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心理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异常心理学-心理咨询师

异常心理学-心理咨询师

第一节关于《变态心理学》1、简述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关系。

人的心理活动与世间一切事物一样,都有正反两个方面。

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总是具体表现在不同个体身上。

但有精神障碍的人,心理活动并不全是异常的,人格方面可能有缺陷并伴有思维障碍,但感知觉可能是正常的。

经过系统治疗,心理的异常部分可能得到改善或完全被矫正。

说明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有互相转换的可能。

这一可能,也是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在人群中永远并存的根据。

2、简述精神分析理论对变态心理的解释。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异常心理是由下列缘由造成的: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由于“自我”必须随时随地的学习外部世界,以便理性地处理“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所以我们体验着焦虑;为防止、抵御和消除焦虑,必须控制、压抑非理性冲动。

若压抑力不足,就产生异常心理和行为。

3、简述人本主义对异常心理的解释。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首先提出了一个“潜能”的概念,并同时赋予它一种性质,即潜能不论就生理或心理方面,都具有趋向完善的性质和特点。

然后,断定心理问题和心理异常就是由于潜能趋于完善的特征受到了阻碍,是“自我”无法实现的结果。

第二节心理正常与异常及其区分1、简述正常与异常的医学标准、统计标准、内省标准及其社会适应标准。

这是李心天1991对区分正常与异常心理提出的四类判别标准。

医学标准将心理障碍当作躯体疾病一样看待。

如果一个人的某种心理或行为被疑为有病,就必须找到它的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变化的根据,在此基础上认定此人有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

其心理或行为表现,则被视为疾病的症状,其产生原因被归结为脑功能失调。

统计学标准普通人的心理特征在统计学上显示常态分布,居中的大多数人属于心理正常范围,而远离中间的两端则被视为“异常”。

因此,一个人的心理正常或异常,是以其偏离平均值的程度来决定的。

偏离程度越大,则越不正常。

以统计数据为依据,确定正常与异常的界限。

异常心理学常见知识点

异常心理学常见知识点

异常心理学常见知识点1、心理异常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心理异常的含义是某一时段或长期的因各种因素导致的没有能力按社会认可的适宜的方式行动,而造成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是不适应的心理状态。

心理异常的基本特征是:(1)心理反应失去了合理性,即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与现实环境失去同一性和合理性。

(2)心理过程失去了协调性,即心理过程及其相互之间之间,或心理过程和行为表现之间失去了协调一致性。

(3)个性特征失去了稳定性,即心理活动及其行为表现构成的独特的个性特征失去相对稳定性。

2、造成心理异常的基本因素一是生理因素:遗传、脑功能失调、神经递质代谢异常;二是环境因素:人际关系不良、社会生活事件、丧失;三是心理因素:应激、消极情绪、挫折及对挫折情绪的消极反应。

3、心理健康判别标准主观经验标准。

指根据被判别者的主观感受和判别者的主观经验进行判别。

社会适应标准。

指根据是否适应社会生活并与之保持协调进行判别。

主要表现在自理、沟通、交往等方面。

运用时应考虑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的影响。

统计分析标准。

指根据被判别者的心理特征是否偏离平均值进行判别。

心理测验标准。

指根据规范化的心理测验结果进行判别。

如智力测验、人格测验、投射测验。

病因症状标准。

指根据是否有致病因素和症状表现进行判别。

以上前四种时社会适应标准,第五种时医学标准,是心理正常的最低标准。

4、当今社会的心理健康判别标准,提出发展标准的意义?心理健康水平的具体评估标准。

当今社会中,心理健康的“生存标准”(心理健康与否)和“发展标准”(心理健康的水平如何)是当今社会判别心理健康及其水平的两大基础标准。

发展标准的提出能更好地理解心理咨询的内涵:(分“发展性心理咨询”和“调适性心理咨询”),发展性心理咨询是要帮助来访者了解心理发展的规律,重视可能的或已经出现的各种发展性心理问题并提供处理方法。

鼓励来访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已经具有的各种现实能力,充分挖掘潜在的能力,更好的适应环境,更健全地发展自我。

