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八年级第六单元课文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6课《短文两篇》课件鄂教版
词类活用: 1.名: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著名。 例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灵:名词活用为动词,显出灵异。 例句: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3.馨:名词活用为动词,此指居室主人道德美好 高尚,可译为有了芳馨 4.乱:动词用作使动词,使……受到犹乱。 例句:无丝竹之乱耳 5.劳:动词用作使动词,使……感到劳累。 例句:无案牍之劳形
•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 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 之劳形。
• 南阳诸葛庐,西蜀①用于主谓之间,不译:无丝竹之乱耳 ②倒装标志,不译:何陋之有 2.往来: ①表示交往的人:往来无白丁 ②表示来来往往的人:其中往来种作 (《桃花源记》)
今天修复的安徽和州刘禹锡陋室
花
室
香
雅
不
何
在
须
多
大 刘禹锡
文体简介:
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 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 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内容 上有颂扬或鉴戒之意。
读准下列字音: 德馨 xīn 苔痕 hén 鸿儒 rú 案牍 dú 西蜀 shǔ
1、自由朗读课文;
2、翻译文言文的方法,根据课下 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懂之处圈画 出来。
3、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 未能解决的问题。
4、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 解决的问题。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成了名山;水不一定要深,有龙 (居住)就成了灵异的水了。这(虽)是间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 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说说 笑笑的是渊博的学者,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 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 累身心。南阳有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有杨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 么简陋的呢?”
部编版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感时恨别寓深情课文同步讲解
感时恨别寓深情
公元756年,杜甫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着囚徒般的生活。
次年三月,春回大地,诗人放眼远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名篇——《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叫人满怀凄然。
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写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花因何而溅泪,鸟因何而惊心?诗人为之注明,是因为“感时”和“恨别”而动情。
这是诗人以含情之眼观物,故物亦生情。
以物之情写人之情,委婉曲折,而又深沉真挚。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诗人为叛军所俘,被困于长安一个冬春,一直思念妻子儿女,此时此刻,他多么渴望能够收到一封家书啊!可是,这只能是一种幻想。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白发本就很短了,所以说“搔更短”,短到“浑欲不胜簪”的地步。
老泪纵横,忧心忡忡,怎不叫人怆然泪下!
全诗感情深沉,思想蕴藉,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最新人教部编版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6单元24《周亚夫军细柳》第1课时ppt教学课件
助学资料
作者简介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西汉 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伟大的历史学家和 文学家。 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 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 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 公、历史之父。
助学资料
知识链接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 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是一部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司马迁对我国民族 文化特别是对历史学和文学的极其宝贵的贡献。《史记》不仅是史学著作的典 范,而且是传记文学著作的典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在《汉文学 史纲要》里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史记》在史学上和 文学上的地位给予极高的评价。
精读课文
积累文言知识
2.通假字 (1)军士吏被甲(同“披”,穿着) (2)改容式车(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精读课文
积累文言知识
3.古今异义 (1)天子先驱至(古义:先行引导的人员。今义:走在前面引导) (2)军中闻将军令(古义:听从。今义:用鼻子嗅) (3)持节诏将军(古义: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今 义:节日) (4)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古义:营垒。今义:墙壁) (5)请以军礼见(古义:请允许我。今义:希望对方做某事) (6)使人称谢(古义:告知。今义:感谢)
精读课文
积累文言知识
5.词类活用 (1)军棘门(名词用作动词,驻军) (2)介胄之士(名词用作动词,披甲戴盔) (3)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名词用作动词,下诏) (4)锐兵刃(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锋利) (5)改容式车(名词用作动词,扶轼)
【精选】语文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课件共37张PPT
驻军,驻扎 军队,守军 军营
使使持节诏将军 不闻天子之诏 已而之细柳军
(以皇帝的名义)告诉 皇帝发布的命令 到,往
不闻天子之诏
称善者久之
的
舒缓语气,不译
三、古今异义
1.将军亚夫持兵揖 (古:兵器。 2.将军约 古:规定。 今:大约,表估计;或条约、邀请等。 今:士兵)
3.军中闻将军令
(古:听从。
“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
辞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
先前
“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 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 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必,一定
译文: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
深感惊诧。文帝说:“啊,这才是真正的
将军啊!先前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
皇帝亲自去慰问军队
军营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
同“披”,穿着 指刀出鞘 先行引导的人员 不久 到,往
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
张开弓弩 把弓拉满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
将要
“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
皇帝发布的命令
o) 诏 (zhà
) 骑 (jì
疏通文义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
侵入边境
宗正刘礼为将军,
掌管皇族事务的官员
军霸上;祝兹侯徐厉
驻军
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Fra bibliotek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河内郡的郡守
译文: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 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霸 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棘门;委派河内郡 郡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胡人侵扰。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孟子二章练习新人教版_19(含答案)
