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区划及组织森林经营单位
7森林经营单位森林经营方案编制

2、系统分析阶段:对编案单位的系统环境、森林资源、林业经 济和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综合评价和结构解析,明确 林业发展的潜力与优势,找出森林经营方案应该和可以解决的主 要问题(或重点内容)。
3、民主决策阶段: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森林 经营方针、经营目标和林业总体布局:分别不同侧重点对林 业内部结构调整和森林经营规模进行决策优化,提出若干个 优选备用方案(应包括林种与树种比重,合理采伐量,造林 更新面积,抚育与改造规模,投入产出比等主要指标);由 管理部门、设计部门、经营部门以及其它相关部门共同参与 论证与评审,选择一个“原则方案”作为规划设计的依据。 4、规划设计阶段:在“原则方案”控制下,展开进行各项 森林经营规划设计,编写森林经营方案文本。 5、评审修改阶段:编写完成经营方案的送审稿及其它各项 成果后,送交上级林业主管单位组织评审,并根据审查意见 对初稿进行修改、定稿,打印上报。
森林生长量调查应分别林分类型、立地条件,造林技术措施,经营 效果设置标准地,为正确反映林木生长与立地的关系,对影响材积 生长的因子如年龄、胸径、树高、林分断面积等定量因子和地貌、 地形、土壤、气候、立地类型等定性因子,应进行调查记载,以分 析不同立地条件的生产力水平,研究不同营、造林技术措施的经营 效果。 (3)宜林地调查 对本经理期内造林的宜林地小班进行立地条件(地形、地貌、土壤、 植被)调查、为套用立地类型、经营类型提供依据。二类森林资源 调查的有关因子能满足造林设计要求时可不作调查。 (4)森林多种效益计量调查 森林多种效益计量调查的目的,在于正确认识现有森林在保护国土、 改善农牧业主产条件和人类生存环境,及森林在当地国民经济中的 地位和作用。为科学经营和综合利用森林资源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森林多种效益可归纳为三大类: ①生产效益:木村及其它林副产品。 ②生态效益: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泥沙崩塌,防护农田、牧 场,防风固沙,防护道路,堤岸等。 ③社会效益:保健游憩,减少污染,净化大气,减轻、防止噪音、 美化环境等。 森林多种效益调查项目颇多,从我国目前情况出发,只重点对森林 涵养水源,森林保持水土,防风固沙,防护农田效益的计量作相应 的规定。
(完整版)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

(完整版)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林资发[2003]61号⽂件附件: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国家林业局⼆00三年四⽉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第⼀章总则第⼀条调查⽬的与任务为了统⼀全国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技术标准,规范调查范围、内容、程序、⽅法、深度和成果等技术要求,依据《中华⼈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四条、《中华⼈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条、第⼗⼆条等制定本规定。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类调查)是以国有林业局(场)、⾃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政区域为调查单位,以满⾜森林经营⽅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需要⽽进⾏的森林资源调查。
其主要任务是查清森林、林地和林⽊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与分布,客观反映调查区域⾃然、社会经济条件,综合分析与评价森林资源与经营管理现状,提出对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与利⽤意见。
调查成果是建⽴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额,进⾏林业⼯程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制定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林业发展规划,实⾏森林⽣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指导和规范森林科学经营的重要依据。
第⼆条调查范围与内容⼀、调查范围森林经营单位应调查该单位所有和经营管理的⼟地;县级⾏政单位应调查县级⾏政范围内所有的森林、林⽊和林地。
⼆、调查内容(⼀)调查基本内容包括:1.核对森林经营单位的境界线,并在经营管理范围内进⾏或调整(复查)经营区划;2.调查各类林地的⾯积;3.调查各类森林、林⽊蓄积;4.调查与森林资源有关的⾃然地理环境和⽣态环境因素;5.调查森林经营条件、前期主要经营措施与经营成效。
