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南八校”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附答案)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所有试题均为必考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第Ⅰ卷(阅读题共75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体的篇幅限制及对话语权利的垄断,改变了文艺评论的生态。
随处可以发声,随时可以发声,“人人都可以成为批评家”的时代已经到来。
与此同时,权威声音的影响力偏弱,偏激与偏见弥漫着网络评论空间。
在这样一个时代,文艺评论如何发声?日前,在杭州举行的第二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上,来自全国的青年评论家们对此展开了讨论。
“以前一篇文章最快也要次日见报。
现在一边看戏,一边可以在微信朋友圈吐槽,这种即时的互动是过去从来不敢想象的。
线上线下界限越来越模糊,彼此交织在一起。
”在广州市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戏剧部副主任罗丽看来,一部戏的生命不仅仅存在于舞台之上,更重要的是一种观演关系的互通,而自媒体提供的这种互通的渠道,意见表达比过去更加畅通也更加容易抵达。
论坛上,青年评论家们欣喜于互联网为发表文艺评论提供了新渠道、新视野,同时也表达了这样的担忧:每个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发声,海量意见的生成,会造成专业性稀释,甚至容易催生一当非理性的批评。
“新媒体环境下文艺评论要小心两种‘失语’的尴尬:一方面是权威话语不再被创作者和观众信奉,一方面是新媒体上众声喧嚣却未能有效抵达。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周由强给在场的青年评论家抛出了这样一个话题。
“文艺评论现在变成了人人都可以表达意见的一种状态。
这就要求职业评论人有更严格的操守和更专业的表达,有挺身去引领的责任和担当。
安徽省合肥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word版,答案)

绝密★启用前安徽省合肥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word 版,答案)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36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试卷第2页,共13页第II 卷(非选择题)一、语言表达(题型注释)1、下面是某校学生会招聘流程图,请将这个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就现有技术而言,移民火星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能否确保旅途安全,而是能否确保①______。
他们会因失重而导致肌肉萎缩、骨质疏松,易因更多宇宙射线的辐射而引发癌症,可能因长时间居于狭窄空间而产生心理疾病等。
此外,②_____,如何建立永续基地也是巨大的挑战。
由于移民人数有限,大部分劳动要依赖机器人;除了播种作物、发掘水源,最迫切的一个问题是③______,保证呼吸。
二、(题型注释)3、填入下列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我认为,笑话是 ① 文学与表演艺术之间的。
笑话编出来总是想逗他人笑的, ② 有点像喜剧作家创作喜剧。
③ 笑话作者有何深层用意,其共同目的都是希望逗大家一乐。
④ 无论是说 ⑤ 写成文字,每个笑话作者的心里都有着虚拟的听众,他们 ⑥ 是力图让这些听众发笑。
A. AB. BC. CD. 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是一个能力强大的火箭家族,不仅能满足部分国外用户的需求,更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在世界上也是可以引以为傲的。
B .本地的海南鸡饭摊主手持锋利的菜刀,在圆木砧板上将香滑滴油的白鸡干净利落地斩开,排列在白饭上,真是垂涎欲滴。
安徽省2017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安徽省2017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安徽省2017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在秦汉以后有显隐之分。
“独尊儒术”以后儒法二者的关系,是一种显文化与隐文化的关系,即儒学备受推崇,以正统的意识形态的身份起作用,而法家备受贬抑,以隐蔽的心照不宣的方式乃至“日用而不知”的方式起作用。
二者既相互排斥、相互反对、相互制约,又相互补充、相互依赖,一句话,是相反相成的。
