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案及反思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七》教案+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七》教案+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反思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个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民间故事”。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的民间故事,丰富他们的课外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本单元包含了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语文素养评价等多个部分,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民间故事这一题材,他们可能会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中的细节和深层次的意义可能理解不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民间故事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

2.互动教学法: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3.读写结合法:通过阅读和写作的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文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相关资料:收集一些民间故事的相关资料,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写作纸张:为学生准备写作所需的纸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民间故事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民间故事,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然后为学生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最新10篇

《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最新10篇

《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最新10篇《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1这是我第二次以“学习园地“为对象进行精品课程的开发。

第一次是在上学期,学校研发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精品课程。

说实话,那次并不满意,课堂上表现得较为粗糙,教学设计上也缺乏一定的新意。

这次又加入了三年级的语文精品课的研发团队,在教学设计上让我思索了很久,也上了几次试教课,较有信心。

《学习园地》应该说是一个语文综合知识课。

它包括“我的发现、读读认认、读读背背、趣味语文”四部分内容,看似毫无关联,但总的来讲,就是对学生以往学习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并使学生学会迁移。

三次试教,因为内容较散,我一直在寻找一条线索使之相联系,也在寻找其趣味性。

第一次试教这课,我看到“我的发现”中AABC类词语的节奏音韵美,于是在教学上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在此内容上,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读,如齐读,小组读,拍手读等等。

还地此类知识的运用迁移上也花了一定的时间,如选词填空,再由学生自由选择其中一至二个说话。

由于在此部分的内容停留的时间过长,其他内容只能草草收场,特别是读背与趣味语文根本无法展开,就热热闹闹地过了一节课,一节课下来,内容少,相信学生收效甚微。

老师们评课时,也对我时间的分配上提出了很大的异议,内容也较乏味,用拍手读虽然能体现汉语的节奏与音韵美,但不应盘桓于此,浪费时间。

第二次试教,由于在内容的趣味性上没有新的突破,所以一节课下来,虽然时间紧凑感增强了,但从课堂上学生的反映来看,还是没有多大的吸引力。

在评课时,老师们提出几条建议,课堂上能否把几内容划分一下时间,有主次之分,不要平均用力。

这次把重点放在读读背背部分,因为是古诗,有诗境,有诗意,还能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对其进行恰当的引导。

另外在教学方法上也要有所创新,根据学生的学情来讲,三年级的孩子喜欢听故事等形式。

于是,我再次修改教案,重头再来。

也许应了那句话:“灵感只是光顾那些不停思考的人。

”由于几日来不停地实践,不停地思考,在对读读背背中五句古诗的'反复吟诵中,我突然发现了其中之一的“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句诗包含着一个� 喜出望外之下,赶紧上网查找这个故事的详细内容。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包含了三个部分:口语交际、习作和阅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写作水平。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对阅读和写作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部分学生在表达时仍存在词汇贫乏、逻辑混乱等问题,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课文内容,理解其中的道理,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口语交际、习作和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感受语文的魅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的写作案例,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规律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方便学生学习和理解。

2.口语交际素材:准备一些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口语交际素材,用于课堂实践。

3.写作案例:挑选一些典型的写作案例,供学生分析和借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课文封面,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操练(10分钟)根据课文内容,设置口语交际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如:模仿课文中的对话,进行角色扮演。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单元《《语文园地七》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单元《《语文园地七》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单元《《语文园地七》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单元的一部分,本单元的主题是“自然之美”。

本课主要通过优美的文字和形象的描绘,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爱护自然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对于描绘自然景物的文章,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和生活经验去理解和感受。

但部分学生对于一些生僻词汇和复杂句子结构的掌握还不够熟练,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理解和感受自然之美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描绘自然景物的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直观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同时,采用分组讨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与课文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3.生字词卡片4.分组讨论的表格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文朗读录音带,让学生倾听课文的朗读,初步感受课文所描绘的自然之美。

2.呈现(10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与课文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课文中描绘的自然之美。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一些生字词。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课文中的一些生字词和复杂句子结构,教师巡回指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子结构,描述自己身边的自然景观。

5.拓展(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如何保护自然环境,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措施。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个综合性学习单元。

本单元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环节,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经典课文的阅读,也有语文基本功的训练,还有趣味性强的语文实践活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语文的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学生的语文水平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全体学生,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提高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和理解课文,掌握其中的生字词,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口语交际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的理解与掌握,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语文实践活动的参与。

