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万达周边地块概念规划设计0508
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芜湖市2022年度市区经营性用地供应计划的通知
![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芜湖市2022年度市区经营性用地供应计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bd8a1260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ab.png)
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芜湖市2022年度市区经营性用地供应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芜湖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6.28•【字号】芜政秘〔2022〕32号•【施行日期】2022.06.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芜湖市2022年度市区经营性用地供应计划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皖江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发改委、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建局、城管局、财政局、生态环境局、土储中心:现将《芜湖市2022年度市区经营性用地储备计划》等印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工作要求,请遵照执行:一、各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根据计划安排,立即启动计划收储地块的土地、房屋征收以及杆线迁改等工作。
属存量建设用地的,各区政府应联系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及时办理收回程序;属新增建设用地的,由各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完成新增建设用地的报批工作和转用地手续。
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尽早完成年度储备计划地块对应的控制性单元规划的编制,指导各区开展土地报批、土地收回、权属注销等工作,合理安排土地指标,依申请出具拟出让地块的规划设计条件,及时审查办理土地收储和出让的相关手续,确保收储和供应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市征收办督促各区政府对列入2022年度储备计划的地块加快拆迁工作进度,对列入年度供应计划的地块做好扫尾工作,确保完成收储、开发及供应任务。
四、市财政局做好收储及开发资金的保障工作,及时审核拨付相关费用。
五、市土储中心会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及时做好土地指标及收储资金的筹集、图则编制、土壤污染调查等相关工作。
六、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建局在年度计划片区开发项目的规划审批、立项、可研批复、概算审查、建设手续办理等方面积极支持,确保片区土地综合开发工作顺利实施。
七、对列入供应计划的地块公告前须将地上建(构)物拆除干净,对地表清表、零星杆线(10kv及以下的杆线)可在交地前完成迁改或拆除,相关出让前期工作先行启动。
芜湖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芜湖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3bf94d03eefdc8d377ee3217.png)
芜湖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芜湖市城乡规划局2009年12月目录1 总则第一部分城市用地2 城市用地分类与标准3 居住用地4 公共服务设施5 工业用地6 城市绿地第二部分城市设计与建筑控制7 公共开放空间8 建筑容量控制9 建筑物的退让控制10 建筑间距控制要求11 建筑物的高度控制12 建筑物的景观控制13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第三部分道路交通及其他基础设施14 道路交通设施15 市政公用设施附录A 本标准用词说明附录B 计算规则1 总则1.0.1 为加强城乡规划管理,保障城乡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技术规定。
1.0.2 本技术规定以国家和安徽省的有关规范及标准为依据,并结合芜湖市城市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1.0.3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从事与城乡规划有关的活动,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本技术规定。
1.0.4 在本规定发布施行前,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已提供规划条件或审批的规划方案,原则上按原规划条件或批准的规划方案实施。
但涉及日照间距、建筑面积计算等需按照此技术规定执行。
1.0.5 如本技术规定依据的国家或安徽省的有关规范及标准发生变化,以新的标准执行。