(⼆)下列调查内容以及调查的详细程度,应依据森林资源特点、经营⽬标和调查⽬的以及以往资源调查成果的可利⽤程度,由调查会议具体确定:1.森林⽣长量和消耗量调查;2.森林⼟壤调查;3.森林更新调查;4.森林病⾍害调查;5.森林⽕灾调查;6.野⽣动植物资源调查;7.⽣物量调查;8.湿地资源调查;10.森林景观资源调查;11.森林⽣态因⼦调查;12.森林多种效益计量与评价调查;13.林业经济与森林经营情况调查;14.提出森林经营、保护和利⽤建议;15. 其它专项调查。
森林区划 组织森林经营类型

任务2.1 林班区划
作业:每人交一份某林场林种区划分的调研报告。
各个小班的经营目的和自然特点往往有很大的差 别,而不能用同一的经营方式进行经营活动。 因此,还需要根据小班特点,将它们分别归类组 织起来,采取相同的经营目的和经营利用措施, 这样才能达到集约经营的目的。
项目2 森林区划
任务2.3 组织森林经营类型
3 经营类型的组织
3.3 组织经营类型的依据 组织经营类型的依据有:树 种、立地条件、森林起源、 经营目的。 3.4 组织经营类型的方法 组织经营类型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其工作步骤是 通过外业的森林资源调查之后,在内业经过森林资源统 计分析和论证,确定经营类型。 经营类型的命名,一般根据主要树种命名。见下表:
水源涵养林
水土保持林
项目2 森林区划
2 林种区的划分
任务2.3 组织森林经营类型
2.2 林种区划分的依据 2.2.3 开发运输条件:交通方便、人口稠 密、经济发达的地区可划分一个林种区, 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地区又可划分一个 林种区。 ★广西不划分特别意义的林种区,目前基
本上为两大林种区:生态公益林区和商品 林区。
项目2 森林区划
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任务2.3 组织森林经营类型
××林场经营类型表
林种
主伐年龄
杉木短轮伐期工业原料用材林
16
马尾松短轮伐期工业原料用材林
16
湿地松短轮伐期工业原料用材林
12
速生桉短轮伐期工业原料用材林
4
项目2 森林区划
任务2.3 组织森林经营类型
4 小班经营法
4.3 小班经营法的特点
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

2023/12/13
3
1. 森林经营方案定义:
森林经营主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 求及国家林业方针政策编制旳森林资源哺育、保 护和利用旳中长久规划,以及对生产顺序和经营 利用措施旳规划设计。
简言之,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营单位以森 林可连续利用为目旳,科学地组织森林经营旳规 划设计。
2023/12/13
2023/12/13
22
二类编案单位应编制简要旳森林经营方案,其 内容一般涉及:
森林资源与经营评价,森林经营目旳与布 局,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经营基础设施 维护,效益分析等。
2023/12/13
23
三类编案单位应编制规划性质森林经营方案, 其主要内容一般涉及:
森林资源与经营评价,森林经营方针、目 旳与布局,森林功能区划与森林林经营旳生态与社会评估等。
2023/12/13
7
8.1.2 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根据和周期 一、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旳根据
(3)国家和地方旳法规、政策、行业规范和原则。
(4)合用旳森林经理调查(二类调查)成果、 森林资源档案材料和专业调查成果。
2023/12/13
8
8.1.2 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根据和周期 一、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旳根据
一、编制森林经营方案主体
(2)组织形式与编制主体旳资质
一类编案单位应单独编制森林经营方案;二 类编案单位可在本地林业主管部门指导下组织编 制简要森林经营方案;三类编案单位由县级林业 主管部门编制规划性质旳森林经营方案。
一类和三类编案单位应由具有乙级以上林业 调查规划设计单位承担;二类编案单位应由具有 丙级以上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旳单位承担。
4
2. 森林经营方案旳作用:
(1)森林经营方案是将森林经营单位逐渐 导入森林可连续经营轨道旳文件;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⑵ 林班是永久性的经营单位;
⑶ 面积比较平衡,便于统计计算森林资源, 便于组织更大的营林单位; ⑷ 林班是技术计算和技术组织的单位; ⑸ 林班不是行政单位,它是森林经营管理 的土地区划单位。
★ 林班区划的方法
⒈人工区划法
优点:技术设计简单,排 列整齐,图像明显,面积 均匀,易识别方向,只适 宜于平原、浅丘和立地 条件变化不大的地区。
