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测试技术 原理
laser 测量原理

laser 测量原理
激光测距(laser distance measuring)是以激光器作为光源进行测距。
根据激光工作的方式,可以分为连续激光器和脉冲激光器。
激光测距的原理主要是基于光速和时间的关系,通过测量光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来计算距离。
对于脉冲激光测距,测距仪发射出的激光经被测量物体的反射后又被测距仪接收,测距仪同时记录激光往返的时间。
光速和往返时间的乘积的一半,就是测距仪和被测量物体之间的距离。
脉冲法测量距离的精度一般是在±10厘米左右,而测量盲区一般是1米左右。
此外,还有相位式激光测距,主要使用连续输出的氦氖、氩离子、氪镉等气体激光器。
相位式激光测距的原理是利用激光器的频率稳定度和传播速度,通过测量相位差来计算距离。
相位式激光测距的精度较高,可以达到毫米级别,但测量范围较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信息,建议查阅关于激光测距的资料或者咨询专业人士。
激光原理实验(山科大)

实验一 He-Ne 激光器模式分析(一)实验目的与要求目的:使学生了解激光器模式的形成及特点,加深对其物理概念的理解;通过测试分析,掌握模式分析的基本方法。
对本实验使用的重要分光仪器——共焦球面扫描干涉仪,了解其原理,性能,学会正确使用。
要求:用共焦球面扫描干涉仪测量He-Ne 激光器的相邻纵横模间隔,判别高阶横模的阶次;观察激光器的频率漂移记跳模现象,了解其影响因素;观察激光器输出的横向光场分布花样,体会谐振腔的调整对它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1.激光器模的形成我们知道,激光器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增益介质、谐振腔和激励能源。
如果用某种激励方式,在介质的某一对能级间形成粒子数反转分布,由于自发辐射和受激辐射的作用,将有一定频率的光波产生,在腔内传播,并被增益介质逐渐增强、放大,如图1-1所示。
实际上,由于能级总有一定的宽度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增益介质的增益有一个频率分布,如图1-2所示,图中)(νG 为光的增益系数。
只有频率落在这个范围内的光在介质中传播时,光强才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放大。
但只有单程放大,还不足以产生激光,要产生激光还需要有谐振腔对其进行光学反馈,使光在多次往返传播中图 1-1 粒子数反转分布 形成稳定、持续的振荡。
形成持续振荡的条件是,光在谐振腔内往返一周的光程差应是波长的整数倍,即q q L λμ=2 (1-1)式中,μ为折射率,对气体μ≈1;L 为腔长;q 为正整数。
这正是光波相干的极大条件,满足此条件的光将获得极大增强。
每一个q 对应纵向一种稳定的电磁场分布,叫作一个纵模,q 称作纵模序数。
q 是一个很大的数,通常我们不需要知道它的数值,而关心的是有几个不同的q 值,即激光器有几个不同的纵模。
从(2-1)式中,我们还看出,这也是驻波形成的条件,腔内的纵模是以驻波形式存在的,q 值反映的恰是驻波波腹的 图 1-2 光的增益曲线 数目,纵模的频率为L cq q μν2= (1-2)同样,一般我们不去求它,而关心的是相邻两个纵模的频率间隔Lc L cq 221≈=∆=∆μν (1-3) 从(2-3)式中看出,相邻纵模频率间隔和激光器的腔长成反比,即腔越长,相邻纵模频率间隔越小,满足振荡条件的纵模个数越多;相反,腔越短,相邻纵模频率间隔越大,在同样的增益曲线范围内,纵模个数就越少。
激光测量技术总结

