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分类方法

合集下载

细菌真菌的分类

细菌真菌的分类

细菌真菌的分类
细菌的分类主要基于其形态,通常分为三种类型:球形菌(如球菌)、杆形菌(如杆菌)和螺旋形菌(如螺旋菌)。

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以及可能存在的荚膜和鞭毛。

细菌是异养生物,可以通过寄生或腐生方式生活,并在生态系统中担任分解者的角色。

它们的生殖方式主要是分裂生殖,并且可以形成芽孢作为休眠体,对不良环境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真菌的分类则基于其形态结构和生殖方式。

真菌细胞具有细胞核,并且其形态多样,包括单细胞真菌(如酵母菌,生殖方式为出芽生殖)和多细胞真菌(如霉菌,包括青霉和曲霉)。

此外,还存在大型食用真菌,如香菇、木耳、灵芝和牛肝菌等。

大多数真菌通过孢子生殖方式进行繁殖。

细菌的分类及命名

细菌的分类及命名

细菌分类学包括分类,命名和鉴定
一.细菌分类:根据细菌各自的特征,并按照亲缘关系分类,以 不同等级编排系统。分类有两种:
1. 细菌的生理生化分类法,包括有传统分类法和数值分类法。 细菌核酸、蛋白质结构的同源程度进行分类法,称种系分类或自然分类。
细菌命名:在分类基础上,给每种细菌一个科学名
01
称,便于交流并保证所有的科研工作者给予同样名
○ 学名用拉丁文,遵循“双名法”。 ○ 每一种细菌的拉丁文名称由属名和种名两部分组成如:产气荚膜梭菌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 属名在前,字首字母要大写,其余小写 ○ 整个属名及种名在出版物中应排成斜体 ○ 中文译名,种名在前,属名在后
二.分类学文献中的细菌拉丁文学名, 属名和种名之后,往往还要加上首次 定名人(加括号)、现名定名人和现 名定名年份,这些均用正体排字。
○ 如 Micrococcus sp.表示微球菌属的一个种, ○ Micrococcus spp. 表示微球菌属的一些种。
如果是新种,在新种的 拉丁文学名之后还要加 上“sp.nov。”,nov 是novel的缩写。
例如Lawsonia intracellularis gen.Nov. sp . Nov., 译为:胞内劳森菌,新 属新种。
○ 一般兽医学及医学微生物学文献中,属名和 种名之后的部分均予省略。
○ 如:Escherichia coli
例如
大肠埃希菌的学名全名是:Escherichia coli(Migula) Castellani et Chalmers l919 指的是Migula于1895年命名此菌为Bacillu coli, Castellani及Chalmers于1919年改为现名。

细菌的分类命名总结

细菌的分类命名总结

(一)细菌分类学细菌分类学是指对细菌进行分类、命名与鉴定的一门学科。

它是在全面了解细菌生物学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它们的种类,探索其起源、演化以及与其他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而提出能反映自然发展的分类系统,并将细菌加以分门别类。

1.基本概念(1)细菌的分类①以细菌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为依据的表型特征分类法,包括有传统分类法和数值分类法;②用化学分析和核酸分析,以细菌大分子物质(核酸、蛋白质)结构的同源程度进行分类称种系分类或自然分类。

(2)细菌的命名在分类基础上,给予每种细菌一个科学名称。

按照细菌命名的法规,能保证所有的科研工作者以同样方式给予细菌命名。

(3)细菌的鉴定将未知细菌按分类原则放入系统中某一适当位置和已知细菌比较其相似性,用对比分析方法确定细菌的分类地位。

2.分类等级细菌的分类等级与其他生物相同,依次为界(kingdom)、门(division)、纲(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

(1)种和型种是细菌分类的基本单位。

将生物学性状基本相同的细菌群体归成一个菌种;同一菌种的各个细菌,在某些方面仍有一定的差异,可再分成亚种,亚种以下的分类等级为型,以区别某些特殊的特征,如血清型、噬菌体型、细菌素型、生物型等。

(2)属和科性状相近、关系密切的若干菌种组成一个菌属;相近的属归为一科。

(3)标准菌株由不同来源分离的同一种、同一亚种或同一型的细菌,称为株;具有某种细菌典型特征的菌株称为模式菌或标准菌株,它是该种菌株的参比菌株,在细菌的分类、鉴定和命名时以模式菌为依据,也可作为质量控制的标准。