小班经营法与龄级法的比较
顺 序 1 2 3 项 目 小班经营法 龄级法 经营类型
森林经营措施设计单位 经营小班 计算采伐量的方法 采伐方式
按小班连年生长量 按龄级平均生长量 集约择伐 伐区式皆伐
4
5 6 7 8 9
采伐的木材产品种类
经营措施成本 每立方米成本 管理经费 土地利用程度 每公顷森林经理成本
四、小班经营法
小班经营法是组织森林经营单位的一种
特殊形式,它只适于十分集约经营的组织经
营单位要求,按小班固定经营小班或小班经
营组为单位,设计与实施经营措施的组织经 营方法,就是小班经营法的中心内容。
小班经营法特点
⑴ 区划成固定的经营小班;
⑵ 作业法、经营措施的设计和执行单位是
经营小班;
⑶ 定期进行生长量的调查,按连年生长量
区划是森林资源清查及科学经营管理森林的
基础,也是林业生产的一项基本建设。
森林区划的意义
★ 便于进行森林资源清查,便于森林资源的
计算统计,分析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 有利于森林经营单位的划分和组织; ★ 便于根据林区内部特点因地制宜地确定经 营方针和设计经菅措施,组织林业生产; ★ 便于进行各种技术经济核算。
营林区区划的原则是:
(一)在生产和生活方面,根据有效的经营活动
森林经理学试题库

名词解释森林经理:是对森林资源进行区划、调查、生长与效益评价、结构调整、决策和信息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森林资源:能够提供森林产品和服务的集合称为森林资源。
包括: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森林区划:是针对林业生产地域辽阔,林区面积较大的特点,根据自然地理条件、森林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对整个林区进行地域上的划分,将林区在地域上区划为若干个不同的单位,以便合理经营。
小班:林班的面积仍很大,其土地状况和林分特征仍有较大的差别。
为了便于调查规划和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经营活动,必须根据经营要求和林学特征,在林班内划出不同的地段(林地或非林地等) ,这样的地段(林地)称为小班。
森林经理调查:是以国有林业局(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调查单位。
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
也称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
每10年开展一次调查。
轮伐期:为了实现永续利用伐尽整个经营单位内全部成熟林分之后,可以再次采伐成熟林分的间隔时间工艺成熟:林分生长发育过程中( 通过皆伐) 目的材种材积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时的状态。
森林收获调整:通过采伐(收获)与更新,将现实不合理的森林结构调整到合理的森林结构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营主体(林业局、林场和股份制公司等)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及国家林业方针政策编制的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利用的中长期规划,以及对生产顺序和经营利用措施的规划设计。
简言之,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营单位以森林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科学地组织森林经营的规划设计。
小班经营法:就是以小班为总体,设计独立的经营目标和经营措施体系的方法。
小班经营法是在林种区内,直接以小班为单位,或合并类似小班为总体单位来组织经营,经营目的和措施也是一致的。
森林调查:也称森林资源调查,是对用于林业的土地进行其自然属性和非自然属性的调查,主要有森林资源状况、森林经营历史、经营条件及未来发展等方面的调查。
森林经理学题库 (1)

名词解释森林经理:是对森林资源进行区划、调查、生长与效益评价、结构调整、决策和信息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森林资源:能够提供森林产品和服务的集合称为森林资源。
包括: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森林区划:是针对林业生产地域辽阔,林区面积较大的特点,根据自然地理条件、森林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对整个林区进行地域上的划分,将林区在地域上区划为若干个不同的单位,以便合理经营。
小班:林班的面积仍很大,其土地状况和林分特征仍有较大的差别。
为了便于调查规划和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经营活动,必须根据经营要求和林学特征,在林班内划出不同的地段(林地或非林地等) ,这样的地段(林地)称为小班。
森林经理调查:是以国有林业局(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调查单位。
