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16《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苏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16《小石潭记》教案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16《小石潭记》教案苏教版

《小石潭记》备课内容执教人备课【课题】《小石潭记》【教学目标】1.积累常见文言实词:佁然、明灭、邃、清、隶等;积累常见文言虚词:以、其等。

2.学习课文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借景写情的手法,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重点难点】学习课文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借景写情的手法,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具准备】【教学过程】(分课时备课)第一课时时间:年月日课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美,不必说那滚滚的长江、黄河,也不必说那波光粼粼的秀美西湖,单是那水清境幽的永州小石潭,就激发了柳宗元多少的情思与惆怅。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游览小石潭,和柳宗元一起去感受他那特有的情怀。

(二)交流预习,展示成果1.小组内交流预习成果2.分组展示预习内容一组:走近作者柳宗元及本文写作背景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字子厚,祖籍山西河东郡(今山西省永济县),人称“柳河东”。

他生长在长安,晚年被贬柳州,亦称“柳柳州”。

柳宗元文学上的成就比较突出,是杰出的散文家,对当时古文运动的发展影响很大,与韩愈并称“韩柳”。

他的寓言小品,短小警策,含意深远,讽刺社会丑恶,揭露政治腐败,语言锋利简洁,风格严峻沉郁,表现了杰出的讽刺才能,使寓言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著名的如《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等。

他的传记散文,大多取材于当时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人物,反映人民的悲惨生活,揭露尖锐的社会矛盾,如《捕蛇者说》。

他的山水游记散文,以《永州八记》为代表,描写景物准确、生动、传神,语言精美清丽,而且往往融入了作者悲愤苦闷的情绪,艺术价值很高。

此外,他还有一些政论、文论和哲理散文,阐述了他的民本思想、朴素的唯物论思想和“文以明道”等文学主张。

著作有《柳河东集》45卷。

写作背景:关于“记”和《小石潭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第16课《小石潭记》学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2)doc

第16课《小石潭记》学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2)doc

《小石潭记》(一)
学习目标:能借助工具书读懂课文,掌握一些实词的意思,能熟练朗读课文。

课前学习:自读课文,查找有关资料了解柳宗元。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教学反

1 布置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顺文章。

自由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

2 组织学生单个读、分组读、集体
读。

3 评价交流相互评价第二块:疏通文章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教学反

1 布置要求:掌握重
点实词的意义,读
懂课文。

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懂课文,划出工具书无法解决的难理解的
字词,准备交流。

2 组织交流。

交流学习成果,共同讨论解决疑难
词句。

3 组织评价自我评价
课后学习:背诵课文,查找有关资料了解《永州八记》。

《小石潭记》(二)
学习目标: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课前学习:查找有关永州小石潭的资料。

课堂学习:
第一块:检查背诵课文
教学步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教学反思1 组织背诵。

背诵课文
第二块: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步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 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小石潭
要开发旅游资源,在潭边要修
建一座亭子,请你给亭子命名,
并撰写一幅对联。

自我思考
小组交流、讨论
2 组织交流班级交流
3 组织评价自我评价、相互评
价,选出最好的名
称和对联。

课后学习:
1.收集本地风景名胜的楹联。

第16课《小石潭记》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6)doc

第16课《小石潭记》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6)doc

小石潭记教学目标1、掌握记叙的顺序。

2、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技巧与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有意观察的能力。

3、体会作者笔下永州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掌握记叙的顺序。

2、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技巧,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树、石、水、鱼特点及对它们的准确描写。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出示课件导入二、整体感知1、学生根据工具书、课下注释,自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顺序,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第一段,写小石潭的出现、潭的结构特点及周围景物。

第二段,写潭中游鱼。

第三段,写潭水的源流。

第四段,写作者游览感受。

第五段,写作者游览感受。

3、朗读课文,体会文章中写景的优美文字,找出欣赏点,为什么?(1)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坻、屿、嵁、岩,形状各异,写出了潭的奇特可爱。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三句描写潭边景物。

