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东关街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扬州“双东”历史街区的空间形态与建筑艺术特色的研究(可编辑)

扬州“双东”历史街区的空间形态与建筑艺术特色的研究(可编辑)

扬州“双东”历史街区的空间形态与建筑艺术特色的研究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扬州“双东”历史街区的空间形态与建筑艺术特色研究姓名:周延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设计艺术学指导教师:韩巍20090420摘要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扬州双东历史街区,通过分析对相关历史街区的研究发展、相关理论及街区的历史沿革调查、研究,从实践入手,通过实地调研、特色空间测绘、行为活动观察等,并从建筑学、社会学、审美、民俗文化等多方面对双东历史街区进行研究,揭示街区空间及建筑环境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关系,同时运用美学、心理学等学科对空间形态进行分析。

同时借鉴国内外传统历史街区研究的成功经验,发掘其文化、社会、商业特色内容,通过建筑类型学原理与结构学对双东历史空间形态和建筑特色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立体展示双东历史街区内的建筑空间形态和建筑艺术特色,把扬州特色城市文化元素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为扬州城市明清历史建筑街区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双东历史街区的空间形态主要是通过空间结构的解析方法和空间形态的行为科学的方法进行扩展性研究,街区是一个整体,一个系统,是有着自身独特的结构的。

不仅能够对特色性历史街区建筑群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而且对明清时期的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极其经济价值等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把这些人们很难认识到的价值重新重视起来。

建筑空间的形态和艺术特色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发展和延续,因此在对扬州历史街区的研究中不仅仅是收集和认识,更是规划和提炼的过程,对扬州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意义,为历史街区地段的保护和更新提供重要理论平台。

关键词:双东历史街区;空间形态;建筑艺术特色 I英文摘要AbstractIn this paper, study for the dual-East Historic District Yangzhou, by analyzing the historicalquarter of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elated theory and history of the survey blocks, research,starting from the practice, through field researc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ace mapping, observationof behavior, and from the architecture, sociology, aesthetics, folk culture,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two-block east to study history, space and building blocks to reveal the links between environmentand interaction, while the use of aesthetics, psychology and other disciplines to analyze patterns ofspace. At the same time,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from the traditional study of history the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blocks, to explore their cultural, socialCouncil, business characteristicsand content, through the principle of building typology and structural study of dual-East historyand architectural forms in space to conduct in-depth analysis of two-dimensional display of thehistory of the East Street area of architectural space and architectural form of art features, the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culture in Yangzhou elements of a full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Ming and Qing Yangzhou city block area of historic building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tudyTwo-block east of the spatial form of history primarily through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analytical method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the behavioral science approach to expand the study as awhole block, a system is a unique structure of its own. Not onl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historical building blocks to carry out systematic analysis of research, but also for the construction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s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value, cultural value, economic value ofgreat artistic value, such as conduct in-depth investigations, analysis and study of these it isdifficult Recognizing the value and importance they were together. Architectural space and theartistic features of the form is not static, and Is in constant development and the continuation ofYangzhou in the study of history not only block the collection andawareness is the process ofplanning and refining of Yangzhou city of the fu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draw referenceto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lot for the Historic District to protect and provide an importanttheoretical platform updateKeywords: Dual-East Historic DistrictSpace formArchitecture FeaturesII引言引言第一节研究背景一、选题依据扬州是一座有 24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为历代名邑,是国家公布的首批24 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扬州双东历史街区(东关街))

扬州双东历史街区(东关街))

扬州古文化的浓缩----扬州双东历史街区扬州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十分深厚。

从“双东”街区古街老巷地名中,不仅可以窥见扬州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还能寻觅到扬州不同时期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风貌。

扑朔迷离的古街旧巷,给扬州这座素以巷城著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披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尤其是富庶大户老宅、官宦宅第、书香门第、深宅大院、清代盐商住宅区,典雅的砖刻门楼、高大的防火墙、条石砌铺的老街深巷……追溯古街巷名称的由来,就是追寻扬州的历史古街巷地名得名由来,大体可分以下十类:其一,以人物事迹和职官取名。

如雅官人巷、问亭巷、田家巷、史可法路、双忠祠、安家巷、文化里、地官第、探花巷等。

其二,以衙署机关取名。

如运司街、疏理道、马监巷等。

其三,以城门名称和城垣取名。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为防御倭寇骚扰,在宋大城东边故基上扩建,谓之新城。