3.细菌命名法《国际细菌命名法典》1990年修订本(1992年ASM出版)是目前公认的命名法典,细菌科学名称(学名:拉丁文)的生物双名式(双名法),具备拉丁化文字的形式和明确分类等级的两个特点,即有一个属名和一个种名构成。

属名在前,是名词,首字母大写;种名在后,是形容词,不论是否为人名或地名均须小写;两者均用斜体表示。

菌种的分类

菌种的分类

菌种的分类
菌种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分类方法:
1. 根据营养方式分类:
- 光合菌: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如蓝藻菌种。

- 化学合成菌: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合成有机物,如硫杆菌等。

- 胶原分解菌:可以通过分解有机物质获得能量,如霉菌。

2. 根据生殖方式分类:
- 无性生殖菌:可以通过无性生殖方式繁殖,如酵母菌。

- 有性生殖菌:可以通过有性生殖方式繁殖,如黑曲菌等。

3. 根据形态和结构分类:
- 真菌:如担子菌类、子囊菌类等。

- 真细菌:如球菌、杆菌、螺旋菌等。

4. 根据生活环境分类:
- 环境菌种:生活在土壤、水体等自然环境中,如放线菌等。

- 寄生菌种:寄生于其他生物体上,如病原菌。

这些只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法,实际上菌种的分类非常复杂,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研究和分类方法。

classification of strains can be done based on their mode of nutrition, reproductive methods,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and their habitat.。

细菌分类方法

细菌分类方法
一、基本概念
1.细菌分类是根据每种细菌各自的特征,并按照它们的亲缘关系分门别
类,以不同等级编排成系统。分类有两种:①以细菌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为依据的表型特征分类法,包括有传统分类法(classical classification)和数值分类法(numericalclassification);②用化学分析和核酸分析,以细菌大分子物质(核酸、蛋白质)结构的同源程度进行分类称种系分类(phylogenetic classification)或自然分类(natural classfication)。
二、遗传学分类法
遗传学分类是以细菌的核酸、蛋白质等在组成的同源程度分类。该分类法具有下述的优点:(1)对细菌的“种”有一个较为一致的概念;(2)使分类不会出现经常性或根本性的变化;(3)可制定可靠的细菌鉴定方案;(4)有利于了解细菌的进化和原始亲缘关系。
目前较稳定的基因型细菌分类法有如下几种。
(一)DNA G+C mol/%测定
一按表型特征分类法细菌的形态染色以及细菌的特殊结构是最早和最基本的分类依据众多的理化特征如细菌生长条件营养要求需氧或厌氧抵抗力菌体成分能否利用某些糖类和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代谢途径代谢产生呼吸酸毒性酶毒素致病力等也一直作为分类依据
细菌分类方法
细菌分类学(taxonomy)是指对细菌进行分类、命名与鉴定的一门学科。它的任务是在全面了解细菌的生物学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它们的种类,探索其起源、演化以及与其他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而提出能反映自然发展的分类系统,并将细菌加以分门别类。它包括三个方面:分类(classification)、命名(nomenclature)和鉴定(identification)。
DNA分子两条链上4种碱基的总分子量为100,测定其中G+G或A+T摩尔百分比,能反映出细菌间DNA分子同源程度,习惯上以G+C作为细菌分类标记。不同菌属间的G+Cmol%范围很大,在25%~75%之间,但同一种细菌G+Cmol%相当稳定,不受菌龄、培养条件和其他外界因素影响,亲缘关系越近的细菌,它们G+Cmol/%越相近。目前测定的技术多用加热变性法。加热变性的DNA由于双链DNA分开,使A260紫外吸收度增加。紫外吸收度的增加与解链程度成正比。用Tm表示DNA分子中50%解链时的温度,Tm随G+Cmol%的含量线性增加。在通常条件下,G+Cmol%为40的DNA其Tm约为87℃,每增加1%G+Cmol含量,Tm约增加0.4℃,因而通过Tm可测出G+Cmol%含量。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细菌的分类方法
传统分类法是临床细菌学检验的基础和依据。这种分
类法的参考书是:
Bergey’s manual of systemic bacteriology
Manu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世界畅销书
Diagnostic microbiology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中文教科书
标准菌株的用处
(1)标准菌株的典型特征是实验室菌株分 类和鉴定的依据,其种名也是实验室菌 株命名的依据。 (2)标准菌株是临床细菌学检验质量控制 的标准。 (3)在科研中,如涉及细菌,必须使用标 准菌株作为参考菌株或直接使用标准菌 株作为实验材料,否则论文不能公开发 表或不能参加科研成果评定。
2.细菌的命名
(2)数值分类法:分类标记不分主次,而是同等重要看
待(等重要原则)。一般要选用50项以上的生物学特
征作为分类的依据,此分类法是细菌鉴定仪器化、自
动化、电算化的基础和原则,此法称数值分类法。
2.遗传学分类法:CDC分类系统
(1)DNAG+Cmol%测定:用加热变性法测定 两株菌G+Cmol%鉴别 1)不同属:两株菌DNAG+Cmol%相差1015%及以上 2)同属:两株菌DNAG+Cmol%之差<10-15% 3)同种不同亚种:两株菌DNAG+Cmol%之差 ≤4-5% 4)同种同亚种:两株菌DNAG+Cmol%之差 <2%
因为细菌的分类常使用科、属、种、型等分类单位,
细菌的科、属、种、型的数量大,为满足细菌分类需
要,常要求对细菌的科、属、种等进行命名,如
沙门
福氏志贺菌
志贺菌属 鲍特志贺菌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微生物命名规则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微生物命名规则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微生物命名规则细菌的分类与命名细菌分类学细菌分类学 (taxonomy)就是指对细菌进行分类、命名与判定的一门学科。