异常心理学 知识点

异常心理学 知识点

第五章创伤后应激障碍一、应激的概念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人在应激状态下,会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生物性反应,如肌肉紧张度、血压、心率、呼吸以及腺体活动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加拿大学者汉斯•塞里把这种变化称为“适应性综合症”,并指出这种适应性综合症包括动员、抵抗和衰竭三个阶段。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一)概述PTSD是指在遭遇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事件后延迟出现或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

其临床表现以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持续的警觉性增高、持续的回避为主要特点。

一般在创伤事件之后数天到6个月内发病,也有些人可能延迟1月甚至数年后才出现症状,病程多持续1月以上,可以长达数月或数年。

引起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创伤事件:严重的自然灾害突发性威胁生存的事件人为创伤性事件意外事故(二)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临床表现:(1)闯入性创伤体验复现(2)回避与情感麻木(3)持续性的警觉增高创伤性应激障碍(PTSD)急性PTSD——症状的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小于3个月慢性PTSD——症状的持续时间大于3个月,甚至可持续终生延迟PTSD——症状开始于创伤性事件发生6个月或数年后根据CCMD-3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如下:症状标准:(1)遭受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异乎寻常的创伤性事件或处境;(2)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病理性重现),并至少有下列一项:①不由自主地回想受打击的经历;②反复出现有创伤性内容的恶梦;③反复发生错觉、幻觉;④反复发生触景生情的精神痛苦,如目睹死者遗物、旧地重游,或周年日等情况下会感到异常痛苦和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应,如心悸、出汗、面色苍白等。

(3)持续的警觉性增高,至少有下列一项:①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②易激惹;③集中注意困难;④过分地担惊受怕。

(3)对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情境的回避,至少有下列两项:①极力不想有关创伤性经历的人和事;②避免参加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或避免到会引起痛苦回忆的地方;③不愿与人交往、对亲人变得冷淡;④兴趣爱好范围变窄,但对与创伤经历无关的某些活动仍有兴趣:⑤选择性遗忘;⑥对未来失去希望和信心。

异常心理学复习重点

异常心理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心理异常概述第一节心理异常及其病理学模式一、什么是心理异常心理异常是指没有能力按社会认可的适宜的方式行为,以致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是不适应的心理状态。

二、心理异常的类型心理异常可分为一般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以及心身障碍与心身疾病等几大类。

1、一般心理问题〔心理失调或心理失衡〕一般心理问题是指轻微的心理异常,通常不存在心理状态的病理性变化,是正常心理活动中的局部异常状态,具有明显的偶发性和暂时性,常与一定的情景相联系。

在脱离诱发情景的条件下,心理活动那么可完全正常。

2、心理障碍狭义:是心理异常的一种表现类型,又叫心理失常。

广义:就是心理异常。

心理障碍是心理状态的病理性变化,具有明显的持久性和特异性,与一定的情景无必然的联系,即心理障碍并非由一定的情景直接诱发,但在一定的情景下可以加重。

通常是一般心理问题累积、迁延、演变的表现和结果。

3、心理疾病心理疾病是比拟严重或严重的心理异常,是多种心理障碍集中或综合的表现。

轻性心理疾病指非精神病性的心理疾病,通常具有自知力或自知力稍有缺乏,能应付日常生活要求或保持对现实的恰当接触,其中包括神经症、人格障碍和性变异。

重性心理疾病指精神病性的心理疾病,通常自知力严重缺乏,不能应付日常生活要求或保持对现实的恰当接触,其中包括器质性精神病和功能性精神病。

4、心身障碍与心身疾病心身障碍是指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主要表现为功能失调,但无病理形态学变化,也无明显精神活动障碍的躯体功能障碍。

心身疾病是指主要或完全地由心理因素引起,与情绪有关而主要表现为躯体病症,且有病理形态学变化的那些躯体疾病。

三、心理异常的病理学模式心理异常的病因模式是以各种心理学理论为根底来解释心理异常致病原因的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1、生物学模式认为心理异常也与躯体疾病一样,都有生物学方面的病因,各种精神病症都可以定位于大脑的某一特定部位。