“双东”街区地处明清扬州新城的东北部,其区域范围内有三座城门。

东关原称利津门,由此派生的地名有东关街、东关外南河边等。

便益门原为新城北面的便门,由此派生的地名有便益门大街、便益门外街、便益门桥等。

广储门原为镇淮门,由此派生的地名有广储门街、广储门外街、广储门桥等。

其四,以寺、观、庵、庙取名。

如琼花观街、礼拜寺巷、二郎庙巷、定慧巷、三祝庵街、仁寿庵巷、财神庙巷等。

历史上,扬州城内有270多处庵观寺院。

其五,以商业集市和行业作坊取名。

扬州为江淮地区经济中心,历史上经济发达,商业繁盛。

以手工作坊取名的街巷有铁货巷、炭箕作、油货巷、轿坊巷、谢家巷、剪刀巷、兜兜巷等。

以商业集市和店铺取名的街巷有东关街、砚池街、教场街、辕门桥、灯笼巷、安家店、宗家店、狄家店等。

以饮食店、浴室取名的街巷有吃吃看巷、金桂园巷、浴堂巷、堂子巷等。

其六、以桥梁、水井、水仓取名。

以“桥”字为通名的地名就是因为当年新城地势卑湿、河沟水汊纵横的实证。

此外,扬州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水井,因此,许多巷子就是以水井命名的。

传统手工艺的现代困境及其破解之道——以扬州东关街为例

传统手工艺的现代困境及其破解之道——以扬州东关街为例
嗟叹。扬州历来 也为人文气息浓郁之都 ,扬州水土不仅孕育 了本土 大批 的文人 ,而且引得众多诗人纷纷来此 吟咏。因而
北通 衢的发达水运 、天然海盐 的生产优势 ,使得扬州 商贸活 动E l 益 频繁 ,时有 “ 扬一益二 ” 、“ 富甲天下 ”之美誉 。尤其 明清 以来 ,商品经济初步萌芽 ,扬州经 战乱 后再 度成为中 国 重要 的食盐供应基地 和南北漕 运的咽喉 ,来 自四面八方 的盐 商大贾 为 了盐运 的方便纷 纷来 此求 田问舍 、安家落户 ,且多 集 中在新城沿运 河一带 ,即东关街片区 。至此 ,以盐业和漕 运 为龙头的商业 文明带来了东关街全面 的繁荣 ,使得东关街
并且都 以历史悠久著称 。如金银 细工制作 工艺启于两汉 ,捶 藕制作手艺 ( “ 捶藕 ”为 品名 ) 始 于唐朝 ,扬派盆源于元 明 ; 而扬 州剪纸 至今 已有 1 5 0 0多年 的历 史 ,琢玉 工艺更 可追溯
到5 3 0 o多年 以前 。
博采众长 ,独树一帜 。其 主要表现为扬州传统手 工艺兼 具南北两地之长 ,形成了 自己鲜 明的地域特色 。如扬 州玉器 大件则具 北方庄重 、 雄浑 、 粗放之特色 ,小件则具南方玲珑 、
【 关键词 】 东关街 ; 传统手工艺;困境
扬州 手工 艺历来 以精 湛的技艺 、鲜 明 的风格 闻名于世 , 在全 国手工艺 品中具有举 足轻重的位置 。在轻工业部归. 口统 计的 1 3个 门类 工艺美术 品 中,扬州拥 有 1 2个 门类 ,1 2 0个 品种 ,主要 出 口产品 3 5 个 ,出 口外 贸逐年上升 ,远销 6 O多 个 国家和地 区 ,多次被选为 国家领导人 出国访 问馈赠外 国元 旅游 ,扬州传统手工艺获得 了新 的生存与发展之机 。
口。 东关街 片 区以盐业和漕运 为龙 头的商业文明孕 育 了繁 荣而发达的手 工艺 ,但在 代工业文 明的冲击下 ,传统手 工艺面临 着不可逆 的衰 落趋 势。 旨在 通过 对扬州 东关街传 统手工艺—— 以剪纸 、捏 泥人 、糖画等为 重点进行研 究 ,阐明传统 手工 艺的

利用“全国历史文化名街”优质资源带动城市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研究——以扬州市东关街为例

利用“全国历史文化名街”优质资源带动城市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研究——以扬州市东关街为例

2020年12月錄I科故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23期利用“全国历史文化名街”优质资源带动城市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研究----以扬州市东关街为例陆薇伊(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江苏杨州225000)摘要:指出了 “全国历史文化名街”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是难得的优质旅游资源,对带动城市旅游产业经济的发展,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合入选全国第二届“全国历史文化名街”的杨州市“东关街”这一典型案例,通过认真剖析近几年“东关街”对扬州旅游产业经济的增长所带来的作用同时,就如何利用“全国历史文化名街”这一优质旅游资源带动城市旅游产业经济的发展,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建议。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街;优质旅游资源;带动;城市旅游产业经济;发展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20)23-0192-021案例介绍“东关街”作为我国首批公布的“中国24座历史文 化名城”之一扬州市中一条有着1200年历史的街道,凭 借其在“历史要素、文化要素、保存状况、经济文化活力、社会知名度、保护与管理”等方面所占的优势,2016年 初人选第一批江苏省历史文化街区,同时也进人了全国 第二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名单中。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东关街,作为特殊文化遗产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 的历史文化底蕴,我国著名唐代诗人杜牧是这样描述东 关街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到了清代,东关街更是成为了“中国四大行商”之一的扬州盐商居 住的首选之地。

而且东关街完好保存了诸多的历史、文 化要素,街面上市井繁华、林立的商家、俱全的行当近百 家之多,其中包括有着浓厚历史气息的“老字号”商家一 “四美酱园”、中国第一家化妆品企业“谢寵春”等(图1)。

图1扬州历史文化名街一东关街为充分利用“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东关街这一优质 旅游资源,带动相关旅游产业,扬州市政府把与东关街 紧紧相连的东圈门古街区,合并规划、整治、开发,使游 客们到东关街,不仅可以感受老字号店铺,而且还能欣 赏众多古迹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个园、汪氏小收稿日期:2020-09-15作者简介:陆薇伊(1993 —),女,硕士研究生,苑、市逸圃等,以及创办较早的明代的准提寺与武当行 宫、仪董学堂、安定书院、广陵书院等。

东关街旅游形象定位与设计

东关街旅游形象定位与设计

东关街旅游形象定位与设计一.东关街旅游概况东关街是扬州最具知名度的历史文化老街,其街道西至国庆路,东抵东关古渡,故名东关街。

东关街始建于宋代,全长1122米,是扬州运河文化与盐商文化的发祥地和展示窗口。

经过千年的积淀,街内留下丰厚的历史遗存和人文古迹,堪称中国大运河沿线城市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商业古街。

东关街在开发时保持了明清时期的传统风貌,街内有50多处名人故居、盐商大宅、寺庙园林、古树老井等重要历史遗存,自然成为了扬州重要的旅游点。

如今,东关街沿街商铺林立,是传统手工艺、商业老字号和传统小吃的集中地。

特别是美食种类繁多,如扬八怪姜糖、吴勾酒坊、板桥孝母饼、老杨药膳酥等知名美食小吃,都可以在里被寻觅和品尝。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许多旅游者更加注重在旅游过程中的生活体验,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向来是旅游者必不可少的选择。