儒法二家的思想无论从世界观、人生观基础,还是从人生的理想和达到的方法途径看都是对立的,因而二者具有不相容性。
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将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分为三系,即现实主义、超越主义和理想主义。
现实主义包括法家、兵家、纵横家,理想主义则为儒家。
他认为,这三者具有的人生观、社会观、世界观各不相同,人生理想和由以达到人生理想的方法途径也大相径庭。
现实主义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以消除和克服人已物我之间的种种矛盾。
理想主义则主张共存之道,亦即人己物我之间的和谐相处。
正因为不相容,所以它们不能并立。
在法家占统治地位时,没有儒家的合法地位,在儒家占统治地位时,也没有法家的合法地位。
但儒、法二家的许多具体主张又同样为统治阶级所必需,本质上是可以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
例如,在价值观上,儒家重义轻利、崇德贱力,法家重利轻义、尚力黜德,实际上,义和利、德和力同为统治阶级所需要,不可偏废;在统治人民的方法上,道德的教化和法律的惩处同样都是需要的,也不可偏废。
在这个意义上,儒、法二家又相辅相成。
由于儒、法二家的思想体系不相容,所以,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法家作为独立的一家或者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被摧毁了。
儒家在以后的发展中有条件地吸收消化了法家的一些思想观点和主张,以“贵德贱刑”的方式给法律一个地位,以“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的方法给君主专制一定程度的承认,同时也给予一定的限制。
安徽“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人应该如何回应时代的呼唤,这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问题。
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让我们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
新的传播手段,让诗歌这种曾是少数精英写作的“文学皇冠”艺术,变成了大众传情达意的工具,繁荣和杂芜共存,多样与无序同在,先锋与通俗携手。
诗歌这门艺术,其边界被各种突破和探索改变,在一些人那里,诗歌成了一种面貌模糊的快餐产品。
更有激进者和无知者进行无底线的尝试,以惊世骇俗的语言涂鸦从事所谓的诗歌写作。
因此,真正热爱诗歌并坚守诗歌精神的诗人们,在今天需要更加努力回应时代的呼唤,写出无愧时代的诗篇,这是诗人的天职与担当。
努力提升诗歌精神的时代高度,是中国诗人特别是百年新诗历史所证明的诗之大道。
百年中国新诗的合法性,就是真实地记录并表达了中华民族奋起反抗、争取自由解放的百年心路历程,成为中国人百年来振兴中华的情感史。
中国新诗在民族危亡和社会变革的每个历史时期,都产生了代表性的诗人和里程碑式的诗篇。
在“五四”时期,胡适、郭沫若、徐志摩、李金发、冰心、冯至等,都是开一代风气的大家。
抗战时期,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光未然的《黄河大合唱》、田汉的《义勇军进行曲》,还有田间、李季等一大批诗人的作品,记录了中华民族危亡时用血肉筑起长城的精神。
新中国成立之初,贺敬之的《放声歌唱》,以及郭小川、邵燕祥、闻捷、公刘等诗人的作品,记录了一个站起来的新中国所激起的浪漫情怀。
直到改革开放,重新歌唱的牛汉、绿原等老诗人,以及舒婷、顾城等青年诗人的作品,呈现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中国重新焕发青春的气象……百年新诗历史中,对于与时代与民族紧密联系的诗人,可以列一个长长的单子,写一部厚厚的专著。
2017届高三八校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鄂南高中华师一附中黄冈中学黄石二中荆州中学孝感高中襄阳四中襄阳五中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命题学校:襄阳四中命题人:韩斌许婷婷方笑宇马丽审题人:闫红春审定学校:黄石二中审定人:朱青松陈梅考试时间:2017年3月15日上午9:00~11:30本试题卷共8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第Ⅰ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魏晋时期文的自觉鲁迅说:‚曹丕的一个时代可以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
‛‚为艺术而艺术‛是相对于两汉文艺‚厚人伦,美教化‛的功利艺术而言。
以曹丕为最早标志,它确乎是魏晋新风。
鲁迅又说:‚汉文慢慢壮大是时代使然,非专靠曹氏父子之功的,但华丽好看,却是曹丕提倡的功劳。
