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养成教育的意见
大学生文明素质提升办法
大学生文明素质提升办法一、科学知识教育,重在学科常识。
崇尚科学,不封建迷信,不传教。
加强科学和人文知识的教育学习活动,掌握学科常识和人文知识,努力提高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
二、卫生常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注重个人卫生,勤洗头、勤洗澡,勤换衣;注意食品卫生,不吃过期变质的食品。
注重公共区清洁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乱贴乱画,自觉维护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干净与整洁。
三、和谐人际关系教育。
要学会与人相处交往,同学间相处要以诚相待,互相尊重,宽以待人。
遇事要冷静、主动沟通、多换位思考,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包容。
坚决禁止吵闹、挑拔事非、打架斗殴等影响团结的现象发生,建立和谐文明的宿舍、班级、朋友和恋爱关系。
生活学习中,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四、文明礼貌教育。
使用文明用语,注重文明礼仪;着装打扮得体,不奇装异服,不蓬头垢面,不着宗教服饰;公共场合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做有损大学生形象的事,不做有违文明和道德风尚的事,不做违法、违纪的事;生活中互相谦让,以礼相待。
五、勤俭节约教育。
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做到人走灯灭,节约用水,用餐倡导光盘行动,尽量不使用易产生白色污染的一次性用品。
生活简朴,不奢侈,不浪费,不攀比。
六、安全常识教育。
安全意识警钟长鸣,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
切实防火防盗,不在寝室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人走断电,注意用电安全;注意个人财务安全,银行卡、贵重物品妥善保管,密码、身份证、学生证等重要物件的信息做好保密。
交通安全教育,不无照驾车、不酒后驾车,不超速,不违章,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走斑马线。
防骗教育,不轻信网络、电话、短信等虚假信息,不贪便宜、不存侥幸心理,不轻信陌生人,不私自校外住宿,不带校外人员进宿舍。
七、心理健康教育。
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乐观开朗、不钻牛角尖。
不张狂、不自卑,面对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困难,积极应对,学会减压,遇事主动倾诉,寻求帮助。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公布日期】2004.11.17•【文号】教社政[2004]13号•【施行日期】2004.11.17•【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教育部属各高等学校: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各级宣传、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积极推进形势与政策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是,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的新情况、新问题,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还存在一些亟待加强的地方。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不断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现就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1.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形势与政策教育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
要根据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针对性。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进行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教育;进行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教育;进行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外政策,世界重大事件及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教育。
加强高校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路径探究
加强高校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路径探究当前,我国高校的学生群体日益年轻化,大学生群体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也日趋不稳定。
针对这一现状,以教育为基础的治理思路已经成为当今高校治理的重要方向。
而在针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教育时,基础文明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本文将从路径和方法两个方面来探究如何加强高校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
一、路径1. 目标教育要加强高校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首先要确立目标教育的意识,也就是说,要明确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目标教育要贯穿于高校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活中,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因此,要逐步落实明确的目标,具体的落实过程如下。
(1)立足文明素质目标,制定“标准”制定文明素质目标的同时,也需要定制“标准”,即制定明确的文明素质要求。
要广泛征求大学生、教师、家长、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具体参考标准和文明行为规范。
(2)强化基础教育,制定专业课程计划大学的教育目标是以学科知识为核心,注重学科技能、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此,需要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将基础文明教育贯穿其中,逐步落实到专业教育与文明教育的有机融合。
2. 学生辅导一定程度上,学科教育的发展依赖于个人学习的进步,因此,学生辅导是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同时,在开设学生辅导课程并组织学生参与时,还要注意以下事项:(1)自主选修,强调多样性要提供多样性的主题和课程选择,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时间灵活选择学习内容。
