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江苏省高邮市车逻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捕蛇者说导学案2(无答案 苏教版名师精编资料汇编

合集下载

《捕蛇者说》教案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

《捕蛇者说》教案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

《捕蛇者说》教案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捕蛇者说》教案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1《捕蛇者说》教案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引言:《捕蛇者说》是今年九年级上册的必修篇目,也是一篇十分精彩的文章。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蛇的繁殖特点以及人类对蛇的误解和捕杀。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将会为大家介绍该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如何细致讲解蛇的各项特点,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文章的主旨和思想。

教学重点:1. 掌握蛇的特点和习性。

蛇是爬行动物,没有腿,行动灵活,神秘而迷人。

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资料,展示蛇的出没地点、生态环境、饮食安排等方面。

2. 理解生态学的重要性。

文中提到,蛇是山林的“守护神”,负责控制老鼠等小动物的数量。

如果大规模捕杀蛇类,对生态环境会带来很多危害,威胁整个生态环境的平衡。

因此,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并关注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3. 推动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可以自行阅读和分析文章,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考,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其他相关的图书和材料,让学生更好地探究和了解深层次的思想和主题。

教学难点:1. 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词汇和术语。

例如,怀疑、为所欲为、翻江倒海、不容分说等词汇。

教师应该马上解释这些词汇的意思,并与学生交流,以便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

2. 学生可能会感到对蛇的恐惧或不信任。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生态环境的关系、深入探讨蛇的生活习性和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蛇的价值所在,并消除他们对蛇的戒备心理。

3. 教师需要适时给予学生适当的启发和引导,让学生能够自己发现和理解文章中的深层次观点和思想。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以便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并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教学方法:1. 语言简明易懂,尽可能直接呈现。

2.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生态环境和蛇的习性。

这些方法包括图片、实物展示、视频资料等,务必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亲身感受蛇的神秘魅力。

苏教版语文九上捕蛇者说学案 2.doc

苏教版语文九上捕蛇者说学案 2.doc

学习目标1.了解“说”的特点;2.理解本文衬托、对比写法;3.掌握本文的词语;4.认识柳宗元同情人民、痛恨苛敛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难点1、理解并掌握"质、赋、嗣、蹙、藉、徙、俟"等文言实词,了解"乎”、"而”的多种用法。

2、认识“说”这一文体的特点及对比的写法。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师生交流作者信息简介文体和作者:说,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字子厚,河东解(现在山西运城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

唐德宗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798)又考取博学宏词科。

先后任集贤殿正字,蓝田县尉和监察御史里行(即见习御史)。

唐顺永贞元年(805),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任礼部员外郎。

但这场改革仅历时7个月就失败了,王叔文被杀,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

柳宗元的贬地永州(州治在今湖南零陵市),在当时是相当荒僻落后地区。

司马是刺吏的助手,有职无权。

柳宗元在这里住了将近十年,到元和十年(815)才被改派到柳州当刺史。

在刺史任上取得显著政绩。

但因长期内心抑郁,健康状况恶化,终于病死在柳州,年仅47岁。

柳宗元和韩愈同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

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象生动,语言简练,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他还写了不少政治和哲学论文。

在诗词创作上,善于用简朴疏淡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内容。

他的诗文稿由刘禹锡编为《柳河东集》。

二、检查学生预习1、学生活动自读一遍课文,二人小组互读。

2、教师活动检查学生对下列字音掌握的情况。

啮(nie)御(yti)得而腊(xi )之挛蹦(ludn wa n)痿(lou)病(11)当(ddng)其租入嗣(si)几(ji )死者戚(qi)莅(li)事者日蹙(cti)蜂(da n)转徙(xi )顿踣(bo)呼嘘(xti )曩(成ng)悍(hdn)吏骡(hul )突恂恂(xUn)而起缶(f6 u)谨食(si)之苛(ke )政孰(shti)知以俟(si)夫观人风者检查字音掌握情况的同时,适当提示字义或词义。