2.教学难点:对于部分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课文的理解和生字词的学习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对于部分性格内向的学生,口语交际活动可能是一个挑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提高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

2.互动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激励性评价:注重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找到自信,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好教学活动和评价方法。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准备好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趣味性的语文小游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人与自然”。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美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自然环境有一定的认识和感受。

但部分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需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来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同时,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应用和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还需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本课词语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口语交际的练习,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本课词语造句。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以及如何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感受自然的美好,引发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考。

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4.口语交际法:通过模拟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交际,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生动展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

2.课文:提前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练习题: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第1课时教
案(集体备课)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文本大意,把握主题;
2.能够通过联想,理解诗歌的含义;
3.能够用诗歌体裁的方式表达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 理解诗歌的情感表达; 2. 认真体会诗歌所传达的含义。

难点: 1. 对诗歌中涉及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
1.教材《语文园地七》第1课时教材内容;
2.软笔、课堂小黑板。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简短介绍引入本课的诗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诗歌《春风的声音》(15分钟)
1.教师朗读诗歌,学生跟读;
2.小组合作,讨论诗歌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3.学生课前准备的诗歌创意对对联,展示。

3. 诗歌鉴赏(20分钟)
1.学生轮流介读诗歌;
2.分组讨论,表达对诗歌的想法和感受;
3.整理各组讨论成果,进行总结。

4. 诗歌创作(25分钟)
1.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感受,创作一首与春天相关的诗歌;
2.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修改;
3.学生代表朗读自己的诗歌作品。

5. 小结(5分钟)
教师对今天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诗歌的表达方式和情感传递。

课后作业
1.完成《春风的声音》课文背诵;
2.继续思考并写作一些与春天相关的诗歌。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
情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将诗歌的美感融入到生活之中。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老师和同学们认真学习和参与讨论,共同提高。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语文园地七》课文的内容,理解课文主旨,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语文园地七》课文的基本内容和重要词语。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含义,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课本《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记录表。

2.教具准备:黑板、彩色粉笔、幻灯片等。

3.学生准备:学生复印品、语文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导入本节课的话题,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 学习课文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理解课文内容。

2.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分析课文的结构。

3. 开展讨论1.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行课文理解的讨论。

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相关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 拓展延伸教师展示相关课外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拓展延伸,提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梳理学生的学习收获。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设计中,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全面理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通过课文讨论和拓展延伸,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营造了积极的学习氛围。

经过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在课文理解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生词的讲解和课文结构的分析,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课文内容。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希望通过持续的教学实践和反思,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希望以上内容符合您的要求,请查收。

如有其他需求或补充,欢迎指出。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围绕着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展开,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乐器的特点和地位,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识,并通过诗歌朗诵和地方文化的介绍,激发学生对乡土情怀的关注,引导学生构建对故乡的独特情感。

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中国传统乐器的特点和地位,掌握古希腊神话故事的基本情节,掌握和表演诗歌的朗诵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识,激发学生对乡土情怀的关注,引导学生构建对故乡的独特情感。

3. 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传统乐器的特点和地位,古希腊神话故事的基本情节,诗歌的朗诵技巧。

•难点:古希腊神话故事的理解和诠释,诗歌朗诵中音、声、情的统一。

4.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中国传统乐器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模型介绍中国传统乐器,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学习:学生了解中国传统乐器如二胡、琵琶的特点和地位,师生共同分析和探讨。

3.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传统乐器的了解和感受。

4.总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对传统乐器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课时:《诗人之夜》朗诵1.导入:播放诗歌《诗人之夜》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2.学习:学生分组进行诗歌朗诵训练,教师给予指导和点评。

3.表演:每组学生进行诗歌朗诵表演,展示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

4.反思:师生共同反思朗诵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引导学生继续提高朗诵技巧。

二、教学反思本单元教学设计紧密围绕传统文化和乡土情怀展开,学生通过学习传统乐器和诗歌朗诵,不仅增加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也培养了学生对乡土情怀的关注和热爱。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对于古希腊神话故事的理解和诠释并不深入,部分学生在诗歌朗诵中表现不够准确和生动。

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强化教师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和讲解,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获得知识,更能感悟情感,提升自身修养。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语文园地七(教案)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语文园地七(教案)

