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渔翁形象资料

合集下载

古诗中的“渔翁”形象

古诗中的“渔翁”形象

古诗中的“渔翁”形象渔歌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请概括这个场景)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

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春景迷住了,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渔翁之意在鱼吗?)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

因此,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

这显然同他一生的遭遇和他整个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是分不开的。

渔翁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渔翁夜晚靠着西山岩石歇息,天亮后他汲取湘水燃起楚竹。

日出烟消忽然不见他的人影,只听得摇橹歌声从绿水飞出。

回看渔舟已在天边顺流直下,山上白云漫无目的飘游追逐。

通过渔翁在山水间获得内心宁静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政治革新失败、自身遭受打击后寻求超脱的心境。

望江南李纲江上雪,独立钓渔翁。

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

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

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

欢笑有儿童。

(注意:描写渔翁的形象,是为了突出其贫寒吗?)“欢笑有儿童”——怡然自乐“箬笠”“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函面简约,意境空灵。

“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

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凝定。

“但”字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

后阕表现了诗人对钓翁简朴而自在生活的倾慕之情。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渲染环境的高远空旷,暗示钓翁生活的闭适自在;“茅舍竹篱依小屿’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缩鳊圆鲫人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欢笑有儿童”凸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渔夫”形象(通用)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渔夫”形象(通用)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渔夫”形象“渔夫”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一个常见的形象。

只在唐朝一代,就有王维的“竹渲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韩愈的“频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叩舷歌”(《湘中》)和张志和的“青蓑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等;清朝翰林学士查慎行曾在皇帝面前赋诗“笠檐蓑袂平生梦,臣本烟波一钓徒”,因而具有“烟波钓徒查翰林”的美誉,真是脍炙人口。

人们甚至愿意把蔑视皇帝权威的严子陵也看作“富春江上一钓徒”,至于另外在诗文中提到的“渔夫形象更是不胜枚举。

这么多的“渔夫”形象散布在漫长的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形成了中国文学中所特有的一种现象。

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文人学士对“渔夫”形象津津乐道呢?一、渔夫形象的出处及内涵“渔夫”形象最早出现在《庄子》一书中。

在《庄子·渔夫》一篇中,作者塑造了一个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相对立的人物形象--渔夫(父)。

作者具体写了渔夫跟孔子的答对,结果是孔子“对渔夫礼拜有加”。

这一典故在《论语》中不见,显然是作者把他作为自己思想的代言人来攻击儒家。

但这篇文章中的渔夫形象并不丰满,因为作者只是单纯描述了一段论辩性语言.最早确立”渔夫“形象”并赋予其深刻思想内涵的是《楚辞》中的《渔夫》一篇,作者假托屈原。

后来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认为这篇文章是写实的,就全文收入《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见高中课文六册《屈原列传》),作品中,作者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勾勒出了一个含有丰富思想内涵的“渔夫”的形象。

渔夫见了屈原便问:“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当听屈原用“举世浑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来回答自己时,渔夫是这样说的:“世人浑浊,何不掘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醴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见放为”?他巧妙地接过屈原话中“清”“浊”“醉”“醒”的比喻,就势加以生发,引出“掘泥扬波”“哺糟啜醴”的新比喻,试图用迥然相反的人生来开导屈原。

《渔翁》的诗意及赏析

《渔翁》的诗意及赏析

《渔翁》的诗意及赏析《渔翁》的诗意及赏析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渔翁》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诗作。

此诗通过渔翁在山水间获得内心宁静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政治革新失败、自身遭受打击后寻求超脱的心境。

全诗就像一幅飘逸的风情画,充满了色彩和动感,境界奇妙动人。

其中“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两句尤为人所称道。

渔翁夜傍西岩宿⑴,晓汲清湘燃楚竹⑵。

烟销日出不见人⑶,欸乃一声山水绿⑷。

回看天际下中流⑸,岩上无心云相逐⑹。

【注解】①本篇作于永州。

西岩大概就是永州的西山,可参作者《始得西山宴游记》。

②汲:取水。

③湘:湘江之水④楚:西山古属楚地。

⑤销:消散。

⑥欸乃:象声词,一说指桨声,一说是人长呼之声。

唐时湘中棹歌有《欸乃曲》(见元结《欸乃曲序》)。

⑦下中流:由中流而下。

⑧无心: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而出岫。

”一般是表示庄子所说的那种物我两忘的心灵境界。

苏轼《书柳子厚〈渔翁〉诗》云:”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

熟味此诗有奇趣。

然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

”严羽《沧浪诗话》从此说,曰:”东坡删去后二句,使子厚复生,亦必心服。

”然刘辰翁认为:”此诗气泽不类晚唐,下正在后两句。

”此后,关于此诗后两句当去当存,一直有两种意见。

【韵译】傍晚,渔翁把船停泊在西山下息宿;拂晓,他汲起湘江清水又燃起楚竹。

烟销云散旭日初升,不见他的人影;听得?乃一声橹响,忽见山青水绿。

回身一看,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白云相互追逐。

【讲解】在唐宪宗元和元年(806)时,柳宗元因参与“永贞革新”而被贬永州,一腔抱负化为烟云。

柳宗元在政治上遭受沉重打击,内心十分苦闷,于是,他往往寄情于异乡山水,写下了许多吟咏永州地区湖光山色的诗篇。

《渔翁》就是其中的一首佳作。

这首诗情趣盎然,诗人以淡逸清和的笔墨构画出一幅令人迷醉的山水晨景,并从中透露了他深沉而热烈的内心世界。

这是一首七言六句诗。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描写渔者的古诗

描写渔者的古诗

描写渔者的古诗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巧妙运用数字词,千、万、孤、度,给人一种强烈的画面感。