因此,开发东关街的旅游美食市场是政府和当地商家的重要任务。

2012年夏,东关街新建成的美食广场也已经开始营业,多个特色小吃品牌陆续进驻其中。

美食广场定位年轻时尚,且夜生活时间延长,必定吸引当地和外地年轻人前来消费,聚集更多的人气。

二、东关街旅游美食市场开发的SWOT分析(一)、东关街旅游美食竞争优势(Strengths)1、地理位置优越,历史遗存荟萃。

在唐代,扬州富庶天下,有“扬一益二”之说,如今的扬州,繁华而不失悠闲,最适宜休闲度假,截止2012年,扬州城市绿化覆盖率为92%,是名副其实的生态、人居之城。

利津古渡(即东关古渡)在唐代是扬州最繁华的码头,因交通便利漕运繁忙而应运而生一条繁华街市——东关街。

到了清代,东关街成了众多盐商的居住之地,盐商们买地建宅造园,形成了如今鲜明的明清风貌建筑。

其中,个园和汪氏小苑分别是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历史遗存众多,核心区则成为古城重点保护与发展之地。

2、良好的旅游政策环境东关街近几年的发展势头之所以让人欢喜,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和行业环境的推动。

扬州东关街

扬州东关街

2013年7月4日下午,园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秦筱靖同志带领园区规划建设局、商旅公司相关人员赶赴扬州,对扬州东关历史文化街区进行现场学习考察。

并与扬州市规划局、扬州市名城建设有限公司、扬州古城保护办公室等单位主要领导就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开发模式、建设经验等方面进行交流讨论。

报告如下:一、扬州东关街介绍扬州东关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扬州老城区东北角,东至古运河,西至国庆路,全长1122米,是扬州现存四个历史街区中面积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历史街区。

它与苏州山塘街均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东关街拥有比较完整的明清建筑群及“鱼骨状”街巷体系,保持和沿袭了明清时期的传统风貌特色。

街内现有50多处名人故居、盐商大宅、寺庙园林、古树老井等重要历史遗存,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2处,省级文保单位2处,市级文保单位21处。

二、扬州东关街规划特色扬州东关街规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城市道路围合的区域,主要研究整体保护与发展定位,用地面积约78公顷。

第二层次为核心区,主要是是东关街两侧文保单位、传统风貌建筑较为集中,空间格局保存完好,需要严格控制的区域,用地面积为44公顷。

主要规划特色有:1、传承历史文脉,确定核心文化价值。

东关街始建于宋代,历代扬州城都以东关街为东西向城市中轴线,这条街不仅是古城水陆交通的要冲,也是商业、手工业和文化活动的中心,更是扬州盐商的聚居地和园林集中地。

规划通过历史文献研究,挖掘街区的历史积淀,确定街区的核心文化价值内涵包括遗址文化、名人文化、园林文化、书香文化、近现代工业文化等。

2、延续空间格局与街巷肌理。

东关街南北两旁有许多通向全城的小街巷,街巷狭长且曲折有致,首尾相连并内外相同,纵横交错的青砖巷道和长条板石街道呈现出“鱼骨状”的线型空间肌理。

(1)规划秉承“修旧如旧、以存其真”的思想,保护历史形成的东关街、东门、运河码头的空间格局、尺度与传统风貌,控制沿街建筑高度。

东关街沿街建筑高度控制在10米以下,局部高度12-16米,以一层为主,局部两层。

扬州东关街案例分析..

扬州东关街案例分析..

三和四美酱菜
❖ 清代时,扬州酱菜被列为宫廷御膳小菜,曾获国际博览会奖 章、西湖博览会金奖。解放前,扬州酱坊就有100多家,多 为前店后作,家家有高招,其中尤以三和、四美为最,“四 美”是清初一秀才借用《滕王阁序》中“四美具,二难并” 之句起名,含义为鲜甜脆嫩,“三和”是酱园主人自起,含 义为色香味皆佳。解放后,经过公私合营,企业改制, 1998年,三和、四美合并为扬州三和四美酱菜有限公司。 “ 三和四美”是扬州三和四美酱菜有限公司的两个商标, 三和四美公司是由原扬州三和酱菜总公司和扬州四美酱品厂 两个百年“老字号”企业合并组建的民营性质的有限责任公 司。公司主要生产酱菜、酱油、花色酱、腐乳、醋等系列调 味品,拥有年产8000吨酱菜、15000吨酱油、500吨腐乳和 500吨花色酱的生产能力,是中国调味品著名品牌企业50强
此外还有周广兴帽子店、恒茂油麻店、顺泰南货店、恒泰祥颜色店,朱
德记面粉店等。东关街是扬州手工业的集中地,前店后坊的连家店遍及
全街,如樊顺兴伞店、曹顺兴箩匾老铺、孙铸臣漆器作坊、源泰祥糖坊、
孙记玉器作坊、董厚和袜厂等。
❖ 东关街区是明清两代扬州人文荟萃,商贾云集的繁华之地, 又是东临古运河的水陆交通要塞,因而成为集文化与商业、 手工业、宗教之中心,古街全长千余米,重新修复后街道恢 复了两侧商铺林立的壮观场面,其中更不乏有大量百年老店, 比如百年老店绿杨春”、 “中华首妆”之称的谢馥春、久 负盛名的传统名特产品“三和四美”酱菜店。漫步于这样一 条具有浓厚历史氛围的老街,如果你沉下心,闲庭信步,再 拿着一把折扇,手提一只鸟笼,会有一种穿越百年时空的感 觉,当真是回到了清代不成!不过街上也并不是所有的店面 都是百年老店,也有近些年兴起的行当,比如冰淇淋、鸭血 粉丝汤,还有卖剪纸、根雕、刺绣的店铺也在这条街扎了根, 这是典型的商业化标志,好在这种商铺的数量目前并不是许 多,所以趁着商业化不浓,旅行团不多的时候,先来这里尝 个“鲜”。

浅析扬州双东历史街区东关街防火对策

浅析扬州双东历史街区东关街防火对策

浅析扬州双东历史街区东关街防火对策发布时间:2021-07-15T16:25:27.360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2月第6期作者:尤翔[导读] 古建筑是古代建筑的简称,是今人研究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的历史资料,属于国家珍贵的文化遗产。

尤翔扬州市广陵区消防救援大队江苏省扬州市 225000内容题要:古建筑是古代建筑的简称,是今人研究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的历史资料,属于国家珍贵的文化遗产。