激光测量技术第一章 激光原理与技术1、简并度:同一能级对应的不同的电子运动状态的数目;简并能级:电子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运动状态具有相同的能级,这样的能级叫 简并能级2、泵浦方式:光泵浦,电泵浦,化学泵浦,热泵浦3、激光产生三要素:泵浦,增益介质,谐振腔阀值条件:光在谐振腔来回往返一次所获得光增益必须大于或者等于所遭受的各种 损耗之和.4、He-Ne 激光器的三种结构:【主要结构:激光管(放电管,电极,光学谐振腔)+电源+光学元件】 1)内腔式;2)外腔式;3)半内腔式5、激光器分类:1)工作波段:远红外、红外激光器;可见光激光器;紫外、真空紫外激光器;X 光激光器2)运转方式:连续激光器;脉冲激光器;超短脉冲激光器6、激光的基本物理性质:1)激光的方向性。
不同类型激光器的方向性差别很大,与增益介质的方向性及均匀性、谐振腔的类型及腔长和激光器的工作状态有关。
气体激光器的增益介质有良好的均匀性,且腔长大,方向性 ,最好!例1:对于直径3mm 腔镜的632.8nmHe-Ne 激光器输出光束,近衍射极限光束发散角为2)激光的高亮度。
3)单色性。
激光的频率受以下条件影响:能级分裂;腔长变化←泵浦、温度、振动4)相干性:时间相干性(同地异时):同一光源的光经过不同的路径到达同一位置,尚能发生干涉,其经过的时间差τc 称为相干时间。
相干长度: 例 : He-Ne laser 的线宽和波长比值为10-7求Michelson 干涉仪的最大测量长度是多少? 解: ,最大测量长度为Lmax=Lc/2=3.164m 。
空间相干性(同时异地):同一时间,由空间不同的点发出的光波的相干性。
7、相邻两个纵模频率的间隔为谐振腔的作用:(1)提供正反馈;(2)选择激光的方向性;(3)提高激光的单色性。
例 设He-Ne 激光器腔长L 分别为0.30m 、1.0m,气体折射率n~1,试求纵模频率间隔各为多少?8、激光的横模:光场在横向不同的稳定分布,激光模式一般用TEMmnq 表示原因:激活介质的不均匀性,或谐振腔内插入元件(如布儒斯特窗)破坏了腔的旋转对称性。
激光衍射测试技术介绍

演讲人
目录
01. 激光衍射测试技术原理 02. 激光衍射测试技术方法 03. 激光衍射测试技术应用案例 04. 激光衍射测试技术的发展趋
势
激光衍射测试技术原 理
激光衍射现象
激光衍射是光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 障碍物或小孔时,发生散射的现象。
激光衍射现象是由于光波在传播过程 中遇到障碍物或小孔时,发生干涉和 衍射,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
应用领域
激光测距:测量距离、速度、加
01
速度等参数 激光雷达:用于自动驾驶、无人
02
机、机器人等领域 激光通信:实现高速、远距离的
03
数据传输 激光医疗:用于眼科、皮肤科、
04
牙科等领域的诊断和治疗
激光衍射测试技术方 法
测试方法分类
01
单光束法:利用 单束激光进行衍 射测试,适用于 简单样品的测试
激光衍射 测试技术 在航空航 天领域的 应用
01
02
03
04
市场前景
激光衍射测试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 泛,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科技的发展,激光衍射测试技术在科研领域 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市场潜力巨大。
激光衍射测试技术在医疗、环保等领域的应用也 在逐步拓展,市场空间广阔。
随着激光衍射测试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市场将 更加多元化,竞争更加激烈。
性质。
激光衍射测试技术 可以分析材料的晶 体结构、晶粒大小、 晶界分布等参数, 为材料的设计和优
化提供依据。
激光衍射测试技术 还可以用于材料的 无损检测,如检测 材料的缺陷、裂纹 等,为材料的质量
控制提供支持。
激光衍射测试技术 在材料分析领域具 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如金属材料、陶瓷 材料、高分子材料
dls测试方法

dls测试方法DLS测试方法引言:DLS(Dynamic Light Scattering)是一种常用的测试方法,用于研究微粒、聚合物、蛋白质等在溶液中的粒子大小和分布情况。
本文将介绍DLS测试方法的原理、仪器设备以及实验步骤,并探讨其应用领域和优缺点。
一、DLS测试原理DLS技术基于布朗运动原理,通过分析散射光的强度和频率分布,推断溶液中粒子的大小和分布情况。
当激光束照射到溶液中的微粒时,微粒会发生布朗运动,并引起散射光的频率变化。
通过测量散射光的强度和频率分布,可以得到微粒的尺寸分布曲线,即动态光散射曲线。
二、DLS仪器设备DLS测试仪主要由激光器、光学系统、散射探测器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等组成。
激光器产生单色激光束,光学系统将激光束聚焦到待测试溶液上,散射光通过散射探测器接收并转换为电信号,计算机控制系统用于采集、处理和分析散射光信号,最终得到粒子大小和分布的结果。
三、DLS实验步骤1. 准备样品:将待测试的溶液制备好,确保样品中没有明显的颗粒物质或杂质。
2. 调试仪器:打开DLS测试仪,进行仪器的校准和调试,确保各项参数正常。
3. 设置实验条件:根据样品的特性和要求,设置合适的温度、浓度、pH值等实验条件。
4. 进行测试:将样品注入到测试池中,并将测试池放置在DLS测试仪中。
启动测试程序,开始进行测试。
5. 数据分析:测试完成后,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对采集到的散射光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粒子大小和分布的结果。
6. 结果解读:根据实验结果,解读样品的粒子大小和分布情况,分析样品的特性和性质。
四、DLS测试的应用领域1. 生物医学:DLS技术可以用于研究蛋白质、抗体、病毒等生物大分子的粒子大小和稳定性,对于药物传输、疫苗开发等具有重要意义。
2. 材料科学:DLS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纳米颗粒、胶体溶液等材料的粒子大小和分布,对于材料的合成和性能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3. 环境监测:DLS技术可以用于研究水、空气等环境中的微粒和悬浮物的大小和浓度,对于环境污染的监测和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激光干涉仪工作原理

