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软组织肿瘤的影像诊断
影像学对肿瘤的检测与诊断
![影像学对肿瘤的检测与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8a569be1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c7.png)
影像学对肿瘤的检测与诊断影像学是一种用于检测和诊断肿瘤的重要方法。
通过不同的影像学技术,医生可以观察肿瘤的形态、大小、位置和生长情况,从而进行准确定位和诊断。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几种影像学技术及其在肿瘤检测和诊断中的应用。
一、X射线检查X射线检查是最常见且最基本的影像学技术之一。
它通过向人体或动物体内投射X射线,然后利用感光胶片或数字探测器记录X射线的吸收情况。
在肿瘤检测的过程中,医生可以通过X射线片上的异常密度区域发现肿瘤的存在。
然而,X射线检查对于某些组织类型或肿瘤细胞的识别能力有限,因此在一些情况下需要结合其他影像学技术进行进一步确认。
二、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它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内的传播和反射来生成图像。
对于肿瘤的检测,超声可以清晰地显示肿瘤的边缘、大小和形态特征。
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无创性,可以多次重复使用。
然而,超声检查对于某些位置较深或受其他组织干扰较多的肿瘤的诊断能力相对较弱。
三、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CT扫描是利用旋转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获取人体横断面图像的一种高分辨率影像学技术。
CT扫描可以提供关于肿瘤内部组织结构的详细信息,如肿瘤的分布、形态及密度变化。
相对于传统的X射线检查,CT扫描具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使医生能够更准确地确定肿瘤的类型和恶性程度。
然而,由于CT扫描使用了较高的剂量的X射线辐射,因此在使用时需要平衡辐射剂量和诊断质量之间的关系。
四、核磁共振成像(MRI)MRI利用人体原子核自旋的性质来生成高分辨率图像。
相对于其他影像学技术,MRI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对比分辨率,能够清楚地显示肿瘤的形态、大小和位置。
与CT扫描相比,MRI不使用X射线辐射,因此更安全。
另外,MRI还可以通过植入对比剂来提高对肿瘤结构的显示能力。
然而,MRI扫描过程较长且对患者的静止度要求较高,因此不适用于某些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综上所述,影像学在肿瘤检测与诊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CT及MRI在四肢软组织肿瘤诊断中的参考价值
![CT及MRI在四肢软组织肿瘤诊断中的参考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1d40a810c281e53a5802ff1a.png)
检查 脂肪 滑膜 软骨 纤维 平滑肌 横纹肌 胚胎性横纹 合计 方法 肉瘤 肉瘤 肉瘤 肉瘤 肉瘤
CT MRI 3 4 1 1 2 2 1 l 1 1
结 论 CT及 MRI 在 四肢 软 组 织 肿 瘤诊 断 中仅 可 辅 助 辨 别 软 组 织 肿 瘤 性 质 , 明 确 肿 瘤 位 置及 大 小 , 对 于 定 性 欠佳 , 仍 以病 理 检 测 为 主 。
关 键词 : cT: M RI ; 四肢软组织肿瘤 ; 诊 断
四肢软组织 肿瘤 种类繁多 , 表现各 异 , 多起源 于间叶组织 , 且有 良恶性之 分。术前影像学检查 , 特别对于深部其它 检查难 以定性 软
异, × = 2 . 4 0 , P > 0 . 0 5 ; CT检 查 与 病 理 结 果 对 比 , 无 统 计 学 差 异, × = 3 . 7 6 , P > 0 . 0 5 ; M RI 检查与病理结果对比 , 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 , x 。 : 6 . 6 7 , P < 0 . 0 5 。
摘要 : 目的 探 讨 CT及 MRI 在 四 肢 软 组 织 肿 瘤 诊 断 中 的 参 考 价 值 。方 法 对 我 院 2 0 1 0年 1月" 2 0 1 2年 1 2月 收 治 4 2例 四 肢 软 组 织肿 瘤 患者 进
行资料回顾 , 分 析 两 种 影 像 学 检 查 方 法 对 四 肢 软 组 织 肿 瘤 检 出率 及 影 像 特 点 。结 果 4 2例 患 者 良性 2 9例 , 占总例 数 6 9 . 0 5 %; 恶性 1 3例 , 占总 例
软组 织肿瘤起 源不同 , 相同部 位表现益不相 同, 特别是 四肢深部
软组织血管瘤的MRI诊断
![软组织血管瘤的MRI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ba37453eee06eff9aef807ff.png)
【关键 词】 血 管 瘤 ;软组 织 ;磁 共 振 成 像 中 图分 类 号 :R543;R445.2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006—9011(2012)09—1556—03
血 管 瘤 是 软 组 织 中较 常 见 的 良性 肿 瘤 。 由大 量 新 生 血 管 所 构 成 ,约 占 软组 织 肿瘤 的 7 。位 置 表 浅 的 血 管 瘤 ,如位 于 皮 肤 或 皮 下 ,临床 上 可 根 据其 特 征 性 皮 肤 颜 色 改 变 和 查 体 多 能 明确 诊 断 ,但 位 置 较 深 血 管 瘤 ,如 发 生 于 肌 肉 内 和 肌 间 隙 ,单 靠 临 床查 体 难 以 明确 诊 断 。 而 M RI检 查 则 在 这 方 面 具 有 优 势 。本 文 收 集 了 32例 经 手 术 病 理 证 实 的 软 组 织 血 管 瘤 的病 例 ,对 其 MRI表现 进 行 回 顾 性 分 析 ,旨在 探 讨 和 提 高 其 影 像 诊 断 的准 确 性 。
垦兰墅堡兰盘查 生筮 第 9期 J Med Imaging Vo1.22 No.9 2012
软 f soft tissue hemangiom a
丁小 南 ,袁 建华
(浙 江 省 人 民 医 院放 射 科 浙 江 杭 州 310014)
1 材 料 与 方 法