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
也称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
每10年开展一次调查。
轮伐期:为了实现永续利用伐尽整个经营单位内全部成熟林分之后,可以再次采伐成熟林分的间隔时间工艺成熟:林分生长发育过程中( 通过皆伐) 目的材种材积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时的状态。
森林收获调整:通过采伐(收获)与更新,将现实不合理的森林结构调整到合理的森林结构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营主体(林业局、林场和股份制公司等)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及国家林业方针政策编制的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利用的中长期规划,以及对生产顺序和经营利用措施的规划设计。
简言之,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营单位以森林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科学地组织森林经营的规划设计。
小班经营法:就是以小班为总体,设计独立的经营目标和经营措施体系的方法。
小班经营法是在林种区内,直接以小班为单位,或合并类似小班为总体单位来组织经营,经营目的和措施也是一致的。
森林调查:也称森林资源调查,是对用于林业的土地进行其自然属性和非自然属性的调查,主要有森林资源状况、森林经营历史、经营条件及未来发展等方面的调查。
森林经营类型的划分及应用

新造型 : 商 品林 经 营 区 内的宜林荒 山荒 地 、 对 疏 林地、 火烧 迹地 、 采伐 迹 地 、 耕还林 地 、 备造林 地 退 预 等地类 进行 人工 更新 造林 或人 工 促进天 然更 新 的经 营措施 为新 造 型 。新 造 型 中含人工 更新 造林 措施 和 人 工促 进天 然 更新措 施 。人 工更 新造林 措施 是针对 宜林荒 山荒 地 、 预备造 林 地 、 耕 还林地 等地类 进行 退 的造林 措施 。 工促 进 天然更 新是 针对 疏林 地 、 烧 人 火 迹地 、 伐迹 地 等地 类进 行 的更新 措施 。 采
摘 要 : 森林分类经营实施后, 森林经营类型已成为森林经营过程中台理经营和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 文章就
林区森林经 营类 型划分及其在森林经 营方 案、 森林 监测 中的应用进行 了论述 。
关键 词 : 森林经营类型, 划分; 应用 中图分 类号 : 7 0 ¥ 5
1 前 言
文 献标识 码 : B 抚育型 : 根据商 品林 经 营 区的林 分经 营 目的 , 对
维普资讯
第 2 卷第 1 9 期 20 0 6年 3月
内蒙 古 林 业 侧 赉 设 计
I n r M , o i o e ly Ile l a l I1 ) sl n e mg l :F r . r r s i t m 1 ( e in t  ̄ v g c f1[  ̄
用材 林 大 、 小径 材进行 采伐 或 经济 树种 的经济 果 中、
实采 摘 的经营措 施 为利 用型 。利 用型 中含 择伐 措施 和 问伐措 施 。
林 经 营类 型 。内蒙 古大 兴安 岭林 区森林 资源 分布 广 阔 , 参加 森 林 资 源 监 测 的工 作 人员 少 , 间 短 、 而 时 任
森林分类与森林区划

第 2 单元 森林分类与森林区划本单元教学目标:掌握林种分类和区划小班的条件与小班区划的具体操作技术;熟悉林种区的划分 内容与方法;了解森林分类、林业区划、森林区划、小班经营法和组织经营类型的概念、意义。
理论知识第 1 节 森林分类一、森林分类的内涵根据 2003 年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规定,把森林(林地)划分为生态 公益林(地)和商品林(地)两个类别。
(一)森林分类经营的意义1.森林分类经营有利于林业“两大体系”建设。
我国林业发展的目标是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 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森林分类经营中的商品林建设主要就是产业型林业建设;公益林建设主 要就是生态型林业建设。
2. 实行森林分类经营可以合理配置林种结构, 做到既能按市场需要组织林业生产又能维护生态效益, 并且能够较好地解决林业作为物质产业部门和公益事业双重功能的矛盾,满足社会对森林不同功能的多 样性需求,这是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3.森林分类经营是森林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能最大限度地解放林地生产力,为森林资产产业化 管理,发展林产工业创造条件。
同时,是把少量有限的资金用在商品林的培育上,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 为化解木材供需的主要矛盾创造机会与条件。