最新整理苏教版初三上册《捕蛇者说》教案

最新整理苏教版初三上册《捕蛇者说》教案

最新整理苏教版初三上册《捕蛇者说》教案《捕蛇者说》本文主要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下面是其教案,欢迎参考。

教材分析:《捕蛇者说》选自义务教育江苏版初三课文,这篇课文是柳宗元被贬官永州司马时写的一篇揭露封建统治者残酷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罪行的文言文。

本文主要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学理念:平时文言文教学比较烦索,字、词、句、篇等都要一一落实,学生学得比较枯燥,教师教得也比较乏味。

为了摆脱这种局面,我反复思考,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结论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起来。

教学思路:对课文大意的理解,改变以往教师逐字逐句讲授的方法,变为让学生提问、教师检查双边互动的模式;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改变以往逐段讲授式或逐题提问式,变为以一点提挈全文,学生讨论式。

在教学过程中强化文章的朗读和及时巩固。

学习目的:1. 了解“说”的特点;2. 理解本文衬托、对比写法;3. 掌握积累本文的文言词语(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4. 认识柳宗元同情人民、痛恨苛敛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a、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b、“说”的体裁特点;教学难点:正确评价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讨论、点拔、朗读;第一课时学习过程:一. 简介1. 课文《捕蛇者说》以独特的写法(衬托、对比)尖锐、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下赋税的苛酷,揭示了广大人民遭受的苦难不幸,表现了作者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对残暴统治的强烈愤恨。

2. 文体“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这种文章往往带有杂文、杂感的性质,或因事发论,或抒发感触,行文较为自由灵活。

“说以感动为先”(李善),文中蕴含着感情。

“说”这种文体后来变为因事因理而述说,“与论无大异”,我们比喻它是“杂文”。

本篇的特点是在末了点明主旨,即所谓“卒显其志”。

3. 作者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唐代杰出的文学家。

早年曾在朝中作官,政治上有抱负,有理想。

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王叔文执掌朝政,采取了一些改革政治的措施,如取消巧立名目的额外赋税,查办贪官污吏等等,史称“永贞革新”。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捕蛇者说》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捕蛇者说》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19《捕蛇者说》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基本目标:1.了解本文在于揭露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表现对人民疾苦的同情的思想。

2.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的意义和作用。

提升目标:理解并掌握“对比”的写法。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实虚词、古今异义词语的意思和词语一词多义的用法。

教学难点:运用对比的写法,以捕蛇之“利”反衬赋敛之毒。

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默一默1.叫嚣.() 2.隳.突() 3.谨食.之()4.腊.( )之以饵.( ) 5.募.有能捕之者() 6.貌若甚戚.者()7.熙.熙而乐() 8.孰知赋敛.之毒() 9.以俟.夫观人风者()10.呼嘘毒疠.() 11.号呼而转徙.() 12.视其缶.()13.则弛.然而卧() 14.悍.吏之来吾乡()15.哗然而骇.者()16.当.其租入()17.吾嗣.为之十二年()18.往往而死者相藉.也()二、读一读朗读课文。

要求:字音正确、句读分明三、想一想1.指导学生朗读第1、2、3段并疏通文义。

让学生试译,师生共同研讨。

2.讨论:①找出写“蛇毒性之剧”的句子,从哪几方面讲的?蛇毒性如此剧烈,永州人为何“争奔走焉”?②“余悲之”这句话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课堂质疑: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目标:对于教师有所疏漏之处的补充,更透彻理解文本,鼓励学生思考,激发阅读兴趣。

四、练一练(一)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1.当.其租入()2.貌.若甚戚者()3.腊.( )之以饵.( )4.吾嗣.为之十二年()5.募.有能捕之者()6.以(...).人7.岁赋.其二()8.更若.役()..)啮(9.黑质(..).而白章.()10.专.其利() 11.几死者数.矣()12.余悲.之()13.吾祖死于.()是.()(二)翻译句子。

1、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2、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3、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第二课时一、默一默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捕蛇者说第2课时导学案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捕蛇者说第2课时导学案苏教版

