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假期作业
高一化学假期作业一

1.下列有机物的命名肯定错误的是( )A.2-甲基-1-丁烯B.2,2-二甲基丙烷C.5,5-二甲基-3-己烯D.4-甲基-2-戊炔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羟基的电子式: B.甲醇的球棍模型:C.3﹣甲基﹣1,3﹣丁二烯的键线式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3.下列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吸收峰的数目不正确的是( )A.(2组)B.(4组)C. (3组)D. (4组)4.某烃与氢气发生反应后能生成(CH3)2CHCH2CH3,则该烃不可能是( )A.2-甲基-2-丁烯B.2,3-二甲基-1-丁烯C.3-甲基-1-丁烯D.2-甲基-1,3-丁二烯5.具有解热镇痛及消炎作用的药物“芬必得”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芬必得” 主要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3H18O2B.该物质属于芳香烃C.该物质属于羧酸类有机物D.该物质可以发生取代反应6.复杂的有机物的结构,可以用“键线式”简化表示。
与键线式为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 B.C. D.7、下列关于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苯苯环上的1个氢原子被含3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所得产物有6种B.已知丙烷的二氯代物有4种异构体,则其六氯代物的异构体数目也为4种C.含有5个碳原子的饱和链烃,其一氯代物有3种D.菲的结构为,它与硝酸反应,可生成5种一硝基取代物8、某化合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红外光谱图有C—H键、O—H键、C—O键的振动吸收,该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则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是( )A.CH3CH2OCH3 B.CH3CH2CH(OH)CH3C.CH3CH2CH2OH D.CH3CH2CH2OCH39、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式均为C2H4O,对应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分别为图1、图2。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图1 甲的核磁共振氢谱图2 乙的核磁共振氢谱A.甲的结构简式为 B.乙的结构简式为C.乙的结构简式为CH2=CH-OH D.甲、乙两者之间属于官能团异构10、历史上最早应用的还原性染料是靛蓝,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中学化学暑假作业单(九年级)

中学化学暑假作业单(九年级)请根据以下要求完成暑假作业。
选择题1.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化合物?A。
纯净水B。
氧气C。
氢气D。
纯净铁2.过滤可以分离以下哪种混合物?A。
饮料B。
空气C。
食盐水溶液D。
甲烷气体3.以下哪种化学反应是可逆的?A。
燃烧B。
蒸发C。
腐烂D。
酸碱中和反应填空题1.化学式H2O表示的是什么物质?答案:水2.在原子结构中,质子的电荷是正电荷,它的相对质量是多少?答案:13.燃烧是指某物质和什么物质之间的反应?答案:氧气___1.请用简明的语言解释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答案:反应物是指参与化学反应的起始物质,生成物是指在化学反应中产生的新物质。
2.简述混合物与化合物的区别。
答案:混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的物质组成,每种物质保留其特性;化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种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比例是确定的。
3.举例说明物质的相变。
答案:水可以通过加热转化为水蒸气,这是从液体相到气体相的相变。
实验题根据实验器材和步骤,完成以下实验,并写下实验结果和结论。
实验目的:观察和记录钠和水反应的现象。
实验器材:钠片水试管实验步骤:1.将一块小的钠片放入试管中。
2.将试管倾斜,将水滴至存放钠片的一侧。
3.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和结论:钠片和水接触后剧烈反应,产生氢气的气泡。
反应产生的氢气能自燃。
参考答案选择题:1.D2.C3.D填空题:1.水2.13.氧气___:1.反应物是指参与化学反应的起始物质,生成物是指在化学反应中产生的新物质。
2.混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的物质组成,每种物质保留其特性;化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种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比例是确定的。
3.水可以通过加热转化为水蒸气,这是从液体相到气体相的相变。
实验题结果和结论请根据实际实验结果填写。
初三化学第一周假期作业

第 1 页 共 2 页初三化学第一周假期作业编写:朱兵 审核: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一、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 .蔗糖B .面粉C .植物油D .碘 2.将20℃时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 )A .升高温度B .加入溶剂C .降低温度D .倒掉一半溶液3.NaCl 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后,下列各项不发生变化的是( )A .溶质的质量B .溶液的质量C .溶剂的质量D .溶质的质量分数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任何其他物质B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C .对同种溶质而言,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D .对不同溶质而言,饱和与否与溶液的浓稀无关5.在氯化钠不饱和溶液在加入一些氯化钠固体,使之变成饱和溶液,溶液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A .溶液的质量B .溶剂的质量C .溶液中溶质质量D .溶液的密度6.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的是( )A .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B .洗发精洗去头发上的油脂C .洗面奶洗出皮肤上的油脂D .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B .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C .只要温度不变,某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D .降温时,饱和溶液一定析出晶体8.在一定温度下,往一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硝酸钾晶体并充分搅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晶体的质量减少B .晶体质量增加C .溶液的质量不变D .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增大9.20℃时,某碳酸钠饱和溶液中取出一部分,则剩下的溶液一定是( ) A .饱和溶液 B .不饱和溶液 C .比原溶液稀的溶液D .稀溶液 10.水中尽可能多溶解二氧化碳的条件是( )A .高压、低温B .高压、高温C .低压、低温D .低压、高温11.欲将粗盐提纯并用所得精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假期化学作业

高中化学方程式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写出图中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① 2Na + O 2 Na 2O 2(淡黄色)② 2Na 2O 2 + 2H 2O ===== 4NaOH + O 2↑ 2Na + 2H 2O ===== 2Na + + 2OH - + H 2↑ ③ 2Na 2O 2 + 2H 2O ===== 4NaOH + O 2↑ 2Na 2O 2 + 2H 2O ===== 4Na + + 4OH -+ O 2↑ ④ 2Na 2O 2 + 2CO 2 ===== 2Na 2CO 3 + O 2 ⑤ 2NaCl +2 H 2O 2NaOH + H 2↑ + Cl 2↑(氯碱工业) 2Cl - +2 H 2O 2OH - + H 2↑ + Cl 2↑⑥ Na 2CO 3 + H 2O +CO 2 ===== 2NaHCO 3 CO 3 2-+ H 2O +CO 2 ===== 2HCO 3- ⑦ NaClO + H2O +CO 2 ===== NaHCO 3+ HClO 2.铝及其重要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写出图中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① 4Al + 3O 2 2Al 2O 3 2Al + Fe 2O 3 2Fe + Al 2O 3② 2Al + 2NaOH + 2H 2O ===== 2NaAlO 2 + 3H 2↑ 2Al +2OH -+2H 2O ===== 2AlO 2- +3H 2↑③ 2Al 2O 3 4Al+3O 2↑④ Al 2O 3+6HCl ===== 2AlCl 3+3H 2O Al 2O 3 + 6H + ===== 2Al 3+ + 3H 2O⑤ Al 2O 3 + 2NaOH ===== 2NaAlO 2 +H 2O Al 2O 3 + 2OH - ===== 2AlO 2- + H 2O⑥ AlCl 3 +3NH 3·H 2O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初中化学寒假实践类作业

初中化学寒假实践类作业一、生活中的化学在寒假期间,请你在生活中寻找与化学相关的现象或应用,记录下来,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例如,你可以观察食品的防腐剂、清洁用品的成分等。
二、制作简易化学实验利用家中的常见物品,设计并完成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
例如,制作火山爆发模型、自制酸碱指示剂等。
请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写下你的心得体会。
三、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与化学相关的现象。
请选择一种你感兴趣的现象进行观察,记录现象并尝试用化学知识解释它。
例如,铁生锈、茶水变色等。
四、探究物质的性质选择一种你感兴趣的物质(如食盐、糖、醋等),进行探究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探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性质。
五、制作化学小魔术利用化学知识设计一个小魔术,可以是神奇的变色、烟雾等效果。
记录魔术过程和所需的化学知识,并向家人展示你的成果。
六、学习元素周期表在寒假期间,学习元素周期表中的前20个元素,了解元素的名称、符号、原子序数、电子排布等内容。
尝试背诵这些元素,并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
七、尝试化学实验报告选择一个化学实验,撰写实验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结论等部分。
记得拍照或录像记录实验过程。
八、研究食品添加剂查阅资料,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途,选择一种食品添加剂进行研究。