本 组 32例 中 ,男 19例 ,女 13例 ,年 龄 1O~ 79岁 ,平 均 30.5岁 。其 中蔓 状 血 管 瘤 18例 ,海 绵 状 血 管 瘤 2例 ,毛 细 血 管 瘤 1例 ,血 管 脂 肪 瘤 3例 ,未 分 型 的 8例 。临 床 表 现 :发 现 体 部 肿 块 ,其 中 肿 块 逐 渐 增 大 13例 ,伴 有 疼 痛 9例 ,酸 胀感 3 例 。病 程 2周 ~ 37年 ,平 均 8.6年 。体 检 :肿 块 质 软 8例 ,质 中 6例 ,质 硬 5例 ,边 界 清 楚 11例 ,边 界 不 清 2例 ;有 压 痛 13 例 ,活 动 度 可 4例 ,活 动 度 差 7例 ,突 出 于 皮 肤 表 面 的 5例 , 皮 肤 表 面呈 红 色 1例 ,紫 红 色 1例 ,青 紫 色 1例 。B超 检 查 发 现 低 回声 团块 2例 ,混 合 回声 团 块 3例 。 手 术 所 见 :肿 块 不 规 则 ,多 无 包 膜 ,内 含 血 管 样 组 织 ,内 见 血 栓 形 成 的 9例 ,部 分 肿块 呈海 绵 状 团 块 ,触 之 易 出 血 ,部 分 肿 块 与 周 围 组 织 粘 连 ,包 绕 神 经 和 肌 腱 。
四肢软组织肿瘤的影像诊断现状与进展
![四肢软组织肿瘤的影像诊断现状与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8f6710e3524de518964b7dbb.png)
2009 Feb.,32(2)
225
四肢软组织肿瘤的影 像诊断现状与进展
褚华鲁 综述 李白艳
审校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中心,新疆鸟鲁木齐830011)
中图分类号:R738.6;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551(2009)02—0225—02
诊,劳群等【2 J报道6例中仅2例术前组织学定性上E确,张卫
东等[33报道该病误诊为骨肉瘤l例。因此四肢软组织肿瘤 的良恶件鉴别是影像诊断的基本问题,本文就四肢软组织肿
瘤的影像诊断现状与进展作一综述。 l
x线影像学检查 尽管x线平片在四肢软组织肿瘤的诊断方面提供的信
息比较局限。但不能冈此低估r平片的价值。它可能难以对 病变进行确诊,但口,以提供有用的信息,如病变的部位、大 小、密度、骨的侵犯等。该检雀经济方便,在I临床上对可疑软
自旋回波序列(SE序列)
在SE序列上,不同的软组
织成份通常有着不同的信号特征,如脂肪组织在SE各序列 上均呈商信号,水肿在T,WI26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OF
XINJIANG
MEDICAl。UNIVERSITY
2009 Feb.,32(2)
瘤的鉴别中意义显著。而Cho、Cr、Lip的峰值无显著意义。 3.7磁共振灌注成像 在四肢软组织肿瘤的定性诊断上, 该成像原理足利用造影剂片次通过局部组织并进而快速充 盈其毛细JfⅡ管床的特点,采用快速扫描技术对病变的微血管 灌注循环情况和血管化程度进行观察。恶性肿瘤在早期(2 min)摄取造影剂,而炎症改变则相应较晚(2 min后)。另 外,部分学者观察了造影后病变的信号~时间曲线和肿瘤的 边缘一中心强化差异率等参数变化,认为对良恶性肿瘤的鉴
骨科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
![骨科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5186cb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c.png)
骨科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1.引言1.1 概述骨科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基础是准确的影像检查方法。
影像检查可以提供医生和患者关于骨骼系统疾病的详细信息,包括骨折、关节退行性疾病、肿瘤和感染等多种病变。
骨科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包括X射线检查、CT扫描、MRI检查、超声波检查、核医学检查和骨密度检查等。
这些方法各具特点,可以帮助医生全面了解疾病的病理变化、病变范围、累及结构、骨骼稳定性等重要信息,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依据。
X射线检查是骨科常用的最基本和常规的影像检查方法。
它可以快速获取骨骼的二维影像,帮助医生判断骨折的类型、位置和程度,检测关节畸形和退行性改变。
CT扫描是一种三维重建的影像检查方法,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骨骼影像。
与X射线相比,CT扫描能更清晰地显示骨骼结构、骨折线、骨折碎片的位置和分布,对复杂骨折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MRI检查利用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产生骨骼的高分辨率影像。
MRI可以显示骨骼的软组织结构,辅助骨肿瘤和软组织肿瘤的鉴别诊断,还能评估关节软骨、韧带和肌腱等结构的损伤程度。
超声波检查是一种基于声波反射原理的无创检查方法。
它主要用于检测关节腔内积液、软组织肿块,以及评估关节囊、滑膜和韧带等软组织的损伤。
核医学检查是利用放射性药物追踪标记体内代谢和功能的影像检查方法。
骨科中常用的核医学检查包括骨扫描和白细胞扫描,可帮助鉴别骨折、感染和肿瘤等疾病。
骨密度检查主要用于评估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程度,是诊断和预防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骨密度检查方法包括双能X射线吸收测量(DXA)和计算机断层扫描(QCT)等。
综上所述,骨科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各具特点,能够为医生提供全面准确的病变信息,为患者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医疗设备的更新,影像学在骨科诊断中的作用将更加重要,为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提供更加可靠的支持。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将介绍骨科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
首先将在引言部分对该主题进行概述,接着在正文部分分别介绍X射线检查、CT扫描、MRI检查、超声波检查、核医学检查和骨密度检查这几种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
骨与软组织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CT与MRI诊断
![骨与软组织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CT与MRI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6489c53f67ec102de2bd89e5.png)
・ 1 0 ・ 49
骨 与 软组 织 恶 性 纤 维 组 织 细 胞瘤 的 C T与 MR 诊 断 I
吴珊珊 叶 泳松 钟 治平 刘 波 刘新 霞
广东省 中医院影像科( 广州 502 ) 华南师范大学( 110 ; 广州 50 3 ) 16 1
2 11 部位 ..