它的任务就是在全面认识细菌的生物学特色的基础上,研究它们的种类 ,探究其发源、演化以及与其她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从而提出能反应自然发展的分类系统,并将细菌加以分门别类。

它包含三个方面:分类 (classification)、命名 (nomenclature)与鉴定 (identification) 。

一、基本观点1、细菌分类就是依据每种细菌各自的特色,并依照它们的亲缘关系分门别类 ,以不一样样级编排成系统。

分类有两种 :①以细菌的形态与生理生化特征为依照的表型特色分类法 ,包含有传统分类法 (classical classification)与数值分类法(numerical classification);②用化学剖析与核酸剖析,以细菌大分子物质 (核酸、蛋白质 )构造的同源程度进行分类称种系分类 (phylogenetic classification)或自然分类(natural classfication)。

2、细菌命名在分类基础上 ,赐予每种细菌一个科学名称,使之在生产实践、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工作中互相沟通成为可能。

依照细菌命名的法例,能保证全部的科研工作者以相同方式赐予细菌命名。

3、细菌判定将未知细菌按分类原则放入系统中某一适合地点与已知细菌比较其相像性 ,用对照剖析方法确立细菌的分类地位。

若与已知细菌相同即采纳已知菌的名称 ,不一样者则按命名原则确立一个新名称。

二、分类等级细菌的分类等级与其她生物相同,挨次为界 (kingdom)、门(division) 、纲 (class)、目(order)、科 (family) 、属 (genus)、种 (species)。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界 (procaryotae),包含有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与螺旋体。

细菌的分类和鉴定

细菌的分类和鉴定

(一)生理学与生化学分类法
主要以细菌的形态、染色以及细菌的特 殊结条件等等。 主要有两种方法 1、传统分类法
2、数值分类法
1、传统分类法
主要以细菌的形态、生理特征为分类基 础,选择一些较稳定的生物学性状如细菌的 形态结构、染色性、培养特性、生化反应、 抗原性等作为依据,然后按主次顺序逐级区 分。
(二)生理生化特征
包括营养类型、与氧的关系、对温度的适应 性、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试验、蛋白质和氨基酸的 代谢试验及的碳源和氮源利用试验、各种酶类试 验、抑菌试验等等。 生理生化特征特点: 对微生物生理生化特征的比较也是对微生物 基因组的间接比较; 测定生理生化特征比直接分析基因组要容易;
六、微生物分类鉴定的依据
根据微生物分类学中使用的技术和方法,可 把它们分成四个不同的水平:
①细胞形态和行为水平; ②细胞组分水平; ③蛋白质水平; ④基因组水平。
在微生物分类学发展的早期,主要的分类鉴 定指标是以在细胞形态和习性为主,可称为经典 的分类鉴定法
七、细菌的分类方法
生物分类的传统指标
1、DNA G+C mol%测定
DNA分子两条链上4种碱基的总分子量 为100,测定其中G+C或A+T摩尔百分比, 能反应出细菌间DNA分子的同源程度,习惯 上以G+C 作为细菌的分类标记。 不同菌属间的G+C mol%范围很大,在 25%~75%之间,但同一种细菌G+C mol% 相当稳定,不受菌龄、培养条件和其它外界 因素影响,亲缘关系越近的细菌,它们G+C mol%越接近(但并非G+C mol%越接近, 亲缘关系就越近???)。
细菌的命名依据“国际细菌命名法规” 的规 定,学名用拉丁文,遵循“双名法”。即每一种 细菌的拉丁文名称由属名和种名两部分构成,属