‛曹丕地位甚高,后来又做了皇帝,极人世之崇荣,应该是实现了人生的最高理想了吧,然而并不。
他依然感到‚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两者并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帝王将相、富贵功名可能很快便是白骨荒丘,真正不朽、能够世代流传的却是精神生产的东西。
‚不假良史之词,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曹丕《典论〃论文》)显赫一时的皇帝可以湮没无闻,华丽优美的词章并不依附什么却被人们长久传诵。
可见曹丕所以讲求和提倡文章华美,是与他这种对人生‚不朽‛的追求相联系的。
这样,文学及其形式本身,其价值和地位便大不同于两汉。
安徽省合肥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

安徽省合肥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就现有技术而言,移民火星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能否确保旅途安全,而是能否确保①______。
他们会因失重而导致肌肉萎缩、骨质疏松,易因更多宇宙射线的辐射而引发癌症,可能因长时间居于狭窄空间而产生心理疾病等。
此外,②_____,如何建立永续基地也是巨大的挑战。
由于移民人数有限,大部分劳动要依赖机器人;除了播种作物、发掘水源,最迫切的一个问题是③______,保证呼吸。
【答案解析】(1).①移民者身心健康(2).②即使顺利到达火星(3).③如何提取氧气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
①处结合后面关于“失重”“辐射”的危害的论述可知,此处应该是讲身心健康问题;②处结合后面内容,此处表示假设,即使到达火星;③处结合“保证呼吸”可知,此处应该是讲如何提取氧气。
11下面是某校学生会招聘流程图,请将这个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答案解析】加入学生会,可申请“优才计划”免试推荐,也可参加面试。
如未能通过第一志愿部门面试,还可选择参加第二志愿部门面试;如未参加或未通过第二次面试,将被推荐到其他学生组织。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表说明的题目,属于图文转换类的题目,图表说明的题目,重点关注图标的表头和所问问题。
“学生会招聘流程图”,注意箭头指向及字数要求。
点睛:图文转换的题目主要是概括图文反应的内容,针对反应的内容提出自己的建议等类型的题目,答题时注意搞清图表的要素之间的关系。
加入学生会,可申请“优才计划”免试推荐,也可参加面试。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春节期间,《中国诗词大会》成功获得了高收视率,成为热点。
有人认为,该节目点燃了民众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喜爱之情,引起了社会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也有人认为,该节目增加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感,树立了民族文化的自信;但也有人担忧,传统诗词在被普及的同时越来越被符号化,诗词承载的宝贵情感越来越被疏离;而对熟稔应试套路的学生而言,诗词大会堪称另一场标准化考试,而单纯背诵会让思维僵化,影响创造力发展。
【全国校级联考】安徽省江淮十校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解析版)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1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自先秦到明清,中国乡村社会秩序的基本构成要素有三:宗族、乡里和乡绅。
宗族是由父系血缘关系而结成的组织,乡里是基于地缘关系而形成的组织,乡绅是指有官职或功名的地方士绅。
这三者形成了古代不同时期的社会秩序。
乡贤是乡绅中的良绅,他们根植、立足于乡土社会,以其士大夫的文化精神,影响、作用于乡土社会,上利国家,下益乡民。
他们有些人通过读书获得功名,走出乡村,在外为官,但是在他们年老退休之后,选择了回乡养老。
他们深受儒家礼仪教化的熏陶,一向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即便是退隐在野,也不忘教化乡里,热衷于地方公益事业,如设义田、修水利、办书院、赈灾民等等。
作为一个特殊的阶层,他们具有沟通地方政府与社会的权利和便利,对于地方政府的政策,亦可以代表民众向州县官进言。
同时,他们又经常是宗族长,维持着乡间社会的礼仪和秩序。
这样一个阶层,在乡村社会实践着儒家“进亦忧,退亦忧”的理念,维系着乡村社会的秩序。
从大体上说,中国传统社会“皇权不下县”,国家正式的行政机构管理只到县一级。
这就为乡村社会的自我管理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使得乡贤对于乡村的治理成为可能。