1.0.6 本技术规定解释权属芜湖市城乡规划局。
1.0.7 本技术规定自2010年1月1日起试行。
1.0.8 市辖三县可参照本技术规定执行。
第一部分城市用地2 城市用地分类与标准2.1城市用地分类2.1.1 城市用地分类适用于各阶段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用地统计工作。
2.1.2 城市用地分类以土地的使用功能为主导因素,兼顾其它相关因素。
2.1.3 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按《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执行。
2.1.4 使用城市用地分类时,应根据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工作深度的不同要求,采用用地分类的全部或部分类别。
2.2城市建设用地标准2.2.1 城市建设用地应包括居住用地(R)、公共设施用地(C)、工业用地(M)、仓储用地(W)、对外交通用地(T)、道路广场用地(S)、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绿地(G)和特殊用地(D)九大类用地,不包括水域和其它非城市建设用地。
城市规划:芜湖市中山路步行街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芜湖市中山路步行街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17df324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25.png)
芜湖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路商业街地处芜湖市中⼼区,⼤镜湖的西侧,是全市的商业⽂化中⼼,也是芜湖市的城市标志性街区之⼀。
现状道路为⼀块板形式,中部为10⽶宽混合车道,两侧为5-10⽶的⼈⾏步道。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市政府决定对中⼭路商业街进⾏整体综合改造,使之成为集商业、旅游、⽂化、休闲等功能于⼀体的步⾏商业街。
规范范围中⼭路步⾏商业街的规划范围北起北京路、南⾄⼆街,西到中和路,东⾄镜湖边,南北全长约690⽶,东西纵深160-180⽶。
规划构思为满⾜⼈民群众⽂化⽣活和物质消费⽔平不断提⾼的客观要求,重塑和强化“芜湖商业第⼀街”的形象和地位,提⾼街区的⽂化品位。
规划布局中⼭路南北两段保留购物为主,休闲、娱乐为辅的功能。
对沿线横向⽀路同步进⾏改造建设和规|考试|⼤|划引导,将其发展为中⼭路步⾏商业系统中的⼏个特⾊商业街区。
中部建设⼀个以休闲、观景为主的中⼼休闲⼴场,并以中⼼休闲⼴场为“视窗”,将镜湖的优美风光引⼊商业中⼼,以刺激消费、繁荣市场,同时创造⼀个⽓韵⽣动流畅的活动空间。
以中⼭路为中⼼的步⾏商业街实⾏纯步⾏化。
打通中和路和中⼭桥匝道,取代中⼭路原有的交通功能。
增设机动车和⾮机动车停车场。
根据规划构思对商业街、中⼼休闲⼴场、和平⾳乐⼴场以及周围环境作出整体设计,合理配置绿化和雕塑⼩品以及灯饰等。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街道南北全长690⽶,街道东西向纵深160-180⽶,绿地⾯积8000平⽅⽶,花岗岩铺装⾯积45000平⽅⽶,中⼼休闲⼴场⾯积8500平⽅⽶,和平⾳乐⼴场⾯积2300平⽅⽶,⼉童游戏⼴场⾯积2800平⽅⽶,雕塑3座,普通照明灯168盏,⾼杆灯1盏,地灯500盏,各类花坛40座,景观树148棵,⼤型⾳乐喷泉1座,叠泉1座,四季花钟1座,电话亭15组,咖啡吧1处,报刊售货亭15座,盲道全长980⽶,公厕1座,智能化监控管理中⼼1处。
实施效果显著改善了市中⼼区即中⼭路⼀带的城市环境,形成了购物、旅游、休闲、⽂化、餐饮等综合功能,繁荣了市场,美化了城市,促进了旅游,带动了芜湖的经济发展。
芜湖县湾沚镇城南地块规划建议方案7[1]24
![芜湖县湾沚镇城南地块规划建议方案7[1]24](https://img.taocdn.com/s3/m/aad253115901020207409c41.png)
开发区大力推动大项目建设,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泰德光伏、富山重工、全兴机械等优质企业开工建
近年来,芜湖县社会消费需求不断高涨,随着房地产 市场的持续升温,居民教育、旅游、汽车等消费支出的明 显增加,2009年内消费需求一直较为旺盛。全年可实现社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2.40 亿元,比上年增长 23.3%。
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特征
发展次序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发展阶段 初步城市化
高速发展期
由此可见,芜湖县商业土地集中放量,未来商业地产市场竞争激烈; 芜湖县商业市场开始向集中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转变; 土地出让均价1054.36元/㎡,土地出让楼面地价为506.09元/㎡,容积率2.1; 由此可见,政府鼓励高层建设,未来高层将会成为芜湖县市场主流。
小结
城市经济快速发展,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其发展速 度并未减缓。宏观环境良好。
项目突破点:
通过对市场的研究,寻找项目发展出路!
市场分析要回答的核心问题 Q1:芜湖县房地产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 Q2:在所处市场竞争中寻找到突破口!