4.实行森林分类经营,建立生态公益林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是现代林业经营管理的新体制、新措 施。
它对理顺政府、社会各部门、林业企业以及个人对森林的责、权、利关系以及对林业经营模式转变 具有重要作用。
5.实行森林分类经营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需要。
由于各种原因,林业进人市场步履维艰,已比 其它行业滞后了,其中一个因素就是生态型林业,其公益性得不到社会的经济投人,一切费用都由林业 部门、林业企业一家承担,造成生态型林场的贫困化。
林场简单再生产都难以维持,要集约经营,增加 科技含量,更是困难重重,实行森林分类经营,就把发展林业置于全社会的大背景下,生态公益林建设 要由代表全社会利益的各级政府投入,使它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促进林业的大发展。
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和《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法(2017)

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和《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法(2017)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财政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长白山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财务局: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和保护管理工作,针对新时期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和保护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国家林业局、财政部对《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法》(林资发〔2013〕71号)和《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林资发〔2009〕214号)进行了修订,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单位要按照《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的要求,及时落实好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等级,进一步做好国家级公益林区划落界工作,切实将国家级公益林落实到小班地块,并据此更新国家级公益林基础信息数据库等档案资料。
在此过程中,不得擅自调整、变更国家级公益林的范围。
国家级公益林区划落界的小班属性数据和矢量数据,应当与当地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成果相衔接。
要严格按照《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法》规定的要求和程序,规范开展国家级公益林动态调整和保护管理工作,严禁随意调整国家级公益林范围,违规使用国家级公益林林地。
更新后的国家级公益林基础信息数据库等数据资料,由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商财政部门同意后,于2017年12月31日前报送至国家林业局。
特此通知。
附件:1.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2.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财政部2017年4月28日附件1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加强对国家级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0号)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级公益林是指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极为脆弱,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发挥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功能为主要经营目的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
林业基础知识相关试题与答案

林业基础知识相关试题与答案Lin ye ji chu ji shi林地管理与经营一)育林1、人工造林:用人工进行植苗、播种等方法营造森林的工作。
2、立地条件:是指造林地作用于森林植物的地形地势和气候、土壤等环境因子的综合。