将渔翁那种孤芳自赏的寂寞心态描写得淋漓尽致。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诗中塑造了一个带着斗笠,穿着蓑衣的渔翁形象,更描写了春天时优美动人的景色。

整首词的风格欢快,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

《淮上渔者》
唐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
家逐船移浦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
儿孙吹火荻花中。

郑谷笔下的渔翁是一个为生活奔波劳碌的勤劳渔翁形象,他为了生计不得不在风波里面钓鱼。

明祝枝山
荻花风紧水生鳞,
山色浮空淡抹银。

总道江南好风景,
从前都属打鱼人。

前两两句是写景,而后两句则是抒情,将情绪直接明白表达出来,强化了祝枝山对渔翁生活的向往。

明文徵明
小舟生长五湖滨,
雨笠风蓑不去身。

三尺银鳊数千鲤,
长年辛苦只供人。

这首诗写的是渔翁之苦。

渔翁从小到大,一年到头,抓了无数的鱼。

但让人悲哀的是,渔翁抓的鱼并不是给自己吃的,而是要供给那些有钱人的。

古诗词中的渔翁

古诗词中的渔翁
在考场上屡战屡败,罗隐对 嫉妒他才学的考场也厌烦了, 他离开长安到别处暂且谋生, 逍遥自在。
隐逸闲适的渔翁
杂歌谣辞•渔父歌 张志和 西塞山边白鹭
飞,桃花流水鳜鱼 肥。青箬笠,绿蓑 衣,斜风细雨不须 归。
隐逸闲适的渔翁
张志和,号玄真子。 肃宗时,合待诏翰 林,才高志洁,不 谐于时,后坐罪南 浦尉。赦还, 乃 泛游江湖,号烟波 钓徒。
由于叛乱中受牵连,政 治上遭挫折,就日趋消 沉,在佛教和山水中寻 找寄托,诗歌格调也显 得比较低沉、冷漠。
被逼无奈的渔翁
鹧鸪天 陆游
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 渔钓送年华。双双新燕 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 沙。歌缥渺,舻呕哑。 酒如清露鮓如花。逢人 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 此是家。
被逼无奈的渔翁
鹊桥仙
陆游
古诗词中的渔翁
失意的渔翁
渔翁(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 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傍晚,渔翁把船停泊在西山下息宿; 拂晓,他汲起湘江清水又燃起楚竹。烟 销云散旭日初升,不见他的人影;听得 欸乃一声橹响,忽见山青水绿。回身一 看,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山岩顶上, 只有无心白云相互追逐。
失意的渔翁
【评析】:柳氏的这首山水小诗是作于永州的。 诗写了一个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 的“渔翁”,借以透露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和寓 寄政治失意的孤愤。诗的首二句是写夜、写晨。 第一句平实自然,第二句却奇峰突起,用语奇特。 “汲清湘”,“燃楚竹”,可谓超凡绝俗。三、 四句为怪奇,写“烟销日出”,却“不见人”了, 忽然“款乃一声”人在远方“青山绿水中”。这 种奇趣的造语,勾勒出了悦耳怡情的神秘境界, 从而可以透视诗人宦途坎坷的孤寂心境。结尾二 句,进一步渲染孤寂氛围。“回看天际”只有 “无心”白云缭绕尾随,可谓余音绕梁。“欸乃 一声山水绿”句,历来为诗人所玩赏称赞。“绿” 虽是一字之微,然而全境俱活。

浅谈唐诗中的渔翁形象

浅谈唐诗中的渔翁形象

2013-05百花园地浅谈唐诗中的渔翁形象文/李秋丽渔翁从其本质上来说就是对以鱼为对象的劳作者的称谓,是农业生产中极其普通的一种职业。

在现实中,一个单纯地以捕鱼为生的渔夫是很难说出这么高深的话的,这个充满着生活智慧的渔翁是作者情感寄托之下产生的,是作者一部分意识的代言者。

所以,这一类渔翁是超越了现实中作为劳动者的渔翁的智者、高人。

一、唐诗中渔翁的形象及钓鱼行为的特点在唐诗中,写到渔翁和钓鱼的篇目很多。

比如:独钓四首(其一)韩愈侯家林馆胜,偶入得垂竿。

曲树行藤角,平池散芡盘。

羽沈知食驶,缗细觉牵难。

聊取夸儿女,榆条系从鞍。

钓鱼诗李贺秋水钓红渠,仙人待素书。

菱丝萦独茧,蒲米蛰双鱼。

斜竹垂清沼,长纶贯碧虚。

饵悬春蜥蜴,钩坠小蟾蜍。

詹子情无限,龙阳恨有馀。

为看烟浦上,楚女泪沾裾。

在这些诗篇中,渔翁基本上都是独自一人在安静的水边环境中垂钓。

不仅如此,诗人们还反复引用了历史上姜太公、严子陵钓鱼的典故。

《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鱼钩奸周西伯……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於渭之阳。

