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中的鲲鹏形象
北冥有鱼塑造的大鹏形象
北冥有鱼塑造的大鹏形象
《北冥有鱼》通过对鲲鹏的描绘,塑造了一个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形象,表达了诗人远大的志向。
大鹏在诗中被描绘为一只巨大无比的鸟,它有着宽广的翅膀和强健的爪子,展翅高飞时能够卷起狂风,激起三千里的巨浪,表现出一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大鹏在飞行中不受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翱翔在天空中,这也象征着诗人追求自由和独立的精神。
此外,大鹏还被赋予了高尚的品德,它不屑于与野鸡、乌鸦等凡鸟为伍,而是选择在九万里的高空飞翔,这表明诗人具有高尚的情操和追求卓越的品质。
《北冥有鱼》塑造的大鹏形象是一个具有崇高理想和追求自由、独立精神的象征,表达了诗人远大的志向和高尚的品德。
跟鲲鹏有关的诗句
跟鲲鹏有关的诗句
鲲鹏展翅高飞天,
超越极限展宏愿。
万里苍穹任逍遥,
自由翱翔至极限。
如诗经中所言:“鲲鹏于飞,无所措托。
”鲲鹏是古代神话中的巨大鸟类,被形容为能够展翅高飞的奇迹之物。
这个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常被用来象征力量、自由和无限的追求。
在现实世界中,人们也常常借用鲲鹏的形象来表达对梦想和追求的渴望。
一些诗句中描述了鲲鹏展翅高飞的壮丽场面,以及它超越极限、自由翱翔的姿态。
这些诗句传递了人们对自由、追求和超越的向往。
鲲鹏的形象也常常被用来比喻那些追求卓越的人。
他们志存高远,不惧世俗的束缚,敢于挑战极限,追求无限的可能性。
他们像鲲鹏一样,展翅高飞,超越自我,在苍穹之上寻找属于自己的舞台。
正如诗经中所表达的,鲲鹏于飞,无所措托。
人们常常认为自己的梦想过于遥远,无法实现。
但是,正是因为有了对梦想的追求,才能够激发出人们不断努力、奋斗的动力。
只有敢于放飞自己的心
灵,才能够超越极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因此,当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妨想象自己是鲲鹏,展翅高飞,超越极限。
无论是追求艺术、事业或是生活中的幸福,只有敢于追求,才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不论风雨与否,我们都要像鲲鹏一样,勇往直前,追逐梦想的轨迹,在苍穹之上留下属于自己的传奇。
关于鹏的文学形象,诗词名句,成语典故
关于鹏的文学形象,诗词名句,成语典故
鹏是中国传统神话中的大鸟,个性高傲自负,但也有着崇高的气度和仁慈的品德,因此在文学中常被用来象征英雄或者高尚的人物形象。
以下是一些与鹏相关的诗词名句和成语典故:
1. 诗句:“翱翔万里外,不下扶桑树。
九子齐飞起,欲上琼楼去。
”——《九歌·湘君序》
2. 成语:“鹏程万里”——形容人的前途无限,可以走得很远。
3. 成语:“凤毛麟角、鹏程万里”——形容人或事物非常稀少而珍贵,且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
4. 典故:《庄子》中有“鹏之徙于陆,终日于蓬莱之山,厌见草木,求且与飞者偕飞”,表明鹏的高傲自负,不愿意与普通的动物为伍。
5. 诗句:“鹏举霄汉羽,凤翥空山羽。
巨流何足道,轻风千里足。
”——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描绘了鹏和凤的飞行壮丽景象。
鲲鹏的形象分析
A
1
《逍遥游》中鲲鹏形象
在古代著名哲学家庄子的《逍遥游》中,对鲲鹏形象的描写充满浪漫想 象,富于夸张变化: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逍遥游》中的这只大鹏从北冥出发,展翅高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 上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一直飞向南海。这只巨鸟有着与普通鸟类所无 法想象的抱负和能力,但在庄子看来,它仍然是“有所待”,受拘束,不自 在,不自由,并没能真正进入逍遥游的境界。
词借鲲鹏形象,表达李清照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和意志。
A
10
春山伴图 唐寅
欲往何处觅雅训?巍巍昆仑皆惊愤。 风里鲲鹏欺大鸟,雨中雏燕竞轻俊。 今朝我欲乘风去,大展雄才高万仞。 横扫天下邪与恶,一泻君子千古恨。
唐寅借威猛无比的鲲鹏形象,表现了诗人大
展雄才,横扫天下邪恶的壮志与豪情。
A
11
念奴娇·鸟儿问答 毛泽东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炮火 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
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 约。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A
12
这首词通过鲲鹏与蓬间雀的对 话,塑造了两个完全不同的鸟类形 象,以象征展示了鲲鹏的博大、高 远、无畏以及蓬间雀的萎琐、渺小、 卑怯。