捕蛇者说十九《捕蛇者说》课堂学习活动单(第2)个性调整学习目标1.疏通课文。

2.了解蒋氏一家三代的悲惨遭遇。

进一步感知赋敛之毒。

课前预习1.自主结合注释翻译课文,将自己难以翻译的字词句写在下面。

2.辨析下列词语的不同用法及意思。

而黑质而白章()得而腊之以为饵()而吾以捕蛇独()恂恂而起()其其始()专其利三世矣()当其租入()视其缶()于告于莅事者()吾祖死于是()积于今六十岁矣()苛政猛于虎()之无御之者()哀而生之乎()言之()余悲之()若毒之乎()得而腊之()悍吏之来吾乡()今以蒋氏观之()以以啮人()以王命聚之()以尽吾齿()腊之以为饵()今以蒋氏观之()吾以捕蛇独存()焉争奔走焉()时而献焉()犯死者二焉()不复出焉()活动方案活动1:温习前一课内容。

1.默写第一节的字词解释。

(随机抽取)(同编号展示,其他自主默写→组间互阅→自主订正,组长抽测)2.提问:永州的人为什么争着捕蛇?这说明了什么?(自主抢答)活动2:疏通文意。

(2—5节)(组内解决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小组将本组无法解决的疑难展示在黑板上,向班级求助→组间解决疑难问题→小组展示学习结果(分节进行,小组展示方式不限)→师生点评纠正→整理笔记)活动3:感知蒋氏一家的遭遇。

1.阅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简要阐述。

①阅读文章第二节,说说文中哪个字最能概括出蒋氏三代的遭遇的悲惨。

②蒋氏三代惨受捕蛇之害,可为什么面对“余”的建议却“大戚”,且“汪然出涕”?③蒋氏有没有体会到“余”的良苦用心?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自主思考→自主抢答)2.局部点击。

阅读文章第四节,找出蒋氏叙述自己生活状况的语句。

读一读,析一析:这些语句中哪些词语或句子突出了蒋氏生活的悲与痛?(自主完成→组内交流→小组代表发言)活动4:疑点追踪。

蒋氏在叙述自己生活的时候说:“其余,则熙熙而乐。

”他过得真的快乐吗?你觉得这“乐”中包含了哪些滋味?(小组讨论→将关键词展示在小黑板上→对照关键词合作交流)。

江苏省高邮市车逻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捕蛇者说导学案2(无答案) 苏教版

江苏省高邮市车逻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捕蛇者说导学案2(无答案) 苏教版

班级:姓名:
一、目标导学
1.理解文章内容,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2.认识“赋敛之毒甚于蛇毒”的道理。

3.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来突出中心意思的。

二、预习导学
1、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思考: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分别写了哪些内容?
三、互动探究
(一)了解“说”这种文体。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议论,也可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捕蛇者
说”这个题目的意思是:说说捕蛇人的事。

(二)深入探讨课文。

1.从课文中,你了解到当时社会现状是怎么样的?农民的生活如何?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2.永州之野的蛇“异”在哪些方面?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3.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作者是如何运用这些写作手法的?通过这些写
作手法的运用作者想揭示的主题是什么?
4.作者写这篇“说”的目的是什么?这表现了作者对待劳动人民怎样的态度?对此我们如何看待?
四、课堂练习
1.本文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
2.本文主要采用、的手法来突出中心思想。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黑质而白章.(2)当.其租入
(3)则久已病.矣(4)岁.赋其二
(5)汪然出涕.(6)谨食.之
(7)虽.鸡狗不得宁焉(8)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4.翻译下列句子:
(1)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2)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3)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五、课后作业:
1.完成《同步练习》相关作业;
2、整理笔记并背诵课文。

九年级上册语文《捕蛇者说》导学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捕蛇者说》导学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捕蛇者说》导学案1.知识目标:积累文言词语,了讲解的特点,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学习本文衬托和比照的写法。

3.情感目标:理解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这一中心文句以及作者同情劳动人民疾苦的感情。

