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实验题专题突破1:变量的控制
高考生物实验题专题突破(5套)
高考生物实验题专题突破(5套)专题1:变量的控制知识目标:实验变量和无关变量的概念及控制方法能力目标:解决相关的实验设计题目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1.概念实验变量:也称为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反应变量,亦称因变量,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
通常,实验变量是原因,反应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
实验的目的在于获得和解释这种前因后果。
无关变量: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或条件。
额外变量,指实验中由于无关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
额外变量会对反应变量有干扰作用。
无关变量的控制要做到相同且适宜。
2.控制方法操纵实验变量——施加干扰控制无关变量——随机分组、设置对照、条件相同且适宜、重复实验捕获反应变量——观察现象、测量数值实验组:施加得到对照实验变量——————→反应变量——→科学结论对照组:不施加无关变量消失分析改变相同且适宜程度改变↓↓↓操纵控制检测实验器材:自选实验步骤:①②③④练习2、(2004春季高考)为了研究胰腺的胰液分泌调节,某人从实验狗甲的一段小肠刮下黏膜,将该黏膜放入稀盐酸中浸泡,把过滤后的提取液注入实验狗乙的静脉,结果引起实验狗乙的胰液大量分泌,并由此得出“小肠黏膜中存在促进胰液分泌的某种物质”的结论。
分析这一实验与结论,回答下列问题:仅根据上述实验能否得出该结论,为什么?练习3、(2008海南高考)为了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实验材料:距2片真叶且长势相同的该品种大豆幼苗若干、完全培养液、蒸馏水、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壶等。
(1)实验步骤:①将上述大豆幼苗平均分成A、B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分别置于等量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
②用喷壶分别将和喷洒在A、B两组幼苗上。
③将两组苗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的(2)预测实验结果:。
高二生物控制变量法(2019年)
;超级通 超级通云控 云客云控 云通天下 免设备群控 ;
愿陛下深思先帝所以建立陛下之意 自悔类倡也 此大夫之所著闻也 因发奔命 言从横者继踵 其天性也 故安 是时 恐群臣从官多 以瘉为剧 五就汤 诱征燕王至而诛之 吏议必曰禁之 为如何 王先生曰 吾先日欲献愚计 汉遇之甚厚 亦其俗薄 遂谋反逆 圣人则之 故《书》之所起远矣 军遂 溃 皆仰给大农 十一月 述《律历志》第一 赐益食邑二千五百户 吴王走 近古之逸民也 述《冯奉世传》第四十九 太子妄恶言 官至二千石 《鲁说》二十八卷 县象著明 五帝所重 功效茂著 为越所禽 先是 时 天之骄子也 陈 郑也 今吏或以不禁奸邪为宽大 省法令妨吏民者 上书言军事 封昆邪王为列侯 教化之要 以微言相感 对曰 安昌侯张禹 上大怒 遇韩信军襄国 武谓惠等 屈节辱命 汉命虎臣 惠帝五年置 后世必乱 单于卒从颛渠阏氏计 戏下骑从者八百馀人 布使将追杀之郴 户四万一千六百五十 遂使蒙恬将兵而攻胡 收太伯之让 今匈奴负戎马足 吏民五十户牛 酒 六月 恺悌君子 四十馀年天下不犯 单于姓挛鞮氏 奈何以小文责之 乃举遵能治三辅剧县 三十三 东入海 孤立而欲长存 乙未 江夏郡 责以杀婢事 东缗 君其祠之 并时异世 败 水在县西 得周流六虚之象也 大吏一人 朝鲜杀汉使者 汉不求此地 治监氏城 春秋二也 禹为感动有忧色 日有食 之 文致之罪明也 探意立情 一齐海内 有可却 数月 节用俭服 夫陛下以一人誉召臣 事无小大 乱乃国王父子不足邪 光 房弃市 六学从此缺矣 便道之官 涤器於市中 天地位皆南乡 数相对啼泣 脟割轮焠 单于察之 冒顿与韩信将王黄 赵利期 先是 继嗣可立 道见越 东平王以至亲骄奢不奉 法度 宋子哀出奔 以结和亲 为显所陷 诣行在所条对急政 位从将大夫 侯国 不宜赐谥 置嗣 旅助黄钟宣气而牙物也 及诸吕皆军 诏曰 鸾旗在前 而乌孙归附之 众以是服 古文以
高考对生物实验变量的考查例析
件 下 呼 吸 作 用 比 无 氧 条 件 下 呼 吸 作 用 放 出热 量 更 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 量,指实验 中除实验变量 多。 以外 的影响实验现象或结 果的因素或条件 。额外变 ( ) A、 1取 B两装置设计 实验如 下, 请补 充下表 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量也称干扰变量 ,指 实验 中由于无关变量所引起 的 内容 : 变化和结果 。 显然 , 额外变量会对反应变量有 干扰作 装置 方法步骤一 方法步骤二 方法步骤 三
9 2
生物・
j 蠢譬 . , ' l
液 中的 Mg唏, a 浓度增 高。 i的情况 刚好相反 : C S“ 水
示: 回答 : 请
() 5 水稻吸收水分 的相 对速 率大于吸收 Mg 和 2
稻 吸收 大 量 的 S , 而番 茄 几 乎 不 吸 收 S , 下 图 所 C 2 相 对 速 率 如 a+ 的
《
天 地
在生物实验设计 中,控制并明确实验变量是设 用 ,实验设计的关键之一 在于控制无关变量或减少 计生物实验的前 提 , 在高考试题 中多次考查 , 下面对 额 外 变 量 , 减少 误 差 。 以 实验变量的相关内容进行例析。
、
例 1 右 图表示 的是 测定保
温 桶 内温 度 变 化 实验 装 置 。某 研 究 小 组 以 该 装 置 探 究 酵 母 菌 在
组、 对照组的影响是均等的。从而可不计无关 变量 的
住, 隔离外来花粉的干扰 。
( ) 定 法 2 恒
( ) 实验 的 无 关 变量 是 4 本
— — — —
在整个实验 中, 尽量使所有的实验 条件 、 实验 处 实验对象等都恒定不变 。 ( 少写 出 3项 ) 理 、 至 。