趋势研究
二、芜湖县地产 宏观经济调研精要
1、城市发展 2、土地市场 3、小结
城市概述
芜湖县
长江三角洲的中心腹地
芜湖县区位独特,交通便捷。地处泛长 三角腹地,承东启西,连南接北,通江达海。 境内青弋江直通长江黄金水道,皖赣铁路、 宁安城际高速铁路、 104省道、205国道在 境内交汇而过,沪渝高速、宁芜高速以及正 在建设的铜芜宣高速、溧芜高速在县域均设 有出入口,构成了芜湖县到江浙地区3小时高 速公路网。
芜湖汽车城规划及建筑设计文本first part
![芜湖汽车城规划及建筑设计文本first part](https://img.taocdn.com/s3/m/4bb46423580216fc700afd4a.png)
五合国际建筑设计集团Design Description MasterplanBird View Perspective Function Analysis Traffi c AnalysisGreenspace Analysis Staging PlanPerspective 1 Car Culture First Level Plan Second Level PlanLocation elevations one Location elevations two Car Megamart Appartments Roadside Retail Perspective two hotel Theme Park HotelMedical CentrePerspective 3 race track F3 Racetrack Grandstand Grandstand MatrixThe Concept123Analysis.4567Car Culture Centre89101112Car AccessoriesMegamart13Residential Appartments14Retail 15Hotel 161718Medical Centre20F3 Racetrack21222324Matrix25设计说明总平面鸟瞰图功能分析交通分析绿化分析分期开发汽车中心效果图一层平面二层平面立面一立面二汽车销售中心公寓沿街零售酒店效果图主题公园酒店医疗中心F3赛道效果图F3赛道主看台主看台经济指标概念12 3分析4567汽车城89101112汽车配件市场13公寓住宅14商业15 酒店 161718医疗中心20F3赛道21222324经济指标25计集团五合国际建筑设计集团1Design PhilosophyThe design concept for the Wuhu Car Culture Centre represents a wholly new approach to the provision of facilities and services related to buying and owning a car. For the fi rst time in the world, everything to do with the culture of the car from the history of automo-bile development to the latest technology available can be found on one site.The highly integrated approach to planning the facili-ties in the car culture centre will create a vibrant and active place that will provide a complete car culture experience for car enthusiasts and encourage retail and car sales. The buildings in the centre take their form from the metal and plastic skins and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mponents of modern cars. The wrapping and interconnected forms of the build-ing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highly integrated mixed use functions within. A network of walkways, decks and plazas link the facilities together and separate pedestrian and vehicular movement on the site. With car servicing facilities and car parking restricted to below the plaza level this enables free pedestrian access to retail and public facilities.To respond to this new way of planning facilities in a unique development, an innovative approach to the architecture is required.The F3 track and related facilities have been de-signed to world class standards and will certainly be-come known as a great place to race F3 cars, along with a number of motor sports in China.The four to fi ve star hotel provides top accommoda-tion for race competitors and visitors to Wuhu and overlooks the F3 track, the car theme park and the lake. The hotel also acts as a giant digital billboard for advertising the site and broadcasting the races to the adjacent Car Culture Centre.设计说明芜湖汽车城的设计理念是对以车为主题的一系列设施与服务的全新诠释。
芜湖弋江区未来规划出炉,涉及商业、学校、城市交通建设
![芜湖弋江区未来规划出炉,涉及商业、学校、城市交通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2ff91879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bc.png)
芜湖弋江区未来规划出炉,涉及商业、学校、城市交通建设2021.5月21日,芜湖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了弋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该文件涉及到未来弋江区发展的诸多细节!今天整理了部分文件要点,一起来看看弋江区未来发展的亮点!总体定位与发展规模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围绕“创新创业孵化区、协调融合中心区、绿色美丽生态区、开放转型集聚区、幸福共享样板区”五个发展定位,充分发挥弋江区在“双高”资源集聚、教育体育会展医疗资源相对集中、水系资源丰富等资源优势,构建发挥“一核、两翼、三片区、一圈廊+X”城市空间发展新格局。