1 例原发 于骨 , 中股骨 远端 4例 , 1 其 股
骨干 1 , 例 胫骨近端 2例 , 肱骨下段 2 , 骨 1 , 例 髂 例 脊
柱 1 。5 发 生 于 软 组 织 , 中 大腿 3例 , 部 1 , 例 例 其 臀 例 上 臂 1 , 多 数 发 生 于 下 肢 肌 肉丰 厚 区 域 的 深 部 肌 例 大
于骨者主要 C 表现为骨质膨胀性 , 心性 、 骨性 骨质破 坏 , 围合 并较 大范 围的软组 织肿块 , T 偏 溶 周 骨膜 反应 少见 ; MP d表现 为 T 呈等或低信号 ,2 呈不均匀高信 号。原发 于软组织者 C 及 MP 1 T WI T d表现为非特异性肿块 , 边界 清
软 组 织 或 骨 的 恶 性 肿 瘤 , 一 种 主 要 由纤 维 母 细 胞 及 是
生 于体 部 者 选 用 体 线 圈 , 生 于 四肢 者 选 用 表 面 线 圈 。 发 常 规轴 位 、 状 位 、 状 位 扫 描 。 以 膝 关 节 为 例 , 位 矢 冠 轴
扫描 : 厚 5mr, 间 距 5m f 扫 描 矩 阵 3 0×2 6 层 f层 l r, l 2 5, F V:8cl 8e 矢 状 位 扫 描 : 厚 4I , 间 距 0— O l n ×l m; ' 层 层 啪 1I , 描 矩 阵 26×26 F V: 8e 扫 啪 5 5 , O l m×l m; 状 位 扫 8e 冠 描 : 厚 4I , 间距 0 , 描 矩阵 52×24 F V: 层 层 啪 —1I 扫 啪 1 8 ,O 3 m×3 ro S 8e 8 et E—T WI U T / E=30—50 1 s r I 序歹 : R T 0 0/ 0m ;
中低场强磁共振成像对骨关节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价值
![中低场强磁共振成像对骨关节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8b24541bcc7931b765ce1562.png)
1 一般资料 : 1 搜集本 院 2 0 0 6年 7月至 2 0 年 2月经 MR 08 I 检查的软组织肿瘤患者 2 2例 , 中男 性 1 , 其 3例 女性 9例 , 年 龄 9 6 岁 ,平均 3 . ~6 94岁。所 有病 例均经骨科手 术和病理证
2 2例骨关节软组织肿瘤 患者 的 MR 资料 , I 并与病理结果进行
2 恶性肿瘤 MR 表现 : . 2 I 脂肪 肉瘤 1 , 例 位于右下 肢股外侧
对照 。 探讨中低场强 MR 对 骨关节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价值 。 I
1 资 料 与 方 法
肌 。形 态不规 则 ,1 为等低混 杂信 号 、 WI T wI T 2 以高信 号为
号, 边界欠 清 , 呈斑 片状 , 号不均 匀 , 信 可见高信 号 出血 区和 低信号钙化区。
像 ( I技术 在体部 的临床应用 , I MR ) MR 对软组织 肿瘤 的诊断
备受重视。中低场强 MR 能较好地显示肿瘤的部位 、 I 大小 、 范
围、 相邻组织受侵犯 的程度 以及病理变化。 本文回顾性 分析 了
于C, I T MR 具有全 方位 、 多参数 、 多层 面的扫描技术 , 能更 全 面地显示 肿瘤的范 围, 并能在一定 程度上反 映肿瘤 的组织学 特性 。 故对 肿瘤 的 良恶性鉴别和组织学定性有一定优势…。 文
强 MR 成像对 骨关 节软组织 肿瘤 的诊 断价值。 I
2 结 果
价。病变邻 近的血管 神经被推移 、 包绕为受侵 , 近骨骼信号 邻
软组织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影像与病理
![软组织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影像与病理](https://img.taocdn.com/s3/m/cf0b7141be23482fb4da4ceb.png)
和粘液样基质。肿瘤间质的粘液变性很显著。
神经鞘瘤(schwannoma)
好发年龄 20~50岁,无明显性别差异
好发部位 多见于较大的神经干,如脊神经、颈神经、交感、迷走、尺、腓神经或四肢
的周围神经,常单发与颈内神经鞘瘤不同,后者有5-20%伴发Ⅱ型神经纤维瘤病。四 肢者,屈侧较多,且以下肢较著。
纤维或纤维组织细胞来源的肿瘤 – 韧带样纤维瘤 纤维肉瘤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脂肪硬化性粘液纤维瘤 其他纤维 来源软组织肿瘤 – 腱鞘纤维瘤 钙化性腱膜纤维瘤
滑膜来源的软组织肿瘤和瘤样病变
–
–
腱鞘巨细胞瘤 滑膜血管瘤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滑膜炎 滑膜囊肿
原发性滑膜(骨)软骨瘤病 滑膜肉瘤 滑膜软骨肉瘤
SE T1 WI
SE T2 WI
高 高 中 低 低 低 无 无 低 低 低 低 低 低 低 低 低 低 到 或 中 等
中 中 中 低 低 低 无 无 低 低 低 中 低 高 高 高 高 高 到 到 到 到 到 到 高 高 低 中 中 高
低 或 等
低
高
高
高 + 黑 环
高 + 黑 环
黑腔内 有或无 中或高 信号
软组织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影像与病理
概 论
