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课件(课件全套)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它:前意识、潜意识
三、心理的实质
哲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1.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内容的源泉 社会生活条件是人的心理基础
3.人的心理是积极、能动的观念性反映 观念性
人对外部现实的反映要求揭示事物的本质
主观性
人对外部现实的反映具有目的性与选择性
积极能动的反映
人能调节自己的反映活动
4.心理是行为的调节与控制系统
(1)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 (2)心理对行为的调控作用 (3)*个体行为产生模式
刺
需
激
要
动 机
行
目
为
标
新 需 要
三、心理学的源流
2.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标志:1879年,德国的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
组块(chunk)指将若干较小信息单位联合成 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信息加工, 也指这一加工所组成的单位或结果。
组块的大小随个人的经验组织而有所不同。 组块化可以提高记忆的容量和效率。
(三)长时记忆 存储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它可
以是数年甚至终生难忘。
功能:信息储存库,长久储存信息。
容量: 一般认为没有限制。
(三)意识与无意识
意识:人类独有的一种高级水平的心理活动,一 般被定义为对外部和内部刺激的觉知。
A.外部事物 B.内部刺激 C.客体“我” (自我意识) D.心理活动
无意识(潜意识):人在正常情况下难以觉察, 也不能自我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对个体起 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阈下知觉、内隐记忆、压抑、暗示、分离现象
心理学
徐 华春 教师教育学院 Email:seanxu1981@
(二)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1. 个体心理
心理过程:知、情、意 心理状态:心理活动在展开时刻与活动过程中,所具 有的独特状况和相对稳定的状态。 个性心理(个性差异、心理特征):经常表现出来的 稳定的心理活动倾向与心理过程特点
(四)遗忘及其规律
遗忘指经历过的事务不能重现和再认 或者错误地重现和再认的现象。 1.遗忘先快后慢。(时间因素)
2.系列位置效应(位置和材料因素):在回忆材
料中,开头、结尾材料记忆好,中间材料记忆较 差的现象。
1
0.9
0.8
0.7
0.6
0.5
Recall Rate
0.4
0.3
0.2
0.1
0
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 料的干扰作用
学建立了第一座心理实验室。
3.心理学的流派
精神分析学派
(1)一切活动由本能 (性、攻击)驱动
(2)强调潜意识的作用
(3)强调早期经验
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
行为主义
把个体所有行为的产生和改变看作是刺激和 反应的联结关系。
(1)只关注行为的刺激- 反应模式(S-R)
(2)只强调后天环境影响
(3)反对内省,强调客观 的方法和观察对象
(4)反对研究意识,不考 虑人内部心理活动,不能 深入揭示心理规律。
认知心理学
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 究感觉、知觉、注意、表 象、学习记忆、思维和语 言等心理过程。 特点:1.研究内部心理机制
2.将心理过程理解为 信息加工过程
3.客观的研究方法
人本主义
1.关注主观经验 2.重视强调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3.研究“真正人性层面”的问题
它基于后天经验,将感觉信息组成有 意义的对象,是对刺激的解释。
第二节 感觉和知觉
(二)知觉的种类
根据知觉时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的特性,分为:
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和 味知觉等。
第二节 感觉和知觉
根据人脑认识的事物特性:
1.空间知觉
形状知觉 大小知觉 方位知觉 深度知觉
第二节 感觉和知觉
2.时间知觉
想象是以记忆表象为基础,而作进一步加工和 组合的心理活动。
(一)感觉记忆 又叫瞬时记忆,外界信息首先经过感觉
器官进入感觉记忆,信息按照感觉输入的 原样在这里登记下来。
功能:信息在记忆系统的暂时登记,为进一 步加工做准备。
保持的时间:最短
(二)短时记忆
也称工作记忆,指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时 间在1分钟之内的记忆。
第二节 感觉和知觉
一、感觉 (一)感觉的概念