静态描写,是记叙文写作中使用最普遍、最基本的一种表现方法。

就其手法说,主要有白描、细描等;就描写对象说,有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等。

这种描写是为客观事物本体造型,以寄托作者的情感,也为读者创造了具体感人的形象,从而实现描写的目的。

(2)什么是动态描写?动态描写法,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运动状态的描摹状写,创造具体的、栩栩如生的感人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

动态描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运动着的景物的描写,一是对静物所作的动态(包括比拟动态)描写。

动态描写是记叙文中运用最普遍、最基本的一种方法,常与静态描写联袂相生,从不同角度刻画景物和人物的特征。

赋予客观事物以运动感、活力感、变化感,以克服形象的单调性,丰富形象的多样性,达到更好地表现事物,更强烈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

(3)动态和静态描写有何区别?①概念不同。

动态描写:是指对于处于活动、变化状态时的景物之描写。

静态描写:是指对于处于静止状态的景物之描写。

(如大地、山冈、房屋、树木、器物。

)②作用不同。

静态描写:其任务就是准确、真实、生动、形象、具体地勾勒出景物形态之特征。

它适用于表现和平、安静、肃穆、悲哀、沉闷;或高度紧张的气氛与情调。

它能给人以安适甜美,或引人以遐思联想,或激人以哀伤思恋,或为下文渲染铺垫。

动态描写:它与静态描写的根本不同,就在于它是按照时间将景物的活动、变化、姿态、声响描绘出来。

它适用于表现紧张、热烈、欢快、烦躁、不安等气氛与情调之描写。

【设计意图:小组交流体会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师生共同交流总结体会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设计海报.1.读一读,找规律。

(1)课件出示。

(2)学生观察。

(3)互相交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幅图片,说说从图片上自己都了解到了什么?课后反思成功之处:语文园地七中通过交流平台和词句段的运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了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落实了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1.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回顾与整理,并能就自己喜欢的段落入情入境地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本单元课文描写的景物美,语言更美,指导学生品味积累。

3.学习设计海报,布局版面,书写有特色。

4.理解《渔歌子》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并能熟读成诵。

5.尝试根据课本给出的句子,产生丰富的想象,把描写的画面写具体、生动。

●重点1.本单元课文描写的景物美,语言更美,指导学生品味积累。

2.理解《渔歌子》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并能熟读成诵。

●难点尝试根据课本给出的句子,产生丰富的想象,把描写的画面写具体、生动。

1.交流平台。

依据“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这一原则,在“交流平台”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平时在课内外注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生动的语句,学习作者认真观察并抓住事物特点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

2.词句段运用。

(1)“语文即生活。

”联系生活实际,指导学生为元旦联欢会设计一个海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2)把握教材特点,挖掘课本资源,让学生在诵读、品味、讨论、探究和仿写等多个环节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体会作者是如何把一个画面写具体的。

3.日积月累。

“日积月累”重在朗读指导,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读出《渔歌子》这首词的节奏和韵味,然后背诵,体会词意,感受作者笔下描绘的景物的美丽和要表达的悠然自得的心情。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张志和的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本单元课文景美,语言更美,指导学生品味积累,并让他们互相交流。

2.学习设计海报,布局版面,书写有特色。

3.尝试根据给的句子,产生丰富的想象,把内容写具体、生动。

一、交流平台。

(一)交流感受。

1.同学们,我们学完了本单元课文,透过生动优美的文字,更显文章的生动,请你认真朗读课文,把你认为优美的语句摘抄下来,并品味积累。

2.学生读文,交流自己认为优美的语句。

3.在读本单元课文时,你有哪些发现?有哪些独特的感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说课稿及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说课稿及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说课稿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七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综合性学习”。

教材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口语交际”、“阅读感悟”、“写字练习”和“写作训练”等多个方面。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文章的结构、写作手法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进行实际表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本单元所学的语文知识,提高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2.教学难点: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如何将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灵活运用,提高表达效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学生活动材料等教学辅助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语文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导入新课。

2.教学新课:(1)口语交际:学生分组进行口语交际练习,教师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阅读感悟:学生自读课文,结合课后的思考题,谈谈自己的阅读感悟。