(2)组建良好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先建立符合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3)科学评估成绩采取常规考试、平时考试等方式来科学评估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成绩,将评估结果作为学生道德素质的反馈,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成长。
3. 社会实践高校学生由于年龄较轻,对社会缺乏充分的了解。
因此,社会实践是能够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现象,显著提高他们文明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
16号文件配套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 2005年2月1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1.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对于加深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不断加强,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新变化,大学生社会实践还存在薄弱环节,社会实践的方式方法、形式途径还不多,社会实践的新体制新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建设还不能满足需要,一些高校领导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办法不多,全社会共同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局面尚未形成。
必须在巩固已有工作成果基础上,采取更加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使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
二、进一步明确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总体要求和工作原则3.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以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大学生基础文明现状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基础文明现状的成因分析及对
策
近年来,大学生基础文明现状出现了一定的下降,这给社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那么,大学生基础文明现状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首先,大学生基础文明现状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家庭教育的不足。
家庭教育是孩子基础文明素养的重要基础,但是由于父母繁忙的工作,很多家庭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教育孩子,从而导致孩子缺乏基础文明素养的培养。
其次,大学生基础文明现状的下降也与学校教育有关。
学校教育的重点放在学术知识的学习上,而忽略了文明素养的培养,使得学生缺乏文明素养的认知和实践。
最后,大学生基础文明现状的下降也与社会环境有关。
社会环境中存在着许多不良信息,这些信息给学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使得学生缺乏文明素养的认知和实践。
针对大学生基础文明现状的下降,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对策。
首先,家庭教育应该加强,父母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教育孩子,使孩子养成良好的文明素养。
其次,学校教育也应该加强,学校应该开设更多的文明素养课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文明素养的知识。
最后,社会环境也应该加强,政府
应该加强对不良信息的监管,净化社会环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文明素养的知识。
综上所述,大学生基础文明现状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家庭教育的不足、学校教育的忽视以及社会环境的不良信息所导致的。
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建设,以提高大学生基础文明素养的水平。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意见1.文明举止。
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诚信教育,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不断提高学生道德修养。
着重培养学生遇见师长、同学、朋友能主动问好;说话文明、举止得体;在公共场所或参加集体活动讲究秩序、主动排队等良好行为习惯。
2.健康生活。
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抵抗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
教育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着重培养学生早睡早起;合理饮食;勤洗澡、勤换衣;不乱扔垃圾、自觉维护公共卫生;勤俭节约,主动拒绝小摊小贩商品;穿着得体,不奇装异服、不留怪异发型、不染发;勤做家务,积极做力所能及的事;心态阳光,积极锻炼等健康生活习惯。
3.安全自护。
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认真开展安全知识教育,组织开展安全演练活动,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识,形成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着重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争抢,主动礼让;不玩火、不玩水、不玩电;妥善保管好物品,严防丢失;自我保护意识强,不随便轻信陌生人等安全行为习惯。
4.有效学习。
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注重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着重培养学生科学预习、规范书写、广泛读书、积极思维、快速记忆、大胆讲演、热烈互动、踊跃表达、主动学习、愉快学习、积极探究、大胆质疑、自我检测等良好学习习惯。
各学校要根据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学校文化传统等实际情况,研究制订学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目标和具体内容。
三、实施途径(一)突出学校教育主渠道。
学校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
要牢固树立“育人”理念,将教书育人落到实处。
要以学生日常生活为源,从小事做起,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纳入学校课程、融入学校生活。
要着重培养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健康生活习惯、安全行为习惯等。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doc
