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方十首034柴胡桂枝干姜汤
中医十大类方之--柴胡桂枝干姜汤
中医十大类方之--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半斤(20g)桂枝三两(15g) 干姜二两(10g) 黄芩三两(15g) 瓜蒌根四两(20g) 牡蛎二两(10g) 甘草二两(10g)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
温服一升,日三服,复服汗出便愈。
柴胡桂枝干姜汤是柴胡类方中的安定剂及精神疲劳恢复剂,日本汉方家细野史郎的《汉方医学十讲》认为柴胡桂枝干姜汤适合于疲劳性的精神症状,女性多见此证。
例如有客人时或外出时,精神颇饱满,迎接热情,但过后即疲劳感,情绪低落。
这些类型的患者,常可出现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细野氏所说的这种体质类型属于“柴胡体质”,即情绪的波动非常大。
过度的紧张,饮食不调,加上连续的体力劳动及过多出汗的刺激下,容易形成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柴胡桂枝干姜汤也是柴胡类方中的调和剂,适用于寒热虚实燥湿相互交错混杂的状态。
从方剂配伍可以看出这一特点。
全方有三个组合:第一,有柴胡,干姜,黄芩主治寒热往来,胸胁苦满,是清热,是解郁;第二,有桂枝,干姜,甘草主治心动悸而下利,是温中,是通阳;第三,用牡蛎,瓜蒌根治惊悸,口渴而胸胁痞硬,是润燥,是散结。
这是一种什么状态呢?《伤寒论》说;“伤寒五六日,已发汗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
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第147条)。
这些患者本来体质壮实,病伤寒发热,已经服用过发汗药和泻下药,患者的体力已经有些受伤,所以食欲不振,口舌干燥,而且还在出汗,以头部从出汗为多,也有可能还在腹泻,但是原来的发热还在持续,还有胸闷胁痛,或者在腋下腹股沟沟有结节;患者还容易惊悸,睡眠也不好。
但总体状况还是比较好,没有人参证,也没有附子证,也没有大黄证。
这种状态不能发汗,也不能攻下,也不能温补,只能调和。
调和之中,既要调气解郁消热,也要调神定惊除烦,既要温中调和胃肠,也要止渴生津。
这就是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功效。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如下:1:往来寒热;2:胸胁满微结,或胸闷咳嗽,或胸骨痛;3:大便不成形或腹泻,食欲不振;4:口干,心烦,易惊,胸腹动悸;5:舌苔白厚或干腻。
经方:柴胡桂枝干姜汤(痨证第一方)
经⽅:柴胡桂枝⼲姜汤(痨证第⼀⽅)柴胡桂枝⼲姜汤【原⽂】柴胡半⽄ 桂枝三两(去⽪) ⼲姜⼆两 栝蒌根四两 黄芩三两 牡蛎⼆两(熬)⽢草⼆两(炙)右七味,以⽔⼀⽃⼆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升,⽇三服。
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作者】张仲景【出⾃】《伤寒》【伤寒】1、伤寒五六⽇,已发汗⽽复下之,胸胁满,微结,⼩便不利,渴⽽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姜汤主之。
【剂量】1、有外证所以重⽤柴胡,柴胡⽤五钱六钱,桂枝⽤三钱,⼲姜⽤⼆钱,栝蒌根⽤四钱,黄芩⽤三钱,牡蛎⽤⼆钱,炙⽢草⽤⼆钱。
【组成】⽢草柴胡桂枝牡蛎姜栝蒌根黄芩【时机】1、治疗痨证第⼀⽅:怎么吃也吃不胖,很倦怠,开什么处⽅也没有⽤。
原因就是湿在⾎脉,造成⾎管很粗⼤,所以风湿的药(治关节的)没⽤;脏结的药没⽤。
2、临床上,只要是“很⼝渴,全⾝肌⾁⽆⼒,⼩便不利,胃不舒服,没有胃⼝也没有呕吐”就是柴胡桂枝⼲姜汤,不管内部是什么。
3、喝完后流的汗是⾎脉⾥的湿。
【⽅解】1、湿在关节、肌⾁、脾脏上⾯可以⽤⽩术,但湿在⾎管⾥⾯则不能⽤⽩朮,因为⽩朮收敛的⼒量很强,⽩朮可以⽌利,如⽤于此,反⽽不利发散⾎中之湿。
2、⼲姜温中。
3、栝蒌根补⾎⾥的⽔,就是补肺⾥的⽔。
4、黄芩去胃的虚热。
5、牡蛎收敛浮阳(但头汗出);如果⼼阳、肾阳也往外⾛,⽤龙⾻。
6、柴胡治少阳的病,往来寒热。
7、炙⽢草暖胃。
【应⽤】1、在临床上有⽆名的低热,⽤此⽅很好,没有其他的表证,但现些柴胡证,胡希恕⽤此⽅治低热,治的很多,找不出来什么原因,如肝炎低热的⽤此⽅可解除。
2、【类聚⽅⼴义】本条⽅⽈:痨瘵、肺蒌、肺痈、痈疽、痔漏、结毒、霉毒等,经久不愈,渐就衰惫,胸满、⼲呕,寒热交作,动悸,烦闷,盗汗,⾃汗,痰咳,⼲咳,咽⼲,⼝燥,⼤便溏泄,⼤便不利,⾯⽆⾎⾊,精神乏困,不耐厚药者,宜此⽅。
3、各种热性病、肺炎、肺结核、胸膜炎、腹膜炎、神经衰弱、经⾎病、失眠症、神经性⼼悸亢进症、脚⽓。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
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出汗,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干姜二两,黄芩三两,括蒌根四两,牡蛎二两,炙甘草二两。
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碗,去渣再煮,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经方里面有几个处方,专治痨瘵痨症。
今天先学习柴胡桂枝干姜汤。
湿可以在不同的地方,有风湿性关节炎,有胃家湿,肾家湿。
有一种湿呢,是跑在血脉里,血管变得很粗,就是痨。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
还没有好,病人呢,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
为什么小便不利?因为又是发汗,又是攻下,津液没了,所以小便不利。
渴而不呕,渴,看起来像阳明证,但没有恶心,又没有少阳。
为什么渴而不呕?发汗,津液没了,渴。
攻下,陈旧的食物没了,故没有恶心。
但头出汗,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
为什么?胃里面没有东西了,胃阴没了,阳没有办法潜藏在阴里面。
就好像,电池里面有充分的液体,才有办法储存电力。
现在津液没了,电力丧失掉了,热就往上冲,所以但头出汗。
往来寒热,少阳的症状,兼一些太阳的症状。
可是,胃里面的津液又没了,这种状态下,开出来的处方就是柴胡桂枝干姜汤。
临床上,有往来寒热,柴胡就一定要用。
肌肉酸软,已经有汗出的是,桂枝就可以用了。
干姜,温中散寒。
胃里面没有寒,只是积水的时候,可以用生姜把水散掉。
黄芩,跟着柴胡来的,一般用于除胃中虚热。
不像石膏,是纯热症,看不到寒症。
括蒌根,口渴的时候,肺里面津液不够的时候,血管里水不够的时候,还有脑膜炎出现的时候,都会用到括蒌根,色白入肺。
牡蛎呢,专门降浮阳,怎么知道是浮阳呢?但头出汗,胃的虚热往上升的时候,我们要把它降下来。
干姜只是温中,同时要把浮阳收回来,要靠牡蛎。
还有呢,如果心阳在外,肾阳也在外的时候,要加龙骨下去。
从火场逃出来的,拼命跑的时候,肾脏会被挤压得很厉害,在西医说是分泌出类固醇,实际是肾阳外泄。
经方名家荟之柴胡桂枝干姜汤
经方名家荟之柴胡桂枝干姜汤方剂柴胡桂枝干姜汤方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去皮)干姜二两栝蒌根四两黄岑三两牡蛎二两(熬)甘草二两(炙)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条文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
