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面东背西左北右南;面南背北左东右西;面西背东左南右北;面北背南左西右东;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八个方向通常所说的八个方向:东、西、南、北、东南、西北、西南、东北。

正东与正北之间叫东北方,正东与正南之间叫东南方,正西与正南之间叫西南方,正西与正北之间叫西北方。

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的;东北、东南、西南、西北也是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的。

(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与西北)相对,(西南与东北)相对。

2.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为中心点(观测点) 处画“十”字符号,再进行判断。

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做题时先标出东南西北):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就到了哪里(在转弯处要注意方向的变化)。

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

(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

)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

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3.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红色指针永远指向(北方)。

4.生活中的方位知识: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5.我国地处北半球,树叶茂盛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疏的一面是北方。

树的年轮较密的一侧向着北面。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只要是求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重要知识点及易错点归纳总结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重要知识点及易错点归纳总结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重要知识点及易错点归纳总结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总结1.能结合具体情境,辨认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

研究目标2.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不同的行走路线。

4.能综合应用方位知识解决问题。

1.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辨认八个方向。

研究重点 2.能用八个方向描述平面图中物体所在的位置。

3.根据路线图介绍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环节1:重点单元知识归纳知识点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地图上辨认东、具体内容1.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先确定一个方向,再根据这个方向辨认其他三个方向。

左北右南;面西背东,左南右北。

2.根据一个确定的方向找其他三个方向的方法:面南背北,左东右西;面北背南,左西右东;面东 1.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按顺时针方向,面向北时右侧是东,面向东时右面向南时右侧是西,面向西时右侧是北。

南、西、北 2.观察点不同,描述物体方向的叙述语言也不同,即观察点不同,相对应的物体所在的方向也会不识别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方法看简朴路线图(八个方向)描述行走门路教学环节2:易错知识总结1不能根据给出的一个方向正确地辨认其他三个方向。

1.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最后把行走门路描述出来。

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方法:(1)利用指南针辨认。

(2)借助身边的事物辨认。

南、西、北中的一个方向,再找其他三个方向,最后找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2.描述行走门路的方法:以动身点为尺度,先确定要抵达的地点所处的方向,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例题1】根据给出的北方,标出其他三个方向。

错误答案:正确答案:错点警示:此题错在对根据给出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他三个方向的知识掌握不准确。

规避策略: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是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的。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全册(上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全册(上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全册(上下册)知识点总结上册 (1)第一单元时分秒 (1)第三单元测量 (1)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第五单元倍的认识 (3)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4)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4)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4)下册 (6)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6)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6)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 (7)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7)第五单元面积 (8)第六单元年、月、日 (9)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10)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

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

4、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5、常用时间单位:时、分、秒。

6、时间单位: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

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30分=半时7、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

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8、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第三单元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km)做单位。

2、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5、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6、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单位不同时,要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计算。

7、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作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表示大型物体的质量或载质量一般用“吨”作单位。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一、两位数乘两位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 口算乘法。

- 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先把因数中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 例如:30×50,先算3×5 = 15,再看两个因数末尾共有2个0,所以30×50 = 1500。

2. 笔算乘法。

-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 例如:23×12,先用23乘2得46,再用23乘10得230,最后46+230 = 276。

-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与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只是在计算过程中会出现进位。

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 例如:34×25,先用34乘5得170,其中4×5 = 20,满十向十位进2;再用34乘20得680,最后170+680 = 850。

3. 解决问题。

- 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已知条件找中间量,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 例如:一个商店运进5箱饮料,每箱有12瓶,每瓶卖4元,一共可以卖多少钱?可以先算一箱卖多少钱(12×4 = 48元),再算5箱一共卖多少钱(48×5 = 240元);也可以先算一共有多少瓶饮料(5×12 = 60瓶),再算一共卖多少钱(60×4 = 240元)。

- 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同样要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 例如:有960个杯子,每6个装一盒,每8盒装一箱,一共能装多少箱?可以先算一共能装多少盒(960÷6 = 160盒),再算能装多少箱(160÷8 = 20箱);也可以先算一箱有多少个杯子(6×8 = 48个),再算能装多少箱(960÷48 = 20箱)。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精华版)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西北)北(东北)西东(西南)南(东南)(西北)北(东北)西东(西南)南(东南)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如:30÷5 = 6)4、笔算除法:(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最大的被除数=商×除数+最大的余数;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2)除法验算:→用乘法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笔算除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