好发年龄:淋巴管瘤在儿童多见。 好发部位:良性脂肪瘤多见于皮下浅表部位,筋膜深部较少;弹力纤维瘤多见于肩 胛骨区的深部软组织内。关节内肿瘤大多为良性,但滑膜肉瘤多位于四肢关节附近 (也可见于脊柱) 。神经性肿瘤常沿神经长轴生长。腱鞘巨细胞好发在手足腱鞘部位。
血管球瘤的血管周细胞呈上皮样,并呈器官样排列。 具有平滑肌分化特征。
鉴别诊断 指骨表皮样囊肿:外伤史,无明显疼痛及对冷热的敏感性增高。 腱鞘巨细胞瘤: 由于含铁血黄素沉积而出现低信号。 内生软骨瘤: 近干骺端软骨成骨部位,远节指(趾)骨远端为膜样
软组织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MRI诊断(附4例报告)
![软组织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MRI诊断(附4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0fdb732376baf1ffc4fad39.png)
大腿深部软组织 2 ( 例 左右各一 )右侧上臂 深部软组织 1 , 颈深部 1 , 例 右 例。病灶 均较为 巨大 ,1 I 现为低 信号 TW 表 ( 中可见更低 信号 阴影 2 )TW 表现 为高信号 , 中夹杂 不规则低信 号 3 , 其 例 , I 2 其 例 增强后 呈不均 匀 的明显强 化 , 其
22 病 理 改 变 手 术 发 现 肿 块 位 于 深 筋 膜 部 位 , .
以纤维细胞和组织细胞为基本 细胞 的恶性肿瘤 , 本
文 收集本 院 20 00年 2 至 20 月 06年 l 月 问 4例 经 手 1
术病理证实 M H, F 分析其 M I R 表现 , 旨在提高本病
的 M I 断。 R诊
21 R 表 现 M [
( 左右各一)右侧上臂深部软组织 l , , 例 右颈深部 l 例。病灶均较为 巨大 , 呈不规则形分叶状 , 大病 最
灶位 于 左大腿 中上段 , 72m×65m×93m, 约 .c .c .c 最 小者 位 于 右 侧 上 臂 , 45m ×53m × 68m。 约 .c .c .c T WI 1 表现为低信号 ( 中可见更低信号 阴影 2 ) 其 例 ,
关键词 恶 性纤 维组织细胞瘤 软组织 Ⅳu Ⅱ
软 组 织 恶 性 纤 维 组 织 细 胞 瘤 ( agatF ru M lnn i o i b Hsct aMF 是起 源 于 软 组 织 原 始 间 叶 细胞 的 ioy m , H) t o
增强后呈不均匀的明显强化 , 中 l 其 例肿瘤 内可见 点、 线状血管流空影 , 例病 灶邻 近骨未 见 明显 改 3 变, 例见邻近骨质破坏 , l 但边界较锐利。
静脉注射。
2 结 果
CT、MRI图像的影像诊断4大原则5个步骤3大阅片方法
![CT、MRI图像的影像诊断4大原则5个步骤3大阅片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a6deb1c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dd.png)
CT、MRI图像的影像诊断4大原则5个步骤3大阅片方法在目前的医疗诊断中,影像技术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因为人体的组织和内部结构都是错综复杂的,医务人员在诊断时很难掌握病人的身体内部的情况,所以需要通过影像技术来进行观察诊断。
CT、 MRI是目前临床诊断中最常用的两种影像诊断技术。
那么我们在诊断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给病人一个准确的诊断,让病人得到更好的治疗?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一、CT与MRI是什么?首先就要对CT与MRI是什么进行了解。
第一,CT。
CT是目前医疗影像技术中比较成熟的一种。
它是在X射线、γ射线、超声波等的基础上,通过对人体的某些部位进行横截面的扫描,其扫描速度快,影像清晰,可用于各种疾病的检测。
第二,MRI。
MRI是核磁共振成像的简称,這样一说很多人应该会恍然大悟,,但是MRI的工作原理又是什么呢?在核磁共振原理的应用下,依据所释放的能量在物质内部不同结构环境中不同的衰减,在电磁波的作用下,可以形成人体内部的结构图像。
MRI在实际应用中不会对人体造成电离辐射损伤,能对肝部恶性与良性的肿瘤进行有效的区别。
二、检查方法的确定在做完这两项检查之后,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明确的检查方式。
在检查的时候,可以根据病人体内的肿瘤的位置和病理特征来进行诊断。
对于脑部肿瘤的病人,可以选择MRI检查;头部和五官肿瘤的检查,需要进行 CT检查,其它部位(如内耳)可以使用MRI检查;CT可以用于胸腔肿瘤的诊断,在对其他部位进行检查时可以使用MRI检查;在对胸部肿瘤进行检查时,可以使用CT检查,尤其对一些早期的肺癌患者有较高的确诊率,这样能帮助医生对患者展开有效的治疗;在对腹盆部肿瘤进行检查时,如果是胃肠道粘膜下病变可以使用CT检查,如果是直肠癌则可以通过MRI进行检查;在肾静脉癌栓显示上,CT检查有良好的优势,但是在对肾上腺肿瘤进行检查时,需要在MRI的检查下判断其是良性还是恶性肿瘤;在对输尿管进行检查时,CT与MRI并无太大的差异;在对肝胆胰脾肿瘤进行检查时,一般需要结合CT与MRI进行检查;对肋骨进行检查时可以通过CT检查实现,但是在对脊柱等进行检查时则可通过MRI进行检查。
