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地理水环境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水环境

1、水回圈:

①按其发生领域分为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回圈和海上内回圈。

②水回圈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③它的重要意义在於:使淡水资源不断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①以雨水补给为主的的河流其径流的变化与降雨量变化一致:a地中海气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冬季最大;b季风气候为主河流,流量夏季最大;c温带海洋性与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流量全年变化小;

②以冰雪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变化与气温关系密切: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夏季最大;

③河流水地下水之间可相互补给,湖泊对河流径流起调蓄作用。

3、我国河流补给的差别:

①我国东部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东北春季有积雪融水)

②我国西北地方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冬季断流)

4、海水等温线的判读:

①判断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

②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高温流向低温是暖流,反之是寒流。

6、洋流的形成:定向风(地球上的风带)是形成洋流最基本的动力,风海流是最基本的洋流类型。

7、洋流的分布:

①中低纬度洋流圈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

②北半球中高纬逆时针方向洋流圈;

③南半球40—60度海区形成西风漂流;

④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

8、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影响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

②影响海洋生物——渔场

③影响航海

④影响海洋污染

9、世界主要渔场:北海道、北海、纽芬兰渔场---寒暖流交汇;秘鲁渔场――上升流

10、海洋渔业集中在大陆架的原因:

①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

②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饵丰富。

11、海洋灾害是指源于海洋的自然灾害:海啸和风暴潮。

12、海洋环境问题指源於人类活动的海洋生态破坏:海洋污染、海平面上升、赤潮【拓展提升】

鄱阳湖是长江中下游最重要的洪水调蓄湖泊之一,其入湖泥沙主要来自赣江等周边河流,出湖泥沙由湖口输入长江。2000年后,由于长江主河道全面禁止采砂,大量采砂船转移到

鄱阳湖采砂。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影响鄱阳湖泥沙和水量的吞吐平衡。某科研团

队调查1955年以来鄱阳湖出湖泥沙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鄱阳湖1955—1970年出湖沙量与出湖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征说法正确的是()A.季节变化较小,年际变化大

B.7-9月出湖沙量小

C.3-9月鄱阳湖泥沙淤积不断减少

D.鄱阳湖出湖沙量与出湖流量的变化在时间上同步

2.三峡水库的修建运行和鄱阳湖采砂活动对鄱阳湖泥沙的吞吐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采砂活动使得鄱阳湖湖水更加浑浊,出湖泥沙显著增加

B.采砂活动使得鄱阳湖变深,更有利于泥沙堆积,入湖泥沙显著增加

C.三峡7-9月蓄水,使得鄱阳湖外长江水位变化小,出湖泥沙显著减少

D.三峡7-9月蓄水,使得长江含沙量降低,入湖泥沙显著减少

【答案】1.B 2.A

【解析】1.结合材料读图分析,鄱阳湖出湖沙量的季节变化大,A错误;鄱阳湖出湖沙量与出湖流量的变化在时间上不同步,D错误;其中3-7月出湖泥沙量大于0,说明鄱阳湖泥

沙淤积减少,7—9月出湖沙量小于0,说明鄱阳湖出湖沙量小,泥沙淤积增多,C错误,B 正确。故选B。

2.鄱阳湖采砂过程中通过挖沙、洗沙使沙场附近的水体含沙量增加,湖水更加浑浊,出湖泥沙显著增加,A正确;采砂活动对于入湖泥沙没有影响,B错误;三峡蓄清排浑,7—9月为长江的主汛期,三峡此时不会蓄水,CD错误。故选A。

蓝水足迹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地表及地下水资源的使用总量。灰水足迹是指将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稀释同化所需要的淡水总量。下图示意2017年中国能源水足迹和粮食蓝水足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部门中,灰水足迹占水足迹比重最大的是()

A.石油工业B.电力工业C.煤炭工业D.粮食生产

4.关于中国的粮食生产及其水足迹,说法正确的有()

①粮食生产灌溉依赖度较高①稻虾共作可降低灰水足迹

①耕地与水资源匹配度较好①修建水库可降低蓝水足迹

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

5.下列区域中,能源和粮食生产对水资源的竞争最激烈的是()

A.东部沿海地区B.东北地区C.黄河中游地区D.长江中游地区

【答案】3.C 4.A 5.C

【解析】3.读图,在化石能源水足迹中,灰水足迹中煤炭灰水足迹占比大,石油灰水足迹占比很小;在电力水足迹中,只有火电具有灰水足迹,且占比相对较小。在粮食生产中,没有灰水足迹。所以选项四个部门中,煤炭工业灰水足迹占水足迹比重最大,C正确,ABD 错,故选C。

4.读图可知,我国粮食生产中,农业用水总量大,且粮食蓝水足迹占比大,表明粮食生产灌溉依赖度较高,①正确。稻虾共作模式可减轻土壤污染,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稀释

所需要的淡水总量,降低灰水足迹,①正确。我国北方地区耕地资源集中连片,但水资源相对较少,耕地与水资源的匹配度一般,①错。农业蓝水足迹是农业生产中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使用量,建设水库可缓解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问题,但不能降低农业生产中对水资源的使用总量,无法降低蓝水足迹,①错。故选A。

5.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水资源本身丰富,水资源能够满足能源和粮食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能源和粮食生产对水资源的竞争激烈相对较小,排除AD。东北地区粮食生产量大,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而东北地区虽作为我国老工业地区,但伴随着多年开发,其能源资源储量和地位有所下降,能源对水资源的需求量相对较小,能源和粮食生产对水资源的竞争相对不是很激烈,B错。黄河中游地区水资源总量有限,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能源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黄河中游地区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大,所以黄河中游地区能源和粮食生产对水资源的竞争最为激烈,C正确。故选C。

凌汛的危害取决于气温变化快慢、河流的水量及河道冰凌对水位影响的程度。下图是叶尼寒河水系及该河流A河段一年中水温变化曲线图,近些年,由于该流域变暖,河流水量减少,凌汛灾害也出现了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最容易出现凌汛的河段是()

A.甲河段B.乙河段C.丙河段D.丁河段

7.图中凌汛发生的河段,凌汛危害最大的时间出现在()

A.T1B.T2C.T3D.T4

8.该流域变暖后,该河流凌汛灾情的变化情况可能是()

A.凌汛时间提早,灾情加重B.凌汛时间推迟灾情减轻

C.凌汛规模变大灾情加重D.凌汛规模变小灾情减轻

【答案】6.C 7.A 8.D

【解析】6.根据所学可知,河流有结冰期,且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有凌汛现象。从叶尼塞河水系图可知,乙丁河段从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不会出现凌汛,BD错误;甲、丙河段属于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有可能发生凌汛,但甲处靠近上游,流量较小,出现凌汛可能性较小;丙河段位于下游,流量较大,最容易出现凌汛,A错误,C正确。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