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 个别属性的反映。
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其他一切心理现感觉的规律 1.感觉后象
正后象和负后象
2.感觉适应 明适应和暗适应
3.感觉对比
第二节 感觉和知觉
二、知觉 (一)知觉的概念
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 整体属性的反映。
功能: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之间的缓冲器和加工 器,整合来自环境和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以处理当 前的活动。
短时记忆是人在当前一刻的意识状态,是我 们心理上的现在,是唯一对信息进行有意识加工 的记忆阶段。
记忆的重要机制:
复述
功能: 1.信息在短时记忆的保持 2.信息从短时记忆到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容量:为7±2组块
个体心理
心理过程 心理状态 个性心理
认知过程——知 情绪情感过程——情 意志过程——意
个性心理倾向性
个性心理特征
影响心理发展的遗传与环境因素(P268):
遗传: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 环境:规定心理发展的现实性 (一)胎内 (二)早期经验 (三)学校教育影响 交互作用
2. 社会心理
研究个体与 个体之间以及个 体在团体之内的 行为与心理。
后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的材 料的干扰作用
第二章 认知过程
第一节:认知过程 第二节:感知觉 第三节:记忆 第四节:思维
第一节 认知过程概述
一、认知过程 认知是指感觉输入受到转换、简约、
加工、储存、提取和使用的全部过程。是 人类其它心理活动的基础。包括了:
1、感觉、知觉 2、记忆 3、想象 4、思维 5、言语等
第一节 认知过程概述
二、注意(并非独立心理活动)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无意注意 VS 有意注意 注意的转移 VS 注意的分配
3.运动知觉等
第二节 感觉和知觉
(三)知觉的特性
1.整体性(组织化) 2.选择性(对象性) 3.理解性(基于经验,赋予意义) 4.恒常性(大小,形状,颜色等)
第二节 感觉和知觉
(四)错觉 对客观事物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
第三节 记忆
记忆包括识记,保持,以及提取(再认或再现)。
记忆与想象*
记忆表现为对已有经验的直接提取。
三、心理的实质
哲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1.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内容的源泉 社会生活条件是人的心理基础
3.人的心理是积极、能动的观念性反映 观念性
人对外部现实的反映要求揭示事物的本质
主观性
人对外部现实的反映具有目的性与选择性
积极能动的反映
人能调节自己的反映活动
4.心理是行为的调节与控制系统
(1)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 (2)心理对行为的调控作用 (3)*个体行为产生模式
刺
需
激
要
动 机
行
目
为
标
新 需 要
三、心理学的源流
2.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标志:1879年,德国的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
组块(chunk)指将若干较小信息单位联合成 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信息加工, 也指这一加工所组成的单位或结果。
组块的大小随个人的经验组织而有所不同。 组块化可以提高记忆的容量和效率。
(三)长时记忆 存储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它可
以是数年甚至终生难忘。
功能:信息储存库,长久储存信息。
容量: 一般认为没有限制。
(三)意识与无意识
意识:人类独有的一种高级水平的心理活动,一 般被定义为对外部和内部刺激的觉知。
A.外部事物 B.内部刺激 C.客体“我” (自我意识) D.心理活动
无意识(潜意识):人在正常情况下难以觉察, 也不能自我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对个体起 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阈下知觉、内隐记忆、压抑、暗示、分离现象
心理学
徐 华春 教师教育学院 Email:seanxu1981@
(二)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1. 个体心理
心理过程:知、情、意 心理状态:心理活动在展开时刻与活动过程中,所具 有的独特状况和相对稳定的状态。 个性心理(个性差异、心理特征):经常表现出来的 稳定的心理活动倾向与心理过程特点
(四)遗忘及其规律
遗忘指经历过的事务不能重现和再认 或者错误地重现和再认的现象。 1.遗忘先快后慢。(时间因素)
