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多元开放视野下的“课例研修”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课异构多元开放视野下的“课例研修”

我校以课例研修模式为蓝本,进行研修内容的实用化改革,倡导老师们围绕同一内容的教学,通过研究和讨论之后,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共同审视一个课例的不同设计,感受不同的思想观点、操作方式,在思想碰撞中完成经验整合,为后继的教学研究积储能量,同时切实提高校本研修的质量。

一、前期准备

要使研修活动取得实效,每次活动前要有明确的计划,确定好研修的主题。我们在活动前期作了如下安排和准备:语文教研组拟定开展一次“同课异构”的课例研修活动,将集体备课、观课评课、反思交流等融合到同一个主题研讨当中。经过商议,决定将《爱如茉莉》这篇课文作为执教内容,五、六年级组长――储老师和王老师按照各自不同的教学设计来执教同一篇课文。五、六年级教研组的老师各自组成一个集体备课小组,由储老师和王老师领衔,进行备课和磨课。先由备课组成员针对教材各抒己见,献计献策;然后由执教者综合集体智慧,设计出具有个性的教学预案;再由执教老师用教学预案进行试教,备课组内老师参加听课议课,对预案再作修改和完善;最后进行校公开课研讨。

为了使后期活动中的观课议课更有针对性,更具实效,我们又对研修的大主题进行了分解,大家同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研究:一是从课堂基调这个角度进行观察和研究,重点关注两位教师不同的教学思路和教学风格;二是从文本价值开发这个角度进行观察和研究,重点关注教材解读和内容选择;三是从教学策略运用这个角度进行观察和研究,重点关注教学活动。

二、课堂描述及评议

4月29日下午,“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如期举行,语文

教研组30位教师悉数参加,先由两位老师上课,其他老师

听课。在两堂课过后,大家又围绕活动前商定的主题,进行了沙龙式的交流和研讨,从下面四方面撷取教学片段并作简要评议。

1. 淡雅的茉莉意境中,渗透着散文般质朴的情调。

王老师的教学流程简洁流畅,一如淡雅的茉莉,素洁怡人,整堂课有以下四大环节:一是复习导入,直接切入课文第9自然段;二是精读细品第9自然段,结合画面与文字,感受爸爸妈妈之间平平淡淡、却又真真切切的爱;三是将品读辐射至全文,在触手可及的生活细节中感悟爱的真谛;四是升华与拓展,在解读真爱的基础上,抒发自己对爱的感悟,完成多种形式的语言表达训练。备课时,大家以为第三个环节可能会难以调控,因为品读的范围遍及全文,这就给品读

后交流的环节带来了难度。但试教下来发现,王老师的设计是匠心独运,第二环节中对第9自然段的品读,不仅引导学生感悟了真爱的温馨与甜蜜,更重要的是渗透了学法的指导:什么是细节?如何抓住细节来感受语言?正是有了这把“解读课文的钥匙”,学生在下一环节的阅读中才能更自主、更

有效。交流时则围绕“我在哪里感受到了怎样的爱”这个主题展开,开放的形式不拘泥于课文的顺序和预案的束缚,随意随性地叙述更显轻松和谐。教师的语言点拨与引导看似浅显,实则意蕴丰富,这样的师生对话氛围与课文的语言风格紧紧契合,营造了一种“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情调,将弥漫在课文中的纯净质朴的气息,无声地渗透到了课堂的每一个细节中,更渗透到了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2. 清新的茉莉芬芳中,流淌着小诗般优雅的韵律。

储老师的课设计新颖,条理清晰,立意深远。课始就激发生疑:这也叫爱?激发阅读探究的兴趣;课中抓住重点词句读议,感悟真爱,让几个细节画面,在学生脑中清晰地定格,在动心动情的同时明白:这也叫爱。随后抓住“钻”“哦”两个字练习朗读,引导学生喃喃喟叹:“这也叫爱!”最后拓展延伸,寻找爱在生活中的其他注解,师生一起发自肺腑地低声吟

同课异构:多元开放视野下的“课例研修”唱:“这也

叫爱……”随着对“爱”之理解的不断深入,完成了对语言

的品读。更特别的是整堂课的所有环节都统整到同一个训练中――用凝练的、诗一般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表现爱的画面和细节,最终将学生对爱的理解化为一首清新优雅的小诗。课堂的节奏也正如小诗的韵律,质疑时上扬,品读时舒缓,慨叹时激昂,深思时悠长……课堂中师生的情感在茉莉芬芳的浸润中变得温婉细腻。

二、文本价值的开发――言语智慧和人文素养同构共生

这篇叙事散文语言朴实无华,意蕴却耐人寻味。如何充分开掘文本的教学价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其言,得其意,悟其法”呢?两位教师从相同的理念出发,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了咀嚼品味,最终殊途同归,实现了言语智慧和人文素养同构共生。

1. 语言价值的开掘

例1:多角度触摸语言的质感

在王老师的课堂中,我们看到了她一而再,再而三地引领着学生走进语言的内核,触摸语言文字的质感――温度、亮度、深度、厚度,以达到语言内化和语感培养的目的。我们来看以下教学片段:

【片段一】

师:(出示: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在这句中,有一个多音

字“奔”,在这里读什么?

生:读第四声bèn。

师:当它读第四声的时候,表示快速、有目的地跑去。透过这个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说话练习】爸爸出差回来,顾不得(),顾不得(),也顾不得(),就直奔医院。

师:从中你体会到了爸爸怎样的心情?

生:焦急万分、心急如焚……

师:这就是字词的温度、感情的深度啊!只一个字,就让我们感受到隐藏在焦心之后的爱意!

【片段二】

师:(出示: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

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在这段话中,有一个字用得特别有

温度、有情意,读读品品,能找出来吗?

生:“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这句中的“探”字用得很特别。

师:阳光,我们一般用哪个词来和它搭配?生:照、射。

师:这里却用了一个“探”字,“探”这个动作,给你

一种什么感觉?

生:是一种特别轻柔的感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