乡贤属于士阶层,其与乡村发生紧密联系在宋代以后。
先秦时期的士主要依附于贵族,如张仪、苏秦之辈,纵横捭阖,他们都很少与乡村基层发生关涉。
秦代不重文教,焚书坑儒,压制读书人,士人虽多散落在民间,但甚至连道德教化的作用也谈不上。
魏晋重门阀,“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读书人多集中在世家大族。
有些可以被当作乡贤的,其影响乡里也只限于道德教化方面。
直到隋唐科举制度的实施,才打破门阀对士阶层的垄断。
由科举进入仕途的人在宋代以后逐渐增多,他们构成了乡贤的主体,并逐渐参与到地方事务中来。
最典型的要数范仲淹,他晚年捐献积蓄,在家乡苏州购置良田千余亩,设立义庄,在家族范围内进行慈善救助。
2025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
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匀。
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
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好像是含着笑告诉北平的人们:在这些天里,大自然是不会给你们什么威胁与损害的。
西山北山的蓝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还披上各色的霞帔。
②在太平年月,街上的高摊与地摊,和果店里,都陈列出只有北平人才能一一叫出名字来的水果。
各种各样的葡萄,各种各样的梨,各种各样的苹果,已经叫人够看够闻够吃的了,偏偏又加上那些又好看好闻好吃的北平特有的葫芦形的大枣,清香甜跪的小白梨,像花红那样大的白海棠,还有只供闻香儿的海棠木瓜,与通体有金星的香槟子,再配上为拜月用的,贴着金纸条的枕形西瓜,与黄的红的鸡冠花,可就使人顾不得只去享口福,而是已经辨不清哪一种香味更好闻,哪一种颜色更好看,微微地有些醉意了!③那些水果,无论是在店里或摊子上,① ,有的摆成放着香气的立体的图案画,使人感到那些果贩都是些艺术家,他们会使美的东西更美一些。
况且,② !他们精心地把摊子摆好,而后用清脆的嗓音唱出有腔调的“果赞”:“唉——一毛钱儿来耶 ,你就挑一堆我的小白梨儿,皮儿又嫩,水儿又甜,没有一个虫眼儿,我的小嫩白梨儿耶!”歌声在香气中颤动,使人们的脚步放慢,听着看着嗅着北平之秋的美丽。
1.文中第①段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A.比拟、比喻、夸张B.比拟、比喻、排比C.对偶、借代、排比D.对偶、借代、夸张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各种各样的葡萄梨、苹果,已经叫人够看够闻够吃的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安徽省皖南八校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皖南八校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2016.12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
所有试题均为必考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第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易》思想的核心是时中,这是清代学者惠栋概括出来的。
他在《易汉学·易尚时中说》中说:易道深矣!一言以蔽之,曰‘时中’。
这个概括是很精辟的,因为我们在《周易》里,随处可见中时或时中这样的字眼。
那么,什么是时中呢?时是指火候,是节点;中是位置,是分寸。
也就是说,人们行为处世,时间上能不能把握火候,空间上能不能把握尺度,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常说应时而行合乎时宜天时地利,或者用现代人的话说就是把握时机,说的都是时的问题。
而中则是个度的问题,孔子说中庸,讲的也是度,即无过无不及,恰到好处,合乎中正之道。
能把握时中,事物便会处理得当,达到和谐状态。
我们不妨看看太极图,它在很大程度上阐述的就是这个问题。
太极图出现得比较晚,明朝初年赵撝谦的《六书本义》里首先提到它。
太极图中,白的代表阳,黑的代表阴;白的里边有黑点,黑的里边有白点,代表的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在这个图里,阴与阳对应而生,相互拥抱又相互制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谐地处于统一体中。
阴与阳、黑与白,唯其不同,故能互动;唯其制约,故能和谐;唯其和谐,故有极强的运动感。
这一图示凝聚了先哲们对宇宙本质的认识和智能。
内外和谐是物质运动与生命存在的依据和条件,宇宙运动的目的是在追求永恒的和谐。
任何事物一旦失去和谐便走向崩溃,走向瓦解,走向死亡。
这种和谐精神体现在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