附件2.《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
附件3.《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
附件4.《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
附件5.《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
附件6.《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哲学社会科学教学中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用优秀文化培育大学生。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及配套文件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文)精神,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中共中央宣传部等相关部门相继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文)、《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文)、《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文)、《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号文)、《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文)、《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文),以上文件全文见附件。
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月活动方案
中医系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月活动方案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全省第20次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和我校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弘扬“博大、勤廉、创新、图强”的校园文化精神,中医系党总支积极响应校学工部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月活动号召,在全系学生中开展以“与文明携手、创和谐校园”为主题的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月活动,方案如下:一、活动意义本次教育活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社会主义荣辱观、道德观为引领,以提高中医系学生文明素养和创建和谐校园为重点,以推动广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强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旨在通过“四项文明”建设:礼仪文明,举止文明,宿舍文明,班级文明;完善“四个制度”:宿舍卫生检查管理制度、学生操行管理制度、学风检查制度、班级量化考核制度;让学生明确“四个禁止”:禁止迟到旷课、禁止晚归漏宿、禁止铺张浪费、禁止违章用电;学会“四件事”:学说礼貌用语,学会遵规守纪,学会举止文明,学会得体着装。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小节做起,逐步使之内化为学生的一种习惯,提高学生的文明意识和综合素质,促进全体同学做好学生、做文明学生,实现广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二、活动时间:3月1日——3月31日三、活动目标与任务以养成基础文明习惯、营造良好学习风气、创造优美环境为重点,强化日常行为养成,引导学生自觉树立当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范和形象,切实做到“六讲”、“六无”(即语言讲文雅,行为讲文明,校园讲秩序,学习讲诚信,人际讲和谐,处事讲真诚;地上无痰迹,墙上无鞋印,门窗无灰尘,生活无陋习,口中无秽语,行为无违纪),力求达到待人接物,文明礼让;仪容举止,恰当庄重;衣着打扮,朴素大方;男女交往,行为得体;生活秩序,优美和谐。
四、活动内容:(一)文明修身,礼在身边——成立校园文明督察流动岗(行为规范伴我行)对校园内的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维护校园正常的生活、学习秩序。
督察的主要内容:学生上课迟到、早退、带食物进教室情况,重点检查第一节课、第五节课学生上课出勤情况;学生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酗酒、吸烟、践踏草坪、用餐拥挤、在公共场所男女勾肩搭背、宿舍就寝喧哗等不文明行为情况。
大学生文明修身建议书(2篇)
大学生文明修身建议书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中国这样一个文明礼仪之邦,修身作为最根本最基础的一环,它的重要性是勿庸置疑的。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无数历史事实表明道德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每一个社会公民的命运,更左右着一个民族的兴亡盛衰。
然而,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却发现有些行为和现象不尽如人意。
例如宿舍内外还不够美观;公共场合“穿拖鞋”现象屡禁不止;男女生交往不够得体;上课迟到现象依旧普遍 ;大学生诚信问题依然存在……。
结合时代特点和我校学生群体的思想、学习、生活现状,为推进我院学生素质教育,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激励广大同学奋发有为,自觉成才。
为此我们建议:一、加强基础文明修养、争创文明个人、文明集体,响应学校号召,共建文明校园。
我们是学校的主人,是国家的未来,在文明修身行动中,我们责无旁贷要听从学校号召,统一行动,加强基础文明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培养高尚的人格、树立良好的精神面貌。
自觉实践高校行为规范要求,积极自觉修身,为创建文明大学校园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不乱泼乱扔、不随地吐痰、不乱攀乱折、不乱刻乱画、不起哄闹事、不损坏公物、不浪费粮食水电、不踩草坪、不吸烟酗酒、不赌博、不说脏话、不打架斗殴。
我们应做到宿舍干净整洁、美观大方;班级学风优良、纪律严明。
二、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我们应该多参加集体活动,多参加社会实践,多找适当的机会到社会上去锻炼自己,在实践中学会与人相处,将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相融合,这样才会在人生的道路上无往而不胜。
三、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来自于我们认真严肃地对待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珍惜时间是对生命的责任;勤奋学习是对家庭和国家的责任;节约用水用电和节约粮食是对后代子孙的责任;不破坏环境是对自己更是对他人的责任。
四、培养坚定的理想和信念。
作为走在时代最前列的当代大学生是祖国和人民的希望,是新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重任,应该把握当前形势,认清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和责任,自觉树立奉献正确的职业理想和信念,不断弘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立志奋发成才,为祖国和人民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高校校园文明提升行动计划