大脑构造示意图2、心理动力学模式认为心理异常是意识与潜意识冲突的结果,即本能、欲望等在意识中,或者说是在现实社会中由于种种原因而得不到实现和满足的结果。

异常心理学 知识点整理

异常心理学 知识点整理

异常心理学 引言:为什么学习异常心理学?1、异常心理学知识对于任何职业和群体的人都具 有实用价值,特别是今后从事于心理学专业和社会工作专业的人员。

2、异常心理学知识对于每一个人的身心健康都有帮助。

● 识别● 预防● 矫正第一章本章的主要内容一、异常心理学及其有关概念二、正常与异常的界定标准三、异常心理学的简要历史四、异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异常心理学及其有关概念(一)异常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学是研究正常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异常心理学是研究异常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又称为变态心理学。

研究对象:异常心理活动;研究内容:(1)研究异常心理现象的判断标准;(2)研究异常心理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3)研究引起异常心理现象的原因;(4)研究各种异常心理活动的预防、矫正及治疗的方法。

(二)异常心理学与相关学科关系1、普通心理学与异常心理学2、医学心理学与异常心理学 心理活动心理过程 情感过程——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心理状态——注意、灵感、激情、犹豫等 个性心理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 价值观等 个性心理特点——能力、气质、性格认知过程——感知、表象、思维、想象、记忆等3、精神病学与异常心理学4、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三)一些易混淆的概念1、一般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2、心理障碍与精神障碍3、神经病与精神病4、精神病性症状与非精神病性症状1、一般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心理异常按照严重程度可以分为:一般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

一般心理问题:也称心理失衡,是轻微的心理异常,是正常心理活动中局部异常状态,它通常不存在心理状态的病理性变化,具有明显的偶发性和暂时性,常由一定的情景所诱发。

在脱离诱发情景时,个体的心理活动则可完全正常。

心理障碍:也称心理缺陷,是心理异常的一种表现类型,是心理状态的病理性变化,具有明显的持久性和特异性,与一定的情景无必然联系。

它包括轻性的心理障碍和重性的心理障碍。

异常心理学主要知识点

异常心理学主要知识点

异常心理学主要知识点异常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人类在心理方面出现异常状况的原因、特点和治疗方法。

它涉及到众多的知识点,本文将介绍关于异常心理学的主要知识点。

一、异常心理学的定义和分类异常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心理方面出现异常状况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心理障碍、心理健康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根据不同的症状和表现形式,可以将异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分为多个类别,如精神分裂症、焦虑障碍、抑郁症等。

二、异常心理学的症状和表现异常心理学的症状和表现多种多样,下面以几种常见的心理障碍为例进行介绍。

1. 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常常出现思维混乱、幻觉、妄想等症状。

他们可能听见或看见一些其他人无法感知的声音或图像,导致他们对外界现实产生错觉。

2. 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情绪低落、丧失兴趣和快乐感的心理障碍。

患者常常感到无助、自卑、绝望,并可能出现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等身体症状。

3. 焦虑障碍焦虑障碍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恐慌障碍、强迫症等。

患者可能出现过度担心、不安、紧张等情绪,常常伴随着自主神经系统的激活反应,如心悸、呼吸困难等。

三、异常心理学的病因异常心理学的病因涉及到遗传因素、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

遗传因素可能通过基因突变或家族遗传等方式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生物因素如脑结构、神经递质等与心理障碍密切相关。

心理因素包括个体的思维模式、人际关系等,而社会环境因素如慢性压力、创伤经历等也会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四、异常心理学的评估和诊断评估和诊断是确定个体是否存在心理障碍以及类型和程度的重要步骤。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临床面试、问题问卷、心理测验等。

临床面试通过与患者的直接交流来获取信息,问题问卷和心理测验可以提供客观的量化数据来辅助诊断。

五、异常心理学的治疗方法异常心理学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根据具体病因和症状的不同,可以选择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或二者结合的方式进行干预。

心理咨询师异常心理学知识整理

心理咨询师异常心理学知识整理

心理咨询师异常心理学知识整理在心理咨询的领域中,异常心理学是一门至关重要的学科。

它帮助心理咨询师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那些偏离正常心理状态的现象和行为,为来访者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异常心理学的定义和范畴。

异常心理学研究的是那些不符合社会文化规范、个体自身的发展阶段以及普遍存在的心理模式的心理和行为表现。

这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心理障碍,如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以及一些较为轻微但仍对个体生活产生显著影响的心理问题,如社交焦虑、适应障碍等。