记录研究过程和结果,并思考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的重要性和安全性问题。
九、学习酸碱盐的性质在寒假期间,复习酸碱盐的性质和反应,了解酸碱指示剂的使用方法。
尝试设计一个小实验来探究酸碱盐的性质,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寒假作业3(含答案)

高中化学作业3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18小题)1. 下列酸溶液的pH相同时,其物质的量浓度最小的是( )A. H2SO4B. H2SO3C. CH3COOHD. HNO32. 25 ℃时,在0.01 mol·L-1的硫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浓度是( )A. 5×10-13 mol·L-1B. 0.02 mol·L-1C. 1×10-7 mol·L-1D. 1×10-12 mol·L-13. 下列事实:①明矾可作净水剂;②NaHSO4水溶液呈酸性;③Na2SiO3、Na2CO3,NaAlO2等溶液不能贮存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④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合施用;⑤加热能使纯碱溶液去污能力增强;⑥配制FeCl3溶液,需用浓盐酸溶解FeCl3固体;⑦NH4F 溶液不能用玻璃瓶盛放;⑧泡沫灭火器反应原理。
其中与盐类水解有关的是( ) A. 全部 B. 除⑦以外C. 除②以外D. 除④⑥以外4. 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和Na2CO3的两种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1B. <<1C. ≥>1D. >>15. 常温下,有关物质的溶度积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温度下,除去NaCl溶液中的MgCl2杂质,选用NaOH溶液比Na2CO3溶液效果好B. 该温度下,除去NaCl溶液中的CaCl2杂质,选用NaOH溶液比Na2CO3溶液效果好C. 该温度下,向含有Mg2+、Fe3+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当两种沉淀共存且溶液的pH=8时,c(Mg2+)∶c(Fe3+)=2.125×1021D. 该温度下,将适量的Ca(OH)2固体溶于100 mL水中,刚好达到饱和[c(Ca2+)=1.054×10-2mol·L-1],若保持温度不变,向其中加入100 mL 0.012 mol·L-1的NaOH 溶液,则该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6. 在溶液中有浓度均为0.01 mol·L-1的Fe3+、Cr3+、Zn2+、Mg2+等离子,已知:25 ℃时,K sp[Fe(OH)3]=4.0×10-38,K sp[Cr(OH)3]=7.0×10-31,K sp[Zn(OH)2]=1.0×10-17,K sp[Mg(OH)2]=1.8×10-11。
高中化学假期综合作业

高中化学假期综合作业1.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机化合物都易燃烧B.有机化合物中一定含碳元素C.有机化合物的熔、沸点一般较低D.有机化合物使我们的物质世界更加丰富多彩2.近年来,科学家在海底发现了一种冰状物质——可燃冰,其有效成分为甲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甲烷属于烃类②在相同条件下,甲烷的密度大于空气③甲烷难溶于水④可燃冰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能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为验证甲烷分子中含有C、H两种元素,可将其燃烧产物通过①浓硫酸;②澄清石灰水;③无水硫酸铜。
正确的顺序是()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①D.③②4.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CH4C+2H2B.2HI+Cl22HCl+I2C.CH4+2O2CO2+2H2OD.CH4+Cl2CH3Cl+HCl5.下列关于甲烷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烷分子的立体构型是正四面体,所以CH2Cl2有两种不同构型B.甲烷可以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因此可以使氯水褪色C.甲烷能够燃烧,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因此是矿井安全的重要威胁之一D.甲烷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6.鉴别甲烷、一氧化碳和氢气3种无色气体的方法,是将它们()A.先后通入溴水和澄清石灰水B.点燃后罩上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C.点燃,先后罩上干燥的冷烧杯和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D.点燃后罩上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通入溴水7.瓦斯爆炸是空气中含甲烷5%~15%(体积分数)时遇明火所产生的,发生爆炸最剧烈时,甲烷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大约为()A.10.5%B.9.5%C.8%D.5%8.对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两种结构B.只有一种结构C.含有非极性键D.有四种结构9.利用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制取副产品盐酸的设想在工业上已成为现实。
某化学兴趣小组拟在实验室中模拟上述过程,其设计的模拟装置如下图所示:根据要求填空:(1)写出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B装置有三种作用:将气体混合均匀;干燥混合气体;。
十一假期化学作业试卷1

一、填表题: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木柴劈成块B.西瓜榨成汁C.残雪化成水D.高粱酿成酒2.2008年北京奥运会用大型遥控飞艇作广告。
艇内充入的气体是---------------------------( ) A.氢气B.氧气C.氦气D.二氧化碳3.夏天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A.二氧化硫B.稀有气体C.二氧化碳D.水蒸气4.下列各组混合物可用过滤方法分离的是---------------------------------------------------------( ) A.酒精与水B.大豆油与水C.食盐水与泥沙D.粉笔灰与泥沙5.下列仪器中不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A.试管B.燃烧匙C.蒸发皿D.锥形瓶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Mg3N2中氮元素化合价为-6价B.NH4NO3中氮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C.在氮气中氮元素化合价为零D.在N2O4和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不同的7.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台物,后者属于化合物--------------------------------------()A.纯净水石灰石B.粗盐氢气C.空气冰水混合物D.冰水混合物碳酸钙8.下列化学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如皮肤上溅到浓硫酸,应先用干布擦去,再用水冲洗B、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读数时如果视线偏高,则读数偏大C、往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将胶头滴管贴着试管内壁,以防液体滴到外面D、取用粉末状药品时,应用药匙或纸槽9. 由于森林的过量砍伐、草场大面积开垦,土地出现沙漠化,导致我市今年出现了近几年来最严重的沙尘暴天气。
高一化学五一假期作业

五一假期作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①酒精;②食盐;③石墨;④甲烷;⑤红糖;⑥水;⑦一氧化碳;⑧石灰石;⑨食用油;⑩醋酸A、①②④⑤⑨B、①④⑤⑨⑩C、①③④⑤⑦⑧⑨⑩D、①④⑤⑥⑩2.下列关于甲烷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烷是一种非极性分子B.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C.甲烷分子具有极性键D.甲烷分子中H-C—H的键角为90℃3、可燃冰是天然气与水相互作用形成的晶体物质,主要存在于冻土层和海底大陆架中。
据测定每0.1m3固体“可燃冰”要释放20m3的甲烷气体,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可燃冰”释放的甲烷属于烃 B.“可燃冰”是水变油,属于化学变化C.“可燃冰”将成为人类的后续能源 D.青藏高原可能存在巨大体积的“可燃冰”4.下列有机物常温下呈液态的是()A.CH3(CH2)2CH3B.CH3(CH2)15CH3C.CHCl3D.CH3Cl5.正己烷的碳链是()A.直线形B.正四面体形C.锯齿形D.有支链的直线形6.在同系物中所有同系物都是()A.有相同的分子量B.有相同的通式C.有相同的物理性质D.有相似的化学性质7.在常温常压下,取下列4种气态烃各1mol,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其中消耗氧气最多的是()A.CH4B.C2H6C.C3H8D.C4H108、相同质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时,需要氧气最多的是------- ()A CH4B C2H4C C3H6D C2H29、下列化学式只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A.C3H8B.C4H10C.CH2Br2D.C10、有4mL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恰好用去了3mL的氧气,则此混合气体中甲烷和一氧化碳的体积比为A.1:1B.1:5C.5:1D.任意比11.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是()A.石油产量B.乙烯产量C.天然气产量D.汽油产量12.下列有关乙烯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点燃乙烯前要先检验乙烯的纯度B.火焰呈淡蓝色,产生大量白雾C.火焰明亮,伴有黑烟D.120℃时,与足量的氧气在密闭中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温度,容器内压强不变13.下列关于乙烯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利用乙烯可生产聚乙烯塑料B.可作为植物生长的调节剂C.是替代天然气作燃料的理想物质D.农副业上用作水果催熟剂14.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SO3+H2O=H2SO4 B.CH2=CH2+HClO→CH3—CHOHC.CH3Cl+Cl2→CH2Cl2+HCl D.CO2+2NaOH=Na2CO3+H2O15.已知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成CO2。
国庆节假期化学作业(二)