“蒙、络、摇、缀”观察入微,刻画精确。

(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特写游鱼,游鱼空游无依,实则旁衬水清。

(4)“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写鱼的情态。

“佁然”“俶尔”“翕忽”写得惟妙惟肖。

“乐”字写鱼,也是写人的心境。

(5)“潭西南面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明、灭,描写溪水因岸势曲折而时隐时现的状态,写得真切、形象。

(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笔意飘渺,引人遐想,“其岸”“其源”补述出“望”的对象。

(7)“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凄、寒、悄怆,写出了作者独特的感受。

4、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教师提问,作者是如何运用多种技巧,细致描写事物的?(1)先声夺人。

如第一段,写小石潭的出现,采用了先声夺人的手法,如“隔篁竹,闻水声”,用“鸡珮环”的比喻形容水声悦耳,用“心乐之”的主观感受启动读者的兴趣,然后写“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就十分令人神往。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小石潭记》教案(1)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小石潭记》教案(1)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为:①全石以为底(动词,当“作为”讲)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动词,“成为”)
清①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形容词,清澈)②以其境过清(形容词,冷清)
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②不可知其源(助动词,能够)
5、学生提出问题解决。
预习课文字词,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小组合作学习,疏通字词
结合注释翻译句子
2、借助工具书,给生字词注音。
3、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字词。、
(二)问题导学:
1、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及感情。
2、小组合作学习,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3、掌握重点字词。(小组解决)
西、下、以、参差、可、皆、若、下彻、怡然、俶尔、蛇行、凄神寒骨、隶、从、小生。
3、翻译全文。
4、一词多义
以:①全石以为底(介词,用)③以其境过清(介词,表原因)
《小石潭记》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时
主备教师:
十六课《小石潭记》
授课教师:
教学
目标:
1、知识目标: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
2、能力目标: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文中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
重难
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
2、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
三、达标训练当堂反馈
(1)重点词语解释:
水尤清冽( )为坻( )潭中鱼可百许头( )
日光下澈()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
斗折蛇行( ) ( )犬牙差互( )
悄怆幽邃( )四面竹树环合( )无所依( )
2重点句子翻译: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小石潭记》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小石潭记》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 豪感,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 的博大精深。
02
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新课
总结词:激发兴趣
详细描述:通过展示小石潭的照片或相关视频,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引导学 生进入学习状态。
整体感知
总结词
朗读与初步理解
详细描述
首先让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字音和断句,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 文章大意,把握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
布置作业
总结词
巩固与提高
详细描述
布置相关练习题,如翻译、默写、阅读理解等,帮助学生巩固所 学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同时,要求学生课外收集有关柳宗 元的资料,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03
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
难点1
理解文中的景与情。
难点2
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难点3
掌握文中运用的多种表达技巧。
重点
02
深入理解
总结词
分析重点与难点
详细描述
针对文章中的重点和难点,如“斗折蛇行”、“犬牙差互”等词句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和写 作技巧。
拓展延伸
总结词
比较阅读与思考
详细描述
选取与《小石潭记》主题、风格相近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思考不同作家对同一主题的 异同之处,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01
03
重点1
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重点2
理解文中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
重点3
了解柳宗元的文学风格和思想内涵。
04
教学评价与反馈
学生自评
自我认知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反思 ,评估自己在《小石潭记》一文 中的理解程度,是否掌握了文中 的重点和难点。

八年级语文上册16《小石潭记》教学设计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16《小石潭记》教学设计苏教版

《小石潭记》教学目标1.检测并巩固学生文言字句的理解。

2.通过品析景物描写,让学生领会景中所寓之情。

3.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探究柳苏在贬谪中不同的情怀抒发。

教学重点1.品读景物描写,归纳景物特点及描写方法。

2.联系背景领会作者景物描写中所抒之情。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阅读探究柳苏在贬谪中不同的情怀抒发。