21 《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名校讲坛1.知识链接孟子与《孟子》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推尊为“亚圣”。
他主张实行“仁政”,反对武力兼并,反对暴政害民。
他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也有积极的影响。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它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具特色的散文专著。
其文气势磅礴,逻辑严密,又长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2.考点链接词类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和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
一般来说,活用作使动的动词,多数是不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翻译时要采用兼语式的形式。
如“饿其体肤”中“饿”是不及物动词,这里却带有宾语“其体肤”,“饿”就活用为使动词,意思为“使……经受饥饿”。
【习题链接】见“富贵不能淫”“积累与运用”T3。
01积累与运用【课前预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
公孙衍.(yǎn)丈夫之冠.(ɡuàn)富.贵不能淫(yín)2.填空。
(1)孟子,名轲,战国(朝代)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
(2)《富贵不能淫》一文的中心论点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基础提升】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岂不诚.大丈夫哉诚:真正,确实(2)安居而天下熄.熄:停息(3)父命.之命:教导、训诲(4)以顺为正.者正:准则,标准(5)与民由.之由:遵循(6)独行其道.道:道路(7)富贵不能淫.淫:惑乱,迷惑。
这里是使动用法(8)贫贱不能移.移:改变,动摇。
这里是使动用法(9)威武平能屈.屈:屈服。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27《短文两篇》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4.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文章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 并通过借古证今,强调了山川之美,表达 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 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答谢中书书 仰视:高峰入云
俯视:清流见底
山水相映之美
平视:两岸石壁
四季色彩搭配之美 美 晨昏变化之美
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晨昏
短文两篇
第一课时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资料助读
• 1.作者链接。
• 陶弘景(456—536), 字通明,丹阳秣陵(今 江苏南京)人。南朝齐、 梁时期思想家、医学家。 隐居茅山。梁武帝遇有 国家大事,常去山中征 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为 “山中宰相”。
2.背景介绍
• 《答谢中书书》写自南北朝时期,这个时 期,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 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 脱。陶弘景就是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而隐 居。这些文人在他们的书信中,常常描山 画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
•用了比喻的修辞,描绘了一个空明澄 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好境界。
(5)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
少何
柏?”显然与实际不相符,因为并 闲 夜
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 人 无
柏。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如月
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
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 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 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 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作者正是 借“何夜”“何处”句点明了这一
记
叙事 ——赏月缘由
月色入户 怀民相与
贬居 寂寞
承 天 绘景 ——中庭月景 寺
积水空明 景色 藻荇交横 宜人
夜 游 抒情 ——愉悦苦闷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课件(33张PPT)
背 景 介 绍 ︓
汉文帝即位后,跟匈奴贵族继续采 取“和亲”的政策,双方没有发生大规 模的战争。但是后来匈奴的单于听信了 汉朝奸细的挑拨,跟汉朝绝了交。公元 前158年,匈奴单于起兵六万,袭扰上 郡和云中,杀了不少百姓,抢掠了不少 财物。为了加强防卫,汉文帝委派刘礼、 徐厉、周亚夫三位将军分别驻扎在霸上、 棘门、细柳。这三处地方离长安较近, 汉文帝就到这三地慰问军队。本文就是 汉文帝劳军的纪实。
正当他专心著述的时候,巨大的灾难降临 在他的头上。天汉三年(前98),司马迁因 替兵败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护,触怒了汉 武帝,下狱受宫刑。这是对他极大的摧残和 凌辱。但他想到著述还没有完成,决心“隐 忍苟活”以完成自己的宏愿。司马迁出狱后 任中书令,这是由宦官担任的掌管文书机要 的官,他“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 但他忍辱含垢,继续编写《史记》,终于在 征和二年(前91)完成了这部巨著。
徐 行。 写细柳营军纪严明,连天子也不例外。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或《太史公记》,东汉末年 才改称今名。《史记》是我 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 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 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 作,是司马迁对我国民族文 化特别是对历史学和文学的 极其宝贵的贡献。鲁迅在 《汉文学史纲要》里称它是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 骚》”,对《史记》在史学 上和文学上的地位给予极高 的评价。
《史记》
《史记》全书130篇,包 3 、
8书 、
、 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述了上起黄 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第
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
离骚”,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本纪: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 世家: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
小结第一段
部编版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绘声绘色残酷悲壮课文同步讲解
绘声绘色残酷悲壮
——《雁门太守行》赏读
【佳句采撷】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
【赏析】这两句诗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写战争的残酷和悲壮。
“角声满天”,勾画出战争的规模之大,形势危急。
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
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
诗人没有直接写车毂交错、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只对双方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的却极富表现力的点染: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
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
【背景】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起彼伏,发生过重大的战争。
本诗作于元和二年(807年),是李贺离开京城到潞州一带途经雁门所作,描写的是一场激烈的藩镇战争,当时李贺只有十七岁。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_周亚夫军细柳课件
三、小组合作,互动交流
1我们可以这样发言:
我先用___(方法),从___(结合文本) 中读到了(或发现) … …;接着通过 ___ (方法),从___中读到了(或发 现) … …; 或, 我通过___(方法),从___中读到了 (或发现) … …,还读到了(或发 现)… …
2其他成员在发言时,注意倾听
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
一、自读课文,自定学习目标
1.自读课文,自拟学习目标, 写下阅读疑惑。 2.小组讨论,确定1-2个小组 重点学习的目标。
二、自选方法,深入解读
我们可以这样思考: 我想要达成________(学习目标), 我可以采用_________(方法), 我从……中发现(读到了)……
小贴士: ①以关键词的形式,写下你的发现。 ②言不离文,言必有据。
因不食五日,呕血而死。国除。
作业(选做一项):
• 1.阅读《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了解周亚夫的 生平事迹,探究造成其悲剧命运的原因。 • 2.从廉颇、蔺相如、项羽、张良、韩信、李广 中任选一位,阅读相关的本纪、世家或列传, 领略人物的风采,感受《史记》的写人艺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谢谢
与记录,有补充或不同的意见及 时交流、讨论;
3 组内交流结束后,选派1位
同学代表发言,1位同学板书关键 字;
四、小组汇报,交流收获
我们可以这样发言: 我们小组先用___(方法),从___(结合文 本)中读到了(或发现) … …; 还通过___ (方法),从___中读到了(或发 现) … …; 或, 我们小组通过___(方法),从___中读到了 (或发现) … …,还读到了(或发现)… …
五、质疑问难,小结收获
文帝之后六年, 匈奴大入边。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周亚夫军细柳》(共33张PPT)
合作探究
5.说说汉文帝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汉文帝是一个深明大义、知人善任 的君主。
(以大局为重,不拘小节)
6.结合社会现实 和 你 的 生 活 实 际 ,说说你从
文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答案示例:
换个角度呢?
①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
们中学生应认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
一名优秀的中学生。 ②古人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
【 军营 】
①已而之细柳军
【到 】
之 ②不闻天子之诏
【助词,的】
③称善者久之 【助词,无意义】
一词多义:
为
①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做,担任 】
②天子为动
【被 】
持
①持满
【拉 】
②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手持 】
骑
①将以下骑送迎 【 坐骑,骑马 ②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
【骑马的人,骑兵 】
一词多义:
通假字:
①军士吏被甲 【通“披”,穿着 】 ②改容式车
【通“轼”,车前横木。作动词,扶轼】
一词多义:
使 ①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派遣 】【使臣、使者 】
一词多义:
以
①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让,任用 】
②以备胡
【来,用来 】
①周亚夫军细柳 【 驻军、驻扎】
军 ②上自劳军。
【 军队 】
③至霸上及棘门军
合作探究
1.课文为什么要先写文帝到霸上和棘门的情况, 后写文帝在细柳营遇到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先写文帝在霸上和棘门遇到的 情况,是为写文帝在细柳营遇到 的情况做铺垫,两种情况进行对 比,更加凸显了细柳营军纪严明, 从而也更加突出周亚夫的忠于职 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更令 人敬佩。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课周亚夫军细柳
备课教师使用教师授课时间课时 2 课题课型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司马迁及其《史记》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汇。
2、熟读课文;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通过对比、反衬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3、抓住语言描写的感情色彩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和人物的性格特征。
4、参照注释;查阅词典;疏通语言文字;反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重点熟读课文;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通过对比、反衬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难点抓住语言描写的感情色彩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和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材教学环节说明二次备课复习新课导入“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风劲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这首五言律诗描写了一位将军打猎的情景。
诗中对涉猎将军的英姿作了形象、逼真的描写;热情的歌颂了将军的豪迈气概;曲折的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这里面的将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主人公——周亚夫;今天我们来讲述他在细柳营的故事;体会他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
课程讲授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细柳;古地名;在今陕西咸阳西南。
营;军队驻扎的地方。
文题交代了事情的主要发生地。
2、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
其父司马谈曾任汉武帝的太史令。
司马迁早年从经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学习;20岁开始多次出游;考察了许多历史著名人物如孔子、屈原、信陵君、刘邦等的遗迹。
38岁继任太史令;开始整理史料。
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司马迁开始写作《史记》。
正当他专心著述的时候;巨大的灾难降临在他的头上。
天汉三年(前98);司马迁因替兵败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下狱受宫刑。
这是对他极大的摧残和凌辱。
但他想到著述还没有完成;决心“隐忍苟活”以完成自己的宏愿。
司马迁出狱后任中书令;这是由宦官担任的掌管文书机要的官;他“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但他忍辱含垢;继续编写《史记》;终于在征和二年(前91)完成了这部巨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一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抢榆枋一作:枪榆枋)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此大年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
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
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
南,且适南冥也。
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课文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课文三《礼记两则》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
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记》曰:“蛾子时术之。
”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
《宵雅》肄三,官其始也。
入学鼓箧,孙其业也。
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
时观而勿、语存其心也。
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
此七者,教之大伦也。
《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
”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
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
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矜同:鳏)
课文四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祇辱一作:只辱)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食马者通:饲)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死亦足一作:死意足)
卖炭翁
唐代: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