1.第四段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蒋氏自陈心曲的话是全文主体,要着重领会。

运用比照的写法,以捕蛇之利反衬赋敛之毒。

2.紧扣课文的阅读提示和课后有关练习读课文。

3.采用读读、议议相结合的方法。

学习内容个人补充一、预习导学1.给加点词注音啮人()腊之()挛踠()()瘘()疠()当其租入()嗣()几死者数矣()()莅事者()更假设役()日蹙()殚()顿踣()死者相藉()毒疠()曩()隳突()恂恂()缶()谨食之()熙熙()以俟夫观人风者()()2.解释加点词以啮人,无御之者()()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当其租入()今吾嗣为之十二年()貌假设甚戚者( )几死者数矣( )( ) 假设毒之乎( )( )更假设役,复假设赋( )( ) 君将哀而生之乎( )( )那么久已病矣( ) 而乡邻之生日蹙( ) 殚其地之出( )饥渴而顿踣( ) 触风( )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隳突乎南北 ( )( )吾恂恂而起( ) 弛然而卧( ) 谨食之()时而献焉( )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岂假设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熙熙而乐()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3.说是一种样的文体?4.收集一些作者的资料。

二、课堂导学1.熟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翻译课文。

2.本文分为三局部,请简要概括每局部大意。

第一局部(1):第二局部(2-4):第三局部(5):3.分析课文①文中的异蛇有何特点?永州人为什么要捕蛇?②第二段首句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对蒋氏作了介绍,是否还有别的意思?③作者很同情蒋氏的遭遇,想帮他更换差事,不再冒着生命危险捕蛇,蒋氏为什么不同意呢?④本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4.文中成功的运用了反衬和比照的写法,请找出来,简要的分析一下它们的作用。

最新-江苏省高邮市车逻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19《捕蛇者说》第一课时导学案 苏教版 精品

最新-江苏省高邮市车逻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19《捕蛇者说》第一课时导学案 苏教版 精品

江苏省高邮市车逻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19《捕蛇者说》第一课时导学案苏教版二、自主预学1.一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啮.挛.瘘.恂.嗣.蹙.踣.竭.转徙.更.若役熙熙..而乐当.其租入以俟.夫观人风者几.死者数.矣(2)文学常识积累《捕蛇者说》选自《》,作者 (人名),代著名。

本文是他被贬 (地名)时写的,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二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解释下列重点实词以啮.人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岁赋.其二今吾嗣.为之十二年貌若甚戚.者若毒.之乎则久已病.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曩.与吾祖居者吾恂恂..而起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3.三读课文,初步口译句子,了解课文大意,在课本中注明你的疑问。

疑问摘要:三、互动探究(一)交流讨论“自主预学”部分知识点。

(二)在预习的基础上朗读课文,注意语音正确,节奏分明,感情充沛。

(三)再读课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理解重点字词。

1.词语活用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君将哀而生.之乎殚.其地之出岁.赋其二时.而献焉2.古今异义汪然出涕.而乡邻之生日..蹙3.一词多义赋岁赋其二更若役,复若赋若若毒之乎貌若甚戚者毒又安敢毒耶呼嘘毒疠赋敛之毒食谨食之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之永州之野产异蛇无御之者悍吏之来吾乡而黑质而白章得而腊之以为饵而乡邻之生日蹙时而献焉以以啮人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太医以王命聚之吾以捕蛇独存已可以已大风则久已病矣于吾祖死于是余将告于莅事者积于今六十岁矣苛政猛于虎焉永之人争奔走焉今其室十无一焉时而献焉(四)三读课文,理解课文语句,疏通全文。

1.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2.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3.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

4.永之人争奔走焉。

5.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6.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7.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9 捕蛇者说(第3课时)导学案 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9 捕蛇者说(第3课时)导学案 苏教版

捕蛇者说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4、5段词义、虚词用法。

2.衬托、对比写法。

3.柳宗元深切同情人民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柳宗元深切同情人民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熟读、背诵。

二、课堂探究第4段(一)叫一名同学朗读本段。

(二)词句。

1.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①之乎?则吾斯役②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③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这几句写蒋氏极为悲哀地回答作者,说如果恢复他的租赋,那么这给他带来的不幸要远比捕蛇给他带来的不幸大得多。