鲲鹏在《逍遥游》成了庄子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的一个反面例证。
A
2
上李邕 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鲲鹏的象征意义及诗句
"鲲鹏" 在中国文化中通常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它常常被视为一种神话动物,寓意着巨大、强大和不可阻挡的力量。
以下是一些关于鲲鹏的象征意义以及一些有关鲲鹏的诗句:
### 鲲鹏的象征意义:
1. **巨大力量:** 鲲鹏常被描绘成一种极其巨大的神话生物,其巨大的翅膀和身躯象征着强大的力量,具有不可抗拒的能量。
2. **振翅翱翔:** 鲲鹏在神话传说中有时被描述为振翅高飞,象征着追求卓越、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
3. **创造奇迹:** 鲲鹏也被赋予一些神话传说中的创造能力,有时被认为是能够撑起乾坤的存在,代表着创造奇迹和改变世界的能力。
### 与鲲鹏相关的诗句:
1. **杜牧的《秋夕》:**
```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余亦能高咏鲲鹏,将船对青楼之光。
```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夕夜景的赞美,其中提到了鲲鹏,表现了对伟大力量的向往。
)
2.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此诗表达了对明月的思念,通过描绘琼楼玉宇和高处不胜寒的场景,引发对鲲鹏等神话元素的想象。
)
这些诗句中的鲲鹏元素,常常通过与自然景物和人生情感的交融,传递出对力量、远大、神秘的追求和向往。
李白描写鲲鹏的诗句
李白描写鲲鹏的诗句一、李白诗歌中的鲲鹏形象1. 鲲鹏的神秘气质在李白的诗歌中,鲲鹏被描绘成一个具有神秘气质的存在。
他的身形庞大,翼展广袤,背负着天空的重量。
李白在诗歌中使用了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绘鲲鹏的形态,比如”翔空而行,名垂青史”、“大鹏展翅,羽翼遥天”等。
这些描写让人联想到鲲鹏的威严和力量。
2. 鲲鹏的翱翔与自由李白的诗歌中,鲲鹏常常被描绘成一个自由自在地翱翔于天际的生物。
他可以穿云破雾,飞越高山大川。
李白在诗中写道:“鲲鹏何从来,纵顾遥天翔”,“岂肯妄羽翎,使我青云飞”。
这些句子传达了李白对鲲鹏的自由精神的敬佩。
3. 鲲鹏的王者气质在李白的诗中,鲲鹏也被描绘成拥有王者气质的存在。
他高居云端,俯视天地,掌控一切。
李白写道:“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世祖不明物力至,从来不顾僧道词”等句子中体现了鲲鹏的统治地位和高贵身份。
二、李白诗歌中的鲲鹏形象深意1. 鲲鹏象征壮志豪情李白笔下的鲲鹏不仅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形象,也寓意着壮志豪情的人生态度。
鲲鹏展翅飞翔,代表着李白追求自由和追求梦想的精神。
李白的诗歌中透露出他对自由人生的向往和追求的热情。
2. 鲲鹏象征力量与威严鲲鹏庞大的翅膀和高耸的身躯,凸显了他的力量和威严。
李白通过描绘鲲鹏的形象,表达了对力量和威严的向往,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个诗人的自信和豪情。
三、李白鲲鹏描写诗句赏析1. “翔空而行,名垂青史”这句诗通过生动的词语描绘了鲲鹏的翱翔和名垂青史的壮丽景象。
鲲鹏翱翔于蓝天之上,他的行动和存在成为了后人传颂的对象。
这句诗展示了李白对于鲲鹏的崇敬和钦佩。
2. “大鹏展翅,羽翼遥天”这句诗以形象的方式描绘了鲲鹏的壮丽景象。
鲲鹏展翅高飞,羽翼震天,仿佛遥不可及。
这句诗表达了李白对于鲲鹏力量和自由精神的赞美。
3. “鲲鹏何从来,纵顾遥天翔”这句诗通过反问句的方式表达了李白对于鲲鹏来历的疑问和惊叹。
鲲鹏的身世成为了一个谜团,但他展翅飞翔的景象却让人叹为观止。
《逍遥游》“鲲鹏”象征意象解读
《逍遥游》“鲲鹏”象征意象解读摘要:“鲲鹏”是庄子在《逍遥游》里为我们这个民族创造的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象征意象,更多地承载着人类超越自身的精神品格。
通过庄子笔下“鲲鹏”的“哲理性、象征性、荒诞性、求解性”的分析,把“鲲鹏”确定为人类超越自身的精神象征。
在中国文化的血脉里,“鲲鹏”从此成为志趣高远、精神豪迈、追求自由的象征。
关键词:哲理象征荒诞求解《逍遥游》是以“鲲化为鹏”来开篇的,庄子以充满想象的恢宏浪漫之笔,创造了这一光照千秋的艺术形象,也创造了中国文化血脉里超越自我的精神品格。
《逍遥游》开篇就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奇幻的世界:“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1] (P.1 )鹏起飞时水击三千里,乘旋风直上九万里,而小泽里“抢榆枋”的蜩与小鸠却不以为然。
在“鲲化为鹏”的故事里,也许隐藏着庄子更深的用意,作者为何要将它们放在一起加以描述,其真实的用意是什么?可以说“鲲鹏”只不过是庄子用来表达己意的象征物而已。
正如英国文艺批评家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形象都是“有意味的形式”一样,“鲲鹏”也是一个具有丰富象征意味的艺术形象。