激光干涉仪工作原理
激光干涉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光程差的仪器,基于激光干涉原理。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激光发生器产生一束单色、相干、准直的激光光源。
2. 光源经过分束器后,被分为两束光线,各自经过不同的光路。
3. 分别经过不同的光路后,光线再次汇聚在一个检测平面上,形成干涉条纹。
4. 当两束光线的光程差为整数倍的波长时,即满足相干条件,干涉条纹会呈现明暗交替的条纹图案。
5. 通过调节其中一条光路的长度,即可改变光程差,从而改变干涉条纹的位置和形态。
6. 引入被测物体时,可以通过测量光程差的变化来获取被测物体的形貌或长度等信息。
7. 干涉条纹的观察可以使用目视或使用光电探测器等设备进行记录和分析。
激光干涉仪广泛应用于光学、物理、电子等领域中的测量和检测工作中,可以用于精密测量、表面形貌测量、物体位移测量等。
其主要优点包括高分辨率、非接触性、非破坏性等。
激光检测原理

激光检测原理激光检测是一种利用激光技术进行测量和检测的方法,它在工业、医疗、科研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激光检测原理是基于激光的特性和相互作用规律,通过对激光的发射、传播、接收和处理,实现对被测对象的测量和检测。
本文将从激光的特性、激光检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实例等方面进行介绍。
激光的特性。
激光是一种具有高亮度、高直线度、高单色性和高相干性的光束。
这些特性使得激光在检测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
高亮度和高直线度使得激光能够远距离传播而不发散,保持较小的光斑;高单色性使得激光具有特定的波长,适用于特定的测量和检测需求;高相干性使得激光能够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实现精密的测量。
激光检测的基本原理。
激光检测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激光束与被测对象相互作用后产生的光学信号进行测量和分析。
激光检测可以通过测量激光的反射、散射、吸收、干涉等方式来获取被测对象的信息。
例如,通过测量激光的反射光强来确定目标的距离和形状;通过测量激光的散射光强来分析目标的表面粗糙度和形貌;通过测量激光的吸收光强来检测目标的化学成分和浓度;通过测量激光的干涉图案来实现精密的位移和形变测量。
激光检测的应用实例。
激光检测在工业、医疗、科研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领域,激光检测被应用于精密加工、质量检测、无损检测等方面,例如激光测距仪、激光干涉仪、激光扫描仪等设备;在医疗领域,激光检测被应用于医学影像、激光治疗、生物检测等方面,例如激光扫描显微镜、激光手术系统、激光生物传感器等设备;在科研领域,激光检测被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实验和研究,例如激光光谱仪、激光干涉仪、激光散射仪等设备。
总结。
激光检测是一种基于激光技术的测量和检测方法,它利用激光的特性和相互作用规律,实现对被测对象的精密测量和分析。
激光检测具有高亮度、高直线度、高单色性和高相干性的特性,适用于工业、医疗、科研等领域。
通过对激光的发射、传播、接收和处理,激光检测可以实现对目标的距离、形状、表面粗糙度、化学成分、位移和形变等信息的获取,为各个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激光测量技术重点