(3)写字练习:教师展示优秀字体,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4)写作训练: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学习园地七》说课稿与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学习园地七》说课稿与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学习园地七》说课稿与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学习园地七》的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词语辨析、句子仿写、阅读理解和作文指导等。

这一单元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他们对词语、句子和阅读理解有一定的认识。

但同时,部分学生在词语辨析、句子仿写和作文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熟练运用所学生词,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提高词语运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理解、句子仿写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词语辨析、句子仿写、阅读理解和作文指导。

2.教学难点:词语的准确运用、句子结构的灵活运用以及作文的创新表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趣味小故事,引出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课:(1)词语辨析: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举例等方式,掌握词语的正确用法。

(2)句子仿写: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生词,进行句子仿写,提高学生的句子表达能力。

(3)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一篇短文,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作文指导:给学生提供一篇范文,指导学生进行作文创作,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3.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七单元,主要包括了“口语交际”、“阅读理解”、“写字”和“作文”四个部分。

本课时主要针对“口语交际”和“阅读理解”两部分内容进行教学。

教材以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贯穿始终,通过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对于口语交际和阅读理解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部分学生在表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关注和指导。

同时,学生对于不同文体的阅读理解能力有所不同,需要在教学中针对性地进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综合素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口语交际:如何运用恰当的语气、表情、肢体语言进行有效的表达和沟通。

2.阅读理解:如何抓住文章的主旨,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准备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与本节课相关的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单元《《语文园地七》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单元《《语文园地七》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单元《《语文园地七》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以诗歌、散文、故事等形式,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活中的美好。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三篇课文:《只有一个地球》、《宇宙生命之谜》和《泊船瓜洲》。

通过对这些课文的阅读和分析,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好,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诗歌、散文等文学形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文本分析、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方面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发挥想象,感受文本所传达的美好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文本分析和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好,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感受文本所传达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文本的韵律美,理解课文的大意。

3.分析课文: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词语、句子、段落等方面分析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品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美好情感,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体验文本所传达的情感。

5.拓展训练:以课文为素材,设计相关的写作、口语表达等练习,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学习园地七》教案与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学习园地七》教案与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学习园地七》教案与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学习园地七》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单元,主要包括了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在掌握汉语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汉语知识基础,对于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也有了一定的掌握。

但部分学生在语言表达和理解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3.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掌握和正确书写。

2.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

3.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传统美德的传承。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汉语。

2.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以问答法为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回答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识记和复习。

3.准备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然后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正确书写。

3.操练(15分钟)采用游戏教学法,设计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知识。

如:生字词接龙、猜谜语等。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内容,理解其中所传达的传统美德。

然后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老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一些拓展练习题,让学生课后自主完成。

如:写一写你对课文中所传达的传统美德的理解、举例说明等。

6.小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以及课文中所传达的传统美德。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说课稿及反思 共三篇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说课稿及反思 共三篇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说课稿及反思共三篇本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安全的情境,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自由奔放地想象、思维和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课设计有梯度性,先课本上,再课外和生活中。

在实施开放式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会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关于学生的知识正迁移保证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螺旋式上升与可持续性发展同步进行。

五、说教学目标板块一、交流平台1.朗读“交流平台”中的阅读提示,想想作者是如何让我们感到榕树蓬勃的生命力,如何把月亮写得活泼又有趣的。

(静态描写,动静结合,写出景物的变化)2.回顾课文内容,你还能找到类似的句子或段落吗?这样的描写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小组里互相交流,畅所欲言。

3.小组派代表发言,交流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板块二、词句段运用1.设计海报。

(1)明确设计海报的要点:①明确主题:元旦联欢会。

②重点文字要突出。

主题是“元旦联欢会”,所以“庆元旦”“贺新春”“1月1日”等字样都应突出。

③要有打动人心的宣传标语。

如:“激情元旦,绽放梦想”“大地飞歌,展望明天”等等。

④配上好看的图画,但不能太花哨,要有留空,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⑤语言简洁明了,不能事无巨细都堆在一张海报上。

(2)出示样本,学生自主设计海报。

2.出示两组例句。

(1)指名朗读句子,比较每组句子之间的差别。

(2)同桌间交流自己的看法,讨论如何将一个画面写具体。

(3)学生代表发言,全班讨论,教师归纳总结。

①夕阳西下,乌鸦归巢。

(如何“西下”)(什么样的“乌鸦”)(怎么样地“归巢”)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②院子的中央,有一棵桂树。