关于骨与软组织肿瘤及瘤的诊断
![关于骨与软组织肿瘤及瘤的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9d54552a227916888486d7c4.png)
骨肿瘤的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占重要地位,能显示肿瘤的 准确部位、大小、邻近骨骼和软组织的改变,对多数病例 还能判断其为良性或恶性、原发性或转移性。这对确定治 疗方案和估计预后很重要。X线检查对骨肿瘤良恶性的判 断虽然确诊率较高,但由于不同肿瘤的X线表现具有多样 性,恒定的典型征象不多,因而确定肿瘤的组织类型仍较 困难。正确的诊断有赖于临床、X线和实验室检查的综合 分析,最后还需同病理检查结合才能确定。
骨巨细胞瘤
骨 巨 细 胞 瘤
(3)MRI表现
肿瘤在Tl加权图像上呈低信号或中等信号, T2加权图像上多呈高信号。坏死囊变区在Tl 加权图像上呈低信号,T2加权图像上呈高信 号。肿瘤内出血在T1和T2加权图像均为高信 号区。增强扫描,瘤体呈中等异常对比强化, 但囊变部分或出血部分不强化。
骨 巨 细 胞 瘤T1
一般无骨膜增生,病理骨 折后可有少量骨膜增生, 骨膜新生骨不被破坏。
多出现不同形式的骨膜增 生,并可被肿瘤侵犯破坏。
多无肿胀或肿块影,如有 侵入软组织形成肿块,与
肿块,其边缘清楚。
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骨肿瘤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资料。应注意肿瘤发病率、年龄、症状、体 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这些资料对骨肿瘤定性诊断有参考价值。 发病率:在良性骨肿瘤中以骨软骨瘤多见,恶性骨肿瘤以转移瘤为多 见,而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则以骨肉瘤为常见。 年龄:多数骨肿瘤患者的年龄分布有相对的规律性。在恶性骨肿瘤中, 年龄更有参考价值,在婴儿多为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童年与少年好 发尤文肉瘤,青少年以骨肉瘤为多见,而40岁以上,则多为骨髓瘤和 转移瘤。 症状与体征:良性骨肿瘤较少引起疼痛,而恶性者,疼痛常是首发症 状,而且常是剧痛。良性骨肿瘤的肿块边界清楚,压痛不明显,而恶 性者则边界不清,压痛明显。良性骨肿瘤健康情况良好,而恶性者, 除非早期多有消瘦和恶病质,而且发展快,病程短。 实验室检查:良性骨肿瘤,血液、尿和骨髓检查均正常,而恶性者则 常有变化,如骨肉瘤碱性磷酸酶增高,尤文肉瘤血白细胞增高,转移 瘤和骨髓瘤可发生继发性贫血及血钙增高。在骨髓瘤患者血清蛋白增 高,尿中可杳出Bence-Jones蛋白。
DR、CT、MRI不同肿瘤患者放射诊断选择也不一样
![DR、CT、MRI不同肿瘤患者放射诊断选择也不一样](https://img.taocdn.com/s3/m/67cb02a39ec3d5bbfc0a7431.png)
DR、CT、MRI不同肿瘤患者放射诊断选择也不一样DR、MRI、CT?是三种临床上非常常见的检查方式下面,我们就对这三种检查方式在不同肿瘤患者中进行科普一、介绍1、CTCT的检查是比较的适合一些器官、肝脏等机体的检查,可以进行图像成像的扫描,对于身体器官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可以查出身体隐藏的疾病,对于一些隐藏比较深的疾病,都可以通过传统CT检查出来,那么。
CT能检查出什么呢?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下面我们来说一说吧! CT可以检查出一些先天性的疾病,通过此类方式检查,把体内隐藏的一些潜在疾病,比如脑膜、畸形等疾病都可以通过ct检查出来。
对于一些神经性疾病都可以通过ct成像的图片查看出来,可以及时的了解病根的具体位置、具体大小和病理性质等,都会有很好检查效果。
CT可以检查出肝病和肾病,这类症状一般都是慢慢积累形成的疾病,也是潜伏时间比较久的疾病,通过ct 的检查,可以把这类病症直观的展现在图像中,可以观察这类病症的具体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的对症下药,尽快恢复健康。
CT可以检查出胰腺病,通过此类检查可以判断身体有无胰腺癌、慢性胰腺炎以及囊肿等症状,可以进行及时的检验和治疗,检查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
CT检查技术还比较适合于肺、纵膈、胸壁、头颈部、腹膜后、盆腔、脊柱和四肢等部位的病变,可以通过CT进行扫描成像,可以通过成像图片查看疾病症状,可以很好地进行诊断,尤其是有些病灶比较的小,而且又难以判定的症状或者说病变性症状,都可以通过CT检查和诊断出来。
1、MRI:MRI检查,这是英文缩写,它的中文名字叫核磁共振检查。
对于核磁共振检查,很多人都已经比较了解。
对于核磁共振检查来说,它主要原理是通过人体内氢元素的含量多少,来作为相应的成像原理。
如果氢含量高,相对而言在MRI的检查过程当中,它在T1像上就会出现相应的黑色表现,也就是专业术语说的信号强度比较低。