一、“鲲鹏”的本质特征具有“哲理性”(一)超越自我看问题庄子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跳出此界看此界的观看角度和立场。
当庄子站在大地上仰望苍穹,他看到的是湛蓝的天空,可天空真的是有颜色的吗?真的“天之苍苍,其正色邪?”苍苍之色是天空的本色吗?庄子发出了疑问。
显然“大鹏”是庄子放出去的“心灵”,是庄子把自己的“心灵”安放在了“大鹏”的身上,以此来鸟瞰世间万物、人间百态,宛如凌空高悬的镜子。
人在看待外在世界时,永远都是盲人摸象的认知状态。
但如果人能够跳出自我眼界的局限,变“小我”为“大我”,变“自我”为“全我”,像“鲲化为鹏”那样,以“鹏”的方式观看世界,就能够接近“真我”的认知状态。
北冥有鱼化而为鸟_庄子_逍遥游_鲲鹏形象赏析
收稿日期:2009-10 -12 作者简介: 彭新有 (1979- ) 男, 云南楚雄人,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讲师, 华东师 范 大 学 中 文 系 古 代 文 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 本文为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级教学改革重点项目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讨》 (项目编号: A-03-2) 的阶段成果之一。
神秘窈深的北冥孕育了鲲鹏, 《尔雅·释鱼》 云: “鲲, 鱼子”, 意思是鲲的本义为极小之鱼 子, 而文中却说 “鲲之大, 不知其几千里也”, 庄子用极小之物称指极大之物, 可以说 “鲲” 离 其本义已经很远了, 庄子已经赋予它全新的原创 性的内涵, 此种表述就是对人们习惯的挑战, 是 对人们常识的颠覆, 形成了一种打破人们思维习 惯力度和效果, 手法极为奇特。 文中说 “北冥有 鱼, 其名为鲲”, 由此可知鲲为海洋之生物, 其 活动范围亦为海洋, 而庄子又说 “化而为鸟, 其
49
47
彭新有: 北冥有鱼 化而为鸟
第一段文字是以作者的口吻直接描述了鲲鹏 的形象; 第二段文字以引用典故的形式描述了鲲 鹏徙游的情形; 第三段文字借汤、 棘之口描述了 鲲鹏形象。 这三段文字对鲲鹏形象的描述各有不 同, 相互补充验证便可以对鲲鹏形象特征做整体 把握。
文章开首就说 “北冥有鱼, 其名为鲲”, 指 出了鲲鹏所居之地为 “北冥”。 “北冥” 即北海, 但为什么庄子不直接用 “北海”? 何况这个词庄 子在 《秋水》 中就有使用了, 有 “顺流而东, 至 于北海” 的句子。 庄子这样做最有可能就是故意 使用 “北冥” 而与 “北海” 相区别: “北海” 为 普通使用之词, 所指明确, 是实有之事物; 而 “北冥” 是特别之词, 为庄子之创造, 含义新颖, 其中透露出旷远神秘的意味, 暗示着北冥是非世 人所能见, 亦非人智所能测的, 这种意味就与鲲 鹏神秘的形象融为一体。 唐陆德明在 《经典释 文·庄 子 音 义 》 中 就 解 释 道 : “ ‘ 冥 ’ , 本 亦 作 ‘溟’。 嵇康云: ‘取其溟漠无涯也’”, 其中就关 注到了北冥的广阔无涯, 正因为北冥的广阔无 涯, 才能孕育出 “不知其几千里” 的大鲲来, 反 之亦然, 鲲鹏之大亦可推知北冥之深广无涯; 而 且, “溟漠” 还有深广邃远的意味, 那是幽深辽 远的人之想象所不及的大海的深处, 那是神秘未 知不可思议的海洋深处, 鲲鹏就在此出生居住; “北冥” 是宽广的极处, 深远的极处, 也是神秘 的极处; 甚至极处也还是一个过于简单平凡的词 语, 所以庄子又借汤棘谈论鲲鹏居所为 “无极之 外, 复无极也。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 天池也”。 强调鲲鹏居止之所在为绝对之辽远神秘, 无法描 摹, 因此鲲鹏的形象就带上了北冥之地的无限神 秘、 无穷能量和无比气势。
鹏的文学形象诗词名句成语典故
鹏的文学形象诗词名句成语典故引言自古以来,鹏鸟在中国文学中一直被赋予着深厚的文化象征意义。
鹏的形象广泛出现在诗词、名句和成语典故中,成为了表达壮丽、高远、无穷的象征。
本文将重点介绍鹏的文学形象在中国文学中的具体表现,带您领略鹏的壮丽形象的诗词名句和成语典故。
一、鹏的文学形象在诗词中的表现1. 《鹏鸟》- 东晋·陶渊明讵知鹏力之盛也,振羽高飞之中兮!是鸟也,蓬蓬兮,飘飘兮。
不系之舟兮。
这是东晋时期的诗人陶渊明在诗《鹏鸟》中对鹏鸟形象的描述。
诗中通过描绘鹏鸟的振羽高飞、飘飘而不系于舟的场景,表现出鹏鸟力量强大、飞翔自由的形象。
2. 《有鹏鸟兮》- 南朝宋·陆机有鹏鸟兮翻羽翼,集太湖兮高轩易。
上鸣九天兮下走泮,抟扶摇兮仰到鸿蒙。
登临心焉若吾同,云汉之间兮欲腾空。
南朝宋时期的文学家陆机在《有鹏鸟兮》一诗中描述了鹏鸟高飞的场景。
诗中表现出鹏鸟集太湖、上鸣九天、下走泮的壮丽姿态,更体现出诗人立志登临高处、追求卓越的心境。
3. 《大鹏有势兮》- 晋代·干宝大鹏有势兮,海运东西。
吉日月之塞焉,辟害眚之隄焉。
嵩高千仞兮,骏发光辉。
忽一纵之时,驰语中飞。
晋代时期的道士干宝在《大鹏有势兮》一诗中以鹏鸟象征正直、高贵的品质,表达出鹏鸟翱翔于天际、力量强大的形象,并扬言要超越嵩山的高度、展现自己的光辉和能力。
二、鹏的文学形象在名句中的表现1. 名句:鹏立万里这是流传至今的一句成语,用来形容雄鹰展翅飞翔的场景,也可借喻人力量强大,志向远大,具备超越常人的能力。
这个典故源于《庄子·齐物论》中的一段文字,描述一个体型巨大的鹏在飞翔时超过了九天之上,展现出无限的力量和壮丽的姿态。