食品细菌的分类和鉴定

食品细菌的分类和鉴定

食品细菌的分类和鉴定
食品细菌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和鉴定。

以下是常见的分类方法和鉴定技术:
1. 形态分类:根据细菌的形态特征,如形状、大小和结构等,将细菌分为球形菌(球状、椭圆状)、杆菌(短杆菌、长杆菌)、螺旋菌等。

2. 生理生化分类:根据细菌的生理和生化特性,如营养需求、产生的代谢产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以及其他特定分类。

3. 基于DNA序列的分类:利用细菌基因序列的比较和分析,
如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和全基因组测序等,将细菌进行系
统进化分析和分类。

食品细菌的鉴定常用的技术有:
1. 培养和形态学鉴定:通过将细菌分离培养在适宜的富养基上,观察其菌落形态、生长特征、染色性质和形状等,以确定细菌种类。

2. 生理生化鉴定:通过检测细菌的生化酶活性、代谢产物、利用碳源的能力等特性,运用生理生化试剂盒或标准试剂盐评价,进行细菌鉴定。

3. 免疫学鉴定:利用免疫学方法,如免疫沉淀、荧光抗体和酶
标记抗体等,检测细菌的表面抗原、抗体反应和细菌抗原抗体反应,确定细菌的种类。

4. 分子生物学鉴定:利用PCR技术、DNA测序或基因芯片等方法,对细菌的DNA序列进行检测和分析,以获得更准确的细菌鉴定结果。

综合使用这些方法可以对食品细菌进行分类和鉴定,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细菌的生活方式与分类

细菌的生活方式与分类

细菌的生活方式与分类细菌作为生物界中最简单的有机体之一,广泛存在于各个生态系统中,对地球生命的演化和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细菌的生活方式与分类,深入了解这些微小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能力。

一、细菌的生活方式1. 自养细菌自养细菌通过光合作用或化学反应来获取能量和合成有机物质。

光合自养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典型的光合自养细菌包括青藻和细菌类蓝藻。

化学自养细菌则利用无机化合物(如硫化物或氨氮)作为电子供体,进行能量和有机物的合成。

2. 异养细菌异养细菌无法通过光合作用或直接从无机物中获取能量和碳源。

它们依赖于有机物质作为能量来源和碳源,通常在其他生物的周围或内部寄生或共生。

异养细菌可以包括一些致病菌,如结核菌和霍乱弧菌。

3. 极端环境细菌极端环境细菌(又称为古菌)是一类生存在极端环境中的细菌。

它们可以在高温、高压、强酸碱或高盐环境下生存,并拥有独特的代谢途径和酶系统。

极端环境细菌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生命的极限和地球生物多样性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细菌的分类细菌的分类是基于细菌的形态、生理特征和遗传信息等方面进行的。

传统上,细菌被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类群:1. 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结构较为简单,细胞壁属于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特征。

这类细菌多数为球状菌,如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也有一些为杆状菌,如炭疽杆菌。

它们在医学、食品工业和生物技术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 革兰氏阴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结构相对复杂,包含外膜和细胞壁的两层膜。

这类细菌构成了细菌界中最多的类群,包括许多人类病原菌,如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以及一些环境细菌,如假单胞菌。

3. 放线菌与真核细胞内共生细菌放线菌是一类特殊的细菌,它们形成复杂的菌丝体结构,并产生多种有机化合物和抗生素。

这些细菌在土壤中起着重要的生态和环境功能。

而真核细胞内共生细菌则居住在其他生物体的细胞内部,并与宿主共生。

细菌的分类和鉴定(2021精选文档)