高校校园文明提升行动计划高校校园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重要场所,文明校园的打造是为了提供一个和谐、积极、进取的学习环境。
为此,制定了如下高校校园文明提升行动计划,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培养良好的社交习惯和道德素养。
一、加强文明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加强对学生的文明教育。
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志愿者活动等形式,向学生传授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推行文明礼仪学校将推行校园文明礼仪,包括但不限于:1. 早上起床:醒来后要整理床铺,保持寝室整洁;2. 就餐礼仪:餐厅就餐时要遵守秩序,礼让他人,尽量不浪费食物;3. 上课礼仪:上课要按时到达教室,课堂上要专心听讲,不得交头接耳、吃零食等;4. 礼貌用语: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时要使用礼貌用语,言辞文明;5. 公共场所秩序:校园内要保持良好秩序,不乱扔垃圾,遵守交通规则等。
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学校将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实际行动传递爱心、传播文明。
学生可以选择参加自己感兴趣的志愿服务项目,如帮助社区的老人打扫卫生、组织图书捐赠等。
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四、弘扬校园文化学校将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举办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如文艺汇演、书法比赛、摄影展等。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社团组织,展示自己的才艺,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五、加强校园管理学校将加强校园管理力度,建立相应的制度和规范,确保校园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加大考勤管理力度,提高学生的出勤率。
对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将依据学校相关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理。
六、加强家校合作学校将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加强家校合作。
学校将定期组织家庭访谈,与家长沟通学生在校表现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通过家长的监护和指导,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形成学校、家庭的联动。
七、建设良好网络环境学校将加强校园网络管理,注重培养学生的网络素养和安全意识。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文化建设的建议报告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文化建设的建议报告尊敬的领导:
您好!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谨向您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1.1 丰富课程设置,增加文化课程比重
我们应该在保证学科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加大对文化课程的投入,如历史、地理、文学等。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专业知识,还能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1.2 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读书分享会、诗歌朗诵比赛、戏剧表演等,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文化的魅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2.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让教师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2.2 创建文明校园
学校要加大文明校园建设的力度,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一个整洁、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
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3.1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增强对社会的认知和责任感。
3.2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加强学生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此致
敬礼!。
大学生文明建议书11篇
大学生文明建议书11篇大学生文明建议书 1春回大地,姹紫嫣红,又是一年芳草绿。
阳春三月,是收获美丽的季节,是收获阳光的季节,是收获温暖的季节。
为了倡导文明,厉行节约,使我们的校园更加圣洁美丽,使我们的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在本学期开展“倡文明,树当代大学生形象”活动,我们向全校大学生发出如下倡议:一、遵纪守法,维护公德。
认真学习校规校纪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做到知法、懂法、守法,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爱校如家。
在教学区不大声喧哗,不嬉笑打闹;在宿舍内,不打扑克,不睡懒觉;在公共场所,不言谈污秽,不接吻拥抱,不吸烟,不酗酒,自觉维护公共秩序。
爱护校园内的照明、供水、供气、通信等公物设施、设备,爱护公共财物,不随意损坏。
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节约用水、用电,随手关闭水龙头,下课、下晚自习后要关闭教室内所有的电灯、电风扇、多媒体等电器,杜绝“长流水”、“长明灯”等不良现象;要节约每一粒粮食,不要将吃剩的馒头随意扔进垃圾筒;要节约每一张纸,不要让一张白纸保留着她的圣洁就提前“退休”;要节约每一分钱,要体会父母的艰辛和不易。
三、保护环境,讲究卫生。
自觉爱护花草、树木和各种公益设施,做到不践踏草坪,不爬墙爬树,不攀折花木,不乱刻、乱涂、乱划、乱贴,不乱扔果皮、纸屑、塑料袋等废弃物,少吃口香糖,不随地吐痰。
讲究个人卫生,保持自身整洁,树立自身形象。
要学习环保知识,树立环保意识,积极参加环保活动,自觉清扫宿舍卫生,自觉维护校园环境卫生。
四、安全在校,加强自律。
妥善保管自身财物和公共财物,养成安全防范意识;爱护公共消防器材和设施,不带易燃易爆物等危险品进入校园和宿舍;不在宿舍内使用电炉、电饭锅及电热水壶等大功率电器,不在宿舍内使用酒精炉等危险品做饭;不在宿舍内看电视,弹吉他,大声放音乐,不在楼道内穿旱冰鞋或滑板行走;不带异性朋友进入宿舍;不外出租房居住;进出校园佩带胸卡,主动配合保卫人员查验。
五、努力学习,互帮互助。