东关街文物古建筑自身的特点及管理上存在的一些盲点,使其存在着大量的火灾隐患,极易诱发类似云南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火灾的事故,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本文就这些消防安全隐患及防火措施和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东关街、古建筑、防火对策正文:一、引言扬州双东历史街区东关街位于扬州老城区核心区,占地面积83公顷,长1122米,宽5米左右,居住上万人,街道路面由长条板石铺设而成,东关街是集水陆交通要道、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于一体的古代建筑群。

2006年,东关街道被评为“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近些年来,由于经济发展,旅游业的发达,使得东关街的游客数量呈井喷状态。

为确保古建筑及游客生命财产安全,加强消防管理显得迫在眉睫,已被政府纳入东关街的常态化管理。

东关街建筑的先天不足和后期管理欠缺,导致了该街区火灾隐患问题较多,易诱发类似云南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火灾的事故,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现就这些消防安全隐患及防火措施和对策进行探讨。

二、东关街现存消防安全隐患古代的东关街街面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有陆陈行[ 陆陈行:陆陈行是指经营六种隔年生粮食、油料的商行。

这六种粮食、油料,分别为:大麦、小麦、元麦、蚕豆、豌豆、菜子。

]、油米坊、鲜鱼行、八鲜行、瓜果行、竹木行等近百家之多。

现代这些商行建筑仍然存在,但已演变成了旅游观光的美食街,自东而西约三百个商户,由于使用古建筑作为店面,面积较小但成组群紧凑排列,且大部分未通过开业前消防安全检查,管理难度较大,建筑防火达不到现行规范要求,存在以下的消防安全隐患:1、耐火等级低,火灾荷载大。

东关街往事(一):数收藏人物,还看“双东”

东关街往事(一):数收藏人物,还看“双东”
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的发展,这条外依运河、内连城区的通衢大道,逐渐成为最活跃的商贸 往来和文化交流集聚地。经过千年的积淀,街内留下了丰厚的历史遗存和人文古迹,堪称中国 大运河沿线城市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商业古街。韦明铧说,东关街可以说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地 方,一个是商业大街,商店很多。第二个是盐商的花园很多,个园、逸圃、长乐客栈,都是古 代的花园,在附近还有一些非常特殊的商人。
东关街附近的安家巷,因住过大盐商安岐而得名。有意思的是,历史上关于安歧“盐商”身份的记 载并不多,反而是他作为“收藏家”和“鉴赏家”为今人所熟知。韦明铧介绍,他家里收藏的东西特 别多,甚至能收藏比王羲之更早的晋代《平复帖》,现在已是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里面有 一枚图章,写的是扬州安氏收藏之印,他把自己所有看过的古代的书画都写成了一本书叫做 《墨缘汇观》。后人如果要了解、研究中国古代的书画,这个书是一个必读书。
韦明铧表示,冬荣园现在的主人李少耿先生对这个房子很重视,也非常重视挖掘张家和陆家当 时的一些文化遗产和他们的文化内涵。希望将来,能够把这一块更加发扬光大,使它成为东关 街上的一个文化亮点。希望这个街,能够在商业繁华的同时,文化也得到复兴,这样东关街就 能变成一个真正的历史文化名街。 来源丨扬州广电“扬帆”手机频道 编辑丨王嘉楠、朱蒋慧
扬州作家孙凯歌说,现在年轻人也有喜欢收藏的,但不一定就非是老物件、一些很值钱的东 西。比如,他喜欢收藏报纸,有一份《北京晚报》写了一篇冬荣园的文章。他觉得北京的报纸 居然发了扬州东关街的一个园子,这份报纸他一定要珍藏下来。
作家茆卫东说,他们曾一起到了苏州九如巷,拜访了陆英的五儿媳以及她的孙子。房子是陆英 在民国时期买下来的一块地建的,虽然很破损,但是家里人脸上的这种精神气质还在,让他们 感受到深厚的精神气质,还有良好的家风。

扬州东关街考察报告 (2)

扬州东关街考察报告 (2)

关于“东关街”历史文化的调查报告城市和人一样有生命,有动脉,有血管。

城市的生命与活力,风貌与个性在于她的基本元素----城市建筑。

城市建筑通过街巷的组织,联接形成城市的格局,风貌和特征。

城市的源头往往都是一条街,一条巷,这街上有店铺,有作坊,有聚集的人口,有需求的交换。

这条街陈列着,供应着周边居民生活,学习,工作的必需品,周边居民生活进出大街的通道就是小巷,一条街不够了再形成一条巷,一条街不够了再形成一条街,先前形成的街和巷,若干年后就称为古巷和老街,密集的街巷就形成了城市。

我们结识了一个城市之后,总想知晓这个城市的源头和由来,总想寻觅出这座城市童年的痕迹和发展的轨迹。

城市的历史痕迹,有的存与文字的记载,有的就在我们身边,这当然包括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相当熟悉的古巷和老街。

而东关街则是其中的典例,谈及扬州街巷,东关街则首当其中。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特殊的街:“东关”的由来东关就是利津门,应为在东面,人们习惯上称东关,地名本来就是约定俗成的,大家都这么叫了,利津也就逐渐被人们淡忘,只记得东关了。

《扬州画舫录》中说:“新城东关至大东门街,三里,近东关着谓之东关大街,近大东门者谓之彩衣街。

”这东关大街可是一条古老的街,唐代扬州四条东西向的街,唐代扬州四条东西向的街,有条曾变成过农田,一条拓宽改造,而这东关街呢,随着岁月的流逝,也曾历尽沧桑,街的面貌自然也有变换,但位置基本没有变动。

“东关”的文化积淀㈠独特的“盐文化”扬州古来就是产盐之地,海盐的质量好,产量高,扬州又占长江,运河之利,很自然的就成了中部各省食盐的供应基地和集散地。

从明代起,两淮盐运署,盐政署就都设在扬州。

淮盐商人在扬州办好手续后,凭盐引到盐场提盐,运到扬州,再等待官府集合后运到真州(今仪征),从十二屿出江,转运到淮盐额定的东南六省销地。

在扬州等待稽合的船只很多,等上十天半个月是正常的事,加上所有的船主把别人的东西“视为己物,恣为侵盗”,很不划算。

东关街往事(四):羊巷里的“领头羊”