细菌的分类和鉴定(2021精选文档)
细菌的分类和鉴定
一、微生物的分类
根据微生物的大小、结构、组成等分三类
原核细胞 如: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 型 衣原体、立克次体。(也称广义的细菌) 如:病毒、亚病毒、朊粒
二、细菌的分类方法
根据每种细菌各自特征,并按照它们的 亲缘关系分类,分类方法有两类
1.生理学与生化学分类法(传统方法)
(二)生理生化特征
包括营养类型、与氧的关系、对温度的适应 性、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试验、蛋白质和氨基酸的 代谢试验及的碳源和氮源利用试验、各种酶类试 验、抑菌试验等等。
生理生化特征特点: 对微生物生理生化特征的比较也是对微生物
基因组的间接比较; 测定生理生化特征比直接分析基因组要容易;
27.生活是公平的,哪怕吃了很多苦,只要你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收获,即使最后失败了,你也获得了别人不具备的经历。 59.生命注定只有一个结果,活好今天才是最重要的。 92.如果你具备开始的勇气,就有了成功的豪情。 68.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 ,永远是个观众;平台再好,自己不参与,永远是局外人;能力再大,自己不行动,只能看别人成功。只有参与、实干、拼搏的人才会收获! 45.没有一颗珍珠的闪光,是靠别人涂抹上去的。 1.输在犹豫,赢在行动。 51.即使道路坎坷不平,车轮也要前进;即使江河波涛汹涌,船只也航行。 12.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91.在人生的大海中,我们虽然不能把握风的大小,却可以调整帆的方向。不怕重头再来,就怕没有未来!成功是送给有准备的人,成功是送给有付出的人,相信是成功的开始,让我们携手共进, 创造人生新的辉煌。
1、DNA G+C mol%测定
DNA分子两条链上4种碱基的总分子量 为100,测定其中G+C或A+T摩尔百分比, 能反应出细菌间DNA分子的同源程度,习惯 上以G+C 作为细菌的分类标记。

微生物分类

微生物分类

微生物分类
微生物是一类微小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原生生物和病毒等多种类型。

在自然界中,微生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的健康。

对微生物进行分类是对它们进行科学研究和认识的基础,也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利用微生物资源。

1. 细菌
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一般包括在原核生物中。

根据细菌的形态、代谢方式和环境特点,可将细菌分类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阳性菌指细菌细胞在革兰氏染色中染色后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指细菌细胞在革兰氏染色中染色后呈粉红色。

此外,根据细菌对氧气的需求程度,也可以将其分为厌氧菌和需氧菌等不同类型。

2. 真菌
真菌是一类多细胞或单细胞的微生物,其细胞壁富含壁脂多糖,具有真核细胞核。

真菌包括酵母菌和霉菌两大类。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常见的有酿酒酵母和贝克曼酵母等;霉菌是多细胞真菌,以生长在有机物上的菌丝体为特征。

3. 原生生物
原生生物是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中间类型,其细胞结构简单,无细胞壁,同时也缺乏真核细胞核。

原生生物包括原生动物和原生植物两个界,常见的有隐孢子虫和原生质虫等。

4. 病毒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生物,由核心蛋白质衣壳和核酸组成。

病毒依靠寄生于宿主细胞内才能生存和繁殖,是许多疾病的病原体。

病毒根据其核酸类型和外壳结构可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两大类。

综上所述,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原生生物和病毒四大类,每类微生物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通过对微生物的分类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微生物的生物特性、生长环境和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有助于合理利用微生物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

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规则

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规则

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规则微生物是一类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正确分类和命名微生物对于研究其特性、功能以及与人类的关系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规则。

一、微生物的分类1. 界(kingdom):微生物可以分为五个界,即细菌界(Bacteria)、病毒界(Viruses)、真菌界(Fungi)、古细菌界(Archaea)和原生动物界(Protista)。

2. 门(phylum):每个界包含若干个门,用于进一步细分不同类型的微生物。

3. 纲(class):门下又可以划分为若干个纲,纲是进一步划分微生物种类的方式之一。

4. 目(order):在纲下,进一步的分类单位是目,用于确定微生物之间的更具体的关系。

5. 科(family):目下面是科,科是微生物分类中的一个重要单位,进一步细化了微生物的分类。

6. 属(genus):科下面是属,是对微生物进行更为具体的分类。

7. 种(species):最具体的分类单位是种,常以拉丁学名表示,包含科学名称和命名者的缩写。

二、微生物的命名规则1. 拉丁化命名:微生物的种命名通常使用拉丁学名,以便在不同语言之间保持一致。

2. 属名+种加词:微生物的种名通常由属名和种加词组成,种加词通常是为了描述或特指某种微生物,或者以某个人的名字命名。

如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其中“Escherichia”是属名,而“coli”是种加词。