教学内容一、检测巩固二、细读品析1.品读景物描写,归纳景物描写的特点及写法。

2.分析作者情感变化及其变化原因。

【学法指导】(1)快速浏览课文,在文中划出描写景物的句子。

(2)写法上的特点可以从①写作手法:如动静结合、正面、侧面描写②修辞等角度考虑。

(3)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完成表格。

(4)小组合作交流,知者帮助未知者。

3. 完成表格描写景物景物特点(四字短语概括)写法上的特点情感的变化及变化原因变化:原因:4.探讨交流:作者在游览小石潭的过程中情感有怎样的变化?根据课文内容分析变化的具体原因。

讨论明确:快乐的原因:声音清脆悦耳、水清澈、鱼的欢快;心情变化的直接原因:小溪岸势的曲折“不可知其源”;环境的“寂寥无人”、“悄怆幽邃”;心情变化的根本原因:触景生情,在这样幽静冷清的环境中想起自己坎坷的遭遇经历就如同小石潭一般,景色虽美,却无人赏识,前途不可知。

5.归结主旨本文以生动的笔法描写了小石潭石、水、游鱼、树木等景物,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悲凉凄怆的心情。

语言简练生动,刻画景物细腻逼真。

三、比较阅读通过对比阅读探究柳苏在贬谪中不同的情怀抒发。

《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苏轼在这首词中情感变化的轨迹为:苦闷释怀2.苏轼在这首词中所流露出的情感与柳宗元的有何不同?你更赞同哪一种?3点评:柳宗元之后,北宋大文豪苏轼大起大落,颠沛流离,却在遭贬后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这样的一种大胸襟,大气魄,大智慧,不是更值得我们学习吗?四、课堂小结人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与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第16课《小石潭记》教案(苏教版初二上)doc初中语文

第16课《小石潭记》教案(苏教版初二上)doc初中语文

第16课《小石潭记》教案(苏教版初二上)doc初中语文柳宗元教学目的1、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点,用鲜亮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

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重点难点1、重点:背诵及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2、难点:明白得文中的乐与忧。

教学时刻二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

篁竹清冽为坻为屿为然尔翕忽差互寂寥悄怆幽邃2·熟读课文,初步明白得大意。

二、导入1·作者简介本文选自«柳河东集»原名«至小丘小石潭记»简称«小石潭记»。

作者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酉永济县)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伙儿之一。

他和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对当时文风的改革、散文的进展起过重大的推动作用。

唐永贞元年(805年)与刘禹锡等一起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革新。

他认为官吏是人民的仆役,并非人民是官吏的仆役。

2·背景由于遭到以刘贞亮为代表的宦官势力和以韦皋为代表的官僚势力的反对,革新集团失败了,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

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因此就以游山玩水,观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

他在永州发觉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点,记了其中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

永州的州治在今湖南省零陵县。

«永州八记»的人处名胜是:西山、钴拇潭、钴鲤潭西小丘、小石潭、袁家渴、石渠、石涧、小石城山。

这八篇游记各自成篇,但前后连贯,构成一个整体,展现出永州漂亮的山光水色。

3·解题«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地清寂苦闷、抑郁悲伤之情。

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予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初二语文教案)十六 小石潭记 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教学教案

(初二语文教案)十六  小石潭记 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教学教案

十六小石潭记教案(苏教版八班级上)-教学教案[教学目的]1、疏通文意,落实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理清课文的思路结构。

3、同学体会的感情。

[教学重点]目标1、目标2[教学难点]目标1教学步骤:一、课前三分钟:〔3分钟〕1、按说一那么新闻。

2、抽一同学从内容、仪态和技巧方面评价。

〔目的在于促使同学认真听讲,练习口才,让说话者也有紧迫感。

〕〔备同学〕假犹如学讲得不好,老师应赐予订正,同学评价假设不知如何说起,老师要赐予教导。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分钟〕唐代有一位有名作家,他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

在此期间,写下了一组有名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

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他写的?黔之驴?,同学们猜猜看,这位作家是谁〔生答:柳宗元。