•“一核”。
两高融合发展核,为高新区和高教园区融合集聚发展区,是城市发展的赋能核心•“两翼”。
两翼主要包括高新区南翼(高新区南区)和江北区西湾翼(江北新区西湾园区),是核心区的拓展发展区•“三片区”。
“三片区”分别为建成区(二环内),主要是城市功能的完善提升;拓展区(二环与三环之间)•一圈廊为“十里江湾-青弋江-荆山河-漳河”水利设施风景廊环•“X”由多点位城市功能特色集聚区构成,主要包括松鼠小镇、金鹰商贸圈、现代商贸物流圈、特色诊疗集聚区、体育健康集聚区、会展集聚区等。
具体发展定位:高新区南翼,主要包括高新区南区海创、海螺川崎、中小企业创业园等,是提升全区生态环境和提高全区整体品质的重要区块。
提升芜湖南站综合枢纽地位,发挥芜湖南站对中心城区和人口集聚的影响,促进弋江区作为中心城区的城市地位提升。
加强九华南路、花津南路与205国道之间横向道路建设,完善南区路网通达度。
江北新区西湾翼,主要指江北新区西湾园区,是弋江区在大龙湾片区跨江发展的战略要地,主要承接和集聚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微电子及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和节能环保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培育高端制造业集聚。
“三片区”。
“三片区”分别为建成区(二环内),主要是城市功能的完善提升;拓展区(二环与三环之间),主要是城市未来宜居功能的拓展;生态农业涵养区(三环以外),主要是生态保护和都市型农业区。
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芜湖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的通知
![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芜湖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6b063a42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23.png)
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芜湖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芜湖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9.02•【字号】芜政〔2016〕87号•【施行日期】2016.09.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芜湖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的通知芜政〔2016〕87号各县、区人民政府,省江北产业集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大桥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驻芜各单位:《芜湖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已经2016年6月17日市政府第3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遵照执行。
2016年9月2日1 总则1.1 制定目的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保障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开发区总体规划等顺利实施,合理配置城市空间资源,为国有土地使用和建设开发提供规划管理依据,根据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结合芜湖市城乡规划管理实际,特制定芜湖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以下简称控规通则)。
1.2 编制依据控规通则以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以及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开发区总体规划等为编制依据,衔接各专业规划中的设施配建要求。
1.3 适用范围芜湖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国有土地使用和建设开发的规划管理和各项工程设计和建设,除符合国家及地方现行的各项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外,同时应符合控规通则。
1.4 控规体系芜湖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体系由控规通则和地块图则两部分组成。
控规通则是国有土地使用和建设开发的一般性通用管理规定;地块图则是明确各地块的使用性质、控制指标、配套设施等具体规划建设要求的管理规定。
控规通则和地块图则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定文件,经依法审批并公示后,是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规划行政许可、实施规划管理的依据。
对于已组织编制地块图则的,地块相关控制指标以地块图则中确定的指标为准,未编制地块图则的地块,按本通则规定合理确定。
芜湖东方蓝海大砻坊160万方旧城改造项目商业部分规划设计可行性建议
![芜湖东方蓝海大砻坊160万方旧城改造项目商业部分规划设计可行性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f78908e99b89680203d8251b.png)
• 过去:植根于区域的原有优势(人文、习惯、产业、政策) • 现在:增强人流,繁荣区域,扩大区域影响力和地标性 • 将来:商业中心运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区域的声誉 • 住宅:分为前驱拉动、片区提升、普通补充三种 • 商务:商务空间的延展补充(starbucks)、选择理由的增强性 • 酒店:或配合或新建(国内超豪华酒店近来的合作模、范例:京 基—客户复合性) • 休闲心理:调动所有可能性,贩卖一切你的梦想 • 未来趋势:我们去**而不是我们去**区
(二)、核心商业区
1、内街铺位,北侧内街进深不超过12米,面宽3.6到4.2米,南侧 内街进深控制在10米左右,面宽在3.3到4.2之间。
2、一层层高4.2米,二层层高3.9米,三层3.6米。
(三)、各住宅组团商业面积
各住宅组团社区底商或裙楼商业面积控制在该组团住宅面积的 8%到12%。
(四)轻轨沿线商业
将轻轨形成的城市空间打造为城市积极的、有活力的、有价值的 商业空间;在原有华森院方案基础上扩大,单体建筑增加到2000方左右, 总量控制在1万平米左右。 (五)不同业态主力店对建筑的要求要充分考虑,比如影院的层高不 低于7.5米。
三、A地块商业
1、物业参数 a、开间、进深和层高
开间 沿康复路商铺 3.6—4.2米 以3.9到4.2米为主 3.9—4.2为主 进深 不超过14米 12到14米为宜 不超过14米 12到14米为宜 一拖二 一层4.2 二层3.9 一拖二 一层4.2 二层3.6 一拖二 一层4.2 二层3.6 局部一层,层高5.3 层高
