进行手卫生。
六、手卫生监测与评估1. 定期对供应室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其手卫生意识。
2. 定期对供应室人员进行手卫生监测,包括洗手、手消毒的频率和质量。
3. 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4. 对手卫生依从性较差的人员,进行个别辅导和考核。
七、奖惩措施1. 对严格遵守手卫生制度、手卫生监测结果优秀的供应室人员,给予表扬和奖励。
2. 对违反手卫生制度、手卫生监测结果不合格的供应室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改正。
3. 对连续违反手卫生制度、屡教不改的供应室人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供应室负责人负责解释。
3. 供应室人员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本制度,确保供应室工作安全、高效。
通过以上手卫生管理制度,旨在提高供应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确保医疗安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供应室全体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共同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贡献力量。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强化手卫生培训会议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强化手卫生培训会议在医院环境中,手卫生是预防感染传播的关键措施之一。
为了确保医务人员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决定举办强化手卫生培训会议。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次会议的内容和目标,并强调手卫生对于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性。
一、会议目标本次强化手卫生培训会议旨在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和技能水平,使他们能够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减少医院感染的风险。
具体目标如下:1. 审查手卫生规范:回顾并加强对手卫生的正确操作流程的理解,包括适时洗手、正确使用洗手液和消毒剂等。
2. 提高执行力:强调手卫生是医务人员日常工作的必备环节,并鼓励大家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3. 了解手卫生相关知识:介绍手卫生的重要性、感染传播途径以及常见病原体等,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理解手卫生的意义。
二、会议内容1. 手卫生操作示范:会议现场设置了手卫生操作展示区,由专业感染控制人员进行手卫生操作的真实演示,帮助医务人员全面了解正确的手卫生技巧。
2. 手卫生演练:通过分组进行手卫生操作演练,由医务人员亲自参与,检查并纠正错误的操作方法,强化正确操作的重要性。
3. 专家讲座:邀请感染控制专家进行手卫生和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讲座,重点解答医务人员提出的问题,并分享相关成功的案例。
4. 经验交流:医务人员可以就手卫生实施中的困惑或难题进行讨论,促进经验的交流和共享,提高整体的手卫生水平。
5. 资料发布:会议期间发放手卫生操作手册、海报、宣传材料等,以便医务人员能够随时查阅和学习。
三、手卫生的重要性手卫生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接触病菌和病原体,如果不注意手卫生,很容易成为感染传播的源头。
正确的手卫生操作包括适时洗手和正确使用洗手液或消毒剂。
通过适时洗手,可以把手上的病菌和病原体洗净,防止其传播到患者或其他医务人员身上。
而正确使用洗手液或消毒剂,可以有效杀灭残留在手上的病菌,保持手的清洁。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未来趋势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未来趋势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医院感染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病原体也在不断变异,使得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变得更加复杂。
然而,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未来趋势之一是强化手卫生。
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医疗机构应加强手卫生设施的配备,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和行为,确保在每次接触患者前后都进行彻底的手部清洁。
合理使用抗生素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当使用导致了病原体的耐药性不断增加。
医疗机构应加强抗生素管理,制定合理的抗生素使用指南,监督医务人员遵守指南,确保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院环境的清洁和消毒。
病原体可以在医院环境中存活一段时间,通过清洁和消毒可以有效杀灭病原体,降低感染风险。
医疗机构应制定严格的清洁和消毒制度,确保医院环境的卫生。
另外,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未来趋势还包括加强患者教育和参与。
患者和家属应被告知有关医院感染的风险和预防措施,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同时,医疗机构应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感染预防,如正确佩戴口罩、保持个人卫生等。
医疗机构应加强感染监测和数据分析。