(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再商。

)6、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判断商是几位数):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跟除数进行比较;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就是被除数的位数减去1。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3、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

→(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4、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

5、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目;都要三大步:①计算、②比较、③答。

→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6、相关公式:因数×因数=积积÷因数=另一个因数运算顺序:先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内的运算。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
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概念
1. 数的概念:数是用来计数和表示数量的。

2. 数的读法:掌握从零到一百的数字读法。

3. 数的表达方式:可以用阿拉伯数字、汉字数字和手指表示数字。

4. 数的顺序关系: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如比较大小、前后关
系等。

二、数的运算
1. 加法:了解加法的概念和符号,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2. 减法:了解减法的概念和符号,能够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

3. 数的组合:掌握数字的组合方式,如十位数、个位数的组合。

4. 数量的增减:理解数量的增减变化,如加一、减一等。

三、数的应用
1. 计数:能够用适当的方法计数物体的个数。

2. 数的使用:应用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交换物品等。

3. 数的表示:学会用数表示物体的数量,如几个、多少等。

四、数的认知和计算策略
1. 工作记忆:训练记忆和思维,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2. 综合分析: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解决数学问题。

3. 归纳总结:总结规律,应用到类似的数学问题中。

4. 灵活思维:培养灵活的解题思路,运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以上是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的知识点总结。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提高数学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必背公式+概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必背公式+概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必背公式+概念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口诀要牢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北对西南,东南对西北)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转。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一共有8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

南与北相对,东与西相对,西北与东南相对,东北与西南相对。

4、知道其中一个方向,可以通过顺时针方向按东、南、西、北的顺序确定其它的方向。

5、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物体为观察点,再进行判断。

6、判断方向我们一般使用:指南针和借助身边的事物。

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就发明了指示方向的——司南。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口算时要注意:(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2)0乘以任何数都得0;(3)0加任何数都得原数;(4)任何数减0都得原数。

(5)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先用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得数的末尾加上几个0.2、验算除法:(1)被除数÷除数=商(2)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3、笔算除法的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4、笔算除法时,那一位上不够商1,就用0占位。

(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写商。

)5、计算除法时,记住每一次减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第三单元统计1、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叫做复式统计表。

2、复式统计表的优点是更有利于数据的观察、比较和分析。

3、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步骤:(1)确定统计表的名称。

(2)确定统计表的行列内容和行数、列数。

(3)制作表头(一般分为三栏)。

4、填写数据并核对。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先把0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重点知识与易错点总结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重点知识与易错点总结
第四单元重点知识与易错点总结
数学三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掌握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学会用两步计算和不同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 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形成 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单元重点知识归纳
知识点1: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 位)的口算方法
1.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
先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 位数,再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把两次 乘得的积相加。
2.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先用一位数乘几百几十数“0”前面的数, 再在所得的积末尾添上1个0,也可以把几百几 十数分解成整百数和整十数进行口算。
易错点 5 找不准题中的“1倍数”
【例题5】啄木鸟每天能捉240只害虫,大约是青蛙 的8倍,青蛙3天能捉多少只害虫?
错误答案:240×8×3=5760(只) 答:青蛙3天能捉5760只害虫。 正确答案:240÷8×3=90(只) 答:青蛙3天能捉90只害虫。
错点警示:此题错在没能找准题中的“1倍数”。 题中啄木鸟每天捉的害虫数大约是青蛙的8倍, 应把青蛙每天捉的害虫数作为“1倍数”,求 “1倍数”应用除法计算。
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 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 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 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要 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 相加。
知识点5: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先用一个乘 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乘数,用哪一 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哪 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再把 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1-7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让孩子牢记学习成绩不用愁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1-7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让孩子牢记学习成绩不用愁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①(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③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

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

(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

)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

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口算时要注意:(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2)0乘以任何数都得0;(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2、没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商×除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3、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1)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单元复习课件)-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单元复习课件)-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10.参加学校乒乓球比赛的所有队员被分成8个大组,每个大 组再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有9人。(教材P53第6题)
(3)参赛的女生有120人。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示例:参赛的男生有多少人? 288-120=168(人)
答:参赛的男生有168人。
25 500 625 750 875 1000 1125 1250 1375 1500 26 520 650 780 910 1040 1170 1300 1430 1560 27 540 675 810 945 1080 1215 1350 1485 1620 28 560 700 840 980 1120 1260 1400 1540 1680 29 580 725 870 1015 1160 1305 1450 1595 1740 30 600 750 900 1050 1200 1350 1500 1650 1800
4 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7课时 单元复习
【学习目标】
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 2.进一步体会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
掌握口算、笔算的方法,并能用所学知识正确、灵活地解决 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
掌握口算、笔算的方法,并能用所学知识正确、灵活地解决 实际问题。
整理知识 理清思路
(1)今年小亮家一共收获橘子多少千克?
8×4×25 =32×25 =800(千克)
或 8×25×4 =200×4 =800(千克)
答:今年小亮家一共收获橘子800千克。
解决乘法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当求总数时,可以先求出每 份的数量,再乘总份数,得出总数;也可以先求出总份数,再 乘每份的数量,得出总数。
14×50= 700 190×2= 380 13×60= 780