芜湖古城修建性详规优化方案和部分重点地段建筑设计任务书(1)
![芜湖古城修建性详规优化方案和部分重点地段建筑设计任务书(1)](https://img.taocdn.com/s3/m/8a902483a0116c175f0e485d.png)
芜湖古城修建性详细规划优化设计和重点地段建筑设计方案招标文件设计任务书一、项目概况芜湖市作为安徽省沿江开放城市,地处长江三角洲,是皖江开发开放的龙头城市。
2012年《芜湖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性质为:国家创新型城市、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滨江大城市、安徽省双核城市之一。
城市主要职能: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综合交通枢纽、现代物流中心、文化旅游中心和科技教育卫生中心。
城市发展目标:按照国家、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总体部署,努力增强省域核心城市综合辐射带动能力,将芜湖建设成为长江流域最具创新能力及更加开放的经济文化强市、最为优美和谐的生态园林城市。
原“芜湖古城”位于芜湖市区老城区,南临青弋江,东至环城东路,西达环城西路,北靠环城北路,是古代芜湖城区旧址,始建于宋代,复建于明代。
目前,“芜湖古城”西边范围有所缩小,只抵九华中路一线。
区内有花街、南门湾、南正街、儒林街、肖家巷等历史街区,历史传统风貌保存较好,并留有大成殿、衙署前门、雅积楼、小天朝、老城隍庙遗址等历史遗存。
形成于明万历年间的南正街是我市最早的商业步行街,店面相连,粉墙黛瓦,至今仍呈现着江南历史传统商业步行街的景观。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古城内存在着基础设施陈旧落后、安全隐患多,具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失修,而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却难以吸引游客,传统的商业功能缺乏吸引力等问题。
为充分保护好芜湖古建筑、古文化遗产,恢复再现历史传统街区风貌,展示城市历史文化底蕴,提高城市品位,推动城市商业旅游经济发展,同时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奠定基础条件。
根据芜湖市城市总体规划,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芜湖古城”的旧城改造保护更新工作,并于2008年邀请同济大学进行了“芜湖古城”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的编制工作,2012年邀请上海万科作了“芜湖古城”规划导则,现启动“芜湖古城”修建性详细规划优化设计,及重点地段的建筑设计方案工作,为下一步项目具体实施奠定基础。
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芜湖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的通知-芜政[2005]89号
![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芜湖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的通知-芜政[2005]89号](https://img.taocdn.com/s3/m/1435bf3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7b.png)
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芜湖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的通知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05.12.02施行日期2005.12.10文号芜政[2005]89号主题类别机关工作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正文:---------------------------------------------------------------------------------------------------------------------------------------------------- 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芜湖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的通知(芜政〔2005〕89号二00五年十二月二日)各县、区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大桥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驻芜各单位:《芜湖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第2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芜湖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科学、合理地制定城市规划,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障城市规划的实施,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以及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城市规划区,是指本市市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市人民政府在编制或调整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
第三条控制老城区建设规模,合理发展近郊城镇和建制镇,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
各项建设必须合理用地,节约用地。
任何建设不得造成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城市风貌,影响各项功能的协调。
第四条城市规划的编制应依据本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
城市规划确定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应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规定纳入本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按计划分步实施。
《芜湖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公示
![《芜湖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公示](https://img.taocdn.com/s3/m/12eb95b11a37f111f1855b8a.png)