焦虑症是异常心理学中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

患者常常会体验到过度的、无法控制的担忧和恐惧,这种情绪可能没有明确的对象或原因。

身体上可能表现为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出汗、手抖等症状。

焦虑症的成因是复杂的,可能与遗传因素、生活中的压力事件、个体的性格特点以及大脑神经递质的失衡等有关。

对于焦虑症的治疗,心理咨询师通常会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那些导致焦虑的负面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同时,在必要的情况下,也会配合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

抑郁症则是另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理障碍。

患者通常会感到持久的悲伤、失去兴趣和乐趣,自我评价降低,精力不足,甚至可能出现自杀的念头。

抑郁症的成因同样多元,包括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

心理咨询师在处理抑郁症时,除了提供情感支持外,还会运用多种治疗方法,如人际治疗、心理动力学治疗等,帮助患者重建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模式,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精神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幻觉、妄想、思维形式障碍、情感淡漠等症状。

其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一般认为是遗传、环境和神经发育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往往需要综合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等多种手段。

除了上述这些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还有一些相对较轻但同样值得关注的异常心理现象。

比如社交焦虑,患者在社交场合中会过度担心他人的评价,害怕出丑或被拒绝,从而导致回避社交活动。

异常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异常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异常心理学知识点归纳异常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中的异常现象的学科领域,它关注着人们在心理和行为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和障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异常心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1. 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在异常心理学中,精神疾病的分类与诊断是一项基础工作。

常用的精神疾病分类系统包括DSM-5和ICD-10。

这些系统通过对症状、病程和临床表现的描述,帮助专业人员准确诊断和分类精神疾病。

2. 焦虑障碍:焦虑障碍是一类常见的精神疾病,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恐慌障碍、社交焦虑障碍等。

这些障碍的特点是过度的焦虑和恐惧,常常伴随着肌肉紧张、心悸、呼吸困难等身体症状。

3. 抑郁障碍:抑郁障碍是一种情绪障碍,主要表现为持续的沮丧、丧失兴趣和愉悦感等症状。

严重的抑郁障碍可能导致患者对生活失去希望,出现自杀倾向。

4. 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会出现幻觉、妄想、情感饱满等症状。

这种疾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

5. 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一类长期存在的心理障碍,表现为人格特征的异常和偏离。

常见的人格障碍类型有边缘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和反社会人格障碍等。

6. 儿童和青少年心理障碍:儿童和青少年也可能面临精神健康问题,例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自闭症谱系障碍等。

儿童和青少年心理障碍的早期识别和干预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和适应社会。

7. 心理治疗方法:异常心理学中的心理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包括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人际治疗等。

这些方法的目标是通过改变个体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来改善其心理和行为问题。

8. 药物治疗:在某些情况下,药物治疗是治疗精神疾病的有效手段。

例如,抗抑郁药物可以缓解抑郁症状,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减轻精神分裂症的症状。

9. 心理健康促进:异常心理学不仅仅关注疾病治疗,也强调心理健康的促进。

个人可以通过保持积极的生活方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寻求心理支持等途径,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理论4-异常心理学 ★★心理咨询师考证复习资料★医学心理学专业期末复习资料

理论4-异常心理学   ★★心理咨询师考证复习资料★医学心理学专业期末复习资料

第四章异常心理学比较重要的章节,占80%左右。

案例题多出。

第一节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一.正常心理活动的功能1.正常心理的三大功能:1保障人顺利的适应环境,健康的生存发展。

2保障人正常的进行人接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的肩负责任,使社会组织正常运行。

(社会功能)3保障人正常客观的反映世界的本质以及其规律性。

2.异常心理:丧失了正常功能的心理功能。

3.如何理解心理的正常和异常:1正常和异常表现在不同个体身上的,个体形成群体2心理活动的正常和异常时可以相互转化的。

3心理活动的正常和异常在人群中会永远并存(辩证统一的观点。

)二.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的区分1.概念上的区分:(临床心理学领域)正常心理:具备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

(不包含精神病症状的心理活动)异常心理:有典型的精神障碍(精神病)症状的心理活动。

异常: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异常------精神病临床医生负责不健康:是在正常范围内的不健康。