东关街往事(四):羊巷里的“领头羊”

东关街往事(四):羊巷里的“领头羊”在东关街上,有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叫做羊巷。

羊巷虽小,但里面曾经居住过一些领域的“领头羊”似的人物。

羊巷位于东关街东段的南侧,南接芍药巷,全长348米。

巷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古代有羊姓居民住在这里,另一种说法是过去曾有回族人住在这,在家中养羊,由此得名。

扬州市收藏协会副秘书长陈晓友介绍,著名小说家李涵秋的《广陵潮》也提到过羊巷,羊巷比较有名,派生出的羊皮巷、大羊肉巷、小羊肉巷等都以羊巷为主,它是属于领头羊的作用。

陈晓友介绍,自己的父亲原来就住在东关街,他留下的老物件中,有一件和羊巷有关:1949年2月的一张“抄奉”,相当于现在的发票。

票的正面是一个日杂五金店,叫赵福兴,上面写着“扬州东关街羊巷口”。

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没有成立,所以当时法定的邮票、税票全部用的中华民国,反面是中华民国的贴花税票。

一张尺寸不大的纸张,上面既有店铺的地点、经营项目,又有售出货物的信息,具有发票和广告的双重作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收藏品。

在羊巷中,最有名的一处地方,是位于羊巷23号的“金粟山房”,这是清代道光年间江西布政使陈仲云的家宅。

陈晓友介绍,“一门三进士,父子双传胪”讲的就是陈仲云、陈六舟父子两。

当时金殿上唱的时候,除了一甲状元、榜眼、探花之后,二甲第一名就是传胪,也就是说,他在全国考的是第四名,而且父子两个同时中了第四名,为这个巷子增色不少。

陈仲云的儿子陈六舟曾担任内阁学士,后兼礼部侍郎,陈六舟的儿子陈重庆是扬州大名鼎鼎的书画家,再下一代陈含光也是著名书画家。

“金粟山房”由陈仲云始建,后由陈重庆扩建,昔日有“苍松合抱,翠竹成林,花日争妍,画廊相接”的胜景,可惜现在仅存八字门楼和两进老屋,为扬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陈晓友介绍,陈仲云家占地比较大,尽管羊巷不是很大,但是很长。

以前,扬州市一中东北的后部分一直到观巷都是他家园林的胜地,可惜现在再也找不到当年的设计图纸了,只能依稀回忆起,当年是一个什么样的盛况。

扬州市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民居客栈开发研究

扬州市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民居客栈开发研究

的旅游 吸引物。越来 越多的旅 游地把开发民居客栈作为缓解
住 宿 业 淡 旺 季难 题 ,丰 富 旅游 产 品 ,增 加旅 游 吸 引 力 的 重 要
措施 。历史 文化 街区指经省 、自治 区、直辖 市人 民政府核定 公 布的保存文物丰富 、历史建筑集 中成片 、能够较完整和真 实地体 现传 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并 具有一定规模的 区域 。因 此 ,历 史文 化街区是 民居 客栈 开发的重要载体 ,一些地方开 始把 民居客栈的开发作为促进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发展和街 区 保护 的重要措施 。下 文以扬 州东关 街为例 ,对历 史文化街 区
此基础 上 ,探 讨 了促进 东关街 历史文化街 区民居客栈 开发 的具体措施 ,指 出应该 坚持政府主 导、居 民参与 的开发路径 。
[ 关键词 ] 东关街 ;历 史文化街 区;民居客栈 ;政府主导 ;居 民参与
[ D OI ]1 0 . 1 3 9 3 9 / j . c n k i . z g s e . 2 0 1 5 . 3 9 . 1 2 2 民居 客 栈 是 旅 游 住 宿业 的 一种 重要 形 式 ,也 是 一 种 特 殊
也 是 我 国著 名 的 旅 游 城 市 ,境 内 旅 游 资 源 众 多 ,旅 游 业 发
栈均是商户租房经营 ,由东关街 当地居 民利用 自家房屋 自建
自营 的 民居 客 栈 非 常 少 。租 户 经 营 的居 民客 栈 ,以 民居 为 载
体 ,在客栈的风格设计 、装修 、设施设备的配置等物质方 面 均反映 了传统历史文化 的特点 。但是 ,其性质完全是经 营性
民居客栈开发进行探讨。
2 . 1 当地居 民自营客栈 比较少 目前 ,东关街 民居客栈 以商户 租房 经营为 主,当地居 民

扬州东关街历史街区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空间研究

扬州东关街历史街区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空间研究
73Z7!"#$%&’()*+,"%&’$-&(," .,*/01!2,/3!4561
物质载体(0) "非物质文化遗产反过来也会推动历史 街区的发展"并促进其个性的生成"两者之间的命运 息息相关%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虽 然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但如何在历史街区 中有效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莫衷一是(A) %
国际和国内的餐饮$服饰和工艺品等连锁品牌 专卖店的注入会增加历史街区的多样性"提升历史 街区的服务质量"吸 引 更 多 的 人 来 到 这 里 游 览 和 消 费% 此外"这些商业甚至可以刺激相关的非遗进行 创新"提升其作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例如"扬州 剪纸这一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正在经历着这种
6+中国雕版印刷技艺’ 4+中国剪纸’ 3+古琴艺术’ 0+扬州漆器’ A+扬州玉雕’ 1+扬州评话’ 8+扬州修脚技艺’ Z+扬州刺绣’ @+扬剧’ 65+扬州清曲’ 66+扬州园林营造技艺’ 64+酱菜制作技艺’ 63+. 谢馥春/ . 香$粉$油/ 制作技艺’
60+扬州灯彩’ 6A+扬州. 三把刀/ ’ 61+扬州道情’ 68+扬州装裱技艺’ 6Z+淮扬菜制作技艺’ 6@ +扬式糕点制作技艺’45 +扬州理发技艺’ 46 +扬州茶制作技艺’ 44 +纸扎制作工艺’ 43 +方酥制作技艺%
东关街主街有 608 个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或非物 质文化遗存相关的建筑空间% 这些与非物质文化遗 705