(服一剂如神。
)医案(胡希恕医案)李某,女,32 岁。
经某和某某医院确诊为红斑狼疮,因用短期激素治疗不效,经人介绍来诊。
症状有不规则发烧,面、背部红肿如牛皮癣样皮肤病变。
与: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桂枝茯苓丸加石膏(45 克)病人药后有效,故连服 30 余剂后复诊。
面部、背部红斑基本消失,血象正常,不规则发烧、颈项腰背痛已消失。
伊某,女,26 岁,病案号 4216。
初诊日期 1979 年 5 月 18 日:自 1976 年 4 月起肝功一直不正常,经中西药治疗不见好转,后在本院门诊以清热利湿、活血解毒法治疗半年多亦未见效果。
查肝功:TTT8 单位,TFT(++),GPT766单位(正常值100),HBsAg1:32。
主要症状:下肢酸软,右胁痛疼,恶心,暖气,纳差,夜间肠鸣,月经前期,舌苔薄微黄,脉弦细。
证属肝郁血虚,水饮停滞,治以疏肝理气,养血利水,与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柴胡六钱黄芩三钱生牡蛎三钱天花粉四钱桂枝三钱干姜二钱白芍三钱川芎三钱王不留行三钱丹参一两茵陈蒿八钱茯苓五钱苍术三钱炙甘草三钱结果:上药服三剂,因出现尿频、尿痛、尿急,改服猪苓汤加生苡仁三剂,症除。
又因恶心腹胀,大便溏等,改服小柴胡汤合茯苓饮六剂,恶心腹胀消失,大便转常,再投与初诊时原方加减,服用二月。
12 月17 日查肝功正常,HBsAg1:160。
刘某,女性,32 岁,病历号 100382。
1965 年3 月15 日初诊。
五年来浮肿,时常低烧,经检查诊为“慢性肾盂肾炎”、“胆道感染”。
经方学习——柴胡桂枝干姜汤
经方学习——柴胡桂枝干姜汤
古代的治疟方和调理方,有恢复身心疲劳的功效,适用于以疾病迁延不愈、胸腹动悸、口渴而食欲不振、腹泻等为特征的疾病。
【经典配方】柴胡,桂枝,干姜,天花粉,黄芩,牡蛎,炙甘草。
【经典方证】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
(147)
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
(四)
【体质要求】面色黄或白,常自诉对温度反应敏感,多有冷感,容易疲乏无力,情志郁闷,易惊悸,多失眠,多口干渴,颈部以上易出汗或盗汗,肩酸痛,腹泻或大便不成形。
腹诊:胸胁部多按之不适,腹部可触及心下悸或有振水音。
舌多湿润无苔,脉多弱。
多见于因过度疲劳、大量汗出而饮食无规律的中青年女性。
【适用疾病】感冒、疟疾、不明原因低烧不退、胸膜炎、肺结核、肺门淋巴炎、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心律失常、慢性病毒性肝炎、早期肝硬化、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结肠炎、消化性溃疡、亚急性腹膜炎、糖尿病、甲亢、腰颈椎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红细胞增多症、慢性肾炎、慢性前列腺炎、肾结石、癫痫、癔症、更年期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神经衰弱、胃肠神经官能症等。
【加减法】面黄眩晕、疼痛者,合当归芍药散;口渴而浮肿者,合五苓散;腹痛、腹胀者,合四逆散。
【注意事项】日本有本方导致间质性肺炎的报道,建议服药3个月后进行X片检查。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免费编辑添加义项名b 添加义项?所属类别:食谱关于“胆热脾寒”的提出,刘老是从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第一任主任陈慎吾先生“少阳病有阴证机转”悟而得之。
笔者在跟随刘老攻博侍诊之时,刘老曾言,刚到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任教之时,大家对本方的机理都感费解,陈老言柴胡桂枝干姜汤“有阴证机转”,刘老问何谓“阴证机转”,陈老左顾而言他,不予明言。
柴胡、桂枝、干姜、黄芩和解散寒,生津敛阴卷曲编辑本段概述【来源】《伤寒论》。
【原方共同组成】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去皮)干姜二两瓜蒌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二两(煮)甘草二两(炙)【组成】柴胡24克桂枝9克干姜9克栝楼根12克黄芩9克牡蛎6克(熬)甘草6克(炙)【用法】以水1.2再升,二升600毫升,回去滓,再煎挑300毫升,温服150毫升,日二服。
初服微烦,复服汗出来便愈。
【功用】和解散寒,生津敛阴。
【主治】痢疾少阳证,往来五脏,寒重热轻,胸胁满微吴厝庄,小便不利,解渴而不恚,但头汗出来,烦躁;牡疟寒多冷太少,或但寒不冷。
【内涵应用】刘渡舟教授论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内涵与应用卷曲编辑本段原文刘渡舟教授(1917-2001),为我国已故著名中医学家,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首批中医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中医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临床擅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病,对经方颇有独到的见解。
柴胡桂枝干活姜汤载于《伤寒论》第147条,原文为“痢疾五六日,已生津止渴而复下之,胸胁满微吴厝庄,小便不利,解渴而不恚,但头汗出来,往来五脏,烦躁者,此为未解也。
柴胡桂枝干活姜汤主之。
”该方历代均被指出就是化疗少阳并任水饮的方剂,但临床应用领域者寥寥无几,其效果也无法令人满意。
对此,刘渡舟教授积极探索多年,方阐述其奥妙,并应用于临床实践,获得了奇妙疗效,构成精辟的经验。
现就刘渡舟教授对柴胡桂枝干活姜汤的认知与临床应用领域深入探讨如下,以飨同道。
折叠编辑本段病机l论病机主张胆热脾寒刘渡舟教授认为,《伤寒论》中少阳为半表半里,是表里传变的枢机,少阳为枢,不仅是表证传里的枢机,也是三阳病传入三阴的枢机。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功效与作用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功效与作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由柴胡、桂枝、干姜等药物组成。
它是《伤寒论》中的一方,也是中医临床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方剂之一。
柴胡桂枝干姜汤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身体乏力等症状。
下面将详细介绍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功效与作用。
首先,柴胡桂枝干姜汤具有祛风散寒的作用。
柴胡具有解表散寒、升阳散寒的功效,在感冒初期出现的发热、恶寒、头痛等症状中起到显著的缓解作用。
桂枝则具有散寒发汗作用,能够加速血液循环,改善体内的寒湿状况,有效缓解寒症引起的各种不适。
干姜有散寒祛湿、温中止呕的功效,在柴胡桂枝干姜汤中的作用则是增加身体的代谢率,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的寒冷状况。
其次,柴胡桂枝干姜汤具有调理脾胃的功效。