通过对感染事件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感染趋势和隐患,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感染监测系统,提高感染防控能力。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未来趋势包括强化手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环境清洁消毒、加强患者教育和参与以及加强感染监测和数据分析。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在医疗领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始终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深知医院感染对于患者康复的影响,以及它对医疗系统造成的压力。
因此,我一直在思考如何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以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
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总结

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总结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总结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总结1为了加强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2022年11月1日下午在五楼会议室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了手卫生知识培训,通过此次培训,使所有医务人员加强无菌观念和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掌握必要的手卫生知识及六步洗手方法,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要求不同环境下工作的医务人员,手的卫生应达到相应要求:(一)Ⅰ类和Ⅱ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5cfu/cm2。
Ⅰ类和Ⅱ类区域包括:层流手术室、普通手术室、产房、供应室洁净区、重症监护病房等。
(二)Ⅲ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10cfu/cm2。
Ⅲ类区域包括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血透室及各类普通病房等。
(三)Ⅳ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15cfu/cm2。
Ⅳ类区域包括感染性病科、传染病科及病房。
培训后院感科对参加医护人员进行了考试,并入档,合格率达100%。
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总结2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我院于2022年3月27日在住院部九楼会议室举行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2022年3月27日17:00时,全院职工集中在住院部九楼会议室进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知识再培训,控感办主任主讲《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其内容为:1、手卫生的重要性,2、手卫生与医院感染,3、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4、洗手与手卫生消毒应遵循的原则,5、洗手的方法与要求。
通过再次培训,全院职工基本掌握了手卫生的重要性及七步洗手法,懂得了尽可能减少您手上微生物的窍门,不让您的手成为细菌的载体,尤其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意识到洗手与发生医院感染事件对个人、医院、患者、乃至社会都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后果,深刻认识到预防和空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措施是:经常和适时的认真、规范的洗手。
院感手卫生管理工作计划

一、背景医院感染(简称“院感”)是指患者在医院内因治疗、诊断、手术等医疗活动而发生的感染。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患者群体的增加,院感问题日益突出。
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本计划旨在加强我院手卫生管理工作,降低院感发生率。
二、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医院感染防控的方针政策,以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水平为目标,强化手卫生管理,确保患者安全。
三、工作目标1. 提高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确保手卫生操作规范;2. 降低院感发生率,将院感发生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内;3. 加强手卫生监测,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准确。
四、工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院感手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院手卫生管理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和监督。
2. 完善规章制度制定《医院手卫生管理制度》,明确手卫生操作规范、监测方法、奖惩措施等,确保手卫生工作有章可循。
3. 加强宣传教育开展手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
通过多种形式,如宣传栏、讲座、视频等,普及手卫生知识,使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手卫生的重要性。
4. 强化监测与评估建立健全手卫生监测体系,定期对医务人员手卫生进行监测,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准确。
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及时改进。