2. 名句:飞鹏展翅这是描述鹏鸟展翅飞翔的典故,出自《史记·赵世家》。
此典故形象地展示了鹏鸟势大力强、翱翔天际的形象,也常常用来比喻人具备非凡能力和远大目标。
3. 名句:鹏程万里这是出自唐代杜甫的诗句《春夜喜雨》,用来形容人物的前途、事业或坚定的信念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和极佳的前途。
鹏的文学形象诗词名句成语典故
鹏的文学形象:诗词名句、成语典故介绍在中国文化中,鹏的形象常常被用来比喻巨大、雄伟和卓越的力量。
鹏鸟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巨鸟,传说它带有万里长空、千丈雄风的雄姿。
由于鹏的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常被用来表达壮丽和无尽力量的意象,因此在诗词、名句和成语中,鹏的形象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鹏的文学形象在诗词中的体现1.李白《舟夜书所见》:“仿佛长空无所见,鹏作则飞敝杨舟。
” 这句诗中,鹏被用来形容有极高远志向的人。
杨舟则是代指诗人李白自己。
整句诗意味着诗人有着无限的激情和壮志,渴望翱翔于广阔的天空之中。
2.白居易《赋得自画像》:“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自己的形象,他化身为一只神奇的鹏鸟,在诗人轻松随意的谈话中,强大而敌人无敌,战胜了强敌。
3.贺知章《友人垂白鬓》:“不畏饥勒支,鹏飞万里志。
” 这句诗意喻友人为有志青年,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和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鹏的文学形象在名句中的体现1.杜甫《登高》:“齐声引五凤,何必汾阳处。
” 五凤代指五鹏,象征巨大的力量。
该句意指山峰之上,巨鹏展翅高飞,无论处在什么地方都不受限制。
2.杜牧《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疑似鹏抟九万里,遥蟾蜍下西楚。
” 此诗以鹏的形象来形容秋夜的辽阔,同时也融入了另一个成语“蟾蜍下井”。
3.刘禹锡《陋室铭》:“萧条万里外,负暄一鹏程。
” 鹏程代指非凡的成就和广阔的前程。
鹏的文学形象在成语中的体现1.鹏程万里:比喻前程远大、未来潜力巨大。
2.逆鹏而飞:比喻勇敢无畏,敢于与众不同。
3.张鹏程高:比喻心胸宽广,志向远大。
4.鹍鹏展翅:比喻有坚定的信念,追求卓越。
结语鹏的文学形象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丰富而深远的意义。
诗词、名句和成语中的鹏形象,不仅仅展示了文人的豪情壮志,也在形象上传达了对远大目标和卓越力量的向往。
通过对鹏的文学形象的赏析和理解,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的豪情壮志和追求卓越的精神气质。
这些鹏的形象在诗词、名句和成语中广泛流传至今,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文化体验和情感共鸣。
《庄子》中的鲲鹏寓言
《庄子》中的鲲鹏寓言摘要:1.鲲鹏寓言的背景和意义2.鲲鹏的形象特点及其象征意义3.鲲鹏寓言中的哲学道理4.鲲鹏寓言在现实生活中的启示正文:一、鲲鹏寓言的背景和意义《庄子》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哲理的古籍,其中的鲲鹏寓言更是让人深思。
鲲鹏寓言讲述了鲲这种巨大的鱼化身为鹏这种庞大的鸟的过程,以及鹏鸟凭借巨大的翅膀在天空飞翔的壮观场景。
这一寓言在《庄子·逍遥游》中连续出现三次,不仅展现了庄子独特的想象力和文学才华,更蕴含了丰富的哲学道理。
二、鲲鹏的形象特点及其象征意义1.鲲的形象特点:鲲在《庄子·逍遥游》中被描述为巨大的鱼,其体积大到无法估量。
鲲的形象体现了庄子对巨大的夸张和想象,同时也为后续的鹏鸟形象做了铺垫。
2.鹏的形象特点:鹏是鲲化身后的大鸟,翅膀宽广,犹如天空中的云彩。
鹏鸟的飞行高度和速度都极为惊人,象征着至人的精神和灵魂。
3.鲲鹏的象征意义:鲲鹏寓言中的鲲鹏形象,寓意着巨大的变化和升华。
鲲从水中化为鹏,象征着生命的蜕变和重生。
鹏鸟的庞大翅膀和高飞,代表着至人的境界,意味着跳出世俗纷扰,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三、鲲鹏寓言中的哲学道理1.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
鲲鹏寓言表达了这一观点,鲲在水中生活,鹏则在天空飞翔,它们的存在和活动都依赖于相应的环境。
2.一个人的视野是被自己的能力限制的,理解不了别人的原因是自己水平不够。
鲲鹏寓言中的斥鷃不能理解鲲鹏的高飞,正如普通人在某种程度上无法理解伟大人物的行为和决策。
3.人应该追求更高的境界,不断超越自己。
鲲鹏寓言鼓励人们勇敢地追求梦想,突破自己的局限,实现生命中的蜕变和升华。
四、鲲鹏寓言在现实生活中的启示1.要有远大的抱负和目标:鲲鹏寓言告诉我们,只有拥有远大的目标,才能激发内心的潜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2.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一个人的视野和能力是有限的,要想理解更高层次的事物,就必须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