柴胡可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改善脾胃虚寒引起的胃脘胀痛、纳呆等症状。
同时,柴胡还可以增强脾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促进营养的吸收和利用。
桂枝可以温中散寒,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脾胃的正常功能,帮助消化吸收。
干姜则具有温胃下气的作用,对于脾胃寒湿引起的胃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此外,柴胡桂枝干姜汤还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柴胡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功效,能够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对风湿痹痛、瘀血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桂枝具有活血散瘀的作用,能够改善气血循环,帮助新陈代谢废物的排泄。
干姜则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够活化组织细胞,促进血液循环,对于痛经、经血不调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此外,柴胡桂枝干姜汤还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柴胡具有抗菌、消炎的功效,能够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缓解炎症反应。
桂枝具有抗炎、抗菌的作用,能够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减轻炎症反应。
干姜则具有抗菌消炎功效,能够减轻局部感染的症状,促进炎症的消退。
总结起来,柴胡桂枝干姜汤具有祛风散寒、调理脾胃、活血化瘀、抗菌消炎等多种功效和作用。
它在中医临床中广泛应用于感冒、发热、头痛、身体乏力、胃脘胀痛、纳呆、痛经、瘀血等症状的治疗。
讲透经方之柴胡桂枝干姜汤
讲透经方之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是《伤寒论》中一个独具特色的方子。
尽管如此,在很多年里,它都没有引起我的重视。
后来,看刘渡舟的《临证指要》,据刘老描述,陈慎吾生前曾论及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少阳病而又兼见“阴证机转”,但当被问及什么是“阴证机转”时,陈老“顾左右而言它”,每读及此,总会忍俊不禁。
这是怎样的一个方子啊,竟可将一代大师逼得“顾左右而言它”,实在让人好奇。
看了刘老对这个方子的阐述,知道这是一个和大柴胡汤遥相呼应的方子,少阳病机横逆脾胃时,分寒热两途,一实热,一虚寒,入里传变分寒热两端,治实热者为大柴胡汤,治虚寒者为柴胡桂枝干姜汤。
曾读该文数遍,总不得要领。
然心中以为,这是一个药味有七的方子(个人有点迷信,认为药味有七的经方威力无比),和小柴胡汤一样。
其组成中有干姜、桂枝之热,又有黄芩、牡蛎、天花粉之寒,寒热并用,又和小柴胡汤一样。
此方当同样具有逢妖斩妖,遇魔降魔之功,终不敢小觑。
有一天,内科要求我中医科会诊一个诊断为“干燥综合征”“肾小管性酸中毒”的病人。
该患者为女性,37岁,刻诊:口干欲饮,眼干,大便溏薄,素体畏寒,心烦,舌质偏红,舌苔光。
四诊后,脑子里出现了柴胡桂枝干姜汤这个方子,予柴胡桂枝干姜汤原方加石斛,四剂。
五天后,患者家属来病房,兴奋地说服用后,诸症若失,要求继续中药调理。
开始对这个方子有了一点认识。
看黄煌教授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乳腺小叶增生,深受启发。
在“经方论坛”上看到“一三生”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座疮,其论理十分精要,令人信服。
在临证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经方的理解,日复一日,直至有一天这书本上的方子真正变成自己的囊中之物,降魔除妖,所向披靡。
这是我的梦想,也我作为一名中医师的幸福所在。
How about you? '少阳病机横逆脾胃时,分寒热两途,一实热,一虚寒,治实热者为大柴胡汤,治虚寒者为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是少阳病而又兼见“阴证机转'的效方, 一直想学到, 但终不得要领. 谢谢楼主的宝贵经验.郝万山概括为“口干、肝气不疏、便溏” 刘老简单概括为四个字“胆热脾寒”,对临床非常适用。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功效与作用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功效与作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由柴胡、桂枝、干姜等组成。
这个方剂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功效与作用。
1. 解表退热:柴胡桂枝干姜汤是较常用的解表药方之一。
它可以通过调节人体的发散与收敛功能,从而达到退热的效果。
对于感冒、发热、头痛等表现,柴胡桂枝干姜汤可以通过汗出解表的方式,帮助身体排出病邪。
2. 祛湿祛寒:柴胡桂枝干姜汤在中医理论上也有祛湿祛寒的作用。
湿寒是一种常见的病理体质,容易引发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这个方剂能够通过香气成分的挥发,温通经络,祛除体内的湿邪和寒邪,舒畅筋骨,改善湿寒症状。
3. 调理气机:柴胡桂枝干姜汤对调理气机也有一定的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柴胡具有升举清阳的功能,可以促进气机的上升运行。
而桂枝和干姜则具有温通阳气的作用,可以促使气机畅通,改善气滞、气郁等症状。
4. 缓解肝郁:肝郁是现代人常见的一种病理状态,多与情绪长期不畅、压力过大等有关。
柴胡桂枝干姜汤中的柴胡具有疏肝解郁的功能,可以平抑肝气,缓解肝郁引起的头痛、胸闷、情绪低落等症状。
5. 起脾胃作用:柴胡桂枝干姜汤还可以起到健脾胃作用。
桂枝和干姜具有温中散寒的功能,可以增强脾胃消化功能,改善脾胃虚弱所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6. 镇静安神:柴胡桂枝干姜汤有一定的镇静安神作用。
柴胡可以舒肝气,桂枝和干姜具有温中作用,这些成分可以调节人体的神经系统功能,改善失眠、焦虑、抑郁等症状,帮助提高睡眠质量和情绪状态。
总的来说,柴胡桂枝干姜汤是一种具有多方面功效的中药方剂。
它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发热、湿寒症状、气滞、肝郁、消化不良等病症。
然而,作为中药方剂,使用时需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合理调配和使用,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副作用。
百变魔“方”柴胡桂枝干姜汤,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百变魔“方”柴胡桂枝干姜汤,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在《伤寒论》中,柴胡桂枝干姜汤是柴胡类汤剂经方之一,各代医家对此方的病因病机认识略有不同。