基于IPA分析法的历史文化街区游客满意度测评研究——以扬州东关街为例

基于IPA分析法的历史文化街区游客满意度测评研究——以扬州东关街为例
第2 5卷第 2期 2 0 1 3年 4月
云 南 地 理 环 境 研 究
YUNNAN GE O GRAP HI C ENVI RONM ENT RES E ARCH
Vo 1 . 2 5, No . 2 Ap r ., 2 0 1 3
基于 I P A 分 析 法 的历 史 文 化 街 区游 客满 意度 测 评 研 究
局 ,体现 了江南运河城市 的独有风韵 。东关街至今 仍是扬州 的商业重地 ,传统色彩浓厚的手工艺 、特 色小 吃 和商业 老 字号 集 中 地 。其 中 ,手 工 业 7 2家 、
餐 饮业 2 4家 、旅 游商 品经 营 户 1 3 6家 ,包 括 l 9家
— —
以扬 州 东关 街 为 例
王亚辉 ,明庆忠 ,吴小伟
( 1 .淮阴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旅 游学院,江 苏 淮安 2 2 3 3 0 0;2 .云 南师范大学 旅游规划研究 中心 ,云南 昆明 6 5 0 0 9 2)
摘要 :游客满意度 已是旅游研究 中的一个热点 ,受到诸多关 注 和重 视 ,但 对历史文化街 区的 相关研究 鲜 有涉 及。 以历史文化街 区——扬 州东关街 为例 ,结合 历史文化街 区旅游 资源特点 ,借鉴专家咨询意 见 ,确 定 了影响历 史文 化街区游客满 意度的 2 7个 因子 ,并通 过实地调查 ,运用 I P A分析 法定 量化地对扬 州东关街 游客满 意度 进行 了实 证研 究。研究表 明 :游 客对东关街满意度 的评价一 般。 关键 词 :游客满意 度 ;历史文化街 区;I P A分析法 ;扬 州东关街
在 评价 结果 的定 性 分 析 上 不 够 简 洁 和直 观 。I P A
分析方法以其简单直观 、分析便捷 的特点的得到越 来越多学者 的认 可,成 为游客 满意度分 析 的有 效

历史古街布局为当下景观设计带来的思考——以扬州东关街为例

历史古街布局为当下景观设计带来的思考——以扬州东关街为例

229第34卷第6期 2021年03月Vol.34 No.6March 2021艺术科技0…引言街道空间布局不仅代表着城市的结构秩序,也是一个公共空间所容纳的公共活动设施的反映。

中国传统的街道空间是基于人们的传统审美体验布局的,街巷、建筑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相互性。

1…扬州东关街现状扬州有着超过500个的街巷,曾被称作“街城”,街巷多而密、密而长,巷与巷相连,尤其是东关街一带,私家园林和居民建筑密布、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整个扬州的风俗人文、建筑文化的浓缩。

1.1…空间布局东关街全长约1…km,宽大约5…m,位于扬州城的东北角,街道从西直通东关古渡,因此名为东关街。

街道都用青石板铺路是东关街的一大特色,从清雍正年间到光绪年间,主干道大多是青石板、青石条铺就而成,而小巷则是由碎的青石块铺成[1]。

一段段的青石路成为城市生活气息的缩影,也承载着老扬州人难忘的回忆。

东关街街道的垂直面建筑样式相似、层次分明,大多都是上住宅、下店铺的低层建筑[2]。

相比传统围栏式的居民楼,这种街道敞开式的商铺为整条古街增添了活力,更富有生活气息。

这些小商铺都是以开间的形式展现,使整个空间层次更为统一[3]。

东关街支道的宽度相较于一般的小街巷要更加狭窄,有的街巷宽度只能容纳一人通过,有的只有两三米宽。

很多小街巷的入口不明显,有的街巷入口与建筑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人们对街巷入口做了精巧的处理,使得街巷的空间和建筑的空间融合为一,并不分明,使人产生一定的模糊感。

从视觉效果上看街巷建筑连续不断,成为东关街街巷的一大特点。

1.2…空间走势东关街不仅有生活气息凸显的街巷,还有很多明清时期名人的会馆,如个园、冬荣园、街南书屋、壶园等,这些会馆隐藏在东关街的街巷里,并不像一般的园、馆那样成片地坐落,而是位于宽宽窄窄的街巷中,呈线条状[4]。

与北方古街横平竖直的空间走势不同,扬州东关街除了主干道的街巷比较笔直,分支街巷大都曲折蜿蜒。

如果对环境不熟或是没有根据走向标志的提示行走,很难分清东南西北[5]。

历史街区商业招幌的设计思考

历史街区商业招幌的设计思考

潜在作用。 店铺品牌 在整体商业氛围下,每个店铺都具有
独特的品牌特征和文化,它体现于品牌的 经营观、审美观、价值观和经营模式上,包 括品牌商标、产品特征、营销策略和服务 质量等,这些是反映品牌“人格化”的文化 现象。历史街区的店铺,其经营品牌一般 分为几类:传统食品类、传统手作工艺、传 统服饰类、旅游文创类、现代原创品牌等, 总之,新型创意产业与老字号店铺交相毗 邻。各类招幌应体现自身品牌的旨趣,具 有设计感,耐得住推敲和品味。


18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三、扬州东关街招幌设计的现状分析 !"整体风格偏商业化 扬州东关街,是中国大运河沿线城市
四、东关街招幌设计的提升与途径思
考 !" 建立街区空间的视觉整体感与层
中保存最完好的古街,现为扬州商业旅游 次感