5. 加强手卫生设施建设确保洗手池、消毒液、干手纸等手卫生设施充足、完善,方便医务人员随时进行手卫生。
6. 严格奖惩制度对手卫生工作做得好的科室和个人给予奖励,对违反手卫生规定的科室和个人进行处罚,确保奖惩分明。
7. 开展手卫生知识竞赛定期举办手卫生知识竞赛,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操作技能。
五、工作计划1. 第一季度:开展手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2. 第二季度:完善手卫生设施,确保手卫生设施充足、完善;3. 第三季度:加强手卫生监测,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准确;4. 第四季度:开展手卫生知识竞赛,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操作技能。
六、总结与反馈定期对院感手卫生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时调整工作计划。
2023年手卫生管理制度_手卫生管理制度条例

2023年手卫生管理制度_手卫生管理制度条例手卫生管理制度篇1为加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根据《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一、医务人员禁留长指甲,上班时禁止佩戴假指甲、戒指,摘除手套后应当清洁双手后,再进行其他操作。
二、临床科室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门诊各诊室要有流动水洗手设施,开关采用感应式。
不便于洗手时,应配备快速手消毒剂。
三、肥皂应保持清洁、干燥,建议采用液体皂或医用洗手液。
四、可选用纸巾、擦手毛巾等擦干双手。
擦手毛巾应保持清洁,干燥,一用一消毒。
五、洗手指征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2、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4、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5、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六、洗手时用清洁剂认真揉搓掌心、指缝、手背、手指关节、指腹、指尖、拇指、腕部,时间不少于10-15秒,流动水洗净。
七、手消毒指征1、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2、出入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病房和传染病病房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前后;3、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4、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者处理传染病人污物之后;5、需双手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
八、外科刷手应用刷子蘸洗涤剂将指甲内污物刷净,并洗净双手臂,擦干,再用手消毒剂刷手或泡手。
刷手或泡手时间必须符合要求。
具体方法见《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九、外科洗手后使用无菌巾擦手,盛装无菌巾的容器应当干燥、灭菌。
十、用于刷手的海绵、毛刷及指甲刀等用具应当一用一灭菌或者一次性使用,洗手池应当每日清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化手卫生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手卫生是预防、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方法,切实提高手卫生执行效率,降低医院感染率是当前迫切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1 医院感染与手卫生现状
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介入性检查和操作的增多以及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导致耐药菌群日益增多,医院感染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公共卫生难题,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医务人员的双手是致病菌传播的主要媒介。
手卫生是预防微生物交叉传播从而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强化手卫生,防止外来菌定植及传播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预防感染的重要手段。
但是,在过去的20年,在医院的日常行为规范申,手卫生的执行效率很低。
在过去以普通肥皂洗手来达到手卫生标准的条件下,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缺少洗手设施等,使手卫生执行效率难以提高。
近年来,随着乙醇类手凝胶的出现和临床应用,手卫生的执行效率才得以改善。
2手卫生的概念
手卫生(hand hygiene)是指可清除或破坏手表皮肤微生物的任何方法,是一类包括普通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在内的通用术语。
2.1普通洗手普通洗手是指用不含杀菌成分的肥皂搓洗双手,然后用流动水冲洗的过程。
普通洗手法是最基本、简单且易行的手清洁方法。
2.2卫生手消毒卫生手消毒是指使用消毒剂清除或杀灭手上的暂住菌群的过程。
卫生手消毒一般应在普通洗手的基础上再用3 mL~5 mL消毒液涂擦双手及手腕至少15 s,并待双手自然干燥,卫生手消毒解决了医护人员在连续操作以及紧急状态下的手消毒问题,除菌效果明显优于洗手,特别是当手污染严重时。
2.3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消毒是指用机械刷洗及消毒液清除或杀灭手上暂住菌并减少手上常驻菌群以防止手术过程手套破裂而引起感染的洗手方法。
这种洗手方法是手术前必须遵守的洗手条例。
3预防和控制措施
保持手卫生是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从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最基本、最简单且易行之有效的手段。