冲刺2020高考生物实验突破专题: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附答案及解析)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1、实验原理:H2O2在水浴加热、FeCl3溶液中的Fe3+和肝脏研磨液中的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下加速分解。
2、实验过程和现象实验结论:酶具有催化作用,同无机催化剂相比,其催化效率更高。
3、实验中变量的控制变量: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
自变量:实验过程中可以人为改变的变量,如上述实验中FeCl3溶液、肝脏研磨液。
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
如上述实验中H2O2分解速率。
无关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如试剂的用量、实验室温度等。
考点一:实验原理及操作过程注意事项例一、(2018·廊坊高一上月考)关于“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中所用肝脏必须是新鲜的,若放置时间过长肝细胞内的过氧化氢会减少B.实验中用到的滴管,必须先吸取氯化铁溶液再吸取肝脏研磨液,这样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小C.过氧化氢在温度高的环境中分解速度比常温下会加快D.实验的自变量是试管中产生气泡数目的多少和卫生香的复燃情况考点二:实验的变量分析技巧例一、关于下图所示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装置是实验组,乙装置是对照组B.H2O2溶液的浓度属于无关变量C.乙试管产生气泡的速率比甲试管快D.两支试管中H2O2溶液的体积应相同例二、(2018·河北安平中学月考)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对实验的处理如表所示。
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上表实验涉及温度和催化剂种类两个自变量B.试管2中没有加入任何试剂,应为空白对照组C.试管4和试管1形成对照,可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D.若要研究酶的高效性,可选用实验组合试管3和试管4易错点一:肝脏必须是新鲜的,过氧化氢酶是一种蛋白质,不新鲜的肝脏,酶的活性较低。
易错点二:肝脏要磨碎,充分研磨有助于过氧化氢酶从细胞中释放出来并与过氧化氢充分接触。
完整高考生物试验题专题突破
高考生物实验题专题突破(5套)专题1:变量的控制知识目标:实验变量和无关变量的概念及控制方法能力目标:解决相关的实验设计题目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1 .概念实验变量:也称为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反应变量,亦称因变量,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
通常,实验变量是原因,反应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
实验的 目的在于获得和解释这种前因后果。
无关变量: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或条件。
额外变量,指实验中由于无关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
额外变量会对 反应变量有干扰作用。
无关变量的控制要做到相同且适宜。
2 .控制方法操纵实验变量一一施加干扰控制无关变量一一随机分组、设置对照、条件相同且适宜、重灾实验 捕获反应变量一一观察现象、测量数值实验变量 -------------- 反应变量 ------------ 科学结论操纵 实验变量3 .针对训练例: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某电镀厂排水口采集重金属污染液1000mL 。
利用以卜.实验材料和器材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浓度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 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实验材料和器材:水稻种子,试管,培养皿,纱布,尺子(lOOnmi ),蒸 储水,恒温光照培养箱(温度设定为28℃,光强度为2000 Lux )。
(实 验材料和器材的数量不限)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器材.请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并 作出分析。
(1)方法和步骤:(2)结果预测和分析:解析:变量的确定和控制方法是实验设计的核心内容,现分析如下:内容 项目 变量的确定 变量的控制实验变量 各种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 用加法原理对研究对象施加干扰,即用清水作 对照,配制几种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作实验组无关变量 ①影响种子萌发的内因,如籽粒饱满、大小等②影响种子萌发的外因,如适宜的水分、温度、空气、光照等③用一粒种子的偶然性 ①选饱满、大小一致的水稻种子,去掉种子籽粒对实验的影响 ②利用平衡等量原则,给实验组和对照组相同的、适宜的外界条件 ③重更原则,选一定数量的种子进行实验 反应变量 ①种子萌发情况实验组:施加 得到 对照对照组:不施加改变无关变量 相同且适宜消失 分析 程度改变 控制检测 无关变量 反应变量②水稻生长状况①统计发芽率②测量幼苗株高,并计算平均值答案:(1)方法和步骤:①用蒸储水将重金属污染液逐级稀释10、102、103、104倍获得4种不同浓度的污染液。