当在T2像的时候,它会出现比较白色的情况,这种情况证明它的信号强度比较强。
少见部位内生性软骨瘤MRI表现
![少见部位内生性软骨瘤MRI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546edfb4960590c69ec37649.png)
2 ()3 —0 11: 44 . [] Dof nD Bo d nC B n u r. tL us( 2 rma D, g a . o eT mos S. o i M0) :
外周到中央 , 边界相对欠清 ; MR 上骨梗死具有特征性, 在 I
急性期和亚急性期在 T 、1 ,骨梗死灶 中央和周 围的 1 上 Ⅳ 正常骨髓 组织呈 中等信 号或略低信号 ,而梗死灶 的边缘 为迂 曲匍行 的低信号带。在 T WI 2 上,中央部分 的信号 强度仍可和相邻 的骨髓组织相 仿或略高 ,而周缘 可呈迂 曲的高信 号带 。这种病灶边缘信号的 T wI 2 改变 1 、T WI
中 国 医 学影 像 学杂 志
C ieeJun l f dc lma ig ・ 0 hn s ra o Me iaI gn 6 3・ o
放 射 诊 断 学 Di n sc a ilg a ot do y g iR o
灶 周 缘 有 骨 质 硬 化 时 ,在 T WI T WI 均 呈 低 信 号 , 1 及 2 上
很好地 显示瘤 内未钙 化 的软骨结 构,并 能准确 显示肿 瘤 的形 态、边 界、信号 及强化 特 点,对 内生性软 骨瘤 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参考文献
【] DeB u k le H, c ep rA , mo Y e a 1 e c eerL DeS h p e M Ra nF , t l
[] Un i 3 n KK. hi’b n mos g n rl set a dd t Dal S o et r: eea ap cs n aa n u
MRI对软组织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
![MRI对软组织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389adf05844769eae009ed56.png)
c crJ .n J a i no B l h819 , ( )33 39 ae [ ] I R d t c i y , 94 2 : — 2 . n t a O l op 9 5 2
[ S nah MP F ce , o irP e a.rseteea ao f 3] u yc , a hr lP mme ,t 1pop cv vl t n0 l e i ui
常维持在 6 y 0G 左右 , 很难再 提高 。为此 , 在常 规放疗 的基础
本病治疗应 重 点 考 虑 的 问题 。虽 然 影 像 三 维 重 建 技 术 使 3 C T可以获得准确的肿 瘤 体积 的物理 参数 , DR 但如何 依据剂 量 一体积效应 , 给予 适宜 的高 剂量 照射 以达到长 期生存 的 目
的, 仍需进一步研究 。这是我们今后工作研究 的方 向。 参 考 文 献
上, 为进一步减轻正 常组 织 的放射 损 伤 ,3 C T作 为 一种改 DR
进的放疗技术 已被应用于肺癌患者 的治疗 。3 C T通过准确 DR
的摆位 、 计算机 技术 以及精 确 的计 划 与 实施 , 高 了靶 区剂 提 量, 同时降低了正常组 织的 照射 损伤 , 患者 耐 受 的情况 下 , 在 能提高局控率 j 。3 C T可 以大大改 进高 剂量 区与靶 区形 DR J
稍低于文献报告 的结 果 , 考虑 与患 者的 病理 类型 和分 期不 同 有关 。在本研究 中 ,D R 3 C T治疗 组 的近期 总用效 率 和生 活质 量评分都 比常规分 割放疗 组高 , 实 了该技 术 的优 越性 。我 证
[] 傅美娜 , 国民 , 5 王 宋美芳 ,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适形放疗 近期疗 等.
[ ] Ga a M P ry A,ma i ,t . l i l oevlme iorm 2 r m V,ud E m e a Ci c s—o s ga h J B 1 n ad u ht
恶性骨肿瘤软组织肿块的CT和MRI表现
![恶性骨肿瘤软组织肿块的CT和MRI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f5623632580216fc700afde9.png)
易清楚 显示 , C 、 I 而 T MR 在这 方面 有 明显优 势。C T具有 较 高
的 密度 分 辨 率 , 且 是 横 断 面 成 像 , 以发 现 软 组 织 肿 块 内 细 而 可 小 钙 化 。MR 无 骨 性 伪 影 , I 以软 组 织 分 辨 率 高 和 多 平 面 成 像 能 力 , 以 从整 体 上 观察 软 组 织 形 态 。 本 文 对 各 类 恶 性 骨 肿 瘤 的 可 软 组 织 肿 块 的 C MI 现 加 以归 纳 总 结 , 提 高 对 恶 性 骨 肿 T、 R表 以 瘤 的鉴 别 诊 断 能 力 。 1 形成 巨大 软组 织肿 块 的恶 性 骨肿 瘤 11 溶骨性骨肉瘤 . 骨 肉 瘤 发 病 率 占全 部 恶 性 骨 肿 瘤 的 首 位 (4 6 ) 占原 发 骨 肿 瘤 的 1 . % 。通 常 3 4 .% , 55 0岁 以 下 好 发 于 长