2.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①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②而转徙,饥渴而顿踣③,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④而死者相藉也。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非死则徙尔。

而⑤吾以捕蛇独存。

’这几句是蒋氏自述乡邻在这六十年间“非死则徙”的不幸遭遇,他自己却由于捕蛇抵赋而存活下来。

3.悍吏之来吾乡,叫嚣①乎东西,隳突②乎南北,哗然①而骇者,虽①鸡狗不得宁①焉。

吾恂恂②而起,视其缶,而③吾蛇尚存,则弛然④而卧。

谨食之,时⑤而献②焉。

退而⑥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③焉;其余,则熙熙⑦而乐。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②死乎③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这几句是蒋氏自述比起乡邻们因缴纳租赋而受悍吏骚扰蹂躏,天天遭受不幸,他干捕蛇这差事要有“幸”得多,一年中他只需“犯死”两次,其余时间就可“熙熙而乐”。

这些话显然含着讥刺,含着怨愤。

(三)内容。

1.蒋氏面对作者提出的“更役”“复赋的建议为何还会“汪然出涕曰”?2.从蒋氏的自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什么问题?3.苛捐杂税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及农村十室九空的惨状。

第5段(一)全班同学齐读。

(二)词句。

“余闻而愈悲。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①’吾尝疑乎是,今以②蒋氏观之,犹信。

[精品]《捕蛇者说》导学案.doc

[精品]《捕蛇者说》导学案.doc

九年级语文《捕蛇者说》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积累本文的文言词语。

2.理解本文衬托、对比的写法。

3.把握文章“赋敛毒于蛇”的主题和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学习重点:理解本文衬托、对比的写法。

学习难点:把握文章“赋敛毒于蛇”的主题和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唔() 御() 得而磴()之( )曙() 步() 寻()其租入S ()JL ()死者厳() 章()事者日蹙( )殍() 转徙() 顿蹟() 呼曬( )霎() 睜()吏B()突恂炮()而起爭() 谨食()之•茁()政孰() 知以俟()夫()观人风者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瞳之以为饵岁赋其二寻其租入苕澤之乎攀其地之出以尽吾酋纠傑夫观人风者得等阿吾不为斯役3.读准下列句子的停顿,并用“ / ”划出来。

永州之野产异蛇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弾③为了。

“故为之说”。

意为医治。

“可以已大风”。

②已经。

“比吾乡“岁赋其二”。

②租赋。

“孰知赋敛之毒……”“可以已……痿、病”。

②疫病,疫气。

“呼嘘“当其租人”。

②收入。

“竭其庐之入”。

“岁赋其二”。

②年。

“积于今六十岁矣”。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简介作者简介“说”这种文体 学生放声自读课文小组合作,理解阅读 问题讨论,各抒己见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二、课堂学习(一) (二) (三) (四) (五) (六)1、 你认为捕蛇者到底是“幸”还是“不幸”呢?2、 作者用“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对蒋氏作介绍,有何深 刻含义?3、 在和作者对话的过程当中,蒋氏的心情反常而复杂,请用自 己的语言加以描述。

4、 文中是如何运用对比和反衬的手法突出中心的?请说出来! (七)实词总结为:①作,制成。

苏教版初中语文九上第五单元第19课《捕蛇者说》导学案

苏教版初中语文九上第五单元第19课《捕蛇者说》导学案

《捕蛇者说》主备人:陶信审核人:学生姓名:[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对照注释疏通文句,积累文言词语:多义实词、不同意义和用法的虚词。

2、理解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领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

4、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偶句、散句交替使用,形式整齐错综。

过程与方法:诵读法,正确朗读课文,把握课文节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封建时代劳动人民的苦难,学习借鉴古人的进步思想,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学习重点]1、赋敛之毒甚于蛇毒的道理;2、运用对比、衬托,突出中心意思。

[学习难点]赋敛之毒甚于蛇毒的道理[课时安排] 二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朗读课文,把握课文节奏。

2、对照注释疏通文句,积累文言词语:多义实词、不同意义和用法的虚词。

一、预习导学:1、作者:柳宗元(773—819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河东解人,人称柳河东,他的集子就叫《柳河东集>>。