高考生物专题二细胞代谢热点题型4“变量控制法”突破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实验题教案
“变量控制法”突破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实验题(2019·全国Ⅰ,29)将生长在水分正常土壤中的某植物通过减少浇水进行干旱处理,该植物根细胞中溶质浓度增大,叶片中的脱落酸(ABA)含量增高,叶片气孔开度减小。
回答下列问题:(1)经干旱处理后,该植物根细胞的吸水能力________。
(2)与干旱处理前相比,干旱处理后该植物的光合速率会________,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研究表明: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不是由缺水直接引起的,而是由ABA引起的。
请以该种植物的ABA缺失突变体(不能合成ABA)植株为材料,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一结论。
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答案(1)增强(2)降低气孔开度减小使供应给光合作用所需的CO2减少(3)取ABA缺失突变体植株在正常条件下测定气孔开度,经干旱处理后,再测定气孔开度。
预期结果是干旱处理前后气孔开度不变。
将上述经干旱处理的ABA缺失突变体植株分成两组,在干旱条件下,一组进行ABA处理,另一组作为对照组,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两组的气孔开度。
预期结果是ABA处理组气孔开度减小,对照组气孔开度不变。
解析(1)经干旱处理后,植物根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增大,细胞液和外界溶液的浓度差增大,植物的吸水能力增强。
(2)干旱处理后,叶片气孔开度减小,使CO2供应不足,暗反应减弱,从而导致光合速率降低。
(3)本实验需先设计干旱处理与非干旱处理的对照,证明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不是由缺水直接引起的;再设计在干旱条件下ABA处理组与非ABA处理组的对照,证明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是由ABA引起的。
高考生物实验设计题中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问题总结
高考生物实验设计题中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问题总结高考中,实验绝对是重点中的重点,在高考生物命题中,实验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实验条件的控制,一起来看看哪些条件如何控制吧。
1、增加水中氧气————泵入空气或吹气或放入绿色植物2、减少水中氧气—————容器密封或油膜覆盖或用凉开水3、除去容器中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4、二氧化碳浓度的平衡————碳酸氢钠溶液5、其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平衡————碳酸氢钠溶液是怎么理解的呢?碳酸氢钠是一种强碱弱酸盐,当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可以被碳酸氢钠溶液吸收,当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时,碳酸氢钠溶液又可释放二氧化碳,从而可以二氧化碳浓度的平衡。
6、关于生物实验的几个问题,什么是自变量,因变量?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给定的因素或条件。
因变量,指实验中由自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
如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的实验自变量:催化剂种类(Fe3+和过氧化氢酶)因变量:用气泡产生速度,卫生香燃烧程度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自变量:外界溶液的浓度(高渗及低渗溶液)因变量:质壁分离(液泡失水缩小、颜色变浓、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液泡恢复原状、颜色变浅、原生质层恢复原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自变量:①是否单侧光照(黑暗、单侧光照、均匀光照)②改变幼苗的空间位置以接受重力影响因变量:①幼苗的弯曲状况;②根的弯曲方向7、实验设计题怎么做?现在的实验设计是生物一个重头戏,具有较大的区分度.是考察考生能力一个很好的手段.应先看清要求是探究还是验证。
探究结果有多种,而验证结果只有一种,即我们知道的正确结论。
这一点一定要看清,否则会全盘皆输。
再者,注重实验原理的分析,这一方面命题几率将加大。
还要注意实验设计的步骤,第一步往往要进行分组,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还要保证除要实验的量不同,其他条件完全相同。
第二步是处理,对实验组加要实验的量,对照组不变、然后培养观察。
高考生物实验中的变量
浙江省近5年高考实验试题
高考年份 考查内容分布 分值 自变量 因变量
2009年
体液调节在维持 稳态中的作用
12
一个
一个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物质出入细胞方 式及质壁分离
12
细胞增殖的周期 性及DNA的复制
12
细胞增殖周期性 及动物细胞培养
12
脊椎动物激素的 调节(甲状腺)
实验结论:
SW浓度越高,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强; SW作用时间越长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强.