心理咨询师工作的范围:心理不健康的人群。

并不是心理异常人群。

2.标准化的区分(四类判别标准)-----记住四个标题三.心理学的区分原则1统一性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幻觉、妄想、自知力)2协调性原则: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知情意的统一)3稳定性原则:人格的相对稳定性有无“自知力”是精神科在临床上作为判断精神障碍的指标。

第二节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第一单元认知障碍一.感知障碍1.感觉障碍:1感觉过敏:感觉阈值降低或强烈的情绪因素造成。

患者对于一般强度的刺激反应特别强烈,显得难以忍受。

-----神经症,感染后虚弱状态2感觉减退:对外界的刺激感受性减低。

如强烈的疼痛刺激仅引起轻微感觉甚至无感觉。

----癔症,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抑郁状态,木僵状态。

3内感性不适(体感异常):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舒服或者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如蚁爬感,游走感。

----神经症,躯体化障碍,抑郁状态,精神分裂症。

2.感觉障碍:(1)错觉:人们观察物体时,由于物体受到形、光、色的干扰,加上人们的生理、心理原因而误认物象,会产生与实际不相符的判断性的视觉差。

异常心理学(知识点)讲述

异常心理学(知识点)讲述

异常心理学 知识点第一节 心理异常概述1、什么是心理异常?心理异常是指个体在某个时段或长期没有能力按照社会认可的适宜的方式行动,以致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是不适应的心理状态。

2、心理异常有哪些特征?(1)心理反应失去合理性,即心理活动或行为表现与现实环境失去同一性和合理性。

(2)心理过程失去协调性,即心理过程及其相互之间或心理过程和行为之间失去协调一致性。

(3)个性特征失去稳定性,即心理活动及其行为表现过程的独特个性特征失去相对稳定性。

3、心理异常可以分为哪些类型?(1)非病理性心理异常,包括一般心理问题 (2)病理性心理异常,包括心理障碍a、非精神病性心理障碍,指心理紊乱 b、精神病性心理障碍,指精神失常 c、介于两者之间的心理障碍,指边缘状态注释:4、心理异常的病理学模式有哪些?(1)生物学模式,这种模式认为,各种精神症状都可以定位于大脑的某一特定部位。

(2)心理动力学模式,这种模式认为,心理异常是欲望、本能在意识或现实社会中不能得到实现和满足的结果。

(3)行为模式,这种模式认为,心理异常是“不良学习”的结果。

(4)社会学模式,这种模式认为,心理异常是生活变动等社会因素影响的结果。

(5)整体论模式,这种模式认为,分析心理异常的病因时,要全面考虑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

注释:5、哪些因素引起心理异常?(1)生物学因素a、遗传b、脑功能失调c、神经递质代谢异常(2)环境因素a、人际关系不良b、社会生活事件c、丧失(3)心理因素a、应激b、消极情绪c、挫折注释:第二节心理健康及其诊断标准6、简述心理健康运动的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20世纪初到1945年二战结束。

此期间心理健康运动的内容从改善精神病人的待遇到注意精神疾病的预防。

(2)二战结束到60年代末。

心理健康运动的内容从关心身心因素的制约到关注社会因素的影响。

(3)70年代初至今。

心理健康运动的内容从努力提高个体的适应能力到力图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

异常心理学复习大纲

异常心理学复习大纲

异常心理学复习大纲名词解释1、变态心理学:是研究异常的心理现象与行为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的科学。

2、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长时间、持续性不集中,以及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情绪冲动、任性,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

3、神经症:指在面对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时,由于过去不良的学习经验的影响而产生的持续性焦虑和恐惧情感。

4、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抑郁症患者常有兴趣丧失、自罪感、注意困难、食欲丧失和有死亡或自杀观念,其他症状包括认知功能、语言、行为、睡眠等异常出现。

5、系统脱敏法:也称交互抑制法,是一种基本的行为治疗技术,这种方法是诱导患者缓慢地暴露于导致神经症焦虑地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神经症焦虑习惯的目的。