20岁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他积极参加主张改革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

在永州他亲眼看到由于繁重的苛捐杂税,广大劳动人民困苦不堪的生活状况因而写了这篇《捕蛇者说》2、关于“说”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议论,也可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捕蛇者说”这个题目的意思是:说说捕蛇人的事。

3、文言字词注音啮()腊()饵()瘘()嗣()莅()蹙()徙()踣()藉()隳()恂()缶()驰()俟()孪()几()死者数()曩()二、自主学习:1、听课文录音,把握文句节奏,听后自己有表情地朗读。

2、解释下列课文中没有注释的词语触(接触.碰)寒暑(严寒酷暑)尽死((草木)都枯死了)往往(时常.每每)可以(可以用来)与吾祖居者(和我的祖父同时住在这里的乡邻)其始(起初)哗然而骇者(喧闹叫嚷吓得呼天喊地的)募(招募)甘食其土之有(有滋有味地吃着那田里生产的东西)三世(三代人)又安敢毒耶(又怎么敢怨恨呢)悲(哀怜,同情)以王命聚之(奉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复若赋(恢复你的赋税)大戚(十分悲伤)出涕(流出眼泪)不幸之甚(更加不幸)是乡(这个乡村)3、一词多义呼嘘毒疠( 毒气) 退而甘食起土之有( 吃)又安敢毒耶(怨恨)谨食之,时而献耶( 喂养)若毒之乎( 你)更若役,复若赋( 你的)永州之野产异蛇的,助词黑质而白章并列若毒之乎它,代捕蛇之事得而腊之以为饵承接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词,指代“我”吾恂恂而起修饰悍吏之来吾乡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变句子为短语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谨食之代词,它面山而居修饰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的,助词号呼而转徙并列故为之说这,代这篇《说》4、重点文言语句的翻译然得而腊之以为饵然后捉住它,把它晾干,制成药饵岁赋其二每年征收这种蛇两次永之人争奔走焉永州的百姓争着去做(捕蛇)这件事则久已病矣就早已困苦不堪了而乡邻之生日蹙可是乡邻们的生活一天天地窘迫隳突乎南北到处骚扰则煦煦而乐就欢欢乐乐地过快乐日子了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以期待那些朝廷派遣的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吾祖死于是我的祖父死在捕蛇这件事情上若毒之乎你怨恨这件事吗未若复吾赋之不幸之甚也还比不上恢复我缴赋税不幸那么厉害呢殚其地之出把他们土地上生产出来的都拿出去曩与吾祖居是乡从前和我祖父住在一起的以尽吾齿来过完我的岁月貌若甚戚者脸上好象很忧伤的样子复若赋恢复你的赋税竭其庐之入把他们家里收入的都拿出去苛政猛于虎苛酷的统治比老虎还凶啊赋敛之毒有甚是蛇搜刮老百姓的毒害竟比这毒蛇更厉害悍吏之来吾乡凶暴的小吏来到我乡吾恂恂而起我提心吊胆地起来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比起我的乡邻来,就已经死在后了几死者数矣险些送命也有好几次了三、练习反馈:(一)选择正确读音(在括号内打“√”),并解释该词的意思。

2018-2019年初中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捕蛇者说导学案

2018-2019年初中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捕蛇者说导学案

19.《捕蛇者说》导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文的重要字词的含义及用法;了解“说”的特点;2.理解本文衬托、对比的写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诵文章能了解文章大意2、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前提下,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在熟悉文章的主要的内容前提下,理解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封建社会繁重的赋税及老百姓的痛苦生活和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2、增强对新社会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很多人都很怕蛇,因为蛇身上有毒液,被蛇咬伤后会危及生命。

但是,有的地方的人却争相去捕蛇,这是为什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

二、走进作者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

柳宗元和韩愈同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

人称“韩柳”。

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玄宗天宝中期起,战争仍频,安史之乱、对吐蕃的战争、朱沎(cǐ)叛乱等祸乱接连发生,全国税户比唐玄宗早期减少四分之三,而兵员却增加三分之一。