部编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部编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按顺时针方向转:东→南→西→北。

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①(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③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4、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

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

(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

)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

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5、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6、生活中的方位知识: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中午太阳不在正头顶,而是在头顶偏南方一些(我国的情况是这样),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⑤树叶茂密情况:南茂盛北稀疏。

树木年轮:南疏北密。

(因为我们中国在北半球,太阳升起到落下的整个过程中都会偏南方一些,所以通常一棵树的南面比北面接受阳光要多些,南面的树叶就长得比较好(茂盛),树径生长较快,年轮就较宽(稀疏),北面接受阳光相对较少,树叶长得稀疏,而树径生长较慢,年轮就较窄(密))⑥大雁每年秋天要从北方飞向南方过冬。

7、谁在谁的什么方向,以第二个谁为观察点或中心点来进行判断。

如图,小华在小海的()面,以小海为中心画个“十”字架来判断。

小海在小华的()面,以小华为中心画个“十”字架来判断。

谁的什么方向是谁,就是以第一个谁为中心点来进行判断。

如图,小红的()方是小海,()方是小明,都是以小红为中心。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口算时要注意:(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2)0乘任何数都得0;(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年月日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年月日
4、计算
(1)平年一共有多少天?是几个星期零几天?
(2)闰年一共有多少天?是几个星期零几天?
(3)一月份有多少天?是几个星期零几天?(大月)
(4)九月份有多少天?是几个星期零几天?(小月)
(3)平年的第一季度有多少天?闰年的第一季度有多少天?
(4)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分别有多少天?
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1年有几个月?一个月有几天?1年有几天?1年有几个季度?1个季度有几个月?
2、认识年历卡
师:请同学们认真看书第47页2003年年历卡,你可以从年历卡上面了解到哪些知识?
(1)放开让学生独自观察。
(2)4人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3)汇报观察讨论的结果。
(4)你能根据2003年的年历回答问题吗?(教师从计算机中调取万年历来让学生们逐月观察,提问学生并指名回答。)
(3)初步知道每4年一个闰年。
二、观察第49页月历,进一步了解闰年。
(1)找出2月有29天的年份1996 2000 2004
(2)计算1996 2000 2004能否被4整除。
三、判断闰年的方法
(1)公历年份不是整百年的:看公历年份是否是4的倍数,如果是则是闰年,否则则是平年;
公历年份是整百年的:看公历年份是否是400的倍数,如果是则是闰年,否则则是平年;
(2)儿歌记忆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天,平年二月二十八。(腊:12月 冬:11月)
七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二月是个特殊月,其它各月是小月。(出示儿歌)教师讲解儿歌,让学生抄写并自由记忆儿歌。
(3)游戏练习。老师任报一个月份,是大月就请男生起立,是小月就请女生起立,谁站错,站慢就算输了。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梳理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梳理

人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下册
必考知识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可以先把乘数看成整 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可以把一个乘数看 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乘数都同时看成近似 数。
人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下册
例题演练
例: 估算22×18。 (1)22≈( 20 ),18≈( 20 ),所以 22×18≈( 400 )。 (2)18≈(20),所以22×18≈( 440 )。 (3)22≈(20),所以22×18≈( 440 )。
第四单元知识梳理
人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下册
必考知识点
一、口算乘法 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要把0前 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 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人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下册
例题演练
例: 计算120×30,想:( 12×3=36 ),两 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 2 )个0,在(36)
例题演练
例: 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每箱12个。每个热水 瓶卖30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12×5=60(个) 60×30=1800(元) 答:一共可以卖1800元。
人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下册
必考知识点
2.连除问题。 与连乘应用题一样,先从问题入手,确定先算 什么,再算什么。
人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下册
必考知识点
二、笔算乘法 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乘数同第二个乘数个位 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 乘,最后把两个积加起来。
人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下册
例题演练
例:
24×12= 288
24
×1 2 48
24 288
人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下册
必考知识点
三、解决问题 1.连乘问题。 根据已知条件找间接量,确定好先算什么,再 算什么。可以先求每份的量,再求总量,也可 以先求总份数,再求总量。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归纳总结知识点01:口算乘法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在脑中列竖式计算。