3、适地适树:就是要使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造林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使一定的营林地段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达到较好的生产水平。
4、全面整地:全面翻耕整理造林地,彻底清除杂草、灌木。
5、撩壕整地:又叫抽槽或沟带整地。
是沿等高线从下而上开挖沟槽,把心土堆在下坡,筑成土梗的一种整地方式。
6、带状整地:在所整地带之间保留一定宽度的生草带,以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的整地方式。
7、块状整地:在种植点小块开垦,块与块的距离依造林的株行距而定。
8、植苗造林:栽植苗木使它生长成林的造林方法。
是目前林业生产上最常用的造林方法。
9、初植密度:也叫栽植密度。
是指人工造林和迹地更新时单位面积上最初栽植的株数。
10、直播造林:是将种子直接播于造林地上,使其发芽生长成林的一种造林方法。
11、封山育林(封育):指对具有天然下种或萌蘖能力的疏林、无立木林地、宜林地、灌丛实施封禁,保护植物的自然繁殖生长,并辅以人工促进手段,促使恢复形成森林或灌草。
(二)针对土壤进行保墒施肥1、黄壤:在热带和亚热带潮湿气候、常绿阔叶林作用下发育而成的土壤。
土壤中富含铁的氧化物,故呈黄色或鲜黄色。
土质粘重,酸性大,含有用磷少。
2、红壤:在暖湿气候和常绿阔叶林作用下发育而成的土壤。
土XXX丰富呈红色,土层中常有红、棕、黄、白交织的网纹。
一般酸性强,有效磷少,剖面深厚。
3、紫色土:在紫色砂页岩上发育起来的土壤。
这种土壤的母质很容易风化,含矿质养分较多,土层疏松,但易遭水土流失,土层浅薄。
4、石灰性土壤:含有碳酸钙或碳酸氢钙等石灰性物质的土壤。
呈中性到碱性反应,含矿物质养分丰富,但对磷酸的固定作用较强。
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和干旱地区。
森林经理学必备知识点

需要掌握的概念:1.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也可称为森林经营管理,它是对森林资源进行区划、调查、分析、评价、决策、信息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通过实施方案,并定期检查、修订,作为国家林业计划、发展、规划的依据,作为建局建场,发展林业,长期开展经营的法令性文件,同时对森林实行定期复查管理的一系列工作,则称森林资源经营管理2.林业区划;是在调查和分析了一个森林经营单位森林资源的分布规律之后,根据确定的林业发展方向,把林区划分成若干个具有不同经营目的的经营区域3.利率: :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本金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4.复利式、上期末的本利和作为下一期的本金,在计算时每一期本金的数额是不同的。
复利的本息计算公式是:F=P(1+i)^n5.林班、在林场的范围内,为便于森林资源统计和经营管理,将林地划分为许多个面积大小比较一致的基本地域单位6.小班、根据经营要求和林学特征,在林班内划出不同的林分地段小班是为了清查森林资源,统计计算森林资源,便于开展森林经理活动,在林班内划分为若干个生物学特性和经营特征一致,而且与其它相邻的地段在经营措施上有差异的地域小区地段叫小班。
根据经营的要求和林学特征,就是内部特征一致、经营目的一致、经营措施一致、而且与相邻地段有明显的区别,这样划分出来的地段8.指标:是对标准某个方面的度量,是可测定或描述的定量或定性的变量,并可定期观测其变化趋势。
9.自然保护区:是指在不同的自然地带和大的自然地理区域内,划出一定的范围,将自然资源和自然历史遗产保护起来的场所。
10.森林区划、:针对林业生产的特点,根据自然地理条件、森林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对整个林区进行地域上的划分,将林区区划为若干个不同单位的工作11.一类调查: :也就是国家森林资源清查或大区性的森林资源清查。
在林业部组织下实施,复查间隔期为5年。
12.工艺成熟:将林分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皆伐)目的材种的材积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时的状态称为工艺成熟,此刻的年龄称为工艺成熟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区划是多级的 : 国有部分的区划系统, 分别下述情况进行林地区划:
天然林区,实行四级区划,即把大的天然林区 划分成林业局→林场→营林区(分场、工区)→ 林班。
人工林区已建林场,一般实行三级区划,即 国有林场→营林区(工区、作业区)→林班。
集体(个体)部分的区划系统,一般实行三级 区划,即:县→乡→村 。
◆经营区划分的细致程度,决定于林区的经 济条件、自然条件和经营强度,
◆经营区的命名主要体现在经营方向与主要 的经营目的上,是以具体的林种冠之。
三、组织经营类型
(一)经营类型的概念及组织经营类型的意义
在同一林种区内, 一些在地域上一般 不相连接,但林况、立地条件和经营目的基 本相同,并需采取统一的经营方针及林学技 术计算与经营措施的许多小班组合的总体, 叫做经营类型,也就是过去所说的作业级