/newsinfo.php?id=1845
2/18
12-5-19
《芜湖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公示--芜湖市城乡规划局 -- 芜湖市城乡规划局主办
芜湖因水而兴,规划 “以山为骨、以水为脉”,建设拥江魅力都市。江北新城商务文化核心区、江南城区现代服务核心区及龙湖都市生 态休闲区遥相呼应,两江三城共同构建水清山秀、宜居宜业的大芜湖。
按照国家、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总体部署,建设经济实力雄厚、创新活力迸发、生态环境优美、城市功能完善、文化繁荣发 展、社会和谐有序的现代化大都市。到2030年左右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机制完全建立,全面实现现代化。
3、城市规划策略 (1)区域联动芜马同城,打造安徽省域核心 积极构建宁合芜城市群,与南京“战略合作”、与合肥“并进引领”。加快推动芜马都市圈建设,与合肥都市圈共同实现安徽省双核引 领目标。 (2)自主创新加速转型,确立核心竞争优势 坚持自主创新、转型升级,努力构建具有自主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壮大四大支柱产业,加快培育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优先发展五大服务业。努力打造区域金融中心、贸易物流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 (3)提升江南舞动江北,开启都市跨越篇章 坚持组团发展与产城融合理念,举全市之力,加快实施跨江发展,形成城市两岸共同繁荣的拥江发展格局。突出综合集聚、高端引领, 完善城市各组团服务配套功能,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 (4)江湖溢彩山水同城,建设拥江活力之城 凸显“山水”、“文化”特色,本着显山露水的理念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设拥江魅力都市。大力推动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 提升文化软实力,着力打造皖江明珠、创新之城。 4、城市发展规模 (1)人口规模 2030年市域总人口530万左右,城镇人口450.5万左右,城镇化水平85%。市区(不含江北集中区,下同)城镇人口290万。 (2)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2030年市域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628平方公里,市区城镇建设用地350平方公里。 三、区域协调措施 1、构建宁合芜城市群 坚持“区域联动、组群发展”思路。按照长三角城镇体系规划要求,与南京“战略合作”,与合肥“并进引领”,积极构建宁合芜城市 群。 2、打造芜马都市圈 整合城际铁路系统,协调跨江通道的建设与跨江交通系统的网络化,促进芜马都市圈内交通设施的共建共享。整合芜湖、马鞍山的比较 优势,强调品牌创新,突出自主品牌汽车和精品钢产业优势,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 中心。 四、市域城镇体系 1、规划思路 按照市域一体、城乡统筹的思路,坚持“三个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两个延伸”(基 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六个一体化”(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社会事业一体 化、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着力打造生态城市,建设美丽乡村。 2、空间结构 市域空间结构规划为“两带两轴”,“两带”为北沿江城镇发展带和南沿江城镇发展带;“两轴”为合芜宣城镇发展主轴和滁黄城镇发 展次轴。构建“1、4、7”组团式市域空间架构,以市区为主城,四个县城为副城(无城、湾沚、繁阳和籍山),打造七个新市镇(白茆、 石涧、襄安、许镇、弋江、荻港和六郎)。 3、副城职能与规模 (1)无城 由现状无城和高沟组成。定位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市域西部综合型滨江生态宜居城市;2030年城镇人口约40~60万。 (2)湾沚 皖江城市群机械制造和加工业基地,市域东南部综合型滨水园林城市;2030年城镇人口约25~35万。 (3)繁阳 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市域西南部综合型山水宜居城市;2030年城镇人口约20~30万。 (4)籍山 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市域南部综合型生态宜居城市;2030年城镇人口约25~35万。 4、产业布局 规划坚持“自主创新、转型升级”的产业发展理念。努力构建具有自主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445”现代产业体系:壮大四大支柱产业, 加快培育高端装备、光电光伏、新材料、智能家电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先发展金融、现代物流、服务外包、文化创意和旅游五大服务 业;努力打造“区域金融中心、区域贸易物流中心、区域文化旅游中心”。 坚持“节约集约、腾笼换鸟、整合提升”原则,引领城市重要开发园区转型升级。将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作为首位产业予以重点培育, 到2015年,力争将汽车及装备制造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销售收入达5000亿元级的大产业。 五、中心城区规划 1、空间结构 芜湖市中心城区城市空间结构为:“龙湖为心、两江三城”。 “龙湖为心”:以龙湖生态环境敏感区为自然本底,构筑城市生态绿核,同时作为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储备区域; “两江三城”:以长江、青弋江-漳河为轴线,形成“江南城区、龙湖新城和江北新城”三大主城区,实现两岸共同繁荣。 2、人口与用地规模 2030年芜湖中心城区城市人口290万人,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350平方公里。 3、景观文化特色
芜湖方村规划方案设计方案
![芜湖方村规划方案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bd33bd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44.png)
芜湖方村规划方案项目背景芜湖市方村是一个传统的农村聚落,位于皖南山区,距市中心约30公里,占地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
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方村这个传统的农村聚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城市化压力,城市化的不断蔓延给方村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资金不足、服务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等等。