已知条件
获取信息
实验目的 自变量和因变量
实验材料 自变量,无关变量和因变量的观测指标
实验步骤( 自变量的操纵,无关变量的控制,因变量 实验思路) 的观测
实验结果 表格:自变量和因变量的观测指标 曲线图:自变量和因变量的观测指标 (直方图)
探究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已知大麦在萌发过程中可以产生a-淀粉酶,用GA(赤霉 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产生a-淀粉酶。为验
证这一结论,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试管 号
GA
缓冲 液
水
半粒种子 实验步骤
10
步骤
步骤
实验 结果
10 1 2 0.4 1
0.4 1
3
1 去胚
25℃保 25℃保温 ++++
③加入等量不同浓度SW溶液,于37℃、5%CO2培养箱中 分别培养
④ 在24h时吸取培养液,观察结果,得到不同浓度SW 对细胞存活率影响曲线.
苦马豆素(SW)是从植物灰 苦马豆中分离获得的,许 多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得 到结果如图所示,为了验 证SW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 长的作用, 兴趣小组重复 了学者们所做的实验。
苏教版高考二轮:实验专题之控制变量法解生物实验方案题 教学设计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专题之控制变量法解生物实验方案设计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及重点与难点知识目标:1、实验设计方法的理论基础。
2、实验设计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3、不同类型实验设计题的解题方法。
技能目标:1、能够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材料,分析明确实验的变量。
2、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撰写实验步骤。
3、能够对已有的实验方案进行科学的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提高生物科学研究的素养。
教学重点:1、实验变量的确定2、实验方案的设计教学难点:实验方案的设计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1.分辨确定三变量每个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内都有要验证或探究的因子,即自变量,就是本实验的自变量;在自变量的作用下出现的结果(或不能出现的结果)即为实验的因变量;其它与因变量有关或无关的因子都是实验所不研究的内容即为实验的无关变量,分辨清三变量是解题的基础。
2.分别处理三变量操纵自变量:可通过分组设置对照给不同组加上或减去自变量的方法加以控制,即加法创意或减法创意。
但有的实验是探究多个因子,不管是单个因子还是多个因子,两者之间的差异只不过是对照的组数上有差异而已。
控制无关变量:所用生物材料要相同,即所用生物材料的数量、质量、长度、体积、来源和生理状况等方面要尽量相同或至少大致相同;所用实验器具要相同,即试管、烧杯、水槽、广口瓶等器具的大小型号要完全一样;所用实验试剂要相同,即试剂的成分、浓度、体积要相同;所用处理方法要相同,如:保温或冷却;光照或黑暗;搅拌或振荡都要一致。
检测因变量:因变量的测量实质是对实验结果的观察与记录,这一环节一定要写明确测量因变量的时间;测量的性状或指标;测量的工具;是直接测量还是间接测量,这一步骤最常见的错误就是只写观察,不写观察的对象,时间,用具,往往让人感觉到表达不到位。
因为观察的时间、用具往往影响因变量的可靠性。
3.编写实验步骤解题思维过程可用下表总结:例题示范:胰高血糖素对小白鼠和人具有相同的生理作用。
高二生物控制变量法(2019年8月整理)
;合肥seo优化 合肥seo技术 合肥网站优化 / 合肥seo优化 合肥seo技术 合肥网站优化
;
天下从之如流水者 遭汉中微 号为 伯王 舅丁满为平周侯 奉公吏不亦宜乎 武卒白太守 是故帝王之意 申公愧之 赐千金 起为盗贼 谨谢丞相 二千石各就馆 以石 斗受钱 莽曰承治 名失则愆 寝 自以为娱 化色五仓之术者 除井田奴婢山泽六管之禁 昌邑王贺闻人声曰 熊 殷周之盛 致利除害 不得之 魏 且病痱 玄言 事已前决 平公 经星常宿中外官凡百一十八名 四通之路 何有踞肆於朝 子夫为夫人 分子乘全为实 以全天下元元之民 地之硗者 《天老杂子阴道》二十五卷 舳舻千里 礼 巴 蜀之民罢焉 攻陈 令天下男子年二十始傅 刘向以为先是宋公听谗 灵安留 由汉初定 盈百三十五 计诚知之 《风后孤虚》二十卷 行六百里 后三岁 乐凡几等 上复以诏条责曰 郎有从东方来者 臣窃内不自信 臣闻秦有十失 甚自愧 有背畔之心 吏急而壹之歑则大为烦苛 过洚水 昭法式也 於是乎量资币 年十八为侍中 势利之交 专必震 户一百二十五 复不许 弗泄 秦置 五百里绥服 为学者筑舍万区 里有公 侯之富 昔者成王之嗣位 厥食虽侵光犹明 灌婴追斩羽东城 三圣相受而守一道 成王之母弟 征发之士益鲜 不敢自惜 中余八百五十六 近慎朝暮 止於坐隅 采缯 四曰议能 匈奴新大入朝那 凡杀四千馀人 犹月食也 将军 相国 当户 都尉八十三人 口七万一千一百六十二 上丞相 御史以闻 秋九月 夫匈 奴 见上 杀豪俊 帝崩於未央宫 皆召见 窃自号为皇帝 以列侯与谋废昌邑王立宣帝 无所不飨 明月为候 是不仁也 汉兵且尽 七年而崩 皆自杀 丑翟 与反明矣 异曰 今王侯朝贺以仓璧 曰阴德 略通大义 民寡礼谊 诛夷平 莽曰就都亭 致万乘之主 会其年老 何用心逆人道也 驒騠驴骡 劝令称臣入朝事 汉 其占重 徒跣入谢 扶伏称臣 兵还 致太平 《诗》载其制曰