宿感和认同感。”成功的招幌设计应当能 够反映古城故事,映射其文脉特征、历史 传承和时代发展。
商业氛围 商业氛围是构成商业环境的所有客 观因素在人们内心反映的总和,如建筑、 空间、绿化、商业展示等。良好的氛围有利 于促进商业街区的健康发展,所以,商业 氛围的塑造也被视为重要的经营策略,而 商业招幌的群体效应,是塑造商业环境的 核心。调研表明,游人对于招幌的注意率, 远高于其他环境因素。不仅如此,招幌设 计在一定程度上,还起到引导行为流程的
的集散之地。街内店铺林立,招幌密集,但
(!)整体性与统一性
商业化重于文化性。招幌形式大多缺少推
协调统一的空间,才能形成完整的街
敲,门匾工艺较为粗糙,廉价合成材料应 道风貌,而完整感恰恰是由沿街建筑和招
用普遍,品牌符号缺乏文化意味。据调查 幌的整体连续性和韵律感构成。东关街界

论名品对名街的支撑——以扬州东关街漆器为例

论名品对名街的支撑——以扬州东关街漆器为例

论名品对名街的支撑——以扬州东关街漆器为例作者:黄大昭来源:《时代经贸·北京商业》 2013年第4期黄大昭扬州东关街是一条千年古街,2010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街”之一。

这条著名老街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运河的码头和名特商品的支撑。

考察它的历史和现状,可对老街的建设、名品的打造有所启迪。

一、东关街概览东关街位于江苏省扬州市闹市区。

其东口为环绕古扬州东城外隋唐古运河上的东关古渡,西口则与城中心南北干道国庆路交汇,与另一条古街彩衣街相接,全长1122米,拥有比较完整的明清建筑群及“鱼骨状”街巷体系。

出东口可沿古运河北上南下,出西口向北百余步为两淮盐运使司衙门(今扬州市政府东大院),向南百余步为扬州北城墙(今北环城路盐阜路)和北护城河。

从沿街巷道可通向众多的名胜名迹。

东关街因运河而成,已有一千二百余年历史。

南北货物经东关古渡沿东关街进入城区。

舟楫的便利和市民、客商的需求,催化出这条商贸古街。

今运河功能虽转变,但街面繁华依旧,人文氛围浓郁。

街内现有50多处名人故居、盐商大宅以及其他重要历史遗存。

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2处,省级文保单位2处,市级文保单位21处,例如个园、逸圃、汪氏小苑、广陵书院、仪董学堂、武当行宫、长乐客栈等。

东关街商家林立,行当俱全,其中不乏驰名中外的老字号。

四美酱园开业于1817年,谢馥春香粉店开业于1830年,潘广和五金店开业于1862年,夏广盛豆腐店开业于1901年,陈同兴鞋子店开业于1909年,乾大昌纸店开业于1912年,震泰昌香粉店开业于1923年,张洪兴当铺开业于1936年,庆丰茶食店开业于1938年,四流春茶社开业于1940年,协丰南货店开业于1941年,凌大兴茶食店开业于1945年,富记当铺开业于1946年。

还有周广兴帽子店、恒茂麻油店、顺泰南货店、恒泰祥颜色店、樊顺兴伞店、曹顺兴箩匾老铺、孙铸臣漆器作坊、源泰祥糖坊、孙记玉器作坊、朱德记面粉店以及众多的陆陈行、油米坊、鲜鱼行、八鲜行、瓜果行、竹木行等。

古民居建筑的文化空间与书法艺术———以扬州东关街区古民居为例

古民居建筑的文化空间与书法艺术———以扬州东关街区古民居为例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4月 第17卷第2期JOURNALOFZHENGZHOUUNIVERSITYOFLIGHTINDUSTRY(SOCIALSCIENCEEDITION) Vol.17No.2Apr.2016 收稿日期:2015-11-29基金项目:江苏省文化科研资助项目(15YB27);扬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015032)作者简介:赵克理(1958—),男,陕西省西安市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设计文化。

引用格式:赵克理.古民居建筑的文化空间与书法艺术———以扬州东关街区古民居为例[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2):86-92.中图分类号:TU241.5;J292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6.02.013文章编号:1009-3729(2016)02-0086-07古民居建筑的文化空间与书法艺术———以扬州东关街区古民居为例Theculturalspaceandcalligraphyartoftheancientresidencearchitecture—TakentheancientresidenceinYangzhouDongguanblockforexample关键词:扬州古民居;建筑文化空间;诗性文化空间;审美文化空间;书法艺术赵克理ZHAOKe li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江苏扬州225127摘要:明清至民初时期,扬州古民居建筑每一处宅园一体的环境均属一个具有完整意义的文化空间,其结构层次包括界内文化空间、诗性文化空间和审美文化空间。

书法艺术以其特有的时空形式参与上述文化空间的建构。

富有地域文化和个人取向的书法艺术与园林艺术一起,将界内文化空间拓展为诗性文化空间和审美文化空间。

在古民居建筑诗性文化空间营构中,书法艺术与空间意匠是一种互生的关系:一方面,宅园主人根据自身的人生经历、价值取向选择合适的诗词章句,通过书法艺术对建筑界内文化空间进行诗性化再创造;另一方面,书法艺术又是建筑文化空间诗性化意匠和其后审美文化空间创造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生产的“三和牌”、“四美 牌”系列酱菜是久负盛名的传 统名特产品,具有鲜、甜、 脆、嫩四大特色;系列酱油 采用纯酿造工艺生产,酱香 浓郁,色泽自然红亮,虾籽 酱油独具特色;系列花色酱 滋味绵长,味不雷同;系列 腐乳酥香绵软,口味纯正。

二、工艺品

剪纸:扬州是中国剪纸流行最早的地区之一,唐宋 时期就有“剪纸报春”的习俗。扬州人在立春之日 剪纸为花,做成春蝶、春线、春胜等样式,“或悬 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观以为乐。另外还剪 制纸钱、纸马等,专门用于祭奠。至清代,扬州商 业兴盛,剪纸艺人亦数量大增,嘉、道年间的著名 剪纸有艺人包钧等,技艺超群,有“神剪”之誉。 扬州的剪纸艺人还根据需要创作绣品底样,大至门 帘帐沿、被服枕套,小至镜服香囊、绢帕笔袋,有 绣花必有纸样,扬州人称剪纸样的艺人为“剪花样 的”。
玉器:扬州是我国玉器加工的重要基地之一,
古籍《书经 禹贡》中便有“扬州贡瑶琨”的 记述。1977年在扬州蜀冈尾闾,发现新石器 时代后期氏族公共墓葬60多处,有石斧、石 锛、玉璧、玉琮等器物,说明早在4000年前, 先民们就在这里生产生活,有了玉石琢磨的 活动。解放后在扬州境内发现和清理的百余 座汉墓中,出土玉器数以百计,达数十个品 种。
东关街