3. 学名缩写:在科学文献中,为了方便引用,可以使用微生物的学名缩写,通常是属名的首字母缩写加上种加词的首字母缩写。

例如,大肠杆菌的学名缩写为E. coli。

4. 命名者的缩写:在微生物的拉丁学名中,通常会包含命名者的缩写,以表明该微生物是由哪位科学家首次发现并命名的。

5. 国际命名规则:微生物的命名受到国际命名规则的约束,以确保命名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三、案例分析以细菌为例,某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细菌,并决定对其进行分类和命名。

细菌分类方法

细菌分类方法
(一)传统分类法
19世纪以来,以细菌的形态、生理特征为依据的分类奠定了传统的分类基础,它选择一些较为稳定的生物学性状,如细菌的形态结构、染色性、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抗原性作为分类依据,然后按主次顺序逐级区分。这种方法使用方便,分类亦较为明确,但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
(二)数值分类法
20世纪60年代,随计算机的应用而发展的细菌分类方法。它对细菌的各种生物学性状按“等重要原则”进行分类,一般需选用50项以上的生理、生化指标逐一进行比较,通过计算机分析各菌间相似度,划分细菌的属和种,并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
细菌分类方法
细菌的分类是在对细菌的大量分类标记进行鉴定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用作细菌的分类标记有形态学、生理生化学、免疫化学和遗传学等方面的性状。近年来,应用各种现代化技术和设备研究细胞的化学结构和化学组成,分析它们的来源关系,为发展细菌分类学开拓了前景。
一、按表型特征分类法
细菌的形态、染色以及细菌的特殊结构是最早和最基本的分类依据,众多的理化特征如细菌生长条件、营养要求、需氧或厌氧、抵抗力、菌体成分、能否利用某些糖类和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代谢途径、代谢产生、呼吸酸、毒性酶、毒素、致病力等也一直作为分类依据。目前,以生理生化学作为细菌分类方法有两种,即传统分类法和数值分类法。
细菌种属鉴定一般采用形态学观察作初步鉴定,包括革兰氏染色、夹膜、鞭毛、运动性观察等。
然后进行生理生化实验做进一步鉴定,包括厌氧、好氧实验,完全培养基和基本培养基培养实验,降解性实验等系统的生理生化实验研究。
最后进行16sRNA序列扩增测序,将测到的序列与GENEBANK中已知的细菌序列相比较,根据亲缘关系远近最终确定种属。一般来说,90%以上的同源性就可以确定到属,确定到种的可能性很小。

细菌种属分类

细菌种属分类

细菌种属分类细菌(Bacteria)是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属于细菌域。

细菌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依据分类标准不同,细菌的分类有所差异。

1、根据形状分为三类,即:球菌(包括单球菌、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杆菌(比如肠杆菌)和螺旋菌(包括弧菌、螺菌、螺杆菌)。

2、按细菌的生活方式来分类,分为两大类:自养菌和异养菌,其中异养菌包括腐生菌和寄生菌。

3、按细菌对氧气的需求来分类,可分为需氧(完全需氧和微需氧)和厌氧(不完全厌氧、有氧耐受和完全厌氧)细菌。

4、按细菌生存温度分类,可分为喜冷、常温和喜高温三类。

5、根据细菌阴阳分类: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例如:化脓性球菌都属于革兰氏氏阳性菌,它们能产生外毒素使人致病,而肠道菌多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它们产生内毒素,靠内毒素使人致病。

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

补注:①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细菌分类系统专著有“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和“伯杰鉴定细菌学手册”。

②细菌的分类层次与其他生物一样,也是界、门、纲、目、科、属、种,但细菌常用的是“属和种”,种是细菌分类的基本单位。

③细菌的结构分为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

基本结构是各种细菌都具有的结构,包括细菌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某些细菌特有的结构称为特殊结构,包括细菌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

④细菌主要以无性二分裂方式繁殖(裂殖),即细菌生长到一定时期,在细胞中间逐渐形成横隔,由一个母细胞分裂为两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

⑤微生物划分为以下8大类——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方法

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方法

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方法微生物是一类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地球上的各个角落,对环境、人类健康以及生物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影响。

准确的微生物分类和鉴定方法对于研究微生物、开展微生物相关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的分类是根据它们在形态、结构、生理特征、遗传信息等方面的差异而进行的。

目前,微生物主要被分为以下几类:1. 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无细胞核的微生物,形态多样,包括球菌、杆菌、螺旋菌等。