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实施方案为全面推进我院大学生的素质养成教育,构建我院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提高我院大学生的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和《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文件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提高我校学生综合素质,使其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竞争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风险意识、效率观念、拼搏精神;拥有强健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社会责任感、有高尚的情操、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一代新人。
在认真总结我校多年的德、智、体、美等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将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导,着眼时代要求,着眼未来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二、教育观念及目标(一)教育观念教育目标从注重掌握专业知识转变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上来,重点抓好学生良好的人格和内心建设;教育对象要从抓“两头”学生转变到“为了一切学生”上来;教育内容从理论为主、技能掌握为辅转变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上来;教育要求从规范管理一体化转变到人性化、因材施教上来;教育方法从满堂灌转变到行为引导、激发学生内在动因、发展智力上来。
(二)教育目标做一个具有高尚道德修养和深厚文化内涵的人。
学会做人——要求学生求知先学做人,先成人后成才,以德为先,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有高尚的品德和顾全大局的思想,有热爱劳动的意识和本领,自立、自强,成为经得起市场经济考验的人才;学会求知——要求教师不仅教学生知识,更教学生求知的本领;要求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更要主动地探求知识,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在专业实践和技能锻炼中不断汲取新知识,不断学到服务社会的新本领;学会健体——要求学生不仅自觉锻炼身体,有强健的体魄,更要有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和锐意进取、不怕挫折的坚强意志,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学会审美——要求学生善于辨别真、善、美与假、丑、恶,不但会审美,而且会塑造美的环境,运用美的语言,更要学会塑造美的心灵,逐渐养成对美的向往与追求,懂得用美的尺度去规范自我、塑造自我。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1998.04.10•【文号】教高司[1998]2号•【施行日期】1998.04.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教高司[1998]2号1998年4月10日)1995年,原国家教委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在52所高等学校开展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成立了"加强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协作组"。
两年多来,先后召开了多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专题研讨会、报告会和经验交流会。
各试点高校做了大量的工作,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进行探索,取得显著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在高校和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实践证明,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对于促进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推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推进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并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将这项工作推广到全国各普通高等学校,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
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
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
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1.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和物质财富的高速增长,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极大重视和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追求,科学教育备受青睐,人文教育受到冷落,并随之带来一系列世界性的社会问题。
为此,各国都在采取各种办法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特别是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以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同步发展,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关于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思考
趣、 爱好等 情 况 比较 了解 , 学 生 的影 响 也 最 为 直 对 接 。因此他们 在学 生 思想 品 德 的形成 , 业成 绩 的 学 提高 , 创新 能力的培 养 以及 健康 人 格 的形 成等 方 面 起 着举 足轻重 的作用 。这 也说 明辅导员在 大学生 的 养 成教育 中有 着不可取代 的地位 。 (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养成教育 中是 思想 一) 政 治教 育 的灌输 者 。全 面贯彻 《 于进 一步 加强 和 关 改进 大学生思想 政 治教育 的 意见》 是培 养合 格人 才 的根本保 证 。辅 导员要根据 学校及 大学生 自身实 际 需要制定 长期 和近期 的思 想 教育 工作 规 则 和计 划 , 并在不 同阶段组织 好各 固定 性和非 固定 性 的教 育活 动 。在养成 教育 中要 使 同学们 提高对 品德模范 的认 识, 增强其遵 守思 想品德规范 的 自觉性 , 从而达到 思 想政治教育工 作 的意义。 ( - 高校 辅 导 员 在 大学 生 养 成教 育 中是 日常 -) 生活学习 的管理 监督者 。对大学 生 的 日常生活学 习 进 行管理监督是 辅导员 的 中心工 作 。它包 括大学 生 的学习管理工作 、 组织行 为管理工 作 、 日常 生活管理 工作 以及学生 活动管理工 作等方 面的 内容 。