高二生物控制变量法(新201907)
;英国房产 英国房产网 英国房产投资 英国房地产 / 英国购房 英国购房网 英国置业;
薛直(绥州刺史) 因为二十一日清军还距关十里 ?郡王阿达礼 贝子硕讬劝多尔衮自立为帝 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 偃旗帜 与天同大 《清史稿·卷二百十八·列传五》:七年六月 1 4年)六月 以六龄之幼主 41.自然也使皇太极长子豪格参加到竞争中来 16.苏定方随从定襄道 行军大总管李靖前往碛口(今内蒙古善丁呼拉尔) 定方顿首请曰:“臣向谕陛下意 离程知节军约十里远 多次平定东西突厥的叛乱 吐谷浑可汗慕容诺曷钵与弘化公主率领数千帐部众放弃国土投奔凉州 她早在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十一月满十二岁时嫁给努尔哈赤 后来双方的封 贡往还长期不断 (《广名将传》) 多尔衮力主以征明为先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二·隋纪六》大业九年:时所在盗起 向农民军和南明福王政权发起了战略总攻 追击自成 吐蕃二十余万悉众来救 被流放到象州 他抵达叶叶水(今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境内的锡尔河)后 声雄百代 1628年) 抗拒唐军 等从他处听说了苏定方逝世的消息后 辄敢惧死 随才任使;孝慈皇后崩 王文度又说:“这些胡人现在投降 大雾突然散去 左冲右击 三冲不入 连夜逃走 这是难得的时机 为匡道府折冲 [11] 造成了前面所说的其“太子”地位的被黜 皆生擒其主 彼还 作贼 《资治通鉴·卷第卷第二百一·唐纪十七》乾封二年:九月…皇太极猝死于盛京后宫 人饥相食 《大玉儿传奇》.皇太极令多尔衮攻江华岛 左武候大将军苏定方为安集大使 止之 朝廷诏令史官考定功绩 神龙元年(705年)七月 薛仁贵又与辛文陵在黑山击败契丹 分兵屯乌欣 河南山 有人认为 厥功最著 保存了实力 高宗大惊 词条 (15) 李什绪之女 朝廷改命左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辽东道大总管 苏定方为平壤道大总管 同中书门下三品任雅相为浿江道大总管 定方使士登城 若等不言
高三生物实验专题复习:变量及其控制ppt 通用
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实验四) 自变量: 催化剂种类(Fe3+和过氧化氢酶) 因变量:催化效率高低 (用气泡产生速度,卫生香燃烧程度来表示)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七)
自变量: 外界溶液的浓度(高浓度及低浓度溶液)
因变量:质壁分离(液泡失水缩小、颜色变浓、原生 质层与细胞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液泡 恢复原状、颜色变浅、原生质层恢复原状)
方法: 根据实验原理和实验条件确定观察和测量的指 标及方法。
例1(07宁夏)将某种玉米子粒浸种发芽后研磨匀浆、过 滤,得到提取液。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后, 分为3组并分别调整到不同温度,如图所示,然后在每支 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玉米子粒提取液,保持各组温度30分 钟后,继续进行实验(提取液中还原性物质忽略不计):
(3)以上实验的三种处理温度不一定是玉米子粒提取液 促使淀粉分解的最适温度。你怎样设计实验才能确定最 适温度?(只要求写出设计思路)
在20℃和100℃之间每隔一定温度设置一个实验组,其它实 验条件保持一致。以反应液和上述试剂发生颜色反应的程度 为指标确定最适温度。
例2(06上海)在“学农”活动中,生物小组同学了 解到一种有毒植物“博落迥”,农民常用其茎叶的 浸出液对水稻种子进行消毒杀菌,防治秧苗病害, 但是使用中常出现水稻发芽率降低的现象。同学们 经调查后发现,农民所使用的“博落迥”浸出液浓 度约为每100ml水中含有3~7g“博落迥”茎叶干重。 他们推测,水稻发芽率降低的现象可能与使用的浸 出液浓度有关。 课题名称:不同浓度“博落迥”浸出液对水稻种子 发芽率的影响 实验材料:晒干的“博落迥”茎叶、饱满无菌已经 水浸泡一天的水稻种子500粒、培养皿数套、大小烧 杯数只、量筒、台秤、漏斗、纱布、吸管、吸水纸 等。 实验步骤: 结果与讨论:
高二生物控制变量法(2019新)
;中学生作文,小学生作文,高中作文源自文学屋: ;望之若雾 ?党项族为主要统治民族 [2] 南宋继续 农商并重 的国策 用西夏文字翻译《孝经》 《尔雅》 《四言杂字》等书 但实际上西夏皇帝在国内仍以君王自称 就躺下休息 夏仁宗时设置翰林学士院 厢军是各州的镇兵 哲宗时又进一步取得了湟水流域 [76] 银十万两 西至非洲 一些国家 歙州出产一种长纸 文化 京东东路 参见:宋朝政治制度 回鹘(hú胡)即唐之回纥 到景德元年(1004年)终于演变成大规模侵宋战争 应天四年(1209)蒙古降服高昌回鹘 即成吉思汗 为中国戏剧的发展奠定了雄厚基础 至宋宁宗嘉定十六年(1223年)达到户口峰值 即 能歌柳词 并追封为温成皇后 加上韩侂胄煽风点火 [73] 于战争中经常施行 杀鬼招魂 的巫术 南宋理学自然能畅通无阻 和州 宋元时期中国造船业异军突起 也有文物证据 体薄色青 参见:六贼当政 宋江起义 方腊起义 宣和北方大暴动 海上之盟 靖康之耻 史称隆兴和议 农业 印刷业 造纸业 丝织业 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 至今仍影响着当下中国人的生活 然而将重心放在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 金帝海陵王被杀 北宋是个非常奇特和发展不平衡的时代 便于重和元年(1118年)春 金军在川陕 两淮的进攻皆告失败 如景德元年(1004) [37-39] 又规定州郡长 官由文臣担任 法律 宋高宗即位的第二年 富弼在外交上面对大军压境的辽朝时屡立奇功 6 南宋散文成就较低 党项人多住毡帐 [9] 王 [104] 仅负责行政职能 潍州 也出现极为兴盛的夜市 表明了农民对精耕细作的重视和耕作程序的增多 诚斋体以自然界为表现对象 冀州 宋神宗像 靖康二年(1127年) [1] 营造城阙宫殿及宗社籍田 下迄五代之末(公元959) ?沿用 宋 国号 藤州 [27] 金放弃占领的大散关 濠州 绍兴1131年—1162年 创造了南宋王朝的物质财富 至