因此,为了实现方村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促进社会进步,芜湖市政府启动了芜湖方村规划的项目。
规划目标通过规划设计,实现以下目标:1.保护和传承方村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明。
2.提升方村产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提高方村居民的生活品质,提供便利的居住、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
4.建立顺畅高效的交通网络,多元化、有序而又和谐的交通体系。
规划原则1.人文生态优先:充分考虑方村人文生态资源,依托传统村落文化保护、重修等方式,提升村落文化内涵,突出方村人文特色。
2.科学规划布局:依据方村自然和文化状况、区域营造,合理规划和布局门户、道路、绿地和建筑,形成以人为本、品质为先的开发方式。
3.环境友好型:在建设中,积极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建筑和节能减排,实现方村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
4.区域协调:依据政府、社会、市场三方面协调,共同创建和谐社区,实现区域协作和共同发展。
规划内容本规划总体规划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城市门户城市门户是方村地区的重要标志和窗口,设计规划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门户主要是为了服务和方便行人,同时具有标志性和装饰性。
门户的布局可以有效地整合方村区域资源和为新区域的范围进行指引和标志。
规划中总共设计了4个城市门户,分别位于各主要交通节点和区域重心位置。
基础设施为了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包括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网络等。
本规划将会进行大量的基础设施改造。
新规划的交通路网主要分为三个水平层次,分别是“主干路——次干路——微循环路”,针对不同的汽车交通场景进行分级,整体路网布局设计更为科学合理。
芜湖长江之门规划方案
![芜湖长江之门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ea5bb5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6b.png)
芜湖长江之门规划方案概述长江之门位于安徽省芜湖市,是长江流域的门户,也是芜湖市在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
为了更好地发挥芜湖长江之门的经济作用,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芜湖市委、市政府特别制定了长江之门规划方案。
该规划方案主要包括芜湖长江之门城市景观设计、市政道路及河道疏浚、城市桥梁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旨在打造一个具有现代国际化特色的长江城市门户。
规划方案城市景观设计芜湖长江之门城市景观设计主要包括海派商业区、滨江步行街、娱乐休闲区、景观绿化等,其中的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重点建设内容。
海派商业区海派商业区是芜湖长江之门规划中的重点打造区域,位于长江之门南侧,总建筑面积约为30万平方米。
该区域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上海的海派文化,通过将海派文化元素融入到商业区建筑、装饰、景观设计等方面,打造一个充满文化气息和时尚感的商业区。
滨江步行街滨江步行街是长江之门规划中的另一个重要区域,位于长江之门北侧,总长约4公里,宽度50-60米。
步行街两侧设置商业、餐饮、休闲等业态,同时设置多个公共广场和观景台,让市民和游客可以欣赏到长江美景。
娱乐休闲区娱乐休闲区位于长江之门东侧,总面积约为30万平方米。
该区域的设计主题为“长江文化”,包括长江主题公园、长江剧场、长江博物馆等多个文化休闲设施。
市政道路及河道疏浚为了方便市民出行和提升城市交通效率,芜湖市政府在长江之门规划中规划了多条市政道路,包括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
同时,为了保持长江畅通,还规划了长江河道疏浚工程,确保船只能够通行。
城市桥梁建设芜湖长江之门规划中还涉及到城市桥梁建设。
为了更好地贯通两岸,规划了多座城市桥梁,包括长江第一桥、长江二桥、长江三桥等多座桥梁。
公共设施建设公共设施建设是芜湖长江之门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规划中涉及到教育、医疗、公共图书馆、博物馆、体育设施等多个公共设施建设。
总结芜湖长江之门规划方案旨在打造一个现代国际化的长江城市门户,通过城市景观设计、市政道路及河道疏浚、城市桥梁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打造一个充满活力和文化氛围的城市。
芜湖市啤酒厂地块公示
![芜湖市啤酒厂地块公示](https://img.taocdn.com/s3/m/2d30c136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71.png)
芜湖市啤酒厂地块公示
摘要:
I.引言
- 芜湖市啤酒厂地块公示的背景和重要性
II.地块的基本信息
- 地块位置和面积
- 土地用途和规划
III.公示内容
- 公示时间、地点和方式
- 公示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IV.公众反馈和回应
- 公众对公示内容的反应
- 相关部门对公众反馈的回应和处理
V.结论
- 公示对地块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正文:
芜湖市啤酒厂地块公示是近期当地政府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就啤酒厂地块的开发利用征求公众意见,以便更好地满足城市发展和居民需求。
该地块位于芜湖市镜湖区核心区域,面积约为1600 亩,拥有约3km 长江岸线,极具稀缺性。
根据公示内容,该地块计划分两期开展土地征收和成片综合开发,片区北
部规划为商办用地,西南部为文体公园,东部拟建设一所36 班小学和一所42 班初中。
公示要求公众就土地征收、规划用途、公共设施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公示期间,公众对地块的开发表示关注和期待,尤其对商办用地和文体公园的规划给予了积极评价。
同时,也有部分公众对小学和初中的建设提出了建议,希望学校能够更好地满足周边居民的教育需求。
相关部门在收到公众反馈后,对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处理。
针对学校建设的建议,相关部门表示将充分考虑居民需求,优化学校布局,确保教育资源公平、合理分配。