”姜子牙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学识渊博却不能得到重用。

所以他离开商朝来到周的领地渭水之滨,终日以钓鱼为生,其实是在观察世态的变化,寻找大展宏图的机会。

可以说姜子牙是后世诗人们笔下第一个真正的假渔翁,所以后世以他的故事作为隐士得到知遇的典型代表。

如果说姜太公钓鱼被当做寻求出世之路的智慧之举,那么严子陵钓鱼在唐代诗人笔下更多的是被当做隐逸以求自适的表征。

严子陵即严光,与东汉光武帝刘秀是同窗好友,刘秀登基后几次请他去做官他都拒绝了。

他在富春山下耕田自养,又喜在桐庐县南的严陵濑垂竿钓鱼。

严子陵之所以要拒绝做官,是因为在光武帝的朝堂之上他看见了小人的倾轧和官场的险恶,隐居垂钓是为了保全自己心灵的自适,这就如同屈原不肯随波逐流而投身汨罗,后世所以用“严陵钓”作为高士垂钓之典。

李白《独酌清溪江石上》:“永赖坐此石,长垂严陵钓”,流露出了对严子陵隐居垂钓生活的向往。

说说唐诗中的“渔翁”

说说唐诗中的“渔翁”

说说唐诗中的“渔翁”钓鱼是古代社会的一种职业,唐诗中常见“渔翁”形象。

但其不是简单的打渔谋生者,而是逍遥世外看破红尘、以垂钓为乐的人,象征一种人生理想和人生态度。

柳宗元柳宗元的《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诗的大意是:傍晚,渔翁把船停泊在西山下息宿,拂晓,他汲起湘江清水又燃起楚竹;烟消云散旭日初升,不见他的人影;只听得“欸乃”一声橹响,忽见山青水绿;回身一看,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的白云相互追逐。

一个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的“渔翁”,透露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和寓寄政治失意的孤独。

这首诗写的是失意的渔翁。

失意自然会激愤,所以柳宗元在其《江雪》中又塑造了另一个渔翁:“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山山是雪,路路皆白。

飞鸟绝迹,人踪湮没。

遐景苍茫,迩景孤冷。

意境幽僻,情调凄寂。

这个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

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诗中写的是一个孤寂忧愤的渔翁。

古人在看破红尘后往往寄情于山水,做个不问世事的隐者。

罗隐的《赠渔翁》写了一个逍遥自在的渔翁:“叶艇悠扬鹤发垂,生涯空托一纶丝。

是非不向眼前起,寒暑任从波上移。

风漾长歌笼月里,梦和春雨昼眠时。

逍遥此意谁人会,应有青山渌水知。

”这个渔翁鹤发童颜,不问是非,对月当歌,逍遥于青山绿水之中。

王维王维是著名的山水诗人,他本身就是个逍遥自在、寄情山水的“渔翁”,他的《青溪》:“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张志和张志和的《杂歌谣辞•渔父歌》相比王维的《青溪》毫不逊色:“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你看那渔翁,头戴青箬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中,放舟烟波里,留连忘返。

《渔翁》唐诗鉴赏

《渔翁》唐诗鉴赏

《渔翁》唐诗鉴赏(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渔翁》唐诗鉴赏《渔翁》唐诗鉴赏《渔翁》唐诗鉴赏1《渔翁》唐代: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渔翁》诗词赏析

《渔翁》诗词赏析

《渔翁》诗词赏析
《渔翁》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渔翁的生活和渔船在江上荡漾的景色,展现了一种清幽淡泊的意境。

首先,这首诗的意象非常独特。

渔翁这一形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常出现,但柳宗元的《渔翁》却别具一格。

他以渔翁为主线,贯穿全篇,通过描绘渔翁的日常生活和江上的景色,展现了一种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境界。

这种境界既是对现实的逃避,也是对自然的亲近和敬畏。

其次,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明快,却意蕴深远。

柳宗元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象和意象,如“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等,这些景象和意象不仅具有生动的画面感,而且寓意深远,让人感受到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

此外,这首诗还充满了音乐美。

柳宗元在诗中运用了许多韵律和节奏的变化,使得整首诗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韵律感。

这种音乐美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渔翁的情感世界。

最后,这首诗还体现了柳宗元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在《渔翁》这首诗中,柳宗元通过描绘渔翁的生活和情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感悟。

他认为,人生应该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淡泊名利,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被世俗所束缚和牵绊。

这种思想境界不仅反映了柳宗元个人的心境和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潮和风尚。

总的来说,《渔翁》是一首意境深远、语言简练、音乐美妙、充
满人生哲理的诗歌。

它不仅展示了柳宗元卓越的诗歌才华和艺术造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风貌和精神追求。

这首诗的价值不仅在于文学艺术的层面,更在于其蕴含的思想和哲理,能够启迪人们的心灵,引导人们追求更加美好的人生境界。

柳宗元笔下的渔翁形象解读

柳宗元笔下的渔翁形象解读

柳宗元笔下的渔翁形象解读渔翁:承载柳宗元高洁旷达人格的形象翟冰林永州市委党校,市公安干校,湖南永州 425000【摘要】渔父是我国传统文学中隐士形象的代表之一。

本文从古代传说的磻溪姜渔父~屈原的江潭渔父~与柳宗元的寒江、西岩渔翁分析比较中~解析柳宗元笔下的渔翁不仅仅是诗人孤清高洁情怀载体~而且是映照在山水美与人格美中诗人向往的理想人格载体。

【关键词】柳宗元渔翁形象作品入选中小学教材中最多的中国古代作家之一柳宗元,是在抱负难施、人生窘困时以渔父为题材,借渔父扁舟垂钓之“象”,抒自己超脱旷达之“意”的代表。