111 C . . T表 现 : 现 为不 同 程 度 的骨 质 破 坏 , 瘤 侵 犯 髓 腔 , 表 肿 使 低 密度 的髓 内组 织 密 度 提 高 , 沿 长 骨 轴 蔓 延 , 可 在 髓 内 并 也
T WI 呈 低 信 号 , T WIS I 1 上 在 2 、T R上 呈 高 信 号 。股 骨 、 骨 和胫 肱 骨 等 长 骨 骨 干 的病 变 常 见 范 围广 泛 的 梭 形 软 组 织 块 影 , 强 扫 增 描软 组 织 肿块 呈 不 均匀 明显 强化 。髂 骨 、 胛 骨 和 锁 骨 等 部 位 肩
综 述 与讲 座 ・
恶 性 骨肿 瘤 软 组 织 肿 块 的 C T和 MR 表 现 I
李惊喜 廉 宗激
【 关键词 】 骨肿瘤 , 恶性 ;T表 现 ; I C MR 【 中图分类号】 R453 R452 4 . ; . 【 4 文献标识码 】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 像 检 查
平片:可发现肿瘤所致的软组织肿胀 肿瘤内的静脉石、钙化、骨化 观察肿瘤与骨骼、关节的关系 C T:可明确肿瘤的部位、大小与邻近组织的关系; 确定肿瘤内部结构(脂肪、出血、钙化、骨化) 以上检查方法:缺乏良好的软组织分辨力,对肿瘤 具体范围及与邻近组织受侵犯情况无法明确
影 像 检 查-----MRI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例1
滑膜软骨瘤病
发生于关节滑膜,病理为滑膜增生肥厚,表面形 成大小不等的软骨或骨软骨体,游离于关节腔内 称为游离体。 多见于男性,好发年龄30-50岁,以膝关节最多, 其次为肘、髋、踝关节。
滑膜软骨瘤病
典型X线:关节内外数目不一、大小不等的钙化或 骨化游离体,而关节间隙关节面常保持正常
来源于纤维组织的良性肿瘤
纤维瘤由致密纤维构成 MRI: T1W呈低信号 MRI: HW、T2W信号大部分增高不明显
纤维瘤
足底纤维瘤
常位于足底腱鞘中间,边缘表浅,具侵袭性
T1W信号尚不均匀,与肌肉信号相似 T2W信号等于或略高于肌肉 STIR呈高信号 强化差异大,60%有明显强化
脂肪瘤:短T1长T2信号,STIR与皮下脂肪同步降低 血管源性肿瘤:血管流空信号为特征 神经源性肿瘤:沿神经走向,呈菱形或纺锤状 脂肪肉瘤:较完整包膜,瘤内可见脂肪成分 纤维肉瘤:周围水肿,境界不清,信号不均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老年人多见,青少年罕见; 境界不清,信号不均,周围水肿。 侵袭性纤维瘤病:肌肉内占位,相对均质,无钙化、 无坏死、无脂肪组织
平滑肌肉瘤
血管瘤
由血管内皮细胞构成,无包膜
可位于皮肤、皮下浅层或深层软组织、滑膜或累 及多层结构 分毛细血管型、海绵型、静脉型和混合型
海绵状血管瘤
血管瘤中最常见,常累及深部软组织 由扩张血窦及充满血液的腔隙构成 平片及CT:可见肌束内圆形静脉石 骨膜增生及皮质增厚(近骨膜时) MRI:呈串珠状,T1W呈等或略高信号 T2W明显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
脂肪瘤
良性肿瘤,由成熟的脂肪细胞组成 发病年龄39-50岁,女性;好发四肢、躯干体表 浅层:多数呈球形或结节形,有完整包膜 深层:形状多变,多见于胸壁、手足深部软组织 MRI:边界清,内部信号均匀 T1W、T2W均呈脂肪高信号; STIR 信号与皮下脂肪同步降低-特征性表现
脂 肪 瘤
MRI可显示肿瘤内的某些分子生物学和组织学特性 (如脂肪、出血和纤维组织等)及肿瘤内的继发 改变(出血、坏死、囊变和钙化等)。 MRI 对某些具有特征性 MRI 信号的良性肿瘤(如脂 肪瘤、血管瘤和错构瘤)可作出组织学诊断。
软组织肿瘤的MRI信号特征
短T1W:脂肪、出血 典型代表:良性脂肪瘤
短T2W:胶原、脱氧血红蛋白、含铁血黄素、 钙化及气体 典型代表:纤维瘤、PVNS(色素沉 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恶性软组织肿瘤-- MRI
病理基础:肿瘤侵袭性强、生长速度不均、易坏 死出血、包膜多不完整、向周围组织浸润 MRI表现:可呈类圆形、分叶状或不规则;边界 清晰或模糊,信号多不均匀,可伴有周围结构的 侵犯,增强扫描多为不均匀强化,中央强化较差 MRI病理定性:由于恶性肿瘤的分化程度低、失 去其来源组织正常信号强度难以进行病理定性。 但根据发生部位、特殊信号(如脂肪、钙化等) 可提出诊断的可能性
海绵状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
蔓状血管瘤(动静脉性血管瘤)
常见四肢、颈部 由小动脉、小静脉组成伴动静脉瘘
由分化较好的血管构成,壁增厚腔扩大,扭曲缠 绕呈紫色团状 MRI:T1W、T2W扭曲扩张的流空信号及不同程 度高信号
血管瘤例1
血管瘤例1
血管瘤例1
神经鞘瘤
由Schwann细胞起源,多见于40-60岁男性 多见于神经干(四肢屈侧的大神经干较多) 包膜完整,境界清晰 MRI:T1W呈肌肉信号强度,T2W表现不一,可 有坏死、囊变,增强后明显强化
软组织肿瘤的影像诊断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 朱莉莉 杨世埙 李明华
概 述