假期化学作业(二) 10月2日1.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共同之处是()A、均是淡黄色固体B、均是碱性氧化物C、均能与水反应且都会生成强碱D、均能与CO2反应且都会放出O22.下列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所占体积最大的是()A、15molH2OB、1.51×1023个Cl2C、22.4LO2D、2.5gH23.下列盛放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将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B.少量的白磷可保存在水中C.固体药品一般用细口试剂瓶保存D新制.氯水盛放在棕色试剂瓶中4.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45g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是2.5N AB.标准状况下,33.6LCO中含有的原子数是3N AC.0.5L0.2mol/L的NaCl (aq)中含有的Na+数是0.1N AD.某成人身体中的血液约为5L,其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是4.94mmol/L,则该成人血液中葡萄糖分子数约为24.7N A(葡萄糖不是电解质)5.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胆矾失去结晶水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D.漂粉精使某些染料褪色6.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任何条件下,等质量的CO2和N2O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B.同温同压下,任何物质的体积之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C.体积相同的H2和F2所含的原子数一定相等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溶液中所含的H+离子数一定相等7.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出各自的性质。
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A.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l2存在B.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C.加入盐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存在D.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8.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关于0.2 mol·L -1 Ba(NO3)2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2L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总数为1.2N AB.500mL溶液中NO3-的浓度为0.2 mol·L-1C.500mL溶液中Ba2+的浓度为0.2 mol·L-1D.500mL溶液中NO3-的总数为0.2N A9.(双选)下面关于金属钠的描述正确的是()A.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自然界里不能以游离态存在B.钠离子和钠原子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C.钠能把钛锆等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还原出来D.钠和钾的合金于室温下呈液态,可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10.(双选)将适量的物质分别加到干燥的红色布条上,不能使其褪色的是()A.新制的氯水 B.氯化钙溶液 C.液氯 D.用盐酸酸化的次氯酸钠溶液11、取一块金属钠放在燃烧的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①金属钠的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③燃烧后得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浅黄色固体A、①②B、①②③C、①④⑤D、④⑤12、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钠熔化成小球在液面上四处游动B、有无色气体生成C、溶液底部有黑色物质生成D、溶液中有红褐色沉淀生成13、1 L 溶液中含有0.1mol NaCl和0.1mol MgCl2,该溶液中c(Cl-)为()A、0.3mol·L-1B、0.2mol·L-1C、0.1mol·L-1D、0.05mol·L-114、下列化学家中,对现代化学做出重大贡献的是()A、门捷列夫B、华罗庚C、拉瓦锡D、居里夫人15、潮湿的氯气、新制的氯水、次氯酸钠的水溶液以及漂白粉的水溶液均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是因为它们均含有()A、氯气B、次氯酸C、次氯酸根D、氯化氢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 L水中溶解了58.5g NaCl,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B、从1 L 2mol·L-1的H2SO4溶液中取出0.5L,剩余溶液的浓度变为1mol·L-1C、配制500mL 0.5mol·L-1的的CuSO4溶液,需62.5g胆矾D、中和100mL 1mol·L-1的H2SO4溶液,需NaOH的质量为4g17.含有相同氧原子数目的NO和NO2两种气体,其质量比,物质的量比为,在标准状态下,体积比为。
高中化学 国庆假期化学作业

高中化学国庆假期化学作业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 14 S 32 Cl 35.5 Na23一、单项选择题:1、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下列操作与“渍”和“绞”原理相近的是()A、浸泡过滤B、煮沸研碎C、萃取剪断D、蒸馏捣碎2、下列有关钠的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很大,熔点很高,密度比水小②将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后,金属钠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白色固体③大量的钠着火时可以用沙子扑灭,少量的钠应保存在煤油中④金属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的一系列现象,产生的物质有Na2O、Na2O2、NaOH,最终变为碳酸钠⑤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粉末产生⑥过氧化钠可在潜水艇和呼吸面具中作供氧剂⑦可用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制备氧气⑧钠、氯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⑨ag乙醇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其燃烧产物与过量的过氧化钠反应,固体增重大于ag ⑩大小相同的Na分别盐酸、水、乙醇反应,反应速率:盐酸>水>乙醇⑪向饱和的NaOH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溶液浓度不变,Na+数目减少,有晶体析出⑫Na2O2加入到酚酞溶液中,溶液变红色A、5B、6C、7D、83、下列关于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个数是()①氯气等有毒气体物质在实验时,需在通风橱中进行②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红棕色的FeCl3③钠、氢气在氯气中燃烧都能产生白烟④为了提高漂白粉的漂白、杀菌能力可加入少量食醋或稀盐酸⑤某实验室的尾气中含有较多的氯气,可用澄清石灰水来吸收这些尾气⑥氯气泄露,可用浸有NaOH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逃离现场⑦“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Ca(ClO)2 ⑧FeCl2、MgCl2、AlCl3既能用金属与氯气直接化合制得又能用金属与盐酸反应制得⑨干燥的液氯不能用钢瓶运输,因为氯气与Fe发生反应⑩可以用pH试纸测氯水的pH值A、2B、3C、4D、54、“探险队员”——硫酸,不小心走进了有许多“吃人的野兽”如图所示(即能与硫酸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的小山,逃生线路有多种,但有一种线路是完全行不通,处处为陷阱,即为入口→③→⑤→⑦→⑨→出口,则该线路涉及的物质为( )A. Na2CO3、Fe(OH)3、Zn、Fe2O3B. SO3、Cu、BaCl2、HClC. Zn、Fe(OH)3、KNO3、CuOD. SO3、Cu、NaCl、CuO5、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A.将20g Na2CO3溶于80g水中制得20%的Na2CO3溶液B.用托盘天平称量8.75g食盐C.用25mL量筒量取12.36mL盐酸D.将标准状况下22.4L HCl气体溶于1L水中可制得1mol•L﹣1盐酸6、用漂白粉溶液浸泡过的有色布条,如果晾置在空气中,过了一段时间,其漂白效果会更好的原因可能是()A.漂白粉被氧化了B.有色布条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C.漂白粉跟空气中的CO2反应充分,生成了较多量的HClOD.漂白粉溶液蒸发掉部分水,其浓度增大7、为探究钠的部分性质,设计实验操作如下:①向如图所示的试管中加入苯(已知苯的密度为0.86 g·cm—3,苯不溶于水);②拔出大头针,使N a(密度为0.97 g·cm—3)落入苯中(钠与苯不反应);③从长颈漏斗中加入M gCl2 溶液(密度约为1 g·cm—3)。
化学假期作业1

化学假期作业1化学假期作业――11.以下物质不是合金:a.硬铝b.黄铜c.钢铁d.水银2.以下哪项陈述不正确a.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青铜b.司母戊鼎是青铜制品c、目前,铝合金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合金。
目前,钢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合金。
3.以下材料不属于合金a.家用的铝窗b.建筑用的钢筋c.铸造用的黄铜d.温度计用的水银4、下列合金说法正确的是:a、合金的硬度都比成分金属大b、合金的熔点都比成分金属低c、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熔合而成的。
D、青铜、不锈钢和18K金是合金。
5.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a.铝b.食盐溶液c.硫酸d.蔗糖6、下列物质不属于盐类的是a、纯碱B.苛性钠C.小苏打D.灰锰氧化物7。
以下哪种物质用于雕刻玻璃以与SiO2发生反应:a、naoh溶液b、盐酸c、氢氟酸d、浓硫酸8.光纤信息传输容量大,抗干扰、防窃听、无腐蚀。
制造光纤的材料是a.晶体硅B.二氧化硅C.硅酸盐D.铝硅合金9。
在以下物质中,根据其成分,它们可以被归类为与玻璃、水泥和陶瓷相同的类别:a.二氧化硅B.碳化硅C.硅酸钠D.二氧化硅10和以下气体,不能通过排气法收集的是:a、nh3b、co2c、nod、o211、萃取和蒸馏都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a、酒精灯B、分离漏斗C、容量瓶D、烧杯12。
以下陈述是错误的:a、臭氧也能够作为消毒剂b、酸雨就是ph值小于7的降雨c、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d、硅酸盐的化学性质一般很稳定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当钠在空气中燃烧时,它先融化,然后燃烧。
最终产物为Na 2O 2b铝因在空气中形成了一薄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内层金属,故铝不需特殊保护c.铝制品在生活中非常普通,是因为铝不活泼d、由于铁在潮湿空气中形成疏松的氧化物,无法保护内部金属,因此铁制品需要涂上保护层14。