〕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永州八记?之一的?小石潭记?。

〔板书课题。

〕三、整体感知课文。

〔备同学〕假犹如学未做充分预习,老师要预留时间给同学朗读课文。

检查预习时,要求同学落实把握字词。

解释及翻译。

1.同学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预习,落实字词。

投影显示:①给以下字词注音。

A、篁竹〔〕清冽〔〕为坻〔〕B.为屿〔〕为嵁〔山甚〕〔〕佁然〔〕C.俶尔〔〕翕忽〔〕差互〔〕D.寂寥〔〕悄怆〔〕幽邃〔〕②以下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底。

B.潭中鱼可百许头:潭中的鱼可以数出有百多条。

C.佁然不动:〔鱼影〕呆呆的一动不动。

D.凄神寒骨: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

3.抽查同学朗读课文,全班同学齐读课文。

四、教学目标完成过程。

〔目标2〕〔备同学〕以下操作先由老师提出问题,同学独立思考并通过小组争辩完成,其他同学自由发表意见。

假犹如学觉得问题较难的话,老师要做充分的提示,并要求中等偏下同学能有时机发表意见。

1.引导争辩以下问题。

投影显示以下问题。

①是怎样发觉小石潭的请用译文答复。

明确:隔着茂密的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动听声音,我的心情也欢快起来。

八年级语文上册 16《小石潭记》教案 (新版)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16《小石潭记》教案 (新版)苏教版

作文训练《小石潭记》
通过反复诵读,推敲、揣摩、品味小石潭的特点
仔细体会景物描写的特
必要的教学资料准备: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借山水游记,书胸中愤郁的散文由于八记遗址在永州城郊,故称《永州八记》分别是《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古代称熨斗为钴鉧,钴鉧潭河床底面都是天然石头,凹陷甚深,潭面象古代熨斗,故名之)《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文章的生活背景:
困居永州的十年永州,在唐时僻远荒凉州司马只是安置流放官员的一种名义上的职务其在永州的十年,是生平最为困厄,最为艰难,心情也最为孤寂郁愤的十年,然而不幸的遭遇,却使柳宗元的才思得到了强烈的激发,发言为文,莫不悲恻动人,寓言、山水游记等都取得了光辉的成就《永州八记》,《段太尉逸事状》,《三戒》,《捕蛇者说》等篇章都作于此
教学设计:
(表现作者心境的是“孤”和“独”两个字在孤寂、冷清、
柳宗元
永州做司马期间也写了诸多的优秀作品,代
③小石潭的全貌怎样?
(潭底为整块石头,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其声,
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有一个字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
远,是一种形象化的表现手法这种写景的方
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作者
字子敬”又文中“夫人河东柳氏”句下注:。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小石潭记》教案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小石潭记》教案 苏教版

十六小石潭记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掌握文言实词、虚词。

3.正确翻译课文。

4.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借景写情的写法。

5.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

2.掌握文言实词、虚词。

教学难点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借景抒情的写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积累文言词汇,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理解内容。

教学难点积累文言词汇,了解文言现象。

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柳宗元的《江雪》→介绍柳宗元→听配乐朗诵《小石潭记》二、自主学习(一)自学提纲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恰当停顿。

2.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结合注释译讲课文,并在课本上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句。

)(二)自主学习(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回)(三)自学检测2.朗读比赛(首先2名中等生走上讲台朗读,优等生点评)然后听配乐朗诵或教师X读。

内容:全文要求:①快速大胆走上讲台②声音宏亮,中速朗读③读准字音,恰当停顿(1-14题后进生板书,中等生批改,15、16题优等生口答)三、合作探究同学们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互动解决。