对于其他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也给予了积极回应,表示将在后续的开发过程中予以充分考虑。
总之,芜湖市啤酒厂地块公示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城市发展和居民福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宅区
芜湖万达周边地块概念规划设计
芜湖万达周边地块概念规划设计
谢谢观看!
Thank you!
全市常住人口2263123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 2115421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47702人,增长6.98%,年平均增长0.68%。全市 普查登记的户籍人口2307630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 加137464人,增长6.33%,年平均增长0.62%。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737139户,家庭户人口2025125人;平均每个家庭 户的人口2.75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21人减少0.46人。
18 3
47 2 56
芜湖万达周边地块概念规划设计
项目背景
1.基地的优劣势 (1)基地的优势
周边有神山 公园,赭山公园,保兴垾生态公园等, 因此景观休闲娱乐资源比较丰富。周边还有芜湖东 南站及芜湖站,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芜湖城市候机楼, 所以交通比较快捷便利。
(2)基地的机遇
由于周边环境并没有同样级别的商业和住宅区,因 此此区域中的很多资源是可以为我们所优先利用的。
(3)基地的劣势
基地周边有铁路和高架,因此噪音比较大。基地较 为分散,因此日照状况比较复杂。基地周边的发展 状况想对比较落后,缺乏相应的学校、超市等设施。
(4)基地的威胁
暂时没有同级别的项目有竞争关系的会对本项目有 所威胁。
基地分析-区位及城市
芜湖万达周边地块概念规划设计
项目背景
商圈模式
芜湖万达周边地块概念规划设计
芜湖万达周边地块概念规划设计
芜湖万达周边地块概念规划设计
芜湖万达周边地块概念规划设计
芜湖万达周边地块概念规划设计
4
业态篇
FORMASTS
家居MALL
芜湖万达周边地块概念规划设计
家居MALL
芜湖万达周边地块概念规划设计
商业街
芜湖万达周边地块概念规划设计
商业街
芜湖万达周边地块概念规划设计
项目背景
芜湖万达周边地块概念规划设计
理念篇
MASTERPLAN
3
规划篇
MASTERPLAN
芜湖万达周边地块概念规划设计
芜湖万达周边地块概念规划设计
芜湖万达周边地块概念规划设计
分区指标
芜湖万达周边地块概念规划设计
功能分析
芜湖万达周边地块概念规划设计
芜湖万达周边地块概念规划设计
芜湖万达周边地块概念规划设计
(2)周边景观资源
基地周边有神山公园,赭山公园,保兴垾生态公 园,方特欢乐世界。
基地分析-区位及城市
芜湖东站
方特欢乐世界
南京禄口国际 机场芜湖城市 候机楼
赭山公园 保兴垾生态公园
芜湖市政府 神山公园 芜湖站
基地
芜湖南站
芜湖万达周边地块概念规划设计
项目背景
1.基地现状照片
1
2
3
4
5
6
7
8
基地分析-区位及城市
芜湖万达周边地块概念规划设计
项目背景
2.基地周边的资源 (1)周边交通资源
本次规划用地离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芜湖城市候机 楼1.2公里左右,可以乘坐101公交直达,离芜湖 站900米左右,离芜湖南站1.8公里左右,离芜湖 东站9.5公里左右。离方特欢乐世界4.6公里左右, 离芜湖市政府3.9公里左右。
城市概况
芜 湖 市
芜湖万达周边地块概念规划设计
项目背景
基地分析-城市区位
安徽省
芜湖市
芜湖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下游。下设鸠江区、镜湖区、弋江区、三山区四个市辖区,管辖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无为县四个县。城市历史 悠久,有文字记载已逾2500年,近代为“中国四大米市”之一。因“长江巨埠、皖之中坚”名誉华夏,有“云开看树色,江静听潮声”之美誉。今为
芜湖万达周边地块概念规划设计
芜湖万达周边DE地SI块G概N 念20规1划3.设.0计5
1
背景篇
BACKGROUND
项目背景
城市属性
芜湖古称鸠兹,古时芜湖地势低洼,是遍生“芜藻”的浅水湖,盛产鱼类,鸠鸟 兹生,故名“鸠兹”。 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下游,城市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已逾2500年,近代 为“中国四大米市”之一。因“长江巨埠、皖之中坚”名誉华夏,有“云开看树 色,江静听潮声”之美誉。今为安徽省经济、文化、交通、政治次中心城市,安 徽省第二大城市,安徽省三大旅游中心城市之一。也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江重点开 放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合芜 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城市。 下设鸠江区、镜湖区、弋江区、三山区四个市辖区,管辖芜湖县、繁昌县、南陵 县、无为县四个县。 交通: 205国道(河北秦皇岛山海关-广东深圳)、318国道(上海-西藏樟木)。 高速公路:芜合高速(G5011)、宁芜高速(G4211)、沪渝高速(G50)、芜雁 高速(S28)在建、待建高速:S32(铜南宣高速)、S11(芜黄高速)、S22( 北沿江高速)。 境内有芜宁、芜铜、皖赣、淮南、合福(建设中)、宁安城际铁路(建设中)、 宣杭(由皖赣线至宣城市连接)7条铁路干线交汇联接。 安徽芜湖湾里机场属军用机场。民航上,芜湖主要依靠的是合肥骆岗机场和南京 禄口国际机场,有205国道和高速公路相通。芜湖新机场暂名为芜湖宣城机场,十 二五末完工。
安徽省经济、文化、交通、政治次中心城市,安徽省第二大城市,安徽省三大旅游中心城市之一。也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江重点开放城市、皖江城市带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城市。
芜湖万达周边地块概念规划设计
项目背景
基地分析-区位及城市
沈港产业新城
江北新城
江北中心区
龙湖新城 基 地
临港产业新城
龙湖中心区
城北产业新城 城东产业新城 江南城区
江南中心区 科教产业新城
梧 桐 铁 路
北京中路
梧桐铁路
梧桐铁路
市区高架
规划路网结构为方格网状。道路系统主要由城市快速道、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组成,形成“外围快速交通环+内部方格网状”的路网结构。南北 向道路以解决各片区内部生活、就业及服务功能为主,东西向主干道重点承担片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功能。 本项目位于芜湖市镜湖区,规划地块位于梧桐铁路以东,戈江南路和市区高架以西,戈江北路以东,神山路以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