根据细菌的生理特性、代谢途径和环境需求等,可以将其细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2. 真菌:真菌是一类多细胞或单细胞的真核生物。

它们通过孢子繁殖,主要包括酵母菌、霉菌等。

真菌可以根据生殖方式和菌丝结构的特点进行分类。

3. 病毒: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的微生物,只能通过感染宿主生物来进行繁殖。

病毒可以根据核酸类型、外壳结构和感染宿主范围等进行分类。

二、微生物的鉴定方法微生物的鉴定方法是指通过一系列实验和技术手段来确定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别微生物的种类。

常用的微生物鉴定方法有:1. 形态学鉴定:通过观察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如大小、形状、颜色等,来确定其分类。

例如,细菌的形态鉴定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真菌的鉴定可以通过观察菌落和菌丝结构。

2. 生理生化特性鉴定:通过测定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如生长适宜温度、代谢产物等,来判断其分类。

例如,酸碱度试验可用于区分细菌的鉴定。

3. 分子生物学鉴定: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DNA测序等,对微生物的核酸序列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

这种方法通常具有高度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免疫学鉴定:通过检测微生物与抗体的相互作用,例如免疫沉淀试验、免疫荧光染色等,来鉴定微生物的种类。

综上所述,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方法是通过对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遗传信息等方面进行观察和实验,来确定其分类和鉴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分类等级
细菌的分类等级和其他生物相同,依次为界(kingdom)、门(division)、纲(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界(procaryotae),包括有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和螺旋体。
分类等级拉丁字尾比较固定,表示方法如下:目-ales、亚目-ineae、科-aceae、亚科-oideaae、族-eae、亚族-inae。
细菌种属鉴定一般采用形态学观察作初步鉴定,包括革兰氏染色、夹膜、鞭毛、运动性观察等。
然后进行生理生化实验做进一步鉴定,包括厌氧、好氧实验,完全培养基和基本培养基培养实验,降解性实验等系统的生理生化实验研究。
最后进行16sRNA序列扩增测序,将测到的序列与GENEBANK中已知的细菌序列相比较,根据亲缘关系远近最终确定种属。一般来说,90%以上的同源性就可以确定到属,确定到种的可能性很小。
细菌分类方法
细菌分类学(taxonomy)是指对细菌进行分类、命名与鉴定的一门学科。它的任务是在全面了解细菌的生物学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它们的种类,探索其起源、演化以及与其他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而提出能反映自然发展的分类系统,并将细菌加以分门别类。它包括三个方面:分类(classification)、命名(nomencla细菌的分类是在对细菌的大量分类标记进行鉴定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用作细菌的分类标记有形态学、生理生化学、免疫化学和遗传学等方面的性状。近年来,应用各种现代化技术和设备研究细胞的化学结构和化学组成,分析它们的来源关系,为发展细菌分类学开拓了前景。
一、按表型特征分类法
细菌的形态、染色以及细菌的特殊结构是最早和最基本的分类依据,众多的理化特征如细菌生长条件、营养要求、需氧或厌氧、抵抗力、菌体成分、能否利用某些糖类和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代谢途径、代谢产生、呼吸酸、毒性酶、毒素、致病力等也一直作为分类依据。目前,以生理生化学作为细菌分类方法有两种,即传统分类法和数值分类法。
种是细菌分类的基本单位,将生物学性状基本相同的细菌群体归成一个菌种;性状相近、关系密切的若干菌种组成一个菌属;相近的属归为一科;依次类推。在两个等级之间,可添加次要的分类单位,如亚门、亚纲、亚属和亚种等。群和组不是正式分类等级,是泛指具有某种共同特性的某个集体,任何等级都可借用。