激光测量技术重点1、如何获得线偏正光?利⽤偏振⽚获得偏振光、反射和折射产⽣的偏振、利⽤双折射产⽣偏振2、反射和折射产⽣偏正光的原理让⾃然光以布儒斯特⾓⼊射,透射光为P光,偏振⽅向实在⼊射⾯的,与⼊射⾯平⾏的光,反射光为S光,都为线偏光。
3、利⽤双折射产⽣偏振制造的棱镜,为了提⾼棱镜透过率,都选择透射光为P 光。
4、玻⽚5、半波⽚:线偏振光通过半波⽚后,仍是线偏振光,但其偏振化⽅向转过了2α,圆偏振光⼊射时,出射光是旋向相反的圆偏振光,⼀般⽤于x,y两偏振⽅向间的转换。
四分之⼀波⽚:1).线偏振光振动⽅向与1/4波⽚成45度,出射为圆偏振光;2.)圆偏振光通过1/4波⽚后,变为线偏振光,其振动⽅向与光轴⽅向45度; ⼀般⽤于圆偏光与线偏光⽅向间的转换。
6、什么是受激辐射?受激辐射:受激辐射产⽣的光⼦与引起受激辐射的外来光⼦具有相同的特征(频率、相位、振动⽅向及传播⽅向均相同)7、泵浦分类:光泵、电泵浦、化学泵浦、热泵浦8、激光产⽣的基本条件及阈值条件三要素: 1. 泵浦2. 增益介质3. 谐振腔阀值条件: 光在谐振腔来回往返⼀次所获得光增益必须⼤于或者等于所遭受的各种损耗之和.9、激光的基本的物理性质。
⽅向性、⾼亮性、单⾊性、相⼲性激光单⾊性的好坏可以⽤频谱分布的宽度(线宽)描述。
(线宽⽐较窄)⽅向性最好的是⽓体激光器。
相⼲性:时间相⼲性(计算相⼲长度)、空间相⼲性10、如何获得单模:短腔法11、⾼斯光束聚焦条件:短焦距透镜,束腰远离透镜可利⽤倒置望远镜可实现激光光束的准直12、稳频的必要性:在精密计量中,通常以波长为基准,测量精度很⼤程度上决定于波长的精确程度。
13、主动稳频的⽅法:1.兰姆(Lamb)下陷法2. 饱和吸收法3. 塞曼效应法4. 双纵模稳频5.⽆源腔稳频。
双频激光器:由塞曼效应制成的激光器,还可以使⽤声光调制。
获得频率稳定度最⾼的:饱和吸收法。
14、什么是塞曼效应,塞曼效应稳频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塞曼效应:原⼦能级在磁场作⽤下发⽣分裂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光测试技术原理
激光测试技术是一种利用激光器发射出的激光束对目标进行测量和分析的技术。
它通过测量激光束在目标上的反射或散射情况,来获取目标的相关信息,如距离、形状、表面特性等。
激光测试技术在工业、科学研究、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激光测试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激光器的发射、激光束的传输、目标的反射或散射以及接收和处理信号等几个关键步骤。
首先,激光器会产生一束单色、相干性强、方向性好的激光束。
这个激光束经过适当的光学元件传输到目标上。
目标可以是一个物体的表面,也可以是一个空间中的点。
当激光束与目标发生作用时,会发生反射、散射或折射等现象。
在激光束照射到目标上后,一部分激光束会被目标表面反射回来,形成反射光。
另一部分激光束会被目标表面散射或折射,形成散射光或透射光。
这些光束经过光学系统的聚焦和收集后,被接收器接收到。
接收器可以是光电二极管、光电倍增管或光电探测器等。
接收到的光信号会经过电路放大、滤波等处理后,转化成电信号。
接收到的电信号可以用来计算目标与激光器的距离。
利用激光束的速度已知,通过测量激光束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差,可以计算出目标与激光器之间的距离。
同时,还可以通过测量激光束的强度变化,获取目标表面的反射率信息。
利用激光束的聚焦性和方向性,还可
以测量目标的形状和表面特性。
激光测试技术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激光束具有高方向性和高亮度,可以实现远距离测量和高精度测量。
其次,激光束具有短脉冲宽度和窄光谱宽度,可以实现高速测量和高分辨率测量。
此外,激光测试技术还可以实现非接触式测量,避免了测量过程中的物理接触和干扰。
激光测试技术在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制造业中,可以利用激光测试技术对产品进行尺寸测量、形状检测和缺陷分析等。
在航空航天领域,可以利用激光测试技术对飞机表面进行检测和维修。
在医学领域,可以利用激光测试技术进行眼科手术和皮肤治疗等。
此外,激光测试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地质勘探、环境监测、军事侦察等领域。
激光测试技术是一种基于激光器的原理,利用激光束与目标的相互作用来获取目标信息的技术。
它具有高精度、高速度、非接触等优点,并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激光测试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和应用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