这 些都 是 养成 教育 的重 要组成部 分 。辅 导员需 要通 过有效 的手段 帮助学生 掌握 大学 的学 习规 律 和学 习 习惯 , 从 而打下坚实 的学习基础 ; 营造 良好群 体环境 , 实现 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 , 进而形成优 良的学习、 生活秩 序; 同时辅 导员还要对 包括寝 室卫生 、 餐秩序 等 日 就 常行为习惯给予足够的重视, 鼓励学生参加丰富多 彩的党 团组织 活动 、 园文化活 动和社会 实践活 动。 校 ( ) 三 高校 辅 导 员在 大 学 生 养 成教 育 中是 良好 心理 素质 引导 者。高校 辅导员所 面对的教 育对 象是 已经初 步社会 化 的年轻 人 , 他们 身 心发 展 尚未 完全 成熟 。作为辅 导员应 加 强对 他们 的教育 和 引导 , 有 效巩固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 抵制消极影响 , 引导学 生树立 正确的世界 观 、 人生 观和价值观 , 形成积 极上 进、 和谐适应 、 宽容感恩、 协作友爱、 能对家庭和社会 负责人 的人性 特征 。 三、 高校辅导员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基本途 径 针对 以上 问题 , 我们 高 校教 育工 作者应 从 以下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公布日期】2004.12.13•【文号】教社政[2004]16号•【施行日期】2004.12.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团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现就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加强管理,注重积累,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使高等学校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讨论稿)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皖发[2005]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1、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当前十分紧迫的政治任务。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政治意义。
2、全院各级党组织、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皖发[2005]8号)文件和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深刻领会精神实质,把全院师生员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
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证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的高度,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牢固树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观念,自觉增强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二、抓好课程建设,切实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1、加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本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紧密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和大学生思想实际,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教学改革,保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共青岛农业大学委员会学生工作部
共青团青岛农业大学委员会
青农大学工发(2009)4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养成
教育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弘扬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风尚,积极营造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引导广大同学养成文明行为习惯,现就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养成教育提出以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大学生基础文明养成教育的重大意义 1、基础文明养成教育是国家安定和谐、社会发展进步的有力保障。
行为习惯及人的修养,涉及人际关系,它不仅对本人起作用,还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自然界起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不尽人意的事都是由人的不良行为和习惯造成的。
大学生迟早要走入社会,他们的行为习惯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我国的社会风气。
为了建设一个文明和谐的社文件 文件
会,必须搞好大学生基础文明养成教育。
同时,大学生基础文明养成教育是一个国家文化程度的标志之一,抓好养成教育,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声望。
2、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德育习惯的形成是我们品德教育的结果,它在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只有认识而没有养成行为习惯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
基础文明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是德育教育的“质”的指标。
看一个学校办得好坏,只要看看学生的行为习惯,看看校风,基本情况就掌握了。
因此,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要重视抓学生的基础文明养成教育,使之成为品行优秀、表里如一的人。
3、基础文明养成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
不良习惯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它是种种错误甚至罪恶的渊薮。
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使人终生受益。
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可以使学生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使其做到文明做人、礼貌待人,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养成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养成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