如:学生在自主学习疏通文意时有疑难的文言词汇或重点句。

又如:教师点拨疑难问题:译讲课文1、2、3段:(中等生口头译讲、优等生或教师补充)要求:先读原文后翻译;重点字必须翻译出来;翻译通顺。

强调:(1)如鸣佩环,心乐之:像是人身上佩戴的玉佩和玉环相互撞击而叮当作响,听了令人心中很是快乐。

(2)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

西,方为名词用作状语译作“向西”此类现象还有:下见小潭中的“下”;潭西南而望中的“西南”翻译时都要在前面加个“向”“在”之类的介词。

(3)全石以为底:这是个倒装句,应该按这样的顺序翻译“以全石为底”。

(4)斗折蛇行:这是个省略句,翻译时应该把省略的主语“小溪”加在句首;这个句子中还有两个词类活用的现象:斗和蛇,解释时我们也加了几个字译作“像北斗星那样”、“像长蛇爬行那样”。

第16课《小石潭记》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3)doc

第16课《小石潭记》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3)doc

《小石潭记》一、目标与要求1.通晓文章大意并背诵全文。

2.了解一些文言实词与虚词的用法。

3.理解作者借游记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与导设计①学法指导这篇课文内容并不多,但其中不少字和词不大好认,也不大好懂,因此,先要过文字关,理解各个字同、各个句子了含义,做到能够通泽全文。

然后把重点放在对作者的抑郁忧伤之情的理解上,思考一下,是什么引起作者的忧伤之情,在文中哪些语句中得到体现。

同时,还要学习本文的写法,本文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这种特写镜头与总写景相结合的方法是值得借鉴的。

①重点与难点1.全文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总写小石潭全貌。

写了竹、水、潭、石、树等。

第二部分2一3: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并写到了小溪的走势。

第三部分(4):写幽静的环境,抒发作者抑郁忧伤的心情。

第四部分(5):补充交待同行的人。

2课文的语言特点。

这篇课文的语言有以下特点:简洁而又丰富,细致而生动,用短句产生节奏感,读起来悦耳动听,字里行间还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

因此,从语言上看,这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

3.如何准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篇游记是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写,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

因为被贬谪,作者的心请常常是忧伤悲凉,欲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

这种情感,从文中的"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造邃中可以看出。

但是,文中表现的又不完全是郁郁寡欢的心情,在抑郁忧愁的基调中,仍可见一些乐意,这从鱼儿"似与游者相乐"的描写中隐约可知。

O问题与方法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从小山丘向西边走一百二十步,隔着一片竹林,听见水的声音,非常悦耳,好像佩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一样,心中高兴而好奇,想看看究意是怎样的一片水,于是砍倒竹子,辟开一条道,这样就发现了隔着竹林的小石潭。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小石潭的全貌是: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部分,有的翻卷过来露出水面;四周树长得很茂密,高高低低,随风飘摇;潭水很清,有鱼儿游动。

4.16小石潭记教案1(苏教版八年级上)

4.16小石潭记教案1(苏教版八年级上)

16 小石潭记[教学目的]1.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

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3.了解“如”“若”“似”的不同用法及“以”“为”在文中的用法。

[教学重点]背诵及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树、石、水、鱼特点及对它们的准确描写。

[教学时间] 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教学过程]1.由“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流”导入。

2.简介作者,背景,解题。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

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3.生初读课文,圈出生字、生词。

4.师范读课文,生轻声跟读,并补充。

参差寂寥摇缀隶怆5.师生共同疏通文意。

(1)古今异义。

去:(古)离开(今)前往,到某处怡然:(古)静止不动的样子(今)痴呆或深思的样子小生:(古)年轻人(今)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2)一词多义以:①全石以为底(介词,用)②卷石底以出(承接,“而”不译)③以其境过清(介词,表原因)为:①全石以为底(动词,当“作为”讲)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动词,“成为”)清:①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形容词,清澈)②以其境过清(形容词,冷清)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②不可知其源(助动词,能够)差:①参差披拂(形容词,长短不一)②其岸势犬牙差互(动词,交错)(3)翻译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③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判断。

“若”“似”“如”都可以用来打比喻,但有时不一定是打比喻。

试分辨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哪些不是。

①闻水声,如鸣佩环。

()②皆若空游无所依。

()③似与游者相乐。

()④天涯若比邻。

()[课堂练习]1.读,背。

八年级语文上册 16《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16《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苏教版