起源于纤维、脂肪、平滑肌、横纹肌、血管、淋巴 管、间皮、组织细胞等的肿瘤 病理分类:15类(WHO-1994年) 肿瘤发病率:良性:3/4,恶性:1/4 良性:血管瘤、脂肪瘤多见 恶性:纤维肉瘤、脂肪肉瘤、滑膜肉瘤、横纹肌肉 瘤和平滑肌肉瘤最常见
多参数多平面成像,病变检出率高
优良的软组织分辨力,充分显示病变全貌 明确判断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数量 清楚显示肌肉、肌腱、韧带和血管解剖结构 显示对邻近组织结构的侵犯或推移等改变 观察肿瘤的MRI信号强度特点判断其内部结构
软组织肿瘤的MRI信号特征
大多数肿瘤呈T1W低、T2W高信号,无特异性。
肿瘤瘤体沿神经干生长-主要诊断依据
神经鞘瘤例1
T1W
T2W
T1WC+
腱鞘巨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瘤
肿瘤来源于滑膜组织 多呈多结节、分叶状肿块 好发年龄:20-40岁 部位:常见于指(趾)端及指(趾)间关节处 膝关节、足踝、手腕及髋关节也可发生 症状:多数为无痛性、生长缓慢的结节
腱鞘巨细胞瘤
局限型腱鞘巨细胞瘤:
脂 肪肉瘤
MRI:信号取决于肿瘤内部成分和结构
分化良好者:T1W、T2W信号同良性脂肪瘤,但 呈分叶状,内可见不规则粗大纤维分隔
分化差者:T1W内信号不均匀,T2W信号明显增 高
脂 肪肉瘤
T1W
STIR
C+
平滑肌肉瘤
少见,主要发病年龄40-60岁
发病部位:腹膜后、四肢深部等部位 可有出血、坏死、囊变,很少有钙化 MRI:T1W信号与肌肉相近,T2W信号明显增高, 但不均匀
谢 谢
MRI:可显示滑膜增厚,关节积液
关节及关节周围游离体,T1W、T2W通常显示为低 信号结节,尤其在T2加权像上与滑膜内高信号的 液体形成对照更易于显示。
滑膜软骨瘤病
滑膜肉瘤
是一种具有滑膜组织分化倾向的恶性肿瘤
多见于青壮年,20-40岁,男性多于女性, 好发四肢,膝关节周围多见,通常靠近腱鞘、滑 膜、关节囊,关节腔里罕见。 大体切面可见出血、坏死、钙化及囊变。
滑膜肉瘤
平片:可显示软组织肿胀和肿块,肿瘤内表现斑 点状钙化,对诊断有一定价值。
MRI:显示肿瘤范围,判断关节内外的侵犯程度
在T1W呈低到中等信号,T2W呈中等或高信号,信 号常不均匀,病灶内可见钙化或淤血
增强扫描,肿瘤呈不均匀强化 邻近骨骼可见相应骨质破坏及信号改变
小
结
良性软组织肿瘤- MRI
病理基础:肿瘤生长缓慢、有完整包膜、瘤内实 质均匀,一般无坏死 MRI表现: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多有 薄层包膜,信号均匀,邻近结构可有推移但不受 侵犯,增强扫描可无强化或均匀强化 MRI病理定性:除脂肪瘤、血管瘤和一些神经源 性肿瘤(信号、血管流空和增强形式)等特征性 改变外,其余不易进一步明确诊断
MRI对软组织肿瘤良恶性鉴别
MRI良恶性征象重叠较多 肿瘤种类较多、成分复杂、分化程度不一 某些良性肿瘤的生长方式呈侵袭性生长 常规MRI:T2W信号强度的不均匀性、肿瘤的边界、邻 近结构(血管、神经和骨骼)的侵犯情况和增强后的 不均匀强化--对鉴别有帮助 DWMR、PWMR:定量分析,提高良恶性鉴别诊断的能力肿瘤术后局部残留、复发的诊断-肿瘤放疗、化疗疗 效的对照评价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平片:正常或显示为无钙化的软组织肿块,可伴骨 质侵蚀--关节两相对关节面多发性骨质侵蚀
MRI:能清晰显示增厚的滑膜及关节积液
MRI:滑膜的绒毛结节状隆起、关节周围的软组织 肿块(内含铁血黄素沉积),T1W、T2W均呈低信 号特征性改变
部分病例可侵蚀骨结构,对于早期骨质缺损
起自指(趾)部腱鞘或指(趾)间关节滑膜的良 性肿瘤
弥漫型腱鞘巨细胞瘤:
起自关节、腱鞘或滑囊的滑膜组织呈局部浸润性 生长的纤维组织细胞性肿瘤
腱鞘巨细胞瘤
TIWI:等信号 在T2WI上信号偏低-特征性改变(为病灶 内含铁血黄素沉积)
增强后:轻至中度强化 可对临近骨质产生压迫性骨吸收或囊状骨 质破坏
足 底 纤 维 瘤
纤 维肉瘤
好发年龄30-50岁中年,好发四肢、躯干
生长迅速,术后易复发,易转移 分表浅型与深部型 MRI:HW和T2W信号增高明显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发病年龄50-70岁,好发于男性 下肢好发,尤以大腿多见 大体:质软,有假包膜,内见出血、囊变 镜下:多种细胞成分(成纤维细胞、组织 细胞、多核巨细胞) MRI:肿瘤边界清晰(肿瘤有假包膜) T2W信号不均匀(纤维细胞及胶原成分) 如有钙化对诊断有帮助
滑膜脂肪瘤
又名树状脂肪瘤 原发性,但常与退变、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相关 常累及膝关节,约20%为双侧性 平片:可显示透亮区 MRI:滑膜的脂肪增生伴关节内积液,可伴邻近关 节面骨质侵蚀、滑膜囊肿、关节退变
滑膜脂肪瘤
脂 肪肉瘤
占成人软组织肉瘤的第二位 中老年男性,分布于躯干、下肢较多 来自胚胎的间叶组织,不是脂肪组织衍变 分型:分化良好型、黏液样型、圆形细胞型、 多形性型、逆分化型 特点:体积较大、瘤组织变异复杂
MRI对软组织肿瘤良恶性鉴别
根据肿瘤的边界、信号特征及邻近结构的受累情况 综合考虑:恶性肿瘤多边界不清,信号不均,中心 坏死以及邻近骨及血管的受侵。良性肿瘤则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