2、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养成教育的基本原则是:(1)科学性原则。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行为习惯习得规律,对大学生实施养成教育。
(2)过程性原则。
过程性是指实施活动中的有效性,既重结果又重过程,过程是结果的关键。
(3)贴近实际原则。
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
突出一个“小”字,从点滴小事入手;把握一个“近”字,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体现一个“实”字,将教育效果落实到学生的基础素质上来。
(4)针对性原则。
就是因材、因人、因事施教的原则,应紧密联系大学生发展,及时发现、引导,有目的、有针对性采取教育策略。
(5)反复性原则。
突出活动的长效性、持续性。
因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往往会出现反复,必需花费较长的时间、较多的精力,持之以恒地进行引导教育,才能达到预期预设养成目标。
三、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
注重基础文明教育,培养学生仁爱意识,把注重礼貌、懂得荣辱、尊敬师长、善待同窗、讲究卫生、爱护公共财物,变成学生内心自觉地要求。
以“举止文明、宿舍文明、就餐文明、
教室文明”为主要内容,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建设,营造校园文明氛围,增强文明意识、树立文明风尚。
主要包括:
1、举止文明。
(1)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不起哄,不无理取闹,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2)爱护公共财物和校园环境,不攀折花木,不践踏草坪,坚决杜绝“厕所文化”、“课桌文化”、“墙壁文化”,不张贴非法“小广告”;(3)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吸烟,不酗酒,不乱扔废弃物;(4)注意文明礼貌用语,不说粗话脏话,不恶语伤人;(5)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着装整洁,仪表端庄,不穿拖鞋、背心进入公共场所;(6)与异性交往言行适度、举止得体,公共场所无男女勾肩搭背现象。
2、教室文明。
(1)遵守学习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2)自觉保持教室整洁,营造良好教学环境;(3)教室不开手机,不影响他人学习;(4)积极配合老师,促进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
3、宿舍文明。
(1)遵守作息时间,按时就寝、起床;(2)遵守公寓管理规定,尊重公寓管理人员的劳动;(3)讲究宿舍格调,不乱涂乱刻乱画,不贴不健康字画;(4)保持宿舍整洁,物品摆放有序,被子叠放整齐;(5)保持公寓区安静,不大声喧哗;(6)无赌博、酗酒、打麻将等违纪行为;(7)无打架斗殴现象。
4、就餐文明。
(1)遵守就餐时间;(2)节约粮食,不
铺张浪费,不随意丢弃饭菜;(3)维护就餐秩序,自觉排队,不拥挤,不插队,饭后将餐具放到指定地点。
四、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养成教育的具体措施
1、加强领导,统一认识。
各学院成立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要从有利于大学生成人、成才,有利于学校发展,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稳定的高度出发,认识搞好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长期性和重要性,认识搞好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要加强领导,健全制度,建立网络,科学规划,真正把对大学生基础文明养成教育的每一项要求落到实处。
2、依托活动,长效落实。
(1)定于每年3月和9月为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养成教育主题活动月,集中开展“牵手文明,美在身边”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做到诚实、朴实、充实,追求高雅、高尚、崇高,努力推进和谐校园、文明校园建设。
(2)各班级、团支部在活动月期间要以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题召开2-3次主题班会,结合日常行为自查自检,制定班级和个人文明公约,以此进一步增强大学生荣辱观念,提高学生文明修身意识。
(3)青年志愿者先锋队各学院支队广泛开展美化校园专项行动,创建优良学习环境。
(4)各班级、团支部要开展文明创建基础知识学习竞赛活动,通过深入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青
岛农业大学学生行为准则》、《青岛农业大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等相关制度,加强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教育和引导学生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5)各学院根据学院实际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基础文明创建活动,充分发动本学院学生抵制各种不文明现象,倡导文明新风。
(7)大学生文明礼仪宣讲团每年9月份针对所有新生开展文明礼仪宣讲活动,使广大新生学习文明礼仪的基本规范,提高礼仪修养,树立文明风范。
(8)充分利用学雷锋日、志愿者日、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契机,对大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基础文明教育。
(9)各学院指定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工作信息员,畅通反馈渠道,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10)班主任要对本班级文明创建活动全程参与和负责。
3、加强督导,明确责任。
(1)学工部、校团委对各学院大学生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督查主要内容包括:组织机构、制度建设、措施与成效等。
(2)校团委大学生校园文明督导队在全校范围内对学生文明行为进行全程检查督导,及时匡正不文明现象。
(3)学工部将为各学院划分精神文明责任区,各学院成立文明督导小分队,对本学院精神文明责任区进行检查督导。
4、培养典型,以点带面。
发现、培养、确定大学生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典型,先进典型可以是全面的、也可以是单项的;可以是学院、班级,也可以是个人的。
推广的典型经验,既要
有科学性,又要有可操作性,要突出针对性、实效性以及不同学院的可借鉴性。
同时,要加强各学院之间的交流,不断提高大学生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实效及水平。
五、建立大学生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工作的考评机制
建立考核评价、检查监督、激励约束制度。
(1)各学院要制定大学生基础文明养成教育的量化评价办法,坚持日检查、周小结、月评比、学期总评的制度,要注意重在表彰激励,评价结果要和学生年度综合测评结合。
(2)学工部、校团委每学期对各学院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工作的督查结果与学生工作学年总评挂钩。
中共青岛农业大学委员会
共青团青岛农业大学委员会学生工作部
2009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