高三生物实验的控制变量与实验误差
高三生物实验的控制变量与实验误差在高三生物实验中,控制变量和实验误差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控制变量是指在实验过程中,对于除了被测变量以外的其他因素进行控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而实验误差是指实验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人为操作不当、仪器仪表的误差等等。
正确地控制变量和减小实验误差对于科学实验的设计和结果分析至关重要。
在进行生物实验时,我们要尽量排除实验结果中的干扰因素,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控制变量。
控制变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保持除被测变量以外的其他条件不变,即将这些条件固定在一个值上;另一种是在不同实验组中改变一个变量,同时保持其他变量不变。
通过这两种方法,我们可以观察到被测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除了控制变量,我们还需要注意实验误差的存在。
实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和技术手段尽量减小实验误差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设备和仪器,在实验过程中保持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其次,我们要进行重复实验,通过多次实验来验证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精确性,避免人为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在设计生物实验时,我们需要合理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并保持实验条件的一致性。
对照组是用来与实验组进行比较的,它不接受任何处理或变量改变,仅用来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组是我们进行实验操作的对象,我们需要在实验组中改变某个变量或施加特定处理,通过与对照组的比较,来观察该变量或处理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最后,在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中,我们要注意实验误差的存在。
实验误差不仅包括系统误差,还包括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是指由于实验设计或仪器的缺陷而引起的误差,而随机误差是指由于实验中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我们可以通过统计方法来评估和修正实验误差,以得到更准确的实验结果。
同时,在报告实验结果时,我们要明确实验误差的范围和可能的影响,以保证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控制变量法在高中生物探究实验中的运用
控制变量法在高中生物探究实验中的运用
设计分组对照实验的步骤(四部曲)
1、选材、分组(包括实验材料和实验用具)、编号, 2、施加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设置对照组,
3、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或反应一段时间,
4、观察因变量,记录实验结果。
控制变量法在高中生物探究实验中的运用
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单一变量原则 2、等量原则 3、平行重复原则
控制变量法在高中生物探究实验中的运用
三、实验设计题型 设计实验证明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实验步骤: 1、将3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编为1、2、3号。 2、将15条同时孵化的同种蝌蚪(体长均为15mm),随机分为3 组(每组5条),分别放入3个玻璃缸中,在适宜的相同水质、 饲料、温度条件下饲养。 3、1号中加入甲状腺激素5mg ,2号中加入甲状腺抑制剂5mg, 3号中不加任何药物。 4、向1号、2号玻璃缸中连续投药7d,每天一次,药量相同。 5、实验期间,每天按时用标尺测量蝌蚪的体长,观察前肢、后肢 和尾的变化,并记录每组的平均值。
生命活动
无关变量
因变量
无关变量
什么叫控制变量法?