2.系列位置效应(位置和材料因素):在回忆材
料中,开头、结尾材料记忆好,中间材料记忆较 差的现象。
1
0.9
0.8
0.7
0.6
0.5
Recall Rate
0.4
0.3
0.2
0.1
0
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 料的干扰作用
学建立了第一座心理实验室。
3.心理学的流派
精神分析学派
(1)一切活动由本能 (性、攻击)驱动
(2)强调潜意识的作用
(3)强调早期经验
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
行为主义
把个体所有行为的产生和改变看作是刺激和 反应的联结关系。
(1)只关注行为的刺激- 反应模式(S-R)
(2)只强调后天环境影响
(3)反对内省,强调客观 的方法和观察对象
(4)反对研究意识,不考 虑人内部心理活动,不能 深入揭示心理规律。
认知心理学
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 究感觉、知觉、注意、表 象、学习记忆、思维和语 言等心理过程。 特点:1.研究内部心理机制
2.将心理过程理解为 信息加工过程
3.客观的研究方法
人本主义
1.关注主观经验 2.重视强调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3.研究“真正人性层面”的问题
它基于后天经验,将感觉信息组成有 意义的对象,是对刺激的解释。
第二节 感觉和知觉
(二)知觉的种类
根据知觉时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的特性,分为:
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和 味知觉等。
第二节 感觉和知觉
根据人脑认识的事物特性:
1.空间知觉
形状知觉 大小知觉 方位知觉 深度知觉
第二节 感觉和知觉
2.时间知觉
想象是以记忆表象为基础,而作进一步加工和 组合的心理活动。
(一)感觉记忆 又叫瞬时记忆,外界信息首先经过感觉
器官进入感觉记忆,信息按照感觉输入的 原样在这里登记下来。
功能:信息在记忆系统的暂时登记,为进一 步加工做准备。
保持的时间:最短
(二)短时记忆
也称工作记忆,指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时 间在1分钟之内的记忆。
第二节 感觉和知觉
一、感觉 (一)感觉的概念
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 个别属性的反映。
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其他一切心理现感觉的规律 1.感觉后象
正后象和负后象
2.感觉适应 明适应和暗适应
3.感觉对比
第二节 感觉和知觉
二、知觉 (一)知觉的概念
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 整体属性的反映。
功能: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之间的缓冲器和加工 器,整合来自环境和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以处理当 前的活动。
短时记忆是人在当前一刻的意识状态,是我 们心理上的现在,是唯一对信息进行有意识加工 的记忆阶段。
记忆的重要机制:
复述
功能: 1.信息在短时记忆的保持 2.信息从短时记忆到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容量:为7±2组块
个体心理
心理过程 心理状态 个性心理
认知过程——知 情绪情感过程——情 意志过程——意
个性心理倾向性
个性心理特征
影响心理发展的遗传与环境因素(P268):
遗传: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 环境:规定心理发展的现实性 (一)胎内 (二)早期经验 (三)学校教育影响 交互作用
2. 社会心理
研究个体与 个体之间以及个 体在团体之内的 行为与心理。
后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的材 料的干扰作用
第二章 认知过程
第一节:认知过程 第二节:感知觉 第三节:记忆 第四节:思维
第一节 认知过程概述
一、认知过程 认知是指感觉输入受到转换、简约、
加工、储存、提取和使用的全部过程。是 人类其它心理活动的基础。包括了:
1、感觉、知觉 2、记忆 3、想象 4、思维 5、言语等
第一节 认知过程概述
二、注意(并非独立心理活动)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无意注意 VS 有意注意 注意的转移 VS 注意的分配
3.运动知觉等
第二节 感觉和知觉
(三)知觉的特性
1.整体性(组织化) 2.选择性(对象性) 3.理解性(基于经验,赋予意义) 4.恒常性(大小,形状,颜色等)
第二节 感觉和知觉
(四)错觉 对客观事物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
第三节 记忆
记忆包括识记,保持,以及提取(再认或再现)。
记忆与想象*
记忆表现为对已有经验的直接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