小石潭记一、预习要求:1、熟读全文;2、借助书下注释以及工具书疏通全文。

二、文本细读第四单元选的课文都是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名篇。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的著名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作者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小石潭的各种景物,着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幽怆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贬官失意时的悲凉、凄怆的情感。

全文不足200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画意。

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本课教学准备通过诵读和展示画面引导学生感知美,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习文章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三、教学流程:【教学目标】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写景抒情的方法。

2、感受作者孤独悲凉的心境。

【教学重难点】1.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2.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借景写情的方法。

3、感受小石潭的美景,并从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方法】诵读教学法、情景激励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给加点字注音清洌()坻()嵁()佁然()俶尔()翕忽()差互()寂寥()悄怆()幽邃()二、导入新课1、访名山游大川实乃人生一大乐事,面对充满诗情画意的山山水水,我们总会心旷神怡、浮想联翩,既能获得美的享受,又常有许多感悟。

然而有那么一位名人,面对秀丽奇特的自然风景,却觉得“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不信?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石潭记》,与他同游,去感受他那特有的心境。

今天我们学习《小石潭记》。

2、介绍作者、背景、解题: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

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

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

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

他在永粥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石潭记》
教学目标
1.检测并巩固学生文言字句的理解。

2.通过品析景物描写,让学生领会景中所寓之情。

3.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探究柳苏在贬谪中不同的情怀抒发。

教学重点
1.品读景物描写,归纳景物特点及描写方法。

2.联系背景领会作者景物描写中所抒之情。

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阅读探究柳苏在贬谪中不同的情怀抒发。

教学内容
一、检测巩固
二、细读品析
1.品读景物描写,归纳景物描写的特点及写法。

2.分析作者情感变化及其变化原因。

【学法指导】
(1)快速浏览课文,在文中划出描写景物的句子。

(2)写法上的特点可以从①写作手法:如动静结合、正面、侧面描写②修辞等角度考虑。

(3)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完成表格。

(4)小组合作交流,知者帮助未知者。

3. 完成表格
4.探讨交流:作者在游览小石潭的过程中情感有怎样的变化?根据课文内容分析变化的具体原因。

讨论明确:快乐的原因:声音清脆悦耳、水清澈、鱼的欢快;
心情变化的直接原因:小溪岸势的曲折“不可知其源”;环境的“寂寥无人”、“悄怆幽邃”;
心情变化的根本原因:触景生情,在这样幽静冷清的环境中想起自己坎坷的遭遇经历就
如同小石潭一般,景色虽美,却无人赏识,前途不可知。

5.归结主旨
本文以生动的笔法描写了小石潭石、水、游鱼、树木等景物,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悲凉凄怆的心情。

语言简练生动,刻画景物细腻逼真。

三、比较阅读
通过对比阅读探究柳苏在贬谪中不同的情怀抒发。

《水调歌头》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苏轼在这首词中情感变化的轨迹为:苦闷释
怀
2.苏轼在这首词中所流露出的情感与柳宗元的有何不同?你更赞同哪一种?
3点评:柳宗元之后,北宋大文豪苏轼大起大落,颠沛流离,却在遭贬后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这样的一种大胸襟,大气魄,大智慧,不是更值得我们学习吗?
四、课堂小结
人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与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我们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自己压垮,要相信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

我们要感谢柳宗元,如果没有被贬的柳宗元,中国文化也就少了一篇传诵千古的经典名作;也少了一个可以让心灵栖息的地方。

时光流转千年,湮没了那曾显赫一时的权贵,留下了那些失意文人的传世佳作,让我们记住这些用失意成就的永恒经典吧!
五、作业布置
1.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政府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课文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100字左右)
2.完成《伴你学》P63“迁移运用”。

板书设计:
感情变
化主要感情
《小石潭记》柳宗
元乐忧悲凉、凄怆
水调歌头》苏轼苦闷矛盾释怀旷达豁达、乐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