他在《江雪》和《渔翁》中分别塑造的寒江和西岩两个渔翁形象,从执著的贬仕到旷达的隐者,既相对独立又相互统一,深深地透露出诗人政治上从“超取显美”的高官跌落成“自度罪大”的流囚因而寄情山水的郁闷、苦恼、孤愤,突现了诗人的抑郁心情和傲睨一切的性格,承载着诗人孤清高洁的情怀和映照在山水美与人格美中的理想人格。

《江雪》用短短二十字,创造出一种峻洁清冷的艺术境界,塑造了一个寒江独钓的渔翁,表达诗人永贞革新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天地万物凛洌苍茫、剔透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人世间的龌浊污秽、尔虞我诈、魑魅魍魉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这样一个纯洁无暇、万恶灭绝的典型环境里,一位傲然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老渔翁,身披蓑衣、头戴笠帽,手持钓竿、端坐小船,放舟江心、独钓寒江雪。

这江野雪景,暗示着一种意境。

老渔翁所处远离了嘈杂尘世和黑暗现实的浩渺寥廓、覆雪无垠、洁静寒凉的幽静世界,是一种遗世独立、峻洁孤高的人生境界的象征。

寒江独钓的渔翁虽形体孤独,性格却显1得清高孤傲,甚至是凛然不可侵犯。

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让我们不禁想到传说中“愿者上钩”的姜尚。

当年姜尚怀抱文武全才,无处施展,只能隐居磻溪垂钓,“待价而估”。

伯乐周文王慧眼识真金,请姜太公做军师推倒了商朝腐败政权,建立了周王朝,姜太公成了开国功臣。

古诗词中的渔翁意象

古诗词中的渔翁意象
古诗词中的渔翁意象
目录
• 渔翁意象概述 • 渔翁意象在古诗词中的表现 • 渔翁意象与文人心态 • 渔翁意象的艺术手法 • 渔翁意象在古诗词中的经典案例 • 渔翁意象在现代文化中的影响与价值
01
渔翁意象概述
定义与特点
渔翁意象是指在中国古代诗词中,以渔翁为象征形象,通过 描绘渔翁的生活、情感、境遇等来表达诗人内心感受和思想 感情的一种艺术手法。
渔翁的孤高、清贫和自守, 象征着古代文人追求高洁 品质的精神境界。
自然与人生的象征
渔翁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与 人生关系的深刻思考和体 悟。
03
渔翁意象与文人心态
隐逸情怀
逃离世俗纷扰
渔翁常被用来象征文人逃离喧嚣 世俗,追求心灵净土的渴望。
向往自然生活
渔翁与自然的紧密关系体现了文 人对简朴、自然生活的向往。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形象描绘
01
02
03
外貌特征
渔翁通常被描绘为白发苍 苍、面容沧桑的老人,身 着蓑衣,头戴斗笠,手持 鱼竿。
生活环境
渔翁生活的环境多与江河 湖海相关,常出现在水边、 船上或渔村等场景中。
行为举止
渔翁的动作通常包括垂钓、 划船、捕鱼等,展现出一 种悠然自得、与世无争的 生活态度。
情感表达
孤独与超脱
渔翁形象常传达出一种孤独感和 超脱世俗的情感,象征着诗人对 纷繁世界的疏离和对简单生活的
在古诗词中,渔翁常被用来比喻隐逸之士,象征 着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
渔翁象征自然与和谐
渔翁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体现了人类与自然之 间的亲密关系,象征翁在波涛汹涌的江海上独钓,需要智慧和勇气, 因此也象征着智慧与豁达的人生态度。

柳宗元渔翁形象

柳宗元渔翁形象

柳宗元渔翁形象《渔翁》具有什么鲜明的形象特征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柳宗元渔翁形象分析,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这首七古与柳宗元的另一首五绝《江雪》,都是描写渔翁的。

渔翁的形象都体现着诗人向往的理想人格,而艺术上各具特色:《江雪》中的蓑笠翁在孤傲中映着寒光,而这里的渔翁却于高逸中透着凄清。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西岩,即永州城外的西山。

柳宗元于顺宗永贞元年(805 )被贬为永州司马,曾遍游这一带山水,先后写了被誉为“千古绝唱”的《永州八记》,借山水以写幽怀。

我们将这首诗与《永州八记》放在一起参读,让这一作品群所展示的山水美与人格美相互映照,会更容易看清诗人在这个时期的孤清高洁的情怀,而他笔下的山水人物都打上了诗人这种审美情趣的印记。

柳宗元在青山绿水间为什么特别注目于渔翁的形象?他是否想起了一千多年前屈原被放逐到潇湘之间,在江畔与渔父对话的情景?是否屈原那“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高洁的悲剧形象触发了诗人的情思?以柳宗元的谦卑自放的性格,决不会自比为先贤屈原,但我们从渔翁的生活情趣中隐约看见了诗人的影子。

这位渔翁的居处是“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始得西山宴游记》)的西山,饮的是“清莹秀澈”的潇湘水,连烧水做饭的竹子都是浸过娥皇女英之泪的班竹。

何等高洁而富有诗意的生活情趣!这个渔翁不象是一位高人逸士吗?时间由“夜”而“晓”,画面由幽暗转为明丽,再加上“清湘”、“楚竹”的轻灵诗笔点染,更令读者悠然而神往。

“烟销日出不见人,唉乃一声山水绿。

”晨炊既毕,风烟俱净,朝晖照亮了山峦,这位渔翁也该驾着他那一叶扁舟出现了吧?然而却不见其人,正当你凝眸远望时,忽然一声唉乃摇橹的欢快渔歌自山间传来,你禁不住心头喜悦,正准备一睹仙颜,那歌声却又飘然远去,消溶于满目绿色之中了。