医务工作者每天坚持高质量的洗手消毒可使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25%~50%。
3.1正确评价手卫生指标了解正确和标准化的手卫生相关术语,是正确评价手卫生指标的基础。
由于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评价手卫生的金标准,因此,对于手卫生的相互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但是,在对手卫生进行评价时,应当考虑到以下可能影响手卫生评价准确性的诸多因素。
主要包括手上的珠宝或其他配饰、与正常菌群相对的实验污染、检测方法、手卫生制剂成分及其活性成分的浓度、使用手卫生制剂的方法、使用手卫生制剂的间隔时间、研究方法等。
其中,手卫生制剂活性成分的类别和浓度、使用手卫生制剂的间隔时间、手卫生制剂的用量、检测部位和研究方法等是影响评价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此外,评价用于医疗机构的手卫生产品时,管理人员或产品选择委员
会还应考虑杀菌剂针对不同病原体的相对有效性和医务人员对它的
接受程度。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正确评价体系,通过对各种手卫生方法之间的优劣比较,利于选择适合某个地区或单位的手卫生方法,从而建立相应的管理和监控措施。
3.2规避手卫生观念误区目前,关于手卫生主要存在一定的误区。
①戴手套可避免手污染。
尽管戴手套可以减少70%~80%的手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免受感染,但是,戴手套并不能完全避免手被病原体污染。
手套只是手卫生的辅助手段,只戴手套而不注意手卫生的做法只是保护自己而不能避免细菌的传播。
此外,由于手套可能破损或表面被污染亦可导致医务工作者手污染。
研究表明,如不及时更换手套,仍可增加致病菌传播的机会。
因此,手套的使用不能替代对手的卫生要求,在使用手套过后仍需注意手卫生。
②洗手次数越多,越利于手卫生。
洗手过于频繁可导致皮肤受损,从而导致表面微生物菌群的改变,此外,还导致皮肤易产生裂口或皮肤脱落,从而增加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机会。
③水龙头和抹手巾所致二次手污染问题。
如洗手池没有脚控装置或自动断流装置,可用纸巾关闭水龙头,以免重新污染双手,或随时清洗水龙头开关。
洗完手后,一定要用干净的个人专用毛巾、手绢或一次性消毒纸巾擦干双手,并勤换毛巾。
3.3加强宣传教育,强化洗手意识有研究显示,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的缺乏是造成洗手依从性较低的原因之一。
给医护人员提供行之有效的教育干预是改善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的首要措施。
因此,应
加强对手卫生的管理,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定期组织手卫生知识讲座,在洗手处悬挂醒目的洗手标牌、张贴洗手条例等方法以强化医务人员的洗手意识。
3.4强调正确的洗手方法按照卫生部下发洗手指南中推荐使用的6步洗手法进行。
洗手时间为每一步骤10 S,共1min。
3.5 改善洗手设施,创造容易方便的洗手条件手卫生对于减少感染和耐药菌的交叉感染已经得到了医护人员的共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洗手的依从性仍然较低,这可能与洗手设施欠缺等因素有关。
因此,改善洗手设施,给医护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洗手环境势在必行,如增加洗手池数量且洗手池的安装原则应有利于医护人员的洗手,安置感应式水龙头开关、密闭式液体皂容器,取消公共毛巾改为使用一次性纸巾,提供乙醇搽手胶使医护人员便于使用等等。
3.6树立手卫生新观念无水乙醇类洗手凝胶是指元水的乙醇类成分(如乙醇、正丙醇和异丙醇)以凝胶或乳剂的形式用于手卫生,俗称“干洗”。
此类手卫生与洗手过程上的差异。
大约3 mL的乙醇类成分用于干燥的手上、或直到乙醇蒸发,微生物可被杀死,而与乙醇无直接接触的微生物则无影响。
在过去20年里,洗手的最大缺陷是在有必要洗手的情况下其执行率难超过40%。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通过促进洗手来提高手卫生程度雌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但是,将洗手转换成使用手凝胶则可使手卫生执行度得以显著提高,这一点也在欧美等多数国家得以验证。
普通肥皂洗手15s的杀菌效率为0.6 loglO cfu~1.1 loglO cfu(30 s则为1.8 logl0 cfu~2.8l0910 ofu),而临床上通
常的洗手时间仅不到10s。
因此,当污染程度严重时。
使用普通肥皂的洗手方式并不能完全清除手上的暂居菌,从而不能总是可以完全预防病原体的交叉传播。
而乙醇类手凝胶在30 s内的杀菌量为3.2 logl0 cfu 5.8 logl0cfu,而且手凝胶对任何消毒处理均有抵抗力的分支杆菌也具有很高的杀菌力。
就杀灭病毒(如轮状病毒)的能力而言,手凝胶的效果也远远高于洗手。
手凝胶与传统的洗手比较具有明显的
优势,详见表1。
因此,手凝胶的使用目前已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医院手卫生的标准程序。
当然,并不是说手凝胶可以完全替代洗手。
由于手凝胶不能清除碎屑和污物,因此,当手上有明显的泥土、蛋白或有机物污染时,仍需要通过洗手来达到手卫生。
同时,在长时间工作后也推荐洗手。
此外,乙醇消毒宜用在皮肤完整的情况下进行,如果皮肤有伤口,则需要杀菌力更强的优碘。
使用乙醇擦手时,应先将乙醇倒在一个手掌上,然后摩擦双手,使乙醇完全遍及手掌和手指,摩擦直至双手干燥为止。
3.7其他方法还有其他一些方法也有很大的潜能可提高手卫生的有效性。
如手部依从性的监测和反馈、充足的人员编制和科学排班、加强行政上对手卫生的监督和奖励、表扬优秀执行者等,使医护人员认识到增强手卫生的有效性不仅只是对医护人员的要求,而且是要求医院整体认识性的提高和行动,从而能共同自觉遵守专业性的洗手条例。
4小结
医务工作者的手是医院感染病原体定植和传播的最主要媒介。
手卫生科学理应得到广大医护人员的重视和遵守,做好卫生洗手的监督工作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虽然目前卫生洗手还存在着较严重的问题,但是只要广泛宣传,提高管理、控制和监测的力度,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将手卫生制度落实到实处,对于切实改善医务工作者手卫生状况,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