3.勇于面对挑战和改变: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像鲲鹏一样,勇敢地面对挑战,实现自我蜕变和成长。
古诗文中鲲鹏形象意义的探究
古诗文中鲲鹏形象意义的探究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2-014-01无论是在古人的诗文中,还是在今人的文化词典里,鲲鹏这个形象都凝聚着中国人的一种人文情结,始终作为一个意义非凡的形象而存在。
它成了自信独立、意志坚定、壮志凌云的高大形象化身。
有关鲲鹏的成语典故,如大鹏展翅、鹏游蝶变、鹏程万里、扶摇直上等更是被世人喜闻乐用。
鲲鹏的形象最早出现于《齐谐》这部专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里。
里面有这样的描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去以六月者也”。
庄子在《逍遥游》中化用这个传说,写到“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他用极富浪漫和夸张的手法塑造了一个硕大无比展翅高飞的鲲鹏形象。
它要前往南海,拍起的海浪高达三千里,盘旋而上,乘云而起,离海面达九万里。
无拘无束,却还要凭借六月的大风才能高飞。
这里的鲲鹏,是庄子作为追求精神世界绝对自由的一个反面例子出现的,在他看来,它仍有所待,受拘束,不自由,而并不能真正进入逍遥的境界。
鲲鹏的形象在诗仙李白的诗文中也曾多次出现,最早可见于他的《大鹏赋(并序)》。
文中这样描述:“焯赫乎宇宙,凭陵乎昆仑。
一鼓一舞,烟朦沙昏。
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
簸鸿蒙,扇雷霆。
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足萦虹霓,目耀日月……喷气则六合生云,洒毛则千里飞雪……块视三山,杯观五湖”,说的是鲲鹏翱翔广袤宇宙,时而在九天之上,时而在九天之下,搏击长天,浩气贯日,任性而从容。
最为脍炙人口的是李白的《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说的是李白拜见李邕时因不合时宜的高论,引发李邕的不快而失意。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鲲鹏意象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鲲鹏意象作者:栗子涵来源:《汉字文化(教育科研卷)》2018年第20期【提要】庄子在《逍遥游》中创造的鲲鹏形象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引起共鸣。
本文以庄子《逍遥游》中的鲲鹏形象为出发点,从鲲鹏之壮阔自由、鲲鹏之高远理想、鲲鹏之变化、小大之辨四个角度将不同朝代文人对《逍遥游》中鲲鹏意象的解读临摹变化加以分析。
这些文人创造出了独特的多姿多彩的鲲鹏形象,使鲲鹏意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世界里确立了它应有的地位。
【关键词】逍遥游; 鲲鹏; 小大之辩“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庄子的《逍遥游》以“鲲化而为鹏”开篇,用极富想象的恢弘浪漫之笔创造了这一光照千秋的艺术形象。
袁珂在《山海经校注》中称鲲化为鹏乃是禺强作为海神与风神两种神格转化的隐射。
《逍遥游》中,庄子以鲲鹏寄托自己对逍遥无所待境界的追求,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庄子在《逍遥游》中创造的硕大、高飞、威猛、雄伟的鲲鹏形象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引起人们的共鸣,并被不同朝代的文人不断临摹,从此鲲鹏在中国古典文学意象世界里确立了它应有的地位。
后世文人将庄子所创造的鲲鹏形象与自己的生活境遇、主观情思、怀抱寄托相结合,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鲲鹏意象。
一、鲲鹏意象之壮阔自由后世文学作品中对鲲鹏形象的解读,最普遍的一种是侧重鲲鹏的高大壮阔。
《逍遥游》中对鲲鹏的描绘也有对应的部分:“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重天之云”,都极尽夸张地表现大鹏之大以及其一往无前,冲破一切阻碍南飞的壮阔,这类大的意象包括鹏、冥灵、大椿、彭祖等。
从这种角度理解鲲鹏并使用该意象的文学作品中,作者也为鲲鹏的大和雄伟所倾倒,将自己的志向和愿望寄托其上,极尽笔墨描写鲲鹏之大,其中的代表作就是我们熟知的李白的作品。
鲲鹏的形象分析ppt课件
13
在我国古诗文中,鲲鹏形象成 了人的一种人格、品质、精神的象 征。在鲲鹏这一形象身上,寄寓着 诗文家心中的理想、壮志和特有的 情感,表现诗文家的自信、自傲、 不屈,歌咏着一种自由与拼搏精神 。
14
8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 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 取三山去!