五、林班区划(Compartment division)
林班就是为了森林清查, 计算森林资源和 管理森林,在林场范围内,把林业用地区划成若 干具有固定界线,且面积基本平衡的永久性的 土地区划基本单位,就叫做林班。林班与林班 之间的界线叫林班线(compartment line)。
⑴ 林班有固定的界线;
涵义
⑵ 林班是永久性的经营单位;
⑶ 面积比较平衡,便于统计计算森林资源,
便于组织更大的营林单位;
⑷ 林班是技术计算和技术组织的单位;
⑸ 林班不是行政单位,它是森林经营管理
的土地区划单位。
★ 林班区划的方法
⒈人工区划法
优点:技术设计简单,排 列整齐,图像明显,面积 均匀,易识别方向,只适 宜于平原、浅丘和立地 条件变化不大的地区。
四、小班经营法
小班经营法是组织森林经营单位的一种 特殊形式,它只适于十分集约经营的组织经 营单位要求,按小班固定经营小班或小班经 营组为单位,设计与实施经营措施的组织经 营方法,就是小班经营法的中心内容。
小班经营法特点
⒊综合区划法
★ 林班区划的原则
◆ 便于作业,便于生产 ◆ 利用自然境界线作林班线 ◆ 根据地形地势、经营目的以及森林的特点来
考虑林班的形状 ◆ 确定林班面积的大小考虑以下因素:森林经
理等级;林区面积的大小;火灾危险等级
第二节 组织森林经营单位
一、组织经营单位的意义
二、林种区的组织 林种区就是在土地地域上相互连接,其内
营林区区划的原则是:
(一)在生产和生活方面,根据有效的经营活动
半径范围, 特别是护林防火工作而设置的管理单位,
考虑作业区的境界范围;
(二)确定经营区的大小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⑴资源分布状况 ⑵树种特性 ⑶居民分布状况
⑷地形地势
⑸火灾危险等级 ⑹经营水平
⑺交通条件
(三)营林区的界线
(四)营林区的经营面积
森林区划及组织 森林经营单位
Forest resource management
第四章 森林区划及组织森林经营单位 第一节 森林区划 第二节 组织森林经营单位
第一节 森林区划
一、森林区划的意义
森林区划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 就整个林 区的土地进行调查、经营、管理并进行地域 上的划分。 森林区划是森林经理的外业组成 部分,也是实施森林经营的重要手段。森林 区划是森林资源清查及科学经营管理森林的 基础,也是林业生产的一项基本建设。
缺点:在一个林班内,无 论地形、地势,还是树 种等调查因子都很复杂, 林班线不可作交通线, 经营管理十分不便,对 于山区和丘陵地区不适 用。
⒉自然区划法
优点:充分照顾地形地 势的特点,地形地势和 其它条件简单。林班 线可作交通线,可作 集运材道,管理方便, 尤其适用于山区。 缺点: 排列不整齐, 林班面积大小不一致, 形状不规整,图象不明 显,林班线不能用来 识别方向。
森林区划的意义
★ 便于进行森林资源清查,便于森林资源的 计算统计,分析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 有利于森林经营单位的划分和组织; ★ 便于根据林区内部特点因地制宜地确定经
营方针和设计经菅措施,组织林业生产; ★ 便于进行各种技术经济核算。
森林区划与林业区划区别
林业区划是在调查和分析了一个森林经营单位森 林资源的分布规之后,根据确定的林业发展方向,把 林区划分成若干个具有不同经营目的的经营区域。可 见,森林区划的目的是进行森林资源管理和组织林业 生产; 而林业区划的目的是按照森林分布的条件和规 律,以及最适的经营方向,来制定林业发展规划。森 林区划是在林业区划原则指导下进行具体地域上经营 管理的划分、落实,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可在较长时 间内起作用。
(二)组织经营类型的依据
1.林分树种差异 2.林分起源的差异 3.立地质量等级的差异 4.立地类型或林型的不同 5.经营目的的不同
三、组织经营类型的详细程度与命名
组织经营类型的详细程度取决于森林经 营水平高低,设计措施实施的可能性,林分 的差异性,林区面积大小,经营目的、经济 条件好坏等因素。
命名一般以主要树种命名,也可结合林 分特点和培育目标来命名(立地条件、优势 树种、培育目标)。
◆ 根据森林经营强度的不同及开发运输的条件 的差别,划分不同的经营区。
★林种区的划分方法(原则) ◆不允许一个林班被两个不同的经营区划开,
即一个经营区,包括整个林班。 ◆划分经营区时,一般先通过照片或平面图
划分,第一次经理会议应有一个初步方案,然 后在外业现地确定界线,第二次经理会就正式 确定下来。
部经营强度一致,有相同的经营目的,并采取 同一经营制度和利用制度的所有林分或地段 的经营实体。因此,过去又把林种区叫做经营 区。
★ 划分林种区的依据
◆ 依据森林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来划分, 不同 类型的森林,划分不同的经营区。按《森林法》 的规定,划分为有五类, 即用材林经营区;防护林 经营区;经济林经营区;薪炭林经营区和特种用 途林经营区。
二、林业局的区划
总的区划原则是,应根据省或大片林区的林 业规划,或某流域的具体情况,合理布局,区划出 林业局的大小。
林业局经营面积(指林业用地面积)以15- 20万公顷为宜,
三、林场的区划
林场区划的原则有以下三条: 1.关于林业生产 2.关于林场界限 3.林场的经营面积
四、营林区区划 (Forest 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