将Na 2O 2加入FeCl 2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为a.生成白色沉淀、有气泡产生b.生成红褐色沉淀、有气泡c.生成浅绿色沉淀、有气泡产生d.生成黑色沉淀,有气泡产生15.金属钠与水(含有几滴酚酞)的反应是一个重要的实验。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寒假作业一(含答案)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寒假作业一一、选择题1.目前国家有“西气东输”工程,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是化石燃料中最清洁的燃料,甲烷属于()A.混合物B.化合物C.氧化物D.单质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规则的是()A.发现室内液化石油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B.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C.室内发生火灾,应立即打开所有门窗D.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3.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选项宏观事实微观解释A 金刚石坚硬而石墨质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B 水结成冰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C 气体加压后变成液态分子体积变小D 氧原子和镁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核外电子数不同4.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
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5.金银花是药品“连花清瘟胶囊”的成分之一,其中含有绿原酸(化学式为C16H18O9),下列关于绿原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绿原酸属于氧化物B.绿原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C.绿原酸分子由43个原子构成D.绿原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6186.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 18 10 14 32反应后的质量/g 10 10 x20A.x的值是34B.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参加反应的甲与丙的质量比为5177.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推理能力。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A.图1验证CO2能使石蕊变红B.图2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图3验证蜡烛中含氢元素D.图4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8.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阳离子带正电荷,则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点燃氢气前需要验纯,所以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都要验纯D.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图1表示等质量的CaCO3分别与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反应B.图2表示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C.图3表示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D.图4表示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二、填空题10.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
九年级化学暑期精品作业1

一.选择题1、下列常见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不锈钢 B.玻璃C.塑料 D.棉布【答案】C【解析】A、不锈钢属于合金,属于金属材料;B、玻璃属于硅酸盐材料;C、有机合成材料是通过人工方法合成出来的有机材料,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D、天然有机材料是天然形成的有机材料,棉布属于天然有机材料.故选C.2、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A、OH-B、KClO3C、Al2O3 D 、O3【答案】C【解析】A、OHˉ表示氢氧根离子,故错误B、KCl03是由K、Cl、0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的概念,则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C、氧化铝是由氧元素和铝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正确D、O3中只含有氧元素,属于单质,故错误故选C3、右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
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A、分子由原子构成B、分子间存在一定的空隙C、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D、该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答案】D【解析】A、反应前的两种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反应后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故A正确;B、反应前后的分子之间都存在一定间隔;故B正确;C、反应前与反应后中间的图明确表示出分子再分成原子的过程;故C正确;D、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生成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而本反应前的两种物质全部为单质,该反应一定不是置换反应;故D不正确;故选D.4、我国交通法明确禁止酒后驾车,酒驾轻者拘留,重者判刑。
交通警察使用的一种酒精检测仪中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它对酒精非常敏感,该化合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A.+6 B.+4 C.+5 D.+3【答案】A【解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1)×2+2x+(-2)×7=0,则x=+6;故选A.5、第30届奥运会即将在伦敦举行。
兴奋剂检测是对运动员的一项重要检测,诺龙是兴奋剂中的一种,其化学式为C18H26O2。
高二化学假期作业

化学假期作业(5) 正月初四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说明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 ( )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③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 ④燃烧时放出大量能量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已知在K 298Pa 1015,⨯条件下,2mol 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 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mol kJ H g O g H g O /242;21H 222+=∆+==B 、()()()mol kJ H l O g O g H /484;H 22222-=∆==+C 、()()()mol kJ H l O g O g H /242;H 21222+=∆==+D 、()()()mol kJ H l O g O g H /484;H 22222+=∆==+3、用铁片与稀硫酸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 ) A 、加热 B 、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C 、滴加少量CuSO 4溶液 D 、不用铁片,改用铁粉4、反应()()()()g D g C g B g 645A 4+⇔+在0.50L 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A 减少了0.90mol 。
则此放映的平均速率可表示为 ( ) A 、()()s L mol A v ⋅=/6.3B 、()()s L mol B v ⋅=/075.0C 、()()s L mol C v ⋅=/030.0D 、()()s L mol D v ⋅=/060.05、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都是汽车尾气里的有害物质,他们能缓慢地起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
对此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使用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速率 B 、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 C 、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 D 、加大压强能加大反应速率6、可逆反应:2222O NO Q NO +⇔+,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2O mol n 的同时,生成22NO mol n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2O mol n 的同时,生成NO mol n 2③用22O NO NO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的比值为2:2:1 ④混合气他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 、①④⑥B 、②③⑤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⑤⑥7、在含酚酞的L mol /1.0按水中加入少量的Cl NH 4晶体,则溶液的颜色( ) A 、变蓝色 B 、变深C 、变浅D 、不变8、恒温恒压,在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g O N g NO 4222⇔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2NO ,又达到平衡时,42O N 的体积分数 ( ) A 、不变B 、增大C 、减小D 、无法判断9、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g bB g aA ⇔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容积压缩为原来的0.5倍,达到新的平衡时,B 的浓度时原来的2.3倍,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B 、物质A 的转化率增大 C 、平衡混合物的摩尔质量增大 D 、化学计量数b a <10、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g C g B g A 32⇔+,若反应开始时充入mol A mol 22和,达到平衡后A 的体积分数为%a ,其他条件不变时,若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后A 的体积分数大于%a 的是 (多选) ( ) A 、C mol 2B 、A mol 2,B mol 1和He mol 1(不参加反应)C 、B mol 1和C mol 2D 、A mol 2、B mol 3和C mol 311、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g pC s nB g mA ⇔+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 的转化率随之降低。