朝廷随意增设税收官,多立名目,旧税加新税,无休无止,民不堪命。

在这种情况下,当时却有一种职业可以免其赋税,到底是什么职业呢?他们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捕蛇者的世界。

三、检测预习1.文学常识:《捕蛇者说》的体裁是,作者是,世称字,朝著名的文学家,是“”之一,他的作品收集在。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啮()得而腊.()之挛()踠()瘘()疠()当.()其租入嗣()几.()死者数.()莅()蹙()殚()踣()死者相藉.()曩()隳()恂恂.()而起缶()谨食.()之敛()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3..解释下列各组中的加点字:(1)然得.而腊之以为饵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2)更若.役貌若.甚戚者(3)又安敢毒.邪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4)岁赋.其二复若赋.(5)谨食.之退而甘食.其土之有4.找出下列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1)汪然出涕(2)则久已病矣(3)以尽吾齿(4)向吾不为斯役(5)又安敢毒也3.翻译下列句子(1)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四课捕蛇者说教案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四课捕蛇者说教案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四课捕蛇者说教案苏教版2020-12-12【关键字】教案、语文、建议、情况、方法、认识、问题、难点、突出重点、自主、充分、提出、掌握、了解、特点、突出、关键、思想、重点、作用、结构、反映、倡导、形成、拓展、改革、实现、内心、关心一、学习目标1、了解“说”的特点。

2、理解本文衬托、对比写法。

3 、掌握本文的词语。

4 、认识柳宗元同情人民,痛恨苛敛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1、熟读课文,疏通文字:掌握关键词语,准确翻译课文。

2、抓住特点有层次的写景方法。

3、认识柳宗元同情人民,痛恨苛敛的思想感情。

4、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他寄情山水、厌弃尘俗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介文体和作者:说,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字子厚,河东解(现在山西运城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

和韩愈共同倡导了唐代古文运动,也是唐宋把大家之一。

唐德宗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798)又考取博学宏词科。

先后任集贤殿正字,蓝田县尉和监察御史里行(即见习御史)。

唐顺永贞元年(805),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任礼部员外郎。

但这场改革仅历时7个月就失败了,王叔文被杀,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

柳宗元的贬地永州(州治在今湖南零陵市),在当时是相当荒僻落后地区。

司马是刺吏的助手,有职无权。

2.自主学习1、自读一遍课文,二人小组互读。

2、教师活动检查学生对下列字音掌握的情况。

啮(niè)御(yù)得而腊(xī)之挛踠(luán wǎn)瘘(lòu)疠(lì)当(dàng)其租入嗣(sì)殚(dān)转徙(xǐ)顿踣(bó)呼嘘(xū)曩(nǎng)悍(hàn)吏隳(huī)突恂恂(xún)而学生写完拼音后,再根据拼音写汉字。

检查字音掌握情况的同时,适当提示字义或词义。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9 捕蛇者说(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9 捕蛇者说(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捕蛇者说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第1—3段的实词词义、虚词用法。

2.逐段讲解课文第1段【学习重点】第1—3段的实词词义、虚词用法。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熟读、背诵。

二、课堂探究第1—3段的实词词义、虚词用法。

逐段讲解课文第1段(一)全班同学齐读。

(二)词句。

“永州①之野产异蛇,黑质①而白章;触草木,尽死;①以啮人,无御②之①者。

然得②而腊③之②以为铒,可③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

①其始,太医④以王命聚④之,岁赋②其二,募有能捕⑤之②者,当③其租入。

永⑥之人争奔走焉。

”(三)内容1.本段作者给我们介绍了蛇的哪几方面内容?2.文中作者用一个字突出了蛇的特点,是哪一个字呢?3.既然蛇有剧毒,为什么“永之人争奔走焉”呢?它给我们暗示了什么?段意:本段主要说明了蛇的剧毒及其特殊医疗功能,并交代了永州人争相捕蛇的缘由。