人呢?终于可望而不可及——这望也只不过是想望,原来前面的“夜宿”、“晓汲”云云,都是打听来的关于这位高人的传说而已。

论唐诗中的渔翁形象类型及意义

论唐诗中的渔翁形象类型及意义

古代文学论唐诗中的渔翁形象类型及意义文/陈鑫摘要:渔翁不仅是古代社会的一种职业,还是古诗中常见的一类人物形象。

他不是简单的打渔谋生者,而是以垂钓为乐之人,象征着古代士人的某种人生理想和人生态度。

联系前代的渔翁形象,能够了解到唐人对前人的继承情况。

结合唐代文人的心理情感、社会面貌,可对渔翁形象及意义做进一步的分类归纳,从而领会到它所凝聚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渔翁;隐逸;出仕;江湖渔翁在成为经典的文学意象前,有其历史原型。

如姜太公钓渭水,范蠡游五湖,严子陵隐居垂钓。

而在文学史上最早描写渔翁并赋予其超越性意义的是《庄子•杂篇•渔父》和《楚辞•渔父》。

前者塑造了远离尘俗、高蹈神秘的渔翁形象。

后者中的渔父说:“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魏晋间隐逸之风盛行,诗歌多写隐居生活,寄托遥深,体裁多为古风。

渔翁形象本身就有的隐逸色彩在这个时期得到了放大。

“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

”(阮籍《咏怀》其六十二)“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渔人本身是一种职业,可在陶渊明笔下却成为审美的化身,有着高雅的情趣。

其次,南朝山水诗从侧面丰富了和渔翁有关的意象。

“水乡访松石,兰泽侣樵渔。

”(《和六府诗》孔鱼)南朝时隐士生活蔚然成风,风景优美的山水林泉是文人的首选隐地,由此带动了山水诗的兴起。

于是渔父意象和山水林泉等自然景物互相辉映。

虽然前代文学中渔翁形象的隐逸含义已经固定化,但南朝山水诗中的渔翁仍只是一个简单景物,常被当成诗人山水的点缀。

直至唐代,渔翁形象才成为经典的诗歌意象。

“渔人”“渔者”“渔父”及“钓”“舟”“渔”等词语大量出现,诗人有意识地将思想情感寄托在渔翁身上,让渔翁意象成为众意象的核心。

相比前代,唐文人是比较自由的。

唐代强大的国力,繁荣的经济,开放的文化环境,贬谪、入幕、宦游、读书山林等生活体验使得文学题材多姿多彩。

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

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

钓鱼
清· 纪晓岚 一篙一橹一孤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拍一呼又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


诗歌表现渔夫孤舟独钓,拍掌呼笑,独占 江秋的情形,表现了渔夫自由自在的生活 和高邈情怀。
期待施展抱负用世的渔夫
戏题湖上 唐· 常建 湖上老人坐矶头,湖里桃花水却流。 竹竿渺渺波无际,不知何者吞吾钩。


诗人写湖边垂钓的老者待鱼上钩的企盼心 态,自然隐含着钓取功名爵禄的一腔热望。
寄寓愤世嫉俗情怀的渔夫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诗人借用寒江独钓的渔夫表现自己睥睨一切的 阔大胸襟,不与时俗同流合污的清高、孤傲, 始终保持自我的坚定品格。

朱敦儒一生的七十多年中,做官的时间很 短,长期隐居在江湖之中,被称为“天资 旷逸,有神仙风致”的词人。朱敦儒前后 写了六首渔父词(均调寄《好事近》)来 歌咏其晚年寓居嘉禾的闲适生活。这是其 中的一首,写得情趣盎然,清雅俊朗,流 露出一股闲旷的风致。
后代文学中常见的渔夫形象

心情闲适的渔夫形象
《渔歌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好事近
渔父词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作者介绍

朱敦儒 (1081-1159)宋代词人。字希真。 洛阳人。靖康、建炎间,屡召不起。绍兴三年 以荐补右迪功郎,绍兴五年赐进士出身守秘书 省正字。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 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 禾。晚落致仕,除鸿胪少卿,秦桧死,依旧致 仕。绍兴二十九年卒。有词三卷,名《樵歌》。

古典诗词中的渔翁意象

古典诗词中的渔翁意象

古典诗词中的渔翁意象古典诗词中的渔翁意象一、失意孤寂的渔翁柳宗元《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此诗通过渔翁在山水间获得内心宁静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政治革新失败、自身遭受打击后寻求超脱的心境。