9
其中“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 舟吹取三山去”,表明李清照要象鲲鹏那 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那龌龊的社会 。叫风不要停止地吹着,把她的轻快小舟 吹到仙山去,使她过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 ,在理想的国度中求得精神的慰藉。
6
泊岳阳城下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7
此诗是杜甫晚年兵荒流离时 乘舟从湖北初到岳阳所作,是逢国 破家衰的流亡之时,面临危难,贫 病交加。诗人以滞留、危难而转图 南的鲲鹏形象自喻,表明虽然临危 但不忘报国之心,毫不气馁,志向 更加坚定。
4
临路歌 李白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5
人生暮年的李白,心中的理想 之火仍未熄灭。诗人的悲哀,不是 凄凄惨惨的弱者的哀鸣,而是扶摇 直上九万里的大鹏被中天折断的悲 愤的歌声。诗中借鲲鹏的遭遇,抒 发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无限遗恨。
鲲鹏在《逍遥游》成了庄子追求精神世界的绝 对自由的一个反面例证。
2
上李邕
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
《庄子二则》中谈谈你对鲲鹏的形象和认识150字
《庄子二则》中谈谈你对鲲鹏的形象和认识150字庄子极其生动传神地塑造了鲲鹏形象:鲲鹏展翅,待风而举。
一旦起飞,扶摇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雄风浩荡,神奇变化,势冲霄汉,潇洒飞扬……多么壮丽、多么逍遥,多么超凡脱俗!一个具有雄心壮志、理想远大的鲲鹏形象呼之而出。
鲲鹏借自然之道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而如蝉和斑鸠这种没有远大志向的小虫小鸟,见识短浅,居安一隅,却还要讥笑嘲讽追求大气概、大自在的鲲鹏。
庄子认为,对于这种嘲笑,置之不理,你就是真正的逍遥了。
鲲鹏做到了。
鲲鹏惊世骇俗而不随波逐流,气势逼人而不随遇而安,自我张扬而不委曲求全,潇洒逍遥而不自我束缚,由此鲲鹏成为庄子塑造的最为光彩夺目的形象,以至几千年来,人们提及庄子就会自然想到志向高远、逍遥自在的鲲鹏形象。
出现鲲鹏形象的古诗
出现鲲鹏形象的古诗
原文:《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一、衍生注释:
“大鹏”:传说中的大鸟,这里借指自己怀有高远志向。
“扶摇”:旋风,这里形容大鹏凭借风力高飞。
“沧溟”:大海。
二、赏析:
这首诗开篇就以大鹏自喻,展现出诗人非凡的抱负和自信。
即使风停,大鹏仍能力挽狂澜,簸动大海之水,显示出其强大的力量和潜力。
后面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人嘲笑的不满,坚信自己的才华和理想。
整首
诗气势磅礴,充满了豪迈之情。
三、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诗风格豪放飘逸,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被后世誉为“诗仙”。
四、运用片段:
在那次班级的演讲比赛中,我紧张得手心出汗。
但一想到李白那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心中便涌起无限的勇气。
我告诉自己,就像那展翅高飞的大鹏,要有冲劲,要有自信。
难道我还会比不过别人?结果,我发挥出色,赢得了比赛。
这不就像大鹏终能翱翔九天吗?。
北冥有鱼塑造的大鹏形象
北冥有鱼塑造的大鹏形象
北冥有鱼塑造的大鹏形象,是指根据古代神话或文学作品中的描述,将北冥之水中的鱼塑造成大鹏鸟的形象。
北冥是古代中国神话中的一个神秘海洋之地,据说水中有众多神奇的生物,其中包括了鱼和大鹏鸟。
根据传说,大鹏是一种巨大而神秘的鸟类生物,它的翅膀可以覆盖天空,嘴巴能够吞食大海。
在古代文献《庄子》中有一段描述: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曰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让人们将北冥中的鱼想象成了可以化身为大鹏鸟的生物。
由于北冥鱼化为大鹏鸟的传说在古代文献中多次提到,因此在一些古代艺术品或文化作品中,人们常常使用鱼和大鹏的形象相结合,将北冥有鱼塑造成大鹏的形象。
这种形象可以用来象征巨大和强大的力量,也可以用来描述一种神秘的生物。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大鹏的形象经常出现,而且它的形象会根据不同艺术家的构思而有所变化。
总之,北冥有鱼塑造的大鹏形象是古代中国文化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既有神秘的寓意,又具有一定的艺术特色。
李白与鲲鹏有关的诗句
李白与鲲鹏有关的诗句
李白是唐朝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以其豪放的诗风和奔放的个性而闻名于世。
而鲲鹏,则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巨鸟,象征着力量和神秘。
尽管李白的诗作中并没有直接描写鲲鹏,但他的一些诗句却与鲲鹏的意象有着奇妙的联系。
在李白的诗集《长恨歌》中,他以“飞起如鲲鹏”来形容自己的壮志和追求。
这句诗表达了他欲超越凡尘,追求卓越的理想和抱负。
鲲鹏作为神话中的巨鸟,拥有超凡的力量和翱翔于天空的能力,因此成为了李白对自己激情和壮志的象征。
此外,在李白的另一首名篇《行路难》中,他以“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来描绘自己奔波于辽阔天地之间的情景。
这句诗中的“浩荡离愁”可以与鲲鹏飞翔于苍穹之间的壮美景象相媲美。