九年级化学假期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假期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会产生淡蓝色火焰?A. 碳B. 氢气C. 氧气D. 氮气2. 下列哪个过程是放热反应?A. 燃烧B. 灼烧C. 冻结D. 汽化3. 下列哪种物质是酸?A. NaOHB. HClC. Ca(OH)2D. KOH4. 下列哪种气体不支持燃烧?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氮气D. 氢气5. 下列哪种溶液呈碱性?A. 盐酸B. 硫酸C. 氢氧化钠D. 碳酸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 酸和碱反应一定盐和水。
()3. 金属与氧气反应一定氧化物。
()4. 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会改变。
()5.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_。
2.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之前的金属可以与稀盐酸反应_________。
3. 在空气中燃烧时,硫会产生_________色火焰。
4. 酸雨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5. 碱性溶液能使_________试液变蓝。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 简述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3. 简述酸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4. 简述中和反应的概念。
5. 简述电解水实验的结论。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什么物质?写出化学方程式。
2.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什么物质?写出化学方程式。
3. 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什么物质?写出化学方程式。
4.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什么物质?写出化学方程式。
5. 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什么物质?写出化学方程式。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
2. 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原理。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假期作业(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2014-2015学年某某省某某市成安县商城镇中学九年级(上)化学假期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铜B.空气 C.矿泉水D.某某石2.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D.空气是混合物﹣﹣空气由不同种分子构成3.水资源是战略资源.下列是节水标识的是( )A.B. C. D.4.用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代表氧原子.表示氧化物分子的是( ) A.B. C.D.5.2009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下列认识和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B.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D.淡水资源丰富,所以淡水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6.海水是重要的资源,每千克海水中约含有钠10.62g、镁1.28g、钙0.40g等.这里的“钠、镁、钙”指的是(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7.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2O﹣2个氧元素B.P2O5﹣五氧化二磷C.H2﹣2个氢原子D.Ca+2﹣钙离子8.“达菲”是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一种特效药.该药物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化学式为C16H31N2PO8的物质.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C,H,N,P,O五种元素组成 B.碳、氧元素的质量之比是2:1C.相对分子质量为410 D.一个分子中含有58个原子9.新版人民币中的防伪油墨含有一种由镁元素和氟元素(元素符号为F,化合价为﹣1)组成的化合物,它的化学式是( )A.MgF B.MgF2C.Mg2F D.Mg2F210.原子序数为94的钚(Pu)是一种核原料,该元素一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45 B.核外电子数为94C.质子数为94 D.核电荷数为23911.如图所示的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B.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C.①③④表示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D.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1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硫元素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C.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D.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13.五氧化二碘(I2O5)常用于测定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该化合物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A.﹣5 B.+3 C.+5 D.+2二、非选择题14.C,O,Ca是初中常见的三种元素,请选用期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1)黑色的固体__________;(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__________;(3)能燃烧的气体__________;(4)不支持燃烧的气体__________;(5)能作干燥剂的物质__________;(6)属于盐的物质__________.15.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16.今年,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抗大旱.(1)抗旱首先要节约用水,下列做法与节约用水不相符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A.农业上推广使用滴灌技术B.洗衣、洗菜、淘米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C.任由水龙头漏水而不及时修理D.关停一些污染大、用水量大、产能低的工厂(2)人工降雨对抗旱发挥了很大作用.常用的人工降雨剂有碘化银(AgI)和干冰.碘化银属于__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干冰用于人工降雨主要是利用干冰升华时会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3)如图是某同学自制的简易净水装置.其中石英砂的作用是__________,起吸附作用的是__________.17.目前部分农村的饮用水主要还是地下水.饮用遭到污染或硬度大的地下水不利于人体健康.政府积极建设自来水厂,让农民喝上清洁的水.(1)检验某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2)测定地下水的酸碱度可用__________.(填标号)A.紫色石蕊溶液 B.无色酚酞溶液 C.pH试纸(3)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可用__________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同时还必须进行消毒.X 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消毒剂,工业上制取X 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2═2NaCl+2X,则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18.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护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A.水样呈黄色,有异味 B.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除去固体小颗粒,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____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2)通入氯气杀菌消毒,得到自来水,发生的反应如下:Cl2+H2O=HCl+HClO(次氯酸).请判断,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3)为了判断得到的自来水是硬水或软水,可加入__________进行检验.(4)将自来水蒸馏得到纯净水,把下列物质分别加入纯净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A.粉笔灰 B.硫酸铜 C.蔗糖 D.食用油.19.现有H、C、O、S、Cu五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个(用化学式表示):(1)用于制造电线电缆的是__________.(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3)会形成酸雨的气体是__________.(4)中学化学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溶剂是__________.(5)能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的盐是__________.20.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元素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表包含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完成以下填空:(1)1869年,科学家__________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2)请画出17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该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3)上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21.