全诗就像一幅飘逸的风情画,充满了色彩和动感,境界奇妙动人。

其中“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两句尤为人所称道。

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一幅江乡雪景图。

山山是雪,路路皆白。

飞鸟绝迹,人踪湮没。

遐景苍茫,迩景孤冷。

意境幽僻,情调凄寂。

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

诗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

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

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赵孟頫《渔歌子》渺渺烟波一叶舟,西风木落五湖秋。

盟鸥鹭,傲王侯,管甚鲈鱼不上钩。

此词写渔父泛舟烟波之上,与鸥鹭为友,傲视王侯的清高孤傲,传达出词人一种愤世嫉俗的心理。

二、待时用世的渔翁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是一首“干禄”诗。

所谓“干禄”,即是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以求引荐录用。

诗前半泛写洞庭波澜壮阔,景色宏大,象征开元的清明政治。

后半即景生情,抒发个人进身无路,闲居无聊的苦衷,表达了急于用世的决心。

全诗颂对方,而不过分;乞录用,而不自贬,不亢不卑,十分得体。

吕蒙正《读书龙门山土室作》入滩风急浪花飞,手把鱼竿傍钓矶。

自是钩头香饵别,此心终待得鱼归。

写钓者涉险下饵有着明确的目标追求。

迎风踏浪入险滩,下饵执竿傍钓矶,矢志以求须有得,功名自于勤中取。

诗以比喻手法,借垂钓求鱼写读书以求功名。

三、隐逸自在的渔翁李煜《春江钓叟图》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样春。

一壶酒,一竿纶,世上知侬有几人?一阵春风一叶舟,一纶兰缕一轮钩。

花满渚,酒满瓶,万倾波中得自由。

古诗中的渔翁形象

古诗中的渔翁形象

古诗中的渔翁形象在中国人的心里常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形象,那就是“渔父“形象。

随着文化的浸染,渔父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象,而且具有了某种文化内涵。

这一形象,经常闪现在我国古代文学和绘画当中,成为隐士的象征,影响着中国历代文人群体的仕隐观念。

因此,对渔父意象进行综合探究是很有必要的。

以下是笔者一些浅见,以飨大方之家。

一、渔父形象的出处及内涵。

“渔父”形象最早出现在《庄子》一书中。

在《庄子渔父》中,作者塑造了一个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相对立的人物形象——渔父。

文中具体写了渔父跟孔子的对答,结果孔子对“渔父礼拜有加”。

而最早确立“渔父”形象,并赋予其深刻思想内涵,应是屈原的《渔父》篇。

文中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勾勒出一个具有丰富思想内涵的渔父形象。

纵观两文中的渔父,他是隐士的象征,一方面他保持高洁的品行和情操,厌倦尘世的纷扰,但他并不一味陷入矛盾和痛苦之中,另一方面追求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人生境界。

说到底,渔父形象已幻化为一种文化符号。

这个符号就是坚持操守、追求自由这样一种人生的代称。

二、渔父意向包含的要素。

第一是“渔”。

渔樵耕读,“渔“位于首。

“渔”有捕鱼意,也暗含垂钓之风。

最能体洒脱不羁,扁舟无碍的境界。

西周初年的姜太公直钩钓于渭水之滨,结果把周文王这条大鱼钓了上来。

《史记》载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鱼钩奸周西伯”。

可见,姜太公这个渔者,他钓的是另一意义上的“鱼”。

号称“惟巢由乃可并驾”的严子陵,他是汉光武帝的同窗,刘秀多次相请,严子陵却一生不仕,隐于浙江桐庐,垂钓终老。

第二是“父”。

“父”又写作“甫”,为老年男子之称。

老年人饱经沧桑,历经风雨,归心淡泊,自然非少年锐意进取,锋芒毕露可比。

古称人老之后,不归禅则归道。

由此可见:“渔父”意象与隐者在年龄因素上也相吻合。

第三是“水”。

道家认为水是万物之本,品性谦逊,亲附万物而公正无私。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江雪中蓑笠翁的形象

江雪中蓑笠翁的形象

江雪中蓑笠翁的形象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刻画了一个寒江独钓的渔翁形象,在漫天大雪,几乎没有任何生命的地方,有一条孤单的小船,船上有位渔翁,身披蓑衣,独自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垂钓.这个渔翁的形象显然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在政治改革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
这是一首押仄韵的五言绝句.粗看起来,这像是一幅一目了然的山水画:冰天雪地寒江,没有行人、飞鸟,只有一位老翁独处孤舟,默然垂钓.但仔细品味,这洁、静、寒凉的画面却是一种遗世独立、峻洁孤高的人生境界的象征.这首诗的艺术构思很讲究,诗人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千山万径之广远衬托孤舟老翁之渺小;鸟绝人灭之阒寂对比老翁垂钓之生趣;画面之安谧冷寂衬托人物心绪之涌动.孤处独立的老翁实际是诗人心情意绪的写照.,作者想表达的意图肯定不是说老翁的孤独。

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

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中的渔翁形象古诗词中的渔翁形象唐诗宋词中有各式各样的“渔翁”,他们大多数因遭遇挫折而看透世事,从而希望过一种“侣鱼虾而友麋鹿”般与世隔绝的生活。

他们用自己的独特方式表达对世事的不满,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怀。

1.《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山山是雪,路路皆白。

飞鸟绝迹,人踪湮没。

遐景苍茫,迩景孤冷。

意境幽僻,情调凄寂。

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

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诗中写的是一个孤寂忧愤的渔翁形象。

2. 《渔翁》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柳氏的这首山水小诗作于永州。

诗描写了一个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的渔翁形象,借以透露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和寓寄政治却又失意的孤愤。

诗的首二句是写夜、写晨。

第一句平实自然,第二句却奇峰突起,用语奇特。

“汲清湘”“燃楚竹”,可谓超凡绝俗。

第三、四句为怪奇,写“烟销日出”,却“不见人”了,忽然“欸乃一声”,人在远方“青山绿水中”。

这种奇趣的造语,勾勒出悦耳怡情的神秘境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宦途坎坷的孤寂心境。