逐段讲解课文第2、3段(一)叫两名同学朗读。

(二)词句。

有蒋氏者①,专其利三世矣。

问①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②矣。

’言③之,貌若甚戚③者。

”余悲①之,且曰:‘若毒②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三)内容:1.蒋氏“貌若甚戚”的原因是什么?“三个死”说明捕蛇给他家三代带来沉重的灾难。

2.第二段第一句中,“专其利”的“利”如何理解?所谓的“利”是用生命换来的。

隐含着无限的辛酸和痛苦。

第二段主要内容:概述蒋氏三代人的悲惨遭遇。

3.第三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这一段写作者向蒋氏提出“更若役,复若赋”的建议。

它在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三、课堂训练:《补充习题》“随文练习”部分。

【课外拓展】1.背诵课文。

2.背诵翻译、解释。

3.默读、理解课文。

教后记:。

九年级语文上册 19 捕蛇者说导学案2(无答案) 苏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语文上册 19 捕蛇者说导学案2(无答案) 苏教版(2021年整理)

江苏省连云港市九年级语文上册19 捕蛇者说导学案2(无答案)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连云港市九年级语文上册19 捕蛇者说导学案2(无答案)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连云港市九年级语文上册19 捕蛇者说导学案2(无答案)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捕蛇者说》总课时:3、4课题: 《捕蛇者说》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抓住关键句,理解文章主旨和写作目的;理解对比及其作用;学习过程:一、浏览学案,明确目标;二、自学:(一)一词多义之:太医以王命聚之()以:以啮人 ,无御之者()言之,貌若甚戚者( ) 吾以捕蛇独存()至之市( ) 以尽吾齿()余悲之() 今以蒋氏观之( )君将哀而生之乎( ) 太医以王命聚之( )殚其地之出 (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悍吏之来吾乡( ) 焉: 今其室十无一焉( )若止印三二本()永之人争奔走焉。

( )学会归纳是学习好方法好习惯.更若役(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不若燔土()弛:则驰然而卧()言之,貌若甚戚者( ) 驰担持刀()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 )乎:君将哀而生之乎()已:可以已大风( )叫嚣乎东西( )则久已病矣(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且壮士不死即已()其: 当其租入 ( )于:苛政猛于虎也()专其利三世矣( )余将告于莅事者()视其缶()吾祖死于是()赋:岁赋其二 ( )积于今六十岁矣() 更若赋()去:去死肌,杀三虫()而:黑质而白章( )一儿以日初出去人近()吾恂恂而起( )停数日,辞去( )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毒:若毒之乎( ) 则:则曰:“吾祖死于是"( )呼嘘毒疠( )有仙则名()叙事为议论做下铺垫,议论有利于揭示事情的本质意义.对比的格式把“"和“”进行对比.得: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则字平如砥( )便得一山()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二)词类活用1、然得而腊.之以为饵()2、君将哀而生.之乎( )3、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4、岁.赋其二()5而乡邻之生日.蹙()6、谨食之,时.而献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捕蛇者说2
班级:姓名:
一、目标导学
1.理解文章内容,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2.认识“赋敛之毒甚于蛇毒”的道理。

3.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来突出中心意思的。

二、预习导学
1、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思考: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分别写了哪些内容?
三、互动探究
(一)了解“说”这种文体。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议论,也可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捕蛇者
说”这个题目的意思是:说说捕蛇人的事。

(二)深入探讨课文。

1.从课文中,你了解到当时社会现状是怎么样的?农民的生活如何?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2.永州之野的蛇“异”在哪些方面?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3.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作者是如何运用这些写作手法的?通过这些写
作手法的运用作者想揭示的主题是什么?
4.作者写这篇“说”的目的是什么?这表现了作者对待劳动人民怎样的态度?对此我们如何看待?
四、课堂练习
1.本文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
2.本文主要采用、的手法来突出中心思想。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黑质而白章(2)当其租入
(3)则久已病矣(4)岁赋其二
(5)汪然出涕(6)谨食之
(7)虽鸡狗不得宁焉(8)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4.翻译下列句子:
(1)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2)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3)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五、课后作业:
1.完成《同步练习》相关作业;
2、整理笔记并背诵课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