李白以吟咏和驱策鞭子的动作将自己与鲲鹏联系起来,表达了他超越尘世的决心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此外,李白的另一首诗《望庐山瀑布》也与鲲鹏的形象有所关联。
他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来描绘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
这里的“飞流直下”和“银河落九天”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水流的跌宕和气势如鲲鹏般的磅礴。
这种宏大的景象与鲲鹏在天空中飞翔的形象相互呼应,展现了李白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综上所述,尽管李白的诗作中并没有直接描写鲲鹏,但他通过诗句中的隐喻和比喻,将自己的壮志和意象与鲲鹏联系在一起。
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李白对自由、壮丽和追求的追逐,也赋予了鲲鹏形象更加深远的意义和华丽的诗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逍遥游》拓展阅读材料古诗文中的鲲鹏形象鲲鹏,在中国人的人文情结,是少不了的。
今人贺喜,常会说“鹏程万里”。
而俗语也是有的,如“学做鲲鹏飞万里,不做燕雀恋子巢。
”还有表“变幻夸诞之谈”的“鹏游蝶梦”。
而在古诗文中,鲲鹏也是常出现的一个形象。
我们现在就来看看。
一、《齐谐》中的鲲鹏形象《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奇事的志书,这本书中对鲲鹏形象是这样描述的: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意思是说,大鹏要迁往南海,展开它的翅膀,拍起的浪头高达三千里,盘旋而上,驾着云气,离开海面九万里;凭借六月的大风飞行离去。
在这里,我们感受到鲲鹏是硕大无朋,威力巨猛的,成了高大形象的化身。
二、《逍遥游》中鲲鹏形象在古代著名哲学家庄子的《逍遥游》中,对鲲鹏形象的描写充满浪漫想象,富于夸张变化: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逍遥游》中的这只大鹏从北冥出发,展翅高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一直飞向南海。
这只巨鸟有着与普通鸟类所无法想象的抱负和能力,但在庄子看来,它仍然是“有所待”,受拘束,不自在,不自由,并没能真正进入逍遥游的境界。
鲲鹏在《逍遥游》成了庄子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的一个反面例证。
三、李白诗中的鲲鹏形象李白诗中写到鲲鹏的诗,最早的是他的《大鹏赋(并序)》。
赋中是这样描述鲲鹏的形象的:焯赫乎宇宙,凭陵乎昆仑。
一鼓一舞,烟朦沙昏。
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
簸鸿蒙,扇雷霆。
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足萦虹霓,目耀日月……喷气则六合生云,洒毛则千里飞雪……块视三山,杯观五湖。
这篇辞赋写于李白的年轻时期,有着明显自比的性质,在赋中,诗人塑造了壮大真实而又神威无比的鲲鹏形象。
这只俯瞰人间的鹏鸟,就是自信、自傲、狂放独立、壮志凌云、浩气贯日的诗人形象。
最有名的是《上李邕》全诗如下: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李白在渝州拜谒李邕时因不合时俗放言高论引起李邕及其下属不快而失意,一气之下,干脆直呼李邕之名作诗以进。
这首诗以大鹏自喻,写自己才力非凡,志向高远,表现出李白的狂傲,写出他“未获接见”内心的激愤。
李白晚年,还写过一首关于鲲鹏的诗,这就是《临路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人生暮年的李白,心中的理想之火仍未熄灭。
诗人的悲哀,不是凄凄惨惨的弱者的哀鸣,而是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被中天折断的悲愤的歌声。
诗中借鲲鹏的遭遇,抒发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无限遗恨。
四、杜甫诗中的鲲鹏形象杜甫的诗,也有写到鲲鹏的,如《泊岳阳城下》: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此诗是杜甫晚年兵荒流离时乘舟从湖北初到岳阳所作,是逢国破家衰的流亡之时,面临危难,贫病交加。
诗人以滞留、危难而转图南的鲲鹏形象自喻,表明虽然临危但不忘报国之心,毫不气馁,志向更加坚定。
五、李清照词中的鲲鹏形象李清照的词中,包含鲲鹏形象的是她的《渔家傲》,全词如下: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其中“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表明李清照要象鲲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那龌龊的社会。
叫风不要停止地吹着,把她的轻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过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在理想的国度中求得精神的慰藉。
词借鲲鹏形象,表达李清照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和意志。
六、唐寅诗中的鲲鹏形象明代唐寅的《春山伴路图》,也写到鲲鹏。
全诗如下:欲往何处觅雅训?巍巍昆仑皆惊愤。
风里鲲鹏欺大鸟,雨中雏燕竞轻俊。
今朝我欲乘风去,大展雄才高万仞。
横扫天下邪与恶,一泻君子千古恨。
这首诗,唐寅借威猛无比的鲲鹏形象,表现了诗人大展雄才,横扫天下邪恶的壮志与豪情。