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图为某种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1)该口服液中的锌属于_________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葡萄糖酸锌分子中的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2)每支口服液中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1g=1000mg).(3)若儿童1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20kg 的儿童每天还须服该口服液__________支,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22.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微量元素的摄取.碘元素对人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图是某地市场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1)食用“碘盐”属于__________(纯净物或混合物)(2)碘酸钾(KIO3)中钾元素、碘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3)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4)一袋净重500g的上述碘盐至少含__________g碘元素,折合碘酸钾__________g.2014-2015学年某某省某某市成安县商城镇中学九年级(上)化学假期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铜B.空气 C.矿泉水D.某某石【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组成,最少有两种物质组成.据此分析.【解答】解:A、铜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A正确;B、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C、矿泉水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D、某某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如果只有一种物质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2.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D.空气是混合物﹣﹣空气由不同种分子构成【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首先分析题中给出的问题,回顾分子的性质,从分子的性质中找出符合问题的解释,本题中涉及到的分子的性质有:分子是运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了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有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果是有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解答】解:A、酒精分子是运动,巷子内有酒,在巷子外就能闻到酒精的香味,A正确;B、分子间有间隔,受热时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增大,遇冷时间隔缩小,分子的大小没有改变,B错误;C、通电分解水时,水分子分成氧原子和氢原子,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每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大量的氢分子聚集成氢气,C正确;D、空气是一种混合物,空气中含有氮分子、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等不同种的分子,D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运用分子的性质解释问题的能力,解此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从分子的诸多性质中寻求符合题意的答案,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的理解分子的性质.3.水资源是战略资源.下列是节水标识的是( )A.B. C. D.【考点】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地球上的水资源很丰富,但是能够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水资源相对来说是比较匮乏的,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解答】解:A是当心爆炸标志,B是禁止吸烟标志,D是循环利用标志,C是一种节约用水的标志.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4.用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代表氧原子.表示氧化物分子的是( ) A.B. C.D.【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可利用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来判断元素的种类,再利用氧化物属于化合物,氧化物含有两种元素,且有氧元素来解答.【解答】解:A、只有一种黑球,则A为单质,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B、有三种不同的球,则有三种不同的元素,属于化合物,但不属于氧化物,故B错误.C、含有黑球,则有氧元素,且有两种球,则表示有两种元素,即C为氧化物,故C正确.D、没有黑球,则不含有氧元素,只有一种球,则D为单质,故D错误.故选:C.【点评】学生应能从球的颜色和大小来判断元素的种类,并结合氧化物的概念来解答.5.2009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下列认识和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B.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D.淡水资源丰富,所以淡水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考点】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地球上的水资源很丰富,但是能够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水资源相对来说是比较匮乏的,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解答】解: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可以节约用水.正确;B、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可以减少水体污染.正确;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可以减少水体污染.正确;D、淡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6.海水是重要的资源,每千克海水中约含有钠10.62g、镁1.28g、钙0.40g等.这里的“钠、镁、钙”指的是(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分析】海水中的金属元素一般是以化合态形式存在的.要根据生活实际情况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解答】解:每千克海水中约含有钠10.62g、镁1.28g、钙0.40g等.这里的“钠、镁、钙”通常指的是元素.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中含有的成分的属性方面的问题.7.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2O﹣2个氧元素B.P2O5﹣五氧化二磷C.H2﹣2个氢原子D.Ca+2﹣钙离子【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B、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C、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D、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解答】解: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O可表示2个氧原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B、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故选项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C、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氢原子可表示为2H,H2可表示1个氢分子,故选项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D、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钙离子可表示为:Ca2+;故选项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达菲”是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一种特效药.该药物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化学式为C16H31N2PO8的物质.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C,H,N,P,O五种元素组成 B.碳、氧元素的质量之比是2:1C.相对分子质量为410 D.一个分子中含有58个原子【考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物质的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化学式的计算.【分析】物质的化学式可以表示物质的组成和构成该物质的分子的构成,利用药物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化学式C16H31N2PO8可判断该物质的组成元素和该药物的分子构成,根据药物的组成元素和分子构成,可计算组成元素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解答】解:A、根据药物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化学式C16H31N2PO8可判断该物质由C、H、N、P、O五种元素组成;故A正确;(16×8)B、根据药物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化学式C16H31N2PO8可计算C、O元素的质量比=(12×16):=3:2;故B不正确;C、根据药物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化学式C16H31N2PO8可计算相对分子质量=12×16+1×31+14×2+31+16×8=410;故C正确;D、根据药物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化学式C16H31N2PO8可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16+31+2+1+8=58个原子;故D正确;故选B.【点评】化合物质中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分子中原子个数之比,而不是简单地原子个数比.9.新版人民币中的防伪油墨含有一种由镁元素和氟元素(元素符号为F,化合价为﹣1)组成的化合物,它的化学式是( )A.MgF B.MgF2C.Mg2F D.Mg2F2【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化合价规律和原则.