强迫性障碍:是以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特征。

它是严重影响个体日常生活的一种心理障碍。

6、社交恐怖症:以害怕与人交往或当众说话,担心在别人面前出丑或处于难堪的境况,因而尽力回避特征的一种恐怖症。

7、广泛性焦虑障碍:是指经常为小事而感到持续焦虑的状态,这种焦虑与周围任何特定的情境都没有关系,而一般是由过度的担忧引起的。

8、躁狂症:是一种异常夸张的欢欣喜悦或愉快的情感状态,典型表现以心境高涨、思维奔逸和意志行为增强、“三高”症状为基本特征。

9、病态人格:又称精神病态或者人格障碍,指一种人格发展的内在不协调,在没有认知过程障碍或者没有智力障碍的情绪下出现的情况反应,动机和行为活动的异常10、被动攻击性人格障碍:对适当进行社交活动和职业工作的要求采取被动对抗,如固执已见、故意的效率低下、伪装的遗忘等。

11、心境障碍:是一种以心境紊乱作为原发性决定因素或者成为其核心表现的病理心理状态,原称"情感性精神障碍",现称"心境障碍"。

12、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男性多于女性。

异常心理学主要知识点归纳

异常心理学主要知识点归纳

异常心理学主要知识点归纳异常心理学研究的是与正常心理有明显不同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这些异常心理状态可能带来心理障碍或功能障碍。

异常心理学知识点非常广泛,涵盖了多个领域和研究方向。

下面是对异常心理学主要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

一、常见心理障碍1. 焦虑障碍: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恐慌症、社交焦虑障碍等。

焦虑障碍表现为过度担忧、紧张不安、恐惧等症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功能造成较大影响。

2. 抑郁障碍:抑郁障碍是一种情绪低落、丧失兴趣、自卑无助等症状的心理障碍。

常见的抑郁障碍包括抑郁发作、双相障碍等。

3. 强迫症:强迫症是一种强迫性思维和行为的心理障碍。

患者常常有强烈的妄想思维或无法克制的冲动行为,造成个体痛苦和功能障碍。

4. 食欲失调与进食障碍:包括厌食症、暴食症和暴食-净化综合征等。

这些障碍涉及饮食失调和体形认知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5. 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表现为幻觉、妄想、思维混乱等症状。

患者的现实思维和情感体验严重受损。

二、心理疾病的诊断和评估1. 临床诊断:异常心理学中,临床心理学师利用系统的评估工具、面谈、观察等手段对患者进行诊断和评估。

常见的诊断手段包括结构化面谈和临床观察。

2. 量表与测试:为了评估患者的心理和情绪状态,临床心理学师常用心理测评工具,如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等,以评估病人的心理状况和确定治疗方案。

3. 病因与风险评估:对于心理障碍的发生与发展,异常心理学研究还关注个体的病因及发病风险。

病因包括遗传、环境、生物化学等多个因素。

三、心理疾病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心理药物是常见的治疗心理障碍的方法之一。

例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心理症状。

2. 心理疗法:心理治疗是基于心理学原理和方法,通过面谈、认知重构、行为矫正等手段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等。

心理咨询师异常心理学考点梳理

心理咨询师异常心理学考点梳理

心理咨询师异常心理学考点梳理在心理咨询师的学习与实践中,异常心理学是一门重要且复杂的学科。

它为我们理解和处理各种心理异常现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下面就来对异常心理学的一些重要考点进行梳理。

一、异常心理学的定义与范畴异常心理学是研究异常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它关注的不仅仅是严重的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还包括各种程度较轻但仍对个体生活产生显著影响的心理问题,如焦虑障碍、人格障碍等。

异常心理现象的范畴非常广泛,包括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的异常。

例如,出现幻觉、妄想等认知异常;过度的焦虑、抑郁等情感异常;意志减退、冲动控制障碍等意志异常;以及强迫行为、自伤行为等行为异常。

二、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在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异常时,通常会依据以下几个标准:1、统计学标准:根据心理特征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来判断是否异常。

如果个体的心理特征偏离了大多数人的平均水平,就可能被视为异常。

但这种标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有些心理特征虽然在统计上罕见,但并不一定意味着是病态的。

2、社会规范标准:个体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的道德、法律和文化规范。

如果违反了社会普遍接受的规范,可能被认为存在心理异常。

然而,社会规范在不同的文化和时代背景下可能会有所变化。

3、个人的主观痛苦:个体自身感受到强烈的内心痛苦,这种痛苦可能影响到其正常的生活、工作和社交功能。

但有些心理障碍患者可能由于缺乏自知力而不感到痛苦。

4、功能损害标准:观察个体的心理状态是否导致其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出现明显的功能损害。