东关街是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它东至古运河边,西 至国庆路,全长1122米,原街以前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冲,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 化中心。街面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陆陈行、 油米坊、鲜鱼行、八鲜行、瓜果行、竹木行近百家之多。 东关街上的“老字号”商家就有开业于1817年的四美酱园、1830 年的谢馥春香粉店、1862年的潘广和五金店、1901年的夏广盛豆腐店、 1909年的陈同兴鞋子店、1912年的乾大昌纸店、1923年的震泰昌香粉 店、1936年的张洪兴当铺、1938年的庆丰茶食店、1940年的四流春茶 社1941年的协丰南货店、1945年的凌大兴茶食店、1946年的富记当铺, 此外还有周广兴帽子店、恒茂油麻店、顺泰南货店、恒泰祥颜色店,朱 德记面粉店等。东关街是扬州手工业的集中地,前店后坊的连家店遍及 全街,如樊顺兴伞店、曹顺兴箩匾老铺、孙铸臣漆器作坊、源泰祥糖坊、 孙记玉器作坊、董厚和袜厂等。




牛皮糖号称“扬州一绝”,是扬州特产, 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早在清朝乾、嘉 年间就已面市扬州,后因战争频繁而 失传于世。有关科技人员和制糖技师 决心要让失传已久的牛皮糖重见天日, 对前人的制糖工艺进行挖掘整理,通 过千百次的尝试,终于使传统产品得 以重新问世,并使其在保持原有特色 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使口感达到了弹性、 韧性、柔软性三性为一体的最佳状态。 目前已有多种口味面世。甜度低、色泽明、 香甜味美、口味适中、老少皆宜。
三、住宅
杨氏住宅
年代清
胡氏住宅
年代:清
长乐客栈:酒店由扬州 市名城建设有限公司投 资兴建,是一家具有扬 州地方传统的明清院落 式建筑特色的主题精品 酒店,集历史风貌、高 雅文化时尚生活与一身, 充分体现扬州城市古代文 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东门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始建于唐 代中期。五代、两 宋、明、清等代均 曾在此修缮城门、 城墙。
一、小吃
臭豆腐:闻起 来臭,吃起来 香,这是臭豆 腐的特点。吃 臭豆腐,可以 增加食欲,还 能起到防病保 健的作用

姜糖:对降
血脂、降血 压、防心肌 梗死均有特 殊的作用
糖人


四喜汤圆:四喜汤圆 有(菜、肉、豆沙、 芝麻)用料精细, 主料系水磨茶米粉, 洁白又黏软。坐落 在老城区东关街赖 氏家族,与扬州包子、 牛皮糖、酱菜一样, 都是扬州饮食文化的 瑰宝。
乱针绣

漆器:扬州漆器起源于战国,兴旺于汉唐,鼎盛于 明清。其工艺齐全、技艺精湛、风格独特、驰名中 外,是中国传统的工艺品种。早在秦汉时期,扬州 彩绘和镶嵌漆器制作工艺就有很高的水平,扬州北 郊天山汉墓,北京老山汉墓,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 的文物中都有扬州漆器的早期作品;唐代扬州漆艺 还被鉴真大师传播至日本;到明清时代,扬州成为 全国的漆器制作中心,盛极一时。扬州漆器曾于 1910年和1915年、2001年三次参加国际博览会, 均获得金奖。

东关街区是明清两代扬州人文荟萃,商贾云集的繁华之地, 又是东临古运河的水陆交通要塞,因而成为集文化与商业、 手工业、宗教之中心,古街全长千余米,重新修复后街道恢 复了两侧商铺林立的壮观场面,其中更不乏有大量百年老店, 比如百年老店绿杨春”、 “中华首妆”之称的谢馥春、久 负盛名的传统名特产品“三和四美”酱菜店。漫步于这样一 条具有浓厚历史氛围的老街,如果你沉下心,闲庭信步,再 拿着一把折扇,手提一只鸟笼,会有一种穿越百年时空的感 觉,当真是回到了清代不成!不过街上也并不是所有的店面 都是百年老店,也有近些年兴起的行当,比如冰淇淋、鸭血 粉丝汤,还有卖剪纸、根雕、刺绣的店铺也在这条街扎了根, 这是典型的商业化标志,好在这种商铺的数量目前并不是许 多,所以趁着商业化不浓,旅行团不多的时候,先来这里尝 个“鲜”。
东关古渡:在古代,该处
为京杭大运河的一个渡口。 现如今该处已开发为扬州 古运河的一个著名的景点, 是人们旅游休憩的一个好 去处。
三和四美酱菜

清代时,扬州酱菜被列为宫廷御膳小菜,曾获国际博览会奖 章、西湖博览会金奖。解放前,扬州酱坊就有100多家,多 为前店后作,家家有高招,其中尤以三和、四美为最,“四 美”是清初一秀才借用《滕王阁序》中“四美具,二难并” 之句起名,含义为鲜甜脆嫩,“三和”是酱园主人自起,含 义为色香味皆佳。解放后,经过公私合营,企业改制, 1998年,三和、四美合并为扬州三和四美酱菜有限公司。 “ 三和四美”是扬州三和四美酱菜有限公司的两个商标, 三和四美公司是由原扬州三和酱菜总公司和扬州四美酱品厂 两个百年“老字号”企业合并组建的民营性质的有限责任公 司。公司主要生产酱菜、酱油、花色酱、腐乳、醋等系列调 味品,拥有年产8000吨酱菜、15000吨酱油、500吨腐乳和 500吨花色酱的生产能力,是中国调味品著名品牌企业50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