结尾二句,进一步渲染孤寂氛围。

“回看天际”,只有“无心”白云缭绕尾随,可谓余音绕梁。

“欸乃一声山水绿”句,历来为诗人玩赏称赞。

3. 《垂钓》白居易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

三登甲乙第,一入承明庐。

浮生多变化,外事有盈虚。

今来伴江叟,沙头坐钓鱼。

起句“临水一长啸”采用情感迸发式的写法领起全篇,把临水垂钓与发泄悲愤情绪融合起来,痛定思痛、长歌当哭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给人以震撼灵魂的感染力。

紧接着回首往事,概述人生旅途的变化,宦海沉浮、仕途得失、人间冷暖、世事盈虚,尽在一声长啸之中。

后两联则表现了诗人后期的思想变化。

颈联中的“浮生”即人生,“外事”指世事,“盈虚”即圆满与空虚。

这一联写的是诗人身遭贬谪、饱经风霜之后对世事人生的重新审视,也是他寻求心理平衡的一种自慰。

可以看出,自居易头脑中的儒家入世思想逐渐让位于释、道的出世思想。

全诗以“今来伴江叟,沙头坐钓鱼”作结,轻快潇洒中隐含着深沉的苦闷,自我排遣中也透露出几分达观。

这里写的是一个故作悠闲的渔翁形象。

4. 《渔歌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起二句描绘出一幅色彩鲜明的江南春色图。

“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位于太湖附近,景色宜人,一个“前”字点出白鹭翱翔地点。

青山是白鹭飞行的背景,一静一动,一青一白,形成鲜明的对比,山显得更青,鹭显得更白,相映成趣,赏心悦目。

“桃花流水鳜鱼肥”,时值春汛季节,桃花烁烁,江水潺潺,正是鱼中珍品鳜鱼肥美之时,也是垂钓的大好时机。

短短七字将花红、水绿、鱼肥,一派春意盎然的江南水乡景象描绘得历历在目。

后三句所描写的渔翁形象,则是作者退居江湖后隐士生涯的自况。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青箬笠,绿蓑衣”,写人物的衣着,点明人物身份——渔翁。

“青箬笠”的“青”也是绿色,所以用“青”是为了避免用字重复。

“箬笠”与“蓑衣”的色彩和谐鲜明,这当是渔夫衣着的“本色”,也符合作者“烟波钓徒”的身份。

“斜风”是写风势不猛,“斜”是人的感受,是那种“微风燕子斜”的“斜风”,不一定指风的趋向;“细雨”是说雨下得不大,是那种“细雨鱼儿出”的雨,正宜垂钓。

风是和风,雨是细雨,又有着箬笠、蓑衣遮风挡雨,这就点明了“不须归”的原因,进一步抒写出渔翁陶醉于山前白鹭、桃花流水美景乐而忘返,自然、闲适的心境。

“不须归”三字是篇末点题之笔,也是明志之笔。

相传张志和垂钓太湖时,常“不设饵,志不在鱼”,可谓渔翁之意不在鱼,而在山水也。

表明了作者厌恶仕途、遁迹江湖、怡情山水的志趣。

这里写的是隐逸闲适的渔翁形象。

5.《青溪》王维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这是一首写于归隐之后的山水诗。

诗的每一句都可以独立成为一幅优美的画面,溪流随山势蜿蜓,在乱石中奔腾咆哮,在松林里静静流淌,水面微波荡漾,各种水生植物随波浮动,溪边的巨石上,垂钓老翁悠闲自在。

诗句自然清淡,绘声绘色,静中有动,托物寄情,韵味无穷。

诗开头四句对青溪作总的介绍,接着采用“移步换形”的写法,顺流而下,描绘出溪水一幅幅各具特色的画面。

你看,当它在山间乱石中穿过,水势湍急,潺潺的溪流声忽然变成了一片喧哗。

“喧”字造成了强烈的声感,给人如闻其声的感受。

当流经松林中的平地时,这条青溪又显得那么娴静、安谧,几乎没有一点声息。

澄碧的溪水与两岸郁郁葱葱的松色相映,融成一片,色调特别幽美、和谐。

这一联中一动一静,以动衬静,声色相通,极富意境美。

再看,当青溪缓缓流出松林,进入开阔地带后,又是另一番景象:水面上浮着菱叶、荇菜等水生植物,一片葱绿,水流过处,微波荡漾,摇曳生姿;再向前走去,水面又似明镜般清澈碧透,岸边浅水中的芦花、苇叶,倒映如画,天然生色。

这一联,“漾漾”绘水动貌,“澄澄”状水静貌,也是一动一静,极为传神。

诗人笔下的青溪,既喧闹,又沉静,既活泼,又安详,既幽深,又素净,从不断的流动变化中,表现出了鲜明个性和盎然生意,读后令人油然而生爱悦之情。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诗人正是有意借青溪来为自己写照,以清川的淡泊来印证自己的夙愿,心境、物境在这里已融合为一了。

最后,诗人暗用东汉严子陵垂钓富春江的典故,也想以隐居青溪来作为自己的归宿。

这固然说明诗人对青溪的喜爱,更反映了他在仕途失意后淡泊的心情。

这一点,写来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这里写的是寄情山水的渔翁形象。

6. 《鹧鸪天》陆游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

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

歌缥缈,木虏呕哑,酒如清露鮓如花。

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

词的上片“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二句,表示不愿靠近都城学汉初的邵平那样在长安青门外种瓜,只愿回家过清闲的渔钓生活。

后面的二句“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描写镜湖旁飞鸟出没的情况,写出那里的风景之美。