2.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先用整百数乘一位数,再用整十数乘一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先用整百数整十数的前两位与一位数相乘,再在乘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

(3)在脑中列竖式计算。

3.一个数与10相乘的口算方法一位数与10相乘,就是把这个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

4.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先用这个两位数与整十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

例题:25×20=50×4=25×300=16×30=28×3=61×200=24×20=60×12=15×900=36×20=70×11=63×500=24×50积的末尾有()个零;50×60积的末尾有()个零。

知识点02:笔算乘法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十位对齐,每次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例题: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54×32=21×33=*96×14=2.解决问题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和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相同,都要弄清已知条件和问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列式计算。

例题:1.李老师带600元去商店买足球,发现足球的单价高于45元。

买了12个足球后,钱还没花完。

(1)足球的单价可能是多少元?(2)如果买完足球后剩余24元,足球的单价是多少元?2.甲地距乙地530千米,一辆货车平均每小时行驶80千米。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篇1一、复习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材第58页整理和复习,第59页练习十三第3题)二、复习目标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的方法。

2、通过分步、多层次练习,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重点: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并能运用其解决问题。

难点:用多种方法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回顾整理1、学生快速翻看课本第41~57页,看看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

2、自主整理: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整理。

3、小组交流,互相补充。

(教师巡视并指导)4、汇报: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①口算乘法。

②笔算乘法:不进位乘法、进位乘法。

③解决问题:用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5、教师课件出示本单元的知识思维导图,组织学生一起回顾各小点的具体知识。

二、知识应用(课件依次出示各题)1、教学教材第58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口算和笔算。

(课件出示答案,集体订正)(2)组织学生小组中议一议题中的问题。

(教师巡视并指导)(3)点名学生说一说。

(课件出示答案,集体订正)2、教学教材第59页练习十三第3题。

(1)学生先独立完成计算。

(教师订正)(2)发现规律。

①师:计算第一排算式的两个乘数之间的和,再分别计算出得数并比较积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组织学生先计算,再小组交流。

②学生汇报发现。

③教师小结:两个乘数的和一定时,两个乘数相差越小,它们的积越大,当两个乘数相等时,积最大。

(课件出示小结)(3)组织学生用第二排算式验证规律,并说一说。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重点资料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重点资料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重点
资料
本文档旨在总结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的重点内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一、数的大小比较
在这一单元中,同学们研究了如何比较数的大小。

通过比较数
的位数、数的大小等方法,帮助同学们理解和运用比较数的知识。

二、数的读法
在这一单元中,同学们研究了数的读法。

通过研究百位、十位、个位数的读法,帮助同学们正确读出多位数。

三、数的顺序排列
在这一单元中,同学们研究了数的顺序排列。

通过将一组数按照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帮助同学们练数的排序技巧。

四、数字的加减法运算
在这一单元中,同学们研究了数字的加减法运算。

通过研究竖式的加减法运算法则,帮助同学们掌握正确的运算方法。

五、解决实际问题
在这一单元中,同学们研究了如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答,帮助同学们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中。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的重点内容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够仔细研究,加强巩固,提高数学水平。

祝同学们取得好成绩!。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相对的方向:南←→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2.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实际方向:面北背南,左西右东。

3.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4.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5.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

6.绘制简单示意图:先确定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

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箭头“↑”标出北方. (描述是要注意是选取哪个物体作参照物的,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结果也不一样。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一)口算除法1.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用表内除法计算:先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2)用乘法来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口诀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二)笔算除法1.牢固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步骤与格式,尤其是商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算式的写法.(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法则,除数是一位数,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不够除,再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

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人教版最新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最新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认识东、南、西、北与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

【1】确定方向(或约定方向)的方法:①早上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方;②傍晚太阳落下的地方是西方;③指南针所指的方向是北方;④北斗星所指的方向是北方;⑤一般情况下,地图(或图纸上)规定向上为北。

【2】根据确定一个方向后,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或南北相对,东西相对”绘制“十字叉”,确定其它七个方向。

知道:南←→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这些方向是相对的。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被除数的前一位除以一位数;如果不够除,再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一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