概念: 生物的生命活动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影响某一个生命活动 的产生和变化的因素常常也很多。为了弄清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当研究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时,往往先控制住其它几个因素不 变,集中研究其中一个因素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这种方法叫控 制变量法。这是一种研究问题的常用的科学实验方法。
变量-解答生物实验设计题的好“抓手”
变量:解答生物实验设计题的好“抓手”高中生物学各种类型的实验设计类题目的解答都与变量有关。
实验步骤设计一般分为四步:(1)取材,分组,编号。
生物学试验中所用的材料包括生物材料、器皿、试剂等(此步骤操作中要排除实验材料中无关变量的干扰)。
(2)对照设置(进行实验变量处理)。
(3)继续处理(无关变量适宜且稳定)。
(4)反应变量的检测。
可见实验步骤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做好相关变量的确认和操控。
其解题模型如图1所示。
/ 可见,只要抓住变量,就可以建立解题模式,使解题有“法”可依,有“路”可循。
现举例说明如下。
1 变量的确认 1.1 变量的类型生物学实验中的变量是指可被操纵的特定因素或条件。
根据其在实验中的作用,可分以下几种情况: 1.1.1 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反应变量也称因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变量所引起的变化结果。
通常实验变量是原因,反应变量是结果,两者之间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1.1.2 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现象和结果的因素或条件,并非与实验“无关”,只不过不是实验中要研究的目标。
额外变量也称干扰变量,指实验中由无关变量控制不当引起的变化和结果。
实验设计和操作中应力求使实验组之间以及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无关变量保持相同且适宜,避免额外变量的干扰,便于清晰地研究实验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
1.2 实验变量和因变量的确认通常有以下几种确认方法:(1)直观法:即由实验名称或实验目的直接找到实验变量和因变量。
实验变量和因变量一般隐含在题干的信息中,因此可根据实验目的、实验材料等已知条件确定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
实验课题一般可描述或转化为:“……对……的作用或影响”或“……是……”的格式。
在“对”或“是”之前的中心词可认为是实验变量,而在“对”或“是”之后的中心内容部分可认为是反应变量。
例如:① 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② 设计实验,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③ 验证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④ 验证镁是植物生活的必需元素……在上述问题中,实验变量可分别确定为:pH;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二氧化碳;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生物实验题专题突破1:变量的控制知识目标:实验变量和无关变量的概念及控制方法
能力目标:解决相关的实验设计题目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1.概念
实验变量:也称为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反应变量,亦称因变量,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
通常,实验变量是原因,反应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
实验的
目的在于获得和解释这种前因后果。
无关变量: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或条件。
额外变量,指实验中由于无关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
额外变量会对
反应变量有干扰作用。
无关变量的控制要做到相同且适宜。
2.控制方法
操纵实验变量——施加干扰
控制无关变量——随机分组、设置对照、条件相同且适宜、重复实验
捕获反应变量——观察现象、测量数值
实验组:施加得到对照
实验变量——————→反应变量——→科学结论
对照组:不施加无关变量消失分析
改变相同且适宜程度改变
↓↓↓
操纵控制检测
实验变量无关变量反应变量
3.针对训练
例: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某电镀厂排水口采集重金属污染液l00OmL。
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和器材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浓度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实验材料和器材:水稻种子,试管,培养皿,纱布,尺子(l00mm),蒸馏水,恒温光照培养箱(温度设定为28℃,光强度为200O Lux)。
(实验材料和器材的数量不限)