冯建春老师临证经验丰富,善长多种内科杂病,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释冯建春老师应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的体会:应用时注重“胆热脾寒”的病机;善抓阴证机转时机;善抓“口苦、便溏、腹胀、手麻、肩背痛”的主证。
病机认识论病机是为胆热脾寒柴胡桂枝干姜汤的主要病机是胆热脾寒证,本证也可继发于太阳病。
若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不愈,又攻下,以致邪陷少阳,气机不畅,故胸胁满微结;肝热移胆,火上炎而灼津,故心烦、口渴,热邪不得宣泄而上蒸于头面,故但头汗出;正邪相争,故往来寒热;此邪气未袭于胃,故不呕;日久胆火耗气伤阴内伤脾寒,故见腹满或大便溏泻,此证为胆热脾寒,故应清少阳之热,兼温太阴脾之寒。
柴胡桂枝干姜汤“寒热并用,肝脾同治,既清肝胆之热,又温脾胃之寒,故用于治疗此类寒热错杂的肝脾疾病,疗效显著。
善抓阴证机转病机阳证入阴才是此病的关键,阳证入阴时及时干预可以预防疾病由阳转阴,由热转寒,防止疾病转变,若由阴转阳则是疾病转复趋势,这与叶天士的“入营犹可透热转气”的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若此“枢”病,少阳枢机不利,必然导致气机升降失,此处既不可汗,又不可下,应用“和法”以恢复其枢机的作用。
通过调理少阳枢机,使阳明之邪出太阳而解;使厥阴病出少阳而愈。
肝病可传脾,柴胡桂枝干姜汤误下后损伤脾阳,致脾气虚寒而见便溏,方中使用干姜而非生姜,是取前者温脾阳之性;脾脏虚寒,便可见腹满、下利的症状,而这恰恰符合太阴病的提纲。
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不但发挥了少阳枢转机能,又可兼治太阴腹满、泄泻之证。
抓主证, 重视口苦与下利、腹胀、手麻、肩背痛以口苦与下利、腹胀、手麻、肩背痛为辨证指征,本方应用范围很广,凡属“少阳枢机不利、有太阴机转”的均可取效。
本方应用当随病机变化而加减:便溏重者重用干姜,而减轻黄芩用量(3g);口苦重者加重黄芩用量(6-9g)、减轻干姜用量(8g);脾虚甚者可加炒白术;肝胆湿热重者可加垂盆草、凤尾草、土茯苓、草河车。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临床应用–经方派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临床应用–经方派朱进忠教授是山西省著名的老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导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擅长于治疗疑难杂症,对经典著作的研究精细入微,尤其对经方应用得心应手,药少力专,务求精当,常以数钱一方之剂以挽沉疴危疾,在随师临床过程中目睹其应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症多获奇效。
兹将他对柴胡桂枝干姜汤的临床应用介绍如下。
柴胡桂枝干姜汤系张仲景《伤寒论》中的方剂。
由柴胡、桂枝、干姜、栝蒌根、黄芩、牡蛎、甘草7味药组成。
原文云:“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此乃邪入少阳枢机不利,胆火内郁,导致三焦决渎功能失常,证属少阳病兼水饮证,方中柴胡、黄芩同用,能和解少阳之邪;栝蒌根、牡蛎并用,能逐饮解结,桂枝、干姜、炙甘草合用,能振奋中阳,温化寒饮。
笔者随师学习多见老师用于以下几种病证,辨证得法,具获良效,供同道参考。
案例一、消渴张某,男,60岁。
1998年12月就诊。
患者食欲不振,口干不欲饮,胸满胸痛,下肢浮肿,疲乏无力。
查尿糖(+++),舌苔白,脉濡缓。
证属湿郁不化,诊为消渴,治以理气化湿。
处方:柴胡10g,桂枝10g,干姜3g,黄芩10g,栝蒌根15g,牡蛎10g。
每日1剂,水煎服。
患者服药10剂后,浮肿消失,查尿糖(—),但仍胸痛彻背、背痛彻胸,疲乏无力,改用疏肝理气通络之药后,诸症悉平。
按语:本病由于邪入少阳,枢机不利,湿郁化热,引起的下肢浮肿、食欲不振、口干不欲饮、胸胁满痛。
柴胡、黄芩和解少阳,天花粉滋阴清热,桂枝、干姜温阳化水。
若口渴较甚可加元参15g。
案例二、嗳气王某,女,62岁,就诊于1998年3月。
患者嗳气两月余,伴有胃脘痞满,食欲不振,咽干、口干、喉中异物感,头晕目眩,咳嗽,大便干,舌苔白,脉弦缓。
辨证分析:弦脉主肝,肝郁化火,肝火循经,上行头目;气血壅盛络脉,见头晕目眩;气郁生痰,痰随气逆,循经上行见喉中异物感。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歌方解,临床应用医案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歌方解,临床应用医案导读:本文提供了柴胡桂枝干姜汤方歌方解,柴胡桂枝干姜汤症状解析、用药解析、病机解析,柴胡桂枝干姜汤临床运用医案等知识。
【原方组成】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去皮)干姜二两瓜蒌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二两(熬)甘草二两(炙)【现代用量】柴胡24克桂枝9克干姜9克栝楼根12克黄芩9克牡蛎6克(熬) 甘草6克(炙)【方歌】柴胡桂姜痛胁背,大便不实尿欠利。
阳邪向阴气化衰,柴芩姜桂草粉蛎。
本文目录 [hide]••2 柴胡桂枝干姜汤医案•3 柴胡桂枝干姜汤症状解析•4 柴胡桂枝干姜汤用药解析•5 柴胡桂枝干姜汤病机解析•6 柴胡桂枝干姜汤临床应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解此少阳太阴并病治方,临床使用以寒热往来,寒多热少,胸胁满结,心烦口渴,腹胀便溏为目标。
本方系遵小柴胡汤增减法而成,因口渴不呕,加天花粉去半夏;因胸胁满结,去大枣加牡蛎;因发热,去人参加桂枝;因下后里寒,加干姜以温里。
是方柴胡黄芩和解枢机,桂枝干姜温阳化气,天花粉止渴润燥,牡蛎软少阳之结,甘草和调诸药,为少阳太阴相兼、寒热互见之治方。
本方适用于少阳有热,中州呈寒,肝脾不和,运化无力者。
少阳证表现有寒热往来,热多寒少,头汗出,或上半身出汗,胸胁满痛,眩晕,心悸,嗳逆,叹息,心烦,目赤,咽痛,口苦,口臭,口渴,口唇干燥等症状;脾家虚寒可见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神疲乏力,饮食不思,脐腹隐痛,腹胀,子夜尤甚,大便溏泻,得冷益甚,小便不利,下肢水肿,后背疼痛,手指不温,舌淡润,苔白滑,脉象弦细,或沉缓无力。
似此肝郁脾虚之状,正乃慢性胃肠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病之临床表现。
仲圣《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症》第一篇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慢性肝炎、肝硬化之腹胀满,大便溏,为肝病传脾,脾虚中寒之象。
此时之治,舍温阳健脾别无他法,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最为恰当。
若囿于肝炎之炎,为火上之火,予以苦寒清利,必致病情恶化。
(1)经方十首034柴胡桂枝干姜汤
(1)经方十首034、柴胡桂枝干姜汤[组成用法]柴胡6~12g、桂枝6~10g、干姜3~6g、黄芩5~10g、天花粉10~12g、牡蛎10~15g、甘草3~6g。
水煎,分3次服。
[方证]1.胸胁满,或咳嗽,或胸骨痛,触之更甚。
2.寒热往来,或恶风、盗汗、自汗、头颈以上多汗。
3.食欲不振,口渴,但饮水不多,小便不利,大便溏薄。
4.心烦,胸腹动悸,不眠多梦,耳鸣。