(这句话中,重点扩写的是桂树的样子,对树干、树枝、树叶、花骨朵儿,都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 七》优质课教案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 七》优质课教案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七》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口语交际、习作和阅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如何与人交流,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但对于如何进行有效的口语交际,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此外,学生的阅读能力参差不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能够清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3.通过阅读,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口语交际: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有效的交流。

2.阅读:如何理解文章内容,提取关键信息。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设定情景,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同时教师与学生互动,及时给予反馈。

在阅读教学中,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语文园地七》2.PPT课件3.相关阅读材料4.课堂活动用品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一幅美丽的花园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花园的喜爱之情,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2.呈现(10分钟)呈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首先,讲解口语交际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口语交际;然后,介绍阅读的方法,如何理解文章内容,提取关键信息。

3.操练(15分钟)分小组进行口语交际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反馈。

同时,让学生自主阅读提供的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4.巩固(10分钟)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巩固所学内容。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指导。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教学反思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七【教学目标】1.结合本单元学习内容,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课文是怎样把景物写得生动有趣的。

2.尝试用所学的景物描写的方法把一个画面写具体。

3.学习根据需求设计简单的海报。

4.积累古诗词。

【教学重难点】1.尝试用所学的景物描写的方法把画面写具体。

2.动手设计海报。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 朗读“交流平台”中的阅读提示,想想作者是如何让我们感到榕树蓬勃的生命力,如何把月亮写得活泼又有趣的。

(静态描写,动静结合,写出景物的变化)2. 回顾课文内容,你还能找到类似的句子或段落吗?这样的描写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小组里互相交流,畅所欲言。

3. 小组派代表发言,交流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二、词句段运用1. 设计海报。

(1)明确设计海报的要点:①明确主题:元旦联欢会。

②重点文字要突出。

主题是“元旦联欢会”,所以“庆元旦”“贺新春”“1月1日”等字样都应突出。

③要有打动人心的宣传标语。

如:“激情元旦,绽放梦想”“大地飞歌,展望明天”等等。

④配上好看的图画,但不能太花哨,要有留空,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⑤语言简洁明了,不能事无巨细都堆在一张海报上。

(2)出示样本,学生自主设计海报。

2. 出示两组例句。

(1)指名朗读句子,比较每组句子之间的差别。

(2)同桌间交流自己的看法,讨论如何将一个画面写具体。

(3)学生代表发言,全班讨论,教师归纳总结。

①夕阳西下,乌鸦归巢。

(如何“西下”)(什么样的“乌鸦”)(怎么样地“归巢”)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②院子的中央,有一棵桂树。

(这句话中,重点扩写的是桂树的样子,对树干、树枝、树叶、花骨朵儿,都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三、日积月累1. 借助工具书把词读熟。

想一想这首词描绘出的画面和词中所表达的意境,和小组同学交流,提出自己的问题。

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试着用图画表达词意。

2019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2019年当兵待遇

2019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2019年当兵待遇

2019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2019年当兵待遇2019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 1.品味句子中的景物描写,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2.学习怎样把一个画面描写具体。

3.积累古诗词。

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方法把画面写具体。

教学难点学习怎样把一个画面描写具体。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来到了语文园地。

现在让我们去看看这个语文园地都有哪些内容吧!板书:语文园地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交流平台。

(出示课件1)(1)朗读这两段话。

(2)读一读这两段景物描写,认真品味这些句子在描写景物方面有什么特点?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2)师:这两段都是景物描写。

第一段作者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抓住榕树“枝繁叶茂,翠色欲滴”,表达了作者对“充满生命力”的榕树的赞美;第二段文字,描写了月亮的动态,把月亮慢慢升高的过程写得既活泼又有趣。

板书:动静结合描写景物。

2.词句段运用。

(出示课件3)(1)元旦快到了,为元旦联欢会设计一个海报吧。

要有打动人的宣传语,还要配上好看的图画,看看谁制作的海报最吸引人。

①收集有关元旦祝福的句子。

②为元旦晚会设计一个海报。

③在海报上写上一条打动人的宣传语。

生制作海报,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编写的宣传语。

板书:宣传语要能打动人(2)读下面两组句子,体会作者是如何把一个画面写具体的,仿照着写一写。

(出示课件4)①读句子,体会每组中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区别。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5)师:这两组句子中,每组的第一句都描写得比较概括,不生动,第二句在第一句写景的基础上进行细化,比如,“夕阳西下,乌鸦归巢。