句法上既紧承“渔钓”,又针对镜湖特点;情调上既表现了景色的可爱,又表达出心境的愉悦:脉络不变,意境迁移。

这两句用笔清新,对偶自然,轻描淡写,情景具足,以景移情,不留痕迹,是全词形象最妍美、用笔最微妙的地方,其中的韵味耐人寻思。

下片从湖边写到在湖中泛舟的情况。

开头二句,“歌”声与“木虏”声并作,“缥缈”与“呕哑”相映成趣;第三句“酒如清露鮓如花”,细写酒菜的清美。

这三句进一步描写词人“渔钓”生活的自在和快乐;“鮓如花”三字着色最美,染情尤浓。

结尾二句“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表明词人不但安于“渔钓”,而且愿意以船为家;不但自在、快乐,且有傲世自豪之感。

但我们联系作者的志趣,可以知道这些自在、快乐和自豪,是词人迫于环境而自我排遣的结果,是热爱自然的一个侧面和强作旷达的一种表面姿态,并非出自他的深层心境。

“笑指”二字和上片的“送年华”三字,一样透露出词人的这种矛盾心情。

表面上“笑”得那样自然,那样自豪,实际上“笑”得多么勉强,多么伤心。

这里写的是一个被逼无奈的渔翁形象《渔》荆溪夜泊作者:唐·李九龄点点渔灯照浪清,水烟疏碧月胧明。

小滩惊起鸳鸯处,一双采莲船过声。

寄故人刘方斋作者:宋·文天祥溪头浊潦拥鱼虾,笑杀渔翁下钓差。

棹取扁舟湖海去,悠悠心事寄芦花。

和胡琴窗作者:宋·文天祥买得青山贵似金,瘦筇上下费沉吟。

花开花落相关意,云去云来自在心。

夜雨一江渔唱小,秋风两袖客愁深。

夹堤密与栽杨柳,剩有行人待绿阴。

和慕容法曹寻渔者寄城中故人作者:唐·钱起孤烟一点绿溪湄,渔父幽居即旧基。

饥鹭不惊收钓处,闲麛应乳负暄时。

茅斋对雪开尊好,稚子焚枯饭客迟。

胜事宛然怀抱里,顷来新得谢公诗。

钓丝竹作者:唐·徐夤藋藋拂清流,堪维舴艋舟。

野虫悬作饵,溪月曲为钩。

雨润摇阶长,风吹绕指柔。

若将诸树比,还使绿杨羞。

蚕妇非尧女,渔人是子猷。

湖边旧栽处,长映读书楼。

钓车作者:唐·徐夤荻湾渔客巧妆成,硾铸银星一点轻。

抛过碧江鸂鶒岸,轧残金井辘轳声。

轴磨騂角冰光滑,轮卷春丝水面平。

把向严滩寻辙迹,渔台基在辗难倾。

双鹭作者:唐·徐夤双鹭雕笼昨夜开,月明飞出立庭隈。

但教绿水池塘在,自有碧天鸿雁来。

清韵叫霜归岛树,素翎遗雪落渔台。

何人为我追寻得,重劝溪翁酒一杯。

不把渔竿作者:唐·徐夤不把渔竿不灌园,策筇吟绕绿芜村。

得争野老眠云乐,倍感闽王与善恩。

鸟趁竹风穿静户,鱼吹烟浪喷晴轩。

何人买我安贫趣,百万黄金未可论。

封丘作作者:唐·高适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回。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

题山水障子作者:唐·张祜一见秋山色,方怜画手稀。

波涛连壁动,云物下檐飞。

岭树冬犹发,江帆暮不归。

端然是渔叟,相向日依依。

赠彭蠡钓者作者:唐·杜荀鹤偏坐渔舟出苇林,苇花零落向秋深。

只将波上鸥为侣,不把人间事系心。

傍岸歌来风欲起,卷丝眠去月初沈。

若教我似君闲放,赢得湖山到老吟。

戏赠渔家作者:唐·杜荀鹤见君生计羡君闲,求食求衣有底难。

养一箔蚕供钓线,种千茎竹作渔竿。

葫芦杓酌春浓酒,舴艋舟流夜涨滩。

却笑侬家最辛苦,听蝉鞭马入长安。

登灵山水阁贻钓者作者:唐·杜荀鹤江上见僧谁是了,修斋补衲日劳身。

未胜渔父闲垂钓,独背斜阳不采人。

纵有风波犹得睡,总无蓑笠始为贫。

瓦瓶盛酒瓷瓯酌,荻浦芦湾是要津。

重游曲江作者:唐·韩偓追寻前事立江汀,渔者应闻太息声。

避客野鸥如有感,损花微雪似无情。

疏林自觉长堤在,春水空连古岸平。

惆怅引人还到夜,鞭鞘风冷柳烟轻。

玩水禽(在古南醴陵县作)作者:唐·韩偓两两珍禽渺渺溪,翠衿红掌净无泥。

向阳眠处莎成毯,蹋水飞时浪作梯。

依倚雕梁轻社燕,抑扬金距笑晨鸡。

劝君细认渔翁意,莫遣縆罗误稳栖。

渔翁作者:唐·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渔父歌作者:唐·和凝白芷汀寒立鹭鸶,蘋风轻剪浪花时。

烟幂幂,日迟迟,香引芙蓉惹钓丝。

渔人作者:唐·苏拯垂竿朝与暮,披蓑卧横楫。

不问清平时,自乐沧波业。

长畏不得闲,几度避游畋。

当笑钓台上,逃名名却传。

渔父作者:南唐·李煜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