阴与阳的概念,太极图能给我们哪些重要启示呢?第一,和谐。
阴与阳的本质是和谐,这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处处有着体现。
我们常听中医说某人属于阳虚、某人属于阴虚,这就是不平衡,这个人至少属于亚健康状态,所以人要尽力保持身体阴阳的平衡。
由人自身生命体征的和谐扩大开去,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同样需要保持和谐的状态。
第二,运动。
我们发现,和谐常常是在动感中实现的,就像《韩非子·五蠹》中所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运动的状态是保持生命力的最重要的因素。
我们再看太极图,它中间不是直线,而是曲线。
直线如果加在其中,我们会感到一种生硬的割裂感;只有曲线才能表现出这种天然的动感,像风吹水面,像垂柳飞舞。
所以这样的设计,在和谐之美中呈现着一种生生不息的运动感。
第三,相对性。
其实世间万物都是阴和阳的组合,而阴和阳又是相对而言的。
对于男性来说,女性就是阴;但即使没有女性,男性一个人身上也永远有阴和阳。
所以中国的理论不是绝对的,而是客观的;阴和阳不是死板的概念,而是一种活动的概念。
这是中国人的一种思维传统,我们在任何地方都能看见。
比如张飞和刘备、李逵和宋江,这样组合才能产生故事性,才能产生戏剧冲突与和谐平衡。
第四,隐蔽性。
任何事物都有阴有阳,然而阴的一面常常是隐蔽的,是人所看不见的。
也就是说,人能看得到的那一边就是阳,看不见的那边就是阴。
我们可以把这个原理运用到生活当中。
我们认识一种事物的时候,一旦看到这个事物的表面,就应该想到它背后阴的那一边是什么。
如果我们有这种阴和阳的意识,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可能要深刻一点。
所以对阴和阳的内涵及其性质的把握,可以帮助我们对事物以及人的生命状态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摘编自刘毓庆《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易》思想的核心是时中,时中一词是清代学者惠栋概括的。
他认为,易道深广,可以概括为时中。
B.时中即人们行为处世,时间上能把握火候,空间上能把握尺度,事物便会处理得当,达到和谐状态。
C.阴与阳的本质是和谐,在人自身生命体征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中都能体现出这一点。
D.阴和阳的概念不是绝对的,而是客观的、相对的、活动的,这是中国人的一种思维传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孔子说的中庸之中即过犹不及,恰到好处,与《周易》之中,讲的都是度的问题。
B.出现得比较晚的太极图,在很大程度上阐述了时中这个问题,凝聚了先哲们对宇宙本质的认识和智能。
C.和谐常常是在动感中实现的,太极图中间的曲线设计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D.任何事物中都有的阴阳常常是隐蔽的,人能看得到的那一边就是阳,看不见的那边就是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要尽力保持身体阴阳的平衡,如果一个人身上阴阳二气是和谐平衡的,就说明这个人是健康的。
B.运动的状态是保持生命力的最重要的因素,宇宙在运动中追求着永恒的和谐,唯其运动,才能生生不息。
C.阴和阳是相对的,这种思维传统在任何地方都能看见,文学作品中人物构成上也常常采用这种阴阳对应组合。
D.只要把握了阴和。
阳的内涵及其性质,我们就能对事物以及人的生命状态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施一公:他在探究生命的密码2008年2月,在众人不解的眼光中,40岁的施一公辞去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执教的职务,放弃优厚的待遇,从美国全职回到中国,受聘为清华大学终身教授、并出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副院长。
施一公的名字带着深深的时代烙印:父母亲给他取名一公,就是一心为公的意思。
施一公说,当时做出回国决定,实际上只用了一个晚上。
2008年,时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希对他说:清华急需人才,希望一公回国。
第二天,施一公就回复说,决定回国。
《纽约时报》曾这样报道施一公的回归:施一公和其他顶尖科学家的回归是一种信号,中国在拉近和发达国家科技鸿沟的时间上,比许多专家预期得要快。
如今,施一公和他的同事们,以一个又一个的重大科研成果,让这个预言变成了现实。
2015年8月21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连续在线发表两篇施一公教授研究组中国科学家研究剪接体的论文,并首次报道了分辨率高达3.6埃的剪接体分子结构。
著名癌症生物学家、美国杜克大学药理学院讲席教授王小凡评价说,我个人相信,施一公取得的这项成就将得到诺贝尔奖委员会的认真考虑。