如果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个体的适应能力和社会功能,就更有可能被认定为异常。

三、常见的异常心理障碍1、焦虑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表现为持续的、过度的担忧和焦虑,常常伴有身体症状,如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肌肉紧张等。

惊恐发作:突然发作的极度恐惧和不适感,伴有心跳加速、呼吸困难、头晕等症状。

恐惧症:对特定的物体、情境或活动产生强烈的、不合理的恐惧。

心理咨询师异常心理学知识汇编

心理咨询师异常心理学知识汇编

心理咨询师异常心理学知识汇编异常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关注的是那些偏离正常心理功能的行为、情感和思维模式。

对于心理咨询师来说,掌握异常心理学的知识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来访者的问题,还能为有效的干预和治疗提供坚实的基础。

一、异常心理学的定义与范畴异常心理学主要研究各种心理障碍的表现、成因、诊断和治疗。

心理障碍可以包括焦虑障碍、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进食障碍、睡眠障碍等等。

这些障碍会对个体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人际关系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二、常见的心理障碍1、焦虑障碍焦虑障碍是最为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社交焦虑障碍、特定恐惧症等。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患者常常过度担忧各种事情,难以控制自己的焦虑情绪;惊恐障碍则表现为突然发作的极度恐惧和身体不适;社交焦虑障碍的个体在社交场合中会感到极度不安和害怕被评价;特定恐惧症则是对特定的物体或情境产生强烈的恐惧。

2、心境障碍心境障碍主要包括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症患者会经历持久的低落情绪、失去兴趣和快乐感、睡眠和食欲改变、自我价值感降低等症状。

双相情感障碍则是在抑郁和躁狂状态之间交替,躁狂发作时患者可能表现出精力旺盛、思维奔逸、活动增多等。

3、精神分裂症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精神障碍,患者可能出现幻觉(如听到不存在的声音)、妄想(如坚信自己被监视)、思维形式障碍(如言语混乱)、情感淡漠、意志减退等症状。

4、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指个体的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给个体自身或他人带来痛苦。

常见的人格障碍有边缘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等。

5、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贪食症和暴食障碍。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过度限制饮食,导致体重过低;神经性贪食症则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暴饮暴食,随后采取不适当的补偿行为,如催吐、过度运动等;暴食障碍则是以频繁的暴食行为为主要特征。

6、睡眠障碍如失眠症、嗜睡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异常心理学知识点

异常心理学知识点

异常心理学知识点异常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人的心理健康和异常行为之间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经常会遇到一些心理异常的情况,比如焦虑、抑郁、强迫症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异常心理学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异常心理现象。

一、常见的心理异常症状及其特征1. 焦虑症:焦虑症是一种持续的、无法控制的强烈恐惧或不安的情绪。

其特征包括不安感、紧张感、心慌、恐惧等。

焦虑症可能会导致身体不适,比如呼吸困难、胸闷、头晕等。

2. 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情绪障碍,表现为长时间的低落情绪、消极思维、对平常感兴趣的事物失去兴趣等。

抑郁症还可能导致体重改变、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3. 强迫症:强迫症是一种人们无法摆脱的强迫行为和不断重复的思维。

患者可能会出现反复洗手、检查事物是否锁好等行为,以及强烈的焦虑感和厌恶感。

4. 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幻听、妄想、情感淡漠等症状。

此外,他们还可能出现思维不连贯、社交障碍等情况。

二、异常心理学的原因与影响因素1. 遗传因素:研究表明,某些心理异常现象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例如,人们患抑郁症或焦虑症的风险可能会受到家族遗传的影响。

2. 生理因素:异常心理现象与人体生理机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例如,一些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脑内化学物质可能存在异常,从而导致情绪低落。

3. 心理因素:人们的个体差异和心理特点也可能对异常心理现象的产生起到一定的作用。

比如,过度的自我要求、思维方式的扭曲等,可能会增加焦虑、抑郁等症状的发生。

4. 环境因素:外部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是异常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生活中的压力、社会支持系统的良好与否等,都可能对心理异常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一定的影响。