七、毛泽东词中的鲲鹏形象毛泽东在1965年秋写了一篇很有名的词,这就是《念奴娇•鸟儿问答》: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
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
炮火连天,弹痕遍地。
吓倒蓬间雀。
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
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
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
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
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这首词通过鲲鹏与蓬间雀的对话,塑造了两个完全不同的鸟类形象,以象征展示了鲲鹏的博大、高远、无畏以及蓬间雀的萎琐、渺小、卑怯。
总之,在毛泽东的词中,鲲鹏成了博大、高远、无畏的象征。
在我国古诗文中,鲲鹏形象成了人的一种人格、品质、精神的象征。
在鲲鹏这一形象身上,寄寓着诗文家心中的理想、壮志和特有的情感,表现诗文家的自信、自傲、不屈,歌咏着一种自由与拼搏精神。
2005年高考湖北卷作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
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
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以上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则文字,论述了诗人观察和表现宇宙人生的态度和方法。
其实,这则文字所含的思想,对我们为文、处事、做人以及观赏自然、认识社会,都有启发。
请根据你对这则文字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考生作文:出入人生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其意在告诉人们,对人生观的看法既要深入探究,又要能随时跳出思维的局限性。
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如此的收放自如呢?“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读过庄子《逍遥游》的人,有几个不被他那不受约束追求绝对自由的思想所折服?庄子的文章,不拘一格而又变幻无穷,打破了世俗观念、世俗形式的限制,表现出一种与现实理念完全不同的哲学精神,一种与其他诸子散文迥然不同的风格,表达出他的思想核心——绝对自由精神。
一代文豪鲁迅先生称其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其为文为人真够洒脱的了。
不过深入其里而观之,也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洒脱。
文中描述的鲲鹏,虽说体形巨大,看似能够在天空中无拘无束地飞翔,可是一旦离开了海面上急骤的狂风之力后,它根本就无法在天空中飞翔了。
这种表面上自由洒脱,而在本质上拘束又牵绊的状态,其实就是庄子生活的本来面目。
生活其中,当受其约束;思想超然物外,方得自由洒脱。
“庄生晓梦迷蝴蝶”,他所向往的自由,正是像蝴蝶在花间飞舞一般不受拘束的情景,即在梦我与梦蝶的畅想中遨游。
这也许就是他人生境界中的最高境界吧!与之相比,史铁生就不一样了。
他由于疾病而在行动上失去了应有的自由。
堂堂男儿,只能端坐在轮椅上续写人生,当时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整天闭门不出,把心中的怨气都撒向他的母亲,抱怨老天的不公。
可是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母亲的关爱,他才慢慢从失去自由的阴影中走出圈外。
直到他母亲的去世,才使他真正看透这世上的一切。
从而彻底跳出了失去自由的痛苦泥潭,入世生活起来。
沉湎于眼前的不自由之中,只会加剧我们内心对人生前途的迷茫和失望,一旦我们“出乎其外”,走出狭小的心房,便走进一个自由的天堂,一个广阔的宇宙,此时去眺看人生经历的挫折和苦难,原来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道小沟小坎。
这个世上,洋洋大观,虽然我们无法享受庄子的绝对自由,但像史铁生一样踏实地走向开朗人生还是可以做到的。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许多事情换—个角度看,走出思想的局限会不一样,就会给人以新的启示。
如果我们能像庄子那样追求自由,享受生活,那么这世上就会多一些美丽“蝴蝶”,而少一些因钻牛角尖而痛不欲生的人了。
如果我们能像史铁生那样品尝人生,追求生活,那么这世上就会多一些美丽“地坛”,而少一些因争名夺利而苦不堪言的人了。
【点评】:这是一篇紧扣题意而又构思巧妙的议论性散文。
开篇从材料中直接提炼出现点:对人生观的看法既要深入探究,又要能随时跳出思维的局限性。
又用一句“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如此的收放自如呢?”转入下文例析,其手法可谓高妙。
然后有层次地分析了两个人物:庄子和史铁生。
庄子体会到生活中的诸多牵绊带来的困惑,终于超然物外,得出一种绝对自由的追求,其绝对自由的境界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而史铁生青年残疾陷入痛苦的深渊,最后走出痛苦的泥潭,其入其出却是人人都可能做到的。
这样就水到渠成地得出跳出思维的局限就能走进一个广阔的宇宙的结论,极有议论力度,更显出作者驾驭文章的能力。
当然,开头落入俗套,文中语气不畅,亦显有些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