阿尔茨海默症,又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
人类曾经花了很大气力鉴定老年痴呆症的起因,终于找到γ一分泌酶是最重要的罪魁祸首,可一直以来的结构研究却屡屡碰壁。
获得γ—分泌酶复合物的三维结构,已成为全球生命科学领域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早在2004年,还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的施一公,就把目光锁定了这个结构生物学制高点,但研究却始终停留在初级阶段。
施一公回国后,迅速组建起实验团队,也把攻克这个世界级难题的梦想带回了清华。
这个团队除导师施一公外,完全由年轻博士生组成。
27岁的年轻博士生马丹和26岁的卢培龙是夫妻,他们俩和远在伦敦求学的好友清华毕业生白晓晨一起,共同组成最核心的力量,此外,还有清华大学在读博士生谢田、闫创业、孙林峰、杨光辉、赵燕雨和周瑞。
在新闻发布会上,施一公言简意赅地介绍完重大成果,骄傲地把在场的所有团队成员一一介绍给媒体。
这是比这个世界级的研究成果更让他珍视的作品,我毫不怀疑这些年轻的学生大多数会脱颖而出,成为优秀的青年科学家。
如今,面对众多赞誉之声,每一位成员都在强调团队的意义,科学研究从来不是单打独斗,协同创新才能有大的突破。
施一公总是向学生强调从事基础研究应有的担当,全世界都在为科学研究争分夺秒。
基础研究是一个国家腾飞的引擎,科学发展这么快,你在科学上的作为在哪里?你对国家的贡献又在哪里?虽然身兼数职,事务繁忙,施一公在正常的科研和带研究生之外,他还坚持给本科生上课,每年将近100个课时。
在课堂上除了传授知识,他还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
在研究上施一公喜欢有个性的学生。
无论是在实验室还是课堂上,他总是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希望学生挑战他的推理,鼓励学生与他争论,多次公开反对对所谓学术权威或权威思想的迷信。
每次学生跟他有不同意见时,他更会刻意表扬学生!多少年来,他一直为教育学生的方式自豪,在他看来:我们现在开始在大学中大力提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如果不从基础上改变鼓励‘乖孩子’的教育习惯,就很难持续大规模地培养出拔尖创新的人才。
施一公曾说,相比院士二字,我更喜欢别人称我为老师,这是莫大的尊称。
他正是这样一位谦恭而伟岸的师者,激励那些年轻而积极向上的灵魂夜以继日的拼搏,终于让白手起家的中国科学家领跑全球。
如今的他,尽管已经站在了全世界结构生物学研究的制高点上,却仍然时刻保持着拼搏的警醒和担当。
不能只把眼光盯在现在的成功上。
别忘了,中国的整体创新力还只排在世界20多名。
要是在所有的科研领域都能取得令人惊叹的成就,那我们的国家就真的不得了了。
(摘编自2016年2月《中国人物传记》修新羽《他在探究生命的密码》)相关链接:我们为什么来大学呢?我以为,是学做人。
做人并不是一定要做我们觉得可望不可及的英雄模范,更不是要学八面玲珑会做人的那个做人,我觉得是学做一个健全的、有自信的、尊重别人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大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这样的人。
(施一公《大学的意义》)所有成功的科学家一定具有的共同点,就是他们必须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血。
这是一条真理。
实际上,无论社会上哪一种职业,要想成为本行业中的佼佼者,都必须付出比常人多的时间。
(施一公《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博士生》)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纽约时报》曾预言,施一公等顶尖科学家的回归,意味着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巨大的科技差距将迅速缩短。
B.施一公总是向学生强调从事基础研究的重要性。
他认为,基础研究是国家腾飞的核心,是科学发展的动力。
C.在科研和教学领域,施一公总是希望学生挑战他的推理,开展学术争鸣,他也多次公开批评学术权威和权威思想。
D.相比院士的称号,施一公更喜欢别人称他为老师,主要凸显了他激励年轻而积极向上的学子努力拼搏的高尚人格。
5.施一公教育学生的方式有哪些值得借鉴之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分)6.已经站在世界结构生物学研究的制高点上的施一公,却仍然时刻保持着拼搏的警醒和担当。
施一公的担当体现在哪些方面?(5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油麻地吴克敬跑得气喘如牛的石小诗说:爸,我妈回来了。
听了儿子石小诗惊奇异常的报告,石厚照依然故我的,从他挎在胳膊上的柳条笼里,抓一把化肥,给他开在油麻稞下的小土坑里,准确地丢一撮,抬起脚来,拔着土掩埋住……石厚照的鼻孔里,塞得满满的,都是雪一样油麻花的清香。