5.苔白厚,舌面干。
[现代应用]1.外感热性病如感冒、肺结核、脑膜炎、疟疾、肝炎、肺炎、风湿热、泌尿系感染、胆囊炎、疟疾等出现寒热往来、口干口渴者本方多有应用的机会。
2.仲景每用干姜治下利。
痢疾、过敏性结肠炎、慢性肝炎伴有的腹胀、腹泻或便溏等兼有情志抑郁者可用本方,胆囊炎、胆石症术后出现的胆源性腹泻也常用到本方。
3.对于一些以渗出为病理特点的炎性疾病,如渗出性胸膜炎、中耳炎、上颌窦蓄脓症、梅尼埃综合征等;以及分泌过多性疾病,如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汗出过多,慢性支气管炎的咳嗽痰多等也有使用本方的时候。
4.牡蛎散结。
因此,对于结节、包块性疾病如头疮、瘰疬、乳腺小叶增生症、肝硬化初期、肝脾肿大等也可参照使用。
牡蛎还有止酸的作用,故还用于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症等。
5.其他方面还用于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产褥热、赤白带下、阳痿、窦性心动过速、胃下垂、失眠、口吃、糖尿病、眩晕等疾病。
[经验参考]关于本方证,从原文所说“已发汗而复下之”一语不难推测出“大便溏薄”。
对此,刘渡舟先生有深刻体验。
治刘某某,男54岁,患乙型肝炎,然其身体平稳而无所苦。
最近突发腹胀,午后与夜晚必定发作。
发时坐卧不安,痛苦万分。
患者一手指其腹闩:我尤病可讲,就是夜晚腹胀,气聚于腹,不噫不出,憋人欲死。
问其治疗,则称中、西药服之无算,皆无效可言。
问其大便则溏薄不成形,每日两三行。
凡大便频数,则夜晚腹胀必然加剧。
小便短少,右胁作痛,控引肩酸楚不堪。
切其脉弦而缓,视其舌淡嫩而苔白滑。
郝万山讲经方故事——柴胡桂枝干姜汤
郝万山讲经方故事——柴胡桂枝干姜汤
守正学堂守正学堂2022-08-07 10:00发表于山东
我们老师在世的时候,有时候半天能看六七十个病人,老师怎么看啊。
他经验多了,实际上不怎么辨病,也不怎么辨证,就对着症状来治疗,这是经验的积累。
他有三个学生给他抄方,这儿一个学生摆着一个凳子,一个病人来了,说大夫我乙肝,大三阳。
老师说,你口渴吗?渴。
大便怎么样?经常稀,吃得不合适就经常稀,那么肝区痛吗?有时候痛,有时候不痛。
老师说柴胡桂枝干姜汤,这个学生就给他开柴胡桂枝干姜汤。
为什么?因为柴胡桂枝干姜汤,它的适应证是肝胆有热,脾阳虚衰,津液不足,所以他抓住口渴,便溏,这不是脾阳不足吗,然后再抓个肝胆有湿热未尽,好,柴胡桂枝干姜汤。
那么这个学生就在那儿开方了。
你看,几句对话用得了一分钟吗?
这个病人就说了,大夫,我慢性结肠炎,大概有二十年的历史了,伸出舌头来看看,舌上很干。
你口干吗,口干;经常拉肚子吗?经常
拉肚子;一摸脉,脉沉弦,那你心情好吗?大夫,我心情不好,经常高兴不起来。
这不有肝郁吗,好,柴胡桂枝干姜汤,第二个学生也给开柴胡桂枝干姜汤,因为他有三个主证呀。
好,这个病人一看,中间这个病人看完了,马上说,大夫,我糖尿病,口渴吗?渴。
大便怎么样?稍吃点凉的就拉肚子。
唉,陴阳虚,这个症状又有了,心情怎么样?不高兴,说糖尿病是终身疾病,我这一辈子就要陪着这个药进棺材了,我怎么能高兴起来。
好,柴胡桂枝干姜汤。
为什么?三个主证全有了,口渴、便溏、肝气不舒。
所以老师有时候就是这样对着症状,或者有时候就对着病机这么用方,疗效好,看病也快。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柴胡桂枝干姜汤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姜桂汤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
柴胡桂姜汤更是《伤寒论》的方子了,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
这个但寒不热,他不说是牡疟,因为他所现的还是柴胡证,他有胸胁满,起码得有胸胁满,在《伤寒论》这个方剂有这种情况。
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但头汗出,他这个出汗,只头上汗出,有气上冲嘛,所以大量的用桂枝甘草了,不呕而渴者,柴胡桂姜汤主之,主要的证侯在《伤寒论》里面有。
那么在《外台》里头,列出来的说治疟疾,治这个多寒少热,或者但寒不热,但是现的是柴胡证,就是这个疟脉自弦,不是牡疟那种情况,不是里头有水造成的。
那么这个方子后头有个小注,服一剂如神,这个确实不假,不光是寒多微有热,或者但寒不热,合乎这个柴胡桂姜汤这个应用的条件的话,的确是其用如神。
这个我的确没有对它这样试验,因为在北京这个地方,疟疾较为少啊,我一个朋友他在江西行医,他回来跟我说的,我就用这一个方子来治疟疾,就打响了,他说真好使,他说你要是加加减减的就用这么一个方子就可以了。
我们俩同学,他以后在一个大学当教授,他在南方那个时候啊,他那个教授的钱啊也不够花,他就给人治病,他医道也挺好。
他说就治疟疾就行,一天就忙不开,江西那个地方疟疾就多得很,他说全靠这个维持生活,他说没用其他方子,就用这个柴胡桂姜汤。
所以服一剂如神,古人也有体验,这也不是瞎说,可见疟疾选这个方剂最多。
这个方剂主要是针对什么呢,身无力、胸胁满,心下这个地方啊,觉得像微结,不是像阳明病那个实结那个样子,他也觉得这个地方堵堵拉拉的,你要摁着,多少有点抵抗,身上没有汗,光脑袋出汗,但头汗出啊,有气上冲……要是有表不解的情况,用它也可以的。
吃这个药呢,头一次吃他烦,烦什么呢,不得出汗,再吃呢,汗出来了,病也就好了。
这个方子啊,在治疟疾里头啊,用的范围挺多。
那我们现在讲的都是林亿的附方了,那么在他这个书里头啊,就我们讲到这个蜀漆散,在蜀漆散的地方这个都包括里头了。
心脏病人临床常用方——柴胡桂枝干姜汤
心脏病人临床常用方——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是一张临床常用良方,也多用于心脏病的治疗,那么它到底怎么用?这就需要从中医辨证角度将它说清楚。
今天我们就略作探讨。
【方剂组成】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去皮)、干姜二两、瓜蒌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二两(熬)、甘草二两(炙)。
【用法用量】以水24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温服200毫升,日三服。
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首先从组方上分析。
先看方名,柴胡桂枝干姜汤。
方名中的三味药当然是最重要的。
其中,柴胡的意义是说明这是少阳病,这是小柴胡汤的加减方。
桂枝,辛甘温,功效有三,解肌祛风、温通心阳、平冲降逆。
《神农本草经》记载有“补中益气”的功效。
桂枝作用心脾,温通心阳、平冲降逆都以其为基础。
温通心阳就是增强心阳的气化功能,心阳本身可以镇摄寒水,同时心阳还可以温暖肾阳,帮助肾阳温化寒水,以维持水液代谢的正常。
心阳虚除了可以影响心脏本身的功能,出现心悸等症状外,还经常出现水气泛滥的症状,其方中都有桂枝,如五苓散、苓桂术甘汤、苓桂甘枣汤、茯苓甘草汤等。
桂枝补中益气,作用部位在脾。
桂枝汤的功效就是补脾胃以祛除寒邪,以补脾胃为主的小建中汤就是桂枝汤的变方。
而脾有运化功能,其运化水湿的功能是人体水液代谢的基础,脾虚就会生湿,《内经》甚至认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补脾本身就有利湿的作用。
故说桂枝是利水药并不为过。
干姜,辛热,功能温中散寒、回阳救逆、温肺化饮。
干姜的辛热可以加强附子温肾回阳,在阳衰阴盛,甚至阳虚欲脱的时候常同用,如四逆汤之类。
干姜温中散寒,用于脾阳虚弱,寒湿阻滞中焦,如理中汤;干姜也是温化寒饮的主药,如小青龙汤、甘草干姜汤之类。
则该方用干姜也可与寒湿和寒饮有关。
甘草,甘平偏温,首先可以益气健脾。