【分析】因为已知“镁元素和氟元素(元素符号为F,化合价为﹣1)”,而镁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所以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检验化学式的书写是否正确.【解答】解:A、由MgF,则(+2)+(﹣1)≠0,故A错误;B、由MgF2,则(+2)+2×(﹣1)=0,故B正确;C、由Mg2F,则2×(+2)+(﹣1)≠0,故C错误;D、由Mg2F2,则2×(+2)+2×(﹣1)≠0,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还应记忆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掌握化合价规律和原则.10.原子序数为94的钚(Pu)是一种核原料,该元素一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45 B.核外电子数为94C.质子数为94 D.核电荷数为239【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以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判断.【解答】解:A、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钚的原子序数为94,则其质子数为94,又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其中子数为239﹣94=145,故A正确;B、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钚的原子序数为94,则其核外电子数为94,故B正确;C、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钚的原子序数为94,则其质子数为94,故C正确;D、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钚的原子序数为94,则其核电荷数为94,故D错误.故选:D.【点评】日本核泄漏事件和朝核问题成了国际焦点,因而对原子结构和核反应的认识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会对中考有导向作用,对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及其原子内部构成粒子间的数目和电性、电荷关系的考查将会成为热点中的热点.11.如图所示的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B.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C.①③④表示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D.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的种类分析元素的种类,根据最外层电子书的特点,分析元素的化合价,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分析该微粒属于原子还是离子.【解答】解:A、由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河内的质子数由三种,属于三种元素.故A错误;B、②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故B正确;C、由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可知,④属于金属元素.故C不正确;D、①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属于阴离子.故D不正确.故选B.【点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掌握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和得失电子的规律特点;掌握元素的概念1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硫元素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C.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D.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简单分类.【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由题目中的元素周期表中的硫元素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元素种类、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得失电子情况等.【解答】解:A、由汉语名称“硫”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为6,都可判定它为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B、由题目中的元素周期表中的硫元素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说法正确,故B正确;C、由题目中的元素周期表中的硫元素,可知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而非16,故C错误;D、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易得到2个电子而达稳定结构,故D错误.故选B.【点评】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掌握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了解元素的简单分类;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13.五氧化二碘(I2O5)常用于测定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该化合物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A.﹣5 B.+3 C.+5 D.+2【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五氧化二碘的化学式为I2O5,利用氧化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及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来解答.【解答】解:在I2O5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该化合物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x×2+(﹣2)×5=0解得x=+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合价的计算,学生应明确氧化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并能用化合价计算的原则来计算.二、非选择题14.C,O,Ca是初中常见的三种元素,请选用期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1)黑色的固体C;(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O2;(3)能燃烧的气体CO;(4)不支持燃烧的气体CO2;(5)能作干燥剂的物质CaO;(6)属于盐的物质CaCO3.【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氧气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解答】解:C,O,Ca是初中常见的三种元素,请选用期中的元素写出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1)由题意,黑色的固体为碳的单质,故化学式为C;(2)由题意,能支持燃烧的气体为氧气,故化学式为O2;(3)由题意,能燃烧的气体为一氧化碳,故化学式为CO;(4)由题意,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为能灭火的气体二氧化碳,故化学式为CO2;(5)由题意,能作干燥剂的物质为能与水发生反应的物质氧化钙,故化学式为CaO;(6)由题意,属于盐的物质为“金属离子与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故化学式为CaCO3故答为:(1)C;(2)O2;(3)CO;(4)CO2;(5)CaO;(6)CaCO3【点评】了解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它们的相应的用途;掌握常见氧化物、酸碱盐的判别方法;掌握化学式的书写原则.15.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O+C CO+H2,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化学反应模拟图型;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压轴实验题.【分析】根据微观模拟图,结合图例的说明,判断反应中各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并根据判断结果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及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根据反应的特点判断反应的基本类型.【解答】解: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图中,表示由一个O原子两个H原子构成的H2O 分子;表示由C原子构成的单质碳C;表示由一个C原子和一个O原子构成的CO分子;表示由两个H原子构成的H2分子;所以该反应为高温条件下,单质碳和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属于单质与化合物生成单质与化合的置换反应;故答案为:H2O+C CO+H2;置换反应.【点评】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化合反应,A+B+C;分解反应,C=A+B;置换反应,A+BC=B+AC;复分解反应,AB+CD=CB+AD.16.今年,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抗大旱.(1)抗旱首先要节约用水,下列做法与节约用水不相符的是C(填序号)A.农业上推广使用滴灌技术B.洗衣、洗菜、淘米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C.任由水龙头漏水而不及时修理D.关停一些污染大、用水量大、产能低的工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假期作业1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8.已知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3 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 B.1 L 0.1 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34PO 数目为0.1N A C.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D.48 g正丁烷和10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9.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W<XB.常温常压下,Y单质为固态C.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Z<W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10.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实验操作实验现象A 向盛有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试管中通入足量的乙烯后静置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静置后溶液分层B 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浓烟并有黑色颗粒产生C 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D 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铁粉,充分振荡后加1滴KSCN溶液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后溶液颜色不变1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A.向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Zn粉,溶液蓝色消失:Zn+CuSO4Cu+ZnSO4B.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2CaCO3↓+H2OC.Na2O2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2Na2O22Na2O+O2↑D.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足量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3Mg(OH)2+2FeCl32Fe(OH)3+3MgCl212.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