三、异常心理的诊断与治疗方法1. 诊断:异常心理学的诊断通常需要专业人士进行,如心理学家或精神科医生。

他们会通过面谈、问卷调查、观察等方式来确定一个人是否患有某种心理异常,并进一步做出合理的判断。

异常心理学 word

异常心理学 word

第一章异常心理学概论1 概述异常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科学,是研究异常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及规律的科学。

2.概念区分(1)神经病:属于临床医学中神经病学的研究范畴。

当个体的神经系统出现障碍时个体表现为神经系统的不同的疾病。

(2)精神障碍:与精神疾病的含义大致相同,属于临床医学中的精神病学的研究范畴。

内容包含了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神经症、焦虑障碍、人格障碍等。

(3)精神病:属于临床医学中的精神病学的研究范畴,分广义和狭义,广义的精神病概念类似于神经疾病的概念,但是更多的是应用狭义的概念。

是指精神障碍中患者心理功能严重受损,自知力缺失,不能应付日常生活要求并保持与现实的接触的情况,主要包括精神分裂和某些(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心境障碍。

(4)心理障碍:许多不同种类的心理、情绪、行为失常的统称,属于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包括:广义的概念和狭义的概念。

广义的概念与精神病学中的精神障碍所涉及的内容相似。

狭义的概念,更偏重于说明重性精神病、器质性精神障碍以外的那些更多的由心理原因所致的障碍,如神经症、或焦虑障碍。

第二章焦虑障碍1.焦虑的概念焦虑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又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

2.焦虑的分类•状态焦虑:一种病理状态,持续时间较短,焦虑程度较重,植物性神经功能失调较显著。

•特质性焦虑:从幼年时期开始形成的一种人格特征,这种人自幼显示出焦虑倾向,且持续终生。

3.焦虑障碍概述3.1 诊断分类•DSM-IV中焦虑障碍的主要类型惊恐障碍(伴有或不伴广场恐怖)、广场恐怖(无惊恐障碍)、特殊恐怖症、社交恐怖症、强迫症、广泛性焦虑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CCMD-3中神经症的主要类型–恐惧症(恐怖症):场所、社交、特定恐惧症–焦虑症: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强迫症3.2神经症特征•神经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常心理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异常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人类在心理上出现
的各种异常状况。

本文将对异常心理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
病因学、分类与诊断、治疗方法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梳理,
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异常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 异常心理学的定义和范畴
异常心理学是研究各种心理障碍、心理问题以及精神疾病的学科。

它涉及到多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临床心理学、心理病理学和精神病学。

异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各种心理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
精神分裂症等。

2. 异常心理学的病因学
异常心理学研究个体在心理上出现异常状况的原因。

它涉及到生物
学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三个层面。

生物学因素包括个体的遗传、脑结构和化学物质等方面的影响;心理因素包括个体的个性特点、心
理防御机制等;社会因素包括家庭环境、社会压力、文化因素等。

3. 异常心理学的分类与诊断
异常心理学将心理障碍按照一定的分类系统进行归类,以便于准确
的诊断和治疗。

目前广泛使用的分类系统包括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
计手册(DSM)和国际疾病分类(ICD)等。

这些分类系统将不同的
心理障碍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并制定相应的诊断标准。

4. 异常心理学的治疗方法
在异常心理学中,治疗方法旨在帮助个体减轻症状、改善心理功能,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
社会支持等。

药物治疗通常适用于需要药物干预的心理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治疗则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治疗等多种
方法。

5. 异常心理学的预防与干预
异常心理学强调对心理障碍的预防与干预。

预防措施包括心理教育、心理健康促进等,旨在提高人们的心理抵抗能力和应对能力,减少心
理障碍的发生。

干预措施包括早期识别、及时干预和长期随访等,以
帮助个体恢复健康或者减轻心理症状的严重程度。

6. 异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为了深入了解和研究心理障碍,异常心理学使用了多种研究方法。

常见的研究方法包括系统观察、实验研究以及临床研究等。

研究人员
通过这些方法,收集和分析数据,以寻找心理障碍的病因和发展规律,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异常心理学的主要知识点的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
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异常心理学的研究不仅帮助我们理解人类心
理的多样性,也为心理健康的维护和心理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理
论和实践基础。

希望本文的总结能够对读者在学习和了解异常心理学
方面有所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