和桂枝配伍,即是桂枝甘草汤,可以温通心阳;和干姜配伍,即是甘草干姜汤,治疗虚寒肺痿的多涎唾,即可以温肺化饮。
甘草的在该方中的作用也与水饮有关。
【经方习读】柴胡桂枝干姜汤
【经方习读】柴胡桂枝干姜汤【经方习读】柴胡桂枝干姜汤《伤寒论》【原文】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
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伤寒论:147)柴胡桂枝干姜汤方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去皮) 干姜二两栝楼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二两(熬) 甘草二两(炙)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功效配伍】柴胡桂枝干姜汤和解少阳,温化水饮。
本方是由小柴胡汤加减组成。
方中柴胡、黄芩外疏内清,以和解少阳邪热;桂枝、干姜味辛发散,振奋中阳,温化寒饮;栝楼根甘寒润燥生津止渴,牡蛎味咸软坚,二者相合,能生津胜热,逐饮散结;炙甘草调和诸药。
七味药相合,寒温并行,和解少阳邪热,温利三焦水饮。
与小柴胡汤证相比,因不呕,故于小柴胡汤中去半夏、生姜;因水饮内结,且正虚不甚,故去人参、大枣之甘壅。
上七味药,水煮,去滓后,再煎煮,温服,一日三次。
“初服微烦”者,是服药后正邪相争的反应; “复服,汗出便愈”者,是再服药后少阳枢机和利,郁火得清,水饮得化,三焦宣通,表里调和,汗出病愈。
【方证论治辨析】柴胡桂枝干姜汤治少阳病,兼水饮内结证。
症见伤寒五六日,往来寒热,胸胁满微结,心烦,渴而不呕,小便不利,但头汗出。
伤寒五六日,经过先发汗,再攻下之后,病仍不解。
症见往来寒热,胸胁满微结,心烦,但头汗出,是表证误治后,邪已由太阳传入少阳;并见渴而不呕,小便不利,是少阳病兼有水饮内结。
因少阳分司手足二经,以及胆与三焦两腑。
当邪入少阳,胆火内郁,枢机不利,疏泄失常,三焦水道不利,决渎失职,则水饮内停。
水饮停留,与少阳之邪相搏,则胸胁满微结;三焦决渎不利,水液不得下行则小便不利;水饮内结,气不化津,津不上承则口渴;病在三焦,胃气尚和,故不呕;水饮内结,三焦不畅,阳郁不能外越,而反蒸腾于上,故但头汗出而身无汗。
此为少阳病兼水饮内结之证,法当和解少阳,温化水饮,方用柴胡桂枝干姜汤。
经方笔记丨柴胡桂枝干姜汤
经方笔记丨柴胡桂枝干姜汤2023.01.19记录丨我的中医之路第161期今天学习柴胡桂枝干姜汤,本方出自《伤寒论》。
原方:柴胡半斤,桂枝(去皮)三两,干姜二两,栝楼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熬)二两,甘草(炙)二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伤寒论》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阳)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伤寒论》第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
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
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附方(三):柴胡桂枝干姜汤方: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热不寒,服一剂如神效。
《神龙本草经》言:柴胡苦平,主心腹肠胃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
推陈致新。
久服轻身,明目,益精。
黄芩苦平,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
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
栝楼根:味苦,寒。
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
补虚安中,续绝伤。
牡蛎:味咸,平。
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
除拘缓,鼠瘘,女子带下赤白。
久服强骨节,杀邪鬼,延年。
黄芩苦寒,柴胡苦平,清半表半里之上热。
甘草、干姜温中生津液以治大便硬。
栝楼根、牡蛎清上热止渴。
桂枝、甘草治气上冲并兼和外。
归经:厥阴病。
主治:半表半里虚寒证而见四肢厥冷、口干或苦、大便硬者。
现代剂量:柴胡24克,桂枝10克,干姜6克,栝楼根12克,黄芩10克,生牡蛎15克,炙甘草6克。
上7味,以水800ml,浸泡1小时,煎开后15-20分钟,取汤150ml,温服。
盛小财,主治医师,来自都匀小城,师从广西钦州市名中医、胡希恕经方医学钦州传承基地负责人林佳明,此笔记为个人学习笔记,仅供参考。
千古名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寒热同调,阴阳双补,慢性病的必备方
千古名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寒热同调,阴阳双补,慢性病的必备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和小柴胡汤一样,千百年来被古今医家在临床应用得非常广泛,当代著名中医名家胡希恕先生和刘渡舟先生就经常运用它,来治疗疑难杂症,尤其是慢性病的调养,比如慢性肝炎,慢性结肠炎,失眠等疾病。
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伤寒论》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
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这个方子共有七味药:柴胡、黄芩、炙甘草、天花粉、牡蛎、桂枝、干姜。
柴胡方中柴胡、黄芩清少阳之热,解郁利气;干姜、炙甘草温焙中焦,以暖太阴之寒;桂枝通阳行气,以化津液;天花粉、牡蛎生津软坚以疗肝脾痞硬。
诸药配伍,共奏和解少阳,畅达三焦,温脾生津之功效。
病机症状此方在临床中运用广泛,但究其根本,在于病机。
柴胡桂枝干姜汤是治疗少阳兼太阴虚寒的方子。
病机为肝胆郁热兼脾胃虚寒,也就是“胆热脾寒”。
胸胁满微结,但头汗出,口渴,往来寒热,心烦诸证,均为病在少阳,少阳枢机不利,胆热郁于上所致;小便不利之因,一则少阳枢机不利,影响气化,二则脾阳不足,津液转输不及所致;而不呕则是少阳之邪转入太阴脾经,未影响胃腑之故。
而此病在临床表现上,虽然伤寒论里列出诸多症状,但其中三个是最主要的,那就是胁痛口苦,口渴,便溏,这些症状对应的病机分别是,肝胆郁热,津伤,脾虚。
两胁是肝经经过的地方,口苦则是胆火上逆,故胁痛口苦最能体现少阳有邪热。
而便溏之证,是判断太阴病的主要依据。
在辩证治疗时,抓住这三点,便可灵活运用。
黄芩病人特征除了基本的病机以外,也可以参考病人的体质特征来运用此方。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体质特征,多表现为体型中等或偏瘦,面色黄白或青紫;易有情绪波动,爱生气恼怒;胸胁胀满或疼痛,易心悸,常失眠,口干而苦,头部烘热感,面红目赤或牙痛,或鼻流黄涕,或咽喉疼痛,或口腔溃疡,或胃脘烧灼泛酸,或肩臂酸痛;但手脚多有凉感,胃脘和下肢多畏寒喜暖,或有腹泻和大便不成形。
?【经方临证】柴胡桂枝干姜汤治感冒后咳嗽案
【经方临证】柴胡桂枝干姜汤治感冒后咳嗽案焦某,男,21岁,形体壮实,面色黄暗。
2012年9月5日以咳嗽半月来诊。
20天前感冒,输液治疗后感冒痊愈,但咳嗽频作,已经近半月,咳嗽以晚上明显,无痰,偶尔有少量痰,咳嗽厉害时伴胸闷、胸痛,胸部压痛明显,咽部无异常,口苦,口黏,口干,但不想喝水,大便稀而不成形,舌苔薄黄,脉滑。