”这句话,第二句把“夕阳西下”进行了细化,并且用“斜照”体现出夕阳的特点以及夕阳对万物的“感情”;在描写“乌鸦归巢”时,作者更是赋予乌鸦以人的情感,用“急急匆匆”点明乌鸦回家时内心的焦急,给人无限遐想,同时作者还用“动人”点明看到这样的景物时的感觉;“点点”则形象地写出了乌鸦往家飞时的形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案及反思
教学目标
1.品味句子中的景物描写,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2.学习怎样把一个画面描写具体。

3.积累古诗词。

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方法把画面写具体。

教学难点
学习怎样把一个画面描写具体。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来到了语文园地。

现在让我们去看看这个语文园地都有哪些内容吧!
板书:语文园地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交流平台。

(出示课件1)
(1)朗读这两段话。

(2)读一读这两段景物描写,认真品味这些句子在描写景物方面有什么特点?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2)
师:这两段都是景物描写。

第一段作者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抓住榕树“枝繁叶茂,翠色欲滴”,表达了作者对“充满生命力”的榕树的赞美;第二段文字,描写了月亮的动态,把月亮慢慢升高的过程写得既活泼又有趣。

板书:动静结合描写景物。

2.词句段运用。

(出示课件3)
(1)元旦快到了,为元旦联欢会设计一个海报吧。

要有打动人的宣传语,还要配上好看的图画,看看谁制作的海报最吸引人。

①收集有关元旦祝福的句子。

②为元旦晚会设计一个海报。

③在海报上写上一条打动人的宣传语。

生制作海报,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编写的宣传语。

板书:宣传语要能打动人
(2)读下面两组句子,体会作者是如何把一个画面写具体的,仿照着写一写。

(出示课件4)
①读句子,体会每组中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区别。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5)
师:这两组句子中,每组的第一句都描写得比较概括,不生动,第二句在第一句写景的基础上进行细化,比如,“夕阳西下,乌鸦归巢。

”这句话,第二句把“夕阳西下”进行了细化,并且用“斜照”体现出夕阳的特点以及夕阳对万物的“感情”;在描写“乌鸦归巢”时,作者更是赋予乌鸦以人的情感,用“急急匆匆”点明乌鸦回家时内心的焦急,给人无限遐想,同时作者还用“动人”点明看到这样的景物时的感觉;“点点”则形象地写出了乌鸦往家飞时的形状。

综上所述,第二句比第一句更生动,更富有感情。

板书:更生动形象,更富有感情
②根据例子,仿写句子。

(出示课件6)
师对学生们仿写的句子进行点评。

示例:
眼前是一条清澈的小河。

示例:一条清澈的小河缓缓地、优雅地在眼前流过。

小狗在公园的草坪上玩耍。

示例:可爱的小狗在公园碧绿的草坪上尽情地玩耍。

清早,天空中布满了阴云。

示例:寂静的清早,低沉、昏暗的天空中布满了浓浓的阴云。

3.日积月累。

(出示课件7)
学习《渔歌子》这首诗。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朗读这首诗。

(2)简介作者(出示课件8)
张志和(730年(庚午年)~810年?),字子同,初名龟龄,汉族,婺州(今浙江金华)人,自号“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

唐代著名道士、词人和诗人。

(3)板书:说说诗句的意思。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

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春景迷住了,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出示课件9)(4)学生读读背背。

(5)测试学生背诵情况。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接触到了富有特点的、美丽的景物描写,明白了怎样把景物描写得更加具体生动,还积累了古诗词,更学会了制作海报,可以说是受益匪浅。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动静结合描写景物
宣传语要能打动人
更生动形象,更富有感情
说说诗句的意思
教学反思:
1.在本课的学习中,我引导学生体会写景句子的特点,让他们把握通过动态描写能把景物写活,能让景物更生动形象。

在仿写这个环节,我鼓励学生把自己仿写的内容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并及时做出评价。

效果较好。

2.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我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通过讲解,让他们把握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中对的景物的描写,突出诗歌的意境,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美中不足的是对海报的制作指导得不够细,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详细进行每一步,让学生在每一步教学中都有所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