同一菌种的各个细菌,在某些方面仍有一定的差异,可再分成亚种(subspecies),亚种以下的分类等级为型(type),以区别某些特殊的特征。例如抗原结构不同而分的血清型(serotype);对噬菌体敏感性不同的噬菌体型(phagetype);对细菌素敏感性不同的细菌素型(bacteriocin-type),生化反应和某些生物学性状不同的生物型(biotype)。
二、遗传学分类法
遗传学分类是以细菌的核酸、蛋白质等在组成的同源程度分类。该分类法具有下述的优点:(1)对细菌的“种”有一个较为一致的概念;(2)使分类不会出现经常性或根本性的变化;(3)可制定可靠的细菌鉴定方案;(4)有利于了解细菌的进化和原始亲缘关系。
目前较稳定的基因型细菌分类法有如下几种。
(一)DNA G+C mol/%测定
(一)传统分类法
19世纪以来,以细菌的形态、生理特征为依据的分类奠定了传统的分类基础,它选择一些较为稳定的生物学性状,如细菌的形态结构、染色性、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抗原性作为分类依据,然后按主次顺序逐级区分。这种方法使用方便,分类亦较为明确,但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
(二)数值分类法
20世纪60年代,随计算机的应用而发展的细菌分类方法。它对细菌的各种生物学性状按“等重要原则”进行分类,一般需选用50项以上的生理、生化指标逐一进行比较,通过计算机分析各菌间相似度,划分细菌的属和种,并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
DNA分子两条链上4种碱基的总分子量为100,测定其中G+G或A+T摩尔百分比,能反映出细菌间DNA分子同源程度,习惯上以G+C作为细菌分类标记。不同菌属间的G+Cmol%范围很大,在25%~75%之间,但同一种细菌G+Cmol%相当稳定,不受菌龄、培养条件和其他外界因素影响,亲缘关系越近的细菌,它们G+Cmol/%越相近。目前测定的技术多用加热变性法。加热变性的DNA由于双链DNA分开,使A260紫外吸收度增加。紫外吸收度的增加与解链程度成正比。用Tm表示DNA分子中50%解链时的温度,Tm随G+Cmol%的含量线性增加。在通常条件下,G+Cmol%为40的DNA其Tm约为87℃,每增加1%G+Cmol含量,Tm约增加0.4℃,因而通过Tm可测出G+Cmol%含量。
由不同来源分离的同一种、同一亚种或同一型的细菌,称为株(strain)。株的建立是从一次单独分离物的单个原始菌落传代的纯培养物,例如从10个肺结核患者的痰液中分离出的10株结核分枝杆菌。具有某种细菌典型特征的菌株称为模式菌(typical strain)或标准菌株(standardstrain),它是该种菌株的参比菌株。在细菌的分类、鉴定和命名时以模式菌为依据,也可作为质量控制的标准。
(三)核蛋白体RNA碱基序列测定
细菌核蛋白体RNA序列比较保守,其变化十分缓慢。分离提取细菌16SrRNA,用T1核酸酶消化,分析寡核苷酸的碱基序列可测出rRNA的相关性。绘制各类群关系和树状谱,从而确定种系的发生关系。另一种研究核蛋白体RNA碱基序列的方法是rRNA-DNA杂交,其基本原理和DNA-DNA杂交方法相同,只是最后的结果表示方法不同,常用于两个有差距的微生物间测定,例如用rRNA-DNA杂交将假单胞菌属至少可分成5群rRNA同源群。
一、基本概念
1.细菌分类是根据每种细菌各自的特征,并按照它们的亲缘关系分门别
类,以不同等级编排成系统。分类有两种:①以细菌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为依据的表型特征分类法,包括有传统分类法(classical classification)和数值分类法(numericalclassification);②用化学分析和核酸分析,以细菌大分子物质(核酸、蛋白质)结构的同源程度进行分类称种系分类(phylogenetic classification)或自然分类(natural classfication)。
2.细菌命名在分类基础上,给予每种细菌一个科学名称,使之在生产实践、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工作中相互交流成为可能。按照细菌命名的法规,能保证所有的科研工作者以同样方式给予细菌命名。
3.细菌鉴定将未知细菌按分类原则放入系统中某一适当位置和已知细菌比较其相似性,用对比分析方法确定细菌的分类地位。若与已知细菌相同即采用已知菌的名称,不同者则按命名原则确定一个新名称。
(二)核酸同源值测定
同一种细菌的G+Cmol%固然应该相同,但G+Cmol%相同的却并不一定是同一细菌。因为G+Cmol%不能反映其碱基的序列。精确的办法是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测定DNA分子的相似度。其基本步骤均是先提取菌株的DNA,加热变性解链,然后将两种变性的DNA(其中一种为标记DNA或rRNA)混合液在一定的温度下保温复性,重新得到杂交的双螺旋DNA分子,鉴定其双螺旋结合率。结合率的大小反映了DNA碱基序列的相似程度和菌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的亲疏。DNA/DNA杂交时,同一菌的结合率为100%,80%~90%的同源为同一种内、同一亚种的细菌,60%~70%的同源性为同一种内不同亚种的细菌,20%~60%则认为是同一属中的不同菌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