处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柴胡10g,桂枝10g,干姜10g,黄芩10g,牡蛎15g,甘草10g,五味子10g,党参10g,浙贝母10g,僵蚕10g,蝉蜕10g,射干10g。
6剂,煎服,每日1剂。
10月16日短信反馈,药后咳嗽、胸闷等诸症即愈,大便成形。
按:柴胡桂枝干姜汤来源于《伤寒论》,曰:“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
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方中含有柴胡、黄芩、牡蛎、天花粉等清热药,也有干姜、桂枝等温里散寒药,属于寒热并用的方剂,主治病证必属寒热错杂,确切而言,属于上热下寒。
笔者使用本方,最常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结肠炎、胃肠功能紊乱等。
本案患者以咳嗽半月来诊,其口苦、口干、口黏,上热证也;大便稀而不成形,下寒证也。
上热下寒证无疑。
不过,治疗上热下寒证的方剂较多,如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半夏泻心汤、乌梅丸、柴胡桂枝干姜汤等。
其中,口苦是选用本方的着眼点。
此外,不要以为患者无痰就认定其咳嗽与痰无关,诸多干咳患者服药后,痰出的同时,咳嗽见轻,并逐渐痊愈。
所以,治疗干咳时配伍浙贝母、射干等祛痰药,是有必要的。
同时配伍僵蚕、蝉蜕等不仅能够疏风止咳,而且能够抗过敏,因为临床上发现,有诸多咽源性咳嗽与过敏有关。
在小柴胡汤后注中,有“咳者……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的用法,故本方配用了五味子,小青龙汤为治咳常用方,方中含五味子、干姜等。
因患者咳嗽日久,正气当有所伤,故配伍人参,能够扶正祛邪。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组成中含天花粉,由于本案患者大便稀而不成形,故去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经方十首034、柴胡桂枝干姜汤[组成用法]柴胡6~12g、桂枝6~10g、干姜3~6g、黄芩5~10g、天花粉10~12g、牡蛎10~15g、甘草3~6g。
水煎,分3次服。
[方证]1.胸胁满,或咳嗽,或胸骨痛,触之更甚。
2.寒热往来,或恶风、盗汗、自汗、头颈以上多汗。
3.食欲不振,口渴,但饮水不多,小便不利,大便溏薄。
4.心烦,胸腹动悸,不眠多梦,耳鸣。
5.苔白厚,舌面干。
[现代应用]1.外感热性病如感冒、肺结核、脑膜炎、疟疾、肝炎、肺炎、风湿热、泌尿系感染、胆囊炎、疟疾等出现寒热往来、口干口渴者本方多有应用的机会。
2.仲景每用干姜治下利。
痢疾、过敏性结肠炎、慢性肝炎伴有的腹胀、腹泻或便溏等兼有情志抑郁者可用本方,胆囊炎、胆石症术后出现的胆源性腹泻也常用到本方。
3.对于一些以渗出为病理特点的炎性疾病,如渗出性胸膜炎、中耳炎、上颌窦蓄脓症、梅尼埃综合征等;以及分泌过多性疾病,如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汗出过多,慢性支气管炎的咳嗽痰多等也有使用本方的时候。
4.牡蛎散结。
因此,对于结节、包块性疾病如头疮、瘰疬、乳腺小叶增生症、肝硬化初期、肝脾肿大等也可参照使用。
牡蛎还有止酸的作用,故还用于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症等。
5.其他方面还用于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产褥热、赤白带下、阳痿、窦性心动过速、胃下垂、失眠、口吃、糖尿病、眩晕等疾病。
[经验参考]关于本方证,从原文所说“已发汗而复下之”一语不难推测出“大便溏薄”。
对此,刘渡舟先生有深刻体验。
治刘某某,男54岁,患乙型肝炎,然其身体平稳而无所苦。
最近突发腹胀,午后与夜晚必定发作。
发时坐卧不安,痛苦万分。
患者一手指其腹闩:我尤病可讲,就是夜晚腹胀,气聚于腹,不噫不出,憋人欲死。
问其治疗,则称中、西药服之无算,皆无效可言。
问其大便则溏薄不成形,每日两三行。
凡大便频数,则夜晚腹胀必然加剧。
小便短少,右胁作痛,控引肩酸楚不堪。
切其脉弦而缓,视其舌淡嫩而苔白滑。
刘老曰:仲景谓“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叶,食不下,自利益甚”。
故凡下利腹满不渴者,属太阴也。
阴寒盛于夜晚,所以夜晚则发作。
脉缓属太阴,而脉弦又属肝胆。
胆脉行于两侧,故见胁痛控肩背也。
然太阴病之腹满,临床不鲜见之,而如此证之严重,得非肝胆气机疏泄不得,六腑升降失司所致欤?刘老审证严密,瞻前顾后,肝脾并治,选用《伤寒论》的“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16g、桂枝10g、干姜12g、牡蛎30g(先煎)、花粉10g、黄芩4g、炙甘草10g。
此方仅服1剂,则夜间腹胀减半,3剂后腹胀全消,而下利亦止(《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1996;77~78)。
而下之后用干姜则又是仲景用药之常规。
对此,日本汉医尾台榕堂早已窥出个中要诀,他在《类聚方广义》中直言“大便溏泄”。
本方虽为柴胡、桂枝含方,但以柴胡证为主,是一种柴胡体质及柴胡证夹有桂枝证的情形。
其方证似介于小柴胡汤与柴胡龙牡汤之间,三方均有胸胁苦满等柴胡主证,然小柴胡汤常无精神症状,而柴胡龙牡汤之精神症状则更重。
从腹证特点来看,本方为胸胁满,腹壁菲薄而上腹直肌略紧张,脐上及心下动悸。
临床上以女性患者特别常见,其主诉繁杂,难以穷尽,情志不遂,胸胁苦满,食欲不振.用舒肝运脾不效,改用本方多可取效。
在服法上,治疗发热性疾病,宜乘热服用,并避免吹风。
服用本方后患者常解褐色稀便,是正常表现,不必担心。
[原文点睛]1.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共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
柴胡桂枝干姜而主之。
(147)2.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服一剂如神效(《金匮要略·疟病附方》)。
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去皮)、干姜;两、栝楼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二两(熬)、甘草二两(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注论精选]尾台榕堂:劳瘵,肺痿,肺痈,痈疽,瘰疬,痔漏,结毒,霉毒等,经久不愈,渐就衰惫,胸满干呕,寒热交作,动悸烦闷,盗汗自汗,痰嗽十:咳,咽干口燥,大便溏泄,小便不利,面无血色,精神困乏,不耐厚药者,宜此方(《类聚方广义》)。
柯韵伯:此方全从柴胡加减,心烦不呕不渴,故去半夏之辛温,加栝蒌根以生津;胸胁满而微结,故减大枣之甘满,加牡蛎之咸以软之;小便不利而心下不悸,是无水可利,故不去黄芩,不加茯苓;虽渴而太阳之余邪不解,故不用参而加桂;生姜之辛,易?:姜之温苦,所以散胸胁之满结也。
初用即微烦者,黄芩栝蒌之效,继服汗出周身,内外全愈者,姜桂之功。
小柴胡加减之妙,若无定法,而实有定局矣,更其名曰柴胡桂枝干姜,以柴胡证具,而太阳之表犹未解,里已微结,须此桂枝解表,干姜解结,以佐柴胡之不及耳(《伤寒附翼》)。
吴谦:少阳表里未解,故以柴胡桂枝合剂而主之,即小柴胡汤之变法也。
附录处方来源伤寒论206年前剂型汤剂药物组成柴胡24g,桂枝9g,干姜3g,瓜蒌根12g,黄芩9g,牡蛎6g(熬),甘草6g(炙)。