硫化镉(CdS)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颜料,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a和b分别为T1、T2温度下CdS在水中的溶解度B.图中各点对应的K sp的关系为:K sp(m)=K sp(n)<K sp(p)<K sp(q)C.向m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体,溶液组成由m沿mpn线向p方向移动D.温度降低时,q点的饱和溶液的组成由q沿qp线向p方向移动13.分子式为C4H8BrCl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A.8种B.10种C.12种D.14种二、填空题26.(13分)立德粉ZnS·BaSO4(也称锌钡白),是一种常用白色颜料。
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焰色反应的原理既可制作五彩缤纷的节日烟花,亦可定性鉴别某些金属盐。
灼烧立德粉样品时,钡的焰色为__________(填标号)。
A.黄色B.红色C.紫色D.绿色(2)以重晶石(BaSO 4)为原料,可按如下工艺生产立德粉:① 在回转炉中重晶石被过量焦炭还原为可溶性硫化钡,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转炉尾气中含有有毒气体,生产上可通过水蒸气变换反应将其转化为CO 2和一种清洁能源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潮湿空气中长期放置的“还原料”,会逸出臭鸡蛋气味的气体,且水溶性变差。
其原因是“还原料”表面生成了难溶于水的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③沉淀器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品中S 2−的含量可以用“碘量法”测得。
称取m g 样品,置于碘量瓶中,移取25.00 mL 0.1000 mol·L −1的I 2−KI 溶液于其中,并加入乙酸溶液,密闭,置暗处反应5 min ,有单质硫析出。
以淀粉为指示剂,过量的I 2用0.1000 mol·L −1Na 2S 2O 3溶液滴定,反应式为I 2+2223S O -2I −+246S O -。
测定时消耗Na 2S 2O 3溶液体积V mL 。
终点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样品中S 2−的含量为______________(写出表达式)。
27.(15分)环戊二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农药、橡胶、塑料等生产。
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g) (g)+H 2(g) ΔH 1=100.3 kJ·mol −1 ① H 2(g)+ I 2(g)2HI(g)ΔH 2=−11.0 kJ ·mol −1 ②对于反应:(g)+ I 2(g) (g)+2HI(g) ③ ΔH 3=___________kJ·mol −1。
(2)某温度下,等物质的量的碘和环戊烯()在刚性容器内发生反应③,起始总压为105Pa ,平衡时总压增加了20%,环戊烯的转化率为_____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p =_________Pa 。
达到平衡后,欲增加环戊烯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填标号)。
A .通入惰性气体B .提高温度C .增加环戊烯浓度D .增加碘浓度(3)环戊二烯容易发生聚合生成二聚体,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不同温度下,溶液中环戊二烯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A .T 1>T 2B .a 点的反应速率小于c 点的反应速率C .a 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b 点的逆反应速率D .b 点时二聚体的浓度为0.45 mol·L −1 (4)环戊二烯可用于制备二茂铁(Fe(C 5H 5)2,结构简式为),后者广泛应用于航天、化工等领域中。
二茂铁的电化学制备原理如下图所示,其中电解液为溶解有溴化钠(电解质)和环戊二烯的DMF 溶液(DMF 为惰性有机溶剂)。
该电解池的阳极为____________,总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
电解制备需要在无水条件下进行,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5分)咖啡因是一种生物碱(易溶于水及乙醇,熔点234.5℃,100℃以上开始升华),有兴奋大脑神经和利尿等作用。
茶叶中含咖啡因约1%~5%、单宁酸(K a约为10−6,易溶于水及乙醇)约3%~10%,还含有色素、纤维素等。
实验室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索氏提取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时烧瓶中溶剂受热蒸发,蒸汽沿蒸汽导管2上升至球形冷凝管,冷凝后滴入滤纸套筒1中,与茶叶末接触,进行萃取。
萃取液液面达到虹吸管3顶端时,经虹吸管3返回烧瓶,从而实现对茶叶末的连续萃取。
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时需将茶叶研细,放入滤纸套筒1中,研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圆底烧瓶中加入95%乙醇为溶剂,加热前还要加几粒______________。
(2)提取过程不可选用明火直接加热,原因是______________,与常规的萃取相比,采用索氏提取器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3)提取液需经“蒸馏浓缩”除去大部分溶剂。
与水相比,乙醇作为萃取剂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蒸馏浓缩”需选用的仪器除了圆底烧瓶、蒸馏头、温度计、接收管之外,还有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直形冷凝管B.球形冷凝管C.接收瓶D.烧杯(4)浓缩液加生石灰的作用是中和_______和吸收_______。
(5)可采用如图所示的简易装置分离提纯咖啡因。
将粉状物放入蒸发皿中并小火加热,咖啡因在扎有小孔的滤纸上凝结,该分离提纯方法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系列意义重大的铁系超导材料,其中一类为Fe−Sm−As−F−O组成的化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As与N同族。
预测As的氢化物分子的立体结构为_______,其沸点比NH3的_______(填“高”或“低”),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成为阳离子时首先失去______轨道电子,Sm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f66s2,Sm3+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离子半径:F−__________O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一种四方结构的超导化合物的晶胞如图1所示,晶胞中Sm和As原子的投影位置如图2所示。
图1 图2图中F−和O2−共同占据晶胞的上下底面位置,若两者的比例依次用x和1−x代表,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表示为____________,通过测定密度ρ和晶胞参数,可以计算该物质的x值,完成它们关系表达式:ρ=________g·cm−3。
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作原子分数坐标,例如图1中原子1的坐标为(111,,222),则原子2和3的坐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假期作业2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B.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C.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D.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8.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的是A.甲苯B.乙烷C.丙炔D.1,3−丁二烯9.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X与Z同族,Y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次外层电子数,且Y原子半径大于Z。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熔点:X的氧化物比Y的氧化物高B.热稳定性:X的氢化物大于Z的氢化物C.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D.Y的单质与Z的单质均能溶于浓硝酸10.离子交换法净化水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的总数不变B.水中的3NO-、24SO-、Cl−通过阴离子树脂后被除去C.通过净化处理后,水的导电性降低D.阴离子树脂填充段存在反应H++OH −H2O11.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关于常温下pH=2的H3PO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升溶液中的H+数目为0.02N AB.c(H+)= c(42H PO-)+2c(24HPO-)+3c(34PO-)+ c(OH−)C.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减小D.加入NaH2PO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12.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目的实验A 制取较高浓度的次氯酸溶液将Cl 2通入碳酸钠溶液中B 加快氧气的生成速率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C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D 制备少量二氧化硫气体向饱和亚硫酸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13.为提升电池循环效率和稳定性,科学家近期利用三维多孔海绵状Zn(3D−Zn)可以高效沉积ZnO 的特点,设计了采用强碱性电解质的3D−Zn—NiOOH二次电池,结构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