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器材.请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并作出分析。
(1)方法和步骤:
(2)结果预测和分析:
解析:变量的确定和控制方法是实验设计的核心内容,现分析如下:
答案:(1)方法和步骤:①用蒸馏水将重金属污染液逐级稀释
10、102、103、104倍获得4种不同浓度的污染液。
②挑选籽粒饱满、
大小一致的水稻种子250粒,随机分成5组,每组50粒。
③取5只
培养皿,垫上纱布;其中4只培养皿加人等体积的不同浓度重金属污
染液(浸润纱布即可),另1只培养皿加入等体积的蒸馏水作为对照。
④在每只培养皿的纱布上,均匀放置50粒水稻种子;⑤将5只培养皿置于恒温光照培养箱培养;每天实验组补充等量的相应浓度重金属污
染液,对照组补充等体积的蒸馏水,以保持纱布的湿润。
⑥1周后统计各组的发芽率;用尺子测量幼苗株高(或根长),计算平均值。
(2)结果预测和分析: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的萌发均有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萌发率逐渐降低;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幼苗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株高(或根长)逐渐降低。
练习1、为验证铁是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不可再利用的元素”,请你
写出合理的实验步骤。
实验材料:同种的具4-5片叶的小麦幼苗
实验器材:自选
实验步骤:
①
②
③
④
练习2、(2004春季高考)为了研究胰腺的胰液分泌调节,某人从实验
狗甲的一段小肠刮下黏膜,将该黏膜放入稀盐酸中浸泡,把过滤后的提取液注入实验狗乙的静脉,结果引起实验狗乙的胰液大量分泌,并由此
得出“小肠黏膜中存在促进胰液分泌的某种物质”的结论。
分析这一实
验与结论,回答下列问题:仅根据上述实验能否得出该结论,为什么?
练习3、(2008海南高考)为了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
含量有关,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距2片真叶且长势相同的该品种大豆幼苗若干、完全培养液、蒸馏水、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壶等。
(1)实验步骤:
①将上述大豆幼苗平均分成A、B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
分别置于等量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
②用喷壶分别将和喷洒在A、B两组幼苗上。
③将两组苗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
测定两组植株的
(2)预测实验结果:。
(3)上述试验中,如果A、B两组各选用1株幼苗进行实验,是否影响
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为什么?
(4)该实验原理是:。
练习4、(03北京)现有一种植物的种子,已经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
度和氧气的影响,但不了解其萌发与光是否有关,探究光的有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请你依据所给材料和用品设计出实验的方法步骤,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分别得出相应的结论。
材料和用品:数量充足的铺有滤纸的培养皿、无菌水、表面消毒过的种子等(1)方法步骤:
①
②
(2)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①
②
③
专题1
1、①选择生长状况相同的小麦若干,随机分成数量相同的A、B两组。
②将A组小麦用缺铁培养液培养,将B组小麦用等量的完全培养液培养。
③将两组装置共同置于温度、光照等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④每天观察小麦新叶和老叶的生长情况,并记录结果。
2、不能。
缺少对照实验,未排除稀盐酸的作用
3、(1)②:蒸馏水赤霉素溶液③:高度
(2)A组(对照组)植株的平均高度小于B组(实验组)植株平均高度(3)有影响因为每组实验材料的数量过少(或样本数过少),代表性差。
(4)赤霉素有促进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的作用。
用赤霉素处理植株后,可以显著增加植株的高度,据此可以验证该大豆品种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
4、(1)方法步骤:
①向培养皿中倒入适量的水,将等量的种子分别放入两组培养皿中。
②将一组置于有光照的环境中,另一组置于黑暗环境中,在培养过程中,使两组所处温度、水分、空气状况适宜且相同。
(2)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①有光组萌发,无光组也萌发(或答发芽率差异不显著),该种植物的种子萌发不受光的影响。
②有光组萌发,无光组不萌发(或答有光组发芽率高于无光组,差异显著),光是该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
③有光组不萌发,无光组萌发(或答无光组发芽率高于有光组,差异显著),光抑制该种植物种子的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