加减功效主治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寒重热轻,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心烦;牡疟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
制备方法用法用量加水1.2L,煮取600ml,去滓,再煎取300ml,温服150ml,日2服。
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用药禁忌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慢性胆囊炎:应用本方:柴胡10-15g,桂枝6-10g,干姜5g,黄芩6-12g,瓜蒌根10-15g,生牡蛎15-30g(先煎),炙甘草3-5g。
早、晚空腹温服,日1剂,连服20日为1疗程。
2个疗程进行统计,治疗期间忌油腻,生冷,辛辣之品。
治疗慢性胆囊炎33例,男性10例,女性23例。
结果:近期痊愈10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1%。
处方来源伤寒论206年前剂型汤剂药物组成柴胡24g,桂枝9g,干姜3g,瓜蒌根12g,黄芩9g,牡蛎6g(熬),甘草6g(炙)。
加减功效主治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寒重热轻,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心烦;牡疟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
制备方法用法用量加水1.2L,煮取600ml,去滓,再煎取300ml,温服150ml,日2服。
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用药禁忌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慢性胆囊炎:应用本方:柴胡10-15g,桂枝6-10g,干姜5g,黄芩6-12g,瓜蒌根10-15g,生牡蛎15-30g(先煎),炙甘草3-5g。
早、晚空腹温服,日1剂,连服20日为1疗程。
2个疗程进行统计,治疗期间忌油腻,生冷,辛辣之品。
治疗慢性胆囊炎33例,男性10例,女性23例。
结果:近期痊愈10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1%。
?浅论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运用浅论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运用核心提示:·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为少阳太阳阳明太阴合病证,证候寒热错杂,属厥阴病之厥阴中风证。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病机为三焦枢机不利,上焦郁热津虚,中焦虚而寒热互结,下焦·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为少阳太阳阳明太阴合病证,证候寒热错杂,属厥阴病之厥阴中风证。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病机为三焦枢机不利,上焦郁热津虚,中焦虚而寒热互结,下焦虚寒泄泻或阳明微结,阴阳不和,水饮上逆。
·纵观柴胡桂枝干姜汤方,有调达枢机、调和阴阳、解表清里、温中散结、清热养津、降逆除满等多重功效。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辨证关键在于着眼于小柴胡汤证部分证候加太阴证,或有阳明、太阳证部分证候。
柴胡桂枝干姜汤是临床常用良方,但不少同仁不太会用或弃之不用。
之所以如此,缘于对该汤汤证认识不清,故觉此方难以把握。
兹谈一点个人对该方证的思考。
柴胡桂枝干姜汤基本方义《伤寒论》第147条说:“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汗后又下,此属误治,误治后表邪未解,传入少阳半表半里及阳明、太阴之里,证候多端,寒热错杂,属厥阴病。
“头汗出”,条文云:“此为未解也”,方中有桂枝辛温宣散解表,还/或应有头痛、发热、恶风等症,皆为表邪未解之见证。
“往来寒热”“心烦”“胸胁满”等,为少阳病见证;“口渴”“心烦”“头汗出”(传里之阳明邪热熏蒸上焦阳位亦可见头汗出),为阳明病见证。
“渴”,原因有二:一是下后津伤而口渴;二是饮停中焦,中焦之阳不能化气生津,津液不能上承而口渴。
“小便不利”,原因有三:一是下后伤津而不利;二是水饮内停,三焦气机不畅,气化失常而不利;三是表邪未解,里不通透而不利。
“胸胁满微结”,需重点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因下法伤里,些许虚寒水饮与少阳、阳明邪热互结于胸胁,此互结阻滞较轻,远不似结胸之甚,故称“微结”,此寒热错杂之互结,有“痞满”之意。
“痞”者,互结阻滞不通也,为太阴虚寒水饮与阳明等热邪互结,寒热错杂,阴阳不交,气机不畅,升降失司,故方中用干姜、牡蛎温中逐饮,散结除痞。
二是应为“阳微结”,如《伤寒论》第148条,条中症状“头汗出”“大便鞕”,指的就是“阳微结”——有阳明里实但不甚,向上熏蒸上焦而头汗出,下有大便干鞕而未过于结实,只“微结”而已。
此“阳微结”结于胸胁,故称“胸胁满微结”,也会有大便干,因误汗复下而伤及津液,热入阳明,上焦水热互结,故下焦亦可因津伤而便干,如大陷胸汤证,阳明热结上焦,下焦亦可见里实。
如何理解柴胡桂枝干姜汤理解柴胡桂枝干姜汤,首先应重点参看《伤寒论》第96条小柴胡汤证,着重理解柴胡四症及其或然症,以及小柴胡汤方后加减法。
同时,还须理解《伤寒论》第97条少阳中风证的病机。
此外,还当明白厥阴中风证的概念,如《伤寒论》第327条:“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六经皆有中风,厥阴承阴交阳,厥阴中风证为半表半里之阴证,即厥阴病本证偏于表层的一些症状,既有少阳太阳中风的部分症状,也涵有三阴中风的些许症状。
此亦所谓“外证”(如阳明外证等)。
如何应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为少阳太阳阳明太阴合病证,证候寒热错杂,属厥阴病之厥阴中风证。
该方方证病机为三焦枢机不利,上焦郁热津虚,中焦虚而寒热互结,下焦虚寒泄泻或阳明微结,阴阳不和,水饮上逆。
纵观柴胡桂枝干姜汤方,有调达枢机,调和阴阳,解表清里,温中散结,清热养津,降逆除满等多重功效。
事实上,柴胡桂枝干姜汤系小柴胡汤的衍生方,这可从《伤寒论》第96条小柴胡汤方后的加减法看出来。
该加减法体现了“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精神,加减后基本上涵盖了柴胡桂枝干姜汤的方意。
那么,如何把握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的辨证呢?如上所述,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为厥阴中风证,其主要证候特征为:“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辨证要点为:胸胁或心下满微结,上热下寒,往来寒热偏于寒多,或恶风寒而不热,或低热,心烦,口苦,或咽干口干,头晕目眩,耳鸣或耳聋,或腹满,食不下,时腹自痛,心下痞,或小便不利,渴而不呕,汗出或但头汗出,手足不温或四肢厥冷,或心悸,头痛,身痛,咽痛,或鼻塞流涕,下利或大便干,舌质淡,或暗红,舌苔白或腻,脉沉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