(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对应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2】【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先看被除数的最高位,被除数最高位大于或等于除数,则商的位数与被除数相同;如果被除数最高位小于除数,则商的位数比被除数少一位。

【3】【除法的验算方法】:(1)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2)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4】注意关于0的一些规定:(1)0不能作除数。

(2)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3)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商是1。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1】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这个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

【2】观察、分析复式统计表要先看表头,弄清每一项的内容,再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回答问题。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一)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整十、整百、整千乘一位数的方法】先用0前边的数相乘,得到一个结果,然后再数一数被乘数和乘数中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后边添上几个0。

【2】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方法1:先用这个两位数与整十数的十位上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O。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年月日复习总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年月日复习总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年月日复习总结第一篇: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年月日复习总结1个世纪=100年1年有365天(平年)或366天(闰年)1年分成:上半年(1月到6月共:平年181天,闰年182天)下半年(7月到12月共184天)1年有4个季度:第一季度1月、2月、3月平年90天,闰年91天第二季度4月、5月、6月共91天第三季度7月、8月、9月共92天第四季度10月、11月、12月共92天1年有12个月:7个大月(31天)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4个小月(30天)4月、6月、9月、11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1个月分成3个旬:上旬10天从1日到10日中旬10天从11日到20日下旬11天(大月21日到31日)10天(小月21日到30日)9天(闰年2月21日到29日)8天(平年2月21日到28日)1个世纪=100年1年有365天(平年)或366天(闰年)1年分成:上半年(1月到6月共:平年181天,闰年182天)下半年(7月到12月共184天)1年有4个季度:第一季度1月、2月、3月平年90天,闰年91天第二季度4月、5月、6月共91天第三季度7月、8月、9月共92天第四季度10月、11月、12月共92天1年有12个月:7个大月(31天)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4个小月(30天)4月、6月、9月、11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1个月分成3个旬:上旬10天从1日到10日中旬10天从11日到20日下旬11天(大月21日到31日)10天(小月21日到30日)9天(闰年2月21日到29日)8天(平年2月21日到28日)第二篇: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年、月、日第五单元年、月、日课题:年、月、日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收集、观察、统计等过程,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判断大月、小月。

2.通过年、月、日的学习,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三年级下册数学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伽利略说:“大自然是一本书,这本书是用数学写的。

”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准备了三年级下册数学四单元知识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下册数学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一) 年、月、日部分1.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4个季度(1、2、3月为第1季度;4、5、6月为第2季度,;7、8、9月为第3季度;10、11、12月为第4季度)。

2.记大小月的方法:1、3、5、7、8、10、腊,31天永不差;4、6、9、冬,30整,只有2月二八九。

7个大月,4个小月,二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3.平年全年有365天,平年2月是28天,平年的上半年有181天,下半年有184天。

平年全年有52个星期零1天。

4.闰年全年有366天,闰年2月是29天,闰年的上半年有182天,下半年有184天。

闰年全年有52个星期零2天。

5.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如:1900、2100等不是闰年,而1600、2019、2400等是闰年。

6.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12月和第二年的1月;时间:24-19=5(时),再加上第二天行驶的8个小时:5+8=13(时)。

又如:一场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比赛什么时候结束?先换算,155分=2时35分,再计算。

6.经过的天数的计算:公式: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经过的天数例如:6月12到6月30日是多少天?(30-12+1=19天)只要大家脚踏实地的复习、一定能够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希望为大家准备的三年级下册数学四单元知识点,对大家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最新
第四单元总结
知识点举例说明金点子
口算乘法4×2=8,所以40×20=800
23×4=92,所以23×40=920
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先把因数中0
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2
个0
整十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用整
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
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1个0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笔算时,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与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22≈2028≈30
20×30=600
22×28≈600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可以把两个
因数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
的方法估算出结果;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
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的
方法估算出结果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进位)
2 8
× 3 9
2 5 2
8 4
1 0 9 2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进位乘
法与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是相同的,用
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分别
与第一个因数相乘,与哪一位上乘得的积
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计算时不要忘
记加上进位数,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根据表中信息,解决问题。

支数3支8支
钱数27元?元
27÷3×8
=9×8
=72(元)
用“归一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先用除法
求出一份数,即一个单位的量(单一量)是多
少,然后以这个“单一量”为标准,根据其他
条件求出结果
运用不同的思路解决实际问题:解决生活
中的问题时,可以想一想有几种不同的解
决问题的方法,哪种更简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